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藍博洲

指数 藍博洲

藍博洲(),生於台灣苗栗縣西湖鄉,統派、台灣客家人,記者、報導文學作家及小說家。.

目录

  1. 48 关系: 嚴家淦劉政鴻基隆市工作委員會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吳濁流夜问打权2017年节目列表夜问打权2018年节目列表好男好女宋非我亞洲週刊中文十大好書人間雜誌二二八事件二二八事件受难者列表張志忠張慕陶 (湖北)徐耀昌侯孝賢國立臺灣大學校史國立東華大學周一鶚周慎源傅偉勳傅如芝傅煒亮四六事件王添灯簡國賢田富達鍾浩東許分謝有福黎子松輔仁大學校友列表胡寶珍蘇友鵬葛敬恩蓝姓臺灣白色恐怖時期苗栗縣陳超明陳映真李登輝李辰杜聰明杜文卿新民會 (臺灣)施善繼2004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

嚴家淦

嚴家淦(),字靜波,江蘇省吳縣(今苏州市)人,歷任政府重要職務,為財經專家中央社,台北,1994年1月22日電。乳名雨荪,初名静波,号兰芬。中華民國政治人物,繼任第五任中華民國總統。曾做過經濟部長、財政部長、行政院長和副總統美聯社,台北,1994年1月22日電。此外還當過中華民國國軍退輔會主任委員。雖然嚴家淦繼任總統之位僅有三年,在位期間亦甚少行動,但在其他崗位上,創下顯赫的政績。其中留下最大貢獻的是確立新台幣政策、實施9年國民義務教育,讓台灣人可得到基本的教育,對台灣於之後發展水平取得顯著的提高打下重要的基礎。嚴家淦建議陳誠改革幣制,廢除舊台幣,發行新台幣,實行金圓券跟新台幣隔離,因此被經濟學家稱為「新台幣之父」。.

查看 藍博洲和嚴家淦

劉政鴻

劉政鴻,臺灣苗栗縣人,生於新竹縣竹南區後龍鄉,為臺灣原住民道卡斯族,中國國民黨籍政治人物,前任苗栗縣縣長。 劉政鴻父親劉順清、已故前妻陳錦繡皆曾任縣議員,在地方政治派系上屬於劉派代表性人物。票源分佈全縣,票倉主要位於頭份市、苗栗市、竹南鎮、苑裡鎮和後龍鎮。2009年12月三合一選舉時,在苗栗縣18個鄉鎮市均獲得過半支持。其施政評價兩極,經常引起社會關注,是個草根性相當強的政治人物。.

查看 藍博洲和劉政鴻

基隆市工作委員會

基隆市工作委員會成立於1949年5月,全名為「中國共產黨台灣省基隆市工作委員會」,前身則為1947年9月成立的「中國共產黨基隆中學支部」。成立於台灣基隆市,以該地區最高學府基隆中學為發展根據地的該共產黨組織,隸屬中國共產黨台灣省工作委員會,實際負責人為基隆中學校長鍾浩東。 該委員會成立與1945年10月後,國民黨政府對台灣統治政績不彰與1947年爆發的二二八事件有絕對關係。以鍾浩東為主的學者,藉由發行地下刊物《光明報》與成立共產思想與書籍讀書會,來試圖擴張共產勢力,並反抗國民黨。 1949年8月23日,中華民國國軍知名將領毛人鳳所率領的國防部保密局聲稱破獲名稱為「中共台灣省基隆工作委員會案」的「匪諜案」。直至1951年2月的長期搜捕活動後,不但逮捕並槍決該委員會成立者鍾浩東校長與也連同派送刊物與閱讀左派書籍的主要幹部教師共七名,更將多達37名涉案輕微老師與在校學生判決十年至兩年多徒刑。 台灣知名作家藍博洲小說《幌馬車之歌》即描繪鍾浩東及此案件。.

查看 藍博洲和基隆市工作委員會

台北國際書展大獎

台北國際書展大獎,是台北國際書展2008年起所設立的年度獎項,獎勵台灣出版的圖書,在每年書展開始前夕揭曉。.

