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西九龍

指数 西九龍

西九龍(West Kowloon,亦作Kowloon West),顧名思義就是指香港九龍半島的西面,地域從北至南由昂船洲伸延至渡船角附近,除了昂船洲外,其餘土地均是透過填海得來,總面積達334公頃,因此西九龍很多時候又被稱為西九龍填海區,也常被簡稱西九;在十八區地區行政上橫跨油尖旺區及深水埗區;填海計劃名為《西九龍填海計劃》,是《香港機場核心計劃》中的十項工程之一。.

252 关系: 城巴70線城巴A21線十大建設計劃南昌邨君臨天下 (香港)坪石公共運輸交匯處堅彌地城新海旁塘尾道夏力道大同新邨大角咀大角咀碼頭大角咀(維港灣)公共運輸交匯處天際100天賦海灣夜班 (電視劇)夜景奧運三寶奧海城學友光年世界巡迴演唱會官立嘉道理爵士中學(西九龍)宇晴軒富多來新邨富榮花園尖山隧道及沙田嶺隧道尖沙咀屏風樓展城館工業貿易大樓巨輪巴馬丹拿上海灘 (品牌)帝柏海灣中九龍幹線中心商务区中國建築國際中環中環及灣仔填海計劃中銀中心丼丼屋布培一號銀海九巴荔枝角車廠九龍九龍 (消歧義)九龍南綫九龍巴士九龍巴士10線九龍巴士12線九龍巴士13D、13P線...九龍巴士215X線九龍巴士234A、234B線九龍巴士270A線九龍巴士286C線九龍巴士33A線九龍巴士41線九龍巴士44線九龍巴士52X線九龍巴士60M線九龍巴士66X線九龍巴士68X線九龍巴士6A線九龍巴士848線九龍巴士8號線九龍站 (港鐵)九龍站公共運輸交匯處九龍西選區九龍政府船塢仁愛堂廣東道政府合署廣深港高速鐵路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佐敦佐敦道佐敦道碼頭佐敦(匯翔道)巴士總站佐敦(渡華路)巴士總站匯翔道圓方國際金融中心 (香港)利奧坊喃嘸山冠城鐘錶珠寶凱帆軒凱旋門 (香港)啟德發展計劃啟德隧道啟德機場八萬五建屋計劃元朗新市鎮「還我普選」元旦大遊行碧海藍天秀茂坪紀律部隊宿舍米其林餐廳列表綠表置居計劃維多利亞港維港灣美孚站羅便臣道31號翠匯軒環球貿易廣場牛頭角巴士總站盲探過海隧道巴士104線過海隧道巴士117線過海隧道巴士118線過海隧道巴士671線過海隧道巴士905線過海隧道巴士914線過海隧道巴士N118線過海隧道巴士N973線聖瑪加利男女英文中小學荔枝角荔枝角巴士總站荔枝角公園華基工業中心鐵路發展策略青沙公路順天巴士總站西區海底隧道西九西九龍公路西九龍站西九龍海濱長廊西九龍文娛藝術區西九文化區西鐵綫覃歡喜香港香港1號幹線香港2006年8月香港2007年11月香港2007年5月香港2009年10月香港2030+香港3號幹線香港4號幹線香港6號幹線香港9號幹線香港司法機構香港填海工程香港墨爾文國際學校香港專上學院香港已消失島嶼香港巴士香港巴士路線編號香港幹線編號系統香港交通香港人口香港建築香港公共圖書館香港理工大學香港私人屋苑列表香港精英運動員協會香港紅十字會香港紅十字會總部邵逸夫樓香港鐵路運輸香港行政區劃香港高鐵爭議香港警務處香港麗思卡爾頓酒店香港機場核心計劃香港摩天大樓列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觀塘綫高逸華軒談判專家 (電視劇)豐澤電器麥謝巧玲黃碧雲 (學者)龍小菌龍皇集團龍田邨龍蟠街迪生數碼世界興華街西藍田(廣田邨)巴士總站葵涌醫院蔣麗芸鄭泳舜醫局街醫院道長沙灣長沙灣副食品批發市場長沙灣魚類批發市場長沙灣(深旺道)巴士總站英華書院通州街公園連翔道HMVMarket Place by JasonsMega TowerTake me HomeUnion SquareV·WalkW酒店 (香港)柏景灣柯士甸站柯士甸道李立偉東大嶼都會東京街東涌綫東海·海都酒家集團桂詩勤機場快綫櫻桃街欽州街油尖旺區油麻地油麻地避風塘油麻地果欄泓都泓景臺消防處西九龍救援訓練中心消防處旺角辦公大樓深水埗深水埗區深旺道渡華路渡船街 (香港)渡船角港灣豪庭港鐵港鐵公司滙豐中心漾日居最佳女主角我的驕傲昂船洲昇悅居海富苑海庭道海麗邨海麗邨巴士總站海輝道海濱花園海泓道新世界第一巴士新油麻地公眾貨物裝卸區施本勵文華新村旭光高新材料旺角擎天半島政府碼頭担杆山路晏架街1956年雙十九龍暴動1997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2009年環球貿易廣場致命工業意外2015年香港食水管道含重金屬超標事件3hreeSixty 扩展索引 (202 更多) »

城巴70線

城巴70線是由城巴營運的一條香港島巴士路線,來往華貴邨及中環(交易廣場)。 本線另設兩條特別路線—70P及70A。70P線單向由石排灣開往中環(交易廣場),只於平日上午繁忙時間提供服務。70A線則於星期一至五黃昏繁忙時間提供服務,單--由中環(交易廣場)開往香港仔。.

新!!: 西九龍和城巴70線 · 查看更多 »

城巴A21線

城巴A21線是香港一條來往紅磡站及機場(地面運輸中心)的機場巴士路線,由城巴經營,提供港鐵紅磡站、尖沙咀、佐敦、油麻地、旺角、西九龍新區及海麗邨來往機場(一、二號客運大樓)的機場巴士服務。 本線是7條不取道昂船洲大橋的城巴機場快線路線其中之一(另外4條為城巴A26線、城巴A29、A29P、NA29線,因取道龍翔道及呈祥道來往;而另一條為城巴A20線,則取道長沙灣道、葵涌道、荃灣路、青荃路及青衣北岸公路來往,無法駛入昂船洲大橋,除此之外還有NA21線),城巴發言人表示,運輸署拒絕了本線改道的申請。 城巴NA21線則為A21線的通宵特別班次,由機場(地面運輸中心)往大角咀(浪澄灣)的機場巴士服務。.

新!!: 西九龍和城巴A21線 · 查看更多 »

十大建設計劃

《十大建設計劃》(英文:Ten Major Infrastructure Projects),是由時任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曾蔭權透過《2007至2008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宣佈,香港政府將會於未來數年推動多份基礎建設計劃,當中包括數個鐵路項目、跨境基礎建設、成立西九文化區和建設新發展區等,以改善香港市民的居住環境及促進香港社會具有更高度的可持續發展水平。惟十大基建直至2012年曾蔭權卸任后基建仍在進行中,多項基建均發生延誤和超支的情況。.

新!!: 西九龍和十大建設計劃 · 查看更多 »

南昌邨

南昌邨(Nam Cheong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九龍深水埗西近西九龍填海區,因鄰近南昌街而得名。約於1986年7月開始興建,於1989年9月開始入伙,現已成立業主立案法團。.

新!!: 西九龍和南昌邨 · 查看更多 »

君臨天下 (香港)

君臨天下(The Harbourside)是一個位於香港港鐵九龍站Union Square第四期的豪華住宅項目,發展商為恒隆地產和前地鐵公司(今港鐵公司)。物業於2003年7月落成。.

新!!: 西九龍和君臨天下 (香港) · 查看更多 »

坪石公共運輸交匯處

坪石公共運輸交匯處(英文:Ping Shek Public Transport Interchange)位於香港觀塘區平山清水灣道8號地面,鄰近為坪石邨及港鐵彩虹站。交匯處設有巴士總站、小巴站、的士站及上落客灣,可讓市民在此轉乘不同的交通工具前往市區及西貢區。現時坪石公共運輸交匯處共有1條巴士路線及4條小巴路線作為終點站。 根據區議會的選區分界圖中,坪石公共運輸交匯處及清水灣道8號與坪石邨一樣,均是由觀塘區管轄,但常被誤以為該交匯處在黃大仙區管轄範圍內。.

新!!: 西九龍和坪石公共運輸交匯處 · 查看更多 »

堅彌地城新海旁

堅彌地城新海旁(New Praya, Kennedy Town或Kennedy Town New Praya),又名新海旁街,是一條香港海邊的街道。它位於香港島堅尼地城,東接山市街,西接加多近街,是一條單程的行車道路。 堅彌地城新海旁和城西道巴士總站旁的行人路為觀看海景的好地點。從該處可以觀看到大小青洲、昂船洲大橋、青衣島和西九龍。由於堅尼地城海旁的海堤跟海面是垂直相對的,拍岸的海浪可以激起很大的水花,弄濕岸邊觀看景色的人們。在颱風吹襲香港期間,有市民會在該街道體驗颱風威力和觀浪,該處亦為電視台現場報道新聞的熱點之一。 在卑路乍灣填海後,堅彌地城新海旁取代吉席街,成為維多利亞港西的新海旁。.

新!!: 西九龍和堅彌地城新海旁 · 查看更多 »

塘尾道

塘尾道(Tong Mi Road)是一條位於香港九龍旺角和大角咀之間的道路,呈南北走向,作為渡船街向北的延伸。塘尾道南面於渡船街、亞皆老街及櫻桃街交匯的路口開始,直至北面與荔枝角道交匯處為止,途中與多條街道交匯,包括晏架街、福全街、旺角道、洋松街、弼街、必發道、通州街、鴉蘭街及太子道西,塘尾道上有架空行車道分別聯接通州街段及渡船街段的西九龍走廊。人們慣常把塘尾道作為大角咀和旺角的分界。塘尾道兩旁有很多工業大廈及商業大廈,而此道路亦是極少數大部份時間均沒有專營巴士途經的市區主要街道。.

新!!: 西九龍和塘尾道 · 查看更多 »

夏力道

夏力道(Harlech Road)是一條香港的道路,位於香港島太平山,為薄扶林郊野公園南半部的北界。夏力道和盧吉道分別建於扯旗山的南北山腰,組成一條環山徑。夏力道東接爐峰峽,西至龍虎山郊野公園郊遊區2號場,中途接連盧吉道和克頓道。該道路全程是平坦的混凝土盤山小路,雖然容許小型車輛出入,但使用道路的以步行或緩步跑的遊人為主。盧吉道和其接駁的夏力道西段為港島徑第一段的開始路段。 夏力道沿路有兒童遊樂場、特色街燈、路標及地圖,也有歷史景點及樹木簡介,而欄杆美倫美奐,是為旅遊勝景。 夏力道近柯士甸山遊樂場以下的路段途經一條無名瀑布,溪澗源自山頂公園,於雨季時頗為壯觀。道路的東段部分位置可眺望南丫島、薄扶林和南海,而西段部分位置則可俯瞰龍虎山、堅尼地城和維多利亞港,以及遠眺對岸的西九龍和葵青區。.

新!!: 西九龍和夏力道 · 查看更多 »

大同新邨

大同新邨(英語:Cosmopolitan Estates)位於香港九龍大角咀,為一住宅項目,地產發展商為大昌集團(),一家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地產公司。 大同新邨原為和記黃埔旗下的大同船塢,船塢於1971年結業,原址由大昌集團興建了大同新邨,物業由15座住宅樓宇組成,於1974年至1976年期間建成,提供超過2,000伙單位,主要為200多方呎至400餘呎的一房至兩房單位。大同新邨旁邊原是昔日的大角咀海旁,但隨著港府進行西九龍填海工程,今天已成為深旺道,並與君滙港相對。 現時大同新邨鄰近港鐵奧運站、港鐵南昌站、大角咀市政大廈及大型商場奧海城,物業亦鄰近南昌公園、通州街公園、樂群街公園等休憩用地。另一方面,大同新邨周邊為恆基兆業旗下商場群利奧坊及其多個重建項目,包括已落成的利奧坊系列一期利奧坊·曉岸及正在興建的二期利奧坊‧凱岸。.

新!!: 西九龍和大同新邨 · 查看更多 »

大角咀

大角咀(Tai Kok Tsui),亦作大角嘴,位於香港九龍旺角以西,以塘尾道與旺角分隔。在香港區議會分區中大部份隸屬油尖旺區,少部份隸屬深水埗區,兩區大致以界限街和聚魚道為界,與旺角普遍為貫通連接新界東西和港島的樞紐。.

新!!: 西九龍和大角咀 · 查看更多 »

大角咀碼頭

大角咀碼頭是昔日香港的一座渡輪碼頭,位於九龍大角咀,1972年4月23日啟用,取代位於旺角山東街的旺角碼頭(建於1924年1月1日),由油麻地小輪開辦中環至大角咀渡輪航線。碼頭外設有大角咀碼頭巴士總站。其後因1978年中國大陸實施改革開放後,回鄉人士急增,大角咀碼頭於開辦多條往返國內航線,如廣州的黃埔港、洲頭咀、粵東的汕尾、福建的廈門、上海等航線,部份航線(例如廣州洲頭咀航線)如因使用大型客輪,客輪無法泊靠碼頭,便利用了油麻地小輪作接駁旅客到停在近昂船洲附近的客輪。1988年,尖沙咀中港碼頭啟用,大角咀碼頭所有跨境航線遷往該碼頭。 該碼頭與深水埗碼頭一直至1992年6月1日因西九龍填海工程而停用,而大角咀碼頭巴士總站一直使用至1995年5月8日才停用。大角咀碼頭昔日的位置,大約是港鐵奧運站附近,而現時滙豐中心座落的位置,則是昔日的大角咀碼頭巴士總站。.

新!!: 西九龍和大角咀碼頭 · 查看更多 »

大角咀(維港灣)公共運輸交匯處

大角咀(維港灣)公共運輸交匯處(英文:Tai Kok Tsui (Island Harbourview) Public Transport Interchange)是香港一個有蓋坑狀車站,位於大角咀奧海城商場一期地面,靠近奧運站及維港灣。.

新!!: 西九龍和大角咀(維港灣)公共運輸交匯處 · 查看更多 »

天際100

天際100香港觀景台(英文:sky100 Hong Kong Observation Deck),為香港位處最高點的室內觀景台,也是九龍區最高觀景台,位於西九龍柯士甸道西1號環球貿易廣場的第100層,面積約30,000平方呎,訪客可以在海拔393米高的觀景位置環視景色,最遠可以眺望澳門。觀景台設備多媒體設備及不時舉辦專題展覽,讓訪客了解香港的發展及風土人情。天際100由新鴻基地產斥資逾1億港元建造,於2011年4月17日起對外開放 File:Day view of the Victoria Harbour from sky100.jpg|從天際100觀看維多利亞港(日景) File:Vista del Puerto de Victoria desde Sky100, Hong Kong, 2013-08-09, DD 10.JPG|從天際100觀看維多利亞港(夜景) File:Sunset view from sky100.jpg|從天際100的日落景 File:LED Time Tunnel.jpg|時光隧道 File:Video Wall Time Tunnel.jpg|回憶長廊 - 時光隧道 File:Sunken Model.jpg|透明玻璃通道 File:Sky100 Gift Shop.jpg|紀念品店.

新!!: 西九龍和天際100 · 查看更多 »

天賦海灣

天賦海灣(Providence Bay)是位於香港新界大埔區白石角的一個私人住宅發展項目,由信和置業、南豐發展、嘉華國際及永泰地產合作發展,處於吐露港沿岸,鄰近香港中文大學及香港科學園。項目由白石角A、B、C地盤組成,由信置牽頭財團於2007年3月及9月相繼投得,三幅地總作價逾101億元,地皮樓面呎價由4,668至6,368元不等,惟3地盤合併後,綜合樓面每呎地價估計可降至5,600餘元 此外,項目初期由英國著名建築師Norman Foster建築師事務所主理設計,而項目建築師是香港胡周黃建築師事務所。首期樓花於2011年11月開始發售,示範單位設於奧海城2期。。.

新!!: 西九龍和天賦海灣 · 查看更多 »

夜班 (電視劇)

《夜班》(Night Shift),是香港電視網絡所製作的全夜景警匪電視劇,由林文龍、林嘉華及湯怡領銜主演,并由林熹瞳、麥子樂、梁寶琪、郭鋒及陳詩慧联合主演。劇集以黑夜中的人和事作主題,多線故事並行,沒有戲份特別吃重的主角,其原始意念來自美劇《三更急先鋒》。.

新!!: 西九龍和夜班 (電視劇) · 查看更多 »

夜景

夜景一般是指晚上城市建築物的燈光形成的景像,有國家或地區是以燦爛夜景來吸引遊客,發展旅遊業。.

新!!: 西九龍和夜景 · 查看更多 »

奧運三寶

奧運三寶是位於香港西九龍港鐵奧運站周邊的三個上蓋物業發展項目的總稱,分別有維港灣,柏景灣及柏景灣二期的帝柏海灣。它們是港鐵奧運站的第一及第二期的上蓋物業發展項目,由港鐵公司聯同信和置業牽頭合作發展。.

新!!: 西九龍和奧運三寶 · 查看更多 »

奧海城

奧海城(Olympian City)為香港九龍大角咀以及旺角西西九龍填海區內的建築群,屬於港鐵奧運站物業發展項目,是九龍區主要商場及住宅之一,商場部份由信和置業發展及管理,住宅部份(即維港灣、柏景灣、帝柏海灣及帝峰·皇殿)則由信和置業及港鐵公司共同發展與管理。2012年,商場人流及營業額分別錄得25%及17%,升幅創新高,全年推廣費為4,000萬港元。現時奧海城平均平日人流為32萬人次。此外,2012年全年商場的營業額18億元,較2011年增長17%。.

新!!: 西九龍和奧海城 · 查看更多 »

學友光年世界巡迴演唱會

學友光年世界巡迴演唱會是香港歌手張學友在2007年及2008年於世界各地開展的一次巡迴演出活動,演唱會在中國內地稱為「張學友好久不見世界巡迴演唱會」。演唱會在各地均引起搶票熱潮,且在多地出現門票供不應求的情況。演出共進行105場,是近年來華人歌手舉辦演唱會規模最大的一次,可媲美他於1995年所進行的100場世界巡迴演唱會的演出數量。演唱會的主贊助商為AIG(美國國際集團)。.

新!!: 西九龍和學友光年世界巡迴演唱會 · 查看更多 »

官立嘉道理爵士中學(西九龍)

官立嘉道理爵士中學(西九龍)(Sir Ellis Kadoorie Secondary School (West Kowloon),簡稱SEKSS(WK))是一所以收錄非華語學生為主的男女英文中學,也是教育局特許的114間英文中學之一。校舍位於九龍大角咀西九龍填海區海帆道22號,佔地7741平方米,毗鄰大角嘴天主教小學(海帆道),鄰近凱帆軒、浪澄灣及維港灣。與學校有聯繫及收生背景近似的小學為官立嘉道理爵士小學。.

新!!: 西九龍和官立嘉道理爵士中學(西九龍) · 查看更多 »

宇晴軒

宇晴軒(The Pacifica)是位於香港九龍西九龍填海區荔枝角深盛路9號的私人屋苑,建築師為興業建築師樓,於2005年2月至8月入--。與昇悅居、泓景臺和碧海藍天同時興建,並合稱「西九四小龍」。土地前身為船廠,發展商為長江實業和新鴻基地產。單位可眺望維多利亞港煙花海景、荔枝角夜景、畢架山及獅子山全景。.

新!!: 西九龍和宇晴軒 · 查看更多 »

富多來新邨

富多來新村/富多來新邨(英文:Fu Tor Loy Sun Chuen)是香港一個私人住宅項目,位於九龍大角咀博學里。屋苑範圍呈梯形,形狀狹長,南北相向,共建有7幢住宅大廈及購物商場。項目由恆基兆業地產策劃,共分兩期發展:第一期於1980年落成,由3幢樓高14層的住宅大廈組成,每層有6伙,建築面積介乎300至400餘平方呎,屬小型單位;第二期於1981年落成,由4幢住宅大廈組成,一梯八伙,樓高和建築面積與第一期相若,整個屋苑合共提供700個住宅單位,以及一個位於基座、樓高兩層的購物商場。 1980年代初期落成的富多來新村,當時其南面仍為海旁,第一期的向南單位與油麻地避風塘祇有一街之隔,並可眺望渡船角、尖沙咀海運大廈及維多利亞港景色,第二期則位處於晏架街、櫸樹街等大角咀內街,較接近市場、工業大廈和一些舊式住宅大廈,景觀較遜;鄰近大角咀碼頭,有渡海小輪往返中環,以及多條巴士路線往返九龍和新界區,而步行前往旺角亦只需10-15分鐘,供給居民更多生活所需。 隨着大角咀配合西九龍填海工程,和策劃經年連接新機場的公路幹線和鐵路於1990年代竣工,把海港變成陸地,並在其上大興土木,富多來新村的景觀可謂大打折扣,但隨之而來的是有更方便的交通配套,以及大量新型商業和住宅項目落成,的確為屋苑以至整個大角咀帶來一番新氣象。現時,居民生活已不假外求,大同新邨、埃華街、毗連的新九龍廣場和「地標」奧海城成為他們的消閒好去處,昔日在海旁的大角咀碼頭現已變成西九龍公路和港鐵奧運站,往返香港各區的公共交通一應俱全,花費的時間亦比以往大幅減少。外在環境的劇變,令富多來新村增添一份獨特性--旺中帶靜,而單位價格與同區新落成住宅比較可謂有天淵之別,但在舊區中仍屬合理,呎價截至2012年中仍在$7,000元以下,適合初次置業人士作自住用途。.

新!!: 西九龍和富多來新邨 · 查看更多 »

富榮花園

富榮花園(英文:Charming Garden)是位於香港九龍半島西九龍填海區旺角西地段的屋宇,屬於私人參建的屋苑,其屋苑之發展商為其士發展國際有限公司全資附屬公司銳中有限公司,由周氏建築師事務所有限公司(周念申建築師)設計,耀榮建築有限公司承建,而管理公司為其士富居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及由香港房屋委員會負責監管發展過程及推售,富榮花園於1998年11月落成,並由其士集團旗下的其士富居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管理,整體實用率為86%。 富榮花園是九龍區甚至全香港最貴的二手綠表市場居屋之一,未補地價實呎價均超過一萬港元。.

