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荷蘭國旗

指数 荷蘭國旗

荷蘭國旗呈長方形,由三條水平色帶組成,由上至下的顏色為紅、白、藍,是現存最古老的三色旗。其中紅色代表勇氣,白色代表祝福及庇佑,藍色代表對祖國的忠誠。 荷蘭曾受西班牙統治,於16世紀時荷蘭之奧倫治親王沈默者威廉領導人民發動獨立戰爭,他們設計了一面橘、白、藍的三色旗,這三個顏色源至奧倫治家族徽章:藍色的底上有個白色的號角,並裝飾著橘色的繩索。在1630年後,因為色彩不夠鮮豔,在戰場與海上不易辨認,以及部分人民對奧倫治家族的獨裁統治感到不滿;國旗顏色逐漸由紅色取代橙色,並將藍色加深。 1937年2月19日,威廉明娜女王(Queen Wilhelmina)頒布法令正式規定荷蘭國旗的顏色是朱紅色、白色、鈷藍色,沿用至今。.

目录

  1. 28 关系: 半旗卢森堡国旗印度尼西亞國旗南非國旗各国国旗变迁时间轴奧蘭治自由邦三色旗休·范艾斯國旗列表国旗国旗列表 (英文排列)国旗列表 (注音排列)国旗列表 (拼音排列)国旗歌 (荷兰)现行君主制政权列表紅毛城相似国旗列表荷屬聖馬丁荷蘭王國國旗马来西亚旗帜列表雅各布斯·安東尼·梅森橙色欧洲旗帜列表比利时国旗比荷盧旗幟新幾內亞🇳🇱2008年夏季殘奧會荷蘭代表團

半旗

半旗指國家、團體、個人為表示哀悼或弔唁,而將旗幟上升至正常最高點後,下降到一定的位置。此儀式稱作降半旗或下半旗。這項儀式是源自英國水手。.

查看 荷蘭國旗和半旗

卢森堡国旗

盧森堡國旗是一面三色旗,由紅、白、藍三橫條組成。採用於1972年6月23日 (紅、白、藍的樣式在1845年已經出現)。.

查看 荷蘭國旗和卢森堡国旗

印度尼西亞國旗

印度尼西亞國旗(印尼語:Sang Merah Putih),別稱榮耀紅白,是一面由紅白兩色橫帶組成的旗幟。这面旗帜是基于13世纪满者伯夷的旗帜设计的。1945年8月17日首次升起。此后没有更改过。 旗帜的设计很简单,是两条一样宽的横带,上面的那条是红色的,下面的那条是白色的。整体的比例为2:3。旗帜类似波兰国旗和新加坡国旗,除比例外与摩纳哥国旗一样。紅色是勇氣的象徵,而白色代表純潔。在印度尼西亚还有一首叫做《红与白》(Merah Putih)的歌。.

查看 荷蘭國旗和印度尼西亞國旗

南非國旗

南非國旗是一面由紅、黃、藍、綠、黑、白六種顏色組成的旗幟,呈Y形。1994年4月27日被採用為國旗。 垂直懸掛時注意要左右翻轉,即紅在左藍在右。.

查看 荷蘭國旗和南非國旗

各国国旗变迁时间轴

本时间轴反映了各国国旗的变迁史。各国以英语字母顺序排列。.

查看 荷蘭國旗和各国国旗变迁时间轴

奧蘭治自由邦

奧蘭治自由邦(南非語:Oranje Vrystaat; 英語: Orange Free State)是十九世紀下半期位於非洲南部的一個獨立國家,後來成為了南非的省份。它是自由邦省的前身。它的開拓者在離開英國管治的好望角州後,把這個在奧蘭治河與瓦爾河中間的地帶,建立成一個自由的國家,後來在1848年被英國入侵。英國於1854年2月17日承認獨立的奧蘭治自由邦,此國家在2月23日簽署奧蘭治河協定後正式獨立,而川斯瓦共和國亦在兩年後得以獨立。 雖然奧蘭治自由邦一開始發展成一個政治經濟上都非常成功的共和國,但後來它經歷了和英國的長期戰爭(詳見布爾戰爭),直至它在1900年被英國殖民,成為奧蘭治河殖民地。於1910年,它加入了南非聯邦。這個共和國的名字有一部份是源自奧蘭治河(正如川斯瓦共和國的名字源自瓦爾河),但兩個名字都是荷蘭新教拓荒者以荷蘭執政家庭--奧蘭治家族的名義賜予的。.

