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西沙群岛

指数 西沙群岛

西沙群岛,印歐語系國家又稱之為帕拉塞爾群島(Paracel Islands。“Paracel”一詞來自古代葡萄牙語的parcel或pracel,意为“礁”),越南称黄沙群岛(),是南中国海上的四大群岛之一,中國古稱万里石塘。 西沙群岛主体由永乐群岛和宣德群岛组成,海岸线总长518公里。2012年6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宣布将西沙群岛划归海南省三沙市管辖,三沙市人民政府驻西沙群岛永兴岛。越南则将西沙群岛划归岘港市黄沙岛县管辖,中華民國政府將其置於高雄轄下,但均没有实际控制西沙群岛中的任何一个岛屿。 由于国共内战后国民政府败退至台湾,加上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军力量薄弱,西沙群岛中的珊瑚岛自1956年起由南越控制,1974年1月17日越军又占领了甘泉岛和金银岛。1974年1月19日,中越西沙海战随即爆发,中国军队收回了珊瑚岛、甘泉岛、金银岛等三岛,南越军队被驱逐出整个西沙群岛。北越在統一越南前,曾經承認中國擁有西沙群島主權,但在統一越南後,對中國提出領土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於1997年开放西沙群岛旅游。.

在Google地图中打开

目录

  1. 656 关系: 厚棘六枪虫厚指拟扇蟹半粒扁足蟹半環刺蓋魚半斑燕鳐华光礁十二柱棘球虫十二梭海绵髓星虫印度枝球虫印度棘茄鱼印度新近扇蟹卷肢绿蟹卵形编枝球虫南岛南岛 (西沙群岛)南极洋葱海胆虫南沙群岛南沙群岛主权争议南沙洲南海南海仲裁案南海仲裁案的國際反應南海爭議南海诸岛单刺盾牌蟹单列齿鲷单角蟹单齿瘤蟹单板盾尾鱼单斑蝴蝶鱼反華口螺台灣地位未定論台礁叶剑英司令礁双匿接合十字虫双羽六树虫双额滑面蟹双齿绿蟹双齿毛足蟹双格凹缘䗩双斑疹贝双斑豆娘鱼变化结节滨螺叉斑锉鳞鲀吴哥窟吻带豆娘鱼同齿拟刺鲨向定隐丛海葵... 扩展索引 (606 更多) »

厚棘六枪虫

厚棘六枪虫(学名:Hexacontium pachydermum)为三轴球虫科六枪虫属的动物。分布于挪威海以及西沙群岛等。.

查看 西沙群岛和厚棘六枪虫

厚指拟扇蟹

厚指拟扇蟹(学名:Paraxanthias pachydactylus)为扇蟹科拟扇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新喀里多尼亚、澳大利亚东岸、印度尼西亚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常生活于珊瑚礁浅水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厚指拟扇蟹

半粒扁足蟹

半粒扁足蟹(学名:Platypodia semigranosa)为扇蟹科扁足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夏威夷、帕劳群岛、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马来群岛、丹老群岛、安达曼群岛、斯里兰卡、红海、阿米兰特群岛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一般栖息于低潮线下的珊瑚礁内以及与柱形海绵共栖。.

查看 西沙群岛和半粒扁足蟹

半環刺蓋魚

半環刺蓋魚(学名:Pomacanthus semicirculatus,又名疊波蓋刺魚,俗名藍紋神仙)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蓋刺魚科刺盖鱼属的其中一種鱼类。.

查看 西沙群岛和半環刺蓋魚

半斑燕鳐

半斑燕鳐(学名:Cypselurus atrisignis)为飞鱼科燕鳐属的鱼类,俗名红斑鳍飞鱼。分布于太平洋、西到马来海峡、东到夏威夷群岛以及台湾东南沿海、南海、西沙群岛、中沙群岛海域等海域。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夏威夷。.

查看 西沙群岛和半斑燕鳐

华光礁

华光礁(英语:Discovery Reef)位于南中国海西沙群岛西部永乐群岛中,盘石屿以北7海里,永乐环礁南面约10海里处。珊瑚环礁东西延伸16海里,南北跨5海里多。低潮时出露海面。环形礁堤合围潟湖,环礁有豁口连接外海。1935年公布名称为“觅出礁”。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为“华光岛”,寓意“中华之光”。中国渔民称其为“大筐”、“大圈”、“大塘”。 1996年中国渔民在潜水捕鱼时发现在华光礁礁盘内侧一艘古沉船,该船被命名为“华光礁1号”,经水下考古发掘,确定为南宋沉船,共出水近万件文物,以瓷器为主,陶瓷产地主要为福建和江西景德镇。。.

查看 西沙群岛和华光礁

十二柱棘球虫

十二柱棘球虫(学名:Acanthosphaera dodecastyla)为星球虫科棘球虫属的动物。分布于印度洋以及西沙群岛等。.

查看 西沙群岛和十二柱棘球虫

十二梭海绵髓星虫

十二梭海绵髓星虫(学名:Spongomyelastrum dodecaceros)为孔盘虫科海绵髓星虫属的动物。分布于中太平洋,包括南海、西沙群岛等海域。.

查看 西沙群岛和十二梭海绵髓星虫

印度枝球虫

印度枝球虫(学名:Cladococcus indicus)为星球虫科枝球虫属的动物。分布于印度洋以及西沙群岛等。.

查看 西沙群岛和印度枝球虫

印度棘茄鱼

印度棘茄鱼(学名:Halieutaea indica)为輻鰭魚綱鮟鱇目棘茄魚亞目棘茄魚科棘茄鱼属的鱼类,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區,從印度到新几内亚西海岸以及西沙群岛海域等,属于底层杂鱼,棲息深度可達100公尺,體長可達15公分,其一般生活于较深海域,生活習性不明。.

查看 西沙群岛和印度棘茄鱼

印度新近扇蟹

印度新近扇蟹(学名:Neoxanthias impressus)为扇蟹科新近扇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新喀里多尼亚、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安达曼群岛、毛里求斯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主要栖息于珊瑚礁浅水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印度新近扇蟹

卷肢绿蟹

卷肢绿蟹(学名:Chlorodiella crispipleopa)为扇蟹科绿蟹属的动物。分布于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主要生活于珊瑚礁盘的藻类丛中。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西沙琛航岛。.

查看 西沙群岛和卷肢绿蟹

卵形编枝球虫

卵形编枝球虫(学名:Plegmosphaera ovata)为光滑球虫科编枝球虫属的动物。在中国,分布于西沙群岛等。.

查看 西沙群岛和卵形编枝球虫

南岛

南岛可能是指:.

查看 西沙群岛和南岛

南岛 (西沙群岛)

南岛(英语:South Island),是西沙群島宣德群岛“七连屿”的一部分,又称“三峙”,地理坐标为北纬16°56'48",东经112°20'4",面积0.17平方公里,归属海南省三沙市七连屿管理委员会管辖。目前已经开放七连屿旅游。.

查看 西沙群岛和南岛 (西沙群岛)

南极洋葱海胆虫

南极洋葱海胆虫(学名:Cromyechinus antarctica)为星球虫科洋葱海胆虫属的动物。在中国,分布于西沙群岛等。.

查看 西沙群岛和南极洋葱海胆虫

南沙群岛

南沙群岛(亦称斯普拉特利群岛,Spratly Islands)是南海中南海诸岛的四大群岛中位置最南、岛礁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组群岛,地理上位于北纬3度40分到11度30分和东经109度30分到117度50分之间,南北长500多海里,东西宽400多海里,总面积82万平方海里,由230多个岛、洲、礁、沙和滩组成,露出水面的約占总数的1/5,目前已定名的約192个,總陸地面積约11平方公里。 南沙群島也是爭議最多的島嶼群,多達七個國家聲稱各自拥有島礁主权并且互相對峙。.

查看 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

南沙群岛主权争议

南沙群岛主权争议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华民国、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汶萊與印度尼西亚之间关于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的主權争议 。其中中國方面與越南宣稱擁有該群島完整的主權,馬來西亞、菲律賓、汶萊則宣稱擁有部分島嶼的主權,而印度尼西亚則是宣稱擁有200海里专属经济区。 南海諸島最早記載於中國漢代,一直是中國及東南亞國家的傳統捕漁場。19世紀末,中國清朝政府正式把南海納入中國版圖,並由廣東水師負責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及南沙群島的巡防任務。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中華民國政府派遣軍艦收回被日軍所佔據的南海諸島,並劃入其十一段線之內,稱其為中華民國在南海的疆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繼承了中華民國在南海的權利,改定九段線。 1970年以後,南海被發現蘊含大量資源,適逢中國大陸政局不穩無暇兼顧,越南、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乘機進佔領中華民國政權所聲索的南海島礁。1974年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越南爆發西沙海戰,前者戰勝,並取得西沙群島全部控制權,適逢中美蜜月期,中國大陸的做法沒有受到太多的批評。1988年3月,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越南爆發赤瓜礁海戰,前者再度戰勝,並取得赤瓜礁等7個島礁的控制權,鞏固了主權。進入二十一世紀,越南、中國等多國分別展開填海造陸。 2013年發生黃岩島對峙事件,在一次颱風中,中華人民共和國取得中沙黃岩島控制權,此後菲律賓單方面向位於荷蘭海牙的常設仲裁法院(PCA)提出南海仲裁,控告中華人民共和國違反《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及侵犯菲律賓的海洋權益(詳見: 南海仲裁案),在菲律賓向常設仲裁法院提出仲裁後,美國調整亞洲的美軍軍事部署,加強菲律賓的關係,以軍艦巡邏協防南海,確保菲律賓在南海的主權,中華人民共和國隨後則決定在南沙群島開展太平洋最大規模的人工造陸活動,宣示主權。2016年7月12日,南海仲裁案仲裁庭在中国缺席的情況下作缺席審判,認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張的九段線「無效」,否定其對南海的歷史權利。此外認為南沙群島無一島嶼能夠產生200海里專屬經濟區,南海島嶼遭到降格。當中最大的、由中華民國控制的太平島不是島嶼,沒有專屬經濟區。此次仲裁被認為是菲律賓的完全勝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張侵犯了菲律賓的主權。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則认为仲裁庭沒有管轄權,因此不接受、不承認裁決,并于当天对美济礁、渚碧礁的新建机场进行了校验飞行,遭到美國為首的國家以南海非軍事化回應,區域關係陷入前所未有的緊張。.

查看 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主权争议

南沙洲

南沙洲(英语:South Sand)位于南中国海西沙群岛的宣德群岛中,新西沙洲以北约500米处。面积约0.06平方公里,海拔约4米。四周略高,中部略低,东北岸及南岸有沙嘴发育呈三角形,顶端向海延伸。北岸和东南岸有海滩岩生成,洲上生长茂密的草丛和灌丛。1935年公布名称为“南滩”。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为“南沙洲”。中国渔民称其为“红草一”或“红草岛”。 南沙洲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实际控制,行政上划归海南省三沙市管辖。归属海南省三沙市西沙区七连屿村管辖。越南政府亦声称拥有其主权。.

查看 西沙群岛和南沙洲

南海

南海,又稱為南中國海、中国南海,是位於东南亚的陸緣海,被中國大陆、台灣、菲律宾群岛、马来群岛及中南半岛各國所环绕,為西太平洋的一部分。 南海海域面积有350万平方公里,其中有超过200个无原住民居住的島嶼和岩礁,這些島礁被合稱為南海諸島。除了是主要的海上运输航线外,南海据信还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南海海域牵涉到许多周邊国家的利益,是一个非常敏感的地区。.

查看 西沙群岛和南海

南海仲裁案

南海仲裁案,指菲律賓共和國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南中國海(菲律賓称西菲律賓海)中菲争议海域基于“九段线”的海洋权益主張及近年的海洋执法和岛礁开发活动已違反《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CLOS)为由向國際海洋法法庭提出,再由时任庭长柳井俊二與菲律賓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附件七任命仲裁人並委請常设仲裁法院提供场地和秘书服务的临时仲裁庭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提起的仲裁案。 2013年2月19日,中国正式拒绝参与仲裁案,称中国于2006年根据公约第298条作出的声明排除了该公约规定的争端处理机制在海域划界等问题上对中国的适用,并认为此案所涉争端实质上是超出公约调整范围的领土主权和海域划界问题,故仲裁庭对此案无管辖权。2014年12月7日,中国发表立场文件阐释在南海仲裁案管辖权问题上的立场。 2015年7月7日,仲裁庭舉行首次聽證會;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同時發表聲明,不承認仲裁庭對此案的司法管轄權,也拒絕菲律賓任何形式有關此案的和解提議。10月29日,仲裁庭正式裁定对此案菲律賓提出的7项诉求拥有管辖权,并将对菲律賓其他诉求的管辖权裁定留待审理时作出。 2016年7月12日,在中国缺席的情況下,仲裁庭公布仲裁结果,支持菲律宾在此案相关问题上的几乎全部诉求。仲裁庭5名仲裁员一致裁定,在《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下中国对南海自然资源不享有基于“九段线”的历史性权利。仲裁庭还認定中国在南海的填海造陆“给环境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并要求中国政府停止在南海的“活动”。.

查看 西沙群岛和南海仲裁案

南海仲裁案的國際反應

在南海仲裁案中,各国政府和一些国际组织对其或多或少地表达了看法,这涉及南中国海领土争端。这些国家和组织并不一定完全偏向某方,因为这关乎受争议地区的主权问题。.

查看 西沙群岛和南海仲裁案的國際反應

南海爭議

南海爭端指南中國海周边的幾個國家因為對於該海域的部分島嶼的主權归属、海域划分和相关海洋权利的聲索產生重疊從而發生的衝突。涉及該爭端的國家及地区有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汶萊、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和越南。 南中國海領土爭端包括南沙群島(見南沙群島主權爭議)、西沙群島和中沙群島的主權糾紛、北部灣海上邊界問題以及其他地區的爭議。後來有關位於印尼和馬來西亞附近的納土納群島的主權歸屬問題也被歸類進該爭端範圍中。各個國家出於自身利益,希望控制自己所主張擁有主權的島嶼的實際控制權,其中包括島嶼附近的專屬經濟區和捕撈地帶。由於懷疑南中國海的油氣蘊藏十分豐富,當事國也紛紛加入爭奪行列。其他一些爭奪該地區主權的理由有重要的航運通道,戰略控制等。 香格里拉對話是相關國家為解决該地區爭端和衝突的一個重要平臺。則是各國間為協調亞太地區的安全問題的另外一個重要平臺。 2013年,菲律賓提出南海仲裁案,控告中國的九段线主张和海洋执法活动違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美國,日本等域外國家相繼介入,令南海爭議由地區提升至國際層面。.

查看 西沙群岛和南海爭議

南海诸岛

南海诸岛或南海群岛是指南海南北约1800公里、东西约900多公里范围内诸多群岛、沙洲、礁、暗沙和浅滩的总称,北起北卫滩、西起万安滩、南至曾母暗沙、东止黄岩岛(另一说为海马滩)。自北至南,大致可以分为東沙群島、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等四大群岛,但通常不包含同樣位於南海海域內的印尼阿南巴斯群島與納土納群島,以及亞洲大陸的沿岸島嶼等(如海南島、香港島、新加坡島等)。 南海诸岛总面积约164.74km²。其中东沙群岛约1.74km²,西沙群岛约10km²,中沙群岛约150km²,南沙群岛约3km²,由於各國進行填海造陸,可能會隨時間有差異。.

查看 西沙群岛和南海诸岛

单刺盾牌蟹

单刺盾牌蟹(学名:Percnon guinotae)为方蟹科盾牌蟹属的动物。分布于圣诞岛及印度尼西亚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海南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常见于潮间带的珊瑚礁间。.

查看 西沙群岛和单刺盾牌蟹

单列齿鲷

单列齿鲷(学名:Monotaxis grandoculis)为輻鰭魚綱鱸形目龍占魚科单列齿鲷属的鱼类,俗名异黑鲷。.

查看 西沙群岛和单列齿鲷

单角蟹

单角蟹(学名:Menaethius monoceros)为蜘蛛蟹科单角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夏威夷群岛、斐济、澳大利亚、泰国、印度、红海、毛里求斯、非洲东岸、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海南岛、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一般栖息于低潮线的水草间或岩石旁。.

查看 西沙群岛和单角蟹

单齿瘤蟹

单齿瘤蟹(学名:Phymodius ungulatus)为扇蟹科瘤蟹属的动物。分布于从夏威夷到红海、非洲东岸、广泛地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区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主要栖息于珊瑚礁丛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单齿瘤蟹

单板盾尾鱼

单板盾尾鱼(学名:Axinurus thynnoides)为刺尾鱼科单板盾尾鱼属的鱼类。分布于印度洋中部诸岛、印度尼西亚至菲律宾及新几内亚、台湾岛以及西沙群岛等。.

查看 西沙群岛和单板盾尾鱼

单斑蝴蝶鱼

单斑蝴蝶鱼(学名:Chaetodon unimaculatus)又称一點蝴蝶魚,为蝴蝶鱼科蝴蝶鱼属的鱼类。分布于非洲东岸、至太平洋美拉尼西亚、南到新几内亚、北到日本、台湾岛以及西沙群岛等。次鱼体长20公分左右,主要分布在珊瑚礁附近,1-60米深度海域。.

查看 西沙群岛和单斑蝴蝶鱼

反華

反华、排华或恐华,在不同情境及時空脈絡下指反對、排斥或歧視華裔、华人、中國人或中国政府的簡要代稱。由於這兩字的實質內容取決於是「誰」(非華主流社會、反對中国政府政體或政策人士)反對「什麼」(華裔、华人、中國人或中国政府),因此在政治論述中當被用來對华人、中國人或中国政府進行政治權益或正當性辯護,在不同的時空情境下會有不同的反應和詮釋。反华并不等于反共。 在非華人主導的社會情境下,反華一詞指的是華裔及华人為少數族裔的情境下受到主流社會的反對或排斥表現及政策。因此非漢人/華人主流社會對华人及華裔做為少數族裔產生的反对、排斥、歧視、仇视或恐惧的情绪或具體反华或排华現象,乃為族群矛盾政治緊張關係的表現, 有時和種族主義或仇視外來移民相關。這未必和在国际关系及中國外交政策上的反中或恐华相關的所謂「境外反華勢力」的政治宣傳及論述相等。.

查看 西沙群岛和反華

口螺

口螺(学名:Stomatia phymotis)是一個海螺的物種,海洋腹足綱軟體動物的一種。本物種舊屬原始腹足目的口螺科口螺属,但現時口螺科已被降為鐘螺目鐘螺科之下的口螺亞科。.

查看 西沙群岛和口螺

台灣地位未定論

台灣地位未定論,或稱台灣主權未定論,認為台灣的主權歸屬未定,是關於台灣國際地位的論述之一。 台灣地位未定之說出現於二戰戰後初期,至遲由美國駐台新聞處處長羅伯特·卡度於1946年提出該論述。美國國務院喬治·凱南與副手保羅·尼采、美國國務院特別政治事務辦公室主任迪安·魯斯克等人都在1948年提出过台灣地位未定的議論。1949年3月更有駐日盟軍總司令麥克阿瑟表示:「在對日和約簽定之前,台灣仍屬於盟軍總部」;同年4月15日,美國國務院新聞事務特別助理公開表示台灣與戰時的庫頁島一樣,「其最后地位將由一項和約決定」。麥克德莫特之言是美國官方首次公開表明台灣地位未定。 随着1948年底國共內戰情勢逆轉,美國對於可能被中共佔領的台灣進行政策檢討。1949年,美國以外交與經濟手段保衛台灣的結果均告失敗,認為台灣終將落入中共之手。在國務院掌握決策優勢下,美國為擺脫介入國共內戰失敗的責任,決定從中脫身。1950年初,美國國務卿艾奇遜草擬一聲明並說服美國總統杜魯門接受。1950年1月5日,杜魯門出面發表該聲明:為實踐《開羅宣言》與《波茨坦公告》,台灣移交給蔣介石四年以來,美國及其它盟國均接受中國在台灣行使權力。艾奇遜當日稍後也闡釋杜魯門的說法表示:中國管理台灣已達四年之久,美國及其盟國對於該項權力與該項佔領從未發生疑問,當台灣被納為中國的一省時也未發出法律上的疑問,因為人們認為那是合法的,現在若干人認為情形改變了,他們認為現在控制中國大陸的那個勢力,對我們是不友好的,而那個勢力,不久將獲得其他若干國家的承認,因此他們就主張:「好,我們等待一個條約吧。」 美國國務卿艾奇遜在1950年1月聲明「美國太平洋防線」不包括朝鮮半島和台灣,蘇聯得知後決定支持並軍事援助北韓的統一朝鮮以及中共的攻佔台灣計劃。2月14日中共與蘇聯簽訂《中蘇友好互助條約》,艾奇遜拉攏中共離間蘇聯的計畫宣告失敗,轉變成積極圍堵政策。6月25日韓戰爆發,美國為防止中共佔領台灣,杜魯門於6月27日發表聲明派遣第七艦隊協防台灣,實施台海中立化,同時聲明:台灣未來的地位必須等到太平洋地區恢復安全、對日本的和平條約訂立、或經聯合國審議後才能決定。後世普遍將此聲明解讀為台灣地位未定論之起源。 依國際法而言,戰爭的始末是從宣戰到和平條約生效為止,所有經過協議後的權利義務須在和平條約生效以後才能產生法律關係。1951年日本與同盟國簽訂《舊金山和約》,1952年又與中華民國政府簽訂《中日和約》,但是在這些和約中,日本都只有表示「放棄」對台灣、澎湖等島嶼的一切權利、權利名義與要求,並未表明台灣主權歸屬於何方。 《舊金山和約》簽訂時,絕大多數簽約國代表的共識為台灣的地位暫時未定,應在適當時機依照《聯合國憲章》的住民自決原則,經由公民投票由住民決定,但是現今尚未為解決此問題而舉辦公民投票。目前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國政府依據《開羅宣言》與《波茨坦公告》以及《中日聯合聲明》或《中日和約》來否定台灣地位未定論,並各自主張擁有台灣與澎湖的主權。而美國則視《開羅宣言》與《波茨坦公告》中關於台灣的部份為從未正式執行的意向聲明,且視《中日和約》未處理台灣地位,並認為台灣地位未定。美國政府在《中美建交公報》與《八一七公報》聲明了美國「認知中國的立場,即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其後表示「認知」不代表認可、不代表接受,除了「認知」以外不代表任何意義。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意為不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台灣的主張,亦不承認台灣是主權國家。.

查看 西沙群岛和台灣地位未定論

台礁

台礁(Platform reef,Table reef)生物礁体。为一种平顶孤立的珊瑚礁礁盘,其礁盘明显高出周围海底,而礁盘中央没有潟湖。很多台礁顶部中央非但没有低洼的潟湖,反而突出海面,形成由珊瑚砂、贝壳和钙藻碎片堆积成的沙洲或小岛,而围绕着沙洲或小岛的是珊瑚丛生的礁盘,中国西沙群岛的中建岛礁盘就是一典型台礁,印度尼西亚沿海也有台礁成片出露。 台礁是一个和环礁相对的概念,但两者并没有明显区分的界限,有的礁盘中央只是微微低凹,介于环礁和台礁之间;而有的大型环礁非常不完整,其断续的礁环局部却与台礁相似,例如中国西沙群岛的永兴岛属于宣德环礁,但其礁盘和台礁相似。 Category:海洋 Category:地形 Category:珊瑚礁.

查看 西沙群岛和台礁

叶剑英

叶剑英(),原名宜伟,字沧白,汉族,廣東梅县客家人,中国共产党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之一。 叶剑英早年曾任黄埔军校教授部副主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参谋长,参与北伐战争。1927年12月,组织广州起义。第一次国共内战时期,任中革军委总参谋长、红一方面军参谋长等职务,参与历次反围剿战役及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参谋长、中央军委参谋长。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任中央军委副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后委书记、华北军政大学校长兼政治委员。1949年1月,任北平聯合辦事處主任,為接管北平做了大量的工作。同年參加中共代表團,同南京國民政府代表團進行和平談判。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中共中央華南分局第一書記、廣東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中央人民政府委員、廣東省人民政府主席、廣州市市長,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力量监察部部长、军事科学院院长兼政委等职务,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并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卷入“二月逆流”案。林彪事件后,他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国防部部长。 1976年毛泽东逝世后,他与国务院总理华国锋、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等人联手策划怀仁堂事变,逮捕四人帮成员。此后担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廢除國家主席時期相當於國家元首)等職。1986年10月22日,叶剑英在北京逝世,骨灰安葬于广州红花岗烈士陵园。.

查看 西沙群岛和叶剑英

司令礁

司令礁(英语:Commodore Reef)位于南沙群岛榆亚暗沙东北约25海浬,是一個自东向西长约15公里的环礁,水退時是一個連體沙洲,面积27.5平方公里(包括低潮后环礁内海域,涨潮只有东部露出水面)。目前被菲律賓實際控制,菲律宾称“Rizal”。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越南及馬來西亞亦聲稱對此島擁有主權。.

查看 西沙群岛和司令礁

双匿接合十字虫

双匿接合十字虫(学名:Zygostaurus amphitectus)为十字叶虫科接合十字虫属的动物。分布于大西洋、太平洋以及西沙群岛等。.

查看 西沙群岛和双匿接合十字虫

双羽六树虫

双羽六树虫(学名:Hexadendron bipinnatum)为三轴球虫科六树虫属的动物。分布于中太平洋以及西沙群岛等。.

查看 西沙群岛和双羽六树虫

双额滑面蟹

双额滑面蟹(学名:Etisus bifrontalis)为扇蟹科滑面蟹属的动物。分布于从帕邁拉環礁、夏威夷群岛、萨摩亚群岛直到马尔代夫群岛的整个印度-西太平洋区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主要生活于珊瑚礁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双额滑面蟹

双齿绿蟹

双齿绿蟹(学名:Chlorodiella bidentata)为扇蟹科绿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新喀里多尼亚、印度、红海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海南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多生活于珊瑚礁丛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双齿绿蟹

双齿毛足蟹

双齿毛足蟹(学名:Lachnopudus bidentatus)为扇蟹科毛足蟹属的动物。分布于夏威夷、塔希提岛、斐济群岛、新几内亚、圣诞岛、菲律宾、安达曼群岛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多生活于珊瑚礁浅水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双齿毛足蟹

双格凹缘䗩

双格凹缘(学名:Emarginula bicancellata),又名双格凹缘螺,是裂螺科边罅螺属的一种。舊屬原始腹足目,今屬古腹足總目Lepetellida。.

查看 西沙群岛和双格凹缘䗩

双斑疹贝

双斑疹贝(学名:Pustularia bistrinotata)又稱花珠宝螺(Cypraea bistrinotata),为宝贝科疹贝属的动物。分布于太平洋暖水区,可見於台湾岛及中国大陆的海南岛、西沙群岛等地,于暖水生活,可能栖息在低潮区或稍深的浅海珊瑚礁间、礁石缝隙内。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俾斯麦群岛。.

查看 西沙群岛和双斑疹贝

双斑豆娘鱼

双斑豆娘鱼(学名:Abudefduf biocellatus)为雀鲷科豆娘鱼属的鱼类。分布于红海、印度洋非洲东岸至太平洋中部、北至日本、台湾岛以及西沙群岛、南沙群岛、海南岛等。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关岛。.

查看 西沙群岛和双斑豆娘鱼

变化结节滨螺

变化结节滨螺(学名:),又名「臺灣玉黍螺」,一般分類及聯合國所屬的將之歸類於中腹足目玉黍螺科的結節濱螺屬,但WoRMS把本物種及大多數其他同屬物種重新分類到「Echinolittorina Habe, 1956」。主要分布於分布於台灣東北岸與離島,還有南中國海的香港和西沙群島,常棲息於岩礁海岸,潮間帶上半部。其形態為:殼厚,殼色黃灰色。殼形較圓,體層大,周緣較圓,殼表螺肋由弱顆粒組成,或成強肋無顆粒,螺肋粗細較均勻,部分標本有縱肋。無臍孔。殼內深褐色,殼口近圓形,下緣較圓。口蓋角質,褐色。.

查看 西沙群岛和变化结节滨螺

叉斑锉鳞鲀

叉斑锉鳞鲀(学名:Rhinecanthus aculeatus),又名鴛鴦砲彈、尖吻棘魨,为輻鰭魚綱魨形目鱗魨亞目鳞鲀科锉鳞鲀属的鱼类。分布于太平洋及印度洋等热带海域,以及非洲西岸、太平洋东达夏威夷群岛、东南达邓尔贵斯群岛及大赫的岛、南达澳洲的昆士兰沿岸、西以及西沙群岛海域等,属于暖水性鱼类,棲息深度0-50公尺。本物種的棲息地主要分布在珊瑚礁周圍,常在附近的區域覓食。在繁殖季節時會以產卵處為中心,進行領域性的巡游以保護其後代。雄性及雌性均有各自的棲息範圍,以小型的魚類或甲殼類動物、或藻類等其他有機物質為食物,可做為食用魚及觀賞魚。该物种的模式产地位在印度洋。.

查看 西沙群岛和叉斑锉鳞鲀

吴哥窟

吳哥窟()位於柬埔寨西北部,在暹粒市北5.5公里。原始的名字是Vrah Vishnulok,意思為“毗湿奴(遍入天)的神殿” 。中國元代古籍《岛夷志略》稱之為“桑香佛舍”。它是吳哥古跡中,保存得最完好的的庙宇,以建築宏偉與浮雕細緻聞名於世,是世界上最大的庙宇, 。也是一座巨大的水上都市。 十二世紀的吳哥王朝國王苏利耶跋摩二世希望在平地興建一座規模宏偉的石窟庙山,作為吳哥王朝的太庙。因此舉全國之力,花了大約35年建造。吴哥窟建成于14世纪前半。吴哥窟绝非供大群信徒朝拜的西式的教堂或东方寺院,而是一座宏伟的太庙,供奉化身为印度教之神的国王George Coedḕs Angkor An Introduction p32。 吴哥窟結合了高棉历代庙宇建筑的兩個基本的元素:立体庙山的多层方坛和平地庙宇的回廊Marilia Albanese p202。吴哥窟的庙山由三層長方形有回廊环绕的平台組成,层层高叠,形如金字塔,象征印度神話中位於世界中心的须弥山。庙山頂部矗立著按五點梅花式排列的五座宝塔,象徵须弥山的五座山峰。三道回廊象征须弥山所在地的土、水、风;庙山周边环绕一道护城河,象征环绕须弥山的鹹海Maurice Glaize,Monuments of Angkor,Part II, Angkor Wat p59Marilia Albanese p202。多年從事吳哥窟維修工作的法国远东学院古跡維修专家(Maurice Glaize)認為“吳哥窟是吳哥古跡中以造型之雄偉、佈局之平衡、比例之協調、線條之优美,威風赫赫,可比美世界上任何最杰出的建筑成就,而毫不遜色。”。 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將吳哥古跡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各地来吴哥窟观光的游客一持续增加,从1993年不到一万人次,迄至2007年已达二百万人次,吴哥窟已成为旅游胜地。一百多年來,世界各国投入大量資金在吳哥窟的維护工程上,以保护這份世界文化遗产。吳哥窟的造型,从1863年开始就已經成為柬埔寨國家的標誌,展現在柬埔寨国旗上。.

查看 西沙群岛和吴哥窟

吻带豆娘鱼

吻带豆娘鱼(学名:Abudefduf cyaneus)为雀鲷科豆娘鱼属的鱼类。分布于印度尼西亚至萨摩亚、北至日本琉球群岛以及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等。.

查看 西沙群岛和吻带豆娘鱼

同齿拟刺鲨

同齿拟刺鲨(学名:Pseudocentrophorus isodon)为角鲨科拟刺鲨属的鱼类。在中国,分布于西沙群岛、珠江外海等。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西沙群岛。 它体长可达85.6公分。.

查看 西沙群岛和同齿拟刺鲨

向定隐丛海葵

向定隐丛海葵(学名:Cryptodendrum adhaesivum)为大海葵科隐丛海葵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以及南海西沙群岛等。.

查看 西沙群岛和向定隐丛海葵

各国土地灌溉面积列表

这是一个各国土地灌溉面积列表,数据大部分来源于世界概况。.

查看 西沙群岛和各国土地灌溉面积列表

吕远

吕远()原名吕元凤,祖籍山东省海阳县,生于今辽宁省丹东市,中华人民共和国作曲家、作词家梁茂、新之,扎根于民族音乐的土壤——记作曲家吕远同志,齐鲁艺苑1982(s1):61-60。.

查看 西沙群岛和吕远

墨氏圆尾鹱

墨氏圆尾鹱(Murphy's Petrel)是鹱科中的小型鹱类,与海燕相似而体型较大,一般体长50厘米,翼较长。鼻孔背位,左右分离。常于大海低空逐浪飞行。以小鱼、乌贼和甲壳动物等无脊椎动物为食,有些种常跟随船只捕食死鱼和人抛弃的食物残渣。.

查看 西沙群岛和墨氏圆尾鹱

多刺毛貝綿蟹

多刺毛貝綿蟹(学名:Hirsutodynomene spinosa),又名 刺贝绵蟹或 多刺贝绵蟹, 為綿蟹總科贝绵蟹科贝绵蟹亚科毛貝綿蟹屬 下的一个种。原屬貝綿蟹屬。 本物種亦是Hirsutodynomene屬的模式種。.

查看 西沙群岛和多刺毛貝綿蟹

多瘤海参

多瘤海参(学名:Holothuria verrucosa)为海参科海参属的动物。分布于马达加斯加、毛里求斯、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夏威夷群岛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主要生活于珊瑚礁缝隙内。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夏威夷群岛。.

查看 西沙群岛和多瘤海参

多柱海参

多柱海参(学名:Holothuria multipilula)为海参科海参属的动物。在中国大陆,分布于西沙群岛等地,一般生活于珊瑚碎枝下。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西沙群岛永兴岛。.

查看 西沙群岛和多柱海参

多板盾尾鱼

多板盾尾鱼(学名:Prionurus scalprus)为刺尾鱼科多板盾尾鱼属的鱼类。分布于日本南部至中国西沙群岛、台湾岛以及西沙群岛等。.

查看 西沙群岛和多板盾尾鱼

大中華

大中華(Greater China)是概括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概念,此概念目前尚有爭議。部份人士認為此概念包含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台灣,另一部份人士認為還包含新加坡,更有人認為包含東南亞、美洲、歐洲的海外華人。最早於1930年由美國地理學家葛德石所提出。 「大中華」不對包含地區的政治地位做出明顯政治判斷,支持者認為可以避免兩岸關係中的政治及主權爭議,以降低政治與意識形態的衝突,同時避及一个中国的政治意涵。此用詞可以把臺灣、港澳、蒙古等地與中國大陸區別出來,同時也不等於指這些地域等同獨立國家。該詞也用於經濟與商業領域,如台灣經濟學家鄭竹園提出的「大中華共同市場」構想和「大中華經濟圈」概念。.

查看 西沙群岛和大中華

大中華地區島嶼列表

此處所指“大中華地區”为地理及文化意义上的大中华地区两岸四地,包括中國大陸、台湾、香港和澳门,非政治上之中华民国或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使實際主權的区域。 根据中華人民共和国官方於1988年至1995年进行的全国海岛资源综合调查表明,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有6536个,总面积达8万平方公里,岛屿的海岸线总长达14217.8公里,其中有居民居住的岛有450个。此后,由于围垦造成一部分岛屿连陆,海岛的数量有所减少。 大中華地區的岛屿主要有四种类型:大陆岛、冲积岛、火山岛、珊瑚岛。.

查看 西沙群岛和大中華地區島嶼列表

大囊海眼虫

大囊海眼虫(学名:Haliomma macrodoras)为星球虫科海眼虫属的动物。分布于中太平洋以及西沙群岛等。.

查看 西沙群岛和大囊海眼虫

大球筛盘虫

大球筛盘虫(学名:Sethodiscus macrococcus)为镜盘虫科筛盘虫属的动物。分布于北太平洋以及西沙群岛等。.

查看 西沙群岛和大球筛盘虫

大眼真鲨

大眼真鲨(学名:Carcharhinus macrops)为真鲨科真鲨属的鱼类。在中国,分布于西沙群岛等。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西沙群岛。.

查看 西沙群岛和大眼真鲨

大黃蜂號航空母艦 (CV-12)

大黃蜂號航空母艦(USS Hornet CV-12)是一艘隸屬於美國海軍的航空母艦,為艾塞克斯級航空母艦的四號艦。她是美軍第八艘以大黃蜂為名的軍艦,艦名源自美國獨立戰爭時期大陸海軍的一艘單桅縱帆船。 大黃蜂號於1942年開始建造,艦名原為奇爾沙治(Kearsarge)。同年10月,美軍在聖克魯斯群島戰役損失了大黃蜂號,美軍在稍後將建造中的CV-12更名為大黃蜂號,以作紀念。1943年大黃蜂號下水服役,並在1944年開始參與太平洋戰爭,更避過了日軍所有攻擊。戰後大黃蜂號退役封存,在韓戰時期進行SCB-27A改建,又在期間重編為攻擊航母(CVA-12),於1953年在大西洋艦隊重新服役。翌年大黃蜂號返回太平洋艦隊,又在稍後進行SCB-125現代化改建,增設斜角飛行甲板。 1958年大黃蜂號重編為反潛航母,舷號改為CVS-12,繼續留在太平洋執勤。稍後大黃蜂號參與美國的太空計畫,先後擔任太陽神3號、太陽神11號及太陽神12號的救援船;並在越戰期間到越南外海執勤,但未有參與陸上攻擊。 大黃蜂號在1970年退役,並在1989年除籍。雖然大黃蜂號在1991年獲評為美國國家歷史地標,但海軍仍在1993年將大黃蜂號出售,並在1995年將之拖到拆船廠拆解。在民間組織努力下,海軍在同年中止出售合約,於1998年正式將大黃蜂號交予民間組織,用作博物館艦。同年大黃蜂號博物館在阿拉米達正式開放。.

查看 西沙群岛和大黃蜂號航空母艦 (CV-12)

大杆指参

大杆指参(学名:Chiridota stuhlmanni)为指参科指参属的动物。分布于桑给巴尔、马达加斯加、马尔代夫群岛、斐济群岛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多栖息于珊瑚礁碎珊瑚底下。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桑给巴尔。.

查看 西沙群岛和大杆指参

太平島

太平島(Itu Aba Island / Taiping Island,Ligaw / Ligao,),位居南海南沙群島北部中央鄭和群礁西北角,位在南海西側航道的東邊,面積0.51平方公里,是南沙群島中最大的天然島嶼。東距中洲礁約3.1海浬(約6公里)、敦謙沙洲約7.1海浬(約13公里),西南距南薰礁16海浬(約30公里)。目前由中華民國高雄市旗津區中興里實際控制與管轄,與高雄港相距約1,600公里。此外中華人民共和國、菲律賓、越南皆主張擁有太平島主權。 菲律賓向常設仲裁法院控告中華人民共和國,申請「南海紛爭仲裁」,常設仲裁法院於2016年7月12日之菲律賓控告中國案仲裁書當中指出,南沙群島是岩礁而非島。事後中華民國對於該仲裁表示不承認、不接受。.

