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調景嶺

指数 調景嶺

調景嶺(Tiu Keng Leng , 又稱:Rennie's Mill)位於香港新界西貢區將軍澳,原是寮屋區域,經1990年代填海發展後現時為將軍澳新市鎮的其中一部份。調景嶺位於將軍澳市中心的西南部,五桂山的東南面和照鏡環山的東北面之間的低地。.

189 关系: 劉江 (香港)城巴A29、A29P、NA29線城巴E22A線城巴N29線厚德邨健明邨坪石公共運輸交匯處大埔仔大牛湖大赤沙天主教聖安德肋小學太子站安達臣道宋本中宋方寶順路寶覺中學寶邑路寶林寶林公共運輸交匯處尚德巴士總站小赤沙小臺灣專業動力尖沙咀東巴士總站將軍澳將軍澳市中心將軍澳北將軍澳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將軍澳綫將軍澳隧道將軍澳隧道公路將軍澳香島中學將軍澳跨灣連接路將軍澳海濱公園將軍澳新市鎮嶺光街中山公園 (屯門)中華民國國旗三家村 (九龍)九龍巴士290系路線九龍巴士290線 (第一代)九龍巴士296D線九龍巴士296M線九龍巴士90線九龍巴士91R線九龍巴士93M線康城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康盛花園巴士總站五桂山 (香港)...建豐二年彩虹眷村彩明商場彩明公共運輸交匯處彩明苑何啟明 (民協)何民傑來生不做香港人匯知專業持續教育書院匯知中學國慶日 (中華民國)善明邨周润发優才(楊殷有娣)書院王尚義碧雲道秦祥林秧歌舞事件紹榮鋼鐵維景灣畔翠嶺峰翠嶺路翠嶺里炮台山 (消歧義)照鏡環山牛津道盧龍光韋輝過海隧道巴士619線過海隧道巴士694線過海隧道巴士N691線聯福道聖雲先堂靈實路靈實醫院西貢區西貢公共運輸交匯處馬游塘馮明珠香島中學香港7號幹線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香港博物館列表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李惠利)香港居屋屋苑列表香港已取消小巴路線列表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香港已結束學校列表香港巴士香港一級歷史建築列表香港平房區香港人口香港人口史香港保護兒童會香港地方列表香港公共屋邨列表香港回歸香港知專設計學院香港過海隧道巴士路線列表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真道書院香港風華香港規劃史香港親台團體香港調景嶺中學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香港郵政局列表香港數碼地面電視廣播香海正覺蓮社佛教正覺中學解密百年香港調景嶺調景嶺公共圖書館調景嶺站調景嶺站公共運輸交匯處調景嶺體育館魔鬼山鯉魚門豐田Coaster路向四肢傷殘人士協會麗港城黃霑范國威茅湖山觀測台都會駅與城中駅蘇屋巴士總站藍田公共運輸交匯處葛量洪邵宗海釋日慧雅寧苑逃港耀漢小兄弟會陳玉蓮陳繼偉P2路QCRennie's Mill柏立基柯創盛林百里杏花邨梁里機場博覽館總站機場(地面運輸中心)巴士總站油塘油麻地站港鐵港澳信義會明道小學港澳信義會慕德中學清水灣半島巴士總站溫碧霞澳景路明愛專上學院明愛白英奇專業學校新巴796A線新巴796B線新巴796C線新巴796線新巴796R線新巴796S線新巴796X線新巴798線新巴N796線新界新界區專線小巴108A線新界區專線小巴10M線新界區專線小巴110線新界商場列表新蒲崗四美街臨時總站日出康城巴士總站早霸王旭輝臺旺角卡门旺角站摩星嶺 (香港)改名曹復永1902年香港1951年香港2012年4月逝世人物列表 扩展索引 (139 更多) »

劉江 (香港)

劉江(Lau Kong;),香港無綫電視实力派甘草演員(現為基本藝人合約),擁有近50年演出經驗。一般TVB的演員都稱他為「劉老師」。他在投身電視圈前,已經在1960年代參與電影製作。.

新!!: 調景嶺和劉江 (香港) · 查看更多 »

城巴A29、A29P、NA29線

城巴A29線是香港一條機場巴士路線,來往將軍澳寶林及香港國際機場(一、二號客運大樓)。原計劃2010年7月開辦,但由於區議員認為車費過高,運輸署決定公開招標,故開辦日子一再延期。 根據運輸署於2011年8月26日交予西貢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的文件中,本線最終由城巴取得專營權,並於2011年9月25日起投入服務。 本線行車里數較來往港島的A11線為長,但較另一條往來港島的A12線為短,因此收費亦介於A11與A12之間,全程收費達$42。 本線另設分支A29P線,來往將軍澳站及香港國際機場,為將軍澳南、寶琳路、秀茂坪邨及四順一帶乘客提供來往機場的巴士服務。 城巴NA29線則是香港一條機場巴士路線,為A29線的通宵版本。全程$52,並與NA11線列為全香港現時收費最貴的通宵路線及專營巴士線,其次是A10,全程$48。.

新!!: 調景嶺和城巴A29、A29P、NA29線 · 查看更多 »

城巴E22A線

城巴E22A線是香港北大嶼山的對外路線,來往將軍澳(康盛花園)與亞洲國際博覽館之間,每日清晨至午夜提供服務,途經翠林、寶琳、坑口、將軍澳市中心、調景嶺、尚德、觀塘(←)、牛頭角(←)、九龍灣(←)、牛池灣(←)、鑽石山、黃大仙、橫頭磡、大窩坪、東涌、機場後勤區、國泰城及客運大樓。行車里數達61.8公里,成為全港里程最長的日間巴士路線。 本線另設兩條特別線E22C及E22S,前者來往調景嶺站及飛機維修區,每天祇各對開一班,不設任何分段收費及轉乘優惠;後者祇於星期一至五上午繁忙時間單--由東涌逸東邨居逸樓開往將軍澳(寶林),途經東涌北,但不經機場。 E22C行車里數達54.8公里,成為全港里程第四長的日間巴士路線;而E22S行車里數達54.7公里,成為全港里程第五長的日間巴士路線。.

新!!: 調景嶺和城巴E22A線 · 查看更多 »

城巴N29線

城巴N29線是香港的一條通宵巴士路線,來往東涌站及將軍澳康盛花園。.

新!!: 調景嶺和城巴N29線 · 查看更多 »

厚德邨

厚德邨(Hau Tak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新界將軍澳坑口填海區,有六座樓宇,約於1990年開始興建,在1993年開始入伙,由中國海外物業服務有限公司負責屋邨管理。 頌明苑(Chung Ming Court)和裕明苑(Yu Ming Court),是居者有其屋屋苑,位於厚德邨發展計劃內,共有七座樓宇,在1993年及1994年落成。.

新!!: 調景嶺和厚德邨 · 查看更多 »

健明邨

健明邨(Kin Ming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新界將軍澳調景嶺填海區域,並於2003年入伙,由雅居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負責屋邨管理。商場及停車場部份則由領展負責管理。該屋苑原本是居者有其屋,並定名為健明苑,但政府宣告停售居屋後,房委會於2002年將它改為公屋出租,改稱為健明邨,屋邨內的嶺光街及勤學里總由健明邨負責管理,所以車輛出入都受到限制。.

新!!: 調景嶺和健明邨 · 查看更多 »

坪石公共運輸交匯處

坪石公共運輸交匯處(英文:Ping Shek Public Transport Interchange)位於香港觀塘區平山清水灣道8號地面,鄰近為坪石邨及港鐵彩虹站。交匯處設有巴士總站、小巴站、的士站及上落客灣,可讓市民在此轉乘不同的交通工具前往市區及西貢區。現時坪石公共運輸交匯處共有1條巴士路線及4條小巴路線作為終點站。 根據區議會的選區分界圖中,坪石公共運輸交匯處及清水灣道8號與坪石邨一樣,均是由觀塘區管轄,但常被誤以為該交匯處在黃大仙區管轄範圍內。.

新!!: 調景嶺和坪石公共運輸交匯處 · 查看更多 »

大埔仔

大埔仔是香港新界西貢區清水灣半島的一個地方,以清水灣道上下劃分為大埔仔上村與大埔仔下村兩條村落。 2011年7月,新世界發展以66億4,030萬港元與香港特區政府就大埔仔項目之住宅用地進行補地價,項目總佔地面積約719,000平方呎,涉及總樓面面積約1,080,000平方呎。.

新!!: 調景嶺和大埔仔 · 查看更多 »

大牛湖

大牛湖是香港一個已消失的人工湖,遺址位於新界西貢區井欄樹通往將軍澳的古代棧道:「小夏威夷徑」(Little Hawaii Trail) 上的湖泊。.

新!!: 調景嶺和大牛湖 · 查看更多 »

大赤沙

大赤沙(Tai Chik Sha)位於香港新界將軍澳南部,北面為小赤沙及日出康城,南面為將軍澳工業邨的所在地。該處主要有電視廣播城、將軍澳匯豐大廈、壹傳媒總部、印刷廠、航空維修公司辦公室及多間食品中心等。另外,將軍澳工業邨內設有大赤沙消防局。.

新!!: 調景嶺和大赤沙 · 查看更多 »

天主教聖安德肋小學

天主教聖安德肋小學 (St.

新!!: 調景嶺和天主教聖安德肋小學 · 查看更多 »

太子站

太子站(Prince Edward Station)是港鐵觀塘綫和荃灣綫的跨月台轉車站,位於油尖旺區旺角北部彌敦道與太子道交界地底,取名橫跨車站的道路太子道,太子站分兩期興建,太子站東翼在1979年12月修正早期系統延長至尖沙咀時已經存在,但當時列車是通過不停車,直至西翼在1982年5月10日荃灣支綫通車時才整個太子站啟用,並拆解為觀塘綫及荃灣綫。太子站與觀塘綫及荃灣綫旺角站及東鐵綫旺角東站相距不遠。 車站實際上所處位置地名是「旺角」,但就如香港其他地區一樣,都因為鐵路站的命名和選址而影響周邊地區發展,很多香港人已將本站周圍稱為太子。位處官涌的佐敦站、東角的銅鑼灣站和大角嘴的奧運站一帶也有類似「站名取代地名」的情況。.

新!!: 調景嶺和太子站 · 查看更多 »

安達臣道

安達臣道(舊譯晏打臣道;Anderson Road)是香港東部的一條道路,座落於大上托新界及九龍交界線上面,亦是觀塘區與西貢區的分界線。 安達臣道由茶寮坳對上、清水灣道與新清水灣道交接之處開始,向東南伸延至蕉欄樹,然後於秀茂坪對上位置向東走,最後於馬游塘連接寶琳路。整條道路建於大上托安達臣道石礦場西南面山腰。2014年3月,安達臣道被分成兩段,北端連接清水灣道及安達臣道9號,南端則由安達臣道9號後面開始,以寶琳路作終點。分成兩段後,北端的安達臣道為一條掘頭路,南端的安達臣道連接新開發的安秀道,作為來往清水灣及秀茂坪的通道。2016年1月,北端的掘頭路正式封閉。.

新!!: 調景嶺和安達臣道 · 查看更多 »

宋本中

宋本中(原名宋本忠,Jones Soong Pounh Chong,)香港電影工作者,中法混血兒,1991年入行當童星,首部演出的電影是《Beyond日記之莫欺少年窮》,年少時較多飾演黑社會少年等角色。例如在電影《三五成群》中飾演性格暴戾的童黨首領「大王」,演技得到認同。 宋本中由2002年開始退居幕後擔任攝影師及導演工作,並於2006年開辦影視兄弟製作公司。2011年,宋本中成為《巨力傳奇影視傳媒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及數碼影城項目總監,並由2013年開始到內地當電視劇導演工作。近年回流香港,最新作品是樂視網劇《天才在左,瘋子在右》和《反黑》。.

新!!: 調景嶺和宋本中 · 查看更多 »

宋方

宋方(Sung Fong,),祖籍中國山東,已退役的香港著名籃球運動員,司職中鋒,擁有2.12米的身高,是香港籃球歴史上最高的籃球員,於2007年宣佈退役,在2008年開始擔任香港隊助教。現已投入於設計行業。.

新!!: 調景嶺和宋方 · 查看更多 »

寶順路

寶順路(Po Shun Road)是香港新界西貢區將軍澳新市鎮內的一條主幹道,它聯同七號幹線把將軍澳新市鎮分為寶琳、坑口、調景嶺和將軍澳市中心四大部份連接起來。寶順路盡頭將會連接將軍澳跨海大橋和通往九龍的新行車隧道,但因為將軍澳新市鎮仍未完成發展,道路現時只由寶琳北路和寶寧路交界起,向西南方延伸至將軍澳南部的寶邑路與翠嶺路交界為止。七號幹線中的將軍澳隧道公路和環保大道都以這條路作為分界。 將軍澳新市鎮主要由填海所得的土地發展而成,而寶順路的開端正是在原來陸地的海邊,亦即是今日寶琳北路與寶寧路交界的迴旋處。最先通車的一段就從這裡開始,道路至頌明苑賢明閣對開為止,此路段可連接頌明苑通道通往常寧路。介乎於頌明苑通道與寶康路及將軍澳隧道公路一段亦接著通車,當時的交界有一個大型迴旋處,讓車輛通往寶琳、坑口、九龍各區、南部填海區和新界東南堆填區。迴旋處使用了大約六年,發生過大大小小的交通意外,主要原因乃出自迴旋處的設計,能夠同時讓前往不同方向的車輛駛過,司機稍不留神便容易發生意外。 直至南部的填海工程完成,再配合首批公營房屋入伙,介乎於將軍澳隧道公路與唐明街一段正式於1998年通車,而迴旋處亦改建為更有效率的大型交匯處,寶順路改為利用分支路連接其他道路。此後,調景嶺和將軍澳市中心局部地區發展完成,寶順路亦被延長至寶邑路及翠嶺路交界為止。這兩段被延長的寶順路比較平直,可能因此令駕駛者容易失去注意力。在寶順路與唐明街和寶邑路的兩個交界處,分別發生過兩宗涉及雙層巴士、導致乘客死亡,又不約而同發生在深夜的嚴重交通事故。事後,巴士車速和道路設計同樣惹人關注,寶邑路交界處便因此更改行車模式。 現時看到的寶順路南端是死胡同,但根據將軍澳未來發展藍圖顯示,南端將會連接將軍澳-藍田隧道及跨灣連接路,會通過將軍澳67區和72區之間,到達維景灣畔南面,再接駁上述道路,拉近將軍澳市中心及南部、九龍區和香港島的距離。.

