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許克祥

指数 許克祥

许克祥(),中国湖南湘乡人,湖南陆军讲武堂毕业,早年加入同盟会,参加过辛亥革命,1927年马日事变的发动者。 1927年5月21日,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五军三十三团团长,驻扎长沙,隶属汪精卫的武汉國民政府的許克祥于凌晨发动政变,清除中国共产党人,并杀害百余人。当天通电全国,拥蒋反共。21日电报代韵字母是个马字,故称马日事变。许克祥也因此出名。后任国军独立第二师师长、第三十七军副军长兼二十四师师长、军事参议院参议。1949年迁居澳门。1953年去台湾,任物资局顾问。1964年死于台湾。.

22 关系: 南城寧都戰鬥南豐戰鬥寧漢分裂寒婆嶺戰鬥中央蘇區第三次反圍剿戰爭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战争中央苏区第二次反围剿战争中国国民党湖南省党部七一五事变彭德怀何鍵第二次南豐戰鬥马日事变黎川戰鬥葉德輝长沙市陶柳湘南暴動湖南省工团联合会朱德1927年5月21日

南城寧都戰鬥

南城寧都戰鬥發生於1931年7月1-26日,地點則是在中國贛南。是第一次国共内战主要戰鬥之一。在此戰鬥中,擁有絕對優勢兵力的国民革命军始終无法發現到红军主力。直至戰鬥末了,共軍陣亡雖二千人,但主力已順利退出南城及寧都兩戰區,並绕道开往兴国縣。.

新!!: 許克祥和南城寧都戰鬥 · 查看更多 »

南豐戰鬥

南豐戰鬥發生於1933年2月12日-14日,地點則是在中國江西南豐。是國共內戰前期主要戰鬥之一,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戰鬥末了,共軍仍未攻佔南豐。.

新!!: 許克祥和南豐戰鬥 · 查看更多 »

寧漢分裂

寧漢分裂是1927年國民政府北伐期間,国民党内部以南京蔣介石(蒋中正)为首的清共势力和武汉汪精卫(汪兆銘)为首的容共势力发生分裂的事件。寧、漢分別指南京(舊稱江寧)和武漢。 蘇聯為赤化中國奪取政權而指示中國共產黨將中國國民黨分化為左右派,當時屬於國民黨左派的武漢國民政府受蘇聯鮑羅廷控制,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蔣中正另組南京國民政府,主張清黨。事件最終以武漢國民政府內汪兆銘識破蘇聯與中國共產黨的奪權計劃主動進行和平分共告終。.

新!!: 許克祥和寧漢分裂 · 查看更多 »

寒婆嶺戰鬥

寒婆嶺戰鬥發生於1932年11月21日,地點則是在中國贛東南城一帶。該戰鬥是國共內戰前期主要戰鬥之一,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

新!!: 許克祥和寒婆嶺戰鬥 · 查看更多 »

中央蘇區第三次反圍剿戰爭

--,指1931年7月至9月間,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與中國共產黨中國工農紅軍發生的第三次大規模戰爭。.

新!!: 許克祥和中央蘇區第三次反圍剿戰爭 · 查看更多 »

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战争

--,其他名稱見下面),指第一次国共内战前期,1930年底至1931年初,國民革命軍與中國工農紅軍發生的第一次大規模戰爭。.

新!!: 許克祥和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战争 · 查看更多 »

中央苏区第二次反围剿战争

--,指1931年4月至5月,國民革命軍與中國工農紅軍發生的第二次大規模戰爭。.

新!!: 許克祥和中央苏区第二次反围剿战争 · 查看更多 »

中国国民党湖南省党部

中国国民党湖南省党部,是中国国民党湖南省的省级党部,于1925年至1949年间存在。.

新!!: 許克祥和中国国民党湖南省党部 · 查看更多 »

七一五事变

七一五--事变(中国共产党称之为七一五反革命政变;中国国民党称之为武汉--分共,或視之為「清党」的一個環節)爆发于1927年7月15日。在中國國民黨進行国民革命军北伐(1926年至1928年)時,原先採取「聯俄容共」的方針,與中國共產黨合作。但在北伐期間,國民党內部就容納共產黨與否的問題,於1927年分成南京(蔣中正等領導)及武漢(汪兆銘等領導)兩个国民政府,史稱寧漢分裂。武漢方面最初仍主張容共,其後與共產黨發生磨擦,再加上馮玉祥等軍事實力派人士的表態要求分共,汪兆銘乃於7月15日當日,在武汉召集会议,宣布停止与中国共产党的合作。至此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结束。.

