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蔡素玉

指数 蔡素玉

蔡素玉(Choy So-yuk,),前香港立法會議員,現任香港東區區議會錦屏選區民選區議員,港區全國人大代表。而她因兼任人大被評為「港島民選人大」。.

目录

  1. 78 关系: ATV這一家可加可減機制姜玉堆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何秀蘭余若薇保留皇后碼頭事件保留舊中環天星碼頭事件北角商界 (香港政治派別)兩鐵合併福建中學(小西灣)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第三屆香港立法會第一屆香港立法會第二屆香港立法會銅鑼灣選舉委員會功能界別鍾樹根萬眾同心撐亞視馬力 (民建聯主席)馮兩努香港2013年度授勳及嘉獎名單香港協進聯盟香港大學校友列表香港島選區香港人口香港建制派列表香港立法機關補選列表香港立法會議員列表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屆政府推選委員會香港特别行政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香港風華香港語文黎志強錦屏 (選區)葉劉淑儀蔡姓臨時立法會配票英華女學校集體談判林世榮 (商人)東區區議會梁國雄棄保效應... 扩展索引 (28 更多) »

ATV這一家

《ATV這一家》(ATV Family),是香港亞洲電視的清談節目,由蔡國威和劉錫賢主持,逢星期一至五晚上18:35至18:45於本港台及亞洲台播出;第1至13集由欖菊康滌除菌洗衣液特約贊助播出,第14至43集由亞洲會贊助播出。.

查看 蔡素玉和ATV這一家

可加可減機制

可加可減機制(Fare Adjustment Mechanism)是香港的一種監管公營服務機構的收費機制而訂立的機制,藉以限制公營機構加價的幅度,並要求在通縮時下調收費。 由於本港近年通脹持續高企,因此令港鐵自2010年起年年加價,導致「可加可減機制」令到市民認為是「有加無減機制」。.

查看 蔡素玉和可加可減機制

姜玉堆

姜玉堆,香港親共人士,現任國民教育促進會主席,致力在香港推動國民教育。.

查看 蔡素玉和姜玉堆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

2017年香港特別行政區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普遍簡稱為2017年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選舉,是第13屆的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的選舉,於2017年12月19日舉行。選舉共有1796名選舉會議成員參與這次選舉。.

查看 蔡素玉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

2008年香港特別行政區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普遍簡稱為2008年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選舉,是第11屆的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的選舉,於2008年1月25日舉行。這次選舉有選舉候選人資格的人士(選舉會議)共有1231人。.

查看 蔡素玉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

2012年香港特別行政區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普遍簡稱為2012年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選舉,是第12屆的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的選舉,於2012年12月19日舉行。這次選舉有選舉候選人資格的人士(選舉會議)共有1620人。,南華早報,2012-12-06.

查看 蔡素玉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

何秀蘭

何秀蘭(Cyd Ho Sau-lan,)。綽號何姨姨、阿Cyd、雞仔蘭,香港政治人物,2004年-2007年度香港島中西區區議員(觀龍選區),香港立法會議員(1998-2004、2008-2016),在任議員期間,擔任泛民會議召集人多年。.

查看 蔡素玉和何秀蘭

余若薇

余若薇(Audrey Eu Yuet-mee,),香港資深大律師,前公民黨黨魁及主席、香港立法會議員及香港大律師公會主席。 1993年當上英國御用大律師;1997年中國接收香港主權不久香港居留權的法理基礎引起爭論,在任期間堅持在香港法律制度內解決而不尋求全國人大釋法,自此為人悉知。 2000-2006年建築物上訴審裁處主席,1999-2003年消費品安全上訴委員會主席,2000-2012年三屆立法會議員。,余若薇官方網站。2010年香港政制改革爭議不絕,特首曾蔭權邀請她上電視直播一對一辯論,引起一時風話。2006-2010年是公民黨創黨黨魁,2011年改任黨主席,屬泛民主派。.

查看 蔡素玉和余若薇

保留皇后碼頭事件

2007年保留皇后碼頭事件,源自香港政府開始進行中區填海第三期工程項目,將愛丁堡廣場建築群之一的皇后碼頭拆卸作道路和商廈用途。雖然政府聲明把皇后碼頭拆卸後會另覓地方重建,但此舉引發香港部份民間團體不滿,認為是摧毀了香港人的集體回憶;並認為把皇后碼頭遷他處,本身的重要性大減,公共空間亦遭消滅。本土保育組織本土行動策劃一連串論壇、靜坐和絕食阻止皇后碼頭拆卸,事件後來演變成警民衝突。這次事件可視為保留舊中環天星碼頭事件的延伸。.

查看 蔡素玉和保留皇后碼頭事件

保留舊中環天星碼頭事件

2006年保留舊中環天星碼頭事件,源於香港政府開始進行中區填海第三期工程項目,把有48年歷史的舊中環天星碼頭(正式名稱為愛丁堡廣場渡輪碼頭)及中環天星碼頭鐘樓拆卸作道路和商廈用途,此舉引發香港部分民間團體和市民不滿,認為這摧毀了香港人的歷史文化和集體回憶。部分香港市民透過互聯網策劃靜坐和示威,阻止拆卸舊中環天星碼頭,事件後來演變成警民衝突,示威人士也幾度佔領舊中環天星碼頭。 這次事件提高了香港市民保育文物的意識,反省以往只顧經濟發展而忽略了文物保育的做法。.

