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西九文化區

指数 西九文化區

西九文化區(West Kowloon Cultural District,縮寫:WKCD)前身為西九龍文娛藝術區,位於香港西九龍填海區臨海地段(西九龍最南端,由填海所形成的約40公頃土地,面向維多利亞港,由廣東道伸延至西區海底隧道入口一帶,北至柯士甸道),將會是集結一系列世界級文化、藝術、潮流、消費及大眾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文化主要場地,核心設施包括劇院、博物館、演藝場館、劇場及廣場等,共17座,旨意提高香港文化的水平及世界地位。此外,西九文化區包含長兩公里的海濱長廊,並且將會設有佔地23公頃的公園。 西九文化區的前身為由時任香港行政長官董建華透過《1998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宣布的西九龍文娛藝術區,2004年,政務司司長曾蔭權以:「創地標,顯文化,添悠閒。」為計劃口號,規定計劃必須建造一塊巨形天薘。2006年2月,在香港社會不同的意見及爭議下,香港政府宣佈放棄原有的發展框架,不再堅持天篷設計,計劃被推倒重來,重新發展為西九文化區。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西九管理局)於2008年根據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條例》成立,香港政府同時向該局注資216億港元。2011年3月,西九管理局公佈全新概念設計,發展大綱於同年12月呈交予城市規劃委員會。2012年3月,城市規劃委員會公布發展圖則草圖;2013年1月,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批准發展圖則,計劃啟動,於2013年起分階段展開工程,第一階段建設預計於2020年或者以前竣工,第二階段建設預計於2030年或者以前竣工。 M+展亭為西九文化區首個落成的永久場地,於2016年9月啟用。.

99 关系: 劉吳惠蘭十大建設計劃司馬文君臨天下 (香港)尖沙咀中電集團中港城公共運輸交匯處九龍九龍公園九龍站 (港鐵)九龍站公共運輸交匯處九龍西選區平昌奧林匹克體育場亞洲政策組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佐敦(渡華路)巴士總站保華建業集團匯民道圓方包陪麗呂元祥建築師事務所啟德體育園啟德體育園區啟德郵輪碼頭全民開講 (香港)公共自行車Clockenflap牛頭角下邨DHL香港氫氣球音乐中心鍾麗幗鐵甲奇俠飛行之旅西區海底隧道西九西九大戲棚西九公園西九龍西九龍中天地西九龍站西九龍海濱長廊西九龍文娛藝術區西九龍文化區西九龙文娱艺术区西九文娛藝術區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西九文化區發展方案香港香港2007年9月香港2008年2月香港單車徑...香港高鐵爭議香港舞蹈年獎香港電車香港機場核心計劃香港漫畫星光大道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爭議譚秉榮建築事務所诺曼·福斯特超世代音乐节趙慧珊黃炳培黃耀明藍田(廣田邨)巴士總站葉傲冬蔡新榮鄧凝姿鄭久慧自動駕駛汽車金門建築連納智陳方安生M+Super Girls把酒當歌柯士甸站柯士甸道林鄭月娥李立偉李焯芬東九文化中心東涌綫梨園十大要聞選舉朱曼鈴戲曲 (消歧義)戲曲中心新光戲院文化中心故宫 (消歧义)曾蔭權2007至2008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2010至2011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2011年2月香港2014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2015年2月香港2015年7月香港2015年香港2017年香港2018年香港 扩展索引 (49 更多) »

劉吳惠蘭

劉吳惠蘭(Rita Lau Ng Wai-lan,),前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現任公務員敍用委員會主席。.

新!!: 西九文化區和劉吳惠蘭 · 查看更多 »

十大建設計劃

《十大建設計劃》(英文:Ten Major Infrastructure Projects),是由時任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曾蔭權透過《2007至2008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宣佈,香港政府將會於未來數年推動多份基礎建設計劃,當中包括數個鐵路項目、跨境基礎建設、成立西九文化區和建設新發展區等,以改善香港市民的居住環境及促進香港社會具有更高度的可持續發展水平。惟十大基建直至2012年曾蔭權卸任后基建仍在進行中,多項基建均發生延誤和超支的情況。.

新!!: 西九文化區和十大建設計劃 · 查看更多 »

司馬文

司馬文(Paulus Johannes Zimmerman,),音譯名為保祿·約翰尼斯·司馬文,英文通稱為保羅·司馬文(Paul Zimmerman),荷蘭犹太裔香港人,泛民主派社會運動人士。司馬文生於荷蘭,並在荷蘭完成大學教育。他在1984年到香港工作,婚後決定於香港定居,並在2012年歸化中國國籍。現任香港南區區議會薄扶林選區議員。 司馬文在1990年代起參與香港的社會運動,並參與保護海港協會。他於2006年香港選舉委員會界別分組選舉在政壇嶄露頭角,雖然在選舉中一直失利,但於2010年南區區議會薄扶林選區補選中成功當選為南區區議會議員,且並能兩度連任。然而,他自200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起多次競逐立法會議席,以及參選港區全國人大代表,但均告失敗。.

新!!: 西九文化區和司馬文 · 查看更多 »

君臨天下 (香港)

君臨天下(The Harbourside)是一個位於香港港鐵九龍站Union Square第四期的豪華住宅項目,發展商為恒隆地產和前地鐵公司(今港鐵公司)。物業於2003年7月落成。.

新!!: 西九文化區和君臨天下 (香港) · 查看更多 »

尖沙咀

尖沙咀(Tsim Sha Tsui),古称尖沙头,旧名香埗头,亦作尖沙嘴,是香港九龍油尖旺區的一部份,位於九龍半島最南端,隔維多利亞港與香港島對望,是進行商業、娛樂、文藝、旅遊及購物活動的地方,亦是香港著名的商業中心之一,終日人流熙來攘往。這裏設有多座不同主題的展覽館,當中包括太空館、歷史博物館、科學館和文化中心等。此外,這裏有不少高級酒店,其中包括著名的半島酒店,同時亦有著名景點、古蹟和特色建築如星光大道、尖沙咀鐘樓、1881(前水警總部)和柏麗購物大道。.

新!!: 西九文化區和尖沙咀 · 查看更多 »

中電集團

中電集團(簡稱:中電)於1901年在香港註冊成立,當時名為中華電力有限公司(China Light & Power Company Syndicate),是香港兩家電力供應商之一(另一家為香港電燈)。中電集團是亞太區具領導地位的能源行業投資者及營運商。集團建基香港逾百載,並成功將業務發展至中國內地、台灣、澳洲、印度、東南亞,參與超過60項投資。中電採用包括可再生能源、煤、天然氣及核能等8種不同燃料,提供超過20,000兆瓦發電容量。 中電控股公司(、,CLP Holdings Limited、CLP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是中電集團的控股公司,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

新!!: 西九文化區和中電集團 · 查看更多 »

中港城公共運輸交匯處

中港城公共運輸交匯處(英文:China Hong Kong City Public Transport Interchange)位於九龍油尖旺區尖沙咀廣東道33號中港城的地庫,為一個室內坑狀公共運輸交匯處,現時有5條巴士路線以此為總站。.

新!!: 西九文化區和中港城公共運輸交匯處 · 查看更多 »

九龍

九龍(Kowloon),與香港島及新界同為香港三大地域之一。九龍位於香港境內的地理中心,與南面的香港島隔維多利亞港相望。香港十八區中的五區屬於九龍,分別是油尖旺區、深水埗區、九龍城區、黃大仙區、觀塘區。九龍東、南和西面則被維多利亞港包圍,三面環海,因此地理上九龍亦稱為九龍半島。 1937年,九龍群山以南成為「新九龍」,但一般香港市民在生活中都不會刻意區分,統一稱為九龍;1968年5月起,兩者並與香港島一起重新分為十區。歷年來的填海工程,使九龍的面積不斷擴展,但仍是香港城市規劃之三大主要部份中最小的,截至2010年,九龍的面積約47平方公里,2011年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全港約有30%人口居於九龍。.