新!!: 調景嶺和寶順路 · 查看更多 »

寶覺中學

寶覺中學(Po Kok Secondary School,簡寫:PKSS),香港將軍澳調景嶺彩明街9號的一所全日制津貼中學,鄰近彩明苑。目前調景嶺的校舍於2001年啟用,學生分期遷進新校舍,至2003年完成。.

新!!: 調景嶺和寶覺中學 · 查看更多 »

寶邑路

寶邑路(Po Yap Road)是香港新界將軍澳新市鎮的街道,穿越將軍澳市中心,連接環保大道和寶順路與翠嶺路交界,貫通坑口和調景嶺。街道建於填海地之上,兩旁均為住宅和休憩用地,亦是市鎮的交通總匯,設有鐵路車站,往返市區瞬間即可到達。.

新!!: 調景嶺和寶邑路 · 查看更多 »

寶林

寶林又稱寶琳,是香港新界西貢區將軍澳新市鎮的首個開發區域之一,位處將軍澳北,亦是將軍澳村、魷魚灣村、公共屋邨寶林邨及景林邨的所在地。2002年,港鐵將軍澳綫更設立了寶琳站。.

新!!: 調景嶺和寶林 · 查看更多 »

寶林公共運輸交匯處

寶林公共運輸交匯處是一個位於香港西貢區將軍澳寶林的公共運輸交匯處,上蓋為新都城二期,於1999年6月27日啟用。所有以舊寶林總站作總站的小巴和巴士路線於該站啟用時均即時搬入交匯處,以便進行興建港鐵寶琳站工程。 寶林巴士總站是寶林公共運輸交匯處的其中一部份。.

新!!: 調景嶺和寶林公共運輸交匯處 · 查看更多 »

尚德巴士總站

尚德巴士總站(Sheung Tak Bus Terminus)是一個位於香港西貢區將軍澳市中心的巴士總站。.

新!!: 調景嶺和尚德巴士總站 · 查看更多 »

小赤沙

小赤沙(Siu Chik Sha)是香港新界清水灣半島西部的地方,北面為百勝角,南面為大赤沙,鄰近將軍澳工業邨。由於近年小赤沙設有港鐵康城站,所以又被俗稱為康城(LOHAS Park)。該區主要有港鐵康城站及將軍澳車廠,還包括日出康城鐵路上蓋發展計劃。未來將建有1個大型商場、1個小型商場、文娛康樂設施、綠化及休憩區、長約400米的海濱走廊、3間學校、幼兒院、社區會堂、鐵路車站及公共運輸交匯處等。其他設施還包括邵氏影城、將軍澳污水處理廠及新巴車廠等。.

新!!: 調景嶺和小赤沙 · 查看更多 »

小臺灣

小臺灣,位於臺灣澎湖縣七美鄉七美嶼東部,為天然海蝕平台。 小臺灣因退潮時,海蝕平台類似臺灣島輪廓而得名。與雙心石滬並列為七美熱門景點。.

新!!: 調景嶺和小臺灣 · 查看更多 »

專業動力

專業動力(Professional Power)是一個香港智庫組織,成立於2010年,定位為中間路線獨立無政黨。.

新!!: 調景嶺和專業動力 · 查看更多 »

尖沙咀東巴士總站

尖沙咀東巴士總站(英文:Tsim Sha Tsui East Bus Terminus)是香港一個有蓋巴士總站,位於尖沙咀東康宏廣場地下,鄰近科學館道,毗鄰香港科學館、香港理工大學及香港海底隧道九龍出口。.

新!!: 調景嶺和尖沙咀東巴士總站 · 查看更多 »

將軍澳

將軍澳(Junk Bay或Tseung Kwan O,Junk Bay又譯為「帆船灣」)是香港海灣,位於新界西貢區西南部;沿岸土地亦稱為「將軍澳」,位於九龍半島以東。南部為調景嶺、西南部為鯉魚門、東部則為向東南伸延的清水灣半島。將軍澳本來為陆上人煙稀少,以水上人为主的小渔村,但現已發展為香港新市鎮之一。.

新!!: 調景嶺和將軍澳 · 查看更多 »

將軍澳市中心

將軍澳市中心,是香港新界將軍澳新市鎮的中心區域,位於調景嶺以東,坑口之西南,可算是將軍澳較新的發展區,因尚德邨較早期發展,故早年亦稱作尚德。隨著港鐵將軍澳綫在此處設有將軍澳站,以及多個商場、住宅、酒店項目落成,目前將軍澳市中心已泛指將軍澳站及將軍澳南,故此後期亦稱作天晉。 值得留意的是,雖然在新市鎮規劃中,將軍澳市中心被定義為新市鎮的中心,但由於其北部的寶林及坑口一帶較早發展,並連接九龍及清水灣,故現時寶林及坑口才是新市鎮中最繁盛的地區。.

新!!: 調景嶺和將軍澳市中心 · 查看更多 »

將軍澳北

將軍澳北是指香港將軍澳新市鎮的北部地區,亦指寶林一帶。.

新!!: 調景嶺和將軍澳北 · 查看更多 »

將軍澳站公共運輸交匯處

將軍澳站公共運輸交匯處(英文:Tseung Kwan O Station Public Transport Interchange)位於新界西貢區將軍澳市中心唐俊街,連接港鐵將軍澳站,為一個室內坑狀公共運輸交匯處。現時有5條巴士路線及2條專線小巴路線以此為總站,另有2條巴士路線及2條專線小巴路線途經。.

新!!: 調景嶺和將軍澳站公共運輸交匯處 · 查看更多 »

將軍澳綫

將軍澳綫(Tseung Kwan O Line)是港鐵營運的鐵路綫之一,連接香港島東區北角的北角站,與新界西貢區將軍澳的寶琳站和康城站之間,屬於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由於路線大部份車站位處將軍澳新市鎮,因而得名。 將軍澳綫在路綫圖中以紫色表示,其在2002年和2009年建成的車站月台都延續了港島綫的特色,以由退休港鐵建築師區傑棠題寫的大型毛筆字站名作為牆壁裝飾。.

新!!: 調景嶺和將軍澳綫 · 查看更多 »

將軍澳隧道

將軍澳隧道(Tseung Kwan O Tunnel),是貫通香港九龍觀塘區和新界西貢區將軍澳新市鎮的一條雙程雙線分隔雙管隧道,也是香港第三短的行車隧道(最短為大圍隧道,其次為愉景灣隧道),隧道人員獲授權執行《行車隧道(政府)條例》,於1990年11月9日通車,限速每小時70公里。.

新!!: 調景嶺和將軍澳隧道 · 查看更多 »

將軍澳隧道公路

將軍澳隧道公路(Tseung Kwan O Tunnel Road)是香港新界將軍澳新市鎮的一條道路,也是香港7號幹線一部份,全長約1,150米。公路連接將軍澳隧道與環保大道、寶康路和寶順路,方便車輛進出將軍澳市中心(尚德)、將軍澳工業邨、調景嶺、坑口和寶琳等地方。 道路以行車天橋形式建造,西端連接將軍澳隧道,另有僅供隧道公司和緊急車輛使用的分岔路接駁寶琳北路。 公路東端原本是一條連接寶康路的帶狀道路,於1993年時改為建造一個大型迴旋處,把寶順路一同接通,連同環保大道在隨後通車。不過改造為迴旋處後,意外頻生,有關當局於2004年時便加快落實興建分層交匯處,以舒緩與日俱增的交通流量,以及降低交通意外發生的機會。工程包括在迴旋處前往寶康路的通道,改由一段寶順路向左迴旋的分岔路取代(鄰近廣明苑),隨後的工程包括取消寶康路前往迴旋處的分岔路、以一條橫跨寶順路的行車天橋把將軍澳隧道公路與環保大道連接、將軍澳隧道公路前往寶順路南行線由一段向左迴旋的分岔路取代(鄰近常寧遊樂場)。最後,以行車天橋取代由坑口經寶順路前往將軍澳隧道公路。整項工程於2005年完成,當局並把將軍澳隧道公路和環保大道(介乎寶順路和昭信路之間)提升至幹線級別。 電台交通消息提到的電話機樓和茵怡花園,是將軍澳隧道公路往藍田及東區海底隧道交通擠塞時較常出現的龍尾位。.

新!!: 調景嶺和將軍澳隧道公路 · 查看更多 »

將軍澳香島中學

將軍澳香島中學(Heung To Secondary School (Tseung Kwan O))位於香港新界將軍澳調景嶺勤學里4號,由香島教育基金於2003年創辦。全校共有23班,學生人數約850人,校董會主席為袁武,校監為葉燕平。校長為鄧飛,兼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理事。副校長為鍾艷芬,校長助理為張春紅。現任校董為李祖澤、吳清輝、沈雪明、王志華和吳容輝,校董會主席袁武。.

新!!: 調景嶺和將軍澳香島中學 · 查看更多 »

將軍澳跨灣連接路

將軍澳跨灣連接路(英語:Cross Bay Link,Tseung Kwan O)是香港一座規劃中的大橋,預計於2018年動工,2022年完成,連接路全長1.8公里,為附帶單車徑和行人路的雙線雙程分隔車道,以高架方式跨過新界西貢區將軍澳,連接將軍澳東岸及西岸,即日出康城和調景嶺。.

新!!: 調景嶺和將軍澳跨灣連接路 · 查看更多 »

將軍澳海濱公園

將軍澳海濱公園(Tseung Kwan O Waterfront Park)是一處位於香港新界將軍澳南的海濱長廊,全長1.6公里,連接將軍澳市中心至調景嶺。海濱長廊由土木工程拓展署負責興建,工程費約為9,200萬元,於2013年11月16日對外開放。長廊設有行人路及單車徑。單車徑和海濱長廊的入口分別位於唐賢街和唐俊街。遊人於長廊可以觀賞到將軍澳市中心及將軍澳海域,以至鯉魚門海峽及港島柴灣一帶的景色。.

新!!: 調景嶺和將軍澳海濱公園 · 查看更多 »

將軍澳新市鎮

將軍澳新市鎮(Tseung Kwan O New Town)位於香港新界西貢區,乃是香港的第三代新市鎮之一,與馬鞍山(沙田新市鎮的擴展部分)和天水圍新市鎮同期發展。將軍澳新市鎮的發展可追溯至1980年代中期,人口由當時不足1萬,迅速增加至2011年超過40萬。跟隨新市鎮的不斷發展,區內房屋、學校、社區、康樂設施及交通網絡亦漸趨完善。地鐵(今港鐵)將軍澳綫通車後,將軍澳新市鎮的對外交通更為便捷。 將軍澳北部為寶琳及坑口,東南部為小赤沙及日出康城,南部為將軍澳市中心,西南部為調景嶺。.

新!!: 調景嶺和將軍澳新市鎮 · 查看更多 »

嶺光街

嶺光街(Ling Kwong Street)是香港的一條道路,位於新界調景嶺健明邨一帶,此道路西面連接彩明街,而東面則連接翠嶺路。此道路沒有公共交通工具駛經,道路部分範圍被領展停車場佔用,鄰近健明邨健華樓、健暉樓及翠嶺峰,街口亦有小巴停靠,所以不少居民在此下車,如果車輛進入嶺光街停車場部分須泊卡。 此道路兩端分別連接翠嶺路與彩明街,主要為健明邨「健」字為首的住宅大廈,例如健曦樓、健晴樓,嶺光街是為了鄰近的停車場而設的,故此被列為私家路之一,所以進出的車輛均受到限制。.

新!!: 調景嶺和嶺光街 · 查看更多 »

中山公園 (屯門)

中山公園,又稱屯門中山公園、龍門路中山公園,位於香港屯門區蝴蝶灣以北,面對龍門路,鄰近蝴蝶邨及兆山苑。相傳此地是孫中山當年與革命同志聚會的地方。公園內的青山紅樓屬於1920年代至1930年代的建築物風格,為一級歷史建築。公園尚有孫中山的銅像及紀念碑,還曾經有6株桄榔樹,由黃興及孫中山所種植,目前均已經枯萎,只是餘下紀念碑文。香港民國派人士每年都會在這裡慶祝元旦日和雙十國慶,升起青天白日滿地紅旗,並且高唱國歌。 目前中山公園暫時關閉,進行裝修。.

新!!: 調景嶺和中山公園 (屯門)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國旗

中華民國國旗是中華民國的國家象徵之一,建國初期曾採用五色旗,國民革命軍北伐勝利後被現今設計取代。其由孫中山提議,將陸皓東設計之青天白日旗置於紅旗的左上角而成,故又稱「青天白日滿地紅」;後經國民政府立法定為國旗,並在國民革命軍(中華民國國軍前身)北伐勝利後頒行全國。 《中華民國憲法》第一章總綱第六條明定:「中華民國國旗定為紅地,左上角青天白日」。旗上三色分別象徵自由、平等、博愛之精神,同時亦代表中華民國以三民主義肈建之初衷。除中華民國各級政府機關必須懸掛外,亦使用於其邦交国家及外交使節訪問、或遇特殊慶典等。.

新!!: 調景嶺和中華民國國旗 · 查看更多 »

三家村 (九龍)

三家村(Sam Ka Tsuen)是位於香港觀塘區東南部鯉魚門的鄉村,有150年歷史,為九龍十三鄉之一,位於油塘及鯉魚門附近。.

新!!: 調景嶺和三家村 (九龍)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290系路線

九龍巴士290、290A線是兩條新界市區巴士路線,來往將軍澳(彩明)至荃灣西站,途經調景嶺、尚德邨、將軍澳市中心、坑口、寶林、翠林邨、康盛花園、寶達邨、秀茂坪(僅限290A線)、四順(僅限290A線)、彩雲邨、龍翔道、呈祥道、葵涌道(葵芳及葵興)、大窩口及荃灣市中心。 290及290A線另設290B和290X輔助特別路線,前者由將軍澳工業邨經日出康城、百勝角、清水灣半島、將軍澳市中心、尚德邨、寶林(西)寶康路、翠林、康盛花園、馬游塘及寶達並沿290的路線單向前往荃灣西站,後者則由康城站來往荃灣西站,途經百勝角、清水灣半島、將軍澳市中心、調景嶺 (僅限回程)、尚德邨、寶林(西)寶康路、翠林、康盛花園、馬游塘及安秀道並沿290路線來往荃灣,兩線於寶林(西)寶康路只有限度設站,另兩線同時停經尚德邨及將軍澳南,唯不停經坑口及寶林(東)景林,均於星期一至五上繁忙時間服務。 290及290A線開辦前是少數落實開辦日期前未有確定路線編號的計劃中新線之一,原定2014年第三季投入服務,但由於區議會對定線有意見,所以通車日期不斷押後(觀塘區議會要求本線繞經秀茂坪及四順,西貢區議會則持相反意見),最終由於觀塘和西貢區議會爭持不下,運輸署決定把將荃線一分為二,一條經秀明道,利安道,服務秀茂坪及四順一帶居民;一條經秀茂坪道,順利邨道,為將軍澳居民提供較直接的服務。並把兩條路線列於同一標書於2014年11月招標。 運輸署於2015年2月3日公佈中標公司,將荃線由九巴投得,編號為290、290A線,於2015年3月28日正式投入服務 。.