查看 蔡素玉和保留舊中環天星碼頭事件

北角

北角(North Point)位於香港島東區,是香港最早期發展的地區之一,是香港島的最北端。 現今的北角包括西北面的炮台山,北角站周邊,及大半個七姊妹地區,北角緊接住銅鑼灣的發展,在開埠時已有零散人口聚居,清末到民國時期,香港人口由1891年的22萬大增到1941年的160萬,當中有60-70萬人口都是福建籍的,由早期聚居地跑馬地開始向北角擴展,再從北角擴展到附近的九龍城區紅磡以及觀塘區亦有大量閩籍人口,自此北角一帶成為大多數福建籍居民的聚居地,因為語言相通,這一帶第二族群潮州籍人口,而二戰後北角(以及鰂魚涌)更成為全成界人口最密集的地區。在港鐵通車後,很多人認知的北角變成北角站一帶,人口只有5萬,而戰後因為郭春秧後人開設娛樂事業,自1945年至今亦不停吸收上海籍新移民,但這一帶亦有不少福建人。根據人口普查語文數據,東區的上海籍人口只有福建籍的10%,大約10%上海籍人口居於東區,不少住在北角站一帶,自此亦不停接收上海籍新移民,而大多數的上海人亦遷入深水埗區周邊,北角最初較少廣府人,但隨住1950-1980年代逃港潮,大量人口從廣東省偷渡到香港,有一部份人聚居在東區柴灣一帶,隨新光戲院開設後,亦有不少懂流利廣州話人口由柴灣遷居北角站一帶,而中華基督教會香港閩南堂所在的炮台山站以及鰂魚涌自開埠以來即以福建人為主要多數。近數十年來,北角的人口以及相關族群又不停向東擴展,東區不少包括私人樓宇的區議會選區的人口都是住在近三十年才興建的新樓,人口不少亦是近數十年由北角遷入或北角的族群相關,但東區東部亦有為數不少的廣府人。 很多香港人來自中國各省,各個地區亦有不同族群聚居,只有逃港潮人口以廣東人(粵客潮)為主,南洋回流人口以福建人為主,戰後移民以及單程證人口一直來自全國各省,根據政協省籍族群等數據,但來自廣東以及華南的人口大約有50%(以粵1/6客1/16潮1/6四邑1/16)較多,同時有江西、廣西、兩湖、等地),福建(包括台灣南洋閩籍)人大約有1/6,華中人口大約有1/8,北方總和亦有1/6,連蒙古人、滿族亦有,但語文統一後,大多數居民的下一代都改以廣州話溝通。全港各個地區亦有吸收相關族群的新移民,操廣州話人口的人包括福建人、上海人以至蒙古人,寶馬山的閩僑學校以及炮台山站附近的新樓的人口不少由跑馬地、大坑一帶的舊樓遷入。.

查看 蔡素玉和北角

商界 (香港政治派別)

工商業及專業界派系,是香港建制派一個右翼主流派系,自1997年香港回歸後主導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經濟政策。目前工商界政黨以經民聯,自由黨,新民黨等為主。.

查看 蔡素玉和商界 (香港政治派別)

兩鐵合併

兩鐵合併是指香港地下鐵路(地鐵)及九廣鐵路(九鐵)車務運作的正式合併,合併後的鐵路系統易名為港鐵,當中包括九鐵公司在香港本地及跨境的鐵路路線、落成後的新路線(參見九廣鐵路),以及其他與運輸相關的業務,例如在西北鐵路服務範圍內經營的巴士服務由地鐵公司初步議定租用50年(可延長),及地鐵公司購入九鐵公司大部分車站上蓋物業(物業發展權)、其物業管理附屬公司及某些短期鐵路資產,但就不涉及鐵路等業權的轉移。 有人曾經認為合併可增加鐵路網絡效率,以更大規模公司來製造協同效應,節省行政開支及營運成本及取消轉乘車費,以便整體車務結構作出調整。反對意見認為合併使香港的鐵路服務失去競爭,地鐵可壟斷香港的鐵路運輸,而且以上市公司地位自居,遠離政府監管,形成獨立王國。 2007年10月18日,運輸及房屋局發言人表示當局已經決定在2007年12月2日落實兩鐵合併,並已經於10月26日刊憲,當局在10月31日向立法會提交有關《兩鐵合併條例》生效日期的公告,該公告通過立法會先訂立後審議的程序,當日《兩鐵合併條例》亦會正式生效。 2007年12月2日,兩鐵合併生效,九廣鐵路公司正式結束其97年的鐵路業務,並將其網絡交由地鐵有限公司管理及營運,其合併網絡統稱為「港鐵」。地鐵有限公司將保留其英文名稱,而中文名稱則改為香港鐵路有限公司。.

查看 蔡素玉和兩鐵合併

福建中學(小西灣)

香港福建中學(小西灣),簡稱福建中學(小西灣)(Fukien Secondary School (Siu Sai Wan)),原校在北角七姊妹道,是香港北角渣華道福建中學的分校,創立於1951年的西環,由旅港福建商會辦學團體在香港開辦,自1991年起為直接資助辦學。1997年7月,獲得香港特區政府特別安排,在柴灣小西灣創辦這所津貼文法中學,稱為福建中學(小西灣)。特首董建華曾到該校。而北角福建中學校舍在2000年9月遷往觀塘振華道,由政府全資興建。.

查看 蔡素玉和福建中學(小西灣)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35个选举单位选举产生,任期由2018年3月至2023年3月。 依据2017年4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的《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分配方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总数不超过3000人,名额分配同上一届,即:北京市42名,天津市33名,河北省116名,山西省61名,内蒙古自治区53名,辽宁省94名,吉林省58名,黑龙江省84名,上海市50名,江苏省138名,浙江省84名,安徽省104名,福建省62名,江西省76名,山东省162名,河南省159名,湖北省108名,湖南省110名,广东省151名,广西壮族自治区85名,海南省21名,重庆市55名,四川省137名,贵州省66名,云南省87名,西藏自治区17名,陕西省65名,甘肃省49名,青海省18名,宁夏回族自治区18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56名,香港特别行政区36名,澳门特别行政区12名,台湾省暂时选举13名,中国人民解放军265名,其余255名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依据法律另行分配。 2017年12月中旬至2018年1月,全国35个选举单位共选举产生了2980名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2018年2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24日表决通过了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关于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的代表资格的审查报告,确认2980名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的代表资格全部有效。在选出的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共438名,占代表总数的14.70%,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归侨代表共39名;连任代表共769名,占代表总数的25.81%。与上一届(第十二届)相比,妇女代表742名,占代表总数的24.90%,提高了1.5个百分点;一线工人、农民代表468名(其中有45名农民工代表),占代表总数的15.70%,提高了2.28个百分点;专业技术人员代表613名,占代表总数的20.57%,提高了0.15个百分点;党政领导干部代表1011名,占代表总数的33.93%,降低了0.95个百分点。 以下列出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代表变动情况见末尾。.

