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西佛星系

指数 西佛星系

西佛星系(Seyfert galaxies)是一类旋渦星系或者不規則星系,擁有非常亮的星系核。名字来自20世纪40年代深入研究这类星系的天文学家卡爾·基南·西佛(Carl Keenan Seyfert)。西佛星系属于活躍星系核的一类。.

56 关系: 卡爾·基南·西佛史蒂芬五重星系天体列表天鹤座天文學宇宙形成年表小熊座不规则星系乌呼鲁卫星交互作用星系康普顿伽玛射线天文台低電離星系核圓規座星系圆规座國際紫外線探測衛星矮橢球星系空洞星系牧夫座特殊星系圖集螺旋星系荷包蛋星系馬克仁231馬克仁星系超大類星體群超大質量黑洞雕具座IC 2560M106M77M88NGC 1097NGC 1275NGC 1559NGC 1566NGC 1672NGC 1808NGC 3227NGC 4151NGC 4639NGC 4725NGC 4945NGC 5033NGC 6814NGC 7479NGC 7582NGC 863NGC天体列表 (1000-1999)NGC天体列表 (7000-7999)QSO B1637+826椭圆星系...活动星系核星系星系年表敏豆星系3C 1473C 66B 扩展索引 (6 更多) »

卡爾·基南·西佛

卡爾·基南·西佛(Carl Keenan Seyfert,),美國天文學家。他最為人所知的是於1943年發表了關於一些螺旋星系核心光譜中的高度電離離子譜線相關研究的一篇論文。而他所研究的星系類型即為西佛星系。星系群西佛六重星系也以他命名。.

新!!: 西佛星系和卡爾·基南·西佛 · 查看更多 »

史蒂芬五重星系

史蒂芬五重星系是由五個可見光的星系組成的集團,其中四個組成被發現的第一個緻密星系團。這個集團是愛德華·史提芬在1877年於馬賽天文台發現的。這個集團是所有的緻密星系團中被研究得最多的,集團中可見的最亮成員是螺旋星系NGC 7320顯示出有廣大的電離氫區,以紅色的小滴辨識,有活躍的恆星形成活動。 最近知道,這些星系因為激烈的碰撞而互相影響著。在史蒂芬五重奏的五個星系中的四個是與另一個在互相碰撞的路徑上。NASA的史匹哲太空望遠鏡顯示在巨大的星系群之間出現了衝擊波,在圖片右邊壯觀的綠色弧線是一個星系以每小時數百萬英里的速度撞向另一個星系產生的。當NGC 7138B和NGC 7138A撞擊時,氣體從星系團中被拋出,氫原子被激震波加熱,導致綠色的光輝,在這裡看見的氫分子是曾經被觀測到的中最動盪不安的。這種現象是德國海德堡的馬克斯普郎克核子物理學院(MPIK)的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發現的。最值得注意的事實是,這樣的碰撞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在100億年前的早期宇宙當星系形成時發生了甚麼事。 同樣有趣的是,NGC 7320顯示的紅移(790公里/秒)較小,而其他四個星系的紅移都很大(6600公里/秒)。由於星系的紅移與距離成比例,因此NGC 7320只是投影在前景的一個星系距離地球約3千9百萬光年,其他五個星系與地球的距離在2億1千萬至3億4千萬光年之間。 NGC 7319的核心是第二型的西佛星系核。.

新!!: 西佛星系和史蒂芬五重星系 · 查看更多 »

天体列表

天体(Astronomical object),又稱星体,指太空中的物体,更廣泛的解釋就是宇宙中的所有的個体。.

新!!: 西佛星系和天体列表 · 查看更多 »

天鹤座

天鶴座 (, or colloquially )是在南天的一個星座。它的名稱來自拉丁語的鶴,是一種鳥類。它是由彼得勒斯·普朗修斯、和觀察和構思的12個星座之一。天鶴座最先出現在普朗修斯和約道庫斯·洪第烏斯於1598年在阿姆斯特丹製作的35公分(14英寸)直徑的天球上,並被繪製在約翰·拜耳於1603年出版的星圖測天圖上。法國天文學家兼探險家拉卡伊在1756年依據拜耳命名法為座內的恆星命名,有些以前是鄰近星座,像是南魚座的恆星也被納入。天鶴座與孔雀座、杜鵑座、鳳凰座統稱為"南方鳥類"。 星座內最亮的恆星是鶴一(天鶴座α),視星等1.7等,是顆藍白色的恆星。鶴二 (天鶴座β)是顆紅巨星變星,最大亮度2.0等,最暗2.3等。有六顆恆星被發現有系外行星環繞:紅矮星葛利斯832是最靠近地球的行星系統之一。其他還有 —WASP-95— 有一顆每2天繞行一周的行星。在天鶴座發現的深空天體包括被稱為"備胎星雲"的行星狀星雲IC 5148,和被稱為"天鶴四重奏",由4個星系聚集成的集團。.

