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蜥腳下目

指数 蜥腳下目

蜥腳下目(学名:Sauropoda)又稱蜥腳亞目、龍腳下目、真蜥腳亞目,在希臘文裡意為「有蜥蜴般的腳」,是蜥臀目的一個下目,是由奧塞內爾·查利斯·馬什(Othniel Charles Marsh)在1878年建立Marsh, O.C. (1878).

目录

  1. 358 关系: 劍龍屬加爾瓦龍屬加斯帕里尼龍屬加斯马塔蜥脚类恐龙加拉信府埃及龍屬埃弗拉士龍屬埃德蒙頓龍屬埃拉爾巨龍屬原美頜龍屬原頜龍屬原蜥腳下目原雷龍屬健頸龍博妮塔龍屬博納巨龍屬卡米洛特龍屬卡龍加龍屬印度古裂口蛇南十字龍屬南極龍屬南極龍科南方獵龍屬南方梁龍屬古齒龍屬叉龍屬叉龍科吉普賽龍屬塔鄒達龍屬塔斯塔維斯龍屬塔普亞龍屬多里亞巨龍屬多梅科龍大夏巨龍屬大安龍屬大尾龍屬大山鋪龍屬大衝龍大鼻龍類大椎龍屬大椎龍科天宇龍屬天山龍屬央齒龍屬奥古斯丁龍屬始馬門溪龍屬始鯊齒龍屬孔椎龍屬宜賓龍安哥拉巨龍屬... 扩展索引 (308 更多) »

劍龍屬

劍龍屬(學名:Stegosaurus)是一類已滅絕的草食性四足動物,是裝甲亞目劍龍下目的一個屬。屬名為Stegosaurus,源自希臘文中的(stegos-;指屋頂)與(-sauros;指蜥蜴)。劍龍是最知名的恐龍之一,因其特殊的骨板與尾刺聞名。劍龍就像暴龍、三角龍以及迷惑龍一樣,經常出現在書籍、漫畫或是電視、電影當中。 劍龍生活在侏儸紀晚期,大約是1億5500萬年前到1億5000萬年前左右,也就是啟莫里階至提通階早期。劍龍與一些巨型蜥腳類恐龍,如梁龍、圓頂龍與迷惑龍(原名雷龍)等優勢草食性恐龍,生存於相同時代的相同地區。在美國與加拿大西部的莫里遜組地層中,大約已經挖掘出約80具劍龍屬的身體骨骼,且其中至少可辨識出3個物種Turner, C.E.

查看 蜥腳下目和劍龍屬

加爾瓦龍屬

加爾瓦龍屬(學名:Galveosaurus)是種圖里亞龍類恐龍,生存於晚侏儸紀到早白堊紀。化石發現於西班牙阿拉貢自治區特魯埃爾省的加爾瓦村,並以此地為名。種名是以化石發現者荷西·瑪莉亞·艾雷若(José María Herrero)為名。.

查看 蜥腳下目和加爾瓦龍屬

加斯帕里尼龍屬

加斯帕里尼龍屬(學名:Gasparinasaura)是鳥腳下目恐龍的一屬,是種小型二足草食性恐龍,生存於白堊紀晚期的南美洲。在發現南方稜齒龍之前,加斯帕里尼龍是唯一發現於南美洲的稜齒龍類恐龍。.

查看 蜥腳下目和加斯帕里尼龍屬

加斯马塔蜥脚类恐龙

加斯马塔蜥脚类恐龙(Gasmata Sauropod,又称Kaiaimunu)是指出没于巴布亚新几内亚新不列颠的神秘动物,有观点认为这是某种幸存的蜥脚类恐龙。.

查看 蜥腳下目和加斯马塔蜥脚类恐龙

加拉信府

加拉信府(另譯膠拉信府;จังหวัด กาฬสินธุ์,RTGS:Changwat Kalasin)是泰國東北部依善地區的府份。鄰近府(從北順時針)依序為:色軍府、莫拉限府、橫逸府、嗎哈沙拉堪府、坤敬府和莫肯府。.

查看 蜥腳下目和加拉信府

埃及龍屬

埃及龍屬(學名:Aegyptosaurus)是泰坦巨龍類恐龍的一個屬,生活於白堊紀中期的非洲,相當於阿爾布階至森諾曼階,約9,500萬年前的。如同其他蜥腳類恐龍,埃及龍是四足的草食性恐龍,具有長頸部、小型頭顱骨,長尾巴被認為是當作其身體的平衡。埃及龍體重估計約11.5公噸,體長估計約達15公尺,身高約5公尺。埃及龍與生活在南美洲、體型更巨大的阿根廷龍是近親。 埃及龍是由德國古生物學家恩斯特·斯特莫(Ernst Stromer)在1932年命名Stromer, E.

查看 蜥腳下目和埃及龍屬

埃弗拉士龍屬

埃弗拉士龍屬(屬名:Efraasia)是種蜥腳形亞目恐龍。埃弗拉士龍是種二足或四足恐龍,身長6公尺,生存於晚三疊紀的德國,約2億1000萬年前。屬名是以其發現者埃伯哈德·弗拉士(Eberhard Fraas)為名。.

查看 蜥腳下目和埃弗拉士龍屬

埃德蒙頓龍屬

埃德蒙頓龍屬(學名:Edmontosaurus),又譯愛德蒙托龍,是鴨嘴龍科下的一屬恐龍,生活於上白堊紀的坎潘階晚期至馬斯垂克階晚期,距今約7300萬到6500萬年前。成年的埃德蒙頓龍可達13米長,平均體重約6-8噸,最大体重13.6吨,是最大的鴨嘴龍科之一。牠們是以化石發現地區的加拿大艾伯塔省埃德蒙頓來命名的。 埃德蒙頓龍的第一個化石發現於艾伯塔省的馬蹄峽谷組。模式種是帝王埃德蒙頓龍(E.

查看 蜥腳下目和埃德蒙頓龍屬

埃拉爾巨龍屬

埃拉爾巨龍屬(學名:Elaltitan)是蜥腳下目泰坦巨龍類恐龍的一屬,生存於白堊紀晚期的南美洲阿根廷。目前只有唯一種,模式種利氏埃拉爾巨龍(E.

查看 蜥腳下目和埃拉爾巨龍屬

原美頜龍屬

原美頜龍屬(學名:Procompsognathus)又名原細顎龍、始秀頜龍,是種小型獸腳亞目恐龍,生存於晚三疊紀(諾利階),約2億2200萬年前到2億1900萬年前。原美頜龍是由埃伯哈德·弗拉士(Eberhard Fraas)在1913年所命名。他根據在德國符騰堡發現的保存狀況差化石,命名了模式種三疊原美頜龍(P.

查看 蜥腳下目和原美頜龍屬

原頜龍屬

原頜龍屬(屬名:Protognathosaurus)是蜥腳下目恐龍的一屬,生存於中侏儸紀的中國。模式種為炎齒原頜龍(P.

查看 蜥腳下目和原頜龍屬

原蜥腳下目

原蜥腳下目(Prosauropoda)或稱原蜥腳類,是群早期草食性恐龍,生存於三疊紀晚期到侏儸紀早期。牠們在三疊紀的時候,通常是所處環境的優勢草食性動物,並快速地演化為大體型,身長6到10公尺;但是到了侏羅紀被真蜥腳亞目所完全取代、並且滅亡。所有原蜥腳類恐龍都有小型頭部、長頸部、前肢較後肢短、以及非常大的拇指尖爪(從槽齒龍繼承而來)可用來防衛。大部分原蜥腳類恐龍是半二足動物,但至少有一大型物種(里奧哈龍)是完全四足動物。牠們起初被認為是蜥腳下目恐龍的祖先,但現在被認為是平行的演化支。.

查看 蜥腳下目和原蜥腳下目

原雷龍屬

原雷龍屬(學名Eobrontosaurus)是蜥腳下目恐龍的一屬,生存於侏羅紀晚期北美洲,約1億5410萬到1億5070萬年前Turner, C.E. and Peterson, F., (1999).

查看 蜥腳下目和原雷龍屬

健頸龍

健頸龍(學名:"Megacervixosaurus")是蜥腳下目恐龍的一屬,生存於上白堊紀的中國,是種四足草食性恐龍。模式種是西藏健頸龍("M." tibetensis),是由古生物學家趙喜進在1985年提到這個名稱,但由於從未被正式研究所敘述、命名,所以目前的狀態是無資格名稱。健頸龍可能是屬於梁龍科。.

查看 蜥腳下目和健頸龍

博妮塔龍屬

博妮塔龍屬(學名:Bonitasaura)是泰坦巨龍類納摩蓋吐龍科恐龍的一屬,生活於白堊紀晚期的阿根廷,化石發現於里奧內格羅省Bajo de la Carpa組的最上層。在阿根廷發現的博妮塔龍化石是個部份亞成年體,混雜在小區域的河相沙岩層,其中包括帶有牙齒的下頜、部份脊椎與四肢。 在2004年,由Sebastián Apesteguía所描述、命名,模式種是薩爾加多博妮塔龍(B.

查看 蜥腳下目和博妮塔龍屬

博納巨龍屬

博納巨龍屬(學名:Bonatitan)是種泰坦巨龍類恐龍,生存於白堊紀晚期的阿根廷。模式種是雷格氏博納巨龍(B.

查看 蜥腳下目和博納巨龍屬

卡米洛特龍屬

卡米洛特龍屬(學名:Camelotia)是原蜥腳下目或蜥腳下目恐龍的一屬,生存於英格蘭的晚三疊紀。古生物學家對於卡米洛特龍的分類有不同的意見。在過去,卡米洛特龍被歸類於原蜥腳下目,但原蜥腳類的範圍與定義卻一直都在變動。 模式種是北卡米洛特龍(C.

查看 蜥腳下目和卡米洛特龍屬

卡龍加龍屬

卡龍加龍屬(學名:Karongasaurus)意為「卡龍加蜥蜴」,是種早白堊紀的恐龍,屬於蜥腳下目的泰坦巨龍類。化石發現於馬拉威,僅發現一個部份齒骨與少數牙齒。模式種是基氏卡龍加龍(K.

查看 蜥腳下目和卡龍加龍屬

印度古裂口蛇

印度古裂口蛇(學名Sanajeh indicus)是在西印度發現的一種上白堊紀蛇。它是在拉米塔組(Lameta Formation)中發現的化石,化石正在纏繞著蜥腳下目恐龍的蛋及幼體。可見它們是獵食幼生蜥腳類恐龍。.

查看 蜥腳下目和印度古裂口蛇

南十字龍屬

南十字龍屬(學名:Staurikosaurus)是恐龍總目恐龍的一屬,也是已滅亡的恐龍中的一屬。南十字龍是種小型的獸腳亞目恐龍。南十字龍生活于三叠纪晚期的巴西。 根據2009年的新研究,南十字龍被歸類於艾雷拉龍科。.

查看 蜥腳下目和南十字龍屬

南極龍屬

南極龍(學名:Antarctosaurus),是泰坦巨龍類下的一個屬,生活於上白堊紀的南美洲。牠是一類大型的四足草食性恐龍,有著長頸及長尾巴,有可能是有鱗甲的。由於南極龍的化石並沒有一個完整的骨骼,而蜥腳下目的尾巴大小差異十分大,牠的大小因而很難去推斷"Antarctosaurus." In: Dodson, Peter & Britt, Brooks & Carpenter, Kenneth & Forster, Catherine A.

查看 蜥腳下目和南極龍屬

南極龍科

南極龍科(Antarctosauridae)是蜥腳下目泰坦巨龍類恐龍的一屬,生存於白堊紀晚期,目前已在南美洲、印度、亞洲、澳洲等地發現化石Holtz, Thomas R. Jr.

查看 蜥腳下目和南極龍科

南方獵龍屬

南方獵龍屬(學名:Australovenator)是異特龍超科恐龍的一屬,化石發現在澳洲的下白堊紀地層,地質年代為阿爾比階,約1億1200萬到9960萬年前Holtz, Thomas R. Jr.

查看 蜥腳下目和南方獵龍屬

南方梁龍屬

南方梁龍屬(學名:Australodocus)是種蜥腳下目恐龍,生存於晚侏儸紀的坦尚尼亞,約1億5000萬年前。南方梁龍的學名意為「南方的橫樑」,意指牠們是岡瓦納大陸發現的梁龍科恐龍;種名是以當地的Boheti bin Amrani為名,他協助了德國的挖掘工作團隊,並參與了標本的製作。 南方梁龍的化石發現於坦尚尼亞的敦達古魯組(Tendaguru Formation),當地在侏儸紀時期存在者許多恐龍,包含數種大型蜥腳類恐龍,例如長頸巨龍(布氏腕龍)、詹尼斯龍、湯達鳩龍、拖尼龍。南方梁龍的正模標本包含兩個頸椎,與其他梁龍科的頸椎相比較短,有些不同的特徵。這些化石最初在1909年由沃納·詹尼斯(Werner Janensch)率領的挖掘團隊所挖出,當時有四節脊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部分化石遭到轟炸摧毀,如同其他德國在非洲挖出的化石。在2007年,這些倖存的化石被建立為新屬,成為坦尚尼亞第一個發現的梁龍科化石。 南方梁龍最初被歸類於梁龍科,因為牠們的部分脊椎具有雙叉型神經棘,這是種梁龍科的常見特徵。近年研究發現南方梁龍屬於巨龍形類,可能是腕龍的近親。敦達古魯組已發現多種類的大鼻龍類恐龍,而莫里遜組則發現多眾多的梁龍科恐龍,這可能導因於生態環境差異,敦達古魯組是針葉林環境,而莫里遜組則是低矮植被的開放平原。.

查看 蜥腳下目和南方梁龍屬

古齒龍屬

古齒龍屬(屬名:Archaeodontosaurus)是種原蜥腳下目或蜥腳下目恐龍,生存於中侏儸紀的馬達加斯加。模式種是A.

查看 蜥腳下目和古齒龍屬

叉龍屬

叉龍屬(學名:Dicraeosaurus)是一屬小型的梁龍超科恐龍,生活在晚侏羅紀的非洲,距今約1億5000萬年前。牠們與其他的蜥腳類恐龍有著許多體型和外形上的差別。不像其他的梁龍超科,叉龍的頸部較短、較寬,頭部較大。牠也沒有梁龍有的鞭狀尾巴。叉龍的體型也不同於梁龍,只有12公尺(41呎)長。叉龍的首個化石是於1914年由古生物學家沃納·詹尼斯(Werner Janensch)發現的。叉龍的學名是來自古希臘文的「雙叉蜥蜴」,是按其頸椎背側的神經棘形狀命名的。這些脊椎與神經棘並非像梁龍超科般是直的,每一節都是呈Y型的,就像一個叉子一般。這些脊椎的神經棘是提供肌肉附著的地方。韌帶連結了這些脊椎骨,在背部形成了明顯的隆脊。叉龍是草食性動物,但是牠不會與其他蜥腳類恐龍爭奪植物來源。叉龍的化石發現於坦尚尼亞的敦達古魯組,當地亦曾發現長頸巨龍及釘狀龍的化石。由此可見,叉龍與這些大型草食性恐龍生存於同一時期的同一環境,但是因牠們都各自以不同高度的植物為食,故不須互相競爭。 File:dicraeosaurus hansemanni22.jpg|叉龍的想像圖 File:Dicreosaurus headDB.jpg|叉龍的頭部重建圖 File:Dicraeosaurus BW.jpg|兩隻叉龍的想像圖.

查看 蜥腳下目和叉龍屬

叉龍科

叉龍科(Dicraeosauridae)是蜥腳下目的一科,生存於晚侏儸紀到早白堊紀的非洲與南美洲。目前僅有三個已承認屬:生存於侏儸紀非洲的叉龍、生存於早白堊紀南美洲的短頸潘龍、以及生存於早白堊紀南美洲的阿馬加龍;而阿馬加龍擁有獨特的頸部神經棘。依照蜥腳下目的標準,這三個屬的體型較小,擁有相對較短的頸部。 McIntosh在1990年將許多屬恐龍歸類於梁龍科的叉龍亞科,但當中的許多屬現在被分類於納摩蓋吐龍科、雷巴齊斯龍科。 叉龍科被親緣分支分類法敘述為一個基群分類單元,並被定義為:包含漢氏叉龍(Dicraeosaurus hansemanni),但不包含長梁龍(Diplodocus longus)在內的最大演化支;或者是梁龍超科當中,所有親近於叉龍,而離梁龍較遠的所有物種。.

查看 蜥腳下目和叉龍科

吉普賽龍屬

吉普賽龍屬(学名:Atsinganosaurus)是泰坦巨龍類恐龍的一個属,生活於上白堊纪的法國南部。模式種為貝拉克斯吉普赛龍(A.

查看 蜥腳下目和吉普賽龍屬

塔鄒達龍屬

塔鄒達龍屬(屬名:Tazoudasaurus)是蜥腳下目火山齒龍科恐龍的一屬,化石發現於摩洛哥亞特拉斯山脈的Toundoute逆掩斷層,年代為早侏儸紀。塔鄒達龍的化石是在2004年由Ronan Allain等人所發現,位於岩屑沉積層內,包含一個部份成年骨骸與相關的部份幼年個體。 塔鄒達龍的屬名是以發現地點Tazouda為名,而種名在阿拉伯語中意為「修長的」,意指以蜥腳下目而言,塔鄒達龍的身體很小。 塔鄒達龍的身長為9公尺,擁有相當原始的特徵,例如類似原蜥腳下目的下頜、擁有小齒的匙狀牙齒、缺乏更衍化蜥腳下目的U形頜部聯合處。牙齒有V形磨損痕跡,顯示牙齒的嚙合,以及火山齒龍科在進食時於嘴部處理食物。頸部靈活,擁有延長的頸椎,缺乏側腔,但背椎與尾椎更為硬挺。塔鄒達龍的化石為目前所發現最完整的早侏儸紀蜥腳下目化石,早侏儸紀的地層很少露出地表。塔鄒達龍的近親為火山齒龍,兩者的差別在於尾椎,塔鄒達龍也有其他屬於非真蜥腳類的特徵。.

查看 蜥腳下目和塔鄒達龍屬

塔斯塔維斯龍屬

塔斯塔維斯龍屬(學名:Tastavinsaurus)是蜥腳下目勞亞龍形類恐龍的一屬,生存於白堊紀早期的歐洲。 正模標本是一個部分身體骨骼,發現於西班牙阿拉貢自治區特魯埃爾省的Xert組地層,地質年代約1億2000萬年前,相當於阿普第階。在2008年,一群西班牙古生物學家將這些化石進行敘述、命名,模式種是桑斯塔斯塔維斯龍(T.

查看 蜥腳下目和塔斯塔維斯龍屬

塔普亞龍屬

塔普亞龍屬(學名:Tapuiasaurus)是蜥腳下目泰坦巨龍類納摩蓋吐龍科恐龍的一屬,是種長頸、四足草食性恐龍,生存於白堊紀早期的南美洲。 塔普亞龍的化石具有目前最完整的泰坦巨龍類頭顱骨,也是目前已知生存年代最早的進階型泰坦巨龍類,顯示泰坦巨龍類的早期演化階段就已經具有類似梁龍科的頭顱骨形態.

查看 蜥腳下目和塔普亞龍屬

多里亞巨龍屬

多里亞巨龍屬(學名:Duriatitan)是蜥腳下目巨龍形類恐龍的一屬,生存於侏儸紀晚期的英國,約1億5000萬年前。 正模標本(編號BMNH 44635)是一個部分左肱骨,是由R.I. Smith發現於英格蘭多賽特郡的啟莫里粘土組(Kimmeridge Clay Formation)下層。在1874年,約翰·赫克(John Hulke)將這個骨頭命名為鯨龍的一個種,肱冠鯨龍(Cetiosaurus humerocristatus)。種名意指肱骨的三角嵴(Deltopectoral crest)。之後,這個種曾先後被歸類於畸形龍、鳥面龍。 在2010年,保羅·巴雷特(Paul M.

查看 蜥腳下目和多里亞巨龍屬

多梅科龍

多梅科龍(學名:"Domeykosaurus")是蜥腳下目恐龍的一屬,更準確的是泰坦巨龍類,生存於上白堊紀的南美洲。在2003年,古生物學家戴維·魯維拉爾(David Rubilar)及亞歷山大·巴爾加斯(Alexander Vargas)在智利發現其化石。多梅科龍的化石有40%的完整度,是目前已發現最為完整的智利恐龍。學名是為紀念19世紀科學家伊格納西奧·多梅科(Ignacio Domeyko)。但目前沒有被正式研究所敘述、命名,是個非正式名稱,狀態為無資格名稱。 多梅科龍約有25呎長、及6.5呎寬,擁有泰坦巨龍類的獨特長頸及尾巴。多梅科龍的體型稍為瘦長,四肢也較為修長。古生物學家推測這種草食性恐龍是已南洋杉等植物為食,南洋杉是當時該地區的著名植物。 多梅科龍的模式種是智利多梅科龍("D.

查看 蜥腳下目和多梅科龍

大夏巨龍屬

大夏巨龍屬(學名:Daxiatitan)是蜥腳下目泰坦巨龍類的一屬,化石發現於中國甘肅省的蘭州盆地,年代為白堊紀早期。目前已經發現數節頸椎、肩帶、一個股骨的化石,體長可達21公尺,可能是現今全亞洲已知化石保存最完整、也最大型的蜥腳類恐龍。 大夏巨龍是個大型恐龍,頸部長。大廈巨龍類似盤足龍、黃河巨龍。.

查看 蜥腳下目和大夏巨龍屬

大安龍屬

大安龍屬(學名:Daanosaurus)是蜥腳下目腕龍科恐龍的一屬,生存於侏羅紀晚期。牠的化石發現於中國四川省,外型則有些像巧龍。 模式種是張氏大安龍(D.

查看 蜥腳下目和大安龍屬

大尾龍屬

大尾龍屬(學名:Macrurosaurus)是下白堊紀恐龍的一屬。牠是生存於歐洲的泰坦巨龍類。牠有前凹型脊椎,身長估計長約40呎。模式種是M.

查看 蜥腳下目和大尾龍屬

大山鋪龍屬

大山鋪龍屬(屬名:Dashanpusaurus)大山鋪龍是蜥腳下目恐龍的一屬,生存於中侏儸紀。模式種是董氏大山鋪龍(Dashanpusaurus dongi),是在2005年由一群中國古生物學家所敘述、命名。屬名意為「大山鋪蜥蜴」,是以化石發現處的城鎮為名;種名則是以大山鋪地區的恐龍專家董枝明為名。 如同其他蜥腳類恐龍,大山鋪龍是種草食性四足恐龍。大山鋪龍的正模標本是發現於中國四川省大山鋪鎮的沙溪廟組,該地層年代為侏儸紀;沙溪廟組後來成為較大的大山鋪組的一部分。大山鋪鎮離自貢市只有7公里遠,大山鋪龍的化石目前存放在自貢市。大山鋪龍的化石包含許多破碎骨頭與脊椎,以及一個部份骨盆與其他後部骨頭。除了正模標本以外,還有許多大山鋪龍的化石在當地出土。.

查看 蜥腳下目和大山鋪龍屬

大衝龍

大衝龍(學名:"Dachongosaurus")是一屬未曾被描述的恐龍,化石是至少一個部分身體骨骼,被發現於中國雲南省的下祿豐組,地質年代為侏羅紀早期(錫內穆階至普連斯巴奇階) 。大衝龍目前是個無資格名稱,並認為是屬於蜥腳下目,可能是鯨龍科。 模式種是雲南大衝龍("D.

查看 蜥腳下目和大衝龍

大鼻龍類

大鼻龍類(学名:Macronaria)是個蜥腳下目演化支,生存於中侏儸紀巴通階到晚白堊紀,發現於現在的北美洲、南美洲、歐洲、亞洲、以及非洲、澳洲等地。大鼻龍類意為「大型鼻孔」,指的是頭部上方的大型鼻孔,可能作為揚聲器使用。在2005年,保羅·塞里諾重新將大鼻龍類演化支定義為:與薩爾塔龍(Saltasaurus loricatus)親近,而離長梁龍(Diplodocus longus)較遠的所有物種。大鼻龍類包含兩個主要演化支:圓頂龍科、巨龍形類。巨龍形類包含腕龍科與泰坦巨龍類,是最大型的蜥腳類生物群之一,也包含了地表上曾出現過最長、最高、最巨大的恐龍。.

查看 蜥腳下目和大鼻龍類

大椎龍屬

大椎龍屬(屬名:Massospondylus)又名巨椎龍,屬名在希臘文意為「巨大的脊椎」。大椎龍是原蜥腳下目的一屬,生存於早侏儸紀(赫塘階到普林斯巴赫階),約2億年前到1億8300萬年前。大椎龍是在1854年,由理查·歐文根據來自於南非的化石而命名。因此牠們是最早命名的恐龍之一。大椎龍的化石已經在南非、賴索托、以及尚比亞等地發現。此外,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的卡岩塔組、印度、阿根廷等地發現了類似的化石,亞利桑那州、阿根廷發現的化石已被歸類於其他屬。 長久以來,大椎龍被描述成四足恐龍,但一份2007年的研究認為大椎龍是二足恐龍。雖然原蜥腳類恐龍被推論可能為雜食性動物,大椎龍卻可能是草食性動物。大椎龍身長4到6公尺,具有長頸部、長尾巴、小型頭部、以及修長的身體。大椎龍的前肢具有銳利的拇指指爪,可能用來防衛或協助進食。近年的研究發現大椎龍是以穩定地成長,並具有類似鳥類的氣囊,而且有親代養育的行為。 模式種是刀背大椎龍(M.