查看 藍博洲和台北國際書展大獎

吳濁流

吳濁流(),本名吳建田,是一位生於臺灣新竹新埔的客家裔詩人、小說家及記者,以《亞細亞的孤兒》等長篇小說聞名,是客家文學著名作家,並創辦《臺灣文藝》雜誌,設立吳濁流文學獎。 為臺灣於二次世界大戰後重要作家,被譽為「鐵血詩人」。.

查看 藍博洲和吳濁流

夜问打权2017年节目列表

本条目列出夜问打权2017年的各期节目内容。.

查看 藍博洲和夜问打权2017年节目列表

夜问打权2018年节目列表

本条目列出夜问打权2018年的各期节目内容。.

查看 藍博洲和夜问打权2018年节目列表

好男好女

《好男好女》是一部於1995年由台灣和日本合作的電影,由侯孝賢執導,由伊能靜、高捷和林強主演,改編自藍博洲的《幌馬車之歌》,講述白色恐怖受難者鍾浩東與其妻蔣碧玉的故事,是「台灣三部曲」的最後一部電影(前兩部為《悲情城市》和《戲夢人生》),並獲選為第48屆坎城影展正式競賽片。.

查看 藍博洲和好男好女

宋非我

宋非我(),本名宋憲章(或宋獻章連),又名宋集仁、蘭波里(或藍波里),是一位出生於臺灣臺北社子的新劇社會運動者。.

查看 藍博洲和宋非我

亞洲週刊中文十大好書

《亞洲週刊》2004年起評選出十本中、港、台等地的優秀中文出版物推介。與聯合報讀書人周報最佳書獎、中國時報開卷周報年度十大好書等並列為權威性的書本質素指標。.

查看 藍博洲和亞洲週刊中文十大好書

人間雜誌

《人間》雜誌(1985年11月-1989年9月,共47期),簡稱《人間》,是由臺灣左翼作家陳映真創辦的報導文學雜誌。該雜誌以富有特色的報導攝影、深入追求真相的文學描述及豐富的社會關懷形成其獨特風格,並深刻影響臺灣在1980年代蓬勃興起的學生運動及社會運動。.

查看 藍博洲和人間雜誌

二二八事件

二二八事件是臺灣於1947年2月27日至5月16日發生的事件。1947年2月27日,因專賣局查緝員在臺北市查緝私煙時不當使用公權力造成民眾死傷,引起28(次)日的陳抗傷亡,更擴及後續臺灣民眾大規模反抗政府與攻佔官署。事件中,臺灣民眾大規模反抗政府與攻擊官署,當地人對外省人的報復攻擊,國民政府派遣軍隊逮捕與鎮壓殺害臺灣民眾,事件造成民眾大量的傷亡,然而傷亡數字眾說紛紜,由數百人至數萬人不等。 此事件亦稱作「二二八大屠殺」、「二二八革命」、「二二八起義」、「二二八事變」、「二二八慘案」、「二二八民變」等。 1945年,國民政府接替日本開始統治臺灣,然而來自中國大陸的軍政人員,甫經歷中日戰爭,對舉目皆是日本風格的臺灣生起排斥與歧視的心態,並時常對臺灣人抱持著優越感,以征服者、勝利者自居,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出版,2004-10,李筱峰,世新大學教授,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2001-02-28,蘇瑤崇,國史館學術集刊 第4期,20040901,對待人民驕縱專橫。而長期在日本統治下的台灣人民,對於相對落後的中國社會現況、普及教育、法治觀念、衛生條件、生活習慣等缺乏瞭解,導致由原本的滿懷期望轉變成深感失望。許多來自中國大陸的軍人毫無軍紀可言,例如乘車、用餐不付款、低價強購、賒借不認帳,乃至有偷竊、搶劫、恐嚇、詐欺、調戲婦女、強姦、開槍殺人等非法情事發生,與臺灣日治時期日籍軍政人員的軍紀嚴明、高行政效率形成強烈對比,也使得臺灣人民愈來愈敵視國民黨與長官公署,反而感到日治時期下的臺灣比較良善。 當時統治臺灣的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治台政策錯誤、官民關係惡劣、軍隊紀律不良、官員貪污腐敗。在經濟方面,政府一手壟斷並管制物資買賣、濫印鈔票,並掏空民生物資運往中國大陸支援國共內戰,導致嚴重通貨膨脹、大量民眾失業,臺灣經濟因而巨幅倒退,終至民不聊生。由於政府的種種倒行逆施,加上掌握資源控制權的人士對臺灣人民的種種歧視與打壓,使得台灣人民深受其害,因而不滿的情緒不斷累積,最終導致龐大民怨能量總爆發。 1947年2月27日,專賣局查緝員在臺北市天馬茶房前查緝私菸,因不當使用公權力造成民眾一死一傷,成為事件導火線。隔天民眾前往行政長官公署前廣場示威請願,但遭公署衛兵開槍掃射,使原先的請願運動轉變成為反抗政府行動,臺灣在各地發生軍民衝突後,至3月6日已蔓延到除了澎湖外的全台灣,外省人受波及遭臺籍民眾攻擊傷亡.大紀元.2014-02-28.

