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40 关系: 劉用霖,劉濟 (正德進士),厚镇乡,华歆,南山,司隸校尉部,司馬勳,夏侯渊,天主教西安总教区,女娲,奉元路,孟村乡,孙安华,定住,安村乡,屈匄,上林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隧道列表,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隧道列表,中国厨师之乡,中国历史,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列表,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中国旧石器文化列表,中華民國抗日戰爭時期國立中學,临潼区,东汉行政区划,世界隧道列表,世界铁路隧道列表,三官庙乡,三官庙乡 (蓝田县),三国行政区划,九间房乡,九间房乡 (蓝田县),于谦 (相声演员),京兆尹,京兆府,京畿道 (唐朝),张家村,佘太君,後趙州郡列表,周子谅 (唐代),呂大鈞,傅弘之,冯异,冀城之围,內史 (秦漢行政區),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八水绕长安,... 扩展索引 (90 更多) »
劉用霖
劉用霖(,乾隆四十三年八月初八日-道光十六年十月十一日),字孟賚,一字雨田,號春浦。江蘇省常州府武進縣(今屬常州市)人,清朝政治人物。.
查看 蓝田县和劉用霖
劉濟 (正德進士)
劉濟,陝西藍田縣(今陝西省西安市藍田縣)人,明朝大禮議事件人物、進士出身。.
厚镇乡
厚镇乡是中国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下辖的一个乡。.
查看 蓝田县和厚镇乡
华歆
华歆(),字子鱼,东汉时期平原高唐(今山东省禹城市)人,是三国时期重要历史人物。华歆是汉献帝禅让帝位给曹丕的過程主要参与者之一,在曹魏官至司徒、太尉。.
查看 蓝田县和华歆
南山
南山可以指:.
查看 蓝田县和南山
司隸校尉部
司隸校尉部,始設於漢朝,其行政長官為司隸校尉,西漢時為朝廷的監察官,為中央地區的警備司令和民政長官,職責原本在於監督朝內的大臣與皇親國戚,西漢末年兼及京都附近的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河東、河南、河內和弘農等七個郡的官員。東漢時,司隸校尉部成為正式行政區,司隸校尉成為一級地方行政長官,並列為東漢十三州之一。東漢建安十八年(213年)以後省,其屬郡歸屬雍州、冀州和豫州。.
查看 蓝田县和司隸校尉部
司馬勳
司馬勳(),字偉長,河內溫縣人。晉朝宗室,司馬懿侄兒濟南王司馬遂的曾孫。東晉梁州刺史,後起兵叛亂失敗,被殺。.
查看 蓝田县和司馬勳
夏侯渊
夏侯渊(),字妙才,夏侯惇族弟,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东汉末年名将。随曹操起兵,从征袁绍、韩遂等。建安十七年(212)後,督軍屯於長安,平定河西諸羌,其勇名號稱“虎步關右,所向無前。”。建安二十年(215)拜征西將軍,守漢中,後為劉備部將黃忠所擊殺,死後追諡為愍侯。用兵擅長輕兵急襲、出敵不意,亦常恃勇無謀親率輕銳出戰,也因此常受曹操勸誡,軍中稱之為“白地将军”。.
查看 蓝田县和夏侯渊
天主教西安总教区
天主教西安教区是天主教在中国陕西省建立的一个历史悠久的教区。.
查看 蓝田县和天主教西安总教区
女娲
女媧又稱女媧氏,另稱媧皇、女希氏,俗稱女媧娘娘。原為中國傳說時代中的上古氏族首領,後成為中國神話中的人類始祖。根據東漢文獻記載,女媧是伏羲的妹妹,人首蛇身(龍身)清·梁玉绳《汉书人表考》卷二引《春秋世谱》∶“華胥生男為伏羲,女子為女媧。”女媧娘娘主要功績有搏土造人《太平御覽》卷七十八引《風俗通義》:“俗說天地開闢,未有人民,女媧摶黃土作人,劇務,力不暇供,乃引繩絚於泥中,舉以為人。故富貴者,黃土人;貧賤凡庸者,絚人也。”(今本《風俗通義》無此記载)、煉石補天、殺黑龍濟冀州、斷巨鰲立四極、積蘆灰止淫水、發明笙簧。以及創設婚姻《繹史》卷三引《風俗通義》:“女媧禱神祠,祈而為女媒,因置婚姻。”天穹如傘,女媧善於補天,因此女媧亦成為中國雨傘和繡補業者所祀奉的職業神。位于山西省臨汾市洪洞縣趙城鎮侯村的媧皇陵和數千年來一直享受歷朝歷代皇帝尊奉、祭祀的國家級神廟媧皇廟,山西其他各地也均見有女媧信仰的文化。其他的功绩包括发明笙簧和规矩,以及创设婚姻。后世女娲成为民间信仰中的神祇,被作为人类始祖和婚姻之神来崇拜。 根據道藏記載女媧,上古女神而曾為帝者。是上古諸神之一,成為後世信仰中的神祇,在道教與中有不少人供奉。截至2014年7月中華民國內政部宗教系統總計,臺閩地區寺廟中共有七間主祭寺廟(其它配祀廟宇不載),亦是臺灣民間信仰的重要神靈。 而女媧的來源在民間信仰上有許多歧異的說法,包含有「九天玄女說」、「地母娘娘」說、「驪山老母說」,這些說法在歷史經典及道藏中並無相關考證記載。.
查看 蓝田县和女娲
奉元路
奉元路,元朝时设置的路。 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年),改安西路为奉元路。户三万三千九百三十五,口二十七万一千三百九十九(壬子年数)。下领录事司、十一县、五州,州领十五县。治所在咸宁县、长安县(今陕西省西安市)。十一县:咸宁县、长安县、咸阳县、兴平县、临潼县、蓝田县、泾阳县、高陵县、鄠县、盩啡县、郿县,五州:同州(朝邑县、白水县、郃阳县、澄城县、韩城县)、华州(华阴县、蒲城县、渭南县)、耀州(三原县、富平县、同官县)、乾州(醴泉县、武功县、永寿县)、商州(洛南县)。包括今陕西省永寿县、周至县以东,铜川市、韩城市以南,镇安县、山阳县以北。奉元路为陕西行省的治所。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三月,改奉元路为西安府。.
查看 蓝田县和奉元路
孟村乡
孟村、乡是中国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下辖的一个乡。.
查看 蓝田县和孟村乡
孙安华
孙安华( ),安徽长丰人,西安交通大学机械系毕业,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工程师。197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先后担任陕西、江苏两省的省委常委、兼省委政法委书记;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担任江苏省九届政协副主席。.
查看 蓝田县和孙安华
定住
定住,元朝大臣,元顺帝时中书右丞相。 至正元年(1341年),定住任中书参知政事。后来担任翰林学士承旨,受命提调会同馆事。至正十四年(1354年),拜中书左丞相。至正十五年(1355年),进中书右丞相,加太保。诏命中书一切事务,悉听总裁。至正十六年(1356年),定住与平章政事桑哥失理等劾左丞相哈麻兄弟之罪,使他们都被贬杖而死。定住任同知枢密院事,与豫王阿剌忒纳失里引军击败红巾军李武、崔德。次年,听说李武占商州(今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攻武关,取七盘,据蓝田(今陕西省蓝田县),于是赶去镇压。至正十八年(1358年),任中书平章政事,与察罕帖木儿等于巩昌(今甘肃省陇西县)击败红巾军李喜喜,驻军临洮(今甘肃省岷县)。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担任陕西行省平章政事,之后被李思齐袭杀。.
查看 蓝田县和定住
安村乡
安村、乡是中国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下辖的一个乡。.
查看 蓝田县和安村乡
屈匄
屈匄(),一作屈丐,《战国策》作屈盖。《战国策·卷四·秦策二·甘茂约秦魏而攻楚》:甘茂约秦、魏而攻楚。楚之相秦(应为拒秦)者屈盖,为楚和于秦,秦启关而听楚使。战国时期楚国将领,于丹阳之战战败身亡。.
查看 蓝田县和屈匄
上林苑
上林苑是中国秦汉时期的皇家园林,秦朝始建,汉武帝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加以扩建。上林苑地跨长安、咸阳、周至、户县、蓝田五县境,纵横300里,依漢華里換算約縱橫124公里,面積約是日本九州島的一半或是台灣大安溪以北的面積。 南部是由今蓝田的焦岱镇(鼎湖宫)开始,向西经长安的曲江池(宜春宫)、樊川(御宿宫),沿终南山北麓西至周至(五柞宫);北部是兴平的渭河北岸(黄山宫),沿渭河之滨向东。有霸、产、泾、渭、丰、镐、牢、橘八水出入其中。司马相如的《上林赋》:“终始灞浐、出入泾渭。沣镐涝潏,纡馀委蛇,经营乎其内。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东西南北,驰骛往来。”是依据水系为上林苑划定范围。灞、浐二水自始至终不出上林苑;泾、渭二水从苑外流入又从苑内流出;沣、镐、涝、潏四水纡回曲折,周旋于苑中。.