查看 蜥腳下目和大椎龍屬

大椎龍科

大椎龍科(Massospondylidae)是原蜥腳下目大腳類的一科,是群長頸部的草食性恐龍。大椎龍科生存於三疊紀晚期到侏羅紀早期的亞洲、非洲、南美洲。 過去曾有許多恐龍被歸類於大椎龍科。近年的系統發生學研究認為大椎龍科包含:科羅拉多斯龍、祿豐龍、大椎龍、可能還有冰河龍,與遠食龍。根據2011年的早期蜥腳形亞目研究,大椎龍科的有效屬包含:科羅拉多斯龍、冰河龍、祿豐龍、大椎龍、萊氏龍、祿豐龍、以及遠食龍。這個結果與前幾年的分類研究大致相同,但不包含數個近年被命名的大腳類物種,北美洲的莎拉龍、Seitaad,南美洲的懦弱龍,這點則不同於其命名研究。 同樣在2011年被命名的Pradhania,是種發現於印度的原始蜥腳形亞目,被發現是種相當原始的大椎龍科。鼠龍、細細坡龍可能也屬於大椎龍科。.

查看 蜥腳下目和大椎龍科

天宇龍屬

天宇龍屬(學名:Tianyulong)是種鳥臀目畸齒龍科恐龍,化石發現於中國遼寧省建昌縣髫髻山組。原本研究認為化石發現於白堊紀早期的熱河群,目前發現化石的地質年代屬於侏羅紀晚期,約1億5850萬年前Liu Y.-Q. Kuang H.-W., Jiang X.-J., Peng N., Xu H.

查看 蜥腳下目和天宇龍屬

天山龍屬

天山龍屬(屬名:Tienshanosaurus)是種蜥腳下目恐龍,生存於晚侏儸紀的中國。 在1928年,一位中國地質學家在中國新疆發現一群蜥腳類化石,包含約30個成年個體、3個未成年個體、以及恐龍蛋化石,這些化石被送到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在1937年,中國古生物學家楊鍾健將化石進行敘述、命名,模式種是奇台天山龍(T.

查看 蜥腳下目和天山龍屬

央齒龍屬

央齒龍屬(學名:Cardiodon)意為「心臟牙齒」,是蜥腳下目恐龍的一個屬。其化石是一顆牙齒,形狀像心臟,發現於英格蘭威爾特郡,地質年代屬於侏羅紀中期的巴通階。在歷史上,央齒龍的分類很不確定,而且經常被歸類於鯨龍,但近代研究認為牠們是不同的屬,並與圖里亞龍是近親。.

查看 蜥腳下目和央齒龍屬

奥古斯丁龍屬

奧古斯丁龍屬(學名:Agustinia)是蜥腳下目恐龍的一個屬,生存於下白堊紀的南美洲。如同其他蜥腳類恐龍,奧古斯丁龍是四足的草食性恐龍。雖然一些蜥腳類恐龍有裝甲,奧古斯丁龍有著獨特的裝甲。在牠的背部中線有著一連串垂直的寬尖刺及寬骨板,某程度上很像劍龍。除了其裝甲外,奧古斯丁龍的其他資料則不詳。被發現的一個腓骨約有89.5公分長。若與其他恐龍的同一骨頭相比,奧古斯丁龍的身長可以有約15米長。.

查看 蜥腳下目和奥古斯丁龍屬

始馬門溪龍屬

始馬門溪龍屬(學名:Eomamenchisaurus)是種蜥腳下目馬門溪龍科恐龍,化石發現於中國雲南省元謀縣,地質年代為侏羅紀中期。正模標本(編號CXMVZA 165)是一個不完整的身體骨骼,包含:八節脊椎、部分薦骨、右腸骨、右恥骨、左右坐骨、左脛骨、左右股骨。模式種是元謀始馬門溪龍(E.

查看 蜥腳下目和始馬門溪龍屬

始鯊齒龍屬

始鯊齒龍屬(學名:Eocarcharia)屬於獸腳亞目鯊齒龍科,生存於1億1000萬年前的撒哈拉。始鯊齒龍的化石,是在2000年由芝加哥大學的古生物學家保羅·塞里諾在尼日發現。目前只有唯一種怒眼始鯊齒龍(E.

查看 蜥腳下目和始鯊齒龍屬

孔椎龍屬

孔椎龍屬(學名:Thecospondylus)是恐龍的一屬,生存於下白堊紀的歐洲。目前的狀態是疑名。 在19世紀,業餘地質學家A.C. Horner在英格蘭肯特郡的一處採石場發現一些化石,他將化石交給古動物學家哈利·絲萊(Harry Seeley)。在1882年,哈利·絲萊將其命名為模式種霍納氏孔椎龍(T.

查看 蜥腳下目和孔椎龍屬

宜賓龍

宜賓龍(學名"Yibinosaurus")是蜥腳下目恐龍的一屬,是種草食性恐龍,生存於侏羅紀早期的中國四川省。其屬名是以中國宜賓市來命名,但是沒有經過正式的敘述、命名,目前是個無資格名稱。 模式種周氏宜賓龍("Y.

查看 蜥腳下目和宜賓龍

安哥拉巨龍屬

安哥拉巨龍屬(學名:Angolatitan)是蜥腳下目巨龍形類恐龍的一屬,生存於白堊紀晚期的安哥拉。 目前只有發現一個部分右前肢,包含肩胛骨、肱骨、尺骨、橈骨、三個掌骨,肱骨長1.1公尺。在2005年,古生物學家奧克塔維奧·馬特烏斯(Octávio Mateus)在安哥拉本哥省發現這些化石,屬於Itombe組地層,地質年代約9000萬年前,相當於土侖階晚期。 在2011年,奧克塔維奧·馬特烏斯等人將化石進行敘述、命名,模式種是阿達馬斯托安哥拉巨龍(A.

查看 蜥腳下目和安哥拉巨龍屬

安第斯龍屬

安第斯龍屬(學名:Andesaurus)是原始泰坦巨龍類恐龍的一個屬,生存於中白堊紀的南美洲。牠有著小型頭部與長頸部,及長度相近的尾巴。就如牠的其他近親,安第斯龍是一種非常大型的蜥腳下目恐龍,都是地球最大型的生物之一。.

查看 蜥腳下目和安第斯龍屬

寶天曼龍屬

寶天曼龍屬(屬名:Baotianmansaurus)是蜥腳下目巨龍形類恐龍的一屬。化石發現於中國河南省的白堊紀晚期地層。模式種是河南寶天曼龍(B.

查看 蜥腳下目和寶天曼龍屬

富塔隆柯龍屬

富塔隆柯龍屬(學名:Futalognkosaurus)是泰坦巨龍類恐龍的一屬,是草食性的恐龍,嗅覺敏銳。生存於上白堊紀的科尼亞克階,約8700萬年前。在發現富塔隆柯龍的位點附近,亦發現有魚類及樹葉的化石,可見在當時的巴塔哥尼亞是一個熱帶氣候的地方。.

查看 蜥腳下目和富塔隆柯龍屬

尼日爾龍屬

尼日龍屬(學名:Nigersaurus)又譯尼日爾龍,是一類體型相當小的蜥腳下目恐龍,屬於梁龍超科。牠們生存於白堊紀中期的阿普第階或阿爾布階,距今約1億1900萬至9900萬年前。尼日龍是在尼日的Gadoufaoua的Elrhaz組發現,是這個動物群中最為常見的動物之一。牠是由菲利普·塔丘特(Philippe Taquet)發現,並於1976年所描述。並由保羅·塞里諾(Paul Sereno)與其同事於1999年命名。 尼日龍是種草食性恐龍,頭部類似鏟子,嘴部狀似吸塵器,其特徵是由數千顆牙齒構成的複雜齒系(Tooth batteries)。以往這樣的齒系只會在鴨嘴龍科及角龍下目中發現,但尼日龍的發現,顯示蜥腳下目中至少有雷巴齊斯龍科具有這類齒系。 就像其他在岡瓦那大陸的蜥腳下目,尼日龍的頸部較在勞亞大陸的蜥腳下目為短。尼日龍只有9米長,較其他雷巴齊斯龍科更短,如雷巴齊斯龍。雷巴齊斯龍的背部有明顯的低矮神經棘,而尼日龍的背部有者類似但較小的神經棘,這些神經棘之間生前可能連接皮膚或肌肉。 尼日龍雖然常見,但是在2005年前對牠的所知甚少。由於尼日龍的頭顱骨及骨骼充滿空間,可見這些化石是處於非天然狀態。直至2005年,保羅·塞里諾(Paul C.

查看 蜥腳下目和尼日爾龍屬

岡瓦納巨龍屬

岡瓦納巨龍屬(學名:Gondwanatitan)是泰坦巨龍類恐龍的一屬。牠的化石發現於巴西,這個地區在上白堊紀(約7000萬年前)時是屬於南方的岡瓦那大陸,因而得名。就像其他的蜥腳下目,岡瓦納巨龍高大,吃樹端的葉子及樹枝。岡瓦納巨龍的最近親是風神龍。模式種是弗氏岡瓦納巨龍(G.

查看 蜥腳下目和岡瓦納巨龍屬

岩盔龍類

岩盔龍類(Lithostrotia)意為「覆蓋者石頭」,是蜥腳下目泰坦巨龍類的一個演化支,生存於白堊紀早期到晚期的馬斯垂克階,主要分布於南美洲、非洲、亞洲、澳洲、馬達加斯加/印度。除此之外,北美洲與歐洲也有發現化石。 岩盔龍類是相當衍化的蜥腳類恐龍,具有相當短的頸部,身體覆蓋者小型鱗甲。.

查看 蜥腳下目和岩盔龍類

峨山龍 (Oshanosaurus)

峨山龍(屬名:"Oshanosaurus")意為「峨山蜥蜴」,是個非正式名稱,目前還沒有經過正式研究。峨山龍是種草食性恐龍,可能屬於蜥腳下目,生存於早侏儸紀的中國,屬於祿豐組下層,約1億9000萬年前。模式種為楊氏峨山龍("O.

查看 蜥腳下目和峨山龍 (Oshanosaurus)

峨山龍 (消歧義)

*峨山龍可能是指:.

查看 蜥腳下目和峨山龍 (消歧義)

峨嵋龍屬

峨嵋龍屬(屬名:Omeisaurus)意為「峨嵋蜥蜴」,是種蜥腳下目恐龍,生存於侏儸紀中晚期(巴通階到卡洛維階)的中國。牠們的屬名來自於峨嵋山,峨嵋龍的化石是在1939年由楊鍾健等人在峨嵋山附近的榮縣發現,屬於沙溪廟組地層。.

查看 蜥腳下目和峨嵋龍屬

峨嵋龍科

峨嵋龍科(Omeisauridae)是蜥腳下目真蜥腳類的一科,是在2002年由Jeffrey A. Wilson所建立,包含峨嵋龍與馬門溪龍兩屬。但是在1972年,由楊鍾建等人建立的馬門溪龍科,兩者的範圍可能重複,而馬門溪龍科可能有命名優先權。但是科學文獻中極少使用峨嵋龍科/馬門溪龍科這兩個名詞。 馬門溪龍科的範圍被定義為馬門溪龍與其近親,例如始馬門溪龍。另有研究將峨眉龍歸類於盤足龍科或馬門溪龍科。然而某些研究指出,盤足龍科可能不是個有效的科別。.

查看 蜥腳下目和峨嵋龍科

峴山龍屬

峴山龍屬(學名:Xianshanosaurus)是蜥腳下目恐龍的一屬,化石發現於中國河南省,地質年代為白堊紀晚期。模式種是史家溝峴山龍(X.

查看 蜥腳下目和峴山龍屬

川街龍屬

川街龍屬(學名:Chuanjiesaurus)是蜥腳下目下的一屬恐龍,生活於中侏羅紀的中國。川街龍是大型的草食恐龍,身長約27公尺。模式種是阿納川街龍(C.

查看 蜥腳下目和川街龍屬

巧龍屬

巧龍屬(學名:Bellusaurus)意為「美麗的蜥蜴」,是蜥腳下目恐龍的一屬,生存於中侏羅紀。巧龍是種短頸的小型蜥腳類恐龍,身長約為4.8公尺。牠的化石發現於中國準噶爾盆地東北的石樹溝組。 巧龍屬的模式種是蘇氏巧龍(Bellusaurus sui),是由趙喜進在1987年所發表、命名。在同一挖掘地點共發掘出17頭蘇氏巧龍,被認為是一群巧龍被突發性的洪水溺死。一些特徵顯示牠們全是幼龍。.

查看 蜥腳下目和巧龍屬

巨太龍屬

巨太龍屬(學名:Gigantosaurus)意為「巨型蜥蜴」,是種研究不多的蜥腳下目恐龍,化石發現於英格蘭。模式種是巨爪巨太龍(G.

查看 蜥腳下目和巨太龍屬

巨盜龍屬

巨盜龍屬(屬名:Gigantoraptor)是偷蛋龍科下的一屬恐龍,生活於8500萬年前的上白堊紀。牠是於2005年在中國內蒙古二連浩特的二連諾爾地層發現。徐星等人發現牠與屬於同一科的偷蛋龍有著同一的祖先,但對比之下,巨盜龍更為大型,約有牠的近親尾羽龍的35倍。巨盜龍長8米及重約1.4噸,是已知最大型偷蛋龍下目:葬火龍的3倍身長。 巨盜龍與鳥類的相似地方包括一些解剖特徵,例如有喙嘴而非有牙齒的頜部。雖然沒有直接證據顯示巨盜龍是有羽毛的,但徐星等人基於牠是屬於偷蛋龍下目,這個演化支包含了很多有羽毛恐龍,例如尾羽龍、原始祖鳥,而認為巨盜龍可能是有羽毛的。由於大型動物多藉由巨大體型來維持體溫,而失去身體的覆蓋物。研究人員推測巨盜龍至少具有前肢羽毛,而這些前肢羽毛不具有調節體溫的功能。大部份明確的有羽毛恐龍都是小型的,但是證據顯示其他大型的偷蛋龍科(如葬火龍)及鐮刀龍超科(如北票龍)也幾乎確定是有羽毛的。 巨盜龍的食性仍然是個謎。雖然一些偷蛋龍下目(如尾羽龍、切齒龍)被認為是草食性動物,但由於巨盜龍的後肢比例可令牠成為奔跑的能手,而牠的大指爪卻在草食性恐龍是十分罕見的。 正模標本(編號LH V0011)是目前的唯一標本,是一個不完整及關節脫落的個體,從腓骨的生長線、骨化程度,估計該個體的死亡年齡是11歲。牠們可能在7歲時達到亞成年體,並持續成長到完全成年體。這顯示牠們的成長速率快於大部分獸腳類恐龍。 巨盜龍的發現是跟一個日本紀錄片的攝製有關。當時,徐星正在重演蜥腳下目化石的發現,他擦拭該骨頭時,赫然發現這並非蜥腳下目的骨頭,而是來自未知的獸腳亞目,而身型達艾伯塔龍的程度。他立即停止攝影以保障這個意外發現。.

查看 蜥腳下目和巨盜龍屬

巨體龍屬

巨體龍屬(學名:Bruhathkayosaurus)其學名是由梵語的「बृहतः」及「काया」,加上古希臘文的「蜥蜴」,意即「巨大身體蜥蜴」。而巨體龍很有可能是現今所發現最巨大的恐龍之一。而這個主張是由Yadagiri及Ayyasami於1989年所提出的,但是卻一直備受質疑及討論。 巨體龍原先被分類在獸腳亞目下,被認為像是暴龍一類的雙足肉食性恐龍。然而,於1995年之未公佈評估中,表明所發現的化石其實屬於蜥腳下目恐龍,換言之就如同泰坦巨龍類般的四足草食性恐龍,如同腕龍一樣有著高聳的長頸及鞭狀的長尾巴。在2006年,David Krause等人的馬達加斯加脊椎動物研究中,正式將巨體龍歸類於蜥腳下目Krause, D.W., O'Connor, P.M., Curry Rogers, K., Sampson, S.D., Buckley, G.A., and Rogers, R.R.

查看 蜥腳下目和巨體龍屬

巨龍

巨龍可以指:.

查看 蜥腳下目和巨龍

巨龍形類

巨龍形類(学名:Titanosauriformes)又譯泰坦巨龍形類,是蜥腳下目大鼻龍類的一個演化支,包含較原始的黃河巨龍、腕龍科以及較先進的Somphospondyli演化支(包含盤足龍科與泰坦巨龍類)。牠們生存於侏儸紀晚期到白堊紀晚期,如果腕龍科的馬達加斯加溝椎龍(B.

查看 蜥腳下目和巨龍形類

巨龍科

以下數科可翻譯為巨龍科:.

查看 蜥腳下目和巨龍科

巨龍超科

以下數科可翻譯為巨龍超科:.

查看 蜥腳下目和巨龍超科

巨腳龍屬

巨腳龍屬(學名:Barapasaurus),又名巴拉帕龍或巨腿龍,是火山齒龍科下的一個屬。屬名是由孟加拉語的「巨腿」與古希臘語的「蜥蜴」而來,因牠的大型腿骨。種名則是以印度詩人、哲學家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為名。.

查看 蜥腳下目和巨腳龍屬

巴基龍屬

巴基龍屬(學名:Pakisaurus)意為「巴基斯坦蜥蜴」,是種蜥腳下目泰坦巨龍類恐龍,生存於白堊紀晚期馬斯垂克階的巴基斯坦俾路支省。模式種是俾路支巴基龍(P.

查看 蜥腳下目和巴基龍屬

巴塔哥尼亞龍屬

巴塔哥尼亞龍屬(屬名:Patagosaurus)是種大型、草食性、長頸部的蜥腳下目恐龍。巴塔哥尼亞龍的身長為18公尺。與其他原始的真蜥腳類類似,巴塔哥尼亞龍的體格相當重,外表類似鯨龍。目前發現了10多個巴塔哥尼亞龍的化石,但其中幾個可能屬於其他相關物種。巴塔哥尼亞龍生存於中侏儸紀卡洛夫階的阿根廷,約1億6300萬年前到1億6100萬年前。接近同時代的阿根廷恐龍還包含皮亞尼茲基龍、神鷹盜龍、以及杏齒龍。 巴塔哥尼亞龍是由何塞·波拿巴(Jose Bonaparte)在1979年所發現、命名,模式種是法氏巴塔哥尼亞龍(P.

查看 蜥腳下目和巴塔哥尼亞龍屬

巴羅莎龍屬

巴羅莎龍屬(屬名:Barrosasaurus)是蜥腳下目泰坦巨龍類恐龍的一屬。化石發現於阿根廷內烏肯省的Anacleto地層,化石三節不完整的背椎,但保存狀況良好。 模式種是卡氏巴羅莎龍(B.

查看 蜥腳下目和巴羅莎龍屬

帝鱷屬

帝鱷屬(屬名:Sarcosuchus)又稱為肌鱷、帝王鱷,意思為“肌肉鱷魚”,是種已滅絕鱷類。牠們生存在於早白堊紀的非洲,是曾經存活過的最大型鱷類動物之一。牠幾乎是現今鹹水鱷的3倍大,重量約是4到6公噸。 直到最近,對於這種動物的了解僅來自於少數牙齒與鱗甲,是由法國古生物學家艾伯特·拉伯(Albert-Félix de Lapparent)在1940年代到1950年代於撒哈拉沙漠發現。然而在1997年與2000年,保羅·塞里諾(Paul Sereno)發現6個新標本,其中一個標本有將近一半的完整頭顱骨與大部分的脊柱。所有其他巨鱷都只有少數局部頭顱骨,所以帝鱷是實際上最大的巨鱷。.

查看 蜥腳下目和帝鱷屬

布羅希龍屬

布羅希龍屬(學名:Brohisaurus)是蜥腳下目泰坦巨龍類恐龍的一屬,生存於侏羅紀晚期的巴基斯坦,化石發現於吉爾特爾山脈(Kirthar Mountains),只有四肢骨頭。模式種是吉爾特爾布羅希龍(B.

查看 蜥腳下目和布羅希龍屬

布萬龍屬

布萬龍屬(屬名:Phuwiangosaurus)是種蜥腳下目泰坦巨龍類恐龍,化石被發現於早白堊紀的泰國布萬(Phu Wiang)地區。模式種是詩林浦布萬龍(P.

查看 蜥腳下目和布萬龍屬

丘布特龍屬

丘布特龍屬(學名:Chubutisaurus)是泰坦巨龍類恐龍的一屬,生活於下白堊紀的南美洲。模式種是C.

查看 蜥腳下目和丘布特龍屬

三巴龙

三巴龍("Sanpasaurus")是恐龍的一屬,化石被發現於中國四川省,但這些身體骨骼化石是由侏羅紀的蜥腳下目、禽龍類恐龍混合的。三巴龍的屬名是以四川省的古稱:巴縣、巴東及巴西三郡的合稱「三巴」來命名。 模式種是岳氏三巴龍("S.

查看 蜥腳下目和三巴龙

三角區龍屬

三角區龍屬(學名:Trigonosaurus)是蜥腳下目泰坦巨龍類恐龍的一屬,生存於白堊紀晚期,化石發現於巴西的米納斯三角區(Triangulo Mineiro)。模式種是普氏三角區龍(T.

查看 蜥腳下目和三角區龍屬

三角龍屬

三角龍屬(屬名:Triceratops)通稱三角龍、三觭龍,是鸟臀目角龙下目角龍科的一属,是種食植性恐龙,化石发现于北美洲的晚白垩纪(晚馬斯垂克階)地层,約6800萬年前到6500萬年前。三角龍是最晚出現的恐龍之一,经常被作为晚白垩纪的代表化石。 三角龍是一种中等大小的四足恐龙,全長大約有7到10公尺,臀部高度為2.5到3公尺,重達6到12噸。牠們有非常大的頭盾,以及三根角狀物,令人聯想起現代犀牛。長久以來,關於牠們三根角以及頭盾的功能處於爭論中。傳統上,這些結構被認為是用來抵抗掠食動物的武器,但最近的理論認為這些結構可能用在求偶,以及展示支配地位,如同現代馴鹿、山羊、獨角仙的角狀物。 自從1887年以來,已發現大量的三角龍化石,年齡層涵蓋剛孵化幼體到成年個體,近年更發現一個完整化石標本。在21世紀的最初10年,已在加拿大海爾河組發現47個完整或部分的三角龍頭顱骨。古生物學家們還不確定三角龍在角龍科的正確位置。目前已有兩個有效種:恐怖三角龍(T.

查看 蜥腳下目和三角龍屬

九台龍屬

九台龍屬(學名:Jiutaisaurus)是蜥腳下目真蜥腳類恐龍的一屬,化石被發現於中國的泉頭組,生存於白堊紀。 模式種西地九台龍(J.

查看 蜥腳下目和九台龍屬

久野濱龍

久野濱龍(學名:"Hisanohamasaurus")是蜥腳下目恐龍的一屬,生存於上白堊紀的日本。牠的化石只有牙齒,是在1990年首次在大衛·蘭伯特(David Lambert)的書本中出現。但由於沒有經過正式研究的敘述、命名,久野濱龍被認為是無資格名稱(Nomen nudum)。久野濱龍被認為是屬於梁龍超科或納摩蓋吐龍科,至少是屬於蜥腳下目。牠的化石是發現於日本福島縣的磐城市。.

查看 蜥腳下目和久野濱龍

亞特拉斯龍屬

亞特拉斯龍屬(學名:Atlasaurus)是蜥腳下目恐龍的一個屬,是種中型蜥腳類恐龍,生存於中侏羅紀(巴通階至卡洛維階)的北非。.

查看 蜥腳下目和亞特拉斯龍屬

亞馬遜龍屬

亞馬遜龍屬(學名:Amazonsaurus)是蜥腳下目梁龍超科恐龍的一屬,生活於下白堊紀的南美洲。牠是一種大型的四足草食性恐龍,有著長頸及鞭子般的尾巴。亞馬遜龍是更為衍化的梁龍超科,且是其中一種大型的生物,身長約達12米。.

查看 蜥腳下目和亞馬遜龍屬

亞洲龍屬

亞洲龍屬(學名:Asiatosaurus)是草食性蜥腳下目恐龍的一個屬,生存於下白堊紀時期。牠的化石發現於中國及蒙古。目前化石只有發現牙齒化石,除非有更多的標本被發現,否則很難增加對此恐龍的認識。 模式種是蒙古亞洲龍(A.

查看 蜥腳下目和亞洲龍屬

人类灭绝之后的动物

人类灭绝之后的动物(After Man: A Zoology of the Future),是英国地质学家兼作家道格爾.狄克森(Dougal Dixon)的著作,出版于1981年。在书中他讲述了他想象中的五千万年以后的自然世界的景象。.

查看 蜥腳下目和人类灭绝之后的动物

伊希斯龍屬

伊希斯龍屬(學名:Isisaurus)是蜥腳下目泰坦巨龍類的一屬恐龍,生存於上白堊紀的印度。 模式種是柯氏伊希斯龍(I.

查看 蜥腳下目和伊希斯龍屬

伊森龍屬

伊森龍屬(屬名:Isanosaurus)又譯依珊龍,意為「東北泰國的蜥蜴」,是最早的真正蜥腳下目恐龍之一,採四足方式移動,股骨的長度是人類股骨的兩倍。牠們生存於2億1000萬年前的東南亞。 模式種是I.

查看 蜥腳下目和伊森龍屬

伊斯的利亞龍屬

伊斯的利亞龍屬(學名:Histriasaurus)是蜥腳下目恐龍的一屬,生存於下白堊紀(豪特裡維階至巴列姆階),距今約1億3000萬年前。化石發現於克羅埃西亞的伊斯特拉半島。根據早期說法,伊斯的利亞龍屬於梁龍超科,與雷巴齊斯龍是近親,但更為原始。根據近年的兩個研究,伊斯的利亞龍是雷巴齊斯龍科的最原始物種 模式種是博氏伊斯的利亞龍(H.

查看 蜥腳下目和伊斯的利亞龍屬

似傾齒龍屬

似傾齒龍屬(學名:Campylodoniscus)是蜥腳下目恐龍的一屬,生存於上白堊紀的阿根廷。似傾齒龍可能屬於泰坦巨龍類。某些研究人員提出似傾齒龍是疑名。 似傾齒龍的化石發現於Sierra de San Bernardo,包含一個上頜骨與其牙齒。在1929年,弗雷德里克·馮·休尼(Friedrich von Huene)將這化石進行描述、命名,模式種是Campylodon ameghinoi。屬名是由古希臘文的「καμπυλος」(意即「彎曲或傾斜的」)及「οδους」(即牙齒)組合而成。種名則是以阿根廷古生物學家Florentino Ameghino為名。在1961年,Oskar Kuhn發現某種魚類已經優先使用這個屬名,依此將其改名為Campylodoniscus。 似傾齒龍的生存時期未定,可能是7000萬年前的坎帕階至麥斯特裡希特階之間,或是9500萬年前的森諾曼階。似傾齒龍的身長估計約20公尺。.

