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解密百年香港

指数 解密百年香港

《解密百年香港》(Hong Kong History Decode)是香港亞洲電視為配合香港主權移交十周年而拍攝製作的歷史資訊節目,全節目共40集,由香港不同著名學者擔任嘉賓主持,以及由梁家榮和陳佩琳擔任旁述。 因收視高達10點以上,節目由原本20集加至40集,令《第一手真相》延遲至8月13日才復播。 為求此紀錄片的資料權威性,所以邀請有丁新豹、蕭國健、劉蜀永、鄭寶鴻、高添強、冼玉儀等香港著名學者當顧問,並且任受訪嘉賓。 2007年7月9日起,節目由亨達集團特約贊助,故稱《亨達集團特約:解密百年香港》。 本節目繼本港台首播之後,曾於數碼地面電視頻道開播後在文化資訊頻道、亞洲高清台重播。.

25 关系: 劉瀾昌劉蜀永 (歷史學家)學海書樓亚洲电视数码媒体节目列表亞視新聞亞洲台電視節目列表 (2016年)亞洲電視節目列表亞洲電視歷史廣福義祠伍廷芳何啟侯曜德輔道第一手真相香港人口香港人口史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十周年紀念香港銀行擠提事件列表葛柏本港台本港台電視節目列表 (2000年代)本港台電視節目列表 (2015年)本港台電視節目列表 (2016年)1914年香港2007年度電視節目欣賞指數調查

劉瀾昌

劉瀾昌,香港傳媒工作者、評論員,曾任亞洲電視新聞及公共事務部高級副總裁兼亞視新聞總監。.

新!!: 解密百年香港和劉瀾昌 · 查看更多 »

劉蜀永 (歷史學家)

劉蜀永,出生於中國四川省永川縣(今重慶市永川區),河北省定州市清風店西只東村人,中國及香港歷史學家,以研究中外關係史、香港史為主,並為香港嶺南大學榮譽教授、香港大學內地校友聯誼社常務理事兼秘書長。.

新!!: 解密百年香港和劉蜀永 (歷史學家) · 查看更多 »

學海書樓

學海書樓,是由賴際熙太史於1923年創辦,他是漢學專家,辛亥革命後移居香港,任教於香港大學中文學院。 賴際熙太史畢生旨在傳揚中國國粹,聚書授學。在1963年前,原址在上環般含道。 其國學古籍有1,900餘種,總共34,600多冊,在樓址搬遷之隙,賴際熙太史將之藏書全部借存於香港大會堂圖書館。在2001年,特藏再移遷到香港中央圖書館九樓參考圖書館,供讀者參閱。學海書樓的藏書多數已經絕版。.

新!!: 解密百年香港和學海書樓 · 查看更多 »

亚洲电视数码媒体节目列表

亚洲电视数码媒体是由2018年1月29日至3月31日进行免费试播,2018年4月1日开始接受香港市民订购OTT平台网络频道。A1台免费观看。.

新!!: 解密百年香港和亚洲电视数码媒体节目列表 · 查看更多 »

亞視新聞

亞視新聞(ATV News)是前香港亞洲電視有限公司新聞及公共事務部(ATV News and Public Affairs Division)製作的新聞類電視節目的統稱。其總部位處亞洲電視大埔廣播大樓,在灣仔電訊大廈設有直播室。另外,在北京及廣州設有新聞中心或記者站,會定期派出記者駐守。其官方口號為「亞視新聞 深入社群」。亞視新聞的主要競爭對手為無綫新聞。 亞洲電視的新聞和財經節目主要以粵語製作,每日於旗下中文頻道本港台及亞洲台播出,而以普通話及英語製作的新聞和財經節目則於旗下頻道國際台及亞洲台播出。 2016年2月6日起,由於員工連續兩個月被拖欠工資,亞視絕大部分員工已離職,所有自製新聞節目停播,此舉更違反牌照要求。同月20日,亞視恢復製作粵語新聞直至4月1日停播。 2016年4月2日起,亞視免費電視牌照屆滿,亞視新聞停播。新聞部資料室3名員工繼續獲臨時清盤人德勤聘用,處理新聞部影片。.

新!!: 解密百年香港和亞視新聞 · 查看更多 »

亞洲台電視節目列表 (2016年)

本列表列出2016年由香港亞洲電視亞洲台所播放的節目(只限綜藝及資訊節目)。.

新!!: 解密百年香港和亞洲台電視節目列表 (2016年) · 查看更多 »

亞洲電視節目列表

亞洲電視自1957年5月29日成立以來,每年都製作了不少電視節目,早年亦曾拍攝不少電視劇集,而現時則以製作資訊節目為主,以下是亞洲電視曾製作過的節目列表。.

