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历史学家列表
下面依生卒年份次序列出較知名的历史学家,華人史家的研究範圍只是依其大概或傑出領域做分類,並無絕對性。而斷代的划分是依照日本歷史學家內藤湖南的分法。.
查看 茅海建和历史学家列表
中山大学校友列表
本列表收录在中山大学(含中山大学前身各校)学习过的知名人物。列表将人物粗分为数大类,并遵循各类人物不重叠的原则进行编辑。.
查看 茅海建和中山大学校友列表
康有为
康有为(),清末維新變法派主要發起者,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明夷、更生、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广东省南海县丹灶苏村人,人称康南海,光绪廿一年(1895年)进士,曾与弟子梁启超合作戊戌变法,變法失敗後,被慈禧太后通緝而出逃。1912年宣統退位後,康有为繼續反對共和,1917年曾與張勛合作,發動兵變,擁立宣統帝,是為辮軍復辟,但十二日之內就被段祺瑞討平。1927年在一場宴會後病逝,被質疑是政敵下毒。.
查看 茅海建和康有为
公车上书
公車上書,即公車孝廉連署上書,指康有为于清朝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率同梁启超等公車孝廉联名向北京的光绪皇帝上书,反对在甲午战争中败于日本的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此舉被认为是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也被认为是中国群众的政治运动的开端。 根据许多文献的證據,如茅海建等不少学者则表示,康有为所谓的组织「公車孝廉連署上書」,事实上是一次自吹自擂的事件,只有八十人參加連署,而非康有為所稱的一千多人。康有為只征集到80名广东人的連署。而仅仅當時,一名廣東舉人陳景華的上書都有兩百八十人的連署,遠勝康有為。真正成功的上書,实由当时的翁同龢、李鸿藻、汪鸣銮等京城高官发动组织,目的是阻挠《马关条约》的签订。.
查看 茅海建和公车上书
道光帝
清宣宗旻寧(a)(),又稱道光帝,爱新觉罗氏;未即位時名綿寧,即位後改作旻寧;汗號「托尔格勒特汗」(Төр Гэрэлт хаан),西藏方面尊為「文殊皇帝」,年號「道光」,廟號宣宗(v),諡號成皇帝(v)。 道光帝乃嘉慶帝次子,生母為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在位於1820年至1850年,是清朝第七位皇帝,也是自清兵入关以来的第六位皇帝,以及清朝历史上僅有一位以嫡長子身分繼承皇位的皇帝。.
查看 茅海建和道光帝
陈旭麓
旭麓(),中国历史学家。毕业于大夏大学(今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社会学系,1940年代曾任大夏大学、圣约翰大学教授,讲授近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近代史研究室主任,以及中国现代史学会副理事长。1978年后研究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等议题。著作有《初本中国史》《陈天华传》、《近代史思辩录》、《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等。 著名历史学家茅海建在华东师范大学读硕士时,曾是陈旭麓的学生。.
查看 茅海建和陈旭麓
林維喜案
林維喜案是一件在1839年發生在清國領土,由英商船水手酗酒与村民林维喜发生冲突,引发斗殴,结果村民林维喜重伤不治的事件,為引發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導火線。 林则徐虎门销烟使英國煙商難以再到廣州從事鴉片貿易,所以英國商船皆聚泊在香港九龍尖沙咀一帶海面。五月十七(1839年6月20日,另据茅海建《天朝的崩溃》,林案的发生日期为五月二十七,即7月7日),英國商船卡納特克號及曼加勒號之水手上岸酗酒,但不知哪一方先侵犯對方,然後英國水手和尖沙咀村村民發生衝突,引發鬥毆,結果村民林維喜重傷不治。 當時英國駐華商務總監義律趕到出事現場,為掩飾事件,他指使另一村民劉亞三給予死者家屬一千五百銀元,換取隱瞞林維喜死因。林則徐認為案件蹊蹺,命新安縣知縣梁星源查辦,結果真相大白,林則徐要求義律交出兇手,但義律以領事裁判權為由,同意賠償死者家屬,但拒絕以兇手抵死,要求自行審判兇手。 林則徐委託美國醫生伯驾和袁得輝合譯瑞士法學家艾默瑞奇·德·瓦特爾(Emer de Vattel)的著作《萬國法》(Le droit des gens),查明義律根本不享有治外法權。七月初四(1839年8月12日),義律在英船上開庭,對五名兇手判处監禁和罰金,便送回英本土監獄服刑,事後才通知中國官方。 8月15日,林則徐下令禁止一切貿易,派兵開進澳門,更進一步驅逐英人出境,停止供應英人食物,撤其買辦和佣工。不久後,英人撤離澳門,寄居於貨船上。9月5日,義律派传教士郭士立與林則徐進行談判,要求解除禁令,請求恢復正常貿易關係,但為林所拒。下午兩時,義律發出最後通牒,林仍不理。三時,英國軍艦首先向中國船艦開火,又突襲九龍山上的清軍,但僅是小衝突,規模不大。短暫武裝衝突之後,因為鴉片來源減少,價格飆升,雙方恢復貿易。11月,英國海軍與中國水師陸續發生武裝衝突,侵襲官涌,史稱官涌之戰。清軍以眾擊寡但己方船艦損失慘重,英艦卻無遭擊沉之紀錄,而林則徐謊報朝廷稱「七戰七捷」。 1840年初,林則徐正式封鎖港口。同年2月,英国政府任命懿律和义律为正副全权代表,懿律为英军总司令。4月,英国议会通过发动战争的决议案。5月初,英國軍艦雲集珠江口,兵力大增,衝突已不可避免。開戰前,義律曾向林則徐提出了幾種解決糾紛的方案,但林則徐一概不予理會。1840年5月9日晚,林則徐派出火船十艘首先出擊,擊毀英商船11艇。義律驅船北上,猛攻廈門,揭起鴉片戰爭的序幕。.
查看 茅海建和林維喜案
梁启超
梁启超(,署名作梁𠷠超),字卓如、任甫,别号任公、饮冰室主人,广东省新会县潮居都茶坑乡人,人稱梁新会,清朝末年、民国初年的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社会活动家、书法家及发明家。 梁启超在青年时期曾經與老师康有為合作进行戊戌變法,事敗後出逃日本,在海外推動君主立憲。辛亥革命后一度入袁世凯政府擔任司法總長,之后对袁世凯称帝及張勳復辟等严词抨击,以及一度加入段祺瑞政府。他倡導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
查看 茅海建和梁启超
思勉原创奖
思勉原創獎是華東師範大學為紀念史學家呂思勉而創立的人文學術著作獎項,每兩年頒發一次,表揚具有原創性的學術成果。.
查看 茅海建和思勉原创奖
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
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简称思勉高研院,是华东师范大学下属的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以中国著名史学家吕思勉先生名字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