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許財利

指数 許財利

許財利,台灣政治人物,基隆市人,曾任基隆市議會議長、基隆市市長,在第二任市長任上過世。是迄今唯一連任成功但未能做完任期的國民黨籍市長。.

34 关系: 劉文雄 (基隆市)基隆市市長基隆市議會基隆輕軌台灣團結聯盟天下雜誌縣市長施政滿意度調查中華民國歷任縣市長得票率張通榮國務機要費案國立中興大學校友列表全民計程車隊王拓第十四屆基隆市議員列表許財利许姓臺灣北部地區選舉地理陳建銘陳重光 (1945年出生)李進勇民主行動聯盟1997年中華民國縣市長選舉1998年中華民國縣市議員選舉選舉區投票結果列表2001年中華民國縣市長選舉2005年中華民國縣市長、縣市議員暨鄉鎮市長選舉2005年中華民國縣市長暨縣市議員選舉2006年9月臺灣2006年臺灣2007年2月逝世人物列表2007年基隆市市長補選2007年臺灣2009年中華民國縣市長暨縣市議員選舉2014年中華民國直轄市長及縣市長選舉2018年中華民國直轄市長及縣市長選舉2月19日

劉文雄 (基隆市)

劉文雄(),中華民國政治人物,河南開封回族,臺灣戰後中國大陆移民第二代,生於基隆,臺灣伊斯蘭教信徒,曾任中国國民黨籍臺灣省議員、親民黨立法委員、親民黨副秘書長等。2017年獲蔡英文政府提名為監察委員,由於送交國會審理中而尚未通過此人事案。7月21日凌晨,劉文雄因酒後嘔吐窒息而緊急住院,7月31日不治。 任職省議員期間,劉文雄與時任臺灣省長宋楚瑜非常友好,日後宋楚瑜創建親民黨,劉文雄從國民黨轉投親民黨,並成為黨內重要領袖之一,此後一直留在親民黨,並未如許多的親民黨政治人物後來又回頭改投國民黨。.

新!!: 許財利和劉文雄 (基隆市) · 查看更多 »

基隆市市長

基隆市市長為臺灣基隆市的最高行政首長,也是基隆市政府的領導者,由20歲以上之基隆市在籍市民普選產生,每四年選舉一次,並同時進行市議員選舉;任期四年,連選得連任一次。在市長一職設置前,台灣歷史上的各個政權曾先後於基隆及周邊地區設置各種行政長官以施行統治權。 現任(第17任)基隆市市長為民主進步黨籍的林右昌,自2014年12月25日起任職。.

新!!: 許財利和基隆市市長 · 查看更多 »

基隆市議會

基隆市議會是中華民國臺灣省基隆市的立法機關,也是全市最高民意機構。目前為第18屆省轄市議會,自2014年12月25日起就任,現任議長為國民黨籍的宋瑋莉、副議長為國民黨籍的蔡旺璉。.

新!!: 許財利和基隆市議會 · 查看更多 »

基隆輕軌

基隆輕軌是臺灣基隆市尚在規劃中的輕軌運輸系統,由基隆市政府推動。原始規劃之初期路網以基隆車站為中心向市中心四周開展,規劃定案共四條路線,後調整為山線、海線兩條路線,但缺乏進一步動作。至2017年,蔡英文政府宣布將斥資81億元打造平面道路及高架形式、與台鐵共用軌道的Tram-train系統,並納入前瞻基礎建設計畫。 現行計畫路線(又稱南港基隆輕軌)從基隆車站至臺北市南港區的南港展覽館站,其軌距與台鐵多數路線相同(1,067mm窄軌),構想係在基隆至七堵間與台鐵縱貫線共軌,七堵至南港展覽館附近使用現有的縱貫線第三軌,再新建300公尺的輕軌軌道銜接地下化的第三軌終點後出土,於南港展覽一館旁設置平面終點站,全線共19公里,預定於2022年通車。.