查看 荷蘭國旗和奧蘭治自由邦

三色旗

三色旗是由三种颜色组成的旗帜,是三条旗的一种,多由水平或垂直的三个颜色条组成,中间可能加上某种图案。 很多国家的国旗都采用三色旗的形式,现在仍在使用的最早的三色旗是荷兰国旗,而法国国旗则是最早使用和最著名的垂直三色旗之一。 整體而論,可分為「等分三色旗」與「成分三色旗」,等分三色旗為採用三種不同顏色且等量分配於旗面,通常以水平或垂直呈現該三種顏色(如荷蘭國旗採水平紅白藍,法國國旗採垂直藍白紅),為狹義的三色旗,其變體則有在三等分中另增圖騰或文字、符號;成分三色旗為旗色共採三種不同顏色,不論其形式、形狀,如中華民國國旗採青天白日滿地紅、巴拿馬國旗為四等分之白底藍星、白底紅星、藍底、紅底等共三種顏色,為廣義的三色旗。.

查看 荷蘭國旗和三色旗

休·范艾斯

休·范艾斯(Hugh van Es),本名休伯特·范艾斯(Hubert van Es,),是荷蘭籍的攝影記者和戰地記者,曾經在越南戰爭、蘇聯入侵阿富汗和菲律賓的中進行過採訪。他最有名的事蹟是在西貢陷落前一天的1975年4月29日「常風行動」期間,拍下了美國直升機在嘉隆街22號屋頂撤離人員的照片,這張攝影照成為越戰末期的代表性紀錄作品。 范艾斯在工作生涯中,以「休」(Hu)的暱稱聞名,這簡稱後來改為英語化的「Hugh」。除此之外,他另有一個綽號「Vanes」,與飛機的單字「planes」諧音相近。 身材修長、說起話口氣強硬、且隨時有一籮筐妙語可以信手拈來的范艾斯,在媒體界同僚眼中是位無所畏懼、極富機智的人。美國資深戰地記者彼得·阿奈特亦曾經表示,范艾斯是少數願意親臨戰場、見證戰爭結束的西方攝影記者之一BBC 中文网 | 。.

查看 荷蘭國旗和休·范艾斯

國旗列表

錄 洲域排列.

查看 荷蘭國旗和國旗列表

国旗

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与标志,悬挂着的国旗就代表了国家的主权。国旗经常被政府机构悬挂,但通常也可被本国的公民使用。不同的国旗有着不同的样式,包括不同的长宽比例,甚至不同的形状。 公用和私人建筑物(例如政府、企业、学校和法院)经常悬挂国旗。在某些国家,国旗在民用建筑上只在几个规定的国旗悬挂日悬挂。国旗通常分为陆上用旗和海上用旗两种,各有三种类型,但大多数国家在这几种类型上采用相同的设计。.

查看 荷蘭國旗和国旗

国旗列表 (英文排列)

left|聖克里斯多福與尼維斯聯邦(聖基茨和尼維斯)St.

查看 荷蘭國旗和国旗列表 (英文排列)

国旗列表 (注音排列)

left|聖克里斯多福與尼維斯聯邦(聖基茨和尼維斯)St.

查看 荷蘭國旗和国旗列表 (注音排列)

国旗列表 (拼音排列)

left|圣克里斯多福与尼维斯联邦(圣基茨和尼维斯)St.

查看 荷蘭國旗和国旗列表 (拼音排列)

国旗歌 (荷兰)

#重定向 荷蘭國旗.

查看 荷蘭國旗和国旗歌 (荷兰)

现行君主制政权列表

这是一个現行的实行君主制的政权或国家的列表,实行君主制的政权或国家通常叫做君主國 。 根據政體的不同,可以大致分為君主專制和君主立憲制兩種。其中,君主立憲制可分為二元制君主立憲制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兩種。.

