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90 关系: 加拿大法語,基斯杜化·咸頓,偽君子 (喜劇),偽善,博马舍,古典主義,古典时代,古罗马文学,司汤达,名著,吕利,天神小子,奥尔良大学,奥特伊-讷伊-帕西,如何閱讀一本書,子安武人,宋春舫,左拉街,巨人传,巴黎地鐵10號線,七色鸚哥,一坛黄金,廢話謬誤,伊莎贝尔·阿佳妮,伊萬·克雷洛夫,伯納德·勒·博弈爾·德·豐特奈爾,佩哥拉剧院,循環論證,圣犹士坦堂 (巴黎),喜劇,唐璜,凱薩琳·哈恩,兩兄弟 (古羅馬戲劇),光耀劇團,四大著名吝嗇鬼 (小說),皮埃尔·高乃依,皮耶·德·馬里沃,珍妮佛·安妮斯顿,福尔弥昂,米哈伊尔·阿法纳西耶维奇·布尔加科夫,糟糕历史 (2009年电视系列片),羅曼·杜里斯,生意就是生意,田中正彥,無綫電視劇集列表 (1970年代),百科详编,莫里哀号列车,莫里哀戲劇獎,非此即彼,西西里舞曲,... 扩展索引 (40 更多) »
加拿大法語
加拿大法語(français canadien)主要使用於加拿大。2001年加拿大全國人口調查结果顯示,現時約有670萬加拿大人以法語作為母語,佔全國人口23%。由於種種原因,例如是地理上的隔閡、法加兩國政治上的疏離、英國的侵佔、幾個世紀以來語言上的演變等,都使得加拿大的法語和歐洲的法語存在著不少區別。 法语在加拿大拥有特殊地位,加拿大政府鼓励新移民学习法语,支持法语学习和扶植法语文化。加拿大人使用的法語方言主要分三種,統稱為加拿大法語 。這三種分別是:.
查看 莫里哀和加拿大法語
基斯杜化·咸頓
基斯杜化·咸頓(Christopher Hampton,),CBE、FRSL,是一位英國劇作家及電影編劇。最廣為人知的作品為《孽戀焚情》及《愛·誘·罪》的改編劇本。 曾兩度獲提名奧斯卡金像獎,亦於1989年憑《孽戀焚情》在第61屆奧斯卡金像獎上贏得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
查看 莫里哀和基斯杜化·咸頓
偽君子 (喜劇)
《偽君子》(Tartuffe, ou l'Imposteur)是莫里哀的一部喜劇作品,也是他最著名的劇作之一。.
查看 莫里哀和偽君子 (喜劇)
偽善
偽君子或偽善 可以指:.
查看 莫里哀和偽善
博马舍
皮埃尔-奥古斯坦·卡隆·德·博马舍(Pierre-Augustin Caron de Beaumarchais,),出生于巴黎钟表匠家庭。13岁时就辍学在家,但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终于成为知识渊博,才气横溢的作家和社会活动家。 博马舍是法國继莫里哀之后又一杰出的喜剧作家,他的优秀剧作起着从古典主义向近代戏剧过渡的桥梁作用。1772年完成了以费加罗为主人公的第一部戏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又名《防不胜防》);1778年完成了《费加罗的婚礼》(又名《狂欢的一日》),于1784年在法兰西剧院首次公演,取得惊人成功。1792年完成《费加罗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有罪的母亲》,思想性艺术性都不如前两部,反映了剧作家革命精神的衰退。 Category:法国作家 Category:安葬于拉雪兹神父公墓者.
查看 莫里哀和博马舍
古典主義
在艺术领域,古典主义通常是指对一个古典时期,即西方传统中的古典时代的一种高度评价,作为古典学者试图模仿审美的设置标准。古典主义通常寻求正式而又保守的艺术。肯尼斯·克拉克爵士评论,“如果我们反对他的限制和压迫,我们只是在反对经典艺术的古典主义。激烈的强调或律动的突然加速可能会破坏这些特质的平衡和完整,直到本世纪,通过它所保留在视觉图像的受限制曲目中它的权威的地位。”克拉克指出的古典主义意味着一个被广泛接受的理想形式的标准,无论是在他正在调查的《波列罗》(1956)中的西方标准中,还是在中国古典典籍或中国艺术中,经典主义的复古也是传统特色。古典主义是经常存在于后中世纪的欧洲和欧洲传统影响中的一股力量;然而,一段时间认为他们自己比其他人与古典理想主义联系得更加紧密,尤其是在启蒙时代。.
查看 莫里哀和古典主義
古典时代
古典时代(或称为古典时期、古典古代、古风时期,Classical antiquity)是对(以地中海为中心,包括古希腊和古罗马等一系列文明)的长期文化史的一个广义称谓。在这个时期中,古希腊文明和古罗马文明十分繁荣,对欧洲、北非、中东等地施加巨大的影响。 通常认为古典时代起始于古希腊最早的文字记录,即公元前8-7世纪荷马史诗,一直延伸至以及罗马帝国的衰落。古典时代的结束伴随着古典时代晚期(公元300-600年)古典文化的崩溃,欧洲历史随后进入中世纪前期(公元600-1000年)。这段历史时期涵盖广袤的领土、多种不同的文化与历史分期。后世爱伦·坡的一句诗很好的诠释“古典时代”一词的含义:“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 受到古代东方文明影响的古希腊文化,以其艺术、哲学、社会、教育思想,一直影响着整个古典时代。这些思想被古罗马人继承和效仿。这些来自希腊和罗马的文化底蕴对现代社会的语言、政治、教育系统、哲学、科学、艺术、建筑有巨大的影响:从当时现存的古典时代残片中,一场巨大的复兴运动在14世纪的欧洲逐渐成形,这场运动后来被称作文艺复兴,各种领域的新古典主义风潮也在18-19世纪兴起。.
查看 莫里哀和古典时代
古罗马文学
古罗马文学指纪元前后繁荣于古罗马政权(包括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治下的文学。其主要语言是拉丁语。尽管古罗马共和国诞生于公元前510年(摆脱伊特鲁利亚王朝的统治),但按照惯例,真正意义上的古罗马文学则从公元前240年算起。.
查看 莫里哀和古罗马文学
司汤达
利-亨利·贝尔(Marie-Henri Beyle,),笔名司汤达(Stendhal, 或 ,一译斯丹达尔、斯湯達爾),是一位19世纪的法国作家。他以准确的人物心理分析和凝练的笔法而闻名。他被认为是最重要和最早的现实主义的实践者之一。最有名的作品是《红与黑》(1830)和《帕尔马修道院》(1839)。.
查看 莫里哀和司汤达
名著
名著即知名的作品。一位作者的作品十分聞名,我們稱這為名著或巨著、代表作。.
查看 莫里哀和名著
吕利
让-巴普蒂斯特·吕利(Jean-Baptiste Lully,),原名乔万尼·巴蒂斯塔·卢利(Giovanni Battista Lulli),意大利出生的法国巴洛克作曲家。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宫廷里作曲,是路易十四的宫廷乐正(Surintendant de la Musique)。他控制了当时的法国音乐生活,开创了法国歌剧,发展了大经文歌和法国序曲,对当时的欧洲音乐产生了巨大影响。他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亨利·珀塞尔、格奥尔格·弗里德里希·亨德尔、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让-菲利普·拉莫等作曲家。.