新!!: 許財利和基隆輕軌 · 查看更多 »

台灣團結聯盟

台灣團結聯盟,簡稱台聯,台聯黨,是一個臺灣政黨,成立於2001年8月12日,創黨時主要以原中國國民黨內本土派的黨員及民進黨內獨立派的黨員組成,其創黨的四大宗旨為「穩定政局、振興經濟、鞏固民主、壯大台灣」。由於偏向臺灣本土化與臺灣獨立的政治訴求,普遍被歸屬為泛綠陣營的政黨之一。前總統李登輝雖然並非該黨黨員,但為該黨之精神領袖。 第8屆立法委員選舉所獲得的國會席次及全國得票率,台灣團結聯盟僅次於國民黨、民進黨的台灣第三大政黨,亦是藍綠兩黨以外唯一獲得一百萬選票以上的政黨。2014年中華民國直轄市議員及縣市議員選舉亦為全國第三大黨。第9屆立法委員選舉不分區立委僅獲2.5%的政黨票,區域立委均落選,是繼2008年之後第二度退出國會。2016年1月20日,台聯宣布資遣所有員工。.

新!!: 許財利和台灣團結聯盟 · 查看更多 »

天下雜誌縣市長施政滿意度調查

天下雜誌縣市長滿意度,為台灣綜合性雜誌《天下雜誌》台灣幸福城市排行榜專題中的其中一個調查項目,幸福城市排行榜通常以五大面向「經濟力」、「環境力」、「教育力」、「社福力」、「施政力」,作為排行之標準。而縣市長施政滿意度則屬「施政力」調查的一部分,針對臺灣地區縣市首長進行滿意度民調。該調查自2004年開始施行,調查方式為以每個縣市為獨立母體進行隨機抽樣電話調查,一年進行一次。雖該調查並非唯一施政調查數據,但該調查之結果經常被媒體作為引用,甚至被作為輿論對於縣市首長能力評價的依據之一。。.

新!!: 許財利和天下雜誌縣市長施政滿意度調查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歷任縣市長得票率

中華民國歷任縣市長得票率是從1951年起中華民國舉行的縣市長公民直選。.

新!!: 許財利和中華民國歷任縣市長得票率 · 查看更多 »

張通榮

張通榮,臺灣基隆市人。中國國民黨籍政治人物。曾任基隆市議會議員、議長(2001年-2007年)、基隆市市長(2007年-2014年)。市長任內施政評價低落。2014年因市長任內的關說酒駕判刑1年8個月,不得緩刑。後因最高法院發回更審,2015年10月13日臺灣高等法院更一審判決張通榮徒刑1年8月、緩刑5年。.

新!!: 許財利和張通榮 · 查看更多 »

國務機要費案

國務機要費案,是發生在2006年台灣的一宗政府弊案,案件涉及中華民國總統陳水扁、第一夫人吳淑珍與總統府前副秘書長馬永成等人。這宗與中華民國總統國務機要費預算支出相關的非告訴乃論之罪案件,於分案後由台灣高等法院檢察署查緝黑金行動中心(今最高法院檢察署特別偵查組)檢察官陳瑞仁偵辦。由於事涉國家領袖,各國媒體均曾報導。 國務機要費案引發檢察單位針對各個首長的特別費支出進行調查與起訴。在中華民國首長特別費事件中,包括馬英九等七千多名政務首長皆遭到調查與起訴,但皆獲判無罪。.

新!!: 許財利和國務機要費案 · 查看更多 »

國立中興大學校友列表

以下國立中興大學校友包含「台中校區」以及「台北校區」兩校區的校友。 台中校區為國立中興大學校本部,台北校區為國立中興大學法商學院。 台北校區於西元2000年改制為國立臺北大學,依據歷史脈絡,共同隸屬於中興大學與台北大學校友。.

新!!: 許財利和國立中興大學校友列表 · 查看更多 »

全民計程車隊

全民計程車隊,全稱社團法人台灣全民計程車司機協會,是台灣一個計程車司機聯誼組織,成立於1993年。旗下有多個分隊,並且會在車頂燈箱上使用統一的車隊標誌。目前車隊有六十個車隊、超過四千名會員。 該車隊早年曾參與多起聚眾襲擊以及違法聚賭事件。唯近年亦嘗試以穿著制服等方式改變民眾對該車隊的印象,目前偶爾會以全隊或分隊名義進行政治活動。.

新!!: 許財利和全民計程車隊 · 查看更多 »

王拓

王紘久(),筆名王拓,是一位出生於臺灣基隆八斗子的臺灣鄉土文學作家及政治人物。 他在黨外運動時期開始參與台灣民主運動,並於美麗島事件中入獄,後參與工黨與民主進步黨,曾任民進黨秘書長。他在民進黨內原屬美麗島系,曾加入正義連線與新潮流系的運作。他曾擔任第二屆國民大會代表,第三、四、五屆立法委員,第10任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

新!!: 許財利和王拓 · 查看更多 »

第十四屆基隆市議員列表

林家輝.