查看 蜥腳下目和似傾齒龍屬

似鯨龍屬

似鲸龍屬(學名:Cetiosauriscus)意為「類似鯨龍」,是梁龍的近親,可能屬於梁龍科。似鯨龍生活於侏羅紀中期至晚期(卡洛維階)的英格蘭,距今約1億7000萬年前。牠是四足的草食性蜥腳下目恐龍。 在1887年,約翰·赫克(John Hulke)將發現於利茲的化石(編號BMNH R.1984-1988),命名為鳥面龍的一個種(Ornithopsis leedsii)。在1905年,亞瑟·史密斯·伍德沃德(Arthur Smith Woodward)發現另一個來自利茲的化石(編號BMNH R.3078),他聽從哈利·絲萊(Harry Govier Seeley)的建議,將這兩個標本都改歸類於鯨龍的一個種(Cetiosaurus leedsi)。 在1927年,德國古生物學家休尼(Friedrich von Huene)將這兩個標本描述、命名,建立為新屬,利氏似鯨龍(Cetiosauriscus leedsi)。在1927年,休尼將發現於瑞士的格氏鯨龍(Cetiosaurus greppini),改歸類到似鯨龍,成為第二個種,格氏似鯨龍(C.

查看 蜥腳下目和似鯨龍屬

似鵜鶘龍屬

似鵜鶘龍屬(學名:Pelecanimimus)是種原始、基礎似鳥龍下目恐龍,發現於早白堊紀的西班牙。似鵜鶘龍的牙齒數量比其他似鳥龍類恐龍還多,大部分的似鳥龍下目恐龍缺乏牙齒。.

查看 蜥腳下目和似鵜鶘龍屬

弗克海姆龍屬

弗克海姆龍屬(學名:Volkheimeria)是蜥腳下目真蜥腳類恐龍的一屬,可能屬於腕龍科 S. 383,生存於約1億6000萬年前的侏羅紀中期。弗克海姆龍的化石是在阿根廷發現的。模式種是丘布特弗克海姆龍(V.

查看 蜥腳下目和弗克海姆龍屬

何信祿龍屬

何信祿龍(学名:Hexinlusaurus)是種原始鸟臀目恐龍,是一种小型的二足草食性恐龍,生活在侏罗纪中期,化石發現於中国四川省自贡市大山铺,由成都理工大學的何信禄和蔡开基在1983年敘述及命名。 何信祿龍的正模標本(編號ZDM T6001)包含一個幾乎完整的頭顱骨,以及部份頭顱後骨骸,發現於大山铺的下沙溪廟組陸相沙岩層,年代可能為侏儸紀的巴柔階。副模標本(編號ZDM T6002)是一個部份頭顱骨與顱後的骨骼。 多齒何信祿龍原本為多齒鹽都龍(Yandusaurus multidens),保羅·巴雷特(Paul Barrett)等人在2005年將牠們成立獨立的屬,並認為牠們與其他基礎鳥腳類恐龍的差別在於單一獨有衍徵(Autapomorphy):眶後的側面有一個明顯的凹面。屬名是以最初的命名者何信祿為名。 其他生存於大山铺地區的恐龍包括:蜥腳下目的蜀龍、獸腳亞目的氣龍、以及劍龍下目的華陽龍。.

查看 蜥腳下目和何信祿龍屬

侏罗纪

侏罗纪(Jurassic)是一个地质年代,界于三叠纪和白垩纪之间,約1億9960萬年前(誤差值為60萬年)到1億4550萬年前(誤差值為400萬年)。侏羅紀是中生代的第二个纪,開始於三疊紀-侏羅紀滅絕事件。虽然这段时间的岩石标志非常明显和清晰,其开始和结束的准确时间却如同其它古远的地质时代,无法非常精确地被确定。 侏羅紀前期,因為經歷大滅絕,所以各種動植物都非常稀少(屬於休養生息的階段),但其中恐龍總目一枝獨秀,伺機稱霸陸地。侏羅紀中晚期以後,恐龍成為地球上最繁榮昌盛的優勢物種,此後會統治地球1.5億年,直到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為止。 现已发现的化石,记载了侏罗纪气候环境和构造活动十分独特。盘古联合大陆Pangea,自泥盆纪形成(4亿年前)以来,三叠纪持续维持,但在晚三叠世开始分裂。中晚侏罗世时,十足的板块运动,导致了南美洲的南部从非洲分开。劳亚古陆Laurasia(其中包括北美和欧亚大陆)也逐渐地从非洲和南美洲分离开,造就了大西洋和墨西哥湾。沿着这些裂谷大陆的边缘,火山活动频繁。与此同时,欧亚大陆(欧亚)南下,缩小了特提斯洋。侏罗纪海平面的不断上升,北美和欧洲间形成了大陆边缘的海道。侏罗纪时期,地球上要比三叠纪时拥有更多的独立陆块,导致海岸带增多。 整个侏罗纪世界,大多数时期处于温暖和潮湿,酷似温室气候。当时繁盛的森林植被,形成了如今澳大利亚和南极洲丰富的煤炭资源。尽管那时有局部的干旱地区,但绝大多数盘古大陆,均处于郁郁葱葱的绿洲。劳亚大陆Laurasia和南部的冈瓦纳大陆生物群,在许多方面,仍然十分独特。不过侏罗纪时,动物群具备了较多的洲际色彩。现已发现,一些动物和植物物种,几乎遍及全世界,而不是只被限制在特定区域。.

查看 蜥腳下目和侏罗纪

依潘龍屬

依潘龍屬(學名:Epanterias)是種獸腳亞目恐龍,生存於侏儸紀晚期的啟莫里階/提通階。依潘龍是由愛德華·德林克·科普(Edward Drinker Cope)在1878年命名,模式種是合依潘龍(E.

查看 蜥腳下目和依潘龍屬

侧空龙

側空龍(屬名:Pleurocoelus)是種蜥腳下目恐龍,生存於早白堊紀。牠們生存於北美洲,可能跟星牙龍為同一種動物。 目前已發現數個關節脫落的身體骨骼,屬於未成年個體,由於化石保存狀態差,很難建立可鑑定特徵。側空龍身長約9公尺到18公尺,體重為20到45噸。在1997年到2009年,側空龍是德州的州恐龍,之後被帕拉克西龍取代。 在1888年,奧塞內爾·查利斯·馬什(Othniel Charles Marsh)將一些發現於阿倫德爾組的一些骨頭,命名為侏儒側空龍(Pleurocoelus nanus)及高側空龍(P.

查看 蜥腳下目和侧空龙

微齒龍

微齒龍(屬名:"Microdontosaurus")意為「有微小牙齒的蜥蜴」,是種未敘述的無資格名稱(Nomen nudum),化石是在1985年發現於中國。目前有至少兩個不同時代的化石被歸類於微齒龍屬。其中之一為晚白堊紀的蜥腳下目恐龍。另外一個屬於原蜥腳下目的黑丘龍科,年代為晚三疊紀或早侏儸紀。兩者都符合微齒龍的模式種("M.

查看 蜥腳下目和微齒龍

德克薩斯龍屬

德克薩斯龍屬(屬名:Texasetes)是種甲龍類恐龍,生存於下白堊紀的北美洲。德克薩斯龍的研究有限,化石發現於德州塔蘭特縣的爪爪組(Paw Paw Formation),地質年代為阿爾比階晚期,該地也發現了另一種結節龍科恐龍,爪爪龍。德克薩斯龍的身長為2.5到3公尺。.

查看 蜥腳下目和德克薩斯龍屬

德魯斯拉龍屬

德魯斯拉龍屬(學名:Drusilasaura)是蜥腳形亞目蜥腳下目泰坦巨龍類恐龍的一屬,可能屬於隆柯龍類演化支,生存於白堊紀晚期的南美洲。.

查看 蜥腳下目和德魯斯拉龍屬

德林克龍屬

德林克龍屬(學名:Drinker)是稜齒龍科恐龍的一屬,生活於晚侏羅紀的北美洲。雖然牠的化石保存得較好,但被命名後的科學研究較少。.

查看 蜥腳下目和德林克龍屬

德拉帕倫特龍屬

德拉帕倫特龍屬(學名:Delapparentia)是鳥腳下目禽龍類恐龍的一屬,生存於白堊紀早期的西班牙。化石過去曾編入於貝尼薩爾禽龍,被認為是生存於西班牙的貝尼薩爾禽龍,近年才建立為新屬。.

查看 蜥腳下目和德拉帕倫特龍屬

德曼達龍屬

德曼達龍屬(學名:Demandasaurus)是蜥腳下目雷巴齊斯龍恐龍的一屬,生存於白堊紀早期的西班牙。 目前僅發現一個關節仍連接、不完整的頭顱骨與身體骨骼,包含:前上頜骨、齒骨、牙齒、數節頸椎、肋骨、坐骨、股骨。正模標本(編號MDS-RVII)發現於西班牙布爾戈斯省的Castrillo la Reina組地層,地質年代相當於巴里亞階晚期到阿普第階早期。在2011年,一群西班牙古生物學家將化石進行敘述、命名,模式種是達爾文德曼達龍( D.

查看 蜥腳下目和德曼達龍屬

後凹尾龍屬

後凹尾龍屬(屬名:Opisthocoelicaudia)是種蜥腳下目恐龍,身長12公尺,生存於晚白堊紀地蒙古。.

查看 蜥腳下目和後凹尾龍屬

俾路支龍屬

俾路支龍屬(學名:Balochisaurus)意為「俾路支人蜥蜴」,是蜥腳下目泰坦巨龍類的一屬,生存於白堊紀晚期馬斯垂克階的巴基斯坦。模式種是B.

查看 蜥腳下目和俾路支龍屬

土巴龍

土巴龍(屬名:"Thotobolosaurus")是種還沒有正式敘述的恐龍。土巴龍生存於晚三疊紀卡尼階到諾利階的賴索托,被認為是種原蜥腳下目或早期蜥腳下目。模式種為"T.

查看 蜥腳下目和土巴龍

圣约翰河怪物

圣约翰河怪物(英语:St.

查看 蜥腳下目和圣约翰河怪物

地爪龍屬

地爪龍屬(學名:Aardonyx)是原蜥腳下目恐龍的一屬,化石發現於南非的艾略特組(Elliot Formation),年代為侏羅紀早期。地爪龍的前肢有許多介於原蜥腳類、蜥腳類恐龍的特徵。 根據地爪龍的後肢與骨盆結構,地爪龍應該是平常以二足方式移動,也可以用四足方式移動,類似禽龍。地爪龍也具有某些巨型蜥腳類恐龍的特徵,類如迷惑龍Associated Press (November 11, 2009).

查看 蜥腳下目和地爪龍屬

圖里亞龍屬

圖里亞龍屬(屬名:Turiasaurus)是種蜥腳下目恐龍,生存於晚侏儸紀到早白堊紀。 圖里亞龍被認為是歐洲所發現的最大恐龍,身長超過30公尺,重量達27到38公噸Royo-Torres, R., Cobos, A., and Alcalá, L. (2006).

查看 蜥腳下目和圖里亞龍屬

圖里亞龍類

圖里亞龍類(Turiasauria)是蜥腳下目恐龍的一個未定位演化支,是以圖里亞龍作為名稱來源,圖里亞龍是種發現於歐洲西南部的巨大真蜥腳類恐龍。這個演化支還包括另外兩屬:露絲娜龍、加爾瓦龍。圖里亞龍的三個屬都發現於西班牙的Villar del Arzobispo組,該地層年代為晚侏儸紀提通階到早白堊紀貝利阿斯階。圖里亞龍類的定義為:真蜥腳類之中,親緣關係接近圖里亞龍,而離薩爾塔龍較遠的所有物種。 在2007年,一個針對33個物種與309個特徵的親緣分支分類法研究,顯示出圖里亞龍類不屬於新蜥腳類,並且形成一個單系群。這個演化支可從以下特徵來辨別:擁有垂直神經棘、背椎缺乏脊前板(Prespinal laminae)與脊後板(Postspinal laminae)、肩胛骨缺乏肩峰突、肱骨擁有明顯的三角嵴(Deltopectoral crest)、肱骨近端的中度偏轉、以及尺骨尾端的明顯垂直棱線。 目前仍不清楚圖里亞龍類的生物地理與生物地層範圍,但Royo-Torres等人假設圖里亞龍類演化支可能代表一個,時間早於提通階,起源於歐洲的蜥腳下目演化輻射演化支。到目前為止,圖里亞龍類的未承認成員包括:新牙龍、央齒龍,牠們的類牙齒似圖里亞龍,被發現於侏儸紀的葡萄牙、法國、以及英格蘭。 圖里亞龍類証實巨大體型的演化,並不僅限於新蜥腳類例如梁龍與泰坦巨龍,而至少有一個支系曾獨立演化出巨大體型。 在2009年,José Barco提出露絲娜龍與加爾瓦龍都不是圖里亞龍類。同年,Francisco Gascó、Royo-Torres等人分別提出圖里亞龍類是有效演化支。.

查看 蜥腳下目和圖里亞龍類

北方龍屬

北方龍屬(Borealosaurus)是蜥腳下目泰坦巨龍類恐龍的一屬,化石是在2004年發現於中國北部遼寧省的孫家灣組,地質年代為白堊紀晚期。北方龍是種四足草食性恐龍,根據破碎的化石,身長被估計約12公尺,高4公尺,體重估計約10噸。根據中後段尾椎的型態,顯示北方龍跟後凹尾龍是近親;後凹尾龍是在蒙古國發現的泰坦巨龍類。 模式種為維氏北方龍(B.

查看 蜥腳下目和北方龍屬

圓頂龍屬

圓頂龍屬(學名:Camarasaurus)是蜥腳下目恐龍的一屬,是種四足的草食性恐龍。牠們是北美洲最常見的大型蜥腳類恐龍,但成年體型只有約18米長及體重18公噸。牠們生活於晚侏羅紀時期,距今約1億5500萬-1億4500萬年前。一個發現於猶他州恐龍國家保護區的圓頂龍骨盆,曾發現異特龍的齒痕"Camarasaurus." In: Dodson, Peter & Britt, Brooks & Carpenter, Kenneth & Forster, Catherine A.

查看 蜥腳下目和圓頂龍屬

圓頂龍科

圓頂龍科(Camarasauridae)是蜥腳下目的一科,生存於侏儸紀晚期到白堊紀早期的北美洲、歐洲、亞洲。.

查看 蜥腳下目和圓頂龍科

包魯巨龍屬

包魯巨龍屬(學名:Baurutitan)是種蜥腳下目恐龍,生存於晚白堊紀。包魯巨龍屬於泰坦巨龍類,是種草食性恐龍,身長約12公尺。化石發現於今日的巴西米納斯吉拉斯州,僅發現獨特的尾椎。 模式種是布氏包魯巨龍(Baurutitan britoi),是在2005年所命名。.

查看 蜥腳下目和包魯巨龍屬

利加布龍屬

利加布龍屬(學名:Ligabuesaurus)是蜥腳下目泰坦巨龍類恐龍的一屬,生存於白堊紀早期(約1億2500萬至1億年前)的阿根廷。模式種為黎氏利加布龍(L.

查看 蜥腳下目和利加布龍屬

利奧尼拉龍屬

利奧尼拉龍屬(學名:Leonerasaurus)是蜥腳形亞目近蜥龍類恐龍的一屬,化石是一個不完整的亞成年個體,發現於南美洲阿根廷,地質年代可能是侏羅紀早期。 利奧尼拉龍是種原始蜥腳形亞目恐龍,不屬於蜥腳下目,但同時具有原始特徵、進階型特徵,顯示牠們是個過渡物種。利奧尼拉龍的四節薦椎,可能代表朝向四足恐龍的演化趨勢。利奧尼拉龍的發現,顯示蜥腳形亞目的早期演化過程中,曾出現多個平行演化的特徵。.

查看 蜥腳下目和利奧尼拉龍屬

利邁河龍屬

利邁河龍屬(屬名:Limaysaurus)是蜥腳下目雷巴齊斯龍科恐龍的一屬,生存於白堊紀早期的阿根廷巴塔哥尼亞。 利邁河龍目前只有一個種L.

查看 蜥腳下目和利邁河龍屬

分支龍屬

分支龍屬(屬名:Alioramus),又名歧龍、阿利奧拉龍,是獸腳亞目暴龍科下的一個屬,生活於上白堊紀的蒙古。分支龍是由蘇聯古生物學家Sergei Kurzanov在1976年所命名。模式種是遙遠分支龍(A.

查看 蜥腳下目和分支龍屬

切布龍屬

切布龍屬(學名:Chebsaurus)是蜥腳下目真蜥腳類鯨龍科的一屬,是種四足的草食性恐龍。切布龍生存於侏羅紀中期的阿爾及利亞。模式種是阿爾及利亞切布龍(C.

查看 蜥腳下目和切布龍屬

嘉峪龍屬

嘉峪龍屬(學名:Chiayusaurus)是大鼻龍類的一屬恐龍,化石是在亞洲發現的牙齒。目前已有兩個物種。嘉裕龍的學名是取自萬里長城的嘉峪關,原先是「Chiayüsaurus」,但國際動物命名法規不允許特別的字元,所以學名改為「Chiayusaurus」。舊有的名字仍可以在一些較舊的文獻中見到。.

查看 蜥腳下目和嘉峪龍屬

哥打龍屬

哥打龍屬(屬名:Kotasaurus)是三疊紀恐龍的一屬,生存於侏儸紀早期,大約2億800萬年前到1億8800萬年前。哥打龍的化石是在1988年發現於印度安得拉邦的Yemanapalli村附近,僅發現部分骨骸,沒有發現頭顱骨。 哥打龍是目前已知最原始的蜥腳類之一,擁有一些與原蜥腳下目的相似處(臀部骨頭)。哥打龍是四足、草食性恐龍,身長約9公尺,並擁有龐大的身體、長尾巴、長頸部 。 模式種是K.

查看 蜥腳下目和哥打龍屬

優肢龍屬

優肢龍屬(學名:Euskelosaurus)是原蜥腳下目的半雙足恐龍,生活於三疊紀晚期的南非、賴索托及津巴布韋。牠可能是與非洲南部發現的祖父板龍(Plateosauravus)為同一物種。 正模標本(編號BMNH R1625)是由Alfred Brown在1863年發現,包含四肢骨頭及脊椎化石在1866年,由托馬斯·亨利·赫胥黎(Thomas Henry Huxley)將這些化石正式描述、命名,當時名為Euskelesaurus。在1902年,弗雷德里克·馮·休尼(Friedrich von Huene)將其改為現在的學名Euskelosaurus。.

查看 蜥腳下目和優肢龍屬

優腔龍屬

優腔龍屬(學名:Eucamerotus)是蜥腳下目恐龍的一屬,化石發現於英格蘭懷特島的威塞克斯組(Wessex Formation),地質年代屬於下白堊紀貝里亞階。牠的化石是一些脊椎,曾有一個部份骨骼被歸類於優腔龍,但未被學界普遍接納。在歐洲侏羅紀晚期至下白堊紀的蜥腳下目中,優腔龍與鳥面龍及畸形龍,是三個根據破碎化石而建立的分類單元。.

查看 蜥腳下目和優腔龍屬

內烏肯龍屬

內烏肯龍屬(屬名:Neuquensaurus)意為「內烏肯蜥蜴」,是種蜥腳下目泰坦巨龍類恐龍,生存於晚白堊紀的阿根廷與烏拉圭,約7100萬年前。 如同其他晚期的蜥腳類恐龍,內烏肯龍擁有鱗甲。內烏肯龍與薩爾塔龍有接近親緣關係。內烏肯龍是種小型蜥腳類恐龍,身長被估計為10到15公尺。 模式種是南方內烏肯龍( N.

查看 蜥腳下目和內烏肯龍屬

公平龍屬

公平龍屬(學名:Ischyrosaurus)意為「強壯蜥蜴」,是蜥腳下目的一屬恐龍,其化石發現於英格蘭多塞特郡的啟莫里粘土層,地質年代為侏羅紀晚期。公平龍有時被歸類於下白堊紀的畸形龍,而畸形龍本身是個「未歸類物種集中地」,目前沒有充分的證據支持這個分類法。公平龍是大型四足的草食性恐龍。.

查看 蜥腳下目和公平龍屬

六榜龍屬

六榜龍屬(学名:Liubangosaurus)是真蜥脚类恐龙的一屬,化石是在中国广西扶绥县发现,屬於那派组地层,地質年代位于距今大约1.3亿年前的白垩纪早期 。 六榜龙化石发现于扶绥县山圩镇平搞村六榜屯龙草岭的甘蔗地里,在当地一位何姓村民帮助下找到。在2010年,中國古生物學家徐星等人將化石進行敘述、命名,模式種是何氏六榜龙(Liubangosaurus hei)。化石埋藏于那派组紫红色泥质粉沙岩中,与北美的简棘龙是姐妹分類單元关系。經過估計,身长約18公尺、头高6公尺。化石目前在广西自然博物馆展出 。.

查看 蜥腳下目和六榜龍屬

元謀龍屬

元謀龍屬(屬名:Yuanmousaurus)是種蜥腳下目恐龍,生存於中侏儸紀的中國。元謀龍取名於雲南省元謀縣,是它的化石的發現所在地。不過,元謀龍的化石是一個不完整骨骼,發現於張和組。身長估計可能約17公尺。模式種是姜驛元謀龍(Yuanmousaurus jiangyiensis),是由董枝明、吕君昌等人所敘述、命名。元謀龍可能與巴塔哥尼亞龍是近親。牠們比峨嵋龍還衍化,但比巴塔哥尼亞龍原始。.

查看 蜥腳下目和元謀龍屬

克拉美麗龍屬

克拉美麗龍屬(學名:Klamelisaurus),又譯卡拉麥里龍、美麗龍,是侏羅紀中期的一屬恐龍。牠是屬於蜥腳下目,與巧龍相似,有可能是巧龍的成年個體。化石發現於中國新疆的石樹溝組。 模式種是戈壁克拉美麗龍(K.

查看 蜥腳下目和克拉美麗龍屬

克拉瑪依龍屬

克拉瑪依龍屬(學名:Kelmayisaurus)是獸腳亞目鯊齒龍科恐龍的一屬,生存於下白堊紀的中國。牠是以發現地附近來命名,即中國新疆盛產石油的克拉瑪依市。.

查看 蜥腳下目和克拉瑪依龍屬

副櫛龍屬

副櫛龍屬(屬名:Parasaurolophus,意為“幾乎有冠飾的蜥蜴”)又名副龍櫛龍,是鴨嘴龍科恐龍的一屬,生存於晚白堊紀的北美洲,約7,650萬年到7,300萬年前Evans, D.C., Bavington, R. and Campione, N.E. (2009).

查看 蜥腳下目和副櫛龍屬

剑龙亚目

劍龍亞目(拉丁名Stegosauria)是一類草食性恐龍,生存在侏儸紀與白堊紀早期。這類動物的化石大多出現在北半球,尤其是北美洲與中國。牠們在地理上的起源尚未明瞭,目前已知最古老的化石是在侏儸紀中期的中國出土,但是英格蘭南部也有一些零碎的殘骸。 劍龍類在侏儸紀的中晚期演化出許多物種,包含中國的沱江龍、東非的釘狀龍、歐洲的勒蘇維斯龍、以及北美洲的劍龍屬,只有少數存活到白堊紀早期。劍龍屬(Stegosaurus)是其中比較有名的一類。.

查看 蜥腳下目和剑龙亚目

勞亞龍形類

勞亞龍形類(Laurasiformes)意為「勞亞大陸的外形」,是蜥腳下目大鼻龍類恐龍的一個演化支,生存於白堊紀早期(巴列姆階到阿爾比階)的歐洲與北美洲。在2010年,José Luis Barco Rodríguez建立這個演化支,包含:阿拉果龍、加爾瓦龍、布萬龍、塔斯塔維斯龍(Tastavinsaurus)、毒癮龍、可能還有雪松龍,被歸類於圓頂龍形類(Camarasauromorpha),但不屬於巨龍形類。在2011年,奧利佛·勞赫(Oliver W.

查看 蜥腳下目和勞亞龍形類

勞爾哈龍屬

勞爾哈龍屬(學名:Lourinhasaurus)是蜥腳下目恐龍的一屬,化石發現於葡萄牙埃什特雷馬杜拉的兩個挖掘地點,地質年代屬於侏羅紀晚期。勞爾哈龍的分類歷史十分複雜,這個屬是由P.

查看 蜥腳下目和勞爾哈龍屬

皺尾龍屬

尾龍屬(學名:Rugocaudia)是蜥腳下目巨龍形類恐龍的一屬,生存於白堊紀早期的北美洲。.

查看 蜥腳下目和皺尾龍屬

短頸潘龍屬

短頸潘龍屬(學名:Brachytrachelopan)是叉龍科恐龍的一屬,頸部非常短,生存於晚侏羅紀提通階的阿根廷。正模標本(編號MPEF-PV 1716)是唯一已知的標本,是發現於阿根廷丘布特省的Cañadón Cálcero地層,來自於一個被河流侵蝕的砂岩露頭。雖然該標本是不完整,但發現時關節仍然是連接的,這些骨骼包括了8節頸椎、12節背椎及3節薦椎,以及後段頸部肋骨的近端部份、左股骨的遠端部份、左脛骨的近端部份、以及右腸骨。標本的大部份可能在發現前,就因侵蝕作用而被破壞。 模式種是梅氏短頸潘龍(B.

