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蔑兒乞

指数 蔑兒乞

蔑兒乞(,解释为神射手),蒙古的一個姓氏族群,稱蔑兒乞人。蔑兒乞是十世紀至十三世紀在今大約北亚的一個遊牧部族,活動的地方是鄂爾渾河流域與色楞格河(西北邻吉利吉斯、东北领近秃马惕等部,南接克烈部,正西连乃蛮部,东抵蒙古大室韦部)。又名滅里吉、韈劫子,在遼代被稱梅里急、密兒紀。元代陶宗儀把他們歸屬蒙古七十二種。.

42 关系: 塔塔儿部塔陽汗奴婢屈出律九姓烏古斯乌兀儿黑迷失忽蘭土土哈别儿哥喀尔喀蒙古哈萨克汗国哈薩克族元朝克烈图瓦人王汗纳牙阿白帳汗國西辽訶額侖迦勒迦河之战闊闊出 (泰兀特氏)蒙古历史蒙古帝国蒙古國家列表蒙古秘史脫黑脫阿脱脱金朝耶律大石欽察欽察汗國木华黎札合敢不札木合朮赤有禿該成吉思汗成吉思汗 (2004年電視劇)戈爾諾-阿爾泰斯克昭慈皇后曲出

塔塔儿部

塔塔儿部(),又称塔塔尔部、鞑靼部,是公元12世纪时蒙古高原上的部落之一,塔塔儿部鼎盛时期共有七万户。同时期其他比较重要的部落有:东部蒙古乞颜部、北部蔑儿乞部、南部汪古部、西部克烈部、乃蛮部。.

新!!: 蔑兒乞和塔塔儿部 · 查看更多 »

塔陽汗

太陽汗(Таян хан,),又譯塔陽汗,乃蠻部長。原名拜不花(聰明的意思),是亦難察必勒格汗之子。太陽汗原是大汗,後來弟弟不亦魯黑汗與之爭位,互相不和。成吉思汗與王汗進攻乃蠻時,他帶一些人逃亡圖瓦一帶,自別一部,稱北乃蠻。 克烈部亡後,乃蠻部收留了一切成吉思汗的敵人,太陽汗為免亡國,與汪古部聯絡,突襲蒙古。部長阿剌忽失交乃蠻使者警告蒙古部。1204年,兩軍在鄂爾渾河的納忽崖作戰。乃蠻大敗,大將可克薛兀撒卜剌黑戰死。屈出律太子與蔑兒乞人首領脫黑脫阿逃亡不亦魯黑汗處。不亦魯黑汗也在1206年於索果克河處遇害。乃蠻政權覆滅。.

新!!: 蔑兒乞和塔陽汗 · 查看更多 »

奴婢

奴婢是古代東亚律令制下与良民相对的贱民的一種,是指受特定主人役使者。奴是男性,婢是女性。奴婢没有选擇住处与职业的权利,他们可以被買賣,不可逃走,但主子也可能釋放他们。奴婢法律上介于人与物之间。.

新!!: 蔑兒乞和奴婢 · 查看更多 »

屈出律

屈出律(Хүчлүг,),《元史》作曲出律,《蒙古秘史》作古出鲁克,乃蠻王太陽汗之子,西辽末代君主。.

新!!: 蔑兒乞和屈出律 · 查看更多 »

九姓烏古斯

九姓烏古斯(古突厥語: ,Toquz Oγuz,Toquz Oghuz,又譯九姓乌护)是存在于古代五代宋辽时期,中国西北部的回鹘部落联盟,他们是突厥汗国时形成反阿史那氏联盟。 九姓烏古斯在阙特勤碑提及他们。有人认为是铁勒诸部之一,即是九姓铁勒。回纥和薛延陀、黠嘎斯等部族都是乌古斯的一部分。大致在伊犁河流域,包括内回鹘:药罗葛、胡咄葛、啒罗勿、貊歌息讫、阿勿嘀、葛萨(可萨人)、斛嗢素、药勿葛、奚牙勿、拔悉密、葛逻禄;外回鹘:薛延陀、契苾、都播(图瓦人)、骨利干、多览葛、仆骨、拔野古、同罗、浑、思结、斛薛、奚结、阿跌、白霫等。 在古突厥语里,“烏古斯”有“部落”、“姓”、“联盟”、“箭”之意。这种部落联盟在很多突厥民族也有,如三姓葛逻禄,八姓烏古斯(乃蛮),十回紇,九姓鞑靼,三姓蔑儿乞。.

新!!: 蔑兒乞和九姓烏古斯 · 查看更多 »

乌兀儿黑迷失

乌兀儿黑迷失,姓蔑儿乞氏,她是元定宗贵由在1246年称帝前的妻子。乌兀儿黑迷失何时逝世不详。.

新!!: 蔑兒乞和乌兀儿黑迷失 · 查看更多 »

忽蘭

忽蘭(;生卒年不詳),成吉思汗妻妾之一,兀兒思蔑兒乞部長答亦兒兀孫之女。她是第二斡兒朵之首,地位僅次於大皇后孛兒帖。 當初答亦兒兀孫曾經與同族的兀都亦惕蔑兒乞酋長脫黑脫阿、合阿台蔑兒乞酋長答兒馬剌襲擊成吉思汗,擄走孛兒帖。到了1204年時,他們又與乃蠻酋長太陽汗拜不花一起在納忽山對抗成吉思汗,戰敗,太亦不合戰死。脫黑脫阿逃跑,答亦兒兀孫則投靠蒙古官人納牙阿,獻上自己女兒忽蘭請降。 等到納牙阿將忽蘭送到成吉思汗跟前時,成吉思汗卻懷疑納牙阿在路上與忽蘭有發生私情關係,於是想要將他入罪,便先審問忽蘭。忽蘭說:「我們前往這裡的路上,有不少亂兵。那個時候剛好遇到納牙阿,他說他是可汗跟前的大官,可以帶領吾父來將婢子獻上。於是我們就先暫時在納牙阿的營帳停留了三天,以躲避那些亂兵,否則事情就不可預測了。今天請您先暫時放過納牙阿,如果可汗您臨幸婢子,自然知道婢子尚保全著父母所給的身子,這是不能隨便誣陷的啊!」納牙阿也以死發誓他與忽蘭絕對沒有私情。等到成吉思汗真的臨幸忽蘭,發現她果真還是處女之身,從此對她相當寵愛。 成吉思汗征戰西域七年,在妻妾當中只讓忽蘭隨行。忽蘭生有一子闊列堅,因為母親很得寵的關係,被視為嫡子一樣看待。 「忽蘭」發音在蒙古的意思是「野馬闌」之意。 Category:元朝皇后 Category:蒙古帝國人物.