查看 西沙群岛和太平島

太阳星虫

太阳星虫(学名:Heliaster hexagonium)为星球虫科太阳星虫属的动物。分布于地中海以及西沙群岛等。.

查看 西沙群岛和太阳星虫

头带副绯鲤

头带副绯鲤(学名:Parupeneus chryserdros)为羊鱼科副绯鲤属的鱼类。分布于非洲东岸至太平洋中部诸岛以及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等,属于热带和亚热带底层鱼类。.

查看 西沙群岛和头带副绯鲤

奇乳海参

奇乳海参(学名:Holothuria axiologa)为海参科海参属的动物。分布于帛琉群岛、加罗林群岛、新喀里多尼亚、托列斯海峡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多见于珊瑚礁区域以及水深5-20m。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托列斯海峡。.

查看 西沙群岛和奇乳海参

妝飾銜鰕虎魚

妝飾銜鰕虎魚(学名:Istigobius ornatus)为鰕虎鱼科銜鰕虎魚属的鱼类,俗名妆氏珠鰕虎鱼、饰衔鲨。分布于黄海、印度洋非洲东岸至太平洋中部密克尼罗尼西亚和萨摩亚群岛、北至日本、南至澳大利亚以及西沙群岛、海南岛等海域、台湾海峡等,属于暖水性鱼类,體長可達11公分。其多栖息于沿岸岩礁和珊瑚礁丛中,可做為觀賞魚。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马萨瓦、红海。.

查看 西沙群岛和妝飾銜鰕虎魚

子安辐肛参

子安辐肛参(学名:Actinopyga lecanora)为海参科辐肛参属的动物,俗名黄瓜参、子安贝参、石参。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区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常栖息于珊瑚礁种以及常生活在岸礁内、短叶海草多的沙底。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尼西亚。.

查看 西沙群岛和子安辐肛参

字纹弓蟹

字纹弓蟹(学名:Varuna litterata)为弓蟹科弓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圣诞岛、新加坡、泰国、印度、马达加斯加、非洲东岸、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广东、海南岛、西沙群岛、福建、浙江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一般生活于河口半咸水地区、又可到离河口不远的淡水中,有时爬在海边漂浮的木材上。.

查看 西沙群岛和字纹弓蟹

宣德环礁

宣德环礁是西沙群岛东北部的大型环礁,是西沙群岛东部宣德群岛两大环礁之一(另一为东岛环礁)。.

查看 西沙群岛和宣德环礁

宣德群岛

宣德群岛是西沙群岛的组成部分,因纪念明朝宣德年间郑和下西洋而得名。在西沙群岛中,永乐群岛在西,宣德群岛在东,故宣德群岛又称东侧群岛,包括宣德环礁、东岛环礁、浪花礁、西渡滩等岛礁、沙洲、暗滩等。.

查看 西沙群岛和宣德群岛

宽尾鳞鲀

宽尾鳞鲀(学名:Abalistes stellatus)为輻鰭魚綱魨形目鱗魨亞目鳞鲀科宽尾鳞鲀属的鱼类,分布于红海、印度洋非洲东海岸至太平洋中部夏威夷群岛、南至澳大利亚以及西沙群岛、海南岛等海域及广东沿海和台湾海峡等,属于热带近海常见底层鱼,棲息深度7-350公尺,本魚身體灰褐色,背部橄欖色,具有非常小的灰白斑點,腹部從黃褐色斑點逐漸變成微白色網狀紋,而且一個小的白斑在尾柄上,一個寬的白色條紋在身體側邊上,在後鰓裂是大的骨鱗片,背鰭硬棘3枚;背鰭軟條25-27枚;臀鰭軟條24-25枚,體長可達60公分,棲息在沙泥底質水域,生活習性不明。.

查看 西沙群岛和宽尾鳞鲀

密点胡椒鲷

密点胡椒鲷(学名:Plectorhynchus punctatissimus)为石鲈科胡椒鲷属的鱼类。分布于印度洋塞舌耳群岛和毛里求斯、南到太平洋澳大利亚昆士兰沿岸以及西沙群岛等。.

查看 西沙群岛和密点胡椒鲷

密毛瘤蟹

密毛瘤蟹(学名:Phymodius laysani)为扇蟹科瘤蟹属的动物。分布于夏威夷群岛、吉尔伯特群岛、马绍尔群岛、利基埃普岛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多生活于珊瑚礁丛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密毛瘤蟹

小厚纹蟹

小厚纹蟹(学名:Pachygrapsus minutus)为方蟹科厚纹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夏威夷、斐济群岛、萨摩亚、新喀里多尼亚、丹老群岛、马达加斯加、非洲东岸、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海南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多栖息于潮间带的岩石逢或珊瑚礁缝隙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小厚纹蟹

小喙猎女神螺

小喙猎女神螺(学名:Purpurcapsula exigua),又名桃紅蛹螺,桃色玉螺等,为猎女神螺科之下的一個海螺物種的动物,屬於迷你貝的一種。 本物種舊屬石榴螺科或猎女神螺科的喙猎女神螺属,今屬Purpurcapsula屬。.

查看 西沙群岛和小喙猎女神螺

小窗凹緣䗩

小窗凹緣(学名:Emarginula genestrella),是原始腹足目裂螺科边罅螺属的一种。.

查看 西沙群岛和小窗凹緣䗩

小疣瘤蟹

小疣瘤蟹(学名:Phymodius granulosus)为扇蟹科瘤蟹属的动物。分布于印度尼西亚、印度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一般生活于珊瑚礁丛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小疣瘤蟹

小金刚蝾螺

小金刚蝾螺(学名:Liotina peronii),又名南岛方格螺,是原始腹足目蝾螺科胀脉螺属的一种。.

查看 西沙群岛和小金刚蝾螺

小旋篮虫

小旋篮虫(学名:Larcospira minor)为石太阳虫科旋篮虫属的动物。在中国,分布于西沙群岛等。.

查看 西沙群岛和小旋篮虫

尖吻棘鱗魚

尖吻棘鱗魚(学名:Sargocentron spiniferum,又稱尖吻金鱗魚、棘鳂,俗名金鱗甲、鐵甲兵、鐵線婆)是輻鰭魚綱金眼鯛目金鱗魚科棘鱗魚屬的其中一種鱼类。.

查看 西沙群岛和尖吻棘鱗魚

尖筛目贝

尖筛目贝(学名:Cribraria teres)为宝贝科筛目贝属的动物。分布于北自日本、经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至澳大利亚、东自克利珀顿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经太平洋中部诸岛至印度洋诸岛至东非沿岸、波斯湾、红海、至南非沿岸、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香港、海南岛、西沙群岛等地,常生活于潮间带低潮区或稍深的浅海珊瑚礁间以及红色海绵下面。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尼西亚安汶。.

查看 西沙群岛和尖筛目贝

少刺短浆蟹

少刺短浆蟹(学名:Thalamita danae)为梭子蟹科短浆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菲律宾、澳大利亚、新喀里多尼亚、印度尼西亚、印度、红海以及中国大陆的广西、西沙群岛、海南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多生活于低潮线附近的岩礁中以及沙或泥沙质浅海底,以珊瑚礁地区尤为常见。.

查看 西沙群岛和少刺短浆蟹

少鳞燕鳐

少鳞燕鳐(学名:Cypselurus oligolepis),又名寡鱗飛魚,为飞鱼科燕鳐属的鱼类,俗名寡鳞飞鱼、飞鱼、寡鳞燕鳐鱼、飞鸟。分布于新加坡、非洲东岸、东到社会群岛、南到新几内亚、北到南海北部以及南海、台湾海峡、西沙群岛、中沙群岛海域等海域,属于热带海洋中上层鱼类。栖息于水色澄清海区的表层。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尼西亚。.

查看 西沙群岛和少鳞燕鳐

履乌贼

履乌贼(学名:Sandalops melancholicus)为小头乌贼科履乌贼属的动物(單屬單種)。分布于日本九州岛南端、琉球群岛、加罗林群岛、澳大利亚西北部、印度东部、特里斯坦--达库尼亚群岛、加勒比海、巴西东部海域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南部海域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多栖息于陆坡区。其生存的海拔范围为。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特里斯坦--达库尼亚群岛,。.

查看 西沙群岛和履乌贼

巨梅花参

巨梅花参(学名:Thelenota anax)为刺参科梅花参属的动物。分布于马达加斯加、印度尼西亚、关岛、贝劳群岛、马绍尔群岛、托列斯海峡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常栖息于暴露于珊瑚礁以及水深13-16米的沙底。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托列斯海峡。.

查看 西沙群岛和巨梅花参

巨斑花蛇鰻

巨斑花蛇鰻(学名:Myrichthys maculosus),又稱黑斑花蛇鰻、硬骨篡,为蛇鳗科花蛇鳗属的鱼类。分布于红海及东非、东到夏威夷及社会群岛、北到日本南部以及西沙群岛、台湾等海域等,属于珊瑚礁区鱼类。.

查看 西沙群岛和巨斑花蛇鰻

巴岛小扇蟹

巴岛小扇蟹(学名:Maldivia palmyrensis)为扇蟹科小扇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巴美拉岛、阿尔达布拉群岛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主要栖息于珊瑚礁浅水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巴岛小扇蟹

不规则腰带虫

不规则腰带虫(学名:Cypassis irregularis)为圆管虫科腰带虫属的动物。分布于中美和南美沿海、加利福尼亚湾以及中国东海、西沙群岛等海域。.

查看 西沙群岛和不规则腰带虫

丝尾鼻鱼

丝尾鼻鱼(学名:Naso vlamingii)为刺尾鱼科鼻鱼属的鱼类,俗名丝条盾尾鱼。分布于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至太平洋中部夏威夷和波利尼西亚、南至澳大利亚东北部、北至日本、台湾岛以及西沙群岛等。.

查看 西沙群岛和丝尾鼻鱼

丝条凡塘鳢

丝条凡塘鳢(学名:Valenciennea strigatus)为輻鰭魚綱鱸形目鰕虎魚科凡塘鳢属的鱼类,又名紅帶范氏塘鱧、丝条美塘鳢。.

查看 西沙群岛和丝条凡塘鳢

两个中国

兩个中國是一種近現代描述兩岸關係或者國共關係的政治用語,特指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政治現实上作为两个主权国家或政治实体。.

查看 西沙群岛和两个中国

带掌花瓣蟹

带掌花瓣蟹(学名:Liomera cinctimana)为扇蟹科花瓣蟹属的动物。分布于广泛地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区。从日本、澳大利亚到非洲东岸、也到达美洲两岸、从加利福尼亚半岛至克利帕顿岛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常生活于浅水岩石海岸处以及珊瑚礁丛中亦常见。.

查看 西沙群岛和带掌花瓣蟹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称「中国」,是位於东亚的社会主义国家,首都位于北京。中国領土面積約96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纯陸地面積第二大、陸地面積第三大、總面積第三大或第四大的國家,當中劃分為23個省份、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 中國地势西高东低而呈現三级阶梯分布,大部分地区属于溫帶、副熱帶季风气候,地理景致與氣候型態丰富多樣,有冰川、丹霞、黃土、沙漠、喀斯特等多种地貌杜蕙.

查看 西沙群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是關於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實施的外交政策和其歷史,中国政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尊严;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谋求同世界各国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推动建立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宣称外交以建立一个强大与统一的中国为目标,并应在世界上有广泛影响力。由于中華人民共和國至今并未经历政黨輪替,其社会意识形态(指导思想)也一直呈现一元及权威的形态,所以中国的外交政策有很好的连续性。 中華人民共和國一贯反对與其有外交關係的國家與中華民國政府、西藏流亡政府和東突組織建立任何關係或與其代表會面,視之為干涉內政。.

查看 西沙群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

中华人民共和国疆域

中华人民共和国所主张的领土面积达960多万平方公里,實際統治領土則約957萬平方公里,兩者均居全球第三位,其中领陆面积为世界第二位;主张领海面积为473万平方公里。陆界长22,457公里,從東北部到南部,与以下14国依次接壤: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大陆海岸线18,000公里,沿海岛屿有5400多个,总面积3.87万平方公里。根据官方主张,中华人民共和国领陆疆域图呈“雄鸡”形状,若加上领海则呈“火炬”形状。.

查看 西沙群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疆域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变化

中華人民共和國领土变化,主要指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其实际控制地域发生的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承接自中华民国领土,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领土的主张和实际控制与中华民国政府不尽相同。 截至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版图(实际控制)大小为1045万km2,包括.

查看 西沙群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变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口海事法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口海事法院,位于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人民大道74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所海事法院。.

查看 西沙群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口海事法院

中华索贻贝

中华索贻贝(学名:Hormomya sinensis)为贻贝科索贻贝属的动物。在中国大陆,分布于西沙群岛等地,属于热带珊瑚礁栖息种。多见于低潮线附近以及附着在珊瑚礁上。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西沙群岛金银岛。.

查看 西沙群岛和中华索贻贝

中华瘤结蟹

中华瘤结蟹(学名:Tylocarcinus sinensis)为蜘蛛蟹科瘤结蟹属的动物。在中国大陆,分布于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多栖息于珊瑚礁盘浅水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中华瘤结蟹

中华沙群海葵

中华沙群海葵(学名:Palythoa sinensis)为鞘群海葵科沙群海葵属的动物。在中国,分布于南海等海域。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西沙群岛晋卿岛。.

查看 西沙群岛和中华沙群海葵

中岛

中島可以指:;地.

查看 西沙群岛和中岛

中岛 (西沙群岛)

中岛,是西沙群島宣德群岛“七连屿”其中一部分,又称“二岛 ”,地理坐标为北纬16°57'19",东经112°19'27",面积0.13平方公里,归属海南省三沙市西沙区七连屿村管辖。目前已经开放七连屿旅游。.

查看 西沙群岛和中岛 (西沙群岛)

中建

中建可能是以下的公司:.

查看 西沙群岛和中建

中建岛

中建岛位于西沙群島西南处,是西沙群岛最南端的岛屿,距离西沙群岛永兴岛178公里。为纪念1946年中华民国政府派往接收西沙群岛的“中建号”军舰而得名。因从海南岛去往南沙群岛的中途上,故被渔民称为“半路峙”,又盛产各种海螺,故又被渔民称为“螺岛”。该岛是在台礁顶部发育成的灰沙岛,四周有沙堤,内有残留浅水潟湖。台风大潮时常会淹没岛的大部分。現時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實控。.

查看 西沙群岛和中建岛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海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海军,又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南海舰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的海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舰队之一。机关驻地位于湛江市。.

查看 西沙群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海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是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大主力部队之首。由1945年进军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及东北抗日联军为骨干,在东北三省发展组建而成。1948年1月1日,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区分为东北军区和东北野战军,东北野战军在1949年3月11日改称为第四野战军。1955年4月,第四野战军番号撤销,所部转隶广州军区。.

查看 西沙群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南省三沙警备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南省三沙警备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南省军区下属的警备区,级别为正师级,管辖范围为海南省三沙市。.

查看 西沙群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南省三沙警备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海上武裝力量,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五大军兵种之一。从其前身华东军区海军成立之时起,解放军海军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第二次国共内战、西沙海战等历次战争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解放军海军過去主要擔負近海的防卫工作,但已在過去25年裡取得長足進展,中國海軍目前擁有1艘航母、4艘兩棲運輸艦、31艘驅逐艦(截至2018年4月)、92艘護衛艦、18艘核潛艇和大約57艘常規攻擊型潛艇。当前,解放军海军除了反恐、反海盜、護漁、海難搜救等多樣化任務之外,也逐步建立完善海上力量投射能力,寻求建构一支足以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地区和平稳定的藍水海軍。人民海军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海军的综合实力第二强的海上军事力量。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以新型航空母舰、新型驱逐舰、新型潜艇、新型战斗机为代表的新一代主战装备,以及与其相配套的新型导弹、鱼雷、舰炮,电子战装备等武器系统陆续交付使用。人民海军已经拥有大型区域防空舰、核动力潜艇、AIP潜艇等世界先进武器装备,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兵现已装备了轰炸机、巡逻机、电子干扰机、水上飞机、运输机等勤务飞机。海防导弹形成系列,不仅有岸对舰导弹、舰对舰导弹,还有舰对空导弹、空对舰导弹、空对空导弹等。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现役军人约24万人,舰船300余艘,飞机600余架,现役舰艇总吨位仅次于美国,是西太平洋地区最大规模的海上武装力量。.

查看 西沙群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参谋部航海保证局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参谋部航海保证局(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海道测量局),局机关驻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中路19号,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参谋部下属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官方海道测量机构和该国唯一法定的官方航海图书出版机构。.

查看 西沙群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参谋部航海保证局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陆战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陆战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独立兵种,是一支多兵种合成的快速反应两栖作战部队。.

查看 西沙群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陆战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榆林基地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榆林基地,位于海南省三亚市榆林港,隶属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海军。.

查看 西沙群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榆林基地

中国地理

中國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国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位居世界第三位(在美国之前或之后,参见国家面积列表)。其中陆地面积为世界第二,仅次于俄罗斯。 中国疆域东西跨越62度、五个时区,约5200公里,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也有“最东端是黑瞎子岛中国控制区”的说法),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中国大陆使用统一的“北京时间”;南北跨越近50度,约5500公里。从北到南濒临的海洋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岛屿约有5000多个,绝大部分分布在长江口以南的海域;最南端的为南海南部的曾母暗沙;最大的群岛为舟山群岛;山东半岛为最大的半岛,其次为辽东半岛;渤海和琼州海峡为中国的内海;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公里。中华人民共和国实际管轄22个省、5个自治区和4个直辖市,另外还有2个特别行政区,位于西北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单位。 由于疆域的宽广和地理的大跨度,中国几乎囊括了所有地形,包括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和沙漠等。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自西而东,逐级下降;平原少,山地多,陆地高差悬殊。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陆地面积的67%,盆地和平原约占陆地面积的33%。山地和高原多集中于西部地区。海拔500公尺以下的地区仅占全国面积的16%,海拔1000公尺以上的高达65%,全世界8000公尺以上的12座山峰中国就有7座;山脉多呈东西和西北一东南走向,主要有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喜马拉雅山、阴山、秦岭、南岭、大兴安岭、长白山、太行山、武夷山和横断山等山脉,与尼泊尔交界的喜马拉雅山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公尺,为世界第一高峰,位于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海拔-155米为最低点。中国的四大高原分别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青藏高原为最大的高原;四大盆地分别为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和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为面积最大的盆地,柴达木盆地为最高的盆地;三大平原分别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北平原为最大的平原。荒漠主要分布于西部地区,塔克拉玛干沙漠为中国面积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最大的流动沙漠。 中国陆地的河流、湖泊众多,但它们主要属于太平洋海洋水系,这决定了水流向东的基本走向;其次为西南部部分区域属于印度洋水系,西部部分地区存在内陆独立水系;西北部几条河流属于北冰洋水系。河流分为外流河与和内流河,南部、东部和北部河流均为外流河,南方河流水流量大,水位季节变化较小,汛期较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北方除黑龙江等少数河流外,河水的流量小,水位季节变化规汛期较短,含沙量大。内流河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塔里木河为中国最大内流河。长江、黄河和珠江分别为中国第一、二和三大河流,其中长江为世界第三大河流。中国湖泊众多,主要分布于南部和西部,五大淡水湖泊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和巢湖均分布于长江流域;青海湖为面积最大的湖泊,也是最大的咸水湖,纳木错为第二大咸水湖。 秦岭-淮河构成的连线为中国南方与北方的地理与气候的分界线,但人们习惯上以长江作为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由于地形和位置差异,大致分为三大自然区,一是以流水作用为主的东部季风湿润区,二是以风蚀、冰蚀与流水作用为主的西北干旱区,三是以冰冻、风蚀作用为主的青藏高原高寒区。.

查看 西沙群岛和中国地理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的常设机关,自1950年代末至1970年代曾两次设立。.

查看 西沙群岛和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会

中国国家图书馆三沙市分馆

中国国家图书馆三沙市分馆,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省三沙市永兴岛,是中国国家图书馆设在三沙市的分馆,也是中国国家图书馆设立的第一个地方分馆。.

查看 西沙群岛和中国国家图书馆三沙市分馆

中国疆域史

中国疆域史是關於從古至今中國領土變化過程的歷史。 中国疆域自远古以来不断演进变化,从夏朝起迄中華民国的秋海棠葉形狀,而後中華人民共和國疆域的又有改變。 基於中國的疆域不斷變遷,因此中國的領土主張受到爭論,部分領土是否曾經被中國統治,亦存爭議。.

查看 西沙群岛和中国疆域史

中国领土争端

中國的疆土範圍在數千年間一直都有所變動,其內涉及的民族也不只漢族,而中國歷史時期的領土大致與中國本部吻合。先秦時期勢力主要在黃河、長江流域一帶,及至秦朝統一天下,建立集權體制,設置郡縣形成早期的中國版圖,到西漢時曾控制新疆,唐朝時更一度扩张至中亞地區,但安史之乱后即失去。宋朝南遷後伸延至越南、緬甸邊境內,元朝則是歷史上控制範圍最大的時期之一,佔有東中亞大多數土地,明朝正式管理西藏與開發南海,清朝初期再次重回新疆等地並取得台灣,清末俄国侵佔外東北和外西北的150多万平方公里,此後漢人進入東北一帶充實邊疆安全,此时的國際交流增多,使中國人對世界的認知及固有活動範圍的概念在晚清時期大致確定成形。 中华民国成立後未能有效控制许多边远地区,許多地方雖聲稱屬中國領土但幾近被分裂占領,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國策改變才重新加強了新疆、西藏与内蒙古的管理,但放棄對外蒙古控制權與多片清末、內戰時被他國掌控的土地,儘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努力劃界解決問題,然而目前中國還是跟部分邻国存有領土紛爭。而在上述多處邊疆地區亦存在分離主義運動,領土爭議也常成為反華情緒、國內抗爭的起因。.

查看 西沙群岛和中国领土争端

中国领海基点

根据《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中规定的新的领海基线http://www.nansha.org.cn/history/1/1996-05-15.html 1996-05-15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基线的声明,南沙群岛在线,2005年3月15日 领海基线是测量沿海国领海的起点。通常是沿海国的大潮低潮线。.

查看 西沙群岛和中国领海基点

中国西沙主权碑

中国西沙主权碑位于现由中華人民共和国海南省三沙市管辖的南中国海西沙群岛永兴岛,设立于1999年。 中国西沙主权碑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于1999年10月1日树立在永兴岛上。该碑记载了史实:西沙群岛被中国人最早发现命名,中国最早行使主权,虽曾先后被英、法、德、日等国侵占,但中国在1945年根据《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派员考察西沙,并于1946年11月收复。.

查看 西沙群岛和中国西沙主权碑

中国航天测控站列表

航天测控站是航天测控网的组成部分,包括固定站和活动站两种类型。测控站可以根据测控区域的需求分布在世界各地。中国从1967年开始发展航天测控网,目前已经建成多个航天测控站。.

查看 西沙群岛和中国航天测控站列表

中国抗日战争

中國抗日战争,即日本侵华战争,史稱八年抗戰,中国共产党在2017年改稱十四年抗戰。国际上又称第二次中日战争(日中戦争),指20世纪初期大日本帝国與中華民國之間發生的戰爭,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東亞戰事的主要部分,中日戰場主要位于中國境內,同時也包括缅甸北部等鄰接地區。戰爭时间若从1941年12月9日中华民国對日正式宣戰算起僅有四年;自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七七事變)算起则有八年,且宣戰文告中亦有「之前四年餘神聖抗戰」一句,因此有「八年抗戰」之稱;而若從1931年9月18日的九一八事變算起,至1945年8月20日日本投降則歷時十四年。 1931年9月18日,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在100天內佔領整個中國東北地區。1932年1月2日,中华民国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發表演講,指陳宣戰之弊害。同年3月1日,日本帝國參謀本部及關東軍在東建立一新政權,定名為「满洲国」。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不久华北沦陷,中日全面开战。 1941年12月8日,日本艦隊突襲太平洋美海軍基地珍珠港,太平洋其他地區日軍亦四出攻擊,美國、英國與日本互相宣戰,中國亦正式對日本宣戰並及德國、意大利。 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元首發表《开罗宣言》,要求战後日本归还自1895年占领中国的所有领土。1945年7月26日美、英與中国對日本发出波茨坦公告,重申開羅宣言,命日本無條件投降。同年8月14日,日本天皇敕令,保證實行波茨坦公告規定之條件;9月9日,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向中國陸軍總司令何应钦投降,中日战争告終。 中國戰場在於二次世界大戰中有顯著影響,使超過百萬的日軍主力被牽制在中國而無法北攻西伯利亞及調派軍隊支援太平洋及印度洋的戰事,減輕了英美兩國的作戰壓力;南進澳洲阻斷盟軍印度洋石油供應鏈的計畫也以失敗告終,間接促使了:一、蘇联在歐陸戰線的战局逆轉,並在大戰結束前夕使紅色勢力進佔東亞。二、美國南洋戰場的反攻以及英美在中東北非的戰事變得順利。.

查看 西沙群岛和中国抗日战争

中国气候

中国的气候主要受季风环流的影响,因地势的多变而形成复杂的气候。大致以冈底斯山脉、巴颜喀拉山脉、阴山、贺兰山、大兴安岭为界,划分为东部季风区和西部乾燥区和高地區。以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为大致的地理界线,区分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东部季风区和青藏高寒区。.

查看 西沙群岛和中国气候

中国湿地

--> 中国湿地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湿地。中国拥有湿地面积6600多万公顷,约占世界湿地面积的10%,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到2005年2月2日,青海湖的鸟岛、湖南省洞庭湖、香港米埔、黑龙江省兴凯湖等30处湿地已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中国是世界上湿地类型齐全、数量丰富的国家之一。但改革开放开始以后,由于不合理利用和破坏,湿地的面积急剧缩减。到1990年代中期,已有50%的滨海滩涂不复存在,近1000个天然湖泊消亡,黑龙江三江平原78%的天然沼泽湿地丧失,七大水系63.1%的河段水质因污染失去了饮用水的功能。 1992年中国加入湿地公约后,积极开展湿地保护工作。国家林业局专门成立了“湿地公约履约办公室”,负责推动湿地保护的规划和执行工作。.

查看 西沙群岛和中国湿地

中華人民共和國島嶼列表

中華人民共和國共有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有6535个,总面积达3.7万平方公里,岛屿的海岸线总长达13217.8公里,其中有居民居住的岛有450个。此后,由于围垦造成一部分岛屿连陆,海岛的数量有所减少。中国的岛屿主要有大陆岛、冲积岛、火山岛、珊瑚岛四种类型。.

查看 西沙群岛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島嶼列表

中華貝綿蟹

中華貝綿蟹(学名:Dynomene sinense)为贝绵蟹科贝绵蟹属的动物。 目前只見於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琛航岛及石島均採有樣本),生活环境为海水,常栖息于浅水岩缝及珊瑚礁丛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中華貝綿蟹

中華民國 (大陸時期)

中華民國大陸時期,是指從1912年1月1日建國至1949年底中央政府撤离中国大陆、退守臺灣的時期,与此後的「臺灣時期」相对。 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发使清朝分崩离析。1912年1月1日,孫中山等革命黨人在南京成立臨時政府.

查看 西沙群岛和中華民國 (大陸時期)

中華民國外交

中華民國外交是指中華民國的外交關係,其與邦交國的外交關係是建立在承認中華民國政府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的基礎上,即使在1949年兩岸分治後仍是如此。現今中華民國與世界18個主權國家擁有正式外交關係,其餘國家則因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中國政策而不與中華民國建交;但中華民國與部分無邦交國家仍保持政治及經貿往來,並視情形互設以民間機構名義運作的外交代表機構。 由於國際社會普遍承認一個中國政策,世界上沒有主權國家同時與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邦交;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參與的國際組織當中(世界貿易組織、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會議、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等),中華民國政府則使用「臺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中華臺北」等權宜名稱名義加入。此外,中華民國雖被排除聯合國會籍,仍積極尝试參與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世界衛生組織、國際民航組織等聯合國系統之組織與機構。.

查看 西沙群岛和中華民國外交

中華民國疆域

中華民國的疆域曾有多次變化,建國時繼承自清朝,以中國本土為疆域的核心;但經過國共內戰後,憲法中的中國大陸地區已經被中共佔領控制,現今實際的有效管轄範圍僅涵蓋臺灣、澎湖群島、福建的金門、馬祖與部分南海諸島,即「臺灣地區」。另一方面,中華民國政府文書中還存有所謂「法定領土」,例如《中華民國憲法》規定「中華民國領土依其固有之疆域」,但並未明文定義其範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規定大陸地區是臺灣地區以外的中華民國領土。.

查看 西沙群岛和中華民國疆域

中華民國海軍陸戰隊

中華民國海軍陸戰隊是中華民國國軍的兩棲武裝部隊,負責兩棲作戰、登陸作戰、反登陸作戰、奪島作戰、臺灣本島、外島、離島守備、軍事設施防衛等任務,並有海軍陸戰隊學校培養陸戰隊幹部,在戰爭時也有快速反應及戰力保存的功能,目前員額約9000人。轄下編制有陸戰特勤隊專職南臺灣反劫船、反恐等任務,隊內成員多來自海軍陸戰隊志願役官、士、兵。.

查看 西沙群岛和中華民國海軍陸戰隊

中越關係

中越關係()是中國與越南現在及過去存在的政權及人民之間的關係。 雖然中國和越南同屬於漢字文化圈,但是中國曾四度征服越南,這段歷史令越南人對中國抱有疑心,對中國崛起看法的負面程度僅次於日本。而當今中國大陸和越南的政權——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縱然都是社會主義國家,不過兩國的雙邊關係比較動盪。中華人民共和國雖然曾經在越戰中由於種種原因而大量支援由越南共產黨建立的越南民主共和國(北越),但是兩國關係在1976年柬越戰爭後惡化,使越南倒向蘇聯一方,中國更曾於1979年在中越邊境與越南開戰。冷戰結束後,由於經濟改革因素,雙方都開始改善兩國之間的外交關係和促進合作,然而在南海主權問題方面,兩國仍然時有爭執。 越南民间对中国又爱又恨。普遍在政治军事方面反中,文化哈中。越南的国家政策大量模仿中国,處處有中國的影子。.

查看 西沙群岛和中越關係

中沙大环礁

中沙大环礁(英语:Macclesfield Bank)是中沙群岛的主礁体,为南海诸岛中面积最大的环礁,位于西沙群岛东南,南中国海的中心地带,发育在南海西大陆坡最东部的中沙台阶上。环礁略呈椭圆形,长轴作东北—西南向延伸约76海里,宽约33海里。全礁环在水面以下,礁体多为水深9~26米,西临水深2500米左右的中沙海槽,东以大于50°的陡坡下临水深4000米的中央深海盆。中沙大环礁的最东端为隐矶滩,距黄岩岛约300公里。.

查看 西沙群岛和中沙大环礁

中沙群島

中沙群島,1946年之前中華民國官方称南沙群岛,是南海上的四大群島之一,位於西沙群島東南約100公里、東沙群島西南遠方、南沙群島北方,主要島嶼為黃岩島。但嚴格來說,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所控之黃岩島外,中沙群島大部分只是一群沒有露出水面的珊瑚礁石。 中沙群島正如南海上其他島嶼一樣,鄰近海域有豐富漁產,還可能有石油及天然氣等資源。因為淺灘,所以鄰近海域航行困難。目前中沙群島沒有常住居民,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及菲律賓都聲稱擁有中沙群島的主權,而目前中華人民共和國於2012年起實際控制中沙群島唯一露出水面的黃岩島。中華民國之中沙群島管理權責單位為海巡署。而菲律賓則歸屬三描禮士省管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中沙群島行政上由海南省三沙市管轄。.

查看 西沙群岛和中沙群島

中沙洲

中沙洲(英语:Middle Sand)位于南海西沙群岛的宣德群岛中,南岛以南,因位于北沙洲与南沙洲之间,故名。面积约0.05平方公里,海拔约2米。在大风浪影响下洲形多变,且易被海浪淹没。北岸海滩岩发育较为稳定。洲上植被稀疏。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为“中沙洲”。中国渔民称其为“红草二”。 中沙洲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实际控制,行政上划归海南省三沙市管辖。越南政府亦声称拥有其主权。.

查看 西沙群岛和中沙洲

中日和約

《中華民國與日本國間和平條約》,簡稱《中日和平條約》、《中日和約》,又稱《臺北和約》,為中華民國與日本結束兩國之間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戰爭狀態而簽訂的和平條約,於1952年4月28日在臺北賓館簽署,同年8月5日雙方換文生效。該條約明定中華民國與日本之間的戰爭狀態,自本約發生效力之日起即告終止。雙方承認:日本已在舊金山和約放棄對於臺灣、澎湖群島以及南沙群島、西沙群島之一切權利、權利名義與要求;日本已放棄自1941年12月9日以來在中國之一切特殊權利及利益。雙方表示將開始經濟方面之友好合作,儘速商訂兩國貿易、航業、漁業及其他商務關係的條約或協定。日本在1972年9月29日與中華民國斷交後片面廢止和約。.

查看 西沙群岛和中日和約

主刺蓋魚

主刺蓋魚(学名:Pomacanthus imperator,又名條紋蓋刺魚、條紋棘蝶魚,俗名皇后神仙、大花面)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蓋刺魚科刺盖鱼属的的其中一種鱼类。.

查看 西沙群岛和主刺蓋魚

丽纹甲虫螺

丽纹甲虫螺(学名:Cantharidus giliberti),是原始腹足目钟螺科甲虫螺属的一种。.

查看 西沙群岛和丽纹甲虫螺

东岛

东岛是西沙群岛宣德群岛中的第二大的岛屿。.

查看 西沙群岛和东岛

东岛 (消歧义)

东岛可以指:.

查看 西沙群岛和东岛 (消歧义)

东岛环礁

东岛环礁位于西沙群岛的东部,是西沙群岛中面积最大的环礁(西沙群岛图中最大的白色区块),属于西沙群岛东群(即宣德群岛)。 东岛环礁的礁环发育不完整,东北部地势较高,发育有东岛、高尖石等岛屿露出水面,西南方向地势较低,有北边廊、湛涵灘、濱湄灘三个暗滩。 其中东岛是西沙第二大岛,是海鸟的重要栖息地;高尖石是南海诸岛中唯一火山岩岛。.

查看 西沙群岛和东岛环礁

希氏隐绵蟹

希氏隐绵蟹(学名:Cryptodromia hilgendorfi)为绵蟹科隐绵蟹属的动物。分布于印度、马来西亚、波斯湾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主要栖息于海水。.

查看 西沙群岛和希氏隐绵蟹

东新沙洲

东新沙洲位于南中国海西沙群岛宣德群岛北部,南沙洲以南约500米,为1972年第20号台风中新形成的,西与西新沙洲相望。面积4000平方米,海拔约2米多。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地名委员会公布的标准名称为“东新沙洲”。 东新沙洲现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实际控制,行政上划归海南省三沙市管辖。越南政府亦声称拥有其主权。.

查看 西沙群岛和东新沙洲

东方胡椒鲷

东方胡椒鲷(学名:Plectorhynchus orientalis)为石鲈科胡椒鲷属的鱼类。分布于印度洋非洲东岸至太平洋波利尼西亚、北至日本以及西沙群岛等。.

查看 西沙群岛和东方胡椒鲷

布紋白彫螺

布紋白彫螺(學名:Vanikoro cancellata),又名布紋白雕螺或僧帽瓦尼沟螺(Vanikoro cidaris),是白彫螺科白彫螺屬下的一個物種,都是微小的海洋腹足綱軟體動物。.

查看 西沙群岛和布紋白彫螺

七连屿

七连屿是指西沙群岛中七个(事实上有十个)相邻不远的岛屿,这七座岛礁紧密相联,相隔很近,犹如珍珠一般串在一起。它们属于宣德群岛中宣德环礁的北半部。它与宣德环礁南部的永兴岛-石岛所在礁盘相隔仅约4海里,遥相呼应。 七连屿最初得名于七个小岛:赵述岛、北島、中島、南島、北沙洲、中沙洲、南沙洲,面积都约为0.4平方公里,各岛大小相近、呈长串分布而且距离相当,各岛都是绿色的植被被一圈白色的沙滩包围,镶嵌在清澈的海水中,因此“七连屿”是一个非常形象的称谓。 在这七个岛礁的西端,相隔较远的位置,有一个较晚形成的大型沙洲,尚无植被,即西沙洲,虽为沙洲,比七连屿多数岛屿面积都大。西沙洲从距离来看较为独立,但它和赵述岛地处同一个礁盘之上,而七连屿其它岛礁都在另一个礁盘上,两个礁盘之间由一个狭窄的水道(赵述门)隔开。 在这七个岛礁的南端,有两个新形成的很小的沙洲,分别是东新沙洲、西新沙洲,使得七连屿拥有了十个岛礁。 在风浪作用下,七连屿的构成仍在继续变化。现今东新沙洲已消失,在中岛和南岛之间、靠近南岛(即三峙)的位置新增一个较大的沙洲三峙仔,因此岛礁总数仍为十。.

查看 西沙群岛和七连屿

七连屿村

七连屿村隶属于中華人民共和国海南省三沙市西沙区,成立于2009年11月8日,地处南中国海西沙群岛七连屿。七连屿村委会,辖赵述岛、北岛、南岛、中岛、西沙洲、南沙洲、东沙洲、新东沙洲,现有渔民67户、200多人。 近年七连屿经济发展很快,前往西沙生产作业的渔民和民工日渐增多。为了满足渔民和民工的诉求,经海南省政府授权,西南中沙群岛办事处决定在西沙七连屿成立村委会。.

查看 西沙群岛和七连屿村

布氏刺鲀

布氏刺鲀(学名:Diodon bleekeri)为刺鲀科刺鲀属的鱼类。分布于热带太平洋的热带浅海内、自新加坡、经印度尼西亚诸岛达新几内亚及社会群岛、往北经菲律宾、达日本的琉球附近以及西沙群岛等。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社会群岛。.

查看 西沙群岛和布氏刺鲀

七洲洋

七洲洋指七洲洋群岛,位于海南岛东北,唐朝時代称为九州。自宋朝以来,七洲洋便是由泉州泛海到外国必经之地。七洲洋以凶险著称,“自古舟师云:‘去怕七洲回怕昆仑’”。 1283年,元朝忽必烈派大将史弼南征爪哇,曾过七洲洋。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年),浙江温州人周达观奉命随使团前往真腊,取海路从温州开洋,经七洲洋,占城、真蒲、横渡淡洋至吴哥国登岸。 《郑和航海图》第40图有“七洲”,就是七洲洋。 “舟过此极险,稍贪东便是万里石塘”。船过七洲洋,“往回三牲酒粥祭孤” 七洲洋的名字被通用到18世纪末,清代王大海在1791年所著《海岛逸志》,仍有七洲洋。.