新!!: 調景嶺和九龍巴士290系路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290線 (第一代)

九龍巴士290線是香港的一條已停駛的將軍澳區巴士路線,途經彩雲邨、四順、秀茂坪、寶琳路(馬游塘)及靈實醫院。.

新!!: 調景嶺和九龍巴士290線 (第一代)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296D線

九龍巴士296D線是香港的一條巴士路線,來往將軍澳(尚德)及九龍站。.

新!!: 調景嶺和九龍巴士296D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296M線

九龍巴士296M線是香港新界將軍澳新市鎮區內一條來往康盛花園及坑口站的巴士路線。.

新!!: 調景嶺和九龍巴士296M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90線

九龍巴士90線是香港的一條已停駛的將軍澳區巴士路線,前路線編號為「30」。途經彩雲邨、安達臣道、寶琳路(馬游塘)及靈實醫院。.

新!!: 調景嶺和九龍巴士90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91R線

九龍巴士91R線是香港一條來往彩明和清水灣的泳季巴士路線。於2014年8月24日起投入服務。 本線祇於泳季假日黃昏提供單向服務,主要方便泳季假日來往清水灣一帶泳灘及郊野公園郊遊及游泳的調景嶺、將軍澳南及坑口居民。.

新!!: 調景嶺和九龍巴士91R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93M線

九龍巴士93M線是由九巴營運的一條香港巴士路線,來往彩明、藍田站及寶林,只於平日上午繁忙時間提供服務。.

新!!: 調景嶺和九龍巴士93M線 · 查看更多 »

康城站公共運輸交匯處

康城站公共運輸交匯處(英文:LOHAS Park Station Public Transport Interchange)是一個位於香港西貢區將軍澳日出康城的公共運輸交匯處,在2009年7月24日啟用。雖然此交匯處內設有巴士、小巴及的士站,但是此公共運輸交匯處啟用初期,只有穿梭巴士往返日出康城首都及領都,以及市區的士站,並沒有其他巴士與小巴路線往返交匯處。.

新!!: 調景嶺和康城站公共運輸交匯處 · 查看更多 »

康盛花園巴士總站

康盛花園巴士總站(英文:Hong Sing Garden Bus Terminus)是一個位於香港西貢區將軍澳康盛花園的巴士總站。.

新!!: 調景嶺和康盛花園巴士總站 · 查看更多 »

五桂山 (香港)

五桂山,(Black Hill),又名黑鬼山或五鬼山,是香港的一座山峰,位於調景嶺與藍田之間,海拔304米。五桂山山上有衛奕信徑第三段。五桂山名字由來是據說清末有5名海盜盤據此山。 五桂山與照鏡環山、魔鬼山等山峰,山勢起伏有如大埔八仙嶺,因此被合稱為「小八仙」。 2017年5月,五桂山發生兇殺案,一名20歲少年在五桂山被殺害。 五桂山原本有一批民間自製的雕像,包括各類的動物和人物包括孫中山、蔣介石、三國演義的劉關張和西遊記人物等。旅居香港的日本作家金子晴彥的著作《金子旅港行記》亦有提到五桂山雕像。書中表示1970年代有一位老伯發現了一所寺廟的遺跡,並決定重建該寺廟及自製雕像作為廟前的護衛隊伍。2017年,地政總署以嚴正執法為由清拆該批雕像和寺廟。.

新!!: 調景嶺和五桂山 (香港) · 查看更多 »

建豐二年

《建豐二年——新中國烏有史》是香港作家陳冠中的政治寓言小說,它設想中國國民黨在第二次國共內戰中勝出,1949年至1979年間中國在國民黨治下的另一個可能的發展情況。「建豐」是蔣經國的表字。本書主體以七組人物的不同角度,交代中國在內戰後三十年間經歷不同的安穩歲月,以及當中的大小事件和個人處境及感想,留下讀者對中國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後,政治人權方面發展的想像空間。.

新!!: 調景嶺和建豐二年 · 查看更多 »

彩虹眷村

彩虹眷村,又稱彩虹村、彩虹藝術公園,是位於臺灣臺中市南屯區春安里的一處建築彩繪地景園。因榮民住戶黃永阜在待拆除的老屋上作畫,而有「彩虹爺爺」之稱,並引發學生蔡克斯等發動「搶救彩虹村」活動,臺中市政府以市地重劃方式將該處闢劃為公園而保存,現址僅留彩虹爺爺黃永阜夫婦居住。彩虹眷村成為國際知名觀光景點,創下年逾百萬到訪人潮,獲選英國旅遊網站全台十大Instagram打卡點,日本網友最想去的拍照景點,與國際知名旅遊指南孤獨星球(Lonely Planet) 新書「世界的祕密奇跡」評選為全球值得探訪的景點。.

新!!: 調景嶺和彩虹眷村 · 查看更多 »

彩明商場

彩明商場(Choi Ming Shopping Centre)是一座位於香港新界調景嶺彩明街1號的購物商場,建於彩明苑與健明邨之間,於2001年中落成啟用,現由領展持有。該商場分為兩期,兩期商場分別樓高4層及5層,總面積達6,000平方米。商場設有86間商舖,並設有乾濕貨街市、停車場及巴士總站。 彩明商場毗鄰港鐵調景嶺站,亦是調景嶺主要商場之一,主要顧客為彩明苑、健明邨及善明邨一帶居民。商場於2008年進行「資產提升計劃」,將二樓通道擴闊及翻新洗手間,並改善商場環境。.

新!!: 調景嶺和彩明商場 · 查看更多 »

彩明公共運輸交匯處

彩明公共運輸交匯處(英文:Choi Ming Public Transport Interchange)位於香港新界西貢區將軍澳新市鎮內的調景嶺彩明商場二期基座,已於2004年9月啟用,屬於有蓋公共交通總站。 本交匯處早於2007年1月1日起,被衞生署控煙辦公室根據新修訂的《吸煙(公眾衞生)條例》(第371章)劃為禁止吸煙區,任何人不得於禁煙區內吸煙或者攜帶燃點著的香煙、雪茄或煙斗。.

新!!: 調景嶺和彩明公共運輸交匯處 · 查看更多 »

彩明苑

彩明苑 (Choi Ming Court)乃是香港其中一個混合公共屋邨及居者有其屋的屋苑,位於將軍澳調景嶺彩明街,於2001年入伙。.

新!!: 調景嶺和彩明苑 · 查看更多 »

何啟明 (民協)

何啟明(),現為香港民主民生協進會現任副主席及香港深水埗區議會南昌東選區區議員。.

新!!: 調景嶺和何啟明 (民協) · 查看更多 »

何民傑

何民傑(Raymond Ho,),香港出生,籍貫廣東順德,已婚,香港政治人物,現任香港西貢區議會彩健選區議員,珠海學院、香港專業進修學校兼任講師。 何民傑在2003年、2007年、2011年及2015年區議會選舉中在將軍澳彩健選區中擊敗對手當選。2007年和2011年連續兩屆區議會選舉中都以77%至80%的支持票連任,2015年選舉則遭到民建聯吳東河以「大媽」攻勢挑戰,何最後以61%選票擊敗吳東河,第三次成功連任,並派出助手孫柏文出戰新增的都善選區,惜未能當選,敗於專業動力張展鵬。 他定期印製地區通訊《傑訊》以加強居民對自己住處環境了解。.

新!!: 調景嶺和何民傑 · 查看更多 »

來生不做香港人

《來生不做香港人》(英語:To Be or Not To Be,前名及海外片名:《客家女人》),是香港電視網絡所製作的跨時代倫理電視劇,由張可頤、劉美君及潘燦良領銜主演。此劇集為香港電視網絡劇集中集數最長的一套,第二長則為《導火新聞線》。.

新!!: 調景嶺和來生不做香港人 · 查看更多 »

匯知專業持續教育書院

匯知專業持續教育書院(英語:QualiEd Professional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College),本所位於香港將軍澳調景嶺勤學里2號,並由匯知教育機構(已改名為萬鈞教育機構)已於2000年創立,並以及推動「終身學習,自強不息」為重大使命。匯知專業持續教育書院為匯知中學附設書院。.

新!!: 調景嶺和匯知專業持續教育書院 · 查看更多 »

匯知中學

匯知中學(QualiEd College)是香港一間由政府直接資助的男女子中學,位於西貢區調景嶺勤學里2號,由萬鈞教育機構(前稱匯知教育機構)於2003年創立,校長是張志文,而校監是譚萬鈞教授。該校是全港首獲認證為模範學校資格。.

新!!: 調景嶺和匯知中學 · 查看更多 »

國慶日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的國慶日,又稱雙十節、雙十國慶、雙十慶典、武昌起義紀念日、辛亥革命紀念日等,定於1911年武昌起義的發動日10月10日。武昌起義是辛亥革命的開端,起事後的兩個月內,中國各地的革命行動陸續成功,最終成功推翻清朝,並於隔年(1912年)元旦建立了中華民國,成為東亞第一個獲普遍承認的共和國。 國慶日是中華民國的國定假日之一,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播遷臺灣以來,每年皆舉行慶典,臺北總統府前廣場會舉辦升旗典禮以及國慶慶祝大會(全稱為「中華民國中樞暨各界慶祝國慶大會」),並有各式遊行及表演隊伍,在蔣中正總統任內更是每年舉行國慶閱兵;晚間則有國慶煙火施放。.

新!!: 調景嶺和國慶日 (中華民國) · 查看更多 »

善明邨

善明邨(Shin Ming Estate)是香港房屋委員會轄下的公共屋邨,由房屋署總建築師(3)設計,位於新界西貢區將軍澳調景嶺的翠嶺里和彩明街2號之間,此邨由兩幢主樓及1幢附翼大廈組成,分別命名為善智樓和善禮樓,邨內兩座樓宇主要色系是啡色、黃色配綠色,與毗鄰的港鐵調景嶺站上蓋的私人屋苑配合,而每層走廊的牆壁以斜紋設計,為平凡而狹長的走廊添上了動感。此邨鄰近明愛白英奇專業學校及明愛專上學院,距離港鐵調景嶺站只有5分鐘的步行路程,交通方便。善明邨於2010年12月竣工,2011年4月起辦理入伙手續。.

新!!: 調景嶺和善明邨 · 查看更多 »

周润发

周潤發(Chow Yun Fat,),香港知名男演員,出生於南丫島。1970年代於無線電視參演多套電視劇,後來參演電影。曾三次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并兩次獲得臺灣金馬獎最佳男主角。1980至1990年代,曾與多位女星合作過多部電視劇和電影,其中與趙雅芝、鄭裕玲和鍾楚紅的螢幕情侶檔令人印象深刻,1990年代與成龍、周星馳被譽為「雙周一成」,於1995年赴美國荷里活發展。周潤發的電影在亞洲和大中華地區皆具極高知名度。.

新!!: 調景嶺和周润发 · 查看更多 »

優才(楊殷有娣)書院

優才(楊殷有娣)書院(G.T. (Ellen Yeung) College),位於香港將軍澳調景嶺嶺光街10號及香港九龍旺角洗衣街,乃為一間直資學校。學校為男女校,佔地7,000平方米,設有家長教師會,學生會。 優才(楊殷有娣)書院創辦於1996年,最初為私立小學,2003年成為直資小學,2005年改名為優才書院。.

新!!: 調景嶺和優才(楊殷有娣)書院 · 查看更多 »

王尚義

王尚義(),臺灣作家,河南汜水人。.

新!!: 調景嶺和王尚義 · 查看更多 »

碧雲道

碧雲道(Pik Wan Road)是香港九龍東觀塘區藍田的一條道路,倚靠五桂山和照鏡環山,全長1.8公里,是藍田住宅區的主幹道之一。現時高俊苑西面約200米的路段,早於1960年代隨著高超道邨落成而啟用,當時盡頭是一處山坡,仍未連接至藍田,至1980年代計劃把藍田住宅區擴展至五桂山以西一帶,在條件適合下,碧雲道順理成章被大幅度延長至藍田東北部,成為觀塘區山上的主幹道之一。 由於需要遷就沿線房屋發展,道路設計上不能過度迂迴,在途經兩處較深的山谷(即澳景路和藍田公園附近)以天橋形式興建,前者橋下保持原貌,後者則發展為休憩公園。另由於碧雲道依靠的兩座山的背面,是當時的調景嶺寮屋區和工廠,為使當地交通進一步得到改善,開闢了一條新路連接至碧雲道的藍田(廣田邨)巴士總站,隨著將軍澳新市鎮發展,該道路只能接駁到私人屋苑維景灣畔,需要興建私家路設施,與碧雲道的交界處便向南移前約200米。 座落於碧雲道的德田邨於1980年代末開始入伙,自此人口不斷增加,對公共交通的需求亦與日俱增。時至今日,駛經碧雲道的公共交通工具能夠直達香港島、九龍心臟地帶、國際機場及主要鐵路車站,深宵時份也有提供服務。.

新!!: 調景嶺和碧雲道 · 查看更多 »

秦祥林

祥林(Charlie Chin,),香港、臺灣電影演員,香港长大,生於南京,祖籍湖北黄冈。.

新!!: 調景嶺和秦祥林 · 查看更多 »

秧歌舞事件

秧歌舞事件是香港1950年代初發生的一件左右兩派人士的衝突事件。.