查看 蜥腳下目和短頸潘龍屬

石樹溝組

石樹溝組(Shishugou Formation)是一個位於中國新疆準噶爾盆地的中生代地層。其年代可追溯至侏羅紀中晚期(巴柔階至牛津階),約1億7000萬到1億6000萬年前。已在此地發現恐龍等古生物的化石遺骸。Weishampel, David B; et al.

查看 蜥腳下目和石樹溝組

火山齒龍屬

火山齒龍屬(屬名:Vulcanodon)意為「火山牙齒」,是種相當小的早期蜥腳下目恐龍,生存於早侏儸紀赫唐階的非洲南部。火山齒龍是草食性恐龍,身長約6.5公尺,前肢第一指有大型指爪。 火山齒龍的化石發現於羅德西亞(目前是辛巴威)的一處火山灰。而在該發現處附近,發現了數顆短刃狀牙齒,曾被歸類於火山齒龍,使火山齒龍最初被認為是種雜食性的原蜥腳類恐龍。這些牙齒最近被發現可能屬於獸腳亞目的未鑑定屬,該獸腳類恐龍可能以火山齒龍為食。火山齒龍可能是原蜥腳下目與蜥腳下目之間的遺失環節。隨者塔鄒達龍的發現,塔鄒達龍、火山齒龍都被歸類於火山齒龍科。 模式種是卡里巴火山齒龍(V.

查看 蜥腳下目和火山齒龍屬

火山齒龍科

火山齒龍科(屬名:Vulcanodontidae)是一群原始的蜥腳下目恐龍,生存於早侏儸紀,包括以下屬:資中龍、巨腳龍、塔鄒達龍、以及火山齒龍。火山齒龍科是在1984年由M.R. Cooper建立。在1995年,A.

查看 蜥腳下目和火山齒龍科

獸腳亞目

腳亞目(学名:Theropoda)屬於蜥臀目,是群雙足恐龍。雖然牠們主要是肉食性動物,但是在白堊紀時期,一部份的獸腳類恐龍演變成為草食性、雜食性、甚至食蟲動物。獸腳類最早出現在三疊紀晚期的卡尼階,大約是2億3000萬年前。牠們從侏儸紀早期開始成為獨占廣大陸地的肉食動物,直到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結束為止。獸腳亞目也是恐龍總目中唯一的肉食族群,其餘的鳥臀目所有恐龍、以及和獸腳亞目同為蜥臀目的蜥腳亞目都已經改為素食,但他們的祖先卻肉食素食都有。 獸腳亞目後來演變出一類特殊的小型恐龍,稱為虛骨龍類,虛骨龍經過幾千萬年的演化可能演變成了9,300個物種的鳥類的共同祖先。而目前已知最早的鳥類在侏儸紀晚期已經出現,例如始祖鳥,並且在恐龍還存活的白堊紀就已經有例如黃昏鳥和孔子鳥之類的現代鳥類生存了。獸腳亞目與鳥類之間的共同點包括:腳掌有三趾(牠們的第一趾其實萎縮在腳部後方)、胸部上的「叉骨」、與充滿空氣的骨頭。此外,某些獸腳類恐龍的手臂擁有羽毛(但不應具備飛行能力,例如恐爪龍和盜伶龍)和孵卵行為。.

查看 蜥腳下目和獸腳亞目

珙縣龍屬

珙縣龍屬(學名:Gongxianosaurus)是蜥腳下目的一屬恐龍,生活於侏羅紀早期的中國。牠的化石在中國四川省珙縣石碑鄉的自流井组东岳庙段中發現。模式種是石碑珙縣龍(G.

查看 蜥腳下目和珙縣龍屬

砂龍屬

龍屬(屬名:Ammosaurus)是蜥腳形亞目近蜥龍科恐龍的一個屬,生活於侏羅紀早至中期的北美洲。砂龍的身長約有4米,但與其他蜥腳形亞目恐龍相比,體型較小型。牠可以採取雙足或四足方式行走,而且可能是雜食性動物。.

查看 蜥腳下目和砂龍屬

祖父板龍屬

板龍屬(屬名:Plateosauravus,意為「板龍的祖父」)是種分類傾向不明的基礎蜥腳形亞目恐龍,生存於晚三疊紀的南非。在1924年,西德尼·霍頓(Sidney Haughton)根據部分骨骸而建立了柯氏板龍(Plateosaurus cullingworthi)Haughton, S.H.

查看 蜥腳下目和祖父板龍屬

福井巨龍屬

福井巨龍屬(學名:Fukuititan)是蜥腳下目巨龍形類的一屬恐龍,生活在白堊紀早期(巴列姆階)的日本。 正模標本(編號FPDM-V8468)是一個關節連接的部分身體骨骼,被發現於福井縣勝山市北谷町,屬於手取群的北谷組 模式種是日本福井巨龍(F.

查看 蜥腳下目和福井巨龍屬

禽龍屬

禽龍屬(学名:Iguanodon,意為“鬣蜥的牙齒”),屬於蜥形綱鳥臀目鳥腳下目的禽龍類,是大型草食性動物,身長約10公尺,高3到4公尺,前手拇指有一尖爪,可能用來抵抗掠食動物,或是協助進食。 禽龍的化石多數發現於歐洲的比利時、英國、德國。牠們主要生存於白堊紀早期的巴列姆階到早阿普第階,約1億2600萬年前到1億2500萬年前。禽龍的演化位置大約位於行動敏捷的稜齒龍類首次出現,演化至鳥腳下目中最繁盛的鴨嘴龍類,這段演化過程的中間位置。禽龍與年代更晚的鴨嘴龍類,共同屬於禽龍類演化支。 禽龍的化石在1822年首次發現,並在1825年由英國地理學家吉迪恩·曼特爾進行描述與命名。在過去的研究歷史中,有許多化石被歸類於禽龍,年代橫跨侏儸紀啟莫里階到白堊紀森諾曼階,範圍廣達歐洲、北美洲、亞洲、以及北非。但根據近年研究,這些化石多被歸類於其他屬,或是建立為新屬。目前的唯一有效種是貝尼薩爾禽龍(I.

查看 蜥腳下目和禽龍屬

秦嶺龍屬

嶺龍屬(學名:Qinlingosaurus)是蜥腳下目的一屬恐龍,生存於白堊紀晚期的亞洲。模式種是洛南秦岭龍(Q.

查看 蜥腳下目和秦嶺龍屬

穆耶恩龍屬

耶恩龍屬(學名:Muyelensaurus)是蜥腳下目泰坦巨龍類的一屬,生存於白堊紀晚期的阿根廷。化石發現於阿根廷的內烏肯省。 模式種是M.

查看 蜥腳下目和穆耶恩龍屬

簡棘龍屬

簡棘龍屬(學名:Haplocanthosaurus)是蜥腳下目的一屬恐龍,生活於侏羅紀晚期(啟莫里階至提通階)的北美洲,距今約1億5500萬年至1億5200萬年前Turner, C.E. and Peterson, F., (1999).

查看 蜥腳下目和簡棘龍屬

米拉加亞龍屬

米拉加亞龍屬(學名:Miragaia)是種劍龍下目恐龍,化石發現於葡萄牙,年代屬於侏羅紀晚期。米拉加亞龍以牠們的長頸部而聞名,頸部具有至少17節頸椎。.

查看 蜥腳下目和米拉加亞龍屬

糙節龍屬

糙節龍屬(學名:Dystrophaeus)是蜥腳下目恐龍的一屬,牠們的化石發現於美國猶他州的莫里遜組,地質年代為晚侏羅紀的啟莫里階早期,約1億5570萬年前。Turner, C.E. and Peterson, F., (1999).

查看 蜥腳下目和糙節龍屬

納摩蓋吐龍屬

納摩蓋吐龍屬(屬名:Nemegtosaurus,意為「納摩蓋吐蜥蜴」)又譯耐梅蓋特龍或寧米克都龍,是種蜥腳下目恐龍,生存於晚白堊紀的蒙古。納摩蓋吐龍的屬名來自於化石的發現處,戈壁沙漠的納摩蓋吐盆地。目前只有發現一個頭顱骨。納摩蓋吐龍可能擁有長而傾斜的頭部,如同大部分的蜥腳類恐龍,以及釘狀的牙齒。 模式種是蒙古納摩蓋吐龍(N.

查看 蜥腳下目和納摩蓋吐龍屬

納摩蓋吐龍科

納摩蓋吐龍科(Nemegtosauridae)是一群蜥腳下目恐龍,可能屬於泰坦巨龍類,起初包含兩個生存於晚白堊紀蒙古的屬,分別為納摩蓋吐龍、非凡龍。科學家們爭論者這兩個屬與其他蜥腳類恐龍的關係,以及牠們是否構成一個有效的科。最近有其他屬被分類於這個演化支,而親緣分支分類法有助於了解納摩蓋吐龍科的演化關係。.

查看 蜥腳下目和納摩蓋吐龍科

納拉姆布埃納巨龍屬

納拉姆布埃納巨龍屬(學名:Narambuenatitan)是蜥腳下目泰坦巨龍類岩盔龍類恐龍的一屬,生存於白堊紀晚期的南美洲。 在白堊紀晚期,泰坦巨龍類是南方各大陸的優勢草食性恐龍,但大部分物種的化石材料不完整、破碎,因此難以確定泰坦巨龍類的內部演化關係。近年在南美洲發現的許多新物種,有助於建立、釐清泰坦巨龍類的內部分類、演化關係。.

查看 蜥腳下目和納拉姆布埃納巨龍屬

索諾拉龍屬

索諾拉龍屬(學名:Sonorasaurus)是腕龍科下的一屬恐龍,生存於白堊紀中期的北美洲,地質年代約1億1200萬至9300萬年前,相當於阿爾布階至森諾曼階。牠們是草食性的蜥腳下目,其化石發現於美國阿利桑那州南部。屬名是以化石發現地的索諾拉沙漠來命名。牠被估計約15公尺(50呎)長及8.2公尺(27呎)高,是腕龍的三分之一。 在1995年,地質學學生理查德·湯普森(Richard Thompson)在索諾拉沙漠的赤瓦瓦沙漠地區發現索諾拉龍的化石。經過骨骸測年後,發現索諾拉龍是生存在白堊紀中期,是第一個發現的該時期北美洲腕龍科。模式種是湯氏索諾拉龍(S.

查看 蜥腳下目和索諾拉龍屬

細長龍屬

細長龍屬(屬名:Lirainosaurus)是種蜥腳下目恐龍,屬於泰坦巨龍類,牠們生存於晚白堊紀的西班牙。模式種是L.

查看 蜥腳下目和細長龍屬

約巴龍屬

約巴龍屬(屬名:Jobaria)又譯酋巴瑞亞龍,是種蜥腳下目恐龍,生存於侏羅紀中期的尼日約1億6400萬到1億6100萬年前。約巴龍是以當地游牧民族神話中的一種動物「Jobar」為名。.

查看 蜥腳下目和約巴龍屬

綦江龍屬

綦江龍屬(學名:Qijianglong)是馬門溪龍類恐龍的一屬,化石發現於中國重慶的重慶綦江木化石-恐龍足跡國家地質公園,生活於侏羅紀晚期(於遂寧組發現)。.

查看 蜥腳下目和綦江龍屬

真蜥腳類

真蜥腳類(学名:Eusauropoda)是蜥腳下目的一個演化支,生存於侏儸紀早期(托阿爾階)到白堊紀晚期(馬斯垂克階)。化石分佈於南極洲以外的各大陸。.

查看 蜥腳下目和真蜥腳類

烏貝拉巴巨龍屬

烏貝拉巴巨龍屬(學名:Uberabatitan)意為「烏貝拉巴的泰坦」,是蜥腳下目泰坦巨龍類的一屬,生存於白堊紀晚期的巴西。化石包含頸椎、背椎、尾椎、骨盆、與四肢骨頭。這些化石出土於米納斯吉拉斯州烏貝拉巴附近的Marília組,年代屬於馬斯垂克階,約7100到6500萬年前。 模式種是瑞氏烏貝拉巴巨龍(U.

查看 蜥腳下目和烏貝拉巴巨龍屬

瑞拖斯龍屬

拖斯龍屬(學名:Rhoetosaurus)是蜥腳下目恐龍的一屬,牠們生存於侏羅紀中期的澳大利亞。瑞拖斯龍的身長估計長約12至15米。屬名以希臘神話泰坦神族之一的瑞拖斯來命名。.

查看 蜥腳下目和瑞拖斯龍屬

瑪君龍屬

君龍屬(屬名:Majungasaurus,意為「馬哈贊加蜥蜴」)又譯瑪宗格龍,是獸腳亞目阿貝力龍科的一屬,生存於白堊紀末的馬達加斯加,約7000萬年前到6500萬年前。目前僅有一個已確認種,凹齒瑪君龍(M.

查看 蜥腳下目和瑪君龍屬

生命演化历程

生命演化历程紀錄地球上生命發展過程中的主要事件。本条目中的時間表,是以科學證據為基礎所做的估算。 生物演化指生物的族群从一個世代到另一個世代之間,获得並传递新性状的过程。並解釋长时段的生物演化过程中,新物种的生成與生物世界的多样性。經歷數十億年的演化與物種形成,現在的各物种之間皆由共同祖先互相連結。 以下的列表除非有寫公元或西元,否則是從現在開始算,如6500萬年前是指距離現在已有6500萬年的時間了。.

查看 蜥腳下目和生命演化历程

甲龙亚目

龙亚目(学名:Ankylosauria,意为“僵硬蜥蜴”)是属于鸟臀目的一个演化支。甲龙亚目包含了大部分有着骨鳞片形式装甲的恐龙。甲龙亚目都是有着短而壮的腿的笨重四足动物。甲龙亚目已知最早出现在早侏罗纪的中国,直到在白垩纪灭绝。除非洲外,各个大陆都有甲龙亚目的踪迹。第一个发现于南极洲的甲龙亚目为属于甲龙科的南极甲龙属,南极甲龙在1986年发现于罗斯岛。 甲龍亚目是由于1923年所命名Obsborn, H.

查看 蜥腳下目和甲龙亚目

無曲尾龍屬

無曲尾龍屬(屬名:Astrophocaudia)又名無彎尾龍,是屬於巨龍形類的蜥腳類恐龍,生存於白堊紀早期,化石發現於美國德州北部的懷斯。.

查看 蜥腳下目和無曲尾龍屬

異特龍屬

特龍(屬名:Allosaurus)又稱異龙或躍龙,是獸腳亞目肉食龙下目恐龙的一屬。异特龙是种大型的二足、掠食性恐龍,平均身長為8.5公尺,最長可達12到13公尺。牠們生存於晚侏儸紀的啟莫里階至早提通階,約1億5500萬年前到1亿5000万年前Turner, C.E.

查看 蜥腳下目和異特龍屬

異波塞東龍屬

波塞東龍屬(學名:Xenoposeidon)異為「奇特的波塞東龍」,是種蜥腳下目恐龍,生存於早白堊紀的英格蘭,約1.4億年前。目前只發現一節部分脊椎,但具有不同於其他蜥腳類的奇異特徵。這個化石早在1890年代就已挖出,但直到2007年,才由普茲茅斯大學的學生Mike Taylor與德恩·奈許(Darren Naish)正式命名。.

查看 蜥腳下目和異波塞東龍屬

畸形龍屬

形龍屬(屬名:Pelorosaurus)意為「怪異的蜥蜴」,是種巨型草食性恐龍。畸形龍是最早發現的蜥腳下目恐龍之一。畸形龍的身長約24公尺。牠們生存於早白堊紀,約1億3800萬年前到1億1200萬年前。牠們的化石發現於英格蘭與葡萄牙。化石包含一個肱骨、脊椎、一個薦骨、骨盆、四肢碎片、以及皮膚痕跡;牠們覆蓋者六角形鱗片。.

查看 蜥腳下目和畸形龍屬

特維爾切龍屬

特維爾切龍屬(學名:Tehuelchesaurus)是蜥腳下目的一屬恐龍。牠是以其發現地阿根廷丘布特省的原住民特維爾切人來命名。 模式種是貝氏特維爾切龍(T.

查看 蜥腳下目和特維爾切龍屬

特暴龍屬

特暴龍屬(学名:Tarbosaurus)意為「令人害怕的蜥蜴」,是種獸腳亞目恐龍,屬於暴龍科。特暴龍生存於晚白堊紀的亞洲地區,約7,000萬年前到6,500萬年。特暴龍的化石是在蒙古發現,而在中國發現了更多破碎骨頭。過去曾經有過許多的種,但目前唯一的有效種為勇士特暴龍(T.

查看 蜥腳下目和特暴龍屬

特提斯鴨嘴龍屬

特提斯鴨嘴龍屬(學名:Tethyshadros)是鴨嘴龍超科恐龍的一屬,生存於白堊紀晚期的義大利。.

查看 蜥腳下目和特提斯鴨嘴龍屬

益州龍

州龍("Yizhousaurus")是原始蜥腳下目恐龍的一屬,化石在2010年發現於中國雲南省的下祿豐組。目前已發現一個幾乎完整、保存狀態良好的身體骨骼與頭顱骨,身長約9公尺,與金山龙非常相似。益州龍頭部寬闊呈半球形,U型下頜寬大,吻部缩短,眼窩位於兩側以便更好地發現掠食者。上下頜有許多鋸齒邊緣的勺狀牙齒,用於在取食和咀嚼時剪斷、磨碎植物。在發現益州龍的同一岩層也曾發現過其他原蜥腳下目。因此,益州龍被認為是蜥腳類恐龍譜系中的缺失環節之一。在2010年,薩克·查特吉(Sankar Chatterjee)與一群中國古生物學家提到這個名稱,孫氏益州龍("Yizhousaurus sunae"),但還沒有經過正式、詳細的研究過程,目前還是個無資格名稱。.

查看 蜥腳下目和益州龍

盎格魯波塞東龍

格魯波塞東龍(學名:"Angloposeidon")是蜥腳下目恐龍的一屬,化石是一節頸椎(MIWG.7306),發現於英格蘭南部威特島的白堊紀早期地層。牠們是種大型恐龍,可能屬於腕龍科。 這個學名僅出現在德恩·奈許(Darren Naish)的2004年研究,以及他的2010年書籍《Tetrapod Zoology Book One》。但還沒有經過正式的命名過程,所以目前的狀態是個無資格名稱。.

查看 蜥腳下目和盎格魯波塞東龍

盤足龍屬

足龍屬(學名:Euhelopus)是蜥腳下目盤足龍科的一屬恐龍,化石發現於中國山東省。過去被認為生存於侏羅紀晚期啟莫里階,在2009年,被修正至白堊紀早期的巴列姆階/阿普第階,約1億3000萬到1億1200萬年前。盤足龍是大型的草食性恐龍,身長約15公尺,重約15到20噸,前肢長於後肢。.

查看 蜥腳下目和盤足龍屬

盤足龍科

足龍科(Euhelopodidae)是蜥腳下目巨龍形類Somphospondyli恐龍的一科。在1956年,阿爾弗雷德·羅默(Alfred Sherwood Romer)建立盤足龍科,當時包含一些發現於中國的蜥腳類恐龍,例如:盤足龍、嘉裕龍、峨嵋龍、天山龍。除此之外,馬門溪龍有時被歸類於盤足龍科,或者是馬門溪龍科。但是,目前對中國的侏羅紀與白堊紀蜥腳類恐龍所知甚少,且大多都沒有經過妥善的分類,因此沒有共識牠們是否形成一個演化支,目前無法確定盤足龍科是否僅包含盤足龍屬、或是其他屬。 在2012年,Michael D'Emic首次提出盤足龍科的種系發生學定義,範圍是在新蜥腳類之中,親緣關係接近於師氏盤足龍,而離南方內烏肯龍較遠的所有物種。根據這個定義,盤足龍科目前包含:盤足龍、橋灣龍、大夏巨龍、長生天龍、怪味龍、布萬龍等屬。.

查看 蜥腳下目和盤足龍科

盾鱷屬

鱷屬(學名:Aegisuchus)是鱷形超目埃及鱷科的一屬,生存於白堊紀晚期(森諾曼階)的摩洛哥。盾鱷具有巨型、平坦、盾牌形狀的頭部。模式種是維氏盾鱷(A.

查看 蜥腳下目和盾鱷屬

瀾滄江龍

滄江龍(學名:"Lancanjiangosaurus")是蜥腳下目恐龍的一屬,生存於晚侏羅紀的西藏。模式種是扎曲瀾滄江龍("L." cachuensis),是由趙喜進在1985年提出,其屬名是取自中國的瀾滄江,但沒有經過正式研究、敘述,目前的狀態是無資格名稱。瀾滄江龍可能與歐洲及非洲的鯨龍相似。瀾滄江龍的化石是在西藏達布卡組發現。由於長時間沒有被描述,這些骨骸有可能已命名為其他動物。.

查看 蜥腳下目和瀾滄江龍

銀龍屬

銀龍屬(學名:Argyrosaurus)是蜥腳下目薩爾塔龍科的一屬,是種草食性恐龍,生活於上白堊紀的南美洲(阿根廷與烏拉圭),約9000萬年前。牠是最大型的恐龍之一,身長估計約20-30公尺長,約8公尺高,體重約80公噸。 模式種是「A.

查看 蜥腳下目和銀龍屬

莫阿布龍

莫阿布龍屬(屬名:Moabosaurus)意為「莫阿布蜥蜴」,是白堊紀時期的蜥腳下目恐龍,化石發現於猶他州的白堊紀早期地層。 早在2006年的《Gigantic Dinosaur Expo》展覽中,莫阿布龍就已被標名為猶他莫阿布龍(M.

查看 蜥腳下目和莫阿布龍

莫里尼龍屬

莫里尼龍屬(學名:Morinosaurus)是種蜥腳下目恐龍,生存於侏儸紀晚期的法國,化石發現於加來海峽省濱海布洛涅市附近的一個未命名地層,年代為啟莫里階。莫里尼龍的化石只有牙齒,有時被歸類於畸形龍,畸形龍生存於下白堊紀的英格蘭,是個「未分類物種集中地」。 莫里尼龍是以法國北部的古老民族莫里尼人為名。.

查看 蜥腳下目和莫里尼龍屬

鞭尾類

鞭尾類(Flagellicaudata)是蜥腳下目梁龍超科的一個演化支,生存於侏儸紀晚期到白堊紀早期,分布於美洲與非洲。.

查看 蜥腳下目和鞭尾類

達瑪拉龍

達瑪拉龍(學名:"Damalasaurus")是蜥腳下目恐龍的一屬,是種草食性恐龍,但其準確的分類卻不清楚。達瑪拉龍的化石是被發現於中國西藏,生存年代為侏羅紀中期的巴裘階,約1億7500萬至1億6000萬年前。 模式種是寬肋達瑪拉龍("D.

查看 蜥腳下目和達瑪拉龍

華北龍屬

華北龍屬(學名:Huabeisaurus)是蜥腳下目恐龍的一屬,生存於上白堊紀坎帕階的現今中國北部,距今約7500萬年前。華北龍很像後凹尾龍,且是四足的草食性恐龍。華北龍的化石包括有牙齒、部份四肢骨頭、及脊椎。 模式種是不尋常華北龍(H.

查看 蜥腳下目和華北龍屬

華陽龍屬

華陽龍屬(屬名:Huayangosaurus)是劍龍下目恐龍的一屬,存活於侏儸紀中期的中國。華陽龍的名稱來自於發現地四川省的別名「華陽」。華陽龍生存於1億6500萬年前,早於牠們居住於北美洲的著名近親劍龍屬約2000萬年。華陽龍身長約4.5公尺,體型遠較劍龍屬小。華陽龍發現於下沙溪廟組,與其他蜥腳類如蜀龍、酋龍、峨嵋龍、原頜龍,以及鳥腳類曉龍,還有肉食性氣龍,一起居住於同一塊侏儸紀中期的陸地上。.

查看 蜥腳下目和華陽龍屬

萊姆帕拉佛龍屬

萊姆帕拉佛龍屬(學名:Lamplughsaura)是基礎蜥腳形亞目恐龍的一屬,也有可能屬於基礎型蜥腳下目,生存於侏儸紀早期的印度。 目前已發現一個接近完整的深體骨骼、以及四個部分身體骨骼,發現於Dharmaram組地層,地質年代約1億9600萬到1億9000萬年前,相當於錫內穆階。在2007年,薩克·查特吉(Sankar Chatterjee)等人將這些化石進行敘述、命名,模式種是L.

查看 蜥腳下目和萊姆帕拉佛龍屬

萊森龍屬

萊森龍屬(屬名:Lessemsaurus)是蜥腳形亞目恐龍的一屬,可能屬於黑丘龍科。模式種是似蜥腳萊森龍(L.

查看 蜥腳下目和萊森龍屬

萊氏龍屬

萊氏龍屬(學名:Leyesaurus)是蜥腳形亞目大椎龍科恐龍的一屬,生存於侏羅紀早期的南美洲。萊氏龍的發現,顯示南半球的大椎龍科已具有高度多樣性,比過去研究的推論結果還要多樣性。.

查看 蜥腳下目和萊氏龍屬

鐮刀龍超科

鐮刀龍超科(Therizinosauroidea)是群獸腳亞目恐龍。鐮刀龍類的化石發現於蒙古、中國、以及北美洲西部等地的白堊紀早期到晚期沉積層。牠們擁有類似的前肢、頭顱骨、以及骨盆特徵。鐮刀龍超科屬於手盜龍類,牠們與鳥類有接近親緣關係。 鐮刀龍超科的名稱衍化自希臘文,therizo意為「切割」或「砍斷」,而sauros意為「蜥蜴」。而鐮刀龍超科的舊稱慢龍下目(Segnosauria),segnis在拉丁語意為「緩慢的」或「遲鈍的」。.

查看 蜥腳下目和鐮刀龍超科

非洲獵龍屬

非洲獵龍屬(學名:Afrovenator)是獸腳亞目斑龍科下的一個屬,生活於侏羅紀中期的非洲北部。牠是雙足的肉食性恐龍,有5公分長的銳利牙齒,及手上的三隻爪。從已知的一個骨骼,可知非洲獵龍的身長約為9公尺長,體重約1.5公噸。 非洲獵龍的屬名是由拉丁文的「afro-」(意即「從非洲」)及「venator」(意即「獵人」)而來。目前只有一個種,名為阿巴卡非洲獵龍(A.