查看 蓝田县和上林苑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隧道列表
中国是一个地形崎岖的国家,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陆地面积的67% ,山脉、河流众多,海域辽阔。复杂多样的地形给交通运输的发展造成了巨大阻碍。 中国最早用于交通的人工隧道,是古褒斜道的石门(隧道),位于今陕西省汉中市境内,长16米,高宽各约4米,可通行车马,建于东汉永平九年(66年)。古代隧道为了省去衬砌,通常建于较坚硬的岩石中,在施工时采用“火烧水激”的方法,即利用岩石热胀冷缩的原理,将岩壁火烧之后再迅速浇上冷水,使岩石酥裂,以利开凿 。 随着隧道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中国公路建设中,已广泛采用挖掘隧道的方式穿越山岭、河流和海底,以缩短线路里程,提高道路技术标准,公路隧道已成为一种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中国的公路隧道按长度分为4类:特长隧道(L>3,000米)、长隧道(3,000米≥L≥1,000米)、中隧道(1,000米>L>250米)、短隧道(L≤250米)。底,中国(不含港、澳、台地区)公路隧道为16,229处、15,285.1公里。其中,特长隧道902处、4,013.2公里,长隧道3,841处、6,599.3公里。 ,中国最长的公路隧道是秦岭终南山隧道,全长,双洞四车道,于2007年1月20日正式通车。同时也是世界第三长公路隧道,世界上最长的双洞山岭公路隧道,以及亚洲最长的山岭公路隧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隧道列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隧道列表列出中国大陆地区长度在以上的铁路隧道(不含地铁隧道)。 中国的铁路隧道按照长度可分为:特长隧道(全长10,000米以上)、长隧道(全长3,000米以上至10,000米)、中长隧道(全长500米以上至3,000米)、短隧道(全长500米及以下)。.
中国厨师之乡
中国厨师之乡,是中国烹饪协会为打造和提升名师品牌效应、丰富烹饪文化内涵、繁荣餐饮市场、促进烹饪产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而对中国名厨师相对集中地區的一项认定以及相应冠名。.
查看 蓝田县和中国厨师之乡
中国历史
中國歷史如果從中國第一次成体系甲骨文或陶文的文字出现的商朝中期算起約有3,300年(前1300年算起);從考古学上第一个王朝二里头文化算起約有3,700年;从西周文献中傳說中的夏朝算起约有4,100年(前2070年算起);從孔子所說的、有著三皇五帝的傳說時代算起約有4,700年(前2698年算起);從盤古、上帝、女媧等不確定的神話時代算起約有「五千年」(這也是傳統民間認知上的長度);從標誌著文明萌芽的新石器時代磁山文化算起約有10,000年;從人類開始脫離原始生活的舊石器時代藍田猿人文化算起約有80萬年的歷史。 中国史前時代的傳說有伏羲做八卦,黃帝時代倉頡造文字;而近代考古發現3,350多年前(前1350年)商朝的甲骨文、約3,000年前至4,000年前的陶文、約4,000年前至5,000年前具有文字性質的龜骨契刻符號。 從政治和社會形態區分中國歷史,據考古資料顯示,約在早於距今6,000年前的裴李崗文化晚期或者仰韶文化早期時代,中原地區從母系氏族社會過渡到氏族。同時,原始社會平等被打破。而據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夏朝已經開始君王世襲,周朝建立完備的禮制,至東周逐漸解構,秦朝統一各國政治和許多民間分歧的文字和丈量制度,並建立中央集權的專制君權統治。自漢朝起則以文官主治國家直至清朝。清末以降,民主政治、科學、馬克思主義等各種政治思潮流傳,先是革命黨推翻--於1912年成立中華民國。1949年10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中國大陸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而中國國民黨主政的中華民國政府因國共內戰失敗而退守臺灣,維持兩岸分治格局至今。 從經濟形態觀察,中國古代人口主要由自由人構成,私有制、商業活動發達。周朝時商業主要由封建領主階層控制的官商貿易和庶人的自由貿易構成。秦漢以後實行中央集權,人口由士、農、工、商等構成,其中以從事農業的自由民為主體,是一個君權官僚制下的以土地爲主要生產資本的較為自由的商業經濟社會,一些重要的行業譬如油鹽米等由官僚和商人垄断。除了農業,手工業以及商業貿易也有很大的發展。早在漢朝絲綢之路的開通,促進東亞與中亞至歐洲的陸上交通時,國際貿易早已起步;隋唐時大運河的開通促進南北貿易;唐朝的盛世及外交的開放、交通的建設,更使各國文化、物資得以交流;唐朝時出現類似匯兌証券的飛錢,宋代時出現紙幣;元代時更因為全面開通商旅的關卡使得與中亞的商業交流十分繁榮;明朝中葉實行海禁,清代則受到西方國家海上發展的影響,海上國際貿易發展迅猛。中華民國成功實施民主制度,實行自由經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起先為公有制的計劃經濟社會,改革開放後逐步向私有制的市場經濟社會轉型,該形態被稱為在宏觀調控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同時1980年代以來工業化發展迅猛,數億人口在短短20多年內從農民轉為城市工商業就業者(目前僅僅被稱為“農民工”的產業工人就達到約2億)。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後,中国經濟成為全球經濟中越來越重要的組成部分和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查看 蓝田县和中国历史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列表
以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列表:.
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
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采用放射线与纵横网格相结合布局方案,由7条首都放射线、11条南北纵线和18条东西横线组成,简称为“71118”网,总规模约11.8万公里,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速公路系统,另规划远期展望线约1.8万公里,而服務區佈點等等品質建設也在逐步追趕當中。編號系統解決了自中國首條瀋大高速公路通車以來,中國高速公路有名無號的問題,更方便駕車者出行。.
中国旧石器文化列表
旧石器时代按照时间可分作“最早期”(300万至70万年前)、“早期”(70万至10万年前)、“中期”(10万至3万5千年前)、“晚期”(3万5千至9千年前)四期。“最早期”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南方古猿和能人的化石以及其遗存,“早期”以直立人为主,“中期”以早期智人为主,“晚期”以晚期智人为主。.
中華民國抗日戰爭時期國立中學
中華民國抗日戰爭時期國立中學敘述中國抗日戰爭時期中華民國各國立中學發展概況。1937年,日本軍在北平市(今北京市)郊區製造七七事变爆发,大舉進攻中國,几百万难民向西南、西北撤退,含數十万计的青少年学生。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著力救助流亡学生。整個抗戰期間歷經教育部部長王世傑(1933年4月啟任)、陳立夫(1938年1月啟任)、朱家驊(1944年12月啟任)。 自1939年4月起,教育部决定国立中学不再以省、市来命名,而改按成立时间的先后顺序,以数字排序命名。期间,共排序成立了二十二所国立中学。.
临潼区
临潼区是陕西省西安市的一个区,是西安市最东边的一个区,位于渭河平原中部,距西安市区26公里。东接渭南市,南接西安市蓝田县,西接西安市灞桥区、西安市高陵县、咸阳市三原县,北接西安市阎良区。区内名胜古迹众多,著名的秦始皇兵马俑、华清池即在此。临潼区距市中心20余公里,总面积915平方公里,人口70多万,辖23个街道办事处、28个社区,285个行政村。总人口702484人。.
查看 蓝田县和临潼区
东汉行政区划
东汉行政区划,在汉光武帝时确定,基本沿用西汉行政区划的郡县制为实体、州刺史部为监察的体制,分全国为十三个州刺史部。与西汉的主要区别是正式将司隶校尉部与其余十二州并列,将北方的朔方刺史部并入并州,将南方的交趾刺史部改名为交州。.
查看 蓝田县和东汉行政区划
世界隧道列表
世界隧道列表中所包含的隧道类型包括:公路、铁路、地铁、输水、灌溉、水力发电、输电、矿石输送、粒子加速器等。本列表仅列出长度超过12公里的隧道。.
查看 蓝田县和世界隧道列表
世界铁路隧道列表
世界铁路隧道列表列出世界上长度在以上的铁路隧道(不含地铁隧道)。 铁路隧道是一种修建在地下或水下,并铺设铁路供机车车辆通行的建筑物。根据其所在位置可分为三类:.
查看 蓝田县和世界铁路隧道列表
三官庙乡
三官庙乡可以指:.
查看 蓝田县和三官庙乡
三官庙乡 (蓝田县)
三官庙乡是中国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下辖的一个乡。.
三国行政区划
三国行政区划,大体上保留了东汉末年形成的州、郡、县三级行政区划。.
查看 蓝田县和三国行政区划
九间房乡
九间房乡可以指:.
查看 蓝田县和九间房乡
九间房乡 (蓝田县)
九间房乡是中国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下辖的一个乡。.
于谦 (相声演员)
于谦(),中国相聲演員、影视剧演员,出生于北京市,祖籍陕西蓝田,德云社成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员。北京马术文化节儿童马术推广大使。.
京兆尹
京兆尹,中國古代官職,相當於今日首都地區的行政首長。三國以後改稱京兆郡。.