新!!: 西佛星系和天鹤座 · 查看更多 »

天文學

天文學是一門自然科學,它運用數學、物理和化學等方法來解釋宇宙間的天體,包括行星、衛星、彗星、恆星、星系等等,以及各種現象,如超新星爆炸、伽瑪射線暴、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等等。廣義地來說,任何源自地球大氣層以外的現象都屬於天文學的研究範圍。物理宇宙學與天文學密切相關,但它把宇宙視為一個整體來研究。 天文學有著遠古的歷史。自有文字記載起,巴比倫、古希臘、印度、古埃及、努比亞、伊朗、中國、瑪雅以及許多古代美洲文明就有對夜空做詳盡的觀測記錄。天文學在歷史上還涉及到天體測量學、天文航海、觀測天文學和曆法的制訂,今天則一般與天體物理學同義。 到了20世紀,天文學逐漸分為觀測天文學與理論天文學兩個分支。觀測天文學以取得天體的觀測數據為主,再以基本物理原理加以分析;理論天文學則開發用於分析天體現象的電腦模型和分析模型。兩者相輔相成,理論可解釋觀測結果,觀測結果可證實理論。 與不少現代科學範疇不同的是,天文學仍舊有比較活躍的業餘社群。業餘天文學家對天文學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發現和觀察彗星等短暫的天文現象上。 http://www.sydneyobservatory.com.au/ Official Web Site of the Sydney Observatory Astronomy (from the Greek ἀστρονομία from ἄστρον astron, "star" and -νομία -nomia from νόμος nomos, "law" or "culture") means "law of the stars" (or "culture of the stars" depending on the translation).

新!!: 西佛星系和天文學 · 查看更多 »

宇宙形成年表

這是宇宙從137.99±0.21億年的大爆炸和隨後演化與形成到現在的時間表。時間的量度是從大爆炸的那一刻開始。.

新!!: 西佛星系和宇宙形成年表 · 查看更多 »

小熊座

小熊座(Ursa Minor)是北天星座之一。與大熊座一樣,小熊座的尾巴也可被視為斗(或勺)的手柄,因此有“小北斗”之稱:七顆星中的四顆星組成斗上的瓢,像北斗七星那樣。公元2世紀的天文學家托勒密把小熊座列入它的48星座,並沿用至今成為88個現代星座之一。傳統上小熊座是一個重要的導航星座,在航海上尤其重要,這是因為小熊座的勾陳一就是北極星。 勾陳一(小熊座α)是這個星座內最亮的恒星,它是黃白色的超巨星,同時也是夜空中最亮的造父變星,其視星等變化範圍為1.97至2.00。北極二(小熊座β)這恒星處於其生命的晚期,它已經膨脹過並冷卻成視星等為2.08的橙巨星,只比勾陳一暗一點。北極二和北極一(小熊座γ)曾經被稱為“北極星的守護星”。小熊座共有四顆恒星被探測到有行星圍繞,其中包括北極二。 小熊座還包含一顆孤立的中子星——,以及已知最熱的白矮星H1504+65,其表面溫度為20萬開氏度。.

新!!: 西佛星系和小熊座 · 查看更多 »

不规则星系

不規則星系起初並未被列入哈伯序列中,它們雖然也是星系,但既沒有旋渦的結構,也沒有橢圓的形態。她們的外觀通常是混亂的,沒有球狀突起的核心,也沒有任何類似旋渦結構的蹤影。她們被認為佔星系總數的四分之一。多數的不規則星系可能曾經是旋渦星系或橢圓星系,但是因為重力的作用受到破壞而變形。 不規則星系有兩種主要的類型:.

新!!: 西佛星系和不规则星系 · 查看更多 »

乌呼鲁卫星

乌呼鲁卫星(Uhuru),原名“X射线探测卫星”、“探险者42号”或“小型天文卫星1号”(SAS-1),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颗X射线天文卫星,由美国于1970年12月12日在肯尼亚发射升空。发射当天正值肯尼亚独立7周年纪念日,因此得名Uhuru(兹瓦西里语意为“自由”)。乌呼鲁卫星的运行轨道近地点为520公里,远地点560公里,轨道倾角3度,周期96分钟。卫星上安装了两个相互反向的X射线正比计数器,能段范围为2-20keV,每个探测器接收面积为840平方厘米,用机械准直的方法分别构成0.5°×0.5°、5°×5°的视场,利用卫星周期为10分钟的自转对天空进行了扫描,确定了339个X射线源,包括X射线双星、超新星遗迹、星系团、塞弗特星系等等,还有第一个黑洞候选天体——天鹅座X-1。它还发现了星系团的弥散X射线辐射源。乌呼鲁卫星于1973年3月停止工作。这颗卫星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被认为是X射线天文学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新!!: 西佛星系和乌呼鲁卫星 · 查看更多 »

交互作用星系

交互作用星系是互相之间交互作用的星系。假如两个或者多个星系碰撞或者靠近得太近,它们之间会发生交互作用。其结果可能是交互作用的星系合并或者形成特殊的形状和排列。 一般星系合并(尤其是原星系的合并)发生在宇宙中星系比较密集,它们之间的相互速度比较慢的地方。假如相撞的两个星系之间的速度比较高的话它们往往会互相之间穿过对方。有时星系也会在近距离交错而过。椭圆星系往往是盘状星系(尤其是螺旋星系)合并形成的。 今天的星系当中只有1-2%的星系还在合并过程中。观察似乎证明在大爆炸后约十亿年后当时很多矮星系互相之间合并。 所有交互作用星系的共同特征是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激发星系内的活动,以及本来星系内部的自转抵消引力导致的收缩的平衡受到交互作用的干扰。.