新!!: 西九文化區和九龍 · 查看更多 »

九龍公園

九龍公園(Kowloon Park)位於香港九龍尖沙咀,前身是威菲路軍營,軍營於1967年正式關閉,並且移交予市政局發展為文娛康樂用途,遂於1970年開闢原來地址為公園,是九龍區第二大的公園(僅次於摩士公園),佔地13.47公頃,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

新!!: 西九文化區和九龍公園 · 查看更多 »

九龍站 (港鐵)

九龍站(Kowloon Station)是香港港鐵在兩鐵合併前,港鐵及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的前稱分別為地鐵(地下鐵路)及地鐵公司。東涌綫與機場快綫上一個車站,也是東涌綫與機場快綫過海前最後一個車站,位於油尖旺區的油麻地雅翔道,鄰近未來廣深港高速鐵路西九龍站,並位處於西鐵綫的柯士甸站以西。九龍站於1998年6月22日啟用。 九龍站與柯士甸站並非為東涌綫與西鐵綫正式的轉車站,乘客若在兩個車站間轉乘,無論使用八達通還是單程車票,均需當作兩段車程處理,並繳納再入閘收費。乘客須於南昌站轉乘,方能享有再入閘收費調減。不過港鐵已經安排機場快綫的「免費港鐵接駁服務」擴展至此站及柯士甸站之間,乘客可於九龍站出閘後經C1出入口步行前往柯士甸站;如果持有承認乘搭機場快綫的有效憑證,亦可乘搭機場快綫穿梭巴士K1線,更方便地於柯士甸站轉乘西鐵綫。乘搭機場快綫的乘客能夠在此站進行預辦登機服務。.

新!!: 西九文化區和九龍站 (港鐵) · 查看更多 »

九龍站公共運輸交匯處

九龍站公共運輸交匯處(英文:Kowloon Station Public Transport Interchange)位於九龍油尖旺區西九龍填海區雅翔道,連接港鐵九龍站及其上蓋物業Union Square,為一個室內坑狀公共運輸交匯處。現時有9條巴士路線及5條專綫小巴路線以此為總站。 當廣深港高速鐵路落成後,本總站成為其中一個接駁高鐵西九龍站的公共運輸交匯處。.

新!!: 西九文化區和九龍站公共運輸交匯處 · 查看更多 »

九龍西選區

九龍西選區是香港立法會選舉地區直選的選區之一,範圍包括整個九龍半島和新九龍西部以及地理上處於九龍東的啟德,即包括九龍城區、深水埗區及油尖旺區。.

新!!: 西九文化區和九龍西選區 · 查看更多 »

平昌奧林匹克體育場

平昌奧林匹克體育場(평창 올림픽 스타디움)位於韓國江原道平昌郡,是作為2018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閉幕典禮的臨時場館。 該體育場位於大關嶺面,在平昌奧林匹克廣場專用區,距離阿爾卑西亞度假村2公里。它將搭建一個五角型舞台,該體育場在奧運期間作為獎牌廣場,舉行頒獎儀式。奧林匹克體育場將設置在橫溪,佔地80000平方公尺,它是一個臨時性可以容納50000人的體育場,在殘奧會後將拆除。該體育場是2018年冬季奧運會主要體育場館中最後一個完工的,工程預計於2017年9月完工。 此外,體育場旁將有奧林匹克展覽館、傳統食物市集等景點。.

新!!: 西九文化區和平昌奧林匹克體育場 · 查看更多 »

亞洲政策組

《亞洲政策組-人人住得好》開場畫面 《亞洲政策組-人人讀好書》開場畫面 《亞洲政策組-六大產業》開場畫面 《亞洲政策組-人人身體好》開場畫面 《亞洲政策組-港人不能治港?》開場畫面 《亞洲政策組-香港有問題?》開場畫面 《亞洲政策組-政改點樣改》開場畫面 《亞洲政策組》(Asia Policy Unit)是香港亞洲電視有限公司製作的時事通識節目,由香港跨媒體文化人胡恩威擔任主持。內容主要由胡恩威的意見講述現時香港的政策問題。此節目為「ATV 2013節目巡禮」節目之一。 節目目前分為七輯,第一輯為《亞洲政策組-人人往得好》講述香港房屋政策問題;第二輯為《亞洲政策組-人人讀好書》講述香港教育政策問題;第三輯為《亞洲政策組-六大產業》(原名為《亞洲政策組-香港產業好》)講述香港六大產業;第四輯為《亞洲政策組-人人身體好》講述香港醫療政策問題;第五輯及第六輯為《亞洲政策組-港人不能治港?》及《亞洲政策組-香港有問題?》講述香港社會政策問題。第七輯為《亞洲政策組-政改點樣改》講述香港政制改革問題。節目在2012年9月17日起於本港台及亞洲台播映,並於亞洲電視網站提供節目重溫。.

新!!: 西九文化區和亞洲政策組 · 查看更多 »

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

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Guangzhou-Shenzhen-Hong Kong Express Rail Link Hong Kong Section;於規劃初期稱區域快線)是中國廣深港高速鐵路位於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部份,起屹於西九龍填海區西九龍站,止於與深圳的邊界,總長26公里,途經油麻地、大角咀、深水埗、葵涌以及新界的大帽山、石崗、雞公嶺、牛潭尾及米埔等地的地底。沿途不設站,最高營運時速為每小時200公里,每方行車方向每小時可以接載約10,000名乘客。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通過與廣深港高速鐵路廣深段連接,與38,000公里長的中國高速鐵路系統網絡相連。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在工務計劃下撥款興建高鐵香港段,並最終經九鐵公司擁有該段鐵路,造價為853億港元(約合110億美元,至2015年5月超資約32%;當中鐵路系統的建造工程佔逾600億港元,非鐵路系統的工程(包括,但是不限於西九龍交通改善工程)佔逾118億港元,及對橫台山菜園村的特別優惠賠償金額佔了8,600萬港元,備用資金佔21億元。)。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於2009年10月20日由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落實興建,於2010年1月16日獲得立法會財務委員會通過撥款,於同年4月動工,原定預計於2015年竣工及通車,後來延至預計於2016年竣工、並以2017年年底通車為目標,但於2015年5月因工程嚴重延誤而大幅延遲至2018年第三季通車。 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獲政府委託進行高鐵香港段的設計、建造、測試和試行運作,由路政署監察項目的落實。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決定應以象徵式價格把營運高鐵香港段所需的土地或就該等土地所享有的權益或其他權利歸屬九廣鐵路公司,以及把高鐵香港段的動產轉讓予九鐵公司。九鐵公司將隨後按《服務經營權補充協議》,把營運高鐵香港段的授予港鐵公司。政府作為九鐵公司的唯一股東,日後九鐵公司派發股息時,政府可因九鐵公司從港鐵公司收取服務經營費而間接得益。 截至2018年3月,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整體工程已完成超過99%。3月23日下午,高鐵香港段項目主要工程竣工典禮在香港舉行,列車命名为「动感号」,并于4月1日开始试运行,4月3日起因出軌事故暫停試車,4月13日恢復試車。全线目標在2018年9月通車。 在2018年5月,港鐵向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提交有關2018年港鐵票價調整的文件,文件中的港鐵路綫圖把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命名為高速鐵路(High Speed Rail)。.

新!!: 西九文化區和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 · 查看更多 »

佐敦(渡華路)巴士總站

佐敦(渡華路)巴士總站(英文:Jordan(To Wah Road)Bus Terminus)是香港油尖旺區的一個巴士總站,位於西九龍渡華路近民眾安全服務隊總部,於2009年12月20日開放,基於佐敦(匯翔道)巴士總站的用地屬於廣深港高速鐵路工程的一部份,為配合工程發展,因此把該總站為終點站的9條巴士路線遷至渡華路巴士總站,現有9條巴士路線以此站為總站。此站與先前已消失的匯翔道總站均是臨時性質,待廣深港高速鐵路落成後,此站將遷往西九龍站巴士總站或現有九龍站公共運輸交匯處。 至於巴士總站原有的地皮,政府計劃在廣深港高速鐵路通車後,以短期租約方式把該用地轉作臨時停車場,預料可提供約700個私家車泊車位,替代受中九龍幹線工程影響而須拆卸的油麻地多層停車場。.