查看 蔡素玉和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任期自2008年3月至2013年3月。 以下列出2008年2月公布的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代表共2987名。代表变动情况见末尾。.

查看 蔡素玉和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35个选举单位选举产生,任期由2013年3月至2018年3月。 以下列出2013年2月公布的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代表共2987名。在选出的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409名,占代表总数的13.69%,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归侨代表35名;连任代表1027名,占代表总数的34.38%。与十一届相比,妇女代表699名,占代表总数的23.40%,提高了2.07个百分点;来自一线的工人、农民代表401名(其中有31名农民工代表),占代表总数的13.42%,提高了5.18个百分点;专业技术人员代表610名,占代表总数的20.42%,提高了1.20个百分点;党政领导干部代表1042名,占代表总数的34.88%,降低了6.93个百分点。代表变动情况见末尾。 截至2017年1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实有代表2898人。 2016年9月13日,为查处辽宁拉票贿选案临时召集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辽宁省人大选举产生的部分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当选无效的报告,确定45名全国人大代表因拉票贿选当选无效(名单见代表变动情况)。.

查看 蔡素玉和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

第三屆香港立法會

香港立法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立法機構。第三屆立法會於2004年9月12日經選舉產生,60名議員分別從地區直選及功能團體各選出30名,任期四年,由2004年10月1日至2008年9月30日。本屆立法會主席為范徐麗泰,於2004年10月6日經議員互選產生。.

查看 蔡素玉和第三屆香港立法會

第一屆香港立法會

立法會是香港的立法機構。第一屆立法會於1998年5月24日經選舉產生,60名議員分別從地區直選20名、功能團體30名、選舉委員會10名,任期兩年,由1998年7月1日至2000年6月30日。本屆立法會主席為范徐麗泰。.

查看 蔡素玉和第一屆香港立法會

第二屆香港立法會

立法會是香港的立法機構。第二屆立法會於2000年9月10日經選舉產生,60名議員分別從分區直接選舉選出24名、功能團體30名、選舉委員會6名,任期四年,由2000年10月1日至2004年9月30日。本屆立法會主席為范徐麗泰。.

查看 蔡素玉和第二屆香港立法會

銅鑼灣

銅鑼灣(Causeway Bay)位於香港島區,是一個購物、娛樂及住宅混合的地區,隸屬灣仔區,原來是當地海灣的名字,因海灣形似銅鑼而得名,銅鑼灣避風塘則在正中,在填海工程後海灣的銅鑼形不復見,但「銅鑼灣」卻成爲了當地整個地區的名稱。歷史上當地名爲「銅鑼灣」的海灣因為填海而兩度北移,原海灣範圍變成了現今的維多利亞公園,現今的「銅鑼灣」海灣僅指興發街、維園道和鴻興道之間的海域,而銅鑼灣地區的範圍東至屈臣道、麥連街及蜆殼街,西至堅拿道天橋,南至銅鑼灣道及禮頓道。 銅鑼灣主要分為東面的住宅區及西面的購物娛樂商場區,銅鑼灣、跑馬地一帶早期本屬東區,在香港區議會分區監察政府事務上,1982年區議會把銅鑼灣北及銅鑼灣南劃入東區,把銅鑼灣中劃入灣仔區,於1990年代亦新增屬東區的銅鑼灣東選區然而在香港政府部門的運作下,以及香港回歸前的立法局選舉分區下(港島中),仍然是以於1963年法定分區為基礎而進行,整個銅鑼灣仍然屬於同一劃區。立法會於2014年1月22日通過的《二○一三年區議會條例修訂令》,原屬東區的「維園」及「天后」兩個選區,於2016年開始改劃入灣仔區議會的範圍,自此整個銅鑼灣均屬於灣仔區。 香港自開埠至今即是東南亞的貿易中心,閩籍華商一直以銅鑼灣作為基地經營轉口貿易,至今新加坡、菲律賓、印尼等國的首富及華商仍大量持有銅鑼灣的商場以至辦公室作為總部,使香港作為東南亞的金融中心的地位得以鞏固。得益於內地港澳個人遊政策下龐大的內地旅客人流,銅鑼灣的商鋪租金更曾於2012年超越紐約第五大道,取代其之前連續11年的「全球最昂貴商鋪地段」的地位。現時銅鑼灣租金每平方呎為2,630美元,為第五大道的9成,卻是東京銀座的2倍。而在香港各商業地段,租金排名依次為銅鑼灣、中環、尖沙咀,但隨着2014年後訪港內地旅客人數減少及內地旅客消費習慣的改變,銅鑼灣的租金不斷回落,到2016年時更比高峰期下跌超過五成,不過銅鑼灣至今仍然維持其香港主要旅遊購物區的地位。與此同時,銅鑼灣亦被評選在“中國十大商業街”之列,與著名的上海南京東路,北京王府井等等地區相媲美。 因為銅鑼灣天后廟,使銅鑼灣、跑馬地以及大坑自開埠以來即以閩籍人口為主要多數,建區以來有濃厚的天后文化,區內東角一帶至今仍是全港最多閩籍同鄉會的地方。維多利亞公園則是香港面積最大的公園,有很多休閒、體育設施,加上香港中央圖書館等全港性的文化設施,使銅鑼灣成為香港市民重要的休閒以及文化活動中心。.