新!!: 許財利和第十四屆基隆市議員列表 · 查看更多 »

許財利

許財利,台灣政治人物,基隆市人,曾任基隆市議會議長、基隆市市長,在第二任市長任上過世。是迄今唯一連任成功但未能做完任期的國民黨籍市長。.

新!!: 許財利和許財利 · 查看更多 »

许姓

许姓,中華姓氏,在百家姓第二十位,在現今中國姓氏排行第26位,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

新!!: 許財利和许姓 · 查看更多 »

臺灣北部地區選舉地理

台灣北部地區選舉地理,又稱做台灣北部地區政黨版圖、台灣北部地區政治版圖、台灣北部地區選民結構,是社會地理學及政治地理學的一部分,用以對一個國家各區域的選民素質、選情推定、民意測驗等進行統計分析為主的研究,探討選民對政情反應、社會輿論傾向、選舉制度差異、選區劃分等問題。 依據國家發展委員會國土區域離島發展處所擬訂之「台灣地區綜合開發計畫」,北部地區包括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宜蘭縣、桃園市、新竹縣及新竹市等七個縣市。在2000年中華民國總統大選後,台灣媒體開始提出「北藍南綠」的說法,意指北部地區政治情勢較為支持泛藍陣營,不過此說法並不是非常的準確,尤其宜蘭縣該歸於北部或東部常有不同的說法。.

新!!: 許財利和臺灣北部地區選舉地理 · 查看更多 »

陳建銘

陳建銘(),台灣政治人物,台灣團結聯盟黨籍臺北市議員。.

新!!: 許財利和陳建銘 · 查看更多 »

陳重光 (1945年出生)

陳重光,別名陳南天,現任台灣獨立建國聯盟主席。出生於中華民國湖北省老河口,台灣基隆市人(與父親同),是台灣獨立運動的重要角色。 2012年6月7日,台獨聯盟選出陳南天擔任主席,接替逝世的黃昭堂。2013年9月,陳南天經投票後續任。.

新!!: 許財利和陳重光 (1945年出生) · 查看更多 »

李進勇

李進勇(),中華民國律師、政治人物,雲林縣四湖鄉人,民主進步黨籍,為現任雲林縣縣長。曾擔任法官、基隆市市長、雲林代理縣長、內政部、法務部、交通部政務次長、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2013年7月8日,李進勇宣布參加2014年雲林縣長選舉民進黨政黨初選。2013年10月30日中午,民進黨黨中央公布民調結果,李進勇以29.96%的支持率,勝過初選對手劉建國的23.64%及李應元的17.8%,確定代表民進黨出馬角逐2014年雲林縣長選舉。最終以五萬餘票之差擊敗張麗善高票當選。.

新!!: 許財利和李進勇 · 查看更多 »

民主行動聯盟

民主行動聯盟,台灣公民團體,在2004年正式成立,主要目標在於推動民主運動,監督陳水扁執政,主張兩岸統一。曾經推派代表,參與國大選舉。2008年馬英九當選中華民國總統後解散。.

新!!: 許財利和民主行動聯盟 · 查看更多 »

1997年中華民國縣市長選舉

1997年中華民國縣市長選舉,即地方自治以來的第十三屆縣市長選舉,係於1997年11月29日舉行投票,選出當時台閩地區23個縣市的行政首長。投票作業於當日上午八點至下午四點,在全臺灣省及福建省的金門、馬祖各地投票所進行,總選舉人數11,809,277人,出席投票者7,784,908人,投票率為65.92%,中央選舉委員會選舉資料庫。 在23個縣市中,民主進步黨贏得12個縣市的執政權,中國國民黨贏得8個縣市,而其餘3個縣市則由無黨籍人士贏得 ,聯合新聞網。除了第一次獲得23位縣市長中的過半席位外(在2014的縣市長選舉中再度獲得過半席次。),民主進步黨也首度在全國性的選舉中過半超越中國國民黨的得票率施正鋒,,台灣獨立建國聯盟《共和國雜誌》第2期(1998年1月)。,而「綠色執政」下的人口也首次超過全國總人口的百分之七十,民主進步黨官方網站。此次選舉與1998年中華民國直轄市市長暨市議員選舉,同為2000年總統大選後的中央政府政黨輪替奠定基礎。 此次選舉,老三台(臺灣電視公司、中國電視公司、中華電視公司)與有線電視「四台會」(超級電視台、東森電視、傳訊電視、環球電視)首度合作報導開票過程。超級電視台新聞部(當時總監為葉樹姍)、《新新聞》(當時社長為王健壯)聯合社會立法運動聯盟(當時召集人為施信民)等社運團體組成「超媒體、新媒體、跨社團1997縣市長選舉新聞網」,並設立本次活動的專屬網站《台灣戰國--》。.