查看 藍博洲和二二八事件

二二八事件受难者列表

以下所列人物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所認定並公告的部分二二八事件受難者,由於該事件受難者過多,這裡只舉例比較有名的人物,不完全具備代表性。並按照受難者姓氏教會羅馬字拼音順序排列。.

查看 藍博洲和二二八事件受难者列表

張志忠

張志忠(),本名張梗,化名楊春霖、老吳、老鍾,嘉義新港人,中國共產黨黨員。其妻季澐,亦為中共黨員。1946年擔任中共台湾省委副书记兼武裝部長。二二八事件爆發後在嘉義參與組織台灣自治聯軍反抗國民政府,兵敗轉入地下,1950年與其妻一同被捕,中華民國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主任蔣經國多次勸降無效,於1954年遭到槍決。.

查看 藍博洲和張志忠

張慕陶 (湖北)

張慕陶(),湖北鄂城人,中華民國憲兵將領。曾擔任臺北宪兵第四团团长,為鎮壓二二八事件行動的共同執行者。.

查看 藍博洲和張慕陶 (湖北)

徐耀昌

徐耀昌(),中國國民黨籍苗栗縣政治人物,臺灣客家人,現任苗栗縣縣長,曾任立法委員、頭份鎮鎮長。.

查看 藍博洲和徐耀昌

侯孝賢

侯孝賢,知名電影導演,老家在鳳山並在鳳山就讀成長。侯孝賢喜愛使用長鏡頭、空鏡頭與固定鏡位,讓人物直接在鏡頭中說故事,是他電影的一大特色。目前是臺灣電影文化協會榮譽理事長。1989年的《悲情城市》获得金狮奖。2015年以《刺客聶隱娘》獲得坎城影展及第52屆金馬獎最佳導演獎與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

查看 藍博洲和侯孝賢

國立臺灣大學校史

1945年12月15日,經行政院會決議,教育部令正式定名為「國立臺灣大學」。依中華民國大學制度,各「學部」改稱「學院」,並將文政學部劃分為文學院及法學院,加上理、醫、工、農共6個學院、22學系。.

查看 藍博洲和國立臺灣大學校史

國立東華大學

國立東華大學,簡稱東大、東華,1994年創立於花蓮縣壽豐鄉。2008年,花教大併入該校,並成立「藝術學院」、「花師教育學院」及「環境學院」。2017年泰晤士世界大學排名中,東華大學首次進榜世界排名801-999。 2018年泰晤士全球新興經濟體大學排名中,更大幅躍升至184名。 該校現設置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理工學院、管理學院、海洋科學學院、原住民民族學院、藝術學院、花師教育學院及環境學院等八個學院,下轄38個學士班、56個碩士班、17個博士班,以及多個校級研究中心。.

查看 藍博洲和國立東華大學

周一鶚

周一鶚,又名周惠生,生於杭州,福建建陽縣崇雒鄉後佘村人。中國農工民主黨(農工黨)黨員。.

查看 藍博洲和周一鶚

周慎源

周慎源(),中國共產黨員,四六事件的當事人之一,以及台灣白色恐怖的受難者。日治時期台南州東石郡鹿草庄人,其兄後來遷住水上鄉,四六事件後經葉城松介紹加入省工委,擔任桃園地區幹部,1952年在桃園中福村附近因持械拒捕遭擊斃。.