查看 西沙群岛和七洲洋

世界主權爭端領土列表

世界主權爭端領土列表列出世界上存在主权争议的地区。边界争端根据成因可分为位置性的边界争端(Positional Boundary Disputes)和领土性的边界争端(Territorial Boundary Disputes),前者因已签订条约文本的缺陷而形成纷争,后者为在达成边界条约之前围绕边境领土主权发生的争论。.

查看 西沙群岛和世界主權爭端領土列表

世界概况

《世界概況》(The World Factbook,又譯作《世界各國紀實年鑑》;)是由美國中央情報局出版的調查報告,發佈世界各國及地區的概況,例如人口、地理、政治及經濟等各方面的統計數據。因中央情報局属美國政府部门,所以其資料格式、體例、內容皆需符合美國政府的官方需要及立場。資料則是由美國國務院、美國人口調查局、國防部等部門及其轄下的相關單位提供。如同其他美國聯邦政府作品一樣,本報告內容均屬公有領域資源。.

查看 西沙群岛和世界概况

丑海参

丑海参(学名:Holothuria impatiens)为海参科海参属的动物。分布于热带海、从地中海、莫桑比克经印度洋、太平洋到夏威夷、加拉巴哥斯群岛、巴拿马、西印度群岛从百慕大群岛到特里尼达、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海南岛、西沙群岛等地,多栖息于低潮区的珊瑚礁或石下。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红海。.

查看 西沙群岛和丑海参

三带副绯鲤

三带副绯鲤(学名:Parupeneus trifasciatus)为羊鱼科副绯鲤属的鱼类。分布于非洲东岸、东至太平洋马尔贵斯群岛、北至日本、台湾岛以及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等,常栖息於珊瑚礁沙滩浅水处。.

查看 西沙群岛和三带副绯鲤

三带蝴蝶鱼

三带蝴蝶鱼(学名:Chaetodon trifasciatus)为蝴蝶鱼科蝴蝶鱼属的鱼类。分布于红海、非洲东岸到太平洋中部夏威夷群岛及社会群岛、南到澳大利亚、北到日本、台湾岛以及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广东沿海等,主要栖息于礁盘内。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苏门答腊。 它配对在珊瑚中游泳,专吃珊瑚虫为生。.

查看 西沙群岛和三带蝴蝶鱼

三线短浆蟹

三线短浆蟹(学名:Thalamita demani)为梭子蟹科短浆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澳大利亚、红海、马达加斯加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常栖息于水深10米左右的珊瑚礁中。其生存的海拔上限为-10米。.

查看 西沙群岛和三线短浆蟹

三齿小扇蟹

三齿小扇蟹(学名:Maldivia triunguiculata)为扇蟹科小扇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夏威夷、所罗门群岛、拉克代夫群岛、马尔代夫群岛、查戈斯群岛、阿尔达布拉群岛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多见于珊瑚礁丛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三齿小扇蟹

三齿仿短浆蟹

三齿仿短浆蟹(学名:Thalamitoides tridens)为梭子蟹科仿短浆蟹属的动物。分布于夏威夷群岛、萨摩亚群岛、斐济群岛、澳大利亚、马里亚纳群岛、约翰斯顿岛、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帛琉群岛、毛里求斯、马达加斯加岛、红海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多见于海水。.

查看 西沙群岛和三齿仿短浆蟹

三齿梭子蟹

三齿梭子蟹(学名:Portunus tridentatus)为梭子蟹科梭子蟹属的动物。在中国大陆,分布于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常见于珊瑚礁浅水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三齿梭子蟹

三沙卫视

三沙卫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卫星电视频道。2013年2月,“三沙市广播电视台”和“三沙卫视”获原国家广电总局批准,宣告正式设立。该台于2013年9月3日上午10时30分正式开播,由三沙市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局设立(由于该局并未成立,由三沙市人民政府代行职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家地级卫星电视频道,亦是中国第四家城市卫星电视频道,由三沙市人民政府委托海南广播电视总台负责运营,节目主要在海口制作,在西沙永兴岛设有演播室。 三沙卫视通过有线和卫星两种传输方式,覆盖海南省及南海周边国家和地区。开播后,该卫视将24小时滚动播出8档自办节目,重点栏目以中英文双语字幕呈现,为南海区域观众提供资讯和娱乐服务。.

查看 西沙群岛和三沙卫视

三沙市

三沙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省四個地级市之一,也是自浙江舟山市后第二个群岛地级市,位於南海,于2012年设立,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但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和海域未实际管轄。越南、菲律宾、中华民国、马来西亚主張对部分岛礁和海域拥有主权,并实际控制部分南沙岛礁。 三沙市政府驻地位於西沙永興島。三沙市涉及岛屿面积13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60多万平方公里,是中国位置最南、法定面积最大、陸地面積最小及人口最少的地级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继舟山市之后第二个以群岛设市的地级行政区。截至2013年12月,三沙市常住人口1443人,流动人口2000余人。2013年9月3日三沙卫视开播。2015年12月14日三沙市永興學校建成投入使用。.

查看 西沙群岛和三沙市

三沙市地名碑

三沙市地名碑位于中華人民共和国海南省三沙市,于2012年在南中国海西沙群岛永兴岛揭碑。 2012年7月24日,在三沙市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之后,三沙市地名碑揭碑仪式在永兴岛码头举行。该碑由黄蜡石制成,重60多吨。在碑正面,右边写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省三沙市”,左边写着:“公元二○一二年六月国务院批准设立”,中间是一幅包括三沙市在内的南海诸岛图。碑的背面是落款为“中共海南省委 海南省人民政府”的《三沙设市记》碑文。为庆祝并纪念三沙市的成立,省委、省政府向三沙市赠送了这一地名碑。.

查看 西沙群岛和三沙市地名碑

三沙市圖書館暨海南省圖書館三沙分館

三沙市圖書館暨海南省圖書館三沙分館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南省三沙市永興島,它在2018年2月14日,星期三正式開館,曾經成為當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最南端的公共圖書館。.

查看 西沙群岛和三沙市圖書館暨海南省圖書館三沙分館

三沙市永兴学校

三沙市永兴学校是位于中国海南省三沙市西沙群岛永兴岛的一所综合类学校,集教学楼、档案馆、水下考古中心于一体,由海南省教育厅和三沙市人民政府厅市共建,建设总投资3608万元人民币。学校于2014年6月14日开工,2015年12月13日投入使用。该校是中国地理位置最南端的学校,也是三沙市第一所学校,结束了三沙市没有学校的历史。 该校现阶段已开设小学、幼儿园、职业教育培训课程,未来将设立大专、本科的成人教育函授点,为三沙军民提供再学习、再深造的机会。.

查看 西沙群岛和三沙市永兴学校

三沙永乐龙洞

三沙永乐龙洞也称三沙市蓝洞,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省三沙市西沙群岛永乐环礁晋卿岛与石屿的礁盘中,坐标为,是一个海洋蓝洞,洞口直径为130米,洞底直径约36米,深度达,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深的海洋藍洞。永乐龙洞基本为垂直洞穴,洞内水体无明显流动,尚未观测到洞内与外海联通。.

查看 西沙群岛和三沙永乐龙洞

三斑海猪鱼

三斑海猪鱼(学名:Halichoeres trimaculatus)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隆头鱼科海猪鱼属的鱼类。分布于太平洋西部和中部、北至日本、台湾岛以及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等,棲息深度2-30公尺,本魚背部淡綠色至淡黃色,腹部白色,胸鰭基部有一黑色斑塊,尾柄有一黑斑,背鰭硬棘9枚;背鰭軟條11枚;臀鰭硬棘3枚;臀鰭軟條10-11枚,體長可達27公分,常栖息于礁盘内浅水区、潟湖,以無脊椎動物為食,可作為觀賞魚。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Vanikolo。.

查看 西沙群岛和三斑海猪鱼

九段线

“九段线”,中華民國稱為「11段線」,中华人民共和国称作南海断续线,越南称“牛舌线”()。中華民國於1947年提出的“十一段線”(11段線),現今仍是中華民國對於南海國界的根據;195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總理周恩來主動移除「11段線」當中的北部灣兩線,最終成為現今北京當局所主張之的「九段線」。 關於“九段線”的法律涵義,有“国界线”、“历史性水域线”、“历史性权利线”、“岛屿范围线”等多種主張和解釋。2014年3月,菲律賓正式向常设仲裁法院提交備忘錄,以決定中國大陸主張的九段线是否在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下有法律依據。2016年7月12日,由荷兰海牙常设仲裁法院提供场地和秘书服务的临时仲裁庭就“南海仲裁案”作出判决,裁定中國對南海九段線範圍擁有歷史權利的說法違反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表示该裁决是无效的,没有拘束力,中国不接受、不承认。.

查看 西沙群岛和九段线

平坦隐绵蟹

平坦隐绵蟹(学名:Cryptodromia planaria)为绵蟹科隐绵蟹属的动物。在中国大陆,分布于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多栖息于珊瑚礁浅水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平坦隐绵蟹

平展波纹蟹

平展波纹蟹(学名:Cymo deplanatus)为扇蟹科波纹蟹属的动物。分布于乌波卢岛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常见于珊瑚枝丛间。.

查看 西沙群岛和平展波纹蟹

乳白海兔螺

乳白海兔螺(学名:Calpurnus lacteus semistriatus),又名半紋翁螺,是中腹足目海兔螺科玉兔螺属的一种。主要分布于日本、菲律宾、台湾、海南岛、西沙群岛等地,多生活于暖水浅海。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日本纪伊。.

查看 西沙群岛和乳白海兔螺

平齿小坚螺

平齿小坚螺(学名:Camaenalla platyodon)为坚齿螺科小坚螺属的动物。 分布于越南、柬埔寨、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以及中国大陆的广东、海南、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陆地,多见于山区、丘陵地带树林、橡胶林、芭蕉、菠萝丛中或叶腋里以及石块、树洞中、树叶下。.

查看 西沙群岛和平齿小坚螺

广南-岘港省

广南-岘港省(),是1976年至1996年间位于越南南中部的省份,省莅在岘港市,今属广南省和岘港市。.

查看 西沙群岛和广南-岘港省

广阔疣扇蟹

广阔疣扇蟹(学名:Daira perlata)为扇蟹科疣扇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夏威夷、经印度洋至红海及东非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海南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常栖息于珊湖礁浅水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广阔疣扇蟹

广金岛

广金岛(英语:Palm Island),越方称之为光和西岛(),位于南中国海西沙群岛永乐群岛南部,琛航岛以西约370米,与琛航岛处于同一个珊瑚礁盘上,面积0.06平方公里;广金岛以南有一条约370米的长堤相连接和琛航岛。岛上有植被和饮用水。岛上土壤主要是磷质石灰土。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为“广金岛”,以纪念李准巡海时所乘的军舰“广金号”。中国渔民称“三脚屿”、“小三脚屿”。 广金岛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实际控制,行政上划归海南省三沙市管辖。归属三沙市永乐群岛管理委员会管辖。越南政府亦声称拥有其主权。.

查看 西沙群岛和广金岛

乌皱辐肛参

乌皱辐肛参(学名:Actinopyga miliaris)为海参科辐肛参属的动物,俗名乌参、乌皱参。分布于西从红海、莫桑比克、向东到加罗林群岛、汤加群岛、南到澳大利亚、北到琉球群岛以及中国大陆的海南岛、西沙群岛等地,多生活于珊瑚礁内、水深从潮间带到10m以及最深达30m。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汤加群岛。.

查看 西沙群岛和乌皱辐肛参

人骏滩

人骏滩,位于广雅滩东南方,属水下封闭型环礁,滩上珊瑚丛生。是为纪念宣统元年(1909年)粤督张人骏派军舰巡视西沙群岛而命名。現由越南實際控制,但中華人民共和國及中華民國均稱對其擁有主權。.

查看 西沙群岛和人骏滩

二带梅鲷

二带梅鲷(学名:Caesio diagramma)为笛鲷科梅鲷属的鱼类。分布于印度洋北部沿海至菲律宾、北至日本四国、台湾岛以及西沙群岛等,属于暖水性中上层鱼类。其常见于珊瑚礁附近浅水区。.

查看 西沙群岛和二带梅鲷

二色大鹦嘴鱼

二色大鹦嘴鱼(学名:Bolbometopon bicolor)为鹦嘴鱼科大鹦嘴鱼属的鱼类。分布于红海至太平洋中部诸岛海域、北达琉球群岛、台湾岛以及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广东沿海等,属于暖水性鱼类。其多生活于珊瑚礁或岩礁间。.

查看 西沙群岛和二色大鹦嘴鱼

五角海胆蟹

五角海胆蟹(学名:Echinoecus pentagonus)为菱蟹科海胆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夏威夷、越南、红海、马达加斯加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主要栖息于近沿岸带浅水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五角海胆蟹

井冈山号综合登陆舰

井岡山號船塢登陸艦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的071型船塢登陸艦的二号舰,舷號為999,於2010年11月18日於滬東造船廠下水,2011年12月9日正式入役海军南海舰队。井岡山號排水量约2万吨,刚服役时,曾是除了补给舰之外的中國現役排水量最大的戰鬥艦隻,而且具有隱身功能。美媒称该型两栖舰的单价为3亿美元。 井岡山號作为解放军立体登陆作战核心,在戰爭時發揮流動船塢的功能,能夠同時搭乘運載和派出4艘氣墊登陸艇及16辆兩棲戰車,快速輸送上數百名軍人搶灘及登陸。同時,井岡上號的甲板上有多架軍用直升機,亦可以提供火力支援及運送空降兵突擊,海空兩路並進,大幅度地提高搶灘效率。.

查看 西沙群岛和井冈山号综合登陆舰

底栖短浆蟹

底栖短浆蟹(学名:Thalamita prymna)为梭子蟹科短浆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印度、红海、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广西、西沙群岛、海南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常见于低潮线附近的岩石区或珊瑚礁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底栖短浆蟹

仁爱礁

根据《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中规定的新的领海基线http://www.nansha.org.cn/history/1/1996-05-15.html 1996-05-15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基线的声明,南沙群岛在线,2005年3月15日 南沙群島2012年形勢圖,標出各國聲索線、駐軍之島礁及固定翼機場。 仁爱礁(Second Thomas Shoal;Ayungin),位于南沙群岛东部,美济礁东南约14海里,为一座环礁,长15公里,宽约5.6公里,退潮时大部分露出。南部有若干礁门,可以容納30万吨级船只进入礁湖。 自1999年,菲律賓的一艘破旧登陆舰「马德雷山号」搁浅仁愛礁後,一直未被拖走,目前艦上由7名菲律賓海軍陸戰隊人員看守,菲律賓以空中投送方式补给物资,还对搁浅军舰进行加固,打算以搁浅军舰为前哨站。中華人民共和國指摘菲方的侵害主權行為,要求菲律賓立即拖走坐灘軍艦,并派军舰及海警船控制仁爱礁周边海域并进行嚴密监视,隨著南沙群島美濟礁的建設日趨完善,定期常态化巡航仁爱礁。中华民国亦宣称对于仁爱礁拥有主权,但目前无实际的军事行动。.

查看 西沙群岛和仁爱礁

強烈熱帶風暴塔拉斯 (2017年)

熱帶風暴塔拉斯(Tropical Storm Talas,國際編號:1704,聯合颱風警報中心:WP062017)是2017年太平洋颱風季第4個被命名的熱帶氣旋。「塔拉斯」(國際音標:tɐ'las)一名乃由菲律賓所提供,意為銳利。塔拉斯活躍於2017年7月中旬,發展於西沙群岛附近的季風型低氣壓,主要往西北西的方向移動,在海南島西南側近海約50公里遠通過後,經北部湾,在16日晚間達到顛峰,17日凌晨登陸越南北中部,路徑較以往在7月登陸越南的熱帶氣旋有明顯的偏南,然後通過老挝,最後在金三角附近消散。.

查看 西沙群岛和強烈熱帶風暴塔拉斯 (2017年)

强针网虫

强针网虫(学名:Stylodictya validispina)为孔盘虫科针网虫属的动物。分布于挪威以及西沙群岛等。.

查看 西沙群岛和强针网虫

似雕真扇蟹

似雕真扇蟹(学名:Euxanthus sculptilis)为扇蟹科真扇蟹属的动物。分布于塔希提岛、萨摩亚群岛、汤加群岛、斐济群岛、托雷斯海峡、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安达曼、波斯湾、红海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常生活于珊瑚礁浅水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似雕真扇蟹

似雕滑面蟹

似雕滑面蟹(学名:Etisus anaglyptus)为扇蟹科滑面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澳大利亚、斯里兰卡、印度、波斯湾、红海以及中国大陆的广西、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常见于潮下区岩石块下。.

查看 西沙群岛和似雕滑面蟹

張君然

张君然() ,原中华民国海军司令部海事处上尉参谋。是收复南海诸岛的民族英雄之一。.

查看 西沙群岛和張君然

异体虫

异体虫(学名:Heterosoma heptacanthum)为星球虫科异体虫属的动物。分布于大西洋以及西沙群岛等。.

查看 西沙群岛和异体虫

异指拟梯形蟹

异指拟梯形蟹(学名:Tetralia heterodactyla)为扇蟹科拟梯形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新喀里多尼亚、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多与玫瑰鹿角珊瑚共生。.

查看 西沙群岛和异指拟梯形蟹

异手海参

异手海参(学名:Holothuria discrepans)为海参科海参属的动物。分布于马尔代夫群岛、萨摩亚群岛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常栖息于珊瑚礁内。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萨摩亚群岛。.

查看 西沙群岛和异手海参

地纹芋螺

地纹芋螺(学名:Conus geographus),又名杀手芋螺,为芋螺科芋螺属的动物。分布于非洲沿岸、红海、印度、锡兰、日本以及中国大陆的海南、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主要栖息于浅海珊瑚礁间以及潮间带的下区。 地紋芋螺有劇毒,人類如果被牠刺傷足以致命。.

查看 西沙群岛和地纹芋螺

北岛 (西沙群岛)

北岛(North Island),是西沙群島宣德群岛“七连屿”的一部分,又称“長峙”、“長島”,地理坐标为北纬16°57'48"、东经112°18'36",面积0.4平方公里,归属海南省三沙市七连屿管理委员会北岛社区居民委员会管辖。.

查看 西沙群岛和北岛 (西沙群岛)

北礁

北礁(英语:North Reef),是西沙群島最北的珊瑚岛礁,故名。东南距全富岛30海里左右。地处长椭圆形封闭环礁的西部礁盘上。礁内有潟湖。低潮时环礁、部分礁盘和潟湖内散布点礁出露。珊瑚丛生,海产丰富。北礁暗礁多浪急,是中国南海的著名险区之一。北礁设置有灯塔,附近有国际航道。北礁附近发现了多处明朝隆庆、万历时期沉船,并有大量中国古代文物出土,2006年北礁沉船遗址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6年,中国政府发布关于领海范围的声明,北礁有八点是中国领海基点。.

查看 西沙群岛和北礁

北礁沉船遗址

北礁沉船遗址位于中国海南省三沙市西沙群岛北部的北礁东北礁盘上,2006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礁是西沙群岛最北的一座暗礁,平面略呈椭圆形,东西长约11.8千米,南北宽约4.5千米,正处于国际航道上。1974年5月在北礁东北角发现大量铜钱和铜锭等遗物,当年及次年在这里发现多处沉船遗迹。1996年、1998年至1999年均在北礁东北礁盘上发现沉船遗迹。四次考古发掘共出水文物近3000件,大部分为唐代至清代的陶瓷器,由广东、福建、江西、浙江、湖南、广西等地民窑烧制。出水铜钱十万余枚,时代从秦汉至元明,以洪武通宝及永乐通宝最多。北礁沉船遗址反映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繁盛。.

查看 西沙群岛和北礁沉船遗址

北緯16度線

北緯16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北16度的纬线。它穿過非洲、亚洲、印度洋、太平洋、中美洲、加勒比地區和大西洋。 在這條緯線上,夏至的白晝長13小時5分鐘,冬至則為11小時11分鐘。.

查看 西沙群岛和北緯16度線

北緯17度線

北緯17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北17度的纬线。它穿過非洲、亚洲、印度洋、太平洋、中美洲、加勒比地區和大西洋。 該緯線曾確定了越南的南北分界線。 在這條緯線上,夏至的白晝長13小時9分鐘,冬至則為11小時7分鐘。.

查看 西沙群岛和北緯17度線

北边廊

北边廊位于南中国海西沙群岛的宣德群岛中,位于高尖石西南方。有两组相距4.8公里的连礁组成,最浅处水深约12米,1983年公布名称均为“高尖石”。 北边廊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实际控制,行政上划归海南省三沙市管辖。越南政府亦声称拥有其主权。.

查看 西沙群岛和北边廊

北沙洲

北沙洲(英语:North Sand)位于南海西沙群岛的宣德群岛中,南岛以南,因位于中沙洲以北,故名。北宽南窄,长约300米,最宽处80米,面积约0.02平方公里,海拔约3米。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为“北沙洲”。中国渔民称其为“红草三”。 北沙洲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实际控制,行政上划归海南省三沙市七连屿管理委员会管辖。越南政府亦声称拥有其主权。.

查看 西沙群岛和北沙洲

圆疹贝

圆疹贝(学名:Pustularia globulus)又稱金珠宝螺(Cypraea globulus),为宝贝科疹贝属的动物。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暖水区,可見於台湾岛及中国大陆的香港、海南岛、西沙群岛等地,属于暖海产。牠們一般生活在低潮线至水深6米的珊瑚礁海底或礁石块下面。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尼西亚安汶。.

查看 西沙群岛和圆疹贝

圆额尖指蟹

圆额尖指蟹(学名:Caphyra rotundifrons)为梭子蟹科尖指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萨摩亚群岛、斐济群岛、新喀里多尼亚岛、马里亚纳群岛、托里斯海峡、毛里求斯岛、马达加斯加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主要生活于海水。.

查看 西沙群岛和圆额尖指蟹

圆棘四门孔虫

圆棘四门孔虫(学名:Tetrapyle rotundospinosa)为门孔虫科四门孔虫属的动物。在中国,分布于西沙群岛等。.

查看 西沙群岛和圆棘四门孔虫

圆斑扁尾鲀

圆斑扁尾鲀(学名:Pleuranacanthus sceleratus)为鲀科扁尾鲀属的鱼类。分布于印度洋非洲东海岸至太平洋中部夏威夷群岛、南至澳大利亚、北至日本以及西沙群岛、海南岛和澎湖列岛海域等,属于热带和亚热带较深海域内大型肉食性鱼类。其属于剧毒性鱼类。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美国、太平洋。.

查看 西沙群岛和圆斑扁尾鲀

國泰航空空中霸王遭擊落事故

|name.

查看 西沙群岛和國泰航空空中霸王遭擊落事故

僵硬海参

僵硬海参(学名:Holothuria rigida)为海参科海参属的动物。分布于红海、桑给巴尔、马达加斯加、毛里求斯、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菲律宾群岛、东到夏威夷、北美西岸及巴拿马区、加拉巴哥群岛、西印度群岛以及中国大陆的广西、海南岛、西沙群岛等地,常见于常钻在石头或死珊瑚礁下边以及或缝隙内。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桑给巴尔。.

查看 西沙群岛和僵硬海参

刺圆顶蟹

刺圆顶蟹(学名:Domecia hispida)为扇蟹科圆顶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波利尼西亚、塔希提、新喀里多尼亚、苏禄海经印度洋至红海及非洲东岸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海南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一般栖息于珊瑚礁浅水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刺圆顶蟹

刺足刺缘蟹

刺足刺缘蟹(学名:Crossotonotus spinipes)为扁蟹科刺缘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夏威夷群岛、安波那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一般栖息于沿岸浅水岩石或杂草丛生的海底。.

查看 西沙群岛和刺足刺缘蟹

刺毛壳蟹

刺毛壳蟹(学名:Pilodius pugil)为扇蟹科毛壳蟹属的动物。分布于琉球群岛、八重山列岛、密克罗尼西亚、美拉尼西亚、墨吉群岛、安达曼群岛、马达加斯加岛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主要生活于珊瑚礁丛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刺毛壳蟹

刘喜中

刘喜中(),辽宁岫岩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将领,1988年被授予海军少将军衔。.

查看 西沙群岛和刘喜中

分散光毛蟹

分散光毛蟹(学名:Glabropilumnus dispar)为扇蟹科光毛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新喀里多尼亚、苏禄海、印度尼西亚、马来群岛、马尔代夫群岛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多生活于珊瑚礁浅水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分散光毛蟹

嵩焘滩

嵩焘滩(,“象耳螺灘”之意)位于南中国海西沙群岛南部,浪花礁西南约23海里,实际上是一座水下平顶山,最浅处水深232米。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地名委员会公布的标准名称为“嵩焘滩”,以纪念中国首位驻外使节郭嵩焘。郭嵩焘把出使英国途中见闻写成《使西纪程》,书中指出西沙群岛属于中国。 嵩焘滩现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实际控制,行政上划归海南省三沙市管辖。越南政府亦声称拥有其主权。.

查看 西沙群岛和嵩焘滩

單角鼻魚

單角鼻魚,又稱長吻鼻魚(学名:Naso unicornis),俗名剝皮仔、打鐵婆、獨角倒吊,為輻鰭魚綱鱸形目刺尾魚亞目刺尾魚科鼻鱼属的鱼类。.

查看 西沙群岛和單角鼻魚

喙猎女神螺

喙猎女神螺(学名:Trivirosta oryza)为猎女神螺科喙猎女神螺属的动物。分布于印度-太平洋暖水区、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海南岛、西沙群岛等地,属于暖海产。其一般生活于潮间带中、低潮区或稍深(约6m)的浅海以及多栖息于珊瑚间或礁石块下面。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尼西亚帝汶。.

查看 西沙群岛和喙猎女神螺

喙猎女神螺属

喙猎女神螺属(学名:Trivirostra)为猎女神螺科之下的一個屬。.

查看 西沙群岛和喙猎女神螺属

咸舍屿

咸舍屿()位于南中国海西沙群岛永乐环礁东北部,鸭公岛东南约2海里,面积3000平方米,海拔3米。岛上多石堤。中国渔民向称“咸舍”或“咸且岛”。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地名委员会公布的标准名称为“咸舍屿”。 咸舍屿现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实际控制,行政上划归海南省三沙市管辖。越南政府亦声称拥有其主权。.

查看 西沙群岛和咸舍屿

冠鞘盾虫

冠鞘盾虫(学名:Coleaspis coronata)为六盾虫科鞘盾虫属的动物。分布于大西洋、地中海以及西沙群岛等。.

查看 西沙群岛和冠鞘盾虫

内棘六枪虫

内棘六枪虫(学名:Hexacontium enthacanthum)为三轴球虫科六枪虫属的动物。分布于挪威以及西沙群岛等。.

查看 西沙群岛和内棘六枪虫

凸雕扁足蟹

凸雕扁足蟹(学名:Platypodia anaglypta)为扇蟹科扁足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所罗门群岛、新赫布里底群岛、印度尼西亚、马来半岛、恰果斯群岛、红海、波斯湾、毛里求斯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一般栖息于珊瑚礁浅水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凸雕扁足蟹

凹吻蓝子鱼

凹吻蓝子鱼(学名:Siganus corallinus)为輻鰭魚綱鱸形目刺尾魚亞目蓝子鱼科蓝子鱼属的鱼类。分布于印度洋的塞舌尔群岛到澳大利亚、北至日本南部以及西沙群岛海域等,多生活于热带沿岸以及岛屿的岩礁和珊瑚丛中。 它体长可达35公分,一般为20公分。 可做為食用魚及觀賞魚。.

查看 西沙群岛和凹吻蓝子鱼

凹尾塘鳢

凹尾塘鳢(学名:Ptereleotris microlepis)为塘鳢科凹尾塘鳢属的鱼类,俗名细鳞虎。分布于印度至太平洋中部的新赫布里底群岛、北至日本南部、台湾岛以及西沙群岛等,属于暖水性鱼类。其多生活于珊瑚丛中。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Banda。.

查看 西沙群岛和凹尾塘鳢

凹足银杏蟹

凹足银杏蟹(学名:Actaea cavipes)为扇蟹科银杏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斐济群岛、塔西提岛、吉尔伯特群岛、新喀里多尼亚、新几内亚、越南、安达曼群岛、拉克代夫群岛、波斯湾、红海、非洲东岸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多生活于珊瑚礁浅水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凹足银杏蟹

凹足拟熟若蟹

凹足拟熟若蟹(学名:Zozymodes cavipes)为扇蟹科拟熟若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澳大利亚、圣诞岛、丹老群岛、安达曼群岛、斯里兰卡、红海、东非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常生活于珊瑚礁的浅水中或沿岸带岩石底。.

查看 西沙群岛和凹足拟熟若蟹

全富岛

全富岛,越方稱之為𧎜花島()位于南中国海西沙群岛的永乐群岛中的永乐环礁北面,珊瑚岛东北部4.5海里。全富岛处在礁盘的东北侧,为一牛轭形小沙洲,地势地平,北高南低,平均海拔1米左右。全富岛在中国清朝时期已經形成;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在1974年進行的水下考古工作中,在礁盘上发现了一批清代瓷器,年代为嘉庆到道光年间,證明早在清代已有中國漁民在全富島活動。1983年中國官方公布名称为“全富岛”。中国渔民俗称“全富峙”、“全富”或“曲手”。全富岛现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省三沙市管辖。归属三沙市永乐群岛管理委员会管辖。因条件恶劣无常住居民,但有邻近岛屿的渔民和军舰监视。岛上设有监控摄像头。.

查看 西沙群岛和全富岛

八棘日球虫

八棘日球虫(学名:Heliosphaera octacantha)为星球虫科日球虫属的动物。分布于印度洋以及西沙群岛等。.

查看 西沙群岛和八棘日球虫

公鸡馒头蟹

公鸡馒头蟹(学名:Calappa gallus)为馒头蟹科馒头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百慕大、巴西、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丹老群岛、印度、波斯湾、红海、东非及西非大西洋沿岸、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海南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一般生活于珊瑚礁中或泥沙质的浅海底。.

查看 西沙群岛和公鸡馒头蟹

六带剑盖鱼

六带剑盖鱼(学名:Euxiphipops sexstriatus)为蝴蝶鱼科剑盖鱼属的鱼类。分布于印度洋东侧的印度尼西亚至太平洋中部所罗门群岛、南到澳大利亚、北到日本、台湾岛以及西沙群岛等,多生活于珊瑚礁。.

查看 西沙群岛和六带剑盖鱼

六角棒星虫

六角棒星虫(学名:Rhopalastrum hexaceros)为孔盘虫科棒星虫属的动物。分布于印度洋、斯里兰卡以及西沙群岛等。.

查看 西沙群岛和六角棒星虫

兰州号导弹驱逐舰

“兰州”号导弹驱逐舰(舷号170)简称“兰州”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052C型导弹驱逐舰第一批次首舰,也是解放军海军首艘装备有源相控阵雷达及垂直发射系统的第三代导弹驱逐舰,可单独或协同海军其他兵力攻击水面舰艇、潜艇,具有较强的远程警戒探测和区域防空作战能力。兰州舰于2001年6月由江南造船厂开工建造,2003年4月下水,2005年8月入列,现服役于南海舰队驱逐舰第九支队。兰州舰舰名取自甘肃省省会兰州市,其入列命名授旗仪式于2005年10月18日在海南省三亚市举行。.

查看 西沙群岛和兰州号导弹驱逐舰

兰森伪珊隐蟹

兰森伪珊隐蟹(学名:Pseudohapalocarcinus ransoni)为珊隐蟹科伪珊隐蟹属的动物。分布于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主要与叶形牡丹珊瑚共生。.

查看 西沙群岛和兰森伪珊隐蟹

光原爱神螺

光原爱神螺(学名:Proterato limata)为爱神螺科原爱神螺属的动物。在中国大陆,分布于西沙群岛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西沙群岛的琛航岛。.

查看 西沙群岛和光原爱神螺

光螯短浆蟹

光螯短浆蟹(学名:Thalamita edwardsi)为梭子蟹科短浆蟹属的动物。分布于夏威夷、土阿莫土群岛、塔希提岛、埃利斯群岛、马尔代夫群岛、拉克代夫群岛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常栖息于海水。.

查看 西沙群岛和光螯短浆蟹

光洁圆顶蟹

光洁圆顶蟹(学名:Domecia glabra)为扇蟹科圆顶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土阿莫土群岛、马绍尔群岛、吉尔伯特群岛、圣诞岛、越南、安达曼群岛、马尔代夫、毛里求斯、留尼汪岛、马达加斯加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海南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一般栖息于珊瑚礁丛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光洁圆顶蟹

光洁拟梯形蟹

光洁拟梯形蟹(学名:Tetralia glaberrima)为扇蟹科拟梯形蟹属的动物。分布于越南、琉球群岛、塔希提、土阿莫土群岛、汤加群岛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一般生活于杯形珊瑚的枝丛间。.

查看 西沙群岛和光洁拟梯形蟹

光滑尖指蟹

光滑尖指蟹(学名:Caphyra laevis)为梭子蟹科尖指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斐济群岛、澳大利亚、新喀里多尼亚岛、印度尼西亚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主要与腔肠动物海鸡头共栖。.

查看 西沙群岛和光滑尖指蟹

光滑绿蟹

光滑绿蟹(学名:Chlorodiella laevissima)为扇蟹科绿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澳大利亚、毛里求斯、马达加斯加、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常栖息于海水。.

查看 西沙群岛和光滑绿蟹

光手酋妇蟹

光手酋妇蟹(学名:Eriphia sebana)为酋婦蟹科酋妇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夏威夷、波利尼西亚、澳大利亚、印度洋、红海、南非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广东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主要生活于沿岸带的岩石缝洞中或珊瑚礁丛中。根據菲律賓農業研究局(BAR)的月報,光手酋婦蟹有毒,不能食用。.

查看 西沙群岛和光手酋妇蟹

光手滑面蟹

光手滑面蟹(学名:Etisus laevimanus)为扇蟹科滑面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夏威夷群岛、玻利尼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印度、红海、非洲东岸、南岸、广泛地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热带区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海南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常生活于潮间带的石块下或岩石缝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光手滑面蟹

前额滑面蟹

前额滑面蟹(学名:Etisus frontalis)为扇蟹科滑面蟹属的动物。分布于菲律宾苏禄海、澳大利亚东北岸及阿尔达布拉岛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一般生活于珊瑚礁浅水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前额滑面蟹

剑穿盾虫

剑穿盾虫(学名:Dorataspis gladiata)为穿盾虫科穿盾虫属的动物。分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地中海以及西沙群岛等。.

查看 西沙群岛和剑穿盾虫

勿謂言之不預也

勿謂言之不預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术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严重的外交警告,被广泛視為其動用武力,或者更广泛意义上準備開戰(如贸易战等)的信號。 近現代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通过官方報刊和言論渠道多次在關鍵時刻运用该术语,使其被賦予了獨特政治敏感性。该语句在历史上曾被运用三次,在作出宣示后分别爆发了中印边境战争、珍宝岛事件、中越战争三次武装冲突。 在2018年春爆发的中美贸易战里,中共官媒新华社在微博上发表时评,亦引用了这句话。.

查看 西沙群岛和勿謂言之不預也

固粘棘虫

固粘棘虫(学名:Acanthocolla solidissima)为编棘虫科粘棘虫属的动物。分布于大西洋以及西沙群岛等。.

查看 西沙群岛和固粘棘虫

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中国的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是指为保护和合理利用水产种质资源及其生存环境,在保护对象的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洄游通道等主要生长繁育区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的水域滩涂和必要的土地,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分为国家级和省级,其中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是指在国内、国际有重大影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遗传育种价值或特殊生态保护和科研价值,保护对象为重要的、洄游性的共用水产种质资源或保护对象分布区域跨省(自治区、直辖市)际行政区划或海域管辖权限的,经国务院或农业部批准并公布的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迄今全国共有464处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查看 西沙群岛和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国家重点保护湿地名录

国家重点保护湿地名录,是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为在中国一些重点地区先行开展湿地生态保护工作,而于1994年11月4日发布的一份湿地保护名单。.

查看 西沙群岛和国家重点保护湿地名录

图纹绶贝

图纹绶贝(学名:Mauritia mappa)为宝贝科绶贝属的动物。分布北自日本南部向南经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至澳大利亚、东自土阿莫土群岛向西经群岛所罗门等群岛至印度洋诸岛到东非沿岸、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习性为暖水性。其主要生活于热带或亚热带珊瑚礁间或礁石块下面以及常生活在水深3-6英尺。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非洲洋。.

查看 西沙群岛和图纹绶贝

图纹白尼参

图纹白尼参(学名:Bohadschia marmorata)为海参科白尼参属的动物,俗名白尼参、白鱼、沙鱼。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区域以及中国大陆的海南岛、西沙群岛等地,常栖息于珊瑚礁区域的沙底。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尼西亚。.

查看 西沙群岛和图纹白尼参

四叶波纹蟹

四叶波纹蟹(学名:Cymo quadrilobatus)为扇蟹科波纹蟹属的动物。分布于保克海峡、安曼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常见于珊瑚礁浅水处。.

查看 西沙群岛和四叶波纹蟹

四带枣螺

四带枣螺(学名:Bulla adamsii)为枣螺科枣螺属的动物。分布于马达加斯加岛、塔希提岛、汤加群岛、托里斯海峡、澳大利亚以及中国的海南岛和西沙群岛等地,属于暖水性种类。其一般栖息于潮间带石头下、珊瑚礁间。.

查看 西沙群岛和四带枣螺

四球虫

四球虫(学名:Tetrasphaera spongiosa)为星球虫科四球虫属的动物。分布于大西洋以及西沙群岛等。.

查看 西沙群岛和四球虫

四瓣马齿苋

四瓣马齿苋(学名:Portulaca quadrifida)是马齿苋科马齿苋属的植物。分布在台湾岛、亚洲和非洲热带地区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海南、西沙群岛、广东等地,生长于海拔300米至900米的地区,一般生长在河谷田边、山坡草地、路旁阳处、空旷沙地和水沟边,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查看 西沙群岛和四瓣马齿苋

四角旋篮虫

四角旋篮虫(学名:Larcospira quadrangula)为石太阳虫科旋篮虫属的动物。分布于中太平洋,包括西沙群岛、东海、南海等海域。.

查看 西沙群岛和四角旋篮虫

四棘剑球虫

四棘剑球虫(学名:Xiphosphaera tessractis)为针球虫科剑球虫属的动物。分布于大西洋以及西沙群岛等。.

查看 西沙群岛和四棘剑球虫

皱纹团扇蟹

皱纹团扇蟹(学名:Ozius rugulosus)为扇蟹科团扇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塔希提岛、加罗林群岛、新喀里多尼亚岛、安达曼群岛、尼科巴群岛、若开、柯西湾、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一般生活于珊瑚礁浅水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皱纹团扇蟹

皱褶短浆蟹

皱褶短浆蟹(学名:Thalamita corrugata)为梭子蟹科短浆蟹属的动物。分布于菲律宾、澳大利亚、吉尔伯特群岛、土阿莫土群岛、社会群岛及蒙巴萨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常见于海水。.