查看 蜥腳下目和非洲獵龍屬

蝰神龍屬

蝰神龍屬(屬名:Vouivria)又名維維爾龍,是屬於腕龍科的蜥腳類恐龍,生存於侏羅紀晚期的歐洲,化石發現於法國東部的丹帕希。.

查看 蜥腳下目和蝰神龍屬

蝴蝶龍屬

蝴蝶龍屬(學名:Hudiesaurus)是蜥腳下目恐龍的一屬,與馬門溪龍有接近親緣關係。蝴蝶龍的化石發現於中國新疆的喀拉扎組(Kalazha Formation),地質年代為侏羅紀晚期,距今約1億6000萬年前。 模式種是中日蝴蝶龍(H.

查看 蜥腳下目和蝴蝶龍屬

蠻龍屬

蠻龍屬(屬名:Torvosaurus,意為「野蠻的蜥蜴」),是種大型肉食性恐龍。牠們生存晚侏儸紀的北美洲(啟莫里階中晚期)與葡萄牙(提通階)。 蠻龍的體型相當大,估計身長約9到11公尺,體重估計值約2公噸,是目前已知最大型的侏羅紀獸腳亞目恐龍之一,小於依潘龍(可能是個大型異特龍)與食蜥王龍。但葡萄牙的蠻龍標本,體型可能大於前兩者的體型。.

查看 蜥腳下目和蠻龍屬

頜齒類

齒類(Genasauria)是鳥臀目的一個演化支,是較為進階的鳥臀目,臉頰兩側都有咀嚼用牙齒,齒列位於頜部內側,顱骨兩側凹陷。 頜齒類生存於侏儸紀早期到白堊紀晚期,分布於全球各地。頜齒類並不包含賴索托龍…等原始鳥臀目恐龍,目前最早的頜齒類化石是南非的畸齒龍科與北美洲的小盾龍。 頜齒類的最主要特徵是,牙齒的位置從原本的嘴部外側,移往較內側處,使得嘴部閉合時,上下頜的牙齒互相接觸,牙齒的接觸面也加大,具有咀嚼的功能。頜齒類具有頰部,可以將食物或水置於肉質頰部內,而不會溢出。頜齒類的咀嚼用牙齒,以及頰部的出現,使牠們進食時更具選擇性,與蜥腳形亞目相比更具優勢。蜥腳形亞目必須吞食胃石以協助進食,並具有大型的消化系統以消化更多食物。在頜齒類開始繁盛時,原蜥腳下目逐漸消失,蜥腳下目演化成更大的體型。.

查看 蜥腳下目和頜齒類

風神龍屬

龍屬(學名:Aeolosaurus)意為「埃俄羅斯的蜥蜴」是蜥腳下目泰坦巨龍類的一個屬,生存於上白堊紀的南美洲。如同其他蜥腳下目恐龍,牠是四足的草食性恐龍,有著長頸及長尾巴。風神龍的化石不完整,所以目前只能對其體型作出估計值,體長約為14米。.

查看 蜥腳下目和風神龍屬

風神龍科

龍科(Aeolosauridae)是蜥腳下目泰坦巨龍類的一科,或稱為風神龍族(Aeolosaurini),生存於白堊紀晚期的阿根廷與巴西。 在2004年,阿根廷科學家Franco-Rosas等人建立風神龍族,包含風神龍、岡瓦納巨龍在內,但不包含薩爾塔龍、後凹尾龍的最大演化支。在2011年,湯瑪斯·荷茲(Thomas Holtz)將阿達曼提龍、風神龍、岡瓦納巨龍、穆耶恩龍、Panamericansaurus、Pitekunsaurus、林孔龍歸類於風神龍科Holtz, Thomas R.

查看 蜥腳下目和風神龍科

馬薩卡利神龍屬

薩卡利神龍屬(屬名:Maxakalisaurus)是泰坦巨龍類恐龍的一屬,化石發現於1998年在巴西的米納斯吉拉斯州,並直至2006年8月才得到命名。馬薩卡利神龍是巴西目前發現最大型的恐龍,其化石也包含了泰坦巨龍類極為缺乏的頭顱骨。.

查看 蜥腳下目和馬薩卡利神龍屬

馬門溪龍屬

溪龍屬(學名:Mamenchisaurus)为蜥臀目蜥腳下目恐龙的一属,属於馬門溪龍科。牠們生活在侏罗纪晚期,广泛分布在东亚地区。馬門溪龍的体长可达22到26公尺,而脖子占一半长度,馬門溪龍是曾经生活在地球上的脖子最长的动物。.

查看 蜥腳下目和馬門溪龍屬

馬門溪龍科

溪龍科(Mamenchisauridae)是蜥腳下目真蜥腳類的一科。在1972年,中國古動物學家楊鍾健及趙喜進等人在命名馬門溪龍的新種時,建立了馬門溪龍科Young, C.C. and Chao, H.C. (1972).

查看 蜥腳下目和馬門溪龍科

馬扎爾龍屬

扎爾龍屬(屬名:Magyarosaurus)是種小型蜥腳下目恐龍,出現於上白堊紀的麥斯特裡希特階(Maastrichtian)早期Therrien, F., Zelenitsky, D.K. and Weishampel, D.B. (2009).

查看 蜥腳下目和馬扎爾龍屬

馬拉威龍屬

拉威龍屬(屬名:Malawisaurus)意為「馬拉威蜥蜴」,是蜥腳下目恐龍的一屬,屬於泰坦巨龍類。牠們生存於早白堊紀(阿普第階)的非洲,是最早的泰坦巨龍類之一,並與牠們的近親腕龍與岡瓦納巨龍生存於相同時期、相同區域。馬拉威龍是少數曾發現頭顱骨的泰坦巨龍類。 在1928年,席尼·賀頓(Sidney H.

查看 蜥腳下目和馬拉威龍屬

馬拉圭龍屬

拉圭龍屬(學名:Malarguesaurus)是蜥腳下目巨龍形類的一屬。化石發現於阿根廷門多薩省的Portezuelo組,年代為白堊紀的土侖階晚期到康尼亞克階早期,約8900萬年前。化石包含尾椎、人字形骨、肋骨、四肢骨頭。 模式種是M.

查看 蜥腳下目和馬拉圭龍屬

馬普龍

普龍屬(屬名:Mapusaurus)、又稱為地龍,意為「大地蜥蜴」,是種巨型肉食龍下目恐龍,生存於晚白堊紀的阿根廷。馬普龍的化石是在1997到2001年期間,由一群阿根廷與加拿大共同組成的團隊,在阿根廷的Canadon de Gato所挖掘出來;該地屬於Rio Limay群的烏因庫爾組(Huincul Formation),地質年代為森諾曼階。在2006年,羅多爾夫·科里亞(Rodolfo Coria)與菲力·柯爾(Phil Currie)將這些化石正式敘述、命名。 馬普龍的體型接近與牠們的近親南方巨獸龍。在2006年,科里亞、科爾根據編號MCF-PVPH-208.203標本,估計馬普龍的身長約10.2公尺。馬普龍的其他零散骨頭來自於更大個體,體型接近於南方巨獸龍,而科里亞、科爾估計南方巨獸龍約12.2公尺。因此馬普龍的身長約10.2到12.2公尺。體重則是根據編號MCF-PVPH-208.234標本的股骨,重量接近3公噸。.

查看 蜥腳下目和馬普龍

角鼻龍科

角鼻龍科(Ceratosauridae)是獸腳亞目恐龍的一科,屬於角鼻龍下目。本科的模式屬為角鼻龍,首次發現於北美洲的侏儸紀岩層。角鼻龍科包含兩個屬,分別為:發現於北美洲、坦尚尼亞、以及葡萄牙的角鼻龍,以及生存於晚白堊紀阿根廷的銳頜龍。除此之外,各地還發現一些可能屬於角鼻龍科的化石,來自於馬達加斯加(侏儸紀中期)、瑞士(侏儸紀晚期)、以及烏拉圭(侏儸紀晚期或白堊紀早期) 。.

查看 蜥腳下目和角鼻龍科

马迪迪怪物

迪迪怪物(Madidi monster)是一种出没于巴西、秘鲁、玻利维亚的神秘动物,有观点认为马迪迪怪物是幸存的蜥脚类恐龙。.

查看 蜥腳下目和马迪迪怪物

詹尼斯龍屬

詹尼斯龍屬(學名:Janenschia)是蜥腳下目泰坦巨龍類的一屬恐龍,生存於侏羅紀晚期(距今1億5500萬年前)的非洲坦尚尼亞。牠的名字是為紀念古生物學家沃納·詹尼斯(Werner Janensch)。牠原先被認為是梁龍科的拖尼龍屬或重龍屬的一種,後來發現卻是關係較遙遠的泰坦巨龍類。 模式種是強壯詹尼斯龍(J.

查看 蜥腳下目和詹尼斯龍屬

諾爾龍

諾爾龍(學名:"Nurosaurus")是蜥腳下目的一屬恐龍, 生存於下白堊紀的中國內蒙古。牠的化石包括部份骨骼,約70%完整。在1985年,中國內蒙古查干諾爾的建設工廠時發現這個化石,並由內蒙古自治區博物館發掘採集。諾爾龍長約25公尺,高約8公尺,及體重約22.7公噸。模式種是查干諾爾龍("N.

查看 蜥腳下目和諾爾龍

諾普喬椎龍屬

諾普喬椎龍屬(學名:Nopcsaspondylus)意為「諾普喬的脊椎」,是以最初敘述者法蘭茲·諾普喬(Franz Nopcsa)為名。諾普喬椎龍是蜥腳下目雷巴齊斯龍科的一屬,化石發現於阿根廷內烏肯省的Candeleros地層,年代為上白堊紀的科尼亞克階。化石是一個背椎,是在1902年由諾普喬所敘述,但當時並沒有命名,該化石現已遺失。諾普喬椎龍具有小型椎體與大型側腔,現在被認為是種典型的雷巴齊斯龍科動物。.

查看 蜥腳下目和諾普喬椎龍屬

高龍屬

龍屬(學名:Aepisaurus)又名象龍,是蜥腳下目恐龍的一個屬,生活於下白堊紀阿爾布階的法國沃克呂茲省,距今約1亿年前。化石只有一個肱骨,因此相關研究不多,也無法確定分類於哪一科。儘管高龍的名氣低,或者正是因為這樣,牠的屬名經常被拼錯,而有著很多不同的命名年份。.

查看 蜥腳下目和高龍屬

高棘龍屬

棘龍屬(屬名:Acrocanthosaurus,意為「有高棘的蜥蜴」)又名高脊龍、多脊龍或阿克羅肯龍,是肉食龍下目的一個屬,生活在白堊紀中期(阿普第階到阿爾比階)的北美洲,接近1億2500萬年前到1億年前。如同大部分恐龍的屬,高棘龍只有單一種,阿托卡高棘龍(A.

查看 蜥腳下目和高棘龍屬

高橋龍屬

橋龍屬(學名:Hypselosaurus)是蜥腳下目泰坦巨龍類恐龍的一屬,生存於上白堊紀(麥斯特裡希特階,距今約7000萬至6500萬年前)的法國、西班牙、羅馬尼亞。學名的意思是「最高的蜥蜴」。 高橋龍的腳非常粗厚,但體型卻只是其他泰坦巨龍類恐龍的四分之一,約8.2公尺長。牠的蛋也非常大,直徑約有30厘米長。模式種是H.

查看 蜥腳下目和高橋龍屬

魔克拉-姆邊貝

克拉姆邊貝(Mokele-mbembe),或稱摩克拉姆貝貝,是一種據說棲息在剛果河流域沼澤的巨大神秘生物。「魔克拉姆邊貝」這個字是從林加拉語(Lingala language)來的,意思為「可以阻斷水流的生物」。 這種生物存在與確認與否在主流科學家、當地的俾格米人、創造論者與神祕動物學學者之間爭論很長的一段時間。魔克拉-姆邊貝讓人懷疑牠們可能是殘存的蜥腳下目,雖然這種論點幾乎沒有受到科學家的支持與接受。魔克拉姆邊貝也是最著名的神祕生物之一,與大腳、雪人及尼斯湖水怪一樣。.

查看 蜥腳下目和魔克拉-姆邊貝

鯨龍屬

龍屬(學名:Cetiosaurus)是蜥腳下目恐龍的一屬,生存於侏羅紀中至晚期的歐洲英國及非洲摩洛哥,距今約1億8100萬-1億6900萬年前。牠們的身長估計約16米長,體重約24.8公噸。牠的學名的意思是由古希臘文的「κητος」(意即「海怪」,衍生出鯨魚一詞)與「σαυρος」(意為蜥蜴)而來,是因其發現者理察·奧雲(Richard Owen)原先認為牠是海中的巨大鱷魚。 鯨龍是四足的草食性恐龍,頸長、頭小,較其他蜥腳下目原始、尾巴較短。.

查看 蜥腳下目和鯨龍屬

鯨龍科

龍科(Cetiosauridae)是蜥腳下目的一科,生存於侏儸紀托阿爾階到巴柔階。鯨龍科是群原始的蜥腳類恐龍。身體粗壯,尾巴較短。脊椎沒有空腔,無法減輕體重。後期鯨龍科的身體、頸部、尾巴比例有大幅不同,頭骨與牙齒也有不同。 在過去分類歷史,許多無法歸類、親緣關係薄弱的原始蜥腳類恐龍大多被歸類於鯨龍科。鯨龍科是個並系群,部分物種演化成梁龍科、腕龍科、泰坦巨龍類…等其他蜥腳類恐龍,繼續存活到侏儸紀晚期與白堊紀。 近年有研究人員提出不同意見,認為鯨龍科是個單系群。至少有一個研究提出馬門溪龍科其實是鯨龍科的一個分支,而將牠們歸類為馬門溪龍亞科(Mamenchisaurinae)。.

查看 蜥腳下目和鯨龍科

貝里肯龍屬

貝里肯龍屬(學名:Blikanasaurus)是蜥腳下目恐龍的一個屬,生活於三疊紀晚期的南非開普省。化石只是一塊左後腿骨,發現於下艾略特組。貝里肯龍曾被分類為基礎原蜥腳下目恐龍或基礎蜥腳下目恐龍。模式種是克氏貝里肯龍(Blikanasaurus cromptoni),是由彼得·加爾東(Peter Galton)及van Heerden在1985年描述、命名的。 彼得·加爾東與van Heerden同時建立貝里肯龍科(Blikanasauridae)演化支。貝里肯龍科包含貝里肯龍與其近親。然而,目前不清楚有哪些其他屬列於本科內。貝里肯龍科不在現代分類學中被使用,麥可·波頓(Michael J.

查看 蜥腳下目和貝里肯龍屬

貧齒鱷

貧齒鱷(學名:Edentosuchus)是種已滅絕鱷類,屬於鱷形超目的原鱷亞目,化石發現於中國新疆準噶爾盆地的吐谷魯群,年代屬於白堊紀早期。目前已經發現兩個部分顱骨,以及數節頸椎;除此之外,一個呈天然狀態的顱後骨骼,也可能屬於貧齒鱷。 貧齒鱷是在1973年由中國古生物學家楊鐘健所命名,模式種是天山貧齒鱷(E.

查看 蜥腳下目和貧齒鱷

費爾干納龍屬

費爾干納龍屬(學名:Ferganasaurus)是蜥腳下目的一屬恐龍,在2003年被正式描述、命名。牠的模式種是F.

查看 蜥腳下目和費爾干納龍屬

鳥面龍

鳥面龍可以指:.

查看 蜥腳下目和鳥面龍

鳥面龍 (疑名)

鳥面龍屬(學名:Ornithopsis)是蜥腳下目腕龍科的一屬中型恐龍,生存於下白堊紀的英格蘭。鳥面龍曾被認為是畸形龍的異名,而畸形龍本身是個「未歸類物種集中地」,但有研究認為這兩者並不是相同動物。雖然鳥面龍的一些物種被認為是其他屬的異名,但是鳥面龍的模式種卻有可能是有效種。.

查看 蜥腳下目和鳥面龍 (疑名)

鳥腳亞目

鳥腳亞目(Ornithopoda)是鳥臀目恐龍的一個演化支,牠們起初是小型、二足、快速奔跑的草食性動物,後來種類與體型都逐漸變大、變多,直到牠們成為白堊紀時代裡最成功的草食性恐龍之一,並成為北美洲的優勢物種。鳥腳類恐龍在演化上最主要的優點是咀嚼方式的進展,是爬行動物裡最複雜的咀嚼方式,可與現代哺乳類相比,例如牛。牠們在鴨嘴龍科時達到頂峰,而與其他恐龍一起在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中滅絕。所有大陸都發現了牠們的蹤影,雖然在南極洲發現的化石還未命名,而牠們在南半球通常是罕見的。.

查看 蜥腳下目和鳥腳亞目

資中龍屬

資中龍屬(屬名:Zizhongosaurus)是種原始蜥腳下目恐龍,生存於早侏儸紀的中國。資中龍的大體型草食性恐龍,擁有長頸部。 模式種是 船城資中龍(Z.

查看 蜥腳下目和資中龍屬

鴨嘴龍科

嘴龍科(Hadrosauridae)是鳥腳下目恐龍的一科,是一群繁盛的草食性恐龍,包括著名的埃德蒙頓龍、副櫛龍,化石發現於亞洲、歐洲、以及北美洲的下白堊紀地層。牠們是上侏儸紀/下白堊紀禽龍類的後代,並擁有類似的體型。 鴨嘴龍科可分為兩個亞科。賴氏龍亞科(Lambeosaurinae)頭頂有大型冠飾或管狀物,體型較為輕型。鴨嘴龍亞科(Hadrosaurinae)頭頂缺乏冠飾或管狀物,少數物種有堅硬頭冠,身體較大。.

查看 蜥腳下目和鴨嘴龍科

超龍屬

超龍屬(屬名:Supersaurus)又譯超級龍,意為「超級蜥蜴」,是種梁龍科恐龍。超龍的化石是在1972年發現於美國科羅拉多州的莫里遜組岩層的Brushy盆地段,地質年代約1億5300萬年前,相當於侏羅紀晚期Turner, C.E. and Peterson, F., (1999).

查看 蜥腳下目和超龍屬

鷲龍屬 (蜥腳下目)

鷲龍屬(學名:Cathartesaura)是種蜥腳下目雷巴齊斯龍科恐龍,是由Pablo A. Gallina與塞巴斯蒂安·阿派斯特圭(Sebastián Apesteguía)在2005年所敘述、命名,化石包含脊椎與四肢骨頭,發現於阿根廷里奧內格羅省的烏因庫爾組(Huincul Formation)中的La Buitrera挖掘地點,年代為森諾曼階到康尼亞克階。 鷲龍的屬名在希臘文意為「鷲」(Cathartes)+「蜥蜴」(sauros),鷲的西班牙文為buitre,是以挖掘地點La Buitrera為名,該處為泥岩與砂岩環境,發現過豐富的鳥類化石。種名則是以阿根廷的一家膠粘劑公司(ANAREOBICOS S.A)為名,該公司在挖掘與處理工作階段,提供了挖掘與實驗方面的支援。 鷲龍是種中等體型的草食性恐龍,身體長而輕型,頸部強健,但是背腹的活動範圍有限。鷲龍的脊椎有明顯的特徵,例如相連的骨板與頸椎中的氣孔,與雷巴齊斯龍科相符。鷲龍與其他雷巴齊斯龍科都生存於上白堊紀的早期,是當時僅存的梁龍超科。這支持梁龍超科在後來的滅絕事件中滅絕,而使泰坦巨龍類佔據其生態位的理論。.

查看 蜥腳下目和鷲龍屬 (蜥腳下目)

軟骨龍屬

軟骨龍屬(學名:Chondrosteosaurus)是蜥腳下目恐龍的一屬,其化石發現於在英格蘭懷特島郡的威塞克斯組(Wessex Formation),地質年代為下白堊紀。模式種是巨大软骨龙(C.

查看 蜥腳下目和軟骨龍屬

黃河巨龍屬

黃河巨龍屬(學名:Huanghetitan)是蜥腳下目恐龍的一屬,化石發現於中國甘肅省,地質年代為下白堊紀。牠是原始巨龍形類恐龍, 模式種是劉家峽黃河巨龍(H.

查看 蜥腳下目和黃河巨龍屬

黑山龍屬

黑山龍屬(學名:Heishansaurus)是厚頭龍下目恐龍的一屬,化石被發現於中國的黑山地區。黑山龍最初在1953年被描述、命蒙時,被認為是屬於厚頭龍下目,但牠可能屬於甲龍科。牠的化石可以追溯至上白堊紀坎帕階至麥斯特裡希特階,但都是一些碎片,故被認為是疑名。模式種是腫頭黑山龍(H.

查看 蜥腳下目和黑山龍屬

黑丘龍屬

黑丘龍屬(屬名:Melanorosaurus)又名梅蘭龍、美蘭龍,黑丘龍身長12公尺,是種草食性恐龍,屬於蜥臀目蜥腳下目黑丘龍科,生存於晚三疊紀的南非。牠們擁有巨大身體與健壯的四肢,顯示牠們以四足方式移動。四肢骨頭巨大而沉重,類似蜥腳類的四肢骨頭。如同大部分蜥腳類的脊椎骨,黑丘龍的脊椎中空,以減輕重量。 屬名在希臘文意為「黑色山脈蜥蜴」,melano-/μελανο-意為黑色,oros/ορος意為山脈,saurus/σαυρος意為蜥蜴。.

查看 蜥腳下目和黑丘龍屬

黑丘龍科

黑丘龍科(Melanorosauridae)是蜥腳形亞目的一個科,生存於晚三疊紀到早侏儸紀。黑丘龍科最初是由古生物學家休尼(Friedrich von Huene)所建立。休尼並將近蜥龍科、板龍科、槽齒龍科、以及黑丘龍科歸類於原蜥腳下目。後來,這些科有多次的修改。在2004年,彼得·加爾冬與彼得·阿普徹奇將黑丘龍、萊森龍、卡米洛特龍歸類於黑丘龍科。在2007年,亞當·耶茲指出黑丘龍科是種早期蜥腳下目恐龍。里奧哈龍科的里奧哈龍、優脛龍也曾被歸類於黑丘龍科,如果兩者都屬於黑丘龍科,里奧哈龍科將成為無效的分類單元。.

查看 蜥腳下目和黑丘龍科

黑水龍屬

黑水龍屬(屬名:Unaysaurus)屬於蜥腳形亞目,是已知最古老的恐龍之一,化石是在1998年發現於巴西東南部的一個地質公園,並在2004年11月的一個會議中發表。黑水龍屬於草食性的原蜥腳下目,與在德國發現的板龍為近親,顯示三疊紀時期的動物可輕易地跨越盤古大陸。 如同大部分早期恐龍,黑水龍相當小,並以二足方式行走。黑水龍的身長為2.5公尺,高度為70到80公分,體重約70公斤。 黑水龍的化石保存狀態良好,包含一個幾乎完整的頭顱骨,附有下頜,以及部份的骨骸,大部分的骨頭仍連接成牠們生前的狀態。黑水龍的化石是最完整的恐龍化石之一,並且為巴西所發現最完整的頭顱骨。.

查看 蜥腳下目和黑水龍屬

鼠龍屬

龍屬(屬名:Mussaurus)意為「老鼠蜥蜴」,是種草食性原蜥腳類恐龍。鼠龍是種非常早期的恐龍,生存年代為晚三疊紀的阿根廷南部,約2億1500萬年前。 鼠龍的化石來自於未成年個體與幼體,長度為20到37公分;科學家估計成年個體的身長可達3公尺,重量約70公斤Montague, Jeremy R.

查看 蜥腳下目和鼠龍屬

載域龍屬

載域龍屬(學名:Atlantosaurus)意為「地圖蜥蜴」,是種蜥腳下目梁龍科恐龍,目前的狀態為疑名。模式標本是由Arthur Lakes在美國科羅拉多州莫里遜組發現,之後由耶魯大學的古生物學家奧塞內爾·查利斯·馬什在1877年所命名,當時被歸類於泰坦巨龍的一個種,山泰坦巨龍(Titanosaurus montanus)。馬什隨後發現這些新種恐龍,年代早於泰坦巨龍,因此個別建立為新屬,載域龍(A.

查看 蜥腳下目和載域龍屬

齊碎龍屬

齊碎龍屬(學名:Clasmodosaurus)是恐龍的一屬,有可能是屬於蜥腳下目。牠們生存於白堊紀晚期的阿根廷。由於牠的化石只是一些牙齒,故被認為是疑名。 模式種是C.

查看 蜥腳下目和齊碎龍屬

龍腳下目

#重定向 蜥腳下目.

查看 蜥腳下目和龍腳下目

迪亞曼蒂納龍屬

迪亞曼蒂納龍屬(學名:Diamantinasaurus)是一屬衍化的泰坦巨龍類恐龍,化石是在澳洲的下白堊紀地層發現的。目前只有發現部份顱後骨骼。.

查看 蜥腳下目和迪亞曼蒂納龍屬

迷惑龍屬

迷惑龍屬(学名:Apatosaurus)是蜥腳下目梁龍科下的一個屬,生活於侏羅紀的啟莫里階到提通階之間,約1億5000萬年前。牠們是陸地上存在的最大型動物之一,身長約26公尺,體重介於24到32公噸Holtz, Thomas R. Jr.

查看 蜥腳下目和迷惑龍屬

近蜥龍屬

近蜥龍屬(屬名Anchisaurus)又譯安琪龍,是蜥腳下目近蜥龍科恐龍的一個屬,生存於侏儸紀早期的普林斯巴階到托阿爾階,約2億到1億8800萬年前。近蜥龍過去曾被歸類於原蜥腳下目。近蜥龍的名稱是代替原先所定的名稱「Amphisaurus」及「Megadactylus」,這兩個名稱都已被其他動物所使用。屬名是由希臘文的「接近」及「蜥蜴」結合而成,是根據馬什的說法,他認為近蜥龍是一種較原始的恐龍(Palaeosaurus,目前是個無效名稱)與進階型恐龍的過渡型動物。.