查看 藍博洲和周慎源

傅偉勳

傅偉勳(Charles Wei-Hsun Fu,),臺灣哲人,日治時期出生於新竹市。一生學貫中西,兼通中、英、日、德四種語言,曾構思「文化中國」、「創造的詮釋學」等概念,並致力於推動生死學教育,對學界影響甚鉅,被譽為「臺灣生死學之父」。逝後,其夫人華珊嘉(Sandra A.

查看 藍博洲和傅偉勳

傅如芝

傅如芝,臺灣新竹縣客家人,臺灣白色恐怖時期受難者。.

查看 藍博洲和傅如芝

傅煒亮

傅煒亮(),日治時期新竹州人,中國共產黨員,台灣大學工學院機械系,受羅吉月吸收加入省工委台大工學院支部,受王超倫領導,四六事件後返回故鄉開書局營生,仍參與台大工學院支部活動後遭妻子誤會而被檢舉,竟變成叛亂案而遭判死刑。.

查看 藍博洲和傅煒亮

四六事件

四六事件或稱四六學潮,為臺北市於1948年至1949年發生的一次國民政府大規模逮捕學生的行動。.

查看 藍博洲和四六事件

王添灯

-- 王添--(),字子文,臺灣政治人物,出生於臺北廳文山郡新店庄(今新北市新店區),為臺灣文化協會成員、臺灣省茶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臺灣省茶業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臺灣省政治建設協會理事長、三民主義青年團臺北分團主任,1946年當選為臺灣省參議會參議員,並任《人民導報》社長、《自由報》社長。根據蘇新的說法,王添灯後來遭中國國民黨軍警以酷刑折磨,再淋上汽油活活燒死。.

查看 藍博洲和王添灯

簡國賢

簡國賢(),是一位出生於臺灣桃園的戲劇從業人員與藝術工作者。 簡國賢在戰後屢屢以閩南語編作戲劇諷刺接收當局,並在二二八事件發生後加入共產黨地下組織,最後遭當局逮捕並以《懲治叛亂條例》第二條第一項判處「唯一死刑」。 2013年,他的姓名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當局鐫刻並鑲嵌於無名英雄廣場。.

查看 藍博洲和簡國賢

田富達

富達,族名:Yumi Badu(尤明·巴都) ,藍博洲,祖靈之邦網站别名田福达,泰雅族,台灣新竹縣人,台灣民主自治同盟名誉副主席,於1949年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体会议,並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

查看 藍博洲和田富達

鍾浩東

鍾浩東(),本名鍾和鳴,,中國共產黨員,出身臺灣屏東高樹的臺灣客家裔社會運動者與白色恐怖受難者。作家鍾理和的異母弟。其妻為蔣渭水之養女蔣碧玉,因日本「差別待遇」政策萌發反日情緒心向「祖國」,1940年從日本明治大學休學後前往中國廣東加入丘念台領導的東區服務隊參與抗戰,戰後返台曾任基隆中學校長。二二八事件後,思想左傾,加入省工委並成立基隆市工作委員會支部擔任書記發行《光明報》,《光明報》事件曝光後遭到逮捕,1950年10月5日遭判死刑,1950年10月14日槍決於台北馬場町刑場。.

查看 藍博洲和鍾浩東

許分

許分()是一位生於臺灣嘉義朴子的左派社會主義運動者,他曾加入中國共產黨台灣省工作委員會並於二二八事件後與國民黨政權進行長期武裝對抗。.

查看 藍博洲和許分

謝有福

謝有福,台灣醫學家,日治台灣台北州七星郡士林街出身,專長皮膚泌尿器醫學,特別是泌尿器醫學,是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和台大醫院皮膚泌尿科第1位台灣人主任。謝有福逝去後,台灣泌尿科醫學會創設紀念「謝有福教授論文獎」,頒給研究成果優良的泌尿科醫師。.

查看 藍博洲和謝有福

黎子松

黎子松(),廣東省東莞縣人,中國共產黨員,曾擔任新竹縣立中學國文教師,任教期間成立「社會主義青年大同盟」,因受傅煒亮案之影響組織遭破獲,並遭判死刑。.