查看 莫里哀和吕利
天神小子
天神小子」(ぼくはガリレオ),是日本快樂快樂月刊從2007年1月號到2010年9月號連載的樫本學的作品。台灣快樂快樂亦從2007年10月號開始連載。.
查看 莫里哀和天神小子
奥尔良大学
奥尔良大学坐落于距法国奥尔良中心约10公里的la source镇,是一所創始于1306年的公立大學。学校拥有4个教学单位(UFR),4个职业教育学院(IUT),一个综合理工学院(Polytech' Orléans)。2006年,学校约有15000名注册学生。.
查看 莫里哀和奥尔良大学
奥特伊-讷伊-帕西
奥特伊-讷伊-帕西(Auteuil-Neuilly-Passy)是法国巴黎最富裕的住宅区,有时简称为“NAP”,其中奥特伊和帕西属于巴黎十六区,与属于上塞纳省的郊区塞纳河畔讷伊毗邻。 奥特伊曾经拥有雨果和莫里哀以及马塞尔·普鲁斯特的出生地,1859年并入巴黎。一个建于13世纪到17世纪的村庄,路易十五统治时期成为法国精英时髦的乡村休养地。 Category:巴黎十六区.
如何閱讀一本書
《如何阅读一本书》是由美国哲学家莫蒂默·杰尔姆·阿德勒于1940年所著,并于1972年和查尔斯·范多伦重新修订。该书主要论述指导如何通过阅读增进理解力。它将阅读分做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在书后推荐了一系列的经典名著。 该书强调阅读是一种主动的活动。阅读一般分做三种目的:娱乐消遣、获取资讯、增进理解力。只有最后一种目的的阅读能帮助阅读者增长心智,不断成长。.
查看 莫里哀和如何閱讀一本書
子安武人
子安武人(,),日本男性配音員、旁白。出身於日本神奈川縣橫濱市。身高176cm。血型A型。.
查看 莫里哀和子安武人
宋春舫
宋春舫(),浙江吴興人,戏剧家,中国早期现代戏剧理论家,藏書家,中国海洋科学的先驱。.
查看 莫里哀和宋春舫
左拉街
左拉街(Rue Émile-Zola)是法国里昂的一条街道,位于里昂第二区,靠近白莱果广场。这是里昂最繁忙的购物街之一,被形容为“资产阶级”街道,因为有很多高档商店。 它始于雅各宾广场,结束于白莱果广场,属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的区域。这条街以法国作家埃米尔·左拉命名。.
查看 莫里哀和左拉街
巨人传
《巨人传》(Pantagruel),是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文学作品,由作家弗朗索瓦·拉伯雷創作,共有五集,1545年出版。 此书具体反映出中古时期具有资产思想的人解放與追求的理念。在文艺复兴时期表達出反教会反封建的思想,在当时曾被列为禁书。 主人公是父子两代巨人卡冈都亚(又譯高康大)和庞大古埃。.
查看 莫里哀和巨人传
巴黎地鐵10號線
巴黎地铁10号线(Ligne 10 du métro de Paris)为巴黎地铁路网之一,于1923年通车。本线自巴黎右岸西南近郊的布洛涅-圣克卢桥,向东过塞纳河后穿过巴黎左岸中部,最终到达左岸东部的奥斯特里茨车站。.
查看 莫里哀和巴黎地鐵10號線
七色鸚哥
『七色鸚哥』(なないろいんこ)是手塚治虫的漫画作品。1981年到1982年、在週刊少年Champion(秋田書店)上連載、全47話。2000年改編成由稻垣吾郎主演的舞台劇。.
查看 莫里哀和七色鸚哥
一坛黄金
《一坛黄金》,古罗马剧作家普劳图斯的喜剧作品。 普劳图斯的代表性作品有:《孪生兄弟》、《凶宅》、《一坛黄金》、《撒谎者》、《吹牛军人》。.
查看 莫里哀和一坛黄金
廢話謬誤
廢話謬誤是一種言詞謬誤,主要特徵是講話聽上去有道理,實質上卻是廢話,造成誤導。.
查看 莫里哀和廢話謬誤
伊莎贝尔·阿佳妮
伊莎貝·雅絲敏娜·艾珍妮(Isabelle Yasmina Adjani,),生于法国巴黎,法国电影女演员与歌手。 迄今为止,艾珍妮保持着凯撒奖最佳女主角获奖的最多次纪录(共5次),分别是:《》(1981年)、《》(1983年)、《》(1988年)、《瑪歌皇后》(1994年)和《》(2009年)。此外,艾珍妮於1981年获得坎城影后、後於1989年获得柏林影后,并且两次獲得提名奥斯卡最佳女主角。.
查看 莫里哀和伊莎贝尔·阿佳妮
伊萬·克雷洛夫
伊万·安德烈耶维奇·克雷洛夫(俄语:Ива́н Андре́евич Крыло́в,英语:Ivan Andreyevich Krylov,),俄国著名的寓言作家,诗人,与伊索和拉·封丹齐名。他通过将寓言内容与现实紧密联系和自己幽默而朴实的语言风格使寓言突破了道德训诫的界限,成为了讽刺的利器。他通过寓言这一体裁将俄罗斯民间的生动朴实的语言引入俄罗斯文学,为俄罗斯文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查看 莫里哀和伊萬·克雷洛夫
伯納德·勒·博弈爾·德·豐特奈爾
伯納德·勒·博弈爾·德·豐特奈爾(Bernard Le Bovier de Fontenelle,也有拼寫為Bernard Le Bouyer de Fontenelle,1657年2月11日-1757年1月9日),是法蘭西散文作家。1686年出版的對當時的知識分子有很大的影響。 他在1691年被選為法蘭西學術院的成員,1697年起為法蘭西皇家科學院秘書,持續42年之久。他不是科學家,但他特別對科學主題的注重,被視為是歐洲啟蒙時代的開展者。.
佩哥拉剧院
佩哥拉剧院 (Teatro della Pergola)是意大利佛罗伦萨一个历史悠久的歌剧院。它坐落在市中心的佩哥拉街(Via della Pergola)。它建于1656年,得到了枢机主教吉安卡罗德·美第奇的支持,由费迪南多 Tacca设计, 雕塑家的儿子彼得罗Tacca; 其首演剧目是雅格布·梅拉尼的喜歌剧《Il potestà di Colognole》 。 内部完成于1661年,未来的大公科西莫三世的婚礼庆典之际。它最初主要是由托斯卡纳大公使用的宫廷剧院,直到1718年以后才向公众开放.在这个剧院,莫扎特的伟大歌剧首次在意大利上演,多尼采蒂的《巴黎茜娜》(Parisina)和《Rosmonda d'Inghilterra》、朱塞佩·威尔第的《麦克白》(1847年)和马斯卡尼的《I Rantzau》均在此首演。 到了十九世纪,佩哥拉剧院最著名的作曲家温琴佐·贝利尼、葛塔诺·多尼采蒂和朱塞佩·威尔第的作品都在此上演。威尔第的《麦克白》于1847年在此首演。 佩哥拉剧院目前的外观是1855-57年改建的结果,可容纳1000人。1925年被宣布为国家历史文物。 今天剧院每年上演约250部戏剧作品,从莫里哀至尼尔·西蒙。歌剧只在一年一度的佛罗伦萨五月音乐节期间上演。.
