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衡山郡

指数 衡山郡

衡山郡,中国古代的郡。 秦朝时置,治所在邾县(今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西北)。辖境约今河南省信阳市、湖北省红安县、黄冈市以东,安徽省霍山、怀宁两县以西,南至长江,北至淮河地区,以境内包有衡山(古衡山,在今安徽省霍山县)周围地区得名。楚汉之际,项羽以秦衡山郡置衡山国,都邾。汉太祖复为衡山郡,属淮南国。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改置衡山国,治所依旧。汉武帝时辖境缩小,元狩元年(前122年)复改为衡山郡,次年分置六安国,东部属庐江郡,西部属江夏郡。.

20 关系: 安庆市州陵郡九江郡庐江郡刘安刘赐 (衡山王)秦朝秦朝行政区划隋朝行政区划衡山衡山 (消歧义)衡山王衡山郡西汉行政区划楚漢之際諸侯疆域江淮民系江淮文化淮南地区淮南国淮南郡

安庆市

安庆市,又名宜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徽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北岸。长江沿岸著名的港口城市,中国民族工业的发源地;历史悠久,二千多年前为皖国,安徽省简称“皖”即源于此。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有中国“黄梅戏乡”之称。自清康熙六年(1667年)安徽建省始,直至中共建政初的二百多年里,安庆一直是安徽省的省会。 安庆为安徽省区域中心城市,是安徽省皖西南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交通和航运中心,是皖赣鄂三省交界处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军事战略要地。长江沿岸重要的滨江港口城市,长三角西门户,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枢纽,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重点城市,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核心城市,地理位置重要,有“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洲”之喻。.

新!!: 衡山郡和安庆市 · 查看更多 »

州陵郡

州陵郡,中国秦朝的郡。 州陵郡在史书文献中没有记载,在岳麓书院秦简发现名称。州陵郡的地望没有定论,陳松長《岳麓書院藏秦簡中的郡名考略》根据简中州陵守的称谓认为州陵为州陵郡。陳偉《“州陵”與“江胡”——岳麓書院藏秦簡中的兩個地名小考》认为州陵只是南郡的属县。 Category:秦朝的郡 Category:湖北的郡.

新!!: 衡山郡和州陵郡 · 查看更多 »

九江郡

九江郡,是中国古代秦朝至三国的一个郡级行政区划。后改为淮南郡。.

新!!: 衡山郡和九江郡 · 查看更多 »

庐江郡

庐江郡,中国古代的郡。.

新!!: 衡山郡和庐江郡 · 查看更多 »

刘安

刘安(),西汉沛郡丰(今江苏省丰县)人,刘邦之孙,刘长之子,淮南王,都寿春。招門客一同撰写《鸿烈》(后世称《淮南子》)。《汉书》记载,汉武帝时刘安因被告谋反而畏罪自杀。 但是人民相信,劉安是煉丹“得道成仙”,而且他沒服完的仙丹被家裏的雞跟狗喫了,造成「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受到民間信仰。至今豆腐店、道教人士還奉祀他。.

新!!: 衡山郡和刘安 · 查看更多 »

刘赐 (衡山王)

劉赐(?–前122年),西汉时期诸侯王,淮南厉王刘长第三子。汉文帝时先被封为阳周侯,后来被封为庐江王,汉景帝时改封为衡山王。汉武帝时,刘赐与淮南王刘安约定谋反,因为家族内部不和事发后自杀。.

新!!: 衡山郡和刘赐 (衡山王) · 查看更多 »