查看 西沙群岛和皱褶短浆蟹

短吻鼻鱼

短吻鼻鱼(学名:Naso brevirostris)为刺尾鱼科鼻鱼属的鱼类,俗名短鼻盾尾鱼。分布于红海、印度洋非洲东岸至太平洋中部夏威夷群岛、波利尼西亚、北至日本南部、台湾岛以及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广东沿海等。.

查看 西沙群岛和短吻鼻鱼

短剑十字叶虫

短剑十字叶虫(学名:Phyllostaurus siculus)为十字叶虫科十字叶虫属的动物。分布于太平洋、大西洋、地中海以及西沙群岛等。.

查看 西沙群岛和短剑十字叶虫

短额藻片蟹

短额藻片蟹(学名:Huenia brevifrons)为蜘蛛蟹科藻片蟹属的动物。分布于琉球、菲律宾、拉克代夫群岛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金银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主要栖息于仙掌藻上。 头胸甲长宽略等(长6.4毫米,宽6.5毫米)。.

查看 西沙群岛和短额藻片蟹

短身盾牌蟹

短身盾牌蟹(学名:Percnon abbreviatum)为方蟹科盾牌蟹属的动物。分布于夏威夷群岛、克利帕顿岛、圣诞岛及可可群岛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多栖息于潮间带的珊瑚礁里。.

查看 西沙群岛和短身盾牌蟹

短手大海葵

短手大海葵(学名:Stoichactis kenti)为大海葵科大海葵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澳大利亚以及西沙群岛、香港等,一般附着于珊瑚间的岩石或死珊瑚上。.

查看 西沙群岛和短手大海葵

石屿

石屿位于南中国海西沙群岛永乐环礁东部,咸舍屿以东约2海里,西北隔石屿门与银屿仔相望。面积2000平方米,海拔约1米多。由干涸潟湖淤塞而成。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地名委员会公布的标准名称为“石屿”。 石屿现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实际控制,行政上划归海南省三沙市管辖。越南政府亦声称拥有其主权。.

查看 西沙群岛和石屿

石岛

石岛,是西沙群島宣德群岛的一部分,与永兴岛同位于一个礁盘,位于礁盘东北,有约800米的人工石堤与永兴岛相连,面积为80,000平方米,海拔高达15.9米,是西沙群岛最高点。石岛是西沙群岛唯一的一座岩石岛,岛上大部岩石裸露,故名。又称“小巴岛 ”“老龙头”。中国渔民俗称“小猫注”。 岛上有中国主权碑以及“西沙老龙头”石碑一座。石岛上有一片老兵林,是守护石岛的官兵们离开时植上的。石岛由中国解放军海军驻守。 2014年中国政府的填海作业使得石岛与永兴岛通过宽阔的陆地(而不仅仅是石堤)直接连接,成为新永兴岛的一部分,因而石岛将成为一个地域名称而不再是一个岛屿名称。.

查看 西沙群岛和石岛

石纹焦掌贝

石纹焦掌贝(学名:Palmadusta fimbriata)又稱紫端宝螺(Cypraea fimbriata),为宝贝科焦掌贝属的动物。分布範圍北起日本以南,经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至澳大利亚,东自夏威夷群岛、土阿莫土群岛,向西经太平洋至印度洋诸岛、红海、东非沿岸、桑给巴尔,也見於台湾岛及中国大陆的海南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等地,属于暖水种。牠們多栖息于浅水中,垂直分布于从潮间带低潮区附近至水深54米沙、石砾、贝壳的海底。.

查看 西沙群岛和石纹焦掌贝

矶塘鳢

塘鳢(学名:Eviota abax)为塘鳢科矶塘鳢属的鱼类。分布于印度至太平洋中部萨摩亚群岛、北至日本南部以及西沙群岛、海南岛等,常生活于热带珊瑚丛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矶塘鳢

环纹货贝

环纹货贝(又稱金环宝螺,学名:Monetaria annulus,舊名Cypraea annulus)为宝贝科货贝属的动物,俗名白贝齿。分布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暖水区、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广东、海南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等地,属于暖海产。牠們一般生活于潮间带中、低潮区的岩礁间,常隐藏在礁石块下面或礁石的空隙内及不深的水塘内。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尼西亚安汶。.

查看 西沙群岛和环纹货贝

环纹金沙蟹

环纹金沙蟹(学名:Lydia annulipes)为扇蟹科金沙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夏威夷、土阿莫土群岛、塔希提岛、萨摩亚群岛、斐济、马绍尔群岛、吉尔伯特群岛、印度尼西亚、可可群岛、阿曼湾、塞舌耳群岛、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多见于近岸带或珊瑚礁浅水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环纹金沙蟹

玉琢礁

玉琢礁位于南中国海西沙群岛的永乐群岛中,华光礁东北方9海里,永乐群岛东南面约10海里处。为一隐没水下的封闭型环礁,亦呈长椭圆形,东西长约7海里,南北宽约2.6海里。1935年公布名称为“符勒多儿礁”(Vuladdore Reef)。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为“玉琢礁”。中国渔民称其为“二筐”、“二圈”、“二塘”。 玉琢礁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实际控制,行政上划归海南省三沙市管辖。越南政府亦声称拥有其主权。.

查看 西沙群岛和玉琢礁

玉足海参

玉足海参(学名:Holothuria leucospilota)为海参科海参属的动物,俗名乌参、乌虫参、黑狗参、红参。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区域、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岛、西沙群岛等地,主要生活于潮间带中潮或高潮区、裸露于水洼中、或珊瑚礁区以及或石下。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马绍尔群岛。.

查看 西沙群岛和玉足海参

玉林号导弹护卫舰

“玉林”号导弹护卫舰(舷号569)简称“玉林”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六艘054A型导弹护卫舰,可单独或协同海军其他兵力攻击敌水面舰艇、潜艇,具有较强的远程警戒和防空作战能力。玉林舰由沪东造船厂开工建造,于2009年下水,2010年2月1日入列,现服役于南海舰队驱逐舰第二支队。玉林舰舰名取自广西省玉林市,其入列命名授旗仪式于2010年2月1日举行,原“玉林”舰于此前改名为“三亚”舰。.

查看 西沙群岛和玉林号导弹护卫舰

王冠隐绵蟹

王冠隐绵蟹(学名:Cryptodromia coronata)为绵蟹科隐绵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安汶岛、萨摩亚群岛、弗洛雷斯、苏禄海、新几内亚及罗蒂岛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主要生活于珊瑚礁中以及与海绵共栖。.

查看 西沙群岛和王冠隐绵蟹

灣鱷

湾鳄(學名:Crocodylus porosus),又名河口鱷、鹹水鱷、食人鱷、入江鱷,為23個鱷科物種中最大型的,亦是現存世界上最大的爬行動物。.

查看 西沙群岛和灣鱷

火红皱蟹

火红皱蟹(学名:Leptodius exaratus),又名溝痕皺蟹,为扇蟹科皱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夏威夷、泰国、经印度洋抵红海及非洲东岸、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广东、福建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常生活于岩岸带的石下及石缝中或珊瑚礁的浅水中。 甲身呈近五邊形,寬2公分,含眼窩外齒共5齒,齒狀不明顯。.

查看 西沙群岛和火红皱蟹

灯球根编虫

灯球根编虫(学名:Rhizoplegma lychnosphaera)为星球虫科根编虫属的动物。分布于南太平洋以及西沙群岛等。.

查看 西沙群岛和灯球根编虫

灰额刺尾鱼

额刺尾鱼(学名:Acanthurus glaucopareius)为刺尾鱼科刺尾鱼属的鱼类。分布于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至太平洋中部夏威夷和波利尼西亚、南至澳大利亚东北、北到日本南部、台湾岛以及西沙群岛等。.

查看 西沙群岛和灰额刺尾鱼

灿烂梯形蟹

灿烂梯形蟹(学名:Trapezia speciosa)为扇蟹科梯形蟹属的动物。分布于土阿莫土群岛、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多见于珊瑚枝丛间。.

查看 西沙群岛和灿烂梯形蟹

珊瑚岛

岛是海中的珊瑚虫遗骸堆筑的岛屿。一般分布在热带海洋中,一般与大陆的构造、岩性、地质演化历史没有关系,因此珊瑚岛和火山岛一起被统称为大洋岛。 世界著名的珊瑚群岛有:.

查看 西沙群岛和珊瑚岛

珊瑚岛 (西沙群岛)

岛是西沙群島中的一個島嶼,现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实际控制,行政上划归海南省三沙市管辖。越南稱之為黃沙島(),亦声称拥有其主权。.

查看 西沙群岛和珊瑚岛 (西沙群岛)

珍珠贝

珍珠贝(学名:Pteria margaritifera)为珍珠贝科珍珠贝属的动物。在中国大陆,分布于广东、海南、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多生活于潮间带下部浅海岩石或珊瑚礁上。.

查看 西沙群岛和珍珠贝

珠圆梭螺

圆梭螺(学名:Globovula margarita),又名真珠海兔螺,为梭螺科圆梭螺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菲律宾、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珀迪群岛、俾斯麦群岛、汤加群岛、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习性为暖水性。其常生活于从潮间带低潮线附近至30m水深以及腔肠动物的棘鸡头属的枝杈间。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汤加。.

查看 西沙群岛和珠圆梭螺

珠蝴蝶鱼

蝴蝶鱼(学名:Chaetodon kleini)为蝴蝶鱼科蝴蝶鱼属的鱼类,俗名克氏蝴蝶鱼。分布于印度洋非洲东岸、至太平洋波利尼西亚、南到澳大利亚、北到日本南部、台湾岛以及西沙群岛等。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东南亚。.

查看 西沙群岛和珠蝴蝶鱼

理山岛

山岛(),俗称惹岛(cù lao Ré),是南中国海(越南称之为“东海”)上的一个岛屿,主权上属于越南,行政区划上属越南广义省理山县。 理山岛面积为9.97平方公里,截止2003年,该岛人口为19695人。该岛附近还有两个附属的小岛屿。 约在公元前200年左右,理山岛兴起了。占婆人把理山岛当作一个重要的贸易中转站。17世纪时期,阮主占领了理山岛,组建了,以此岛作为向西沙群岛(越方称为“黄沙群岛”)殖民的基地。Monique Chemillier-Gendreau, Sovereignty Over the Paracel and Spratly Islands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ISBN 90-411-1381-9.

查看 西沙群岛和理山岛

琛航岛

琛航岛(英语:Duncan Island),是西沙群岛中的一个岛屿。现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实际控制,行政上划归海南省三沙市管辖。越南政府亦声称拥有其主权。.

查看 西沙群岛和琛航岛

砗蚝

砗蚝(学名:Hippopus hippopus),又名熊爪蛤、五爪貝,为砗磲科砗蚝属的动物。.

查看 西沙群岛和砗蚝

硬毛贝绵蟹

毛贝绵蟹(学名:Dynomene hispida)为贝绵蟹科贝绵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印度尼西亚(安汶)、新喀里多尼亚岛、所罗门群岛、夏威夷群岛、奎提维岛、毛里求斯、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琛航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常栖息于浅水岩缝及珊瑚礁丛中。 本物種在中國的模式種取自西沙琛航島,头胸甲长12.6毫米,宽15.5毫米。全身覆蓋着濃密的硬毛。.

查看 西沙群岛和硬毛贝绵蟹

硬指参

指参(学名:Chiridota rigida)为指参科指参属的动物。分布于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太平洋西部诸诸岛、澳大利亚、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常见于珊瑚礁碎珊瑚底下的沙内。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菲律宾群岛。.

查看 西沙群岛和硬指参

礁石假团扇蟹

礁石假团扇蟹(学名:Pseudozius caystrus)为扇蟹科假团扇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土阿莫土群岛、萨摩亚群岛、吉尔伯特群岛、马绍尔群岛、加罗林岛、菲律宾、圣诞岛、可可群岛、安达曼群岛、印度西岸、拉克代夫群岛、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常生活于珊瑚礁浅水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礁石假团扇蟹

神狐暗沙

暗沙位于南中国海中沙群岛西北部,一统暗沙西北约46海里。整个暗沙全部在海面以下,最浅处水深约12米。19世纪曾用名“汕·厄士蒲勒特线”(St Esprit Shoal),郑资约编著的《南海诸岛地理志略》将其归属为西沙群岛。1983年公布名称为“神狐暗沙”,归属中沙群岛。.

查看 西沙群岛和神狐暗沙

福建水师

福建水师亦称闽洋水师,是中國清代晚期的一支現代化海軍艦隊,由福州船政局規劃、駐防福建沿海。 1860年代,洋務運動展開,1866年福州船政局成立,福建地方官員便開始向英、法、德、美等國採購及製造小型戰艦用作巡洋緝私;後成立福建水師,負責守衛福建、台灣周邊海域。1871年54名因船難漂流到台灣的琉球人被原住民殺害,1874年日本以「保衛琉球僑民」為名派兵登陸台灣番地,引起清廷對海防的警惕,致有「海防大籌議」;直隸總督李鴻章以「數千年未有之變局」,面對「數千年未有之強敵」為論據上書,獲清廷採納,於是每年撥四百萬兩為經費建設新式海軍(儘管實際用在購置軍艦的款項僅為每年約一百萬兩)——其中福建水師最盛期擁有11艘戰艦。 中法戰爭期間,孤拔率領法國遠東艦隊突襲福建水師,以鱼雷擊中旗艦揚武號,使其擱淺;是役全軍共被擊沉9艘戰艦,幾乎全軍覆沒。戰後,福建水師只添補了兩艘軍艦。1891年以後,清廷緊縮開支,停止添購海軍軍械;福建水師在缺乏艦艇及經費的窘境下,已難成軍。1909年,清政府將福建水師與廣東水師、北洋水師以及南洋水師,合併重編為巡洋艦隊和巡江艦隊;獨立的福建水師就此解散。.

查看 西沙群岛和福建水师

福氏刺尻魚

福氏刺尻魚,又名珠點刺尻魚、伏羅氏棘蝶魚、棕刺尻鱼,俗名黑尾新娘,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蓋刺魚科的其中一個種。.

查看 西沙群岛和福氏刺尻魚

秀丽二十盾虫

丽二十盾虫(学名:Icosaspis elegans)为穿盾虫科二十盾虫属的动物。分布于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地中海以及西沙群岛等。.

查看 西沙群岛和秀丽二十盾虫

秀四瓣虫

四瓣虫(学名:Tetrapentalon elegans)为星球虫科四瓣虫属的动物。分布于地中海以及西沙群岛等。.

查看 西沙群岛和秀四瓣虫

穴居海参

居海参(学名:Holothuria inhabilis)为海参科海参属的动物。分布于阿拉伯、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太平洋各岛、夏威夷群岛、澳大利亚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一般生活于珊瑚礁沙内。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夏威夷群岛。.

查看 西沙群岛和穴居海参

窄小并额蟹

小并额蟹(学名:Tiarinia angusta)为蜘蛛蟹科并额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菲律宾、马来亚半岛、澳大利亚东部及南部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一般生活于珊瑚礁浅水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窄小并额蟹

竹節花蛇鰻

竹節花蛇鰻(学名:Myrichthys colubrinus),又稱斑竹花蛇鰻、竹節蛇鰻,俗名為濱海蛇,为蛇鳗科花蛇鳗属的鱼类。分布于西到红海及东非、东到塔希提岛、南到新西兰、北到琉球群岛、台湾岛以及西沙群岛等,属于珊瑚区鱼类。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安波那。.

查看 西沙群岛和竹節花蛇鰻

筐仔沙洲

仔沙洲位于南中国海西沙群岛永乐环礁南部,羚羊礁与广金岛之间,面积0.01平方公里,海拔2米。岛上堆满珊瑚碎屑。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地名委员会公布的标准名称为“筐仔沙洲”。 某些文献将筐仔沙洲的位置描述为介于羚羊礁和广金岛之间,但较权威的文献和卫星图片显示,筐仔沙洲是羚羊礁礁盘的东南角上发育的一个小沙洲,是羚羊礁的一部分。 筐仔沙洲现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实际控制,行政上划归海南省三沙市管辖。越南政府亦声称拥有其主权。.

查看 西沙群岛和筐仔沙洲

筛目贝

筛目贝(学名:Cribaria cribraria)为宝贝科筛目贝属的动物。分布于北自日本向南经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至澳大利亚、东自贾维斯群岛、萨莫亚群岛经太平洋诸岛至印度洋诸岛至东非沿岸、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海南岛、西沙群岛等地,属于暖海产。其常栖息于浅海岩礁质海底。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斯里兰卡。.

查看 西沙群岛和筛目贝

粗粒石扇蟹

粗粒石扇蟹(学名:Epixanthus corrosus)为扇蟹科石扇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新喀里多尼亚、马来半岛、红海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多见于珊瑚礁浅水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粗粒石扇蟹

粗糙蚀菱蟹

粗糙蚀菱蟹(学名:Daldorfia horrida)为菱蟹科蚀菱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夏威夷、新喀里多尼亚、加里曼丹岛、菲律宾、新加坡、斯里兰卡、红海、毛里求斯、南非、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海南岛、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主要生活于潮间带至125米深的岩石底以及泥沙或具贝壳的海底及珊瑚礁浅水中。其生存的海拔上限为-125米。.

查看 西沙群岛和粗糙蚀菱蟹

粗糙毛壳蟹

粗糙毛壳蟹(学名:Pilodius scabriculus)为扇蟹科毛壳蟹属的动物。分布于土阿莫土群岛、圣诞岛、所罗门群岛、马绍尔群岛、吉尔伯特群岛、埃利斯群岛、斐济、澳大利亚东部、菲律宾、越南、查戈斯群岛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主要生活于珊瑚礁丛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粗糙毛壳蟹

粗掌大权蟹

粗掌大权蟹(学名:Macromedaeus crassimanus)为扇蟹科大权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夏威夷、萨摩亚群岛、斐济群岛、塔希提、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安达曼、印度、斯里兰卡、巴基斯坦、红海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常生活于珊瑚礁浅水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粗掌大权蟹

粒叶贝绵蟹

粒叶贝绵蟹(学名:Dynomene granulobata)为贝绵蟹科贝绵蟹属的动物。在中国大陆,分布于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多见于珊瑚礁浅水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粒叶贝绵蟹

粒掌假花瓣蟹

粒掌假花瓣蟹(学名:Pseudoliomera granosimana)为扇蟹科假花瓣蟹属的动物。分布于塔希提岛、土阿莫土群岛、新喀里多尼亚、圣诞岛、可可群岛、查戈斯群岛、红海、塞舌耳岛南部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海南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常见于珊瑚礁浅水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粒掌假花瓣蟹

糙刺参

糙刺参(学名:Stichopus horrens)为刺参科刺参属的动物。分布于马达加斯加、新喀里多尼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关岛、夏威夷、日本、澳大利亚、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海南岛、西沙群岛等地,多生活于躲藏在死珊瑚或石下。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社会群岛。.

查看 西沙群岛和糙刺参

紫地蟹

拉氏仿地蟹(学名:Gecarcoidea lalandii)为地蟹科地蟹属的動物,俗稱紫地蟹。分布于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印度洋各岛、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一般栖息于陆地潮湿的洞缝中,繁殖时期常迁移下海产卵。.

查看 西沙群岛和紫地蟹

紫眼球贝

紫眼球贝(学名:Erosaria poraria),又稱紫花宝螺(Cypraea poraria),为宝贝科眼球贝属的动物。.

查看 西沙群岛和紫眼球贝

紫轮参

紫轮参(学名:Polycheira fusca)为指参科轮参属的动物。分布于东非、塞舌尔群岛、新喀里多尼亚、斯里兰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西太平洋诸岛、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岛、西沙群岛等地,多栖息于高潮区附近岩石底下。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新喀里多尼亚。.

查看 西沙群岛和紫轮参

紫棘十字虫

紫棘十字虫(学名:Acanthostaurus purpurascens)为十字叶虫科棘十字虫属的动物。分布于大西洋、太平洋、地中海以及西沙群岛等。.

查看 西沙群岛和紫棘十字虫

紫斑光背蟹

紫斑光背蟹(学名:Lissocarcinus orbicularis)为梭子蟹科光背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夏威夷、斐济群岛、澳大利亚、印度、斯里兰卡、毛里求斯、红海、南非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多见于梅花参的触手间以及绿刺参的呼吸树上。.

查看 西沙群岛和紫斑光背蟹

红点叶鰕虎鱼

红点叶鰕虎鱼(学名:Gobiodon erythrospilus)为鰕虎鱼科叶鰕虎鱼属的鱼类。分布于印度至太平洋中部的美拉尼西亚和斐济群岛、北至日本南部以及西沙群岛、海南岛等,属于暖水性沿岸鱼类。其多见于珊瑚丛中。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Cocos岛。.

查看 西沙群岛和红点叶鰕虎鱼

红点梯形蟹

红点梯形蟹(学名:Trapezia guttata)为扇蟹科梯形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本种广泛地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热带区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海南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多生活于鹿角珊瑚的枝丛间。.

查看 西沙群岛和红点梯形蟹

红脚鲣鸟

红脚鲣鸟(學名:Sula sula)是鰹鳥科下的一種大型海鳥。善於飛行,但在起飛及降落時卻並不靈活。.

查看 西沙群岛和红脚鲣鸟

红腹海参

红腹海参(学名:Holothuria edulis)为海参科海参属的动物。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区域以及中国大陆的海南岛、西沙群岛等地,常栖息于岸礁沙底。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菲律宾。.

查看 西沙群岛和红腹海参

红斑瓢蟹

红斑瓢蟹(学名:Carpilius maculatus)为扇蟹科瓢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夏威夷、澳大利亚、经印度洋至红海及非洲东岸、台湾(達悟語:cinodotodo)以及中国的海南岛、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常栖息于岩石岸或珊瑚礁的浅水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红斑瓢蟹

红斑焦掌贝

红斑焦掌贝(学名:Palmadusta punctata)为宝贝科焦掌贝属的动物。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区暖水区、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海南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等地,属于暖水种。其主要生活于潮间带低潮区或稍深的珊瑚礁石缝隙间。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毛里求斯。.

查看 西沙群岛和红斑焦掌贝

红斑梯形蟹

红斑梯形蟹(学名:Trapezia rufopunctata)为扇蟹科梯形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夏威夷、斯里兰卡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常生活于珊瑚礁丛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红斑梯形蟹

纯洁细螯蟹

纯洁细螯蟹(学名:Lybia caestifer)为扇蟹科细螯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夏威夷、斯里兰卡及红海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多见于珊瑚礁浅水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纯洁细螯蟹

纹身蛙鳚

纹身蛙鳚(学名:Istiblennius lineatus),又名狗鰷,,为鳚科蛙鳚属的鱼类,分布于非洲东岸、红海、东至土阿莫土群岛、南至澳大利亚昆士兰、北至日本冲绳岛、台湾岛以及西沙群岛等。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爪哇。.

查看 西沙群岛和纹身蛙鳚

线斑凤鳚

线斑凤鳚(学名:Salarias margaritatus)为鳚科凤鳚属的鱼类,俗名线斑动齿鳚。分布于太平洋的波利尼西亚、美拉尼西亚、北至日本以及西沙群岛等,主要生活于珊瑚礁以及岩礁岸边。.

查看 西沙群岛和线斑凤鳚

绶贝

绶贝(学名:Mauritia mauritiana)为宝贝科绶贝属的动物。.

查看 西沙群岛和绶贝

绿刺参

绿刺参(学名:Stichopus chloronotus)为刺参科刺参属的动物,俗名方柱参。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区域以及中国大陆的海南岛、西沙群岛等地,主要栖息于珊瑚礁内、暴露于水静草茂的沙底以及或生活在泻湖内。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关岛。.

查看 西沙群岛和绿刺参

绿短鳍鱼

绿短鳍鱼(学名:Aprion virescens)为笛鲷科短鳍鱼属的鱼类,俗名蓝笛鲷、绿笛鲷、绿短臂鱼。分布于印度洋塞舌尔群岛、毛里求斯至太平洋、夏威夷群岛和社会群岛、北自冲绳群岛、南至昆士兰、台湾岛以及中沙群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等,常栖息于热带和亚热带沿岸水域。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塞舌尔。棲息深度可達180公尺,體長可達112公分,生活在水域寬闊的潟湖、臨海礁石,屬肉食性,以魚類、頭足類、甲殼類、浮游生物等為食,可作為食用魚、觀賞魚及遊釣魚,有雪卡魚毒的紀錄。.

查看 西沙群岛和绿短鳍鱼

绒毛仿银杏蟹

绒毛仿银杏蟹(学名:Actaeodes tomentosa)为扇蟹科仿银杏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新喀里多尼亚、澳大利亚、菲律宾、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印度洋、非洲东岸、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海南岛、福建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一般栖息于沿岸带的岩石缝中或珊瑚礁的浅水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绒毛仿银杏蟹

细巧皱蟹

细巧皱蟹(学名:Leptodius gracilis)为扇蟹科皱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夏威夷、土阿莫土岛、萨摩亚群岛、马绍尔群岛、吉尔伯特群岛、加罗林群岛、印度尼西亚、可可群岛、菲律宾、印度、红海、毛里求斯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广东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常栖息于珊瑚礁或岩石的浅水中。 頭胸甲呈扇形,表面光滑有淺凹痕,寬約2公分,整體呈土黃至黃色。.

查看 西沙群岛和细巧皱蟹

细粒近扇蟹

细粒近扇蟹(学名:Xanthias lamarckii)为扇蟹科近扇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夏威夷、土阿莫土岛、萨摩亚群岛、斐济群岛、吉尔伯特群岛、马绍尔群岛、安达曼群岛、印度、斯里兰卡、东非、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海南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常见于珊瑚礁丛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细粒近扇蟹

细纹凤鳚

细纹凤鳚(学名:Salarias fasciatus)为鳚科凤鳚属的鱼类。分布于非洲东岸至土阿莫土群岛、南至澳大利亚大堡礁、北至日本琉球群岛等海域、西沙群岛、海南岛以及台湾岛、澎湖、小琉球、蘭嶼、東沙等,属于暖水性鱼类。其常见于岩礁岸边。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东南亚、東印度群島(East Indies, Pacific;泛指東印度、西屬東印度群島),。.

查看 西沙群岛和细纹凤鳚

细纹梯形蟹

细纹梯形蟹(学名:Trapezia reticulata)为扇蟹科梯形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海南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常栖息于与网纹梯形蟹相同的环境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细纹梯形蟹

细纹方蟹

细纹方蟹(学名:Grapsus tenuicrustatus)为方蟹科方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夏威夷、澳大利亚、红海、马达加斯加、非洲东岸.广泛分布于印度太平洋的热带区、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海南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主要栖息于高潮线岩石旁或珊瑚礁上。.

查看 西沙群岛和细纹方蟹

细足短浆蟹

细足短浆蟹(学名:Thalamita tenuipes)为梭子蟹科短浆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拉克代夫群岛、马尔代夫群岛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多见于珊瑚礁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细足短浆蟹

细足钝额蟹

细足钝额蟹(学名:Carupa tenuipes)为梭子蟹科钝额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夏威夷、帝汶岛、马达加斯加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多栖息于珊瑚礁及潮间带至80米的浅海底。.

查看 西沙群岛和细足钝额蟹

细肢滑面蟹

细肢滑面蟹(学名:Etisus demani)为扇蟹科滑面蟹属的动物。分布于夏威夷、萨摩亚、乌波卢岛、马尔代夫、查戈斯群岛、红海、塞舌耳群岛、马达加斯加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常见于珊瑚礁浅水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细肢滑面蟹

细枝海绵丸虫

细枝海绵丸虫(学名:Spongopila gracilis)为星球虫科海绵丸虫属的动物。分布于印度洋以及西沙群岛等。.

查看 西沙群岛和细枝海绵丸虫

罗岛毛刺蟹

罗岛毛刺蟹(学名:Pilumnus rotumanus)为扇蟹科毛刺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斐济的罗图马岛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常栖息于礁盘浅水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罗岛毛刺蟹

罗援

罗援(1950年10月20日-),出生于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现为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常务理事兼国际军事分会会长。.

查看 西沙群岛和罗援

网管球虫

网管球虫(学名:Siphonosphaera arkys)为胶球虫科管球虫属的动物。在中国,分布于西沙群岛等。.

查看 西沙群岛和网管球虫

网纹绶贝

网纹绶贝(学名:Mauritia scurra)又稱网目宝螺(Cypraea scurra),为宝贝科绶贝属的动物。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可見於台湾岛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北部湾等地,属于暖海产。牠們一般栖息于潮下带的浅海,常生活在腔肠动物叶滨珊瑚或类似的珊瑚上。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尼西亚安汶。.

查看 西沙群岛和网纹绶贝

网纹梯形蟹

网纹梯形蟹(学名:Trapezia areolata)为扇蟹科梯形蟹属的动物。分布于塔希提、萨瓦伊岛、萨摩亚群岛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常生活于鹿角珊瑚枝丛间。.

查看 西沙群岛和网纹梯形蟹

羚羊礁

羚羊礁(英语:Antelope Reef),越方稱之為海參岩(),位于南中国海西沙群岛永乐群岛永乐环礁西南部,金银岛以东3.5海里,为近似三角形封闭的珊瑚环礁,内有潟湖,礁盘南北长12公里,东西最宽处约4公里,退潮时大面积出露,台风大潮时多被海水淹没。中国渔民俗称“筐仔”、“筐仔峙”。羚羊礁上有人工堆砌的护堤,常有在此打渔的中国渔民驻守。设有“中国·西沙羚羊礁警务区”的警务碑。 羚羊礁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实际控制,行政区划属海南省三沙市管辖。由三沙市永乐群岛管理委员会直接管辖,设有羚羊社区群众自治组织。越南政府亦声称拥有其主权。.

查看 西沙群岛和羚羊礁

羚羊村

羚羊村隶属于中華人民共和国海南省三沙市永乐群岛工委、管委会,成立于2010年,地处南中国海西沙群岛羚羊礁。羚羊村委会辖羚羊礁、甘泉岛,现有渔民30余户,近100人。 为减少台风对房屋的冲击,羚羊村的居民将房屋间距建得很近。整个村子所有的房屋从房梁到屋顶均由坚硬的珊瑚和贝壳打磨堆积而成,远远望去,村子呈“灰白”色。.

查看 西沙群岛和羚羊村

美壳虫

美壳虫(学名:Euchitonia furcata)为孔盘虫科美壳虫属的动物。分布于北太平洋、加利福尼亚海以及西沙群岛、西沙北海槽、广东及福建外海等。.

查看 西沙群岛和美壳虫

美丽假花瓣蟹

美丽假花瓣蟹(学名:Pseudoliomera speciosa)为扇蟹科假花瓣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夏威夷经印度洋至红海及非洲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常生活于珊瑚礁浅水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美丽假花瓣蟹

美丽花瓣蟹

美丽花瓣蟹(学名:Liomera bella)为扇蟹科花瓣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夏威夷、经印度洋至红海及东非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主要生活于珊瑚礁浅水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美丽花瓣蟹

美丽隔贻贝

美丽隔贻贝(学名:Septifer pulcher)为贻贝科隔贻贝属的动物。在中国大陆,分布于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等地,属于热带种。其常见于低潮线附近及潮线下浅水水域以及附着在珊瑚礁上。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西沙群岛赵述岛。.

查看 西沙群岛和美丽隔贻贝

美丽脊熟若蟹

美丽脊熟若蟹(学名:Lophozozymus pulchellus)为扇蟹科脊熟若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本种从日本至中太平洋、向西至红海、非洲东岸广泛地分布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常见于海水。.

查看 西沙群岛和美丽脊熟若蟹

美丽核果蟹

美丽核果蟹(学名:Nucia speciosa)为玉蟹科核果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越南、印度尼西亚、夏威夷群岛、新喀里多尼亚、印度、红海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多生活于潮间带珊瑚礁丛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美丽核果蟹

美丽梯形蟹

美丽梯形蟹(学名:Trapezia formosa)为扇蟹科梯形蟹属的动物。分布于巴拿马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主要生活于杯形珊瑚的枝丛间。.

查看 西沙群岛和美丽梯形蟹

美六鳍虫

美六鳍虫(学名:Hexacromyum elegans)为三轴球虫科六鳍虫属的动物。分布于中太平洋以及西沙群岛等。.

查看 西沙群岛和美六鳍虫

美济礁

美濟礁是南沙群島中一处珊瑚环礁,陸地包圍著中間的海灣,中國漁民稱此礁為雙門或雙沙,越南称“围巾环礁”,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實際控制,行政上隸屬於海南省三沙市南沙区美济村管辖。填海後其陆地面积达5.52平方公里,取代西沙群島永興島成為南海諸島中面積最大的岛。 2015年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美济礁上进行陆域吹填,2015年6月10日完成吹填工程,建有一条长2700米的飞机跑道,可以停降大型客機,另外还有让船舰郵輪等停泊的码头工程正在修建。 菲律宾、越南、中華民國亦宣称对美济礁拥有主权。.

查看 西沙群岛和美济礁

群島列表

本表所列内容为世界各个主要群岛或岛屿群:.

查看 西沙群岛和群島列表

羽纹蝴蝶鱼

羽纹蝴蝶鱼(学名:Chaetodon strigangulus)为蝴蝶鱼科蝴蝶鱼属的鱼类。分布于红海、非洲东岸至太平洋中部、西部、台湾岛以及西沙群岛、南沙群岛、澎湖列岛等,一般栖息于珊瑚礁盘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羽纹蝴蝶鱼

翻石鹬

翻石鹬(学名:Arenaria interpres)为鹬科翻石鹬属的鸟类。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瑞典。.

查看 西沙群岛和翻石鹬

真腊风土记

《真腊风土记》是一部介紹位于柬埔寨地區的古國真臘歷史、文化的中國古籍。《真腊风土记》由中國元代人周達觀所著。 1431年暹罗破真腊国都吳哥,真腊迁都金边,吴哥窟被遺棄,森林逐渐覆盖漫无人烟的吴哥。后来有些当地的高棉人猎户进入森林打猎,无意中发现宏伟的庙宇,也有一些当地的佛教徒在庙旁边搭盖屋寮居住,以便到庙宇中朝拜,但吴哥遗迹多不为世人所知。 1819年法國J.P.A.雷慕沙首先將周達觀所著《真腊风土记》譯成法文。1857年,駐馬德望的法國傳教士夏爾·艾米爾·布意孚神父著《1848—1856印度支那旅行記:安南與柬埔寨》,報告吳哥狀況,但未引人注意。1861年1月,法國生物學家亨利·穆奥為尋找新的熱帶動物标本,無意中在原始森林中發現,宏伟惊人的古庙遗迹,并大大肆宣扬,他说,“此地庙宇之宏伟,远胜古希腊、罗马遗留给我们的一切,走出森森吴哥庙宇,重返人间,刹那间犹如从灿烂的文明堕入蛮荒”,这才使世人对吴哥刮目相看。 《真腊风土记》對當代及現代研究真臘及吳哥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現存與真臘同時代者對該國的唯一記錄。中國清代的《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稱此書“文義頗為賅贍,本末詳具,可補元史佚闕。”。.

查看 西沙群岛和真腊风土记

猎女神螺科

女神螺科(学名:Triviidae),又名石榴螺科(Eratoidae)或蛹螺科,是一種迷你型海螺的分類,是新生腹足類玉黍螺類支序的薄板螺總科之下的一個腹足纲软体动物的科。 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区的暖水区、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海南岛、西沙群岛等地,属于暖海产。其一般生活于潮间带中、低潮区或稍深(约6m)的浅海以及多栖息于珊瑚间或礁石块下面。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尼西亚帝汶。.

查看 西沙群岛和猎女神螺科

猫焦掌贝

猫焦掌贝(学名:Melicerona felina),又名花貓寶螺,为宝贝科的动物。舊屬焦掌贝属,今屬Melicerona屬。.

查看 西沙群岛和猫焦掌贝

猬海眼虫

海眼虫(学名:Haliomma erinaceum)为星球虫科海眼虫属的动物。分布于地中海、大西洋、太平洋以及西沙群岛等。.

查看 西沙群岛和猬海眼虫

眼带叶鰕虎鱼

带叶鰕虎鱼(学名:Gobiodon oculolineatus)为輻鰭魚綱鱸形目鰕虎亞目鰕虎鱼科叶鰕虎鱼属的鱼类,為亞熱帶海水魚,分布于西北太平洋琉球群島、小笠原群島、西沙群岛等,属于暖水性鱼类。其常见于珊瑚丛中,為一夫一妻制,生活習性不明。.

查看 西沙群岛和眼带叶鰕虎鱼

眼形隐板石鳖

形隐板石鳖(学名:Cryptoplax oculata)是隱板石鱉屬的一种,舊屬新石鳖目毛肤石鳖科,今屬新石鳖亞綱石鳖目隱板石鱉科。.

查看 西沙群岛和眼形隐板石鳖

眼球贝

球贝(学名:Erosaria erosa)为宝贝科眼球贝属的动物。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区、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广东大陆沿岸、海南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等地,多生活于潮间带低潮区或靠下浅水岩礁间以及退潮后常隐藏在礁石下或缝隙间。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毛里求斯岛。.

查看 西沙群岛和眼球贝

眼斑凤鳚

斑凤鳚(学名:Salarias periophthalmus)为鳚科凤鳚属的鱼类。分布于非洲东岸、东至萨摩亚群岛、南至澳大利亚大堡礁、北至日本琉球群岛、台湾以及西沙群岛等。.

查看 西沙群岛和眼斑凤鳚

瘤突斜纹蟹

突斜纹蟹(学名:Plagusia tuberculata)为方蟹科斜纹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夏威夷群岛、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广东、海南岛、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一般栖息于潮间带的岩石间及珊瑚礁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瘤突斜纹蟹

瘦熊呆足贝

呆足贝(学名:Blasicrura kieneri)又稱瘦熊宝螺(Cypraea kieneri),为宝贝科呆足贝属的动物。分布範圍北起日本,向南经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至澳大利亚,东自贾维斯岛、萨莫亚,向西经所罗门群岛至科科斯群岛、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东非沿岸、桑给巴尔、马达加斯加岛,也見於台湾岛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属于暖海产。牠們常生活于低潮线附近或稍深浅海珊瑚礁间或礁石块的下面。.

查看 西沙群岛和瘦熊呆足贝

結節濱螺屬

結節濱螺屬(学名:Nodilittorina)是玉黍螺科的一种小海螺物種,原屬中腹足目,今屬玉黍螺總科。主要分布于台湾、中国大陆,常栖息在潮间带。 本屬過往有不少物種,但在2003年有研究發現本屬其實是多系群,因此把原來其下的亞屬全數提升至與本屬同級,特別是當中佔有80個物種的Echinolittorina。.

查看 西沙群岛和結節濱螺屬

疣葡萄贝

疣葡萄贝(学名:Staphylaea nucleus)又稱疙瘩宝螺(Cypraea nucleus),为宝贝科葡萄贝属的动物。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区域、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海南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等地,属于暖水种。牠們常栖息于潮间带、中潮区以下的珊瑚礁间,常栖息在礁石块的下面。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尼西亚安汶。.