新!!: 西佛星系和交互作用星系 · 查看更多 »

康普顿伽玛射线天文台

康普顿伽玛射线天文台(Compton Gamma Ray Observatory,缩写为CGRO)是美国宇航局于1991年发射的一颗伽玛射线天文卫星,是大型轨道天文台计划的第二颗卫星。它以在伽玛射线领域做出重要贡献的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的名字命名,目的是观测天体的伽玛射线辐射。 康普顿伽玛射线天文台于1991年4月5日由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搭载升空,运行在450公里高的近地轨道上,为的是避免范艾伦辐射带的影响。 康普顿伽玛射线天文台重约17吨,其中天文仪器重约7吨,在当时是用航天飞机发射的最重的民用航天器。卫星上搭载的主要观测仪器有:.

新!!: 西佛星系和康普顿伽玛射线天文台 · 查看更多 »

低電離星系核

低電離星系核(LINER,low-ionization nuclear emission-line region)是依據星系核心排放的譜線定義的一種星系。這種類型譜線包括來自低電離或中性原子的發射譜線,像是O、O+、N+和S+。相反的,來自強電離原子的發射線,像是O++、Ne++和He++,是相對的較弱 。這種星系核最早是迪莫西·赫克曼在一系列發表於1980年的星系核譜線論文中的第三篇中首度確認的。.

新!!: 西佛星系和低電離星系核 · 查看更多 »

圓規座星系

圓規座星系 (ESO 97-G13) 是一個西佛星系,位於圓規座。圓規座星系距離銀河平面只有4度之遙,距離地球1300萬光年。圓規座星系正面臨劇烈的變化,氣體環帶從星系中心往外射出。外側的氣體環帶距離星系中心700光年,內側的氣體環帶距離星系中心130光年。天文學家直到25年前才開始注意到這個星系,因為銀河系使得圓規座星系顯得黯淡。圓規座星系屬於第二型西佛星系,也是目前已知最接近銀河系的活動星系核之一,雖然它可能比半人馬座A稍遠。 天文學家曾在圓規座星系發現超新星SN 1996cr,錢德拉X射線天文台在2001年攝得該超新星的照片。 圆规座星系是在周围的本星系群中12座大型星系(简称“巨人委员会”)之一。.

新!!: 西佛星系和圓規座星系 · 查看更多 »

圆规座

圆规座(Circinus)是既細小又黯淡的南半天球星座,最初由法國天文學家尼可拉·路易·拉卡伊於1756年創立。英語名字為“圓規”一詞的拉丁語,這個星座代表的是繪圖中用於畫圓的圓規。圓規座內最亮的恆星是圓規座α,視星等為3.19。它是一顆變化輕微變星,同時是夜空中最亮的快速振蕩Ap星。圓規座AX是一顆肉眼可見的造父變星,而則是一顆被認為是由兩顆白矮星合併而成的黯淡恆星。圓規座內有兩顆與太陽類似且擁有行星系統的恆星:HD 134060擁有兩個小的行星,HD 129445則擁有一顆與木星類似的行星。超新星SN 185於公元185年在圓規座出現,現存有中國觀察者的記錄。在最近的20世紀圓規座內還出現過兩顆新星。 銀河橫穿圓規座,當中的顯著天體有疏散星團NGC 5823和行星狀星雲NGC 5315。圓規座內有一個值得注意的螺旋星系——圓規座星系,它於1977年被發現,是最接近銀河系的西佛星系。在1977年被發現的還有圓規座α流星雨(ACI),它是從圓規座輻射出去的流星雨。.

新!!: 西佛星系和圆规座 · 查看更多 »

國際紫外線探測衛星

國際紫外線探測衛星(International Ultraviolet Explorer,縮寫:IUE),或翻譯為國際紫外線探測器,是以紫外線為主要觀測波段的太空望遠鏡。該太空望遠鏡是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歐洲太空總署和英國自然科學及工程研究委員會(SERC)的合作計畫。該計畫最早在1964年由一群英國科學家提出,並於1978年1月26日以 NASA 的三角洲系列運載火箭發射。該任務的預定執行時間為3年,但最後它延續了幾乎滿18年,直到1996年儀器被關機為止。被關機的原因是因為預算因素,而關機時它的望遠鏡運作仍跟最初狀態相去不遠。 IUE 是第一個天文學家在美國和歐洲的地面站進行實時觀測的太空望遠鏡。天文學家使用 IUE 對自太陽系至类星体等不同距離的天體觀測了超過10萬4千次。來自該衛星的重要科學成果包含首次對恆星風的大尺度研究、星際塵埃吸收光量的準確方式,以及對超新星SN 1987A的觀測顯示它和先前所知的恆星演化模型不同。當該任務結束時被認為是比先前的其他天文衛星任務更加成功。.