新!!: 蔑兒乞和忽蘭 · 查看更多 »

土土哈

土土哈(1237-1297)欽察人。祖先是蒙古的伯岳吾部,也有人說是庫莫奚,這字在突厥語有都督的意思。居住在武平北折連川按答罕山,即是內蒙古赤峰一帶,在遼朝末年離開位於熱河的奚地,前往伏爾加河與烏拉爾河之間的玉里伯里山居住。其始祖曲年,高祖唆末納,曾祖亦納思曾包庇蔑兒乞人。其祖玉里伯里山欽察人忽魯速蠻前往蒙古見元太宗。父班都察投降蒙哥,隨忽必烈,征叛王阿里不哥有功,被任命為怯薛,土土哈隨征,亦有功。馬伽特曾經說,伯岳吾部離開奚地是金朝滅遼朝引起的。 班都察死,土土哈襲官,長期征戰於漠北,至元十四年,蒙哥子昔里吉,脫脫木等叛王發兵越阿爾泰山,漠北大帳被掠,當年在土拉河,土土哈敗叛王,奪回大帳。忽必烈把大帳賜給他。十五年,越阿爾泰山,擒叛將扎忽台,殺敵甚多,二十年征乃顏,二十九年征海都。因欽察軍英勇善戰,忽必烈下令徵募散在外各地的欽察人隸屬土土哈,組織欽察軍,選勇健者入宿衛。元置欽察衛親軍指揮司,後擴大為欽察親軍大都督府。隆镇卫2000人,在右钦察卫1万人,龙翊卫9000人,东路蒙古元帅府(后改为东路钦察万户府)1万人,计16万人。 1289年征叛王海都,在阿爾泰山進攻,獲三千帳,1290年,攻叛軍所據之益蘭州、謙州。1297年,封銀青光祿大夫,上柱國,同知樞密院事,授欽察親軍都指揮使。 元成宗即位,仍重用之,知土土哈善戰,命鎮守北方。1297年,病逝。他死後,追封為公,升句容郡王。其子床兀兒襲官,領北征諸軍。多次打敗都哇。.

新!!: 蔑兒乞和土土哈 · 查看更多 »

别儿哥

別兒哥(;阿拉伯语:;)金帳汗國的君主之一,正式名稱是納速剌丁·摩訶末·別兒哥汗。統治期間為1257年-1267年。他是拔都的弟弟,成吉思汗的孫子,在他統馭期間,汗國的區域擴及鹹海與裏海北部與中亞西部,他在布哈拉也有五千戶百姓的管理權。並佔領今東歐和中歐部分地區。他的名字在蒙古语解顽固。母亲是苏丹可敦。他曾在1239年于库班与捷列克河打败最后一批钦察人与蔑兒乞。 別兒哥是金帳汗國首位接受伊斯蘭教的可汗(他在拔都死前已经信教),金帳汗國的伊斯蘭化由此開始。他是由一位名為巴哈兒昔的教士接納入教(有个故事是他在沙莱楚克询问伊斯兰问题)。他改宗的原因是奪取汗位,以及境內的保加爾人與花剌子模人的影響,以及經濟理由。外交上他也與埃及马木留克蘇丹結盟,對抗伊兒汗國。別兒哥與旭烈兀的爭議是近東與阿塞拜疆的監督權,他指责过旭烈兀屠杀巴格達居民,以及未与其他的成吉思汗宗王们协商就处置了哈里发。另一方面是大汗的人選問題。旭烈兀支持忽必烈為大汗。別兒哥支持阿里不哥,1262年11-12月,两汗国在高加索边境開戰,互有勝負。他在向高加索進軍的途中死在軍中。 他在國內設清真寺與教育兒童學經的學校。他在首都拔都薩萊外建設別兒哥薩萊作商業中心。別兒哥時代,欽察汗國影響力很大,因此有時欽察草原被稱為別兒哥草原。在埃及有些人視他為馬木路克宗主,為加強與拜巴爾一世的關係,他曾派一些欽察人與俄羅斯人到埃及從軍。 1264年,拜巴爾一世要麥地那与开罗、耶路撒冷清真寺在星期五禮拜宣佈,他的名在自己之後。.

新!!: 蔑兒乞和别儿哥 · 查看更多 »

喀尔喀蒙古

喀爾喀蒙古(),或漠北蒙古,即居住于大漠(戈壁沙漠)以北的蒙古族,居住地域大概为现在蒙古国、中国新疆东部、俄罗斯联邦图瓦共和国(唐努烏梁海大部地区)等地,历史上曾为蒙古族聚居。在理藩院則例中,此名一直在官書中使用,与漠南蒙古相对。.

新!!: 蔑兒乞和喀尔喀蒙古 · 查看更多 »

哈萨克汗国

哈薩克汗國(哈萨克语:;土耳其语:Kazak Hanlığı;俄语:Казахское ханство)是哈萨克族在1456年创建的王朝,其统治区域大约在今天哈萨克斯坦一带,1847年灭亡。.