查看 莫里哀和佩哥拉剧院
循環論證
循環論證(circular argument)、循環推理(循環推論;circular reasoning)、或循環證成(循環證立;circular justification),是論點的真確性最終由自身支持的推理方式。 循環論證或循環推理有時也泛指包括循環證成、循環因果、循環定義、循環解釋等各種有循環形式的陳述。.
查看 莫里哀和循環論證
圣犹士坦堂 (巴黎)
圣犹士坦堂(église Saint-Eustache)是巴黎第一区的一座教堂,兴建于1532-1632年。 这座教堂为哥特式建筑风格,文艺复兴的内部装潢,长105米,内部拱顶高33.45米,其左塔楼为文艺复兴风格,右塔楼则被截短。 圣犹士坦堂位于巴黎大堂区(Les Halles),1223年成为本堂区,主保圣人是一位罗马殉道者,原本是罗马将军,因为皈依基督教而和全家被烧死。目前的教堂始建于1532年,直到1637年才完成。路易十四年轻时在此领受圣体。莫扎特也在此埋葬他的母亲。蓬帕杜尔夫人和莫里哀幼年时在此受洗,莫里哀也是在此举行婚礼。 在法国革命期间,圣犹士坦堂遭到亵渎和洗劫,一段时间用作谷仓。不过,一些彼得·保罗·鲁本斯的绘画仍保留在教堂内。每年夏天举行的管风琴音乐会,纪念埃克托·柏辽兹的《感恩赞》(Te Deum)和李斯特·费伦茨的 Christus 1886年在此初演。 这座教堂拥有法国最大的管风琴之一,仅次于圣叙尔比斯教堂和巴黎圣母院。.
喜劇
喜劇是戲劇的一種類型,大眾一般解作笑劇或趣剧,以誇張的手法、巧妙的結構、詼諧的台詞及對喜劇性格的刻畫,從而引人對醜的、滑稽的予以嘲笑,對正常的人生和美好的理想予以肯定。基於描寫對象和手法的不同,可分為諷刺喜劇、抒情喜劇、荒誕喜劇和鬧劇等樣式。內容可為帶有諷刺及政治機智或才智的社會批判,或為純粹的鬧劇或滑稽劇。喜劇衝突的解決一般比較輕快,往往以代表進步力量的主人公獲得勝利或如願以償為結局。 欧洲最早的喜剧是古希腊喜剧,代表作家是阿里斯托芬;16、17世纪以莎士比亚、莫里哀为代表;18世纪意大利的哥尔多尼及法国的博马舍是欧洲启蒙运动时期喜剧的代表;19世纪以俄国的果戈理为代表。 喜劇可以略分為兩種:浪漫喜劇與諷刺喜劇。西方的幽默文化传统根源於古希腊喜剧。.
查看 莫里哀和喜劇
唐璜
唐璜(Don Juan)是西班牙家傳戶曉的傳說人物,以英俊瀟洒及風流著稱,一生中周旋無數貴族婦女之間,在文學作品中多作為「情聖」的代名詞使用。.
查看 莫里哀和唐璜
凱薩琳·哈恩
凯瑟琳·哈恩(Kathryn Hahn,),美国女演员,出演电视剧《》。.
查看 莫里哀和凱薩琳·哈恩
兩兄弟 (古羅馬戲劇)
《两兄弟》(The Brothers),古罗马剧作家泰伦提乌斯的喜剧作品。 泰伦提乌斯的代表性作品是:《婆母》、《两兄弟》、《福尔弥昂》。.
光耀劇團
光耀劇團(Illustre Théâtre),一譯作盛名劇團,是法國劇作家莫里哀於1643年6月30日在巴黎所籌組的一個劇團,也是莫里哀最早投入的戲劇團體。 除了莫里哀本人作為團長之外,還有女演員和他的情人以及其他親友約十人。劇團租下梅塔那岡球場作為演出場地。劇團主要演出高乃依、杜里埃、特里斯當等人的作品,但觀眾收入不多,難以與當時主流的與馬雷劇團競爭,1645年因缺乏資金而被迫破產解散。.
查看 莫里哀和光耀劇團
四大著名吝嗇鬼 (小說)
四大著名吝嗇鬼,是指歐洲小說中的四個小說人物,這四個人物分別產生於三個國家,出自四位名家之手,這四位吝嗇鬼形象涉及幾個世紀的社會生存,從另一個角度總結了歐洲四百年來資本主義歷史發展的過程;在那個物欲橫流的時代,人和人之間,除了“赤裸裸的金錢關係”、冷酷的“現金交易”之外再也沒有任何關聯了。 一般公認,世界文學領域有四大吝嗇鬼:.
皮埃尔·高乃依
埃尔·高乃依(Pierre Corneille,),出生于法国西北部的鲁昂,是十七世纪上半叶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代表作家,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奠基人,与莫里哀、拉辛并称法国古典戏剧三杰。主要作品有《熙德》、《西拿》、《波利耶克特》和《贺拉斯》等。他的剧作题材丰富,内容深刻,对当时的法国社会产生了很大影响。.
查看 莫里哀和皮埃尔·高乃依
皮耶·德·馬里沃
耶·德·馬里沃(Pierre Carlet de Chamblain de Marivaux、)是一位法國小說家與劇作家。 皮耶·德·馬里沃是18世紀最重要的法國劇作家之一,曾為法蘭西喜劇院與義大利喜劇院書寫無數喜劇。他最重要的作品是《Le Triomphe de l'amour》、《愛情與偶然狂想曲》(The Game of Love and Chance)、《假秘密》(Les Fausses Confidences)。他還發表了一些散文與兩部重要但未完成的小說《瑪莉安的一生》(La Vie de Marianne)、《Le Paysan parvenu》。.
查看 莫里哀和皮耶·德·馬里沃
珍妮佛·安妮斯顿
珍妮佛·安妮斯頓(Jennifer Aniston,),生于美国加州,美國女演员、导演、制片人、慈善家,曾在好莱坞星光大道留名。 她最为人熟知的角色莫过于经典美式十年情景喜劇《六人行》中的Rachel Green,她因此角色获得了2002年艾美奖,2003年金球奖和一个美国演员工会奖,至今欧美许多人对她的亲切称呼依旧是「Rachel Green !」。近年来,安妮斯頓出演的多部好萊塢電影同樣獲得了好評,如獨立電影《愛是唯一》(1996)、《上班一條蟲》(1999)和《好女孩》(2002),以及商業片《衰鬼上帝》(2003)、《遇上波莉》(2004)、《同床異夢》(2006)和《馬利與我》(2008)等。.
查看 莫里哀和珍妮佛·安妮斯顿
福尔弥昂
《福尔弥昂》(Phormio),古罗马剧作家泰伦提乌斯的喜剧作品。 泰伦提乌斯的代表性作品是:《婆母》、《两兄弟》、《福尔弥昂》。.
查看 莫里哀和福尔弥昂
米哈伊尔·阿法纳西耶维奇·布尔加科夫
米哈伊尔·阿法纳西耶维奇·布尔加科夫(或譯鮑加可夫,俄语:Михаил Афанасьевич Булгаков;)是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一位蘇聯小说家、剧作家。.