查看 蜥腳下目和近蜥龍屬

近蜥龍科

近蜥龍科(Anchisauridae)是早期蜥腳形亞目的一個科,由奧塞內爾·查利斯·馬什(Othniel Charles Marsh)於1885年所命名的。近蜥龍科演化支包含近蜥龍的牠們的近親,但不確定包含哪些屬,許多恐龍曾屬於近蜥龍科,但被移動到其他科。然而在現在恐龍的分類上,近蜥龍科有時並沒有被包括在內。近蜥龍科曾經被認為是屬於原蜥腳下目,不過新的研究顯示牠們很有可能是原始蜥腳下目恐龍的近親。.

查看 蜥腳下目和近蜥龍科

近蜥龍類

近蜥龍類(学名:Anchisauria)是蜥腳形亞目的一個演化支,生存於晚三疊紀到早侏儸紀。近蜥龍類是由古生物學家彼得·加爾東(Peter M. Galton)與保羅·阿普徹奇(Paul Upchurch)在書籍《The Dinosauria》的第二版提出。加爾東與阿普徹奇將近蜥龍科與黑丘龍科歸類於近蜥龍類,近蜥龍與黑丘龍是其中最著名的屬。而更常見的原蜥腳類恐龍如板龍、大椎龍,被列入其姐妹演化支板龍類。 但是,最近的證據指出近蜥龍較類似早期蜥腳類恐龍,而離原蜥腳下目的關係較遠。根據這個研究,近蜥龍類將包含蜥腳下目。在2007年,亞當·耶茨(Adam Yates)將近蜥龍、雲南龍歸類於近蜥龍類。.

查看 蜥腳下目和近蜥龍類

蜥結龍屬

蜥結龍屬(屬名:Sauropelta)又名楯甲龍、蜥肋螈,屬名意為「蜥蜴甲盾」,是結節龍科恐龍的一屬,生存於早白堊紀的北美洲。目前已有一個已命名種,愛氏蜥結龍(S.

查看 蜥腳下目和蜥結龍屬

蜥足龍

蜥足龍(學名:"Sauropodus")是蜥腳下目恐龍的一屬,生存於白堊紀晚期的阿根廷。這個學名是在2001年宣布的,意為「蜥蜴的腳」,但是沒有經過正式的敘述、命名,目前的狀態是個無資格名稱。 化石被發現於阿根廷內烏肯省的Chocon村,是一些破碎的化石,包含脊椎與相連肋骨、以及四肢骨頭。阿根廷古動物學家Edith Simon根據非正式的估計,牠們的身長約有30碼(28公尺),體重約70公噸。但因為沒有正式的研究,並沒有學術上的效力。.

查看 蜥腳下目和蜥足龍

蜥臀目

蜥臀目(學名Saurischia)也稱為龍盤目或蜥盤目。名稱源自希臘文中的σαυρος(sauros;「蜥蜴」之意)與ισχιον(ischion;「髖關節」之意)。是恐龍之下所屬兩目中的其中一目。哈利·絲萊(Harry Seeley)在1888年根據恐龍的骨盆結構,將恐龍分類成為兩大目,分別是蜥臀目與鳥臀目(Ornithischia)Seeley, H.G.

查看 蜥腳下目和蜥臀目

蜥腳形亞目

蜥腳形亞目(学名:Sauropodomorpha,或譯作蜥腳亞目)意為「蜥蜴般的腳」與「形態」,是蜥臀目的一個演化支,包含蜥腳下目、與其祖先近親(原蜥腳下目,可能是並系群)。蜥腳下目是一群長頸部、長尾巴、大體型的草食性恐龍,最後演化成完全四足行走,並且為出現過的最大陸地動物。原蜥腳下目的生存年較早,體型較小,在生理上能夠以二足方式行走。蜥腳形亞目是三疊紀中期到白堊紀末期的優勢草食性動物。.

查看 蜥腳下目和蜥腳形亞目

露絲娜龍屬

露絲娜龍屬(學名:Losillasaurus)是蜥腳下目恐龍的一屬,生存於侏羅紀至白堊紀之間的。模式種是巨大露絲娜龍(L.

查看 蜥腳下目和露絲娜龍屬

蜀龍屬

蜀龍屬(學名:Shunosaurus)是種獨特的蜥腳下目恐龍,生存於中侏儸紀(巴通階到卡洛維階)的中國四川省,約1億7000萬年前。.

查看 蜥腳下目和蜀龍屬

阿爾布期

阿爾布期(Albian)又稱阿爾比期,是早白堊紀最後一個時期,時間為112.0 ± 1.0 百萬年前至 99.6 ± 0.9 百萬年前,位於阿普第期之後,森諾曼期之前。 阿爾布期是根據法國香檳-阿登大區奧布省(Albien)而來,由法國古生物學家阿爾西德·道比尼(Alcide d'Orbigny)在1842年所提出。有孔蟲門Rotalipora globotruncanoides在阿爾布期首次出現,古生物學家根據牠的化石來劃分森諾曼期與阿爾布期。.

查看 蜥腳下目和阿爾布期

阿爾哥龍屬

阿爾哥龍屬(學名:Algoasaurus)意為「阿爾哥亞灣蜥蜴」,是蜥腳下目恐龍的一個屬,生存於晚侏羅紀提通階至下白堊紀凡藍今階的南非。化石發現於開普省的Upper Kirkwood地層。阿爾戈龍屬於新蜥腳類,經常被歸類於其中的泰坦巨龍類Romer, A.S.

查看 蜥腳下目和阿爾哥龍屬

阿瑪加鱷

阿瑪加鱷(學名:Amargasuchus)是種已滅絕鱷類,屬於鱷形超目的Trematochampsidae科。化石發現於阿根廷的La Amarga地層,年代屬於白堊紀早期(巴列姆階到阿普第階)。阿瑪加鱷與蜥腳類、阿貝力龍科、劍龍類…等恐龍共同生存於史前的內烏肯盆地,該地在當時充斥者辮狀河、湖泊、沖積平原等地形。.

查看 蜥腳下目和阿瑪加鱷

阿達曼提龍屬

阿達曼提龍屬(學名:Adamantisaurus)意為「阿達曼提納蜥蜴」,是種蜥腳下目泰坦巨龍類恐龍,生存於晚白堊紀的南美洲。目前僅發現六節尾椎。若參考其近親,可推測阿達曼提龍是種大型恐龍,具有長頸部、長尾巴,以及鱗甲。需要發現更多化石,才能做出更詳盡的研究。 阿達曼提龍的化石早在1959年就以敘述,但直到2006年,才由巴西古生物學家Rodrigo Santucci與Reinaldo Bertini正式命名。模式種是A.

查看 蜥腳下目和阿達曼提龍屬

阿馬加龍屬

阿馬加龍屬(屬名:Amargasaurus)又譯阿瑪加龍,是叉龍科下的一個屬,生活於下白堊紀的南美洲。牠是小型的蜥腳下目恐龍,約有10米長。牠是四足的草食性恐龍,有著長及扁的頭顱骨及長頸,與其近親叉龍相似。但是,在牠的頸部與背部有一對平行的棘,比其他蜥腳下目恐龍為高,這可能是用作支撐皮質帆狀物。但在2000年,葛瑞格利·保羅(Gregory S.

查看 蜥腳下目和阿馬加龍屬

阿馬格巨龍屬

阿馬格巨龍屬(學名:Amargatitanis)意為「阿馬格巨人」,屬於蜥腳下目的泰坦巨龍類,是種大型的四足草食性恐龍。 阿馬格巨龍的化石是在1983年發現於阿根廷內烏肯省的阿馬格組(La Amarga Formation),地質年代為下白堊紀的巴列姆階。正模標本(編號MACN PV N51、53、34)包含六節尾椎、一個肩胛骨、一個股骨,以及一個距骨。阿馬格巨龍的肩帶平坦、粗壯、且寬廣。.

查看 蜥腳下目和阿馬格巨龍屬

阿根廷龍屬

阿根廷龍屬(學名:Argentinosaurus)是蜥腳下目泰坦巨龍類的一個屬,是種草食性恐龍,可能是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体型最巨大的陆地动物。牠們在勞亞古陸侏羅紀的近親(如迷惑龍)滅絕後,才於白堊紀中期的南美洲出現,即距今約1億年前。.

查看 蜥腳下目和阿根廷龍屬

阿比杜斯龍屬

阿比杜斯龍屬(学名:Abydosaurus)是蜥脚下目腕龙科的一属恐龙,生存於下白堊紀的美國猶他州。阿比杜斯龍是少數發現完整頭顱骨的蜥腳類恐龍之一,也是第一個被發現完整頭顱骨的北美洲蜥腳類恐龍;大部分蜥腳類恐龍只發現顱後骨骼的個別骨頭。此外,阿比杜斯龍的牙齒狹窄,其他早期腕龍科的牙齒較寬。.

查看 蜥腳下目和阿比杜斯龍屬

阿拉果龍屬

阿拉果龍屬(學名:Aragosaurus)或譯阿拉哥龍,是蜥腳下目圓頂龍科的一個屬,生活於下白堊紀的西班牙阿拉貢自治區。 阿拉果龍是巨大、四足的草食性恐龍,生活於豪特裡維階至巴列姆階,約1億3000-1億2000萬年前。牠的身長約有18米長,體重約28000公斤。 牠有著長頸、長而強壯的尾巴、小型頭部及巨大的身軀。整體上與圓頂龍相似。牠的化石發現於西班牙,只有部份的骨骼。牠是由Sanz、Buscalioni、Casanovi及Santafe於1987年命名的。模式種是「A.

查看 蜥腳下目和阿拉果龍屬

阿拉摩龍屬

阿拉摩龍屬(學名:Alamosaurus)又譯阿拉莫龍,是蜥腳下目泰坦巨龍類薩爾塔龍科的一個屬,生活於上白堊紀的北美洲。牠們是一種大型的四足的草食性恐龍,身長估計達45公尺以上Holtz, Thomas R. Jr.

查看 蜥腳下目和阿拉摩龍屬

蘇尼特龍屬

蘇尼特龍屬(學名Sonidosaurus)是蜥腳下目恐龍的一屬,是種小型泰坦巨龍類,身長約9公尺,生活於白堊紀晚期,化石在中國發現。模式種為賽罕高畢蘇尼特龍(S.

查看 蜥腳下目和蘇尼特龍屬

蘇萊曼龍屬

蘇萊曼龍屬(學名:Sulaimanisaurus)意為「蘇萊曼蜥蜴」,以蘇萊曼山脈為名。蘇萊曼龍是種蜥腳下目泰坦巨龍類恐龍,生存於白堊紀晚期馬斯垂克階的巴基斯坦俾路支省。模式種是金氏蘇萊曼龍(S.

查看 蜥腳下目和蘇萊曼龍屬

薩帕拉龍屬

薩帕拉龍屬(屬名:Zapalasaurus)是蜥腳下目恐龍的一個屬,化石發現於阿根廷內烏肯省。薩帕拉龍屬於梁龍超科的雷巴齊斯龍科,是種長頸部的草食性動物,生存於早白堊紀。研究人員檢驗過薩帕拉龍的骨骸,認為至少在內烏肯省地區,基礎梁龍超科比過去所認為的還要衍化。 模式種是波氏薩帕拉龍(Zapalasaurus bonapartei),是在2006年由利安納度·薩爾加多(Leonardo Salgado)、Ismar de Souza Carvalho、以及Alberto C.

查看 蜥腳下目和薩帕拉龍屬

薩爾塔龍屬

薩爾塔龍屬(屬名:Saltasaurus)又名索他龍,意為「薩爾塔省的蜥蜴」,是種蜥腳下目恐龍,生存於晚白堊紀。薩爾塔龍在蜥腳類恐龍當中相當小,但對人類而言還是很巨大。牠們擁有類似梁龍科的頭部,牙齒僅位在嘴部的後方,而且牙齒是鈍的。薩爾塔龍是第一個被發現有鱗甲的蜥腳類恐龍,皮膚上嵌有小型骨版,這些骨板由皮內成骨(Osteoderms)構成,大型骨板四處散佈,如人的手掌大小,小型骨板緊湊排列,只有碗豆大小;其他泰坦巨龍類恐龍身上也發現了骨板,某些梁龍科化石的背上也曾發現一排鱗甲。當薩爾塔龍類的骨板首次被發現時,因為是獨立於骨骸被發現,所以被推論屬於甲龍類恐龍。 薩爾塔龍的屬名(Saltasaurus)取自於阿根廷西北部的薩爾塔省,也是首次發現牠們化石的地點。薩爾塔龍的化石也發現於烏拉圭。薩爾塔龍的屬名有時會與三疊紀的跳龍(Saltopus)產生混淆,然而這兩個屬非常地不相似。.

查看 蜥腳下目和薩爾塔龍屬

薩爾塔龍科

薩爾塔龍科(Saltasauridae)是蜥腳下目泰坦巨龍類的一科,生存於白堊紀坎潘階到馬斯垂克階,主要分布於南美洲、亞洲,北美洲與歐洲也有發現化石。 由於泰坦巨龍本身是個疑名,泰坦巨龍科較少被使用,而被範圍相近的薩爾塔龍科取代。.

查看 蜥腳下目和薩爾塔龍科

門多薩龍屬

多薩龍屬(學名:Mendozasaurus)意為「門多薩蜥蜴」,是種蜥腳下目恐龍。門多薩龍屬於泰坦巨龍類,這是一群主要生存於白堊紀南半球的大型蜥腳類恐龍。 門多薩龍的化石出土於阿根廷門多薩省,化石並不完整,但已知牠們身體覆蓋者鱗甲,鱗甲這特徵常見於許多泰坦巨龍類,例如薩爾塔龍。門多薩龍生存於晚土侖階到晚康尼亞克階,接近9300萬年前到8500萬年前。近年,門多薩省被歸類於泰坦巨龍類的隆柯龍類演化支Calvo, J.O., Porfiri, J.D., González-Riga, B.J., and Kellner, A.W.

查看 蜥腳下目和門多薩龍屬

闊步龍屬

闊步龍屬(學名:Hypsibema)是鴨嘴龍超科的一屬恐龍,生存於上白堊紀坎帕階的北美洲,約7500萬年前,但目前對其所知甚少。牠的化石是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及密蘇里州發現。雖然在密蘇里州發現的化石最初被認為是屬於小型的蜥腳下目,但目前推測牠是屬於鴨嘴龍超科。 模式種是粗尾闊步龍(H.

查看 蜥腳下目和闊步龍屬

葡萄園龍屬

葡萄園龍屬(屬名:Ampelosaurus),是泰坦巨龍類恐龍的一屬,生活於上白堊紀的歐洲。與大部份蜥腳下目恐龍相似,牠有著長頸及長尾巴。葡萄園龍的背部有皮內成骨形成的鱗甲。牠由鼻端至尾巴可達15米長。.

查看 蜥腳下目和葡萄園龍屬

葡萄牙巨龍

葡萄牙巨龍屬(屬名:Lusotitan)是種蜥腳下目腕龍科恐龍,生存於晚侏儸紀的葡萄牙。葡萄牙巨龍的前肢長,是腕龍科的特徵之一。 在1947年,葡萄牙地質調查所的Manuel de Matos,在葡萄牙的勞爾哈組(Lourinhã Formation)發現一個大型蜥腳類恐龍的化石,地質年代為晚侏儸紀的提通階。在1957年,De Lapparent與Zbszewski將這些化石命名為腕龍的一個新種,阿塔拉腕龍(Brachiosaurus atalaiensis)。種名是以化石發現處的阿塔拉(Atalaia)為名。在2003年,奧克塔維奧·馬特烏斯(Octávio Mateus)、馬吉爾·泰雷斯·安頓涅斯(Miguel Telles Antunes)將這化石建立為新屬,模式種是阿塔拉葡萄牙巨龍( Lusotitan atalaiensis),屬名意為「Luso的泰坦」,Luso是勞爾哈的拉丁文。 葡萄牙龍的化石是一個部分身體骨骸,目前仍沒有發現頭顱骨與數節脊椎,身長估計為25公尺。De Lapparent與Zbszewski當初命名新種時,並沒有選定正模標本。在2003年,馬特烏斯將身體骨骼選定為選模標本。.

查看 蜥腳下目和葡萄牙巨龍

蒙古龍屬

蒙古龍屬(學名:Mongolosaurus)是一屬蜥腳下目恐龍,生存於下白堊紀的亞洲。 在1928年,美國自然史博物館的羅伊·查普曼·安德魯斯率領的挖掘團隊,在中國內蒙古發現一顆蜥腳類恐龍牙齒。在1933年,查爾斯·惠特尼·吉爾摩(Charles W.

查看 蜥腳下目和蒙古龍屬

鄖縣龍

鄖縣龍(學名"Yunxiansaurus")是種未敘述的蜥腳下目恐龍,目前的狀態為無資格名稱。鄖縣龍生存於白堊紀晚期的中國。模式種是湖北鄖縣龍("Y.

查看 蜥腳下目和鄖縣龍

鄂托克龍屬

鄂托克龍屬(學名:Otogosaurus)是蜥腳下目恐龍的一屬。模式種為薩茹拉鄂托克龍(O.

查看 蜥腳下目和鄂托克龍屬

重龍屬

重龍屬(屬名:Barosaurus)又名重型龍或巴洛龍,是蜥腳下目梁龍科的一屬,是種有長頸、 長尾巴的巨大草食性恐龍,與較著名的梁龍為近親。化石發現於侏羅紀晚期的北美洲莫里遜組(Morrison Formation),同地區發現的還有梁龍、迷惑龍、圓頂龍、腕龍及簡棘龍,以及獵食性的異特龍、裝甲恐龍的劍龍。莫里遜組的重龍化石,發現於第2到第5地層帶Foster, J.

查看 蜥腳下目和重龍屬

自貢龍屬

自貢龍屬(學名:Zigongosaurus)是蜥腳下目的一屬恐龍,化石發現於中國四川省自貢市的沙溪廟地層,年代為侏羅紀中至晚期。由於對中國的侏羅紀蜥腳下目所知有限,對自貢龍的分析也有困難,有些學者提出自貢龍應屬於峨嵋龍或馬門溪龍,有些則認為牠們是獨立的屬。.

查看 蜥腳下目和自貢龍屬

自貢恐龍博物館

四川自貢恐龍博物館,是中国四川省自贡市的遗址类博物馆,也是中國第一所現代化的專業性恐龍博物館,包括了3个纲、11个目、15个科的属种。位於四川省自貢市東北郊的大山鋪鎮238号。于1984年4月开始建设,建於大山鋪恐龍化石群遺址之上,1987年1月15建成并对外开放,现占地面积为7万平方千米。1991年大山鋪恐龍化石群遺址成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在2002年成为国家地质公园。.

查看 蜥腳下目和自貢恐龍博物館

里奧哈龍屬

里奧哈龍屬(屬名:Riojasaurus)意為「里奧哈蜥蜴」,是種草食性原蜥腳下目恐龍。里奧哈龍是以阿根廷拉里奧哈省為名,牠們是由約瑟·波拿巴(José Bonaparte)所發現、命名。里奧哈龍生存於晚三疊紀,牠們身長約10公尺"Riojasaurus." In: Dodson, Peter & Britt, Brooks & Carpenter, Kenneth & Forster, Catherine A.

查看 蜥腳下目和里奧哈龍屬

里奧哈龍科

里奧哈龍科(Riojasauridae)是一群外表類似蜥腳類的恐龍,生存於上三疊紀。對於里奧哈龍科的研究主要來自於里奧哈龍,以及優脛龍。.

查看 蜥腳下目和里奧哈龍科

釜慶龍屬

釜慶龍屬(學名:Pukyongosaurus)是巨龍形類恐龍的一屬,生存於下白堊紀的亞洲。牠的化石是在韓國南部的慶善盆地發現,包括一系列頸椎及背椎。釜慶龍與盤足龍是近親。 模式種千禧釜慶龍(P.

查看 蜥腳下目和釜慶龍屬

金山龍屬

金山龍屬(學名:Jingshanosaurus)是原蜥腳下目恐龍的一屬,生存於侏羅紀早期的中國。牠的化石是一組接近完整包括有頭顱骨的骨骼,是在中國雲南祿豐縣的金山鎮發現的。 模式種是新窪金山龍(J.

查看 蜥腳下目和金山龍屬

金沙江龍屬

金沙江龍屬(屬名:Chinshakiangosaurus)意為「金沙江的蜥蜴」,是早侏儸紀恐龍的一屬,生存於現今的中國。金沙江龍被分類於蜥腳下目,但所知有限。模式種是中和金沙江龍(屬名:C.

查看 蜥腳下目和金沙江龍屬

長生天龍屬

長生天龍屬(屬名:Erketu)是種蜥腳下目恐龍,具有極長的頸部,生存於早白堊紀的蒙古。 模式種是埃氏長生天龍(E.

查看 蜥腳下目和長生天龍屬

長頸巨龍屬

長頸巨龍屬(屬名:Giraffatitan)意為「長頸鹿泰坦」,是蜥腳下目腕龍科恐龍的一屬,生存於侏羅紀晚期(啟莫里階到提通階)的東非。長頸巨龍最初被视为腕龍屬的一個種,而被称为布氏腕龍(Brachiosaurus brancai)。過去幾十年來,大部分關於腕龍的科學研究,其實是來自於長頸巨龍,包含身長與體重的估計值、頭顱骨的特徵。而位於柏林洪堡自然歷史博物館的腕龍骨架模型,是世界上最高的骨架模型,其實是屬於長頸巨龍的。.

查看 蜥腳下目和長頸巨龍屬

腕龍屬

腕龍屬(学名:Brachiosaurus)是蜥腳下目腕龍科的一屬恐龍,生活於晚侏羅紀的北美洲,可能還有白堊紀早期的北非。牠的名字是由古希臘文的「βραχιων」(前臂)及「σαυρος」(蜥蜴)結合而來,因牠的前肢長於後肢。腕龍是曾经生活在陆地上的最大的动物之一,亦是最聞名的恐龍之一。腕龍的科學研究大多來自於東非的布氏腕龍(B.

查看 蜥腳下目和腕龍屬

腕龍科

腕龍科(学名:Brachiosauridae)是蜥腳下目恐龍的一科。牠們是群草食性四足恐龍,前肢長於後肢,並擁有45度角傾斜的長頸部。儘管腕龍科恐龍的外表有獨特特徵,但牠們的分類仍有爭論,腕龍科到底是獨立的一科,或是基礎巨龍形類恐龍的集合群。因此,關於哪些屬該分類於腕龍科也有所爭論。 腕龍科恐龍的重量範圍從20公噸到90公噸,牠們長而挺立的頸部可讓牠們接觸到樹梢上的樹葉,而這範圍是其他蜥腳類恐龍所接觸不到的。頸椎約在14個左右,內部中空,可減輕牠們的重量。牠們的牙齒長、呈匙狀,與其他蜥腳類恐龍相比(例如梁龍),更能處理較堅硬的植物。有些古生物學家推測如果牠們能夠以後肢站立,那牠們能夠接觸到更高層的樹枝。然而,牠們的短尾巴與後肢使牠們的重心位在相當前面的部位,將使牠們很難以後肢站立。 腕龍科恐龍存活到到晚坎潘階才滅亡(8300萬年前到7100萬年前),因為在墨西哥發現了一個屬於該地質年代的腕龍科尾椎。腕龍科的化石在20世紀初期首次發現於北美洲,之後在歐洲、非洲、南美洲、亞洲等地也發現了腕龍科化石。在2001年,中東發現了亞洲第一個腕龍科化石,但僅發現了少數牙齒。 全世界最大型的已架設骨骸位在德國柏林的亨波特博物館,屬於腕龍科的長頸巨龍屬。.

查看 蜥腳下目和腕龍科

酋龍屬

酋龍屬(學名:Datousaurus),又名大頭龍、巴蜀龙,是蜥腳下目恐龍的一屬,化石發現於中國四川省自貢市大山鋪鎮的下沙溪廟組,地質年代為中侏羅紀。生存於同時期、同地區的蜥腳下目有蜀龍、峨嵋龍及原頜龍,鳥腳下目的有曉龍、早期劍龍科的華陽龍,以及肉食性的氣龍。牠是由董枝明等人於1984年正式描述,其學名是來自馬來語的「酋長」或是中文的「大頭」。.

查看 蜥腳下目和酋龍屬

艾爾雷茲龍屬

艾爾雷茲龍屬(學名:Elrhazosaurus)是鳥腳下目恐龍的一屬,位於禽龍類的原始位置,生存於白堊紀早期的尼日。化石最初被歸類於橡樹龍科荒漠龍的一個種,在近年被建立為獨立屬。.

查看 蜥腳下目和艾爾雷茲龍屬

難覓龍屬

難覓龍屬(學名:Dyslocosaurus)是蜥腳下目恐龍的一屬,化石發現於北美洲,生存年代為侏羅紀晚期。學名的意思是「難以分類的蜥蜴」。 模式種是D.

查看 蜥腳下目和難覓龍屬

雪松龍屬

雪松龍屬(學名:Cedarosaurus)是一屬鼻子隆起的腕龍科恐龍,生活於下白堊紀巴列姆階的美國猶他州。牠首先由Tidwell、Carpenter及Brooks於1999年所描述。牠的學名是取自發現其化石的雪松山地層。 牠與在英格蘭南部維耳德的優腔龍及摩里遜地層的腕龍有一些相似的地方。.

查看 蜥腳下目和雪松龍屬

雲南龍屬

雲南龍屬(屬名:Yunnanosaurus)是原蜥腳下目恐龍的一屬,生存於侏儸紀早期到中期;雲南龍是最晚存活的原蜥腳下目恐龍之一。雲南龍與祿豐龍有接近親緣關係。雲南龍目前已知兩個有效種,其中最大的一種身長可達7公尺,而高度可從2公尺到3公尺。.