新!!: 西佛星系和國際紫外線探測衛星 · 查看更多 »

矮橢球星系

橢球星系(dSph)是天文學的術語,原本是用在9個屬於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的衛星星系的低光度矮橢圓星系。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大多數矮橢球星系的特性不同於橢圓星系,反而和不規則星系和晚期的螺旋星系較為相似,這個名詞已經用於有這些性質的所有星系。 根據最佳的證據,這一類型的星系在宇宙中是最普遍的。(雖然它們的光度不足以佔有優勢。).

新!!: 西佛星系和矮橢球星系 · 查看更多 »

空洞星系

洞星系是存在于宇宙空洞中的星系。 在空洞中的星系是很罕见的。大部分的星系都存在于包围着空洞和超空洞的纤维状结构中。许多空洞星系联合起来组成了,这是迷你版的常规星系纤维结构。这些结构比正常的星系结构简单,因为他们比较少受其他星系群的影响。这些结构甚至可以多到组成星系团。空洞星系被认为是研究原始星系演化的极佳的例子,因为他们很少受临近星系影响,并从单纯的星际气体中诞生。.

新!!: 西佛星系和空洞星系 · 查看更多 »

牧夫座

牧夫座(拉丁语:Boötes)是北天的一個星座,在天球上的位置跨越赤緯0°至+60°,赤經13時至16時。名稱源自希臘Βοώτης,Boōtēs,意思是牧羊人或農夫(照字義是駕牛者,源自拉丁文的bovis 與“cow”,轉化成boos)。在名稱中的"ö"是分音符號,不是母音,意思是每個'o'要明確的個別發音。 牧夫座是現代的88個星座之一,也是第二世紀的天文學家托勒密敘述的48個星座之一。它含了全夜空中的第四亮星,橙巨星的大角星。牧夫座也是其他許多亮星的家,包括8顆比4等亮的星和21顆5等以上的星,總共有29顆肉眼可以輕鬆看見的恆星。.

新!!: 西佛星系和牧夫座 · 查看更多 »

特殊星系圖集

特殊星系圖集(Atlas of Peculiar Galaxies)是赫頓·阿普編輯的星系圖集,第一版在1966年由加州理工學院出版,目前總共收錄了338個星系。 編輯的主要目的是將在鄰近區域內發現的各種奇形怪狀與結構的星系照片作為分類上的範例。阿普意識到目前還沒有很好的理由來解釋星系為何會形成螺旋星系或橢圓星系,他領悟到以這些特殊的星系作為實驗的對象,或許能夠了解橢圓星系或螺旋星系被扭曲與變形的物理機制與過程。有了這本圖集,天文學家可能就有了特殊星系的樣品可以做更詳盡的研究。這本圖集雖然不能完整的提供附近天空中每一個特殊星系的圖像,但至少提供了一部份可供觀察的現象和例子。 由於在出版之際,對不同形狀星系形成的物理過程所知有限,星系的排列是依照它們的外觀。第1到101個天體明顯的是外型奇特或是有著小伴侶的單一螺旋星系,第102到145個天體是橢圓或類似橢圓的星系。第146到268是有著螺旋星系或橢圓星系的獨立星系或星系集團,第269到327是雙星系。最後,不能明確歸類於上述任何一種類型的列在332到338號。圖集中大多數的天體早就已經有了其他著名的名稱或標示,但仍有少數是以阿普的編號著名的(像是阿普220)。 現在,對導致特殊星系形成的物理過程已經比當年阿普編輯圖集時有了更多的了解,許多這樣的星系,包括M51 (阿普 85)、阿普220和觸鬚星系(NGC 4038/NGC 4039,或阿普244),都是交互作用星系。少數則單純的只是沒有足夠質量的矮星系,沒有足夠的引力場來形成任何一種可以用語言描述的結構,NGC 1569 (阿普 210)就是圖集中矮星系的例子之一。也有少數是電波星系,這些星系有著活躍星系核,會產生強而有力被稱為無線電噴流的拋射物,圖集中收錄的有鄰近電波星系有M87 (阿普152)和半人馬座 A (阿普153)。.