糟糕历史 (2009年电视系列片)
《糟糕历史》(Horrible Histories,國際台釋作歷史知多D)是一部获奖的英国儿童电视节目,以Terry Deary的同名系列丛书《Horrible Histories》(中釋:恐怖的歷史)为基础。该剧的目的是以娱乐化的方式向观众讲述历史知识,从而使枯燥无聊的历史话题变得更有趣味性。 第一季有13集,于4月16日起在CBBC和BBC One上播出。第二季从2010年5月31日播出至2010年7月27日。圣诞特辑在2010年12月17日播出。第三季从2011年5月30日播出至2011年7月26日。第四季从2012年4月9日播出至2012年6月8日。万圣节特辑播出于2012年10月29日。第二季、第三季、第四季各12集外加一集《Savage Songs Special》(以前播放的歌曲汇编)。第五季在2012年9月开始拍摄。 该剧衍生作品包括电视游戏节目《Horrible Histories: Gory Games》,为更高年龄段的观众准备的由史蒂芬·弗莱主持的精编版《恐怖的歷史》。.
羅曼·杜里斯
羅曼·杜里斯(Romain Duris)是一位法國男演員,他出演過多部Cedric Klapisch和Tony Gatlif的電影。.
查看 莫里哀和羅曼·杜里斯
生意就是生意
《生意就是生意》是由奥克塔夫·米尔博创作的三幕法国喜剧。这部舞台剧于1903年4月份在巴黎的法兰西喜剧院上演,继而享誉世界。在俄国,德国,以及美国,更是备受称赞。 1905年 Sydney Grundy 在伦敦将这部喜剧译成了英文版。.
查看 莫里哀和生意就是生意
田中正彥
中正彥(田中 正彦,),日本資深男演員、配音員。出身於大阪府。血型AB型。.
查看 莫里哀和田中正彥
無綫電視劇集列表 (1970年代)
本列表是無綫電視劇集列表的子列表,列举1970年代的無綫電視翡翠台劇集。 本條目同時列出無綫電視製作但並未曾於翡翠台播放的劇集(按製作年份排列),以及於翡翠台播放並由無綫電視藝員參演但並非由無綫電視製作的劇集,排列方式根據製作年份列出。.
百科详编
《百科详编》(Macropædia),是《大英百科全书》的第三部分;另外两部分是《百科类目》(Propædia)和《百科细编》(Micropædia)。 2007版的百科详编(Macropædia)共17卷,699篇文章按照字母顺序排列;每篇文章长度从2页到310页不等,平均为24页。所有文章几乎都有参考文献和署名贡献者,这些贡献者的名字在百科类目(Propædia)都按照首字母顺序予以列明。.
查看 莫里哀和百科详编
莫里哀号列车
莫里哀号(Molière)是曾經运营于法国巴黎经比利时至德国杜塞尔多夫间一班国际列车所使用的名称,由法国国家铁路在1973年至1997年间开行。其命名源自法国著名喜剧作家莫里哀,后者出生并成长于巴黎.
查看 莫里哀和莫里哀号列车
莫里哀戲劇獎
莫里哀戲劇獎(Nuit des Molières)是始创于1987年的法国国家戏剧奖。创始人是乔治·克拉韦纳(Georges Cravenne),他也是法国凯撒电影奖的创始人。 奖项的名称来自法国著名戏剧家莫里哀。.
查看 莫里哀和莫里哀戲劇獎
非此即彼
《非此即彼》(丹麦文:Enten-Eller)是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的著作。.
查看 莫里哀和非此即彼
西西里舞曲
西西里舞曲(Sicilienne)是一种慢步舞曲,起源于意大利的西西里岛,节奏为12/8拍或6/8慢节奏,旋律抒情,伴奏多用分解和弦。 西西里舞曲起源于巴洛克时期,在古典主义时期非常流行,海顿在他的神劇《创世纪》中,莫扎特在他的《魔笛》中,都用西西里舞曲风格写过女高音咏叹调,在出名的马斯卡尼的歌剧《乡村骑士》中的结尾《哦,罗拉》也是西西里舞曲形式的作品。 法國作曲家佛瑞也曾写过西西里舞曲,最早出現在莫里哀戲劇《城市貴族》的配樂,是为钢琴和大提琴谱写的室内乐作品,后来也被改变为长笛演奏作品。.
查看 莫里哀和西西里舞曲
西方正典
《西方正典》(The Western Canon),是哈羅德·布魯姆在1994年的文學評論作品。.
查看 莫里哀和西方正典
香山路 (上海)
香山路是中国上海市黄浦区的一条街道。东西走向,东到复兴公园,西至瑞金二路,长328米,宽12米。 香山路原名莫利爱路(Rue Moliere),为1914年法租界公董局修筑,以法国戏剧家莫里哀命名。1943年汪精卫政权接收上海法租界时改名香山路。.
查看 莫里哀和香山路 (上海)
马克-安东尼·夏庞蒂埃
克-安东尼·夏庞蒂埃(Marc-Antoine Charpentier,),法国作曲家。尽管夏庞蒂埃没有在路易十四的宫廷中担任职务,但他的才华使他在巴黎的音乐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夏庞蒂埃的一生生活在吕利的阴影下,他死后很快就被世人遗忘。直到20世纪,他的音乐才重新被发掘并为世人所知,被称为最有天赋和多才多艺的法国作曲家。.
让-安东尼·乌敦
让-安东尼·乌敦 是法国新古典主義的雕塑家。.
查看 莫里哀和让-安东尼·乌敦
让-巴普蒂斯特·吕利
让-巴普蒂斯特·吕利(Jean-Baptiste Lully,),原名乔万尼·巴蒂斯塔·卢利(Giovanni Battista Lulli),意大利出生的法国巴洛克作曲家。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宫廷里作曲,是路易十四的宫廷乐正(Surintendant de la Musique)。他控制了当时的法国音乐生活,开创了法国歌剧,发展了大经文歌和法国序曲,对当时的欧洲音乐产生了巨大影响。他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亨利·珀塞尔、格奥尔格·弗里德里希·亨德尔、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让-菲利普·拉莫等作曲家。.
让·德·拉封丹
让·德·拉封丹(Jean de La Fontaine,),法国诗人,以《拉封丹寓言》(Fables choisies mises en vers)留名後世。 拉封丹生於法國中部埃纳省的蒂埃利堡(Château-Thierry)(當時屬香檳),父親為政府官員。曾習法律、神學,但最後決心成為作家。1652年至1671年,繼承父業,在家鄉擔任水澤與森林的管理人。1664年出版《故事詩》(Contes et nouvelles en vers),內容取材自薄伽丘、拉伯雷、阿里奧斯托等人,雖然文筆高雅,但淫穢的場面不少,被時人評為有傷風化。《拉封丹寓言》的初版于1668年面世,大受好評,驅使他繼續撰寫下去,直至逝世(共十二卷)。 拉封丹一生缺錢,但多有貴人扶助,包括路易十四的財政大臣富凯(Nicolas Fouquet),也與莫里哀、拉辛、布瓦洛等文壇鉅子友善。富凱失勢被捕後,拉封丹曾公開為他求情,惹來路易十四的不悅。拉封丹一生始終為皇室所冷落,但由於文名愈來愈高,在1683年進入法兰西学院。晚年皈依宗教,73歲時在巴黎辭世,安葬于拉雪兹神父公墓。 《拉封丹寓言》裡頭的故事並非拉封丹自編,主要來自古希臘的伊索、古羅馬的寓言家費德魯斯(拉丁文:Phaedrus;法文:Phèdre),以及古印度的故事集《五卷書》。不過,拉封丹化陳舊為新鮮,將寓言這傳統體裁推至一個新高度。他的詩風靈活,詞彙豐富,格律多變,擅长以动物喻人,讽刺势利小人和达官贵人的嘴脸。.