新!!: 西九龍和富榮花園 · 查看更多 »

尖山隧道及沙田嶺隧道

尖山隧道(英文:Eagle's Nest Tunnel)及沙田嶺隧道(英文:Sha Tin Heights Tunnel),是香港的一組行車隧道,均為三線雙程分隔雙管隧道,車速限制分別為每小時80公里和70公里,於2008年3月21日早上7時正通車。此組隧道是連接市區與新界東的主要5條道路之一,同樣也是第二組連接九龍西和新界東之行車隧道,另外4條為獅子山隧道、大老山隧道、城門隧道及大埔公路。這兩條隧道是8號幹線青沙公路的主要部份,屬青沙管制區範圍,隧道人員獲授權執行《青沙管制區條例》。.

新!!: 西九龍和尖山隧道及沙田嶺隧道 · 查看更多 »

尖沙咀

尖沙咀(Tsim Sha Tsui),古称尖沙头,旧名香埗头,亦作尖沙嘴,是香港九龍油尖旺區的一部份,位於九龍半島最南端,隔維多利亞港與香港島對望,是進行商業、娛樂、文藝、旅遊及購物活動的地方,亦是香港著名的商業中心之一,終日人流熙來攘往。這裏設有多座不同主題的展覽館,當中包括太空館、歷史博物館、科學館和文化中心等。此外,這裏有不少高級酒店,其中包括著名的半島酒店,同時亦有著名景點、古蹟和特色建築如星光大道、尖沙咀鐘樓、1881(前水警總部)和柏麗購物大道。.

新!!: 西九龍和尖沙咀 · 查看更多 »

屏風樓

屏風樓或稱屏風樓宇,是指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數幢連在一起的建築物,形狀如屏風故因而得名,屏風樓的定義沒有一定的標準。密集的建築物阻擋光線及令風速減慢,而所產生的負面效應,亦被稱為屏風效應及熱島效應,這現象在1990年代後期,城市規劃失當和政府缺乏監管的高度密集的城市;如香港,引起了社會的關注。.

新!!: 西九龍和屏風樓 · 查看更多 »

展城館

展城館(City Gallery),是以香港未來的城市規劃與大型基礎設施為主題的展覽館,是由香港規劃署負責籌辦與管理。其前身於2002年7月3日啟用的香港規劃及基建展覽館,臨時館址一直位於香港中西區中環愛丁堡廣場3號地下,直至2009年4月開始暫停開放,並且遷往美利道停車場大廈的臨時館址,以騰出空間為原址進行擴建,成為永久展館。擴建工程於2012年6月完成,於8月20日開幕,並且更改名稱為展城館,於8月20日起正式開放予公眾參觀。.

新!!: 西九龍和展城館 · 查看更多 »

工業貿易大樓

工業貿易大樓(英文:Trade and Industry Tower)前稱啟德政府合署(Kai Tak Government Offices),是香港《啟德發展計劃》首階段的項目之一,位於香港九龍啟德前啟德機場北停機坪,地址為協調道3號,佔14,000平方米樓面面積,淨作業樓面面積為32,400平方米,供予近10個香港政府部門設立辦公室及設置一座社區會堂(已命名為「啟德社區會堂」)。.

新!!: 西九龍和工業貿易大樓 · 查看更多 »

巨輪

《巨輪》(Brother's Keeper)是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拍攝製作的時裝倫理電視劇,是由陳展鵬、鍾嘉欣、蕭正楠及田蕊妮領銜主演,並由阮兆祥、李司棋、劉江、張繼聰及李亞男聯合主演,監製為王心慰。此劇是2013無綫節目巡禮之一,亦是第十七屆香港國際影視展中無綫電視推介的17部電視劇之一。此劇於澳門拍攝外景,描述1980年至2013年年間港澳地區的33年歷史變遷。本劇是由澳門鉅記餅家特約贊助。故事中的「羅信記」也以鉅記餅家為原型。該劇被稱爲新版《龍的天空》。此劇女主角鍾嘉欣憑此劇以大熱姿態在《TVB 馬來西亞星光薈萃頒獎典禮2013》奪「最喜愛TVB女主角」及「最愛TVB電視角色」兩獎,成為雙料視--。 2015年7月,此劇原班人馬宣佈開拍續集《巨輪II》,續集在2016年8月29日晚於翡翠台首播。.

新!!: 西九龍和巨輪 · 查看更多 »

巴馬丹拿

巴馬丹拿(Palmer & Turner Group,P&T)曾經稱為公和洋行,是一个在远东地区历史悠久的英國投资建筑与工程事务所,服务范围包括规划设计、建筑结构以及机电工程。自1868年成立以来,该机构已经在许多亚洲城市、特别是上海和香港留下了大批风格多样的优秀作品,对于这两个城市的中心区(外滩和中环)风貌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新!!: 西九龍和巴馬丹拿 · 查看更多 »

上海灘 (品牌)

上海灘是香港的一間中國傳統服裝品牌,主力於高檔市場。 1994年,已故香港慈善家鄧肇堅之長孫鄧永鏘,以1億2,000萬港元在中環畢打街畢打行開設首間上海灘專門店,以1930年代上海的衣著設計為藍本。1995年鄧永鏘把上海灘大部份股權以1億200萬港元出售予南非Rembrandt集團,只擔任董事。現時其母公司是瑞士的歷峰集團 (Richemont Group),並計劃在2007年前開設共30間分店。 上海灘售賣貨品包括家居裝飾、禮品、中式傳統男裝、女裝及童裝如唐裝等。位於中環畢打行的旗艦店共有四層,佔地12,000平方呎。不過該旗艦店於2011年換上美國品牌A&F,月租約700萬元。 2017年7月4日歷峰集團出售上海灘 (品牌)給意大利服飾公司A.Moda,惟未有披露其交易作價.

新!!: 西九龍和上海灘 (品牌) · 查看更多 »

帝柏海灣

帝柏海灣(Central Park)是香港西九龍旺角西的一個私人住宅項目,是奧運站上蓋物業發展第二期項目,柏景灣二期物業,基座為奧海城二期,為「奧運三寶」屋苑之一,發展商是前地鐵公司(今港鐵公司)及由信和置業、中銀香港、嘉里建設、中國海外發展有限公司組成的財團。 帝柏海灣的地盤前身為油麻地避風塘,鄰近富榮花園及海富苑。交通方面,該屋苑鄰近亞皆老街,西面鄰近奧運站。.

新!!: 西九龍和帝柏海灣 · 查看更多 »

中九龍幹線

中九龍幹線(英文:Central Kowloon Route)是香港6號幹線的一部份,貫通九龍西油麻地、何文田、土瓜灣、啟德至九龍東的九龍灣,全線均為三線雙程分隔公路,全長4.7公里,包括長3.9公里的隧道。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於2016年1月15日授權進行工程,預計需時七年多完成,最快2025年竣工。2002年時工程預計造價為約100億元,政府於2016年《財政預算案》中公佈項目造價升至437億元。對於造價飆升,當局解釋100億元只屬初步估算,其後有就設計作出改善及加設新設施,惟有意見認為政府「報大數」,以避免工程一旦超支時難以要求立法會追加撥款。 中九龍幹線與3號幹線西九龍公路交匯,從西九龍填海區開始,經過甘肅街、加士居道地底穿越港鐵荃灣綫隧道下方、油麻地、何文田、土瓜灣至九龍灣,最後到達啟德發展區的都會公園附近,連接東南九龍T2主幹道往觀塘及將軍澳。該幹線可以減輕太子道、漆咸道、龍翔道、呈祥道、界限街、加士居道及亞皆老街各幹道擠塞情況。路政署預計中九龍幹線通車後,道路使用者在繁忙時間取道中九龍幹線,行程約為5分鐘,比較現時節省25至30分鐘。.

新!!: 西九龍和中九龍幹線 · 查看更多 »

中心商务区

中心商务区,是指一个大都市裡商业活动的集中地,這些區域可能同時是市中心,也有可能是市中心的一部分,甚至在市中心以外。一般來説,在歷史較悠久的城市,商務區經常是市中心的一部分,或者是市中心以外的新建城區,而在新興城市中商業中心區經常就是市中心。 日語和朝鮮語有「都心」或「繁華街」的用詞,意指都市或都會區的中心部分,兩者分別相當於中文裏的“市中心”、以及“大街”或--鬧區--。「都心」一詞也逐漸於華文世界使用,尤其是臺灣的新興都市計畫區,如新莊副都心等。 在新興城市中,由於缺少歷史中心區,商業中心區和市中心經常吻合。此類情況在北美洲特別普遍,在北美洲這種混合商業中心區暨市中心稱爲「Downtown」(原意指「下城」,但衍生泛指城市中心的繁華商業區或鬧區),原因是紐約市較早期發展的區域為曼哈頓島的南端,在地圖上剛好是城市的下方「Downtown」,後來紐約市逐漸向北發展,相對的就形成了「上城」(Uptown)。因此在北美洲Uptown可以泛指遠離市中心的市郊或是住宅區,Downtown則成為市中心的代名詞。而在同樣是新興城市的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地,某些城市將此類混合商業中心區暨市中心稱爲“CBD”,而其他城市則將其稱爲“City Centre”。.

新!!: 西九龍和中心商务区 · 查看更多 »

中國建築國際

中國建築國際集團有限公司(China State Construction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CSCI,)是一家中國資本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建築公司,是中國海外集團的子公司。它的業務包括承接香港政府及公營機構的物業發展、土木工程、項目管理及基礎建設項目。 中國建築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在開曼群島註冊,香港地址在灣仔軒尼詩道139號中國海外大廈。中國建築國際主席兼行政總裁為周勇先生。 於2010年的會計年度,營業額為140億港元,稅前溢利為13億港元。.

新!!: 西九龍和中國建築國際 · 查看更多 »

中環

中環(Central),又稱中區(Central District,簡稱Central),位於香港島中西區,是香港的商業中心及政治中心。 香港交易所、多家大型銀行、跨國金融機構及外國領事館都設在中環。香港的終審法院、禮賓府(前港督府)以及全港第二高建築物國際金融中心二期也位於中環。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總部、立法會綜合大樓和解放軍駐港部隊中環軍營則位於鄰近中環的金鐘添馬。 中環之名源於19世紀時香港華人對香港島北岸城區的通俗分區「四環九約」,「中環」為其中一環;至於港英政府對維多利亞城的官方分區則可分爲東、中、西三區,中環之地即「中區」。在此之後雖然中區的界線略有變化,但其核心區域一直都是中環一帶;後來香港政府也採納「中環」作爲官方地名,「中環」和「中區」也幾乎成爲同義詞,一般坊間應用多稱「中環」,「中區」則爲行政性的區劃。 中環也是香港的交通樞紐,是四條港鐵路線的交匯點,其中機場快綫通往赤鱲角香港國際機場。中環天星碼頭有頻繁渡輪橫越維多利亞港往來尖沙咀,港外線碼頭有定期航班往來離島。.

新!!: 西九龍和中環 · 查看更多 »

中環及灣仔填海計劃

《中環及灣仔填海計劃》(英文:Central and Wan Chai Reclamation)是一份在香港香港島區進行的大型填海計劃,旨在為中環灣仔繞道(即4號幹線重組工程)及多條擬建的鐵路支線提供土地,並且建造一條世界級的海濱長廊,為區內提供額外休憩及綠化用地,以提升維多利亞港海旁的吸引力。《中環及灣仔填海計劃》為5期進行,於1993年起啟動第一期,至今其中首4期已經完成,餘下《灣仔發展計劃》第2期進行中,預計於2017年後完成。.

新!!: 西九龍和中環及灣仔填海計劃 · 查看更多 »

中銀中心

中銀中心(Bank of China Centre)位於香港西九龍大角咀海輝道11號,鄰近奧海城一期,於2000年建成,樓高26層,總面積約36萬方呎。 中銀中心原名為奧海中心,由信和置業、嘉里建設、中國海外、嘉德置地(前稱新加坡發展置地,今稱凱德集團)及中銀集團聯合發展,落成後由信和集團持有,2001年5月以16億港元出售予中銀香港作為後勤總部,並易名為中銀中心。.

新!!: 西九龍和中銀中心 · 查看更多 »

丼丼屋

丼丼屋(ㄐㄧㄥˇ ㄐㄧㄥˇ ㄨˉ),Dondonya,是美心食品有限公司旗下於2010年開設的日式餐廳品牌,商標由日本女書法家紫舟(Shishu)所題。“丼”,普通話讀做jing3,粵語讀做dam2。.

新!!: 西九龍和丼丼屋 · 查看更多 »

布培

布培,OBE,SBS(,),英國殖民地官員和產業測量師,1993年至2002年出任香港政府地政總署署長。 布培1970年由英國來港,加入當時的工務司署地政測量處,出任產業測量師,1982年地政署成立後出任政府地政監督。1986年地政署併入新成立的屋宇地政署後,他於翌年晉升為首席政府地政監督,協助屋宇地政署署長統籌全港的地政和賣地事宜,另外又於1986年至1987年出任皇家特許測量師學會香港分會主席。1989年,核數署批評屋宇地政署估價失準,導致港府以過低的價格售出名下持有的160個陽明山莊豪宅單位,結果代表屋宇地政署答辯的布培在立法局政府帳目委員會上遭到多名立法局議員嚴辭質詢。 布培是地政總署(及其前身地政署和屋宇地政署)歷來唯一一位產業測量師出身的署長,也是該署最後一位外籍署長。他在任內經歷亞洲金融風暴,見證了香港物業市場的高低跌宕。受到1997年香港股市崩盤和物業市場市道低迷影響,布培任內港府賣地收益不復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前數年的可觀表現,相反,為免進一步拖累物業市場,地政總署配合時任行政長官董建華的決定,在1998年6月一度暫停賣地九個月,到翌年2月又根據行政會議的決定引入「勾地表」制度,企圖透過抬高賣地價格阻止樓格進一步下跌。 布培在地政總署一任九年,退休後移民地中海島國塞浦路斯,但仍有在香港從事商業活動,當中包括自2005年起獲長實集團主席李嘉誠旗下的泓富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委任為獨立非執行董事。他在2011年病逝於塞浦路斯,終年64歲。.

新!!: 西九龍和布培 · 查看更多 »

一號銀海

一號銀海(One SilverSea)位於香港九龍大角咀海輝道18號,發展商為信和集團,是西九龍新填海地區之臨海地標。近年樓價為奧運站高端屋苑指標。屋苑共有700個住宅單位,戶戶設有環保露台,另毗鄰港鐵奧運站及主要交通幹線。 一號銀海共有7幢摩天大廈,一字排開成為屏風樓。每幢樓宇每層有3個單位,單位A及單位B向南望油麻地避風塘海景,而單位C在北面,望向瓏璽。而在第1座頂層,命名為 Silver Dream,約3,300平方呎,除可俯瞰270度維港景色,還擁有樓高3層私家花園及38呎長的私家泳池。.

新!!: 西九龍和一號銀海 · 查看更多 »

九巴荔枝角車廠

九巴荔枝角車廠(KMB Lai Chi Kok Depot),俗稱荔廠或直角廠,是九巴的車廠之一,公司車廠代號LCKD-LCK,位於西九龍興華街西100號,廠徽為L。 荔枝角車廠車廠部分樓高3層,但內部則因每層樓底佔一輛雙層巴士的高度而將車廠分為5層。其主要管轄範圍為九龍西(深水埗區、油尖旺區、九龍城區)及新界南(荃灣區、葵青區)的路線,部份行走葵涌及荃灣區的龍運巴士路線的車輛亦隸屬該廠。廠內現時設有約65個維修車坑,提供近395個泊車位P.113,香港巴士(1933-2012),陳自瑜著,三聯書店出版。 荔枝角車廠另下轄兩所衛星車廠(青衣車廠及月輪街車廠)供旗下車輛停放。 所有在役的斯堪尼亞雙層巴士(斯堪尼亞K310UD(ASU),斯堪尼亞K280UD(ASUD))均由此廠管理 ,為此廠一大特色。另此廠還管理配置歐盟5型引擎的Enviro500 12米(ATEE)及配Volgren車身的富豪B9TL(AVD)共5種九巴獨有車型,全港首輛達歐盟六型排放標準的傳統動力巴士——富豪B8L(AVBWL),亦由此廠管理。 2012年5月9日雖與九龍灣車廠一同全冷,但因5月8日晚上轄下5A線(為九巴最後四條熱狗線之一,亦為該廠最後一條熱狗線)已宣告全冷,而成為第三間全冷服務的九巴主廠。 荔枝角廠為九巴最後一個仍有非低地台車輛的車廠,2017年7月6日ADS235(JD4215)行走8號線返抵總站一刻,九龍巴士載客車隊終告全面低地台化,代表空調巴士的白底紅線車身色彩從此退出歷史舞台。.

新!!: 西九龍和九巴荔枝角車廠 · 查看更多 »

九龍

九龍(Kowloon),與香港島及新界同為香港三大地域之一。九龍位於香港境內的地理中心,與南面的香港島隔維多利亞港相望。香港十八區中的五區屬於九龍,分別是油尖旺區、深水埗區、九龍城區、黃大仙區、觀塘區。九龍東、南和西面則被維多利亞港包圍,三面環海,因此地理上九龍亦稱為九龍半島。 1937年,九龍群山以南成為「新九龍」,但一般香港市民在生活中都不會刻意區分,統一稱為九龍;1968年5月起,兩者並與香港島一起重新分為十區。歷年來的填海工程,使九龍的面積不斷擴展,但仍是香港城市規劃之三大主要部份中最小的,截至2010年,九龍的面積約47平方公里,2011年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全港約有30%人口居於九龍。.

新!!: 西九龍和九龍 · 查看更多 »

九龍 (消歧義)

九龍可以指:.

新!!: 西九龍和九龍 (消歧義) · 查看更多 »

九龍南綫

九龍南綫(Kowloon Southern Link)前稱九龍南環綫,是香港港鐵西鐵綫的延伸路綫,從南昌站開始,向南延伸,經過西九龍,連接現有的尖東站,全長3.8公里,共3個車站。現在,港鐵西鐵綫由屯門站直接連到紅磡站。九龍南綫工程於2005年開始,於2009年8月16日通車,紅磡站成為現時東鐵綫和西鐵綫的終點站,尖東站改為隸屬西鐵綫。工程由當時的九廣鐵路公司規劃、批出合約及出資,但因兩鐵合併關係,該綫由香港鐵路有限公司(前身為地鐵有限公司)負責監督建造及營運,亦是最後一個使用九鐵工程合約編號的項目。.

新!!: 西九龍和九龍南綫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

九龍巴士(一九三三)有限公司(簡稱九巴;The Kowloon Motor Bus Co.,縮寫:KMB)為載通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旗下,是香港首間專營公共巴士業務的公司,於1933年成立;主要經營九龍及新界的專利巴士服務,截至2016年年底現經營384條巴士路線及共有3,920部巴士,當中3,756部雙層及164部單層巴士,是香港最大的專營巴士公司。2014年會計年度日平均載客量為261.7萬人次。.

新!!: 西九龍和九龍巴士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10線

九龍巴士10線是香港九龍的一條日間循環巴士路線,循環來往彩雲及大角咀,途經彩虹邨、鑽石山、黃大仙、九龍仔、窩打老道、油麻地、旺角西、大角咀及旺角,然後折返彩雲。 本線是全港單程行車時間最長的巴士路線,達127分鐘。.

新!!: 西九龍和九龍巴士10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12線

九龍巴士12線是香港九龍的一條日間巴士路線,來往海麗邨和尖沙咀東(麼地道),為西九龍新區的居民提供往返尖沙咀的服務。 此路線是九龍區「老牌」巴士線之一,現時服務幾乎整個西九龍填海區,屬該區其中一條主要路線,但是其歷史卻相當悠久,早在西九龍未開始填海之前已經存在,於填海之前主要途經荔枝角道(去程)/海壇街(回程)、大角咀道、上海街(去程)/新填地街(回程)等舊區(即當時的海邊一帶),亦曾經行走長沙灣道及青山道等之長沙灣一帶。而因應時代的發展,此線歷經多次改道,逐步分段由深水埗舊區改行西九龍填海區,至今與當初相比走線及服務對象大相逕庭。.

新!!: 西九龍和九龍巴士12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13D、13P線

九龍巴士13D線是香港九龍的一條日間巴士路線,每日清晨至午夜提供服務,來往寶達及維港灣,途經觀塘市中心、牛頭角道、新蒲崗、九龍城、旺角及大角咀,是九龍市區頭班車最早開出及服務時間最長的巴士路線。而13P線晨早特別班次,則由寶達開往長沙灣麗閣邨,途經觀塘市中心、九龍灣、旺角、深水埗等地方。本線與89線是兩條全日途經全段牛頭角道的巴士路線。.

新!!: 西九龍和九龍巴士13D、13P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215X線

九龍巴士215X線是香港九龍的一條日間巴士路線,來往藍田(廣田邨)及九龍站,途經觀塘、九龍灣、紅磡、尖沙咀東部及廣東道。其早上繁忙時間特別班次九龍巴士215P線則由藍田(廣田邨)單--往九龍站。.

新!!: 西九龍和九龍巴士215X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234A、234B線

九龍巴士234A線及九龍巴士234B線是香港新界荃灣區來往浪翠園及荃灣西站及巴士路線。前者屬特快線,途經屯門公路;後者則途經汀九及油柑頭。.

新!!: 西九龍和九龍巴士234A、234B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270A線

九龍巴士270A線是香港一條新界市區巴士路線,來往上水及尖沙咀東(麼地道)。 本線逢平日上午另設兩條特別路線: 九龍巴士270C線,逢星期一至五早上由粉嶺(聯和墟)單--開往尖沙咀東(麼地道)。 九龍巴士270P線,逢星期一至六早上由上水單--開往九龍站,途經清河邨、粉嶺南、青沙公路、大角咀、旺角、油麻地、佐敦等地區。.

新!!: 西九龍和九龍巴士270A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286C線

九龍巴士286C線是香港一條巴士路線,祇於平日繁忙時間提供服務,上午由馬鞍山(利安)開往深水埗(欽州街),黃昏由深水埗(北河街)開往馬鞍山(利安)。.

新!!: 西九龍和九龍巴士286C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33A線

九龍巴士33A線是由九巴營運的一條香港巴士路線,來往荃灣(如心廣場)及旺角(柏景灣)。.