查看 蔡素玉和銅鑼灣

選舉委員會功能界別

選舉委員會功能界別(Election Committee functional constituency),是香港立法局、立法會已廢除的功能界別,選民為選舉委員會的成員。 1995年,根據彭定康推行的政治改革,此功能組別成立。但在主權移交前後的選舉委員會功能界別,在成員組成及選舉方法皆大相逕庭,因而只為名稱相同的功能界別,本質上是兩種不同的界別。.

查看 蔡素玉和選舉委員會功能界別

鍾樹根

鍾樹根(Christopher Chung Shu-kun,),在香港出生,原籍廣東東莞,香港大學前校董、太平紳士,前香港市政局議員、東區區議會及立法會議員。.

查看 蔡素玉和鍾樹根

萬眾同心撐亞視

《萬眾同心撑亞視》(Cheer Up ATV),是香港亞洲電視製作的特備節目,於2015年1月23日晚上19:30於本港台及亞洲台同步現場播放,由亞洲會贊助播出。.

查看 蔡素玉和萬眾同心撐亞視

馬力 (民建聯主席)

力(),祖籍福建廈門,生於广东廣州,生前擔任香港立法會議員、香港特别行政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民建聯主席。 馬力畢業於培僑中學、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聯合書院),曾任培僑中學、嘉諾撒聖方濟各書院教師、《香港商報》副社長。.

查看 蔡素玉和馬力 (民建聯主席)

馮兩努

馮兩努(Ronald Fung,),原名馮國輝,幼名馮國喜,香港企业家,商战谋略培训讲师,曾任區議員及電視節目主持,亦經常進行演講,有不少著作。 馮兩努出生於廣東中山翠亨村(即孫中山家鄉)的一處貧苦家庭內。1976年,他在加拿大的約克大學取得學士學位。他將個人名字改作「兩努」,是取「兩倍努力」之意。 馮兩努曾先後於1995年及1996年在亞洲電視主持《三國啟示錄》與《三國演義超智版》電視節目,開始取得不少知名度。自此他亦主持了一些批論政經的節目,包括《中國財神秘笈》和《馮兩努論雍正》。他亦在1998年至1999年期間擔任時事節目《互動新聞網》的嘉賓主持。 及後,他曾在1999年參選香港區議會選舉在不被看好下擊敗從政多年的周梁淑怡勝出,代表灣仔區司徒拔道選區。競選時,他連續18日每天早上6時45分至9時均站在司徒拔道的主要交通路口向每一架路過的車輛和每一個走過的行人說一聲早安並送上微笑。然而,次年他參與2000年香港立法會選舉港島區選區卻以15,419票(5.91%)落敗,僅次於取得最後一席的民建聯團隊之第二位候選人蔡素玉(7.85%)。 2008年10月11日,馮兩努在香港理工大學李嘉誠樓16樓聽講座期間,發覺心臟不適,及後校方馬上將其送往伊利沙伯醫院,至晚上證實死亡。.

查看 蔡素玉和馮兩努

香港2013年度授勳及嘉獎名單

香港2013年授勳名單,2013年7月1日於憲報刊登,共有337人獲頒授勳銜及作出嘉獎,這是香港回歸以來第16份授勳名單。勳銜頒授典禮於10月26日在禮賓府舉行。.

查看 蔡素玉和香港2013年度授勳及嘉獎名單

香港協進聯盟

香港協進聯盟(簡稱港進聯;英文:Hong Kong Progressive Alliance)成立於1994年7月,是香港一個由工商專業界人士組成的親北京政治團體,黨魁是劉漢銓,總幹事吳軍捷則被指從廣州被調派到香港工作。.

查看 蔡素玉和香港協進聯盟

香港大學校友列表

本列表收錄香港大學的知名校友。列表將人物粗分為數大類,並遵循各類內容不重疊的原則進行編輯。.

查看 蔡素玉和香港大學校友列表

香港島選區

香港島選區是香港立法會選舉地區直選的選區之一,範圍包括廣義的香港島地域,即南區、灣仔區、中西區及東區四區總和,亦即包括鴨脷洲、大小青洲等島嶼。2012年至2016年度第五屆香港立法會,香港島選區共有7個議席。香港島選區亦是香港回歸後,從第二屆至第四屆立法會及第六屆立法會,均有任內議席出缺而需進行補選的選區。.

查看 蔡素玉和香港島選區

香港人口

香港人口以華人為主,現今的香港人主要為於1945年由中國大陸以及世界各地的華人移民及其後代。 根據政府統計處公布,2017年年底香港人口臨時數字為,常住在香港的有7,409,800人,其中7,182,600人為常住居民,227,200人為流動居民,其中華人佔92%,而在香港的非華人中,則以菲律賓人和印尼人居多,分別佔總人口的2.5%和2.1%。人口年齡中位數43.4歲,家庭數目251萬戶,平均每戶2.8戶,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25,000港元,其中390萬人居於私人永久性房屋,213萬人居於公屋,116萬人居於資助自置居所單位,工作人口396.56萬,每月收入中位數為1.55萬港元,撇除外傭後,則為1.7萬港元。 另外有逾451,000少數族裔人士居住香港,當中8成為非華裔亞洲人,大部分為印尼人及菲律賓人。在香港出生的人口約60.5%,在中國大陸、台灣及澳門出生的比率為32.1%,香港有83.1%人居於香港達10年或者以上。香港是世界人口密度最高地方之一,每平方公里為6,690人。而且香港的已開發土地不多,如果只將已開發土地計算在內,每平方公里超過3萬人。.

