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藏南地區

指数 藏南地區

藏南地區是中印边界东段的一個爭議地區,面积约为6.5万平方公里,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侧。該地區之西是不丹領土,之東是緬甸,向南是印度的阿薩姆邦和那加蘭邦,向北為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自治区的實際控制地區。 印度与中国的实际控制区以英藏西姆拉會議劃定的「麦克马洪线」為分界線,中國和印度均宣稱對該地區擁有主權。目前該地區處於印度實際控制之下,藏南地區即為阿鲁纳恰尔邦的大部分的地区。西藏流亡政府的精神領袖十四世達賴喇嘛亦承認印度對阿魯納恰爾邦的主權,將其排除在「大藏區」之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不承認該邦的合法性,並將藏南地區其歸入西藏自治區的山南市错那县、隆子县以及林芝市墨脱县、察隅县。 藏南地区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侧、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的山南市、林芝市,包括了西藏自治区的错那、隆子、墨脱、察隅四县的大部分及郎县、米林两县少许国土。藏南地区在夏季,由于迎着从印度洋上吹送来带着大量水分和热量的西南季风,这里温暖而多雨,年平均降水在9000毫米以上,是世界上降水量最大的地区之一,可种植许多亚热带作物,肥沃得有西藏的“江南”之称。.

目录

  1. 71 关系: 博嘎尔方言印度印度229国道印度外交墨脱县大西藏地區安娇县察隅河小熊猫上苏班西里县上桑朗县不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中华人民共和国疆域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中印領土爭議區域中印边境战争中國共和政體地方政權列表中国地理中国电子普通护照争议中国行政区划中国边界线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东桑朗县世界主權爭端領土列表帕普派尔县下迪邦山谷县下苏班西里县乔奈库朗库美县克羅語克钦邦玉麦乡 (隆子县)穆尔贡塞莱格第十三世達賴喇嘛第十四世达赖喇嘛第六世达赖喇嘛運頓多吉白领土西藏 (消歧義)西藏历史西藏独立运动西藏问题西藏自治区各地市面积列表西里古里走廊西桑朗县鲁西特县麦克马洪线达旺地区... 扩展索引 (21 更多) »

博嘎尔方言

博嘎尔方言又称博嘎尔语(博嘎尔語: ),是崩尼-博嘎尔语在中国境内(未包括藏南地区)的三个方言(语言)之一。.

查看 藏南地區和博嘎尔方言

印度

印度共和国(भारत गणराज्य,;Republic of India),通称印度(भारत;India),是位于南亚印度次大陆上的国家,印度面积位列世界第七,印度人口众多,位列世界第二,截至2018年1月印度拥有人口13.4亿,仅次于中国人口的13.8亿,人口成長速度比中國還快,预计近年将交叉。是亚洲第二大也是南亚最大的国家,面积328万平方公里(实际管辖),同时也是世界第三大(购买力平价/PPP)经济体。 印度并非单一民族及文化的国家。印度的民族和种族非常之多,有“民族大熔炉”之称,其中印度斯坦族占印度总人口的大约一半,是印度最大的民族。印度各个民族都拥有各自的语言,仅宪法承认的官方语言就有22种之多,其中印地语和英语被定为印度共和国的联邦官方语言,并且法院裁定印度没有国语。英语在印度非常流行,尤其在南印地位甚至高于印地语,但受限于教育水平,普通民众普遍不精通英语。另外,印度也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世界4大宗教其中的佛教和印度教都源自印度。大部分印度人信仰印度教。伊斯兰教在印度也有大量信徒,是印度的第二大宗教,信教者约占印度的14.6%(截至2011年,共有约1亿7千7百万人)。伊斯兰教是在公元8世纪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而传播到印度的。公元10世纪后,北印的大多数王朝统治者都是信奉伊斯兰教的,特别是莫卧儿王朝。印度也是众多正式和非正式的多边国际组织的成员,包括世界贸易组织、英联邦、金砖五国、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和不结盟运动等。 以耕种农业、城市手工业、服务业以及其支撑产业为主的部分行业已经相对取得了进展。除了民族文化与北方地形的丰富使印度旅游业颇受欢迎之外,由于时差,大批能说英语的人才也投入外包行业(即是外国企业把客户咨询,电话答录等等服务转移到印度)。另一方面,宝莱坞电影的文化输出在英语圈乃至全球的影响力不亚于世界主流。同时印度还是很多专利过期药物的生产地,以低价格提供可靠的医疗。近年来,印度政府还大力投资本国高等教育,以利于在科学上与国际接轨,例如自主太空研究、南亚半岛生态研究等等。印度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是美国、欧盟、日本、中国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查看 藏南地區和印度

印度229国道

印度229国道 (NH 229)是一条完全修建在与中国有领土争议的阿鲁纳恰尔邦(中国称为藏南地区)的国道,全程1090 km,起点是达旺县首府达旺,终点是东桑朗县首府巴昔卡,沿途经过西卡门县首府邦迪拉、东卡门县首府色帕、下苏班西里县首府济罗、上苏班西里县首府达波里约、西桑朗县首府阿朗等,至巴昔卡以后与印度52国道相衔接。是一条由西向东几乎横向贯穿阿鲁纳恰尔邦的公路交通大动脉,在军事等方面的战略意义不言而喻。.

查看 藏南地區和印度229国道

印度外交

印度共和国是世界人口第二大国,也是世界增长最快的经济实体之一。印度被普遍看作是一个大国和一个潜在超级大国。由于日益增长的国际影响力,印度在全球事务也扮演了主要角色。 冷战时期,印度通过一项新的外交政策,不与任何大国集团结盟。但是,印度发展同苏联的密切关系,并得到了广泛的军事支持。冷战的结束大大影响了印度的外交政策。印度目前执行东望政策,旨在加强与美国,中国,欧盟,日本,以色列,拉丁美洲和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外交和经贸关系。印度同非洲联盟,英联邦国家以及阿拉伯世界也有着紧密的联系。印度仍然与俄罗斯保持着密切的军事联系。 印度积极参与各项联合国维和任务。目前,印度是联合国第三大的部队派遣国,并且正在努力争取成为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

查看 藏南地區和印度外交

墨脱县

墨脱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自治区林芝市下属的一个县。墨脱藏语中意思是“花朵”。面积31395平方公里(該縣南部2.4万平方千米地區為印度實際佔領,划入“阿鲁纳恰尔邦”),主體居民為珞巴族,使用語言為珞巴語,文字通用藏文書寫,2003年人口1万人。邮政编码860700,县政府驻墨脱镇。該縣被麥克馬洪線一分為二,麥克馬洪線以南地區為印度實際佔領,邊界問題仍未解決。目前,中国控制的最南端行政点是背崩乡西让村。.