查看 莫里哀和让·德·拉封丹
让·拉辛
让·拉辛(法语:Jean Racine,),法国剧作家,与高乃依和莫里哀合称十七世纪最伟大的三位法国剧作家。 拉辛出身于一个小官员家庭,自幼父母双亡,被外祖母和舅妈收养。拉辛天资聪颖,才思敏捷,他日后所得的成就归功于两件事:一是巴黎冉森派教士的培养,教他学习拉丁文和希腊文,对古代西方文化有精深的理解;二是莫里哀剧团排演了他的最初的剧本《德巴依特》(1664)、《亚历山大》(1665),使他掌握舞台剧的创作经验。拉辛的作品主要发表在1667年到1677年的十年间,如《昂朵马格》(1667)、《讼棍》(1668)、《布里塔尼居斯》(1669)、《蓓蕾尼丝》(1670)、《巴雅泽》(1672)、《米特里达特》(1673)、《伊菲莱涅亚》(1675)和《费德尔》(1677)。 1672年拉辛三十三岁时入选法兰西学院。第二年路易十四从弗朗什·孔泰战役凯旋,接着签订奈梅亨条约,西班牙拱手把瑞士边境的这一大片土地让给法国,确立了法国在欧洲的霸主地位,路易十四也被巴黎尊为「路易大帝」。路易十四踌躇满志,在凡尔赛宫大宴群臣,拉辛的《伊菲莱涅亚》被选中在宫里演出,后来又在巴黎演出,使拉辛的名声盖过高乃依。三一律在拉辛手中运用自如,不感到丝毫约束。拉辛不但会写悲剧,也会写喜剧,《讼棍》至今读来还是非常生动,不比莫里哀的作品逊色。此外,拉辛还擅于写抒情诗,《心灵雅歌》(1694)使他成为如龙沙、雨果、波德莱尔一样伟大的诗人。 封建时代,艺术家像其他处处仰人鼻息的工匠一样,没有多少地位和尊严。拉辛的最后一部杰作《费德尔》;又受到保守贵族的攻击,以“有伤风化”而停演。由于国王干预事态平息,拉辛则辍笔达十二年之久。他在路易十四宫廷当史官。1689年应曼特農夫人要求,创作《爱斯苔尔》、《阿达莉》,又受到莫里哀在二三十年前讽刺过的伪君子和假道学的贬斥,直至1699年病故以前,没有再为他心爱的舞台创作过一个剧本。 拉辛的戏剧创作以悲剧为主,作品被称为古典主义戏剧代表作。.
查看 莫里哀和让·拉辛
讓-里奧·傑洛姆
讓-里奧·傑洛姆(Jean-Léon Gérôme,1824年5月11日出生于法国上索恩省威苏尔,1904年1月10日逝世于巴黎)是一位法国历史画画家。 在十九世纪中、后期,印象主义风行法国甚至全世界,不过在当时的法国也有另一股逆流,坚守学院派的古典主义,让-里奥·杰洛姆就是其中之一。.
查看 莫里哀和讓-里奧·傑洛姆
貝雅爾
貝雅爾(Béjart)可能是指:.
查看 莫里哀和貝雅爾
费加罗报
费加罗报(Le Figaro)是法国的综合性日报,也是法国国内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報導立場屬中間偏右派。 《费加罗报》创立于1825年,其报名源自法国剧作家博马舍的政治喜剧《费加罗的婚礼》中的主人公费加罗。费加罗是法国文学传统中的一个倍受人们尊重的文学人物,包括左拉、莫里哀、纪德在内的很多文学大师都以其为主人公进行过创作。通常,《费加罗报》也被认为是法兰西学院的公刊,因为为数众多的法兰西学院院士曾在该报纸上发表作品。该报的报头和座右铭“倘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亦无意义”(Sans la liberté de blâmer, il n'est point d'éloge flatteur)取自《费加罗的婚礼》最后一幕中主人公的独白。 《费加罗报》隶属于沙克报业集团。该集团在法国和比利时共拥有超过70种法语媒体。其总部位于巴黎。.
查看 莫里哀和费加罗报
鴻鴻
鴻鴻,本名閻鴻亞,台灣詩人、導演與藝術家。 1964年生於台灣台南。板橋高中、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畢業,現為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電影系專任助理教授。曾任《現代詩》、《現在詩》與《表演藝術》主編,並曾獲時報文學獎新詩首獎、時報文學獎小說評審獎、聯合報文學獎新詩第一名、2008年度詩人獎、南瀛文學獎文學傑出獎、第36屆吳三連文藝獎文學類得獎人。 曾為唐山出版社主編「當代經典劇作譯叢」。1994年創立密獵者劇團,迄今擔任約四十齣戲劇、舞蹈、及歌劇之導演。2004-08年擔任台北詩歌節之策展人,又自2011年續任迄今。2012年起擔任新北市電影節之策展人。2008年創立《衛生紙詩刊+》(第12期起刪去「詩刊」二字),2009年創立黑眼睛跨劇團。2011年起擔任「表演藝術評論台」駐站評論人。 鴻鴻曾與楊德昌等人合著電影劇本《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並參與演出,劇本獲得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獎」,其電影導演作品曾獲南特影展最佳導演獎、芝加哥影展費比西獎(影評人獎)。並多次擔任金鐘獎、金馬獎、費比西獎評審團委員。.
查看 莫里哀和鴻鴻
路易大帝中学
路易大帝中学(Lycée Louis le Grand(简称:LLG))位于巴黎五区圣雅克路123号,在拉丁区中心。()它设在原十六世纪耶稣会执掌的克莱蒙中学的建筑物内。 路易大帝中学周围环绕着法兰西学院、索邦大学、先贤祠等著名建筑物。同邻校亨利四世中学一样,这所高中以其出色的教学质量和优秀的学生而闻名,这其中包括中学教育(99%的高考毕业率)和文、理、商三科的预科。预科班中,学生考入如巴黎综合理工、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巴黎高等商業研究学院等著名的大学校的比例很高。 路易大帝中学的学生被称为“magnoludoviciens”(源于路易十四的拉丁文名:Ludovico Magno) 学校旁有地铁站“克鲁尼-索邦站”。.
查看 莫里哀和路易大帝中学
阿尔贝托·莫拉维亚
阿尔贝托·莫拉维亚(Alberto Moravia,),原名Alberto Pincherle,是20世纪意大利著名小说家。.
阿维尼翁歌剧院
阿维尼翁歌剧院(Opéra d'Avignon),原名市立剧院(Théâtre municipal),位于该市时钟广场(place de l'Horloge),1847年开幕。.