查看 蔡素玉和香港人口

香港建制派列表

本條目列出了香港的建制派組織和人士。.

查看 蔡素玉和香港建制派列表

香港立法機關補選列表

香港立法會及前身之立法局曾於各選舉之間舉辦不同選區或界別之補選,以填補上次選舉產生議員因不同原因離任之空缺。以下列表為自立法局於1985年起舉辦首次全民選舉後,所有補選之統合資料。.

查看 蔡素玉和香港立法機關補選列表

香港立法會議員列表

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立法機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香港立法會由選舉產生,除第一屆任期為兩年外,每屆任期四年。 以下列出所有曾任香港立法會議員的人士。 以下的歷史紀錄包括任期1997年1月25日至1998年6月30日設立的臨時立法會和1998年7月1日後設立的香港立法會,不包括過往英治香港時期的立法局。.

查看 蔡素玉和香港立法會議員列表

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屆政府推選委員會

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屆政府推選委員會(簡稱推委會)由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籌組而成,推選委員會全部由香港永久性居民組成,必須具有廣泛代表性,成員包括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地區代表、香港地區全國政協委員的代表、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前曾在香港行政、立法、諮詢機構任職並有實際經驗的人士和各階層、界別中具有代表性的人士。是負責選出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屆行政長官及臨時立法會的組織。1996年11月2日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通過推委會成員名單。推委會由400名組成,由以下4個界別所組成:.

查看 蔡素玉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屆政府推選委員會

香港特别行政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香港特別行政區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簡稱港区人大代表)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香港特別行政區代表,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香港特别行政区代表团参与全国人大会议,港区人大佔全国人大代表的百分之1.2。 根據《香港基本法》,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均須為香港居民中的中國公民。他們的另一職責是參與選舉行政長官(見選舉委員會)。目前每屆港區人大代表成員由上屆港區人大代表、港區全國政協及選舉委員會成員中的中國公民,根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訂立的當屆選舉辦法選出。 第一至八屆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是由廣東省人民代表大會直接委任香港人成員出任(見歷史)。.

查看 蔡素玉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香港風華

《香港風華》(The Hong Kong Beats)是一個介紹香港歷史及香港各區風土人情的電視節目,由香港亞洲電視新聞部資訊科製作。第一輯節目於2005年4月3日起逢星期日21:30-22:00於本港台播出,而第二輯節目於2005年10月23日起在同樣時間及頻道播出;第三輯節目名為《香港風華之柒拾3行》,於2006年10月14日起逢星期六晚播出。 其中第一輯結集成書出版。亞洲電視為《香港風華》再拍攝續集於2012年播出,名為《再展風華》。.

查看 蔡素玉和香港風華

香港語文

香港語文是指在香港常見的語言和文字,目前香港法定語文是中文和英文,雙方享有同等地位,而香港政府所提倡的語文政策是「兩文三語」,兩文指中文和英文;三語指粵語、英語和普通話--->。 粵語是香港最主要的語言。2011年,香港人口有89.5%以「廣州話」為慣用語言,其次為「其他中國方言」(4%)、英語(3.5%)、普通話(1.4%).

查看 蔡素玉和香港語文

黎志強

黎志強(Lal Chi Keong,),現任香港東區區議會翡翠選區議員及公民黨成員,前香港民主黨成員及香港市政局議員。.

查看 蔡素玉和黎志強

錦屏 (選區)

錦屏是香港東區區議會下轄的選區,代號C20,成立於1994年,區議員為民建聯成員蔡素玉。.

查看 蔡素玉和錦屏 (選區)

葉劉淑儀

葉劉淑儀,GBS,JP(Regina Ip Lau Suk-yee;),本名劉淑儀,香港立法會議員香港行政會議非官守成員、新民黨及匯賢智庫主席,曾任香港政府保安局局長,在主權移交前於殖民地政府出任入境處長,是香港歷史上首位出掌紀律部門的女性。 在保安局局長任內,葉劉淑儀的政策備受廣泛爭議。在向各國爭取特區護照免簽證、解決困擾香港多年的越南船民問題、制定中港兩地有關被扣押港人之通報機制雖有建樹,但在處理居港權問題和《公安條例》修訂等議題上過於強硬,以及被批評不尊重香港司法制度。2002年9月開始推銷具爭議性的《基本法23條》(簡稱《23條》)立法,由於被指態度輕佻傲慢,蔑視議員提問,又時常發表富爭議性言論,執意立法23條讓她的民望不斷下滑,至2003年7月1日50萬人上街遊行後,其民望更跌至谷底,成為最不受歡迎的政府官員,最終迫使《23條》擱置立法,她本人亦在同年7月16日辭職,成為首批辭職的問責局長之一。 辭職後,葉劉淑儀在2003年赴美國留學,2006年回港,並以政治人物身份加入政壇,成立匯賢智庫,自任主席,就社會事務發表意見。至2007年9月27日,她向外界公佈參加立法會港島區補選,獲建制派支持爭奪馬力逝世後出缺的議席,不過最後被獲泛民主派支持的陳方安生擊敗。葉劉淑儀在200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中再次在港島區參選,最終成功當選。 2011年8月,葉劉淑儀稱會「犧牲」自己參選第四屆行政長官。2012年2月20日,葉劉淑儀宣佈參選行政長官選舉,她認為另外兩位候選人唐英年及梁振英均出現嚴重誠信問題,希望參選能給選委和市民多一個選擇。不過她於提名截止前未能獲得所需之150個提名票而放棄參選。同年連任立法會議員,其後加入行政會議。 2016年12月14日,新民黨會員大會通過黨主席葉劉淑儀參選行政長官,所以葉劉淑儀在12月15日向行政長官梁振英辭去行政會議職務,並獲得梁振英批准。12月15日下午,葉劉淑儀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宣布參選2017年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選舉。但是她於提名截止前未能獲得所需之150個提名票而于2017年3月1日宣布退出選舉。.