新!!: 西九龍和九龍巴士33A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41線

九龍巴士41線是香港的一條巴士路線,來往青衣(長青)及九龍城碼頭,提供青衣島、長沙灣來往旺角、何文田、愛民邨、紅磡及土瓜灣的空調巴士服務。 本線與45線同為葵青區來往土瓜灣的巴士路線,兩者在美孚新邨以東的行車路線完全一致,同樣經何文田一帶前往九龍城碼頭。 特快特別路線241X由青衣(長青)單--開往愛民,途經青衣市中心、青荃路、西九龍公路及深旺道,只於星期一至五上課日提供服務,接載居住青衣的學生前往大角咀、油麻地及何文田一帶上課。.

新!!: 西九龍和九龍巴士41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44線

九龍巴士44線是香港一條來往青衣邨及旺角東站的日間巴士路線,是青衣島首條對外的專營巴士路線。.

新!!: 西九龍和九龍巴士44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52X線

九龍巴士52X線是香港的一條日間巴士路線,提供空調巴士服務,來往屯門市中心及旺角(柏景灣)。.

新!!: 西九龍和九龍巴士52X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60M線

九龍巴士60M線是香港新界的一條巴士路線,來往屯門站及荃灣站。1982年5月16日開辦至今,主要為全日到港島和九龍市區上班的屯門新市鎮居民服務。.

新!!: 西九龍和九龍巴士60M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66X線

九龍巴士66X線是香港的一條日間巴士路線,來往屯門(大興邨)及奧運站。.

新!!: 西九龍和九龍巴士66X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68X線

九龍巴士68X線是香港一條來往洪水橋(洪福邨)和旺角(柏景灣)的巴士路線。巴士阿叔事件就是在行駛這條路線的巴士上發生,但當時該路線是來往元朗(東)至佐敦(匯翔道)。2015年6月6日起,68X全面縮短路線至旺角(柏景灣),不再經油麻地及佐敦。 九龍巴士268X線是68X的輔助路線,為特快路線,來往洪水橋(洪福邨)和佐敦(渡華路),取道西九龍走廊,不經深水埗及美孚。268X線起訖點雖與63X線相同,但取道大欖隧道,不途經屯門新市鎮。2015年6月6日起,本線提升至全日行走。.

新!!: 西九龍和九龍巴士68X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6A線

九龍巴士6A線是香港九龍市區的一條已停辦的日間巴士路線,停辦前提供空調巴士及非空調巴士服務,行走尖沙咀碼頭及荔枝角之間。.

新!!: 西九龍和九龍巴士6A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848線

九龍巴士848線是香港馬場巴士路線,由沙田馬場單--前往葵芳鐵路站,以荃灣、大窩口及葵涌居民為主要服務對象。.

新!!: 西九龍和九龍巴士848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8號線

九龍巴士8號線是香港九龍市區的一條日間巴士路線,來往尖沙咀碼頭及九龍站 ,書名:九龍區巴士路線與社區發展,ISBN 9789888263059,出版商:中華書局 (香港),出版日期:2013年7月,第59頁。途經尖沙咀東、紅磡、何文田及油麻地等地。 本線兩邊總站均在油尖旺區,但途經九龍城區紅磡及何文田多個住宅區。如要乘搭直接來往尖沙咀及九龍站的交通工具,可乘坐九龍區專線小巴77M線、九巴215X、281A或296D線,亦可由九龍站步行至柯士甸站一帶乘車直接往來尖沙咀。.

新!!: 西九龍和九龍巴士8號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站 (港鐵)

九龍站(Kowloon Station)是香港港鐵在兩鐵合併前,港鐵及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的前稱分別為地鐵(地下鐵路)及地鐵公司。東涌綫與機場快綫上一個車站,也是東涌綫與機場快綫過海前最後一個車站,位於油尖旺區的油麻地雅翔道,鄰近未來廣深港高速鐵路西九龍站,並位處於西鐵綫的柯士甸站以西。九龍站於1998年6月22日啟用。 九龍站與柯士甸站並非為東涌綫與西鐵綫正式的轉車站,乘客若在兩個車站間轉乘,無論使用八達通還是單程車票,均需當作兩段車程處理,並繳納再入閘收費。乘客須於南昌站轉乘,方能享有再入閘收費調減。不過港鐵已經安排機場快綫的「免費港鐵接駁服務」擴展至此站及柯士甸站之間,乘客可於九龍站出閘後經C1出入口步行前往柯士甸站;如果持有承認乘搭機場快綫的有效憑證,亦可乘搭機場快綫穿梭巴士K1線,更方便地於柯士甸站轉乘西鐵綫。乘搭機場快綫的乘客能夠在此站進行預辦登機服務。.

新!!: 西九龍和九龍站 (港鐵) · 查看更多 »

九龍站公共運輸交匯處

九龍站公共運輸交匯處(英文:Kowloon Station Public Transport Interchange)位於九龍油尖旺區西九龍填海區雅翔道,連接港鐵九龍站及其上蓋物業Union Square,為一個室內坑狀公共運輸交匯處。現時有9條巴士路線及5條專綫小巴路線以此為總站。 當廣深港高速鐵路落成後,本總站成為其中一個接駁高鐵西九龍站的公共運輸交匯處。.

新!!: 西九龍和九龍站公共運輸交匯處 · 查看更多 »

九龍西選區

九龍西選區是香港立法會選舉地區直選的選區之一,範圍包括整個九龍半島和新九龍西部以及地理上處於九龍東的啟德,即包括九龍城區、深水埗區及油尖旺區。.

新!!: 西九龍和九龍西選區 · 查看更多 »

九龍政府船塢

九龍政府船塢是香港昔日一個政府船塢,位於九龍尖沙咀廣東道,前佐敦道碼頭以南,於1997年停用拆卸。 九龍政府船塢原稱九龍海軍船塢,在船塢建成前已是英軍軍艦的停泊地點。1930年代,由於香港島的添馬艦海軍船塢已不敷應用,故軍方於1934年興建了九龍海軍船塢,並設立了魚雷廠。1938年,英軍的香港仔分塢及昂船洲軍械廠落成時,九龍海軍船塢內部份設施並移往該兩處。 1959年10月,英軍將船塢交予香港政府,作為民用船塢,船塢遂改為現稱,並設立了香港海事處的工場和倉庫。1970年代,舊尖沙咀消防局不敷應用,船塢南部的魚雷廠被拆卸興建新消防局。1990年代,船塢也成為香港海關海域行動組的駐地。 1997年,隨著西九龍填海工程,九龍政府船塢對開海面變成陸地,船塢遂停用拆卸,被位於昂船洲的昂船洲政府船塢所取代,現成為港鐵西鐵綫九龍南綫柯士甸站的一部份。.

新!!: 西九龍和九龍政府船塢 · 查看更多 »

仁愛堂

仁愛堂(英文:Yan Oi Tong)是香港一個非牟利慈善組織,原為屯門青山鄉的宗族善堂,於1977年註冊為慈善團體。仁愛堂在香港屯門、元朗、大埔、沙田、荃灣、葵青、將軍澳、銅鑼灣和尖沙咀及西九龍等地方提供教育、醫療及康體等福利服務,總部位於屯門啟民徑18號仁愛堂賽馬會社區及體育中心,現任主席為李愛平主席的話,仁愛堂。 為籌募服務經費,每年10月與無綫電視合作舉行的籌款節目,是無綫電視慈善節目之一。.

新!!: 西九龍和仁愛堂 · 查看更多 »

廣東道政府合署

廣東道政府合署(Canton Road Government Offices)位處香港西九龍廣東道393號,建於1971年,樓高14層,是一座最早期的政府辦公大樓。大樓內曾是香港漁農處(今漁農自然護理署)等多個部門的辦事處,但隨著長沙灣政府合署於2000年7月28日啟用後,此建築物已空置,只餘政府統計處普查及人口統計科的辦事處及九廣鐵路公司九龍南線的辦事處。2009年9月,政府統計處普查及人口統計科遷往城東誌二座8-10樓(其後於2015年5月14日再遷往啟德工業貿易大樓9樓)。2010年9月,港鐵項目辦事處也分別遷往紅磡和錦田大樓(而九龍南線辦事處亦因此延線通車而關閉)。 另外,廣東道政府合署以前曾設有政府船塢(九龍政府船塢)、郵政局及工場,但隨著西九龍填海工程而騰空,隨後拆卸。此外大樓曾於2001年設置「超級數碼中心」,但因為需要在短期內交還政府產業署,故於2004年10月21日起停止運作,而郵政局亦於2007年12月31日正式關閉。 因應港鐵柯士甸站上蓋物業之建造工程,項目於2013年6月命名為「The Austin」,廣東道政府合署已於2010年11月永久封閉,並於2010年12月起清拆。 File:MTR AUS (24).JPG|圖右為正在拆卸的廣東道政府合署.

新!!: 西九龍和廣東道政府合署 · 查看更多 »

廣深港高速鐵路

廣深港高速鐵路(Guangzhou-Shenzhen-Hong Kong Express Rail Link,简称XRL),簡稱廣深港高鐵,是一條連接中國廣東省廣州市、深圳市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高速鐵路。線路始於廣州南站,終到香港西九龍站,全長142公里,共設7個車站。路線最高設計時速350公里,現時最高運營時速300公里。 鐵路主要為广州市、東莞市、深圳市及香港連接全中國的高速鐵路網絡,提供長途高速鐵路客運業務,並兼任數地之間的城際客運服務。 線路北端與京廣高速鐵路相連,形成“四縱四橫”鐵路快速客運通道及「八縱八橫」高速鐵路主通道中的「一縱」。 鐵路分為三段建設,其中最早的廣州南至深圳北段由2005年12月起建設,並於2011年12月26日率先通車運營;深圳北至福田段於2015年12月30日通車運營;而福田至香港西九龍段於2010年起建設,預計於2018年9月通車。.

新!!: 西九龍和廣深港高速鐵路 · 查看更多 »

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

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Guangzhou-Shenzhen-Hong Kong Express Rail Link Hong Kong Section;於規劃初期稱區域快線)是中國廣深港高速鐵路位於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部份,起屹於西九龍填海區西九龍站,止於與深圳的邊界,總長26公里,途經油麻地、大角咀、深水埗、葵涌以及新界的大帽山、石崗、雞公嶺、牛潭尾及米埔等地的地底。沿途不設站,最高營運時速為每小時200公里,每方行車方向每小時可以接載約10,000名乘客。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通過與廣深港高速鐵路廣深段連接,與38,000公里長的中國高速鐵路系統網絡相連。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在工務計劃下撥款興建高鐵香港段,並最終經九鐵公司擁有該段鐵路,造價為853億港元(約合110億美元,至2015年5月超資約32%;當中鐵路系統的建造工程佔逾600億港元,非鐵路系統的工程(包括,但是不限於西九龍交通改善工程)佔逾118億港元,及對橫台山菜園村的特別優惠賠償金額佔了8,600萬港元,備用資金佔21億元。)。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於2009年10月20日由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落實興建,於2010年1月16日獲得立法會財務委員會通過撥款,於同年4月動工,原定預計於2015年竣工及通車,後來延至預計於2016年竣工、並以2017年年底通車為目標,但於2015年5月因工程嚴重延誤而大幅延遲至2018年第三季通車。 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獲政府委託進行高鐵香港段的設計、建造、測試和試行運作,由路政署監察項目的落實。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決定應以象徵式價格把營運高鐵香港段所需的土地或就該等土地所享有的權益或其他權利歸屬九廣鐵路公司,以及把高鐵香港段的動產轉讓予九鐵公司。九鐵公司將隨後按《服務經營權補充協議》,把營運高鐵香港段的授予港鐵公司。政府作為九鐵公司的唯一股東,日後九鐵公司派發股息時,政府可因九鐵公司從港鐵公司收取服務經營費而間接得益。 截至2018年3月,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整體工程已完成超過99%。3月23日下午,高鐵香港段項目主要工程竣工典禮在香港舉行,列車命名为「动感号」,并于4月1日开始试运行,4月3日起因出軌事故暫停試車,4月13日恢復試車。全线目標在2018年9月通車。 在2018年5月,港鐵向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提交有關2018年港鐵票價調整的文件,文件中的港鐵路綫圖把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命名為高速鐵路(High Speed Rail)。.

新!!: 西九龍和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 · 查看更多 »

佐敦

佐敦(Jordan),位於香港油尖旺區西南部,位置為尖沙咀以北,油麻地以南,佐敦道自西向東穿越此地。因為港鐵佐敦站和佐敦道都位於此地區中心位置,所以香港市民逐漸習慣把這裡稱為「佐敦」,實際上地區西部以前名為官涌,情況就如香港其他地區一樣,都因為鐵路站的命名和選址而影響周邊地區發展,如太子。很多香港人已經將此站周圍稱為佐敦,取代了原先的地名。.

新!!: 西九龍和佐敦 · 查看更多 »

佐敦道

佐敦道(Jordan Road)是香港九龍油尖旺區的一條道路,西起海寶路,東至加士居道,連接西九龍填海區(九龍站)及伊利沙伯醫院一帶。此道路於1887年建成時原名第六街,1909年3月區內街道名稱重整時改為現時的名稱,同年5月再將加士居道南一併列入佐敦道。根據《南華早報》於1909年5月31日刊登的一篇讀者來函指出,與區內其他以英國外交官命名的街道一樣,佐敦道是以時任英國駐華公使朱邇典爵士(即佐敦爵士)命名。 佐敦道最西端原來為佐敦道碼頭,但是香港政府在1990年代將佐敦道碼頭拆卸以進行西九龍填海工程,將佐敦道伸展至西九龍填海區。 佐敦道所處的地方原名官涌。1970年代,香港地鐵興建「修正早期系統」(有關路段現屬荃灣綫),並在彌敦道與佐敦道交界處設一車站,以佐敦道之名命名為佐敦站。從此以後,該區亦被慣稱為佐敦。 佐敦道食店林立,是吃飯的好地方。而在附近的寶靈街、上海街等街道,是步行往尖沙咀的途徑之一。 佐敦道是公共小巴政策下,於九龍半島可以行駛的範圍內的南端盡頭。佐敦道以南,除西區海底隧道外,禁止公共小巴進入。2011年1月13日起,禁區範圍進一步擴充,介乎加士居道與廣東道之間的佐敦道西行,以及介乎南京街與佐敦道之間的彌敦道南行皆禁止公共小巴進入。此外,公共小巴曾經於文匯街設立總站,因為位置接近佐敦道碼頭而稱為「佐敦道」總站,其後改於佐敦道以北及甘肅街以南的街道作總站,但總站名稱不變。.

新!!: 西九龍和佐敦道 · 查看更多 »

佐敦道碼頭

佐敦道碼頭,位於香港九龍油尖旺區官涌西部渡船角,曾經為九龍規模最龐大的碼頭之一,今已拆除。現時佐敦道碼頭舊址部分是港鐵西鐵綫柯士甸站及高尚住宅The Austin。.

新!!: 西九龍和佐敦道碼頭 · 查看更多 »

佐敦(匯翔道)巴士總站

佐敦(匯翔道)巴士總站(英文:Jordan (Wui Cheung Road) Bus Terminus)是一個位於香港九龍油尖旺區西九龍的巴士總站,於2003年2月23日開放,把佐敦道碼頭為終點站的巴士全都遷至匯翔道巴士總站。此總站為廣深港高速鐵路發展地區之一,為配合西九龍站工程,本總站已於2009年12月20日關閉,總站內的巴士路線於關閉當天早上遷往九龍站及佐敦(渡華路)。.

新!!: 西九龍和佐敦(匯翔道)巴士總站 · 查看更多 »

佐敦(渡華路)巴士總站

佐敦(渡華路)巴士總站(英文:Jordan(To Wah Road)Bus Terminus)是香港油尖旺區的一個巴士總站,位於西九龍渡華路近民眾安全服務隊總部,於2009年12月20日開放,基於佐敦(匯翔道)巴士總站的用地屬於廣深港高速鐵路工程的一部份,為配合工程發展,因此把該總站為終點站的9條巴士路線遷至渡華路巴士總站,現有9條巴士路線以此站為總站。此站與先前已消失的匯翔道總站均是臨時性質,待廣深港高速鐵路落成後,此站將遷往西九龍站巴士總站或現有九龍站公共運輸交匯處。 至於巴士總站原有的地皮,政府計劃在廣深港高速鐵路通車後,以短期租約方式把該用地轉作臨時停車場,預料可提供約700個私家車泊車位,替代受中九龍幹線工程影響而須拆卸的油麻地多層停車場。.

新!!: 西九龍和佐敦(渡華路)巴士總站 · 查看更多 »

匯翔道

匯翔道(Wui Cheung Road)是香港西九龍填海區的一條道路,於1998年通車。旁邊曾設有佐敦(匯翔道)巴士總站,以取代佐敦道碼頭巴士總站,已於2009年12月20日關閉。2011年1月2日,配合廣深港高速鐵路西九龍站的工程,匯翔道被大幅縮短,柯士甸站到連翔道的一段永久封閉。.

新!!: 西九龍和匯翔道 · 查看更多 »

圓方

圓方(英文:Elements)位於香港西九龍柯士甸道西1號,九龍站上蓋Union Square之內,環球貿易廣場之下,是香港一座大型購物商場,於2007年10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商場開幕典禮在2007年11月16日舉行。圓方樓高4層,面積達100萬平方呎,由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旗下的Premier Management Services管理。商場設有戲院,命名為The Grand Cinema,提供12個影院1600座位的戲院,是本港最多院數的戲院,已於2007年10月中開始營業,亦是首個擁有杜比全景聲技術的戲院。發展商聲稱商場設有全香港最豪華的洗手間,10個洗手間共耗資1000萬興建。此外商場也設有溜冰場the rink,收費為每分鐘$1.0-$1.5港元,以八達通收費,而且是香港唯一一個並非由業主經營、自負營虧的溜冰場。由香港童裝品牌Chickeeduck營運。 圓方商場還有一項特別之處,就是商場內的洗手間設施或禮賓處有免費糖果贈送。 雖然圓方比其他大型商場有更多設施也更寬敞,可以提供更舒適的購物體驗,但由於圓方所在的西九龍填海區目前仍然處於建築發展期,而且遠離尖沙咀和油麻地的傳統旅遊區範圍,加上並非位處可以直達深圳的東鐵線沿線上,圓方商場的人流明顯較其他大型商場少,也未能發揮對水貨活動的分流作用,這種情況要待位處圓方旁邊的高鐵總站落成後才有望改善。.

新!!: 西九龍和圓方 · 查看更多 »

國際金融中心 (香港)

國際金融中心(簡稱國金;英文:International Finance Centre;縮寫:IFC)是香港作為世界級金融中心的著名地標,位於香港島中環金融街8號,面向維多利亞港。由地鐵公司及新鴻基地產、恒基兆業、香港中華煤氣及中銀香港屬下的新中地產所組成的IFC Development Limited發展、由美國建築師西薩·佩里擔任設計建築師及由著名香港建築師嚴迅奇擔任項目建築師,其總樓面面積達43萬6千平方米。現為恒基兆業地產和香港金融管理局總部的所在地。國際金融中心二期於2003年落成時,成為當時全球第五高、大中華地區第二高及香港第一高的建築物,直至被環球貿易廣場取代香港第一高的地位。.

新!!: 西九龍和國際金融中心 (香港) · 查看更多 »

利奧坊

利奧坊(Square Mile)為恆基兆業旗下位於香港九龍西九龍大角嘴的商場群,佔地約20萬方呎,全數約60家商舖由2018年起分批開業。 整個商場暫時共分四期組成,各期商場以步行街為概念,分別位處於利奧坊·曉岸、利奧坊·凱岸及其餘未落成項目的基座,目前只有第一期(即住宅利奧坊·曉岸基座)已開業,其餘期數則還在興建中,另外發展商於區內亦收購三個重建項目,並已公佈住宅部份同列為「利奧坊系列」,唯未有提及商場部份,故未知商場部份會否跟系列一樣共設七期。.

新!!: 西九龍和利奧坊 · 查看更多 »

喃嘸山

喃嘸山,又名嘉頓山和水庫山、煙墩山,高90.6米,是香港深水埗區的一座小山丘。西面山腰靠近大埔道,北面為澤安邨,1998年啟德機場關閉前有一座飛機訊號燈塔,有行車徑方便維修員上山。嘉頓山之名來自山下附近的嘉頓麵包廠房,現為附近居民的晨運徑。遊人步行15分鐘登上山頂,便能夠俯瞰深水埗和石硤尾的公共屋邨和舊式唐樓,並眺望昂船洲大橋,是欣賞及拍攝夕陽和西九龍夜景的熱門地點。市面上的地圖只顯示了晨運徑的路徑,並沒有顯示此山的名字,其原因可能是「嘉頓山」只是居民約定俗成的稱呼,而非政府正式確認的地名。 美荷樓青年旅舍(石硤尾邨41座舊址,1954年建成,一級歷史建築)及萨凡纳艺术设计学院(SCAD,北九龍裁判署舊址,二級歷史建築)後均有晨運徑可以到達嘉頓山,短短十數分鐘就可登頂。 1980至90年代有多部電影及電視在嘉頓山拍攝,例如電影《喋血街頭》、《一本漫畫闖天涯》、TVB劇集《男兒本色》、《怒火街頭》、《怒火街頭2》、香港電台電視劇《性本善》等。在電影《喋血街頭》、《一本漫畫闖天涯》中可見已拆卸的行車徑和飛機訊號燈塔舊貌。 2017年3月,九龍西立法會議員梁美芬在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提出興建觀景台及升降機,希望讓居民及遊客欣賞深水埗日夜美景。結果被本土研究社成員陳劍青批評有關建議畫蛇添足,並無考慮到實際需要,認為山野景點化,只會帶來破壞。.

新!!: 西九龍和喃嘸山 · 查看更多 »

冠城鐘錶珠寶

冠城鐘錶珠寶集團有限公司(),前身為「中國海澱集團有限公司」,則是由中國光大科技換取上市的,主要業務包括產銷鐘錶及時計業務,包括依波錶、羅西尼等品牌,除此之外,還包括地產投資等產業。 民營企業家韓國龍,再從中國光大集團收購本公司股權,更名為中國海澱至今,那時是2004年12月4日。 而在2011年初,冠城計劃出售福州大通股權,以專注於生產和分銷鐘錶業務。 2013年4月25日中國海澱以8,600萬瑞士法郎(約7.138億港元),收購崑崙錶(Montres Corum)的股權控股公司。收購將會以4,700萬瑞士法郎(約3.9億港元)及按發行價配發及發行不超過4.5億股代價股份的方式來償付。當中發行價為每股代價股份約0.0964瑞士法郎(約0.8港元),配發股份相當於該公司現有已發行股本約10.41%及經發行代價股份擴大的已發行股本9.43%。收購結束後,崑崙錶及其附屬公司成為中國海澱的附屬公司。 2014年4月14日中國海澱集團,旗下全資附屬國際飛迅與一間英國手錶公司The Dreyfuss Group Limited訂立收購協議,以2,700萬英鎊(折合約3.51億港元)收購Dreyfuss全部已發行股本 其品牌組合包括於英國中檔市場最佳 瑞士鐘錶品牌、據點遍佈全球逾45個國家的瑞士中端市場品牌Rotary、瑞士優質品牌Dreyfuss & Co.及英格蘭優質品牌J & T Windmills。.