查看 莫里哀和阿维尼翁歌剧院
蒙馬特博物館
蒙马特博物馆(Musée de Montmartre)是位于法国首都巴黎十八区的一座博物馆。博物馆创立于1960年,并在2003年贴上法国文化部的法国博物馆标签。博物馆所在的地点是包括雷诺阿在内的许多著名艺术家的故居和创作地,其建筑本身就拥有超过300年的历史。博物馆主要展出与蒙马特历史有关的作品。博物馆展区包括展出永久馆藏的贝莱尔馆(法语:Maison du Bel Air)和举办特别展览的德马纳馆(法语:Hôtel Demarne)。永久馆藏包括独家收藏的绘画、海报和素描等作品,因藏品众多而展览空间有限,博物馆会定期更换展品。 2012年,博物馆内的花园按照雷诺阿在博物馆所在地居住期间所作的画得以重建。从花园内可以俯瞰蒙马特仅存的葡萄园。 离博物馆不远处的洗衣船也是蒙马特博物馆的一部分。蒙马特博物馆为法国每天开放的博物馆之一。 蒙马特博物馆被称作“巴黎最迷人的博物馆”(法语:Certainement le musée le plus charmant de Paris !) 。.
查看 莫里哀和蒙馬特博物館
艾哈迈德·邵基
艾哈迈德·邵基(,أحمد شوقي) ,埃及诗人,埃及现代文学的先驱者之一。他将史诗这一体裁引入了阿拉伯语写作。邵基在埃及长大,他的家庭有库尔德血统。.
查看 莫里哀和艾哈迈德·邵基
LGBT歷史人物列表
本列表收錄歷史上的LGBT人物及其相關歷史事件。很多文明或社會都存在過同性別間的親密關係,就靈長目動物和當代原始社會存在同性親密關係的事實來看,在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同性之間的性關係應當就存在了(像是對遺址出現雕刻圖案的其中一種解釋是:兩名男性間的性愛活動)。 歷史人物是否为同性戀或雙性戀,時常是人們熱烈爭辯的話題。然而關於这方面的確切資訊卻很少,人们只能利用有限的证据来推斷或詮釋。列表人物的列名,是以親密情感或性關係來推測,從現代的標準來看不一定會被认为是同性恋或雙性戀。 親密情感可能是浪漫友情的展現,未必涉及情慾關係。性關係的發生不必然表徵性傾向和情慾品質,而可能是迫於生計的賣淫,迎合社會形象成家生子,或士人表現灑脫風流的一時享受。經驗過同性或異性性行為的歷史人物,並不能確定該個體符合現代觀點下「同性戀」、「雙性戀」的身份認同。不過由於過往歷史對LGBT的形成有所影響,同性之間的情慾和親密友誼,仍是LGBT歷史的重要面向。 本列表按照時代先後排序,收錄公元1900年前逝世的歷史人物,二十世紀以及之後的LGBT人物請見LGBT人物列表。.
林立三
林立三博士(英文: Lam Lap Sam),香港舞台劇演員,亦為一位全面的華裔專業舞台導演,以擅長處理經典劇目及大型音樂劇見稱,乃香港首位到西方研習形體表演美學的舞台藝術學者,兼備超過二十年的表演教學資歷,學術及教育經驗豐富。現任教於香港浸會大學及(兼任), 以及香港科技大學,並為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擔任戲劇研究文憑課程統籌及講師,並兼香港藝術發展局戲劇藝術顧問、香港勞工處之電影電視娛樂及舞台和香港提升計劃之電影電視及舞台任藝術顧問及委員。.
查看 莫里哀和林立三
恩維爾·霍查
恩維爾·霍查(Enver Hoxha;),阿爾巴尼亞革命家、思想家、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獨裁者,曾任阿爾巴尼亞勞動黨第一書記和部长会议主席,掌權长達40年之久。 霍查是阿尔巴尼亚劳动党和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领导阿尔巴尼亚抵抗者先后打败了法西斯意大利占领军和纳粹德国占领军,后领导阿尔巴尼亚人民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使阿尔巴尼亚这一落后贫穷的巴尔干小国发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变革。 霍查以在国内残酷清洗政治异己(打倒多个“反党集团”,清洗大批党政军干部)、在国际上和盟友(南斯拉夫、苏联、中国)决裂并攻击各国各党领导人著称。 霍查的一系列政治观点和主张被称为霍查主义,该理论继承斯大林主义的衣钵,猛烈抨击“帝国主义”以及各种“修正主义”(尤其是被其称之为“披着反修外衣的新修正主义”的毛主义),其影响持续至今。在国际共运中奉行霍查主义意识形态的政党、组织和个人被称为“霍查派”,他们成立了国际组织马列主义政党和组织国际会议 (团结和斗争)。 霍查于执政后期,主持制定了阿尔巴尼亚1976年宪法,宣布消灭国内一切宗教、税收和内外债,还宣称阿尔巴尼亚为“世界上第一个无神论国家”和“世界上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
查看 莫里哀和恩維爾·霍查
捷克克鲁姆洛夫城堡巴洛克剧院
捷克克鲁姆洛夫城堡巴洛克剧院(Zámecké barokní divadlo v Českém Krumlově)是捷克克鲁姆洛夫城堡的一部分,与斗篷桥相连,是欧洲唯一保存完好的按原状保存的巴洛克剧院oficiální stránky zámku。 剧院建于1682年,1765 -1766年重建,上演洛佩·德·维加、莎士比亚、莫里哀、让·拉辛、佩德罗·卡尔德隆·德·拉·巴尔卡和高乃依的剧目。 1898年出于安全考虑关闭。1997年剧院对公众开放,保留旧日的装饰、服饰、道具、灯光设备、乐池、观众席长椅、剧本、乐谱等。.
李赋宁
李赋宁(1917年3月24日-2004年5月10日),中国西方语言文学大师、著名教育家、翻译家。.
查看 莫里哀和李赋宁
格拉斯兰广场
格拉斯兰广场(Place Graslin)是法国南特市中心的一个重要广场。 1777年,让-约瑟夫-路易·格拉斯兰购买了西郊大片人烟稀少的山地,开发为新的居民区出售。格拉斯兰广场连接克雷必伦街等8条街道,以及两个重要广场:交易所广场和皇家广场。这个地区很快吸引中产阶级迁入。 新艺术运动风格的蟬鳴酒馆(La Cigale)面对剧院,成立于1895年4月1日。于1964年被列为法国历史古迹。 格拉斯兰剧院(Théâtre Graslin)建于1788年,古典主义立面,有八根科林斯巨柱,12级台阶,以及莫里哀和拉辛雕像。 File:Nantes 2008 PD 36.JPG|格拉斯兰剧院 File:Nantes 2008 PD 35.JPG|蟬鳴酒馆 Category:南特建築物.
查看 莫里哀和格拉斯兰广场
概念框架
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是一個具有許多變化和不同背景的分析手段,可以利用來進行概念區分和整理想法。有力的概念框架較能捕捉到一些重要資訊,並且使人易於記憶和應用。Isaiah Berlin使用了狐狸和豪豬作隱喻,針對知名的哲學家或知名的作家的不同觀念視野進行概念性區分。Berlin形容豪豬就如同那些以單一想法或原則看待世界的人(並且舉但丁, 布萊茲·帕斯卡, 杜斯妥也夫斯基, 柏拉圖, 亨裡克·易卜生 和 黑格爾為例)。而另一方面的狐狸,則混合了多元性觀點,其中甚至有彼此矛盾的觀點,並且以多角度去看待世界(並且舉出 歌德, 詹姆斯·喬伊斯, 威廉·莎士比亞, 亞里斯多德, 希羅多德, 莫里哀, 安德森, 奧諾雷·德·巴爾扎克為例)。 進行思考時的概念框架的差異,或者,進行思考時的概念框架的彈性或僵硬,會影響一個人的世界觀。 經濟學家則使用「供應和需求」的概念框架去區分企業和消費者的行為和動機,就同其它許多概念框架,「供應和需求」的概念框架可以透過視覺或是圖形的表現方式去呈現。 Category:概念.