查看 荷蘭國旗和现行君主制政权列表

紅毛城

紅毛城(閩南語:Âng-mn̂g-siâⁿ),古稱安東尼堡,是一座位於台灣新北市淡水區的古蹟。最早建城是在1628年統治台灣北部的西班牙人所興建的「聖多明哥城」,但後來聖多明哥城遭到摧毀,1644年荷蘭人於聖多明哥城原址附近予以重建,又命名為「安東尼堡」。而由於當時漢人稱呼荷蘭人為紅毛,因此這個城就被他們稱作紅毛城。1724年,臺灣府淡水捕盜同知王汧開始整修紅毛城,增闢了四座外圍城門。1867年以後,紅毛城開始由英國政府租用,作為領事館,並於其旁興建領事官邸。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向英美宣戰,並曾短暫查封紅毛城,但於戰後即被交還與英方。爾後,英國雖於1950年和中華民國斷交,但仍持續使用紅毛城作為其領事館直至1972年與中共建交才停止運作,並在其後依序由澳大利亞與美國代為管理。一直到1980年,該城的產權才轉到中華民國政府手中,指定為一級古蹟並開放供民眾參觀。紅毛城被視為台灣現存最古老的建築之一,也是中華民國內政部所頒訂的國定古蹟。 紅毛城古蹟區包含紅毛城主堡、前英國領事官邸以及清治時期所建造的南門。其中紅毛城主堡是臺灣最古老的完整建築物,前方置有四尊嘉慶18年製成的古砲;前英國領事官邸在主堡東側,為兩層式洋樓;南門則為古蹟區內唯一的中國式建築,使用觀音石砌成。另外,園區內也有一座從山腳下移上來的「寶順行」界碑。全園區由新北市政府淡水古蹟博物館負責營運。.

查看 荷蘭國旗和紅毛城

相似国旗列表

本列表包括世界各国(联合国会员国和未被普遍承认的国家)及政治实体的国旗,共计200个。并按其相似度和类型进行分门别类。.

查看 荷蘭國旗和相似国旗列表

荷屬聖馬丁

荷屬聖馬丁(Sint Maarten;香港郵政作「聖雪丁島」),現為荷兰王国的4個構成國之一,面积34平方公里,人口33119,首府菲利普斯堡。該島原為荷属安的列斯轄下五個島區(Eilandgebieden)之一,2010年10月10日升格为构成国。其主要轄區為圣马丁岛南半部,而該島的北半部為法屬聖馬丁。.

查看 荷蘭國旗和荷屬聖馬丁

荷蘭王國國旗

#重定向荷蘭國旗.

查看 荷蘭國旗和荷蘭王國國旗

马来西亚旗帜列表

本列表收录在马来西亚使用过的旗帜。.

查看 荷蘭國旗和马来西亚旗帜列表

雅各布斯·安東尼·梅森

雅各布斯·安東尼·梅森(Jacobus Anthonie Meessen、,)是一名荷蘭攝影師,在1864年至1870年間的荷屬東印度(今印度尼西亞)拍摄了超過250張的人物照和。出生於烏特勒支的梅森是木匠之子,青年時前往東印度從事木工業,1860年返荷後任職於,1862年在家鄉成婚。1864年時,他再度遠赴東印度殖民地,熱衷紀錄島上的風土民情,主要的工作地點是首府巴達維亞(今雅加達)、爪哇島及蘇門答臘的巴東,亦曾至邦加島、勿里洞島、婆羅洲和尼亞斯島取材。 1870年梅森重回荷蘭之後,與亞伯拉罕·佛莫稜(Abraham Vermeulen)建立了短暫的合夥關係,開始宣傳自己的攝影作品,從中選出的部分照片在1871年精裝成冊,獻給荷蘭國王威廉三世,更多的作品則於1875年由J·H·德布西印刷廠(J.)出版,並送到巴黎和阿姆斯特丹展出。梅氏晚年主要以建築師為職業,曾負責興建學校。逝後,他的分別由荷蘭四座機構和組織收藏,其內還有一些照片經過,或是加註圖片說明。.