查看 蜥腳下目和雲南龍屬

雷尤守龍屬

雷尤守龍屬(屬名:Rayososaurus)是種草食性蜥腳下目恐龍,屬於梁龍超科。化石只包含肩胛骨、股骨、以及部份腓骨,發現於阿根廷巴塔哥尼亞的Rayoso組,地質年代為早白堊紀。球拍狀的肩胛骨是雷巴齊斯龍科的特徵。 模式種是R.

查看 蜥腳下目和雷尤守龍屬

雷巴齊斯龍屬

雷巴齊斯龍屬(屬名Rebbachisaurus)是種蜥腳下目恐龍,屬於梁龍超科的雷巴齊斯龍科,身長可達20公尺,生存於早白堊紀阿爾比階的非洲。雷巴齊斯龍是種巨大的四足草食性恐龍,擁有小型頭部、長頸部、以及類似鞭狀的尾巴。雷巴齊斯龍與其他蜥腳類恐龍的差別在於高、脊稜背部。有些科學家認為雷巴齊斯龍的脊椎上可能有背帆或隆肉。在南美洲發現的蜥腳類恐龍雷尤守龍,幾乎與雷巴齊斯龍相同;這個發現支持了早白堊紀時期,非洲與南美洲之間存在者陸橋的理論,遠比過去所普遍認為的兩個大陸分裂時間還晚。.

查看 蜥腳下目和雷巴齊斯龍屬

雷巴齊斯龍科

雷巴齊斯龍科(Rebbachisauridae)是群蜥腳下目恐龍,目前對該科恐龍的研究不多,化石大部分是破碎骨頭,發現於白堊紀的南美洲、非洲。.

查看 蜥腳下目和雷巴齊斯龍科

雷前龍屬

雷前龍屬(學名:Antetonitrus)是已知最古老的蜥腳下目恐龍,生存於晚三疊紀的非洲南部。牠是四足的草食性恐龍,與其他蜥腳下目的近親相比,體型較小型。但是,雷前龍在其生活的環境仍是最大型的生物,約有10米長及體重2公噸,仍然有一些原始的適應演化特徵,可用前肢來抓東西,而非單純支撐身體。.

查看 蜥腳下目和雷前龍屬

雷龍

雷龍(屬名:Brontosaurus)是蜥腳下目恐龍的一個屬。由奧塞內爾·查利斯·馬什在1879年命名(brontē/βροντη 在古希臘文裡意為「雷聲」,而 sauros/σαυρος 意為「蜥蜴」),這名稱曾經在1974年遭到廢除,而由早了兩年命名的迷惑龍所取代。如今,根據刊登於「PeerJ」期刊的一項研究,過去15年來,許多新的恐龍化石陸續出土,葡萄牙和英國的學者運用統計分析,比較雷龍和迷惑龍之間數百個骨骼特徵後,發現兩者有許多重大差異,足以讓雷龍自成一「屬」。根據「科學人」(Scientific American)網站報導,原始的研究報告長達300頁,前後歷時5年,作者群走訪了無數次歐美各大博物館,一共分析了81個蜥腳亞目恐龍標本的477種不同生理特徵,進而得出雷龍確實曾經存在過的結論。.

查看 蜥腳下目和雷龍

雷腳龍屬

雷腳龍屬(屬名:Brontomerus)又名壯腿龍或雷腿龍,是蜥腳下目圓頂龍形類(Camarasauromorpha)恐龍的一屬,生存於白堊紀早期(阿普第階至阿爾比階)的北美洲,約1億1000萬年前。雷腳龍是種原始圓頂龍形類,但其化石材料不完整,因此難以確定其詳細分類位置。雷腳龍的最著名處是骨盆形狀特殊,被推測生前具有非常粗壯的大腿肌肉,是已知蜥腳類恐龍的最粗壯大腿Taylor, Michael P.; Wedel, Mathew J.; Cifelli, Richard L.

查看 蜥腳下目和雷腳龍屬

蛇頸龍亞目

蛇頸龍亞目(Plesiosauroidea)是一群肉食性水生爬行動物,大部分是海生。牠們的化石被發現後,在某種程度上被幻想為 「」,但其實牠們沒有殼。在一般用語裡,蛇頸龍類(Plesiosaur)有兩種範圍,一為蛇頸龍目,另一為蛇頸龍亞目。短頸、大頭的蛇頸龍類稱為上龍亞目,是中生代的頂級掠食動物;蛇頸龍亞目同時包含長頸(薄板龍科)與短頸(雙臼椎龍科)。蛇頸龍類的種類很多,但並非全部如薄板龍般巨大。 蛇頸龍類首次出現於早侏儸紀,並且繁盛,直到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而滅絕。雖然牠們與恐龍同為中生代爬行動物,牠們並非恐龍。 蛇頸龍亞目的屬名在希臘文裡,plesios/πλησιος意為接近,sauros/σαυρος意為蜥蜴。.

查看 蜥腳下目和蛇頸龍亞目

雙腔龍屬

雙腔龍屬(學名:Amphicoelias)是蜥腳下目梁龍科恐龍的一個屬,當中包括了已知體型最大的恐龍,易碎雙腔龍(A.

查看 蜥腳下目和雙腔龍屬

通安龍屬

通安龍屬(學名:Tonganosaurus)意為「通安的蜥蜴」,是蜥腳下目馬門溪龍科恐龍的一屬,化石發現於中國的易門組,地質年代為侏羅紀早期,約1億8000萬年前。其化石包含:二十一節脊椎、前肢、肩胛骨、部份骨盆以及一隻完整的後腳。模式種是何氏通安龍(T.

查看 蜥腳下目和通安龍屬

耆那龍屬

耆那龍屬(學名:Jainosaurus)是大型的泰坦巨龍類恐龍,生存於上白堊紀馬斯特里赫特階的印度,距今約6800萬年前。牠是四足的草食性恐龍,成年個體的身長可達18米長,高度約6米高,體重則沒有準確的估計過。牠的化石包括有頭蓋骨基部及部份顱後骨頭。 屬名是以印度古動物學家Sohan Lal Jain為名,他曾在腦部神經學上有重大貢獻。 耆那龍有曲折的分類歷史。在1933年,休尼(Friedrich von Huene)及Charles Matley將這些化石歸類於南極龍的一種,北方南極龍(Antarctosaurus septentrionalis)。在1995年的研究,發現牠們是一個獨立的屬,被命名為耆那龍。但是,Sohan Lal Jain則認為耆那龍是印度泰坦巨龍的幼年或雌性個體,而並非獨立的屬。.

查看 蜥腳下目和耆那龍屬

虛骨龍類

虛骨龍類(学名:Coelurosauria)又名空尾龍類,是群多樣性的獸腳亞目恐龍,包含許多次演化支,例如:暴龍超科、似鳥龍下目、以及手盜龍類(也包含鳥類)。虛骨龍類的範圍為:獸腳亞目中,所有親緣關係接近鳥類,而離肉食龍下目較遠的物種。目前的有羽毛恐龍幾乎都屬於虛骨龍類,使許多科學家認為大部分虛骨龍類擁有某種程度的羽毛。.

查看 蜥腳下目和虛骨龍類

Sauropoda

#重定向 蜥腳下目.

查看 蜥腳下目和Sauropoda

柏利連尼龍屬

柏利連尼龍屬(學名:Pellegrinisaurus)是泰坦巨龍類恐龍的一屬,牠是生存於上白堊紀的阿根廷。模式種鮑氏柏利連尼龍(P.

查看 蜥腳下目和柏利連尼龍屬

柏柏爾龍屬

柏柏爾龍屬(Berberosaurus)是種獸腳亞目阿貝力龍超科恐龍,化石發現於摩洛哥瓦爾扎扎特省阿特拉斯山脈的Toundoute地層,年代為下侏儸紀的普林斯巴赫階到托阿爾階。模式種是里阿斯柏柏爾龍(B.

查看 蜥腳下目和柏柏爾龍屬

掠食龍屬

掠食龍屬(屬名:Rapetosaurus)意為「惡作劇的蜥蜴」,是種蜥腳下目恐龍,生存於白堊紀末的馬達加斯加,約7000萬年前到6500萬年前。目前只有一個已確認種克氏掠食龍(R.

查看 蜥腳下目和掠食龍屬

林孔龍屬

林孔龍屬(學名:Rinconsaurus)是蜥腳下目泰坦巨龍類恐龍的一屬,生存在白堊紀的阿根廷。模式種異尾林孔龍(R.

查看 蜥腳下目和林孔龍屬

林孔龍類

林孔龍類(Rinconsauria)是個蜥腳下目泰坦巨龍類演化支,生存於白堊紀晚期(土侖階/康尼亞克階)的南美洲,約9400萬年到8600萬年前。 林孔龍類是在2007年所提出,定義為:林孔龍與穆耶恩龍的最近共同祖先,與最近共同祖先的所有後代。.

查看 蜥腳下目和林孔龍類

恐爪龍屬

恐爪龍屬(屬名:Deinonychus)是馳龍科恐龍的一屬,身長約2.5-4公尺,生活於下白堊紀的阿普第階中期至阿爾布階早期,距今約1億1500萬至1億800萬年前。牠的學名是來自古希臘文的「δεινος」(意為「恐怖」)及「ονυξ/ονυχος」(意為「爪」),因為牠的後肢第二趾上有非常大,呈鐮刀狀的趾爪,在行走時第二趾可能會縮起,僅使用第三、第四趾行走。一般認為恐爪龍會用其鐮刀爪來割傷獵物,但近年就伶盜龍重建模型的測試顯示這爪作刺戳之用,而非割劃。 恐爪龍的正模標本(編號YPM 5205)有個大幅彎曲的第二趾爪,奧斯特倫姆研究鱷魚、鳥類的趾爪,發現主龍類的趾爪具有角質鞘,所以趾爪的實際體積較大。奧斯特倫姆估計這個第二趾爪有13公分長Ostrom, J.

查看 蜥腳下目和恐爪龍屬

恐龍文藝復興

恐龍文藝復興(英文:Dinosaur renaissance)是一次小規模的科學革命,改變了恐龍的生理學理論,以及在大眾文化中的形象。恐龍文藝復興開始於1960年代晚期,當時有新發現與研究指出恐龍可能不是慵懶的冷血動物,而其實是群活躍的溫血動物。這假說挑戰了20世紀前半段被普遍接受的恐龍看法。 這些新理論中,最著名的是所提出的鳥類演化自虛骨龍類理論Ostrom, J.

查看 蜥腳下目和恐龍文藝復興

恐龙

恐龙(學名:Dinosauria)或者非鳥型恐龙(学名:Non-avian Dinosauria)、恐龍總目,是出現於中生代多樣化優勢陸棲脊椎動物,曾支配全球陸地生态系统超過1亿6千万年之久。恐龙最早出现在2亿3千万年前的三疊紀,大部份於约6千5百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所发生的白垩纪末滅絕事件中絕滅,僅倖存“鸟型恐龙”即现的鳥类存活下来。 1861年,考古学家發現的身为鸟类的始祖鳥化石、却與身为恐龙的美頜龍化石極度相似,差別只在於始祖鳥化石有著羽毛痕跡,這顯示恐龍與鳥類可能是近親。1970年代以來,許多研究指出现代鸟类極可能是蜥臀目兽脚亚目虚骨龙类近鳥型恐龙的直系後代『鳥類学辞典』 (2004)、805-806頁。1990年代后,大部分科學家視鳥類為恐龙的直系后代,而甚至有少數科學家主張牠們應該分類於同一綱之內。2010年代后,因为孔子鸟等鸟类和恐龙的中间物种相继被发现、填补了原本的化石空白,更加确定了鸟类和恐龙之间的演化关系,导致鸟类从“恐龙的后代”改为“惟一幸存发展至今的恐龙”。 自从19世纪的工业革命早期,第一批恐龙化石被科學方法鑑定後,重建的恐龙骨架因为其体型极其巨大或小巧、构造奇妙,已成為全球各地博物馆的主要展覽品,這古代生物開始為世人所知。在20世紀前半期,随着电影工业在美国兴起,大眾媒體都視恐龍為行動緩慢、慵懶的冷血動物。但是1970年代開始的恐龍文藝復興,提出恐龍也許是群活躍的溫血動物,並可能有社會行為。近期發現的眾多恐龍與鳥類之間關係的證據,支持了恐龍溫血動物的假設。恐龙已是大眾文化的一部分,无论儿童或者成年人均对恐龙有很高的兴致。恐龙往往是热门书籍與电影的题材,如:《侏罗纪公园》系列电影,各类媒体也常報導恐龙的科学研究進展與新發現。 許多史前爬行動物常被一般大眾非正式地認定是恐龙,例如:翼龍、魚龍、蛇頸龍、滄龍、盤龍類(異齒龍與基龍)等,但从嚴謹的科学角度来看这些都不是恐龍,反倒是雞、鴨、孔雀才是真正的是恐龍。翼龍和恐龍是這幾個物種裡面關係最近的近親,都屬於鳥頸類;恐龍和翼龍是鱷魚、蛇頸龍的遠親,鱷魚所屬的鱷目、和蛇頸龍所屬的鰭龍超目,和恐龍翼龍所屬的鳥頸類同屬於主龍類;恐龍、翼龍、鱷魚、蛇頸龍所屬的主龍類和滄龍是關係較遠的物種,他們和滄龍所屬的有鱗目同屬蜥類;最後,恐龍、翼龍、鱷魚、蛇頸龍、滄龍他們和魚龍是關係很遠的物種,唯一的聯繫是都屬於蜥形綱的一分子。.

查看 蜥腳下目和恐龙

恐龙化石

恐龙化石是恐龙的化石。目前已在全球各大洲發現恐龍化石,包含南極洲在內。.

查看 蜥腳下目和恐龙化石

恐龙皮肤

恐龙皮肤目前已發現許多獸腳亞目恐龍具有羽毛,包含:鳥面龍、中華龍鳥、帝龍。另一群大型的獸腳類恐龍,鐮刀龍超科,可能也具有羽毛;其中的北票龍似乎具有絨羽。但恐龍的羽毛痕跡大多發現於虛骨龍類)之中,所以無法從羽毛得知其他恐龍演化支的身體機能,例如:腔骨龍科、角鼻龍下目、肉食龍下目、蜥腳下目、與鳥臀目。從阿貝力龍科的食肉牛龍的化石化皮膚顯示,該種恐龍並沒有覆蓋者羽毛,而是類似蜥蜴,上有多排瘤狀物。成年食肉牛龍的體重約一公噸,體重大於或等於食肉牛龍的哺乳類,身上不是光滑的皮膚,就是很短的毛髮。因此無法從食肉牛龍得知較小的非虛骨龍類恐龍是否具有羽毛。 蜥腳下目中的畸形龍與某些物種的皮膚痕跡,已發現六角型的鱗片。而部份蜥腳類恐龍則具有骨板,例如薩爾塔龍。角龍下目的三角龍,具有大型的六角型鱗片,有時散佈者圓形鱗片 See also image at 。鴨嘴龍科的一些木乃伊化標本,也覆蓋者鱗片。包頭龍等甲龍科恐龍,身體覆蓋者骨質鱗甲與骨板,不太可能具有羽毛等覆蓋物。相同地,劍龍類也不太可能具有羽毛覆蓋物,牠們可能利用背部的角板來調節體溫。.

查看 蜥腳下目和恐龙皮肤

恐龙生理学

恐龍生理學一直是個高度爭議的領域,尤其是體溫調節。在恐龍的早期研究中,恐龍被重建為大型、四足、慵懶的爬行動物。自19世紀中期之後,科學界對於恐龍的生活方式、代謝、體溫調節等層面的理論,有過多次的變動。開始於1960年代的恐龍文藝復興,對於恐龍生理學的理論,產生巨大的影響,幾乎涵蓋到每個層面,尤其是恐龍溫血理論、鳥類起源自恐龍理論。近年的許多新證據,使科學家得以研究恐龍的生理特徵,包含代謝、體溫調節方式、呼吸系統、以及心血管系統。恐龍溫血動物說逐漸成主流理論,牠們被視為活躍的動物,至少具有相當穩定的體溫。目前的爭論多在於牠們的體溫調節機制,以及牠們與鳥類、哺乳類的代謝率相近程度。 備註:本條目中的「恐龍」一詞,並不包含鳥類在內。.

查看 蜥腳下目和恐龙生理学

恐梁龍屬

恐梁龍屬(學名:Dinodocus)意為「恐怖的橫樑」,是種蜥腳下目恐龍,是由理查·歐文(Richard Owen)在1884年命名,目前被普遍認為是個疑名。化石是一些四肢化石,發現於英格蘭肯特郡的下白堊紀地層,原先被吉迪恩·曼特爾(Gideon Mantell)在1850年歸類於鯨龍科的畸形龍Woodward, A.

查看 蜥腳下目和恐梁龍屬

恐手龍屬

恐手龍屬(學名:Deinocheirus)是獸腳亞目的一屬恐龍,生存於上白堊紀的蒙古南部,約7000萬年前,可能屬於似鳥龍下目。最早發現的恐手龍化石是一對巨大的前肢,長達2.4米,有著25厘米長的指爪、一些肋骨及脊椎。於2006年與2009年,在戈壁沙漠發現了近乎完整的化石。恐手龍是由Halszka Osmólska及Ewa Roniewicz於1970年所命名的,學名是來自古希臘文的「恐怖的手」。模式種是奇異恐手龍(D.

查看 蜥腳下目和恐手龍屬

杏齒龍屬

杏齒龍屬(學名:Amygdalodon)是蜥腳下目恐龍的一屬,是一種長頸的四足草食性恐龍,生存於侏羅紀的巴裘階。杏齒龍約為15公尺長,4公尺高。体形中等,體重約達24公噸。 模式種是巴塔哥尼亞杏齒龍(A.

查看 蜥腳下目和杏齒龍屬

東北巨龍屬

東北巨龍屬(學名:Dongbeititan)是蜥腳下目恐龍的一屬,化石發現於中國遼寧省北票市的熱河群義縣組,地質年代為早白堊紀。正模標本是一個部份顱後骨骸,包含四肢骨頭、肩帶、骨盆、脊椎。東北巨龍被認為是種基礎巨龍形類,較戈壁巨龍、九台龍原始,但較盤足龍、扶綏龍、黃河巨龍衍化。模式種是董氏東北巨龍体长可达10米,体重达2吨以上(D.

查看 蜥腳下目和東北巨龍屬

東陽巨龍屬

東陽巨龍屬(學名:Dongyangosaurus)是蜥腳下目巨龍形類的一屬,化石發現於中國浙江省東陽市,年代為白堊紀晚期。模式種是中華東陽巨龍(D.

查看 蜥腳下目和東陽巨龍屬

板龍類

板龍類(学名:Plateosauria)是蜥腳形亞目的一個演化支,生存於晚三疊紀到晚白堊紀。板龍類是由Gustav Tornie在1913年提出 。在80年代以前,板龍類這名詞很少使用,直到新一代的古生物學家開始重新使用它。 在1998年,保羅.塞里諾(Paul Sereno)將板龍類定義為:恩氏板龍、刀背大椎龍的最近共同祖先、以及其最近共同祖先的所有後代。在2004年,彼得·加爾東(Peter M.

查看 蜥腳下目和板龍類

杉山龍

杉山龍(學名:"Sugiyamasaurus")是蜥腳下目恐龍的一屬,有可能是圓頂龍科,生存於上白堊紀的日本。杉山龍是由大衛·蘭伯特(David Lambert)在1990年提出的。由於牠並沒有經過正式研究的敘述、命名,杉山龍目前是一個無資格名稱。杉山龍的化石是在日本福井縣的勝山市發現,只有一些匙狀牙齒化石。.

查看 蜥腳下目和杉山龍

栉龙属

櫛龍屬(屬名:Saurolophus,意為“蜥蜴冠飾”),又名龍櫛龍、蜥脊龍、蜥嵴龍、或蜥冠鱷,是種大型櫛龍亞科恐龍,生存於晚白堊紀的北美洲、亞洲,地質年代約6950萬到6850萬年前 ;櫛龍是已知少數分佈於多數大陸的恐龍之一。櫛龍的特徵是頭顱後方的尖狀冠飾,長度約15公分。櫛龍是種草食性恐龍,可用二足或四足行走。 模式種是奧氏櫛龍(S.

查看 蜥腳下目和栉龙属

梁龍屬

梁龍屬(学名:Diplodocus)是蜥腳下目梁龍科下的一屬恐龙,牠的第一副化石是由塞繆爾·溫德爾·威利斯頓(Samuel Wendell Williston)所發現。牠的屬名是由奧塞內爾·查利斯·馬什(Othniel Charles Marsh)於1877年所命名,是從古希臘文的「διπλόος」(意即「一雙」)及「δοκός」(意即「橫樑」)衍生的新拉丁語而來。這是因牠在尾巴下側有雙叉形的人字骨。這些骨頭最初被認為是梁龍獨有的特徵,但是之後在其他梁龍科及非梁龍科(如馬門溪龍)恐龍也有發現這個特徵。 梁龍生活於侏羅紀末期的北美洲西部。梁龍是在莫里遜組上層的最為常見化石之一,莫里遜組上層的地質時代可追溯至啟莫里階至提通階,約1億5500萬至1億4800萬年前;梁龍的生存年代,可縮小至1億5400萬到1億5000萬年前Turner, C.E.

查看 蜥腳下目和梁龍屬

梁龍科

梁龍科(Diplodocidae)是群蜥腳下目恐龍,梁龍、迷惑龙(雷龙)都是屬於梁龍科的恐龍。梁龍科中包括數種頸部、尾部極長的恐龍,例如梁龍和超龍,體型可長達34公尺。而只有發現一節脊椎的雙腔龍,被估計身長可達40到60公尺。.

查看 蜥腳下目和梁龍科

梁龍超科

梁龍超科(Diplodocoidea)是蜥腳下目恐龍的一個超科,包含了某些地表上曾出現過最長的動物,例如:超龍、梁龍、迷惑龍、以及雙腔龍。大部分的梁龍超科恐龍擁有非常長的頸部、以及鞭狀的長尾巴,四肢與體型細長,頭部形狀類似馬頭,釘狀牙齒只位於頜部前部;然而,叉龍科是蜥腳下目之中,唯一一科重新演化成為短頸部的恐龍,牠們的短頸部被推論為以低高度植被為食的適應演化。這種短頸部的適應演化在短頸潘龍身上達到高度特化。 一個針對梁龍超科的口鼻部外形、牙齒磨損狀況的研究,提出迷惑龍、梁龍、尼日龍、雷巴齊斯龍具有方形的口鼻部、牙齒有大面積的凹處、牙齒有接近平行的磨損痕跡,顯示牠們是以接近地面、無特定食物來源的植被為食;而叉龍、春雷龍、拖尼龍的口鼻部狹窄,叉龍的牙齒磨損痕跡粗糙,顯示牠們是以中等高度植被、特定植物為食。 梁龍超科與腕龍科的關聯性低,因為牠們的脊椎的排列方式可以減輕重量,並接受極大的壓力。梁龍超科在晚侏儸紀與白堊紀早期分布於北美洲、南美洲、非洲、歐洲。.

查看 蜥腳下目和梁龍超科

棘刺龍屬

棘刺龍屬(學名:Spinophorosaurus)是蜥腳下目恐龍的一屬,化石發現於尼日的Irhazer組地層的下層,目前難以確定該地層的地質年代,可能屬於侏儸紀中期的巴柔階或巴通階,或者更早期。棘刺龍的唯一化石相當完整,是目前非洲所出土的最完整原始蜥腳類恐龍化石,只有中國、南美洲的數個原始蜥腳類化石比棘刺龍還完整。.

查看 蜥腳下目和棘刺龍屬

棘龍屬

棘龍屬(屬名:Spinosaurus,意思為「有棘的蜥蜴」)是種獸腳亞目恐龍,生存於白堊紀的非洲北部,約為1億1400萬年到6500萬年前。棘龍最初是在1912年由德國古生物學家恩斯特·斯特莫(Ernst Stromer)發現於埃及,並在1915年加以敘述、命名。最初的標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摧毀,但最近幾年發現了其他的頭顱骨、爪子、胳膊、尾锥、头冠等身体部分的化石。目前仍不完全確定棘龍屬有一個種還是兩個種,其中最著名的種是發現於埃及的埃及棘龍(S.

查看 蜥腳下目和棘龍屬

楚雄龍屬

楚雄龍屬(學名:Chuxiongosaurus)是基礎型蜥腳形亞目恐龍的一屬,生存於侏儸紀早期的東亞。 正模標本(編號CMY LT9401)是一個接近完整的頭顱骨與下頜。化石發現於中國雲南省楚雄市祿豐縣中村鎮的下祿豐組。在2010年,呂君昌、小林快次等人將這些化石進行敘述、命名,模式種是祿豐楚雄龍(C.

查看 蜥腳下目和楚雄龍屬

極龍屬

極龍屬(學名:Ultrasaurus),又名特級超龍,是一屬在南韓發現的蜥腳下目恐龍,由金港墨命名。在1979年,詹姆斯·詹森(James A. Jensen)曾非正式地以Ultrasaurus命名一組在美國發現的巨大恐龍骨頭,而被認為是無資格名稱。由於金港墨先行正式地使用了這個學名,故詹姆斯·詹森將美國的標本更名為巨超龍(Ultrasauros)。巨超龍後來被發現其實是一組嵌合體,其模式標本已分類在超龍屬中。.

查看 蜥腳下目和極龍屬

橋灣龍屬

橋灣龍屬(屬名:Qiaowanlong)是蜥腳下目恐龍的一屬。身長估計值約12公尺,體重為10公噸左右。橋灣龍起初被認為是第一個在中國發現的腕龍科,後來發現可能屬於更先進的Somphospondyli演化支,並與盤足龍、長生天龍是近親Ksepka, D.T.

查看 蜥腳下目和橋灣龍屬

歐姆殿龍屬

歐姆殿龍屬(學名:Ohmdenosaurus)是蜥腳下目恐龍的一屬,屬於火山齒龍科,生存於侏羅紀早期(托阿爾階)的德國。牠的體型非常小型,約只有4米長。牠的化石只有三根在巴登-符騰堡發現的四肢骨頭。牠的模式種是早侏羅歐姆殿龍(O.