新!!: 許財利和1997年中華民國縣市長選舉 · 查看更多 »

1998年中華民國縣市議員選舉選舉區投票結果列表

本列表為1998年中華民國直轄市議員及縣市議員選舉中,縣市議員選舉各選舉區候選人和得票數的列表。本表列出的各項資訊,以中央選舉委員會公布的選舉結果為主。.

新!!: 許財利和1998年中華民國縣市議員選舉選舉區投票結果列表 · 查看更多 »

2001年中華民國縣市長選舉

2001年中華民國縣市長選舉,即地方自治以來的第14屆縣市長選舉,與第5屆立法委員選舉同時於2001年12月1日舉行投票,選出當時中華民國自由地區23個縣市(即臺灣省各縣市及福建省之金門縣與連江縣,不含直轄市臺北市及高雄市)的行政首長。 投票作業於當日上午7時至下午4時在中華民國自由地區各地投票所進行,其中臺灣省選舉人數為12,789,246人,出席投票者8,499,252人,投票率為66.46%;福建省選舉人數為46,221人,出席投票者25,716人,投票率是65.76%。 23位縣市長席次中,民主進步黨及中國國民黨皆取得了9個縣市的執政權,親民黨則取得臺東縣及連江縣2席。此外,金門縣縣長選舉則由新黨籍的李炷烽勝出,而無黨籍人士傅學鵬及陳麗貞則分別在苗栗縣縣長及嘉義市市長選舉中勝出。.

新!!: 許財利和2001年中華民國縣市長選舉 · 查看更多 »

2005年中華民國縣市長、縣市議員暨鄉鎮市長選舉

2005年中華民國縣市長、縣市議員暨鄉鎮市長選舉,通常稱為2005年三合一選舉,於2005年12月3日舉行,由中華民國自由地區之臺灣省(但不包含直轄市臺北市及高雄市)及福建省之金門縣及連江縣選出新一屆的縣市長、縣市議員及鄉鎮市長。 此次選舉為臺灣省實施地方自治以來之第15屆縣市長及鄉鎮市長選舉及第16屆縣市議員選舉(新竹市及嘉義市因較晚設置,故為第7屆);同時亦為福建省實施地方自治以來之第4屆縣市長、縣市議員及鄉鎮市長選舉。 開票結果在總計23席的縣市長選舉中,在野的國民黨贏得14席,若再加上親民黨、新黨、獨立參選各1席,泛藍總計獲得17席;相形之下,執政的民進黨僅獲得6席,且無其他泛綠人士當選,勝負相當懸殊。.

新!!: 許財利和2005年中華民國縣市長、縣市議員暨鄉鎮市長選舉 · 查看更多 »

2005年中華民國縣市長暨縣市議員選舉

2005年中華民國縣市長選舉及2005年中華民國縣市議員選舉是2005年中華民國縣市長、縣市議員暨鄉鎮市長選舉(又稱2005年三合一選舉)的一部份。 23位縣市長席次中,中國國民黨取得彰化、南投及花蓮以北之全部縣市長及嘉義市長、澎湖縣長共14席、民主進步黨則取得雲林以南除嘉義市外之所有縣市長共6席、親民黨及新黨則分別保有其在福建省內連江縣及金門縣之僅有縣長席次、吳俊立勝選的臺東縣則是惟一由無黨籍人士取得的席次。 901席縣市議員中,中國國民黨取得近半的408席、民主進步黨則取得192席、親民黨取得31席、臺灣團結聯盟取得11席、新黨則於其執政的金門縣取得僅有的2席、無黨籍人士則取得256席。無黨團結聯盟及保護臺灣大聯盟雖均推出候選人,惟未能取得席次。同時,中國國民黨在大部分縣市成功取得正副議長,民主進步黨則在嘉義縣拿下該黨史上首度議會主導權。.