查看 藏南地區和墨脱县

大西藏地區

大西藏地区是西藏流亡政府定義的「西藏」地方,面積達240萬平方公里,相當于現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分之一的的面積。.

查看 藏南地區和大西藏地區

安娇县

安娇县,印度在“阿鲁纳恰尔邦”所设的一个县,位于藏南地区,为中印争议领土,目前由印度实际控制。中国方面则划归西藏自治区。总面积6,190平方公里,总人口21089(2011年,据印度方面统计资料)。.

查看 藏南地區和安娇县

察隅河

察隅河,是魯希特河上游中国境內河段的名稱。它由西藏自治区林芝市东部流入中国与印度争议的印度阿鲁纳恰尔邦东部,下游稱為魯希特河,最後汇入布拉马普特拉河。 察隅河主流桑曲源于德母拉山,海拔5474米,向东南经察隅县向西,与西支贡日嘎布曲汇流后向南流入中印争议的藏南地区,长295千米。察隅河主流桑曲长178千米,西支贡日嘎布曲长170千米。河流流域面积为6780平方千米。河流下游为印度实际控制,海拔较低,气候条件较好,为农耕区。.

查看 藏南地區和察隅河

小熊猫

小熊猫(学名:Ailurus fulgens),也叫红熊猫,是一种小型的哺乳动物,原产于喜马拉雅山脉东部和中国的西南地区,由于野外成年生存数量预估不足10000只,其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归为瀕危物种。尽管小熊猫受到其范围内国家的法律保护,但是面临栖息地消亡、繁殖断裂、以及近交衰退的种种威胁,其数量仍在不断减少。 小熊猫比家猫略大,有着红褐色的皮毛,一条长而蓬松的尾巴,且由于其前肢较短,步态摇摆蹒跚。它主要以竹子为主食,但也会杂食禽蛋、鸟类、昆虫和小型哺乳动物。虽然多数动物园将它们群体饲养,但是在野外自然条件下它是一种,黄昏到黎明是其主要活动期,而白天大部分时间处于。 小熊猫是唯一的小熊猫属和小熊猫科的生物物种。它最开始被列为浣熊科和熊科,但生物系统研究结果,为小熊猫科目的分类学提出了有力支持,证明小熊猫和臭鼬、鼬和浣熊同属鼬超科。小熊猫有两类亚种,它与大熊猫并不具备密切的相关性。.

查看 藏南地區和小熊猫

上苏班西里县

上苏班西里县(英语:Upper Subansiri district),印度在“阿鲁纳恰尔邦”所设的一个县,位于藏南地区,为中印争议领土,目前由印度实际控制。中国方面则划归西藏自治区。总面积7,032平方公里,总人口83205(2011年,据印度方面统计资料)。 Category:阿鲁纳恰尔邦行政区划.

查看 藏南地區和上苏班西里县

上桑朗县

上桑朗县(英语:Upper Siang district),印度在“阿鲁纳恰尔邦”所设的一个县,位于藏南地区,为中印争议领土,目前由印度实际控制。中国方面则划归西藏自治区错那县。总面积6,188平方公里,总人口35289(2011年,据印度方面统计资料)。.

查看 藏南地區和上桑朗县

不丹

不丹王国(;),通称不丹,清朝史籍稱布魯克巴 ,是位于中国和印度之间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南坡的一个南亚内陆国。不丹西接印度的锡金邦,与尼泊尔相隔,南部与印度的西孟加拉邦和阿萨姆邦接壤。不丹的首都及最大城市为廷布。在宗卡语中,不丹被称为“主域”,意为雷、龍之地。「不丹」一名来自梵语「भोट-अन्त」(IAST转写:Bhoṭa-anta)一词的转写,意思是「吐蕃的终结」,暗示不丹是位于西藏文化能够传递的最南端Taylor, Isaac.

查看 藏南地區和不丹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称「中国」,是位於东亚的社会主义国家,首都位于北京。中国領土面積約96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纯陸地面積第二大、陸地面積第三大、總面積第三大或第四大的國家,當中劃分為23個省份、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 中國地势西高东低而呈現三级阶梯分布,大部分地区属于溫帶、副熱帶季风气候,地理景致與氣候型態丰富多樣,有冰川、丹霞、黃土、沙漠、喀斯特等多种地貌杜蕙.

查看 藏南地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是關於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實施的外交政策和其歷史,中国政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尊严;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谋求同世界各国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推动建立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宣称外交以建立一个强大与统一的中国为目标,并应在世界上有广泛影响力。由于中華人民共和國至今并未经历政黨輪替,其社会意识形态(指导思想)也一直呈现一元及权威的形态,所以中国的外交政策有很好的连续性。 中華人民共和國一贯反对與其有外交關係的國家與中華民國政府、西藏流亡政府和東突組織建立任何關係或與其代表會面,視之為干涉內政。.

查看 藏南地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

中华人民共和国疆域

中华人民共和国所主张的领土面积达960多万平方公里,實際統治領土則約957萬平方公里,兩者均居全球第三位,其中领陆面积为世界第二位;主张领海面积为473万平方公里。陆界长22,457公里,從東北部到南部,与以下14国依次接壤: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大陆海岸线18,000公里,沿海岛屿有5400多个,总面积3.87万平方公里。根据官方主张,中华人民共和国领陆疆域图呈“雄鸡”形状,若加上领海则呈“火炬”形状。.

查看 藏南地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疆域

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

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發給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供其出入國(边)境和在國(境)外旅行或居留時證明其國籍和身份的旅行證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分为外交護照、公務護照、公务普通护照、普通護照、香港特别行政区护照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护照。普通護照的持有者应拥有中国户籍或者是居住在國外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具有中國國籍的香港居民及澳門居民不得申領中華人民共和國普通護照,應申領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護照或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護照。臺灣居民如符合一定条件,可向中華人民共和國相关机构及驻外使领馆申请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 据中国公安部2012年统计,约3800万的中国公民持有普通护照,占当时全国人口的2.82%。公安机关年均签发普通护照的数量由90年代中期的100万本跃升至1000万本,且仍以每年近20%的增长率递增。在2014年,中国签发了1600万本普通护照,居世界第一,高于美国(1400万)和印度(1000万)。截止2016年,约1.2亿中国公民持有普通因私护照。.

查看 藏南地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

中印領土爭議區域

中印領土爭議區域可以指:.