查看 蔡素玉和葉劉淑儀

蔡姓

蔡姓是中文姓氏之一。在北宋百家姓中,蔡姓被列于第155位。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蔡姓目前是中国大陆第44大姓。蔡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46%。尤以广东、浙江、江苏、四川等省多此姓,四省蔡姓约占大陆地区汉族蔡姓人口的44%。当代蔡姓总人口约552万。在台湾,蔡姓人口超过60万,是第八大姓。.

查看 蔡素玉和蔡姓

臨時立法會

臨時立法會(Provisional Legislative Council),又稱臨立會。是香港在第一屆立法會成立之前、香港主權移交之後的立法機關。它是中英雙方由於對彭定康政改方案的意見分歧,而中國方面單方面成立的組織。任期由1997年1月25日至1998年6月30日。根據港英政府的法例,此會是非法組織,所以他們在深圳開會,香港主權移交後乃移至香港开会并被香港高等法院判定为合法组织。.

查看 蔡素玉和臨時立法會

配票

配票是一種運用策略,以求某方充分利用票源,獲得最大席次之投票。由於在複數選區單記不可讓渡投票制中,並非僅由最高票當選,而係各候選人得票僅需在當選席次內領先即當選,因此政黨或政治聯盟透過組織動員或是號召選民自動將票源分配投給有希望當選的候選人,使其達到當選門檻,使該政黨當選席次最大化,避免個別參選人衝高票數造成選票浪費。.

查看 蔡素玉和配票

英華女學校

英華女學校(Ying Wa Girls' School),1900年2月創立,是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旗下的女子中學,由香港政府津貼。 全校學生人數約1,000人,為香港補助學校議會22所補助學校之一,是香港傳統名校之一。在2018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中學50強龍虎榜中排名第九。.

查看 蔡素玉和英華女學校

集體談判

集體談判是指勞方集體性地透過工會,與資方談判僱傭條件,而資方必須參与,而談判結果具有法律約束力。其目的是希望勞資雙方能夠在一個較平等的情況下訂立僱傭條件,以保障勞方應有的權益。而集體談判權就是一些國家及地區賦予勞工的一種權利。.

查看 蔡素玉和集體談判

林世榮 (商人)

林世榮(),廣東省汕尾市海豐縣人,香港上市公司恒豐金業科技集團金至尊珠寶的創辦人,博士。 生前為香港恒豐金業科技集團董事局主席、湖南省政協委員、汕尾市政协常委,有「香港金王」之稱,「金廁所」是其代表作。 妻子林陳吟揮曾任集團董事局主席,育有1子2女。 林世榮1977年從海豐到香港,2008年9月26日在自宅心臟病發去世。 治喪委員會成員包括林大輝、田北俊、蔣震、蔣麗芸、蔡志明、蔡素玉等。告別式在世界殯儀館舉行。.

查看 蔡素玉和林世榮 (商人)

東區區議會

東區區議會(Eastern District Council)是香港十八個區議會之一,亦曾經是香港最大區議會,其地位由九龍東的觀塘區議會取代,負責就東區的地區事務,向政府提出意見。此區議會由35名議員組成,香港政府將東區劃為35個選區,並由市民選出35名民選議員。最新一次的東區區議會選舉在2015年11月22日舉行。.

查看 蔡素玉和東區區議會

梁國雄

梁國雄(Leung Kwok-hung;),綽號“長毛”(Longhair),祖籍廣東增城,香港社會主義政治人物、社會運動人士,四五行动总代表,香港前立法會議員,属于泛民主派中的激进民主派,还被认为是香港托派的代表人物。他在2004年首次當選香港立法會議員,迄今已五度當選。但於第五次當選時因宣誓風波被法庭裁定取消議員資格,但其與姚松炎和其他被取消資格的民主派立法會議員不同,並非因主張自決及香港獨立而被取消資格,現正上訴中。 梁國雄曾是革命馬克思主義者同盟成員,信奉不断革命论、世界革命等托洛茨基主义理論。他常穿著印有阿根廷共产主义革命家-zh-cn:切·格瓦拉;zh-hk:捷古華拉-头像的襯衫,配合一頭披肩長发,成了他的招牌形象,故得到「長毛」這個綽號,英國傳媒稱之“Longhair”。他以中国共产党创始人陈独秀的诗句「行无愧怍心常坦,身处艰难气若虹」为座右铭。 2017年2月8日,梁國雄宣布參與2017年香港行政長官選舉,但不久就宣布退选。任職議員期間極力爭取並關注全民退休保障計劃、 回購公共事業(港鐵,領展,東西隧道等),標準工時,香港最低工資等民生議題。.

查看 蔡素玉和梁國雄

棄保效應

棄保效應,源自於中國象棋術語「棄車保帥」,放棄次要的棋子以保主要棋子的安全。棄保是一種選舉策略,為配票的變種,避免類似立場或性質的候選人瓜分選票,以致兩敗俱傷,因此要求選民,將選票集中在有機會勝出的候選人身上。.

查看 蔡素玉和棄保效應

民主建港協進聯盟

民主建港協進聯盟(Democratic Alliance for the Betterment and Progress of Hong Kong),簡稱民建聯(DAB),前稱民主建港聯盟,是一個香港建制派政黨。民建聯立場為支持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同時爭取基層、中產和商界的支持,在此方面與另一建制派政黨工聯會有別。民建聯與中國共產黨關係密切,大部分立場與中共中央一致。該黨被民主派人士稱為保皇黨。 前任香港立法會主席曾鈺成為創黨主席。.