查看 蓝田县和京兆尹
京兆府
京兆府,唐朝开元元年(713年)设置的府,这是府作为行政区划的开始。 唐玄宗把长安所在的雍州改为京兆府,把洛阳所在的洛州改为河南府,京兆府的首长为京兆尹。领万年、长安、新丰、渭南、郑、华阴、蓝田、鄠、盩厔、始平、武功、上宜、醴泉、泾阳、云阳、三原、宜君、同官、华原、富平、栎阳、高陵二十二县。 唐朝灭亡后,后梁改为大安府,后唐再改回京兆府。后晋、后汉、后周、北宋、金朝,都沿称京兆府,虽然此时长安连陪都都不是。宋朝京兆府下辖十三县:长安、樊川、鄠、蓝田、咸阳、泾阳、栎阳、高阳、兴平、临潼、醴泉、武功、乾祐。金朝京兆府下辖十二县:长安、咸宁、兴平、泾阳、临潼、蓝田、云阳、高陵、终南、栎阳、鄠、咸阳。元朝至元十六年(1279年),改京兆府为安西路总管府,后又改名安西路、奉元路,明朝改名为西安府。.
查看 蓝田县和京兆府
京畿道 (唐朝)
京畿道是唐朝的一个道,治所位于京城长安。开元年间分关内道京畿地区,京畿道辖京兆府、华州、同州、岐州、邠州、商州,共6个府州。.
查看 蓝田县和京畿道 (唐朝)
张家村
张家村可以指:.
查看 蓝田县和张家村
佘太君
佘賽花,亦称佘太君、楊令婆,云中(今山西大同)人,折德扆之女。宋代名将杨业之妻。 佘太君个性机敏、善骑射,文武双全的女将,其不屈不挠的民族正气,汇集成一代忠烈英勇传奇的故事。 折氏,尊稱為折太君,一說因折、佘於北京話中音近,小說、戲曲中誤作佘太君,但在宋元时期就有杨家将故事的话本,非使用北京話,此說不見正確;二說折姓在宋朝因避禍改姓佘姓;三說是因為了子孫不再夭折,祈願福祿有餘而改成佘(古有餘寫佘),至今佘賽花墓所在地山西保德县折窝村和陕西白鹿县佘家坡头村的佘姓后裔对此都說法都津津乐道。 佘賽花是北宋河北義安人。她精通韜略,其八子及一孫,多數殉國。在西夏侵擾時,她已百歲高齡,仍身掛帥印,率領楊家十二寡婦征西,集中地體現了楊家將的愛國精神。她以一老婦人而享有高度的威望,是古典作品中少見的人物,在民間廣為流傳。折德扆之女,因佘賽花為楊令公楊業之妻,亦被稱為楊令婆。 臺灣基隆市七堵區余姓家族宗祠大德廟,主祀大德禪師,即民間所稱「楊家將」中出家為僧之五郎楊延德,後代子孫敬仰其忠烈事跡,感念前人家族融和,便恭奉為神,並稱之為楊五使公。佘太君宗族後代子孫,因避禍而改姓余。.
查看 蓝田县和佘太君
後趙州郡列表
在西晉末年五胡亂華浪潮中,石勒投附在并州的南匈奴貴族劉淵麾下,屢立戰功,勢力強盛,控有晉朝的冀州,名義上臣屬於匈奴漢國,實際上已經割據自立。漢昌元年(318年),國丈靳準殺死隱帝劉粲奪權,自立為漢天王。十月,鎮守長安的劉曜北上討伐靳準,族滅靳氏,遷都到長安。與此同時,石勒亦參與討伐靳準,後來試圖挑起城中變亂促其投降的計劃失敗,導致靳明掌權並倒向劉曜,石勒大怒,攻破平陽城。光初二年(319年)十一月,石勒在襄國(今河北邢臺)自稱王,稱趙王元年,史稱後趙。 趙王五年(323年),石勒派石虎攻滅割據青州的曹嶷,盡有青州。六年(324年)後趙擴展至淮河流域,東晉退至淮水之濱,徐州淮水以北陷於後趙。七年(325年)東晉司、兗2州全境及豫州大部全入後趙,太和元年(328年)南侵東晉至淮南及沔水流域一帶。同年劉曜親征洛陽,為石勒所擒;二年(329年)石勒滅前趙,關隴地區大部和弘農、上洛郡等地為後趙所有。次年(330年)石勒稱帝。建平四年(333年)石勒卒。次年其從子石虎篡位,335年,遷都鄴(今河南安陽北至河北臨漳南)。建武四年(338年)燕王慕容皝與後趙帝石虎聯軍滅段部鮮卑,幽州之地全入後趙。史稱後趙強盛之時,「其地南逾淮、漢,東濱於海,西至河,西北盡燕、代」。 石虎在位時期,東晉復奪沔水流域一帶。太寧元年(349年),後趙爆發梁犢領導的雍涼戍卒舉兵,一度攻克後趙長安,有眾40餘萬。石虎卒,其子為爭帝位互相殘殺。石虎養孫冉閔盡殺石氏子孫及羯胡,控有洛、豫、徐、荊4州及魏尹、廣平郡、冀州南部。次年自立為帝,建立冉魏。與此同時雍、秦2州及汲郡、河內郡、黎陽等為前秦控制,幽、營2州及冀州西部入前燕,青州入段龕,涼州入前涼,朔州復為羌胡佔據,淮南入東晉。後趙僅能控制司隸的襄國郡、并州、兗州、豫州、徐州、荊州、冀州部分地區。永寧二年(351年)四月,石祗被殺,後趙亡。永興三年(352年)四月,前燕俘虜冉閔,冉魏亡。.
查看 蓝田县和後趙州郡列表
周子谅 (唐代)
周子諒(),唐代文官。 曾任長安尉,開元二十五年獲張九齡推薦任監察御史。 同年,玄宗派刑部員外張利貞巡視牛仙客所治河西,張利貞回報「仙客所積倉庫盈滿,器械精勁,皆如希逸之狀」。玄宗滿意牛仙客在河西的表現,意欲將他升為尚書,張九齡進言阻止失敗,被牛仙客等排擠。其時,周子諒向禦史大夫李適之私下進言︰「牛仙客不才,濫登相位,大夫國之懿親,豈得坐觀其事?」李適之將他的話轉報玄宗,玄宗大怒,在廷上質問周子諒,他無言以對。玄宗於將他在朝堂上杖責,然後流放到瀼州,他在流放路途上死於藍田。.
查看 蓝田县和周子谅 (唐代)
呂大鈞
呂大鈞(1029年—1080年),字和叔,陝西藍田縣人。北宋關中學派的代表人物。 呂大忠的二弟,自幼膽識過人,為張載弟子,曾書「天下為一家,中國為一人賦」。北宋嘉佑二年(1059年)進士,授秦州(今甘肅天水)司里參軍,任延州(今陝西延安)監折博務、三原知县、后供(今福建福州)知县等职。卒於任上。丁憂期間,為教化鄉人,首創《呂氏鄉約》,提出“德業相勵,過失相規,禮俗相交,患難相卹”,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成文的村規民約。著作有《四书注》、《诚德集》等。.
查看 蓝田县和呂大鈞
傅弘之
傅弘之(),字仲道,北地泥陽(今陝西耀縣東南)人。西晉司徒傅祗玄孫。東晉末年將領,參與北伐後秦的戰事,但在撤出長安時兵敗為夏國所俘,被殺。.
查看 蓝田县和傅弘之
冯异
冯异,字公孙,颍川父城(今河南宝丰东)人。东汉著名军事家。冯异精通《左氏春秋》、《孫子兵法》,协助刘秀创建东汉政权,隨劉秀安定河北,為劉秀偏將軍,封應侯。後又封為孟津將軍。在多年的行軍作戰中,馮異為劉秀建立東漢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但馮異謙遜,從不誇己功,諸將並坐論功,他常避於大樹下,被譽為大樹將軍。劉秀即位封馮異為陽夏侯,任征西大將軍。漢明帝时封为“云台二十八功臣”之一。.
查看 蓝田县和冯异
冀城之围
冀城之围是中國古代东汉末年211年冬关西联军在潼关之战中战败后,马超试图复夺凉州的军事尝试的一部分。.
查看 蓝田县和冀城之围
內史 (秦漢行政區)
內史原本為周代官名,秦代時延襲,並掌管治理京畿地區(即京師),後逐漸掌握地方行政,並軟此而成為地方行政區名。秦內史地位相當於西漢時的三輔(即京兆尹、右扶風、左馮翊),治所咸陽。漢初分置為渭南郡、河上郡、中地郡,至高帝九年(前198年)合為內史。漢景帝二年(前155年)分左、右內史。漢武帝時右內史改置京兆尹,左內史改置左馮翊、右扶風。.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是中国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国文物报社和中国考古学会每个年度举行的在全中国范围内评选当年重大考古发现的一项活动,始于1990年。其评选标准要求符合国家文物局的报批手续,并保证发掘质量,发掘内容要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且为中国考古学科提供新的内容信息及新的认识。.
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
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自2009年起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家旅游局共同评定,至今共有两批216个村镇入选。.
八水绕长安
八水绕长安,指的是西安城(长安)四周的八条河流:渭河、泾河、沣河、涝河、潏河、滈河、浐河、灞河。渭、泾是其中两条大的河流。 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描写汉代上林苑的美,写道“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以后就有了“八水绕长安”的描述。 “八水”均属黄河水系。渭河汇入黄河,而其他“七水”原本各自直接汇入渭河。然而由于时代变迁,浐河成为了灞河的支流;滈河成为潏河的支流,潏河后又与沣河的交汇。.