新!!: 許財利和2005年中華民國縣市長暨縣市議員選舉 · 查看更多 »

2006年9月臺灣

没有描述。

新!!: 許財利和2006年9月臺灣 · 查看更多 »

2006年臺灣

没有描述。

新!!: 許財利和2006年臺灣 · 查看更多 »

2007年2月逝世人物列表

下面是2007年2月逝世的知名人士列表:;2月28日.

新!!: 許財利和2007年2月逝世人物列表 · 查看更多 »

2007年基隆市市長補選

2007年基隆市長補選,即中華民國臺灣省基隆市第十五屆市長出缺補選,為原任基隆市第15屆市長許財利於2007年2月19日猝逝後所進行之選舉,於2007年5月12日投票、開票。共有5位候選人投入這次選舉,最後由中國國民黨籍的張通榮勝出。.

新!!: 許財利和2007年基隆市市長補選 · 查看更多 »

2007年臺灣

没有描述。

新!!: 許財利和2007年臺灣 · 查看更多 »

2009年中華民國縣市長暨縣市議員選舉

2009年中華民國縣市長選舉及2009年中華民國縣市議員選舉是2009年中華民國縣市長、縣市議員暨鄉鎮市長選舉(又稱2009年三合一選舉)的一部份。 17位縣市長席次中,中國國民黨取得臺灣省之基隆、桃竹苗、彰投等濁水溪以北縣市及嘉義市、臺東、澎湖與福建省之金門與連江,共12席;民主進步黨則取得宜蘭及雲林、嘉義縣、屏東等濁水溪以南縣份共4席;泛藍背景的傅崐萁勝選之花蓮縣則是惟一由無黨籍人士取得的席次。 587席縣市議員中,中國國民黨取得近半的289席、民主進步黨則取得128席、台灣團結聯盟取得3席、親民黨及勞動黨各獲1席、無黨籍人士則取得170席。綠黨及台灣國民黨雖均推出候選人,惟未能取得席次。.

新!!: 許財利和2009年中華民國縣市長暨縣市議員選舉 · 查看更多 »

2014年中華民國直轄市長及縣市長選舉

2014年中華民國直轄市長選舉及2014年中華民國縣市長選舉是2014年中華民國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又稱「103年九合一選舉」)的一部份,於2014年11月29日舉行,包含直轄市自治法施行以來的第6屆直轄市長選舉,以及地方自治實施以來的第17屆縣市長選舉。 本次選舉為首次直轄市長、縣市長同時改選,投票率約為67.59%,在22個直轄市、縣市長席次中,民進黨取得桃園市、臺中市、臺南市、高雄市等4個直轄市及基隆市、宜蘭縣、新竹市、彰化縣及濁水溪以南各縣市與離島之澎湖縣,共計13席;國民黨取得直轄之新北市及新竹縣、苗栗縣、南投縣、臺東縣與離島之連江縣,共計6席;臺北市、花蓮縣、金門縣分別由無黨籍柯文哲(參選後與民進黨協調)、傅崐萁(親民黨背書)、陳福海(親民黨背書)勝出。 本次選舉有十三位現任者爭取連任,除了臺中市市長胡志強、桃園縣縣長吳志揚(參選改制後的桃園市市長)、新竹市市長許明財、金門縣縣長李沃士、連江縣縣長楊綏生連任失敗外,其餘八位地方首長皆順利連任。.

新!!: 許財利和2014年中華民國直轄市長及縣市長選舉 · 查看更多 »

2018年中華民國直轄市長及縣市長選舉

2018年中華民國直轄市長選舉及2018年中華民國縣市長選舉,是2018年中華民國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又稱「107年九合一選舉」)的一部份,於2018年11月24日舉行,包含直轄市自治法施行以來的第7屆直轄市長選舉,以及地方自治實施以來的第18屆縣市長選舉。當選人將於該年12月25日行憲紀念日就職。.

新!!: 許財利和2018年中華民國直轄市長及縣市長選舉 · 查看更多 »

2月19日

2月19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50天,离全年结束还有315天(闰年则还有316天)。.

新!!: 許財利和2月19日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许财利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