新!!: 西九龍和冠城鐘錶珠寶 · 查看更多 »

凱帆軒

凱帆軒(Hampton Place)是香港西九龍奧運站的一個臨海而建的私人屋苑,位於香港西九龍海帆道11號。由長江實業發展,建築師為興業建築師樓有限公司,開則上3座物業並排而建,清一色屬兩房間隔,實用面積426至507平方呎,全部以長廳開則,部分有露台。此外屋苑設頂層連天台特色單位。物業總數880伙其中佔七成半享有保障的西南或西北海景。.

新!!: 西九龍和凱帆軒 · 查看更多 »

凱旋門 (香港)

凱旋門(The Arch)是香港一個豪華住宅物業樓盤,由新鴻基地產及前地鐵公司(今港鐵公司)合作發展,由新鴻基工程有限公司擔任建築師,總承建商為新輝建築有限公司(新鴻基集團旗下機構),位於香港西九龍尖沙咀柯士甸道西1號。其名字意義與世界各地的凱旋門無直接關係,只是參考巴黎凱旋門的外形概念而得名,事實上是由4幢住宅大廈組成的一個像拱門的建築群。 凱旋門位於機場快綫九龍站上蓋,面臨維多利亞港,景觀優良,可以一覽維港及港島之景色,鄰近是規劃中的西九龍文娛藝術區。凱旋門共有4座住宅大廈,合共1,054個住宅單位,2005年開始預售樓花,其間引起個別單位呎價3萬港元的新聞。 凱旋門已經在2006年1月落成入伙。 這座造型獨特的建築物,在500呎高層之上(即門廊位置),設置有摩天住客會所(Sky Club),25米長的「空中」泳池,也有健身室等設施,亦為其賣點之一。凱旋門由於有獨特的地理位置,既位於市區亦有良好維港觀景,這樣的物業在香港這個地少人多的地方是相當有限的,因此引來不少置業人士及富豪買家之注目。 凱旋門在其77至79層高樓頂上,有5個複式「天際獨立屋」,呎價高達32000港元,被喻為天價,售價超過兩億港元,是世界上最貴的住宅物業之一。該批天價單位亦牽起了一陣風波,引起廣泛觸目而提高了樓盤的知名度,也帶動該樓盤其他單位的銷售。在連帶關係影響下,香港的豪宅銷售市場曾一度被受刺激,甚至創出比1997年金融風暴之前的更高叫價。.

新!!: 西九龍和凱旋門 (香港) · 查看更多 »

啟德發展計劃

《啟德發展計劃》(英文:Kai Tak Development,縮寫:KTD)是香港的都市更新及發展計劃,總規劃面積達328公頃,涉及九龍前啟德機場,及毗連的馬頭圍、九龍城、新蒲崗、黃大仙、九龍灣和觀塘一帶邊區,糅合社區、房屋、商業、旅遊及基礎建設用途。預計啟德的居住人口為86,500人,興建3萬個住宅單位(包括13,368個公共屋邨單位)、酒店房間6.4萬個,零售及辦公室的總樓面面積逾1,440萬平方呎,休憩用地逾110公頃。 《啟德發展計劃》前身為《東南九龍發展規劃》,是因應啟德機場搬遷之後,將鄰近海面(即原來整個九龍灣)填海並連同機場用地重新發展,規模較西九龍填海區更大;經過多年研究,受到灣仔填海計劃第2期的訴訟影響,香港政府於2004年7月重新就此檢討,以「不填海」原則重新規劃,並且諮詢至2006年,最終於2007年11月6日由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通過新修訂《啟德分區計劃大綱圖》,《啟德發展計劃》正式啟動,興建包括啟德體育城、都會公園、郵輪碼頭、酒店、住宅、商業及娛樂等核心建築項目,首階段項目於2013年或以前陸續地落成,次階段項目將會於2016年或以前陸續地落成,終階段項目將會於2021年或以前陸續地落成,即預計於2021年全面竣工。 此外,《啟德發展計劃》納入為於2012年啟動的《起動九龍東》計劃之一部分。.

新!!: 西九龍和啟德發展計劃 · 查看更多 »

啟德隧道

啟德隧道(Kai Tak Tunnel,簡稱啟隧、機隧,因前稱為機場隧道,故啟德機場停用後亦被稱為舊機場隧道)是香港一條雙程雙線分隔管道行車隧道,位於前啟德機場跑道下方,全長1.26公里,車速限制為70公里,連接馬頭角及九龍灣。啟德隧道的一大特色,就是東行管道內有支路,通往宋皇臺道。隧道交通督導員獲授權在隧道範圍內執行香港法例368章《行車隧道(政府)條例》。.

新!!: 西九龍和啟德隧道 · 查看更多 »

啟德機場

啟德機場(1925年1月24日—1998年7月6日)是香港一座已停用的民用機場,位於九龍九龍城區。於1962年至關閉期間正式名稱為香港國際機場、香港啟德國際機場。1998年赤鱲角機場落成後,啟德機場同時關閉,並承接後者的「香港國際機場」名稱。 啟德機場運作時為全球最繁忙的國際機場之一,客運量全球第三,貨運量全球第一。然而,極為繁忙的啟德機場座坐落於香港市區,只有一條跑道,而且周圍均屬於高密度樓房,空域狹小,在安全及需求考慮下,香港政府於1989年選址大嶼山西北面的赤鱲角填海興建新機場。新機場工程歷時8年,於1998年7月啟用,同時啟德機場完成其歷史任務,正式關閉。啟德機場運作時曾經有「全球十大危險機場」的稱號。經過多年的研究及討論,香港政府在啟德機場的原址推出《啟德發展計劃》。.

新!!: 西九龍和啟德機場 · 查看更多 »

八萬五建屋計劃

八萬五建屋計劃,簡稱八萬五,是時任香港行政長官董建華在1997年度施政報告提出的一項政策。董建華提出每年供應不少於85,000個住宅單位,希望10年內全港七成的家庭可以自置居所,輪候租住公屋的平均時間由6.5年縮短至3年。 這項政策的推出,再加上亞洲金融風暴,使香港樓價一落千丈,普遍私人物業在5年多的時間內貶值70%,很多中產階級成為負資產,香港經濟一片蕭條,直到2003年SARS爆發過後才逐漸復蘇。.

新!!: 西九龍和八萬五建屋計劃 · 查看更多 »

元朗新市鎮

元朗新市鎮是香港九個新市鎮之一,座落於香港新界西的元朗區,是元朗第一個新市鎮,人口約15萬,由大橋、水邊圍、雞地、水牛嶺等地方發展而成。現在也向北延伸至東頭工業區、元朗工業園(前稱元朗工業邨)及朗屏邨等地,及向南延伸至大旗嶺。元朗新市鎮大致範圍東至新時代廣場附近,南面被元朗公路包圍,西面則伸延至朗天路。.

新!!: 西九龍和元朗新市鎮 · 查看更多 »

「還我普選」元旦大遊行

還我普選」元旦大遊行是香港一場於2010年1月1日舉行的遊行,由民主動力和泛民主派聯合主辦。遊行的目的,主要是爭取香港市民的普選權、取消功能組別,也有不少示成者要求釋放劉曉波,要求政府解決雷曼事件,和反對興建廣深港高鐵等。主辦者表示,有三萬人參加遊行,比原先估計的一萬人多三倍。警方則指有9000人「抵達中聯辦」。.

新!!: 西九龍和「還我普選」元旦大遊行 · 查看更多 »

碧海藍天

碧海藍天(Aqua Marine)是座落香港九龍長沙灣西九龍填海區深盛路8號的一個私人住宅物業項目,發展商為恒隆地產及現代建設,梁黃顧建築師(香港)事務所有限公司負責建築設計,物業有5座,合共提供1,616個單位,住宅面積約662至784平方呎,複式單位約1,593至1,609平方呎,於2003年建成,與昇悅居、泓景臺和宇晴軒同時興建,並合稱「西九四小龍」。 碧海藍天是用作政府資助及私人住宅混合式發展計劃用途。原本計劃港府會在當中隨機抽出30%的實用樓面面積單位作資助房屋出售,其餘單位由發展商以私樓形式在市場出售。 但在2002年,政府公布停止推行混合式發展計劃,並決定將有關項目內擁有業權的單位轉為私人單位讓發展商在市場出售。按政府與發展商的協議,項目內所有單位,將由發展商以私人單位形式在市場出售。政府並委託香港房屋協會協助監察這些單位的出售過程。政府將收取出售擁有業權的三成單位應得的淨收益。 2016年起,發展商恆隆推出一批積壓已久的住宅單位發售(包括本屋苑少量貨尾單位),碧海藍天的單位正式售罄。.

新!!: 西九龍和碧海藍天 · 查看更多 »

秀茂坪紀律部隊宿舍

茂坪紀律部隊宿舍(英文:Sau Mau Ping Disciplined Services Quarters)是香港一座位於九龍觀塘區秀茂坪和康徑1號(秀茂坪警署旁)的紀律部隊宿舍住宅群,於2002年落成及入伙,由兩幢分別樓高37層及36層的住宅大廈組成,一梯8伙,共584個單位,其中494個單位供給警務人員申請,其餘分配則分記予消防處、懲教署、香港海關及入境事務處人員。 配合《紀律部隊宿舍第二期調遷計劃》,來自長沙灣和堅尼地城(C座)已婚初級警務人員宿舍的家庭,可以選擇申請入住新落成的西九龍或者秀茂坪紀律部隊宿舍單位。2002年6月11日,由政府產業署陸續點收單位後,新落成的宿舍共298個單位,通過第五期《自選單位計劃》,獲配給受調遷計劃影響的家庭。 秀茂坪紀律部隊宿舍外形設計新穎,內部用料及設備均優質,所有單位均為三房兩廳設計(連入牆衣櫃),用料包括柚木地板、牆身髹油、廚房包邊廚櫃、工作面鋪實心材料、假天花頂浴室、洗手盆鋪雲石檯面及大門鐵閘,廚房和浴室設備一應俱全,部分單位,例如噪音標準逾70分貝,將會安裝有窗口式冷氣機,宿舍公共設施則有停車場、兒童遊樂場、會所、花園平台及緩步徑等。.

新!!: 西九龍和秀茂坪紀律部隊宿舍 · 查看更多 »

米其林餐廳列表

本表列出獲得《米其林指南》星級評鑑肯定的餐廳。.

新!!: 西九龍和米其林餐廳列表 · 查看更多 »

綠表置居計劃

綠表置居計劃(Green Form Subsidised Home Ownership Scheme),簡稱「綠置居」,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一個住宅施政方案,由前行政長官梁振英於2015年《施政報告》中建議香港房屋委員會選擇合適的正在興建的公屋項目,以先導計劃形式出售給主要為現有公屋租戶及合資格「綠表」人士,單位定價比傳統居屋低廉,回應了長遠房屋策略中有關豐富資助自置居所形式的大方向,以進一步完善房屋階梯(現時一般稱此為「綠置居」計劃)。除協助「綠表」人士自置居所外,也藉此透過「一換一」騰出原有公屋單位給正在等候公屋編配的家庭。在2017年,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發表的《施政報告》決定將此計劃恆常化。.

新!!: 西九龍和綠表置居計劃 · 查看更多 »

維多利亞港

維多利亞港(簡稱維港;Victoria Harbour)是位於香港的海港,位處香港島與九龍半島之間,為香港市中心重要的地理區塊。由於港闊水深,又屬天然良港,香港亦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 維多利亞港古稱尖沙咀洋面或中門;18世紀西方列強勢力進入中國時,被英國人相中有成為東亞地區優良港口的潛力,後來在鴉片戰爭後從清帝國中奪取香港,以維多利亞港為中心建設香港,並做為基地發展其遠東的海上貿易事業 鵬誠峰:,保護海港協會。事實上,維多利亞港一直影響香港歷史和文化,亦主導香港經濟和旅遊業發展,是香港成為國際大城市的關鍵之一《集體回憶之維多利亞港 — 百年海港的故事》,何耀生,明報出版社,ISBN 978-962-8872-68-8。.

新!!: 西九龍和維多利亞港 · 查看更多 »

維港灣

維港灣(Island Harbourview)是香港西九龍大角咀西的大型私人住宅,也是奧運站上蓋物業發展第一期項目及大角咀填海區首個私人屋苑,為「奧運三寶」屋苑之一。維港灣合共有2,314個單位,分別於1998年11月及1999年1月推出市場發售,而首度發售時,更一度錄得50倍超額認購,首日銷情亦達推出單位的八成。屋苑於2000年5月入伙。發展商為信和置業、中銀香港、發展置地(今凱德集團)、嘉里建設及前地鐵公司(今港鐵公司)。 維港灣鄰近奧海城及港鐵奧運站。.

新!!: 西九龍和維港灣 · 查看更多 »

美孚站

美孚站(Mei Foo Station)位於香港九龍荔枝角,是港鐵荃灣綫及西鐵綫其中一個車站,名稱取自車站附近的美孚新邨。.

新!!: 西九龍和美孚站 · 查看更多 »

羅便臣道31號

羅便臣道31號(No.

新!!: 西九龍和羅便臣道31號 · 查看更多 »

翠匯軒

翠匯軒(Jade Suites)是香港一個私人屋苑,位於九龍油麻地廣東道600號,鄰接北海街,由恆基兆業地產發展及興建,於2010年落成,並於同年7月30日入伙。翠匯軒屬單幢式住宅,樓高25層,其中22層為住宅,提供62個住宅單位,底層設有住客會所及商舖。單位的建築面積約由401至1,326平方呎,設有一房、兩房及兩房連主人套房單位。高層單位可觀望西九龍及維多利亞港等景色。.

新!!: 西九龍和翠匯軒 · 查看更多 »

環球貿易廣場

球貿易廣場(International Commerce Centre,縮寫:ICC)位於香港西九龍柯士甸道西1號,是九龍站Union Square第七期發展計劃,亦是最後一期發展項目。環球貿易廣場是一座樓高118層的綜合式大樓,可用樓層水平高度達490米,總樓面面積為2,822,039平方呎;分別有250萬平方呎甲級寫字樓,每層面積約35,000平方呎;於第100層設有天際100觀景台,頂層為六星級香港麗思卡爾頓酒店。環球貿易廣場由建築師事務所KPF建築事務所擔任設計建築師,並由王歐陽(香港)有限公司擔任項目建築師;由新鴻基地產發展及興建,大樓於2010年竣工,2011年落成。目前為全球第11高、全香港最高及唯一樓層超過100層的香港建築物。.

新!!: 西九龍和環球貿易廣場 · 查看更多 »

牛頭角巴士總站

牛頭角巴士總站(Ngau Tau Kok Bus Terminus)是位於香港九龍佐敦谷的巴士總站,亦是三條巴士路線的巴士總站,位於佐敦谷北道旁。.

新!!: 西九龍和牛頭角巴士總站 · 查看更多 »

盲探

是一部由寰亞公司与銀河映像等联合出品,杜琪峯執導、韋家輝与游乃海等联合编剧、劉德華和鄭秀文主演的香港喜剧劇情片,這是杜劉鄭三人繼《孤男寡女》、《瘦身男女》和《龍鳳鬥》後合作的第四部作品。影片讲述“盲探”庄士敦在帮助女警员何家彤寻找失踪10多年的学妹小敏的过程中,所呈现的集犯罪、喜剧、惊悚、爱情等多种元素于一体的悬疑故事。香港和中国大陆于2013年7月4日、台湾于7月26日上映。.

新!!: 西九龍和盲探 · 查看更多 »

過海隧道巴士104線

過海隧道巴士104線是香港的一條日間過海隧道巴士路線,來往堅尼地城及白田,由九龍巴士及新世界第一巴士營運。.

新!!: 西九龍和過海隧道巴士104線 · 查看更多 »

過海隧道巴士117線

過海隧道巴士117線是香港一條過海隧道巴士路線,來往深水埗(欽州街)和跑馬地,是唯一服務跑馬地的常規過海隧道巴士線。.

新!!: 西九龍和過海隧道巴士117線 · 查看更多 »

過海隧道巴士118線

過海隧道巴士118線是香港一條由九龍巴士及城巴聯合營辦的過海隧道路線,來往小西灣(藍灣半島)及長沙灣(深旺道),提供小西灣及柴灣來往西九龍(佐敦、油麻地、旺角及深水埗)的特快過海巴士服務。 過海隧道巴士118P線為118線的分支,起訖點與118線相同,但只於上下午繁忙時間服務,及繞經杏花邨而不經柴灣斜。.

新!!: 西九龍和過海隧道巴士118線 · 查看更多 »

過海隧道巴士671線

過海隧道巴士671線是香港的巴士路線,來往香港島南區的鴨脷洲(利樂街)與九龍東黃大仙區的鑽石山站,途經鴨脷洲大橋、黃竹坑、香港仔隧道、銅鑼灣、北角、東區海底隧道、觀塘、牛頭角、九龍灣及新蒲崗等地方,是港島南區唯一的東隧巴士線。.

新!!: 西九龍和過海隧道巴士671線 · 查看更多 »

過海隧道巴士905線

過海隧道巴士905線是香港一條西區海底隧道巴士路線,來往荔枝角及灣仔北,由九龍巴士及新巴聯合營運,提供灣仔、金鐘、中環、上環及西營盤來往西九龍、大角咀、旺角、深水埗、長沙灣及美孚的過海隧道巴士服務。 其輔助線905P逢星期一至五上午繁忙時間提供服務,由荔枝角單--開往灣仔(港灣道),途經西九龍填海區一帶及大角咀。.

新!!: 西九龍和過海隧道巴士905線 · 查看更多 »

過海隧道巴士914線

過海隧道巴士914線是香港的一條西區海底隧道巴士路線,由九龍巴士及新世界第一巴士聯合營辦,來往海麗邨及天后站。 本線於星期一至六上午繁忙時間另設兩條單--特別路線914P及914X,前者不途經大角咀道,後者九龍區走線與914相同,但改經添馬艦及灣仔北。 本線是唯一一條香港區總站由九巴站長管理及九龍區總站由新巴站長管理的聯營過海隧道巴士線,與一般聯營線情況(香港區總站由新巴/城巴站長管理、九龍區總站由九巴站長管理)相反。由於西區海底隧道新開辦的巴士路線全為獨營,而本路線是由原有的過海隧道巴士114線改經西隧後更改而成,故此本路線是少有的聯營西區海底隧道巴士路線之一,其餘為過海隧道巴士904線、過海隧道巴士905線、過海隧道巴士948線系列、過海隧道巴士982X線及過海隧道巴士985線。.

新!!: 西九龍和過海隧道巴士914線 · 查看更多 »

過海隧道巴士N118線

過海隧道巴士N118線是香港一條來往小西灣(藍灣半島)至長沙灣(深旺道)的通宵過海隧道巴士路線,由九巴及城巴聯合經營,提供小西灣及柴灣來往西九龍的特快通宵過海隧道巴士服務。.

新!!: 西九龍和過海隧道巴士N118線 · 查看更多 »

過海隧道巴士N973線

過海隧道巴士N973線是一條已取消的節日特別巴士路線,由赤柱往尖沙咀東,由城巴營運。 此線已被全程收費$20、取道香港仔隧道及紅磡海底隧道的新線173R取代,當973號線正常收車時間後(晚上2205)後提供服務,主要方便南區泳灘遊玩的市民於節日遊玩完畢後返回九龍市區及接駁港鐵東鐵綫。.

新!!: 西九龍和過海隧道巴士N973線 · 查看更多 »

聖瑪加利男女英文中小學

聖瑪加利男女英文中小學(St Margaret's Co-educational English Secondary and Primary School),是香港一所天主教男女英文直資中小學。此校的前身-香港聖瑪加利女書院創辦於1965年,根據天主教的傳統理念辦學。現時學校於2000年獲配校址,並於2003年7月正式開辦。校址位於香港西九龍深旺道33號,鄰近港鐵南昌站。聖瑪加利為一英文學校,除了中文,中國歷史和中文通識外,所有科目均以英文教授。學校亦吸引了大量非華裔和母語非中文的學生就讀,學生和老師組成多元。.

新!!: 西九龍和聖瑪加利男女英文中小學 · 查看更多 »

荔枝角

荔枝角(Lai Chi Kok)位處界限街以北,新九龍的一部分,行政上屬於深水埗區。.

新!!: 西九龍和荔枝角 · 查看更多 »

荔枝角巴士總站

荔枝角巴士總站(英文:Lai Chi Kok Bus Terminus)是位於香港深水埗區荔枝角灣的巴士總站,位於景荔徑盈暉臺地下。現時有9條巴士路線以本站為總站。.

新!!: 西九龍和荔枝角巴士總站 · 查看更多 »

荔枝角公園

荔枝角公園(Lai Chi Kok Park)位於香港九龍荔枝角的荔枝角灣原址及其南面,分三期興建,佔地17.65公頃,由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

新!!: 西九龍和荔枝角公園 · 查看更多 »

華基工業中心

華基工業中心,曾位於香港新界荃灣的工業大廈,1979年5月預售A座大公報, 1979-05-06 第5頁,同年7月預售B座大公報, 1979-05-06 第8頁。因興建九廣西鐵(兩鐵合併後為西鐵綫)而於2000年被清拆。現址為私人屋苑環宇海灣。.

新!!: 西九龍和華基工業中心 · 查看更多 »

鐵路發展策略

《鐵路發展策略》(Railway Development Strategy)是香港為未來鐵路發展的一份文件,由當時的運輸科(與現時決策局的職能對應的是運輸及房屋局)在1994年提出的。 在這份文件提出前,與香港鐵路運輸相關的文件分別有:分別於1976年及1989年提出的《香港整體運輸研究》與《香港第二次整體運輸研究》;於1993年提出的《香港鐵路發展研究》。 在這份文件提出後,與香港鐵路運輸相關的文件分別有:於2000年5月與2014年9月提出的《鐵路發展策略2000》與《鐵路發展策略2014》 。.