查看 蓝田县和八水绕长安
关中道
关中道,民国2年(1913年)设置的道,陕西三道之一。 关中道辖境约为以今西安市为中心的关中地区。其地隋唐属京兆郡、京兆府,明清属西安府,民国2年(1913年)废西安府设关中道,1914年2月置陕中道。治所、辖县与1914年6月所置关中道同。1914年6月复改名关中道。民国17年北洋政府内务部通令各地撤道。“关中道”一词在民间仍有沿用,成为地理名词,意同“关中”、“关中地区”。.
查看 蓝田县和关中道
关内道
关内道是唐朝的一个道,治所位于京城长安。关内道辖雍州、华州、同州、岐州、豳州、陇州、泾州、原州、宁州、庆州、鄜州、坊州、丹州、延州、灵州、威州、会州、盐州、夏州、绥州、银州、宥州、胜州、丰州,和安北都护府、单于都护府,共26个府州。.
查看 蓝田县和关内道
玉川乡
玉川乡是中国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下辖的一个乡。.
查看 蓝田县和玉川乡
王守一
王守一(),同州下邽县(在今陕西省渭南市境)人,王仁皎之子。唐朝官员、外戚、驸马。 家族出于太原王氏。生年没有记载,他是唐玄宗皇后王氏的孪生《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三十三·外戚》王仁皎,玄宗王庶人父也......开元七年卒,赠太尉......守一与后双生。守一与玄宗有旧,及上登极,以清阳公主妻之。从讨萧至忠、岑羲等有功,自尚乘奉御迁殿中少监,特封晋国公,累转太子少保。父卒,袭爵祁国公。十一年,坐与庶人潜通左道,左迁柳州司马,行至蓝田驿,赐死。守一性贪鄙,积财巨万,及籍没其家,财帛不可胜计......
查看 蓝田县和王守一
王科
王科,字進卿,河南彰德府涉縣(今河南省涉縣)人,明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查看 蓝田县和王科
王猛
王猛(),字景略,原籍北海郡剧县(今山东昌樂縣西),后移家魏郡。十六國時期重要政治家、军事家,於前秦官至丞相,對前秦富國強兵,統一北方有重要影響。.
查看 蓝田县和王猛
王杰 (清朝)
王杰(),字伟人,号惺园,一号葆醇。陕西韓城縣人。清朝乾隆后期名臣。 王杰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中状元。历任内阁学士、刑部侍郎、右都御史、兵部尚书。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出任军机大臣,上书房总师傅,次年又出任东阁大学士。嘉庆十年(1805年),王杰去世,享年八十一岁,追赠太子太师,谥号“文端”。.
查看 蓝田县和王杰 (清朝)
王悅 (北朝)
王悦(),字众喜,京兆郡蓝田县(今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人,中国南北朝西魏、北周人物。 王悦初为尔朱天光府骑兵参军。宇文泰入关据关中,王悦募乡勇聚乡兵从军,参与征伐东魏战争,屡有战功。西魏大统四年(538年),东魏侯景攻洛阳,又率乡勇随宇文泰赴援,为大行台左丞,领所部从杨忠作战。大统十三年(547年),侯景据河南叛乱,求援于西魏,他力阻派兵援助侯景。授为雍州大中正,加卫将军。大统十七年(551年),率部从达奚武攻打梁州,说降城主杨贤,遂平定梁州,王悦位至大行台尚书、兼行梁州刺史。西魏废帝时,取消行台尚书职,遂以仪同领兵还乡。王悦父子骄纵乡里,欺凌军士。于是被免官,配流远防。后随军,留防江陵。北周初复官,为司宪中大夫,赐姓宇文氏,进爵河北县公。周武帝保定六年(561年)王悦卒。.
查看 蓝田县和王悅 (北朝)
灞桥区
桥区是中国陕西省西安市的一个区,位于西安市主城区的东部和东北部,是西安市城六区之一。名称由灞河和灞桥遗址而来。区内有半坡遗址、西安世界园艺博览园、白鹿原(西安城区部分)、古灞桥遗址、灞桥生态湿地公园、浐灞湿地、霸陵、汉陵、洪庆山国家森林公园等。灞桥区是西安市的重工业和军工业基地,也是西安市的绿肺和生态功能区。区内国家级西安浐灞生态区、西安国际港务区、西安纺织新区等开发区也成为统筹城乡、旧城改造和推动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查看 蓝田县和灞桥区
灞源乡
源乡是中国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下辖的一个乡。.
查看 蓝田县和灞源乡
灌嬰
嬰 (),睢陽(今河南商丘)人。漢朝開國功臣,官至太尉、丞相,諡號為懿侯。 《江城名跡記》記載江西南昌人奉灌嬰為南昌城隍廟城隍,南唐時封「輔德王」,宋淳祐八年(1248年)封「忠惠王」,頗得香火。.
查看 蓝田县和灌嬰
秦献公
公,《世本》作秦元献公,《越绝书》作秦元王。《史记索隐》记载名师隰,《吕氏春秋》记载名连,战国时期秦国君主。秦灵公之子,在位23年。 秦献公早年流亡魏国,回国继位后在秦国国内进行改革,其中包括废止人殉、迁都、扩大商业活动、编制户籍和推广县制,并且数次发动收复河西(今山西、陕西两省间黄河南段以西地区)失地的战争。秦献公的时期的改革虽然不彻底,但为秦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奠定基础。.
查看 蓝田县和秦献公
秦朝
朝(前221年-前207年),是中國歷史上首个大一統中央集权的帝國。秦朝皇室為嬴姓,所以史書又称嬴秦。秦朝源自周朝諸侯國秦國。前770年,秦地君長在東周周平王東遷時有功,受封於关中平原,建立秦國。战国時期,秦國根据礼记总结地“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輪”的社会现状,推行车辆统一道路,书籍统一文字,行为统一伦理,并在政治、軍事、經濟、交通方面,实施商鞅变法,成為天下第一強國。前230年至前221年,到秦王嬴政陸續攻滅其他六個主要諸侯國,一統中原,史称秦朝。 秦王政建立秦朝後自稱「始皇帝」(即秦始皇),從此中國有了皇帝的稱號,並且發起一系列的改革以鞏固帝國。而後南征百越、北伐匈奴,使得領土約等同中國本土。疆域為東起遼東,西至臨洮,北抵長城,南達象郡(今越南北部)。雖然秦朝外表十分強盛,但由於秦始皇集權、過度發展、嚴重勞役百姓,所以秦朝之統治不免帶有苛急、暴虐之特點,讓天下百姓飽受苛政之苦而想要叛變。秦二世繼位後,秦廷被掌權的趙高掌控而混亂不堪。此時秦末民變爆發,六國有力的軍人各自復國,雖然秦將章邯努力平亂,但秦將王離於鉅鹿之戰被楚將項羽擊敗,秦軍主力投降。前207年十月,新任秦王子嬰於咸陽向民變領袖劉邦投降,後項羽率軍抵達關中,殺死秦王子嬰,焚燒咸陽宮,秦朝於秦始皇死後3年滅亡。而後至西漢統一全國之期間稱秦漢之際,又稱西楚時期。西楚霸王項羽重建封國制體系,分封十八諸侯。由於項羽分封不公,劉邦、田榮等諸侯繼而起兵反抗,演變成楚漢戰爭。前202年劉邦擊滅項羽,受諸侯擁戴為漢帝,建國漢,開啟漢朝。 秦朝為了鞏固遼闊但各地文化不一的帝國,在政治、軍事、經濟、交通方面,都推行政策與改革。政治制度建立有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與郡縣制為基礎的中央集權制,取代过去不同诸侯豪门的爵位制度。法律基本延續秦國法律,增加了皇帝握有生殺大權,丞相僅僅是輔佐。防务方面,興建長城以鞏固北方,毀六國長城與城墩等防禦工事,沒收天下百姓武器,鑄成十二金人,先後五次東巡以安定關東各地區 。交通方面,興建馳道與靈渠等交通要道以便軍隊前往各地平亂,也有利各地區運輸物資。經濟方面,秦朝延續商鞅變法的政策,推行重農輕商,鼓勵農民增產糧食,甚至有機會獲爵位。工商業方面統一貨幣(秦半兩)與度量衡,實行鹽鐵專賣,但不完全禁止商業,也鼓勵如經營畜牧業的烏氏倮與丹砂的巴地寡婦清等商人。 文化思想的部分,秦朝的政治思想以法家為尊,推行融合「法、術、勢」的君主專制,另有發揚陰陽家的五德始終說以神化皇帝。宗教以傳統崇拜上帝、祖先、山神、河神等眾神以及巫術、占卜與占星等,而神仙方術之術受秦始皇所迷信。為了箝制人民叛亂思想、统一中央集权思想、報復欺騙秦始皇的方士們,先後發生焚書坑儒事件,這是先秦文化與諸子百家思想的一大浩劫。 秦朝的建立使中國由一個抽象的地理名稱轉為具體的大一統帝國,為融合中原文化、秦文化、荊楚文化與齊魯文化等等文化打下基礎,使得「秦」成為中國文化的象徵之一。其遺留下來的驪山秦始皇陵與秦始皇兵馬俑也受後世史學家注目,其中兵馬俑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查看 蓝田县和秦朝
秦朝行政区划
朝自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滅齊,建立秦王朝以後,秦始皇採納丞相李斯的建議,取消分封制,廢除諸侯;行政區域管理上推行單一郡縣制,立郡縣,分天下為36郡;其後南併五嶺以南之南越地,北取陰山以南地。疆域西自隴蜀,東至遼東,北起大漠,南抵南海。.