查看 莫里哀和概念框架
歌剧
歌剧(opera,opere為複數形)是一门西方舞台表演艺术,簡單而言就是主要或完全以歌唱和音乐來交代和表達劇情的戏剧(是唱出来而不是说出来的戲劇)。 歌劇在17世紀,即1600年前后才出现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它源自古希臘戲劇的劇場音樂。歌劇的演出和戏剧的所需一樣,都要凭借剧场的典型元素,如背景、戏服以及表演等。一般而言,较之其他戲劇不同的是,歌剧演出更看重歌唱和歌手的傳統聲樂技巧等音乐元素。歌手和合唱團常有一隊樂器手負責伴奏,有的歌劇只需一隊小樂隊,有的則需要一團完整的管弦樂團。有些歌劇中都會穿插有舞蹈表演,如不少法語歌劇都有一場芭蕾舞表演。歌劇被視為西方古典音樂傳統的一部分,因此和經典音樂一樣,流行程度不及當代流行音樂,而近代的音樂劇被視為歌劇的現代版本。 歌劇最早出現在17世紀的意大利,既而傳播到歐洲各國,而德國的海因里希·許茨、法國的让-巴普蒂斯特·吕利和英格蘭的亨利·珀賽爾分別在他們自己的國家,開創了17世紀歌劇的先河。一直到18世紀,意大利歌劇依然是歐洲的主流,縱然巴黎吸引了不少外國作曲家到法國謀生,而韓德爾最終落腳英倫。 而意大利歌劇的主流一直是正歌劇,直至格魯克在1760年代推出的「革新歌劇」,以對抗正歌劇的矯揉造作。而今天依然著名的18世紀歌劇巨匠,顯然是莫札特。莫札特少年時先以正歌劇起家,既而以意大利語喜歌劇,風行各地,尤以《費加羅的婚禮》、《唐·喬望尼》和《女人皆如此》為人稱頌。而莫氏倒數第二部歌劇《魔笛》(最後一部為狄多王的仁慈),更是德語歌劇的指標性作品。 19世紀初期是美聲(bel canto)風格歌劇的高峰期,風行當時的羅西尼、多尼采蒂和貝利尼等人的歌劇,時至今日,依然常見於舞台。與此同時,賈科莫·梅耶貝尔的歌劇作品則成為了法式大歌劇(Grand Opera)的典範,並風行全法。 19世紀中後葉則被譽為歌劇的「黃金時期」,其中理查德·瓦格纳和朱塞佩·威尔第在德國和義大利各領風騷。而黃金時期過後的20世紀初,西歐歌劇繼續演變出不同風格,如義大利的寫實主義(verismo)和法國的當代歌劇,和及後贾科莫·普契尼和理查德·施特劳斯的作品。而在整個19世紀,在中東歐地區,尤其是俄羅斯和波希米亞,國民樂派的崛起造就了當地和西歐平行發展的歌劇作品。 整個20世紀,現代風格元素常被嘗試混入歌劇當中,如阿诺德·勋伯格和阿尔班·贝尔格的無調性手法和十二音階作曲法,以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為代表的新古典主義音樂和菲利普·格拉斯和約翰·亞當斯的簡約音樂。隨著錄音技術的改善,像恩里科·卡鲁索等歌手成為歌劇圈外人士所知的名字。隨著20世紀科技的進步,歌劇也會在電台和電視上播放,也出現了為廣播媒體而寫的歌劇。.
查看 莫里哀和歌剧
水星表面特徵列表
本表列出已命名的水星的地質特徵。.
查看 莫里哀和水星表面特徵列表
江守徹
江守 徹(えもり とおる,)是日本的演员、播音员、剧作家、翻译家。本名為加藤 徹夫(かとう てつお)。艺名的由来是法国剧作家莫里哀,文学座成员。.
查看 莫里哀和江守徹
法兰西人
法兰西人是法兰西共和国的主体民族,欧洲的拉丁语民族之一。包括先辈居住在法国或后来并入法国的地区的人。.
查看 莫里哀和法兰西人
法国
法兰西共和国(République française ),簡稱法国(France ),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大區及領地的主權國家,自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建立以來实行单一制與半总统制,首都為歐盟最大跟歐洲最大的文化與金融中心巴黎。該國本土由地中海一直延伸至英倫海峽及北海,並由萊茵河一直延伸至大西洋,整體呈六角狀。海外领土包括南美洲的法属圭亚那及分布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诸岛屿。全国共分为18个大区,其中5个位于海外。法国與西班牙及摩洛哥為同時擁有地中海及大西洋海岸線的三個國家。法國的国土面积全球第四十一位,但卻為歐盟及西歐國土面積最遼闊的國家,歐洲面積第三大國家。 今日之法国本土于铁器时代由高卢人(凯尔特人的一支)征服,前51年又由罗马帝国吞并。486年法兰克人(日耳曼人的一支)又征服此地,其于该地域建立的早期国家最终发展成为法兰西王国。法国至中世纪末期起成为欧洲大国,國力於19-20世紀時達致巔峰,建立了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亦為20世紀人口最稠密的國家,現今則是众多前殖民地的首選移民国。在漫長的歷史中,法國培養了不少對人類發展影響深遠的著名哲學家、文學家與科學家,亦為文化大国,具有第四多的世界遺產。 法國在全球範圍內政治、外交、軍事與經濟上為舉足輕重的大國之一。法國自1958年建立第五共和国後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政局保持穩定,國家體制實行半總統制,國家經由普選產生的總統、由其委任的總理與相關內閣共同執政。1958年10月4日,由公投通過的國家憲法則保障了國民的民主權及宗教自由。法國的建國理念主要建基於在18世紀法國大革命中所制定的《人權和公民權宣言》,此乃人類史上較早的人權文檔,並對推動歐洲以至於全球的民主與自由產生莫大的影響;其藍白紅三色的國旗則有「革命」的含義。法國不僅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亦是歐盟始創國。該國國防預算金額為全球第5至6位,並擁有世界第三大核武貯備量。法國為发达国家,其GDP為全球第六大經濟體系,具備世界第十大購買力,並擁有全球第二大專屬經濟區;若以家庭總財富作計算,該國是歐洲最富有的國家,位列全球第四。法國國民享有高生活質素,在教育、預期壽命、民主自由、人類發展等各方面均有出色的表現,特別是醫療研發與應用水平長期盤據世界首位。其國內許多軍備外銷至世界各地。目前,法国是。.
查看 莫里哀和法国
法国文化
法國文化是指法國與法國人創造的文化。法國是一個充滿文化、藝術的國家,而在法國文化中,他們的文學、電影、繪畫、建築等都使人再三回味。幾百年來,法國都一直是歐洲乃至全世界的文化中心之一。 法國對文化嚴肅以待,作家、藝術家、服飾設計師以及知識份子等,在法國社會上都有崇高的地位,法國政府於1960年代撥出了巨款以成立由地方文化中心的龐大網路。實驗性藝術和設計也往往可得到補助。法國人對自己的電影傳統為榮,堅決不屈服於好萊塢之下,在其他方面,音樂界都是以法語為主,以保護原有的主義氣息,而紅磨坊亦從1889年起成為當地文化一部分,並以康康舞著名。前衛的藝術、文學及現代建築在法國都得到強烈的支持。.