秦朝

朝(前221年-前207年),是中國歷史上首个大一統中央集权的帝國。秦朝皇室為嬴姓,所以史書又称嬴秦。秦朝源自周朝諸侯國秦國。前770年,秦地君長在東周周平王東遷時有功,受封於关中平原,建立秦國。战国時期,秦國根据礼记总结地“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輪”的社会现状,推行车辆统一道路,书籍统一文字,行为统一伦理,并在政治、軍事、經濟、交通方面,实施商鞅变法,成為天下第一強國。前230年至前221年,到秦王嬴政陸續攻滅其他六個主要諸侯國,一統中原,史称秦朝。 秦王政建立秦朝後自稱「始皇帝」(即秦始皇),從此中國有了皇帝的稱號,並且發起一系列的改革以鞏固帝國。而後南征百越、北伐匈奴,使得領土約等同中國本土。疆域為東起遼東,西至臨洮,北抵長城,南達象郡(今越南北部)。雖然秦朝外表十分強盛,但由於秦始皇集權、過度發展、嚴重勞役百姓,所以秦朝之統治不免帶有苛急、暴虐之特點,讓天下百姓飽受苛政之苦而想要叛變。秦二世繼位後,秦廷被掌權的趙高掌控而混亂不堪。此時秦末民變爆發,六國有力的軍人各自復國,雖然秦將章邯努力平亂,但秦將王離於鉅鹿之戰被楚將項羽擊敗,秦軍主力投降。前207年十月,新任秦王子嬰於咸陽向民變領袖劉邦投降,後項羽率軍抵達關中,殺死秦王子嬰,焚燒咸陽宮,秦朝於秦始皇死後3年滅亡。而後至西漢統一全國之期間稱秦漢之際,又稱西楚時期。西楚霸王項羽重建封國制體系,分封十八諸侯。由於項羽分封不公,劉邦、田榮等諸侯繼而起兵反抗,演變成楚漢戰爭。前202年劉邦擊滅項羽,受諸侯擁戴為漢帝,建國漢,開啟漢朝。 秦朝為了鞏固遼闊但各地文化不一的帝國,在政治、軍事、經濟、交通方面,都推行政策與改革。政治制度建立有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與郡縣制為基礎的中央集權制,取代过去不同诸侯豪门的爵位制度。法律基本延續秦國法律,增加了皇帝握有生殺大權,丞相僅僅是輔佐。防务方面,興建長城以鞏固北方,毀六國長城與城墩等防禦工事,沒收天下百姓武器,鑄成十二金人,先後五次東巡以安定關東各地區 。交通方面,興建馳道與靈渠等交通要道以便軍隊前往各地平亂,也有利各地區運輸物資。經濟方面,秦朝延續商鞅變法的政策,推行重農輕商,鼓勵農民增產糧食,甚至有機會獲爵位。工商業方面統一貨幣(秦半兩)與度量衡,實行鹽鐵專賣,但不完全禁止商業,也鼓勵如經營畜牧業的烏氏倮與丹砂的巴地寡婦清等商人。 文化思想的部分,秦朝的政治思想以法家為尊,推行融合「法、術、勢」的君主專制,另有發揚陰陽家的五德始終說以神化皇帝。宗教以傳統崇拜上帝、祖先、山神、河神等眾神以及巫術、占卜與占星等,而神仙方術之術受秦始皇所迷信。為了箝制人民叛亂思想、统一中央集权思想、報復欺騙秦始皇的方士們,先後發生焚書坑儒事件,這是先秦文化與諸子百家思想的一大浩劫。 秦朝的建立使中國由一個抽象的地理名稱轉為具體的大一統帝國,為融合中原文化、秦文化、荊楚文化與齊魯文化等等文化打下基礎,使得「秦」成為中國文化的象徵之一。其遺留下來的驪山秦始皇陵與秦始皇兵馬俑也受後世史學家注目,其中兵馬俑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新!!: 衡山郡和秦朝 · 查看更多 »

秦朝行政区划

朝自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滅齊,建立秦王朝以後,秦始皇採納丞相李斯的建議,取消分封制,廢除諸侯;行政區域管理上推行單一郡縣制,立郡縣,分天下為36郡;其後南併五嶺以南之南越地,北取陰山以南地。疆域西自隴蜀,東至遼東,北起大漠,南抵南海。.

新!!: 衡山郡和秦朝行政区划 · 查看更多 »

隋朝行政区划

隋朝行政区划,在该朝短暂的历史中仍发生两次重大变化。隋文帝杨坚基本统一天下后,鉴于从东汉末年开始的州郡县三级制已经混乱不堪,废除天下郡置,改为州县二级制。隋炀帝杨广继位后,不久将所有的州改为郡,实行郡县二级制,从形式上恢复到了秦朝时的架构。.

新!!: 衡山郡和隋朝行政区划 · 查看更多 »

衡山

衡山,五岳之一,也称为“南岳”,南岳始封于唐虞,是古代中国帝王巡狩祭祀的地方,也是道教和汉传佛教的圣地之一。主景区全称“衡山风景名胜区”位于衡山县境内,现已划为南岳区,为衡阳市市辖区,1979年被列为湖南省级自然保护区,1982年11月8日第一批公布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衡山古名為壽嶽。據《星經》所載,南嶽衡山是對應星宿二十八宿之軫星,軫星乃主管人間蒼生壽命。相傳神農氏曾來此採百藥,因嘗線蟲中毒而仙逝於降真峰上。在道教中,此山是道教洞天福地(有道教三十六洞天之第三洞天——朱陵洞天,道教七十二福地之青玉坛福地、光天坛福地、洞灵源福地),是神仙居住遊憩的之一。建于唐代的南岳庙,是湖南省最大的一座古建筑。古往今來,司马承祯、李白、杜甫等古今的文人雅士都曾留下大量詩詞歌賦和石刻,是中華民族文化藝術的寶庫之一。 衡山山势雄伟,绵延数百公里,号称有七十二峰,其中以祝融、天柱、芙蓉、紫盖、石禀五座最有名。传说祝融峰是祝融游息之地。祝融是神话传说中的火神。.