新!!: 蔑兒乞和哈萨克汗国 · 查看更多 »

哈薩克族

哈萨克族(哈薩克語: / Qazaq / قازاق)是哈萨克斯坦的主要民族和中国、蒙古国、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伊朗等国家的的少数民族,全球总人口约1660萬。据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中国有146万哈萨克族,主要分布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和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蒙古国有10万以上的哈萨克族,俄罗斯的奥伦堡与车里雅宾斯克也有称为小玉兹的哈萨克族人。在烏兹别克斯坦有40万人生活在卡拉卡尔帕克斯坦自治共和国,10万人生活在塔什干州。土耳其和伊朗也有为数不少的哈萨克人。哈萨克族的人种属于蒙古人种北亚类型和欧罗巴人种印度地中海类型之间的混合类型,属于混血民族。 哈萨克族的传统语言是哈萨克语,在哈萨克斯坦,多掌握俄语,在中国、蒙古国、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则多有兼通当地语言者。传统的哈萨克语以阿拉伯字母书写,主要在中国哈萨克族中使用,哈萨克斯坦、蒙古等国哈萨克族多使用西里尔字母书写的哈萨克文。中国曾在1959年设计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方案,1982年废除。哈萨克斯坦自2010年后开始逐步推行文字拉丁化,计划到2025年正式使用拉丁字母哈萨克文。.

新!!: 蔑兒乞和哈薩克族 · 查看更多 »

元朝

元朝(中古蒙古語:;現代蒙古語:《蒙漢詞典》,內蒙古大學蒙古學研究院蒙古語文研究所編,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243頁。;1271年-1368年),蒙古語國號全稱大元大蒙古國(中古蒙古語:),是中国历史上由蒙古人建立的大一統的朝代。西元1260年,忽必烈即位為第五任大蒙古國大汗,後於1271年改国号大蒙古兀魯思為大元大蒙古兀魯思,但蒙語稱呼不變,定都於漢地大都(今北京市),建立元朝。1279年元軍攻灭南宋,全面佔領漢族地區,一統中國並結束南宋與金朝南北政權对峙之局面。雖然傳統以南宋為正統王朝,元朝繼承金朝正統,並選取根據五行相生順序生自金朝「土」德的「金」德為王朝德運,同時選取與金德對應的白色為王朝正色。 元朝的基础為乞颜部族的首领铁木真于1206年统一漠北诸部族后建立的'''大蒙古國''',铁木真被称为“成吉思汗”。當時蒙古诸部受金朝统辖,然而由於金朝與西夏均走向衰落,成吉思汗先後攻打西夏與金朝,並於西元1227年8月攻滅西夏、1234年3月攻滅金朝,取得中国華北地区和黄土高原地区。同一时间,大蒙古国在西方不断扩张,先後發動三次西征,形成稱霸歐亞大陸的国家,被欧洲称为蒙古帝國(Mongol Empire)《中國文明史 元代》〈第一章 雙重體制的政治〉: 第3頁-第10頁.

新!!: 蔑兒乞和元朝 · 查看更多 »

克烈

克烈()是辽、金生活在蒙古高原突厥部族。其居地在土拉河黑林、鄂尔浑河與克鲁仑河之間。亦或译作克列夷、怯烈、怯里亦、客列亦惕、凯烈等。《辽史》称之为“阻卜”或“北阻卜”,亦作“达旦”。.

新!!: 蔑兒乞和克烈 · 查看更多 »

图瓦人

图瓦人(;圖瓦語:Тывалар),是一個使用突厥語的民族,明朝时为兀良哈部落,清朝时被称作阿爾泰乌梁海或唐努乌梁海,该地区现归属于俄罗斯联邦的图瓦共和国。现代图瓦民族的主要聚居地也在俄罗斯的图瓦共和国。亦有少量族群分布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喀纳斯湖区域与蒙古国。他们是半游牧民族(养山羊、绵羊、牛、牦牛、驯鹿、駱駝),住桦树木屋(早期从事渔猎,风俗有滑雪以及乘木马驰冰上),多与同族结婚。.

新!!: 蔑兒乞和图瓦人 · 查看更多 »

王汗

王汗(《元史》作汪罕,,),名脱里或脫斡鄰(),是克烈末代首领,因受金國册封为王,故称王汗。 王罕为了争夺克烈部族的汗位,在也速该的帮助下,战胜了自己的弟弟、叔叔。为了感谢也速该,王汗与蒙古首领也速该结为安答,也速该死后,其子铁木真与蔑儿乞部发生冲突,向其求援。王汗认铁木真为义子,与札木合合兵击败蔑儿乞部。后亦多次聯同铁木真联军对抗塔塔兒、蔑儿乞、札木合和乃蛮。 1203年,王汗因铁木真的势力迅速扩大而感到不安,于春季派遣其子桑昆进攻其部落。铁木真初卑辞请和,待王汗等人沉醉酒宴,不设防备时,予以突袭。秋,王汗被彻底击败,逃至乃蛮,死于当地邊將火力速八赤之手。 后裔有奇旺是土尔扈特的祖先。 由於王汗是景教徒,所以可能是祭司王約翰的雛形之一。.

新!!: 蔑兒乞和王汗 · 查看更多 »

纳牙阿

纳牙阿(),又作乃牙,蒙古开国功臣,你出古惕八邻部人。 纳牙阿与其父失儿古额秃、兄阿剌黑原依附于泰赤乌部。1206年,铁木真击败泰赤乌部,纳牙阿父子归附成吉思汗。泰赤乌部首领塔儿忽台逃匿在林中,被纳牙阿父子先擒后纵。铁木真认为他们不忘故主,忠义可嘉。后来跟随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曾收降蔑儿乞部首领答亦儿兀孙。1206年蒙古帝国成立后,纳牙阿受封为中军万户长兼千户长。按《史集》所载,纳牙阿终年120岁,直至蒙哥汗时仍旧在世。.