新!!: 西九龍和鐵路發展策略 · 查看更多 »

青沙公路

青沙公路(Tsing Sha Highway,是位於香港一條連接青衣及沙田(經長沙灣)的快速公路,為8號幹線的一部份,由大圍隧道、沙田嶺隧道、尖山隧道、昂船洲大橋、南灣隧道及多組高架道路組成。在香港早期規劃中,幹道稱為16號幹線,屬青沙管制區範圍,管制區人員獲授權執行《青沙管制區條例》。 青沙公路分多個階段啟用,最先啟用的是2005年11月24日大圍段南行(大埔公路-沙田段至大埔公路-沙田嶺段),沙田大圍隧道至長沙灣路段於2008年3月21日早上7時正式啟用。長沙灣至青衣之間的一段則於2009年12月20日通車。 青沙公路西端為葵青區青衣長青公路;而東端則為沙田區大埔公路-沙田段與城門隧道公路的交界,並連接9號幹線,駕駛者可沿9號幹線前往沙田市中心、大埔和北區,因此青沙公路成為新界東另一主要幹道,並為貨櫃車司機提供另一條道路前往葵涌貨櫃碼頭,以紓緩獅子山隧道、大埔公路、城門隧道以及大老山隧道的交通壓力。但由於大埔公路-沙田段近沙田市中心為連接城門隧道公路及往大圍的交匯處,形成「樽頸」地帶,當局已提醒駕駛人士必須預早選定行車線,可是交匯處仍舊是交通擠塞黑點,繁忙時間車龍延伸至沙田馬場外。.

新!!: 西九龍和青沙公路 · 查看更多 »

順天巴士總站

順天巴士總站(英文:Shun Tin Bus Terminus),位於觀塘區順天邨天榮樓、天樂樓中間,鄰近為順安邨,總站內設有分站令乘客前往各區。現時順天總站共有2條巴士路線及3條小巴路線作為終點站。.

新!!: 西九龍和順天巴士總站 · 查看更多 »

西區海底隧道

西區海底隧道(Western Harbour Crossing),簡稱西隧,是香港第3條過海行車隧道,也是香港首條和唯一一條3線雙程行車、分隔沉管式過海隧道。隧道全長2公里,連接香港島的西營盤干諾道西和九龍佐敦附近的西九龍填海區。九龍出入口附設有21個繳費亭的收費廣場,其中4個可隨時改變行車方向的人手收費亭,11個為單一方向的人手收費亭,餘下6個為快易通專用的自動繳費亭,繁忙時間可為同一行車方向提供12條行車線,並在油麻地交匯處連接西九龍公路;西營盤出入口的交匯處包括17條接駁天橋、一條下通路和多段引道,連接4號幹線,隧道可拉近中西區與油尖旺區、九龍城區和深水埗區之間的距離。隧道人員獲授權執行《西區海底隧道條例》。 西隧是香港3條過海隧道中容量最大的一條,採用3線雙程行車設計及較其餘兩條過海隧道寬鬆的每小時80公里限速,於香港機場核心計劃落實後一併興建,除了提供港島接駁九龍西、新界西的更快捷途徑外,亦是為了紓緩紅磡海底隧道、東區海底隧道的交通壓力。然而此隧道與紅隧及東隧一樣,採用「建造-營運-移交」模式經營,落成後專營權由香港西區隧道有限公司持有至2023年。.

新!!: 西九龍和西區海底隧道 · 查看更多 »

西九

西九為以下名稱的常用簡稱:.

新!!: 西九龍和西九 · 查看更多 »

西九龍公路

西九龍公路(英文:West Kowloon Highway),前稱西九龍快速公路(英文:West Kowloon Expressway),是香港3號幹線的一部份,連接青葵公路、昂船洲大橋及西區海底隧道。全線均為3線雙程分隔快速公路。西九龍公路亦是九龍區限速最寬鬆的快速公路,車速限制為每小時100公里;但在西隧至油麻地交匯處的一段列入隧道管制區域,因而被強制標示為非快速公路(隧道管制區域內的道路不准列為快速公路),令油麻地交匯處約600米的一段西九龍公路成為全香港惟一限速每小時100公里的非快速公路。 West Kowloon Highway 201205.jpg|西九龍公路及連翔道近港鐵奧運站一帶左方為西九龍公路,右方為連翔道北行 West Kowloon Highway at night (second revised).jpg|西九龍公路近奧運站,向大角咀方向夜景.

新!!: 西九龍和西九龍公路 · 查看更多 »

西九龍站

香港西九龍站(Hong Kong West Kowloon Station),政府現行使用的名稱為「西九龍站」,位於香港西九龍油尖旺區,鄰近西九文化區,為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南端的終點站,連接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的福田站,佔地11公頃,耗資122億3千萬港元興建,其樓面總面積達43萬平方公尺,於落成啟用後將會成為世界上規模最龐大地下鐵路站 World Buildings Directory。在不更改香港特別行政區界線的情況下,部分樓層將劃定為內地口岸區,主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在工務計劃下撥款興建高鐵香港段,並最終擁有該段鐵路。而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獲政府委託進行高鐵香港段的設計、建造、測試和試行運作,由路政署監察項目的落實。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決定應以象徵式價格把營運高鐵香港段所需的土地或就該等土地所享有的權益或其他權利歸屬九廣鐵路公司,以及把高鐵香港段的動產轉讓予九鐵公司。九鐵公司將隨後按《服務經營權補充協議》,把營運高鐵香港段的授予港鐵公司。 西九龍站原預計2015年啟用,惟工程出現不同程度的滯後,將與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於2018年第三季一同啟用。透過西九龍站,乘客可以接駁至港鐵東涌綫、機場快綫九龍站和西鐵綫柯士甸站,來往各個香港區域及香港國際機場。 在2018年5月,港鐵向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提交有關2018年港鐵票價調整的文件,文件中的港鐵路綫圖把西九龍站命名為香港西九龍(Hong Kong West Kowloon)。.

新!!: 西九龍和西九龍站 · 查看更多 »

西九龍海濱長廊

西九龍海濱長廊(英文:West Kowloon Waterfront Promenade)是一處位於香港西九龍填海區南面的海濱長廊,長1.8公里,從該處可以望向港島西及維多利亞港。西九龍海濱長廊分為東、西兩個入口,東面入口在西區海底隧道九龍收費站之行政大樓東面,柯士甸道西的西端,港鐵九龍站的西南方,西面入口在西區海底隧道收費廣場之巴士站(往九龍方向)側。為配合西九公園工程,海濱長廊由2016年7月2日起關閉。.

新!!: 西九龍和西九龍海濱長廊 · 查看更多 »

西九龍文娛藝術區

西九龍文娛藝術區(英文:West Kowloon Cultural District)為香港行政長官董建華透過《1998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宣布的大型發展計劃,在西九龍填海區臨海地段(西九龍最南端,由填海所形成的約40公頃土地,面向維多利亞港,由廣東道伸延至西區海底隧道入口一帶,北至柯士甸道)為集結了一系列世界級文化、藝術、潮流、消費及大眾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文化主要場地,核心設施包括劇院、博物館、演藝場館、劇場及廣場等,旨意提高香港文化的水平及世界地位。2004年,政務司司長曾蔭權以:「創地標,顯文化,添悠閒。」為計劃口號,規定計劃必須建造一塊巨形天薘。2005年,計劃被修改,計劃中的地產及文化設施項目分開。2006年2月,在香港社會不同的意見及爭議下,香港政府宣佈放棄原有發展的框架,不再堅持興建天篷,計劃被推倒重來,重新發展為西九文化區。.

新!!: 西九龍和西九龍文娛藝術區 · 查看更多 »

西九文化區

西九文化區(West Kowloon Cultural District,縮寫:WKCD)前身為西九龍文娛藝術區,位於香港西九龍填海區臨海地段(西九龍最南端,由填海所形成的約40公頃土地,面向維多利亞港,由廣東道伸延至西區海底隧道入口一帶,北至柯士甸道),將會是集結一系列世界級文化、藝術、潮流、消費及大眾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文化主要場地,核心設施包括劇院、博物館、演藝場館、劇場及廣場等,共17座,旨意提高香港文化的水平及世界地位。此外,西九文化區包含長兩公里的海濱長廊,並且將會設有佔地23公頃的公園。 西九文化區的前身為由時任香港行政長官董建華透過《1998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宣布的西九龍文娛藝術區,2004年,政務司司長曾蔭權以:「創地標,顯文化,添悠閒。」為計劃口號,規定計劃必須建造一塊巨形天薘。2006年2月,在香港社會不同的意見及爭議下,香港政府宣佈放棄原有的發展框架,不再堅持天篷設計,計劃被推倒重來,重新發展為西九文化區。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西九管理局)於2008年根據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條例》成立,香港政府同時向該局注資216億港元。2011年3月,西九管理局公佈全新概念設計,發展大綱於同年12月呈交予城市規劃委員會。2012年3月,城市規劃委員會公布發展圖則草圖;2013年1月,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批准發展圖則,計劃啟動,於2013年起分階段展開工程,第一階段建設預計於2020年或者以前竣工,第二階段建設預計於2030年或者以前竣工。 M+展亭為西九文化區首個落成的永久場地,於2016年9月啟用。.

新!!: 西九龍和西九文化區 · 查看更多 »

西鐵綫

西鐵綫(West Rail Line,前稱九廣西鐵,KCR West Rail)是香港港鐵一條連接新界西及九龍西的通勤鐵路線;由九廣鐵路公司(簡稱九鐵公司)擁有,以「服務經營權」方式授予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港鐵公司)營運,於2003年12月20日通車,並於2009年8月16日伸延至紅磡站。 現時西鐵綫,從與東鐵綫交匯的紅磡站起,途經油尖旺區、深水埗區、新界西葵青區(美孚站至荃灣西站所途經的青荃隧道及下葵涌隧道)、荃灣區及大欖隧道前往同為新界西的元朗區及屯門區,全長35.7公里,共有12個車站,當中有8個轉車站,連同九龍南綫,總造價為547億元。除荃灣西站、柯士甸站和尖東站完全建於地底之外,所有車站均建於地面或高架橋之上。 西鐵綫的開通縮短新界西來往市區的乘車時間。乘坐西鐵綫由屯門站至紅磡站,全程只需37分鐘。政策上,西鐵綫把三個新市鎮(元朗、天水圍及屯門)串連起來並連接到市區,縮短往來時間之餘,也可加速該些地區的發展。連同1990年代以後發展的馬鞍山鐵路(今馬鞍山綫)、地鐵(2007年與九鐵公司合併為港鐵)東涌綫及將軍澳綫,所有新市鎮都擁有可連接市區的鐵路系統,促進地區之間的交流。 西鐵綫原本在九鐵路線圖以粉紅色表示。兩鐵合併後,港鐵改以桃紅色代表西鐵綫,以免與前屬地鐵的迪士尼綫顏色混淆。.

新!!: 西九龍和西鐵綫 · 查看更多 »

覃歡喜

覃歡喜(CHUM FOON HEI),綽號「歡喜哥」,是2014年香港無綫電視連續劇《使徒行者》、2017年香港無綫電視連續劇《使徒行者2》內的角色,由香港男演員許紹雄(中年版)與鄭世豪(青年版)飾演。 該角色於2014年萬千星輝頒獎典禮獲得“最受歡迎電視男角色”獎項。.

新!!: 西九龍和覃歡喜 · 查看更多 »

香港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1842年,大清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統治及發展香港,使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和同盟會,為後來推翻大清打下基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攻佔香港,佔領持續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阶级鬥争、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是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連續24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並以優良治安、廉潔社會、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而聞名於世,香港廉政公署,2016年12月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年2月16日,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定位的香港品牌。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新!!: 西九龍和香港 · 查看更多 »

香港1號幹線

香港1號幹線是香港中部的一條主要幹線及公路,連接香港島香港仔和新界東沙田區。當中包括三條收費行車隧道:香港仔隧道、海底隧道及獅子山隧道。它是連接港島、九龍市區和新界東的幹道,是全港第4長幹線,也是歷史最悠久的幹線。 這條幹線途經路段有:(沙田馬場方向顯示)香港仔海旁道、黃竹坑道、香港仔隧道、黃泥涌峽天橋、堅拿道天橋、海底隧道、康莊道、公主道、窩打老道、獅子山隧道公路(包括獅子山隧道)及沙田路。南端的香港仔海旁道接上石排灣道,北端的沙田路接上9號幹線的大埔公路沙田段。同時分別與2號幹線、4號幹線(中環灣仔繞道建成後不再與之連接)、5號幹線、7號幹線和9號幹線連接。 1號幹線是香港最多交通燈位的主要幹線,窩打老道九龍塘路段、黃竹坑道與香葉道交界近香港仔警署(南行)、康莊道紅磡海底隧道收費廣場近香港理工大學(北行)及紅磡站(南行)、黃泥涌峽天橋與堅拿道天橋交界近摩理臣山道支線路口(北行)尚未有提升为交匯處規格,仍有使用交通燈处理道路平交。窩打老道只有兩個路段建有天橋避開地面燈位(歌和老街天橋,以及由公主道至界限街的天橋),窩打老道近禧福道交界更設有行人交通燈號設施,是全港僅有兩個設有行人交通燈號設施供行人直接橫過馬路的幹線路段之一。因此,車輛不能快速往返紅磡海底隧道與獅子山隧道。.

新!!: 西九龍和香港1號幹線 · 查看更多 »

香港2006年8月

没有描述。

新!!: 西九龍和香港2006年8月 · 查看更多 »

香港2007年11月

;(請按此參閱當天之報章頭條).

新!!: 西九龍和香港2007年11月 · 查看更多 »

香港2007年5月

没有描述。

新!!: 西九龍和香港2007年5月 · 查看更多 »

香港2009年10月

没有描述。

新!!: 西九龍和香港2009年10月 · 查看更多 »

香港2030+

香港2030+,全名為《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是發展局與規劃署共同推動就香港跨越2030年的規劃策略和空間發展方向的策略性研究。香港2030+自2015年開始整合重要議題,分析土地用途及土地供應,制訂空間規劃的框架,並在2016年底至2017年初進行公眾諮詢,整個研究預計於2018年完成並公布。.

新!!: 西九龍和香港2030+ · 查看更多 »

香港3號幹線

3號幹線是香港西部的一條主要幹線,亦是香港其中一條高速幹線,幹線長度為香港第3(過海幹線則是最長)。它連接香港島的西營盤干諾道西和新界的元朗。當中包括兩條收費及一條免費隧道:西區海底隧道(收費)、長青隧道(免費)及大欖隧道(收費)。它是連接香港島、西九龍和新界西的主要幹道。 這條幹線的主要組成部分都是因為興建新機場而興建的連接道路(參見機場核心計劃),另外則是為解決新界西的道路及大老山隧道之1994年至1996年擠塞情況。這些包括:(元朗方向顯示).

新!!: 西九龍和香港3號幹線 · 查看更多 »

香港4號幹線

-- 4號幹線是香港的一條主要幹線,沿香港島連接港島東區的柴灣和中西區的堅尼地城,是港島區的重要幹道。 這條幹線途經的主要道路有:(柴灣方向顯示)干諾道西天橋、林士街天橋、干諾道中、夏慤道、告士打道、維園道及東區走廊。同時分別與1號幹線(中環灣仔繞道建成後不再與之連接)、2號幹線及3號幹線連接。.

新!!: 西九龍和香港4號幹線 · 查看更多 »

香港6號幹線

6號幹線是連接香港西九龍和將軍澳的幹線公路,途經道路有中九龍幹線、東南九龍T2主幹道及將軍澳-藍田隧道,落成後將是第三條貫通九龍的幹線公路。已於2017年底動工興建,預計2021年落成通車。 該幹線將會可以大幅度減輕太子道東及西、呈祥道、龍翔道、漆咸道南及北、加士居道天橋、東九龍走廊、啟德隧道、觀塘道、觀塘繞道、亞皆老街、界限街、窩打老道、將軍澳道及將軍澳隧道的交通擠塞情況。此外,6號幹線一部分的將軍澳-藍田隧道完成後會成為將軍澳連接市區的第二條隧道,打破現時只有將軍澳隧道一條快速公路對外的局面。6號幹線與2號幹線(東區海底隧道九龍出入口)、3號幹線(油麻地海傍)和5號幹線(啟德隧道九龍灣出入口)連接。.

新!!: 西九龍和香港6號幹線 · 查看更多 »

香港9號幹線

9號幹線(Route 9)是香港新界的一條主要幹線,在香港早期規劃中稱為新界環迴公路(New Territories Circular Road)。9號幹線亦是全港最長的道路幹線,路標計為70.7公里(位於城門隧道轉車站);同時亦擁有全港最長的快速公路系統,由大埔公路-沙田段(火炭路口)至元朗公路於屯門之終點,約42公里路段是無間斷高速公路。它是以連接荃灣至沙田的城門隧道收費廣場作循環點,逆時針方向環迴新界的主要幹道,看似一個凸字大環;而城門隧道亦是此幹線惟一一條收費隧道。它是連接新界各個新市鎮(除西貢區外)的主幹道。 這條幹線途經路段有:(逆時針方向顯示)城門隧道、城門隧道公路、大埔公路-沙田段、吐露港公路、粉嶺公路、新田公路、青朗公路(錦田河以北一段)、元朗公路、屯門公路、青山公路-荃灣段(近柴灣角)、象鼻山路,後返回城門隧道。同時部份出口為1號幹線、2號幹線、3號幹線、5號幹線、8號幹線及10號幹線的起訖點。.

新!!: 西九龍和香港9號幹線 · 查看更多 »

香港司法機構

香港司法機構(Judiciary of Hong Kong)由各級法院、特別法庭和審裁處組成,是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司法部門,獨立於香港的行政和立法機構。現任首長為終審法院首席法官馬道立。而司法機構政務處則協助各級法院內部行政及管理事宜。.

新!!: 西九龍和香港司法機構 · 查看更多 »

香港填海工程

香港主要依靠填海工程來供應土地,至2013年3月,香港從填海工程獲得的土地面積逾67平方公里,佔香港土地總面積約7%。在填海土地上容納了27%的香港人口及70%的商業活動;香港百多年來的填海工程,深遠地影響着香港社會的發展。.

新!!: 西九龍和香港填海工程 · 查看更多 »

香港墨爾文國際學校

香港墨爾文國際學校(Malvern College Hong Kong),是一所位於香港新界大埔區白石角在興建中的英式私立國際學校,鄰近香港科學園及天賦海灣。 該校於2015年五月獲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批出地皮興建校舍,2017年八月底大樓建築已達平頂階段,預計在2018年九月開學。 該校是英國墨爾文學校(Malvern College)全球第五間的學校,將可提供960個由小學一年級至中學十二年級的男女全日制學位。課程將採用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IB)為基礎。 其附屬幼稚園 - 墨爾文國際幼稚園(Malvern College Pre-School Hong Kong)設在西九龍屋苑御金·國峯內的中港薈商場,並已於2017年九月開學。 此校由著名建築師事務所巴馬丹拿設計,並曾於2016年獲得由Autodesk頒發的建築資訊模擬(BIM)應用獎項。.

新!!: 西九龍和香港墨爾文國際學校 · 查看更多 »

香港專上學院

香港專上學院(Hong Kong Community College,缩写:HKCC)是香港的一所專上學院,於2001年成立,是香港理工大學轄下自資學院,由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管理,是香港第五家開辦副學位課程的專上院校。.

新!!: 西九龍和香港專上學院 · 查看更多 »

香港已消失島嶼

香港昔日有一些島嶼,因為填海工程及興建海上水庫,而成為陸地或水庫的一部分。.

新!!: 西九龍和香港已消失島嶼 · 查看更多 »

香港巴士

巴士是香港主要公共交通工具之一,也是香港每日載客量最多的公共交通系統,每日載客接近650萬人次。  .

新!!: 西九龍和香港巴士 · 查看更多 »

香港巴士路線編號

在香港交通工具中,公共巴士、專線小巴及居民巴士均有固定的路線編號。香港的專利巴士公司在開辦新路線時,都會按照一定規律制定路線編號,令乘客可從巴士路線的編號,得知該巴士路線往來的地方,香港巴士資源中心。例如往來香港國際機場和市區的機場巴士路線,都會以英文字母“A”字作為路線編號的開首;大嶼山東涌經青馬大橋往來香港其他地區的對外路線,都會以英文字母“E”字作為路線編號的開首,香港迪士尼樂園 。.

新!!: 西九龍和香港巴士路線編號 · 查看更多 »

香港幹線編號系統

香港幹線編號系統,為香港各條公路幹線編配編號,方便市民認別有關幹線。.

新!!: 西九龍和香港幹線編號系統 · 查看更多 »

香港交通

香港交通包括鐵路、電車、香港巴士、香港的士、渡輪,以及發展成熟,四通八達的道路網。香港为世界上交通最繁忙与发达的地区之一,截至2013年6月底,每日載客約1,220萬人次。香港地少人多,以車輛密度而言,每公里道路有約318輛領有牌照的車輛行駛,但由於香港土地有限,在建築物林立的地區增闢道路已日益困難。.

新!!: 西九龍和香港交通 · 查看更多 »

香港人口

香港人口以華人為主,現今的香港人主要為於1945年由中國大陸以及世界各地的華人移民及其後代。 根據政府統計處公布,2017年年底香港人口臨時數字為,常住在香港的有7,409,800人,其中7,182,600人為常住居民,227,200人為流動居民,其中華人佔92%,而在香港的非華人中,則以菲律賓人和印尼人居多,分別佔總人口的2.5%和2.1%。人口年齡中位數43.4歲,家庭數目251萬戶,平均每戶2.8戶,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25,000港元,其中390萬人居於私人永久性房屋,213萬人居於公屋,116萬人居於資助自置居所單位,工作人口396.56萬,每月收入中位數為1.55萬港元,撇除外傭後,則為1.7萬港元。 另外有逾451,000少數族裔人士居住香港,當中8成為非華裔亞洲人,大部分為印尼人及菲律賓人。在香港出生的人口約60.5%,在中國大陸、台灣及澳門出生的比率為32.1%,香港有83.1%人居於香港達10年或者以上。香港是世界人口密度最高地方之一,每平方公里為6,690人。而且香港的已開發土地不多,如果只將已開發土地計算在內,每平方公里超過3萬人。.

新!!: 西九龍和香港人口 · 查看更多 »

香港建築

香港建築是變化多端的。由於土地有限,很少市區內的歷史建築能夠保存下來。可是,作為現代建築的中心,很多古老的建築物都被拆卸讓出空間給新的建築物。香港建築的歷史可以粗略分成三個時期,中國傳統建築時期、歐美建築時期及現代建築時期。.