查看 藏南地區和中印領土爭議區域

中印边境战争

中印边境战争(Sino-Indian War,भारत-चीन युद्ध Bhārat-Chīn Yuddh)是1962年10月20日至11月21日发生在中国和印度之间的一场边境战争。在中国也被称为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 中国与印度的边界约2000公里,分西、中、东三段。这场战争在西段和东段同时进行,又以东段由印度实际控制的“”(中国称为“藏南地区”)为主战场。由于战场处于高海拔地区,環境惡劣,雙方都有后勤補給困难的問題。中國在取得胜利目標後即撤回,印度则重新佔領絕大部分中印爭議地區,兩國皆宣布勝利。这场战争给印度造成了很大的阴影,并影响着中印关系的深入发展,并且对中苏和中美关系的走向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查看 藏南地區和中印边境战争

中國共和政體地方政權列表

中國共和政體地方政權列表,主要列出中国的地区性独立于中央政府,采用的是共和政体的政权。.

查看 藏南地區和中國共和政體地方政權列表

中国地理

中國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国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位居世界第三位(在美国之前或之后,参见国家面积列表)。其中陆地面积为世界第二,仅次于俄罗斯。 中国疆域东西跨越62度、五个时区,约5200公里,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也有“最东端是黑瞎子岛中国控制区”的说法),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中国大陆使用统一的“北京时间”;南北跨越近50度,约5500公里。从北到南濒临的海洋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岛屿约有5000多个,绝大部分分布在长江口以南的海域;最南端的为南海南部的曾母暗沙;最大的群岛为舟山群岛;山东半岛为最大的半岛,其次为辽东半岛;渤海和琼州海峡为中国的内海;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公里。中华人民共和国实际管轄22个省、5个自治区和4个直辖市,另外还有2个特别行政区,位于西北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单位。 由于疆域的宽广和地理的大跨度,中国几乎囊括了所有地形,包括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和沙漠等。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自西而东,逐级下降;平原少,山地多,陆地高差悬殊。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陆地面积的67%,盆地和平原约占陆地面积的33%。山地和高原多集中于西部地区。海拔500公尺以下的地区仅占全国面积的16%,海拔1000公尺以上的高达65%,全世界8000公尺以上的12座山峰中国就有7座;山脉多呈东西和西北一东南走向,主要有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喜马拉雅山、阴山、秦岭、南岭、大兴安岭、长白山、太行山、武夷山和横断山等山脉,与尼泊尔交界的喜马拉雅山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公尺,为世界第一高峰,位于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海拔-155米为最低点。中国的四大高原分别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青藏高原为最大的高原;四大盆地分别为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和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为面积最大的盆地,柴达木盆地为最高的盆地;三大平原分别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北平原为最大的平原。荒漠主要分布于西部地区,塔克拉玛干沙漠为中国面积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最大的流动沙漠。 中国陆地的河流、湖泊众多,但它们主要属于太平洋海洋水系,这决定了水流向东的基本走向;其次为西南部部分区域属于印度洋水系,西部部分地区存在内陆独立水系;西北部几条河流属于北冰洋水系。河流分为外流河与和内流河,南部、东部和北部河流均为外流河,南方河流水流量大,水位季节变化较小,汛期较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北方除黑龙江等少数河流外,河水的流量小,水位季节变化规汛期较短,含沙量大。内流河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塔里木河为中国最大内流河。长江、黄河和珠江分别为中国第一、二和三大河流,其中长江为世界第三大河流。中国湖泊众多,主要分布于南部和西部,五大淡水湖泊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和巢湖均分布于长江流域;青海湖为面积最大的湖泊,也是最大的咸水湖,纳木错为第二大咸水湖。 秦岭-淮河构成的连线为中国南方与北方的地理与气候的分界线,但人们习惯上以长江作为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由于地形和位置差异,大致分为三大自然区,一是以流水作用为主的东部季风湿润区,二是以风蚀、冰蚀与流水作用为主的西北干旱区,三是以冰冻、风蚀作用为主的青藏高原高寒区。.

查看 藏南地區和中国地理

中国电子普通护照争议

中国电子普通护照争议是指20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启用电子普通护照后,其内页的地图和风景图案所引发周边邻国抗议的事件。.

查看 藏南地區和中国电子普通护照争议

中国行政区划

中国行政区划,历代多有所变更。而且除了中原王朝外,往往还同时存在着許多边疆民族建立的政权,其行政区划制度各不相同。.

查看 藏南地區和中国行政区划

中国边界线

位于广东省珠海市的边界看守亭 模拟中俄边境内蒙古满洲里口岸的模型 中俄边境满洲里铁路口岸 中国边界线即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周边国家或地區相接壤的边界线。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边界线长22000多公里(目前仍有争议),是世界上陆地边界线最长的国家;实际管辖领土与朝鲜、俄罗斯、蒙古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和越南14个国家的实际管辖领陆接壤。陆地边界从东北至西南逆时针依次有:中朝边界、中俄边界东段、中蒙边界、中俄边界西段、中哈边界、中吉边界、中塔边界、中阿边界、中巴边界(实际控制区)、中印边界西段、中段(实际控制区)、中尼边界、中印边界锡金段、中不边界、中印边界东段(实际控制区)、中缅边界、中老边界、中越边界。 其中,中印边界西段、中不边界和中印边界东段,三段实际存在领土争议。近代以来,出于种种原因,中国与邻国的边界线始终未能正式勘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中国与当时的11个邻国的边界均为未定界线。1960年代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已与14个邻国中的12个国家勘定陆地边界线。同时也积极地与剩下的2个未签订边界条约的邻国--不丹与印度,协商边界。香港主權移交、澳門主權移交之前还与英国、葡萄牙两国殖民地及海外省相接壤。.

查看 藏南地區和中国边界线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為代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和地方國家機關的總稱。 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在北京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成立。並於1954年9月27日頒布首部憲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為中國最高国家權力機關,設有常務委員會;主要行使立法權,並選出國家元首(國家主席)、行政机关(國務院)、軍事機關(中央軍事委員會)、监察机关(国家监察委员会)、审判机关(最高人民法院)、檢察機關(最高人民檢察院)等机构。國家主席為禮儀性和象徵性虛位國家元首,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共同行使國家元首的職權。中國現任國家主席為習近平,並因同時擔任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和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而為最高領導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首腦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暨國務院總理的李克強,他和4名國務院副總理、國務委員、各部門及委員會負責人主持國家最高行政機關國務院(中央人民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結構採分權制,依照憲法分別在各省(自治区、直轄市)、地级市(自治州)、縣(县级市、市轄區、旗)、鄉(民族鄉、鎮)設立人民代表大會,产生本级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由民主選舉產生,並對人民負責與受人民監督。選舉採分階段進行,在鄉鎮級、區縣級舉辦直接選舉.