查看 蓝田县和秦朝行政区划
秦末民变
末民變(前209年七月-前207年十月)指中國秦朝末年群雄起兵反秦之戰爭。秦滅楚後楚地流行「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之說。秦始皇死後一年,陳勝、吳廣率先於大澤鄉起義,其後各地響應,其中原楚國項羽和劉邦領導的兩支軍力最強。前208年十一月至前207年七月,項羽率諸侯聯軍鉅鹿消滅秦軍主力以及劉邦大破藍田秦軍最後一支主力。前207年十月,秦王子嬰向劉邦投降,秦亡。項羽成為共主,分封天下。隨後楚漢戰爭爆發。.
查看 蓝田县和秦末民变
第一屆國民大會陝西省代表
一屆國民大會代表,於1947年11月21日至11月23日,全國同時舉行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選舉。應選3045席實選2961席,隨國民政府遷台者一直沒有進行改選,許多代表一直當到過世,未過世者則一直擔任至1991年底方才全面退休。.
终南山
终南山,又称中南山、南山、太乙山,一般指秦岭山脉中段陕西省境内,西起武功縣,东到蓝田县的部分。有時這些稱呼也特指其中的翠华山。终南山为道教发祥地之一。.
查看 蓝田县和终南山
羅文繡
羅文繡,陝西省西安府藍田縣人,清朝政治人物、同進士出身。 光緒二十年(1894年),参加光緒甲午科殿試,登進士三甲77名。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
查看 蓝田县和羅文繡
省直管县
省直管县,是省直接管理县的概念简称,也就是省级行政区直接管理县级行政区,是指由省、自治区政府直接管理县级行政单位的各项事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大陆应当实行“省级、县级和乡级”三级行政区划。1982年,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改革地区体制,实行市管县的通知》。1983年2月,中央又发出《关于地市州党政机关机构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市管县”体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就是在省、县之间增加一级政区(地级行政区),实行四级制。这就使中国现行行政区划和地方行政建制层次形成了三级和四级并存的体制。现时的行政区划中,除4个直辖市外,普遍省区的县级行政区由地级行政区管辖和领导,县级行政区实际属于地方三级行政区域。 “省直管县”与“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的概念有所分別。“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指直接由省级政府管辖和领导的县级行政区,如海南省的各县和县级市、湖北省的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神农架林区、河南省的济源市、新疆的9个由自治区和新疆兵团双重领导的县级市等。而“省直管县”则指原来由地级政府领导或代管的县级行政单位,改由省直接管理其大部份事务。主要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体制改革,以及从管理体制上对县域经济“松绑”,实行“扩权强县”直至“省直管县”。.
查看 蓝田县和省直管县
牛兆濂
牛兆濂()字梦周,号蓝川。陕西蓝田人。 幼年过目成诵,光绪十年(1884年)肄业于关中书院,光绪十二年(1886年)补廪膳生员,并被聘为塾师。曾讲学於蓝田芸阁书院、三原清麓书院,后人尊称蓝川先生。辛亥革命後以遺民自居。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發不久病逝。 牛兆濂著有《吕氏遗书辑略》4卷,《芸阁礼记传》16卷,《近思录类编》14卷等,又曾主纂《续修蓝田县志》。.
查看 蓝田县和牛兆濂
白鹿原 (地名)
白鹿原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地名,许多历史典籍对其均有记载,其位置大致在今天陕西省西安市东南方向10公里,灞河和浐河之间。白鹿原南北宽约10公里,东西长约25公里,平均海拔600米,比附近区域略高。按现今行政区划,白鹿原分属西安市长安区、灞桥区以及蓝田县三个区县;其中三分之二的面积归为蓝田县范围内,其余三分之一归为长安区和灞桥区范围内。“原”同“塬”,是由于河流侵蚀而残留在渭河三级阶地上的梁状高地。 白鹿原上有汉文帝灞陵、薄太后(汉文帝母亲)墓、滕公(夏侯婴)冢。在西安建都的历代王朝,往往都以白鹿原为皇家郊游狩猎的御园。 一般认为历史上的霸上(或写作灞上),又名灞头,即在白鹿原。但也有说法认为霸上不在白鹿原,或曾在白鹿原,但随历史演迁具体位置又有所变动。各说法均有一些历史文献支持,未有统一的结论。.
查看 蓝田县和白鹿原 (地名)
隋朝行政区划
隋朝行政区划,在该朝短暂的历史中仍发生两次重大变化。隋文帝杨坚基本统一天下后,鉴于从东汉末年开始的州郡县三级制已经混乱不堪,废除天下郡置,改为州县二级制。隋炀帝杨广继位后,不久将所有的州改为郡,实行郡县二级制,从形式上恢复到了秦朝时的架构。.
查看 蓝田县和隋朝行政区划
韩愈
韓愈(),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人,自稱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卒谥文,世称韩文公。唐代文学家,与柳宗元是当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合稱「韓柳」。苏轼称赞他“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勇夺三军之帅”(八代:東漢、魏、晉、宋、齐、梁、陈、隋)。散文、诗,均有名。著作收錄《昌黎先生集》。.
查看 蓝田县和韩愈
裴伷先
裴伷先(),字系宗,绛州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 裴伷先出自河东裴氏--五房之一的洗马裴,是隋朝开府仪同三司、凤州刺史、永清县伯裴伦的曾孙,唐朝凤州刺史、赠秦州都督裴同的孙子,朝散大夫、蓝田县令裴昇的长子。裴伷先十一岁时,荫官太仆寺丞。据其墓志所记,因伯父裴炎之故,补昭文馆学生,授协律郎、通事舍人。 光宅元年(684年),其伯父裴炎被斩,裴伷先被流放到嶺南(南嶺以南)。臨行前,裴伷先上表请见武則天:“陛下为李氏妇,先帝弃天下,遽揽朝政,变易嗣子,疏斥李氏,封崇诸武。臣伯父忠于社稷,反诬以罪,戮及子孙。”武则天大怒,喝令逐出,伷先猶回頭說:“今用臣言,犹未晚!”最後杖之朝堂,流放至瀼州(今广西上思境内)。一年以後從嶺南逃回,被朝廷捕獲,杖一百,流竄北庭(新疆省吉木薩爾縣)都护府,在當地做生意,“货殖五年,致资财数千万”,娶降胡女为妻,嫁妝有黃金、駿馬、牛羊。裴伷先养客数百人,專門打探朝廷事務。 唐睿宗時赦還。唐睿宗求裴炎后,授先太子詹事丞。墓志称詹府主薄,后拜司农丞、赞善大夫,又迁主客郎中,加朝散大夫兼鸿胪少卿。开元七年,授官廣州都督。开元二十九年(741年),为工部尚书。天宝二载(743年),以东都留守封翼城县公。同年病故。据其墓志铭,其官职还有银青光禄大夫、上柱国。 子裴願,左補闕。.
查看 蓝田县和裴伷先
西安市
西安市,古称長安、京兆、镐京,位於中华人民共和国中部,紧邻中华人民共和国幾何中心,现为国家中心城市、陕西省省會,是陕西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医疗、教育中心。西安拥有3000余年的文明史、建城史和1077年的建都史,历史上曾有包括周、秦、汉、隋、唐等在内的共13個中原朝代在此建都,也是汉唐时期丝绸之路的起點。西安是中国历史上强盛的统一王朝建都最多的古都,在西安定都的周、秦、汉、唐,代表了中国帝王时期开放、外向、尚武、繁荣的顶峰。从文明曙光的半坡到西周礼乐;从大秦一统到汉唐盛世;西安曾经在两千年的时间跨度中作为中国首都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被誉为“天然历史博物馆”,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立的世界历史名城之一,以及国际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城市,西安目前有两项六处世界文化遗产,数量居于全国前列。2011年,国务院发布《全国主体功能规划》,西安规划为中国唯一的“历史文化基地”。 西安位於關中平原的中部,渭水東南岸,地处中国中心,是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通往西北和西南的门户城市与重要交通枢纽,位於隴海鐵路上,区位显著,交通畅达。在地理环境上,西安北濒渭河,南依秦岭,并有八水环绕。 西安是中国国家中心城市之一,丝绸之路经济带、新亚欧大陆桥及黄河流域重要城市,关中城市群的经济、科技、教育、能源、金融、文化、商贸中心,中国大飞机的制造基地之一,是陕西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辖11区2县,总面积10108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505平方公里(2013年),常住人口1200万人,户籍人口905.68万人。2009年经国务院批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将西安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科技研发中心、区域性商贸、物流、会展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以及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着力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2013年国务院批复成立西咸新区,成为中国第七个国家级新区。2017年成立的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管辖的大部分片区位于西安市境内。2018年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支持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建成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
查看 蓝田县和西安市
西安市行政区划
西安是中国大陆的一个市,隶属于陕西省,行政级别为副省级。西安市面积10108.02平方千米,辖11个区,2个县,西安市人民政府驻未央区。.