新!!: 衡山郡和衡山 · 查看更多 »

衡山 (消歧义)

衡山可以指:.

新!!: 衡山郡和衡山 (消歧义) · 查看更多 »

衡山王

衡山王,中国古代封爵之一。.

新!!: 衡山郡和衡山王 · 查看更多 »

衡山郡

衡山郡,中国古代的郡。 秦朝时置,治所在邾县(今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西北)。辖境约今河南省信阳市、湖北省红安县、黄冈市以东,安徽省霍山、怀宁两县以西,南至长江,北至淮河地区,以境内包有衡山(古衡山,在今安徽省霍山县)周围地区得名。楚汉之际,项羽以秦衡山郡置衡山国,都邾。汉太祖复为衡山郡,属淮南国。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改置衡山国,治所依旧。汉武帝时辖境缩小,元狩元年(前122年)复改为衡山郡,次年分置六安国,东部属庐江郡,西部属江夏郡。.

新!!: 衡山郡和衡山郡 · 查看更多 »

西汉行政区划

西汉行政区划,由于社会文化和民俗等背景和政治形势;不同于秦帝国的郡县二级的建制。而且汉武帝刘彻首创的以州刺史部为监察区的做法,发展到东汉灵帝中平五年(188年),第一次出现了古代中国史上的州郡县三级建制,给后世造成深远影响。.

新!!: 衡山郡和西汉行政区划 · 查看更多 »

楚漢之際諸侯疆域

漢高祖元年(前206年)十月,沛公劉邦攻入關中,秦王朝覆滅。二月,項羽劃地分封滅秦有功將領、舊六國貴族及秦朝降將等18人為王。楚漢之際諸侯疆域以秦郡為基礎上劃定,連續數年混戰,期間行政區的建制少有變動。.

新!!: 衡山郡和楚漢之際諸侯疆域 · 查看更多 »

江淮民系

江淮人,即江淮民系,或為下江民系,一般指稱说江淮官话(「江淮方言」、“江淮话”或“淮官”)的汉族民系,主要分布于江苏省中部、东北部、西南部;安徽省中部、东南部部分地区;湖北省东部;浙江、江西局部地區。人口大约7000万。由於在中國歷史上的南北對峙時期,江淮地區一直是軍事爭奪的重點。文化上,江淮文化是南方文化中最靠近北方文化区域的,兼有南北的文化特征。江淮官话亦同時具有來自吳語、贛語、中原官話等多種方言的。.

新!!: 衡山郡和江淮民系 · 查看更多 »

江淮文化

江淮文化是指以今江苏省、安徽省中部为中心形成和发展的一种地域文化。其间居民被称为江淮民系,是使用江淮官话(「江淮方言」、“江淮话”或“淮官”)的汉族民系之一,主要分布于江苏省中部、东北部、西南部;安徽省中部、东南部部分地区;湖北省东部;浙江、江西局部地區。人口大约7000万。由於在中國歷史上的南北對峙時期,江淮地區一直是軍事爭奪的重點,江淮民系具有典型的“南蠻北侉”居中心態。在文化上,江淮文化既不屬於典型的北方文化、也不屬於南方文化,而是一種南北混合的文化類型。江淮官话亦同時具有來自吳語、贛語、中原官話等多種方言的。.

新!!: 衡山郡和江淮文化 · 查看更多 »

淮南地区

淮南地区指的是淮河以南到长江沿岸的广大地区,古属天下九州中的扬州。.

新!!: 衡山郡和淮南地区 · 查看更多 »

淮南国

淮南国,西汉封国之一,存在时间为前203年-前122年。淮南国辖境为九江郡、衡山郡、庐江郡、豫章郡四郡。淮南国共历3王。.

新!!: 衡山郡和淮南国 · 查看更多 »

淮南郡

淮南郡,是中国三国曹魏至唐朝的一个郡,曾名九江郡、南梁郡。.

新!!: 衡山郡和淮南郡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衡山国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