新!!: 西九文化區和佐敦(渡華路)巴士總站 · 查看更多 »

保華建業集團

保華建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保華建業集團,以及保華建業(PAUL Y. ENGINEERING GROUP LIMITED,港交所除牌前0577),於1946年由車炳榮創立,屬於一家香港的國際工程服務公司,母公司為德祥企業,業務包括項目管理、建築管理及產業管理,集團有多個部門,包括樓宇建造、土木工程、地基與專項工程及建築材料。在香港、中國及東南亞地區皆有業務。保華建業現時為保華集團有限公司,以及路易十三集團有限公司股東,持有49%和51%股權。保華建業前主席為詹伯樂和趙雅各工程師,前副主席為劉高原。 保華建業承建的主要工程主要是長江實業發展的物業,包括港鐵調景嶺站(B區)(城中駅)、亞洲電視舊址重建計劃(尚御)、雍雅軒、映灣園、藍澄灣、港景峰、半山壹號、海名軒、鹿茵山莊、海怡半島、嵐山等,其他項目包括油塘的住宅項目、啟德龍譽、香港麗嘉酒店舊址重建計劃(中國建設銀行大廈)、渠務署廠房保養合約、數--碼港、信興廣場、匯豐中心、西九文化區、廣深港高速鐵路西九龍總站的地盤平整工程等。 於2011年會計年度,營業額為4.3億港元,除稅及利息前盈利﹝EBIT﹞為5,000萬港元。 2011年8月,保華建業宣布與传奇电影公司及華誼兄弟合作,進軍電影市場,保華建業打算以17.2億元購入傳奇娛樂旗下傳奇東方50%股權。保華建業計劃以每股作價0.65港元配售最多31.8億股新股,集資20.7億元。同年12月,保華建業終止配股計劃。 2012年11月,保華建業宣布以總代價20億元向洪永時的兒子洪澤禮收購Falloncroft。Falloncroft於澳門路環持有一幅地皮。 保華建業2013年4月4日召開特別股東大會,通過更改公司名稱為路易十三集團有限公司。.

新!!: 西九文化區和保華建業集團 · 查看更多 »

匯民道

匯民道(Wui Man Road)是香港九龍的一條道路,來回雙向行車,路中有雙白線,兩旁有行人路。匯民道是2009年的新路,於6月5日被命名,全長170米,就近港鐵柯士甸站,接通柯士甸道西與匯翔道之間。 於2018年6月1日,因應西九龍站工程而建,連接佐敦道及匯翔道之D1A(S)路被併入匯民道。.

新!!: 西九文化區和匯民道 · 查看更多 »

圓方

圓方(英文:Elements)位於香港西九龍柯士甸道西1號,九龍站上蓋Union Square之內,環球貿易廣場之下,是香港一座大型購物商場,於2007年10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商場開幕典禮在2007年11月16日舉行。圓方樓高4層,面積達100萬平方呎,由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旗下的Premier Management Services管理。商場設有戲院,命名為The Grand Cinema,提供12個影院1600座位的戲院,是本港最多院數的戲院,已於2007年10月中開始營業,亦是首個擁有杜比全景聲技術的戲院。發展商聲稱商場設有全香港最豪華的洗手間,10個洗手間共耗資1000萬興建。此外商場也設有溜冰場the rink,收費為每分鐘$1.0-$1.5港元,以八達通收費,而且是香港唯一一個並非由業主經營、自負營虧的溜冰場。由香港童裝品牌Chickeeduck營運。 圓方商場還有一項特別之處,就是商場內的洗手間設施或禮賓處有免費糖果贈送。 雖然圓方比其他大型商場有更多設施也更寬敞,可以提供更舒適的購物體驗,但由於圓方所在的西九龍填海區目前仍然處於建築發展期,而且遠離尖沙咀和油麻地的傳統旅遊區範圍,加上並非位處可以直達深圳的東鐵線沿線上,圓方商場的人流明顯較其他大型商場少,也未能發揮對水貨活動的分流作用,這種情況要待位處圓方旁邊的高鐵總站落成後才有望改善。.

新!!: 西九文化區和圓方 · 查看更多 »

包陪麗

包陪麗,英文名:Cissy Pao-Watari。系香港艺术家、社会活动家。现任香港艺术中心(Hong Kong Art Centre)名誉主席。.

新!!: 西九文化區和包陪麗 · 查看更多 »

呂元祥建築師事務所

呂元祥建築師事務所(英文:Ronald Lu & Partners,縮寫:RLP)於1976年成立,為一間由呂元祥博士(香港著名建築師,慈善家呂明才後人)開創的香港建築師事務所,總部位於香港,在北京、上海、廣州及深圳均設有辦事處,僱員逾550名,當中逾70%職員持有「綠建專才LEED」資歷。呂元祥建築師事務所的主要業務為建築設計、總體規劃及室內設計,項目範圍廣泛,包括文化及公共建設、教育、綜合發展、商業、住宅、酒店及零售及綜合運輸發展項目等。呂元祥建築師事務所在香港以至中國大陸等均有重點建築項目發展。近10年來,呂元祥建築師事務所獲得逾50個香港及國際奬項。.

新!!: 西九文化區和呂元祥建築師事務所 · 查看更多 »

啟德體育園

啟德體育園(英文:Kai Tak Sports Park)前稱啟德體育城(英文:Kai Tak Sports City)為香港政府推行的《啟德發展計劃》中的體育場館區(即體育城)及《起動九龍東》計劃的主要部份,並由私人機構長期營運,位於九龍前啟德機場北停機坪西部,西面連接馬頭角,佔地28.2公頃。啟德體育園屬於《啟德發展計劃》的最終階段項目,預計於2016年動工,耗資250億港元,最快預計於2020年至2021年竣工,並進行招標,預計於2021年第三季正式投入服務。 啟德體育園包括一座設有50,000座席的主場館──配有開合式天幕及可以移動草皮的世界級,一座設有5,000座席的輔助運動場、一座室內體育館(分別設有一座設有4,000座席的主場及可以容納400名觀眾的副場,另外設有游泳池、籃球場、排球場、手球場及體操訓練場、健身室和活動室等)以及其他體育設施(包括溜冰場、保齡球場和桌球室等);另外設有商店(包括體育用品零售店鋪及大型健身室)、食肆及酒吧等配套設施。以上各場館將會構成一座體育場館區的焦點,整個體育場館將會以園景平台連接至啟德站和都會公園。 啟德體育園連接都會公園,公眾穿過園景通道及休憩公園後,可以到達港鐵及環保連接系統的啟德站;場館東面有連接車站廣場的景觀廊,公眾可以遠眺獅子山的景色。接壤馬頭角的海濱一帶,則會發展為海濱飲食廊,設有小型商店及茶座;整個園區具備地標特色,將會成為香港旅遊景點之一。.

新!!: 西九文化區和啟德體育園 · 查看更多 »

啟德體育園區

啟德體育園(英文:Kai Tak Sports Park)前稱啟德體育城(英文:Kai Tak Sports City)為香港政府推行的《啟德發展計劃》中的體育場館區(即體育城)及《起動九龍東》計劃的主要部份,位於九龍前啟德機場北停機坪西部,西面連接馬頭角,佔地28.2公頃。啟德體育園屬於《啟德發展計劃》的最終階段項目,預計於2016年動工,耗資250億港元,最快預計於2020年至2021年竣工,並進行招標,預計於2021年第三季正式投入服務。 啟德體育園包括一座設有50,000座席的主場館──配有開合式天幕及可以移動草皮的世界級多用途體育場館,一座設有5,000座席的輔助運動場、一座室內體育館(分別設有一座設有4,000座席的主場及可以容納400名觀眾的副場,另外設有游泳池、籃球場、排球場、手球場及體操訓練場、健身室和活動室等)以及其他體育設施(包括溜冰場、保齡球場和桌球室等);另外設有商店(包括體育用品零售店鋪及大型健身室)、食肆及酒吧等配套設施。以上各場館將會構成一座體育場館區的焦點,整個體育場館將會以園景平台連接至啟德站和都會公園。 啟德體育園連接都會公園,公眾穿過園景通道及休憩公園後,可以到達港鐵及環保連接系統的啟德站;場館東面有連接車站廣場的景觀廊,公眾可以遠眺獅子山的景色。接壤馬頭角的海濱一帶,則會發展為海濱飲食廊,設有小型商店及茶座;整個園區具備地標特色,將會成為香港旅遊景點之一。.

新!!: 西九文化區和啟德體育園區 · 查看更多 »

啟德郵輪碼頭

啟德郵輪碼頭(英文:Kai Tak Cruise Terminal)為香港的郵輪碼頭之一,位於九龍九龍城啟德承豐道33號,即前啟德機場跑道末端。因為香港一直缺乏大型郵輪專用的碼頭,在尖沙咀的海運大廈本身也不足以供大排水量的郵輪靠泊,導致訪港的大型郵輪只能停靠葵涌貨櫃碼頭,影響訪港郵輪旅客對香港的觀感,所以啟德郵輪碼頭屬於《啟德發展計劃》首階段的項目之一。 郵輪碼頭的建築物及首個泊位於2010年5月動工,於2013年3月16日進行業務測試,建築物於6月1日竣工,於同月12日試驗開幕;首個泊位於7月竣工,第二個泊位於2014年9月啟用。香港政府期望發展啟德郵輪碼頭可以幫助香港把握亞太區郵輪旅遊業市場增長所帶來的機遇,將香港發展成為區內的郵輪中心。 啟德郵輪碼頭樓高3層,全長約850米,相等於約兩座橫臥的環球貿易廣場的連接長度。大樓內有長達42米的無柱空間,於郵輪旅遊淡季時可以作為展覽用途,支援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啟德郵輪碼頭設有兩個泊位,水深均達12米至13米,泊位合共佔海達850米乘35米,分別可以停泊長達455米及400米的郵輪。其中首個泊位可以供予排水量達11萬噸、總噸位達22萬噸的世界級郵輪停泊,次個泊位則可以供予中型郵輪停泊。啟德郵輪碼頭的邊岸檢察設施於每小時可以處理達3千名旅客人次。.