查看 蓝田县和西安市行政区划
西安府
西安府,明朝时设置的府。明清时为陕西省省会。明末李自成建为西京。 洪武二年(1369年)改奉元路置,治所在长安县和咸宁县(今陕西省西安市)。領六州,三十一縣。辖境约相当今陕西省彬县、周至县以东,铜川、韩城二市以南,镇安、山阳、商南等县以北。清代缩小至今周至、铜川、渭南、宁陕等市县地。1913年废。 清代為陝西省的行政區。衝,繁,疲,難。巡撫,布政、提學、提法三司,鹽法、巡警、勸業三道,提督,將軍,副都統駐。雍正三年,升商州、同州、華州、耀州、乾州、邠州為直隸州,割縣十七他屬。十三年,耀縣及同官縣還舊屬,白水縣改隸同州直隸州。乾隆四十七年,置孝義廳。嘉慶五年,置寧陝廳。領廳二,州一,縣十五:.
查看 蓝田县和西安府
西商高速公路
西安-商州高速公路,简称:西商高速,是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沪陕高速公路(G40)在陕西境内的重要组成路段,起于西安绕城高速公路灞河大桥,设枢纽立交与西安绕城高速公路相接,经西安市灞桥区洪庆,蓝田县华胥、蓝关、玉山、灞源,商洛市商州区李庙、岔口铺、板桥、大赵峪,止于商洛市商州区生王村,与商界高速公路相接。建设里程124公里,其中主线117公里,联络线7公里,总投资约130亿元。起点至蓝田县蓝关镇为双向八车道,蓝关镇至商州为双向六车道,联络线为双向四车道。全线共有特大桥9188米/4座,大桥27521米/94座;特长隧道10420米/2座、长隧道14700米/8座、中隧道5520米/8座;桥隧折算全幅总长60.8公里,占主线长度的51.9%;互通式立交11处,服务区2处。.
查看 蓝田县和西商高速公路
西蓝高速公路
西安-蓝田高速公路,简称:西蓝高速,是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福银高速公路(G70)在陕西境内的重要组成路段。西商高速公路通车前,曾与沪陕高速公路(G40)共线使用。起于西安市灞桥区香王村,止于蓝田县白羊寨,全长24.05公里,全封闭、全立交,双向四车道,设计车速120公里/小时,路基宽26米。于1999年12月1日建成试通车,2000年11月16日正式通车。.
查看 蓝田县和西蓝高速公路
西汉行政区划
西汉行政区划,由于社会文化和民俗等背景和政治形势;不同于秦帝国的郡县二级的建制。而且汉武帝刘彻首创的以州刺史部为监察区的做法,发展到东汉灵帝中平五年(188年),第一次出现了古代中国史上的州郡县三级建制,给后世造成深远影响。.
查看 蓝田县和西汉行政区划
西晉雍州行政區劃
曹魏舊州,州治所在長安縣(今陝西省西安市東南)。其地大致相當於今陝西省關中地區,甘肅省黃河以東地區,以及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全部。西晉建興四年(316年)漢趙主劉聰攻陷長安,俘晉愍帝,至此雍州淪沒。.
查看 蓝田县和西晉雍州行政區劃
马清运
清运()是一位中国当代建筑师,祖籍陕西省蓝田县,出生于西安。198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1995年,在纽约建立马达思班建筑师事务所(MADA s.p.a.m.),后将总部迁至上海。2006年12月,马清运成为美国南加州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成为中国首位在国外知名大学担任建筑学院院长的设计师。 其子馬伯騫為歌手,曾參加騰訊視頻的明日之子獲得亞軍。.
查看 蓝田县和马清运
魏章
魏章,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秦国将领。.
查看 蓝田县和魏章
錢起
錢起(),字仲文,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唐代詩人,詩風清奇,與郎士元、司空曙、李益、李端、盧綸、李嘉祐等稱大曆十才子。.
查看 蓝田县和錢起
赫连勃勃
夏武烈帝赫连勃勃(),字屈孑,匈奴铁弗部人,原名劉勃勃,中國十六国时期夏國建立者。勃勃是南匈奴單于的後裔,其父劉衞辰死於北魏進攻後,勃勃依靠後秦高平公沒弈干,又得後秦君主姚興賞識。及後就以後秦與魏通好而叛秦,殺害沒奕干並自立,建北夏國,屢度進攻後秦。隨後更乘東晉滅後秦後班師的機會佔領關中。.
查看 蓝田县和赫连勃勃
赵启民
赵启民(),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1955年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赵启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0年3月3日查阅 。。 毕业于抗日军政大学。1955年,接替方强,担任南海舰队司令员。1959年,由吴瑞林接任。1955年,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军衔。.
查看 蓝田县和赵启民
赵伯平
赵伯平(),又名赵绍平,陕西蓝田县人。1927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曾任第五、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共陕西省委第二书记、陕西省省长(1959年7月至1963年3月),中共西安市委第一书记等职。.
查看 蓝田县和赵伯平
藍田
藍田可以指:.
查看 蓝田县和藍田
藍田關
藍田關今位在中國陝西省境內的藍田縣,建於公元前221年秦統一天下之時,當時因面臨嶢山得名嶢關,公元前206年劉邦率領楚軍越過嶢關奪取關中,北周時,改名青泥關,隋代改名藍田關,該名沿用至今。藍田關為古都長安、咸陽東南的門戶,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查看 蓝田县和藍田關
關中學派
中學派簡稱关学,是宋朝理学的学派之一。 關中學派創始人是張載,因家居關中(函谷关❲今河南省靈寶市東北❳以西,散关❲今陝西省寶雞市西南❳以东),又其追隨弟子多是關中人,如明朝高陵❲今陝西省西安市高陵區❳)的吕泾野、长安❲明朝屬西安府長安縣,今陝西省西安市❳)的馮從吾、明末清初周至❲今陝西省西安市周至縣,1964年前称(厔)❳)的李二曲,故稱之關學。親傳弟子中又以北宋藍田❲今陝西省西安市藍田縣❳)吕大临、吕大钧兄弟為代表,黄宗羲在《宋元学案》中称“吕氏为关中学派蓝田系”。關學強調“通經致用”、“躬行礼教”,傳至清末民初蓝田牛兆濂逐漸沒落。.
查看 蓝田县和關中學派
蓝商高速公路
蓝田-商州高速公路,简称:蓝商高速,是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福银高速公路(G70)在陕西境内的重要组成路段。西商高速公路通车前,曾与沪陕高速公路(G40)共线使用。起于蓝田县三里镇席家河,与西蓝高速公路相接,经大寨、辋川、草坪,翻越秦岭,再经杨斜、麻池河、杨峪河、刘湾,止于商州区郭涧村,与商漫高速公路、商界高速公路相接,全长92.790公里,采用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修建,设计车速80-100公里/小时。其中特大桥(双幅)2042米/4座、大中桥(双幅)13098米/100座、隧道(单洞)37439米/35座、互通式立交7处,于2008年10月建成通车。.
查看 蓝田县和蓝商高速公路
蓝田人
蓝田人(學名Homo erectus lantianensis)是中国的直立人化石。通常称作蓝田猿人,学名直立人蓝田亚种。生活的时代是更新世中期、旧石器时代早期。.
查看 蓝田县和蓝田人
蓝田郡
蓝田郡,中国北周时设置的郡。 北周孝闵帝元年(557年)置,治所在蓝田县(今陕西省蓝田县西、灞河西岸)。属雍州。辖境相当今陕西省蓝田县一带。建德二年(573年)废。 Category:北周的郡 Category:陕西的郡 Category:西安行政区划史 Category:蓝田县.
查看 蓝田县和蓝田郡
蓝桥
蓝桥是中国文学作品中用以作為情人相遇之處的代名詞。男女爱情的约会往往称之为“蓝桥约”,若其中一方失约,而另一方殉情則為“魂断蓝桥”。美国电影Waterloo Bridge的中文译名便是《魂断蓝桥》。 「藍橋」一詞出自唐代裴铏小说《传奇裴航》的「蓝桥捣药」,並成为了情人相遇之处的代名词。宋元话本《藍橋記》、元庚天锡杂剧《裴航遇雲英》、明龍膺傳奇《藍橋記》、杨之炯传奇《藍橋玉杵記》均以此作品为题材。.
查看 蓝田县和蓝桥
蓝桥乡
蓝桥乡是中国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下辖的一个乡。.
查看 蓝田县和蓝桥乡
鄂邑公主
鄂邑公主,又称盖主、盖长公主、鄂邑盖长公主或鄂邑长公主。汉朝公主,汉武帝的女儿。.
查看 蓝田县和鄂邑公主
金山乡 (蓝田县)
金山乡是中国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下辖的一个乡。.
长安区 (西安市)
长安区为西安市的一个市辖区,位于西安市主城区南部。东有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与蓝田县为邻,西有沣渭新区、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鄠邑区接壤,南接宁陕县、柞水县,北靠雁塔区、灞桥区,是建设中的西安现代国际化大都市新型主城区。.
长征
长征,又稱北上抗日發生在十四年抗戰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从中央苏区和南方苏区开始的战略转移與逃亡,最终抵达、汇聚于陕甘苏区。红军到达陕甘苏区后,1935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毛泽东在报告中首先用“长征”一词,从此,“长征”一词进入史册。红一方面军行程二万余华里,又称二万五千里长征,實際距離约合萬余公里;当时的國民政府称其为“流窜”或「西竄」。红军穿越大面积的雪山、高原草甸、永久冻土带和无人区,1936年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合。 中央红军368天的长征期间,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总共有15天进行大决战,235天用于白天行军,18天用于夜间行军,期间只休息了44天,平均每走114英里休息一次。中央红军平均每天行军71华里,共进行了380余次战役战斗,攻占62座县城,红军阵亡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人,他们平均年龄不到30岁,击溃政府軍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1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无人烟的草地、翻过五座连绵起伏的雪山。.