新!!: 西九龍和香港建築 · 查看更多 »

香港公共圖書館

香港公共圖書館是香港的公共圖書館系統,現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轄下包括1所總館中央圖書館、70所分館公共圖書館、12所流動圖書館、1間自助圖書站和154間社區圖書館,其中32所圖書館附設有學生自修室,整個圖書館系統館藏達1,435萬項,其中1,252萬冊為書籍及印刷資料,其中總館館藏250萬餘項,收納資料包括書籍、視聽資料、報章、期刊、唯讀光碟數據庫、縮微資料及地圖等,為香港市民提供圖書館服務。.

新!!: 西九龍和香港公共圖書館 · 查看更多 »

香港理工大學

香港理工大學(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縮寫:PolyU或HKPU),簡稱理大,是一所坐落於香港九龍紅磡灣的公立應用研究型大學。該校前身可追溯至1937年,並於1994年正名為香港理工大學,是八間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資助的法定公立大學之一。 根據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理大於2017-2018位列全球第182位、亞洲第19位及全球200強年輕大學第20位。至於QS世界大學排名,理大位列全球第95位、亞洲第27位,香港八間教資會資助院校中有七間同時打入QS世界大學排名及QS亞洲大學排名,理大是香港七間登上兩個QS綜合排名的大學之一,而且位處排名前列。理大是全球50強年輕大學第6位。在地區認受性方面,按2004-2017年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調查結果,理大在「港人眼中的大專院校排名」中名列第4 ,亦於2016年「本港僱主最願意聘用的大學畢業生」調查中名列第2。 截至2014年8月,香港理工大學擁有工程、建設及環境、工商管理、醫療及社會科學、人文、應用科學及紡織、設計及酒店及旅遊業管理8個學院,27個學系,20餘個科研中心。大學的課程及研究均以應用為本,並與工商業界保持緊密聯繫,而計算理工大學提供的深造課程、學士學位及非學位課程讓其學生人數為全港所有教資會資助大學中最多的,歷年來的畢業生已多逾33萬。 大學在創新科研簵疇上主要配合社會需要,亦有與國際其他院校聯結和合作,如環保、醫療產品等都曾獲得獎項。大學在太空技術的發展也有成就,早於1995年已為俄羅斯的太空計劃提供設備,在嫦娥三號探月航天器也裝有由理工大學研發的儀器。.

新!!: 西九龍和香港理工大學 · 查看更多 »

香港私人屋苑列表

香港私人屋苑列表主要收錄香港多幢式私人住宅,即由多於一幢住宅樓宇所組成的建築群;對於單幢式住宅,本列表只列出部份較具知名度的,或居住人數不少於3 000人,或住戶數目不少於1 000個的住宅樓宇組群。.

新!!: 西九龍和香港私人屋苑列表 · 查看更多 »

香港精英運動員協會

香港精英運動員協會(Hong Kong Elite Athletes Association)是香港一個獨立及非牟利運動員組織,成員包括現役及退役的香港精英運動員;會址位於沙田美林邨美楓樓B座地下36至38號。.

新!!: 西九龍和香港精英運動員協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紅十字會

香港紅十字會(Hong Kong Red Cross,縮寫:HKRC),全稱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紅十字會,簡稱香港紅十字會(中國紅十字會分會)是香港一個慈善團體,於1995年7月7日前稱為「英國紅十字會(香港分會)」,是國際红十字與红新月運動在香港的執行機構,積極推動社群,本著人道理念與志願服務精神,竭力保護生命、關懷傷困、維護尊嚴。 在香港,紅十字標誌的使用,受到《日內瓦公約》和《》(《香港法例》第1129章)所保護。.

新!!: 西九龍和香港紅十字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紅十字會總部邵逸夫樓

香港紅十字會總部邵逸夫樓是香港紅十字會的新總部大樓,位於香港九龍油尖旺區旺角西海庭道19號,於2012年11月動工,耗資4億港元,於2015年9月12日投入服務。.

新!!: 西九龍和香港紅十字會總部邵逸夫樓 · 查看更多 »

香港鐵路運輸

鐵路運輸是香港公共運輸系統的重要骨幹,香港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及機場聯絡軌道系統總長度近300公里,覆蓋7成香港人口。鐵路系統主要是由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營運,經營路線包括觀塘綫、荃灣綫、港島綫、南港島綫、將軍澳綫、東涌綫、迪士尼綫、東鐵綫、西鐵綫、馬鞍山綫及機場快綫。港鐵公司亦營運香港唯一的輕鐵系統及昂坪360纜車系統 。另外,港島電車系統以及山頂纜車纜索鐵路系統也是香港鐵路運輸網絡的一員。.

新!!: 西九龍和香港鐵路運輸 · 查看更多 »

香港行政區劃

早於香港開埠初期,香港地域已有相當的行政分區。1963年,港英政府為港九市區劃為四十多個法定分區,成為香港市區日後的基本行政分區。1980年代,香港政府亦為新界制定清晰的法定分區界線。而立法會、市政局及區議會在不同時代則有各自的選區,劃分方法各有不同。香港政府各部門亦會依據各自訂立的內部分區而分工。 香港規劃政策包括三層,當中第一層全港整體規劃,第二層市區城區規劃,然後第三層分區規劃大綱。解散市政局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只下放少量監察權力和責任給區議會。.

新!!: 西九龍和香港行政區劃 · 查看更多 »

香港高鐵爭議

香港高鐵爭議是指於2009年下旬香港政府在推動整個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計劃時,在財政支出、回收土地,以及是車站選址、設計等問題上,引起了香港社會人士關注與彼此之間的衝突。最終高鐵香港段撥款獲香港立法會通過,但此後項目興建多次延期和超支,以及内地口岸区轄權爭議,使高鐵至今仍是爭議性議題。.

新!!: 西九龍和香港高鐵爭議 · 查看更多 »

香港警務處

香港警務處(Hong Kong Police Force,別名見下一段)於1844年5月1日成立,世上最早一批現代警察機關之一,屬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保安局,為編制最龐大的香港政府部門(佔20.2%)及紀律部隊。聯合國毒品和犯罪辦公室統計香港平均每100萬人有4500警察,警民比例居全球第五名(僅次俄羅斯、土耳其等)。 虽然香港特別行政區有解放軍駐守,但解放軍並不能隨意離開駐地營地。因此,在不少國家和地區中部份是軍隊的職能,在香港均由警方擔任,如防守海岸,邊界巡邏和反恐行動。 現任警務處處長為盧偉聰。.

新!!: 西九龍和香港警務處 · 查看更多 »

香港麗思卡爾頓酒店

香港麗思卡爾頓酒店(英文:The Ritz-Carlton Hong Kong)前稱香港九龍麗嘉酒店,直至目前為全球最高的甲級高價酒店,位於西九龍柯士甸道西1號環球貿易廣場最頂15層,即102樓至118樓,興建以取代於1993年落成的中環香港麗嘉酒店(甲級高價酒店,於2008年至2009年年間拆卸)。香港麗思卡爾頓酒店原定於2010年12月開業,最終延遲至2011年3月29日開業。.

新!!: 西九龍和香港麗思卡爾頓酒店 · 查看更多 »

香港機場核心計劃

香港機場核心計劃(英文:Hong Kong Airport Core Programme)是香港一份規模龐大的基礎建設發展計劃,以計劃在大嶼山赤鱲角興建的新香港國際機場為核心,包括十項核心工程。香港機場核心計劃又簡稱「新機場計劃」,於1989年由香港政府宣布,由於此份計劃描繪將來像玫瑰園般美好,故此又稱為「玫瑰園計劃」。 計劃原預算逾2,000億港元,當計劃公佈時,香港社會譁然,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擔心新機場的造價過高,將會影響將來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財政儲備而對此表示強烈不滿。計劃最後經過多次修改(包括將青馬大橋主塔之間的距離縮短)以降低成本,最後中英兩國就興建新機場問題於1991年達成諒解,工程啟動。新機場原訂於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前落成,最終延遲至1998年啟用。整個計劃建築工程歷時8年,耗資1,553億港元,是香港歷史上至啟德發展計劃前,規模及耗資最大的一份基礎建設發展計劃。.

新!!: 西九龍和香港機場核心計劃 · 查看更多 »

香港摩天大樓列表

本列表把香港的建築物及摩天大樓按高度排列。香港是一個擁有大量摩天大樓的城市,由於香港為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因此建造摩天大樓的經濟效益在香港特別明顯。以150米作為摩天大樓的界定門檻,香港現存摩天大樓不少於215棟。香港的摩天大樓不限於商業大廈,亦包括了住宅。全球最高100棟住宅大樓中,最少一半位於香港。截至2013年1月,世界上最高的摩天大樓中前50位的香港佔據了6個席位。.

新!!: 西九龍和香港摩天大樓列表 · 查看更多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Hong Kong Palace Museum),是一個計劃興建展示北京故宫博物院文物的博物館,位於香港西九龍填海區臨海地段西九文化區。博物館佔地一萬平方米,計劃於2018年初展開地基工程,2022年落成,造價35億,即未計地價每平方米11.6萬元。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贈35億元資助該館的設計、建造及籌備展覽等費用。博物館由嚴迅奇負責建築設計。西九文化區管理局將會成立一間全資擁有的附屬公司,全權負責新館的興建和未來的管理和營運。.

新!!: 西九龍和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 查看更多 »

觀塘綫

觀塘綫(Kwun Tong Line)是港鐵營運的鐵路綫之一,連接九龍九龍城區的黃埔站,與新界西貢區的調景嶺站,屬於城市軌道交通系統。這條路綫於1979年通車,為前地鐵系統中首條通車的路綫,由於當時東端的總站設於觀塘區的觀塘站,因而得名。.

新!!: 西九龍和觀塘綫 · 查看更多 »

高逸華軒

逸華軒(Manhattan Heights)是香港島堅尼地城的一處私人屋苑住宅摩天大樓,是長江實業和福利集團有限公司合作發展的房地產項目,2000年落成。 福利集團是何世柱家族創辦及持有的資產。 高逸華軒前身是唐樓,現在重建成屋苑,共有2幢住宅大廈,樓高55層,是香港摩天大樓之一。其兩座臨海岸邊,維多利亞港海景,遠眺西九龍、港鐵九龍站、港鐵奧運站、荃灣區、藍巴勒海峽、昂船州大橋、大嶼山及日落海景。 高逸華軒自設平台花園、私人泳池及會所等。 低層5樓至35樓是服務式住宅由業主福利置業有限公司經營,部份低層單位已於2016年正式拆售。而35-60樓為私人住宅,在私樓市場上自由買賣。一層10伙 A至K室,以長廊相通,兩端加裝玻璃門及密碼開關,物業管理CCTV監察。地下大堂詢問處外人出入登記身份。.

新!!: 西九龍和高逸華軒 · 查看更多 »

談判專家 (電視劇)

《談判專家》(Take My Word For It),香港無綫電視翡翠台時裝劇集,於2002年11月18日至12月27日期間首播,共30集,由歐陽震華、張智霖、郭可盈及文頌嫻領銜主演,監製鄺業生。主題曲《有關過關》及插曲《又一天》皆由張智霖主唱。電視劇集內容主要圍繞香港警務處警察談判組內一位談判專家的故事。.

新!!: 西九龍和談判專家 (電視劇) · 查看更多 »

豐澤電器

豐澤電器(英語:Fortress)是一間香港電器零售連鎖店,經營超過90間門市,聘用職員超過1600人,是全香港最具規模的電器連鎖店之一。豐澤在澳門亦開設了六間分店。現時代言人為C AllStar。.

新!!: 西九龍和豐澤電器 · 查看更多 »

麥謝巧玲

麥謝巧玲(Ada Mak Tse How Ling;),民建聯南區支部副主席,現任香港南區區議會華貴選區議員。她是聖文嘉中英文幼稚園(華貴邨)校長及香港教育學院幼師校友會主席。香港教育學院幼兒教育(榮譽)學士(現已正名為香港教育大學)、香港浸會大學社會科學(當代中國研究)碩士、菲律賓太歷國立大學博士。2015年,獲香港特區政府頒授榮譽勳章。.

新!!: 西九龍和麥謝巧玲 · 查看更多 »

黃碧雲 (學者)

黃碧雲博士(Dr.,),現任香港九龍西選區立法會議員及香港民主黨成員。.

新!!: 西九龍和黃碧雲 (學者) · 查看更多 »

龍小菌

龍小菌(),原名蔡小茵,香港網絡唱作歌手,原為本地一所中學的中文科教師。出道初期,她自稱由於害怕唱歌形象影響其任教學校,故不便表露身份 ,只能以龍小菌身分幪面演出,亦由於其神秘的身分,反而引來傳媒採訪及報導,據報其母親及姐姐亦不知其身分。她於2012年8月15日簽約由吳君如胞弟吳君祥與女友江美儀新成立的黃金時代娛樂公司。.

新!!: 西九龍和龍小菌 · 查看更多 »

龍皇集團

龍皇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簡稱龍皇集團控股及龍皇集團(Dragon King Group Holdings Limited,),在2004年,由黃永幟及黃永康於總部香港成立「龍皇酒家」,其業務主要在香港、中國和澳門經營服務式粵菜酒家。 股份在2018年1月16日於港交所創業板上市。配售股份數目為3.6億股,發售定價為0.18至0.26港元,而集資額為4899.5萬港元,用作於香港以多品牌策略擴張、改善現有酒家設施、提升營銷及推廣、償還銀行及其他借款,以及營運資金。.

新!!: 西九龍和龍皇集團 · 查看更多 »

龍田邨

龍田邨(Lung Tin Estate,項目名稱:Tai O Rural Housing Estate)項目編號RH03,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新界大嶼山大澳東面的填海區,分兩期興建,是香港最西面的公共屋邨,第一期於1980年建成入伙,第二期於1995年建成入伙。由香港房屋委員會負責屋邨管理。.

新!!: 西九龍和龍田邨 · 查看更多 »

龍蟠街

龍蟠街(Lung Poon Street)是香港一條社區道路,位於九龍東鑽石山住宅群落。1986年,隨「居者有其屋」龍蟠苑(Lung Poon Court)在大磡村原址興建,車輛出入口在其東側,相連的南北走向道路便命名為「龍蟠街」。最初,龍蟠街只與其北端的鳳德道連接,在鑽石山的發展進程下,其南端於1991年7月終與新建道路大磡道和大老山隧道引路相連直達新界東,成為今天的模樣。 現代的龍蟠街與興建初期比較,其功用由從前專為龍蟠苑居民服務,轉變為鑽石山公共交通運輸的要道。憑其位處人口密集的鑽石山住宅群,計有龍蟠苑、鳳德邨、星河明居、悅庭軒,亦有區內具規模的消閒購物熱點,附設公共運輸交匯處的荷里活廣場,附近是新興的香港旅遊景點志蓮淨苑和南蓮園池,還有連接沙田區的大老山隧道,和擁有兩條綫路(港鐵觀塘綫及未來的沙中綫)的鐵路車站的優勢,龍蟠街為鑽石山擔當起重要的交通運輸角色。.

新!!: 西九龍和龍蟠街 · 查看更多 »

迪生數碼世界

迪生數碼世界(英文:Dickson Cyber Express)位於香港西九龍九龍站大堂和大堂下方的空間,佔地70,000平方呎,為科網股狂熱年代所開設的高智能零售中心,於2000年9月開業。迪生邀請鄭伊健與李彩樺擔任商場代言人。.

新!!: 西九龍和迪生數碼世界 · 查看更多 »

興華街西

興華街西(Hing Wah Street West)是香港九龍深水埗區的一條道路,屬興華街的延長路段。 在20世紀90年代的西九龍填海計劃中,長沙灣對開海面與其隔岸的昂船洲被填成陸地,興華街被大幅度延長至昂船洲以北的新填地上,而為方便編配門牌號碼,從連接興華街首段起需改稱為興華街西,同時可讓人辨識到,此路段在興華街的西面。在相同情況下,被冠上新名字的深水埗區街道還有發祥街、東京街和欽州街。 興華街西起點在通州街及興華街交界,通過跨越連翔道西九龍公路和港鐵路軌的行車天橋,以及工業區附近兩個迴旋處,抵達昂船洲以北的葵涌貨櫃碼頭7號迴旋處的終點,這裡有引路連接全球最長斜拉橋之一的昂船洲大橋。 接近長沙灣一段由住宅區及附設的學校組成,而新海旁和昂船洲一段則發展為重型工業區,建有車廠、船廠和廢物處理設施,當中位於新海旁的船廠,是從填海前的荔枝角道海旁(即現時昇悅居及泓景臺)搬遷到該處,街道盡頭就是國際知名的葵涌貨櫃碼頭。 房屋及規劃地政局計劃在興華街西的船塢附近建造排水口,成為荔枝角雨水轉運計劃的組成部分,工程在2008年開始動工,預計2011年年底完成。工程涉及拆除約65米長的海堤,並影響面積約650平方米的前濱及海床。.

新!!: 西九龍和興華街西 · 查看更多 »

藍田(廣田邨)巴士總站

藍田(廣田邨)巴士總站(英文:Lam Tin (Kwong Tin Estate) Bus Terminus)位於香港觀塘區藍田碧雲道。 本站為香港史上非空調巴士(熱狗巴士)最後一站,由九巴16線8部熱狗擔任,於2012年5月9日01:20全數抵達本站,完成近一世紀的非空調巴士歷史任務。.

新!!: 西九龍和藍田(廣田邨)巴士總站 · 查看更多 »

葵涌醫院

葵涌醫院(Kwai Chung Hospital,醫院管理局內部代碼:KCH)是香港醫院管理局轄下的一所精神科醫院,位於新界葵青區下葵涌荔景,毗鄰瑪嘉烈醫院;於1981年10月15日啟用,為九龍半島和新界西大部份地區的精神病病人提供評估、治療與住院服務。病床逾900張,連同轄下分別於油麻地、下葵涌及東九龍的精神科診所,全院共有約1,300名人員。.

新!!: 西九龍和葵涌醫院 · 查看更多 »

蔣麗芸

蔣麗芸博士(Dr.,),現任香港立法會議員(九龍西),身兼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主席亦是香港建制派政黨民建聯的成員。父親是曾參與自由中國運動的震雄集團創辦人蔣震。蔣自2012年當選立法會議員起,言行極為出位火爆,因此冠有立法會「元秋」的綽號。.

新!!: 西九龍和蔣麗芸 · 查看更多 »

鄭泳舜

鄭泳舜(Vincent Cheng,1979年7月18日-),祖籍潮陽,香港立法會議員,民建聯黨員,深水埗南昌北選區(F03)區議員,曾任青年民建聯副主席,鄭錦鐘兒子,其妻子是前香港小姐及前無綫女藝人胡杏兒的大姐胡可兒。.

新!!: 西九龍和鄭泳舜 · 查看更多 »

醫局街

醫局街(英文:Yee Kuk Street)是香港九龍深水埗的一條單向街道,與荔枝角道平行。東南面起自界限街,西北端左轉連接九江街,這一段長約600公尺。 醫局街在長沙灣蔬菜批發市場西北面的發祥街起另有一小段,只有約60公尺,該處為醫局街555號怡高工業中心,醫局街盡頭為宏昌工廠大廈東南面前的未命名通路,車輛只准左轉入該通路,繞到宏昌工廠大廈北面,可駛出荔枝角道,或繞回醫局街。 這兩段的醫局街被深水埗公園、東京街及長沙灣蔬菜批發市場所分隔,該處昔日為深水埗軍營。.

新!!: 西九龍和醫局街 · 查看更多 »

醫院道

醫院道 (英文:Hospital Road) 是一條位於香港中西區上環及西營盤交界的街道,因該處的贊育醫院而得名。.

新!!: 西九龍和醫院道 · 查看更多 »

長沙灣

長沙灣(Cheung Sha Wan)是香港一個海灣,位於九龍半島西北部,行政上屬深水埗區。.

新!!: 西九龍和長沙灣 · 查看更多 »

長沙灣副食品批發市場

長沙灣副食品批發市場是香港一個副食品批發市場,位於九龍欽州街西36號,臨近長沙灣魚類批發市場及港鐵南昌站。批發市場由漁農自然護理署管理。批發市場建於西九龍海旁的填海地上,佔地10公頃,於1993年10月1日啟用。.

新!!: 西九龍和長沙灣副食品批發市場 · 查看更多 »

長沙灣魚類批發市場

長沙灣魚類批發市場(簡稱長沙灣魚市場)是香港魚類統營處轄下的魚類批發市場,位於九龍西長沙灣岸邊,長沙灣副食品批發市場以南,地址為欽州街西38號。 長沙灣魚類批發市場於1991年至94年因西九龍填海工程遷至現址,鄰近港鐵南昌站,與昂船洲僅為一海之隔。 長沙灣魚類批發市場佔地約12,000平方米,除了批銷海鮮和冰鮮海魚這個主要用途之外,還有海水供應服務。.

新!!: 西九龍和長沙灣魚類批發市場 · 查看更多 »

長沙灣(深旺道)巴士總站

長沙灣(深旺道)巴士總站 (英文:Cheung Sha Wan (Sham Mong Road) Bus Terminus),簡稱深旺道巴士總站,位於香港長沙灣深旺道路邊的臨時巴士總站。.

新!!: 西九龍和長沙灣(深旺道)巴士總站 · 查看更多 »

英華書院

英華書院(Ying Wa College,縮寫YWC,舊稱Anglo-Chinese College)於1818年成立,是香港一所直資基督教男子中學,為香港補助學校議會22所成員學校之一,也是香港現存歷史最悠久之學校,被視為香港傳統名校之一。英華書院與漢學、華語翻譯、新教在華傳教、香港開埠及教育、華文報刊出版及印刷方面的歷史息息相關。英華書院有關其馬六甲時期及香港開埠初期的歷史文獻多以非華語寫成,因此書院在一些史料上亦有英華學院、英華學校等華文譯名。 英華書院於1818年由倫敦傳道會傳教士馬禮遜在馬六甲成立。書院業務除教學外,亦有印刷設備出版不同書刊,當中包括基督新教刊物、教材、報刊及小說。書院於1843年由時任同屬倫敦會的傳教士及漢學家理雅各,連同印刷設備遷至香港,為倫敦會在香港的傳教站。書院於1858年停止辦學,其下印刷設備亦於1871年售予王韜以成立中華印務總局及出版香港首份華人主理報章《循環日報》。1911年,多名道濟會堂牧師共同提倡英華書院作為一所學校復辦,以配合香港大學的成立及當時社會需要。在倫敦傳道會同意代為尋找人選出任校長的情況下,英華書院於1914年恢復辦學。英華書院復校後之校舍,曾設立在九龍塘牛津道,到2003年遷至西九龍填海區。 在2017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中學50強龍虎榜中排名第45位。.