新!!: 西佛星系和特殊星系圖集 · 查看更多 »

螺旋星系

螺旋星系是星系的類型之一,但哈伯在1936年最初的描述是星雲的領域(pp. 124–151),並且列在哈伯序列,成為其中的一部分。多數的螺旋星系包含恆星的平坦、旋轉盤面,氣體和塵埃,和中央聚集高濃度恆星,稱為核球的核心。這些通常被許多恆星構成的黯淡暈包圍著,其中許多恆星聚集在球狀星團內。 螺旋星系是以它們從核心延伸到星盤的螺旋結構命名。螺旋臂是恆星正在形成的區域,並且因為是年輕、炙熱的OB星居住的區域,所以比周圍明亮。 大約三分之二的螺旋星系都有附加的,形狀像是棒子的結構,從中心的核球突出,並且螺旋臂從棒的末端開始延伸。棒旋星系相較於無棒的表兄弟的比率可能在宇宙的歷史中改變,80億年前大約只有10%有棒狀構造,25億年前大約是四分之一,直到目前在可觀測宇宙(哈伯體積)已經超過三分之二有棒狀構造。 在1970年代,雖然很難從地球在銀河系中的位置很難觀察到棒狀結構,但我們的銀河系已經被證實為棒旋星系 。在銀河中心的恆星形成棒狀結構,最令人信服的證據來自最近的幾個調查,包括史匹哲太空望遠鏡。 包含不規則星系在內,現今宇宙中的星系有大約60%是螺旋星系。 它們大多是在低密度區域被發現,在星系團的中心則很罕見。.

新!!: 西佛星系和螺旋星系 · 查看更多 »

荷包蛋星系

荷包蛋星系,又名NGC 7742,是一個位於飛馬座的螺旋星系,屬於第二型西佛星系(Seyfert galaxy),距離地球大約7,500萬光年。 由於在星系的光譜中,其中間核心特別光亮,形成一個類似荷包蛋的形狀,這是該星系擁有高度離子化原子的證據。 天文學家已經在荷包蛋星系發現2顆II型超新星:SN 1993R及SN 2014cy。.

新!!: 西佛星系和荷包蛋星系 · 查看更多 »

馬克仁231

克仁231(Markarian 231,UGC 8058)是亞美尼亞布拉堪天文台於1969年的紫外線輻射巡天中發現的星系。該星系屬於第一型西佛星系,距離地球5億8,100萬光年。它有一個已知最接近我們的似星體,並且在2015年被證明是強大的活躍星系核,存在該星系中心的實際上可能是雙黑洞。.

新!!: 西佛星系和馬克仁231 · 查看更多 »

馬克仁星系

克仁星系(Markarian galaxies)是一種和其他星系相比,其星系核紫外線輻射超量的一種星系。蘇聯籍亞美尼亞天文學家於1963年首次注意到這種星系。這種星系的核心顏色偏藍,相當於A至F型光譜恆星。而它們的偏藍核心在其他星系中並不會出現,而且其光譜是連續譜,代表這是非熱輻射。大多數的馬克仁星系光譜都有發射線,而且因為代表它們相當活躍而引人注意 。.

新!!: 西佛星系和馬克仁星系 · 查看更多 »

超大類星體群

超大類星體群(Large quasar group, LQG)是一群超大質量黑洞,被認為是已知宇宙的最大結構。 2013年1月11日,英國中央蘭開夏大學天文學者宣佈,發現超大類星體群,這是宇宙最大已知結構,是由73顆類星體組成,最窄直徑為14億光年,最寬尺寸為40億光年。這結構的存在似乎違背了宇宙論原則。宣佈者認為,理論而言,宇宙裏不應該存在著這麼龐大的結構。这已经超过了理论上宇宙結構的尺寸上限12億光年。.

新!!: 西佛星系和超大類星體群 · 查看更多 »

超大質量黑洞

超大質量黑洞是黑洞的一種,其質量是10^5至10^9倍的太陽質量。現時一般相信,在所有的星系的中心,包括銀河系在內,都會有超大質量黑洞。.

新!!: 西佛星系和超大質量黑洞 · 查看更多 »

雕具座

雕具座(Caelum),是一個黯淡的南天星座,是現代88星座之一,由法國天文學家尼可拉·路易·拉卡伊於1750年代劃定。它的拉丁文名稱“caelum”指的是“”,舊拉丁名稱為“Caelum Scalptorium”(意指雕刻者們的鑿子);“caelum”是一個僻字,與意指天空、天堂或大氣層的常用字“caelum”沒有任何關係。它是全天面積第8小的星座,其所對的立體角約為0.038球面度,只比南冕座的小一點兒。 由於雕具座面積小,離銀河系平面遠,而且又沒有多少有趣的天體,因此是一個頗為無趣的星座。雕具座最亮的恆星雕具座α的視星等只有4.45,另外只有一顆恆星亮於視星等5──雕具座γ¹。其他值得注意的雕具座天體還包括距地球20.13秒差距(65.7光年)且擁有一個行星的聯星、與雕具座γ¹組成光學雙星的盾牌座δ變星,以及最初看起來像噴流且沒有可見宿主星系的西佛星系HE0450-2958。.

新!!: 西佛星系和雕具座 · 查看更多 »

IC 2560

IC 2560是一個位於唧筒座的棒旋星系,距離地球約1.1億光年。該星系由天文學家路易斯·斯威夫特發現於1897年12月28日。 IC 2560擁有活動星系核,屬於西佛2型星系。並且IC 2560是唧筒座星系團的成員星系。.