新!!: 解密百年香港和亞洲電視節目列表 · 查看更多 »

亞洲電視歷史

亞洲電視歷史是亞洲電視的歷史概覽。亞洲電視於1957年5月29日啟播,成為香港乃至全球華人地區的首間電視台。麗的映聲於1973年4月6日易名為麗的電視,並由收費電視轉為免費電視,1973年12月1日正式免費電視服務,於1982年9月24日易名為亞洲電視。亞洲電視因為於2015年不獲續牌,2016年4月2日凌晨零時牌照期屆滿,結束於香港本地的免費地面廣播,正式結束58年又308天的廣播歷史,是繼佳藝電視後,香港第二家停播的免費電視台。亞洲電視經歷了一年多的重組,終於於2017年12月18日「復活」,公佈亞洲電視將以流動應用程式及OTT方式復播。 亞洲電視在結束廣播之前是華人地區中較具影響力的電視台之一,惟至2000年代後的節目質素不斷下降,加上受“慣性收視”、數度易主和政治立場轉變等影響,使得其收視率長期低落,以及出現股權爭拗及財困問題。 2010年中國內地商人王征入主後,發生新聞部誤報江澤民死訊事件、ATV焦點批評學民思潮爭議,以及直播「亞洲會」政府總部反對發牌集會等事件。 2014年年底起,亞洲電視資方涉及持續欠薪事件,令到公司陷入開台以來最嚴重的危機,亞視新聞於2015年元旦起削減製作,而資金緊絀亦影響節目播映。2015年,法庭委任來自德勤的代表黎嘉恩及何熹達作為亞視的經理人,他們表示,希望為亞視找到「白武士」,接手亞視股權,亦不建議亞視清盤。 亞視既有的免費電視牌照原定於2015年11月30日屆滿,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於2015年4月1日決定不再續牌予亞視,同時根據法例把亞視現有牌照的有效期延至2016年4月1日,令亞洲電視成為香港歷史上首間不獲續牌的電視台。通訊事務管理局隨後亦宣佈會於亞視免費電視牌照屆滿後同時收回指配予亞視的所有廣播頻譜。 除了本地免費電視牌照外,亞洲電視亦持有非本地電視節目服務牌照,以人造衞星把本港台的節目跨境播送至中國大陸。因亞視的股權變動申請並無進展,導致通訊局無法處理有關的續期申請,該牌照有效期如期至2016年5月31日已屆滿。雖然亞洲電視亦在廣東省有落地權,頻道包括本港台及國際台可在有線電視網絡播出(實際上是轉播已經被過濾處理的亞視模擬廣播訊號),但要配合德勤的指示,兩個頻道已於4月2日凌晨起正式停播。 2016年2月5日,王征向高等法院申請將亞視清盤,法庭委任德勤為臨時清盤人,多次傳出亞視將早於2016年4月1日牌照期滿日停播的消息,最終亞視能廣播至牌照期滿為止。 2016年5月3日,司榮彬擁有99%股權的公司 Star Platinum Enterprises Limited(星鉑企業有限公司)與主要債權人王征及其名下公司草簽協議,購入王的股權與債項。7月29日起,協盛協豐(00707)正式持有星鉑企業全部股權。星鉑現時為亞視唯一的投資者及主要債權人之一,持有亞視超過52%股權。 2017年4月24日,香港高等法院正式批准解除德勤的亞視臨時清盤人職務,亞視交由上市公司協盛協豐控股旗下子公司星鉑企業接管。.

新!!: 解密百年香港和亞洲電視歷史 · 查看更多 »

廣福義祠

廣福義祠(或廣福祠),俗稱百姓廟(或百姓祠),是香港一間供奉亡魂廟宇,位於香港島上環太平山街40號,與磅巷交界,建於1851年(清朝咸豐元年),用以供奉遠道來港謀生而客死異鄉的華人靈位,現已被列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祠中依然存有當年客死異鄉的華人神位,不得私下轉讓。 廣福義祠內置有地藏王、太歲等,時有法事頌經,超渡亡魂。廣福祠由香港島的坊眾殷商集資興建,本來是香港華人供奉祖先的祠堂,並為無法運回故鄉安葬的先人設置靈位供奉。 祠內正殿主祀地藏王,使亡魂得以安息,亦供奉濟公活佛;後殿是坊眾的百姓祠堂。後來,廣福祠也成為了患病華人的收容所。廣福義祠早期經營不善,環境擠迫,英文南華早報報導其衛生問題,轟動一時。政府於1869年下令封閉該祠。這引起了香港華人對醫療設施缺乏的關注,催生東華醫院的成立。1872年東華醫院落成開幕,除了另闢地方作為患病華人的收容所,也將廣福義祠收歸管理。.

