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袁桷

指数 袁桷

袁桷,1266年-1327年,字伯长,号清容居士,晚号见一居士。庆元鄞县(今属浙江宁波海曙区)人,元朝重要史学家、文学家、藏書家。袁桷亦是一位书法家。袁桷是浙东史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17 关系: 古琴文献列表史能之宁波籍历代大臣列表宁波籍书画篆刻家列表宁波籍文史哲人物列表广善寺 (北京西城)國立故宮博物院館藏文物元史人物列表袁升袁似道袁洪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鄞县袁氏鄧文原桦木属新元史

古琴文献列表

古琴文献是古琴在漫长的历史中所积累的文献。从古至今,众多琴家文人搜集、整理、创作了大量的古琴资料和琴谱,编撰了大量的古琴文献,使人们可以系统地研究古琴艺术。古琴所拥有的文献数量是其他乐器所不能及的。 琴书包括琴论和琴谱,主要内容有阐述古琴音乐的特点、乐理、演奏技巧和历史,这些书籍可分为哲学思想类、文艺理论类和演奏技法类。.

新!!: 袁桷和古琴文献列表 · 查看更多 »

史能之

史能之,南宋末年政治人物、学者。字子善,浙江四明(今宁波市)人。.

新!!: 袁桷和史能之 · 查看更多 »

宁波籍历代大臣列表

(宁波)籍历代大臣一览:.

新!!: 袁桷和宁波籍历代大臣列表 · 查看更多 »

宁波籍书画篆刻家列表

宁波籍书法家、画家、篆刻家一览:.

新!!: 袁桷和宁波籍书画篆刻家列表 · 查看更多 »

宁波籍文史哲人物列表

宁波籍文史哲人物一览:.

新!!: 袁桷和宁波籍文史哲人物列表 · 查看更多 »

广善寺 (北京西城)

广善寺是位于中国北京市西城区宝产胡同15号的一座汉传佛教寺院。现已无存。.

新!!: 袁桷和广善寺 (北京西城) · 查看更多 »

國立故宮博物院館藏文物

國立故宮博物院的藏品數量與種類眾多,重要者如舊藏於南薰殿的歷代159幅帝王像、59幅皇--像、202幅先聖名臣像 ,以及70件限展書畫和已登錄為中華民國國寶的各類品項。截至2017年5月31日為止,藏品總計有696,476件冊。.

新!!: 袁桷和國立故宮博物院館藏文物 · 查看更多 »

元史人物列表

没有描述。

新!!: 袁桷和元史人物列表 · 查看更多 »

袁升

袁升,宋朝人物,因品行高尚著称。庆元府鄞县(今属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人。.

新!!: 袁桷和袁升 · 查看更多 »

袁似道

袁似道(1191年—1257年),南宋学者、藏书家。字子源,一字静奇,庆元府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州区)人。.

新!!: 袁桷和袁似道 · 查看更多 »

袁洪

袁洪,1245年~1298年,南宋政治人物、学者、藏书家。字济源,庆元府鄞县人。.

新!!: 袁桷和袁洪 · 查看更多 »

胡三省

胡三省(),原名滿孫,字身之,又字景參,號梅澗,寧海中胡村人,中国南宋末年、元代初年历史学家,浙东史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著有《竹素園集》一百卷及《江東十鑑》、《四城賦》,然已散迭不可得見,今存《资治通鉴音注》294卷,《通鉴释文辩误》12卷。.

新!!: 袁桷和胡三省 · 查看更多 »

资治通鉴音注

《资治通鉴音注》,為校注《資治通鑑》之書,凡294卷,元初胡三省著。另有《释文辩误》12卷。.

新!!: 袁桷和资治通鉴音注 · 查看更多 »

鄞县袁氏

鄞县袁氏,为宋元之际著名学术官宦家族,出自鄞县(今浙江宁波)。.

新!!: 袁桷和鄞县袁氏 · 查看更多 »

鄧文原

鄧文原,字善之,一字匪石,綿州(今四川省綿陽縣)人,著有《編類運使復齊郭公敏行錄》、《巴西集》十卷、《素履斋稿》等作品。工書與趙孟頫齊名。《巴西集》《元史·鄧文原傳》《新元史·鄧文原傳》.

新!!: 袁桷和鄧文原 · 查看更多 »

桦木属

桦木属(學名:Betula)是桦木科的一个属,与壳斗科的山毛榉及栎树有很亲密的关系。主要生长在北半球温带气候。 桦树,別名桦皮书,通常是灌木或中小型乔木,常见种类有白桦、红桦、黒桦等。桦树的单叶的边缘呈锯齿状,或浅裂状。它的果实是小的翅果,虽然一些品种果实上的翅不明显。桦树与桤木(赤杨,同一科的另一个属)的区别在于,与桤木的木质化的类似球果的雌性柔荑花序不同,桦树的雌性柔荑花序成熟后不会木质化并碎裂,以释放种子。.

新!!: 袁桷和桦木属 · 查看更多 »

新元史

《新元史》,由中国清末民初人柯劭忞所作,包括本纪二十六卷,表七卷,志七十卷,列传一百五十四卷。民国九年刊為正史,為二十五史中最晚列入者,二十四史中未包含此書。 由於明代《元史》編纂工作過於草率,錯誤百出,歷代學者皆呼籲重修元史。柯劭忞以《元史》為底本,利用明清有關元史的研究,例如參考《元經世大典》殘本、《元典章》,又吸收了西方有關元史的研究成果,例如法國的《多桑蒙古史》、波斯人拉施特《蒙古全史》等書,參考《四庫全書》未收錄之秘籍及元碑拓本等,以三十年之功,重修新史。 《新元史》於1920年脫稿,北洋政府總統徐世昌明令列入正史,內容比《元史》正確詳備。《新元史》还纠正了《元史》的错误。《元史》中存在有一人两传的缺失,如速不台与雪不台本是一人,完者都与完者拔都是一人,石抹也先与石抹阿辛是一个人,《元史》中都列有两传,《新元史》则纠正了这个错误。《新元史》中增補了許多列傳,像元末革命中的領袖人物如韓林兒、徐壽輝、張士誠、陳友諒等,《新元史》皆一一列傳。近人李思纯在《元史学》中说:“其书(指《新元史》)兼具全部改造与详备博赡之二种长处。中国元史学之有柯劭忞,正如集百川之归流以成大海,集众土之积累以成高峰。” 但《新元史》存在一些不足。最大的缺點是沒有《藝文志》,而且書中所引用的新資料,都沒有註明出處,以致後人研究元史時,用它的史料深感不便。此外,《新元史》循旧史观念,一味求简,删掉元史部分史料。还盲目迷信外国史料和野史,以讹传讹。.

新!!: 袁桷和新元史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