新!!: 西佛星系和IC 2560 · 查看更多 »

M106

M106(也稱為NGC 4258)是一個位於獵犬座的螺旋星系,由法國天文學家皮埃爾·梅香(Pierre Méchain)於1781年所發現,它也是一個賽弗特星系(Seyfert galaxies),由於星系發射出X射線,意謂著有一個超大質量黑洞位於星系的核心。.

新!!: 西佛星系和M106 · 查看更多 »

M77

梅西爾 77(也稱為NGC 1068)是一個位於鯨魚座的棒旋星系,距離大約4千7百萬光年。梅西爾 77是一個在可見光的波段上被塵埃遮蔽掉活躍星系核(AGN)的活躍星系,在分類上是塞佛特2星系。被遮蔽的分子盤和熱電漿的直徑首先被VLBA和VLA測量出來,環繞著核心的熱塵土隨後也被VLTI的中紅外線干涉儀(MIDI,Mid-IR Interferometric instrument)測量出來。.

新!!: 西佛星系和M77 · 查看更多 »

M88

M88(也稱為梅西爾88或NGC 4501)是一個距離太陽5,000萬至6,000萬光年的一個螺旋星系。它位於星座的后髮座,在1781年就被梅西爾發現。.

新!!: 西佛星系和M88 · 查看更多 »

NGC 1097

NGC 1097是位於天爐座的一個棒旋星系,距離大約4,500萬光年遠。在1790年10月9日被弗里德里希·威廉·赫歇爾發現。迄2006年,已經在這而發現三顆超新星:SN 1992bd、SN 1999eu、和SN 2003B。 NGC 1097也是一個有噴流從核心射出的西佛星系,並且和許多星系一樣,在NGC 1097的核心有個超大質量黑洞。環繞著中心黑洞的是一圈恆星形成環,氣體和塵埃形成一個從環到黑洞的網路。 NGC 1097有兩個衛星星系:矮橢圓星系NGC 1097A是兩個中較大的,它是一個奇特的橢圓星系,在離NGC 1097的核心42,000光年的距離上環繞著。矮星系NGC 1097B在更外側,我們對它所知無幾。.

新!!: 西佛星系和NGC 1097 · 查看更多 »

NGC 1275

NGC 1275 (也稱為英仙座A,科德韋爾24)是1.5型的西佛星系,位在英仙座的方向上,距離大約2億3500萬光年。NGC 1275對應於電波星系英仙座A,是位於巨大的英仙座星系團中心的星系。.

新!!: 西佛星系和NGC 1275 · 查看更多 »

NGC 1559

NGC 1559是一個位於网罟座的棒旋星系。該星系同時也是西佛星系。雖然NGC 1559起初被認為是劍魚座星系團的成員星系,稍後的觀測結果卻顯示它並不屬於任一星系團或星系群,甚至沒有臨近伴星系存在。NGC 1559有巨大的螺旋臂結構,以及高恆星形成率。該星系有一個接近東西走向,在天球上橫跨40角秒的小型棒狀結構。它的棒狀結構與盤面是極為強烈的無線電波發射源。 2005年,天文學家在NGC 1559內發現Ia超新星SN 2005df。該星系內還曾經發現2顆超新星SN 1984J和SN 1986L。而這三顆超新星都是由澳大利亞業餘天文學家發現。.

新!!: 西佛星系和NGC 1559 · 查看更多 »

NGC 1566

NGC 1566 是剑鱼座的一個中間螺旋星系。由詹姆士·丹露帕發現於1826年5月28日。該星系是劍魚座星系團的重要成員星系,並且是其中亮度最高者該星系是已知最明亮的塞弗特星系之一。NGC 1566的絕對光度為3.7 ''L''☉,並且內部中性氢区(H I)質量達到1.4 ''M''☉。.

新!!: 西佛星系和NGC 1566 · 查看更多 »

NGC 1672

NGC 1672是位於劍魚座的一個棒旋星系。它最初被認為是劍魚座星系團的成員,然而,稍後就被排除了。NGC 1672有個巨大的棒,估計長達20,000秒差距。從它的核心、棒、和螺旋臂內側的一部分都有強烈的無線電發射。核心是西佛2和,並且被星暴區域吞沒。最強的極化發射來自它的東北方塵埃帶的上游,磁場線相對於棒有著大角度並且平滑的轉到中心。.

新!!: 西佛星系和NGC 1672 · 查看更多 »

NGC 1808

NGC 1808 是天鸽座的一個塞弗特星系。.

新!!: 西佛星系和NGC 1808 · 查看更多 »

NGC 3227

NGC 3227是與矮橢圓星系NGC 3226交互作用中的一個螺旋星系。這兩個星系是列在特殊星系圖集中幾個橢圓星系和螺旋星系成為夥伴的例子之一,這兩個星系都位於獅子座。 威廉·赫歇爾爵士早已認出它們是'雙重星系',並將它們列入雙重和多重星系表中,編號為Holm 187,在特殊星系圖集中的編號是阿普 94。業餘的望遠鏡雖然分辨出它們,但倍率至少要一百倍以上。它們位在獅子座著名的雙星系統獅子座 γ東方50' 之處。.