查看 藏南地區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

东桑朗县

东桑朗县(英语:East Siang district),印度在阿鲁纳恰尔邦所设的一个县,位于藏南地区,为中印争议领土,目前由印度实际控制。中国方面则划归西藏自治区错那县。总面积4,005平方公里,总人口99019(2011年,据印度方面统计资料)。.

查看 藏南地區和东桑朗县

世界主權爭端領土列表

世界主權爭端領土列表列出世界上存在主权争议的地区。边界争端根据成因可分为位置性的边界争端(Positional Boundary Disputes)和领土性的边界争端(Territorial Boundary Disputes),前者因已签订条约文本的缺陷而形成纷争,后者为在达成边界条约之前围绕边境领土主权发生的争论。.

查看 藏南地區和世界主權爭端領土列表

帕普派尔县

帕普派尔县(Papum Pare district),印度在“阿鲁纳恰尔邦”所设的一个县,位于藏南地区,为中印争议领土,目前由印度实际控制。中国方面则划归西藏自治区。总面积2,875平方公里,总人口176,385(2011年,据印度方面统计资料)。名称得名于境内的两条主要河流库朗河与库美河。 Category:阿鲁纳恰尔邦行政区划 Category:1999年印度建立.

查看 藏南地區和帕普派尔县

下迪邦山谷县

下迪邦山谷县(英语:Lower Dibang Valley district),印度在“阿鲁纳恰尔邦”所设的一个县,位于藏南地区,为中印争议领土,目前由印度实际控制。中国方面则划归西藏自治区。总人口53,986(2011年,据印度方面统计资料0。1980年,该县析置自“洛西特县”。 Category:阿鲁纳恰尔邦行政区划 Category:2011年印度建立.

查看 藏南地區和下迪邦山谷县

下苏班西里县

下苏班西里县(英语:Lower Subansiri district), 在“阿鲁纳恰尔邦”所设的一个县,位于藏南地区,为中印争议领土,目前由印度实际控制。中国方面则划归西藏自治区。总人口82839(2011年,据印度方面统计资料)。该县设立于1987年。 Category:阿鲁纳恰尔邦行政区划.

查看 藏南地區和下苏班西里县

乔奈

乔奈是印度阿萨姆邦德马吉县下属的一个乡级行政区 (sub-division)。位于德马吉县的最东端,紧靠阿鲁纳恰尔邦(中国称藏南地区)东桑朗县,距东桑朗县县治所在地巴昔卡仅42.5km,距阿萨姆邦首府第斯普尔 554 km,辖区面积1111.81 km2。区政府所在地的地理坐标为 95.160 E and 27.770 N。乔奈区由1个穆尔贡塞莱格部落发展社区、1个乔奈纳税人社区( Jonai Revenue Circle)和15个岗潘查雅特( Gaon Panchayat;自治村)组成。根据2001年人口普查,乔奈区的人口为143,199人,识字率为 48.78% ,高于印度全国平均水平。 印度最东端的铁路目前到乔奈为止(穆尔贡塞莱格火车站),印度国道NH52从此经过。印度的朗格亚-莫孔瑟勒克米轨改宽轨工程2014年竣工,乔奈与印度半岛的铁路交通从此畅通无阻。 乔奈的人口主要是米星人( Mising),该人群属于阿萨姆邦的第二大少数民族(第一大少数民族为波多人)。乔奈也是雅鲁藏布江与察隅河的交会之地,布拉马普特拉河在此形成。.

查看 藏南地區和乔奈

库朗库美县

库朗库美县(英语:Kurung Kumey district),印度在“阿鲁纳恰尔邦”所设的一个县,为中印争议领土,目前由印度实际控制。中国方面認為其位于藏南地区並划归西藏自治区错那县。总人口89717(2011年,据印度方面统计资料)。名称得名于境内的两条主要河流库朗河与库美河。 Category:阿鲁纳恰尔邦行政区划 Category:2001年印度建立.

查看 藏南地區和库朗库美县

克羅語

克羅語(Koro)是一種只有約有800人懂得的語言,2008年由美國語言學家大卫·哈里森等人確定為獨立語支,並由國家地理雜誌出版發表。這種語言在印度東北部喜馬拉雅山阿魯納恰爾邦(中国主张的藏南地区)的山區發現,與藏語和緬甸語同屬一個語系。在800名會說克羅語的人當中,大部分都是長者,只有極少數年輕人懂得說,而且專家估計這種語言大可能很快會消失。.

查看 藏南地區和克羅語

克钦邦

克欽邦(ကချင်ပြည်နယ်,克欽語:Jingphaw Mungdaw),是緬甸聯邦東北部的克欽族自治邦。首府在密支那。設有密支那、八莫、葡萄三縣及18個鄉鎮市。 東部與中國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接壤,北部與中國西藏自治區昌都市相鄰,西部則與印度接壤,南部則與撣邦相鄰。克欽邦的南坎和中國雲南省瑞麗市可以有貿易的往來,且不需簽證而自由通行。 世界上超过90%的翡翠产于缅甸克钦邦密支那地区。翡翠传入中国是在明朝,明、清两代,翡翠工艺品在中国流行。从云南永昌(现保山)、腾冲至缅甸克钦邦的密支那一线是进行宝石贸易的商路,有“玉石路”、“宝井路”之称。.

查看 藏南地區和克钦邦

玉麦乡 (隆子县)

玉麦乡(),是下辖的一个乡。麦克马洪线穿越玉麦乡南部,线以东区域是藏南的一部分,为印度所占领。 玉麦乡全乡境域面积3644平方公里,中国实际控制面积1987平方公里,群众实际活动范围300平方公里。全乡仅有9户居民、32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最少的乡。 首任乡长桑杰曲巴与其女儿卓嘎、央宗姐妹三人在玉麦放牧守边直到1996年有外人迁入,其事迹被大量报道。2018年3月1日,卓嘎、央宗姐妹被选为2017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查看 藏南地區和玉麦乡 (隆子县)

穆尔贡塞莱格

尔贡塞莱格是印度阿萨姆邦德马吉县乔奈区下面的一个村。位于德马吉县的最东端,紧靠阿鲁纳恰尔邦(中国称藏南地区)东桑朗县,距东桑朗县县治所在地巴昔卡仅42km,距阿萨姆邦首府第斯普尔554 km。地理坐标为95.160 E and 27.770 N。 该村人口主要是米星人( Mising),该人群属于阿萨姆邦的第二大少数民族(第一大少数民族为波多人)。印度最东端的铁路目前到该村为止(穆尔贡塞莱格火车站),但印度已经规划在2015年开建穆尔贡塞莱格到巴昔卡的宽轨铁路,全长30km。印度国道NH52从此村经过。印度的朗格亚-莫孔瑟勒克米轨改宽轨工程2014年竣工,该村与印度半岛的铁路交通从此畅通无阻。.