新!!: 西九文化區和啟德郵輪碼頭 · 查看更多 »

全民開講 (香港)

《全民開講》原為香港無綫生活台一特備節目,於2007年5月17日首播。該集節目由陶傑主持,內容主要探討中大學生報情色版事件。 《全民開講》後來改為固定節目,由2007年5月31日開始逢星期四晚於無綫生活台首播。每集節目均由香港不同的資深傳媒人主持。 節目探討多個香港熱門民生話題,例如擬在地鐵範圍內說粗言穢語加重罰款事件及清拆皇后碼頭事件等的討論,並邀請嘉賓就每集設定的話題發表意見。有關本節目所有論題及所涉及的討論範圍,請參閱下列節目論題及簡介。.

新!!: 西九文化區和全民開講 (香港) · 查看更多 »

公共自行車

公共自行車(Bicycle Sharing System或Public Bicycle System,PBS)是一種能讓一般大眾共享自行車使用權的服務。公共自行車服務可以大致分為兩種類型,分別是「社區自行車計劃」和「智慧型自行車計劃」(共享自--行车、共享单--车)。前者是由本地社群團體或非營利組織發起,後者則是由政府機構來建置、營運,或有時是以公共私营合作制(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的方式來進行。公共自行車的的主要概念是在都會區內以免費或平價租賃的方式,讓民眾使用自行車替代大眾運輸或私有車輛來進行短程的通勤,以達到紓解交通擁塞、減低噪音和空氣污染的目的。公共自行車也被認為是可用來解決大眾運輸系統中的「最後一哩」問題,並連結通勤者與大眾運輸網路的一種方式。此外,公共自行车还具备休闲、旅游、健身等功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30 Dec 2013世界上第一座公共自行車系統為法國里昂建置之公共自行車系統。 公共自行車計劃關注於解決私有自行車的主要缺點,包括失竊和破壞、缺乏停車和存放空間,以及所需的維修保養。然而,由於租借和歸還地點的數量有限,公共自行車本身成為一種大眾運輸的形式,在方便性上不如私有的自行車。除非獲得商業贊助,由政府營運的自行車分享計畫可能需要花費大量的公共資金。而商業贊助的方式通常是在租借站或自行車上刊登廣告。, 台灣公共自行車2008/2/11 根據估計,在2011年5月時全世界已有約375個公共自行車系統正在營運中,236,000辆公共自行车可供使用。, The Passport blog, BBC, 9 Sept 2011, Accessed 6 Oct 20112008年推出的杭州公共自行车为世界上最大的公共自行车系统,截至2013年6月拥有6.7万辆自行车及超过3000个站点。.

新!!: 西九文化區和公共自行車 · 查看更多 »

Clockenflap

Clockenflap音樂及藝術節(Clockenflap Music and Arts Festival,簡稱「Clockenflap」)是每年舉辦的香港音樂及多媒體藝術節。音樂節包含了來至各國以及內地的音樂團體,同時亦有邀請香港本地樂隊,條件是樂隊在音樂上和現場表演的能力要有一定的水平,藉此可以啟發及鼓勵較小型的樂隊要努力提升水平以有機會可踏上更大的舞台。除了音樂之外,Clockenflap亦有設置多媒體藝術區,當中包含了藝術裝置、數碼藝術和兒童娛樂及動畫等元素。2012年,Clockenflap有超過二萬進場人次,使活動於當年被視為香港最大之音樂活動。 Clockenflap曾於2012年舉行中文命名比賽,並得出了「歌+飛」(「歌加飛」,由英文音譯)一名。然而英文名字依然較常被各方使用。.

新!!: 西九文化區和Clockenflap · 查看更多 »

牛頭角下邨

牛頭角下邨(Lower Ngau Tau Kok Estate)是香港房屋委員會位於香港九龍觀塘區佐敦谷的公共屋邨,為香港市區最後一個重建的徙置區。牛頭角下邨一區於2004年拆卸後,由房屋署總建築師(2)作總體設計,再由周古梁建築工程師有限公司作細部設計,在設計將傳統的牛頭角下邨歷史建築細部再次運用在其新大廈之上,包括麻石外牆入口、通花磚屏風阻隔行人道及單位洗手間的視線,地上刻有牛頭角下邨及其鄰近地方歷史的小廣場,還有小型歷史展覽館展示牛頭角下邨歷史文物,館址設於一樓天橋上,以展示及延伸牛頭角下邨的歷史,此邨於2008年展開一連串土地平整及地基工程,用以興建公屋大廈,於2012年8月入伙;第二期於2015年12月入伙。而二區於2011年完成拆卸後,於2016年開始動工興建東九文化中心。.

新!!: 西九文化區和牛頭角下邨 · 查看更多 »

DHL香港氫氣球

DHL香港氫氣球是一個香港旅遊景點,位於西九龍海濱長廊海旁(西九文化區工地),遊客可乘坐巨型氫氣球升上100米半空,欣賞維多利亞港的景色。該旅遊項目由國際貨運公司DHL贊助,於2010年11月中開始運作,到2013年結束。.

新!!: 西九文化區和DHL香港氫氣球 · 查看更多 »

音乐中心

音乐中心可以指:.

新!!: 西九文化區和音乐中心 · 查看更多 »

鍾麗幗

鍾麗幗(),畢業於嘉諾撒聖心書院,1969年加入香港政府任政務官,1974年任房屋署助理處長,1979年任首席助理房屋司,1984年任香港房屋署副署長;亦曾任市政總署署長。 1997年任職市政總署署長時,與時任市政局主席梁定邦就香港中央圖書館外觀設計爆發罵戰,後被指擅自更改中央圖書館的外觀設計而被降職。 退休後加入香港地產商恒基地產旗下香港小輪公司,曾經參與西九文化區投標事宜,被指違反公眾利益。.

新!!: 西九文化區和鍾麗幗 · 查看更多 »

鐵甲奇俠飛行之旅

鐵甲奇俠飛行之旅(Iron Man Experience)是一個位於香港迪士尼樂園「明日世界」內的遊樂設施,在2017年1月11日開幕。鐵甲奇俠飛行之旅取材自漫威漫畫英雄鋼鐵人,是首個以漫威漫畫角色為主題的迪士尼景點 。.

新!!: 西九文化區和鐵甲奇俠飛行之旅 · 查看更多 »

西區海底隧道

西區海底隧道(Western Harbour Crossing),簡稱西隧,是香港第3條過海行車隧道,也是香港首條和唯一一條3線雙程行車、分隔沉管式過海隧道。隧道全長2公里,連接香港島的西營盤干諾道西和九龍佐敦附近的西九龍填海區。九龍出入口附設有21個繳費亭的收費廣場,其中4個可隨時改變行車方向的人手收費亭,11個為單一方向的人手收費亭,餘下6個為快易通專用的自動繳費亭,繁忙時間可為同一行車方向提供12條行車線,並在油麻地交匯處連接西九龍公路;西營盤出入口的交匯處包括17條接駁天橋、一條下通路和多段引道,連接4號幹線,隧道可拉近中西區與油尖旺區、九龍城區和深水埗區之間的距離。隧道人員獲授權執行《西區海底隧道條例》。 西隧是香港3條過海隧道中容量最大的一條,採用3線雙程行車設計及較其餘兩條過海隧道寬鬆的每小時80公里限速,於香港機場核心計劃落實後一併興建,除了提供港島接駁九龍西、新界西的更快捷途徑外,亦是為了紓緩紅磡海底隧道、東區海底隧道的交通壓力。然而此隧道與紅隧及東隧一樣,採用「建造-營運-移交」模式經營,落成後專營權由香港西區隧道有限公司持有至2023年。.

新!!: 西九文化區和西區海底隧道 · 查看更多 »

西九

西九為以下名稱的常用簡稱:.