查看 荷蘭國旗和雅各布斯·安東尼·梅森

橙色

橘色,為二次顏料色,是红色与黄色的混合,得名于--的颜色。在光譜上,橘色介於紅色和黃色之間,波長則在585奈米到620奈米之間。 橘色在空气中的穿透力仅次于红色,而色感较红色更暖,最鲜明的橙色应该是色彩中感受最暖的色,能给人有庄严、尊贵、神秘等感觉,所以基本上属于心理色性。历史上许多权贵和宗教界都用以装点自己,现代社会上往往作为标志色和宣传色。不过也是容易造成视觉疲劳的色。 橘色明视度高,在工业安全用色中,橙色即是警戒色,如火车头、登山服装、背包、救生衣等。橙色一般可作为喜庆的颜色,同时也可作富贵色,如皇宫里的许多装饰。红、橘、黄三色,均称暖色,属于注目、芳香和引起食欲的色。.

查看 荷蘭國旗和橙色

欧洲旗帜列表

本列表包括欧洲各国的国旗,以及欧洲各联盟、属地和地方的旗帜。.

查看 荷蘭國旗和欧洲旗帜列表

比利时国旗

比利时国旗(Vlag van België、Drapeau de la Belgique、Flagge Belgiens)是由黑、黄、红三条竖条组成的三色旗;三條垂直的设计取自法国国旗,而它的颜色则是取自布拉班侯爵(Brabant)徽章的颜色。掛起時,黑色必須靠在旗桿一側。 正式的國旗比例是罕有的13:15,這種配置很少見。相反地,在大多數場合上使用的是常見的2:3或相近比例的國旗,連大多數政府機關與行政機構也是使用這種國旗See for example the Belgian Federal Government's website, where they do not display the official proportions of the national flag: 。 顔色意为紋章,為黑色盾牌和紅色爪子和舌頭的黃色獅子。 这面旗帜在1831年1月23日被正式采纳为比利时国旗,它最早源自独立战争时期比利时人抗击荷兰统治时所使用的战旗。.

查看 荷蘭國旗和比利时国旗

比荷盧旗幟

比荷盧旗幟是一面非正式用旗,設計於1951年。比荷盧旗幟融合了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三國的國旗特徵,紅色條紋來自盧森堡國旗,藍色條紋來自荷蘭國旗,黑色條紋和黃色獅子來自比利時國徽。獅子在歷史上也是低地國家的象徵。.

查看 荷蘭國旗和比荷盧旗幟

新幾內亞

新畿內亞(New Guinea;巴布亞皮欽語:Niugini;Papua)位於澳大利亞北面,是世界上第二大島嶼。有時,本島亦被稱為「巴布亞」,但有時巴布亞亦單指本島的一部份。此外,印尼官方过去稱呼本島為「伊里安岛」( Pulau Irian),至2002年开始才称为巴布亚岛(Pulau Papua)。 19世紀受歐洲國家殖民侵略,國界大致上沿用昔日德、荷佔領地一分為二:位於東經141度以東的,屬於巴布亞紐幾內亞,由1975年開始脫離澳大利亞成為獨立的國家;位於東經141度以西的,屬於印尼的巴布亞省和西巴布亞省。這部份一直都有分離活動,要求從印尼獨立。.

查看 荷蘭國旗和新幾內亞

🇳🇱

#重定向 荷蘭國旗.

查看 荷蘭國旗和🇳🇱

2008年夏季殘奧會荷蘭代表團

2008年夏季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會荷蘭代表團於2008年9月6日至17日參加在中國北京舉行的第13屆殘疾人奧運會。 荷蘭在本屆殘奧會將派出83名運動員出戰包括射箭、田徑、單車、馬術、七人制足球、盲人柔道、賽艇、帆船、游泳、乒乓球、坐式排球、輪椅籃球、輪椅網球等合共十三個項目。.

查看 荷蘭國旗和2008年夏季殘奧會荷蘭代表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