查看 蔡素玉和民主建港協進聯盟

民主倒董力量

2003年七一遊行爆發,不但是香港人不滿意廿三條立法,更加是不滿意董建華的政治、經濟等各方面施政。然而,主流的泛民主派政黨不敢多走一步,不敢直接要求董建華落台。因此,催生了一個由社會各界人士組成的倒董團體--民主倒董力量,打正旗號要求行政長官董建華下台。 泛民主派認為應針對爭取普選制度,不同意針對董建華個人。 民主倒董力量不以為意。召集人蕭若元引用《莊子•外物篇》的故事教訓,直指香港人被董建華的施政失誤壓逼到跳樓燒碳,必須立即倒董。.

查看 蔡素玉和民主倒董力量

民主黨 (香港)

民主黨(Democratic Party)是香港民主派的第一大政黨,其意識形態派別為泛民主派。現時,其為立法會第二大政黨,現任黨主席為胡志偉。.

查看 蔡素玉和民主黨 (香港)

民間電台

民間電台(簡稱:民台)是由香港泛民主派人士曾健成發起,以非牟利形式運作的電台,於2005年10月3日起試播,電台利用頻率FM 102.8於逢星期一至五晚上七點至十一點(最長至十二點)廣播(覆蓋範圍在香港島及九龍大部份地區),並同時透過網絡廣播節目。以公民抗命形式挑戰其認為是「違憲過時惡法」的《電訊條例》。其自稱「以開放敢言為宗旨,用公義良心,為小眾發聲」。節目題材多元,多為phone-in形式節目,常邀請立法會議員作嘉賓或主持,亦曾直播「六四燭光集會」與「七一遊行」。民間電台口號為「突破封鎖,主動出擊」、「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查看 蔡素玉和民間電台

曾鈺成

曾鈺成教授(Jasper Tsang Yok-sing,),生於廣東廣州,籍貫廣東順德, 前香港立法會主席,民主建港聯盟創黨主席,現為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院榮譽教授。此前曾經擔任香港培僑中學校長,現在為該校及培僑書院校監和培僑小學校董。其弟曾德成為前民政事務局局長。其與前香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分別稱為香港政壇的「雙曾」。.

查看 蔡素玉和曾鈺成

曾蔭權

曾蔭權爵士(Sir Donald Tsang Yam-kuen,1944年10月7日-),香港特別行政區第2及第3任行政長官。 曾蔭權於1967年加入香港政府,成為二級行政主任,其後曾於不同部門任職。1995年出任首位華人財政司,香港主權移交後過渡為財政司司長,2001年接替陳方安生出任政務司司長。2005年3月10日,時任行政長官董建華以「健康理由」辭職,曾蔭權在行政長官補選中自動當選。6月21日,曾蔭權得到中央人民政府(國務院)正式任命(即日就任),並在6月24日上午9時前往北京人民大會堂,在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監誓下宣誓就職,成為第2任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 2007年3月25日,曾蔭權在第三屆行政長官選舉中以649票擊敗梁家傑勝出,第二次當選特首,任期至2012年6月30日結束,其後開始退休生活,但因為在離任前的2012年2月捲入多宗不當收受利益的刑事指控,於2015年被廉政公署以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等罪名提出起訴,其中一項指控在2017年2月被判罪名成立,曾蔭權成為香港有史以來首個因為在任期間觸犯刑事罪行,而被判處入獄服刑的前任最高級政府官員。.

查看 蔡素玉和曾蔭權

晋江市

晋江市(Tsìn-kang-tshī),雅稱刺桐、瑞桐、泉安,为中国福建省下辖县级市,由泉州地级市代管。晋江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泉州市东南部,晋江下游南岸,三面临海。地理坐标为北纬24°30′-24°54′,东经118°24′-118°43′。辖境东北连泉州湾,东与石狮市接壤,东南濒临台湾海峡,南与金门岛隔海相望,西与南安市交界,北和鲤城区相邻。陸域面積649平方公里(不含灘塗,濕地),海域面積6345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21公里。全市辖6个街道、13个镇,市政府驻罗山街道世纪大道。 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历史上,晉江在經濟、軍事、文化占据重要地位,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重要起點之一。清代,晋江與南安、惠安,合稱泉州三邑。境内有安平桥、草庵、龙山寺、磁灶窑址等古迹以及深沪湾国家地质公园。.

查看 蔡素玉和晋江市

0708年雙普選

0708年雙普選,是指香港人要求香港政府在2007年的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選舉以一人一票選出行政長官,同時於2008年的立法會選舉中全數立法會議席由普選產生。這個建議是由於《基本法》沒有列明2007及2008年選舉模式,故1990年代香港三大政黨成立時,民主黨、自由黨和民建聯均支持2007、2008年雙普選。.

查看 蔡素玉和0708年雙普選

10月10日

10月10日是阳历一年中的第283天(闰年第284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82天。.

查看 蔡素玉和10月10日

1970年代香港學生運動

香港1970年代,大學的政治氣氛非常熱烈。這段時期,有人稱之為香港學運的火紅年代。 當時的大學生(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大學),依其政治立場可以分成三大派系,國粹派、社會派和自由派。不少學生運動的中堅份子,後來都成為了香港政壇、新聞界或文化界的要角。.

查看 蔡素玉和1970年代香港學生運動

1995年香港立法局選舉

1995年香港立法局選舉於1995年9月17日舉行,是英屬香港最後一次立法局選舉。同時,立法局議席也是首次完全以選舉方式產生,由港督委任立法局議員的方式也宣告終結。由於英、中就香港政制問題出現爭坳,此屆立法局的任期至1997年6月30日,香港主權移交前夕為止,未能直接過渡至第一屆香港立法會。.

查看 蔡素玉和1995年香港立法局選舉

1996年香港臨時立法會選舉

1996年香港臨時立法會選舉為香港舉辦的唯一一次臨時立法會選舉,於1996年3月24日舉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於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時,廢除以往的立法局而以臨時立法會來「臨時」取代該立法機關職能。這次選舉只有第一屆政府推選委員會的四百名委員有資格投票。故為間接選舉,不被港英政府視為合法組織。.