新!!: 許克祥和七一五事变 · 查看更多 »

彭德怀

彭德怀(),名清宗,后改德怀,字得華,號石穿,小名鍾伢子、石穿,湖南湘潭人,湖南陸軍軍官講武堂畢業,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彭德怀早年供职于湘军,于1928年发动平江起义,建立红五军,任军长。此后,彭德怀与毛泽东、朱德等共同开辟江西根据地,并担任红三军团军团长,参与长征。长征结束后,任红一方面军司令员。抗日战争中,彭德怀任八路军副总司令,发动百团大战。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彭德怀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兼西北野战军(后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攻占西北五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彭德怀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1950年,彭德怀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领导抗美援朝。1954年,彭德怀任国务院副总理兼第一任國防部部長、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任内主持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大制度(征兵制、薪金制、军衔制、勋章奖章制度)的确立。彭德怀於1959年庐山会议上致函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道出大跃进中的问题和弊病及根源,而被打擊为“彭、黄、张、周反党集团”之首,后被撤销国防部长等职务,移居北京郊外吴家花园。1965年被任命为西南“三线”建委第三副主任。“文革”爆发后被押送回北京,遭到残酷迫害。身患结肠癌,于1974年11月29日14时52分含恨辞世。1978年12月,中共中央宣布,为彭德怀平反,并恢复其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一切名誉。.

新!!: 許克祥和彭德怀 · 查看更多 »

何鍵

何鍵(),湖南醴陵人。字芸樵,别署容园。民國時期湖南省政要,曾任湖南省政府主席。國民革命軍二級上將,以在湖南積極對付中国共产党而聞名,曾下令处决毛泽东和朱德的夫人。.

新!!: 許克祥和何鍵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南豐戰鬥

南豐戰鬥發生於1932年9月3日,地點則是在中國贛南一帶。該戰鬥是第一次国共内战前期主要戰鬥之一,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

新!!: 許克祥和第二次南豐戰鬥 · 查看更多 »

马日事变

日事變是在1927年5月21日(馬日)晚上發生於長沙的一場兵變。 1926年7月北伐军攻克湖南长沙之后,共產黨和国民党左派在湖南實行土地改革,进行阶级斗争,消灭有产者;隨即展開階級鬥爭和屠殺政策,諸如長沙工商界鉅子金裕華、軍界聞人李佑文、以及素有文名久與章太炎齊名的葉德輝,李立三的父親,都被開會公審加以罪名,予以就地槍決。 1927年4月,长沙的几个地主李佑文、叶德辉、俞诰庆等被革命法庭判处死刑后,消息更是刺激了何键《》。被各地农运,赤卫队处决的地主中有一部分是北伐军官中家境较殷实者亲属,於是引起軍內極為不滿,北伐军向蒋提出抗议。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清党”。当时长沙属于汪精卫武汉国民政府,尚未分共。 5月21日下午,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五军第三十三团团长許克祥得到情报,称中国共产党计划在5月25日開始實行大烧杀,許遂于5月21日当晚发动“铲共行动”,指揮王東原、周榮光、李仲任、陶柳等人包圍封鎖中国国民党湖南省黨部、省特別法庭、共產黨黨部、總工會、農民協會等二十多處共黨機關,解除了工人糾察隊和農民自衛軍武裝,但滥杀左倾者,释放所有在押的地主,並宣布擁護蔣中正的南京國民政府,是為「馬日事變」。 5月23日,許克祥等人組成“中國國民黨湖南救黨辦事處”,5月28日又組成“中國國民黨湖南救黨委員會”,引發部份縣市遂有類似之舉。5月29日,唐生智態度轉變,通電反共,同時表示擁汪反蒋立場不變。「馬日事變」實際上就是武漢分共的一個開端。事变发生后,唐生智回师湖南,欲治许克祥擅自行动之罪,许率军南逃投蒋。.

新!!: 許克祥和马日事变 · 查看更多 »

黎川戰鬥

黎川戰鬥發生於1932年10月21-23日,地點則是在中國贛東一帶。該戰鬥是國共內戰前期主要戰鬥之一,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

新!!: 許克祥和黎川戰鬥 · 查看更多 »

葉德輝

葉德輝(),字煥彬,一字漁水,號郋園,一號直山,自署朱亭山民、麗廔主人。因出過天花又稱葉麻子。原籍江蘇吳縣(今蘇州市),其父叶雨村於太平天國時遷居湖南長沙,後以湘潭為籍。.