查看 西沙群岛和疣葡萄贝

痘粒假花瓣蟹

粒假花瓣蟹(学名:Pseudoliomera variolosa)为扇蟹科假花瓣蟹属的动物。分布于夏威夷、纳塔、马尔代夫群岛、东非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多见于珊瑚礁浅水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痘粒假花瓣蟹

甘泉岛

泉岛(英语:Robert Island),是西沙群岛中的一个岛屿,现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实际控制,行政区划隶属海南省三沙市管辖,由海南省三沙市永乐群岛管理委员会管辖,全岛设置有甘泉社区。 越南亦声称对该岛拥有主权,以阮朝官员之名,将其命名为有日岛()。.

查看 西沙群岛和甘泉岛

焦掌贝

掌贝(学名:Palmadusta clandestina)又稱银丝宝螺(Cypraea clandestina),为宝贝科焦掌贝属的动物。分布于印度洋-西太平洋区暖水区,可見於台湾岛及中国大陆的香港、海南岛、西沙群岛等地,属于暖水种。牠們常生活于潮间带低潮区或稍深的浅海岩礁质的海底,退潮后多隐藏在礁石下面或藻类丛生的底部。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斯里兰卡。.

查看 西沙群岛和焦掌贝

熱帶低氣壓WP012016

熱帶低氣壓WP012016(Tropical Depression WP012016,聯合颱風警報中心:WP012016)為2016年太平洋颱風季第1個生成的熱帶氣旋,並帶來港澳地區該年首次熱帶氣旋警告信號,以及廣東西部年內首次颱風預警信號。日本氣象廳、中國國家氣象中心、臺灣中央氣象局、香港天文台和澳門氣象局均視此系統為一熱帶低氣壓,但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卻未有即時升格,事後才把該系統補升為熱帶低氣壓,並給予編號01W。該熱帶低氣壓由一道季風槽發展而成,因此擁有明顯的「季風低壓」特徵,外圍風力較接近中心處更強勁。這次風暴期間,澳門較香港更接近該系統,而澳門普遍風力亦錄得強風程度,但只有香港天文台卻需發出更高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查看 西沙群岛和熱帶低氣壓WP012016

熱帶風暴天鵝 (2009年)

熱帶風暴天鵝 (英語:Tropical Storm Goni,菲律賓大氣地理天文部門:Jolina,國際編號:0907,JTWC:08W,)為2009年太平洋颱風季第7個被命名的熱帶氣旋。「天鵝」(고니)一名由南韓提供,是一種鴨科動物,雌雄同色,體形較大且脖頸修長,不同種喙的顏色有明顯的差異。 根據香港天文台的華南海域天氣報告,黃茅洲的風勢達11級,即暴風,顯示天鵝為一強烈熱帶風暴;日本氣象廳和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的評級(前者為;後者為)沒有代表性。.

查看 西沙群岛和熱帶風暴天鵝 (2009年)

熱帶風暴鯨魚 (2015年)

熱帶風暴鯨魚(Tropical Storm Kujira,國際編號:1508,聯合颱風警報中心:WP082015)為2015年太平洋颱風季第8個被命名的熱帶氣旋。「鯨魚」(クジラ)一名由日本提供,即鯨魚座。.

查看 西沙群岛和熱帶風暴鯨魚 (2015年)

熱帶風暴杰拉華 (2006年)

熱帶風暴杰拉華(Tropical Storm Jelawat,國際編號:0602,聯合颱風警報中心:03W,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Domeng)是2006年太平洋颱風季第2個被命名的熱帶氣旋,正面吹襲海南島。「杰拉華」(Jelawat)一名由馬來西亞提供,又名蘇丹魚,屬於淡水大尊鯉魚類,常見於大河流裏。.

查看 西沙群岛和熱帶風暴杰拉華 (2006年)

狐蓝子鱼

蓝子鱼(学名:Siganus vulpinus)为蓝子鱼科蓝子鱼属的鱼类,俗名狐面蓝子鱼、狐狸魚。分布于印度尼西亚至太平洋中部萨摩亚群岛、北至菲律宾、台湾岛以及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等海域等,属于暖水性近岸鱼类。其多生活于岩礁和珊瑚丛中,可作為食用魚及觀賞魚。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Ternate、摩鹿加群岛。.

查看 西沙群岛和狐蓝子鱼

盜墓筆記

《盜墓筆記》是中國作家南派三叔2006年於起点中文网連載的網路小說,首发于起点中文网,單行本全9卷。《盜墓筆記》的完結篇於2011年12月19日上市。.

查看 西沙群岛和盜墓筆記

盘石屿

石屿(英语:Passu Keah)位于南中国海西沙群岛西部的永乐群岛中,在华光礁以南7海里,中建岛东北30.5海里处。珊瑚环礁内合围封闭潟湖,礁盘长约6.8公里,宽约3.5公里,环礁西北有一座沙洲,面积0.4平方公里。台风大潮时常被海水淹没。1928年广东西沙考察团乘“海瑞号”航行至此,曾命名“海瑞岛”。1935年公布名称为“巴徐崎”。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为“盘石屿”。中国渔民称其为“白树仔”、“白峙仔”、“白礁”。 盘石屿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实际控制,行政上划归海南省三沙市管辖。.

查看 西沙群岛和盘石屿

白假方蟹

白假方蟹(学名:Pseudograpsus albus)为假方蟹属的动物,原屬方蟹科,現歸入弓蟹科。分布于日本、新喀里多尼亚、斐济群岛、土阿莫土群岛、印度、马达加斯加岛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常栖息于高潮线下岩石岸边或珊瑚礁丛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白假方蟹

白底辐肛参

白底辐肛参(学名:Actinopyga mauritiana)为海参科辐肛参属的动物,俗名白底靴参、赤瓜参、靴海参、红鱼。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海南岛、西沙群岛等地,主要栖息于热带珊瑚礁低潮线附近以及由死珊瑚构成的水洼内或在被浪水冲击的死珊瑚礁的表面。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毛里求斯。.

查看 西沙群岛和白底辐肛参

白玄鸥

白玄鸥(学名:Gygis alba)又名白燕鷗,是一種小型鸥科鸟类。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南大西洋的亞森松島。.

查看 西沙群岛和白玄鸥

白珠母贝

白珠母贝(学名:Pinctada albina)是莺蛤目莺蛤科真珠蛤属的一种。.

查看 西沙群岛和白珠母贝

白纹方蟹

白纹方蟹(学名:Grapsus albolineatus)为方蟹科方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夏威夷、澳大利亚、红海、非洲东岸.广泛分布于印度太平洋的热带区、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广东、海南岛、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一般生活于高潮线岩石旁或珊瑚礁上。.

查看 西沙群岛和白纹方蟹

白條鈍鰕虎魚

白條鈍鰕虎魚(学名:Amblygobius albimaculatus)为鰕虎鱼科鈍鰕虎魚属的鱼类,俗名环带鲨。分布于红海、印度洋非洲东岸至太平洋中部波利尼西亚、南至澳大利亚、台湾岛以及西沙群岛、海南岛等,属于暖水性近岸鱼类。其主要生活于岩礁或珊瑚丛中,體長可達18公分,可作為觀賞魚。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红海。.

查看 西沙群岛和白條鈍鰕虎魚

白指波纹蟹

白指波纹蟹(学名:Cymo andreossyi)为扇蟹科波纹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波利尼西亚、安达曼群岛、尼科巴群岛、斯里兰卡、红海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主要栖息于珊瑚礁丛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白指波纹蟹

百瑙鳞头鲉

瑙鳞头鲉(学名:Sebastapistes bynoensis)为鲉科鳞头鲉属的鱼类。分布于红海、印度洋至澳大利亚、北至日本以及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台湾等海域等,主要栖息于礁盘水域。.

查看 西沙群岛和百瑙鳞头鲉

花刺参

花刺参(学名:Stichopus variegatus)为刺参科刺参属的动物,俗名方参、黄肉。分布于西从马达加斯加、桑给巴尔、红海起、向东到加罗林群岛、北到日本、南到澳大利亚、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广西、广东、海南岛、西沙群岛等地,多栖息于岸礁边、海水平静、海草多的沙底、小者栖息于珊瑚下或石下以及大者多生活于较深水域或泻湖通道。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菲律宾群岛。.

查看 西沙群岛和花刺参

花纹细螯蟹

花纹细螯蟹(学名:Lybia tessellata)为扇蟹科细螯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威克岛、马里亚纳群岛、土阿莫土群岛、吉尔伯特群岛、所罗门群岛、毛里求斯、塞舌尔群岛、留尼汪、阿尔达布拉群岛、红海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主要生活于珊瑚礁浅水中。 此生物最有趣的就是會拿著海葵當拳擊手套來防衛自己,又稱拳擊蟹、啦啦隊蟹。.

查看 西沙群岛和花纹细螯蟹

花纹爱洁蟹

花纹爱洁蟹(学名:Atergatis floridus)为扇蟹科熟若蟹亚科爱洁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夏威夷、塔希提岛、土阿莫土群岛、社会群岛、斐济、马绍尔群岛、吉尔伯特群岛、加罗林岛、澳大利亚、马来亚、印度、斯里兰卡、红海、、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海南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一般生活于低潮线的岩石岸边及珊瑚礁浅水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花纹爱洁蟹

花鳍燕鳐

花鳍燕鳐(学名:Cypselurus poecilopterus)为飞鱼科燕鳐属的鱼类,又名斑鳍飞鱼。分布于太平洋、西到南海、东到夏威夷群岛、南到萨摩亚、北到日本以及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台湾等海域等。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New Britain。.

查看 西沙群岛和花鳍燕鳐

隆块拟银杏蟹

隆块拟银杏蟹(学名:Paractaea tumulosa)为扇蟹科拟银杏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塔希提、斐济、吉尔伯特群岛、新几内亚、爪哇海、达累斯萨纳姆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常见于珊瑚礁湖浅水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隆块拟银杏蟹

隆背瓢蟹

隆背瓢蟹(学名:Carpilius convexus)为扇蟹科瓢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夏威夷、波利尼西亚、印度洋、红海、东非、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海南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常见于岩石沿岸或珊瑚礁的浅水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隆背瓢蟹

鞍斑锦鱼

鞍斑锦鱼(学名:Thalassoma hardwicki)为隆头鱼科锦鱼属的鱼类,俗名哈氏锦鱼。分布于印度洋非洲东岸至太平洋中部、北至日本、台湾岛以及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等。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斯里兰卡。.

查看 西沙群岛和鞍斑锦鱼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首字母縮略字:UNCLOS)指聯合國曾召開的三次海洋法會議,以及1982年第三次會議所決議的海洋法公約(LOS)。由於英語中的“Convention”同指「會議」與「公約」,所以此一詞彙可以同指該公約本文,以及總稱三次會議的內容。不過在中文語境中,「海洋法公約」一般是指1982年的決議條文。 海洋法公約與相關會議的行政管理為其秘書處,設置於聯合國海洋事務與海洋法總署(United Nations Division for Ocean Affairs and the Law of the Sea)。 關於海洋法公約的重要性,可以參考韓國與日本關於獨島及竹島的爭議;中国大陸與韓國關於蘇岩及離於島的爭議;中國與日本關於釣魚島的爭議、中華民國臺灣地區與日本關於沖之鳥礁海域爭議、以及南中國海東南亞國家聯盟多個國家與中國及東盟內部對多個小島歸屬的爭議,多國均無視該海洋公約,或對內部之定義充滿意見。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虽然签署了该公约(並非正式的公約整體,指美國政府認為應遵守公約),但并未批准。.

查看 西沙群岛和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華人地區

華人地區是指以華人聚居為主的地方,狹義的僅指華人主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包括香港、澳門两个特别行政区)、中華民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汶莱部分地區、聖誕島,以上地方基本广泛使用中文,并且拥有华人社团及华文教育;廣義上也包括有些许華人居住及活動的地區,如泰國、印尼、越南、加拿大卑诗省列治文市(2011年华裔人口占49%)及各地的「唐人街」等。 由於馬來西亞和汶莱的社會重心仍以馬來人為主體,以國家來說不被納入華人地區。然而部分地方的城市华人人口較多,並且通用華語、粵語、閩語、客語及潮语等漢語方言,在这里依据城市群劃定為華人地區。.

查看 西沙群岛和華人地區

菲岛拟银杏蟹

菲岛拟银杏蟹(学名:Paractaea philippinensis)为扇蟹科拟银杏蟹属的动物。分布于菲律宾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主要生活于珊瑚礁浅水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菲岛拟银杏蟹

菲律賓海號航空母艦

菲律賓海號航空母艦(USS Philippine Sea CV-47)是一艘隸屬於美國海軍的航空母艦,為艾塞克斯級航空母艦的24號艦,在非官方上亦是長艦體艾塞克斯級的14號艦。按舷號次序,她是最後一艘艾塞克斯級;而按建造日期則是福治谷號。她是美軍第一艘以菲律賓海為名的軍艦,以紀念菲律賓海海戰。艦名原為萊特(Wright),紀念萊特兄弟,在建造中途更改。 菲律賓海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建造,但在戰後下水。她是第二艘參與韓戰的美軍大型航空母艦,並進行了三次韓戰巡航,期間被重編為攻擊航母,舷號改為CVA-47。韓戰後菲律賓海號留在太平洋艦隊,於1955年改為反潛航母(CVS-47)。1958年菲律賓海號退役。1959年菲律賓海號被重編為飛機運輸艦,舷號改為AVT-11,繼續在後備艦隊待命。1969年菲律賓海號除籍,並於1971年出售拆解。 菲律賓海號未有進行SCB-27及SCB-125改建,故其仍有建成時的開放式艦艏,亦未有斜角飛行甲板。.

查看 西沙群岛和菲律賓海號航空母艦

萨摩亚近扇蟹

萨摩亚近扇蟹(学名:Xanthias samoensis)为扇蟹科近扇蟹属的动物。分布于萨摩亚群岛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多生活于珊瑚礁浅水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萨摩亚近扇蟹

非洲异瓜参

非洲异瓜参(学名:Afrocucumis africana)为硬瓜参科异瓜参属的动物。分布于马达加斯加、东非、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日本、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海南岛、西沙群岛等地,主要生活于潮间带的岩石或珊瑚礁下、或缝隙内以及或隐藏在海藻根下。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莫桑比克。.

查看 西沙群岛和非洲异瓜参

革狗母魚

革狗母鱼(学名:Synodus dermatogenys),又名狗母梭、錦鱗蜥魚,为輻鰭魚綱仙女魚目合齒鱼科狗母鱼属的一種。.

查看 西沙群岛和革狗母魚

蝶皱蟹

蝶皱蟹(学名:Leptodius danae)为扇蟹科皱蟹属的动物。分布于夏威夷、萨摩亚群岛、圣诞岛、丹老群岛、安达曼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主要栖息于珊瑚礁浅水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蝶皱蟹

蝙蝠毛刺蟹

蝙蝠毛刺蟹(学名:Pilumnus vespertilio)为毛刺蟹科毛刺蟹属的动物,舊屬扇蟹科。分布于日本、夏威夷、澳大利亚、泰国、新加坡、印度洋、红海、非洲东岸及南岸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海南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多栖息于沿岸带的石块下石缝中或珊瑚礁的浅水中。 全身背面密覆著長短不等的土棕色剛毛,分布在頭胸甲邊緣及步足表面的剛毛較長。額分兩葉,前緣下傾。前側緣在外眼窩角之後具三齒,以末齒最尖銳。螯足不等大,掌部內、外側面下半部及腹面光滑無毛,具珠狀顆粒。螯足指節黑色至棕黑色,掌部光裸部分白色。.

查看 西沙群岛和蝙蝠毛刺蟹

蠕紋裸胸鱔

蠕紋裸胸鱔,又名蠕紋裸胸鯙,俗名薯鰻、錢鰻、韌魚,為輻鰭魚綱鰻鱺目鯙亞目鯙科的其中一個種。.

查看 西沙群岛和蠕紋裸胸鱔

衡水号导弹护卫舰

“衡水”号导弹护卫舰(舷号572)简称“衡水”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十一艘054A型导弹护卫舰,可以单独或者协同海军其他兵力攻击敌水面舰艇及潜艇,具有较强的远程警戒和防空作战能力。衡水舰由黄埔造船厂开工建造,于2011年下水,2012年7月9日入列,服役于南海舰队驱逐舰第九支队。衡水舰舰名取自河北省衡水市,其入列命名授旗仪式于2012年7月9日在海南省三亚市某军港举行。.

查看 西沙群岛和衡水号导弹护卫舰

颊纹双板盾尾鱼

#重定向 黑背鼻魚 颊纹双板盾尾鱼(学名:Naso lituratus)為輻鰭魚綱鱸形目刺尾魚亞目刺尾鱼科鼻魚属的鱼类,俗名颊纹盾尾鱼。分布于非洲东岸、东到夏威夷和波利尼西亚、南至澳大利亚的东北部、北至日本南部、台湾岛以及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等,棲息深度可達90公尺,本魚背鰭黑色,黑色的繼續在後頸之上作為一個尖的突出,在柔軟部位上的基底與一個寬的外部白色的區域具有一個藍灰色線;臀鰭主要為橘色;背鰭與臀鰭有狹窄的藍色邊緣與黑色的靠近邊緣的線;在後部地尾鰭有一條黃色的靠近邊緣的條紋,尾鰭邊緣微凹的,雄性成魚有來自每個角落的尾絲,體長可達46公分。 棲息在珊瑚礁或礁石、礫石底質海域,成群活動,以褐藻為食,可做為食用魚及觀賞魚。.

查看 西沙群岛和颊纹双板盾尾鱼

颱風尤特 (2006年)

颱風尤特(英語:Typhoon Utor,國際編號:0622;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編號:25W;PAGASA命名:Seniang)是2006年太平洋台风季中的一個热带气旋,风暴於12月7日形成,於12月15日消散,维持了8天。尤特是造成的元兇之一,為剛受颱風榴槤吹襲的菲律賓再次帶來破壞,導致至少有30人死亡及1580萬美元(以2006年計算,下同)的經濟損失,在馬來西亞亦有8人死亡。「尤特」是美國提供的名稱,在馬紹爾語中有颮線之意。.

查看 西沙群岛和颱風尤特 (2006年)

颱風利奧

颱風利奧(Typhoon Leo,國際編號:9902,台灣編號:9905,聯合颱風警報中心:05W)為1999年太平洋颱風季第5個被命名的熱帶氣旋,亦是香港自二次大戰以來令天文台最早懸掛八號信號的熱帶氣旋。利奧更一度被美國聯合颱風警報中心評為中心風力達205公里每小時,路徑更直趨香港。然而,利奧受東北季候風影響,襲港時迅速減弱及轉向東北,對香港的威脅大減。.

查看 西沙群岛和颱風利奧

颱風西馬侖 (2006年)

颱風西馬侖(Typhoon Cimaron,國際編號:0619,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編號: 22W,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Paeng),是2006年太平洋颱風季第12個被命名的熱帶氣旋。「西馬侖」一名由菲律賓提供,是當地的一種野牛。 西馬侖的強度相當於SSHS之五級程度,是2006年太平洋颱風季第4個達到此標準的風暴。聯合颱風警報中心認為它和颱風桑美、颱風伊歐凱、颱風摩羯並列為2006年太平洋颱風季最強的熱帶氣旋,而美國海洋大氣管理局衛星服務部則認為它是此年風季西北太平洋最強的熱帶氣旋。.

查看 西沙群岛和颱風西馬侖 (2006年)

颱風浣熊 (2008年)

颱風浣熊(Typhoon Neoguri,國際編號:0801,聯合颱風警報中心:02W,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Ambo)是2008年太平洋颱風季第1個被命名的熱帶氣旋,也是自1949年以來最早登陸华南地区的熱帶氣旋。「浣熊」一名由南韓提供,指的是「-浣熊-」這種動物,其生性靈巧,身體細小,呈灰啡色,面上有黑色斑紋,有粗的毛尾。香港學者姚德懷指將"Neoguri"翻譯成「--」是錯誤,正確應是「貉」。 浣熊於4月13日在菲律宾棉蘭老島以東形成,進入南中国海後急劇增強,16日由日本氣象廳升格為颱風,18日強度達到其巔峰並轉向北移動,在海南東面海域近距離掠過(中國中央氣象台評估系统在當晚10時半在海南島文昌市龍樓鎮登陸)。浣熊登陸前迅速而顯著減弱,最終以強烈熱帶風暴的下限強度(每小時90公里)於19日下午登陸廣東省陽江市陽東縣東平鎮。.

查看 西沙群岛和颱風浣熊 (2008年)

颗粒梭子蟹

颗粒梭子蟹(学名:Portunus granulatus)为梭子蟹科梭子蟹属的动物。分布于从日本、夏威夷、萨摩亚群岛、澳大利亚到马达加斯加、坦桑尼亚、红海、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常栖息于珊瑚礁盘的浅水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颗粒梭子蟹

颗粒扁足蟹

颗粒扁足蟹(学名:Platypodia granulosa)为扇蟹科扁足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夏威夷、新喀里多尼亚、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印度、斯里兰卡、红海、马达加斯加、非洲东岸、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多见于珊瑚礁浅水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颗粒扁足蟹

领土

领土,亦稱疆域,是指主权国家所管辖的地区範圍,通常包括一个该国国界(邊境)内的陆地(即领陆)、內水(包括河流、湖泊、内海),以及它们的底床、底土和上空(领空),有时亦会包括领海。 領土與國家存亡有密切關係,因為領土是国家的一部份,形成國家的必要條件,國家行使主權的地域及顯示出國家獨有的主權的方式。.

查看 西沙群岛和领土

袋腹珊隐蟹

袋腹珊隐蟹(学名:Hapalocarcinus marsupialis)为珊隐蟹科珊隐蟹属的动物。分布于夏威夷群岛、菲律宾、越南、密克罗尼西亚、托雷斯海峡、马尔代夫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一般与环形珊瑚共生。.

查看 西沙群岛和袋腹珊隐蟹

裸掌盾牌蟹

裸掌盾牌蟹(学名:Percnon planissimum)为方蟹科盾牌蟹属的动物。分布于夏威夷群岛、可可群岛、印度、毛里求斯、阿米兰特岛及非洲东岸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海南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多栖息于潮间带岩石滩石下以及或珊瑚礁间的缝隙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裸掌盾牌蟹

褐绿海参

褐绿海参(学名:Holothuria olivacea)为海参科海参属的动物。分布于红海、马达加斯加、印度尼西亚、夏威夷群岛、澳大利亚以及中国大陆的海南岛、西沙群岛等地,多生活于珊瑚礁区域、水深3-5m以及钻在海绵或珊瑚缝内。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尼西亚。.

查看 西沙群岛和褐绿海参

褐色塔螺

褐色塔螺(学名:Monotygma eximia)是海螺的一個物種。舊屬肠纽目小塔螺科Actaeopyramis屬,今屬泛有肺類支序的塔螺總科小塔螺科Monotygma屬。.

查看 西沙群岛和褐色塔螺

褶痕厚纹蟹

褶痕厚纹蟹(学名:Pachygrapsus plicatus)为方蟹科厚纹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夏威夷、新喀里多尼亚、马达加斯加、东非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主要栖息于潮间带浅水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褶痕厚纹蟹

褶锚参

褶锚参(学名:Polyplectana kefersteini)为锚参科褶锚参属的动物。分布于塞舌尔群岛、红海、菲律宾、夏威夷群岛、澳大利亚、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常栖息于珊瑚礁内。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夏威夷群岛。.

查看 西沙群岛和褶锚参

西沙将军林

西沙将军林是一個位于中華人民共和国海南省三沙市永兴岛上的樹林。 1982年1月,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的杨得志到西沙视察,为勉励守岛官兵扎根西沙,也为改善西沙自然条件,创建良好的驻军环境,他亲手在西沙海军招待所院内种下一棵椰树。此后,每位来视察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将军及省部级领导,都会在这里种椰树留念,,現已在經日積月累後形成今天的西沙将军林。.

查看 西沙群岛和西沙将军林

西沙之战

西沙之戰,中方称西沙自卫反击战,越方称黄沙海战(Hải chiến Hoàng Sa),指1974年1月19日在西沙群島西部的永乐群岛海域中國人民解放军海軍與越南共和國海軍(南越海軍)間發生的一次战斗。 在此次战役中,南越海軍战败退却,中国人民解放军奪取被越南共和国占領的西沙群島西部的永乐群岛中的珊瑚、甘泉、金银三島,并巩固了对整個西沙群岛及其周边海域的控制权。.

查看 西沙群岛和西沙之战

西沙区

#重定向 西沙群岛.

查看 西沙群岛和西沙区

西沙精神纪念墙

西沙精神纪念墙位于中華人民共和国海南省三沙市,成立于1999年,地处南中国海西沙群岛永兴岛。 在西沙永兴岛码头,矗立着一块西沙精神纪念墙,上面题字为:“爱国爱岛、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常备不懈,团结创新、乐守天涯”。尽管时光荏苒,一代又一代驻守海岛的官兵们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艰苦的条件,他们以岛为家,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铸就了西沙精神。 永兴岛上有不少人文景观,如西沙军史馆、西沙海洋博物馆、国民政府立的海军收复西沙群岛纪念碑、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立的永兴岛主权碑、西沙精神纪念墙、西沙将军林,还有日本人留下的旧炮楼等。永兴岛象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舰,大大增强了中国对南海地区实施管辖的力度。.

查看 西沙群岛和西沙精神纪念墙

西沙绿蟹

西沙绿蟹(学名:Chlorodiella xishaensis)为扇蟹科绿蟹属的动物。在中国大陆,分布于西沙群岛的永兴岛、赵述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主要栖息于珊瑚礁丛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西沙绿蟹

西沙群岛

西沙群岛,印歐語系國家又稱之為帕拉塞爾群島(Paracel Islands。“Paracel”一詞來自古代葡萄牙語的parcel或pracel,意为“礁”),越南称黄沙群岛(),是南中国海上的四大群岛之一,中國古稱万里石塘。 西沙群岛主体由永乐群岛和宣德群岛组成,海岸线总长518公里。2012年6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宣布将西沙群岛划归海南省三沙市管辖,三沙市人民政府驻西沙群岛永兴岛。越南则将西沙群岛划归岘港市黄沙岛县管辖,中華民國政府將其置於高雄轄下,但均没有实际控制西沙群岛中的任何一个岛屿。 由于国共内战后国民政府败退至台湾,加上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军力量薄弱,西沙群岛中的珊瑚岛自1956年起由南越控制,1974年1月17日越军又占领了甘泉岛和金银岛。1974年1月19日,中越西沙海战随即爆发,中国军队收回了珊瑚岛、甘泉岛、金银岛等三岛,南越军队被驱逐出整个西沙群岛。北越在統一越南前,曾經承認中國擁有西沙群島主權,但在統一越南後,對中國提出領土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於1997年开放西沙群岛旅游。.

查看 西沙群岛和西沙群岛

西沙隔贻贝

西沙隔贻贝(学名:Septifer xishaensis)为贻贝科隔贻贝属的动物。在中国大陆,分布于西沙群岛等地,属于热带种。其主要栖息于低潮线附近的浅水水域以及附着在珊瑚礁或岩石等物体上。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西沙群岛中建岛。.

查看 西沙群岛和西沙隔贻贝

西沙雪螺

西沙雪螺(学名:Niveria xishaensis)为猎女神螺科雪螺属的动物。在中国大陆,分布于西沙群岛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西沙群岛琛航岛。.

查看 西沙群岛和西沙雪螺

西沙折额蟹

西沙折额蟹(学名:Micippa xishaensis Chen, 1979)为蜘蛛蟹總科折额蟹属的动物。折额蟹属原屬蜘蛛蟹科宝石蟹亚科(Mithracinae),今屬宝石蟹科(Mithracidae MacLeay, 1838)。其物種體較厚實而圓,头胸甲长26.0亳米,19.1亳米。足細長,行動遲緩。多數食腐肉。分布于南中国海的西沙群岛。.

查看 西沙群岛和西沙折额蟹

西沙洲

西沙洲(英语:West Sand)位于中国南海西沙群岛的宣德群岛西北面,赵述岛以西约3海里,与赵述岛同位于一个礁盘上,坐落在礁盘西面(赵述岛位于礁盘东面)。因为是宣德群岛最西的一座沙洲,故名。是一座由珊瑚沙堆积而成,正在扩大中的沙洲,呈椭圆形。面积0.2平方公里,海拔2米。沙洲上沙层内有丰富的淡水资源,尚无植被。1935年公布名称为“西滩”。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为“西沙洲”。中国渔民称其为“船暗尾”,意即赵述岛的尽头。目前西沙州形状尚未定型可能会被大风浪所改变。 西沙洲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实际控制,行政上划归海南省三沙市管辖。归属海南省三沙市七连屿管理委员会管辖。.

查看 西沙群岛和西沙洲

西渡滩

西渡滩位于南中国海西沙群岛宣德群岛东部,东岛东北约12.5海里,是西沙群岛最东边的部分,最浅处水深约23米。1935年公布名称为“带渡滩”。1947年和1987年公布名称为“西渡滩”。 西渡滩属于东岛环礁所在海底山脉向东偏北延伸的而再次突出接近水面的独峰,所以有时候西渡滩也被当作东岛环礁的一部分。 西渡滩现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实际控制,行政上划归海南省三沙市管辖。越南政府亦声称拥有其主权。.

查看 西沙群岛和西渡滩

西新沙洲

西新沙洲位于南中国海西沙群岛宣德群岛北部,南沙洲以南约500米,为1972年第20号台风中新形成的,东与东新沙洲相望。面积2000平方米,海拔约2米多。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地名委员会公布的标准名称为“西新沙洲”。 西新沙洲现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实际控制,行政上划归海南省三沙市管辖。越南政府亦声称拥有其主权。.

查看 西沙群岛和西新沙洲

馬江海戰

江海戰(又稱馬尾海戰)是中法战争中的一場海上戰役。該戰起於法國為控制台灣海峽,命远东艦隊中国海分艦隊司令孤拔率領艦隊突襲位在福州馬尾的福建水師,殲滅福建水師半數戰艦,並摧毀馬尾造船廠、沿岸砲臺等海防設施,徹底癱瘓福建沿海的海上武力,順利達成法軍預定的戰略目標。.

查看 西沙群岛和馬江海戰

覆毛羊角蟹

覆毛羊角蟹(学名:Criocarcinus superciliosus)为蜘蛛蟹科羊角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新喀里多尼亚、安达曼海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主要生活于浅滩珊瑚礁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覆毛羊角蟹

规则方六顶虫

规则方六顶虫(学名:Cubotholus regularis)为圆顶虫科方六顶虫属的动物。分布于中太平洋以及西沙群岛等。.

查看 西沙群岛和规则方六顶虫

高尖石

尖石(英语:Pyramid Rock)位于南中国海西沙群岛的宣德群岛中,位于东岛西南约7海里。面积约0.04平方公里,海拔约7米,是西沙群岛中唯一露出海面的火山岛。周围陡峭壁立,远远望去形似帆船,故古称“双帆”。1935年、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均为“高尖石”。 高尖石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实际控制,行政上划归海南省三沙市管辖。越南政府亦声称拥有其主权。.

查看 西沙群岛和高尖石

高山瘤蟹

山瘤蟹(学名:Phymodius monticulosus)为扇蟹科瘤蟹属的动物。分布于琉球群岛、塔希提群岛、土阿莫土群岛、澳大利亚、可可群岛、印度、马尔代夫、红海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海南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一般生活于珊瑚礁丛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高山瘤蟹

高山花瓣蟹

山花瓣蟹(学名:Liomera monticulosa)为扇蟹科花瓣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塔希提、新喀里多尼亚、澳大利亚、安达曼、斯里兰卡、东非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一般栖息于珊瑚礁浅水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高山花瓣蟹

高雄州

州,是1920年至1945年期間設置台灣日治時期的行政區劃,1920年至1926年期間轄域為今高雄市、屏東縣、澎湖縣,1926年所屬之澎湖郡脫離高雄州,獨立設置澎湖廳(今澎湖縣)。.

查看 西沙群岛和高雄州

高氏真锚参

氏真锚参(学名:Euapta godeffroyi)为锚参科真锚参属的动物。分布于红海、东非、马达加斯加、马尔代夫、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菲律宾、夏威夷、关岛、新喀里多尼亚以及中国大陆的海南岛、西沙群岛等地,主要生活于珊瑚礁内有海草的沙底。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菲律宾群岛。.

查看 西沙群岛和高氏真锚参

豹斑海参

豹斑海参(学名:Holothuria pardalis)为海参科海参属的动物。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区域、西印度群岛、加拉巴哥斯群岛、巴拿马、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海南岛、西沙群岛等地,常生活于珊瑚礁沙内。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夏威夷群岛。.

查看 西沙群岛和豹斑海参

货贝

货贝(又称黄宝螺,俗名白贝齿,学名:Monetaria moneta,舊名:Cypraea moneta)是小型海螺的一个物种,为宝贝科货贝属的一种腹足纲软体动物。; accessed: October 20, 2010 货贝广泛分布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暖水区,多生活在潮间带中、低潮区,浅水的池塘内,退潮后,常隐藏在礁石块下面或礁石缝隙内,属于暖海产。 货贝的模式产地是马尔代夫岛。 该物种被称为“货贝”是因为其贝壳在金属货币广泛使用之前曾被很多太平洋及印度洋国家用作交换媒介,为一种常见的原始货币。.

查看 西沙群岛和货贝

贾世骏

贾世骏()祖籍山东单县,生于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男高音歌唱家、作曲家。.

查看 西沙群岛和贾世骏

越南人民海軍

越南人民海军()是越南人民军的海軍部隊。隶属于越南国防部。.

查看 西沙群岛和越南人民海軍

越南地理

越南位于印度支那半岛东部,面积为331,688平方公里,其中25%已经开垦为耕地(1987年)。它濒临泰国湾、北部湾和南海,毗邻中国、老挝和柬埔寨。越南的国土形状呈S形,南北距离长达1,650公里,但是东西最狭窄处只有50公里宽。越南的海岸线长达3,260 公里(不包括岛屿),越南主张12 海里的领海界线,加上12海里作为毗邻安全区,以及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 地理坐标.

查看 西沙群岛和越南地理

越南共和國海軍

越南共和國海軍(Hải quân Việt Nam Cộng hòa;縮寫HQVNCH),一般稱南越海軍,是越南共和國軍的海軍部門。英語中常簡稱「VNN」。首批艦艇自法國購入,隨著1955年成立越南共和國海軍部隊後,艦艇改由美國供應。隨著美國軍援和越南戰爭擴大,越南共和國海軍一度以官兵42,000名、兩棲艦船672艘、反水雷艦20艘、巡邏艦450艘、勤務船56艘和戎克船242艘的規模,成長為當時世界最龐大的海軍之一。.

查看 西沙群岛和越南共和國海軍

越南共和国

越南共和国()常简称为南越,是越南南方越南国政权通过1955年越南公民投票而改制建立的总统制共和国,首都为西贡(今胡志明市),首任总统为吴廷琰,得到了包括美国在内的87个国家的外交承认。越南战争中,南越与北越(越南民主共和国)对立,1975年為北越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所滅。 越南在1887年成为法国殖民地,二战期间又受日本所支配。1945年,胡志明领导的越南独立同盟会发动八月革命宣布越南独立、建立共产主义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并与法国爆发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1949年,反共势力在越南南方扶持阮朝废帝保大帝成立越南国,与北方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对峙。1955年,首相吴廷琰通过1955年越南公民投票取代保大帝成为南越的国家元首,建立越南共和国。 1960年12月,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美国称之为“越共”)成立,号召推翻越南共和国政权,在南方乡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从事颠覆活动,北越政府则通过胡志明小道对其进行支援。南越逐渐失去了对乡村的控制,1961年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因而决定在南越实施“特种战争”清剿越共。1963年11月1日南越军方發動軍事政變推翻並槍殺了吳廷琰,新上台的军政府不甚稳定,南越政局一时陷入持续约一年半的混乱局面。期间的1964年发生北部湾事件,美国的林登·约翰逊总统派兵对北越作战,越战全面升级。直至1965年6月14日阮文绍上台执政,南越政局才有所缓和。 1973年美国、北越、南越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签署《巴黎和平协约》,不久后美军基本撤离越南,越战成为南北越双方的决战。1975年,越南人民军发动春季攻勢、攻占首都西贡,越南共和国灭亡。越共之后建立越南南方共和国临时革命政府,并改西贡为胡志明市。1976年,在越南民主共和国的领导下,越南南方共和国与之合并,统一为如今的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查看 西沙群岛和越南共和国

越南签证政策

访问越南的外国公民(除已豁免者外)必须在越南驻外领事机构申请签证,并在入境前出示。根据国际法规,护照有效期不得少于6个月。 另外,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护照内页中绘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将中越争议的南海九段线内部分领土(如西沙群岛等)划归于中方,越南领事机构不会在涉及主权争议的护照上盖章或贴签证。越南领事机构会签发另纸签证供持有电子护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访问越南。越南边防部队和领事馆官员都只会在单独的纸上签名、盖出入境章等。.

查看 西沙群岛和越南签证政策

越南海洋警察司令部

越南海洋警察司令部(Cục Cảnh sát biển Việt Nam、Vietnam Coast Guard,簡稱:越南海警司令部;舊稱越南海洋警察局、亦簡稱越南海警)為越南之海岸巡防部隊,隸屬於越南國防部,不属于越南人民军序列。海警年度預算直接由國家財政預算編列支付。依據越南政府2013年8月28日頒布第96號決議,正式將「越南海洋警察局」更名為「越南海洋警察司令部」,於10月12日生效。組織架構上越南分成4個地區海洋巡防區(北中南三區,及靠近柬埔寨的巡防區)、13個職能機構、4個禁毒特別行動組、2個偵查組。巡防船編號以越南语 「Cảnh sát biển」(CSB/海洋警察)編號,例如:CSB-9011等(不過在船舷只有標示舷號 9011)。另有SAR編號三艘:SAR-411、SAR-412、SAR-413。全部越南巡防船計有40艘左右,及三架巡防飛機(西班牙製造的CASA C-212 Aviocar型式)。在海巡任務上會和越南漁業管理局(Vietnam Directorate of Fisheries/Tổng cục Thủy sản)的越南漁政船隊(Vietnam Fisheries Control/Kiểm Ngư Việt Nam)聯合執行勤務。.

查看 西沙群岛和越南海洋警察司令部

越南海洋法

《越南海洋法》(、Vietnam maritime law),2012年6月21日由越南國會審議通過,含7章、55條,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該法第1條即確認了越南對西沙群岛(越南称“黄沙群岛”,)和南沙群島(越南称:“长沙群岛”,)的主權。越南稱該法的制定符合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查看 西沙群岛和越南海洋法

鸭公岛

鸭公岛位于南中国海西沙群岛永乐群岛北部,全富岛东南1海里,面积0.01平方公里,海拔3米。鸭公岛处于全富岛所在礁盘与银屿所在礁盘之间的“银屿门”的通路上,岛由礁石构成,岛中有一个随海潮涨落的小湖。中国渔民向称“鸭公屿”、“鸭公岛”。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地名委员会公布的标准名称为“鸭公岛”。 岛上常有中国渔民搭建简易房子驻守。设有“中国·西沙鸭公岛警务区”的警务碑。 鸭公岛现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实际控制,行政上划归海南省三沙市管辖。归属海南省三沙市永乐群岛管理委员会鸭公社区管辖。越南政府亦声称拥有其主权。.