新!!: 西佛星系和NGC 3227 · 查看更多 »

NGC 4151

NGC 4151是位於獵犬座的帶有疏鬆內環結構的中間螺旋西佛星系,距離地球,天球上位於獵犬座。該星系由威廉·赫歇爾於1787年3月17日首次記錄;它0也是定義西佛星系的論文中提及的兩個星系之一 。NGC 4151是核心中擁有快速成長中的超大質量黑洞星系中距離地球最近的其中一個。天文學家推測NGC 4151的核心可能存在環繞質量中心旋轉中的雙黑洞,質量分別為4000萬和1000萬倍太陽質量,軌道週期15.8年。不過,該系統是否存在仍持續爭論中。 部分天文學家就NGC 4151的外觀,稱呼它為《索倫之眼》。.

新!!: 西佛星系和NGC 4151 · 查看更多 »

NGC 4639

NGC 4639是一個位於室女座的棒旋星系,距離地球約7000萬光年,是室女座星系團的成員星系之一。該星系中心有超大質量黑洞存在。 NGC 4639同時也是一個低光度活动星系核的典型例子,分類上屬於西佛1型星系。.

新!!: 西佛星系和NGC 4639 · 查看更多 »

NGC 4725

NGC 4725是一個位於后髮座,距離大約4,000萬光年的中間棒狀螺旋星系。NGC 4725也是一個西佛星系,這表明它有一個超大質量黑洞的活躍星系核。.

新!!: 西佛星系和NGC 4725 · 查看更多 »

NGC 4945

NGC 4945是位於半人馬座的一個螺旋星系。它是詹姆士·丹露帕在1826年發現的。它被認為與銀河系非常相似,但是X射線的觀察顯示NGC 4945很不尋常,是一個精力充沛的西佛2型核心,這意味著它的中心可能有一個巨大的黑洞。.

新!!: 西佛星系和NGC 4945 · 查看更多 »

NGC 5033

NGC 5033是一個位於獵犬座的傾斜螺旋星系,該星系距離銀河系的推測距離在3800至6300萬光年之間。NGC 5033的核心極為明亮,盤面則相對亮度較低,並且它的南半部盤面明顯扭曲。因為NGC 5033的角直徑相對較大與相對較高的表面亮度,使它成為業餘天文學家較容易觀測並攝影的天體。並因為NGC 5033距離地球相對較近,以及它的活动星系核(AGN),使它經常成為天文學家的研究目標。.

新!!: 西佛星系和NGC 5033 · 查看更多 »

NGC 6814

NGC 6814是一個距離地球約7500萬光年的中間螺旋星系,在天球上位於天鷹座,因此根據NGC 6814與地球距離和該星系在天球上的角直徑可得知盤面橫跨85000光年。.

新!!: 西佛星系和NGC 6814 · 查看更多 »

NGC 7479

NGC 7479,也稱為科德韋爾44,是位於飛馬座,距離大約1億500萬光年的一個棒渦星系。它是威廉·赫歇爾在1784年發現的,超新星SN 1990U和SN 2009if都出現在NGC 7479。NGC 7479也被辨識出是一個西佛星系,在核心和外面的旋臂都有星爆活動 (Kohno, 2007)。偏振光的研究顯示這個星系剛經歷一次小型的合併,是唯一發出連續無線電波的星系,並且旋臂開口的方向和光學臂的方向相反 (Laine, 2005)。.

新!!: 西佛星系和NGC 7479 · 查看更多 »

NGC 7582

NGC 7582是位於天鶴座的一個棒旋星系,在哈伯分類是SB(s)。它的視大小是5.0' × 2.1',視星等11.37等,距離地球大約7,000萬光年,實直徑大約100,000光年。這個星系是西佛2型的活躍星系,位於室女超星系團中心西部的位置。.

新!!: 西佛星系和NGC 7582 · 查看更多 »

NGC 863

NGC 863 是鲸鱼座的一個星系。在分類上屬於西佛一型的螺旋星系。.

新!!: 西佛星系和NGC 863 · 查看更多 »

NGC天体列表 (1000-1999)

没有描述。

新!!: 西佛星系和NGC天体列表 (1000-1999) · 查看更多 »

NGC天体列表 (7000-7999)

没有描述。

新!!: 西佛星系和NGC天体列表 (7000-7999) · 查看更多 »

QSO B1637+826

QSO B1637+826 ,即NGC 6251,是一個位在小熊座的巨大橢圓形電波星系,距離地球超過3.4億年。該星系為西佛二型活动星系核,是西佛星系中最極端的例子之一。該星系可能與釋放高能伽马射线輻射的伽马射线源3EG J1621+8203有關。該星系的電波瓣也相當引人注目。.

新!!: 西佛星系和QSO B1637+826 · 查看更多 »

椭圆星系

橢圓星系(Elliptical galaxy)是哈伯星系分類中的一種類型,具有下列的物理特徵:.