查看 藍博洲和黎子松

輔仁大學校友列表

天主教輔仁大學校友列表,係知名輔大校友/輔大人的集成資料。本條目將校友粗分為數大類,除了特例,各分人物不重疊。 以下畢業年份係采民國紀元。 畢業系所以畢業時名稱為主。.

查看 藍博洲和輔仁大學校友列表

胡寶珍

胡寶珍(),醫生,台灣白色恐怖受難者。 台南市出身,台南州立第二中學校(即今日的台南一中)、台北帝國大學預科卒業。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當時延用日式醫學部制度,醫學院沒有分系,現在的牙醫學系、藥學系等都還沒有成立)第2屆畢業(1948年莊長恭校長和杜聰明院長任內)。 1950年5月13日與許強(第三內科主任)、胡鑫麟(眼科主任)、蘇友鵬(耳鼻咽喉科)3位醫師同時在台大醫院被抓捕。 判刑10年,大部份時間關在綠島,1960年被釋放,在新營開業,受到長期監控。.

查看 藍博洲和胡寶珍

蘇友鵬

蘇友鵬(),是一位出身臺南的耳鼻咽喉科醫生,也是台灣白色恐怖受難者之一。.

查看 藍博洲和蘇友鵬

葛敬恩

葛敬恩(),字湛侯,浙江嘉兴人。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

查看 藍博洲和葛敬恩

蓝姓

藍姓為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名第131位。也是當今中國姓氏中,排名第二百六十位的姓氏。.

查看 藍博洲和蓝姓

臺灣白色恐怖時期

臺灣白色恐怖時期,指中國國民黨主政的中華民國政府在臺灣進行的白色恐怖統治,期間從1949年5月20日至1991年5月22日為止。中華民國臺灣省政府主席兼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陳誠頒布《臺灣省戒嚴令》,宣告自1949年5月20日起在臺灣省全境實施戒嚴。同年5月24日經由立法院三讀通過《懲治叛亂條例》,為針對中國共產黨叛亂的特殊狀況而實施,實際上,透過此「特別刑法」造成許多冤假錯案,剷除異己、鞏固極權主義的領導中心,對於批評或反對政府者、持不同政見者(如主張臺灣獨立、左翼等等)進行整肅迫害,任意冠上意圖顛覆政權之罪名,將刑罰範圍極度擴張。臺灣警備總司令部等情治單位藉由特別刑法充當政府整肅異己的工具,罔顧基本人權、民主、自由等、無所不在隨時隨地監控人民,對言行可疑人士或持不同政見者炮製假案、予以扣上匪諜的帽子,在全國各地濫捕、濫殺、刑求毆打及沒收財產,造成大量的冤死、冤獄、傷殘,人民的生命、財產、健康,以及心靈上遭受嚴重損害。 雖然中華民國政府宣告自1987年7月15日起解嚴,「名義上」白色恐怖已經結束,臺灣平民不再受到嚴厲的軍法審判,但是《懲治叛亂條例》以及《中華民國刑法第一百條》仍然持續鎮壓與政府持不同政見者。1991年5月9日,法務部調查局幹員未知會國立清華大學校方,於清晨五時許進入清大學生宿舍拘提歷史研究所碩士生廖­偉程,引發臺灣社會與大學校園劇烈反彈。5月9日,清大學生到調查局臺北市調查處靜坐抗議。5月12日,抗議的教授及學生於中正紀念堂靜坐,二十多名教授遭到鎮暴警察以棍棒毆打。5月15日,上千名臺灣各大學學生發動罷課並佔領臺北車站大廳靜坐六天五夜,要求「廢除懲治叛亂條例、反對政治迫害」。5月17日,立法院通過廢除《懲治叛亂條例》,5月22日正式宣告廢止。1998年6月17日中華民國立法院通過補償條例,成立「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基金會」。十五年間補償10067件,其中死刑809人,包括:二二八事件、澎湖七一三事件、孫立人部屬郭廷亮案、柏楊案、李敖、雷震案、美麗島案(除了林義雄可能因林宅血案未破堅持不領補償金)等。但約1500名受難者未提出申請。基金會執行長希望基金會結束營運後能與二二八基金會合併成為「國家人權基金會」,繼續保障未申請者的權益。.

