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莫斯科級直升機航空母艦

指数 莫斯科級直升機航空母艦

莫斯科級直升機航空母艦是蘇聯海軍建造的反潛巡洋艦。蘇聯代號1123号计划“封锁线”(俄語:Крейсера проекта 1123 "Кондор") ,設計用於反制北約國家裝備北極星彈道飛彈潛艦使用,雖然西方國家將莫斯科級定義為航空母艦,但是她無法搭載固定翼飛機,性能上至多稱為直升機航空母艦。且因赫魯雪夫反對斯大林政策的政治正確考量,且當時的核戰至上論環境所限制,蘇聯軍方否定了航空母艦的必要性,莫斯科級只能以反潛巡洋艦的角色去迴避政治定位,同時有限度滿足蘇聯海軍需求。 莫斯科級全由黑海尼古拉耶夫造船廠建造。首艦已於1965年下水,并命名為“莫斯科號”;服役后兩年,二號艦“列寧格勒號”開工,於1969年服役。原本3號艦即將開工,由於1、2號艦服役后報告指該級艦艇在風浪較大的海面行進時操控性不佳,而取消了建造。.

12 关系: 基輔級航空母艦列寧格勒號直升機航空母艦直升機航空母艦莫斯科號直升機航空母艦聖女貞德號航空巡洋艦航空战列艦蘇俄航空母艦列表蘇聯海軍重巡洋舰Ka-25直昇機SA-N-3导弹1153型奧廖爾級航空母艦

基輔級航空母艦

基輔級航空母艦,蘇聯稱為Авианесущие крейсера проекта 1143,代號:Кречет(海東青),蘇聯航空母艦的一個級別,是蘇聯第一種固定翼航空母艦。原本蘇聯海軍希望建造類似於美國小鷹級航空母艦的超级航母(即計劃1153:奧廖爾,Проект 1153 «Орёл»),然而因为更好的成本效益最后采纳較小型的基輔級設計。.

新!!: 莫斯科級直升機航空母艦和基輔級航空母艦 · 查看更多 »

列寧格勒號直升機航空母艦

列寧格勒號直升機航空母艦是蘇聯第二艘直升機航母,以列寧格勒州首府列寧格勒(現時也是俄羅斯直轄市,名稱更變回聖彼得堡)命名。該艦於1965年在黑海邊的尼古拉耶夫造船廠開工建造,三年後下水。蘇聯解體後該艦歸俄羅斯所有,於1991年退役,其後被解體。.

新!!: 莫斯科級直升機航空母艦和列寧格勒號直升機航空母艦 · 查看更多 »

直升機航空母艦

升機航空母艦是一種主要用於運載直升機和垂直起降飛機的航空母艦,但也常被歸類為兩棲突擊艦或者反潜航空母舰的一種,主要用於包括反潛作戰與密接空中支援在內的軍事任務。兩棲突擊艦通常會有船塢登陸艦的設計以裝載登陸艇,而直升機航空母艦則是泛指擁有大型飛行甲板供大量直升機起降的船艦,因此兩者常會有重疊之處。除此之外,根據各國對作戰任務的需要與對船隻種類的定義不同,對直升機航空母艦與兩棲突擊艦的區別方式也不同,在一些歐洲國家的海軍,直升機航空母艦甚至與輕型航空母艦的類型劃分重疊。舉例來說,類似設計與功能的船隻在歐洲國家的海軍被分類為航空母艦,但到了美國海軍卻可能被歸類為兩棲突擊艦類別,無法一概而論。 直升機航空母艦有多種不同的構造型態,部分直升機航空母艦擁有類似一般航空母艦般的貫通式飛行甲板,除了直升機的起降外,也能提供作為垂直起降(VTOL)或(STOL)的操作平台,英国皇家海军的(HMS Ocean (L12))即為此類設計。另一類的直升機航空母艦則是擁有類似一般巡洋艦或驅逐艦的前半艦身結構,但在艦身後段設置有一個面積加大的直升機甲板,通常採用如此設計的直升機航空母艦,除了仰賴艦載機進行攻擊任務外,大都擁有較完整的自有攻擊火力,義大利海軍的(Vittorio Veneto (550))即為此類設計的典範。 除了美國與歐洲等傳統海權國家曾經建造數量較多的直升機航空母艦外,日本海上自衛隊與韓國海軍在進入21世紀後也開始擁有名目上列屬於、兩棲登陸艦或戰車登陸艦的直升機航空母艦。前蘇聯在1960至1970年代間,也曾製造過二艘莫斯科級直升機航空母艦。.

新!!: 莫斯科級直升機航空母艦和直升機航空母艦 · 查看更多 »

莫斯科號直升機航空母艦

莫斯科號直升機航空母艦是前蘇聯的第一艘直升機航空母艦。該艦建造於1962年,尼古拉耶夫造船廠,於1967年服役,隸屬於黑海艦隊。該艦以前蘇聯/俄羅斯首府莫斯科命名。在1991年蘇聯解體後退役並與1990年代被拆解。 嚴格來說,莫斯科號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航空母艦,充其量最多為一艘直升機航母。蘇聯官方稱之為“反潛巡洋艦”。前蘇聯第一艘能搭載一定數量固定翼飛機的航空母艦是基輔號。.