新!!: 西佛星系和椭圆星系 · 查看更多 »

活动星系核

活动星系核(Active Galactic Nucleus,縮寫為AGN)是一个星系中央區有比普通的星系的强烈很多的光度,至少部分波段或甚至可能全部波段裡都發出很强的電磁波譜。被观察到的发射覆盖從無線電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到伽瑪射線。光度大约在1036-1041J/s之間。容纳活动星系核的宿主星系為活躍星系。活躍星系核是這些星系明亮的核心部分,尺度通常在1光年上下,只占整個活躍星系的很小一部分。活动星系核(AGN)是在宇宙中的电磁辐射的最明亮的持久性的来源,并且因此可以被用作发现远方天体的方法;其演化的宇宙时间函数也设置了宇宙模型的制约条件。 另外,亦有研究顯示活躍星系核的能量可能源自星系碰撞。 1960年代類星體發現以來,又相繼發現了許多具有類似特徵的天體,都是系外星系,統稱為活躍星系核。 共同观测特征主要有:.

新!!: 西佛星系和活动星系核 · 查看更多 »

星系

星系(galaxy),或譯為銀河,源自於希臘语的「γαλαξίας」(galaxias)。廣義上星系指無數的恆星系(當然包括恆星的自體)、塵埃(如星雲)組成的運行系統。參考我們的銀河系,是一個包含恆星、星團、星雲、氣體的星際物質、宇宙塵和暗物質,並且受到重力束縛的大質量系統,通常距離都在幾百萬光年以上。星系平均有數百億顆恆星,是構成宇宙的基本單位。。典型的星系,從只有數千萬(107)顆恆星的矮星系到上兆(1012)顆恆星的橢圓星系都有,全都環繞著質量中心運轉。除了單獨的恆星和稀薄的星際物質之外,大部分的星系都有數量龐大的多星系統、星團以及各種不同的星雲。 歷史上,星系是依據它們的形状分類的(通常指它們視覺上的形狀)。最普通的是橢圓星系,有橢圓形狀的明亮外觀;螺旋星系是圓盤的形狀,加上彎曲的塵埃旋渦臂;形狀不規則或異常的,通常都是受到鄰近其他星系影響的結果。鄰近星系間的交互作用,也許會導致星系的合併,或是造成恆星大量的產生,成為所謂的星爆星系。缺乏有條理結構的小星系則會被稱為不規則星系。 在可以看見的可觀測宇宙中,星系的總數可能超過一千億(1011)個以上。大部分的星系直徑介於1,000至100,000秒差距,彼此間相距的距離則是百萬秒差距的數量級。星系際空間(存在於星系之間的空間)充滿了極稀薄的電漿,平均密度小於每立方公尺一個原子。多數的星系會組織成更大的集團,成為星系群或團,它們又會聚集成更大的超星系團。這些更大的集團通常被稱為薄片或纖維,圍繞在宇宙中巨大的空洞週圍。 雖然我們對暗物質的了解很少,但在大部分的星系中它都佔有大約90%的質量。觀測的資料顯示超大質量黑洞存在於星系的核心,即使不是全部,也佔了絕大多數,它們被認為是造成一些星系有著活躍的核心的主因。銀河系,我們的地球和太陽系所在的星系,看起來在核心中至少也隱藏著一個這樣的物體。.

新!!: 西佛星系和星系 · 查看更多 »

星系年表

星系年表是星系、星系團、和宇宙大尺度結構的年代學。.

新!!: 西佛星系和星系年表 · 查看更多 »

敏豆星系

敏豆星系 (Green Bean Galaxies,GBGs)是非常罕見的天體,它們被認為是類星體的電離回波。這些作者在紅移z.

新!!: 西佛星系和敏豆星系 · 查看更多 »

3C 147

3C 147(B0538+498)是一个致密陡谱源的(CSS)类星体,发现于1964年。它位于御夫座之中,在天空中与五等星五车增十七相距不远。 遥远星系的“距离”取决于使用哪种距离测量方法。它的紅移值为0.545, 来自这个活动星系核的光估计要花费大约51亿年才能到达地球。 但是因为宇宙的膨胀,现在这个星系的进动距离大约是64亿光年(1974 Mpc)。 超長基線陣列(VLBA)观测表明存在一个由两个组成天体A和B所控制的复杂的中心区域。 该射线源的两个组成天体的分离视向速度似乎正以超光速運動(并非实际速度),速度为1.2 ± 0.4 c,而且在不断加速。.

新!!: 西佛星系和3C 147 · 查看更多 »

3C 66B

3C 66B (也稱為3C 66) 是位於仙女座的一個橢圓形西佛 電波星系,估計其紅移為 0.021258,距離大約3億光年。 3C 66B的軌道運動顯示應該是一對以1.05 ± 0.03 年週期互繞著的超大質量黑洞聯星系 (SMBHB)。但這種說法後來證實是錯誤的 (95%的確定性)。 距離大約5,500萬光年的梅西爾87 (M87)是距離地球最近,並且有著活躍星系核的巨大橢圓星系。3C 66B平滑的噴流足以和M87的一較高下。.

新!!: 西佛星系和3C 66B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塞佛特星系塞弗特星系賽佛特星系賽弗特星系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