新!!: 解密百年香港和廣福義祠 · 查看更多 »

伍廷芳

伍廷芳(),本名叙,字文爵,又名伍才,号秩庸,齋號、筆名觀渡廬,祖籍中國廣東新會,生於南洋的英屬馬六甲。清末民初外交家、法學家、书法家。他是首位取得外國律師資格的華人,也是香港首名華人大律師和首名華人立法局議員。後於中國從政,是近代有名的政治家,官至中華民國外交總長。.

新!!: 解密百年香港和伍廷芳 · 查看更多 »

何啟

何啟爵士,CMG,JP(Sir Kai Ho,),原名何神啟,字迪之,號沃生。香港出生,籍貫廣東南海,何福堂家族成員,是香港第一位獲封為爵士的華人,同時是著名醫生、大律師、商人暨政治家。.

新!!: 解密百年香港和何啟 · 查看更多 »

侯曜

侯曜(),字一星,号东明。電影導演、編劇。中國電影界第一代導演,中國早期電影理論的拓荒者之一。廣東番禺人。.

新!!: 解密百年香港和侯曜 · 查看更多 »

德輔道

德輔道中(Des Voeux Road Central)及德輔道西(Des Voeux Road West)是香港香港島中西區的主要道路,德輔道中與德輔道西並不連接,兩條道路的分隔處在上環,電車路線沿德輔道中及德輔道西而行。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的文件中,德輔的英文名稱中的兩字母「oe」多寫作「œ」。不過現時官方的寫法是Des Voeux。.

新!!: 解密百年香港和德輔道 · 查看更多 »

第一手真相

《第一手真相》(Facts)是香港亞洲電視的一個電視節目,亦是香港電視史上首個由市民發掘真相的互動節目,第一輯節目由2006年12月4日起至2007年6月29日共150集。而第二輯節目已於2007年8月13日至10月5日逢星期一至五晚上10時正至10時30分在亞洲電視本港台播出,節目主持是陳啟泰、袁文傑、林韋辰及陳展鵬,外景主持是秦啟維、李可瑩、黃慧敏、翟鋒、甄思羽、曾敏及伍偉樂,節目監製是賴華民及米惠邦。第一輯節目平均有6點收視,一度錄得平均8點收視,而第二輯節目平均只有3點收視。.

新!!: 解密百年香港和第一手真相 · 查看更多 »

香港人口

香港人口以華人為主,現今的香港人主要為於1945年由中國大陸以及世界各地的華人移民及其後代。 根據政府統計處公布,2017年年底香港人口臨時數字為,常住在香港的有7,409,800人,其中7,182,600人為常住居民,227,200人為流動居民,其中華人佔92%,而在香港的非華人中,則以菲律賓人和印尼人居多,分別佔總人口的2.5%和2.1%。人口年齡中位數43.4歲,家庭數目251萬戶,平均每戶2.8戶,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25,000港元,其中390萬人居於私人永久性房屋,213萬人居於公屋,116萬人居於資助自置居所單位,工作人口396.56萬,每月收入中位數為1.55萬港元,撇除外傭後,則為1.7萬港元。 另外有逾451,000少數族裔人士居住香港,當中8成為非華裔亞洲人,大部分為印尼人及菲律賓人。在香港出生的人口約60.5%,在中國大陸、台灣及澳門出生的比率為32.1%,香港有83.1%人居於香港達10年或者以上。香港是世界人口密度最高地方之一,每平方公里為6,690人。而且香港的已開發土地不多,如果只將已開發土地計算在內,每平方公里超過3萬人。.

新!!: 解密百年香港和香港人口 · 查看更多 »

香港人口史

香港人口以華人為主,現今的香港人主要為於1945年由中國以及世界各地的華人移民及其後代。根據2011年香港人口普查結果,常住在香港的中國人口接近650萬,佔總人口的91.8%;另外有逾451,000少數族裔人士居住香港,當中8成為非華裔亞洲人,大部分為印尼人及菲律賓人。在香港出生的人口約60.5%,在中國大陸、台灣及澳門出生的比率為32.1%,香港有83.1%人居於香港達10年或者以上。 香港是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之一,每平方公里為6,544人。.

新!!: 解密百年香港和香港人口史 · 查看更多 »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十周年紀念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十周年紀念(英文:10th Anniversary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或者香港特區成立十週年,是在香港回歸10週年(即2007年)期間由政府官方、民間所舉辦的活動總稱。2007年7月1日,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統籌的一連串為慶祝香港回歸十周年的紀念活動——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十周年紀念。.

新!!: 解密百年香港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十周年紀念 · 查看更多 »

香港銀行擠提事件列表

香港歷史上曾出現銀行擠提事件,亦有銀行因而倒閉、被接管或被其它財團吞併。.

