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財政部國庫署

指数 財政部國庫署

財政部國庫署是中華民國財政部的直屬機關,組織可追溯至1911年成立的「財政部國庫司」。負責中華民國國庫的收支及管理,和歲入歲出預算編製、執行工作。.

14 关系: 台灣彩券台新彰銀案姚詠白中國信託商業銀行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中華民國財政部中華民國金融機構代號列表佳里區國立臺北大學校友列表財政部賦稅署自贡市人物列表臺灣國中教育陳裕璋東吳大學校友列表

台灣彩券

台灣彩券(簡稱台彩)是台灣的彩券營運公司,為中國信託金融控股公司的子公司,資本額為新台幣五億元;自2007年到2023年負責辦理由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委託的中華民國公益彩券相關業務,其所發行的公益彩券以與公司相同的名稱「台灣彩券」做為識別名稱。.

新!!: 財政部國庫署和台灣彩券 · 查看更多 »

台新彰銀案

台新彰銀案,為台灣發生於2005年二次金改的金融增資的事件。經歷本土金融風暴,彰化銀行累積許多呆帳,財政部決議以招標發行特別股的方式引進策略投資人救援彰銀,並由台新金控以新台幣365億,溢價114億取得彰銀22.5%股權,成為彰銀單一最大股東,拿下經營權。 第二次政黨輪替後,2014年,馬英九政府的財政部長張盛和宣稱不再支持台新金掌握彰銀經營權,於是和泛公股事業聯手加碼買進彰銀股份,並委託券商徵求委託書,最後讓台新金失去經營權。台新金於失去經營權後向法院提出確認財政部和台新金要約存在之民事官司,2017年5月17日,二審宣判結果出爐,高等法院宣判台新金勝訴,代表財政部應支持台新金取得過半數的彰銀董事席次。,目前財政部已經依法提出上訴,現正由最高法院審理中。.

新!!: 財政部國庫署和台新彰銀案 · 查看更多 »

姚詠白

姚詠白,北洋政府财经官员,金融改革派人物。名传驹,字詠白,以字行,浙江鄞县人。.

新!!: 財政部國庫署和姚詠白 · 查看更多 »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簡稱中國信託、中信銀行、中信商銀、CTBC,是中華民國的商業銀行之一,於1966年由辜振甫所創立,目前為中國信託金融控股公司的全資擁有子公司。在臺灣共有150家分行,於美國、加拿大、日本、印尼、菲律賓、印度、泰國、越南、馬來西亞、香港、新加坡、中國大陸、緬甸及澳洲設有海外分支機構(辦事處、分行、子行及子行之分行),合計達107處。 2017年9月為止,(以有效卡計算)為臺灣第二大信用卡發卡銀行,流通卡數為625.29萬張,有效卡數為402.48萬張。.

新!!: 財政部國庫署和中國信託商業銀行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

中華民國的中央行政機關共分為三級,主要以行政院為首,下設34個機關,通稱部會,是中華民國政府首要的組成部分;其中行政院負責統轄所有的中央行政機關,被視為中華民國的內閣。行政院與各部會之首長,在總統的任命與監督之下推行政務。.

新!!: 財政部國庫署和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財政部

財政部是中華民國全國公共財政的最高主管機關,也是中華民國最早設置的中央政府部門之一。除掌理中央政府的公共財政外,並負責監理各地方政府的財政事務。.

新!!: 財政部國庫署和中華民國財政部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金融機構代號列表

本條目講述中華民國的金融機構代號,並同時收錄現在與過往曾使用的所有代號。.

新!!: 財政部國庫署和中華民國金融機構代號列表 · 查看更多 »

佳里區

佳里區位於臺灣臺南市西部,北鄰學甲區,西鄰將軍區,西南連七股區,東鄰麻豆區,南接西港區。縣市合併前為全縣人口最多的鎮。全境地勢平坦,海拔約5.5公尺,境內有將軍溪與七股溪流經。 本區是北門地區鹽分地帶的門戶及政經中心。日治時期以來出了許多鹽分地帶文學家及詩人,被視為臺灣文學重鎮。此外也是西拉雅系平埔族蕭壠社的聚居地,為臺灣最早的西拉雅文化發源地之一。代表作物為牛蒡,有「牛蒡的故鄉」之美譽。.