新!!: 調景嶺和秧歌舞事件 · 查看更多 »

紹榮鋼鐵

紹榮鋼鐵有限公司創立於1950年,以拆船作業開始,由已故「鋼鐵大王」龐鼎元創立,於1956年12月20日正式註冊成立為有限公司,是香港唯一的大型轧钢廠,主要業務為生產和銷售軋鋼及螺紋鋼。現時,紹榮鋼鐵屯門設立廠房及私人碼頭,辦公室則在中環德輔道中173號南豐大廈1501室。 龐鼎元遺孀龐熊少珠被財經雜誌《福布斯》於2008年選為香港四十大富豪之一。 龐鼎元有五名兒子:龐熙、龐輝、龐廷、龐創、龐傑。 龐鼎元次子龐辉,是香港资深航海家,有30多年駕駛帆船的經驗,獲獎無數,他曾是香港皇家遊艇會主席。龐輝兒子龐俊怡亦為知名馬主。 龐鼎元五子龐傑的配偶為郭秀雲,繼子龐景峰。 龐熙兒子龐建貽(Paulo)大亞國際集團創辦人兼董事總經理,2012年3月11日與鄭裕彤孫女鄭志雯(Sonia)在灣仔君悅酒店舉行註冊儀式。2016年,龐熙女兒龐卓貽(Vanessa)與利子厚共諧連理。 其後,龐建貽亦與龐俊怡等人成為馬主團體「高雲團體」成員。 紹榮鋼鐵廠房於1958年由葵涌遷往調景嶺,建成第一間軋鋼廠,再在1997年將調景嶺廠房搬往屯門踏石角,而調景嶺舊廠房以127億元售予太古地產及新鴻基地產,其後發展為住宅項目維景灣畔 。.

新!!: 調景嶺和紹榮鋼鐵 · 查看更多 »

維景灣畔

維景灣畔(Ocean Shores)是香港新界西貢區其中一個最大的私人屋苑,位於調景嶺。維景灣畔設有17座(但不設第4及14座,故合共15座),合共提供5,728個住宅單位。屋苑由啟勝管理負責管理。.

新!!: 調景嶺和維景灣畔 · 查看更多 »

翠嶺峰

翠嶺峰(英語:Mount Verdant)是香港其中一個住宅發售計劃(資助出售房屋項目)的屋苑,位於將軍澳調景嶺翠嶺路48號,屋苑入口位於嶺光街,毗鄰健明邨及真道書院小學部,屋苑由劉榮廣伍振民建築師事務所設計,預計於2020年下半年落成入伙。.

新!!: 調景嶺和翠嶺峰 · 查看更多 »

翠嶺路

翠嶺路(Chui Ling Road)是香港的一條道路,位於新界西貢區調景嶺一帶,此道路西面連接寶邑路,而東面則連接景嶺路。此道路亦連接勤學里、嶺光街、彩明街、澳景路、翠嶺里及翠善街交界,此道路旁主要建築有健明邨、善明邨、維景灣畔、翠嶺峰及多間不同類別的學校。.

新!!: 調景嶺和翠嶺路 · 查看更多 »

翠嶺里

翠嶺里(Chui Ling Lane)是香港的一條道路,位於新界西貢區調景嶺善明邨內。此道路連接翠嶺路交界,翠嶺里兩旁都有建築物,左側是公共屋邨善明邨善禮樓與善智樓,已於2011年4月入伙,而右側為明愛白英奇專業學校,此道路盡頭曾是露天停車場,命名為威信停車場,現已遷移,該停車場現為明愛專上學院的校舍,已於2017年7月開幕。值得一提的是,翠嶺里是調景嶺區內最短的道路。.

新!!: 調景嶺和翠嶺里 · 查看更多 »

炮台山 (消歧義)

台山可以指:.

新!!: 調景嶺和炮台山 (消歧義) · 查看更多 »

照鏡環山

照鏡環山是香港的一座山峰,位於調景嶺與油塘之間,海拔247米。照鏡環山山上有衛奕信徑第三段,山頂可鳥瞰調景嶺至坑口一帶的景色,亦建有電視廣播有限公司照鏡環山電視轉播站,服務將軍澳一帶地區。 照鏡環山與五桂山、魔鬼山等山峰,山勢起伏有如大埔八仙嶺,因此被合稱為「小八仙」。.

新!!: 調景嶺和照鏡環山 · 查看更多 »

牛津道

牛津道(Oxford Road)是位於香港九龍九龍仔的一條街道,為一條南北縱向的街道。南段是迴旋處,連接何東道,北端則與禧福道交界。 1920年代,一名英國商人發展九龍仔作別墅區,利用英國地名來命名區內道路,而牛津郡是當時英國著名文化的其中一個城市,所以以此命名為牛津道。.

新!!: 調景嶺和牛津道 · 查看更多 »

盧龍光

盧龍光牧師 (Rev.),曾任崇基神學組主任(1995-2004)、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院長(2004-2014)、及循道衛理聯合教會會長(2006-2012),專研新約聖經及教牧神學。.

新!!: 調景嶺和盧龍光 · 查看更多 »

韋輝

韋輝(James Tinker Wakefield,),英國殖民地政務官,1947年至1967年間服務於香港政府,歷任新界民政署長、徙置事務處處長和署理勞工處處長等職,也曾兼任立法局官守委任議員和市政局當然官守議員。 韋輝在港府任職初期負責徙置事務,在1950年至1952年出任社會局首席助理局長期間,他與李孓農負責安置因第二次國共內戰失利而滯留香港的國民黨餘部和他們的眷屬,在韋輝建議下,港府決定選址吊頸嶺(後改稱調景嶺)安置這批難民。.

新!!: 調景嶺和韋輝 · 查看更多 »

過海隧道巴士619線

過海隧道巴士619線是香港一條行走東區海底隧道的巴士路線,來往觀塘順利邨和中環(港澳碼頭),服務對象以九龍東往返港島北角至灣仔區的乘客為主。另有兩條特別路線619P和619X,同樣由順利邨單--開往中環港澳碼頭,分別駛經東區走廊和秀茂坪道,其他行車路線大致與619線相同。.

新!!: 調景嶺和過海隧道巴士619線 · 查看更多 »

過海隧道巴士694線

過海隧道巴士694線是香港的一條巴士路線,來往調景嶺站及小西灣邨,由新巴營運,是該公司於1998年9月1日取得港島區巴士專營權後,全新開辦的第一條過海路線。新巴標榜此線為特快線,更宣傳由藍田到西灣河的車程只需8分鐘。.

新!!: 調景嶺和過海隧道巴士694線 · 查看更多 »

過海隧道巴士N691線

過海隧道巴士N691線是香港的一條通宵過海隧道巴士路線,由九巴及新巴營運,來往調景嶺及中環(港澳碼頭),途經尚德、將軍澳市中心、坑口、寶琳、翠林邨、康盛花園、馬游塘、秀茂坪、藍田、東區海底隧道、北角、銅鑼灣、灣仔、金鐘、中環。.

新!!: 調景嶺和過海隧道巴士N691線 · 查看更多 »

聯福道

聯福道(Renfrew Road)是香港九龍的道路之一,位於九龍仔,北接聯合道,南接禧福道。聯福道以蘇格蘭聯福郡 (Renfrewshire)命名,香港電台。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李惠利分校原座落本道旁,於2010年遷往調景嶺。聯福道設有理工大學、城市大學和浸會大學共用的聯校運動中心。 當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李惠利分校遷出後,浸會大學曾申請欲將該處改建為大學校舍及宿舍,但遭香港政府拒絕。其後政府更有意把地皮更改為住宅用途,浸會大學校方、學生及當區區議員等均此表示反對,因而引發一連串的示威及抗議行動。所屬地段的九龍城區議會隨後亦議決反對政府的計劃。最終政府於2014年初將該地皮從賣地表中剔除,交還予香港教育局,事件才暫時結束。該地部份面積現時暫借於香港理工大學作教學用途。 聯福道是解放軍駐港部隊九龍東軍營的主要汽車出入通道,該軍事設施曾由駐港英軍使用,1997年7月1日起,移交予解放軍駐港部隊。.

新!!: 調景嶺和聯福道 · 查看更多 »

聖雲先堂

聖雲先堂(St.)是一座香港天主教教堂,由天主教香港教區管理,屬聖安德肋堂區。位於九龍清水灣坑口道DD224 LOT352,建立於1954年。.

新!!: 調景嶺和聖雲先堂 · 查看更多 »

靈實路

實路(Haven of Hope Road)是香港新界西貢區將軍澳新市鎮的一條道路,隨著靈實醫院於20世紀中期落成而通車,當時只接駁通往調景嶺的寶琳南路。新市鎮發展後,一端改為連接茅湖山下的寶康路。1990年代後期,改為駁通靈康路,並設定為私家路,交通便利的同時,亦確保適當的運用。這段私家路通車後,連接寶康路的道路一直被荒廢。 座落在茅湖山東面山腳的靈實醫院,昔日是區內唯一的醫院。隨著新市鎮發展,本院成為九龍東聯網內的老人科及善終服務的大本營。基督教靈實協會在這裡進行擴建,現時山頭上的各所建築物被統稱為「靈實臺」(Haven of Hope)。.

新!!: 調景嶺和靈實路 · 查看更多 »

靈實醫院

實醫院(Haven of Hope Hospital,醫院管理局內部代碼:HHH)是將軍澳區內第一家政府醫院,位於香港新界西貢區將軍澳靈實路8號的一家專科復康醫院。醫院由挪威女傳教士司務道於1955年創立。醫院現由基督教靈實協會和香港醫院管理局共同管理,同時為善用資源,雖然將軍澳區地域上是新界東,但其距離與以新界東醫院聯網為龍頭醫院的威爾斯親王醫院較遠,因此一如其他將軍澳公立部門如警區等,併入阰鄰的東九龍與觀塘基督教聯合醫院及將軍澳區內另一所醫院將軍澳醫院組成九龍東醫院聯網,並非民眾以為的靈實醫院位於九龍。醫院主要提供護養性質的服務,共有425張病床,設有老人科,並為末期病人提供善終服務。.

新!!: 調景嶺和靈實醫院 · 查看更多 »

西貢區

西貢區(Sai Kung District)是香港十八區其中一區,位於新界東部,面積12,680公頃,當中包括東面水域內的70多個島嶼,傳統的市鎮中心爲西貢市,不過自1980年代中期香港政府於西貢區南部的將軍澳開發新市鎮後,西貢區的城市化和商業活動都集中在將軍澳新市鎮,而西貢市維持較低程度的開發狀態。根據2016年香港中期人口統計統計,西貢區人口有461,864人,絕大部分人口都集中在南面的將軍澳新市鎮。自西貢區西南部大上托的安達臣道石礦場於2013年底停止營運後,政府啟動安達臣道石礦場發展計劃,在石礦場原址進行城市發展。 由於西貢區大部份地方都未開發,維持原來的自然郊野狀態,多年前開始已被譽爲「香港後花園」,成為市民日常郊遊的好去處;而除了西貢市、將軍澳和即將開發的安達臣道石礦場以外,西貢區較爲集中的居住區還包括蠔涌和清水灣半島東岸。.

新!!: 調景嶺和西貢區 · 查看更多 »

西貢公共運輸交匯處

西貢公共運輸交匯處(英文:Sai Kung Public Transport Interchange)位於香港西貢區西貢市中心,鄰近福民路西貢碼頭。福民路北面為巴士總站,現有6條巴士路線作為終點站;南面為專線小巴總站,現有6條專線小巴路線作為終點站。.

新!!: 調景嶺和西貢公共運輸交匯處 · 查看更多 »

馬游塘

游塘(Ma Yau Tong)是香港的一個地方,在九龍東邊,是由觀塘前往將軍澳的山坳之地,屬於西貢區。山上有村名馬游塘,有近百間屋。馬游塘有路接到將軍澳的寶琳路。衛奕信徑第3段(藍田、油塘至井欄樹)都經過馬游塘。 不過有說,據1924年政府軍部地圖所示,當時的馬游塘稱為「Lau Tong」,有村屋數間,在山坳上有不少田地。山坳有涌直流落官塘澤地出海。戰時,此處也位於防綫之上,叫「馬游塘防線」(Ma Lau Tong Line),當時馬游塘英文寫做Ma Lau Tong。戰後文獻不少提及這個英文地名,到今天仍有人使用,與今日官方名稱Ma Yau Tong不同。而據《坑口鄉事委員會五十周年特刊》載,馬游塘村的起名是與開村的祖先有關,當時開村先祖來到馬游塘村,看到風水地形像是馬兒在塘邊遊走,因此得名。 現今所指之馬游塘村屬一雜姓村落,以李、朱、曾三姓為主,均各建有祠堂。行政上被歸入新界西貢區範圍,地理位置介乎東九龍與新界東南邊緣之間,與東九龍之觀塘區藍田、秀茂坪東緣,屬於坑口鄉事委員會範圍。.

新!!: 調景嶺和馬游塘 · 查看更多 »

馮明珠

馮明珠是中華民國博物館學學者。父親湖北黃陂人,母親南京人,出生於香港。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碩士,曾任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共20年。2012年9月18日至2016年5月20日擔任中華民國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卸任前修改內規,將離職政務官前往中國大陸的報准期限縮短,引發爭議。現任寶吉祥集團馮明珠文史研究院院長。.

新!!: 調景嶺和馮明珠 · 查看更多 »

香島中學

香島中學(Heung To Middle School)是一所香港中學,於1946年創立,採用中文教學,兼兩文三語,於1991年轉為直接資助學校。由傳統中文中學轉變作包含中、英文班的中學。 香島中學早於1958年成立家長教師聯誼會,是家長和學校合作的先導者。香島中學現有正校和分校總共3間,分別為九龍塘又一村桃源街33號的正校、天水圍天暉路8號及將軍澳調景嶺勤學里4號的分校。現任正校校長為深水埗區議會委任議員黃頌良。.

新!!: 調景嶺和香島中學 · 查看更多 »

香港7號幹線

7號幹線是香港九龍北部的一條主要幹線。連接新界區的葵涌和將軍澳。當中包括一條收費隧道:將軍澳隧道。它是連接九龍西和九龍東的主要幹道,且7號幹線中的呈祥道和部份龍翔道一段更沿九龍半島北部山坡而行。7號幹線是香港惟一沒有任何快速公路路段的幹線,同時也是香港設置路標最少的幹線(西行途經畢架山花園巴士分站後至荔枝角變電站前,路標13.8-16.2,及橫跨葵涌道的一段呈祥道,路標17.3-17.6);另外7號幹線在將軍澳道、鯉魚門道交界處被拗斷,亦是香港各條幹線中絕無僅有的定線。觀塘道與康寧道交界;觀塘道與翠屏道交界;觀塘道與茶果嶺道交界(西行)及觀塘道與鯉魚門道、偉發道、將軍澳道交界路段是香港少數未有提升交匯處規格的幹線路段,設有交通燈。當中鯉魚門道東行及將軍澳道交界更設有行人交通燈號設施,是全港僅有兩個設有行人交通燈號設施供行人直接橫過馬路的幹線路段之一。 這條幹線途經路段有:(將軍澳環保大道方向顯示)呈祥道、龍翔道、觀塘道、鯉魚門道、將軍澳道、將軍澳隧道、將軍澳隧道公路、環保大道。同時分別與1號幹線、2號幹線、3號幹線、5號幹線和8號幹線交匯。.