查看 藍博洲和臺灣白色恐怖時期

苗栗縣

苗栗縣(官方中文羅馬字名稱:Miaoli County,Biâu-le̍k-koān;hlhp),是中華民國臺灣的縣,有山城之別稱,於臺灣本島中部,東倚雪山山脈,西濱臺灣海峽,北部中港溪地帶與新竹縣市接壤形成竹苗生活圈,南部大安溪地帶與臺中市相鄰互動頻繁,領域範圍雖然方整適中,但由於地勢崎嶇多山地阻隔,交通廊道受限而各鄉鎮交流不易,在發展上有諸多挑戰。 在地緣關係上,苗栗縣介於臺灣本島的中部與北部交界地帶,不同的單位會依據其需求而將本縣歸屬到中部或北部。例如行政院國發會將本縣劃歸為臺灣中部區域;而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則將本縣劃歸為臺灣北部區域,此外本縣於2006年1月時加入「北臺區域發展推動委員會」,並簽署了《北臺區域合作宣言》,2016年1月則與中部縣市簽署《中彰投苗區域治理宣言》。.

查看 藍博洲和苗栗縣

陳超明

陳超明(),中華民國(台灣)政治人物,苗栗縣人,曾代表中國國民黨當選為苗栗縣議會第十二、十三屆議員,及台灣省議會第十屆議員。凍省後以無黨籍身份當選為第四屆立法委員。 2001年立法委員選舉仍以無黨籍身份參選,但未當選。2004年立法委員選舉獲民主進步黨提名,但仍未當選。2012年、2016年立法委員選舉均獲中國國民黨提名且順利當選。.

查看 藍博洲和陳超明

陳映真

陳永善( ),筆名陳映真、許南村、趙定一、陳善、陳善乃、陳秋彬、然而、石家駒等,生於台灣新竹州竹南郡竹南街(今苗栗縣竹南鎮),祖籍福建省安溪縣,臺灣文學作家。早年從事小說寫作,受社會主義思潮與中國作家魯迅影響,在臺灣文壇推動現實主義風格,是鄉土文學論戰中鄉土文學派的主要代表者之一,是臺灣戰後時期臺灣文學界重要旗手。創辦《人間》雜誌,為臺灣報導文學先驅。 在文學成就之外,因推動台灣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平統一,反對台獨,個人政治色彩濃厚,遭受廣泛議論及注目。.

查看 藍博洲和陳映真

李登輝

李登輝(),中華民國政治人物,前中華民國總統,生於日本台湾臺北州淡水郡三芝庄下的埔頭坑聚落「源興居」(今新北市三芝區埔坪里),福佬客家人。 李登輝是第一位出生於臺灣的中華民國國家元首,首位全國公民直選產生的總統,以及首位臺籍國民黨主席。因其為落實臺灣民主改革之重要領袖,而被《時代》杂志稱為「民主先生」。在臺灣,傾向獨派的媒體常暱稱他為「阿輝伯」(台語的「阿」字表示親切)。李的功過及評價具爭議。支持者稱他為「臺灣之父」,與曾被稱為「臺灣之子」的陳水扁對比,認為其對台灣經濟及社會發展作出巨大的貢獻。反對者則批評其兩岸政策及民主改革,不滿其提出特殊兩國論造成兩岸關係緊張與開放民主直選造成國民黨失去長期政權。.

查看 藍博洲和李登輝

李辰

李辰(),原名邱林淵,醫生、醫學博士(M.D.Ph.D.),專業是眼科學。.

查看 藍博洲和李辰

杜聰明

杜聰明(),字思牧,臺灣臺北三芝人,臺灣醫師、醫學教授,京都帝國大學醫學博士,臺灣史上首位醫學博士(M.D.)http://www.peoplenews.tw/news/409640c3-97f2-43fd-98e8-46796425acef 2016-06-04【仁醫心路】台灣史上第一位博士:杜聰明。高雄醫學院(今高雄醫學大學)創辦人,第一位臺灣籍的臺灣大學醫學院院長兼教務長和臺灣大學代理校長。.

查看 藍博洲和杜聰明

杜文卿

杜文卿(Tu Wen-ching,),台灣政治人物,現任苗栗縣苑裡鎮鎮長。曾任第三屆中華民國國民大會代表、第十四屆苗栗縣議員、第四屆、第五屆、第六屆立法委員與民進黨苗栗縣黨部主委。.