查看 藏南地區和穆尔贡塞莱格

第十三世達賴喇嘛

圖登嘉措(,),藏傳佛教格魯派第十三世達賴喇嘛。 十三世達賴喇嘛一生處在英國和俄羅斯爭奪中亞霸權的大博弈的時代,而西藏正處於二者爭奪的地區之中。他在外交上周旋於英國、俄羅斯和清政府之間,使西藏得以保持相對獨立的地位,威望也因此得以提高。他曾經歷過英國的兩次入侵以及清朝軍隊的驅逐,長年流亡在外。在英屬印度流亡期間所見到的歐洲式現代化科技令他大開眼界,使他確立了改革西藏的決心。辛亥革命後,清政府被推翻,西藏陷入動盪之中。他自大吉嶺返回西藏,並在1913年宣佈西藏脫離清朝獨立,使西藏成為事實上獨立自治的政體並延續到1951年。不過,西藏政府並未獲得國際的承認,且因其與中華民國政府模糊不清的關係,引發後來西藏主權歸屬問題的糾紛。他也被西藏流亡政府認為是西藏獨立運動的先驅。 十三世達賴喇嘛在1913年至1933年期間是西藏事實上政教合一的最高領袖,在此期間,他為西藏的政治、經濟、宗教改革以及現代化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在近代西藏歷史產生了重大影響。中共學者、西藏流亡政府和藏族人民都不同程度地給予他肯定的評價。西藏流亡政府更是認為他是繼五世達賴之後第二位偉大的達賴喇嘛,給予他相當正面的評價。不過,他在位期間實行神權政治,並以嚴酷手段打壓政敵的行為受到了一些人士的批評,稱他為「獨裁者」。.

查看 藏南地區和第十三世達賴喇嘛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

丹增嘉措(;),第十四世达赖喇嘛,出生于中华民国青海省湟中县,两年后被认定为第十三世达赖喇嘛的转世灵童,继任第十四世达赖喇嘛。先後由五世熱振活佛、三世達札活佛攝政。1959年3月17日,达赖喇嘛出逃印度。在达兰萨拉建立西藏流亡政府,并且在全世界各地宣传涉及藏人权益的话题,同時本寂天菩薩“乃至有虛空,以及眾生住,願吾住世間,盡除終生苦”的精神,致力於為世界各地民眾,包括漢族,講解藏傳佛教。2011年宣佈将一切政治权力移交由流亡藏人投票产生的噶伦赤巴洛桑森格。藏传佛教格鲁派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他於1989年获諾貝爾和平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视其为藏独分裂势力领袖与旧西藏上层反动势力的代表。.

查看 藏南地區和第十四世达赖喇嘛

第六世达赖喇嘛

仓央嘉措(;),是藏傳佛教格魯派的第六世达赖喇嘛。他也是西藏著名诗人,是历代达赖喇嘛中最富传奇色彩的人物。.

查看 藏南地區和第六世达赖喇嘛

運頓多吉白

運頓多吉白(英語:Yungton Dorje Pal,),或譯作雍敦多吉白、雍頓·多傑貝,又稱為嘉華永東巴 (Gyalwa Yungtonpa),簡稱雍敦巴(Yungtonpa)。雍敦巴出生於西藏的南藏從宗都根莫(Tsongdu Gurmo)地區,一個寧瑪派行者的家中,自小勤學五明,深研大乘經論與密續諸藏,精通新舊派密法,為藏密寧瑪派著名高僧。雍敦巴從白瑪勒者栽承襲寧瑪派最高伏藏大圓滿秘訣部空行心髓(康卓寧提)法,從夏魯派布敦仁欽珠(1290年-1364年)得到時輪金剛檀陀羅傳承,被後世視為第一世班禪克主杰·格勒巴桑大師(1385年-1438年)的前生。雍敦巴同時也是噶瑪噶舉派教法的傳承持有者,為第三世噶瑪巴·讓炯多傑(1284年-1339年)的重要弟子,第四世噶瑪巴·若佩多傑(1340年-1383年)的傳法上師。元朝時期,為解連年旱災,雍敦巴奉詔進京求雨解旱,功力非凡。.

查看 藏南地區和運頓多吉白

领土

领土,亦稱疆域,是指主权国家所管辖的地区範圍,通常包括一个该国国界(邊境)内的陆地(即领陆)、內水(包括河流、湖泊、内海),以及它们的底床、底土和上空(领空),有时亦会包括领海。 領土與國家存亡有密切關係,因為領土是国家的一部份,形成國家的必要條件,國家行使主權的地域及顯示出國家獨有的主權的方式。.

查看 藏南地區和领土

西藏 (消歧義)

西藏可以指(以面积自小而大排序):.

查看 藏南地區和西藏 (消歧義)

西藏历史

西藏位於亚洲腹地的青藏高原。在中文中,西藏既可以指傳統意義上的西藏,即包括整個藏區,又稱大西藏地區;也可以特指其西南部地區,即清朝以來分割邊界後的行政區劃,面积略大过現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西藏自治區之範圍。本條目正文中所指的西藏,若無特別說明,通常指大西藏地區,以更加方便和準確地闡述包含各個藏區的西藏整體的歷史。由於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面積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故素有「世界屋脊」之稱。自古以來,西藏特殊的地理位置阻絕外來勢力的侵擾,也保留獨特的地域文化。自石器時代即在西藏高原活動的人類,逐漸發展成今日的藏族,而其綿延至今的文化中最引人矚目的,正是在他們的生活中無所不在的宗教色彩。 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族人自稱為「博(bod)」。「博」是集民族、地域、政權於一體的總稱。满语、蒙语中則稱「博」為「tübat(圖波特)」。除了「博」和「圖波特」這兩個語彙以外,在歷史上還可以找到「吐蕃」、「唐古特」、「土伯特」等其他對於西藏的稱謂。对于在东部藏區(如四川、青海等)生活的藏民,部分漢族人會稱呼他們作「西番」或「西羌」等等。 除藏族人外,世代生活着西藏地區的还有汉族、门巴族、珞巴族等。.