新!!: 調景嶺和香港7號幹線 · 查看更多 »

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

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Hong Kong Young Women's Christian Association)是基督教女青年會的成員,創立於1920年3月10日,並是香港第一個婦女社團,創辦人包括霍慶棠、胡素貞、霍絮如、吳鐾絃等,創會初期,為香港婦女竭力爭取權益,包括掃除婦女文盲、推動一夫一妻制及同工同酬等,提供「婦女為本」的服務。現時秉持「生命的栽培」服務宗旨,發展成一個多元化社會服務機構。.

新!!: 調景嶺和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博物館列表

下列是香港各博物館的列表。截至CURRENTYEAR年CURRENTMONTHNAME為止,香港共有約60所博物館。 根據國際博物館協會的定義,博物館是「一所永久性和開放給公眾的非牟利機構,目的在於服務社會和促進社會發展,負責蒐集、保存、研究、傳播與展示人類及其環境有關的實証,供研究、教育及觀賞之用」。香港國際博物館日2002博物館博覽,第8頁 故此,所有符合以上博物館定義的香港文博機構,皆會收錄在此列表內。 此列表包括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的博物館、香港其他政府部門及公營機構轄下的博物館、教育機構及非牟利團體轄下的博物館、私營及其他組織轄下的博物館,以及已關閉的博物館。此列表並不包括籌建或規劃中的新博物館。此列表會列出博物館的名稱、相片(如有)、啟用日期、關閉日期(如有)、管理機構(不包括「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博物館」一節)、所在位置以及入場收費。其中「相片」一欄所列出的是博物館建築物的外貌,如果博物館沒有自有建築物,會以博物館所在的建築物外貌相片代替。另外,此列表中會以淺灰色背景代表設有入場收費的博物館,其所有入場門票價格均以港元計算。.

新!!: 調景嶺和香港博物館列表 · 查看更多 »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李惠利)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李惠利)位於香港新界東調景嶺景嶺路3號,前身為李惠利工業學院,成立於1979年,原址位於九龍塘聯福道30號(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九龍塘分校所在地),由著名香港工業家李惠利捐助興建。.

新!!: 調景嶺和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李惠利) · 查看更多 »

香港居屋屋苑列表

下列是香港各資助出售房屋屋苑列表(售價較市值約低兩至三成,有入息、資產及轉讓限制),包括香港房屋委員會(簡稱房委會)的居者有其屋計劃(簡稱居屋)或綠表置居計劃(簡稱綠置居)屋苑、香港房屋協會(簡稱房協)的住宅發售計劃(2012年及以後發展的屋苑改稱「資助出售房屋項目」)屋苑及市區重建局(簡稱市建局)的資助房屋項目屋苑。此列表以地區劃分,排名不分先後。截至2017年6月為止,香港共有214個資助房屋屋苑,另房協曾經設有申請資格較高的夾心階層住屋計劃。 此列表包括房委會自行興建的居屋屋苑、私人機構參建居屋計劃、可租可買計劃、中等入息家庭房屋計劃、重建置業計劃、出售剩餘居屋(下稱剩餘居屋)和綠置居屋苑;由房協負責興建的住宅發售計劃/資助出售房屋項目屋苑;與及由市建局發展的資助房屋。表內會列出屋苑的名稱、相片、地址、出售期數/時間、入伙年份(以房委會及房協官方網站所提供的年份為準,但部份屋苑內個別樓宇的入伙年份可能會與官方資料有出入)、樓宇座數、單位數目、單位實用面積(以平方米(m²)或平方呎(ft²)計算)及首次推出時的售價(以港元計算及並不考慮通貨膨脹),所有資料皆以房委會及房協網站資料為準。 部分屋苑首次售出時的大約折扣率可參考。 另外,此列表中會以:.

新!!: 調景嶺和香港居屋屋苑列表 · 查看更多 »

香港已取消小巴路線列表

以下列出香港已取消的小巴路線。.

新!!: 調景嶺和香港已取消小巴路線列表 · 查看更多 »

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

没有描述。

新!!: 調景嶺和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 · 查看更多 »

香港已結束學校列表

以下為香港已經停止辦學的學校列表:.

新!!: 調景嶺和香港已結束學校列表 · 查看更多 »

香港巴士

巴士是香港主要公共交通工具之一,也是香港每日載客量最多的公共交通系統,每日載客接近650萬人次。  .

新!!: 調景嶺和香港巴士 · 查看更多 »

香港一級歷史建築列表

香港一級歷史建築(Grade I historic buildings in Hong Kong)是香港古物古蹟辦事處評級的香港歷史建築的第一個級別。在這個級別的建築物,被認為具特別重要價值,而可能的話須盡一切努力予以保存。政府於2008年確立制度,身兼古物事務監督的發展局局長,可考慮被評為一級歷史建築是否達到「極高門檻」,宣布為香港法定古蹟。 2005年,當局選取了1444幢歷史建築物,由專家小組進行深入評估,並向古物諮詢委員會提交擬定評級,供委員會考慮及審議。截至2015年9月17日,全港有162幢建築物被確定為一級歷史建築;另有8幢不屬於上述名單的建築物,獲評為一級歷史建築,兩者合共170幢。 此列表不包括已列為法定古蹟的香港一級歷史建築。.

新!!: 調景嶺和香港一級歷史建築列表 · 查看更多 »

香港平房區

平房區(Cottage Resettlement Area),俗稱徙置區,是香港房屋委員會(及其前身)所設置的一種單層式臨時房屋,是香港早期的公共房屋。.

新!!: 調景嶺和香港平房區 · 查看更多 »

香港人口

香港人口以華人為主,現今的香港人主要為於1945年由中國大陸以及世界各地的華人移民及其後代。 根據政府統計處公布,2017年年底香港人口臨時數字為,常住在香港的有7,409,800人,其中7,182,600人為常住居民,227,200人為流動居民,其中華人佔92%,而在香港的非華人中,則以菲律賓人和印尼人居多,分別佔總人口的2.5%和2.1%。人口年齡中位數43.4歲,家庭數目251萬戶,平均每戶2.8戶,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25,000港元,其中390萬人居於私人永久性房屋,213萬人居於公屋,116萬人居於資助自置居所單位,工作人口396.56萬,每月收入中位數為1.55萬港元,撇除外傭後,則為1.7萬港元。 另外有逾451,000少數族裔人士居住香港,當中8成為非華裔亞洲人,大部分為印尼人及菲律賓人。在香港出生的人口約60.5%,在中國大陸、台灣及澳門出生的比率為32.1%,香港有83.1%人居於香港達10年或者以上。香港是世界人口密度最高地方之一,每平方公里為6,690人。而且香港的已開發土地不多,如果只將已開發土地計算在內,每平方公里超過3萬人。.

新!!: 調景嶺和香港人口 · 查看更多 »

香港人口史

香港人口以華人為主,現今的香港人主要為於1945年由中國以及世界各地的華人移民及其後代。根據2011年香港人口普查結果,常住在香港的中國人口接近650萬,佔總人口的91.8%;另外有逾451,000少數族裔人士居住香港,當中8成為非華裔亞洲人,大部分為印尼人及菲律賓人。在香港出生的人口約60.5%,在中國大陸、台灣及澳門出生的比率為32.1%,香港有83.1%人居於香港達10年或者以上。 香港是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之一,每平方公里為6,544人。.

新!!: 調景嶺和香港人口史 · 查看更多 »

香港保護兒童會

香港保護兒童會於1926年成立,是香港最具歷史的非牟利慈善機構之一。現致力與社會各界攜手向兒童及其家庭提供專業照顧、教育、發展及支援服務。該會現有27個服務單位,當中包括5間嬰兒園及17間幼兒學校、1間課餘託管中心、1間資訊科技教育中心,為初生至12歲的兒童提供教育及照顧服務;亦有專為孤兒、棄嬰及有家庭問題的兒童,提供24小時住院服務的「童樂居」;此外為回應單親家庭、新來港家庭及低收入家庭的需求,該會的兒童及家庭服務中心為有需要家庭提供一系列支援及預防服務;此服務中心亦為少數族裔家庭提供服務,致力協助他們融入社會及推動種族共融。.

新!!: 調景嶺和香港保護兒童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地方列表

以下列表列出了香港各個地方,並按香港行政區劃分類:.

新!!: 調景嶺和香港地方列表 · 查看更多 »

香港公共屋邨列表

下列是香港各資助出租公共屋邨的列表。截至2017年3月,香港共有241個公共屋邨,總共805,098單位。此列表以地區劃分,排名不分先後(「一邨」、「二邨」等有細分的屋邨視作不同屋邨,以及由原址分拆而成的,表中放在一起方便比較)。 所謂公共屋邨,就是指由政府、志願團體或私營企業興建,再以低廉價格出租予低收入居民的住宅。現時香港提供公共屋邨的機構有三間,分別為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香港房屋協會(房協)及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平民屋宇)。另有兩間現況不明的建屋團體,他們目前的情況就連房委會和房協也不清楚:.

新!!: 調景嶺和香港公共屋邨列表 · 查看更多 »

香港回歸

香港回歸(Hong Kong reunification),又称為香港主权移交(Transfer of sovereignty over Hong Kong)、「香港政權移交」(Transfer of government over Hong Kong)、「香港交接」(Handover of Hong Kong)、「九七回歸」,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政府透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政府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作出承諾,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於1997年7月1日對香港(包括香港島、九龍和新界)恢復行使主權,聯合王國政府於同日將香港交還给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事件。1997年7月1日0時0分,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結束近153年的英治時期,並按照《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落實「一國兩制」、「高度自治」、「港人治港」,以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為政府首長。大部分香港永久居民不論意願自動獲得中國國籍,可申領香港特別行政區護照。每年7月1日公眾假期名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紀念日」。.

新!!: 調景嶺和香港回歸 · 查看更多 »

香港知專設計學院

香港知專設計學院(Hong Kong Design Institute,縮寫:HKDI)成立於2007年,位於新界將軍澳調景嶺景嶺路3號(港鐵調景嶺站A出口),是香港職業訓練局為培育訓練設計人材而成立的專上院校。提供不同設計範疇的高級文憑、學士學位、碩士學位及持續進修課程。學院透過多元化的設計課程,加強學生對文化及環保的觸覺,促進跨學科的融匯交流,以啟發學生的創作思考。學院與業界保持緊密聯繫,透過與設計業界合辦的項目及實習計劃,讓學生獲取工作經驗。 園境建築及建築設計的兩個學科專用工作室,設置於香港專業教育學院觀塘分校校園。相關設計學生可同時參與由此學院及該學院所舉辦的活動。.

新!!: 調景嶺和香港知專設計學院 · 查看更多 »

香港過海隧道巴士路線列表

以下為香港專營巴士香港過海隧道巴士路線列表。過海路線分別取道於香港海底隧道、東區海底隧道及西區海底隧道,路線大多由城巴、新巴、九巴三間公司分別聯合經營,亦有獨營路線,其中亦有12條常規通宵路線。.

新!!: 調景嶺和香港過海隧道巴士路線列表 · 查看更多 »

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真道書院

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真道書院(英語:The Hong Kong Chinese Christian Churches Union Logos Academy, HKCCCU Logos Academy)是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的第一所學校,位於香港新界西貢區調景嶺設有兩所校舍,並是一間直資一條龍中小學,校訓為「求真行道,達善臻美」。真道書院是一所直資的國際文憑組織學校。.

新!!: 調景嶺和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真道書院 · 查看更多 »

香港風華

《香港風華》(The Hong Kong Beats)是一個介紹香港歷史及香港各區風土人情的電視節目,由香港亞洲電視新聞部資訊科製作。第一輯節目於2005年4月3日起逢星期日21:30-22:00於本港台播出,而第二輯節目於2005年10月23日起在同樣時間及頻道播出;第三輯節目名為《香港風華之柒拾3行》,於2006年10月14日起逢星期六晚播出。 其中第一輯結集成書出版。亞洲電視為《香港風華》再拍攝續集於2012年播出,名為《再展風華》。.

新!!: 調景嶺和香港風華 · 查看更多 »

香港規劃史

香港的規劃歷史始於1841年香港開埠,將香港島北岸的西部劃為維多利亞城,再細分為404幅土地作出拍賣。早期城市發展主要集中在香港島,但隨著九龍半島的割讓及新界的租借,使香港的土地發展更趨多元化。.

新!!: 調景嶺和香港規劃史 · 查看更多 »

香港親台團體

親臺團體、民國派、(Pro-Taiwan camp、Pro-Taipei camp、Pro-Republic of China camp、Pro-Kuomintang camp或Pro-Taiwan groups),用以泛稱成立於香港、在政治立場上親近中華民國或中國國民黨的社會團體或政治團體。親臺派通常對於中國共產黨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持反對立場,並以推動海峽兩岸自由民主及傳播臺灣經驗為信念。 在香港親台團體中,以支持泛藍陣營者佔大多數,立場貼近泛民主派,並反對臺灣獨立、民主進步黨和泛綠陣營。 早年香港的香港民國派團體,政治理念都均趨近中國國民黨的右派,緊跟隨當年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下,立志光復大陸、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口號。然而後來受到兩岸形勢的遽變及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影響,親臺團體的理念也有所變化,近年來的民國派團體更以支持香港實行公民普選、維權運動、推動兩岸民主發展為宗旨。除了關注臺港事務、兩岸四地民主發展及民族事業外,亦積極透過香港的地區服務,以爭取更多香港人認同。.

新!!: 調景嶺和香港親台團體 · 查看更多 »

香港調景嶺中學

香港調景嶺中學,簡稱嶺中,又名大坪中學(Hong Kong Rennie's Mill Middle School),為一所已關閉的中學,位於香港新界調景嶺清拆前的大坪,現已拆卸。 嶺中的前身是香港社會局調景嶺營兒童學校,開始時開辦幼稚園和小學,1952年開辦初中。自1953年經台灣救總接管後擴建,1955年名命為調景嶺中學。校名由前中國國民黨元老谷正綱先生題字。該校校徽以紅、白、藍三色和梅花為標誌。紅色代表熱誠、白色代表純樸、藍色代表堅毅,梅花代表堅韌和大無畏精神。校訓是勤、毅、誠、樸。 每逢雙十節,該校會變成中華民國國慶大會所在地,調景嶺所有學校都會派學生參與。.

新!!: 調景嶺和香港調景嶺中學 · 查看更多 »

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

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簡稱高科院,英文:Technological and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e of Hong Kong,縮寫:Thei)是香港職業訓練局屬下的一所專上院校,於2012年成立,提供自資學士學位課程,2012/2013學年首先推出6個專業為本的學位課程,2013/2014學年增至9個。.