新!!: 西九文化區和西九 · 查看更多 »

西九大戲棚

西九大戲棚(West Kowloon Bamboo Theatre)是香港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於西九文化區興建戲曲中心的選址所舉辦的臨時文化節目,也是該管理局舉辦的首個文化節目。2012年年初,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舉辦西九大戲棚時旨在推廣粵劇文化;及後鑑於反應熱烈,於2013年起再每年舉辦,於該年起,除了粵劇表演,戲棚內亦加入現代音樂及中國舞蹈演出,並且增加年宵市集,讓無法購票入場的公眾亦可以參與活動。.

新!!: 西九文化區和西九大戲棚 · 查看更多 »

西九公園

西九公園(英文:West Kowloon Park)是香港一座正在興建的海濱公園,位於九龍西九文化區西南部(前身為西九龍海濱長廊),佔地23公頃,工程於2016年7月啟動,將於2018年全面竣工。.

新!!: 西九文化區和西九公園 · 查看更多 »

西九龍

西九龍(West Kowloon,亦作Kowloon West),顧名思義就是指香港九龍半島的西面,地域從北至南由昂船洲伸延至渡船角附近,除了昂船洲外,其餘土地均是透過填海得來,總面積達334公頃,因此西九龍很多時候又被稱為西九龍填海區,也常被簡稱西九;在十八區地區行政上橫跨油尖旺區及深水埗區;填海計劃名為《西九龍填海計劃》,是《香港機場核心計劃》中的十項工程之一。.

新!!: 西九文化區和西九龍 · 查看更多 »

西九龍中天地

西九龍中天地(簡稱中天地,Pop TV Arena)前身為維港巨幕,位於香港九龍尖沙咀柯士甸道西108號,是一個已拆卸在臨海的填海地皮的汽車影院。.

新!!: 西九文化區和西九龍中天地 · 查看更多 »

西九龍站

香港西九龍站(Hong Kong West Kowloon Station),政府現行使用的名稱為「西九龍站」,位於香港西九龍油尖旺區,鄰近西九文化區,為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南端的終點站,連接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的福田站,佔地11公頃,耗資122億3千萬港元興建,其樓面總面積達43萬平方公尺,於落成啟用後將會成為世界上規模最龐大地下鐵路站 World Buildings Directory。在不更改香港特別行政區界線的情況下,部分樓層將劃定為內地口岸區,主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在工務計劃下撥款興建高鐵香港段,並最終擁有該段鐵路。而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獲政府委託進行高鐵香港段的設計、建造、測試和試行運作,由路政署監察項目的落實。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決定應以象徵式價格把營運高鐵香港段所需的土地或就該等土地所享有的權益或其他權利歸屬九廣鐵路公司,以及把高鐵香港段的動產轉讓予九鐵公司。九鐵公司將隨後按《服務經營權補充協議》,把營運高鐵香港段的授予港鐵公司。 西九龍站原預計2015年啟用,惟工程出現不同程度的滯後,將與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於2018年第三季一同啟用。透過西九龍站,乘客可以接駁至港鐵東涌綫、機場快綫九龍站和西鐵綫柯士甸站,來往各個香港區域及香港國際機場。 在2018年5月,港鐵向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提交有關2018年港鐵票價調整的文件,文件中的港鐵路綫圖把西九龍站命名為香港西九龍(Hong Kong West Kowloon)。.

新!!: 西九文化區和西九龍站 · 查看更多 »

西九龍海濱長廊

西九龍海濱長廊(英文:West Kowloon Waterfront Promenade)是一處位於香港西九龍填海區南面的海濱長廊,長1.8公里,從該處可以望向港島西及維多利亞港。西九龍海濱長廊分為東、西兩個入口,東面入口在西區海底隧道九龍收費站之行政大樓東面,柯士甸道西的西端,港鐵九龍站的西南方,西面入口在西區海底隧道收費廣場之巴士站(往九龍方向)側。為配合西九公園工程,海濱長廊由2016年7月2日起關閉。.

新!!: 西九文化區和西九龍海濱長廊 · 查看更多 »

西九龍文娛藝術區

西九龍文娛藝術區(英文:West Kowloon Cultural District)為香港行政長官董建華透過《1998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宣布的大型發展計劃,在西九龍填海區臨海地段(西九龍最南端,由填海所形成的約40公頃土地,面向維多利亞港,由廣東道伸延至西區海底隧道入口一帶,北至柯士甸道)為集結了一系列世界級文化、藝術、潮流、消費及大眾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文化主要場地,核心設施包括劇院、博物館、演藝場館、劇場及廣場等,旨意提高香港文化的水平及世界地位。2004年,政務司司長曾蔭權以:「創地標,顯文化,添悠閒。」為計劃口號,規定計劃必須建造一塊巨形天薘。2005年,計劃被修改,計劃中的地產及文化設施項目分開。2006年2月,在香港社會不同的意見及爭議下,香港政府宣佈放棄原有發展的框架,不再堅持興建天篷,計劃被推倒重來,重新發展為西九文化區。.

新!!: 西九文化區和西九龍文娛藝術區 · 查看更多 »

西九龍文化區

#重定向 西九文化區.

新!!: 西九文化區和西九龍文化區 · 查看更多 »

西九龙文娱艺术区

#重定向 西九文化區.

新!!: 西九文化區和西九龙文娱艺术区 · 查看更多 »

西九文娛藝術區

#重定向 西九文化區.

新!!: 西九文化區和西九文娛藝術區 · 查看更多 »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英文:West Kowloon Cultural District Authority, WKCDA ),簡稱西九管理局,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於2008年10月23日根據《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條例》成立的公營機構,主要負責發展、協調及統籌西九文化區的事務。.

新!!: 西九文化區和西九文化區管理局 · 查看更多 »

西九文化區發展方案

西九文化區發展方案為香港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於2010年動用1.5億港元委託3間顧問公司研究西九文化區(原稱西九龍文娛藝術區)的概念設計方案,於同年8月20日起在香港多處地點舉行展覽,公眾諮詢為期3個月,收集公眾意見後再歸納各方意見。最終在2011年3月5日宣佈揀選了《城市中的公園》作為基礎方案,於同年12月完成發展大綱圖則,並且向城市規劃委員會提交發展,進入法定規劃程序。.

新!!: 西九文化區和西九文化區發展方案 · 查看更多 »

香港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1842年,大清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統治及發展香港,使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和同盟會,為後來推翻大清打下基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攻佔香港,佔領持續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阶级鬥争、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是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連續24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並以優良治安、廉潔社會、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而聞名於世,香港廉政公署,2016年12月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年2月16日,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定位的香港品牌。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新!!: 西九文化區和香港 · 查看更多 »

香港2007年9月

;(請按此參閱當天之報章頭條).

新!!: 西九文化區和香港2007年9月 · 查看更多 »

香港2008年2月

;(請按此參閱當天之報章頭條).

新!!: 西九文化區和香港2008年2月 · 查看更多 »

香港單車徑

香港單車徑主要分佈於新界,原因是在規劃新市鎮時已經連帶興建單車徑設施,以減少市民使用汽車;當中以沙田新市鎮的單車徑網絡最為完善;於香港島、九龍半島和荃灣新市鎮,則比較少單車徑設施。踏單車為香港人假日的消閒活動之一,亦孕育出洪松蔭、黃金寶和李慧詩等不少世界級單車運動員。.

新!!: 西九文化區和香港單車徑 · 查看更多 »

香港高鐵爭議

香港高鐵爭議是指於2009年下旬香港政府在推動整個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計劃時,在財政支出、回收土地,以及是車站選址、設計等問題上,引起了香港社會人士關注與彼此之間的衝突。最終高鐵香港段撥款獲香港立法會通過,但此後項目興建多次延期和超支,以及内地口岸区轄權爭議,使高鐵至今仍是爭議性議題。.

新!!: 西九文化區和香港高鐵爭議 · 查看更多 »

香港舞蹈年獎

香港舞蹈年獎(Hong Kong Dance Alliance Dance Awards)是由香港舞蹈聯盟為表揚對香港舞蹈界具貢獻之人士及團體而設的一個奬項。舞蹈年獎概觀全年香港舞蹈界別工作者之表現,選出其中具代表性者予以鼓勵。 由2010年起香港舞蹈聯盟把「香港舞蹈年獎」明確地分成七個類別:傑出舞蹈製作獎(大型舞蹈作品)、傑出獨立舞蹈製作獎(小型舞蹈作品)、編舞獎(傑出編舞)、男演員獎(傑出男舞者)、女演員獎(傑出女舞者)、舞臺技術獎(傑出舞蹈服務)及教育及推廣獎(傑出舞蹈教育、青少年舞蹈或社區舞蹈),還有一項並不是每年都有的傑出成就獎。 2017年傑出舞蹈製作獎及傑出獨立舞蹈製作獎二獎分拆為大型、中型及小型場地舞蹈製作三項;傑出舞美分拆為傑出燈光/視覺設計、傑出舞台/服裝設計及傑出配樂/聲音設計三項。 2018年加設傑出新晉編舞獎。.