查看 藏南地區和西藏历史

西藏独立运动

西藏独立运动,簡稱藏獨運動或者藏獨,是主张西藏地區成为一個主權國家的一系列運動。西藏與中原王朝在歷史上有不同程度上的交往和聯繫,在部分時期亦受到不同程度上的統治。在清朝中期西藏开始被朝廷直接管治,然而到了清末,在英國影響下西藏主權意識逐漸抬頭,爭議也日囂塵上。中華民國建政後宣稱繼承及擁有西藏主權,遭到達賴喇嘛、英國、蘇聯西藏的故事,與達賴喇嘛談西藏歷史,第245頁、中國共產黨董樹藩,民國48年西藏反共抗暴後達賴喇嘛言行之研析,(中華民國)蒙藏委員會,1986年3月,第40頁的反對。北洋政府及后续的国民政府虽有派驻拉萨的蒙藏事务机构,但对西藏行政中央噶厦鲜有實際影响。中共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後,推翻了最早提出的尊重民族自决,推動西藏「民族獨立」或者建立「民主自治邦」的革命理念(建立中華聯邦)。1950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与噶厦谈判破裂后在昌都发生战斗,西藏流亡政府及部分西方媒體稱之為中國入侵西藏(Chinese invasion of Tibet),北京稱之为昌都戰役,部分西方學術著作稱之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共產黨吞併西藏。藏軍于该役戰敗投降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正式實質統治西藏(北京稱為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4月,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的五人代表团前往北京,签订了《和平解放西藏十七條協定》。 1987年爆發大規模血腥事件,不久1989年六四事件爆發,官方的壓力使對立再度升高。另一方面,西藏流亡政府被質疑為了得到國際間的同情和支持而過度放大中國共產黨等中國官方的傷亡數據,以及作出一些誇張或不實的指控(例如對西藏的「種族屠殺」或「文化滅絕」等描述),而北京當局也被指對西藏的實際狀況作出失實的報導。當前世界主流國家並不承認其是主權獨立的國家,而且藏人內部尚且沒有建立起一致的獨立或自治共識,惟西藏獨立運動仍然存有一定的影響力。.

查看 藏南地區和西藏独立运动

西藏问题

西藏问题是指中國對西藏是否擁有主權的問題,由此引發許多藏人希望在目前的西藏流亡政府的领导下,實現西藏地區自治,令中國政府給予西藏地區政治、宗教、言論自由,停止侵犯西藏人權,不再向西藏移民,同時停止在西藏地區長期以來的核試驗和傾倒放射性核廢料行為的政治運動。 目前,整个西藏地區是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及印度共和國分別統治,同時相關的還有巴控喀什米爾。此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並未放棄對於西藏的主權。 西藏流亡政府是由十四世達賴喇嘛在印度成立。流亡政府認為,195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拉薩向達賴的追隨群眾開槍,并包圍達賴的住處,西藏再次發生大規模衝突。同年十四世達賴逃離拉萨。西藏流亡政府所訴求的“大藏区地区”合并也是現今西藏問題之一。1980年代,达赖喇嘛一度要求“大藏区地区”实质自治,到1989年,中国爆发六四事件,西藏流亡政府再次要求独立。1997年以后,达赖喇嘛强调自己追求的是实质自治。 西藏流亡政府的最終政治目標是要求大西藏地区實現自治獨立。.

查看 藏南地區和西藏问题

西藏自治区各地市面积列表

本表列出西藏自治区6个地级市及1个地区的土地面积。据《西藏自治区2008年度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分析报告》,截至2008年12月31日,西藏自治区土地总面积180,334.83万亩(12,022.32万公顷),其中耕地542.45万亩(36.16万公顷)。.

查看 藏南地區和西藏自治区各地市面积列表

西里古里走廊

西里古里走廊()或 鸡脖子()是连接印度本土与其东北部的狭窄条带状区域,走廊的西北侧与尼泊尔接壤(尼泊尔梅吉專區查巴县);东南侧,与孟加拉国为邻(孟加拉国朗布尔专区班乔戈尔县)。该走廊长约22公里,最窄的地方仅有22.5公里。走廊的东出口的北侧,与不丹王国毗邻,并且,隔不丹与中国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亚东县的洞朗牧场相望(距西里古里不到130公里)。走廊北端原為錫金王國,直到1975年被印度吞并。当地的主要城市是印度西孟加拉邦的西里古里,该市是连接尼泊尔、孟加拉国、不丹及印度的大吉岭县、大吉岭山、锡金的中心枢纽,更是连接印度本土与其东北部7个邦(包括与中国有领土争议的阿鲁纳恰尔邦,中国称为藏南)的战略要害部位。.

查看 藏南地區和西里古里走廊

西桑朗县

西桑朗县(英语:West Siang district),印度在“阿鲁纳恰尔邦”所设的一个县,位于藏南地区,为中印争议领土,目前由印度实际控制。中国方面则划归西藏自治区。总面积8,325平方公里,总人口112,272(2011年,据印度方面统计资料)。.

查看 藏南地區和西桑朗县

鲁西特县

洛西特县(英语:Lohit district),印度在“阿鲁纳恰尔邦”所设的一个县,部分被中國認為是藏南地区,为中印争议领土,目前由印度实际控制。中国方面则划归西藏自治区。总面积2,402平方公里,总人口145538(2011年,据印度方面统计资料)。名称得名于洛西特河。 Category:阿鲁纳恰尔邦行政区划.

查看 藏南地區和鲁西特县

麦克马洪线

麦克马洪线(McMahon Line)是一條由英國探險家為印度測量時劃的一條位於英屬印度和西藏的邊界。名称以英国外交官亨利·麦克马洪爵士命名,因為他主持了1914年討論此邊界的西姆拉會議。其走向起自不丹和西藏交界处,大致沿分水岭和山脊线至云南独龙江东南的伊素拉希山口,将传统上被認為属于中国的约9万平方公里領土(这是大致说法,不仅包括印度现時控制的地区,还包括缅甸现時控制的地区)劃给印度和缅甸。 西姆拉會議進行到1914年3月,英屬印度外務秘書麥克馬洪在德里和西藏噶廈代表秘密換文,約定若英國可促使新成立不久的中華民國政府讓西藏獨立,則西藏將認可形同割讓部分西藏土地的麥克馬洪綫,此即《西姆拉條約》(Simla Accord)。,.

查看 藏南地區和麦克马洪线

达旺地区

达旺地区,中華民國時期稱為塔汪,是中国与印度边界争议中一部分,目前由印度實際控制,屬阿鲁纳恰尔邦管轄之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的行政区划中,达旺地区歸屬於西藏自治区山南市错那县。 达旺地区的面积有2,172平方千米。门巴族占达旺一大部分的人口,首府达旺城乃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出生地。本地区的主要旅游胜地是五世达赖喇嘛罗桑嘉措树立的达旺寺。达旺寺是属于藏传佛教的格鲁派教派。 印度和中國政府均宣稱對該地區擁有主權。達蘭薩拉的西藏流亡政府承認印度對該地區擁有主權。.

