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葉隱

指数 葉隱

《葉隱》是日本武士道的經典,亦作《葉隱聞書》,因其成書的方式而又被稱作《葉隱論語》。葉隱指的是「在君主看不到的地方也要盡忠」。此書由江戶時代佐賀藩的山本常朝、田代陣基根據其自身經歷以及當時聽人聞說所編纂,於1716年完成。成書的原因是山本常朝對當時武士道精神的萎靡不振有所不滿,進而透過故事與例子闡述武士的精神與其當時現象的反差。.

14 关系: 叶隐吉姆·賈木許大野治胤山本常朝佐賀藩剑豪生死斗綠地詩社縣民性眾道男同性戀文學龍造寺四天王武士道易经的影响族群刻板印象

叶隐

#重定向 葉隱.

新!!: 葉隱和叶隐 · 查看更多 »

吉姆·賈木許

詹姆士·羅貝多·“吉姆”·賈木許(James Roberto "Jim" Jarmusch,)是一位美國獨立製片導演、編劇、演員、製片與作曲家,2005年在坎城影展獲得評審團大獎。吉姆·賈木許自1980年代起主要製作獨立電影。.

新!!: 葉隱和吉姆·賈木許 · 查看更多 »

大野治胤

大野治胤(生年不詳-1615年7月22日)是江戶時代前期武將。父親是大野佐渡守,母親是大藏卿局。兄長是大野治長、大野治房。弟弟有大野治純。豐臣家的家臣。別名道犬齋。.

新!!: 葉隱和大野治胤 · 查看更多 »

山本常朝

山本常朝(1659年7月30日-1719年11月21日),是日本江戶時代的武士、《葉隱》的作者(口述者)。通稱神右衛門、俳號為古丸。.

新!!: 葉隱和山本常朝 · 查看更多 »

佐賀藩

佐賀藩()是日本江戶時代的一個藩,又稱為肥前藩。位於肥前国(今佐賀縣及長崎縣一部份)。藩廳是佐賀城。藩主是鍋島氏。支藩包括蓮池藩、小城藩及鹿島藩。.

新!!: 葉隱和佐賀藩 · 查看更多 »

剑豪生死斗

《剑豪生死斗》(シグルイ)是南條範夫原作、山口貴由作畫的青年漫畫作品。从2003年8月号开始,于秋田書店的月刊漫畫雜誌《Champion RED》上連載。标题的「シグルイ」来自於山本常朝的作品《葉隱》中的一节:「武士道は死狂ひなり。一人の殺害を数十人して仕かぬるもの东立版漫画中译作“武士道即醉心於死,遣数十人以杀害一人”。另一方面,在新版《叶隐》的序言中说“总是以死的觉悟拼命的活着,为了主君不惜性命,这就是シグルイ之道。”(常に死を覚悟して必死に生きること、主君のために命を惜しまぬこと、それがシグルイの道です。)。」2007年电视动画化。.

新!!: 葉隱和剑豪生死斗 · 查看更多 »

綠地詩社

綠地詩社是台灣現代詩社,發行《綠地》詩刊。該社於1975年12月25日成立,主要成員都是南台灣的詩人,有傅文正、陌上塵、喬洪、履彊、蔡忠修、謝武彰、艾靈、紀海珍、雪柔、莊渝、葉隱、陳煌、陳炫煌、靈歌等人。這些人大多是台灣南部的詩人。 《綠地》沒有提出什麼特別醒目的主張或詩學理論,成員在詩刊〈本刊徵求同仁啟事〉一文,低調地訴說成立該社的願望,他們說:「我們是詩壇的小兵,所持握的只有一股憨直的熱忱;我們深知:囂叫與標榜,不能呼出燦然的詩句,無知與狂妄,只能使詩逐漸死亡。『綠地』的願望是『使沙漠皆植草茵,使旅行者不再感覺乾涸與饑渴』。我們不想標榜一些什麼,只需要多學習和努力。」。可惜,詩社後來還是面臨解散的命運。 《綠地》詩刊共出了12期,第11期為「中國當代青年詩人大展專號」。.

新!!: 葉隱和綠地詩社 · 查看更多 »

縣民性

縣民性(けんみんせい)是指日本各都道府縣的縣民氣質、行動傾向。受各縣的歷史、風土、地形、氣候、人口、產業等因素的影響。.

新!!: 葉隱和縣民性 · 查看更多 »

眾道

道是日本男同性戀關係或武士關係的一部份。“眾道”一詞是“若眾道”()的縮寫,別名“若道”(、)或“若色”()。 眾道這種關係是在江戶時代進入到武士社會。.