新!!: 蔑兒乞和纳牙阿 · 查看更多 »

白帳汗國

白帳汗國,又叫斡兒答兀魯思,是金帳汗國的一个组成部分(另一部分为藍帳汗國),由拔都的兄弟斡兒答創立,他因把管事權讓給拔都,另一方面,他在事情上甚少發言權。因此得到相當於現在哈薩克斯坦的地區作為封土。他起初是臣下,但後來基本上處于自治地位。汗國東至阿爾泰山,西至烏拉尔河、咸海,南至錫爾河,北至西西伯利亞平原(馬可波羅曾說這國家很大很泠,不生產糧食)。 汗國環境是蒙兀兒斯坦的大塊草原,居民主要是突厥语族部落、欽察、康里、葛邏祿、阿兒渾、克烈、乃蠻、札剌亦兒、弘吉剌、蔑兒乞組成。蒙古人很快突厥化,主要從事畜牧業,在錫爾河以北,有幾個城市:訛答剌、塔拉斯是較多人定居與農業的地方。塞格納克與突厥斯坦()是行政中心。這國家有很多后来在15世纪末形成的哈薩克民族的部落,保留了原欽察人國家的特色。 自斡兒答起,傳十一代,將近二百年,在金帳汗別兒迪別死後,汗位由白帳汗繼位。在脫脫迷失時代,兩汗國合併,但他被帖木兒打敗後,汗國東方被昔班家族佔有,在最後一位白帳汗八剌汗死後,汗位落在朮赤第五子昔班後人阿布海兒汗手上,至克烈與賈尼別克汗脫離烏茲別克汗國後才算重建白帳汗國,哈薩克汗國基本上是白帳汗國的繼承國。有一位白帳那顏也迪古在1399年打敗立陶宛大公国,在1408年进军莫斯科公国,但未能打下莫斯科。.

新!!: 蔑兒乞和白帳汗國 · 查看更多 »

西辽

西辽(1124年-1218年),又称喀喇契丹,是契丹人耶律大石建立的国家。耶律大石原本效力于辽天祚帝,在辽朝即将灭亡之际出奔。1124年,耶律大石称王,到达可敦城(今蒙古国布尔干省青托罗盖古回鹘城)建立根据地。1132年,在叶密立(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额敏县)称“菊儿汗”,西辽帝国正式建立。随后耶律大石向新疆、蒙古高原、中亚及西亚地区扩张,建都于虎思斡鲁朵(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玛克东南布拉纳)。在1141年的卡特万之战,击败塞尔柱帝国联军,成为中亚霸主,将威名远播至欧洲。高昌回鹘、西喀喇汗国、东喀喇汗国及花剌子模先后臣服于强盛期的西辽。耶律大石死后,历经萧塔不烟、耶律夷列、耶律普速完三代君主后,到耶律直鲁古时期,由于长期对外战争,使西辽的国力走向衰落,最终被屈出律篡国。蒙古帝国崛起后,1218年,西辽被蒙古帝国灭亡。.

新!!: 蔑兒乞和西辽 · 查看更多 »

訶額侖

诃额仑(;),斡勒忽讷氏,弘吉剌部人,成吉思汗(元太祖铁木真)的生母。又作月伦太后。 初嫁蔑儿乞部人也客赤列都,也客赤列都带其行至斡难河,恰逢也速该出猎,见诃额仑貌美,遂与族人捏坤太石、答里斡赤斤一起劫走了诃额仑。诃额仑令也客赤列都策马疾走,也客赤列都没有追上,也速该夺得诃额仑,娶她为妻。生四子,铁木真、合撒儿、合赤温、铁木哥斡赤斤,一女,为帖木伦公主。四个养子:曲出、失吉忽秃忽、阔阔出、博尔忽。 也速该死后,铁木真年方十三,同族欺其母寡子弱。一天,俺巴孩的两个妻子:斡儿伯、莎合台,春祭。喝族人的酒。诃额仑后来才到,没有分到肉,诃额仑怒道:“也速该虽死,我的儿子宁虑不成人。现在膰肉独不给我,他日一定抛弃我。”斡儿伯、莎合台也很生气,第二天徙帐而去,与诃额仑母子断绝关系。当时,也速该部众皆都已叛去,诃额仑骑而追之,持旄纛以麾叛众,其大半归还。 铁木真长大,娶孛儿帖。也客赤列都的哥哥蔑儿乞部长脱黑脱阿欲为其弟复仇,率三部蔑儿乞之众来袭。诃额仑率铁木真兄弟骑马入不儿罕山,孛儿帖坐着牛车跟从,被蔑儿乞人所掠。脱黑脱阿说:“昔也速该夺吾弟之妻,今吾亦夺其子妇,可以相报矣。”才解围而去。 后来,札木合与泰亦赤兀等部以三万人来攻铁木真,铁木真集结部众三万人,组成十三个“翼”(有指“翼”即是“营”)迎敌。诃额仑率斡勒忽讷人为一翼军,其余各翼多由乞颜部贵族统领。在答兰版朱思之地為札木合所敗,史称十三翼之战。 1206年,铁木真建“大蒙古国”,称成吉思汗。二弟合撒儿分得四千户,以呼伦贝尔草原为封地。之后,兄弟二人又有裂痕,诃额仑进行劝解,成吉思汗迫于母亲的压力,当时释放了合撒儿。但后来还是暗中夺走了合撒儿的大半部众,只留给他1400名战士。诃额仑知道此事后,郁郁而终。 至元三年(1266年)十月,太庙建成,制尊谥庙号,元世祖忽必烈为曾祖母诃额仑上谥号为宣懿皇后,袝烈祖为太庙第一室。.