查看 藏南地區和达旺地区

达旺镇

达旺镇,是印度阿鲁纳恰尔邦达旺县的首府,位于阿鲁纳恰尔邦西北角,海拔2669米,人口4456人(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声称对该地区拥有主权,認為該地區属於藏南的達旺地區。在行政區劃上,中國將其劃入西藏自治区山南市错那县管轄之下。 1681年,藏传佛教格鲁派在此创建达旺寺,后围绕该寺形成城镇,达旺寺是格鲁派主要寺院之一。達旺鎮也是六世達賴喇嘛的出生地。.

查看 藏南地區和达旺镇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指發生於公元1911年(農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的中國,旨在推翻清朝專制帝制、建立共和制的全国性革命。自1911年10月10日(農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義爆發开始,至1912年清宣統帝下詔退位為止。辛亥革命成功推翻清朝統治,結束始自2000年前秦朝时期的帝制,開启民主共和新紀元,使共和观念深入中国人思想,不仅结束此前立宪派实行君主立宪的努力,而且对此后中国宪政与法治发展、中央与地方政治关系、國內各民族間關係等有重要的影响。.

查看 藏南地區和辛亥革命

迪邦山谷县

迪邦山谷县,印度在“阿鲁纳恰尔邦”所设的一个县,位于藏南地区,为中印争议领土,目前由印度实际控制。中国方面则划归西藏自治区。总面积9,129平方公里,总人口7948(2011年,据印度方面统计资料)。.

查看 藏南地區和迪邦山谷县

阿鲁纳恰尔邦

阿鲁纳恰尔邦(अरुणाचल प्रदेश,拉丁转写:Arunachal Pradesh)又譯“阿鲁纳查尔邦”、“阿倫納曹”,是印度的一個邦,與南部的阿薩姆邦和那加蘭邦接壤,與西方的不丹、東部的緬甸和北方的中國為鄰,首府為伊塔納加爾。 該邦大部份地區位於中印邊界糾紛地帶,其合法性不被中國政府承認,中國宣称擁有对该邦的绝大部分地区之主权,称之为藏南地区,并将该地区划入西藏自治区的错那、隆子、朗县、米林、墨脱、察隅六县的管辖范围之内,不承认印度拥有该地区的主权。中華民國亦不承认其合法性,仍把該區标绘在其公告疆域内。.

查看 藏南地區和阿鲁纳恰尔邦

阿鲁纳恰尔邦行政区划

印度所设阿鲁纳恰尔邦的大部分土地为中印争议领土。中國方面稱之為藏南地区,並認為这些印占地区包含错那县、隆子县、墨脱县、察隅县四县的大部分及朗县、米林县两县的小部分土地。印度政府在该地设有17个县。.

查看 藏南地區和阿鲁纳恰尔邦行政区划

阿鲁纳恰尔景颇族

中華人民共和國藏南地區的景頗族人,亦作藏南景頗族,即現時被印度管治的阿魯納恰爾邦,阿鲁纳恰尔景颇族(Singpho)現時在阿魯納恰爾邦的劳哈特與昌朗地區,以及緬甸的克欽邦生活。在印度阿薩姆邦的丁苏吉亚地區(Tinsukia)亦有發現阿鲁纳恰尔景颇族人。這些在印度景頗族人合共7200人,散居於12條村莊裡。12條村分別為:低帮(Dibang), 科特同(Ketetong),旁那 (Pangna), 五路普(Ulup), 银色木(Ingthem),芒邦(Mungbhon), 旁桑(Pangsun), 哈萨可(Hasak),卡色(Katha), 比萨(Bisa), 那摩(Namo) 以及困赛(Kumsai),語言屬於景頗語的阿鲁纳恰尔方言。景颇族在藏南印占区分为四大支系,它们分别是:山盖(Shangai), 木阳(Myung), 卢布让(Lubrung) 和 米瑞普(Mirip)。另外,支系下又有若干部落,这些部落有:贝司撒(Bessa), 杜法(Duffa), 鲁特套(Luttao), 鲁特拖拉(Luttora), 特萨利(Tesari), 米瑞普(Mirip), 落非(Lophae),路同(Lutong) 和马格让(Magrong)。.

查看 藏南地區和阿鲁纳恰尔景颇族

阿薩姆人

阿薩姆人(Assam)是印地语对傣泰民族民族的称呼。4世纪左右,阿薩姆地區的人們建立迦摩缕波國。十三世纪初,中国云南的傣泰民族西迁至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地区,征服迦摩羅波國建立阿薩姆國,逐步与達羅毗荼人、蒙古种人、雅利安人融合的傣泰后裔,被称为“阿萨姆人(Assamese)”。 阿萨姆地区的最早居民属原始澳大利亚人种,一般肤色呈黄色或黑黄色,身材矮小,臉有蒙古人种特征。主要信仰印度教 - 湿婆派。部分信仰伊斯兰教、種姓制度。世代同堂家庭普遍。婚姻自主。部分以務農和畜牧为業。纺织、制陶手工业发达。 阿萨姆语屬於印度憲法承認,属印歐语系印度-伊朗语族印度语支,與孟加拉語相近,受藏緬語影響。使用人口约1400万。它是奥里亚语和孟加拉语的近亲。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4~15世纪的文献,如《罗摩衍那》的译本。.

查看 藏南地區和阿薩姆人

藏南

藏南,即西藏南部。可能指不同的地理区域:.

查看 藏南地區和藏南

藏区

藏区(,拉萨音:),古称吐蕃,又譯圖博,位于青藏高原之上、喜馬拉雅山以北,是藏族以及門巴族、珞巴族的聚居地,現今亦有漢族及其他民族居民。西藏是地球地勢最高的地區,平均海拔有4900米,因此有“世界屋脊”之稱。 藏區的不少地區終年積雪,因而被漢人習慣的稱為雪域()或雪域藏區()。藏區也是亞洲許多河流的發源地,因而西藏的環境與中國、印度等國水文關係匪淺。传统意义上的藏文化圈由以下三個部份组成:「安多」地區、「康区」以及「衛藏」。.

查看 藏南地區和藏区

门巴族

巴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人口约5万人,其中中国实际控制区10561人(2010年统计)。.

查看 藏南地區和门巴族

锡金邦

锡金邦(,意为“米之谷”;सिक्किम,拉丁字母转写:)是印度的一个内陆邦。锡金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北面与中国接壤,东面与不丹接壤,西面是尼泊尔,南面则与西孟加拉邦相邻。其人口約60萬。 锡金曾长期是一个世袭君主国——锡金王国。1975年4月14日,在印度的操纵下,锡金举行,依据投票结果废除君主制。同年5月16日加入印度,成為印度的第22个邦——锡金邦。第12代却嘉(国王)佩登东杜南嘉流亡美国,组建流亡政府,宣称不承认印度对锡金的统治。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承认印度对锡金拥有主权,此後锡金流亡政府不被任何国家政府承认。.