新!!: 調景嶺和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 · 查看更多 »

香港郵政局列表

下列各表設於香港境內的郵政局。現時香港郵政在香港設置了129間郵政局,服務範圍遍及港九新界及離島各人口較密集的地區,向顧客提供「一般郵政服務」,如一般信件投寄、出售郵票、郵繳通服務等。此外,部份郵政局亦額外提供大量投寄服務及通函郵寄服務,亦有部份設置郵政信箱供市民租用;而亦有部份郵局屬於「集郵局」,向集郵愛好者提供諸如發售海外郵品等服務,於下表以粉黃色背景顯示。 下表提供各間郵政局的簡單資料,包括名稱、設立年份、圖片及位置。須注意「設立年份」只供參考,部份曾經搬遷的郵政局所列出的設立年份為遷至現址之年份,其餘則為該局在舊址首次投入服務的年份。 此外,香港郵政亦以兩輛小巴改裝成流動郵政局,以編定的班次路線服務若干較偏遠地區,或未設固定郵政局的市民提供基本郵政服務;而該署亦在各區設置派遞局,負責郵件之派遞工作。.

新!!: 調景嶺和香港郵政局列表 · 查看更多 »

香港數碼地面電視廣播

香港數碼地面電視廣播是採用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數碼電視廣播標準DTMB廣播節目的地面電視。2007年12月31日起,香港數碼地面電視廣播於首階段運行範圍包括港島北部、九龍半島、沙田部份地區及大嶼山東部,其餘地區至2008年5月至8月陸續開始運行;在新舊交替期間,兩家現有免費電視台無綫電視與亞洲電視以模擬電視及數碼電視兩種制式同步廣播(2016年4月2日亞洲電視模擬頻道由港台電視代替)。 數碼電視廣播的優點是無鬼影、無雪花,並且改善聲音和畫面的質素,同時能提供更多電視頻道以供選擇;缺點是因為數碼量化加上畫面位元率不夠高而可能產生馬賽克現象,以及遇到接收不良時會出現起格甚至定格的情況(懸崖效應)。.

新!!: 調景嶺和香港數碼地面電視廣播 · 查看更多 »

香海正覺蓮社佛教正覺中學

香海正覺蓮社佛教正覺中學(HHCKLA Buddhist Ching Kok Secondary School,簡稱正覺/BCKSS),是一間位於調景嶺翠嶺路的中學,位於調景嶺半山位置,由香海正覺蓮社於2003年創辦,鄰近健明邨明域樓及明星樓。學校佔地面積約11850平方米,全校共有19班,學生人數約771人(截至03-09-2013),校長是游美斯,校監是釋果德法師。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黃藻森學校為同系一條龍小學。.

新!!: 調景嶺和香海正覺蓮社佛教正覺中學 · 查看更多 »

解密百年香港

《解密百年香港》(Hong Kong History Decode)是香港亞洲電視為配合香港主權移交十周年而拍攝製作的歷史資訊節目,全節目共40集,由香港不同著名學者擔任嘉賓主持,以及由梁家榮和陳佩琳擔任旁述。 因收視高達10點以上,節目由原本20集加至40集,令《第一手真相》延遲至8月13日才復播。 為求此紀錄片的資料權威性,所以邀請有丁新豹、蕭國健、劉蜀永、鄭寶鴻、高添強、冼玉儀等香港著名學者當顧問,並且任受訪嘉賓。 2007年7月9日起,節目由亨達集團特約贊助,故稱《亨達集團特約:解密百年香港》。 本節目繼本港台首播之後,曾於數碼地面電視頻道開播後在文化資訊頻道、亞洲高清台重播。.

新!!: 調景嶺和解密百年香港 · 查看更多 »

調景嶺

調景嶺(Tiu Keng Leng , 又稱:Rennie's Mill)位於香港新界西貢區將軍澳,原是寮屋區域,經1990年代填海發展後現時為將軍澳新市鎮的其中一部份。調景嶺位於將軍澳市中心的西南部,五桂山的東南面和照鏡環山的東北面之間的低地。.

新!!: 調景嶺和調景嶺 · 查看更多 »

調景嶺公共圖書館

調景嶺公共圖書館(Tiu Keng Leng Public Library)是香港西貢區的一座圖書館,屬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香港公共圖書館轄下的分區圖書館,該圖書館樓面面積2,900平方米,位於將軍澳調景嶺翠嶺路4號(毗鄰香港知專設計學院),2015年7月9日啟用,主要為將軍澳市中心的居民服務。為將軍澳第二個公共圖書館。.

新!!: 調景嶺和調景嶺公共圖書館 · 查看更多 »

調景嶺站

調景嶺站(Tiu Keng Leng Station)是港鐵將軍澳綫及觀塘綫的一個地底跨月台轉車站、觀塘綫的東面終點站,位於新界東西貢區將軍澳調景嶺翠嶺路與景嶺路之間,於2002年8月18日啟用。該站是觀塘綫唯一位於新界的鐵路站。.

新!!: 調景嶺和調景嶺站 · 查看更多 »

調景嶺站公共運輸交匯處

調景嶺站公共運輸交匯處(英文:Tiu Keng Leng Station Public Transport Interchange),位於新界西貢區調景嶺景嶺路,連接港鐵調景嶺站,為一個室內坑狀公共運輸交匯處。現時有3條巴士路線及1條專線小巴路線以此為總站,另有6條巴士路線途經。.

新!!: 調景嶺和調景嶺站公共運輸交匯處 · 查看更多 »

調景嶺體育館

調景嶺體育館(Tiu Keng Leng Sports Centre)是香港西貢區的一座體育館,位於將軍澳調景嶺翠嶺路2號,屬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管理,於2015年4月23日啟用,主要為將軍澳居民服務。.

新!!: 調景嶺和調景嶺體育館 · 查看更多 »

魔鬼山

山(Devil's Peak,官方名稱炮台山;最初稱為雞婆山)是香港的一座山峰,位於九龍油塘與新界調景嶺之間,海拔222米。.

新!!: 調景嶺和魔鬼山 · 查看更多 »

鯉魚門

鯉魚門(Lei Yue Mun),古稱鹽江口,是香港海峽之一,為香港維多利亞港東面入口,與西面的汲水門相對,分隔香港島筲箕灣和九龍東部油塘。 鯉魚門的名稱除用於海峽本身,但海峽兩岸亦有以「鯉魚門」為名的地方,分別為九龍的魔鬼山及酒灣一帶,以及香港島的阿公岩一帶。但是,儘管仍有人對阿公岩一帶稱為鯉魚門,但香港島的鯉魚門知名度遠遠不及位於九龍東、以海鮮聞名的鯉魚門。 鯉魚門也是整個維多利亞港當中唯一仍未有進行填海的地方。.

新!!: 調景嶺和鯉魚門 · 查看更多 »

豐田Coaster

豐田Coaster(Toyota Coaster)是一款由豐田汽車公司所出產的小型巴士。Coaster設有多個版本,有標準版(16座位,6.2米長)、長軸版(20-24座位,6.9米長)以及超長軸版(23-28座位,7.7米長)。 因為豐田Coaster的可靠性及成本效益皆高,豐田Coaster在多個國家或地區,尤其是亞洲和中東地區十分常見,如在香港幾乎所有小巴營運商都使用豐田Coaster。.

新!!: 調景嶺和豐田Coaster · 查看更多 »

路向四肢傷殘人士協會

路向四肢傷殘人士協會是香港首個主要服務四肢傷殘人士的非牟利自助組織。1991年註冊為非牟利團體,時稱「路向義工團」,1995年改為現名,承繼所有路向義工團的會員,義工,使命及宗旨。希望集合四肢傷殘人士的力量,提倡四肢傷殘人士自助互助,善用社區資源,重新融入社會,亦是首個組織利用資訊科技來協助殘障人士重新投入社會的團體。1994年開始獲得香港公益金資助。2006年4月1日開始以有限公司形式運作。協會的會址位於將軍澳調景嶺健明村商場(擴展部分)露天平台3室。.

新!!: 調景嶺和路向四肢傷殘人士協會 · 查看更多 »

麗港城

-- 麗港城(Laguna City)是香港九龍東觀塘大型私人屋苑之一,鄰近藍田港鐵站(D1出口),自設3個購物商場、2個會所,坐擁70多條途經巴士及小巴線,配套齊全,交通方便;毗鄰廣達30萬平方呎麗港公園、觀塘仔灣海傍及茶果嶺山,背山面海,能眺望維多利亞港及鯉魚門景觀,地理優越。麗港城佔地大約一百萬平方呎,分四期,共設38座,提供8,072個2房及3房住宅單位,由長江實業、蜆殼石油與和記黃埔地產合作發展,由劉榮廣設計。城內共有3條私家街道,包括麗港街(1及4期)、麗港東街(2期)及麗港南街(3期)。.

新!!: 調景嶺和麗港城 · 查看更多 »

黃霑

黃霑(James Wong Jum-sum;),原名黃湛森,表字亦芹,另有筆名劉杰、陸郎、不文霑、詹嘯、久流、鐵樹等。华人资深作曲家和填詞人,投身樂壇數十載,筆下作品逾千首,於兩岸三地獲獎甚豐;同時身兼廣告人、作家、藝人等多種身份,被視為香港跨媒體的代表人物;並與金庸、倪匡、蔡瀾一起,獲傳媒冠以「香港四大才子」之譽。 2004年11月24日,黃霑因肺癌逝世,終年63歲。.

新!!: 調景嶺和黃霑 · 查看更多 »

范國威

范國威(Gary Fan Kwok-wai;)綽號咖喱飯,香港政治人物,新民主同盟、香港本土成員,已婚,育一女,香港立法會議員(新界東)及現任西貢區區議員(運亨)。范國威是泛民主派成員,強調務實本土路線,從實際政策倡議,去捍衛本土權益,以滿足對香港民主、自由、人權、法治的追求。曾在立法會上動議有關支持港人優先的議案,但不支持港獨及反對以暴力方式應對中港矛盾,他在2018年1月勝出民主派初選,其後在2018年香港立法會補選於新界東選區勝出重返立法會。.

新!!: 調景嶺和范國威 · 查看更多 »

茅湖山觀測台

茅湖山觀測台位於香港西貢區將軍澳寶琳南路的茅湖山上,行山人士及街坊稱其為茅湖廢堡,確實建築年份不可考,但從現有歷史文獻中推算,建築物早於1898年英國租借新界前已建成,估計為清朝佛堂洲海關的觀測台,作觀測佛堂門航道之用。基於其獨特性,觀測台已被古物古蹟辦事處於2009年12月18日列為一級歷史建築。.

新!!: 調景嶺和茅湖山觀測台 · 查看更多 »

都會駅與城中駅

都會駅(第一期)、Le Point城中駅「駅」音:驛(第二期)(Metro Town及Le Point),為一個位於香港西貢區調景嶺的港鐵上蓋私人住宅項目,屬該區豪宅,共設9座大廈,單位總數為3,775伙,第一期於2006年6月入伙,第二期於2007年10月入伙。物業發展商為長江實業、南豐集團及地鐵公司(現稱港鐵公司)。第一期設4座大廈,共1,679個單位;第二期則有5座大廈,共2,096伙。每幢大厦均採用風車型旋轉式設計,使每戶享有開揚景觀。.

新!!: 調景嶺和都會駅與城中駅 · 查看更多 »

蘇屋巴士總站

蘇屋巴士總站(英文:So Uk Bus Terminus)是位於香港九龍深水埗區長沙灣的巴士總站,位於長發街及廣利道交界,現時有7條巴士路線以此為總站。.

新!!: 調景嶺和蘇屋巴士總站 · 查看更多 »

藍田公共運輸交匯處

藍田公共運輸交匯處(英文:Lam Tin Public Transport Interchang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運輸交匯處,位於九龍東觀塘區藍田匯景花園地面、鯉魚門道旁,上蓋為匯景廣場,港鐵藍田站的對面,在1989年6月落成。.

新!!: 調景嶺和藍田公共運輸交匯處 · 查看更多 »

葛量洪

葛量洪爵士,GCMG(Sir Alexander William George Herder Grantham,),又譯葛亮洪,英國殖民地官員,早年曾於香港輔政司署供職,及後歷任百慕達與牙買加兩地的輔政司、尼日利亞的布政司,以及斐濟總督兼西太平洋高級專員等職,1947年至1957年出任第22任香港總督,是除麥理浩勳爵外,任職時間最長的港督。葛量洪治理香港獲得不錯的聲望,另一位是1970年代港督麥理浩勳爵,可算是港人印象較深刻的港督。 在港督任內,葛量洪爵士見證了中國的國共內戰,及中國共產黨取代中国国民党,並於1949年建立了新政權。中共建政後的政治動盪,使香港在人口、社會和經濟各方面都出現既深且廣的轉變,而國、共兩黨在香港的衝突和政治事件的迭起,以至於韓戰的爆發,再加上香港戰後百廢待興,社會基建受到嚴重破壞,都使葛量洪爵士面對着極其嚴峻的考驗。不過,在他的帶領下,港府作出多項重大措施,成功使香港成功克服重重困難,並且建構出香港在戰後的基本格局,漸漸從轉口港轉型為以製造業為主的出口港。葛量洪爵士在1965年曾發行自己的回憶錄,在書中,他對中國大陸的共產政權以及香港前途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和評論,其中,他認為不論是國民黨還是共產黨掌政,中國終有一日都會向英國提出收回香港。.

新!!: 調景嶺和葛量洪 · 查看更多 »

邵宗海

邵宗海(),浙江镇海人。台湾政治人物,中國國民黨黨員。曾任中國文化大學中山與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及社會科學院院長,現已退休。.

新!!: 調景嶺和邵宗海 · 查看更多 »

釋日慧

日慧法師(),俗名佘化龍,生於中國湖北省陽新縣,為台灣著名佛教僧侶與佛教學者,為觀自在蘭若開山法師。曾擔任圓光佛學院、福嚴佛學院講師,弟子甚多。.

新!!: 調景嶺和釋日慧 · 查看更多 »

雅寧苑

雅寧苑(Nga Ning Court)是香港的一個出租公共屋邨,位於新界離島區長洲,是香港最南面的公共屋邨,於2002年入伙。由新恆基國際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負責屋邨管理。.

新!!: 調景嶺和雅寧苑 · 查看更多 »

逃港

逃港(即逃亡至香港)或香港偷渡潮,是指在1950年代至中國大陸改革开放前,大量中國大陸民眾為逃避中國共產黨統治,嘗試偷渡至英屬香港之現象,在香港本地又稱為偷渡潮。三年大饑荒後之1962年為一高峰。逃港潮促使並強化了香港反共意識形態。.