新!!: 莫斯科級直升機航空母艦和莫斯科號直升機航空母艦 · 查看更多 »

聖女貞德號航空巡洋艦

聖女貞德號航空巡洋艦(法文:JEANNE D'ARC)是於1964年服役的法國海軍航空巡洋艦,平時可作為練習艦並運載4架直昇機,必要時可作為兩棲登陸艦並增至運載8架直昇機再上登陸部隊700人,本艦已於2010年退役。.

新!!: 莫斯科級直升機航空母艦和聖女貞德號航空巡洋艦 · 查看更多 »

航空战列艦

航空战列舰是战列舰與航空母艦的結合,大多是設計成前方配有大量的火炮而後方有闊大的飛行甲板可停泊數架直升機或水上飛機的戰艦。虽然在20-30年代有一些国家提出过蓝图,但各国历史上卻没有成功建造过航空战列舰,只有日本將两艘伊勢級戰艦成功改造成航空战列舰,但大日本帝國海軍的官方纪录仍僅將它们歸屬於战列舰。.

新!!: 莫斯科級直升機航空母艦和航空战列艦 · 查看更多 »

蘇俄航空母艦列表

這個列表包含了蘇聯海軍,以及蘇聯解體后歸屬於部份前蘇聯加盟共和國(如俄罗斯、乌克兰等)所屬海軍的航空母艦,包括現役、已退役、僅有計劃而沒有建造、已建造但未完成的。.

新!!: 莫斯科級直升機航空母艦和蘇俄航空母艦列表 · 查看更多 »

蘇聯海軍

蘇聯海軍(Военно-морской флот СССР)是蘇聯的海上武裝力量,其主要艦隊有「北方艦隊」、「太平洋艦隊」、「黑海艦隊」及「波羅的海艦隊」,另有海軍航空隊、海軍步兵(等同海軍陸戰隊)及海岸火箭炮兵(装备海岸导弹和岸炮)。.

新!!: 莫斯科級直升機航空母艦和蘇聯海軍 · 查看更多 »

重巡洋舰

重巡洋舰,即重型巡洋舰(Heavy Cruiser)或大型巡洋舰,是巡洋舰的一种分类,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条约时期,由海军军备条约的限制产生,主要以主炮口径作为划分依据的一类巡洋舰。一般指在火力和装甲方面强于轻巡洋舰但次于战列舰的舰只。在美国海军的军舰代码中,重巡洋舰由“CA”来表示。 重巡洋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展到顶峰,美国和英国、日本、納粹德国均大量制造和部署重型巡洋舰,尤其是在太平洋战场上,重巡洋舰对美日双方均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它的航速可以与驱逐舰媲美,但是火力却远强于轻巡洋舰,造价远低于战列舰,它可以担任水面战斗舰和快速袭击舰。二战结束后,隨著航母戰術的興起,幾乎所有重巡洋舰和战列舰一起被出售解體,只有少數就成為了博物馆,且鲜有国家继续建造重巡洋舰。.

新!!: 莫斯科級直升機航空母艦和重巡洋舰 · 查看更多 »

Ka-25直昇機

Ka-25直昇機是蘇聯卡莫夫設計局研發的艦載反潛直昇機,北約代號為激素(Hormone),Ka-25由Ka-20直昇機發展而來。.

新!!: 莫斯科級直升機航空母艦和Ka-25直昇機 · 查看更多 »

SA-N-3导弹

SA-N-3,蘇聯艦對空導彈型號,亦稱為「高腳杯」(goblet)。北約代號「風暴」(Storm),或M-11導彈。此型導彈1969年服役,部署於航空母艦上。 SA-N-3,是一種全天候中、低空艦對空導彈系統,通常置於雙聯發射架上。該導彈長6.1米,重845公斤,彈頭80公斤。射程可達55公里,飛行速度2-3馬赫。 SA-N-3主要用於攻擊戰機,也具有某種反艦能力。該系統主要由導彈、雙聯裝發射架和「前燈」Head Lights)半主動制導雷達(semi-active radar homing)組成。SA-N-3從1969年開始服役,歷史上裝備過蘇聯海軍軍艦22艘,包括三艘基輔級航空母艦、兩艘莫斯科級直升機母艦,七艘卡拉級導彈巡洋艦和10艘克列斯塔Ⅱ級導彈巡洋艦。航空母艦裝有兩套SA-N-3(四發射架),載彈24枚。巡洋艦則可多至八套(16發射架),載彈80枚以上,形成強大防空力量。 SA-N-3尚無實戰記錄。 目前該型導彈已有SA-N-3A與SA-N-3B兩種改良型。.

新!!: 莫斯科級直升機航空母艦和SA-N-3导弹 · 查看更多 »

1153型奧廖爾級航空母艦

1153工程「奧廖爾」級航空母艦(Орёл,意思為「鷹」)是蘇聯於1970年代計畫建造的一級航空母艦,原計畫令蘇聯海軍成為一支實質的「藍水海軍」,為核動力大型航空母艦,排水量達75,000-80,000噸,形式接近美國海軍的企業號航空母艦。由於成本上的考量,蘇聯軍方最終選擇建造有大量飛彈為戰力的中型航艦,即後來的基輔級航空母艦,奧廖爾計畫則被推延,最終取消。.

新!!: 莫斯科級直升機航空母艦和1153型奧廖爾級航空母艦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莫斯科級直昇機航空母艦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