查看 藏南地區和锡金邦

雅鲁藏布江

雅魯藏布江 雅魯藏布江 雅鲁藏布江(),是布拉马普特拉河上游中國境內河段的名稱,幹流全长2,070公里,流域面积24.1万平方公里;被藏族视为“摇篮”和“母亲河”。以长度来说为中国第5大河(仅次于长江、黄河、黑龙江和珠江)、西藏地区第一大河。它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大河,平均海拔约4000米以上;它也是中国坡降最陡的大河。在藏语中雅鲁藏布江意为“高山流下的雪水”。雅鲁藏布大峡谷为世界第一大峡谷。.

查看 藏南地區和雅鲁藏布江

Google地图

Google地图(Google Maps;前稱:Google Local)是Google公司向全球提供的电子地图服务,地图包含地標、線條、形狀等信息,提供矢量地图、卫星照片、地形图等三种視图。其姊妹產品包括Google地球、Google月球、Google火星、Google星空、Google海洋。 Google地图于2005年2月8日在谷歌博客上首次公布,并于2005年6月20日将覆盖范围从原先的美国、英国、加拿大扩大至全球。目前在全球多國开通了“街景”(Street View)服务,使用者可以通过由Google金龜車在街道上拍到的影像查看街景。2011年10月7日,Google地图新增了3D鳥瞰功能。 Google和北京图盟科技有限公司(Mapabc)于2005年9月合作出版中国大陆的Google本地,后被重新命名为Google地图。臺灣的圖資是由勤崴國際科技所提供,並於2007年10月11日推出臺灣版地圖。Google地图的香港版本於2008年7月推出。.

查看 藏南地區和Google地图

林芝专区

林芝专区,西藏自治区旧专区。南部地区与印度争议地区属于藏南地区的一部分。.

查看 藏南地區和林芝专区

林芝地区

林芝地区是西藏自治区的旧地区名。为1970年至2015年间,中华人民共和国设置的一个地级行政单位。南部地区与印度争议地区属于藏南地区的一部分。2015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林芝地区并设立地级林芝市。 Category:已撤消的西藏地区 Category:林芝行政区划史.

查看 藏南地區和林芝地区

東北邊境特區

东北边境特区(North-East Frontier Agency,नॉर्थ-ईस्ट फ़्रंटियर एजेंसी)是印度一个已不存在的行政区划,位于中印边界,今属阿鲁纳恰尔邦。 东北边境特区于1954年设立,其行政中心设立于阿萨姆邦的西隆(今属梅加拉亚邦)。这一特区位于争议的麦克马洪线以南,属于中印边界纠纷地带,因此其合法性不被中国政府承认。在中印边境战争中,该地区是中印双方交战的主要战场之一。 1972年,东北边界特区被废除,改为阿鲁纳恰尔中央直辖区。1974年,阿鲁纳恰尔的行政中心从西隆迁往伊塔那噶。1987年,改为阿鲁纳恰尔邦。.

查看 藏南地區和東北邊境特區

朗格亚-莫孔瑟勒克米轨改宽轨工程

朗格亚-莫孔瑟勒克米轨改宽轨工程是将连接印度阿萨姆邦坎如普县朗格亚,与印度阿萨姆邦德马吉县(Dhemaji)最东端、与阿鲁纳恰尔邦(中印爭議領土,中国方面称藏南地區)东桑朗县城关镇巴昔卡相邻的莫孔瑟勒克村(又译作穆尔贡塞莱格)的米轨铁路改造为宽轨铁路的工程,纳入了2003-2004年度印度国家工程预算,2011年正式封闭施工,2014年3月基本竣工。全长511.88 km(包括支线),全程均位于阿萨姆邦的布拉马普特拉河北岸。朗格亚离乌达古里很近。工程共分为5 个阶段:.

查看 藏南地區和朗格亚-莫孔瑟勒克米轨改宽轨工程

浪久地区

浪久地区,是中国与印度边界争议中一部分,目前由印度治理,是印度阿鲁纳恰尔邦州的行政区划。 在中国的区划下,浪久是属于西藏山南地区的隆子县管辖。.

查看 藏南地區和浪久地区

景颇族

景颇族,緬甸稱克钦族,是一个主要居住在缅甸克钦邦、撣邦和中国云南省的一个民族,共有約100万人,现在主要信仰基督教。另外,在印度阿萨姆邦和印度控制的藏南地區(印度稱“阿鲁纳恰尔邦”)亦有景頗族(印度稱Singpho)數千人,他們與中國及緬甸的其他景頗族人有密切的關係。.

查看 藏南地區和景颇族

1987年中印边境对峙

1987年中印边境冲突是中国与印度历史上发生的第三次边境冲突。该事件虽未造成直接的军事冲突,但是两国之间紧张的形势已经使得中印再次走到了开战的边缘。.

查看 藏南地區和1987年中印边境对峙

2017年中印军队洞朗对峙事件

2017年中印军队洞朗对峙事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印度共和国的边防部队于2017年6月18日至8月28日在洞朗地区进行的军事对峙。 6月16日,中国开始修建延伸至洞朗地区的道路。18日,印度军队携带武器和推土机越过中印边境锡金段,进入洞朗地区,阻止中国军队“越過不丹邊境修路”,形成中印两国武装对峙。印度虽没有对洞朗地区宣称主权,但以“支持不丹对该地区聲稱的主权”作爲印度部隊越境的理由。中国政府则指责印度侵犯中国领土主权。 8月28日,印度外交部称,中印双方同意结束对峙。印度外交部在第一份声明表示中印双方外交沟通后同意洞朗对峙地区的人员迅速脱离,又当天印度外交部发表第二份声明,并表示已经在核实印度和中国双方各自在洞朗对峙地区的人员正在脱离这件事情。中国外交部称,印度从对峙地点撤回人员和设备,并称“将继续按照历史界约规定行使主权权利”。 8月29日,中国外交部称,将综合考虑天气等各方面因素,根据实际情况做好洞朗地区的建设规划。.

查看 藏南地區和2017年中印军队洞朗对峙事件

达旺镇辛亥革命迪邦山谷县阿鲁纳恰尔邦阿鲁纳恰尔邦行政区划阿鲁纳恰尔景颇族阿薩姆人藏南藏区门巴族锡金邦雅鲁藏布江Google地图林芝专区林芝地区東北邊境特區朗格亚-莫孔瑟勒克米轨改宽轨工程浪久地区景颇族1987年中印边境对峙2017年中印军队洞朗对峙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