新!!: 蔑兒乞和訶額侖 · 查看更多 »

迦勒迦河之战

迦勒迦河之戰(俄語:Битва на реке Калке,烏克蘭語:Битва на річці Калка)是指西元1223年欽察人及基輔羅斯對抗蒙古的戰爭。 自鐵木真成為大汗後,蒙古開始東征西討,因此居於第聂伯河的欽察人向基輔羅斯的加利奇公國求助(因欽察人曾包庇蔑兒乞人)。由於兩國存在姻親關係,加利奇決定聯合其他羅斯的公國對抗蒙古,合組成8萬大軍。負責統率蒙古軍的哲別及速不台,駐守在第聂伯河的下游支流卡利奇克河(或譯迦勒迦河)按兵不動。 加利奇的王公姆斯季斯拉夫按捺不住,率兵渡河發動進攻。蒙古軍則向後佯撤,引誘加利奇軍脫離大軍;直到迦勒迦河平原之時,姆斯季斯拉夫才發覺己軍被整齊的蒙古軍分割得七零八落又求助無援。其實當時羅斯其他的大公已經趕到戰場,但因利害關係著想而不願投入戰場。姆斯季斯拉夫最終逃離戰場回到迦勒迦河的對岸,臨走前還燒毀了所有的船隻,結果不但使蒙古軍無法繼續追趕,連其他羅斯軍隊亦無路可逃,通通成為了蒙古的战俘。.

新!!: 蔑兒乞和迦勒迦河之战 · 查看更多 »

闊闊出 (泰兀特氏)

出,泰兀特氏。为铁木真的母亲诃额仑养子。 铁木真在战场上捡的无家可归的孩子,交给母亲诃额仑作为养子。四养子分别是曲出(蔑儿乞人)、阔阔出(泰赤乌人)、失吉忽图忽(塔塔儿人)、博尔忽(主儿乞人)。后来阔阔出从札木合叛附克烈部王罕。王罕失败,其子桑昆逃到川勒之地,没有水。阔阔出和妻子随桑昆觅水,阔阔出偷了桑昆的马逃走,其妻留金盂在路上,给桑昆饮水。阔阔出归铁木真,铁木真怒其反覆无常,杀了阔阔出,改嫁阔阔出的妻子。.

新!!: 蔑兒乞和闊闊出 (泰兀特氏) · 查看更多 »

蒙古历史

蒙古是亚洲大陆中部一个草原和沙漠遍布的高原地区的泛称。广义上的蒙古包括中国的内蒙古高原和新疆的一部分、蒙古国,以及俄罗斯联邦的南西伯利亚的部分区域,如图瓦共和国、布里亚特共和国、赤塔州等。在大蒙古国建立之前的数千年,其他国家,如匈奴、中国、鲜卑、柔然、突厥、回纥、黠嘎斯、阻卜、契丹等都曾在此活动。.

新!!: 蔑兒乞和蒙古历史 · 查看更多 »

蒙古帝国

蒙古帝國(1206-1368),正式國號為大蒙古国,是一个横跨欧亚兩洲的全球帝國,也是歷史上鄰接版圖最遼闊的國家。蒙古人武力興盛的時期曾發動三次蒙古西征,在1259年蒙哥汗在位时期,疆域一度达到鼎盛,約2400萬平方公里,但是一年後由於蒙哥汗去世所引發的內戰,導致帝國開始分裂瓦解,蒙古人對於歐亞大陸的影響力也逐漸式微。 蒙古帝國由蒙古人铁木真(成吉思汗)于1206年在斡难河边建立,國號“大蒙古國”。據《蒙古秘史》,其創始於斡难河河源,通常認為創建時間約為鐵木真征服蒙古高原各部落(塔塔尔、泰赤乌、蔑儿乞、乃蛮、克烈、汪古部、以尼伦和迭列斤两大部落组成的蒙兀王国)、始有「成吉思汗」之稱號時的1206年。蒙古帝國建立後屢次對外擴張,成吉思汗在位時開始征伐西夏、金朝、西遼、花剌子模等國,其繼承人又經過兩次大規模的西征,至1259年蒙哥去世前已占领包括蒙古高原、中國西北、西南、東北、華北、中亞、西亞以及東歐在內的廣大地域。 成吉思汗領導的第一次西征(1219-1221/1223)滅西遼、花剌子模、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并越過高加索山擊破钦察人各部。 第二次西征(1236-1242)於窩闊台汗在位時期發動、以拔都為主帥,先後征服伏尔加保加利亚、保加利亚人的卡马突厥国,進而滅亡位於东欧平原的基輔羅斯,而後擊潰波蘭王国和神聖羅馬帝國聯軍、大敗匈牙利王国、保加利亞第二帝国,前锋遠達当时意大利的威尼斯共和国的达尔马提亚,原南斯拉夫地区的拉什卡。 第三次西征(1256-1260)於蒙哥汗在位時期、主帥為旭烈兀,滅亡了木剌夷(暗杀组织)、阿拔斯王朝,以及叙利亚的阿尤布王朝(蒙古军短时间占领叙利亚,后被新兴的马木路克王朝驱逐)。蒙古帝国在三次的西征中共侵吞40多個國家。 然而,蒙古汗國在1260年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的争位战后走向分裂。尽管忽必烈于1264年击败阿里不哥,其所主張的對於“蒙古大汗”之位的繼承權並沒有獲得四大汗國的一致承認;原屬大蒙古國的朮赤後王封地、察合臺後王封地、窩闊臺後王封地和忽必烈之弟旭烈兀的封地取得事實上的獨立地位,被稱為四大汗国;其他一些蒙古帝國時期建立的小型汗國多依附于四大汗國。1271年忽必烈改國號為“大元”,自稱“蒙古大汗”。1279年大元灭南宋。自此元朝控制領地包括今中國大部地區和蒙古高原。实际处于独立地位的蒙古四大汗国(欽察汗國、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儿汗国)與元朝之间互不统属,战争不断,直到元成宗時期才終於獲承認元朝皇帝為蒙古大汗、據宗主地位,之後四大汗国的疆土又陆续经历演变。最後一位元朝皇帝元惠宗被建立明朝的朱元璋於1368年驱逐出中原,其政權存在於蒙古高原地區,史稱北元。北元亡于1388年或1402年,由韃靼部和瓦剌部的首領先後繼承“蒙古大汗”稱號,但是其統治範圍沒有再超出過蒙古高原;其後明朝长期和察合台汗国和欽察汗国及其他的小汗國同時並存,直到17世紀蒙古人建立的主要汗國均致滅亡。最後一任蒙古大汗察哈爾部林丹汗被後金皇太極擊敗,其子额哲后來歸降皇太極,漠南蒙古諸部于1636年3月聚瀋陽,承認皇太極為大汗、統轄漠南蒙古諸部,“蒙古汗國”歷史正式結束。.