新!!: 西九文化區和香港舞蹈年獎 · 查看更多 »

香港電車

香港電車,是香港的一個路面電車系統,來往香港島東區的筲箕灣至中西區的堅尼地城,另有環形支線來往跑馬地,每日平均接載18萬人次的乘客,是全球現存唯一全數採用雙層電車的電車系統(另外有英國黑池電車及埃及亞歷山大港電車部分路線使用雙層電車,非全數採用)。 香港電車在1904年投入服務,是香港歷史僅次香港纜車悠久的機動公共交通工具之一,它不僅是香港島的地標,也成為外地旅客觀光的著名景點。經歷百年來的變遷,香港電車現由法國交通發展集團與巴黎大眾運輸公司一起合資的公司威立雅交通-巴黎大眾運輸亞洲有限公司(RATP Dev Transdev Asia )旗下的香港電車有限公司經營。.

新!!: 西九文化區和香港電車 · 查看更多 »

香港機場核心計劃

香港機場核心計劃(英文:Hong Kong Airport Core Programme)是香港一份規模龐大的基礎建設發展計劃,以計劃在大嶼山赤鱲角興建的新香港國際機場為核心,包括十項核心工程。香港機場核心計劃又簡稱「新機場計劃」,於1989年由香港政府宣布,由於此份計劃描繪將來像玫瑰園般美好,故此又稱為「玫瑰園計劃」。 計劃原預算逾2,000億港元,當計劃公佈時,香港社會譁然,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擔心新機場的造價過高,將會影響將來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財政儲備而對此表示強烈不滿。計劃最後經過多次修改(包括將青馬大橋主塔之間的距離縮短)以降低成本,最後中英兩國就興建新機場問題於1991年達成諒解,工程啟動。新機場原訂於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前落成,最終延遲至1998年啟用。整個計劃建築工程歷時8年,耗資1,553億港元,是香港歷史上至啟德發展計劃前,規模及耗資最大的一份基礎建設發展計劃。.

新!!: 西九文化區和香港機場核心計劃 · 查看更多 »

香港漫畫星光大道

香港漫畫星光大道(英文:Hong Kong Avenue of Comic Stars)位於香港九龍油尖旺區尖沙咀九龍公園功夫閣和藝趣坊之間,長約百米,為世界上首條以漫畫為主題的星光大道。香港漫畫星光大道上香港漫畫家的手印,星光大道兩旁有24座巨型的香港漫畫經典角色的彩繪雕塑。此外,設立有漫畫歷史及發展廊及漫畫教育廊,展示香港漫畫發展歷史、漫畫製作過程、工具、漫畫家工作室情景及漫畫原稿等等。香港漫畫星光大道於2012年9月27日開幕,初步的營業運作時期為3年,目標為以營造香港社會上的創意氣氛,向香港及海外推廣香港漫畫,並且擴大香港漫畫的市場的規模。 主辦單位──香港動漫畫聯會,每年都會在香港漫畫星光大道舉辦大型活動,並且定期推出特別為到學生和遊客而設立的導賞團及工作坊。.

新!!: 西九文化區和香港漫畫星光大道 · 查看更多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Hong Kong Palace Museum),是一個計劃興建展示北京故宫博物院文物的博物館,位於香港西九龍填海區臨海地段西九文化區。博物館佔地一萬平方米,計劃於2018年初展開地基工程,2022年落成,造價35億,即未計地價每平方米11.6萬元。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贈35億元資助該館的設計、建造及籌備展覽等費用。博物館由嚴迅奇負責建築設計。西九文化區管理局將會成立一間全資擁有的附屬公司,全權負責新館的興建和未來的管理和營運。.

新!!: 西九文化區和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 查看更多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爭議

香港政府時任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在無諮詢公眾情況下,於2016年12月23日突然宣佈與北京故宮博物院合作、及由香港賽馬會出資35億元興建,因此無需香港立法會審批便可進行工程,在西九文化區興建故宮文化博物館。西九「僭建」香港故宮館,引起社會各界爭議,除了質疑政府施政無公眾諮詢,甚至連前西九龍文娛藝術區行政總裁連納智也對事件感驚訝,認為這是嚴重破壞管理局一貫程序和諮詢的做法,又批評故宮博物館與西九的規劃原意不符。.

新!!: 西九文化區和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爭議 · 查看更多 »

譚秉榮建築事務所

譚秉榮建築事務所(英文:Bing Thom Architects)於1981年成立,是加拿大一間由華人建築師譚秉榮(1940-2017)開創的國際知名的建築與城市規劃公司,總部位於加拿大卑詩溫哥華。溫哥華譚秉榮建築事務所在加拿大本地,以至美國及中國等均有重點建築項目發展。2011年,溫哥華譚秉榮建築事務所獲得頒發RAIC Gold Medal和2010 RAIC Firm of the Year。.

新!!: 西九文化區和譚秉榮建築事務所 · 查看更多 »

诺曼·福斯特

诺曼·羅伯特·福斯特男爵,OM,FRIBA,FCSD,RDI(--;Norman Robert Foster,),生于曼彻斯特,英国建筑师,於1961年自曼彻斯特大学毕业到耶鲁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在与理察·羅傑斯共组小组四前,为富勒工作,於1967年创立自己的事务所Foster Associates,1983年获得皇家金质奖章,於1990年封爵士;於1997年被英女皇列入杰出人士名册,获功绩勋章;於1999年获封终身贵族泰晤士河岸的--男爵(Baron Foster of Thames Bank)。 霍朗明是高科技建筑师的代表人物,同樣亦是建築業界聖手。他以设计金融证券类商业建筑和机场建筑而闻名。1986年建成的香港滙豐總行大廈令他在国际建筑界声名鹊起,随后的法兰克福商业银行、香港國際机场更令其声望在建筑界达到顶峰,霍朗明因為帝国战争博物馆获斯特林奖;2004年,再因俗称“小黄瓜”的伦敦摩天楼圣玛莉艾克斯30号大楼折桂。他是第二位两次获得斯特林奖的英国建筑师。他也是1999年的普利兹克奖得主。 因千禧橋一度因晃动过剧关闭,英国小报称其为「晃晃大人」(Lord Wobbly)。.

新!!: 西九文化區和诺曼·福斯特 · 查看更多 »

超世代音乐节

超世代音乐节是每年三月在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所举办的户外电子音乐节。这个节日是由罗素·法比奇(Russell Faibisch)和亚历克斯·奥斯(Alex Omes)于1999年所创办的,名称来源于1997年的赶时髦的专辑《Ultra》。 超世代音乐节在的举行。在1999年到2006年期间只举办一天,然后在2007年到2010年变成了两天的周末盛宴。自2011年起,超世代音乐节在三月中的某个星期五到星期天举行,共三天时间。2012年,创下了出席了15.5万人次的纪录。2013年,超世代音乐节在两个周末举行以欢迎33万人的到来。2014年,其又回到了1周时间,并在5分钟之内售光了所有的预售票。而在最近的2016年、共有16万5000人参加了此次盛宴。 截止2016年、超世代音乐节共有七个横跨风景如画的湾滨公园的舞台、包括主舞台(Mainstage)、直播台(the Live stage)、巨型建筑(the MegaStructure)、环球台(the Worldwide stage)、超世代音乐节电台(the UMF Radio stage)、抵抗台(the Resistance stage)和沙漠绿洲(the Oasis stage)。虽然名字相同、但超世代音乐节与超世代唱片(Ultra Records)——一家电子音乐厂牌、并没有直接的关联。但是,这两个主体在2012年8月确实宣布了“全球联盟”、这将使他们能够在营销和交叉推广方面进行合作。其他的超世代音乐节在不同的地方举办、如西班牙的伊维萨岛、韩国首尔、日本东京、克罗地亚的赫瓦尔岛和斯普利特、新加坡市以及巴西的里约热内卢。第十九届超级音乐节将在2017年3月24日至26日举行(EST)。.

新!!: 西九文化區和超世代音乐节 · 查看更多 »

趙慧珊

趙慧珊(Aka Chio Wai Shan,澳門出生的香港歌手,女子組合Super Girls的成員。.

新!!: 西九文化區和趙慧珊 · 查看更多 »

黃炳培

黃炳培 (Stanley Wong,),藝名又一山人,香港出生,原籍廣東。香港設計師,攝影師及藝術家,廣告導演,以一系列紅白藍尼龍帆布藝術作品著名。.