查看 西沙群岛和鸭公岛

鸭公村

鸭公村隶属于中華人民共和国海南省三沙市永乐群岛工委、管委会,成立于2010年,地处南中国海西沙群岛永乐群岛鸭公岛。鸭公村委会辖鸭公岛、全富岛、银屿、咸石屿,现有渔民50来户,上百人。 鸭公村现任村委会书记是叶兴彬,目前鸭公村里可以正常收看电视节目。.

查看 西沙群岛和鸭公村

鹿角球虫

鹿角球虫(学名:Elaphococcus cervicornis)为星球虫科鹿角球虫属的动物。分布于地中海、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以及西沙群岛等。.

查看 西沙群岛和鹿角球虫

麦喙猎女神螺

麦喙猎女神螺(学名:''Trivirosta hordacea''.)是一種小型的海螺,为猎女神螺科喙猎女神螺属的海洋腹足綱軟體動物。.

查看 西沙群岛和麦喙猎女神螺

黎笋

黎笋(Lê Duẩn,),越南共产党、越南民主共和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印度支那共产党的早期创始人之一,統治越南(包括北越時期)長達十七年。.

查看 西沙群岛和黎笋

黑乳海参

黑乳海参(学名:Holothuria nobilis)为海参纲 海参科 海参科 的动物,俗名「乌圆参」「开乌参」「乌参」「大乌参」。.

查看 西沙群岛和黑乳海参

黑刺毛壳蟹

黑刺毛壳蟹(学名:Pilodius melanospinis)为扇蟹科毛壳蟹属的动物。分布于阿米兰特群岛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一般生活于珊瑚礁丛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黑刺毛壳蟹

黑前角鲀

黑前角鲀(学名:Pervagor melanocephalus)为革鲀科前角鲀属的鱼类。分布于红海、印度洋至太平洋中部斐济群岛等热带海区、南至澳大利亚、北至日本以及西沙群岛等,属于暖水性鱼类。.

查看 西沙群岛和黑前角鲀

黑副叶鰕虎鱼

黑副叶鰕虎鱼(学名:Paragobiodon melanosomus)为鰕虎鱼科副叶鰕虎鱼属的鱼类。分布于印度洋的非洲东海岸马达加斯加岛至太平洋的新几内亚以及西沙群岛等,属于暖水性鱼类。其多生活于珊瑚丛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黑副叶鰕虎鱼

黑羽鳃笛鲷

黑羽鳃笛鲷(学名:Macolor niger)为笛鲷科羽鳃笛鲷属的鱼类,俗名黑背笛鲷、黑笛鲷。分布于印度洋非洲东岸至太平洋萨摩亚群岛、北至台湾海域以及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等,常生活于珊瑚礁浅水区。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红海。.

查看 西沙群岛和黑羽鳃笛鲷

黑点绿蟹

黑点绿蟹(学名:Chlorodiella nigra)为扇蟹科绿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夏威夷群岛、萨摩亚群岛、吉尔伯特群岛、塔希提岛、斐济群岛、汤加、印度、红海及东非、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海南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多见于珊瑚礁丛中或有石块的岸滩上。.

查看 西沙群岛和黑点绿蟹

黑赤星海参

黑赤星海参(学名:Holothuria cinerascens)为海参科海参属的动物。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区域、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广东、香港、海南岛、西沙群岛等地,常栖息于潮间带低潮区、浪水冲击强烈的岩石底下以及或石缝内。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日本小笠原群岛。.

查看 西沙群岛和黑赤星海参

黑指波纹蟹

黑指波纹蟹(学名:Cymo melanodactylus)为扇蟹科波纹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萨摩亚群岛、土阿莫土群岛、社会群岛、斐济群岛、加里曼丹、澳大利亚、安达曼群岛、斯里兰卡、红海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广东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常栖息于珊瑚礁丛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黑指波纹蟹

黑海参

黑海参(学名:Holothuria atra)为海参科海参属的动物。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区域、台湾以及中国的海南岛、西沙群岛等地,一般栖息于珊瑚礁区以及平静、海草多和有机质丰富的沙底。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尼西亚。.

查看 西沙群岛和黑海参

黑斑叉鼻鲀

黑斑叉鼻鲀(学名:Arothron nigropunctatus)为輻鰭魚綱魨形目四齒魨亞目四齒鲀科叉鼻鲀属的鱼类。分布于在太平洋及印度洋内、西达红海、西南达非洲东岸的桑给巴尔和莫三鼻给的德拉果阿海湾、向东经印度沿海、马来半岛、印度尼西亚及菲律宾、直到以及西沙群岛、海南岛、台湾等海域等,一般栖息于热带,棲息深度3-25公尺,體長可達33公分,棲息在沿海礁石區,通常成對出現,以珊瑚、海綿、甲殼類、軟體動物等為食,生活習性不明,可作為觀賞魚,具有毒性。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特兰古巴。.

查看 西沙群岛和黑斑叉鼻鲀

黑斑皱蟹

黑斑皱蟹(学名:Leptodius nigromaculatus)为扇蟹科皱蟹属的动物。分布于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广西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主要栖息于潮间带碎石堆下或珊瑚礁浅水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黑斑皱蟹

黄尾刺尾鱼

尾刺尾鱼(学名:Acanthurus thompsoni)为輻鰭魚綱鱸形目刺尾鱼科刺尾鱼属的鱼类。.

查看 西沙群岛和黄尾刺尾鱼

黄岩岛

岩岛(又稱--、Scarborough Shoal, Scarborough Reef、Bajo de Masinloc, Kulumpol ng Panatag, Karburo),是南海中沙群岛的一個環礁。该岛距離中沙环礁约160海里、距西沙群岛约340海里、海南岛约500海里、距菲律宾苏比克港约100海里。为海盆中的海山上覆珊瑚礁而成,是中沙群岛漲潮時唯一露出水面的岛礁,鄰近马尼拉海沟。 中華人民共和國、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越南、中華民國都宣稱對黃岩島擁有主權,但以中國和菲律賓之間的爭議為主,目前黃岩島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實際控制,行政属海南省三沙市管轄,中沙群島鎮政府所在地,目前未有人員駐守。.

查看 西沙群岛和黄岩岛

黄岩岛主权问题

黃岩島主權問題(黃岩島在菲律宾又名斯卡伯勒浅滩,Scarborough Shoal)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和菲律賓就黄岩岛之主權歸屬而產生的一連串主權問題和衝突。各方皆主張對該地擁有主權,屬於南中國海領土爭端一部分。 目前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实际控制。.

查看 西沙群岛和黄岩岛主权问题

黄乳海参

乳海参(学名:Holothuria fuscogliva)为海参科海参属的动物。分布于新喀里多尼亚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常栖息于珊瑚礁区域以及水深10-45m。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新喀里多尼亚。.

查看 西沙群岛和黄乳海参

黄副叶鰕虎鱼

副叶鰕虎鱼(学名:Paragobiodon xanthosomus)为鰕虎鱼科副叶鰕虎鱼属的鱼类。分布于印度尼西亚、北至菲律宾、东南至太平洋中部萨摩亚群岛以及西沙群岛等,属于暖水性沿岸鱼类。其主要栖息于珊瑚丛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黄副叶鰕虎鱼

黄副绯鲤

副绯鲤(学名:Parupeneus luteus)为羊鱼科副绯鲤属的鱼类。分布于非洲东岸至太平洋中部诸岛、台湾岛以及西沙群岛等,属于热带和亚热带近岸底层鱼类。.

查看 西沙群岛和黄副绯鲤

黄疣海参

疣海参(学名:Holothuria hilla)为海参科海参属的动物。分布于红海、东非、马达加斯加、马斯克林群岛、马尔代夫群岛、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夏威夷、澳大利亚、日本、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广西、海南岛、西沙群岛等地,一般生活于潮间带中潮区和低潮区石下或珊瑚礁下。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社会群岛。.

查看 西沙群岛和黄疣海参

黄沙县

沙县(),又称黄沙岛县(),根据越南法律,是越南岘港市下辖的一个县。越南宣称对整个西沙群岛(越方称之为“黄沙群岛”)拥有主权,并将整个西沙群岛区域划归黄沙县管辖,但西沙群岛全境于1974年西沙之战后便被中国海军完全占领,越南并未控制西沙群岛中的任何一个岛屿。 1982年12月19日,越南政府批准在西沙群岛设立黄沙县,其法定的行政中心为珊瑚岛(越方称之为“黄沙岛”)。与长沙县的设置一样,黄沙县是出于战略方面考虑而设置的。虽然越方没有控制任何一个岛屿,但仍设置县政府,其办公地点设置于岘港市。 与长沙县一样,黄沙县自设立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一直拒绝承认该县的合法性。西沙群岛现由中国海南省的三沙市轄理。.

查看 西沙群岛和黄沙县

黄沙寺

《大南實錄》中1835年有關黃沙寺的記載。 黄沙寺是越南的古寺,由阮朝建立,具体所在地有争议,越南方面认为在今中华人民共和国控制的西沙群岛的永兴岛(即越南方面所称的富林島)。中华人民共和国方面则认为黄沙寺在今越南近海岛屿理山岛之上。 明命十六年(1835年),明命帝派遣黃沙水軍該隊范文原,兵匠和平定、廣義两省民夫,从陆地运输材料到島上興建。 中华人民共和国方面指控,越南在1939年占领永兴岛之时,将中国渔民祭祀的猫注娘娘庙(妈祖娘娘庙)篡改为黄沙寺。1988年,韓振華主編的《我國南海諸島史料滙编》摘錄香港《大公報》1957年3月31日刊登的賈化民《西沙群島歸來》一文,提及在永兴岛有兩座漁民修建的廟,南面的是“孤魂廟”,北面的是“黃沙市(寺)”。越南方面據《我國南海諸島史料彙編》認為,中國書籍對黄沙寺的記載有矛盾。.

查看 西沙群岛和黄沙寺

黄斑蓝子鱼

斑蓝子鱼(学名:Siganus oramin)为蓝子鱼科蓝子鱼属的鱼类,俗名黎猛、网纹臭都鱼。分布于非洲东岸至太平洋中部、南至澳大利亚、北至日本、台湾岛以及西沙群岛、海南岛等,属于暖水性近海鱼类。其一般栖息于岩礁或珊瑚丛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黄斑蓝子鱼

黄斑梯形蟹

斑梯形蟹(学名:Trapezia flavopunctata)为扇蟹科梯形蟹属的动物。分布于夏威夷、塔希提、土阿莫土群岛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主要栖息于鹿角珊瑚的枝丛间。.

查看 西沙群岛和黄斑梯形蟹

鼓六枪虫

鼓六枪虫(学名:Hexacontium typanum)为三轴球虫科六枪虫属的动物。在中国,分布于西沙群岛等。.

查看 西沙群岛和鼓六枪虫

轮生海绵丸虫

轮生海绵丸虫(学名:Spongopila verticillata)为星球虫科海绵丸虫属的动物。分布于热带太平洋以及西沙群岛等。.

查看 西沙群岛和轮生海绵丸虫

齿滑面蟹

齿滑面蟹(学名:Etisus dentatus)为扇蟹科滑面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夏威夷群岛、萨摩亚群岛、塔希提岛、斐济群岛、新喀里多尼亚岛、托雷斯海峡、印度、毛里求斯、马达加斯加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海南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主要生活于岩质海底或珊瑚礁浅水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齿滑面蟹

龙呆足贝

龙呆足贝(学名:Blasicrura stolida)又稱块斑宝螺(Cypraea stolida),为宝贝科呆足贝属的动物。分布範圍北起日本,经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至澳大利亚,东自萨莫亚群岛,经所罗门群岛至科科斯群岛、东非沿岸、桑给巴尔、马达加斯加、毛里求斯,也見於台湾岛及中国大陆的海南岛、西沙群岛等地,属于暖海产。牠們多见于潮间带低潮区或稍深的浅海珊瑚礁间或礁石块下面。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斯里兰卡。.

查看 西沙群岛和龙呆足贝

龙瘤蟹

龙瘤蟹(学名:Phymodius drachi)为扇蟹科瘤蟹属的动物。分布于马达加斯加、红海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常见于珊瑚礁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龙瘤蟹

运城号导弹护卫舰

“运城”号导弹护卫舰(舷号571)简称“运城”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五艘054A型导弹护卫舰,可单独或协同海军其他兵力攻击敌水面舰艇、潜艇,具有较强的远程警戒和防空作战能力。运城舰由黄埔造船厂开工建造,于2008年8月8日命名并组建,2009年2月8日下水,2009年12月入列,现服役于南海舰队驱逐舰第二支队。运城舰舰名取自山西省运城市。 运城舰是054A型护卫舰第二批次首舰,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总结“徐州”号导弹护卫舰和“黄山”号导弹护卫舰建造经验,制定《某型舰后续舰建造大纲》,实施总段建造模式,确立壳舾涂一体化建造原则,提高了该舰中间产品舾装率和船台舾装完整性,在第一批次的基础上做出了提高主船体线型光顺度、改进生活设施和合理化电缆敷设等改进。.

查看 西沙群岛和运城号导弹护卫舰

背羽须虫

背羽须虫(学名:Pterocirrus notoensis)为叶须虫科羽须虫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

查看 西沙群岛和背羽须虫

胖围蟹

胖围蟹(学名:Perinea tumida)为蜘蛛蟹科围蟹属的动物。分布于广泛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的热带区、西自红海、北至日本、东至夏威夷群岛、南至澳大利亚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常生活于海水。.

查看 西沙群岛和胖围蟹

郑和航海图

《郑和航海图》(全名《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著番图》),原载明茅元仪编《武备志》卷二百四十。《郑和航海图》又称《茅坤图》(Mao Kun map)。《武备志》成书于明崇祯元年(1628年),而所收入的《郑和航海图》,据一些学者研究,应该是郑和下西洋时所绘制发给郑和船队上的舟师的航海图,根据如下:.

查看 西沙群岛和郑和航海图

舊金山和約

《對日和平條約》,簡稱《對日和約》,通稱舊金山和平條約或舊金山和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大部份同盟國成員與日本簽訂的和平条约,1951年9月8日由包括日本在内的49個國家的代表在美國舊金山的戰爭紀念歌劇院簽訂,並於1952年4月28日正式生效。起草人為日後擔任美國國務卿的约翰·福斯特·杜勒斯,正文以英語書寫,另有法語、西班牙語、日語等3種語言之正式譯本。 舊金山和約的目的是解決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投降的政治地位、以及釐清戰爭責任所衍生的國際法律問題。和約第二條聲明日本承認朝鮮獨立、放棄臺灣、澎湖、千島群島、庫頁島南部、南沙群島、西沙群島等地之主權。和約第三條中,日本同意美國對於琉球群島等島嶼交付聯合國託管。這些規定造成後來南千島群島、以及臺灣法律歸屬的主權爭議。 日本在和約前言的部分,請求加入聯合國並遵守《聯合國憲章》。隨着这份和约的正式生效,日本結束長達七年的盟軍佔領時期,並恢復正常國家地位。1956年12月12日,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一致決定向聯合國大會推薦日本為聯合國會員國;12月18日,經聯合國45個成員國提案、51個成員國附署,聯合國接納日本成為第80個會員國。 《旧金山和约》是身为战败国的日本确立战后再次崛起和确立国家走向的决定性合约。.

查看 西沙群岛和舊金山和約

赵述岛

赵述岛(英语:Tree Island),是西沙群島中宣德群岛内的一个岛,1947年为纪念明代赵述奉命出使三佛齐而命名为“赵述岛”,俗称“树岛、暗岛、船暗岛”。 赵述岛与西沙洲同位于一个礁盘上,并同周围一串岛礁、沙洲合称为“七连屿”,距永兴岛约5至10海里。该岛面积约0.22平方公里,海拔4米,大致呈椭圆形状,岛西端在东北季风影响下发育了一条沙嘴,岛上遍布植物。赵述岛有明、清古庙遗迹,建有灯塔、瓦房和海南渔民在岛上长期和季节性留居而建的积蓄天然雨水的水池,还设有中国边防警察警务碑。岛上设有中国漁民村委會,归属海南省三沙市七连屿管理委员会赵述社区管辖。 赵述门是把七连屿礁盘分成两块的水道,位于赵述岛东侧,宽约1260米,最浅处只有4米,深处不足10米,一般300吨船可通过。环礁内湖水深为58米,外海水深在100米以上,故门内水流甚急。 根据中国政府1996年发布的关于领海范围的声明,赵述岛有三个中国领海基点:.

查看 西沙群岛和赵述岛

藻片蟹属

藻片蟹屬(學名:Huenia)是十足目之下的一個屬,原屬蜘蛛蟹科臥蜘蛛蟹亚科(Epialtinae),今屬蜘蛛蟹總科臥蜘蛛蟹科(Epialtidae)的臥蜘蛛蟹亚科。.

查看 西沙群岛和藻片蟹属

葡萄贝

葡萄贝(学名:Staphylaea staphylaea)又稱鲨皮宝螺(Cypraea staphylaea),为宝贝科葡萄贝属的动物。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暖水区,可見於台湾岛及中国大陆的广东、海南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等地,属于暖水种。牠們一般栖息于潮间带低潮区、礁石块下面或稍深的珊瑚礁间。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毛里求斯岛。.

查看 西沙群岛和葡萄贝

钝吻蓝子鱼

钝吻蓝子鱼(学名:Siganus rostratus)为蓝子鱼科蓝子鱼属的鱼类,俗名花臭都鱼。分布于红海、印度洋非洲东岸到太平洋中部社会群岛、北至日本南部以及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台湾等海域等,属于暖水性近岸鱼类。其一般栖息于岩礁或珊瑚丛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钝吻蓝子鱼

钝额蟳

钝额蟳(学名:Charybdis obtusifrons)为梭子蟹科蟳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印度、红海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多栖息于珊瑚礁湖的浅水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钝额蟳

钩八枝虫

钩八枝虫(学名:Octodendron hamuliferum)为星球虫科八枝虫属的动物。分布于中太平洋以及西沙群岛等。.

查看 西沙群岛和钩八枝虫

针复球虫

针复球虫(学名:Diplosphaera spinosa)为星球虫科复球虫属的动物。分布于地中海以及西沙群岛等。.

查看 西沙群岛和针复球虫

针枝柄参

针枝柄参(学名:Cladolabes aciculus)为硬瓜参科枝柄参属的动物。分布于毛里求斯、孟加拉湾、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斐济群岛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常生活于珊瑚礁区域以及躲藏在碎珊瑚下。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斐济群岛。.

查看 西沙群岛和针枝柄参

肝叶馒头蟹

肝叶馒头蟹(学名:Calappa hepatica)为馒头蟹科馒头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朝鲜、日本、夏威夷、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印度、斯里兰卡、波斯湾、红海、非洲沿岸、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海南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一般生活于水深10-100米的沙底上或有贝壳沉积的海底。.

查看 西沙群岛和肝叶馒头蟹

肥熊宝螺

肥熊宝螺(学名:Bistolida ursellus),又名小熊呆足贝,是宝螺科的一种。.

查看 西沙群岛和肥熊宝螺

肉球皱蟹

肉球皱蟹(学名:Leptodius sanguineus)为扇蟹科皱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夏威夷、波利尼西亚、澳大利亚经印度洋至红海及非洲东岸、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海南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常见于沿岸带的岩石下及石缝中或珊瑚礁浅水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肉球皱蟹

铁锈梯形蟹

铁锈梯形蟹(学名:Trapezia ferruginea)为扇蟹科梯形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夏威夷、塔希提、埃利斯岛、社会群岛、苏禄岛、安达曼、尼科巴、斯里兰卡、红海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海南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其标本采集自鹿角珊瑚的枝丛间。.

查看 西沙群岛和铁锈梯形蟹

蓝线刺尾鱼

蓝线刺尾鱼(学名:Acanthurus bleekeri)为刺尾鱼科刺尾鱼属的鱼类,俗名白氏刺尾鱼、金线刺尾鱼。分布于红海、印度洋北部沿岸至太平洋中部夏威夷群岛、波利尼西亚、北至菲律宾和中国以及西沙群岛、台湾等海域、广东沿海、珠江口外等。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东南亚。.

查看 西沙群岛和蓝线刺尾鱼

蓝豆娘鱼

蓝豆娘鱼(学名:Abudefduf coelestinus)为雀鲷科豆娘鱼属的鱼类。分布于红海、印度洋非洲东岸至太平洋中部、北至日本、台湾岛以及西沙群岛、南沙群岛、海南岛、广东沿海等。.

查看 西沙群岛和蓝豆娘鱼

蓝足短浆蟹

蓝足短浆蟹(学名:Thalamita coeruleipes)为梭子蟹科短浆蟹属的动物。分布于夏威夷、斐济群岛、密克罗尼西亚、澳大利亚、毛里求斯、马达加斯加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多栖息于潮间带的岩石堆下或珊瑚礁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蓝足短浆蟹

蓝色漂浮蟹

蓝色漂浮蟹(学名:Planes cyaneus)为方蟹科漂浮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整个印度西太平洋及南美西岸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多攀附于漂浮木块、海草以及水母及浮石上,营漂浮性生活。.

查看 西沙群岛和蓝色漂浮蟹

蓝洞

蓝洞(Blue hole)是一種存在於海底的沉洞,又稱為水下洞穴。世界的許多地方如伯利兹和巴哈馬、紅海一帶等都有藍洞。由於缺少水循環,海洋生物無法在其存活,但具有科學研究價值,目前科學家在藍洞底部發現了許多遠古化石和一些動物的殘骸。最有名的藍洞應屬中美洲的大藍洞(Great Blue Hole),其形狀為一個完美的圓形,直徑超過305公尺,深度為123公尺。全世界最深的藍洞,是位於南中国海西沙群島的永樂藍洞,深度達到300公尺。.

查看 西沙群岛和蓝洞

铠蟹

铠蟹(学名:Banareia banareias)为扇蟹科铠蟹属的动物。分布于夏威夷及所罗门群岛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主要生活于珊瑚礁浅水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铠蟹

银屿

银屿(英语:Observation Bank)位于南中国海西沙群岛永乐群岛北部,鸭公岛东北约1海里,全富岛西南4.5海里,为一小沙洲,面积0.01平方公里,海拔2米多。礁盘上有一深坑,水呈蓝黑色,水温较低,被称为“龙坑”。1935年公布名称为“观察滩”,1947年公布名称为“森屏滩”,1983年公布“银屿”为标准名称。中国渔民俗称“银峙”。 银屿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实际控制,行政上划归海南省三沙市管辖。岛上有渔民驻守,归属海南省三沙市永乐群岛管理委员会银屿社区居民委员会管辖。越南政府亦声称拥有其主权。.

查看 西沙群岛和银屿

银屿仔

银屿仔位于南中国海西沙群岛永乐群岛东北部,银屿东南约600米,面积2000平方米,海拔2米,与银屿同在一个礁盘上。岛上堆满珊瑚碎屑,无植被,有海鸟栖息。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地名委员会公布的标准名称为“银屿仔”。 银屿仔现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实际控制,行政上划归海南省三沙市管辖。越南政府亦声称拥有其主权。.

查看 西沙群岛和银屿仔

银砾滩

银砾滩位于南中国海西沙群岛宣德群岛中,永兴岛西南7海里,为一珊瑚礁砾石暗滩。处于海面以下约10米。1935年公布名称为“伊尔迪斯滩”(Iltis Bank),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为“银砾滩”。 银砾滩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实际控制,行政上划归海南省三沙市管辖。越南政府亦声称拥有其主权。.

查看 西沙群岛和银砾滩

铜铸熟若蟹

铜铸熟若蟹(学名:Zosimus aeneus),俗名埋扇蟹,为扇蟹科熟若蟹属的动物。分布於太平洋的日本、琉球、台湾南部和各離島岩礁(達悟語:citow)、東南亞各國、西沙群岛、海南岛、夏威夷、大溪地及印度洋的红海、非洲东岸及南岸以及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常栖息于热带浅海的珊瑚礁丛中。因為具有劇毒,在琉球又被稱為「眼鏡蛇蟹」。 铜铸熟若蟹的體長、大小與招潮蟹幾乎相同。其頭胸甲殼呈橫卵圓形,背面隆起分區明顯,表面光滑。甲長約 6 cm,甲幅約 9 cm。全身顏色以銀灰至白色為底,加上帶啡色的獨特花紋。本物種為著名的有毒生物,有可能致命,因為其肌肉及外殼均含有神經毒素類的河魨毒素和麻痺性貝毒:當中以螯腳的毒素最強,蟹殼其次,內臟和肌肉毒性較弱;台灣產者主要為河魨毒,琉球和菲律賓產者主要為麻痺性貝毒。.

查看 西沙群岛和铜铸熟若蟹

锯齿奇净蟹

锯齿奇净蟹(学名:Aethra scruposa)为菱蟹科奇净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新喀里多尼亚、印度尼西亚、马来半岛、斯里兰卡、印度、非洲东岸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一般生活于较深水的岩石底部。.

查看 西沙群岛和锯齿奇净蟹

脊鸟蛤

脊鸟蛤(学名:Fragum fragum),又名白莓鳥尾蛤,是鸟尾蛤科心形鳥尾蛤亞科脊鸟蛤属的一個海洋腹足綱軟體動物物種。舊屬帘蛤目,今屬鳥蛤目。本物種是脊鳥蛤屬的模式種,分佈於印度洋-西太平洋海域。.

查看 西沙群岛和脊鸟蛤

脆怀玉参

脆怀玉参(学名:Phyrella fragilis)为沙鸡子科怀玉参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海南岛、西沙群岛等地,主要栖息于珊瑚礁区以及钻在沙内生活。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日本琉球群岛。.

查看 西沙群岛和脆怀玉参

野生短浆蟹

野生短浆蟹(学名:Thalamita admete)为梭子蟹科短浆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夏威夷、塔希提、澳大利亚、印度洋、红海、坦桑尼亚、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海南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常栖息于潮间带大陆沿岸与珊瑚礁区处。.

查看 西沙群岛和野生短浆蟹

釣魚臺

是位於中國大陸正東側東海大陸棚以東的臺灣-宍道褶曲帶南端、臺灣東北外海處沖繩海槽西側的一座荒島。但就地質結構而言各方則有不同的解釋,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認為釣魚臺是臺灣本島附屬島嶼東北諸島島鏈的其中一部分,而日本則認為釣魚臺為沖繩縣琉球群島西南部分先島群島的的組成部分。而「釣魚臺」一詞的由來,則是過去人們認為島嶼周遭有大量魚群居住而命名。釣魚臺是整個釣魚台列嶼中最大的島嶼,整個島礁面積約4.3838平方公里,而周圍的海域面積大約為17萬平方公里。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琉球群島便開始列入由美國領導的琉球列島美國民政府實際統治著。1968年時,在經過探測後認為釣魚臺及附近島嶼的周遭海域可能蘊藏有石油。而在1971年美國與日本所簽屬的《》中,決定將在1972年時將琉球群島的管理權移交給日本新成立的沖繩縣進行管轄。然而在這之後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開始就釣魚臺以及周遭島嶼與日本產生領土糾紛,其中雙方認為中國早在14世紀便發現並且管理釣魚台等島嶼,一直到1895年才由於《馬關條約》後才將釣魚臺割讓給日本政府。然而日本的官方立場則是認為在1895年1月勘察過後已經確認島嶼為荒島,因此以無主地先佔法理編入日本的領土,所以釣魚臺等島嶼並不包含在《馬關條約》所指定的割讓領土中。 釣魚臺主權的爭議成為今日中日關係與台日關係重要的議題之一,對此日本堅持主張釣魚臺以及周遭黃尾嶼等島嶼皆為沖繩縣石垣市所管轄,並且不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所提出的領土爭議。而儘管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至今仍然處於複雜的關係,但雙方政府皆认为釣魚臺是臺灣的附屬島嶼之一,並且由宜蘭縣頭城鎮負責管理。此外儘管日本政府認為釣魚臺為實質統治的領土,但是為應其所認定的島嶼所有人古賀善次以及栗原弘行的要求,現時並不允許石垣市在島上進行任何開發工程外,同時為維護島嶼平穏和安定也禁止任何人登上島嶼。當前釣魚臺並沒有定期通行的船隻,因此前往者必須自行準備船隻來作為交通工具。.

查看 西沙群岛和釣魚臺

釣魚臺列嶼主權問題

釣魚台列嶼主權問題是就釣魚台列嶼之主權是歸屬中國还是日本國的爭議。釣魚臺列嶼位於中国东海,沖繩海槽以北,台灣東北外海,距離台灣彭佳嶼約140千米,距日本石垣島約175千米。中國大陸稱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日本稱尖閣諸島。 中國政府均认为釣魚台列嶼自明朝起已成为中國神聖不可分割的领土,并認為日本在二战后应将釣魚台列嶼与台湾一并归还中国。但是二戰结束後,该島嶼实际由美國控制,直至1972年5月15日美國將琉球群島管理權移交日本,同時一併將釣魚台列嶼的行政管轄權也交給日本。 日本政府在1895年認為釣魚岛是无人岛,且没有受清朝统治的迹象,基於無主地先占先得的原则將其劃歸沖繩縣。因此,日本主张钓鱼岛群岛不属于清朝在《马关条约》中割让的領土,也不在《旧金山和约》规定必须放弃的领土之内。.

查看 西沙群岛和釣魚臺列嶼主權問題

臺灣問題

台湾问题在台湾又称統獨議題,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及第二次國共內戰后,關於臺灣的政治体制及主權歸屬争议。台湾问题背景为兩個中國政權关于主權、領土以及政權合法性的争议,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华民国对彼此的主权声索,彼此宣称拥有对方全境之主权,其中台澎金馬未來政治前途的争议最为尖锐。其通常被稱為“兩岸問題”,也有“台湾議题”、“台湾(政治)地位问题”等多种称呼。 台湾问题是兩岸關係的一部分,因双方皆认为海峡两岸关系的不同现状将造成不同之未来,如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便曾提出「以民促官」的统战政策;而中华民国也在1990年代于李登辉总统治下提出國家統一綱領,以谋求中国的统一。 台湾问题主要幾種见解包括:维持两岸分治现状,一方将或被另外一方统一,和独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方面推行九二共识及盼望以一国两制统一台湾;中华民国政府在中國國民黨執政時期则主张一國良制和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并以一中各表呼吁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正视中华民国存在的事实,民主進步黨執政時則因台灣主體性的主張而淡化統一論述,但仍強調中華民國存在於台灣的現實。.

查看 西沙群岛和臺灣問題

臺灣與日本關係史

台灣與日本關係史是指台灣歷代與日本歷代在歷史上不同階段的關係。雙方自十六世紀即有相互來往,并建構了各式各样的关系。台日關係可分为几个阶段:1895年前明鄭與清朝统治下台湾与日本的关系、1895至1945年臺灣做為日本殖民地与日本内地之间的关系、1945年後中華民國统治下的關係。.

查看 西沙群岛和臺灣與日本關係史

臺灣歷史

臺灣歷史,目前有明確文獻記載且能考證時間點者,目前可上溯至1582年7月一場因風擱淺於福爾摩沙的船難後分別由兩位西班牙人神父與一位葡萄牙人耶穌會士所寫關於在臺灣75天見聞的三篇文字記錄。至於臺灣本地的信史則大約從1624年荷兰進佔臺灣開始。但在文獻記載之前,臺灣早已有人類活動。距今3萬年前的臺東長濱文化是考古所知的臺灣最古文化。而較晚近的新石器時代,則有較多的考古遺跡,這些遺跡屬於南島語系民族。同時,臺灣因在南島語族活動範圍的最北邊,也被認為是南島民族在語言及遺傳上可能的發源地之一,亦是分布區域的最北端。 臺灣的地理位置介於中國大陸、日本與東南亞間,是各國船隻的停泊與貨物轉運站。在17世紀;臺灣中部有一超部落的大肚王國。而荷蘭及西班牙則分別在臺灣西南部及西北部進行殖民統治。之後荷蘭人將西班牙人驅逐,統治臺灣西部的大部分。1661年4月,鄭成功率兩萬五千名將士及數百艘戰艦進軍臺灣,迫使荷蘭在1662年2月1日簽約投降,南臺灣進入鄭式時期。在此期間漢人開始大量移入臺灣。1683年,鄭克塽歸順清朝,臺灣進入清治時期。 1894年,由於清日甲午戰爭的爆發。1895年大清帝國和日本在日本下關簽訂《马关条约》,將臺灣割讓予日本。之後,日本人以“殖民統治與資源開發”為開發臺灣之導向,同時進行如衛生、教育、法治、工商、基礎建設在內的多項建設。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戰敗。日本簽署的《降伏文書》中接受盟國的《波茨坦宣言》,等同於間接接受《開羅宣言》,而《開羅宣言》要求將臺灣、澎湖、滿州歸還予中華民國.

查看 西沙群岛和臺灣歷史

臺灣戰後時期

臺灣戰後時期,是指臺灣歷史上自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迄今、由中華民國管轄的時期,也稱為中華民國時期及國民政府時期。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大日本帝國臺灣總督兼第十方面軍司令官安藤利吉將軍依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元帥發佈的軍事命令《一般命令第一號》第一條甲項規定,於1945年10月25日在臺北公會堂以在臺日軍主官身分,接受蔣中正的代表何應欽委派的臺灣地區受降主官陳儀將軍發布的《署部第一號命令》並簽署受領文件,此舉為中華民國政府官方所謂的「臺灣光復」,自此臺灣由中華民國政府統治迄今。 1945年8月15日至10月25日之間,因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仍在中國大陸及其它戰區處理戰後事宜(國共戰爭),官派接管臺灣的專責人員則需要一段行政流程與等待命令的作業時間,同時大日本帝國在臺灣駐警、駐軍及所有日籍人員則是於1945年9月之後,才開始分批被遣回日本(日方稱引揚歸國),這使得臺灣在這段時期既不屬於日方治理,又無中華民國接管,臺灣處於無政府狀態,但因戰事已於1945年8月15日結束,使得這段兩個月的空窗期在臺灣歷史上也被納入「臺灣戰後時期」。.

查看 西沙群岛和臺灣戰後時期

臺灣日治時期行政區劃

台灣日治時期的行政區劃,共計經歷十次的更動。從一開始1895年的三縣一廳,一直到最後1920年的五州二廳(1926年增加澎湖廳變成五州三廳)。值得注意的是,和前面幾次區劃相比,1920年這次的區劃,其持續的時間是最長的,也在相當程度上影響了戰後國民政府在台灣的行政區劃。 另外,隨著1920年的州郡新地名規劃與命名,部分台灣古地名,也隨之更動。例打狗→高雄(今高雄市區)、阿緱→屏東(今屏東縣屏東市)、錫口→松山(今臺北市松山區)、枋橋→板橋(今新北市板橋區)、阿公店→岡山(今高雄市岡山區)、媽宮→馬公(今澎湖縣馬公市)等,且多數保留迄今。.

查看 西沙群岛和臺灣日治時期行政區劃

金銀島 (消歧義)

金銀島可以指:.

查看 西沙群岛和金銀島 (消歧義)

金银岛 (西沙群岛)

金银岛(英语:Money Island),越方称之为光影岛(),是西沙群岛中的一个岛屿,现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实际控制,中国海军在该岛驻有军队,行政上划归海南省三沙市管辖。.

查看 西沙群岛和金银岛 (西沙群岛)

镰鱼

(学名:Zanclus cornutus)为镰鱼科镰鱼属的鱼类,俗名角镰鱼、角蝶魚、神像,其下僅有一屬一種。属于暖水性鱼类。其一般生活于礁盘浅水海域。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东南亚。.

查看 西沙群岛和镰鱼

长吻裸颊鲷

长吻裸颊鲷(学名:Lethrinus miniatus)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龍占魚科裸颊鲷属的鱼类,俗名长吻龙占。分布于非洲东岸至太平洋中部诸岛、台湾岛以及西沙群岛、中沙群岛、海南岛等,棲息深度5-30公尺,體長可達90公分,棲息在沙石底質海域,屬肉食性,以魚類、甲殼類、軟體動物、棘皮動物等為食,可作為食用魚,有雪卡魚毒的報告。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南太平洋。.

查看 西沙群岛和长吻裸颊鲷

长丝叶须虫

长丝叶须虫(学名:Phyllodoce fristedti)为叶须虫科叶须虫属的动物。分布于印度、斯里兰卡、越南、新喀里多尼亚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

查看 西沙群岛和长丝叶须虫

长喙猎女神螺

长喙猎女神螺(学名:Trivirosta elongta)为猎女神螺科喙猎女神螺属的动物。在中国大陆,分布于西沙群岛等地,一般生活于暖海以及浅水产。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西沙群岛的琛航岛。.

查看 西沙群岛和长喙猎女神螺

长鳍凡塘鳢

长鳍凡塘鳢(学名:Valenciennea longipinnis)为塘鳢科凡塘鳢属的鱼类,俗名长鳍美塘鳢。分布于印度尼西亚至太平洋中部的波利尼西亚以及西沙群岛、澎湖列岛等海域等,属于暖水性近海鱼类。其常生活于岩礁和珊瑚丛中。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琉球群岛。.

查看 西沙群岛和长鳍凡塘鳢

长鳍笛鲷

长鳍笛鲷(学名:Symphorus spilurus)为笛鲷科长鳍笛鲷属的鱼类。分布于中国至印度尼西亚及菲律宾海域以及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等海域及广东沿海等,多见于珊瑚礁附近。.

查看 西沙群岛和长鳍笛鲷

长足圆方蟹

长足圆方蟹(学名:Cyclograpsus longipes)为方蟹科圆方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斐济群岛、塔希提岛、印度尼西亚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常生活于高潮线上石下或碎贝壳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长足圆方蟹

长背梅鲷

长背梅鲷(学名:Caesio tile)为笛鲷科梅鲷属的鱼类。分布于印度洋的马达加斯加至太平洋的玻利尼西亚、北至小笠原群岛、台湾岛以及西沙群岛等,属于暖水性中上层鱼类。其主要生活于珊瑚礁浅水区。.

查看 西沙群岛和长背梅鲷

镜筛盘虫

筛盘虫(学名:Sethodiscus lenticula)为镜盘虫科筛盘虫属的动物。分布于中太平洋以及西沙群岛等。.

查看 西沙群岛和镜筛盘虫

镜蟹

蟹(学名:Catoptrus nitidus)为梭子蟹科镜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夏威夷群岛、萨摩亚群岛、斐济群岛、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毛里求斯、阿米兰特、科蒂维岛以及中国大陆的海南岛、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多栖息于水深10米左右的沙石底及珊瑚礁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镜蟹

鉤鱗魨

鉤鱗魨,又稱波紋鉤鱗魨,俗名黃帶砲彈、鉤板機魨,是輻鰭魚綱魨形目鱗魨亞目鱗魨科之下的一種。.