查看 蓝田县和长征
苏姓
蘇姓是一個中文姓氏,在《百家姓》中排名第42位,在現今中國姓氏排行第45位。.
查看 蓝田县和苏姓
苻菁
苻菁(),表字不詳,略陽臨渭(今甘肅秦安)氐族人。十六國時期前秦將領、宗室。景明帝苻健侄兒,官至太尉。後在苻健患病時發動政變,意圖殺太子自立但失敗並遭處死。.
查看 蓝田县和苻菁
陝西等處承宣布政使司
陕西等處承宣布政使司,简称陕西布政(使)司,是明朝在汉水上游流域、渭河流域及以北地区和陇西等地的一级行政区名,下辖8府2直隶州20散州95县。布政使司衙门驻西安府。.
陝西省 (中華民國)
陝西省,為中華民國下轄的一個省級行政區,是延續清代所設置的22省之一,為華北六省之一。簡稱為「陝」。.
陝西省 (清)
陕西省(v),为清朝的内地十八省的一个省。.
查看 蓝田县和陝西省 (清)
陕甘宁边区
陕甘宁边区是1937年至1950年之间,在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内的一个行政区域,包括陕西北部、甘肃和宁夏的东部,是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根据地和革命根据地(解放区),抗战时期是国民政府行政院的直辖行政区,第二次国共内战起被国民政府宣布为非法叛乱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陕甘宁边区政府于1950年1月改组为西北军政委员会。.
查看 蓝田县和陕甘宁边区
陕西各县市地区生产总值列表
陕西县(市)GDP收录各主要年份陕西所辖县与县级市的GDP指标,市辖区亦于此条目中独立分列。当年数据参考次年底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和《陕西统计年鉴》,指标有修订。.
陕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表
本列表是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子列表,列举在陕西省境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陕西省乡级以上行政区列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乡级以上行政区包括陕西省的地级行政区、县级行政区和乡级行政区。截至2008年10月,陕西省共有10个地级市;以下分为107个县级行政区,包括24个市辖区、3个县级市和80个县;以下再分为1745个乡级行政区,包括166个街道办事处、907个镇、672个乡。 以下为陕西省乡级以上行政区列表:.
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文物局提出,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上报国务院备案,正式对外公布并竖立标志的陕西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陕西高速公路
陕西高速公路是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西北地区通往西南、华北、中南地区的公路交通枢纽系统,以及新丝绸之路和新亚欧大陆桥上重要的过境通道。陕西省是中国最早建设高速公路的省份之一,中国西部第一条高速公路就是位于该省的西安至临潼高速公路,全长23.888公里,于1986年12月25日开工建设,1990年12月27日建成通车。2003年11月18日,勉县至宁强高速公路建成,陕西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000公里,成为中国西北第一个、西部第二个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000公里的省份;2007年12月13日,咸阳至永寿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宣告陕西高速公路突破2000公里,达到2064公里,居当时西部地区第一位。2010年11月10日,青岛至兰州高速公路陕西段正式建成通车,标志着陕西高速公路突破3000公里,继续保持西部第一位。2012年9月29日,榆林至绥德高速公路通车,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4000公里,达到4039公里。至此,国家高速公路网经过陕西的八条快速通道全部建成,省内88个县、市、区实现高速公路通达,与周边省、区中心城市实现当日到达。,陕西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4473公里,通达全省93个县(市、区)。.
查看 蓝田县和陕西高速公路
柞水县
柞水县是中国陕西省商洛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陕西南部,东临商州、山阳;南接镇安,西邻宁陕;北依长安区、蓝田县。面积2322平方公里,人口15万(2002年),邮编711400。.
查看 蓝田县和柞水县
李自成
李自成(),原名鸿基费密《荒书》记载,“自成产时,其父梦一黄衣人入其土窑,故小名黄娃子。”《明季实录》所收米脂县知县边大绶塘报稿中说:“闯贼李自成,幼曾为僧,俗名黄来僧”。又冯苏《见闻随笔》云:自成“小字磑生”;《鹿樵纪闻》卷下,《闯献发难》条,记“李自成,初名鸿基,小字黄来儿,又字枣儿。”。陕西米脂人,世居米脂李继迁寨。明末民变领袖之一,大顺政权皇帝。 原是陕北驿卒。崇祯帝采信大臣裁撤驿卒的建议,造成失业驿卒武夫起义,李自成参与起义军。高迎祥被明朝处死后,李自成稱闖王、李闖,成为明末民变领袖之一,率起义军于河南歼灭明军主力。1644年在西安稱帝建立大順,後进攻明都北京,与崇禎帝谈判破裂后,攻入北京城,崇祯自缢,是為甲申之變,至此明朝滅亡。一片石战役后,李自成退入北京称帝。.
查看 蓝田县和李自成
李文清 (少将)
李文清(),陕西省蓝田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查看 蓝田县和李文清 (少将)
李文清 (上校)
李文清(),陕西省蓝田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 早年参加抗日战争,参加了百团大战等战役。第二次国共内战,参加渡江战役、西南战役等。1952年,任云南军区分区副政委、副师长兼参谋长。后历任昆明军区作战部部长、军政干部学校校长、军区参谋长。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
查看 蓝田县和李文清 (上校)
杜衡 (陕西)
杜衡()又名杜振庭、杜振清、杜励君。陕西葭州(今佳县)店镇贺家沟村人。原中共陕西省委书记,后来投靠国民政府。.
查看 蓝田县和杜衡 (陕西)
桓温
桓溫(),字元子,譙國龍亢(今安徽懷遠縣龍亢鎮)人。東晉重要將領及權臣、軍事家,譙國桓氏代表人物。官至大司馬、錄尚書事。宣城內史桓彝長子,因領兵消滅成漢而聲名大盛,又曾三次領導北伐,掌握朝政並曾操縱廢立,更有意奪取帝位,但終因最後一次北伐大敗而令聲望受損,受制於朝中王氏和謝氏勢力而未能如願。死前欲得九錫亦因謝安等人借故拖延,直至去世時也未能實現。因桓溫獲賜諡號宣武,故《世說新語》稱其為「桓宣武」。其子桓玄後來一度篡奪東晉帝位而建立桓楚,追尊桓溫為「楚宣武帝」。.
查看 蓝田县和桓温
桓溫北伐
桓溫北伐,是東晉時期將領桓溫分別於354年、356年及369年發動北伐北方十六國的戰役。但除了第二次北伐成功收復洛陽,其餘兩次皆被擊退,成效不大。.
查看 蓝田县和桓溫北伐
楊定 (東漢)
楊定,字整修,東漢末期人物,凉州人,与同为凉州出身的胡轸同为凉州大人。董卓部下。.
查看 蓝田县和楊定 (東漢)
楚漢之際諸侯疆域
漢高祖元年(前206年)十月,沛公劉邦攻入關中,秦王朝覆滅。二月,項羽劃地分封滅秦有功將領、舊六國貴族及秦朝降將等18人為王。楚漢之際諸侯疆域以秦郡為基礎上劃定,連續數年混戰,期間行政區的建制少有變動。.
查看 蓝田县和楚漢之際諸侯疆域
楚懷王
楚懷王,羋姓,熊氏,名槐,楚威王之子,楚國之王,任用佞臣令尹子蘭、上官大夫靳尚,寵愛南--鄭袖,排斥左徒大夫屈原,為人利令智昏,國事日非。最後被秦昭王所騙,監禁於秦國至死,楚人皆悲之。 秦朝末年,群雄並起,前208年反秦的民變領袖陳勝敗亡後,當時反秦大將項梁(舊楚國將領项燕之子)立楚懷王之孫熊心為楚王,仍號「懷王」,以爭取楚人民心,史家稱為楚後懷王,項羽昇懷王為楚義帝。.
查看 蓝田县和楚懷王
榆蓝高速公路
榆林—蓝田高速公路,简称榆蓝高速公路,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编号为G6521。是包茂高速的并行线,途径榆林、绥德、延川、宜川、黄龙、白水、蒲城、渭南、玉山。.
查看 蓝田县和榆蓝高速公路
樗里子
樗里子(),嬴姓,名疾,又稱「樗里疾」(樗,音「出」,拼音「chū」),秦國宗室、大臣,秦孝公之子,惠文王弟,母親為韓國人。受封嚴縣,乃戰國時代著名軍事家及政治家,曾輔佐秦惠王、秦武王、秦昭王等秦國君主。擅長外交、軍事。秦武王驅逐張儀、魏章後,任命戰功卓著的叔父樗里子為右丞相,精通韜略的甘茂為左丞相,二人相得益彰,並且進行一連串戰爭,擴張秦國版圖,為日後秦始皇打敗六國诸侯,統一中國打下穩固根基。秦昭王元年,樗里子仍任為丞相。 樗里子名叫疾。因居樗里(或作褚里,今陝西渭南一帶),故被稱為樗里疾或褚里疾(《史記》作樗--子)。其後他任庶長(大良造的幕僚輔官),被稱為庶長疾。後來他被封於蜀郡的嚴縣(今四川省滎經縣嚴道鎮),號稱嚴君,人稱嚴君疾。後人以采邑為姓,故此也被視為嚴姓其中一個根源。 司馬遷《史記》太史公自序说:「秦所以东攘雄诸侯,樗里、甘茂之策。」《樗里子甘茂列传第十一》。樗里子因足智多謀,綽號“智囊”,又傳說能預言風水,被後世堪輿家尊之為「樗里先師」。.