新!!: 西九文化區和黃炳培 · 查看更多 »

黃耀明

黃耀明(Anthony Wong Yiu Ming,),香港广为人知的实力派歌手及唱片製作人,其流行組合達明一派主音歌手的身份最廣為人知,也是進念二十面體成員、人山人海(音樂製作公司)董事長、文藝復興基金會理事長、大愛同盟創始成員。.

新!!: 西九文化區和黃耀明 · 查看更多 »

藍田(廣田邨)巴士總站

藍田(廣田邨)巴士總站(英文:Lam Tin (Kwong Tin Estate) Bus Terminus)位於香港觀塘區藍田碧雲道。 本站為香港史上非空調巴士(熱狗巴士)最後一站,由九巴16線8部熱狗擔任,於2012年5月9日01:20全數抵達本站,完成近一世紀的非空調巴士歷史任務。.

新!!: 西九文化區和藍田(廣田邨)巴士總站 · 查看更多 »

葉傲冬

葉傲冬(Ip Ngo Tung Chris;),民建聯副秘書長。現任油尖旺區議會主席及佐敦南區議員。同時,葉傲冬亦擔任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董事局成員。.

新!!: 西九文化區和葉傲冬 · 查看更多 »

蔡新榮

蔡新榮(John Chai Sung-veng,),香港機場管理局建築工程部執行總監,前土木工程拓展署署長。.

新!!: 西九文化區和蔡新榮 · 查看更多 »

鄧凝姿

鄧凝姿(Tang Ying Chi),1956年生於香港,為土生土長的視覺藝術家及策展人,亦從事藝術行政、編輯等工作,並在多間香港院校包括香港嶺南大學及香港浸會大學擔任藝術教育工作。鄧凝姿以香港作為研究對象,作品多探討本土文化、社會理想、身份及溝通等問題。從90年代回歸前後對港人身份的探討,至近年對香港街道上的人和事的探索,均為其創作題材。.

新!!: 西九文化區和鄧凝姿 · 查看更多 »

鄭久慧

鄭久慧畢業於香港大學文學院,為港大文學士、香港浸會大學公共管理碩士、現正兼讀法律學士課程。.

新!!: 西九文化區和鄭久慧 · 查看更多 »

自動駕駛汽車

自動駕駛汽車,又稱為無人駕駛汽車、電腦駕駛汽車或輪式移動機器人,是無人地面載具的一種,具有傳統汽車的運輸能力。作為自動化載具,自動駕駛汽車不需要人為操作即能感測其環境及導航。完全的自動駕駛汽車仍未全面商用化,大多數均為原型機及展示系統,部份可靠技術才下放至量產車型,但有關於自駕車逐漸成為現實,已經引起了很多有關於道德的討論。 自動駕駛汽車能以雷達、光學雷達、GPS 及電腦視覺等技術感測其環境。先進的控制系統能將感測資料轉換成適當的導航道路,以及障礙與相關標誌。根據定義,自動駕駛汽車能透過感測輸入的資料,更新其地圖資訊,讓交通工具可以持續追蹤其位置,即使條件改變,或汽車駛進了未知的環境內。 自動駕駛汽車的展示系統可追溯至1920年代及1930年代間,第一輛能真正自動駕駛的汽車則出現於1980年代。1984年,卡內基美隆大學推動Navlab計畫與ALV計畫;1987年,梅賽德斯-賓士與德國慕尼黑聯邦國防大學共同推行尤里卡普羅米修斯計畫。從此以後,許多大型公司與研究機構開始製造可運作的自動駕駛汽車原型。21世紀以後,伴隨著資訊科技的進步,更是突飛猛進,全自動駕駛的車輛在試驗車輛上已經被製造出了,特斯拉汽車率先推出了特定環境下的自駕車,而汽車工業人士估計2030年以前就會有量產車款出現。.

新!!: 西九文化區和自動駕駛汽車 · 查看更多 »

金門建築

金門建築有限公司簡稱金門建築(Gammon Construction Limited)是怡和洋行的子公司,源頭可以追溯至1919年由約翰·金門於印度創立的總公司。金門建築總部位於香港香港島鰂魚涌英皇道979號太古坊德--大廈28樓,主要業務是建築及土木工程。自1955年起,於修建香港啟德機場起獨立,於1970年至1975年在香港上市。在1970年代購置了金鐘兵房以興建金門大廈而更著名。1975年上半年,怡和宣佈私有化金門建築。金門建築現時是香港及亞太地區不少建築工程的總承建商,工程種類包括商業寫字樓、住宅、商場、酒店、社區中心、工廠、街道、橋樑、鐵路、車站、隧道、食水供應系統、污水及廢料處理等。.

新!!: 西九文化區和金門建築 · 查看更多 »

連納智

連納智,AM,(英文:Michael Lynch;),生於澳大利亞,澳大利亞人,澳大利亞藝術界別專業人士,曾經擔任澳大利亞多個藝術設施總監,於2002年至2009年擔任英國倫敦南岸中心總監,後於2011年5月至2015年8月在香港擔任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行政總裁。.

新!!: 西九文化區和連納智 · 查看更多 »

陳方安生

陳方安生,大紫荊勳賢,GCMG,CBE,JP(Anson Maria Elizabeth Chan Fang On Sang,),本名方安生,香港政治人物,曾任政府官員及立法會直選議員。陳方安生在公眾場合笑容可掬的形象深入民心,故有「陳四萬」之暱稱。 陳方安生曾經是香港政府主要官員,自1993年至1997年在殖民地政府出任首位華人布政司。1997年主權移交後,她繼續在特區政府擔任政務司司長。任內,外界不斷有傳聞指她與上司行政長官董建華不和。至2001年,她以私人理由提早退休,結束近39年的公職生涯。後來她表示,提早退休的原因是不滿董建華急於實施高官問責制。 退休以後,陳方安生仍然活躍於香港政壇,除了先後在2006年和2007年參與七一遊行外,更一度有傳聞指她會角逐2007年的特首選舉。在2007年9月11日,她宣佈參選立法會港島選區補選,成為香港歷來首位參與立法會選舉的前布政司;最後她擊敗主要對手葉劉淑儀,成功當選,後於2008年9月30日卸任。.

新!!: 西九文化區和陳方安生 · 查看更多 »

M+

M+(英文:M Plus)是香港一所興建中的視覺文化博物館,位於九龍西九文化區,樓面總面積達125,000平方米,於2015年1月29日動工,耗資49億港元,首階段工程預計於2018年竣工及於2019年啟用,屆時將會繼續次階段工程。M+將會重點展出20世紀至21世紀的藝術、設計與建築和影像,為世界上最具規模的視覺藝術博物館之一。2010年至2016年1月行政總監為李立偉博士。李立偉於2016年1月約滿離任後,由澳洲新南威爾士州美術館副總監華安雅(Suhanya Raffel)出任。於西九公園內的M+展亭會在博物館大樓落成前為M+提供展覽場地。.

新!!: 西九文化區和M+ · 查看更多 »

Super Girls

Super Girls原名Icon Girls,為一支香港五人女子音樂組合,於2010年成立,經理人公司為JamCast,成員分別是趙慧珊(Aka)、吳嘉熙(Cheronna)、李靜儀(Heidi)、蔡明思(Jessica)和陳穎欣(Yanny)。.

新!!: 西九文化區和Super Girls · 查看更多 »

把酒當歌

《把酒當歌》(英語:News Bar Talk)是亞洲電視新聞及公共事務部製作的時事資訊節目,節目主持是由亞視新聞高級副總裁劉瀾昌及主編林雅惠擔任,為「2012 aTV節目巡禮」及「ATV 2013節目巡禮」節目之一。節目在2011年5月2日起逢星期一至五23:00-23:35於本港台及亞洲台播映,並會翌日重播,以及在亞洲電視網頁上提供節目重溫。.

新!!: 西九文化區和把酒當歌 · 查看更多 »

柯士甸站

柯士甸站(Austin Station)是位於香港油尖旺區佐敦西部渡船角,匯民道旁的港鐵西鐵綫車站,於2008年4月30日平頂,2009年8月16日對外啟用。柯士甸站是兩鐵合併後第二個港鐵負責營運的車站。車站位於已拆卸的佐敦道碼頭,服務西九龍一帶居民,即未來西九文化區附近。車站設有行人天橋連接佐敦道行人天橋、九龍站及其上蓋物業,以及佐敦道行人隧道。 本站工程由當時的九廣鐵路公司規劃、批出合約及出資,但因兩鐵合併關係,該綫由香港鐵路有限公司(前身為地鐵有限公司)負責監督建造及營運。.