查看 西沙群岛和鉤鱗魨

雞冠多角海蛞蝓

鸡冠多角海蛞蝓(學名:Nembrotha cristata)是一個多彩的海蛞蝓物種,屬於多角海蛞蝓科之下的一個海洋裸鰓目腹足綱軟體動物。.

查看 西沙群岛和雞冠多角海蛞蝓

蛞蝓葡萄贝

蛞蝓葡萄贝(学名:Staphylaea limacina)又稱鸡皮宝螺(Cypraea limacina),为宝贝科葡萄贝属的动物。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暖水区,可見於台湾岛及中国大陆的香港、海南岛、西沙群岛等地,属于暖水种。牠們多栖息于低潮区附近的珊瑚礁间或礁石块的下面。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尼西亚安汶。.

查看 西沙群岛和蛞蝓葡萄贝

雜斑狗母魚

杂斑狗母鱼(学名:Synodus variegatus),又稱花狗母,为輻鰭魚綱仙女魚目合齒鱼科狗母鱼属的一種,俗名花沙咀。.

查看 西沙群岛和雜斑狗母魚

蛇目白尼参

蛇目白尼参(学名:Bohadschia argus)为海参科白尼参属的动物,俗名豹纹鱼、虎鱼、斑鱼。分布于从塞舌尔群岛、斯里兰卡到日本、东到塔希提岛、南到澳大利亚、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海南岛、西沙群岛等地,一般生活于珊瑚礁区域以及有少数海草的沙底。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尼西亚。.

查看 西沙群岛和蛇目白尼参

蛇目鼹贝

蛇目鼹贝(学名:Talparia argus)又稱百眼宝螺(Cypraea argus),为宝贝科鼹贝属的动物。.

查看 西沙群岛和蛇目鼹贝

雕刻真扇蟹

雕刻真扇蟹(学名:Euxanthus exsculptus)为扇蟹科真扇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斐济、萨摩亚、新喀里多尼亚、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安达曼、斯里兰卡、毛里求斯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海南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常见于珊瑚礁浅水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雕刻真扇蟹

蛛网根绵虫

蛛网根绵虫(学名:Rhizospongus arachnoideus)为星球虫科根绵虫属的动物。分布于太平洋以及西沙群岛等。.

查看 西沙群岛和蛛网根绵虫

透明舟螺

透明舟螺(学名:Cheilea diaphana)是晃盖螺属的一种,舊屬中腹足目晃盖螺科,今屬玉黍螺類支序白彫螺總科頂蓋螺科。.

查看 西沙群岛和透明舟螺

虎纹海参

虎纹海参(学名:Holothuria pervicax)为海参科海参属的动物。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区域、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海南岛、西沙群岛等地,多生活于珊瑚礁区、藏在珊瑚下边以及或石下。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桑给巴尔。.

查看 西沙群岛和虎纹海参

陈昌锋

昌锋()江苏阜宁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大校。.

查看 西沙群岛和陈昌锋

PF

PF 可以指:.

查看 西沙群岛和PF

折额蟹属

折额蟹属(学名:Micippa)是十足目蜘蛛蟹總科的一個屬,原屬蜘蛛蟹科宝石蟹亚科,今屬宝石蟹科(Mithracidae MacLeay, 1838)。其物種體較厚實而圓,足細長,行動遲緩。多數食腐肉。.

查看 西沙群岛和折额蟹属

柯蒂斯·威尔伯号驱逐舰

柯蒂斯·威尔伯号驱逐舰(USS Curtis Wilbur (DDG-54))是美国海军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的第四艘,以美国海军部长柯蒂斯·D·威尔伯命名。 柯蒂斯·威尔伯号于1991年3月12日在缅因州巴斯的巴斯钢铁厂安放龙骨,1992年5月16日下水,1994年3月19日服役。 南海自然資源豐富且具有重要戰略意義,但主權長期受到爭議,中國聲稱對南海絕大部分區域擁有主權,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文萊及台灣則均聲稱對部分區域擁有主權。2016年1月30日,該艦在南海西沙群島中建島12海里範圍內駛過。美國國防部的聲明表示,此次行動意在「挑戰中國、台灣和越南限制航行自由的意圖」。.

查看 西沙群岛和柯蒂斯·威尔伯号驱逐舰

柱形阿里螺

柱形阿里螺(学名:Aliculastrum cylindricum)为阿地螺科阿里螺属的动物。分布于红海、安达曼群岛、毛里求斯岛、斯里兰卡、塞舌尔群岛、日本、菲律宾、托里斯海峡以及中国大陆的海南岛、西沙群岛等地,属于暖水性种类。其一般栖息于潮间带高潮线砂质底以及珊瑚礁间。.

查看 西沙群岛和柱形阿里螺

柔毛毛壳蟹

柔毛毛壳蟹(学名:Pilodius pubescens)为扇蟹科毛壳蟹属的动物。分布于菲律宾、苏禄海、新喀里多尼亚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常栖息于珊瑚礁丛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柔毛毛壳蟹

柔毛新花瓣蟹

柔毛新花瓣蟹(学名:Neoliomera pubescens),又名夏威夷草莓蟹,为扇蟹科新花瓣蟹属的动物。分布于夏威夷、塔希提岛、萨摩亚群岛、斐济群岛、加罗林群岛、毛里求斯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多见于珊瑚礁浅水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柔毛新花瓣蟹

果空球虫

果空球虫(学名:Cenosphaera melifica)为光滑球虫科空球虫属的动物。分布于南太平洋,包括西沙群岛、西沙北海槽、东海等海域。.

查看 西沙群岛和果空球虫

林遵

林遵(),字遵之,原名林淮,福建福州人,出生于江苏南京,中国海军史上的重要人物。1946年率中华民国海軍舰队收复南沙群岛,1948年晋升中华民国海军少将。1949年率部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创建者之一。1955年獲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階級。曾是中国国民党党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党员、中国共产党党员。1979年病逝于上海。.

查看 西沙群岛和林遵

息波礁

息波礁位于南沙群岛东南部,南海礁以东约3海里,是一座暗礁,常与东南面的安渡滩混淆。1947年中华民国内政部方域司审定公布和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地名委员会授权公布的标准名称均为“息波礁”。.

查看 西沙群岛和息波礁

李准滩

李准滩,位于人骏滩西面,广雅滩南部,属水下封闭型环礁。是为纪念宣统元年(1909年)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奉命率水师巡视西沙群岛而命名。.

查看 西沙群岛和李准滩

李準 (清朝)

李--(),四川省邻水县太安鄉太安里柑子舖李家壩人(今柑子乡活水沟桅子湾人)。 原名繼武,派名新業,亦名木,字直繩,又字志萊,號恒齋、默齋,別號任庵、平叔。同治十年(1871年)二月初六日子时生。是百年來維護南海諸島主權最力的海軍高級將領。 李--出生于官宦世家,其父李徵庸(人称李铁船)是光绪三年(1877年)丁丑科進士,官至钦差督办四川矿务商务大臣,头品顶戴,三品卿衔。李--17岁时前往父亲在广东的任所,但两次应试均不第。1895年,其父捐其为监生、同知衔候补道员。 1895年冬,李--奉张之洞委派,前往湖北赈捐,受其赏识,被保以知府补用。1898年,实任广东钱局提调,次年兼任海防善后局提调和广东省厘金局总办。1902年,李--为两广总督岑春煊赏识,由文入武,任广东巡防营统领,兼巡各江水师,镇压洪全福起事,捕获巨盗林瓜泗。因此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被授予南澳镇总兵一职,赏头品顶戴和“果勇巴图鲁”称号。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四月十五日,光緒皇帝及慈禧太后召见李--,升任广东水师提督。 李在广东水师提督任内,先后率舰巡查东沙群岛和西沙群岛,再次宣示了中国对该两处群岛的主权,为纪念他的功绩,今日南沙群岛内尚命名有李準滩。 李由于长期率部在广东镇压革命党起事,深为革命党所恨,数次遭到刺杀,先后两次重伤。1911年,革命党发动黄花岗起义,李--率部镇压之,但旋即遭到两广总督张鸣岐猜忌,遂转而靠近革命党,与胡汉民秘密联络。辛亥革命爆发后,李--率部响应,迎接胡汉民前往广州就任都督。 1912年,李--应袁世凯邀请,前往北京出任高等军事顾问,後由段祺瑞政府封直威将军。二次革命后,李被任命为广东宣慰使,前往调停广东局势,1916年去职,其后隐居天津,以研习书法、撰写剧本度日。晚年成为书法名家,曾为《大公报》题写报名。民國二十五年十一月初九日(1936年11月22日) 病逝于天津。 李--所著《广东水师国防要塞图说》,至今仍是中国政府用以证明其对东沙、西沙等海岛主权的重要文献。.

查看 西沙群岛和李準 (清朝)

条纹蛸

条纹蛸(学名:Octopus striolatus)为蛸科蛸属的动物,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广东、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常见于暖水区。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中国广东上川岛。.

查看 西沙群岛和条纹蛸

条纹蛙鳚

条纹蛙鳚(学名:Istiblennius edentulus)为輻鰭魚綱鱸形目鳚科蛙鳚属的其中一種鱼类,。.

查看 西沙群岛和条纹蛙鳚

杯四瓣虫

杯四瓣虫(学名:Tetrapentalon calycina)为星球虫科四瓣虫属的动物。在中国,分布于西沙群岛等。.

查看 西沙群岛和杯四瓣虫

杯石蛏

杯石蛏(学名:Lithophaga calyculatus),是贻贝目壳菜蛤科石蜊属的一种。主要分布于中国廣東、海南島、西沙群島,常栖息在潮间带的珊瑚礁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杯石蛏

杜氏蛙鳚

杜氏蛙鳚(学名:Istiblennius dussumieri)为鳚科蛙鳚属的鱼类,俗名横带动齿鳚。分布于非洲东岸至太平洋中部诸岛、南至澳大利亚昆士兰、台湾岛以及西沙群岛、海南岛等,一般生活于热带近海珊瑚礁附近。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Malarbar、印度。.

查看 西沙群岛和杜氏蛙鳚

杂色裸颊鲷

杂色裸颊鲷(学名:Lethrinus variegatus)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龍占魚科裸颊鲷属的鱼类。分布于印度洋非洲东岸至太平洋波利尼西亚群岛、台湾岛以及西沙群岛等,棲息深度可達150公尺,本魚身體是棕色和灰色,有散在的不規則的黑斑,體側具兩個深色的條紋,背鰭硬棘10枚,背鰭軟條9枚,臀鰭硬棘3枚,臀鰭軟條8枚,體長可達20公分,棲息在珊瑚礁附近的沙底質海域、海草床,屬肉食性,以無脊椎動物為食,可做為食用魚。.

查看 西沙群岛和杂色裸颊鲷

栗六枪虫

栗六枪虫(学名:Hexacontium castanetum)为三轴球虫科六枪虫属的动物。在中国,分布于西沙群岛等。.

查看 西沙群岛和栗六枪虫

栅纹眶棘鲈

栅纹眶棘鲈(学名:Scolopsis cancellatus)为眶棘鲈科眶棘鲈属的鱼类。分布于印度洋的印度沿岸至太平洋夏威夷和向北到琉球群岛以及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等,一般生活于热带珊瑚礁间。.

查看 西沙群岛和栅纹眶棘鲈

栉齿刺尾鱼

櫛齒刺尾鱼(學名:Ctenochaetus striatus)為輻鰭魚綱鱸形目刺尾魚亞目刺尾魚科櫛齒刺尾魚属的魚類。分布範圍西起印度洋馬達加斯加,東抵夏威夷及波利尼西亞,南到澳大利亞,北至日本南部,包括台灣、西沙群島、南沙群島等。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关岛。 棲息深度3-30公尺。本魚身體深黃褐色,在頭部上具橘色的斑點,胸鰭淡黃色,尾部的與腹的鰭褐色,尾鰭的前部灰白,尾梗兩邊具有銳利,朝向前面的進入一個水平的凹槽之內摺疊下來的直立的硬棘,鱗片細小;稚魚有8-12條灰白的柄傾向向下的與向後在身體上,齒可動的且細長,頂端內曲了而且擴大,背鰭硬棘8枚;背鰭軟條27-31枚;臀鰭硬棘3枚;臀鰭軟條24-28枚,體長可達26公分。 棲息在珊瑚礁區,會與其他種類共同活動,以藻類為食,有雪卡魚中毒的報告,可做為食用魚及觀賞魚。.

查看 西沙群岛和栉齿刺尾鱼

桨棘石虫

桨棘石虫(学名:Acantholithium dicopum)为星石虫科棘石虫属的动物。分布于太平洋、大西洋、地中海以及西沙群岛等。.

查看 西沙群岛和桨棘石虫

桔尾蝴蝶鱼

桔尾蝴蝶鱼(学名:Chaetodon chrysurus)为蝴蝶鱼科蝴蝶鱼属的鱼类。分布于红海、印度洋马达加斯加、到太平洋新赫布里底群岛、北到日本琉球群岛、台湾岛以及西沙群岛等。.

查看 西沙群岛和桔尾蝴蝶鱼

梭边蟹

梭边蟹(学名:Xanthasia murigera)为豆蟹科棱边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斐济岛、新喀里多尼亚、帕劳岛、伊里安岛、菲律宾、丹老群岛、安达曼群岛、莫桑比克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一般与砗磲共栖。.

查看 西沙群岛和梭边蟹

梅花参

梅花参(学名:Thelenota ananas)为刺参科梅花参属的动物。.

查看 西沙群岛和梅花参

棍异长针虫

棍异长针虫(学名:Amphilithium clavarium)为异长针虫科异长针虫属的动物。分布于太平洋、地中海以及西沙群岛等。.

查看 西沙群岛和棍异长针虫

棱蝾螺

棱蝾螺(Turbo sarmaticus),蝾螺科蝾螺属的一个种。壳体呈圆锥形,长约64mm,宽约46mm。生活于热带珊瑚礁中,分布于中国西沙群岛、马鲁古群岛、非洲南部海域。.

查看 西沙群岛和棱蝾螺

棘头副叶鰕虎鱼

棘头副叶鰕虎鱼(学名:Paragobiodon echinocephalus)为鰕虎鱼科副叶鰕虎鱼属的鱼类,俗名副叶虎鱼。分布于红海、印度洋非洲东南岸至太平洋中部土阿莫土群岛、北至日本以及西沙群岛、海南岛等,属于暖水性近岸鱼类。其常栖息于珊瑚丛中。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马萨瓦、红海。.

查看 西沙群岛和棘头副叶鰕虎鱼

棘冠螺

棘冠螺(学名:Angaria delphinus),又名海豚強齒螺或海豚螺,是一個海螺的物種,屬於棘冠螺科棘冠螺属的海洋腹足綱軟體動物。.

查看 西沙群岛和棘冠螺

棘猿头蛤

棘猿头蛤是偏口蛤科偏口蛤属的一種。 根據台湾贝类资料库,棘猿头蛤的学名是Chama jukesii Reeve, 1847,而WoRMS認為這個物種是Chama asperella Lamarck, 1819的異名;但根據賴景陽及歐陽盛芝於1996年出版的《澎湖群島的貝類調查報告》,這份報告紀錄「棘偏口蛤」的學名是Chama brassica Reeve, 1847,而「偏口蛤」是台灣方面對中國大陸的「猿頭蛤」的稱謂;在台湾贝类资料库,Chama brassica的對應中文名稱是甘蔗猿頭蛤。.

查看 西沙群岛和棘猿头蛤

棘辐肛参

棘辐肛参(学名:Actinopyga echinites)为海参科辐肛参属的动物。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区、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广东、海南岛、西沙群岛等地,多生活于沿岸珊瑚礁低潮区。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尼西亚。.

查看 西沙群岛和棘辐肛参

棘杆瓜参

棘杆瓜参(学名:Ohshimella ehrenbergi)为硬瓜参科杆瓜参属的动物。分布于红海、东非、马达加斯加、马尔代夫群岛、斯里兰卡以及中国大陆的海南岛、西沙群岛等地,主要生活于珊瑚礁内以及水深3-5米的沙底。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红海。.

查看 西沙群岛和棘杆瓜参

棕环海参

棕环海参(学名:Holothuria fuscocinerea)为海参科海参属的动物。分布于从东非到红海、斯里兰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西太平洋各岛、日本、澳大利亚、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广东、海南岛、西沙群岛等地,多见于珊瑚礁或石块底下。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尼西亚。.

查看 西沙群岛和棕环海参

横带刺尾鱼

横带刺尾鱼又名条纹刺尾鱼(学名:Acanthurus triostegus)为刺尾鱼科刺尾鱼属的鱼类。分布于印度洋非洲东岸至太平洋中部波利尼西亚和夏威夷、南到澳大利亚、北至日本南部、台湾岛以及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等。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东南亚。 它体长可达27公分,在0-90公尺深之海域生活。.

查看 西沙群岛和横带刺尾鱼

次锐毛足蟹

次锐毛足蟹(学名:Lachnopudus subacutus)为扇蟹科毛足蟹属的动物。分布于夏威夷、塔希提岛、印度尼西亚、圣诞岛、可可群岛、查戈斯群岛、红海、非洲东岸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常见于珊瑚礁丛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次锐毛足蟹

毛发光眼虫

毛发光眼虫(学名:Actinomma capillaceum)为星球虫科光眼虫属的动物。分布于地中海、阿尔及利亚以及西沙群岛等。.

查看 西沙群岛和毛发光眼虫

毛籽光眼虫

毛籽光眼虫(学名:Actinomma eriosperma)为星球虫科光眼虫属的动物。在中国,分布于西沙群岛等。.

查看 西沙群岛和毛籽光眼虫

毛糙仿银杏蟹

毛糙仿银杏蟹(学名:Actaeodes hirsutissimus)为扇蟹科仿银杏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萨摩亚群岛、塔希提岛、社会群岛、澳大利亚、菲律宾、越南、安达曼群岛、红海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主要生活于珊瑚礁浅水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毛糙仿银杏蟹

毛马齿苋

毛马齿苋(学名:Portulaca pilosa)是马齿苋科马齿苋属的植物。分布于美洲热带地区、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台湾以及中国大陆的福建、海南、广西、广东、西沙群岛、云南等地,多生长在海边沙地以及开阔地。.

查看 西沙群岛和毛马齿苋

毛足陆方蟹

毛足陆方蟹(学名:Geograpsus crinipes)为方蟹科陆方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夏威夷、萨摩亚群岛、玻利尼西亚、伊里安岛、尼科巴群岛、印度、拉克代夫、红海、非洲东岸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多穴居于沿岸带的林区以及为陆生性。.

查看 西沙群岛和毛足陆方蟹

毛掌大眼蟹

毛掌大眼蟹(学名:Macrophthalmus boscii),又名薄氏大眼蟹,原为沙蟹科大眼蟹亞科大眼蟹属的动物,後來分類重組,今屬沙蟹總科大眼蟹科大眼蟹亞科大眼蟹属。分布于日本、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红海、马达加斯加、非洲东岸、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广西、广东、海南岛、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主要栖息于潮间带卵石间。.

查看 西沙群岛和毛掌大眼蟹

毛掌绿蟹

毛掌绿蟹(学名:Chlorodiella barbata)为扇蟹科绿蟹属的动物。分布于塔希提、富纳富提岛、罗士马群岛、曼加雷代岛、马达加斯加岛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多生活于珊瑚礁丛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毛掌绿蟹

毛掌梯形蟹

毛掌梯形蟹(学名:Trapezia cymodoce)为扇蟹科梯形蟹属的动物。分布于从日本、夏威夷群岛、玻利尼西亚到印度、红海及非洲东岸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海南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多生活于鹿角珊瑚的枝丛间。.

查看 西沙群岛和毛掌梯形蟹

永乐群岛

永乐群岛为南中国海西沙群岛的一部分,位于西沙群岛西部,包括14座岛屿,1座沙洲和4个礁。1935年公布的名称为库勒生特列岛,但范围只包括永乐环礁部分。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为永乐群岛,以纪念明朝永乐年间郑和七次下西洋之举。中国渔民俗称“西八岛”、“下八岛”或“下峙”。目前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实际控制。 永乐群岛包括永乐环礁、中建岛、盘石屿、华光礁、玉琢礁和北礁共五个环礁和一个台礁:.

查看 西沙群岛和永乐群岛

永兴岛

永兴岛(Yongxing Island / Woody Island)是中國的西沙群岛之宣德群岛的岛屿,是西沙群島面積最大的島嶼,同時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省三沙市人民政府驻地。越南政府聲稱對該島擁有主權,並稱之為“富林島”。.

查看 西沙群岛和永兴岛

永兴岛虚拟镇

永兴岛虚拟镇是中国海南省三沙市下辖的一个镇。隶属西沙群岛,原行政区划代码469037,现行政区划代码460321。.

查看 西沙群岛和永兴岛虚拟镇

永兴岛机场

永兴岛机场()是南海西沙群岛中最大的岛永兴岛上的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军民两用机场。西沙群岛现全部由中国海南省三沙市实际管辖,但越南仍声索对全西沙的主权。永兴岛机场于1990年7月(一说1991年4月)完工,用以扩大中国空军的作战范围。机场经多次扩建,跑道长度由1991年建造时的1000米左右扩建到2014年的3000米。 2016年底,为服务驻岛官兵亲属进行探亲和岛上居民与外界交流,永兴岛机场开通了往返中国大陆和永兴岛的定期航班,由海南航空使用波音737-800机型执飞。 2018年5月18日,中国空军官微发布消息称,轰6K首次在南部海域首次组织了岛礁起降训练,首次降落在永兴岛上,.

查看 西沙群岛和永兴岛机场

永兴社区

永兴社区,原为永兴村,是中華人民共和国海南省三沙市的一个社区,地处南中国海西沙群岛永兴岛。 由于近年永兴岛经济发展很快,前往西沙生产作业的渔民和民工日渐增多。为了满足渔民和民工的诉求,经海南省人民政府授权,西南中沙群岛办事处决定在西沙永兴岛成立村委会。 2009年11月8日,永兴村成立,管辖永兴岛上一南一北两个渔民村落的渔民38户近200人。.

查看 西沙群岛和永兴社区

永兴边防派出所

永兴边防派出所位于中華人民共和国海南省三沙市,成立于2010年,地处南中国海西沙群岛永兴岛。永兴边防派出所是西沙群岛唯一的派出所,主要担负海域执勤、巡航,渔船民、户籍和治安管理,保护西沙海底文物,救助海上遇险人员和船只等任务。永兴边防派出所管辖5个村委会:南北渔民(永兴村)、七连屿村、鸭公村、晋卿村、羚羊村委会。 永兴边防派出所自2000年开始在渔民居住较多的鸭公岛、银屿、晋卿岛、羚羊礁、南岛、北岛、赵述岛、西沙洲等8个岛礁上设立了警务碑。自成立以来,派出所官兵成功阻拦、驱赶外国越界捕捞渔船3800余艘,破获各类案件数十起。.

查看 西沙群岛和永兴边防派出所

永樂环礁

永乐环礁位於西沙群島西側,拥有14个露出水面的岛屿或沙洲,其中陆地面积较大的有5个:甘泉島、珊瑚島、金銀島、琛航島、晉卿島,较小的还有廣金島、羚羊礁、全富岛、鸭公岛、银屿、银屿仔、咸舍屿、筐仔沙洲、石屿。它们是南海地区岛屿最密集的两个区域之一(另一个为七连屿),五个较大岛屿有着各自不同的历史和前景:.

查看 西沙群岛和永樂环礁

江雪山

江雪山(),山东掖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人物。.

查看 西沙群岛和江雪山

沟原爱神螺

沟原爱神螺(学名:Proterato sulcifera)为爱神螺科原爱神螺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马来西亚、新不列颠、土阿莫土群岛、斐济群岛、新喀里多尼亚、印度洋的科科斯群岛、斯里兰卡至东非沿岸的红海、索马里、马达加斯加岛、毛里求斯、南非、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海南岛、西沙群岛等地,常见于浅海珊瑚石的下面。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好望角。.

查看 西沙群岛和沟原爱神螺

沟痕近扇蟹

沟痕近扇蟹(学名:Xanthias canaliculatus)为扇蟹科近扇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夏威夷、土阿莫土群岛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多见于珊瑚礁浅水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沟痕近扇蟹

沙海参

沙海参(学名:Holothuria arenicola)为海参科海参属的动物。分布于西从红海、桑给巴尔、马达加斯加起、东到夏威夷、加拉巴哥斯群岛、西印度群岛、巴拿马、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主要穴居在珊瑚礁内的沙内。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菲律宾群岛。.

查看 西沙群岛和沙海参

波纹焦掌贝

波纹焦掌贝(学名:Palmadusta ziczac)又稱箭头宝螺(Cypraea ziczac),为宝贝科焦掌贝属的动物。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水域,也見於台湾岛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属于暖海产。牠們主要生活在水深6-14米、有藻类和海绵动物生长的岩礁质的海底。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尼西亚安汶。.

查看 西沙群岛和波纹焦掌贝

法螺 (动物)

-- 大法螺(学名:Charonia tritonis),一般只叫作法螺,是法螺科大法螺属一种非常大型的的海洋腹足綱软体动物。法螺科舊屬异足目,今屬鶉螺總科。.

查看 西沙群岛和法螺 (动物)

洁原梭螺

洁原梭螺(学名:Primovula concinna)为梭螺科原梭螺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菲律宾、巴布亚新几内亚、新喀里多尼亚、澳大利亚、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福建、广东、西沙群岛等地,多见于水深378英尺。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菲律宾的卡普尔岛。.

查看 西沙群岛和洁原梭螺

湛涵灘

湛涵滩位于南中国海西沙群岛的宣德群岛中,位于滨湄滩东北方。由三组暗礁组成,珊瑚底质,水深约15米。1935年公布名称为“则衡志尔滩”(Jehangire Bank)。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均为“湛涵滩”。中国渔民俗称“仙桌”、“八辛郎” 湛涵滩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实际控制,行政上划归海南省三沙市管辖。越南政府亦声称拥有其主权。.

查看 西沙群岛和湛涵灘

滨湄滩

滨湄滩位于南中国海西沙群岛的宣德群岛中,位于湛涵滩西南方,与湛涵滩和东岛形成弯月状。最浅处水深约11米,为珊瑚底质。1935年公布名称为“蒲利孟滩”(Bremen Bank)。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均为“滨湄滩”。中国渔民俗称“三筐大廊”、“三筐大郎” 滨湄滩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实际控制,行政上划归海南省三沙市管辖。越南政府亦声称拥有其主权。.

查看 西沙群岛和滨湄滩

漢字文化圈

漢字文化圈(Sinosphere)有時稱為東亚文化圈、儒家文化圈、中華文化圈,是指歷史上受中國及中華文化(或漢文化)影響、過去或現在共同使用漢字、文言文作為書面語之文化圈。日-zh-hans:朝;zh-hant:韓-越大多不使用漢語雅言作為口頭語言交流媒介,故漢字文化圈範圍大於漢語圈(Sinophone)。 涵蓋國家包括中國以及歷史上曾受中國皇帝冊封或曾向中國王朝朝貢之周邊國家或民族。這些地域在古代主要是農耕民族,存在冊封體制,從中國歷代王朝引進國家制度、政治思想、中華法系,並發展出相似之文化和價值觀,但與中國保持著相對政治獨立。漢字文化圈所覆蓋地域與現代劃分之東洋地區很大程度重合,包括了中國大陸、澳門、香港、臺灣等漢語地區,古代的越南(京族)、朝鮮半島(朝鮮族)、日本列島(大和族)、琉球群島(琉球族)等。日本歷史學者西嶋定生提出之「東亜(東洋)世界論(冊封體制論)」,形成了歷史學上之「文化圈」概念模型。 漢字誕生地中國以及周邊的越南、朝鮮半島、日本、蒙古等地,歷史上完全使用漢字或與本國固有文字混合使用,古代官方及知識分子多使用文言文(日本、越南和--稱為“漢文”)作為書面語言,但漢字文化圈並不使用漢語雅言作為口頭媒體。另外,有些遊牧民族如蒙古族、藏族,雖然位於漢字文化圈地區內,但不使用漢字。在現代-zh-hans:朝鲜;zh-hant:韓-語、越南語和日本語中,六成以上詞彙都是由古漢語派生出之漢字詞所組成。另外日本假名和越南喃字皆是從漢字衍生之文字,朝鮮半島諺文雖為自創文字但亦能跟日文假名一樣和漢字一同混合使用。東洋世界各國歷史上都曾經使用過漢字。聯合國成立後,中文為聯合國六種正式語言之一。.

查看 西沙群岛和漢字文化圈

澳洲蛇锚参

澳洲蛇锚参(学名:Opeodesoma australiensis)为锚参科蛇锚参属的动物。分布于澳大利亚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常见于珊瑚礁内。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澳大利亚博恩。.

查看 西沙群岛和澳洲蛇锚参

朱尔斯·布雷维耶

约瑟夫·朱尔斯·布雷维耶(Joseph-Jules Brévié;)是一名法国殖民地行政官员,他于1930-1936年任法属西非总督,然后从1936-1939年任法属印度支那总督。他促进了自由和人道主义的政策,认为深入理解当地人和尊重他们的文化是重要的。他视殖民地行政机构的角色为提升殖民地人民经济和人类发展。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年)期间他于1942年4月-1943年3月担任。 作为他参与维希政府的结果,他在战后被剥夺了军衔和养老金。.

查看 西沙群岛和朱尔斯·布雷维耶

指梯形蟹

指梯形蟹(学名:Trapezia digitalis)为梯形蟹属的动物。梯形蟹属舊屬扇蟹科,今屬梯形蟹科。分布于本种广泛地分布于整个印度-太平洋热带区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海南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多生活于珊瑚枝丛间。.

查看 西沙群岛和指梯形蟹

截额镜蟹

截额镜蟹(学名:Catoptrus truncatifrons)为梭子蟹科镜蟹属的动物。在中国大陆,分布于西沙群岛等地,多栖息于海水。.

查看 西沙群岛和截额镜蟹

我愛祖國的西沙

《我愛祖國的西沙》,又名《南海漁歌》,是一首由中國作曲家蘇安慶、王惠然以及笙演奏家胡天泉所作的一首笙獨奏曲,曲子作於1977年,樂曲描寫了西沙群島的美麗風光,以及漁民豐收的情景。該曲應為當時中國南越西沙之战的背景下產生的愛國音樂作品,但由於旋律優美,又能發揮笙演奏和聲的特性,因此成為習笙者經常學習和演奏的曲目之一。 Category:笙獨奏曲.

查看 西沙群岛和我愛祖國的西沙

星塘鳢

星塘鳢(学名:Asterropteryx semipunctatus)为塘鳢科星塘鳢属的鱼类。分布于红海、印度洋北部沿海至太平洋中部夏威夷群岛和土阿莫土群岛、北至日本南部以及西沙群岛、海南岛、澎湖列岛等,属于暖水性鱼类。其常生活于珊瑚丛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星塘鳢

星针膜虫

星针膜虫(学名:Stylochlamydium asteriscus)为孔盘虫科针膜虫属的动物。分布于中太平洋、南太平洋以及西沙群岛等。.

查看 西沙群岛和星针膜虫

明柄体参

明柄体参(学名:Labidodemas pertinax)为海参科柄体参属的动物。分布于马达加斯加、马尔代夫群岛、印度尼西亚、萨莫亚群岛以及中国大陆的海南岛、西沙群岛等地。.

查看 西沙群岛和明柄体参

明朝

明朝(1368年1月23日-1644年4月25日)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人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歷經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國祚二百七十六年。 元末年间政治腐败,天灾不断,民不聊生,爆发农民起义,朱元璋加入红巾军中乘势崛起,1364年朱元璋称吴王,建立西吴。1368年,在扫灭陈友谅、張士誠和方国珍等群雄勢力后,于当年农历正月初四日朱元璋登基称帝,国号大明,并定都應天府(今南京市),其轄區稱為京師,由因皇室姓朱,因此又稱朱明。後以「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為號召北伐中原,结束蒙元在中国的统治,丢失四百年的燕云十六州也被收回,最終消滅張士誠和方國珍等各地勢力,统一天下。明初天下大定,经过朱元璋的休养生息,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国力迅速恢复,史称洪武之治。朱元璋去世后,其孙朱允炆即位,但是在靖难之役中败于驻守燕京的朱元璋第四子朱棣。朱棣登基后遷都至順天府(今北京市),北平布政司升為京師,原京師改稱南京。至成祖朱棣时期,开疆拓土,又派遣鄭和七下西洋,国势达到顶峰,史称永乐盛世。其後的仁宗和宣宗时期仍然处于兴盛时期,史称仁宣之治。英宗和代宗時期,遭遇土木之变,国力中衰,经于谦等人抗敌,最终解除国家危机。宪宗和孝宗相继与民休息,孝宗力行节俭,减免税赋,百姓安居乐业,史称弘治中兴。武宗时期还爆发了南巡之争和寧王之亂。世宗即位后,引发大礼议之争,清除宦官和权臣势力后总揽朝纲,实现嘉靖中兴,并于屯门海战与西草湾之战中击退葡萄牙殖民侵略,任用胡宗宪和俞大猷等将领平定东南沿海的倭患。世宗驾崩后经过隆庆新政和嘉隆万大改革国力得到恢复,神宗前期任用张居正,推行万历新政,国家收入大增,商品经济空前繁荣、科学巨匠迭出、社会风尚呈现出活泼开放的新鲜气息,史称万历中兴。后经过万历三大征平定内忧外患,粉碎丰臣秀吉攻占朝鮮进而入明的計劃,然而因為国本之争,皇帝逐渐疏于朝政,史稱萬曆怠政,同时东林党争也带来了晚明的政治混乱。萬曆一朝成為明朝由盛轉衰的轉折期光宗继位不久因红丸案暴毙,熹宗继承大统改元天启,天启年间魏忠贤阉党祸乱朝纲,至明思宗即位後铲除阉党。然而因東林黨治國導致政治腐败以及连年天灾,导致国力衰退,最终爆发大规模民变。1644年,李自成所建立的大順军攻破北京,思宗自缢於煤山,明朝灭亡。隨後吴三桂倒戈相向,满清入主中原。明朝宗室立江南地区建立南明诸政权,被清朝統治者以「为君父报仇」为名各个歼灭,又击败各地农民军,直到1683年清朝攻占奉大明正朔的明郑台湾方止。 明代的核心領土囊括汉地,东北到外興安嶺及黑龍江流域,後縮為遼河流域;初年北達戈壁沙漠一帶,後改為今長城;西北至新疆哈密,後改為嘉峪關;西南临孟加拉湾,后折回约今云南境;曾經在今中国东北、新疆東部及西藏等地設有羈縻機構。不過,明朝是否實際統治了西藏國際上存在一定的爭議。明成祖時期曾短暫征服及統治安南,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明朝国土面积达到极盛,在东南亚设置旧港宣慰司等行政机构,加强对东南洋一带的管理。 明代商品经济繁荣,出现商业集镇,而手工业及文化艺术呈现世俗化趋势。根據《明实录》所载的人口峰值于成化十五年(1479年)达七千余万人,不过许多学者考虑到当时存在大量隐匿户口,故认为明朝人口峰值实际上逾亿,还有学者认为晚明人口峰值接近2亿。这一时期,其GDP总量所占的世界比列在中国古代史上也是最高的,1600年明朝GDP总量为960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9.2%,晚明中国人均GDP在600美元。 明朝政治中央废除丞相,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后来设置内阁;地方上由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掌权力,加强地方管理。仁宗、宣宗之后,文官治国的思想逐渐浓厚,行政权向内阁和六部转移。同时还设有都察院等监察机构,為加強對全國臣民的監視,明太祖設立特務機構錦衣衛,明成祖設立東廠,明憲宗再設西廠(後取消),明武宗又設內廠(後取消),合稱「廠衛」。但到了后期出现了皇帝怠政,宦官行使大權的陋習,但决策权始终集中在皇帝手里,不是全由皇帝独断独行。有许多事还必须经过经廷推、廷议、廷鞫的,同时还有能将原旨退还的给事中,另到了明代中晚期文官集團的集體意見足以與皇帝抗衡,在遇到事情決斷兩相僵持不下時,也容易產生一種類似於「憲法危機」的情況,因此「名義上他是天子,實際上他受制於廷臣。」。但明朝皇權受制於廷臣主要是基於道德上而非法理上,因為明朝當時風氣普遍注重名節,受儒家教育的皇帝往往要避免受到「昏君」之名。皇帝隨時可以任意動用皇權,例如明世宗「大禮議」事件最後以廷杖朝臣多人的方式結束。 有学者认为明代是继汉唐之后的黄金时期。清代張廷玉等修的官修《明史》评价明朝为「治隆唐宋」、「遠邁漢唐」。.

查看 西沙群岛和明朝

显赫拟扇蟹

显赫拟扇蟹(学名:Paraxanthias notatus)为扇蟹科拟扇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夏威夷、社会群岛、土阿莫土群岛、新喀里多尼亚、安达曼、斯里兰卡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一般生活于岩石岸石下或岩缝中或珊瑚礁丛的浅水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显赫拟扇蟹

浪花礁

浪花礁(英语:Bombay Reef),是西沙群島宣德群岛最南的环礁,位于东岛环礁的南面。环礁发育完整,合围潟湖。这里暗礁很多,礁盘接近海面有明显浪花带,故得名,又称“蓬勃礁”(,“飛花石”之意)。浪花礁设置有灯塔,附近有国际航道。.

查看 西沙群岛和浪花礁

海南省

海南省,简称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的热带海岛省份。海南省位於中國的最南端,包括海南島、中沙、西沙、南沙群島及其周圍的海域,全省陸地總面積3.54萬平方公里(其中海南島陸地面積3.39萬平方公里,面積與台灣島相近35,882.6258 平方公里),海域面積約200萬平方公里,是中国海洋面积最大、陆地面积最小的省,也是中国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以及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其常住人口867.15万人,省会为海口市。.

查看 西沙群岛和海南省

海南省图书馆

海南省图书馆于2007年2月2日正式成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最后成立的一个省级公共图书馆。.

查看 西沙群岛和海南省图书馆

海南省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办事处

海南省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办事处(简称西南中沙群岛办事处,西沙办事处或西沙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省人民政府曾经存在的派出机构,负责行使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及其边临海域的主权与管辖权。1959年成立,1988年改为此名;2012年6月撤销,管辖区域建立地级三沙市。西、南、中沙群岛办事处为正县处级编制,办事处驻西沙群岛上的永兴岛虚拟镇。 中国共产党海南省委员会的派出机构称作中国共产党海南省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工作委员会(简称西南中沙工委或西沙工委)。 海南省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办事处驻海口办事处设在海南省海口市泰华路9号,海南省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办事处驻文昌办事处设在海南省文昌市清澜路。.

查看 西沙群岛和海南省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办事处

海南特別行政區

海南特別行政區,簡稱為「瓊」,是中華民國在海南島和南海諸島全境設置的特別行政區,其管轄範圍與當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海南省大致相同。.