查看 蔡素玉和1996年香港臨時立法會選舉

199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

199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在1998年5月24日正式舉行。這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後的首屆立法會選舉。首屆立法會選舉選出了共60名議員,分別是由以下三種選舉方式產生出來:五個地方選區(20名),選舉委員會(10名),和28個功能界別團體(30名)。 首屆立法會地區選舉的投票率為53.29%(共1,489,705人),選舉委員會的投票率為98.75%(共790人),而功能界別選舉的投票率則為63.50%(共77,813人)。   第一屆立法會和之後的不同之處是,這屆立法會的任期為兩年,而之後的都為四年。第一屆立法會任期由1998年7月1日至2000年9月30日。.

查看 蔡素玉和199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

199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結果

199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於1998年5月24日舉行,本條目為是次選舉的詳盡結果。.

查看 蔡素玉和199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結果

1999年香港區議會選舉結果

1999年香港區議會選舉於1999年11月28日舉行後,已完成點票工作並公佈結果。.

查看 蔡素玉和1999年香港區議會選舉結果

2000年香港立法會選舉

2000年香港立法會選舉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後的第二屆香港立法會選舉,於2000年9月10日順利舉行。.

查看 蔡素玉和2000年香港立法會選舉

2000年香港立法會選舉結果

2000年香港立法會選舉於2000年9月10日舉行,本條目為是次選舉的詳盡結果。.

查看 蔡素玉和2000年香港立法會選舉結果

2000年香港立法會香港島地方選區補選

2000年香港立法會香港島地方選區補選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後第3次進行的香港立法會議席補選。補選於2000年12月10日舉行,以填補於2000年9月10日在香港島地方選區當選的程介南議員在香港島選區的議席空缺。.

查看 蔡素玉和2000年香港立法會香港島地方選區補選

2003年香港區議會選舉

2003年香港區議會選舉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後第二屆區議會選舉,於2003年11月23日舉行。投票人數達108萬人,投票率44.4%。是次選舉是「2003年香港七一遊行」後第一個大型選舉。.

查看 蔡素玉和2003年香港區議會選舉

2003年香港區議會選舉結果

2003年香港區議會選舉於2003年11月23日舉行,本條目為是次選舉的詳盡結果。.

查看 蔡素玉和2003年香港區議會選舉結果

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

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於2004年9月12日舉行,投票人數達1,784,131人;投票率為55.64%,打破1998年53.29%的紀錄(2016年投票率為58.28%,打破本屆創下的紀錄)。是次四年一度的選舉重選立法會60個議席。6個選舉委員會代表議席取消,地方選區則增加6席至30席,另外30席由功能組別產生。 是次立法會選舉比以往有爭議,最後在七一效應下泛民主派地方選區取得18席,但民主黨議席減少,失去立法會第一大黨的地位,惟憑籍功能組別,建制派仍佔多數議席。.

查看 蔡素玉和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

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結果

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於2004年9月12日舉行,本條目為是次選舉的詳盡結果。.

查看 蔡素玉和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結果

2007年香港區議會選舉結果

2007年香港區議會選舉於2007年11月18日舉行,本條目為是次選舉的詳盡結果。.

查看 蔡素玉和2007年香港區議會選舉結果

2007年香港立法會香港島地方選區補選

2007年香港立法會香港島地方選區補選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後第5次進行的香港立法會議席補選。補選於2007年12月2日舉行,以填補於2007年8月8日在廣州病逝的馬力在香港島選區的民選議席空缺。 投票日翌日凌晨3時25分,官方的選委會宣布陳方安生以175,874票(得票率約為55%)當選。.

查看 蔡素玉和2007年香港立法會香港島地方選區補選

200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

200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後的第四屆立法會選舉,於2008年9月7日舉行。與上屆一樣,是次選舉重選立法會全數60個議席,包括30席由地區直選產生之議席及30席由功能界別產生之議席。 泛民主派在地區直選取得19席,較上一屆地方選區多取1席,但功能界別減至4席,惟成功保留立法會的三分之一以上、亦即是21席的關鍵議席數目,惟激進民主派社會民主連線取得3席,從而左右主流民主派。 民建聯整體上席位沒有增減,自由黨在地方選區全軍覆沒,黨正副主席連任失敗,跌到第三大黨;選後4名原屬自由黨的功能界別立法會議員退黨,實力大輻下降,民建聯取代自由黨,成為建制派第一大黨。.

查看 蔡素玉和200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

200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結果

200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於2008年9月7日舉行,本條目為是次選舉的詳盡結果。.

查看 蔡素玉和200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結果

2011年香港區議會選舉結果

2011年香港區議會選舉於2011年11月6日舉行,本條目為是次選舉的詳盡結果。 有關整體結果,請參見2011年香港區議會選舉#選舉結果。 有關選舉統計,請參見2011年香港區議會選舉#選後統計。.

查看 蔡素玉和2011年香港區議會選舉結果

2015年香港區議會選舉結果

2015年香港區議會選舉於2015年11月22日舉行,本條目為是次選舉的詳盡結果。.

查看 蔡素玉和2015年香港區議會選舉結果

民主建港協進聯盟民主倒董力量民主黨 (香港)民間電台曾鈺成曾蔭權晋江市0708年雙普選10月10日1970年代香港學生運動1995年香港立法局選舉1996年香港臨時立法會選舉199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199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結果1999年香港區議會選舉結果2000年香港立法會選舉2000年香港立法會選舉結果2000年香港立法會香港島地方選區補選2003年香港區議會選舉2003年香港區議會選舉結果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結果2007年香港區議會選舉結果2007年香港立法會香港島地方選區補選200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200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結果2011年香港區議會選舉結果2015年香港區議會選舉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