新!!: 許克祥和葉德輝 · 查看更多 »

长沙市

长沙市(湘语長沙話:tsã13 sɔ33 sɿ21;普通话:Chángshā shì),古又名潭州,别称星城,因地理特色和历史缘由而有“山水洲城”、“屈贾之乡”之名,又因岳麓书院而有“'''潇湘洙泗'''”之誉。长沙是中国湖南省省会,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城市和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中国中部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长沙位于湖南省东部偏北,湘江下游湘浏盆地西缘,辖6市辖区、1县、2县级市。总面积11,820平方公里,主要人口为汉族,母语以新湘语长沙方言为主,浏阳市地区则通用赣语宜浏方言。 长沙有着两千多年的原址城建史,“长沙”一名最早见于先秦时代的《逸周书·王会》。秦代始设长沙郡,西汉时期建立长沙国,五代时期长沙为南楚都城。北宋时期设立的岳麓书院为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留下了“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的佳句。清末时长沙为中国四大米市和四大茶市之一,近代则成为了中国一大重要政治革命中心。谭嗣同等人在长沙兴办时务学堂,黄兴等人以“驱除鞑虏,复兴中华”为口号在长沙创立华兴会,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早期核心人物也在此求学和开展政治运动。长沙于1937年成为抗日战争后方,迎来发展鼎盛期,但其后的“文夕大火”以及四次长沙会战摧毁了长沙的城建和经济基础,对其现代史造成了深重影响。 经过数十年恢复期,长沙于改革开放后期开始加速发展。2015年长沙设立了中国中部第一个国家级新区湘江新区,数据显示,长沙是2005年至2015年十年间中国GDP总量增长幅度最大的城市,多项相关人均指标亦常年位居中西部省会第一。长沙已形成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家用电器、中成药及生物医药和新材料6大产业集群,此外还以传媒、出版为特色产业,湖南广播电视台卫星频道(简称湖南卫视)收视率和影响力常年占据中国大陆省级卫视榜首。长沙有着杂交水稻育种、国内首台激光3D打印机等重大科研成果,以及设有以“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为计算设备的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2016年,长沙开通了中国第一条国产中低速磁悬浮铁路运营线——长沙磁浮快线。 2017年11月1日,长沙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创意城市网络,成为中国首个世界“媒体艺术之都”。.

新!!: 許克祥和长沙市 · 查看更多 »

陶柳

陶柳(1890年—1949年),湖南醴陵陶家壟楓樹下人。清宣統三年(1911年)入陶廣部任文書,不久考入湖南講武堂1期步科。歷任連長、營長、團長、副旅長、57旅旅長。1927年5月21日,由許克祥作指揮,王東原、陶柳等人包圍封鎖湖南省共產黨黨部、總工會、農民協會、省黨校、省特別法庭等二十多處為共黨機關,解除了工人糾察隊和農民自衛軍武裝。許克祥並宣布擁護蔣中正的南京國民政府,是為馬日事變。1934年任第二十八军六十二师师长,隨後多次參加剿匪的戰鬥。1937年8月13日,日軍進犯上海,對日抗戰全面爆發,奉命率六十二师离湘西赴第三战区浙江东海前头线。在金山卫、萧山一带阻击日军。後參與浙贛會戰,1938年3月渡海深入淪陷區,展開抗日游擊戰。1942年8月,晋升为第二十八軍軍長。1945年6月,國共內戰期間,出動12個團,在忠救軍的協同下,兵分四路,向孝豐分進合擊粟裕。1949年1月6日在长沙逝世。 T.

新!!: 許克祥和陶柳 · 查看更多 »

湘南暴動

湘南起義亦称年關起義,是指在國民政府統治中國大陸時期,1928年1月12日-3月中旬中國共產黨在湖南南部地區發起的武裝事件。.

新!!: 許克祥和湘南暴動 · 查看更多 »

湖南省工团联合会

湖南省工团联合会,后改湖南省总工会,是1922年11月1日成立的一个公会组织,是中国劳动组合书记湖南分部领导建立的最早的省级地方总工会。.

新!!: 許克祥和湖南省工团联合会 · 查看更多 »

朱德

朱德(),原名朱代珍,曾用名建德,字玉阶,四川仪陇人,祖籍廣東韶關。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 朱德早年毕业于云南陆军讲武堂,参加辛亥革命、护国战争、护法战争,官至云南省警察厅长。1922年,他赴德国留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其后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7年8月1日,他参加南昌起义,此后率部到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先后担任红四军军长、红一军团总指挥、红一方面军总司令、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中革军委主席,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期间,担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同毛泽东指挥中共军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德先后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中共中央副主席等职务。1959年,当选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文化大革命期间,朱德受到冲击。1976年7月6日,朱德在北京逝世。 北洋政府時期,朱德曾被授予勳五位、三等文虎勋章、陸軍中將军衔。抗日战争期间被国民政府授予国民革命军上将军衔,战后获抗战胜利勋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于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并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新!!: 許克祥和朱德 · 查看更多 »

1927年

请参看:.

新!!: 許克祥和1927年 · 查看更多 »

5月21日

5月21日是公曆一年中的第141天(閏年第142天),離全年結束還有224天。.

新!!: 許克祥和5月21日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许克祥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