查看 莫里哀和法国文化
法语文学
法语文学(Littérature française)是指用法语写成的文学,有时特指法国人用法语写成的文学,也可以指法國文學。.
查看 莫里哀和法语文学
洛可可
洛可可風格起源於18世紀的法國,最初是為了反對宮廷的繁文縟節藝術而興起的。洛可可Rococo這個字是從法文Rocaille和coquilles合併而來。 Rocaille是一種混合貝殼與小石子製成的室內裝飾物,而coquilles則是貝殼。洛可可後來被新古典主義取代。.
查看 莫里哀和洛可可
最偉大的法國人
《最偉大的法國人》(Le Plus Grand Français de tous les temps)是法國第二頻道于2005年早期播出評選類節目,節目靈感來源於英國廣播公司(BBC)的節目《最偉大的100名英國人》,其目的是根據該時代的法國人的普遍觀點評選出100位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法國人。.
查看 莫里哀和最偉大的法國人
斯特拉斯堡国家和大学图书馆
斯特拉斯堡国家和大学图书馆(Bibliothèque nationale et universitaire,简称:BNU),是法国斯特拉斯堡的一座公共图书馆,位于共和国广场(从前的皇帝广场),面对莱茵宫。.
新娘 (话剧)
《新娘》是由杨婷导演的一部话剧,改编自莫里哀的多部剧本。.
查看 莫里哀和新娘 (话剧)
托马斯·杰斐逊
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美利堅合眾國第三任總統(1801年─1809年)。同時也是《美國獨立宣言》主要起草人,及美国开国元勋中最具影響力者之一。其任期中之重大事件包括路易西安那購地案(1803年)、1807年禁運法案(Embargo Act of 1807)、以及路易斯與克拉克探勘(1804–1806)。 身為政治學家,傑佛遜秉持古典自由主义與共和主義(republicanism),制定維吉尼亞宗教自由法(Virginia Statute for Religious Freedom, 1779, 1786)。該法日後成為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創設條文之基礎,傑佛遜式民主(Jeffersonian democracy)因他而得名。1792年他創立並領導民主共和黨(今日民主黨之前身),傑佛遜曾為第二任維吉尼亞州州長(1779年-1781年)、第一任美国國務卿(1789年─1793年)、與第二任美国副总统(1797年-1801年)。1800年傑弗遜擊敗競逐連任的亞當斯當選美國第三任總統,此後他領導的政黨統治美国達四分之一世紀,直至他的政黨1824年分裂為止。 除了政治事業外,傑佛遜同時也是農學、園藝學、建築學、詞源學、考古學、數學、密碼學、測量學與古生物學等學科的專家;又身兼作家、律師與小提琴手;也是弗吉尼亚大学的創辦人。許多人認為他是歷任美国总统中,智慧最高者。在1962年一個宴請49位诺贝尔奖得主的晚宴上,约翰·-zh-cn:肯尼迪;zh-tw:甘迺迪-對滿堂社會菁英致詞說:“我覺得今晚的白宮聚集了最多的天份和人類知識——或許撇開當年傑佛遜獨自在这里吃饭的时候不计。” 在美国在线于2005年举办的票选活动《最伟大的美国人》中,托马斯·杰斐逊被选为美国最伟大的人物第12位。.
查看 莫里哀和托马斯·杰斐逊
拉雪兹神父公墓
拉雪兹神父公墓(法语:Cimetière du Père-Lachaise,官方名称:cimetière de l'Est,意指「东公墓」)是法國巴黎市區内最大的墓地,面积超過43萬平方米。比此墓園面積更大的墓地,都位於巴黎郊外。 拉雪兹神父公墓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墓地之一,位于巴黎第20区。在这里被葬的、在过去200年中为法国做出贡献的名人墓每年吸引数十万来访者。它也是五场大战争的纪念地。 建議旅游者坐地鐵2號線到腓力二世車站(Philippe Auguste)下車,这里是墓地的正门。2號线和3號線交會的同名車站—Père Lachaise实际上為后门。.
查看 莫里哀和拉雪兹神父公墓
普劳图斯
普劳图斯(Titus Maccius Plautus,约),古罗马剧作家,他的喜剧是现在仍保存完好的拉丁语文学最早的作品。同时他也是音乐剧最早的先驱者之一。古代以他的名义流传的剧本有130部,现存21部喜剧。代表作有《吹牛军人》、《撒谎者》、《俘虏》等。.
查看 莫里哀和普劳图斯
普魯塔克
普魯塔克(希臘文:Πλούταρχος;拉丁文:Plutarchus)(約46年─125年),生活於羅馬時代的希臘作家,以《比較列傳》(οἱ βίοι παράλληλοι;常稱為《希臘羅馬名人傳》或《希臘羅馬英豪列傳》)一書留名後世。他的作品在文藝復興時期大受歡迎,蒙田對他推崇備至,莎士比亞不少劇作都取材於他的記載。.
查看 莫里哀和普魯塔克
1月15日
1月15日是公历年的第15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350天(闰年是351天)。.
查看 莫里哀和1月15日
2千纪
2千纪,或称第2个千年,是指从1001年1月1日至2000年12月31日的1000年,包括了中世紀中期(High Middle Ages)、文艺复兴、早近代(Early Modern Age)、殖民主义时代、工业化时代、民族国家和民主的兴起,并于20世纪伴随着科学的影响、教育的推广、医疗和疫苗的普及达到鼎盛而结束。 中世纪(middle ages)指的是罗马帝国被倾覆的黑暗時期到文艺复兴之前的这段时间,这个时期孕育发展了封建社会。 尽管近几个世纪来,战争的规模空前巨大,十字軍東征、匈人的再崛起、突厥人與蒙古人的入侵、两次世界大战、乃至於高科技武器如原子弹等纷纷投入使用。但令人欣慰的有由全世界有志之政治人物的共同維護與發展、告诫暴力的宗教活动,再加上跨国界治疗伤病的医生和医护人员,以及象征和平与友谊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進一步展現各國的民族國力。 新的技术不断从各国政府、個人、企業、学术机构進一步研发。活字、收音机、电视,以及全球因特网的发展,使信息得以在分秒之间,以声音、图像以及印刷品等形式,来教育、娱乐及警示万千人类。 中國歷史自本千紀初的北宋以及周邊的遼、西夏、歷經南宋(周邊的金、西夏和蒙古)、元、明、清各朝代交替,直至本千紀最後推翻前清帝制、建立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1949年,中國共產黨在中國大陸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 从16世纪开始,亚洲、欧洲、非洲等许多人开始新世界,开始了日益进展的全球化进程。全球貿易產生許多集團等跨国公司的产生,同时在多个国家拥有办公室,甚至武裝力量。 世界人口在这千年的头七个世纪中增加了一倍,从公元1000年的2.888亿人增加到公元1100年的3.105亿,公元1200年的4.04亿,公元1300年的3.968亿,公元1400年的3.62亿,公元1500年的4.757亿,公元1600年的6亿人;在最后4个世纪中,世界人口增加了10倍,在公元2000年时已超过60亿。.
查看 莫里哀和2千纪
亦称为 Moliè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