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吉興
吉興(?)字培之,满族,爱新觉罗氏,盛京将軍管轄区奉天府承德县人,中華民国、满洲国军事将领、政治家。.
查看 袁金鎧和吉興
丁鑑修
丁鑑修()字斡元,盛京将軍管轄区奉天府蓋平县人,中華民国、满洲国政治人物。.
查看 袁金鎧和丁鑑修
临时参政院
临时参政院是段祺瑞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于1925年成立的常设民意机构,后于1926年消灭。.
查看 袁金鎧和临时参政院
九一八事變
九一八事变是指1931年9月18日在滿洲爆发的一次军事冲突和政治事件,冲突双方是中国國民革命軍東北邊防軍和日本关东军。日本军隊以中国军队炸毁日本修筑的南滿铁路为藉口而侵占瀋陽。事变後三个月之內,日本关东军侵占中国东北全境,1932年3月1日满洲国成立。事變爆发后,日本國會和以總理大臣(首相)為首的日本內閣權力下降,日本军部主战派地位上升,中日矛盾激化。 由於張學良的“不抵抗政策”,因此中國軍對未能有組織的抵擋日軍的進攻,日軍快速地佔領了滿洲。此事件也成為西安事變的導火線。 9月18日则被中華民國視為「国耻日」。.
查看 袁金鎧和九一八事變
于冲汉
于冲汉(),字雲章。别号逸園。盛京将軍管轄区奉天府遼陽州人。中华民国及满洲国政治人物。.
查看 袁金鎧和于冲汉
王永江
王永江()字岷源,号铁龕,盛京将軍管轄区奉天府金州厅人,祖籍山東省蓬莱县。中华民国政治人物。東北大学首任校长。.
查看 袁金鎧和王永江
袁金铠
#重定向 袁金鎧.
查看 袁金鎧和袁金铠
郭宗熙
郭宗熙(),字桐柏,湖南长沙人。清朝及中华民国、满洲国政治人物。.
查看 袁金鎧和郭宗熙
阚潮洗
阚潮洗(),原名朝璽,字子珍,奉天省錦州府广宁县(今盘山县)人,清末及中華民国、满洲国的軍人、政治家。.
查看 袁金鎧和阚潮洗
溥仪
清宣統帝溥儀(a,),愛新覺羅氏,乳名午格,字耀之,號浩然,英語名「亨利」(Henry);汗號「哈瓦圖猷斯汗」(Хэвт ёс хаан),西藏方面尊為「文殊皇帝」,年號「宣統」,後世通稱「宣統皇帝」。 溥儀正式登基時年僅3歲,其實權由父親攝政王載灃掌握。辛亥革命以後,溥儀被袁世凱強逼退位,故亦有「清遜帝」或「清廢帝」之稱。 1917年,溥儀在張勳等人的支持和幫助下,曾短暫復辟但最終失敗。1934年,溥儀在日本支持和幫助下登基成為滿洲國皇帝,年號「康德」,故又得名「康德皇帝」。 溥儀是清朝第十一任君主、清兵入關以來的第十位皇帝,是清朝最後一任皇帝即清末帝和公認的「中國最後一位皇帝」即「末代皇帝」,亦是全世界唯一登基三次和退位三次的皇帝。.
查看 袁金鎧和溥仪
满洲国
滿洲國(1932年3月1日-1945年8月18日)是大日本帝國在發動滿洲事變(中國稱‘九一八事變’)佔領滿洲後,結合部分清朝宗室以及漢人將領和權貴建立的国家,為日本軍國主義者所扶持的傀儡政權。其首都设于新京(今長春),1945年8月後遷至通化(今吉林省白山市境内)。領土包括現今中國遼寧、吉林和黑龍江三省全境(不含關東州),以及內蒙古東部、河北省承德市(原熱河省)。 滿洲國初期為共和體制,以清朝遜帝溥儀為元首,稱號為「執政」,年號「大同」;1934年3月改政體為帝國,國號滿洲帝國(又稱大滿洲帝國),「執政」改稱「皇帝」,年號“康德”。雖然名義上為獨立國家,但日本透過簽訂《日滿議定書》、關東軍持續駐紮滿洲等方式,使滿洲國變相成為日本殖民地。1945年8月,日本本土受到美國原子彈的攻擊,蘇聯紅軍進攻關東軍和滿洲國軍,日本戰敗;同年8月17日午夜至18日凌晨,溥儀在通化臨江縣(今臨江市)舉行退位儀式,宣讀《退位詔書》。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溥儀被蘇聯紅軍俘獲。隨着中國抗日戰爭的結束,滿洲國正式滅亡。 中华民国政府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满洲国均不予承认,以「偽滿洲國」稱之。.
查看 袁金鎧和满洲国
滿洲國參議府
滿洲國參議府為滿洲國的皇帝諮詢機關,相當於日本樞密院。.
查看 袁金鎧和滿洲國參議府
滿洲國尚書府
滿洲國尚書府為滿洲國的皇帝直轄機關,相當於日本的内大臣府。.
查看 袁金鎧和滿洲國尚書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