新!!: 西九文化區和柯士甸站 · 查看更多 »

柯士甸道

柯士甸道(Austin Road)是香港九龍尖沙咀的一條主要道路,通常被視為尖沙咀與佐敦的分界線。道路為東西走向,大部份路段為四線雙程行車。道路由接駁暢運道與漆咸道南交界開始,中途與彌敦道等道路相交,至廣東道為止。道路於1870年代興建,並以當時香港輔政司柯士甸命名。柯士甸任內鼓勵在香港任職的英國公務員學習中文和華語,改善官員與市民溝通不便的問題。 1998年,隨著西九龍填海工程完成,柯士甸道以西興建了一條新道路,稱為柯士甸道西,它將原有柯士甸道向西伸延至雅翔道,即西區海底隧道收費廣場一帶,並設有預留位可繼續西延。隨著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西九龍站工程接近尾聲,柯士甸道西近連翔道一段成為地下行車路之一。.

新!!: 西九文化區和柯士甸道 · 查看更多 »

林鄭月娥

林郑月娥(Carrie Lam Cheng Yuet-ngor,本名:鄭月娥,),香港特別行政区現任行政長官,在36年間曾於20個政府不同的工作崗位上工作。其後加入問責官員團隊,先後擔任發展局局長及政务司司长。 在2016年7月1日,時為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獲特區政府頒授最高榮譽的大紫荊勳章,政府表揚她盡心竭力為香港服務35年,表現卓越,尤其於出任政務司司長期間,成績斐然。政府又稱,林鄭月娥協助行政長官施政,在協調政策上擔任重要角色,帶領政府克服各種挑戰。 在梁振英宣布不尋求連任後,2017年1月16日林鄭月娥正式宣佈參選行政長官選舉,表示希望能延續梁振英政府「行之正道,穩中求變」的施政理念。宣佈參選後獲大部分建制派選委支持,泛民主派立法會議員則強調與候選人林鄭月娥沒有互信基礎。2017年3月26日舉行的行政長官選舉中,林郑月娥获得由1194人組成選舉委員會中的777票,成功當選第五屆香港行政長官。於2017年7月1日就任後,她成為歷史上首位香港女性行政長官,以及香港開埠以來首位女性最高級行政官員。 她與丈夫林兆波於英國劍橋結識,1984年結婚,育有兩子,父子三人均持有英國國籍,而林郑月娥則於2007年因擔任發展局局長放棄英國國籍。.

新!!: 西九文化區和林鄭月娥 · 查看更多 »

李立偉

李立偉(英文:Lars Nittve,),瑞典人,博物館學專家及美術評論家,香港西九龍西九文化區M+博物館行政總監。.

新!!: 西九文化區和李立偉 · 查看更多 »

李焯芬

李焯芬教授(Prof.

新!!: 西九文化區和李焯芬 · 查看更多 »

東九文化中心

東九文化中心(East Kowloon Cultural Centre)為香港一座擬建中的文化中心,位於九龍觀塘區牛頭角福淘街,佔地約2.16公頃,於2016年12月8日奠基動工,最快於2020年第三季或第四季竣工。文化中心由許李嚴建築師有限公司(嚴迅奇)作整體設計,其造型源自同公司設計之台北藝術中心競賽方案。文化中心原址為牛頭角下邨前第11至14座。.

新!!: 西九文化區和東九文化中心 · 查看更多 »

東涌綫

東涌綫(Tung Chung Line)是香港港鐵營運的一條連接離島區大嶼山東涌站與香港島中西區中環的香港站的通勤鐵路線,是機場鐵路的一部份。東涌綫於1998年6月22日全綫通車,通車時只有6個站,後來南昌站和欣澳站分別在2003年12月16日和2005年6月1日啟用。.

新!!: 西九文化區和東涌綫 · 查看更多 »

梨園十大要聞選舉

梨園十大要聞選舉由2007年起舉辦,每年一次選出香港粵劇界之十大要聞,由香港電台第五台與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粵劇研究計劃合辦。.

新!!: 西九文化區和梨園十大要聞選舉 · 查看更多 »

朱曼鈴

朱曼鈴(Cathy Chu Man-ling,),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政府新聞處處長 香港政府新聞網,2014年11月26日。曾於2012年7月至2014年11月出任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駐北京辦事處主任。前行政長官曾蔭權出任政務司司長期間曾任其新聞秘書,有曾蔭權「愛將」之稱 東方日報,2012年6月14日 明報,2010年10月26日。.

新!!: 西九文化區和朱曼鈴 · 查看更多 »

戲曲 (消歧義)

戲曲可以指:.

新!!: 西九文化區和戲曲 (消歧義) · 查看更多 »

戲曲中心

戲曲中心(英文:Xiqu Centre),別稱「西九東大門」,是香港一所戲曲表演場地,位於九龍西九文化區廣東道與柯士甸道西交界。戲曲中心將會是西九文化區首座落成的項目,佔地13,800平方米,於2013年9月24日動工,預計於2018年竣工,第四季開幕。.

新!!: 西九文化區和戲曲中心 · 查看更多 »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大劇場(英文:Sunbeam Theatre)前身是新光戲院,是香港一間著名的戲院,位於香港島北角英皇道423號僑輝大廈,於1972年開幕,為香港少數現存的大型粵劇表演場地。.

新!!: 西九文化區和新光戲院 · 查看更多 »

文化中心

文化中心是一種以文化為主題的建築物,以推廣文化藝術為目的,內有設備舉辦各種文化藝術活動,如音樂廳及劇院等。.

新!!: 西九文化區和文化中心 · 查看更多 »

故宫 (消歧义)

故宫泛指「以前的宮殿」,可以指:.

新!!: 西九文化區和故宫 (消歧义) · 查看更多 »

曾蔭權

曾蔭權爵士(Sir Donald Tsang Yam-kuen,1944年10月7日-),香港特別行政區第2及第3任行政長官。 曾蔭權於1967年加入香港政府,成為二級行政主任,其後曾於不同部門任職。1995年出任首位華人財政司,香港主權移交後過渡為財政司司長,2001年接替陳方安生出任政務司司長。2005年3月10日,時任行政長官董建華以「健康理由」辭職,曾蔭權在行政長官補選中自動當選。6月21日,曾蔭權得到中央人民政府(國務院)正式任命(即日就任),並在6月24日上午9時前往北京人民大會堂,在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監誓下宣誓就職,成為第2任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 2007年3月25日,曾蔭權在第三屆行政長官選舉中以649票擊敗梁家傑勝出,第二次當選特首,任期至2012年6月30日結束,其後開始退休生活,但因為在離任前的2012年2月捲入多宗不當收受利益的刑事指控,於2015年被廉政公署以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等罪名提出起訴,其中一項指控在2017年2月被判罪名成立,曾蔭權成為香港有史以來首個因為在任期間觸犯刑事罪行,而被判處入獄服刑的前任最高級政府官員。.

新!!: 西九文化區和曾蔭權 · 查看更多 »

2007至2008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

《2007至2008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是成功連任香港行政長官的曾蔭權發表的施政報告,主題是「香港新方向」,打造「黃金十年」。.

新!!: 西九文化區和2007至2008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 · 查看更多 »

2010至2011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

2010至2011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是香港行政長官曾蔭權發表的第六份施政報告,於2010年10月13日在香港立法會發表。主題是「民心我心 同舟共濟 繁榮共享」,以太陽橙色(Apollo orange)為封面顏色,象徵溫暖、活力和幹勁,寓意香港市民能夠以積極進取的態度,共同走出經濟陰霾,共享繁榮的主題。曾蔭權更配合主題打上橙色煲呔,行政長官夫人曾鮑笑薇亦穿著橙色裙旁聽報告。.

新!!: 西九文化區和2010至2011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 · 查看更多 »

2011年2月香港

没有描述。

新!!: 西九文化區和2011年2月香港 · 查看更多 »

2014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

2014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是香港行政長官梁振英發表的第2份施政報告,於2014年1月15日在香港立法會發表,主題為「讓有需要的 得到支援 讓年青的 各展所長 讓香港得以發揮」。.

新!!: 西九文化區和2014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 · 查看更多 »

2015年2月香港

没有描述。

新!!: 西九文化區和2015年2月香港 · 查看更多 »

2015年7月香港

没有描述。

新!!: 西九文化區和2015年7月香港 · 查看更多 »

2015年香港

没有描述。

新!!: 西九文化區和2015年香港 · 查看更多 »

2017年香港

没有描述。

新!!: 西九文化區和2017年香港 · 查看更多 »

2018年香港

没有描述。

新!!: 西九文化區和2018年香港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