新!!: 蔑兒乞和蒙古帝国 · 查看更多 »

蒙古國家列表

历史上蒙古族建立的國家,包括蒙古帝國、帖木儿帝国、莫卧儿帝国等。自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漠北各部落,蒙古一词成为各部的共同名称,而蒙古大汗则成为蒙古族最高首领的称号。 這是蒙古統治者、蒙古國家和自治區的列表。.

新!!: 蔑兒乞和蒙古國家列表 · 查看更多 »

蒙古秘史

《蒙古秘史》,或稱《元朝秘史》、“脫卜赤顏”,共十五卷,成書於1252年,作者不詳。自成吉思汗二十二代先祖孛兒帖赤那、豁埃馬闌勒,至窩闊臺可汗十二年(1240年)為止。被譽為蒙古史三大要籍之首。咸豐、同治年間,廣東順德人李文田感《元朝秘史》多滋葛,為之作注。.

新!!: 蔑兒乞和蒙古秘史 · 查看更多 »

脫黑脫阿

脫黑脫阿(),又称脫黑脫阿·别乞,别乞是族长的意思,12世纪蒙古草原蔑儿乞部的首领。兀都亦惕氏。 蒙古部也速该抢走了他弟弟赤列都的未婚妻诃额仑,与蒙古部结怨。后来为了复仇,抢走了也速该儿子铁木真的妻子孛儿帖。被铁木真联合王汗、札木合联军击败,逃到巴尔古津河流域。1197年,在色格楞河附近的莫那察山被铁木真击败。1198年,王汗击败他,儿子脱古思被杀,两子两女被俘虏。1200年,因为帮助泰赤乌部,在斡难河被蒙古部击败。1201年,他派儿子忽都参与推举札木合为古尔汗,被铁木真击败于海拉尔河。次年,阔亦田之战,脫黑脫阿再败。1204年,和乃蛮部在纳忽山败给铁木真,1206年,乃蛮部败亡,逃到额尔齐斯河,1208年,被蒙古军追杀。.

新!!: 蔑兒乞和脫黑脫阿 · 查看更多 »

脱脱

脱脱(,,清代以後改譯托克托或托托帖木兒,蔑兒乞氏),字大用,蒙古族蔑儿乞人。曾出任御史大夫和中書省右丞相。任內恢復科舉制度、反正前丞相伯顏時的冤案,減輕剝削、放寬稅政,乃元朝末年有為的高級官员,後世稱為「脱脱更化」。脱脱汉文化修养极高,亦是二十四史中《宋史》、《辽史》、《金史》的主编。.

新!!: 蔑兒乞和脱脱 · 查看更多 »

金朝

金朝,国号大金(女真文: ;1122年-1234年),是中國歷史上由女真人建立的一個朝代。女真人原為遼朝的藩屬,女真人首領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在統一女真諸部後,1115年於会宁府(今黑龙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建都立國。大金立國後,與北宋定「海上之盟」向遼朝宣戰,於1125年灭辽,然北宋两次战辽皆败,金隨即撕毀與北宋之約,兩次南下中原,於1127年灭北宋。迁都中都時,領有華北地區以及秦嶺、淮河以北的華中地區,使南宋、西夏與漠北塔塔兒、克烈等政权和部落臣服而稱霸東亞。金朝佔領華北中原,因此以中國正統王朝自居。因其滅北宋,金朝從意識形態上認為宋朝正朔已亡,不承認南宋為正統,並根據五行相生的原則選取生自宋朝「火」德的「土」德為王朝德運。 金世宗與金章宗時期,金朝政治文化達到最高峰,然而在金章宗中後期逐漸走下坡。金軍的戰鬥力持續下降,即使統治者施以豐厚兵餉也無法遏止。女真人與漢族的關係也一直沒有能夠找到合適的道路。金帝完顏永濟與金宣宗時期,金朝受到北方新興大蒙古國的大舉南侵,內部也昏庸內鬥,河北、山東一帶民變不斷,最終被迫南迁汴京(今河南开封)。而後為了恢復勢力又與西夏、南宋交戰,彼此消耗實力。1234年,金朝在蒙古和南宋南北夾擊之下滅亡。 1115年完顏阿骨打稱帝時對群臣說:「遼以賓鐵為號,取其堅也。賓鐵雖堅,終亦變壞,唯金不變不壞。」於是,以“大金”為國號,望其永遠不變不壞也。一说女真兴起于金水,故国号名金,在部份文献中,“金源”因此成為金朝的代稱,現代學者研究指出,「金」實為女真的漢譯,大金國意同「女真國」。 金朝作為女真族所建的新興征服王朝,其部落制度的性質濃厚。初期採取貴族合議的勃極烈制度。而後吸收遼朝與宋朝制度後,逐漸由二元政治走向單一漢法制度,使金朝的政治機制得以精簡而強大。軍事方面採行軍民合一的猛安謀克制度,其鐵騎兵與火器精銳,先後打敗許多強國。經濟方面大多繼承自宋朝,陶瓷業與煉鐵業興盛,對外貿易的榷場掌控西夏的經濟命脈。女真貴族大肆占領華北田地,奴役漢族,使得雙方的衝突加劇。當金朝國勢衰退時,漢族紛紛揭竿而起。 金朝在思想文化方面也逐漸趨向漢化,中期以後女真年輕人改漢姓、著漢服的現象普遍,金廷屢禁不止。金世宗積極倡導學習女真字、女真語,但仍無法挽回女真漢化的趨勢。雜劇與戲曲在金朝得到相當的發展,已盛行以雜劇的形式作戲。金代院本的發展,為後來元曲的雜劇打下了基礎。醫學與數學都有長足的發展,金元四大家的學說為中醫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天元術的精進與《重修大明曆》的修編為後來元朝數學帶來重要的影響。.