新!!: 西九龍和英華書院 · 查看更多 »

通州街公園

通州街公園,是香港一個公園,位於九龍深水埗通州街,鄰近南昌邨及大角咀的港灣豪庭。公園佔地4.77公頃,於1989年建成,現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公園原本位於海傍,但到1990年代初受到西九龍的填海的影響,海傍變成了現在的深旺道和聚魚道。.

新!!: 西九龍和通州街公園 · 查看更多 »

連翔道

連翔道(Lin Cheung Road)是香港西九龍的一條道路,北至興華街西,南至柯士甸道西。由於本道路為西九龍公路的輔助道路,亦是長沙灣、深水埗和大角咀一帶快速前往尖沙咀的主要道路,所以車流量一向非常高。 連翔道大部分路面時速限制為80公里,與干諾道西天橋等,是香港少數時速限制高達80公里的非幹線道路。隨著廣深港高速鐵路西九龍站工程接近尾聲,連翔道近柯士甸道西一段成為地下行車路之一。 Category:油尖旺區街道.

新!!: 西九龍和連翔道 · 查看更多 »

HMV

HMV()是一間連鎖唱片店,源自英國,在世界多個國家設有分店。HMV原名(牠的主人的聲音),HMV是簡稱,來自它的「小狗聽留聲機」商標。HMV原本是生產留聲機,及發行音樂唱片,後來不再生產留聲機,改為唱片零售。.

新!!: 西九龍和HMV · 查看更多 »

Market Place by Jasons

Market Place by Jasons(香港地區)或Jasons Market Place(新加坡及台灣)是一家在香港、新加坡、北京及台灣的高端連鎖超市。該超市屬於牛奶國際公司,亦是惠康超市、Jasons Food & Living及Jasons Ichiba的姐妹公司。.

新!!: 西九龍和Market Place by Jasons · 查看更多 »

Mega Tower

Mega Tower可以指:.

新!!: 西九龍和Mega Tower · 查看更多 »

Take me Home

《Take me Home生活區報》是香港昔日一份免費的地區性報紙,由香港經濟日報經營,2005年8月創刊,逢星期五出版,每周一版,又為香港六個地區每區一版。《Take me Home》 讀者群主要是香港中產階級之家庭、及一眾關心香港社區發展的人士及團體,並每期報導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 CSR)。所以《Take me Home》 放置於香港各私人屋苑及居屋大堂、學校、商場、主要商業區及交通輸出口當眼處,免費派發,派完即止。 《Take me Home》 是「小報」大小,內容是繁體中文,以香港之社區性新聞為主,另有健康、飲食、商場及資訊性題材,六區內容大致不同。《Take me Home》 的收入來源是報紙廣告,尤其以商場活動及醫藥健康產品為主。 《Take me Home》於2011年7月22日出版最後一期後停刊,並於該月27日起改組成一份全港性的免費報紙《晴報》,逢星期一至五派發。《Take me Home》停刊後,於全香港派發的地區性報紙僅餘《星島地區報》。.

新!!: 西九龍和Take me Home · 查看更多 »

Union Square

Union Square位於香港西九龍柯士甸道西1號港鐵九龍站上蓋,佔地13.54公頃,分別被佐敦道、連翔道、柯士甸道西及雅翔道4條道路包圍。Union Square為港鐵九龍站一個綜合商住發展計劃,由港鐵公司聯同九龍倉集團有限公司、恒隆地產有限公司、永泰控股有限公司及新鴻基地產發展有限公司合作發展。.

新!!: 西九龍和Union Square · 查看更多 »

V·Walk

V·Walk是一個由新鴻基地產發展中的商場,位於九龍深水埗區深水埗匯璽,是南昌站的上蓋發展項目,預計於2019上半年全面開放。商場以We Walk Together為主題,(代表Vivid的) V,與we同音,強調商場以年輕人消費和活力為主。雖然商場規模比較少,但集團仍以區內大型旗艦商場作為招徠,同時希望為西九龍的區內地標。.

新!!: 西九龍和V·Walk · 查看更多 »

W酒店 (香港)

香港W酒店(W Hong Kong),是一所位於香港九龍站的一間酒店,於2008年8月末試業,於2008年1月19日正式開業。酒店位於西九龍柯士甸道西1號天璽1至38樓,是新鴻基地產的物業,酒店的建築為一座摩天大樓,合共設有393間客房,部份客房可觀賞海景。W酒店總統套房位於38樓高層(E-WOW),佔地2,152方呎,報稱日租4萬多港元。.

新!!: 西九龍和W酒店 (香港) · 查看更多 »

柏景灣

柏景灣(Park Avenue),是香港西九龍旺角西的一個私人住宅項目,是奧運站上蓋物業發展第二期項目,於奧海城二期上蓋,為「奧運三寶」屋苑之一,發展商為地鐵公司(今港鐵公司)及信和置業。屋苑於1999年11月開售,在2001年落成。 柏景灣分兩期發展,第一期的第6,7,8,9,10座屬柏景灣本身,第二期的第1,2,3,5座命名帝柏海灣,屋苑設有大型會所,交通方便。基座下為奧海城二期和公共運輸設施,設有多條巴士線的總站,亦設兩條小巴線連接市區,鄰近東涌綫的奧運站。 該地前身為油麻地避風塘,鄰近海富苑、富榮花園。.

新!!: 西九龍和柏景灣 · 查看更多 »

柯士甸站

柯士甸站(Austin Station)是位於香港油尖旺區佐敦西部渡船角,匯民道旁的港鐵西鐵綫車站,於2008年4月30日平頂,2009年8月16日對外啟用。柯士甸站是兩鐵合併後第二個港鐵負責營運的車站。車站位於已拆卸的佐敦道碼頭,服務西九龍一帶居民,即未來西九文化區附近。車站設有行人天橋連接佐敦道行人天橋、九龍站及其上蓋物業,以及佐敦道行人隧道。 本站工程由當時的九廣鐵路公司規劃、批出合約及出資,但因兩鐵合併關係,該綫由香港鐵路有限公司(前身為地鐵有限公司)負責監督建造及營運。.

新!!: 西九龍和柯士甸站 · 查看更多 »

柯士甸道

柯士甸道(Austin Road)是香港九龍尖沙咀的一條主要道路,通常被視為尖沙咀與佐敦的分界線。道路為東西走向,大部份路段為四線雙程行車。道路由接駁暢運道與漆咸道南交界開始,中途與彌敦道等道路相交,至廣東道為止。道路於1870年代興建,並以當時香港輔政司柯士甸命名。柯士甸任內鼓勵在香港任職的英國公務員學習中文和華語,改善官員與市民溝通不便的問題。 1998年,隨著西九龍填海工程完成,柯士甸道以西興建了一條新道路,稱為柯士甸道西,它將原有柯士甸道向西伸延至雅翔道,即西區海底隧道收費廣場一帶,並設有預留位可繼續西延。隨著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西九龍站工程接近尾聲,柯士甸道西近連翔道一段成為地下行車路之一。.

新!!: 西九龍和柯士甸道 · 查看更多 »

李立偉

李立偉(英文:Lars Nittve,),瑞典人,博物館學專家及美術評論家,香港西九龍西九文化區M+博物館行政總監。.

新!!: 西九龍和李立偉 · 查看更多 »

東大嶼都會

東大嶼都會(East Lantau Metropolis;人工島暫時稱為中部水域人工島, Artificial Islands in the Central Waters)是香港一項尚在倡議階段的發展計劃,於2014年1月15日由時任香港行政長官梁振英在《2014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首次公布。政府將研究於大嶼山東北部與港島西之間的中部水域(包括交椅洲一帶)填海約1,400至2,400公頃以興建人工島,建設成香港繼中區和九龍東以外,第三個核心商業區,唯人工島的數量和實際面積仍未有資料。。.

新!!: 西九龍和東大嶼都會 · 查看更多 »

東京街

東京街(英文:Tonkin Street)乃位於香港九龍長沙灣的街道,由東至西,東連接李鄭屋邨,以西興建了新段──東京街西,將道路西延至西連接西九龍填海區的連翔道,中間橫跨保安道、順寧道、青山道、元州街、福榮街、長沙灣道、荔枝角道、通州街及深旺道。.

新!!: 西九龍和東京街 · 查看更多 »

東涌綫

東涌綫(Tung Chung Line)是香港港鐵營運的一條連接離島區大嶼山東涌站與香港島中西區中環的香港站的通勤鐵路線,是機場鐵路的一部份。東涌綫於1998年6月22日全綫通車,通車時只有6個站,後來南昌站和欣澳站分別在2003年12月16日和2005年6月1日啟用。.

新!!: 西九龍和東涌綫 · 查看更多 »

東海·海都酒家集團

東海飲食集團(East Ocean Gourmet Group) ,前稱東海.海都酒家(香港集團),是香港一間飲食集團,於1982年由已故的鍾錦先生和徒弟楊克鳴先生創立。旗下支店分別設於尖沙咀的購物區、香港島的商業文化區。其後集團於2009年重組,將旗下品牌「東海海鮮酒家」及「海都海鮮酒家」正名為「東海酒家」及「海都酒家」,更於2010年成立新品牌「365•東海蟹」並開設專門店,以吃蟹為主,及後更於2011年正式進駐新界東的將軍澳及新界西的青衣;於2012年12月以全新成立的高檔品牌「東海薈」開設分店,進一步將尖沙咀區的版圖擴大。 東海海鮮酒家(東海酒家)二十多年來曾多次於香港食品節中榮獲由香港旅遊協會主辦「中西美食大獎」之榮譽金獎及至尊榮譽白金獎項。屬下之海都海鮮酒家(海都酒家)曾先後接待多國元首級貴賓如中國前總理朱鎔基先生及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等,與及國際商界巨子,蜚聲國際,更於1994年被法國《國際先驅論譠報》評為全球第四最佳食肆。2002年又先後被美國《紐約時報》的Choice Tables版評選為「香港五間最著名食肆」及「最有地道中國風味的食肆」之一、《華爾街日報》評選為「美食美酒薈萃之香港—香港最佳食肆」。2003年獲法國參議院封為「美酒與美食金牌食府」,享譽國際。 2004年,該集團於中國廣州市舉行的「第五屆中國烹飪世界大賽」中勇奪三金一銀大獎,成績驕人。2005年在吉隆坡舉行的「2005烹爐大觀世界金廚大賽」與四十多個國家及地區的選手比賽,在「冷併組」、「熱菜組」及「點心組」分別奪得最高榮譽特金獎,又因總成績分數至高,而摘下團體特金獎桂冠。 集團創辦人鍾錦與得力首徒楊克鳴率領旗下三百多位名廚,以中國烹飪法為基礎,配以各國精選物料,屢創香港美食新潮流,出品之佳餚美點皆備獲好評。另外,海都海鮮酒家(海都酒家)更於2008/2009及2010/2011年獲得極具權威及影響力的美食評鑑指南The Miele Guide 入選為「亞洲最佳餐廳」之一。 東海酒家與海都酒家以經營新派中菜、南北點心、廣東燒臘、生猛海鮮、鮑參翅肚、時令蟹宴等品牌著稱。菜式以傳統創新,製作認真,風味多樣和富有時代特色;服務殷勤熱誠及專業;取價公道,重質重量,功夫十足;向為香港市民喜愛的食肆。招牌名菜包括:雞油花雕蒸花蟹(香港首屈一指名菜、招牌名菜)、乾撈海虎翅(招牌名菜)、七彩龍鬚魚(香港中西美食大獎榮譽金獎)、蟹粉小籠包(創意之作—全港首創)、蠔皇鮑魚(香港首屈一指名菜、招牌名菜)等。 2014年2月,鄧成波收購東海·海都酒家集團,集團再更名為東海飲食集團。.

新!!: 西九龍和東海·海都酒家集團 · 查看更多 »

桂詩勤

桂詩勤,ISO(Kwei See-kan,),香港土木工程師和公務員,1989年10月至1993年12月出任路政署署長,是首位出掌該署的華人。 桂詩勤在香港大學主修土木工程,1956年畢業後,他於翌年加入香港政府工務司署任職見習工程師,並於1959年、1963年和1968年先後晉升為助理工程師、工程師和高級工程師。早年他任職於水務局,曾參與石壁水塘和其他配水庫和大型抽水站的興建工程;其後於1973年調任新界拓展署屯門和沙田新市鎮總工程師,負責主持兩個新市鎮涉及工地平整和其他道路和渠務的工程,任內於1980年進一步升任政府工程師。1981年,他調往工務司署(後分拆為工程拓展署)轄下的路政處任職,期間於1982年進一步升任首席政府工程師,及後於1983年至1986年出任新界拓展署屯門新市鎮拓展處處長(後改稱新界西北拓展處處長),以及於1986年至1989年出任拓展署轄下市區拓展處首席政府工程師。 在路政處、屯門新市鎮拓展處和市區拓展處任職期間,桂詩勤參與了多項大型基礎建設的規劃和興建,當中包括新界環迴公路(即9號幹線)、青衣至大嶼山幹線(即青嶼幹線)、東區走廊,以及港口及機場發展策略前期策略性發展研究所涉及的西九龍填海計劃、中環灣仔填海計劃和青洲填海計劃等項目。1989年3月,桂詩勤出任路政署副署長,同年10月升任署長。在任內,由路政署主持的青嶼幹線和3號幹線等多項大型道路興建工程均進行得如火如荼,以便有關項目能在1997年落成通車。此外,他研究對掘路工程開徵費用,並針對1993年1月1日凌晨發生的蘭桂坊慘劇,對蘭桂坊一帶的路面進行測試,但最後認為有關路段的安全程度令人滿意。 桂詩勤於1993年從路政署退休後,於1996年獲香港機場管理局聘用為項目監察小組主管,其後於1998年12月出任機管局項目工程總監,至2001年6月卸任。1998年7月香港國際機場啟用後,接連數天在運作上出現嚴重的混亂,促成立法會成立專責委員會調查事件。當時有參與調查的議員質疑項目監察小組匯報的意見和報告未能有效地轉達機管局管理層執行,但為當局所否認。.

新!!: 西九龍和桂詩勤 · 查看更多 »

機場快綫

機場快綫(Airport Express,兩鐵合併前簡稱機鐵,通車前計劃名稱為飛翔快綫)是港鐵營運的鐵路綫之一,屬機場鐵路的一部份,於1998年7月6日隨著興建於赤鱲角的新機場正式啟用同時通車,模式上屬機場聯絡軌道系統,連接位於新界離島區赤鱲角的香港國際機場及中西區中環的香港站,共設有5個站。由於這路綫連接了香港國際機場,並以特快形式運行,故得此名。.

新!!: 西九龍和機場快綫 · 查看更多 »

櫻桃街

櫻桃街(Cherry Street)是香港的一條道路,位於西九龍大角咀,東端連接亞皆老街,西端則連接櫻桃街迴旋處及海輝道。.

新!!: 西九龍和櫻桃街 · 查看更多 »

欽州街

欽州街是香港九龍深水埗的一條街道,由通州街及欽州街西交界為起點,向東北方至青山道及九龍道交界為終點。街道名稱取自廣西的欽州市(命名時屬廣東下四府)。此街道最寬闊的一段分隔行車道提供六線雙向行車。 1990年代前,欽州街道盡頭曾設的深水埗碼頭,渡輪航線發展蓬勃,配合陸路交通工具接駁,成為昔日區內的交通要塞。.

新!!: 西九龍和欽州街 · 查看更多 »

油尖旺區

油尖旺區(Yau Tsim Mong District)是香港十八區之一,位處九龍半島西南部。根據2016年中的人口統計,油尖旺區的人口有342,970人。油尖旺區是香港十八區中面積最小的一個。.

新!!: 西九龍和油尖旺區 · 查看更多 »

油麻地

油麻地(Yau Ma Tei),本名油蔴地,是位於香港九龍西部的地區,行政上屬於油尖旺區,其傳統範圍北至登打士街與旺角分界,南至柯士甸道接尖沙咀和佐敦。而區內的廣華醫院亦是中華民國前總統馬英九的出生地。.

新!!: 西九龍和油麻地 · 查看更多 »

油麻地避風塘

油麻地避風塘是香港西九龍海岸的一個避風塘,位於油麻地以及大角咀西面。油麻地避風塘是香港最大的一個避風塘,於九龍多次填海工程後,該處稱為新油麻地避風塘。.

新!!: 西九龍和油麻地避風塘 · 查看更多 »

油麻地果欄

油麻地果欄(Yau Ma Tei Wholesale Fruit Market),原名為九龍水果批發市場(Kowloon Wholesale Fruit Market),亦常簡稱作「果欄」,是香港主要水果批發市場,位於九龍油麻地,北臨窩打老道,南抵石龍街,西為渡船街,東為新填地街。.

新!!: 西九龍和油麻地果欄 · 查看更多 »

泓都

泓都(The Merton)是香港島西區堅尼地城的一個私人屋苑住宅,位於吉席街往西九龍、上環及中區方向,是新世界發展和市區重建局合作發展的房地產項目,2005年12月啟用。泓都前身為唐樓,現在重建成屋苑,共有3幢大廈,1、2、3座分別樓高62、58及53層,臨海旁而建,坐擁維多利亞港海景,遠眺西九龍、港鐵九龍站、港鐵奧運站、荃灣區、藍巴勒海峽、青衣島、昂船州大橋、大嶼山及港島西日落美景,較適合中上環區上班人士與家屬。泓都是由呂元祥建築師事務所設計,與亞洲樓皇,設計獨特聞名的香港東半山 傲璇(OPUS HONG KONG)屬同一事務所設計。.

新!!: 西九龍和泓都 · 查看更多 »

泓景臺

泓景臺(Banyan Garden)是位於香港九龍長沙灣西九龍填海區的私人屋苑,建築師為何顯毅建築工程師樓,於2003年入--,與昇悅居、宇晴軒和碧海藍天同時興建,並合稱「西九四小龍」。發展商為長江實業,建築面積由617至978平方呎不等。 物業附設平台花園、兒童遊戲室、室內游泳池、太陽燈室、全能健身室、桑拿浴室、健身舞室、多用途室、音樂中心、卡拉OK室、視聽電影室、桌球室、壁球室、Cyber Cafe、圖書館、大型水族觀賞廊、箭藝練習場。 泓景臺於2002年10月落成及開售時,曾使用陳光榮作曲,容祖兒主唱的《我的驕傲》,以及馮曦妤主唱的《Proud of You》作為廣告主題曲。2012年無綫電視劇《當旺爸爸》,亦以該處的花園平台以及住客會所作為拍攝場地。.

新!!: 西九龍和泓景臺 · 查看更多 »

消防處西九龍救援訓練中心

消防處西九龍救援訓練中心(英文:Fire Services Department West Kowloon Rescue Training Centre)位於香港西九龍渡華路8號,與民眾安全服務隊總部接連,於2006年11月6日啟用。西九龍救援訓練中心隸屬於香港消防處,為其主要訓練及培訓機構之一,主要功能為提供持續訓練課程,例如在模擬隧道和迷宮裡進行搜索及救援,並且在不同的情況下進行真火訓練,以加強消防人員處理不同類型火災和其他災難的技巧。 消防處西九龍救援訓練中心亦為特種救援隊的主要訓練場所。.

新!!: 西九龍和消防處西九龍救援訓練中心 · 查看更多 »

消防處旺角辦公大樓

消防處旺角辦公大樓(英文:Fire Services Department Mongkok Office Building)是香港消防處的一幢綜合大樓,位於九龍旺角大角咀道42號,鄰近晏架街,面積逾1,000平方米,樓高7層,內設多個辦事處及救護總區總部,其底層3層則為一座非標準設計的旺角救護站。消防處旺角辦公大樓於2005年8月投入服務,服務範圍包括旺角、大角咀及西九龍填海區欽州街至佐敦道一帶。.

新!!: 西九龍和消防處旺角辦公大樓 · 查看更多 »

深水埗

深水埗(Sham Shui Po)是香港十八區的深水埗區之主要部分,位於九龍半島西北部,有着悠久的歷史。當中「埗」、「埔」、「埠」三字相通,皆有碼碩的意思,由此可知深水埗過去是繁忙的深水碼頭。 深水埗包括深水埗區原有臨近海傍的一部分,大致上以大埔道、界限街和欽州街為界,七八十年代以通州街為海岸綫,其後因應填海工程而成為現今模樣。欽州街至東京街則為深水埗與長沙灣的過渡地帶,故此深水埗區議會的長沙灣選區大部份屬於深水埗範團。深水埗人口密度非常高,區內有業主經營劏房、棺材房以至籠屋,部分居所生活環境惡劣。深水埗與又一村、石硤尾、長沙灣、荔枝角、昂船洲等地在行政區劃上同屬深水埗區,而這些地區沒有明顯分界而且互相交接,加上興建地鐵荃灣綫時,深水埗區的車站沒有按照其所在地的地名進行命名,區內設施亦有類似情況,因此市民經常出現混淆,將深水埗區內非深水埗的地方誤作深水埗的一部分。 現今深水埗已經成為九龍西北部的核心區,商業活動發達,並已經成為電子產品、潮流玩意、服裝配飾、古玩玉石等多方面商品集中地,每天車水馬龍、熙來攘往。而深水埗西填海區深旺道一帶亦陸續發展高密度的住宅區,區內亦有零星的重建項目,改變外界對深水埗集中着傳統唐樓的印象。.

新!!: 西九龍和深水埗 · 查看更多 »

深水埗區

深水埗區(Sham Shui Po District)是香港十八行政區之一,位處九龍西北。北面以琵琶山、尖山(以尖山隧道九龍出入口)和筆架山與沙田區為界,南以界限街與油尖旺區為界,西面以昂船洲新填海區及西北面以呈祥道和荔景山路與葵青區為界、東面以港鐵東鐵綫路軌與九龍城區接壤。根據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深水埗區的人口有405,869人,面積約948公頃。.

新!!: 西九龍和深水埗區 · 查看更多 »

深旺道

深旺道(Sham Mong Road)是香港的一條道路,位於西九龍填海區。這條路由大角咀的匯豐中心和港鐵奧運站附近的櫻桃街開始,延伸至位於荔枝角的荔寶路和月輪街垃圾焚化站舊址,並且以曼克頓山為終點。深旺道接通了四個地區:大角咀、深水埗、長沙灣和荔枝角,為新填海區內的主要道路。道路以貫通深水埗區與旺角而得名。 Sham Mong Road at night.jpg|深旺道介乎碧海藍天與海麗邨之間 MTR NAC (7).JPG|位於深旺道的南昌站A出口.