新!!: 調景嶺和逃港 · 查看更多 »

耀漢小兄弟會

耀漢小兄弟會(Congrégation des Petits Frères de Saint-Jean-Baptiste,Congregation of Saint John the Baptist)是羅馬天主教的一個修會,也可簡稱為耀漢會。是由雷鳴遠神父於1928年在河北安國教區創立的一所中國籍修會,修會以聖若翰洗者為主保,並將「若翰」翻譯成「耀漢」作為會名,取其光復中華之義。現在總會遷到台中教區, 會院位於衛道中學校區內。.

新!!: 調景嶺和耀漢小兄弟會 · 查看更多 »

陳玉蓮

陳玉蓮(Idy Chan,),祖籍廣東增城,出生於香港,香港著名女演員,香港一代玉女明星,成功演繹了小龍女、王語嫣、黃蓉三大女主角。前無綫電視合約女藝員,亦是無綫80年代的當紅花旦。 陳玉蓮初出道隨即在短劇《13之弒父》首度挑大樑飾演精神病患者。因此劇反映冷淡及收視率偏低導致陳玉蓮無法一炮而红,然而无线还是一直力捧,并开始多方尝试包括喜剧与年轻人节目主持,只是陈玉莲其时一心要嫁给初恋情人周润发并做背后的女人,对事业心态一直是无可无不可,故令无线不敢委以重任,痛心其才华与潜力之余更一度雪藏。 其後1982年陳玉蓮与周润发分手期间痛定思痛,开始重视事业於1982年憑籍《天龍八部》成功上位,一炮而紅,人氣忽然攀登,一夜間成為大中華地區觀眾的新寵。到翌年,憑籍與劉德華合作的《神鵰俠侶》而真正大红大紫,因此她開始被無綫重新力捧,無論在古裝劇或時裝劇,她始終都是做女主角的那位,演技也獲得好評。 只是1987年正值她躍升「一姐」的好時機,蓮妹毅然向無綫請假開始往台灣發展,其中憑台灣劇集《大紅燈籠高高掛》再次使她的事業更上一層樓,令到更多台灣觀眾認識她。 近年來,她積極參與社區義工的工作及有關活動,偶爾接拍無綫劇集及電影。.

新!!: 調景嶺和陳玉蓮 · 查看更多 »

陳繼偉

陳繼偉(Chan Kai-wai,),現任香港西貢區議會維景選區議員。2012年加入專業動力 ,陳繼偉參選2007年區議會選舉,以獨立無政黨人士出戰維都選區,最終以2025票高票當選。 2011年9月27日,陳繼偉宣布參選2011年香港區議會選舉,自動當選,2015年10月14日,陳繼偉宣布參選2015年香港區議會選舉,最終得3014票高票當選,成為該區「票王」。陳繼偉為新界區議會界別特首選委,於2017年特首選舉中提名林鄭月娥參選。.

新!!: 調景嶺和陳繼偉 · 查看更多 »

P2路

P2路可以指:.

新!!: 調景嶺和P2路 · 查看更多 »

QC

QC通常是指:.

新!!: 調景嶺和QC · 查看更多 »

Rennie's Mill

#重定向 調景嶺.

新!!: 調景嶺和Rennie's Mill · 查看更多 »

柏立基

柏立基爵士,GCMG,OBE(Sir Robert "Robin" Brown Black,),英國殖民地官員,1952年至1955年任香港輔政司、1955年至1957年任第三任新加坡總督、以及自1958年至1964年任第23任香港總督。 在1930年加入馬來亞殖民地政府的柏立基,早年曾在海峽殖民地、千里達、北婆羅乃和香港等地供職。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曾經在北婆羅乃組織游擊隊抵抗日軍,但隨後遭日軍俘獲囚禁。柏立基在二戰後出任新加坡總督,任內化解多場憲制危機,並參與自治談判和推動公務員本地化,為新加坡在1959年成為自治邦和在1963年脫離英國獨立作好準備。 在香港總督任內,柏立基見證港府財政自主,而隨著大批難民從中國大陸湧入香港,也為香港帶來了充足的勞動力,連帶工業和本土經濟有顯著的增長。與此同時,為應付大批難民對社會構成的沉重壓力,柏立基著手推動社會建設,當中包括興建伊利沙伯醫院、香港大會堂和創辦香港中文大學,另外又推出「廉租屋計劃」,以積極改善市民的生活水平。在擔任港督後期,香港連年水旱交侵,促使他興修水塘,並率先向大陸當局購買東江水以濟水荒。 柏立基在1964年卸任後甚少返港,而且保持傳統殖民地官員的作風,未曾撰寫回憶錄,但事實上,他對香港事務仍然十分關注。柏立基在1999年以93歲之齡去世,是繼第二任港督戴維斯爵士後歷史上第二長壽的香港總督,也是歷史上最長壽的新加坡總督。他生前曾多次獲英廷授勳,在1962年更獲授予屬於聖米迦勒及聖喬治勳章之中最高級別的GCMG勳銜,以肯定他多年來在殖民地的表現。.

新!!: 調景嶺和柏立基 · 查看更多 »

柯創盛

柯創盛(Wilson Or Chong-shing,),香港觀塘區(廣德)區議員,香港立法會議員。生於香港,籍貫廣東潮州,民建聯選舉會員。自稱持有於2011至2013年其間透過 Raffles Academy - World Education Council 兼讀並完成英國諾丁漢特倫特大學的工商管理碩士遠距課程,但被該校揭穿並無他的就學記錄。雖然如此,柯仍在九龍東選區以最高票當選。.

新!!: 調景嶺和柯創盛 · 查看更多 »

林百里

林百里(),是一位生於上海市的臺灣企業家,為廣達集團創辦人兼總裁、香港晶門科技前非執行主席。.

新!!: 調景嶺和林百里 · 查看更多 »

杏花邨

杏花邨(Heng Fa Chuen)是香港的一個大型私人屋苑,位於香港島東區的柴灣白沙灣。 杏花邨所在的海灣前稱白沙灣,該海灣其後被劃入柴灣區,為配合港鐵港島綫的發展,該海灣經填海後,被建設為港鐵柴灣車廠,並在其上和附近區域發展住宅項目。杏花邨於1986年至1989年分階段落成,發展商是前地鐵公司(現稱港鐵公司)與香港嘉里貿易有限公司(佔60%)、僑光置業有限公司(佔25%)、Riverkent Limited (佔10%)及大新有限公司(佔5%)(1984年11月18日開始參與)所聯營之杏花邨發展有限公司合作發展,由現在的嘉里建設承建。由關善明建築師事務所負責設計,交通主要依賴港鐵港島綫杏花邨站。 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法定圖則,杏花邨是港島規劃區第20區,屬柴灣區的一部分,城市規劃委員會。.

新!!: 調景嶺和杏花邨 · 查看更多 »

梁里

梁里(Leung Li;),現任香港西貢區議會健明選區議員,香港泛民主派成員,新民主同盟副主席。前香港民主黨成員,持有嶺南大學社會科學學士學位。 2007年區議會選舉中首次當選為健善區議員。2011年區議會選舉以3096票成功連任,較第二名得票最高的公民力量李鎮浩高出2600多票。2015年區議會選舉更以3719票第三度當選,較他的對手民建聯周家樂高出逾3000票。.

新!!: 調景嶺和梁里 · 查看更多 »

機場博覽館總站

亞洲國際博覽館巴士總站(英文:AsiaWorld-Expo Bus Terminus)位於新界離島區赤鱲角航天城路亞洲國際博覽館外,對面為航天城高爾夫球場,為一個露天環狀巴士總站,現時有18條巴士路線以此為總站,另有2條巴士路線途經。.

新!!: 調景嶺和機場博覽館總站 · 查看更多 »

機場(地面運輸中心)巴士總站

位於新界離島區赤鱲角暢達路一號停車場對面,連接香港國際機場客運大樓,為一個露天環狀巴士總站,現時有41條巴士路線以此為總站,另有14條巴士路線途經,是全港最多專營巴士路線使用的巴士總站。 城巴及龍運巴士分別於此總站設有顧客服務中心,方便旅客查詢路線資料及購買機場巴士(A線)車票。.

新!!: 調景嶺和機場(地面運輸中心)巴士總站 · 查看更多 »

油塘

油塘(Yau Tong)位於香港九龍觀塘區東南的地區,鯉魚門以西北。現在,油塘北部以公屋和居屋住宅為主,南部臨海位置現主要用作工業發展的地區已經被政府規劃成私人住宅區,但仍有零星的工業大廈存在。 油塘接鄰的三家村,已有150年歷史,油塘區內也設有觀塘魚類批發市場。.

新!!: 調景嶺和油塘 · 查看更多 »

油麻地站

油麻地站(Yau Ma Tei Station)是港鐵觀塘綫和荃灣綫的中途站和轉車站,於1979年12月22日啟用,由金門/Kier/Lilley Construction聯營公司負責興建。觀塘綫延綫啟用前,本站為觀塘綫的西行終點站。 隨着觀塘綫延綫的啟用,本站於2016年10月23日01:04開出最後一班往調景嶺的列車,正式結束本站作為觀塘綫的西行終點站34年的歷史。當日的早上頭班車起,由黃埔站取代其成為觀塘綫的西行終點站。.

新!!: 調景嶺和油麻地站 · 查看更多 »

港鐵

港鐵(Mass Transit Railway,縮寫:MTR),原稱香港地鐵,自2007年12月2日與九廣鐵路合併後改名為港鐵為止,是香港最大的鐵路運輸系統,泛指能夠通過一張港鐵單程票通行的10條路綫,廣義上包括一條連接香港國際機場及香港市區的機場快綫、擁有12條路綫的輕鐵系統及昂坪360纜車系統,組織成為貫通香港島、九龍及新界,市區及多座新市鎮,總計93個鐵路站及68個輕鐵站、合共長230.9公里的鐵路網。同時,整個系統亦包括接駁巴士及城際客運服務。 綜合港鐵系統由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簡稱港鐵公司)營運,於2007年12月2日由地鐵及九廣鐵路系統合併而成。其中第一條路綫東鐵綫始建於1906年,於1910年通車,是連接香港及廣東省主要的鐵路運輸;而以地下隧道為主的第二條路綫觀塘綫則於1979年通車,成為香港鐵路發展歷史的里程碑。 於2016年,港鐵累積載客量逾19億人次,當中輕鐵及巴士佔2億2千萬人次,機場快綫為1610萬人次,是全球最繁忙的鐵路系統之一。香港鐵路為國際地鐵聯盟的創會會員之一。而港鐵在香港專營公共交通工具市場整體佔有率不斷上升,由2013年的46.9%,增至2016年的48.4%,當中港鐵在過海交通工具市場的佔有率更達68.4%。.

新!!: 調景嶺和港鐵 · 查看更多 »

港澳信義會明道小學

港澳信義會明道小學(Hong Kong And Macau Lutheran Church Ming Tao Primary School),是西貢區將軍澳一間津貼學校,前稱港澳信義會小學下午校,位於將軍澳調景嶺彩明街7號彩明苑內,總面積比前校大40%,樓高8層,可分為教學大樓、多功能大樓及其他活動場所。 教學大樓設有30個比一般大20%的課室、6個特別室、教員室及休息室、另外還設有加強輔導班課室、電腦活動室、多媒體室、教具室、家教會資源中心等。地下層為校務處、校長室、副校長室、輔導主任室及會議室、而多功能大樓內設有可容納400人之禮堂內部設有舞台燈光、音響等設施、電腦輔助學習室、圖書館、美勞室、音樂室、多媒體室及常識室,最特別是在一樓的學生活動中心,可供進行各類型的活動。.

新!!: 調景嶺和港澳信義會明道小學 · 查看更多 »

港澳信義會慕德中學

港澳信義會慕德中學(H.K.M.L.C. Queen Maud Secondary School)是一間位於香港將軍澳坑口的男女津貼中學,為一所基督教學校及紀念挪威慕德王后(Princess Maud of Wales /Queen Maud of Norway),位於將軍澳厚德邨第三期。校舍面積僅有3,000平方米,為西貢區校網內校舍面積最小的中學。 1950年,由挪威傳教顧永榮牧師以一元美金創辦。其間經歷三易校名、三遷校舍。1985年學校主辦機構「挪威信義差會」將主辦權轉予基督教港澳信義會。 後於1993年遷入位於將軍澳厚德邨第三期的新校舍。提供中一至中六全日制課程,全校共有24班,學生人數約900人,現任校長是陳漢明先生,校監是李立仁牧師。 該校為調景嶺第一所學校,當時名為「信義中學」,學校開始進入正規時期。.

新!!: 調景嶺和港澳信義會慕德中學 · 查看更多 »

清水灣半島巴士總站

清水灣半島巴士總站(英文:Oscar By The Sea Bus Terminus)位於西貢區將軍澳南部清水灣半島外的蓬萊路,為一個路邊巴士總站。現時有一條巴士路線及一條專線小巴路線以此為總站,另有六條巴士路線途經此站。.

新!!: 調景嶺和清水灣半島巴士總站 · 查看更多 »

溫碧霞

温碧霞(英文名:Irene Wan,)原名溫碧玉,香港女演員、女歌手,出生於香港西貢區調景嶺,父親曾為中華民國國軍軍官。温碧霞早年以“性感美女”著稱,被評為愛美甚於演技。婚後溫碧霞淡出娛樂圈,間中參與演出劇集,現時主要在中國大陸發展。.

新!!: 調景嶺和溫碧霞 · 查看更多 »

澳景路

澳景路(O King Road)是香港的一條道路,連接藍田碧雲道,以及位於將軍澳新市鎮調景嶺的維景灣畔及翠嶺路,道路沿著照鏡環山和五桂山之間的調景嶺坳修建,全長大約2.3公里。為私人住宅維景灣畔之私家路並只限其住戶通行。 此道路早於維景灣畔興建前已經通車,初時連接藍田(廣田邨)巴士總站及照鏡環山以北的調景嶺寮屋區和工廠,隨著後者於1990年代中期陸續遷拆,並且發展為新市鎮。道路盡頭改為興建高密度私人住宅,九龍出入口向南面的碧雲道移前約150米,以便使用較大空間設立管理設施,沿路亦進行過包括路面擴闊等重修工程,但到目前依然是政府土地。新路面為配合維景灣畔落成,此道路亦被命名為澳景路。.