新!!: 蔑兒乞和金朝 · 查看更多 »

耶律大石

遼德宗耶律大石(),又称大石林牙或林牙大石。字重德,契丹人。西辽開國皇帝,庙号德宗,在位20年。 耶律大石早年效力于辽天祚帝,辽天祚帝出奔后,耶律大石参与拥立耶律淳和萧德妃,在北宋、金朝两面夹击的情况下,积极维持风雨飘摇的北辽,两次率军以少胜多击败北宋的进攻。北辽灭亡后,耶律大石投奔天祚帝,在辽朝即将灭亡之际出奔。1124年,耶律大石称王,到达可敦城(今蒙古国布尔干省青托罗盖古回鹘城)建立根据地。1132年,在叶密立(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额敏县)称“菊儿汗”,西辽帝国正式建立。随后耶律大石向新疆、蒙古高原、中亚及西亚地区扩张,建都于虎思斡鲁朵(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玛克东南布拉纳)。在1141年的卡特万之战,击败塞尔柱帝国联军,成为中亚霸主,将威名远播至欧洲。高昌回鹘、西喀喇汗国、东喀喇汗国及花剌子模先后臣服于强盛期的西辽。1143年,耶律大石去世。 耶律大石在军事、政治和外交上都有成就,欧洲得知其西征的事迹,流传着祭司王约翰的传说。耶律大石的名字也成为西辽帝国的代称,在耶律大石去世后多年,很多国家仍用“大石”称呼西辽的后代君主。.

新!!: 蔑兒乞和耶律大石 · 查看更多 »

欽察

欽察是古代中亞地區的突厥語民族之一。欽察部落聯盟在11世紀中葉時曾經佔據黑海北濱的欽察草原,其中一些部落则与庫曼人合併,在突厥遷移中遷移到了西伯利亞西部,後來蒙古帝國所建立的欽察汗國部分領土即欽察人的原居地。一些阿拉伯学者把咸海至烏克蘭以北稱欽察草原一带的地方稱為庫曼尼亞,因為這地區幾乎只有欽察-庫曼人居住。在波斯历史著作《史集》中,“钦察”意为空心树。.

新!!: 蔑兒乞和欽察 · 查看更多 »

欽察汗國

欽察汗國(英語:Golden Horde,蒙古文:,西里尔蒙古文:Алтан Ордын улс,拉丁轉寫:;土耳其语:Altın Orda;鞑靼语:Altın Urda)(1242年-1502年)又稱金帳汗國,是蒙古四大汗国之一,建立于蒙古帝國西北部、后来突厥化的汗国,位于今天哈薩克咸海和里海北部,佔有東歐和中歐地區(至多瑙河),由拔都及其後裔管理。至1359年前算是统一。.

新!!: 蔑兒乞和欽察汗國 · 查看更多 »

木华黎

木華黎(;),又作木合里、摩和赉等,蒙古札剌亦儿部人,元太祖成吉思汗麾下大将,同博爾朮、博爾忽、赤老溫並稱为成吉思汗的四傑。.

新!!: 蔑兒乞和木华黎 · 查看更多 »

札合敢不

札合敢不,又称札阿绀孛、札哈坚普,克烈部末代首領王罕之弟。 他原名怯列亦歹,幼年被西夏俘虏,久居其地,因为他为人机敏,颇受重用,被赐名札合敢不,意为可敬的王公,一说即赞普。后来和王罕一起率军帮助蒙古部铁木真击败蔑儿乞部。王罕被乃蛮部驱逐的时候,他寄居蒙古部。1199年,王罕和铁木真连兵袭击乃蛮部,他中途私自撤兵,和亦剌合·桑昆殿后时,被乃蛮部追击,大败,被铁木真属下四杰救助。1200年,计划谋害王罕,事情败露,逃到乃蛮部。1203年,克烈部被铁木真击败,他归降铁木真,把长女亦巴合嫁给了铁木真,次女唆鲁禾帖尼嫁给了铁木真第四子拖雷,就是的蒙哥、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母亲。后来他再次叛离铁木真,被术赤台擒杀。.

新!!: 蔑兒乞和札合敢不 · 查看更多 »

札木合

札木合(;),蒙古札達蘭部首领,被稱為古兒汗(, Gür Khaan)。他與铁木真都是蒙古部的首長,都希望统一蒙古。他是鐵木真的主要对手之一,二人曾在蒙古草原上對立。後來雖然札木合敗在鐵木真的手下,但不論是蒙古還是中原的歷史對他的評價都非常高。.

新!!: 蔑兒乞和札木合 · 查看更多 »

朮赤

赤(,1181年-1225年)是成吉思汗的长子,他的母亲是孛儿帖。.

新!!: 蔑兒乞和朮赤 · 查看更多 »

有禿該

有禿該,元太祖成吉思汗铁木真的后妃。蔑儿乞氏。 有秃该最初与朵列格捏都是蔑儿乞部长脱黑脱阿长子忽都的妻子。成吉思汗击败蔑儿乞部,俘虏了有秃该和朵列格捏,他把朵列格捏赐给儿子窝阔台,成吉思汗自己纳有秃该为妃。朵列格捏就是贵由的母亲。.