新!!: 解密百年香港和香港銀行擠提事件列表 · 查看更多 »

葛柏

葛柏(,),英國殖民地高級警官和貪污犯,曾任皇家香港警隊外籍總警司,他在1973年6月成功潛逃英國,企圖逃避警方對他涉嫌貪污受賄而展開的內部調查,引起輿論譁然,事件促成廉政公署在1974年2月成立。 葛柏在1952年加入香港警隊任職見習督察,1955升任助理警司、1966年升任高級警司、以及在1969年晉升為總警司。他多年來在警隊表現突出,曾於六七暴動期間立功,屢獲英廷嘉獎。不過,葛柏事實上多年來暗地裡運用自己的職權貪斂大筆財富,涉及的貪污款項逾430萬港元。葛柏東窗事發和潛逃英國後,由於英國沒有香港《防止賄賂條例》下「收入與官職不相稱」的罪名,以致香港政府一時間未能把葛柏引渡。 葛柏事件引起社會輿論的極大反響,民間更發起「反貪污、捉葛柏」運動,除了促請港府儘早緝拿葛柏歸案,又要求正視香港的貪污問題。為了平息民怨,銳意肅清香港貪污問題的時任香港總督麥理浩爵士在1973年6月緊急責成最高法院高級副按察司百里渠爵士,就葛柏潛逃一事和香港的貪污問題提交報告;同年10月,麥理浩在《施政報告》中提出要成立一個向港督本人負責、並獨立於警隊的反貪機構,終促成廉政公署在翌年2月正式成立。 廉政公署成立後,首要任務是要緝捕葛柏歸案。經過深入調查後,廉署發現葛柏曾涉嫌收受華籍警司鄭漢權25,000港元賄款,以安排對方出任灣仔區警司。掌握充分證據後,葛柏終在1974年4月在英國家中被當地警方拘捕,並於1975年1月在廉署人員押解下引渡返港,旋於同年2月被法院裁定一項串謀貪污和一項受賄罪罪名成立,判監四年,以及充公25,000港元賄款。服刑兩年多後,葛柏在1977年10月獲准提早出獄,並且舉家移居西班牙,以逃避港府循民事途徑向他追討400多萬港元的貪污款項。葛柏一家後來更隱姓埋名、銷聲匿跡,至今下落不明,追討貪污款項一事成為懸案。 葛柏案引申的最大影響,是促成港府認真看待存在已久的貪污問題,且直接促成廉政公署的成立。他後來成功被引渡返港,以及被法院定罪下獄,更突顯廉政公署並非「只打蒼蠅、不打老虎」,而是一個能夠真正「蒼蠅老虎一併打」的肅貪機構,其雷厲風行的鮮明形象深入民心。葛柏案與廉政公署的成立,皆為香港貪污歷史的重要分水嶺,自此以後,港府內部長久以來的貪污問題得以逐步肅清,為香港踏入1980年代成為亞洲地區最廉潔的城市之一,奠下重要基石。.

新!!: 解密百年香港和葛柏 · 查看更多 »

本港台

本港台(ATV Home)前香港亞洲電視擁有的一條以粵語廣播為主的綜合娛樂頻道,24小時播放,於1957年5月29日正式啟播,也是全球首條粵語電視頻道。 隨著亞洲電視於2015年4月1日不獲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續牌,亞洲電視需要結束本地免費電視廣播,因此2016年4月2日凌晨零時起終止播放本港台在內共六條數碼頻道及兩條模擬電視頻道。 本港台主要以粵語播放劇集、綜藝、資訊等節目為主,也有部份以麗音(NICAM)技術(模擬版本)或多重AC-3位流(數碼版本)同時以國語、韓語、英語等語言播放。.

新!!: 解密百年香港和本港台 · 查看更多 »

本港台電視節目列表 (2000年代)

本列表是本港台電視節目列表的子列表,列出2000年代的亞洲電視本港台節目(只限綜藝及資訊節目)。 由綜藝組製作的大型特備節目,參見本港台特備節目列表 (2000年代)。.

新!!: 解密百年香港和本港台電視節目列表 (2000年代) · 查看更多 »

本港台電視節目列表 (2015年)

本列表列出2015年由香港亞洲電視本港台所播放的節目(只限綜藝及資訊節目)。.

新!!: 解密百年香港和本港台電視節目列表 (2015年) · 查看更多 »

本港台電視節目列表 (2016年)

本列表列出2016年由香港亞洲電視本港台所播放的節目(只限綜藝及資訊節目)。.

新!!: 解密百年香港和本港台電視節目列表 (2016年) · 查看更多 »

1914年香港

没有描述。

新!!: 解密百年香港和1914年香港 · 查看更多 »

2007年度電視節目欣賞指數調查

2007年度電視節目欣賞指數調查,頒獎禮於2008年3月18日頒發。.

新!!: 解密百年香港和2007年度電視節目欣賞指數調查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解密香港百年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