新!!: 調景嶺和澳景路 · 查看更多 »

明愛專上學院

明愛專上學院(Caritas I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CIHE)是香港的一所認可專上學院,舊稱為明愛徐誠斌學院、明愛徐誠斌書院(Caritas Francis Hsu College),並由香港明愛成立,是香港首間可頒授本地認可學位的天主教專上院校。學院開辦文憑、副學位、學士學位課程,致力照顧不同程度的學生和有意在人生各階段持續個人及專業發展的人士。明愛將繼續推出不同範疇的學位課程,不斷提升其教職員之資歷及致力籌募經費以資助其未來發展,為邁向聖方濟各大學(Saint Francis University)作積極準備。.

新!!: 調景嶺和明愛專上學院 · 查看更多 »

明愛白英奇專業學校

明愛白英奇專業學校(Caritas Bianchi College of Careers,CBCC)於1971年創校,在開辦商業、設計及旅遊事務等文憑課程已有三十多年的經驗,致力為中六畢業生提供多元化的專業進修機會。明愛白英奇專業學校設有三大學系,分別是「商務及款待管待」、「設計」和「健康科學」學系,多年來致力為同學們提供文憑、BTEC英國高級國家文憑、專業文憑、高級文憑及副學士課程。展望將來,學校將致力發展成為一所有質素的社區學院,積極開辦多元化的副學位課程,為學生提供更多升學途徑,並為他們提供專業培訓,為將來就業奠下穩固基礎。.

新!!: 調景嶺和明愛白英奇專業學校 · 查看更多 »

新巴796A線

新巴796A線是香港一條已取消的新巴將軍澳九龍專線,往返調景嶺地鐵站及牛頭角地鐵站(循環線)。.

新!!: 調景嶺和新巴796A線 · 查看更多 »

新巴796B線

新巴796B線是香港的一條已停辦的巴士路線,來往調景嶺站及又一村(又一城)。.

新!!: 調景嶺和新巴796B線 · 查看更多 »

新巴796C線

新巴796C線是香港的一條巴士路線,來往清水灣半島及蘇屋邨。 新巴796E線,是香港的一條巴士路線,只於星期一至五早上繁忙時間由將軍澳工業邨單--前往蘇屋邨,途經九龍灣商貿區,為796C線的特別班次。本線將是新巴首條及現時唯一一條以「E」字作尾路線。.

新!!: 調景嶺和新巴796C線 · 查看更多 »

新巴796線

新巴796線是一條已取消的新巴將軍澳路線,由調景嶺站往返坑口(北),以循環線運作。.

新!!: 調景嶺和新巴796線 · 查看更多 »

新巴796R線

新巴796R線是香港的一條巴士路線,由香港體育館往日出康城,只在香港體育館舉行大型活動後提供服務,直達將軍澳,不停九龍各站。.

新!!: 調景嶺和新巴796R線 · 查看更多 »

新巴796S線

新巴796S線是由新巴營運的一條香港循環巴士路線,來往將軍澳站及牛頭角站。.

新!!: 調景嶺和新巴796S線 · 查看更多 »

新巴796X線

新巴796X線是香港一條巴士路線,由新巴經營,來往將軍澳工業邨及尖沙咀東,途經百勝角、將軍澳市中心、調景嶺、將軍澳隧道、觀塘繞道、新蒲崗、九龍城、馬頭圍、土瓜灣、紅磡及紅磡繞道。該線是至今唯一一條全日服務日出康城及將軍澳工業邨的往來市區的巴士路線。 新巴796P線為796X的輔助特快路線,祇於星期一至六上午及星期一至五下午繁忙時間提供服務,上午由日出康城開往尖沙咀,黃昏由尖沙咀(東)開往日出康城。.

新!!: 調景嶺和新巴796X線 · 查看更多 »

新巴798線

新巴798線是香港的一條巴士路線,來往將軍澳調景嶺站及沙田區火炭(山尾街),途經將軍澳隧道、觀塘繞道及大老山隧道。 本線另設798A和798B輔助特別路線,前者在星期一至五早上繁忙時間於康盛花園單向開往沙田站,黃昏繁忙時間則以沙田市中心單向開往康盛花園;後者在星期一至五早上繁忙時間於日出康城單向開往沙田站,黃昏繁忙時間則以沙田市中心單向開往日出康城。 本路線於《2010-2011年度巴士路線發展計劃》(西貢及沙田區)首次提出,原先預計2010年7月投入服務,不過因沙田及西貢區議員在細節上未能達致共識,開辦日期一拖再拖,最終於2010年10月10日起正式投入服務。 本路線現時成為新巴/城巴網站路線搜尋圖像的代表線。.

新!!: 調景嶺和新巴798線 · 查看更多 »

新巴N796線

新巴N796線是由新巴營運的一條香港循環巴士路線,來往將軍澳站及油尖旺區,只於深宵時段提供服務。.

新!!: 調景嶺和新巴N796線 · 查看更多 »

新界

新界(New Territories)是香港全境三大地域之一,與中國大陸接壤,也是香港境內除香港島及九龍外的其餘區域。新界可以分為兩大部份,分別是與九龍半島相連的新界內陸和以大嶼山為主的233個島嶼所組成的離島。新界內陸面積為747.18平方公里,連同233個離島計算,總面積則為975.23平方公里,佔香港陸地總面積接近90%,而52.2%香港人口居於新界。.

新!!: 調景嶺和新界 · 查看更多 »

新界區專線小巴108A線

新界區專線小巴108A線是由新彩投資有限公司營辦的一條綠色專線小巴路線,由彩明苑來往坑口(北)將軍澳醫院。.

新!!: 調景嶺和新界區專線小巴108A線 · 查看更多 »

新界區專線小巴10M線

新界區專線小巴10M線是香港一條由李強企業有限公司營辦的綠色專線小巴路線,由慧安園往來觀塘(同仁街),提供寶琳慧安園、新都城、茵怡花園往來觀塘的接駁鐵路服務。.

新!!: 調景嶺和新界區專線小巴10M線 · 查看更多 »

新界區專線小巴110線

新界區專線小巴110線是由李強企業有限公司營辦的一條綠色專線小巴路線,由調景嶺站往來九龍城(九龍醫院),以循環線運作,是李強企業三條於將軍澳營運的專線小巴路線之一(另兩條為10M及13),同樣為第二條往來九龍城和將軍澳的小巴路線(另一條為105)。它是唯一來往將軍澳市中心及調景嶺至九龍灣商貿區的全日公共交通路線。.

新!!: 調景嶺和新界區專線小巴110線 · 查看更多 »

新界商場列表

本條目為香港商場列表之分條目。離島區商場列表請參考主條目。.

新!!: 調景嶺和新界商場列表 · 查看更多 »

新蒲崗四美街臨時總站

四美街巴士站,又稱新蒲崗四美街臨時巴士總站(英文:Sze Mei Street Temporary Bus Terminus, San Po Kong),位於黃大仙區新蒲崗彩虹道近四美街盡頭,靠近采頤花園,為大老山隧道及觀塘繞道工程而建。現在是部份途經黃大仙區巴士路線的「新蒲崗四美街」(Sze Mei Street, San Po Kong)中途站,以及兩條西貢區小巴路線的總站。此站同時設有市區的士站。.

新!!: 調景嶺和新蒲崗四美街臨時總站 · 查看更多 »

日出康城巴士總站

日出康城巴士總站(英文:LOHAS Park Bus Terminus)位於西貢區將軍澳南部日出康城領都、領峯及領凱外的環保大道,總站及公共運輸交匯處正規劃中。現為一個路邊巴士站,並非正式的巴士總站及公共運輸交匯處。現時只有十條巴士路線及兩條專線小巴路線途經此站。此站與新巴796P線、新巴798B線、九龍巴士98D線(特別班次)九龍巴士98S線及九龍巴士290X線的康城站公共運輸交匯處並不相同。.

新!!: 調景嶺和日出康城巴士總站 · 查看更多 »

早霸王

《早霸王》(英語:Good Morning King)是香港商業電台叱咤903的電台節目。主持人為《架勢堂》原班人馬-森美及小儀。節目監製及節目配樂為金志堅(阿金)。2009年4月27日正式首播,其後,逢星期一至五上午10時至12時於商業二台播出。節目加入三位operator參與,包括李澄(西瓜)、朱穗傑(傑傑)及王英偉(阿蕉)。2018年3月,兩名新programme assistant加入,包括阿正(孟呢)及李萬璣(阿璣)。 2013年中旬,阿蕉升職到《一八七二遊花園》;2018年2月28日,西瓜離開商台;2018年3月,傑傑離開本節目調往《口水多過浪花》;2018年5月14日,孔慶慇加入擔任主持人。.

新!!: 調景嶺和早霸王 · 查看更多 »

旭輝臺

旭輝臺(Radiant Towers)位於新界將軍澳毓雅里1號,旭輝臺由關善明建築師事務所有限公司設計,外貌採用金黃色為主題,襯以灰色,以突出曉日金輝的設計意念。物業鄰近港鐵將軍澳綫寶琳站步行距離僅五分鐘。於1999年1月1日入--。是現時毓雅里之中最新落成的住宅項目。若以實用率作比較旭輝臺是寶琳區內第二高之屋苑。亦是區內藍籌一線屋苑之一。.

新!!: 調景嶺和旭輝臺 · 查看更多 »

旺角卡门

是由劉德華、張曼玉、張學友和萬梓良主演的香港電影,1988年6月9日上映。这是王家衛執導的第一部電影,亦是他首部在香港過千萬票房的電影,張學友憑藉角色“烏蠅”摘得第八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獎。.

新!!: 調景嶺和旺角卡门 · 查看更多 »

旺角站

旺角站(Mong Kok Station)是港鐵在兩鐵合併前,港鐵及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的前稱分別為地鐵(地下鐵路)及地鐵公司。車站,亦是主要跨月台轉車站之一,位於油尖旺區旺角彌敦道與亞皆老街交界的地底,於1979年12月31日啟用,由金門/Kier/Lilley Construction聯營公司負責興建。 儘管位置相近並有行人天橋網絡接駁,但旺角站與東鐵綫在兩鐵合併前,東鐵綫的前稱為東鐵或九廣東鐵,並由九廣鐵路公司營運。的旺角東站在兩鐵合併前,旺角東站的前稱為旺角站或旺角車站,並由九廣鐵路公司營運。並非為正式的轉車站。乘客若在兩站間轉乘,無論使用八達通還是單程車票,均需當作兩段車程處理,並繳納再入閘收費。.

新!!: 調景嶺和旺角站 · 查看更多 »

摩星嶺 (香港)

摩星嶺(Mount Davis,坊間亦作Mo Sing Leng)是香港香港島最西端的一個小山丘,海拔,位於堅尼地城以南、薄扶林以北,也代表香港島西面的盡頭。摩星嶺毗鄰大小青洲,兩者被硫磺海峽相隔著。摩星嶺的英文名字Mount Davis以香港第二任香港總督戴維斯命名。在摩星嶺可飽覽香港島西邊的美麗海景,除了可看到在硫磺海峽對面的大小青洲外,亦可眺望到南丫島、長洲、大嶼山、坪洲、周公島和大小交椅洲等等離島,亦可遠遠地看到青馬大橋,而且也是一個觀賞日落餘輝的好地方。 摩星嶺是香港島一個很特別的地方,因為近海的地段建滿了豪宅:周啟邦夫婦、趙世曾等多位世家子弟的居所都在這裡。然而,在富豪的巨宅附近卻是曾用作拘留所的「白屋」,山腰卻曾經是平房區(已清拆的公民村),山腳沿海旁一帶亦曾經是大量的木屋區(如海旁村、褔源村等等),但亦已在清拆公民村前清拆了,而現時在原址已開鑿了一個深入摩星嶺山體內的洞穴所做成的港島西廢物轉運站。山頂有警察通訊站及賽馬會摩星嶺青年旅舍,還有第二次世界大戰時遺留下來的遺跡。.

新!!: 調景嶺和摩星嶺 (香港) · 查看更多 »

改名

改名,泛指姓名、藝名、筆名、暱稱、團體或法人、地名等變更的行為。形成的原因相當複雜,可因同化、政治因素、國家法令、個人喜好等理由。.

新!!: 調景嶺和改名 · 查看更多 »

曹復永

曹復永(),原名曹永生,台灣京劇演員、歌仔戲導演,曾擔任國立臺灣戲曲學院附設京劇團長暨歌仔戲學系副教授,2010年退休。 曹復永祖籍河北,幼年時全家在香港調景嶺親戚家寄宿,父親跑船,母親在粵劇團內做戲服刺繡,十分清苦。他十歲在「大陸救災總會」安排下來臺,與弟妹入劇校就讀,是台灣復興劇藝實驗學校國劇科(現在的國立台灣戲曲學院)第一期科班出身,「復」字排輩,工小生。初入學時,他只會說粵語,老師不願意教他,他僅能偷偷學。1962年學校公演《陸文龍》,演男主角的同學有事不能登臺,老師讓曹復永替補演出,從此他在舞台上有了一席之地。 1979年起他參加郭小莊創設的雅音小集,演出京劇如《王魁負桂英》、《孔雀東南飛》等。1998年他在復興劇團演出新編戲碼《羅生門》,2002年再於該劇團出品、高行健導演的《八月雪》演出神秀,嘗試多方面的表演方式。他也學習崑曲,於2004年參與台灣第一部新編崑曲《梁祝》的演出。他還曾擔任黃香蓮多部舞台歌仔戲的導演,作品有《圓渡》、《孝子願》、《新寶蓮燈》、《情牽萬里樊江關》、桃花搭渡》、《紅絲錯》、《貍貓換太子》、《玉石變》、《兵學亞聖》等。 曹復永曾獲得第二十二屆中國文藝協會國劇表演獎章、第四屆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中華民國文化復興委員會頒發國劇小生表演獎。他不僅練功勤奮,還自小苦練書法。演出之外,他亦在母校國立臺灣戲曲學院從事傳統戲曲教育工作多年,他認為目前的台灣教育制度中,沒有針對傳統戲曲專業教育的方案,因此只能眼見專業技術沒落。 他的妻子萬裕民(藝名萬興民)亦為京劇演員,工小生。.

新!!: 調景嶺和曹復永 · 查看更多 »

1902年香港

没有描述。

新!!: 調景嶺和1902年香港 · 查看更多 »

1951年香港

没有描述。

新!!: 調景嶺和1951年香港 · 查看更多 »

2012年4月逝世人物列表

下面是2012年4月逝世的知名人士列表:;4月30日.

新!!: 調景嶺和2012年4月逝世人物列表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吊頸嶺照鏡嶺照鏡灣照鏡灣山照鏡環调景岭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