新!!: 蔑兒乞和有禿該 · 查看更多 »

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鐵木真(,;)即元太祖,又稱成吉思皇帝根据《元史·太祖本纪》记载,“元年丙寅,帝大会诸王群臣,建九斿白旗,即皇帝位于斡难河之源,诸王群臣共上尊号曰成吉思皇帝。”《元史·祭祀三·宗庙上》记载,至元十三年,元朝太庙中元太祖的牌位上写的是“成吉思皇帝”,原文是:“是岁,改作金主,太祖主题曰“成吉思皇帝”,睿宗题曰“太上皇也可那颜”,皇后皆题名讳。”具体内容可参见:“成吉思皇帝”这一称呼,还见于元朝全真教掌教李志常写的《长春真人西游记》,正文中和书后面附录记载的圣旨中对元太祖的称呼也是“成吉思皇帝”。具体内容可参见: 1998年12月,一块“成吉思皇帝圣旨金牌”发现于河北廊坊,上面正面刻双钩汉字:“天赐,成吉思皇帝圣旨,疾。”背面牌心刻双钩契丹文,其意:速、走马,或快马。具体内容可参见:,成吉思可汗民國以前的漢文蒙古史料中除史集及新元史本紀外都以成吉思可汗及成吉思皇帝稱呼,成吉思汗稱呼為民國自西方翻譯而來。(元朝秘史記載為成吉思皇帝,蒙古秘史漢文版是現代翻譯。)為蒙古人,蒙古帝国奠基者、政治家、军事统帅,皇帝(蒙古帝国可汗)。名铁木真(),满清官译为特穆津。也有其他译法忒没真。奇渥温·孛儿只斤氏(满清官译全称为却特.博尔济吉特.特穆津)(),蒙古乞颜(起延)部人。1206年春天—1227年8月25日在位,在位22年。1206年他登基时,诸王和群臣为他上蒙语尊号成吉思合罕。 至元二年(1265年)十月,元世祖忽必烈追尊成吉思汗廟號为太祖,《元史》卷七十四 志第二十五,相关记载:至元二年,“冬十月己卯,享于太庙,尊皇祖为太祖。”节选自至元三年(1266年)十月,太庙建成,制尊谥庙号,元世祖追尊成吉思汗諡號为聖武皇帝。《元史》卷六《世祖本纪三》,相关记载:至元三年冬十月,“丁丑,徙平阳经籍所于京师。更敕牒旧式。太庙成,丞相安童、伯颜言:“祖宗世数、尊谥庙号、增祀四世、各庙神主、配享功臣、法服祭器等事,皆宜定议。”命平章政事赵璧等集群臣议,定为八室。申禁京畿畋猎。”节选自《新元史》卷八《世祖本纪二》相关记载:至元三年,“冬十月丁丑,徙平阳经籍所于大都。太庙成,平章政事赵璧等集群臣廷议,定太庙为八室。 ”节选自《元史》卷七十四 志第二十五,相关记载:至元三年,“冬十月,太庙成。丞相安童、伯颜言:“祖宗世数、尊谥庙号、配享功臣、增祀四世、各庙神主、七祀神位、法服祭器等事,皆宜以时定”。乃命平章政事赵璧等集议,制尊谥庙号,定为八室。烈祖神元皇帝、皇曾祖妣宣懿皇后第一室,太祖圣武皇帝、皇祖妣光献皇后第二室,太宗英文皇帝、皇伯妣昭慈皇后第三室,皇伯考术赤、皇伯妣别土出迷失第四室,皇伯考察合带、皇伯妣也速伦第五室,皇考睿宗景襄皇帝、皇妣庄圣皇后第六室,定宗简平皇帝、钦淑皇后第七室,宪宗桓肃皇帝、贞节皇后第八室。”节选自至大二年十二月六日(1310年1月7日),元武宗海山加上尊谥法天啟運,庙号太祖。从此之后,成吉思汗的諡號变为法天啟運聖武皇帝。 《元史》卷七十四 志第二十五,相关记载:至大二年“十二月乙卯,亲享太庙,奉玉册、玉宝。加上太祖圣武皇帝尊谥曰法天启运,庙号太祖,光献皇后曰翼圣。加上睿宗景襄皇帝曰仁圣,庙号睿宗,庄圣皇后曰显懿。”节选自 在他众子中,最为著名的四位分别是朮赤、察合台、窩闊台和拖雷。成吉思汗分封了朮赤和察合台为国主,欽定窩闊台为继承人。1227年成吉思汗去世后,拖雷自动退出继承人的選拔,担任监国两年后,1229年,拖雷和宗王们一起拥戴自己的三哥窝阔台登基。1232年九月,在消灭金朝军队精锐主力后,拖雷去世,1234年2月9日,蒙古帝國灭金朝,為將來忽必烈揮軍南下南宋打下基礎。.

新!!: 蔑兒乞和成吉思汗 · 查看更多 »

成吉思汗 (2004年電視劇)

《成吉思汗》,片长30集,是反映成吉思汗一生的历史電視連續剧集,劇情跨度成吉思汗一生,由王文杰执导,由俞智先和朱耀廷编剧,於2000年開始拍摄,於2004年在中央电视台首次播映。.

新!!: 蔑兒乞和成吉思汗 (2004年電視劇) · 查看更多 »

戈爾諾-阿爾泰斯克

戈爾諾-阿爾泰斯克 (Го́рно-Алта́йск)是俄羅斯阿爾泰共和國首府,位於該國西北部。2002年人口53,538人。 有機場,最近的火車站位於阿爾泰邊疆區的比斯克。有部分蔑兒乞人逃亡此地,脫黑脫阿在此被速不台所殺。 Category:俄羅斯城市.

新!!: 蔑兒乞和戈爾諾-阿爾泰斯克 · 查看更多 »

昭慈皇后

昭慈皇后()名脱列哥那(),又译朵列格捏,姓乃马真氏,又称乃马真后,是元太宗窝阔台的第六皇后,元定宗贵由的母亲。.

新!!: 蔑兒乞和昭慈皇后 · 查看更多 »

曲出

曲出,又作古出,蔑儿乞氏,是成吉思汗母亲诃额仑的四位养子之一。 铁木真讨伐蔑儿乞时,捡到了五岁的曲出,于是按照蒙古人的习俗将其视为家人,交给母亲诃额仑作养子。诃额仑的四位养子:忽都忽、博尔忽、曲出、阔阔出。成吉思汗即位,分太后诃额仑及皇弟斡赤斤处一万户,委付四人,曲出居其一。后从铁木真伐金国,战于居庸关北口。曲出与拖雷横冲其阵,大败金将亦列等,被铁木真厚赏。.

新!!: 蔑兒乞和曲出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蔑儿乞蔑儿乞部蔑兒乞人韈劫子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