新!!: 西九龍和深旺道 · 查看更多 »

渡華路

渡華路是香港九龍一條道路,位於佐敦渡船角以面的西九龍填海區內,九龍站物業擎天半島以北。渡華路南端連接佐敦道,北端則為死路。該道路是九龍區內少數以「路」作為後綴的道路。.

新!!: 西九龍和渡華路 · 查看更多 »

渡船街 (香港)

渡船街(Ferry Street)位於香港九龍西近油麻地渡船角一帶,是連接旺角、尖沙咀及紅磡的主幹道。北接旺角奶路臣街、塘尾道及櫻桃街的街口,南接佐敦道及廣東道的街口。昔日的渡船街位於舊油麻地避風塘海邊。西九龍未填海前,這裡是九龍的海旁。.

新!!: 西九龍和渡船街 (香港) · 查看更多 »

渡船角

渡船角(Ferry Point;現時又稱柯士甸,Austin,位於香港九龍西南部佐敦以西,西九龍以東,屬油尖旺區的一部分。渡船角過去曾是已拆除的佐敦道碼頭及鄰近巴士總站所在地,現時該地有文華新村、The Austin兩大屋苑,以及港鐵柯士甸站。.

新!!: 西九龍和渡船角 · 查看更多 »

港灣豪庭

港灣豪庭(Metro Harbour View)位於香港九龍大角咀福利街8號,為一住宅項目,地產發展商為恆基兆業及香港小輪。 港灣豪庭原為油麻地小輪大角咀船廠、職工宿舍及油麻地工業大廈舊址,隨著西九龍填海工程的進行,船廠已經遷往青衣島,油麻地工業大廈亦於2000年拆卸,再者員工成為新渡輪員工故須遷出宿舍而騰空,原址經與政府修改土地用途後興建樓面面積達200萬平方呎的港灣豪庭,並於2003年5月入--。物業由10幢住宅及樓高4層中型商場組成。住宅樓高45層,每層8伙,合共提供3,520個單位,主要為兩房至四房的單位,面積由477方呎至880方呎,部分單位設有主人套房及環保露台。 港灣豪庭鄰近南昌公園、通州街公園、樂群街公園、九龍殯儀館、西九龍紀律部隊宿舍等。 由於港灣豪庭鄰近香港國際機場,乘坐巴士前往香港國際機場只須30分鐘,不少機組人員都選擇居住在此,因此港灣豪庭與珀麗灣、東堤灣畔及映灣園都是深受機組人員歡迎的屋苑。.

新!!: 西九龍和港灣豪庭 · 查看更多 »

港鐵

港鐵(Mass Transit Railway,縮寫:MTR),原稱香港地鐵,自2007年12月2日與九廣鐵路合併後改名為港鐵為止,是香港最大的鐵路運輸系統,泛指能夠通過一張港鐵單程票通行的10條路綫,廣義上包括一條連接香港國際機場及香港市區的機場快綫、擁有12條路綫的輕鐵系統及昂坪360纜車系統,組織成為貫通香港島、九龍及新界,市區及多座新市鎮,總計93個鐵路站及68個輕鐵站、合共長230.9公里的鐵路網。同時,整個系統亦包括接駁巴士及城際客運服務。 綜合港鐵系統由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簡稱港鐵公司)營運,於2007年12月2日由地鐵及九廣鐵路系統合併而成。其中第一條路綫東鐵綫始建於1906年,於1910年通車,是連接香港及廣東省主要的鐵路運輸;而以地下隧道為主的第二條路綫觀塘綫則於1979年通車,成為香港鐵路發展歷史的里程碑。 於2016年,港鐵累積載客量逾19億人次,當中輕鐵及巴士佔2億2千萬人次,機場快綫為1610萬人次,是全球最繁忙的鐵路系統之一。香港鐵路為國際地鐵聯盟的創會會員之一。而港鐵在香港專營公共交通工具市場整體佔有率不斷上升,由2013年的46.9%,增至2016年的48.4%,當中港鐵在過海交通工具市場的佔有率更達68.4%。.

新!!: 西九龍和港鐵 · 查看更多 »

港鐵公司

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簡稱港鐵公司;MTR Corporation Limited;企業標誌為MTR;,)於1975年9月26日創立,當時名為地下鐵路公司(Mass Transit Railway Corporation),於2000年宣佈私有化,同年4月26日註冊成為有限公司,更名為地鐵有限公司(MTR Corporation Limited)。2007年兩鐵合併,同年12月2日起透過服務經營權營運九廣鐵路公司網絡及業務而改為現時名稱。 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總部位於香港九龍灣偉業街33號德福廣場港鐵總部大樓及國際金融中心二期若干樓層(包括45樓董事局主席辦公室),主要業務是在香港經營綜合鐵路網絡——港鐵,當中包括由其建造及擁有的系統及服務經營權下的九廣鐵路公司系統。.

新!!: 西九龍和港鐵公司 · 查看更多 »

滙豐中心

滙豐中心(英文:HSBC Centre),是香港西九龍大角咀的寫字樓建築群,於1999年落成,共三座,屬於港鐵東涌綫奧運站物業發展計劃第一期。 滙豐中心原址為大角咀碼頭巴士總站,1998年,發展商信和集團將該寫字樓(初名奧運中心,英文是Olympian Centre)以40億港元出售予香港上海滙豐銀行作為後勤總部及把部份原旺角分行業務遷入,因而命名為滙豐中心。.

新!!: 西九龍和滙豐中心 · 查看更多 »

漾日居

漾日居(The Waterfront)是香港西九龍港鐵九龍站第一期的私人屋苑,由永泰亞洲、淡馬錫控股有限公司、新加坡置地有限公司、吉寶置業有限公司、麗新集團有限公司及環球投資(百慕達)有限公司合組的財團投得發展權,由關永康建築師事務所設計,協興建築承建的屋苑,於2000年與曾經位於九龍站內的迪生數碼世界同步落成,屬首個於九龍站落成的豪宅。.

新!!: 西九龍和漾日居 · 查看更多 »

最佳女主角

《最佳女主角》(Telling Maria 2)是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攝製的清談節目,共35集,由黎芷珊擔任主持。節目於2013年9月30日至11月15日逢週一至五22:30-23:00於翡翠台、高清翡翠台播放。承著上年推出的《最佳男主角》,無綫電視承勢推出《最佳女主角》,並為節目籌備了一年,本節目亦為配合無線電視46週年台慶推介資訊節目之一。.

新!!: 西九龍和最佳女主角 · 查看更多 »

我的驕傲

《我的驕傲》是容祖兒的第十一張個人唱片,於2003年3月25日公開發售,當中「我的驕傲」一曲更為人熟識及獲得多個獎項。(原曲是FIONA FUNG馮曦妤的Proud of you).

新!!: 西九龍和我的驕傲 · 查看更多 »

昂船洲

昂船洲(Stonecutters Island,亦有寫作Stonecutter's Island,亦作Ngong Shuen Chau),曾稱盎船洲及向島,位於香港境內,原為位於九龍半島西面的島嶼,經填海後已連陸。昂船洲的地形原本像一條翻轉的船,故稱昂(仰)船洲。 1990年代,香港政府在西九龍進行大規模的填海工程,1995年峻工的該期西九龍填海工程中,昂船洲最終與葵涌和長沙灣連成一起,從而成為九龍半島一部份。現時,昂船洲北部發展為葵涌八號貨櫃碼頭;東面是住宅區,還建有昂船洲污水處理廠,西九龍公路貫穿該處;南面則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軍營。昂船洲本身屬深水埗區,但在軍營以西的填海區(包括昂船洲大橋)及北部貨櫃碼頭部分則屬於葵青區。.

新!!: 西九龍和昂船洲 · 查看更多 »

昇悅居

昇悅居(Liberté)是香港九龍長沙灣西九龍填海區的私人屋苑,發展商為新鴻基地產及信德集團,梁黃顧建築師(香港)事務所有限公司負責建築設計,於2003年10月入伙,與毗鄰之泓景臺、宇晴軒和碧海藍天同時興建,合稱「西九四小龍」。.

新!!: 西九龍和昇悅居 · 查看更多 »

海富苑

海富苑(Hoi Fu Court)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及可租可買計劃屋苑,位於九龍旺角西九龍填海區範圍內,其中海寧閣、海嵐閣及海韻閣由王董建築師事務有限公司設計,海裕閣、海泰閣及海富商場由周余石建築師事務所設計,而海欣閣則由房屋署總建築師(2)設計,海富苑是油尖旺區唯一的房委會屬下包含了出租公屋及可租可買計劃的綜合性屋邨。於1999年7月至2004年6月28日入伙,由中國海外物業服務有限公司負責屋邨管理。.

新!!: 西九龍和海富苑 · 查看更多 »

海庭道

海庭道(Hoi Ting Road)是香港九龍大角咀在西九龍填海計劃及香港機場核心計劃其中一條道路,於90年代正式開始動工。海庭道是條循環道路,中途途徑多個私人屋苑帝峰·皇殿、帝柏海灣、柏景灣、海富苑及富榮花園。附近有多間學校,包括:保良局陳守仁小學、油麻地天主教小學(海泓道)、香港管理專業協會李國寶中學及於2008年底啟用的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專上學院西九龍校園。 Category:大角咀街道.

新!!: 西九龍和海庭道 · 查看更多 »

海麗邨

海麗邨(英文:Hoi Lai Estate)是九龍長沙灣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西九龍填海區笫10區/深旺道100號,由房屋署總建築師(2)及ARCA建築師事務所聯手設計,於2001年開始興建,2004年8月21日入伙,由香港房屋委員會管理。.

新!!: 西九龍和海麗邨 · 查看更多 »

海麗邨巴士總站

海麗邨巴士總站(英文:Hoi Lai Estate Bus Terminus)是位於香港深水埗區深旺道的巴士總站,鄰近泓景臺及碧海藍天,有9條巴士路線以本站作總站。.

新!!: 西九龍和海麗邨巴士總站 · 查看更多 »

海輝道海濱花園

海輝道海濱花園(Hoi Fai Road Promenade)位於香港九龍大角咀西九龍填海區海旁,於2014年12月啟用,由建築署設計,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擁有及管理。.

新!!: 西九龍和海輝道海濱花園 · 查看更多 »

海泓道

海泓道(Hoi Wang Road)是香港九龍大角咀在西九龍填海計劃及香港機場核心計劃其中一條道路,於90年代正式開始動工。北至櫻桃街,南至欣翔道 (未來延長至佐敦道),中途途徑多個私人屋苑帝峰·皇殿、帝柏海灣、柏景灣、海富苑及富榮花園。附近有多間學校,包括:保良局陳守仁小學、油麻地天主教小學(海泓道)、香港管理專業協會李國寶中學及於2008年底啟用的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專上學院西九龍校園。 File:HKCC WK Campus 2.jpg|香港專上學院西九龍校園 File:HKCC WK view 1.jpg|海泓道近油麻地天主教小學(海泓道) File:Hoi Wang Road near Hoi Fu Shopping Centre (Hong Kong).jpg|海泓道近海富商場.

新!!: 西九龍和海泓道 · 查看更多 »

新世界第一巴士

新世界第一巴士全稱為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通稱及簡稱新巴(New World First Bus,縮寫:NWFB)為新創建集團的成員公司,提供香港專門經營公共汽車業務的公司,是香港5間專利巴士公司之一,主要營運港島巴士路線及來往港島、九龍和新界的過海路線,亦有營運少量西九龍和新界將軍澳的巴士線及專營巴士主題式開篷觀光巴士「人力車觀光巴士」服務。.

新!!: 西九龍和新世界第一巴士 · 查看更多 »

新油麻地公眾貨物裝卸區

新油麻地公眾貨物裝卸區(簡稱新油麻地貨物裝卸區)是香港一個公眾貨物裝卸區,位於九龍大角咀海輝道38號的海旁,鄰近油麻地之西北部,臨近維多利亞港。 新油麻地公眾貨物裝卸區於1995年7月啟用,位處新油麻地避風塘旁,取代因西九龍填海工程而變成陸地的舊油麻地公眾貨物裝卸區。新油麻地公眾貨物裝卸區的面積為6.78公頃,長約1,230米。.

新!!: 西九龍和新油麻地公眾貨物裝卸區 · 查看更多 »

施本勵

施本勵,MBE(Ian Seabourne,),退休香港外籍警務人員,1974年至2006年任職於香港警務處,退休前為總警司。施本勵在警隊曾大力打擊賣淫活動,被坊間稱為「殺雞警司」。施本勵於2001年與其他外籍警官在酒吧消遣時,曾被襲擊受輕傷。在2007年11月24日,他與外籍警司甘文龍等人離開西貢一間酒吧途中,與有黑幫背景的少年發生爭執,甘文龍輕傷送院。 在施本勵發起下,他與其他警務人員於1996年創立「突破行動」(又名奮進行動),專門舉辦各類體育活動輔導「邊緣青少年」重踏正途,他因此在2009年的英女皇元旦授勳名單中獲MBE勳銜。.

新!!: 西九龍和施本勵 · 查看更多 »

文華新村

文華新村(Man Wah Sun Chuen)是香港一個舊式住宅屋苑,位於九龍油麻地渡船角佐敦道與渡船街交界,發展商是嘉年地產。於1964年至1970年間落成。 文華新村由8座大廈組成,全部以「文」字為首,因此又有「八文樓」之稱。文華新村前身是油麻地碼頭倉庫及中華煤氣公司的舊煤氣廠,嘉年地產在1955年將之購入,並於1961年發展成住宅大廈。由於鄰近當時的佐敦道碼頭及巴士總站,交通方便,曾吸引不少中產階級人士居住。在開售的時候,文華新村的3,000多個單位以接近1.6億售出,令發展商獲得不菲的利潤。 文華新村8座大廈間,全部有街道通達,大廈像「田」字形般排列。而文華新村原本是三面環海,部分單位更享有全海景,但1998年,政府進行西九龍填海工程,文華新村變成被陸地包圍。但儘管如此,由於文華新村一帶的填海地仍未有進行住宅或商業建築,故在樓價上仍然比很多居屋,甚至比其他新型私人住宅昂貴。 近年,由於文華新村開始老化,而且其多幢大廈相連的設計,方便罪犯躲藏及逃走,令治安變壞。2003年12月24日凌晨3時許,特別任務連破門進入文景樓1229室逮捕賊王季炳雄,並在單位內發現大批槍械及手榴彈,成為當時一大新聞。文華新村的獨特環境亦成為不少電影的拍攝場地,例如由杜琪峰執導的《大事件》,便曾在文華新村取景。 2009年隨西鐵線柯士甸站通車,新站與八文樓僅為3分鐘步程,令交通狀況有著質的提升,自此更多名食店進駐區內。至2014年,八文樓飲食名店包括棠記腸粉、隨變雞煲、重慶燒、老趙越南餐廳、世界100必食點點心、 添記法式三文治、生蠔酒吧等等各式食肆,再加上其他特色美食如印度咖哩、東南亞美食、皇室甜品、牛腩王、高級私廚菜 Raymond's Kitchen等,令該區晚間頓變成如港島天后大坑的美食社區。 由於位置優越方便自由行到旺角、尖沙咀購物,加上「八文樓」以實用率高見稱,實用665呎三房兩廳的單位比新樓1000呎的單位更大,而且長方形開則令地方更見使,亦因此近年吸引大批旅館投資者設舍, 令該區租務及樓價加升,賓館經營情況日趨激烈,蘋果日報亦作出報導 隨高鐵通車以及豪宅The Austin相繼入伙,八文樓將會面對更多人流的挑戰。2014年第三季八幢八文樓全部完成大廈維修工程,八文樓踏進歷史新一頁。.

新!!: 西九龍和文華新村 · 查看更多 »

旭光高新材料

中國旭光高新材料集團有限公司(China Lumena New Materials Corp.,)是一間於香港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主要業務為天然芒硝、特種芒硝及藥用芒硝的開採、加工、製造及銷售,上市後購入生產PPS樹脂的資產。公司的歷史能追溯至1952年於四川省的眉山芒硝,1953年開始了眉山市西北面大洪山礦區的業務。前身為旭光資源有限公司。 除大洪山礦區外,公司現正營運廣濟礦區、牧馬礦區的芒硝生產礦場。1983年開始生產藥用芒硝。大洪山礦區及牧馬礦區建有中國唯一取得生產藥用芒硝GMP認證及藥品生產許可證的生產設施,也為中國唯一獲批認證的藥用芒硝生產商。旭光施旗下的註冊商標「川眉」於2008年被中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評為「中國馳名商標」。 2007年,旭光的資產被注入至集團的控股公司。2009年6月16日於香港交易所主版上市。 主要股東李炎曾於2009年12月以4億持股作抵押,於2010年7月相關股份獲免除抵押。 2010年,旭光資源獲大股東注入PPS樹脂生產商中國高分子新材料公司89.5%至95%股權,收購價為116.35億元,當中90%會以發行新股支付。.

新!!: 西九龍和旭光高新材料 · 查看更多 »

旺角

旺角(Mong Kok)是位於香港九龍油尖旺區北部的地區,是香港著名的旅遊和購物區之一。旺角新舊樓宇林立;舊住宅樓宇地鋪多為商店或餐廳。以彌敦道為界,購物中心集中在東面,而西面則以傳統民生活動為主。區內交通十分發達,有巴士及港鐵(東鐵綫、荃灣綫和觀塘綫)直達,更有專線小巴通宵行駛。假日時彌敦道及西洋菜南街一帶經常水洩不通。 旺角的人口密度極高,平均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30,000人,現時其地積比率約4倍,新型摩天大廈、舊式唐樓、繁華街道與排檔縱橫交錯分佈,是世界一大都市景觀。.

新!!: 西九龍和旺角 · 查看更多 »

擎天半島

擎天半島(Sorrento),位於香港西九龍尖沙咀柯士甸道西1號,為港鐵九龍站上蓋物業,由港鐵公司管理。擎天半島於2003年建築完成及入伙,共有5座住宅樓宇,提供2,126個住宅單位。為全港最高的純住宅項目之一。擎天半島第1座共74層(數字上81樓),樓高256米,是現時香港最高的純住宅建築物。而最矮的第6座共61層(數字上67樓),樓高206米。屋苑設有全天侯高級會所,設施極多,亦十分龐大,面積超過13萬平方呎。.

新!!: 西九龍和擎天半島 · 查看更多 »

政府碼頭

政府碼頭可以指:.

新!!: 西九龍和政府碼頭 · 查看更多 »

担杆山路

担杆山路(Tam Kon Shan Road)是一條位於葵青區青衣島北部的街道,全長約1550米,呈東、西行雙向。西端止於香港船廠外與青衣北岸公路出口支路相交的迴旋處,沿途是船廠集中地,東面為青泰苑及長安邨,在担杆山交匯處與青敬路、楓樹窩路及青荃路連接。.

新!!: 西九龍和担杆山路 · 查看更多 »

晏架街

晏架街(Anchor Street) 是香港西九龍大角咀的一條道路,東、西端分別連接塘尾道和大角嘴道,只設單向行車線,由西向東行駛。 晏架街一帶原是港口,船隻在這裡拋錨停泊,後來填海發展九龍半島而變成陸地,至今超過六十年。晏架街的英文名稱Anchor Street中的Anchor就是錨的意思。現時街道兩旁以工業大廈和住宅大廈為主,但隨著香港工業式微以及社區發展轉型,樓宇漸漸改建為低價酒店。.

新!!: 西九龍和晏架街 · 查看更多 »

1956年雙十九龍暴動

雙十九龍暴動,亦稱雙十暴動,西方称1956年香港暴亂(Hong Kong 1956 riots),是一場于1956年10月10日至10月12日在香港九龍及荃灣等地發生的由香港亲中華民國人士和三合会人士为支持中华民国政府而對抗香港政府的暴動。其由最初的工人运动和示威,演變成後來的打砸抢烧等暴力袭击行動。 双十暴動源於徙置事務處職員在10月10日的中華民國國慶日移除懸掛在李鄭屋徙置區之中華民國國旗及大型「雙十」徽牌。暴乱由罷工、示威和殴打公务人员開始,在三合会介入后迅速演变为严重暴乱。在暴乱中,右派工会和三合会大肆抢掠烧杀,并封路强行高价售卖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同时,瑞士駐港領事館的副領事兼參贊恩斯特及其夫人的座车被暴动分子推翻并纵火焚烧,造成恩斯特重伤,其夫人死亡。 该次事件是香港历史上最多人死亡的骚乱,高於1967年的六七暴动。在双十暴动中,香港警察和驻港英军多次與右派示威者冲突,作出驅散、鎮壓及搜捕行動。期間,事件釀成約60人喪生,逾300人受傷,3,000余人被警方逮捕。.

新!!: 西九龍和1956年雙十九龍暴動 · 查看更多 »

1997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

《1997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是香港特區政府發表的首份施政報告,由時任香港行政長官董建華於1997年10月8日於當時位於中環的立法會大樓內向臨時立法會發表。.

新!!: 西九龍和1997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 · 查看更多 »

2009年環球貿易廣場致命工業意外

2009年環球貿易廣場致命工業意外是香港自2001年發生拆卸中工廈倒塌事件後最嚴重的工業事故。.

新!!: 西九龍和2009年環球貿易廣場致命工業意外 · 查看更多 »

2015年香港食水管道含重金屬超標事件

2015年香港食水管道含重金屬超標事件,官方稱食水含鉛事件,是指從2015年7月起,香港部分公共屋邨、居屋、私人屋苑、醫院及教育機構被揭發食水含重金屬量嚴重超標的事件。建築商中國建築於事件後與政府及相關機構分别調查建築過程以及物料,發現成因是焊工使用了含鉛焊料所致。調查報告也顯示,雖然銅合金裝置亦會釋出鉛,但不會導致食水含鉛量超標。.

新!!: 西九龍和2015年香港食水管道含重金屬超標事件 · 查看更多 »

3hreeSixty

3hreeSixty(讀作「ThreeSixty」,前稱ThreeSixty),是怡和集團旗下牛奶公司擁有的超級市場及美食廣場,主要出售及提供有機食品,是全亞洲首間以全有機食品為主題的超級市場,主要顧客對象是中產階層人士。此外,該超市為支持環保及可持續發展,減低對地球的破壞,,更是全港首個無免費膠袋超市。.

新!!: 西九龍和3hreeSixty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西九龍區西九龍填海區西九龍填海工程西九龍填海計劃西九龙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