新!!: 財政部國庫署和佳里區 · 查看更多 »

國立臺北大學校友列表

本條目之內容依照編輯先後順序排列.

新!!: 財政部國庫署和國立臺北大學校友列表 · 查看更多 »

財政部賦稅署

財政部賦稅署,成立於1950年5月,負責中華民國的賦稅和稅務查核工作,並監督各地區國稅局業務。.

新!!: 財政部國庫署和財政部賦稅署 · 查看更多 »

自贡市人物列表

自贡市因盐而兴,历来文教兴盛,人物杰出。陆游就曾在诗中评价自贡荣县说,“其民简朴士甚良,千里郁为诗书乡”。而自贡富顺县素有“才子之乡”的美誉。古代,富顺县曾孕育出了238名进士、807名举人和863名贡生。清代“湖广填四川”时期,大量湖广人迁入自贡市,湖广人成为当时自贡的主体族群。清末第一次川盐济楚时期,赣、粤、闽、湘、鄂、黔、滇、秦、晋等十一省的外省盐商、盐工等纷至沓来,竞相追逐自贡井盐业的“黄金贸易”,至此,外省人成为自贡的主体族群。抗日战争时期,华东沦陷,伴随着国民政府播迁来川,许多“下江人”亦迁居自贡市,成为新自贡人。许多著名的优秀外省人物为自贡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国共内战爆发后,部份自貢人跟随国民政府播迁到台湾,不少自流井人和富順人对台北当局的党、政、军、文、教界产生了一定影响。他们组织“富井同乡会”,并经常举办“富井联谊会”,共叙乡情。中共建国后,部分自贡人因为种种原因侨居外地、外省、外国,甚至归化外国国籍,但他们中的很多人也促进了自贡文化在市外和海外的传播。.

新!!: 財政部國庫署和自贡市人物列表 · 查看更多 »

臺灣國中教育

國民中學,簡稱國中,是臺灣九年國民義務教育的一部份,對初級中學的稱呼。在臺灣,6歲至15歲的兒童和少年依法需接受九年義務教育,國民小學需在每年5月將畢業生名冊造冊完畢,以便進行分發入學。除特殊個案可申請在家自學,或因重大傷病以致無法上學外,每個國小畢業生都必須到國中學習3年,否則即屬違法,依法可對監護人處以新臺幣300元以下罰鍰,催告無效時也可連續開罰直到入學為止。 臺灣中學教育史可追溯至日治時期。明治29年(1896年),臺灣總督府實施「直轄學校官制」政策,是臺灣教育史上第一個參考西方制度設立的現代學制系統。日本之後對臺灣的教育政策經過三次修改,藉由教育實行皇民化,強化臺灣人民對大日本帝國的向心力。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臺灣由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接管,將原有之尋常高等小學校以及公學校高等科改制為縣市立初級中學、女子初中和初級職業學校。而目前臺灣的中學教育即成形於民國57年(1968年),為提升臺灣民眾知識水準,中華民國教育部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原「初級中學」、「女子初中」一律改制為「國民中學」。 國中修業期滿後,畢業生可自由選擇繼續升學或投入職場。截至2014年為止,有升學意願的畢業生可以參加國中教育會考,或是參加特色招生考試,依考試分數申請普通高級中學、綜合型高級中學或技術型高級中學。 臺灣在教育改革期間大力推動各項教育改革方案,內容包括國教延伸、教育正常化和自主學習等。其中延長國民教育年限的呼聲起自民國72年(1983年)、達成共識於民國92年(2003年),民國100年(2011年)正式宣布將於2014年後實施「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臺灣的國民教育將向上延伸3年,現行的高中職升學制度也將廢除大半,對臺灣中學教育帶來深遠影響。.

新!!: 財政部國庫署和臺灣國中教育 · 查看更多 »

陳裕璋

陳裕璋(),台灣金融界要人,曾任中華民國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委;歷任財政金融與台北市政府多項要職。.

新!!: 財政部國庫署和陳裕璋 · 查看更多 »

東吳大學校友列表

没有描述。

新!!: 財政部國庫署和東吳大學校友列表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國庫署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