新!!: 葉隱和眾道 · 查看更多 »

男同性戀文學

男同性戀文學(Gay literature)廣義而言可指表達、描述,又或者展現男子與男子間發生親密友誼、戀愛、--、性愛等情感關係的書寫,乃至於參與到社會脈絡中,這些主題為社會所接受的方式。狹義而言,則限定在十九世紀晚期,性傾向成為界定自我和社會互動的一種身份认同意識之後。更嚴格的範圍,會限縮至歐美1960年代中期之後,與LGBT權利運動的目標和精神—亦即要求社會制度對同志群體達到平等權利和對待—有關的文學作品。 由於歷史上的迫害或壓迫,LGB群體常轉向文學作為認同、瞭解和表達同性親密關係的泉源。LGBT文學也紀錄了同志社群在遭遇偏見、暴力、霸凌、自我埋怨、否認、自殺等挫折時的心理壓力和磨難。以浪漫「同性愛」為主題的作品,亦廣泛存在於世界各地的古代和現代文本當中,例如古希臘時代會飲篇對愛的本質所進行的探索。.

新!!: 葉隱和男同性戀文學 · 查看更多 »

龍造寺四天王

龍造寺四天王()是日本戰國時代的肥前國戰國大名龍造寺隆信配下的武將中,武勇優秀的4人。在史料中,亦被稱為「隆信(公)四天王」。 關於龍造寺氏,有多個史料記載,特別是龍造寺氏的支配權、家臣團、以及佐賀藩的公人的記錄中,亦有記錄名字,因此被認為是18世紀初寫成。關於成員,顧名思義,「四天王」就是4個武將,不過因為資料稍有不同,被稱為「四天王」的武將合計有5人。而類似的亦有「四本槍」或「四天王之槍柱」,不過是從「龍造寺隆信的旗本」中選出,比四天王的定義更為狹窄。.

新!!: 葉隱和龍造寺四天王 · 查看更多 »

武士道

武士道,或者武士道精神,是日本封建社会中武士阶层(称作侍,さむらい;也有稍微古老的说法武士,ぶし)的道德规范以及哲学。如同欧洲中世纪出现的騎士精神,武士道是基于一些美德如义、勇、仁、礼、诚、名誉、忠义、克己。只有通过履行这些美德,一个武士才能够保持其荣誉,丧失了荣誉的武士不得不进行切腹(腹切はらきり、切腹せっぷく)自杀。新渡戶稻造认为,对武士来说,最重要的是背负责任和完成责任,死亡不过是尽责任的一种手段而已,倒在其次。如果没有完成责任所规定的事务,简直比死还可怕。认为切腹是武士唯一谢罪的方法的观点是错误的。浪人指的是武士畏罪逃亡或效忠的君主或國家滅亡卻不隨之而亡的人。 1869年,明治政府通过版籍奉还废除幕府时的身份制度,宣布四民平等,废除封建俸禄,武士阶层解体。1871年制定戶籍法为废除等级制着手简化阶层成分,宫廷贵族和大名被指定为华族,武士被指定为士族或卒族,其余者划为平民。明治维新后,武士阶层占据了新政府和地方行政的大部分官职。武士和武士制度虽然消亡,但是武士精神作为一种思想范式和日本美的符号深深植根于国民性格之中,化为纵贯列岛的“国风”,并对后来日本的政治、军事和社会生活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天皇制、日本神道、武士道三位一体,构成了日本政治文化传统的基本要素。.

新!!: 葉隱和武士道 · 查看更多 »

易经的影响

《易经》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是有深远的影响的。 《易经》可以追溯到更早于3000多年前,是被认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书籍之一。 中国哲学的两大分支 - 儒学和道学都是以《易经》为共同的根源的。.

新!!: 葉隱和易经的影响 · 查看更多 »

族群刻板印象

族群刻板印象,也就是所謂的民族性,是一種對某個特定族群或國家其成員的普遍特性的一種信念,這種信念可以涉及這些族群或國家成員的地位、社會或文化的常軌等等。也就是認為某個族群或國家的人都有某種特質、性格或傾向的這種信念。 族群刻板印象涉及的對象可以是一個人自身所屬的族群或國家,或者是其他的族群或其他的國家。因為對一項特質的集體共鳴,因此對自己族群或國家的刻板印象,有助於維持族群認同。 有時人們會認為這些刻板印象包含了一些事實。但一項研究顯示事實並非如此。另外,有一個對49個文化進行的研究顯示,民族性並不反映該社會成員的平均人格特質。 很多仇外心態以及對族群的偏見都與對這些族群的刻板印象共存。 族群刻板印象常常以族群笑話的形式呈現,而這些笑話當中,有一部份多少被視為具有冒犯性。一個例子是Richard M. Steers和Luciara Nardon曾經在他們關於全球經濟的著作中,用「你有兩頭牛」的笑話來表現文化差異。以下是他們的一些笑話:.

新!!: 葉隱和族群刻板印象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叶隐闻书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