查看 蜥腳下目和歐姆殿龍屬

歐羅巴龍屬

歐羅巴龍屬(屬名:Europasaurus)是種原始大鼻龍類恐龍,屬於蜥腳下目,是種四足草食性恐龍。牠們生存於上侏儸紀啟莫里階的德國北部,地質年代約1億5570萬到1億5080萬年前Holtz, Thomas R. Jr.

查看 蜥腳下目和歐羅巴龍屬

毒癮龍屬

毒癮龍屬(屬名:Venenosaurus)是種相當小型的蜥腳下目巨龍形類恐龍,身長約10公尺。化石分別來自一個成年與幼年個體,發現於猶他州的雪松山脈組的Poison Strip段,年代為早白堊紀的阿普第階。 化石是在1998年由丹佛自然歷史博物館的Anthony DiCroce發現,並在2001年由肯尼思·卡彭特(Kenneth Carpenter)等人所敘述、命名。毒癮龍的正模標本(編號DMNH 40932)包括:頸椎、左肩胛骨、右橈骨、左尺骨、指骨、左恥骨、左右恥骨、蹠骨、人字形骨、以及肋骨。尾椎的近側中段,前部有微凸,後部表面平坦。中段尾椎的神經棘向前傾斜,椎體前後端平坦。 毒癮龍是以發現地為名,venenum在拉丁語裡意為「毒物」,因為Poison Strip的直譯即為「毒物地帶」。而sauros在希臘文裡意為「蜥蜴」。種名則來自化石的發現者Anthony DiCroce的姓氏。.

查看 蜥腳下目和毒癮龍屬

永川龍屬

永川龍屬(学名:Yangchuanosaurus)是一种兽脚类恐龙,生存在晚侏罗纪的中国,化石发现于四川省大山鋪組的上沙溪庙地层,地質年代約為1億6000萬年前。是当时該地的大型掠食動物,外表與體型類似同時代北美洲的異特龍。除了永川龍以外,當地同時代的恐龍還有蜥腳下目的峨嵋龍與馬門溪龍,以及劍龍下目的嘉陵龍、沱江龍、重慶龍。永川龍目前包含兩個種:模式種上游永川龙(Y.

查看 蜥腳下目和永川龍屬

江山龍屬

江山龍屬(學名:Jiangshanosaurus)是蜥腳下目泰坦巨龍類的一屬恐龍,牠們生存於白堊紀早期的阿爾比階,約1億2500萬至1億年前。化石發現於中國浙江省江山市禮賢鄉,包含肩胛骨、脊椎、骨盆、股骨、尾巴。 模式種是禮賢江山龍(J.

查看 蜥腳下目和江山龍屬

汝陽龍屬

汝陽龍屬(學名:Ruyangosaurus)是種蜥腳下目恐龍,化石發現於中國河南省的莽川组,年代屬於白堊紀晚期。模式種是巨型汝陽龍(R.

查看 蜥腳下目和汝陽龍屬

沼澤巨龍屬

沼澤巨龍屬(學名:Paludititan)是蜥腳下目泰坦巨龍類恐龍的一屬,生存於白堊紀晚期的羅馬尼亞西部,約7000萬年前,當時是哈提格島(Haţeg Island)。 化石是一個部分身體骨骼,包含:脊椎、肩胛骨等部位。在2010年,古生物學家Zoltan Csikiego等人將其進行敘述、命名,模式種是P.

查看 蜥腳下目和沼澤巨龍屬

沼澤鳥龍屬

沼澤鳥龍屬(學名: Elopteryx)是手盜龍類恐龍的一屬,化石的狀態破碎,發現於羅馬尼亞,地質年代為上白堊紀的馬斯垂克階早到中期,約7100萬年前到6800萬年前。 模式種是諾普喬氏沼澤鳥龍(E.

查看 蜥腳下目和沼澤鳥龍屬

沉重龍屬

沉重龍屬(學名:Epachthosaurus)是泰坦巨龍類恐龍的一屬,化石發現於南美洲巴塔哥尼亞中部及北部,地質年代屬於上白堊紀。 模式種是E.

查看 蜥腳下目和沉重龍屬

沉重龙类

沉重龙类(学名:Gravisauria)为蜥脚下目的一个演化支。其包含了火山齿龙属和真蜥脚类。Allain, R. and Aquesbi, N. (2008).

查看 蜥腳下目和沉重龙类

波塞東龍屬

波塞東龍屬(屬名:Sauroposeidon)又名蜥海神龍,是蜥腳下目巨龍形類恐龍的一屬,生存於早白堊紀。波塞東龍是種大型四足草食性恐龍,前肢長於後肢,身體形態類似現代長頸鹿。白堊紀的北美洲蜥腳類恐龍已出現數量衰退、體型縮小的跡象,而波塞東龍是北美洲最晚出現的大型蜥腳類恐龍。波塞東龍是目前已知最高的恐龍,經估計有17公尺高;而身長接近30到34公尺,體重被估計為50到60公噸之間。 目前已發現數個標本,正模標本由4個頸椎構成,在1994年發現於美國奧克拉荷馬州,之後在懷俄明州、德州也發現化石與足跡化石,地質年代屬於白堊紀早期,該地區過去是史前墨西哥灣的三角洲。由於之前很少發現該時代的北美洲巨型蜥腳類化石,這些化石曾一度被認為是矽化木。.

查看 蜥腳下目和波塞東龍屬

泰坦巨龍屬

泰坦巨龍(屬名:Titanosaurus)又名巨龍、泰坦龍或偉龍,屬名意為「泰坦的蜥蜴」,是以希臘神話中的早期神祇泰坦巨神為名。泰坦巨龍是種蜥腳下目恐龍,化石是在1877年發現於印度的拉米塔組,地質年代為上白堊紀的馬斯垂克階,並於同年命名Lydekker, R.

查看 蜥腳下目和泰坦巨龍屬

泰坦巨龍類

泰坦巨龍類(Titanosauria),也稱為泰坦龍類、巨龍類、偉龍類,是蜥腳下目的一個多樣性演化支,包括薩爾塔龍與伊希斯龍,也包括一些地球上最重的陸行動物,例如阿根廷龍、潮汐龍;巨體龍被推測體重可達100公噸(雖然存在著許多質疑)。古生物學家以希臘神話中的巨人族泰坦命名這個超科,泰坦神族的地位高於奧林匹斯十二主神。 泰坦巨龍類與腕龍科等相近物種,屬於範圍較大的巨龍形類演化支。.

查看 蜥腳下目和泰坦巨龍類

洛卡龍屬

洛卡龍屬(學名:Rocasaurus)是泰坦巨龍類恐龍的一屬,生存於上白堊紀的南美洲,約8千萬年前。洛卡龍可以生長至8公尺長,是較為小型的蜥腳下目。化石是在2000年發現於阿根廷。模式種是穆氏洛卡龍(R.

查看 蜥腳下目和洛卡龍屬

清秀龍屬

清秀龍屬(學名:Qingxiusaurus)是蜥腳下目泰坦巨龍類的一屬,化石發現於中國廣西,年代為白堊紀晚期。模式種是右江清秀龍(Q.

查看 蜥腳下目和清秀龍屬

湯達鳩龍屬

湯達鳩龍屬(屬名:Tendaguria)是蜥腳下目恐龍的一屬,生存於晚侏儸紀的非洲。 湯達鳩龍的正模標本(編號MB.R.2092.1、MB.R.2092.2)發現於坦尚尼亞湯達鳩山(Tendaguru Hill)東南15公里的Nambango,該地屬於敦達古魯組(Tendaguru Formation),地質年代為晚侏儸紀的啟莫里階或提通階;正模標本由兩個前段背椎所構成,目前存放於柏林自然博物館。湯達鳩龍的脊椎骨是後凹型,與其他蜥腳類脊椎骨的差別在於牠們的神經棘非常矮小,幾乎不存在;這些神經棘並未構成骨頭的的大部分,也沒提昇棘弓(Neural arch)的高度,橫突(Transverse processes)並未連續,而軸肌可能轉而連接到橫突的背部表面。 湯達鳩龍是種高度衍化的蜥腳下目恐龍,目前並不清楚牠們與其他蜥腳類恐龍的關係;但一個頸椎(Cervical vertebra)顯示出牠們與圓頂龍的相似處。 湯達鳩龍是種大型蜥腳下目恐龍,身長被證實約20公尺長。模式種是坦尚尼亞湯達鳩龍(T.

查看 蜥腳下目和湯達鳩龍屬

溝椎龍屬

溝椎龍屬(學名:Bothriospondylus)是腕龍科恐龍的一屬,生活於晚侏羅紀的歐洲。成年溝椎龍估計可達15-20公尺長,介於腕龍與側空龍之間。 模式種是B.

查看 蜥腳下目和溝椎龍屬

溫頓巨龍屬

溫頓巨龍屬(學名:Wintonotitan)是一屬巨龍形類恐龍,化石發現於澳洲的下白堊紀地層。目前只有幾個顱後骨骼的化石被發現。.

查看 蜥腳下目和溫頓巨龍屬

潮汐龍屬

潮汐龍屬(學名:Paralititan)是種大型泰坦巨龍類蜥腳下目恐龍,化石被發現於埃及的拜哈里耶組,該地層屬於上白堊紀的海岸沉積層。這些化石是從1935年以來,拜哈里耶組首度發現的四足總綱動物。潮汐龍的肱骨長達1.69公尺,比任何已知白堊紀的蜥腳類恐龍還長。當地的屍體被保存於由潮汐帶來的沉積層,這些沉積層包含了紅樹林植被的化石。潮汐龍所棲息的紅樹林生態系統,位於古地中海的南岸。潮汐龍是第一種被證實存活在紅樹林生態環境的恐龍。 目前對於潮汐龍的所知甚少,所以很難去估計潮汐龍的正確體型大小。然而有限的化石顯示,潮汐龍是目前所發現最巨大的恐龍之一,體重被估計有59公噸Burness, G.P.

查看 蜥腳下目和潮汐龍屬

澳洲南方龍屬

澳洲南方龍屬(學名:Austrosaurus),又名澳洲龍,是蜥腳下目恐龍的一個屬,生活於上白堊紀的澳洲昆士蘭省中西部,距今約9800萬-9500萬年前。.

查看 蜥腳下目和澳洲南方龍屬

朱特龍屬

朱特龍屬(學名:Iuticosaurus)是下白堊紀的一屬恐龍。牠是屬於蜥腳下目的泰坦巨龍類,生存於當時的歐洲。 模式種凡登朱特龍(I.

查看 蜥腳下目和朱特龍屬

戈壁巨龍屬

戈壁巨龍屬(學名:Gobititan)是蜥腳下目恐龍的一屬,生存於下白堊紀的中國。牠的化石是一個部份身體骨骼,包括脊椎及一根部份四肢骨頭,被推論是基礎泰坦巨龍類恐龍。 模式種是神州戈壁巨龍(G.

查看 蜥腳下目和戈壁巨龍屬

星牙龍屬

星牙龍屬(學名:Astrodon)是種大型草食性恐龍,屬於蜥腳下目,是腕龍的近親,生活於下白堊紀的美國東部。根據地層所含孢粉型態的年代測定,發現星牙龍是生活於阿普第階到阿爾比階之間,距今約1億1200萬年前。成年的星牙龍估計身長約15.2到18.3公尺長,頭部可高舉至多於9.1公尺高。.

查看 蜥腳下目和星牙龍屬

春雷龍屬

春雷龍屬(屬名:Suuwassea)意為「古代的雷聲」,是蜥腳下目梁龍超科的一屬,化石發現於美國蒙大拿州的莫里遜組,年代為上侏儸紀。這些化石是在1999年到2000年的挖掘活動中挖掘出來的,並由J.D. Harris與彼得·達德森(Peter Dodson)在2004年所敘述。這些關節脫落的化石是部份骨骸,包括部分脊椎與四肢骨頭。 因為化石發現於美國原住民的阿布薩羅卡族的古代領地,因此春雷龍是以該族語言中的Suuwassa為名,意為「春天的第一道雷聲」,suu意為「雷聲」,而wassa意為「古代」。種名emilieae是以挖掘活動的贊助者為名。 春雷龍是種基礎梁龍超科恐龍,身長估計為14到15公尺,牠們的頭顱骨與脊軸與叉龍科、梁龍科相比較為原始,而不能歸類於這兩個演化支。這種草食性恐龍與叉龍科的差別在於未癒合固定的額骨,與梁龍科的差別在枕骨大孔(Foramen magnum)周圍骨頭的排列方式,但春雷龍與梁龍科擁有較多的相似處。 相較於莫里遜組南部所發現的大型動物,埃米莉春雷龍與其他莫里遜組北部的中等蜥腳下目化石發現於同一時期。這些體型上的差異可能導因於森丹斯海在中侏儸紀時期往北延伸。一個蜥腳下目的系統發生學研究對叉龍科與梁龍科的自新徵提出懷疑,認為這些特徵可能是不同科所保有的不同祖徵。叉龍科所保有的勞亞大陸梁龍超科特徵,也增加了梁龍超科祖先同時起源於勞亞大陸與岡瓦納大陸的可能性。.

查看 蜥腳下目和春雷龍屬

昆明龙

昆明龍(學名:"Kunmingosaurus")是原始蜥腳下目恐龍的一屬,生存於侏羅紀早期的中國。牠的化石是在1954年發現於中國雲南省的下祿豐組,包含骨盆、後肢、脊椎。但由於沒有經過正式研究、描述,所以目前的狀態是無資格名稱。 模式種是武定昆明龍("K.

查看 蜥腳下目和昆明龙

海特蘭龍屬

海特蘭龍屬(學名:Khetranisaurus)是蜥腳下目泰坦巨龍類恐龍的一屬,化石發現於巴基斯坦俾路支省,地質年代屬於白堊紀晚期。 模式種是巴爾坎海特蘭龍(K.

查看 蜥腳下目和海特蘭龍屬

新牙龍屬

新牙龍屬(學名:Neosodon)是蜥腳下目圖里亞龍類的一屬恐龍,生存於晚侏羅紀提通階末期的法國加來海峽省。新牙龍沒有被正式命名種小名,但模式種的先驅新牙龍(N.

查看 蜥腳下目和新牙龍屬

新蜥腳類

新蜥腳類(学名:Neosauropoda)是個蜥腳下目的单系群演化支,由阿根廷古生物学家何塞·波拿巴于1986命名。其目前的定义为:包含护甲萨尔塔龙、长梁龙及其他与其为共同祖先的直系后代。新蜥脚类主要分成两大类:梁龙超科和大鼻龙类。新蜥脚类出现于晚侏罗纪,直到于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灭绝,其包含了主要的蜥脚下目恐龙,如迷惑龙属、腕龙属和梁龙属。 除此之外,还有大型的阿根廷龙属和波塞东龙属。 当波拿巴首次命名新蜥脚类时,他将其描述为包含侏罗纪晚期的蜥脚下目的演化支。而新蜥脚类的确出现在侏罗纪时期,直到白垩纪晚期灭绝。新蜥脚类后来由Upchurch、Paul Sereno和Jeffrey A.

查看 蜥腳下目和新蜥腳類

新沃克博物馆

新沃克博物馆和艺术画廊,是一所位于英国莱斯特市新沃克街的博物馆,离莱斯特市中心不远。建于1849年,新沃克博物馆是英国最早成立的公共博物馆之一,其展品涵盖科学与人文艺术领域,富有国际色彩的同时兼具本地风情。博物馆原建筑由双轮双坐马车的设计者乔瑟夫·汉森所设计,曾经历过数次扩建,最近的一次是在2011年。.

查看 蜥腳下目和新沃克博物馆

斑龍屬

斑龍屬(屬名:Megalosaurus)又名巨龍、巨齒龍,屬名在希臘文意為「巨大的蜥蜴」,斑龍是種大型肉食性恐龍,生存於中侏儸紀巴通階的歐洲(英格蘭南部、法國、葡萄牙),約1億6600萬年前。斑龍是最早以科學方式敘述、命名的恐龍。.

查看 蜥腳下目和斑龍屬

文雅龍屬

文雅龍屬(學名Abrosaurus)是大鼻龍類恐龍的一個屬,生活在中侏羅紀的現今亞洲,化石是在中國四川省的大山鋪地層發現的。牠的名字來自古希臘語的「αβρος」和「σαυρος」,意即「精緻的蜥蜴」。如同其他蜥腳下目的恐龍,文雅龍是四足的草食性恐龍,但體型卻略為小型,身長不大於9米長。牠的頭呈方型,在頭頂上有高出的拱形物,以包含鼻孔。.

查看 蜥腳下目和文雅龍屬

扶綏龍屬

扶綏龍屬(屬名:Fusuisaurus)意為「扶綏蜥蜴」,是種蜥腳下目恐龍,生存於早白堊紀的中國。扶綏龍的化石是破碎的顱後骨骸,是在2001年發現於中國廣西的那派組(Napai Formation)地層,包含左腸骨、左恥骨、尾椎前部、大部分肋骨、以及左股骨尾端。扶綏龍被敘述成一種基礎巨龍形類恐龍。 模式種是趙氏扶綏龍(F.

查看 蜥腳下目和扶綏龍屬

拖尼龍屬

拖尼龍屬(屬名:Tornieria)是種蜥腳下目恐龍,生存於晚侏儸紀的坦尚尼亞。拖尼龍擁有非常複雜的分類歷史。.

查看 蜥腳下目和拖尼龍屬

拉布拉達龍屬

拉布拉達龍屬(屬名:Laplatasaurus)是種泰坦巨龍類恐龍,生存於白堊紀晚期(坎潘階)的南美洲。 在1927年,德國古生物學家弗雷德里克·馮·休尼博士(Friedrich von Huene)首次提及這個名稱,但當時沒有經過正式研究的敘述,所以當時是個無資格名稱(Nomen nudum)。在1929年,馮·休尼將這些化石正式敘述、命名,模式種是Laplatasaurus araukanicus,屬名意為「拉普拉塔蜥蜴」,種名則是衍生於馬普切人的別名「Auracanos」。 同樣在1929年,馮·休尼則在文獻裡提到"L.

查看 蜥腳下目和拉布拉達龍屬

拉伯龍屬

拉伯龍屬(學名:Lapparentosaurus)又名拉巴倫特龍,是一屬侏羅紀中期的恐龍。牠是屬於腕龍科,且與腕龍、長頸巨龍是近親。牠的化石發現於馬達加斯加。 在19世紀末,馬達加斯加的馬任加盆地(Majunga Basin)發現一些化石,來自於伊薩魯第三組(Isalo III Formation),地質年代相當於侏儸紀的提通階。在1894年,理查德·莱德克(Richard Lydekker)將這些化石歸類於溝椎龍的新種,B.

查看 蜥腳下目和拉伯龍屬

怪味龍屬

怪味龍屬(屬名:Tangvayosaurus)是蜥腳下目恐龍的一屬,生存於下白堊紀的阿普第階到阿爾比階,化石發現於寮國沙彎拿吉市的Grès Supérior地層。怪味龍是種基礎泰坦巨龍類恐龍,目前僅發現兩、三個個體標本。 正模標本(編號TV4-1到 TV4-36)由部分骨盆、數個背椎、一節尾椎、肋骨、以及肱骨所構成。另一個標本包含了38個尾椎、一個頸椎、以及大部分的後肢。模式種是Tangvayosaurus hoffeti,是由Ronan Allain所率領的研究團隊在1999年所敘述、命名。同時,Allain等人也提到發現於同一地層的泰坦巨龍的一種(Titanosaurus falloti),他們根據部分股骨與尾椎,將T.

查看 蜥腳下目和怪味龍屬

普爾塔龍屬

普爾塔龍屬(屬名:Puertasaurus)為蜥腳下目泰坦巨龍類恐龍的一屬,生存在白堊紀晚期的阿根廷巴塔哥尼亞。模式種是瑞氏普爾塔龍(P.

查看 蜥腳下目和普爾塔龍屬

亦称为 真蜥腳亞目,蜥腳類。

安第斯龍屬寶天曼龍屬富塔隆柯龍屬尼日爾龍屬岡瓦納巨龍屬岩盔龍類峨山龍 (Oshanosaurus)峨山龍 (消歧義)峨嵋龍屬峨嵋龍科峴山龍屬川街龍屬巧龍屬巨太龍屬巨盜龍屬巨體龍屬巨龍巨龍形類巨龍科巨龍超科巨腳龍屬巴基龍屬巴塔哥尼亞龍屬巴羅莎龍屬帝鱷屬布羅希龍屬布萬龍屬丘布特龍屬三巴龙三角區龍屬三角龍屬九台龍屬久野濱龍亞特拉斯龍屬亞馬遜龍屬亞洲龍屬人类灭绝之后的动物伊希斯龍屬伊森龍屬伊斯的利亞龍屬似傾齒龍屬似鯨龍屬似鵜鶘龍屬弗克海姆龍屬何信祿龍屬侏罗纪依潘龍屬侧空龙微齒龍德克薩斯龍屬德魯斯拉龍屬德林克龍屬德拉帕倫特龍屬德曼達龍屬後凹尾龍屬俾路支龍屬土巴龍圣约翰河怪物地爪龍屬圖里亞龍屬圖里亞龍類北方龍屬圓頂龍屬圓頂龍科包魯巨龍屬利加布龍屬利奧尼拉龍屬利邁河龍屬分支龍屬切布龍屬嘉峪龍屬哥打龍屬優肢龍屬優腔龍屬內烏肯龍屬公平龍屬六榜龍屬元謀龍屬克拉美麗龍屬克拉瑪依龍屬副櫛龍屬剑龙亚目勞亞龍形類勞爾哈龍屬皺尾龍屬短頸潘龍屬石樹溝組火山齒龍屬火山齒龍科獸腳亞目珙縣龍屬砂龍屬祖父板龍屬福井巨龍屬禽龍屬秦嶺龍屬穆耶恩龍屬簡棘龍屬米拉加亞龍屬糙節龍屬納摩蓋吐龍屬納摩蓋吐龍科納拉姆布埃納巨龍屬索諾拉龍屬細長龍屬約巴龍屬綦江龍屬真蜥腳類烏貝拉巴巨龍屬瑞拖斯龍屬瑪君龍屬生命演化历程甲龙亚目無曲尾龍屬異特龍屬異波塞東龍屬畸形龍屬特維爾切龍屬特暴龍屬特提斯鴨嘴龍屬益州龍盎格魯波塞東龍盤足龍屬盤足龍科盾鱷屬瀾滄江龍銀龍屬莫阿布龍莫里尼龍屬鞭尾類達瑪拉龍華北龍屬華陽龍屬萊姆帕拉佛龍屬萊森龍屬萊氏龍屬鐮刀龍超科非洲獵龍屬蝰神龍屬蝴蝶龍屬蠻龍屬頜齒類風神龍屬風神龍科馬薩卡利神龍屬馬門溪龍屬馬門溪龍科馬扎爾龍屬馬拉威龍屬馬拉圭龍屬馬普龍角鼻龍科马迪迪怪物詹尼斯龍屬諾爾龍諾普喬椎龍屬高龍屬高棘龍屬高橋龍屬魔克拉-姆邊貝鯨龍屬鯨龍科貝里肯龍屬貧齒鱷費爾干納龍屬鳥面龍鳥面龍 (疑名)鳥腳亞目資中龍屬鴨嘴龍科超龍屬鷲龍屬 (蜥腳下目)軟骨龍屬黃河巨龍屬黑山龍屬黑丘龍屬黑丘龍科黑水龍屬鼠龍屬載域龍屬齊碎龍屬龍腳下目迪亞曼蒂納龍屬迷惑龍屬近蜥龍屬近蜥龍科近蜥龍類蜥結龍屬蜥足龍蜥臀目蜥腳形亞目露絲娜龍屬蜀龍屬阿爾布期阿爾哥龍屬阿瑪加鱷阿達曼提龍屬阿馬加龍屬阿馬格巨龍屬阿根廷龍屬阿比杜斯龍屬阿拉果龍屬阿拉摩龍屬蘇尼特龍屬蘇萊曼龍屬薩帕拉龍屬薩爾塔龍屬薩爾塔龍科門多薩龍屬闊步龍屬葡萄園龍屬葡萄牙巨龍蒙古龍屬鄖縣龍鄂托克龍屬重龍屬自貢龍屬自貢恐龍博物館里奧哈龍屬里奧哈龍科釜慶龍屬金山龍屬金沙江龍屬長生天龍屬長頸巨龍屬腕龍屬腕龍科酋龍屬艾爾雷茲龍屬難覓龍屬雪松龍屬雲南龍屬雷尤守龍屬雷巴齊斯龍屬雷巴齊斯龍科雷前龍屬雷龍雷腳龍屬蛇頸龍亞目雙腔龍屬通安龍屬耆那龍屬虛骨龍類Sauropoda柏利連尼龍屬柏柏爾龍屬掠食龍屬林孔龍屬林孔龍類恐爪龍屬恐龍文藝復興恐龙恐龙化石恐龙皮肤恐龙生理学恐梁龍屬恐手龍屬杏齒龍屬東北巨龍屬東陽巨龍屬板龍類杉山龍栉龙属梁龍屬梁龍科梁龍超科棘刺龍屬棘龍屬楚雄龍屬極龍屬橋灣龍屬歐姆殿龍屬歐羅巴龍屬毒癮龍屬永川龍屬江山龍屬汝陽龍屬沼澤巨龍屬沼澤鳥龍屬沉重龍屬沉重龙类波塞東龍屬泰坦巨龍屬泰坦巨龍類洛卡龍屬清秀龍屬湯達鳩龍屬溝椎龍屬溫頓巨龍屬潮汐龍屬澳洲南方龍屬朱特龍屬戈壁巨龍屬星牙龍屬春雷龍屬昆明龙海特蘭龍屬新牙龍屬新蜥腳類新沃克博物馆斑龍屬文雅龍屬扶綏龍屬拖尼龍屬拉布拉達龍屬拉伯龍屬怪味龍屬普爾塔龍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