查看 藍博洲和杜文卿

新民會 (臺灣)

新民會成立於1920年1月11日,是台灣日治時期由在日台灣留學生於1919年開始組織的第一個政治運動團體。其目的在於從事政治社會改革運動,以增進台灣同胞幸福。前身為1918年(大正7年)末組成的「啟發會」,為擴大並強化組織,以旅日台灣留學生蔡式穀、林呈祿、吳三連等人為核心《吳三連回憶錄》吳三連口述,吳豐山撰述,《自立晚報》出版,1991年,加上部分旅日台灣士紳,使啟發會改組成為「新民會」。會長為林獻堂、副會長為蔡惠如,而會員中較為活躍的有彭華英、蔡培火、王敏川、林呈祿等。在新民會成立大會上,並訂定3個決議目標,分別為「為增進台灣同胞之幸福,開始政治改革運動」、「為擴大宣傳,發行機關雜誌」、「尋求與中國同志接觸之途徑」,第一項的落實工作就是「六三法撤廢運動」的推動。第二項的落實則為發行機關報《台灣青年》月刊,而成員蔡惠如、彭華英、林呈祿也曾與中國政治人物往來,執行了第三項。同年,參加新民會的留學生亦成立「台灣青年會」,後改稱「東京台灣青年會」,而新民會的對外公開活動,都以東京台灣青年會的名義舉辦。到了1927年(昭和2年),新民會多數重要幹部多以離散,於是將會長制改為理事會制,推舉士紳楊肇嘉為常務理事。 1925年,從蘇聯回到日本進入日本大學的台灣青年許乃昌,成為東京台灣青年會的左傾學生中堅與楊逵、高天成、楊雲萍等一同研讀馬克思主義,後更進一步成立社會科學研究部,為日本共產黨之外圍組織,1928年1月台灣共產黨成立之後,4月由陳來旺在日本東京成立台共東京特別支部,逐步爭取台灣在東京的留學生加入,至1929年2月,右派幹部已完全被排除,完全改造為左翼團體,並成為台共附隨組織,1929年4月16日,日本警視廳展開第三次大檢舉,從日共黨人中搜到台共黨人名單,以此查獲台灣島內解放戰線,受到日本警方嚴密監控,雖有推動更生運動,但組織活動至1930年代之後日趨隱沒沉寂了。.

查看 藍博洲和新民會 (臺灣)

施善繼

施善繼( ),台灣作家,左翼詩人,社會運動家。.

查看 藍博洲和施善繼

2004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

2004年12月11日中華民國立法委員全面改選,本屆的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由台、澎、金、馬居民及海外僑民共同選出第6屆立法委員。這場選舉是泛綠與泛藍於2004年中華民國總統大選以後首次對決,引起許多人的關注。 第6屆立委參選登記於2004年10月12日登記截止,區域部分共387人登記,角逐包括原住民席次在內的176個席次,其中1人未通過資格審查。民主進步黨推薦129人;中國國民黨推薦103人(其中7人自新黨併入);親民黨推薦65人;台灣團結聯盟推薦40人;無黨團結聯盟推薦32人;建國黨4人;新黨推薦1人;台灣慧行志工黨1人;工教聯盟1人;無黨籍及未經政黨推薦共116人。全國不分區部分,民進黨登記31人;國民黨24人;親民黨19人;台聯10人(其中一人資格不符遭撤);無盟5人。僑選部分民進黨登記6人;國民黨5人;親民黨5人;台聯1人;無盟1人。 區域部份(包括原住民選區),民主進步黨當選70席,中國國民黨61席,親民黨27席,台灣團結聯盟7席,無盟6席,新黨1席,獨立參選4席。不分區部份,民進黨16席,國民黨15席,親民黨6席,台聯4席。僑選部份,民進黨與國民黨各3席,親民黨及台聯各1席。 從政黨聯盟來看,最後選舉結果,泛藍陣營獲114席,佔總席次225席的50.67%;泛綠陣營獲101席,佔總席次44.89%;其他黨派獲10席,佔總席次4.44%。.

查看 藍博洲和2004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