查看 西沙群岛和海南特別行政區

海南歷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省的主要组成部份是海南岛,又称琼州,陸地面积3.39万平方公里,與歐洲的比利時相若。海南島的海域面積約200萬平方公里,属大陆岛,与雷州半岛隔海相望。除了海南岛外,西沙,中沙,南沙等群岛也属于海南省。 海南省于1988年建省,同时成立海南经济特区,它是中国第23个省和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人口將近800万。.

查看 西沙群岛和海南歷史

海口号导弹驱逐舰

“海口”号导弹驱逐舰(舷号171)简称“海口”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二艘052C型导弹驱逐舰,装备有源相控阵雷达及垂直发射系统,可单独或协同海军其他兵力攻击水面舰艇、潜艇,具有较强的远程警戒探测和区域防空作战能力。海口舰于2001年6月30日由江南造船厂开工建造,2003年10月30日下水,2005年12月26日入列,现服役于南海舰队驱逐舰第九支队。海口舰舰名取自海南省省会海口市,其入列命名授旗仪式于2006年2月25日在海南省三亚市举行。052C型驱逐舰是中国第一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军装备——海口舰入列后舰上唯一进口的燃气轮机也被中国国产装备所替换。.

查看 西沙群岛和海口号导弹驱逐舰

海人树科

海人树科(学名:Surianaceae)共包括5属8种,分布在热带海洋沿岸,主要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珊瑚礁和小岛上,中国有1属分布在西沙群岛上。海人树是西沙群岛的先锋树种。.

查看 西沙群岛和海人树科

海军收复西沙群岛纪念碑

海军收复西沙群岛纪念碑位于中華人民共和国海南省三沙市,成立于1946年,地处南中国海西沙群岛永兴岛。 海军收复西沙群岛纪念碑树立在永兴岛上的一条道路上。日本在二战期间曾占领西沙群岛,1946年11月23日由中华民国海军舰队收复后立下此碑,但遭入侵的南越军队破坏。中华民国海军将领张君然于1948年3月重立此碑,另一面刻有“南海屏藩”,此碑现已成为西沙群岛的历史见证。 二战期间,日本于1939年3月20日占领西沙群岛。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于1946年9月组织舰艇编队协助广东省政府收复西沙群岛和南海诸岛。1946年11月23日,舰队副指挥官姚汝钰和参谋张君然率“永兴”“中建”两舰进驻西沙永兴岛。1946年11月29日上午,收复西沙群岛的政府官员和舰队官兵在岛上举行了隆重的收复西沙群岛纪念碑揭幕仪式。纪念碑正面刻“卫我南疆”,背面刻“海军收复西沙群岛纪念碑”,旁署“中华民国三十五年十一月二十四日立”字样(该碑后被入侵的南越军队捣毁)。现碑为张君然任第一任海军西沙群岛管理处主任期间,于1948年3月重立。.

查看 西沙群岛和海军收复西沙群岛纪念碑

海绵树虫

海绵树虫(学名:Spongodendron macrodoras)为星球虫科海绵树虫属的动物。分布于地中海、阿尔及尔湾以及西沙群岛等。.

查看 西沙群岛和海绵树虫

海菊蛤屬

海菊蛤,又稱海菊貝、紅螺、車蠔,是海扇蛤目的其中一科(海菊蛤科;Spondylidae),以及此科下唯一的屬(海菊蛤屬;Spondylus)。海菊蛤的外觀與牡蠣科相似,但其外殼帶有紅色。其殼內之肉可供食用,中國的西沙海域盛產的紅螺,特別鮮味。 海菊蛤物種的型態及分佈範圍差異頗大,但牠們其實與扇貝屬於同一個總科。與牡蠣科物種黏合在岩石上不同,海菊蛤都以足絲來固定。 Finsley, Chalres.

查看 西沙群岛和海菊蛤屬

海洋石油981

海洋石油981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个深水油气田钻井平台,被称為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由中船集团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设计与建造,是中国首座深水钻井平台,造价约60亿人民币。2012年5月9日,海洋石油981开始在南海执行石油与天然气的勘探开发。 中海油對外宣傳技術上的“6个世界首次”和戰略意義上的“10个國內首次”,表明中国企业也能独立进行深海油气的开发。 中國第二個深海鑽井平臺——海洋石油982,於2016年8月交付,另有海洋石油943、海洋石油944兩座鑽井平臺於2015年9月和10月交付。.

查看 西沙群岛和海洋石油981

海洋漂浮蟹

海洋漂浮蟹(学名:Planes marinus)为方蟹科漂浮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夏威夷群岛、阿姆斯特丹岛、马达加斯加岛及大西洋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多见于海洋中的漂浮物体上。.

查看 西沙群岛和海洋漂浮蟹

浅叶贝绵蟹

浅叶贝绵蟹(学名:Dynomene tenuilobata)为贝绵蟹科贝绵蟹属的动物。在中国大陆,分布于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多见于珊瑚礁浅水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浅叶贝绵蟹

浅礁梭子蟹

浅礁梭子蟹(学名:Portunus iranjae)为梭子蟹科梭子蟹属的动物。分布于菲律宾、土阿莫土群岛、社会群岛、马达加斯加岛、坦桑尼亚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常生活于潮间带覆有藻类的珊瑚沙里。.

查看 西沙群岛和浅礁梭子蟹

斯特西姆号驱逐舰

斯特西姆号驱逐舰(USS Stethem (DDG-63))是美国海军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的第十三艘,以海军一级军士长命名。 斯特西姆号驱逐舰于1993年5月11日在密西西比州帕斯卡古拉的英戈尔斯造船厂安放龙骨,1994年6月17日下水,1995年10月21日服役,母港为日本横须贺海军基地。 2017年7月2日,史塔森號駛入西沙群島的中建島12海里範圍內,巡航期間有中國的軍艦持續跟監。 2017年7月12日,據臺媒報導,中國遼寧號航艦,以及三艘擔任護航的驅逐艦、巡防艦,沿臺灣海峽中線西側北上,史塔森號也沿著海峽中線北上監視遼寧號。.

查看 西沙群岛和斯特西姆号驱逐舰

斯氏花瓣蟹

斯氏花瓣蟹(学名:Liomera stimpsoni)为扇蟹科花瓣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塔希提、澳大利亚、菲律宾、苏禄海、丹老群岛、新加坡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一般生活于岩石岸石块下或岩缝间以及从沿岸至30米深珊瑚礁丛中。其生存的海拔下限为-30米。.

查看 西沙群岛和斯氏花瓣蟹

新闻联播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是中国气象局及中央气象台制作、中国中央电视台首播的一档天气服务节目,由于首播时间在央视《新闻联播》之后,故又被称为“新闻联播天气预报”或“联播天气预报”。1980年7月7日开播,当时作为《新闻联播》的一个环节,之后分离出来称为独立节目。.

查看 西沙群岛和新闻联播天气预报

新月梅鲷

新月梅鲷(学名:Caesio lunaris) ,又名花尾烏尾鮗,为笛鲷科梅鲷属的鱼类。分布于红海、马达加斯加至所罗门群岛、北至日本、台湾岛以及西沙群岛等,属于暖水性中上层鱼类。其多栖息于珊瑚礁附近浅水区。.

查看 西沙群岛和新月梅鲷

方六枪虫

方六枪虫(学名:Hexacontium quadratum)为三轴球虫科六枪虫属的动物。在中国,分布于西沙群岛、东海大陆架等。.

查看 西沙群岛和方六枪虫

方格螺属

方格螺屬(學名:Liotia),又名缪梯螺属,是一種非常細小的海螺的屬,是方格螺科之下的海洋腹足綱軟體動物的分類單元。本屬亦是方格螺科的模式屬。.

查看 西沙群岛和方格螺属

斑尾拟鲈

斑尾拟鲈(学名:Parapercis hexophthalma)为拟鲈科拟鲈属的鱼类,俗名斑尾鲈形滕。分布于红海、印度洋、太平洋以及西沙群岛等,主要生活于热带珊瑚礁及珊瑚沙滩区域的热带浅海内。.

查看 西沙群岛和斑尾拟鲈

斑锚参

斑锚参(学名:Synapta maculata)为锚参科锚参属的动物。分布于红海、东非、马达加斯加、沙特阿拉伯、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日本、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海南岛、西沙群岛等地,常生活于珊瑚礁。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马绍尔群岛。.

查看 西沙群岛和斑锚参

无饰燕尾海牛

无饰燕尾海牛(学名:Chelidonura inornata)为拟海牛科燕尾海牛属的动物。分布于所罗门群岛、加罗林群岛、澳大利亚、日本及西沙群岛等地,生活于暖水。通常栖息于潮间带石头下、海藻、珊瑚礁间。.

查看 西沙群岛和无饰燕尾海牛

擬態革魨

擬態革魨(学名:Aluterus scriptus),又稱長尾革單棘魨,是輻鰭魚綱魨形目鱗魨亞目單棘魨科的其中一種。分布于印度洋非洲东岸到太平洋夏威夷群岛、南至澳大利亚、北至日本以及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等海域等,属于暖水性鱼类。其常生活于在热带海区的海藻间觅食。 Image:Aluterus scriptus 600.jpg Image:A_scriptus.jpg Image:Scribbled filefish2.jpg Image:Aluterus_scriptus_02_Pengo.jpg.

查看 西沙群岛和擬態革魨

整洁圆方蟹

整洁圆方蟹(学名:Cyclograpsus integer)为方蟹科圆方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马绍尔群岛、土阿莫土群岛、马达加斯加、非洲西岸、百慕大、南佛罗里达及巴哈马群岛、巴西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多见于高潮线上的石下及碎贝壳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整洁圆方蟹

整洁短浆蟹

整洁短浆蟹(学名:Thalamita integra)为梭子蟹科短浆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本种广泛地分布于热带印度-太平洋区、从夏威夷、塔希提、日本、澳大利亚向西、印度、红海、马达加斯加、东非以及中国大陆的海南岛、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多栖息于水深7-9米的沙质海底或死珊瑚块下。其生存的海拔范围为-9至-7米。.

查看 西沙群岛和整洁短浆蟹

扁伪石虫

扁伪石虫(学名:Pseudolithium compressum)为伪石虫科伪石虫属的动物。分布于大西洋、太平洋、地中海以及西沙群岛等。.

查看 西沙群岛和扁伪石虫

扁异蟹

扁异蟹(学名:Xenocarcinus depressus)为蜘蛛蟹科异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加罗林岛、新喀里多尼亚、澳大利亚的墨累岛、新南威尔士豪角、斯里兰卡、伊朗湾以及中国大陆的海南岛、西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一般栖息于珊瑚礁浅水中。.

查看 西沙群岛和扁异蟹

扁足折额蟹

扁足折额蟹(学名:Micippa platipes)为蜘蛛蟹總科折额蟹属的动物。折额蟹属原屬蜘蛛蟹科宝石蟹亚科(Mithracinae),今屬宝石蟹科(Mithracidae MacLeay, 1838)。其物種體較厚實而圓,足細長,行動遲緩。多數食腐肉。 分布于日本、广泛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区以及中国大陆的西沙群岛(永興島)、海南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多生活于潮间带至20米深的海滨。其生存的海拔下限为-20米。.

查看 西沙群岛和扁足折额蟹

扣环海参

扣环海参(学名:Holothuria difficilis)为海参科海参属的动物。分布于马斯克林群岛、印度洋西部各岛到红海、马尔代夫群岛到夏威夷群岛、北到日本、南到澳大利亚、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海南岛、西沙群岛等地,多生活于珊瑚礁下。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萨摩亚群岛。.

查看 西沙群岛和扣环海参

拟宝贝

拟宝贝(学名:Pseudocypraea adamsonii),又名阿当嵩海兔螺,为梭螺科拟宝贝属的动物。.

查看 西沙群岛和拟宝贝

拱光眼虫

拱光眼虫(学名:Actinomma arcadophorum)为星球虫科光眼虫属的动物。分布于印度洋、中太平洋,包括东海、西沙群岛等海域。.

查看 西沙群岛和拱光眼虫

更路簿

《更路簿》是中國的海南漁民在開發和經營西、南、中沙群島的過程中,用海南方言字寫成,利用文字和地圖的方式描繪出的航海手冊。其最早出現在元代,盛行于明末、清代和民國時期,記錄了南海海域的100多處地名和重要的海洋資訊。中國學者目前宣成發現的《更路簿》有10餘個版本的抄本,共命名南海島礁136個。 《更路簿》中记述着岛礁的地貌和海况,不但对岛礁的形态作「圈」、「筐」、「门」、「孔」、「峙」、「线」、「塘」等区分,还对海浪、潮汐、风向、风暴等气象气候和水文情况作述说,并记录有观察海上风云和出行渔船的知识。 中國官方認為,南海諸島礁的命名是印證中國對於南海主權的鐵證。在《更路簿》中,漁民給南海中136個島礁起了「乳名」,其中東沙群島1個,西沙群島38個,南沙群島97個。除了以漁家口述形式流傳外,更以書面形式記載於《更路簿》的手抄本中。漁民的命名全是海南方言稱謂,鄉土味道濃厚。.

查看 西沙群岛和更路簿

曾生

曾生(),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领导人。 广东惠阳人。毕业于中山大学,曾参加爱国学生运动,被选为广州市抗日学生联合会主席。1938年10月,任中共惠(阳)宝(安)工委书记,领导组建惠宝人民抗日游击队。1943年12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成立,任司令员。为创建华南抗日根据地、发展壮大华南抗日武装作出了卓著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广东省军区副司令员、广东省副省长,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5年11月20日在广州逝世。.

查看 西沙群岛和曾生

晋卿岛

晋卿岛(英语:Drummond Island),越方称之为唯梦岛(),是西沙群岛中的一个岛屿。现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实际控制,行政区划属海南省三沙市管辖。由三沙市永乐群岛管理委员会直接管辖,设有群众自治组织晋卿社区。越南政府亦声称拥有其主权。.

查看 西沙群岛和晋卿岛

晋卿村

晋卿村隶属于中華人民共和国海南省三沙市永乐群岛工委、管委会,成立于2009年8月,地处南中国海西沙群岛晋卿岛。目前晋卿村辖晋卿岛、广金岛,现有渔民30多户,100多人。 2009年8月,经过民主选举,晋卿岛产生了村委会班子,一名主任、一名副主任和一名委员管理着这座小岛。.

查看 西沙群岛和晋卿村

12月12日

12月12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346天(闰年第347天),离全年结束还有19天。.

查看 西沙群岛和12月12日

1901年11月11日日食

1901年11月11日日食是一次日環食,發生於1901年11月11日。新月當天(即朔日),地球上觀測到月球和太阳的角距離極小,此時月球如果恰好在月球交點附近,穿過太阳和地球之間,與地球、太阳接近一直線,則會出現日食。月球穿過太阳和地球之間,但距地球較遠,本影未能接觸地表,而使偽本影覆蓋的區域內看到月球的角直徑小於太陽,就形成日環食,同時在偽本影兩側數千公里的半影範圍內形成日偏食。此次日環食經過了義大利、英屬馬爾他、鄂圖曼屬的黎波里塔尼亞、埃及、奥斯曼帝国、舍邁爾山酋長國、亞丁保護國、馬斯喀特和阿曼、英屬印度、英屬錫蘭、暹羅、法屬印度支那、西沙群岛、美屬菲律賓,日偏食則覆蓋了歐亞大陸大部、非洲中北部及周邊部分地區。此次日環食是1665年1月16日以來最長的日環食,這一紀錄會在1919年11月22日打破。.

查看 西沙群岛和1901年11月11日日食

1904年3月17日日食

1904年3月17日日食是一次日環食,發生於1904年3月17日。新月當天(即朔日),地球上觀測到月球和太阳的角距離極小,此時月球如果恰好在月球交點附近,穿過太阳和地球之間,與地球、太阳接近一直線,則會出現日食。月球穿過太阳和地球之間,但距地球較遠,本影未能接觸地表,而使偽本影覆蓋的區域內看到月球的角直徑小於太陽,就形成日環食,同時在偽本影兩側數千公里的半影範圍內形成日偏食。此次日環食經過了德屬東非、葡屬東非、法屬葛摩、英屬塞席爾、英屬模里西斯、英屬印度洋領地、荷屬東印度、暹羅、法屬印度支那、西沙群岛、美屬菲律賓、日本,日偏食則覆蓋了非洲東半部、亚洲東南半部及周邊部分地區。.

查看 西沙群岛和1904年3月17日日食

1911年10月22日日食

1911年10月22日日食是一次日環食,發生於1911年10月22日(西半球的部分日偏食區域爲10月21日)。新月當天(即朔日),地球上觀測到月球和太阳的角距離極小,此時月球如果恰好在月球交點附近,穿過太阳和地球之間,與地球、太阳接近一直線,則會出現日食。月球穿過太阳和地球之間,但距地球較遠,本影未能接觸地表,而使偽本影覆蓋的區域內看到月球的角直徑小於太陽,就形成日環食,同時在偽本影兩側數千公里的半影範圍內形成日偏食。此次日環食經過了俄國、中國、法屬印度支那、美屬菲律賓、荷屬東印度、巴布亞領地、英屬西太平洋領地,日偏食則覆蓋了亚洲大部、澳大利亚及周邊部分地區。.

查看 西沙群岛和1911年10月22日日食

1955年6月20日日食

1955年6月20日日食是一次日全食,發生於1955年6月20日(西半球的部分日偏食區域為6月19日)。新月當天(即朔日),地球上觀測到月球和太阳的角距離極小,此時月球如果恰好在月球交點附近,穿過太阳和地球之間,與地球、太阳接近一直線,則會出現日食。月球本影接觸地表而使該區域完全得不到陽光,就會形成日全食,同時在本影兩側數千公里的半影範圍內遮擋部分陽光,形成日偏食。此次日全食經過了英屬塞席爾、英屬馬爾地夫、錫蘭、印度安達曼群島、缅甸、泰国、柬埔寨、寮國、南越、南海諸島、菲律宾、太平洋群島託管地、巴布亞紐幾內亞領地、英屬索羅門群島,日偏食則覆蓋了亚洲中南部、非洲東部、澳大利亚東北半部及周邊部分地區。此次日全食是自1080年6月20日以來最長的一次,這一紀錄直到2150年6月25日才會打破。.

查看 西沙群岛和1955年6月20日日食

1979年中越战争

中越戰爭,指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期間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之間的戰爭。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短时间内占领越南北部几个重要城市,一個月之内便宣稱取得胜利并撤出越南。越方在中方撤出之后也宣佈取得了戰爭的勝利。.

查看 西沙群岛和1979年中越战争

1995年10月24日日食

1995年10月24日日食是一次日全食,發生於1995年10月24日(西半球的部分日偏食區域為10月23日)。新月當天(即朔日),地球上觀測到月球和太阳的角距離極小,此時月球如果恰好在月球交點附近,穿過太阳和地球之間,與地球、太阳接近一直線,則會出現日食。月球本影接觸地表而使該區域完全得不到陽光,就會形成日全食,同時在本影兩側數千公里的半影範圍內遮擋部分陽光,形成日偏食。此次日全食經過了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缅甸、泰国、柬埔寨、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和南沙群岛中的爭議島嶼,日偏食則覆蓋了歐亞大陸的大部分區域及周邊部分地區。.

查看 西沙群岛和1995年10月24日日食

1999年太平洋颱風季

1999年太平洋颱風季泛指在1999年全年內的任何時間,於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西的太平洋水域所產生的熱帶氣旋。雖然有關方面並沒有設下本颱風季的指定期限,但大部份於西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通常都會於六月至十二月期間形成。 本條目的範圍僅侷限於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西的太平洋水域。於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東的太平洋水域產生的風暴則被稱為颶風。在西太平洋產生的熱帶風暴是由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命名,而在該地區的熱帶低氣壓的編號都以 W 字母作結。而凡進入或產生於菲律賓風暴責任範圍以內的熱帶低氣壓,菲律賓大氣地理天文部門 (PAGASA) 都會為它們訂立一個菲律賓名稱,作當地警報用途;因此同一個風暴有時候會有兩個不同的名稱。 該年的風季裏,共有5個颱風進入香港50公里範圍(颱風利奧、颱風森姆、颱風瑪姬、颱風約克、強烈熱帶風暴錦雯),當中除颱風利奧外均直接橫過香港(以上五者均令天文台懸掛八號或以上信號),三個於西貢附近登陸,均創下紀錄。 以下各熱帶氣旋資訊以熱帶氣旋存在期間的最強形態為準。.

查看 西沙群岛和1999年太平洋颱風季

1月19日

1月19日是阳历年的第19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346天(闰年是347天)。.

查看 西沙群岛和1月19日

1月20日

1月20日是阳历年的第20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345天(闰年是346天)。.

查看 西沙群岛和1月20日

2002年太平洋颱風季

2002年太平洋台风季相对而言较为活跃,有多个热带气旋对菲律宾、日本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构成影响。全季每个月都有热带天气活动,其中又以7至10月间形成的风暴数量最多。全年经正式和非正式确认存在的热带低气压有37个,其中26个获得命名,15个发展成台风。 1月10日,热带风暴塔巴在菲律宾以东海域发展形成,提前拉开台风季序幕。两个月后,台风米娜成为有纪录以来首场在3月成形的强台风。6月,台风查特安给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带去暴雨,夺走48人的生命,成为楚克州有纪录以来最致命的自然灾害。风暴接下来重创关岛,然后又袭击日本。8月,台风鹿莎成为43年来在大韩民国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台风,导致238人遇难,经济损失高达42亿美元(2002年美元)。10月,台风海高斯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吹袭东京都的第三强台风。台风凤仙是本季最后一场风暴,也是有纪录以来造成关岛损失最严重的气旋之一,经济损失达7亿美元,最终在12月11日消散。 西太平洋是指赤道以北、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的太平洋;如果是在国际日期以东、赤道以北形成的风暴,则会称为飓风,见2002年太平洋飓风季。西太平洋形成的热带风暴由日本气象厅命名。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在为这片海域的热带低气压编号时,会在数字后面加上字母“W”。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会对进入或是在其预警责任海域形成的热带低气压命名,这样,同一场风暴就可能会有两个名称,这类情况会在下文中同时列出两个名称,其中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的命名以括弧括出。.

查看 西沙群岛和2002年太平洋颱風季

2009年9月越南熱帶性低氣壓

2009年9月越南熱帶性低氣壓是2009年太平洋颱風季的一個熱帶低氣壓,此熱帶性低氣壓在9月上旬為越南沔中地區帶來強烈的降雨並造成當地淹水。早於9月1日,一道廣闊低壓區於北部灣形成,受到良好的環境影響,逐漸發展。9月4日,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發布熱帶氣旋形成警告。受到南海高風切的影響,導致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在翌日撤銷針對它所發布的警告。9月4日,熱帶性低氣壓曾一度登陸越南峴港市,但數小時後再度出海,進入南海中部,朝向西沙群島一帶。在9月8日,由於熱帶風暴彩虹的前身擾動也於南海形成為一熱帶性低氣壓,其強度因而迅速下減,翌日更與彩虹的雲系結合成一個系統。 儘管此熱帶性低氣壓並未直接登陸陸地,但其外部環流的影響也使得越南沔中地區的降雨量達到430毫米。強烈的降雨造成越南沔中多處淹水,並造成有6人死亡、3人失蹤。此熱帶性低氣壓造成越南沔中地區多處房屋受損及農業災害。據越南官方統計資料顯示,廣南省的損失估計約為252萬美元。.

查看 西沙群岛和2009年9月越南熱帶性低氣壓

2009年太平洋颱風季

2009年太平洋台风季泛指在2009年全年內的任何時間,於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西的太平洋水域,以及南中國海所產生的熱帶氣旋。雖然有關方面並沒有設下本颱風季的指定期限,但大部份於西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通常都會於五月至十二月期間形成。但本季的第一個被PAGASA升格的熱帶氣旋在1月3日已形成,而第一個被命名的風暴颱風鯨魚則在5月3日被日本氣象廳升為熱帶風暴。 本條目的範圍僅侷限於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西的太平洋及南海的水域。於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東的太平洋水域產生的風暴則被稱為颶風,並被列入2009年太平洋颶風季。在西太平洋產生的熱帶風暴是由日本東京颱風中心命名,國際編號為09xx,而美國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會把在該地區的熱帶低氣壓的編號以W字母作結。另外凡進入或產生於菲律賓風暴責任範圍以內的熱帶低氣壓,菲律賓大氣地理天文部門 (PAGASA) 都會為它們訂立一個菲律賓名稱,作當地警報用途;因此同一個風暴有時候會有兩個不同的名稱。 以下各熱帶氣旋資訊以熱帶氣旋存在期間的最強形態為準。.

查看 西沙群岛和2009年太平洋颱風季

2011年9月中國

* 9月1日,参与立法的专家称《刑诉法》允许“秘密拘捕”已获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司法部、国家安全部领导和党组织的同意,不用吸收没道理的公众争议。.

查看 西沙群岛和2011年9月中國

2017年太平洋颱風季

2017年太平洋颱風季泛指於2017年全年內的任何時間,於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西的太平洋水域,以及南中國海所產生的熱帶氣旋。雖然有關方面並沒有設下本颱風季的指定期限,但大部份於西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通常皆會於五月至十二月期間形成。 本條目的範圍僅局限於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西的太平洋及南海的水域。於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東的太平洋水域產生的風暴則被稱為颶風,並被列入2017年太平洋颶風季。於西北太平洋產生的熱帶風暴是由日本氣象廳所命名(即國際名稱),國際編號為17xx,而美國聯合颱風警報中心(JTWC)則將於該地區的熱帶低氣壓之編號以W字母作結。凡進入或產生於菲律賓風暴責任範圍以內的熱帶低氣壓,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PAGASA)均會給予當地名稱,作當地警報用途,因此可能會有兩個不同的英文名稱(官方以國際名稱為準);此外,中国大陆、香港、澳門所採用的中文譯名與臺灣可能不同。以下各熱帶氣旋的資訊會以熱帶氣旋存在期間的巔峰形態為準。 熱帶氣旋 |align.

查看 西沙群岛和2017年太平洋颱風季

5月18日

5月18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138天(闰年第139天),离全年结束还有227天。.

查看 西沙群岛和5月18日

63式两栖坦克

63式水陆坦克(工厂产品代号WZ211)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60年代自行研制的第一代水陆两用坦克。適用于内陆江河湖泊、沼泽和水网稻田地作战;沿海地区登陆与反登陆作战,摧毁敌方滩头阵地防御设施。 63式水陆坦克退役后由05式两栖突击车替代。.

查看 西沙群岛和63式两栖坦克

65型护卫舰

65型护卫舰(北约代号:江南)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於1960年代装备的一款火炮護衛艦。1962年初開始了自製護衛艦的計劃,研制出65型护卫舰,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造船工业第一次自行设计建造中型水面战斗舰艇。由於首艦建造地是在上海江南造船厂,所以北约亦稱之為"江南"級。后来广州黄浦造船厂也参与该型船建造,共建造5艘,同级舰:529“海口”艦、501“下關”艦、502“南充”艦、503“開源”艦、504“東川”艦。1990年代中期全部退役。.

查看 西沙群岛和65型护卫舰

904型运输补给舰

904型综合补给舰(北约代号“大运”)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补给舰。此種舰種没有综合补给舰所特有的大型补给门架,只在中部每舷各装了两个小艇投放架,且无机库。.

查看 西沙群岛和904型运输补给舰

亦称为 Paracel Islands,万生石塘屿,帕拉塞尔群岛,西沙。

各国土地灌溉面积列表吕远墨氏圆尾鹱多刺毛貝綿蟹多瘤海参多柱海参多板盾尾鱼大中華大中華地區島嶼列表大囊海眼虫大球筛盘虫大眼真鲨大黃蜂號航空母艦 (CV-12)大杆指参太平島太阳星虫头带副绯鲤奇乳海参妝飾銜鰕虎魚子安辐肛参字纹弓蟹宣德环礁宣德群岛宽尾鳞鲀密点胡椒鲷密毛瘤蟹小厚纹蟹小喙猎女神螺小窗凹緣䗩小疣瘤蟹小金刚蝾螺小旋篮虫尖吻棘鱗魚尖筛目贝少刺短浆蟹少鳞燕鳐履乌贼巨梅花参巨斑花蛇鰻巴岛小扇蟹不规则腰带虫丝尾鼻鱼丝条凡塘鳢两个中国带掌花瓣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中华人民共和国疆域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口海事法院中华索贻贝中华瘤结蟹中华沙群海葵中岛中岛 (西沙群岛)中建中建岛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海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南省三沙警备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参谋部航海保证局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陆战队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榆林基地中国地理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中国国家图书馆三沙市分馆中国疆域史中国领土争端中国领海基点中国西沙主权碑中国航天测控站列表中国抗日战争中国气候中国湿地中華人民共和國島嶼列表中華貝綿蟹中華民國 (大陸時期)中華民國外交中華民國疆域中華民國海軍陸戰隊中越關係中沙大环礁中沙群島中沙洲中日和約主刺蓋魚丽纹甲虫螺东岛东岛 (消歧义)东岛环礁希氏隐绵蟹东新沙洲东方胡椒鲷布紋白彫螺七连屿七连屿村布氏刺鲀七洲洋世界主權爭端領土列表世界概况丑海参三带副绯鲤三带蝴蝶鱼三线短浆蟹三齿小扇蟹三齿仿短浆蟹三齿梭子蟹三沙卫视三沙市三沙市地名碑三沙市圖書館暨海南省圖書館三沙分館三沙市永兴学校三沙永乐龙洞三斑海猪鱼九段线平坦隐绵蟹平展波纹蟹乳白海兔螺平齿小坚螺广南-岘港省广阔疣扇蟹广金岛乌皱辐肛参人骏滩二带梅鲷二色大鹦嘴鱼五角海胆蟹井冈山号综合登陆舰底栖短浆蟹仁爱礁強烈熱帶風暴塔拉斯 (2017年)强针网虫似雕真扇蟹似雕滑面蟹張君然异体虫异指拟梯形蟹异手海参地纹芋螺北岛 (西沙群岛)北礁北礁沉船遗址北緯16度線北緯17度線北边廊北沙洲圆疹贝圆额尖指蟹圆棘四门孔虫圆斑扁尾鲀國泰航空空中霸王遭擊落事故僵硬海参刺圆顶蟹刺足刺缘蟹刺毛壳蟹刘喜中分散光毛蟹嵩焘滩單角鼻魚喙猎女神螺喙猎女神螺属咸舍屿冠鞘盾虫内棘六枪虫凸雕扁足蟹凹吻蓝子鱼凹尾塘鳢凹足银杏蟹凹足拟熟若蟹全富岛八棘日球虫公鸡馒头蟹六带剑盖鱼六角棒星虫兰州号导弹驱逐舰兰森伪珊隐蟹光原爱神螺光螯短浆蟹光洁圆顶蟹光洁拟梯形蟹光滑尖指蟹光滑绿蟹光手酋妇蟹光手滑面蟹前额滑面蟹剑穿盾虫勿謂言之不預也固粘棘虫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国家重点保护湿地名录图纹绶贝图纹白尼参四叶波纹蟹四带枣螺四球虫四瓣马齿苋四角旋篮虫四棘剑球虫皱纹团扇蟹皱褶短浆蟹短吻鼻鱼短剑十字叶虫短额藻片蟹短身盾牌蟹短手大海葵石屿石岛石纹焦掌贝矶塘鳢环纹货贝环纹金沙蟹玉琢礁玉足海参玉林号导弹护卫舰王冠隐绵蟹灣鱷火红皱蟹灯球根编虫灰额刺尾鱼灿烂梯形蟹珊瑚岛珊瑚岛 (西沙群岛)珍珠贝珠圆梭螺珠蝴蝶鱼理山岛琛航岛砗蚝硬毛贝绵蟹硬指参礁石假团扇蟹神狐暗沙福建水师福氏刺尻魚秀丽二十盾虫秀四瓣虫穴居海参窄小并额蟹竹節花蛇鰻筐仔沙洲筛目贝粗粒石扇蟹粗糙蚀菱蟹粗糙毛壳蟹粗掌大权蟹粒叶贝绵蟹粒掌假花瓣蟹糙刺参紫地蟹紫眼球贝紫轮参紫棘十字虫紫斑光背蟹红点叶鰕虎鱼红点梯形蟹红脚鲣鸟红腹海参红斑瓢蟹红斑焦掌贝红斑梯形蟹纯洁细螯蟹纹身蛙鳚线斑凤鳚绶贝绿刺参绿短鳍鱼绒毛仿银杏蟹细巧皱蟹细粒近扇蟹细纹凤鳚细纹梯形蟹细纹方蟹细足短浆蟹细足钝额蟹细肢滑面蟹细枝海绵丸虫罗岛毛刺蟹罗援网管球虫网纹绶贝网纹梯形蟹羚羊礁羚羊村美壳虫美丽假花瓣蟹美丽花瓣蟹美丽隔贻贝美丽脊熟若蟹美丽核果蟹美丽梯形蟹美六鳍虫美济礁群島列表羽纹蝴蝶鱼翻石鹬真腊风土记猎女神螺科猫焦掌贝猬海眼虫眼带叶鰕虎鱼眼形隐板石鳖眼球贝眼斑凤鳚瘤突斜纹蟹瘦熊呆足贝結節濱螺屬疣葡萄贝痘粒假花瓣蟹甘泉岛焦掌贝熱帶低氣壓WP012016熱帶風暴天鵝 (2009年)熱帶風暴鯨魚 (2015年)熱帶風暴杰拉華 (2006年)狐蓝子鱼盜墓筆記盘石屿白假方蟹白底辐肛参白玄鸥白珠母贝白纹方蟹白條鈍鰕虎魚白指波纹蟹百瑙鳞头鲉花刺参花纹细螯蟹花纹爱洁蟹花鳍燕鳐隆块拟银杏蟹隆背瓢蟹鞍斑锦鱼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華人地區菲岛拟银杏蟹菲律賓海號航空母艦萨摩亚近扇蟹非洲异瓜参革狗母魚蝶皱蟹蝙蝠毛刺蟹蠕紋裸胸鱔衡水号导弹护卫舰颊纹双板盾尾鱼颱風尤特 (2006年)颱風利奧颱風西馬侖 (2006年)颱風浣熊 (2008年)颗粒梭子蟹颗粒扁足蟹领土袋腹珊隐蟹裸掌盾牌蟹褐绿海参褐色塔螺褶痕厚纹蟹褶锚参西沙将军林西沙之战西沙区西沙精神纪念墙西沙绿蟹西沙群岛西沙隔贻贝西沙雪螺西沙折额蟹西沙洲西渡滩西新沙洲馬江海戰覆毛羊角蟹规则方六顶虫高尖石高山瘤蟹高山花瓣蟹高雄州高氏真锚参豹斑海参货贝贾世骏越南人民海軍越南地理越南共和國海軍越南共和国越南签证政策越南海洋警察司令部越南海洋法鸭公岛鸭公村鹿角球虫麦喙猎女神螺黎笋黑乳海参黑刺毛壳蟹黑前角鲀黑副叶鰕虎鱼黑羽鳃笛鲷黑点绿蟹黑赤星海参黑指波纹蟹黑海参黑斑叉鼻鲀黑斑皱蟹黄尾刺尾鱼黄岩岛黄岩岛主权问题黄乳海参黄副叶鰕虎鱼黄副绯鲤黄疣海参黄沙县黄沙寺黄斑蓝子鱼黄斑梯形蟹鼓六枪虫轮生海绵丸虫齿滑面蟹龙呆足贝龙瘤蟹运城号导弹护卫舰背羽须虫胖围蟹郑和航海图舊金山和約赵述岛藻片蟹属葡萄贝钝吻蓝子鱼钝额蟳钩八枝虫针复球虫针枝柄参肝叶馒头蟹肥熊宝螺肉球皱蟹铁锈梯形蟹蓝线刺尾鱼蓝豆娘鱼蓝足短浆蟹蓝色漂浮蟹蓝洞铠蟹银屿银屿仔银砾滩铜铸熟若蟹锯齿奇净蟹脊鸟蛤脆怀玉参野生短浆蟹釣魚臺釣魚臺列嶼主權問題臺灣問題臺灣與日本關係史臺灣歷史臺灣戰後時期臺灣日治時期行政區劃金銀島 (消歧義)金银岛 (西沙群岛)镰鱼长吻裸颊鲷长丝叶须虫长喙猎女神螺长鳍凡塘鳢长鳍笛鲷长足圆方蟹长背梅鲷镜筛盘虫镜蟹鉤鱗魨雞冠多角海蛞蝓蛞蝓葡萄贝雜斑狗母魚蛇目白尼参蛇目鼹贝雕刻真扇蟹蛛网根绵虫透明舟螺虎纹海参陈昌锋PF折额蟹属柯蒂斯·威尔伯号驱逐舰柱形阿里螺柔毛毛壳蟹柔毛新花瓣蟹果空球虫林遵息波礁李准滩李準 (清朝)条纹蛸条纹蛙鳚杯四瓣虫杯石蛏杜氏蛙鳚杂色裸颊鲷栗六枪虫栅纹眶棘鲈栉齿刺尾鱼桨棘石虫桔尾蝴蝶鱼梭边蟹梅花参棍异长针虫棱蝾螺棘头副叶鰕虎鱼棘冠螺棘猿头蛤棘辐肛参棘杆瓜参棕环海参横带刺尾鱼次锐毛足蟹毛发光眼虫毛籽光眼虫毛糙仿银杏蟹毛马齿苋毛足陆方蟹毛掌大眼蟹毛掌绿蟹毛掌梯形蟹永乐群岛永兴岛永兴岛虚拟镇永兴岛机场永兴社区永兴边防派出所永樂环礁江雪山沟原爱神螺沟痕近扇蟹沙海参波纹焦掌贝法螺 (动物)洁原梭螺湛涵灘滨湄滩漢字文化圈澳洲蛇锚参朱尔斯·布雷维耶指梯形蟹截额镜蟹我愛祖國的西沙星塘鳢星针膜虫明柄体参明朝显赫拟扇蟹浪花礁海南省海南省图书馆海南省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办事处海南特別行政區海南歷史海口号导弹驱逐舰海人树科海军收复西沙群岛纪念碑海绵树虫海菊蛤屬海洋石油981海洋漂浮蟹浅叶贝绵蟹浅礁梭子蟹斯特西姆号驱逐舰斯氏花瓣蟹新闻联播天气预报新月梅鲷方六枪虫方格螺属斑尾拟鲈斑锚参无饰燕尾海牛擬態革魨整洁圆方蟹整洁短浆蟹扁伪石虫扁异蟹扁足折额蟹扣环海参拟宝贝拱光眼虫更路簿曾生晋卿岛晋卿村12月12日1901年11月11日日食1904年3月17日日食1911年10月22日日食1955年6月20日日食1979年中越战争1995年10月24日日食1999年太平洋颱風季1月19日1月20日2002年太平洋颱風季2009年9月越南熱帶性低氣壓2009年太平洋颱風季2011年9月中國2017年太平洋颱風季5月18日63式两栖坦克65型护卫舰904型运输补给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