查看 蓝田县和樗里子
水陆庵
水陆庵位于中国陕西省蓝田县普化镇沙滩村,原为悟真寺北普陀蓝渚庵内的水陆殿。悟真寺始建于北朝,后寺毁仅存水陆殿。明秦王朱怀卷奉水陆殿为家祠佛堂,并大规模改扩建为水陆庵。总占地两千余平方米,坐西朝东,主要建筑有山门、前殿、中殿和大殿等。大殿内有塑像三千七百余尊,是中国现存数量最多的彩塑群。1996年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查看 蓝田县和水陆庵
永興軍節度使
永興軍節度使,唐朝末年設置的節度使。藩鎮朱溫在今陝西省西安市設置佑國軍節度使,後來多次更名。.
查看 蓝田县和永興軍節度使
汪锋
汪锋(),原名王钧治,陕西蓝田人,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 汪锋早年弃笔从戎,担任蓝田县学联主席、中国工农红军红二十六军代政委等。1935年,代表中共中央赴西安同西北军杨虎城谈判,并达成协议。1936年,担任中共中央西北军特派员、中共陕西省委军事部部长、关中地委书记兼警备区副司令、陕西省工委书记等职位。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担任西北民主联军第三十八军、西北野战军第十九军政委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历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统战部部长、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家民委副主任。1956年,参与西藏问题谈判。1958年,担任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1960年,担任中共甘肃省委第一书记。1977年,任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乌鲁木齐军区政委。1986年,担任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查看 蓝田县和汪锋
沈田子
沈田子(),字敬光,吳興武康(今浙江德清縣武康鎮)人。東晉末年將領,曾參與北伐南燕和後秦的戰爭,並留鎮關中。不久因擅殺另一將領王鎮惡而被處死。沈田子是南北朝文學家沈約的伯祖父。.
查看 蓝田县和沈田子
涟源市
涟源市,位于湖南省中部、湘江支流涟水的上游。湘黔铁路穿越市境。.
查看 蓝田县和涟源市
渭南专区
渭南专区,陕西省已撤消的专区。 1950年由渭南分区改置。在今陕西省东部。辖渭南、华县、华阴、潼关、蓝田、临潼等县。专员公署驻渭南县(今市)。同年,大荔、都阳、蒲城、澄城、白水、韩城、朝邑等县划入。1952年富平、三原、泾阳、高陵、耀县等县划入。1956年撤销,辖县由省直辖。1961年恢复渭南专区;铜川市划入。1964年郃阳县改名合阳县。1966年铜川市改由省直辖。1969年改置渭南地区。.
查看 蓝田县和渭南专区
清光緒二十年甲午恩科貢士進士列表
清德宗光緒二十年(西元1894年)甲午恩科貢士進士名單。.
清河崔氏
清河崔氏,是中国中古时代一个以清河郡为郡望的崔姓士族,汉末三国时期开始崛起为山東望族。北魏时,魏孝文帝分定姓族,清河崔氏与范陽盧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並稱為四姓。在唐朝,清河崔氏有十二名宰相。.
查看 蓝田县和清河崔氏
清朝解元列表
本表按年份、科次列舉清朝各省鄉試第一名(解元)。.
查看 蓝田县和清朝解元列表
湘乡市
湘乡市是位于中国湖南省中部偏东的一座县级市,隶属于地级湘潭市。湘江的支流涟水和湘黔铁路横贯市境。.
查看 蓝田县和湘乡市
漢趙州郡列表
漢趙在劉淵、劉聰時期,其範圍控有晉朝的冀、兗、青、徐、豫、-并-、雍、司、秦一帶,然而實際控制範圍不大,劉聰時期,只局限在并州的一角(其餘部分在劉琨手中)和由劉曜坐鎮的關中一部分地區。黃河以北地區一帶由石勒所有,王彌的部將曹嶷控有青、兗、徐三州一帶,慕容鮮卑更是趁機向南統治到幽州的一帶。 劉曜時期,史稱「東不踰太行,南不越嵩、洛,西不踰隴坻,北不出汾、晉」,疆域範圍包括包括陝西中部以及山西西南、河南黑部、甘肅黃河以東一帶。.
查看 蓝田县和漢趙州郡列表
濮斗衡
斗衡,清朝官员,四川大竹县人。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举人。同治元年(1862年)三甲进士,授陕西三原县知县。未及上任,改调略阳县知县,不久又改知蓝田县。.
查看 蓝田县和濮斗衡
朱靈
朱靈,字文博,清河国鄃县(县城在今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与夏津县之间)人,三國曹魏名將。其為將的名聲僅次徐晃,事蹟附錄在陳壽著《三國志》“五子良將”的徐晃傳之末。.
查看 蓝田县和朱靈
朱进
朱进(),北京人,中国天文学家,现任北京天文馆馆长。.
查看 蓝田县和朱进
曹魏行政區劃
曹魏行政區劃,為東漢末年至265年晉代魏的45年期間,曹魏統治區的行政區變化情形的過程。.
查看 蓝田县和曹魏行政區劃
思南路
思南路原名马斯南路(Rue Massenet,目前巴黎十六区仍有一条),是位于上海市中心黄浦区(2011年7月26日前属卢湾区)的一条不通公共汽车的幽静道路。北到淮海中路,南到泰康路,除南北两端有少许小型店铺外,从南昌路到建国西路,两侧几乎全都是法国梧桐和1920年代建造的花园式洋房。这是一片保存完好的法新租界街区,并聚集了众多的名人故居,处于上海中心城区内最大的风貌保护区——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东部。.
查看 蓝田县和思南路
晉朝行政區劃
晉朝承襲曹魏領土,統一後領有孫吳疆域。疆域北至山西、河北及遼東,與南匈奴、鮮卑及高句麗相鄰;東至海;南至交州(今越南北部);西至甘肅、雲南,與河西鮮卑、羌及氐相鄰。 西晉政區制度承襲東漢末期的制度,為州郡縣三級制。於三國曹魏時期有司、豫、兗、青、徐、冀、幽、--、雍、涼、荊、揚十二州,滅蜀漢後分益州置梁州。265年西晉代曹魏後,分雍、涼、梁三州之地設秦州,後分益州地設寧州,後分幽州地設平州。280年滅孫吳後得荊、揚、交、廣四州,並將荊、揚兩州與原曹魏荊、揚兩州合併,共十九州。秦州、寧州曾經廢止,後來復置。291年分荊、揚州地設江州,307年分荊、江州地設湘州,至此共二十一州。州以下分郡、王國。晉武帝防止野心世族篡位,制定分封制,依人口多寡封國諸王,有大國、次國、小國三種類型(詳見晉朝藩王列表)。但諸王僅得租稅,王國如同郡縣。諸王的軍權,主要來自鎮守之地。郡、王國以下為縣。縣大者置令,小者置長。至於公國、侯國,其地位同縣。 東晉政區襲承西晉,也是實行州郡縣三級制。但是其州郡越分越多,轄區縮小。西晉末年,大量流民南渡。東晉朝廷為了安撫僑民及僑姓世族,以原籍州郡縣名寄治別處,而無實地,此即僑州郡縣。等到安定後實施土斷,使其州郡領有實地,戶籍和賦役與一般州郡縣相同。 東晉政區隨其疆域的變化而有增減。由於外族入侵與晉軍北伐,北疆時常變動;四川先後出現成漢、譙蜀等國;東南疆域大致固定。晉元帝時期,石勒入侵,北疆只剩淮南江陵一帶。成漢佔據四川,於347年被桓溫滅。桓溫發動三次北伐,一度收復山東及河南地區,後敗於前燕而止。前秦屢次入侵東晉領土,此時東晉僅剩揚、荊、江、廣、交、豫、徐、兗、益、寧七州,及兗、青、冀、司、幽、--、益等僑州,共十五州。383年淝水之戰,前秦慘敗。隔年謝玄北伐,成功收復黃河、秦嶺以南地區。之後東晉內亂,桓玄篡位,譙蜀獨立,疆域萎縮。劉裕崛起後攻滅譙蜀並發動兩次北伐,收復四川、山東、河南及關中地區。然而劉裕因故返京,將領內亂,夏人入侵,關中得而復失。此時東晉領有揚、北徐、豫、江、北青、司、荊、北雍、東益、寧、交、廣、北--、北冀、梁、徐、北兗等十七州,及幽、冀、東秦、青、--、兗、秦、雍等僑州,共二十五州。.
查看 蓝田县和晉朝行政區劃
312国道
312国道(或“国道312线”、“G312线”)是中国的一条国道,起点为上海人民公园,终点为新疆霍爾果斯,即中哈边境,并接哈萨克斯坦A353公路,全程4967千米。 这条国道经过上海、江苏、安徽、河南、湖北、陕西、甘肃、宁夏和新疆8个省市自治区。.
查看 蓝田县和312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