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安徽巡撫衙門
安徽巡撫衙門,於清代康熙元年(1662年)以操江军务(所部十二营)归并两江总督,专设安徽巡抚,驻安庆府,裁撤操江巡抚。在安慶設置(今安徽省安慶市)。.
查看 董敎增和安徽巡撫衙門
廣東巡撫
廣東巡撫,明清時代廣東軍政官員。.
查看 董敎增和廣東巡撫
四川等處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
四川等處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又稱四川布政使。是清代四川的長官。是清代四川的行政長官。順治三年(1646年),由中書舍人吳宏融出任。為督、撫屬官,掌管財賦和人事。為從二品官。.
閩浙總督
閩浙總督(v),正式官銜為總督閩浙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饟兼巡撫事,是清朝九位最高級的總督疆臣之一,總管閩浙(浙江省、福建省與福建臺灣省,臺灣於1895年被割讓給日本)的軍政、民務。.
查看 董敎增和閩浙總督
董姓
董姓为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127位,在当今以人口多少排名的中国百家大姓中,董姓位居第29位。.
查看 董敎增和董姓
董觀橋
#重定向 董敎增.
查看 董敎增和董觀橋
陝西巡撫
陝西巡撫,全稱巡撫陝西地方贊理軍務,為明朝和清朝負責陝西地區的巡撫職位。.
查看 董敎增和陝西巡撫
清史稿
《清史稿》是中華民國北京政府所設清史館纂修的清史未定稿,體例依照之前的正史,分「紀、志、表、傳」四部分。 民国三年(1914年),清史馆设立,此後編修工作歷時十餘年。到1927年,主持纂修工作的清史館馆长趙爾巽見全稿已經初步成形,擔心時局多變及自己時日無多,遂決定将各--以《清史稿》的名稱刊行,以示其為未定本。因匆忙付梓,致使體例不一、繁簡失當。「然此書成稿於遺老之手,刊行於匆促之中,謬誤屢見,用時不免戒慎,唯恐誤入歧途。」由於編修者多為清朝遺老,《清史稿》書中對清朝歌功頌德,貶低辛亥革命。國民政府北伐後,将《清史稿》定為禁書,禁止刊印及發售;後来解禁。 到目前為止,因尚無依中國傳統正史體例編寫的清史,加上《清史稿》本身史料豐富,其價值仍不可忽視。有的將其列入「二十五史」或「二十六史」。.
查看 董敎增和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