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芳香性

指数 芳香性

芳香性是一種化學性質,有芳香性的分子中,由不饱和键、孤对电子和空轨道组成的共軛系統具有特別的、仅考虑共轭时无法解释的稳定作用。可以将芳香性看作是环状离域和环共振的体现。一般认为在这些体系中的电子,可以自由在由原子组成的环形结构上运动(离域),这些环形结构含有单键和双键相间,离域的结果是环键的键级趋于均化,给予体系稳定作用。 芳香性的理論最初由凱庫勒發展出來,是以六元的苯分子为原型建立起来。理論中的苯有兩個共振形態,並有單键和双键相间,但理论上的两种苯(环己三烯)衍生物的这类异构体在实际上无法检测或分离出来,苯事实上是这两个异构体的“杂化体”,并且具有不考虑电子离域时无法解释的稳定性。.

目录

  1. 228 关系: Allan–Robinson反应加特曼反应加氫脫烷基反應劳森试剂反芳香性取代反应吡喃吡嗪吡咯吡咯烷吡啶吩噻嗪吲哚啉坎尼扎罗反应多環芳香烴天体化学宇宙化學安息香缩合反应对异丙基甲苯富勒烯富瓦烯對甲氧基苯乙酮丁搭烯不饱和化合物中氮茚席曼反应丹磺酰氯希夫碱布兰克氯甲基化反应三羰基环丁二烯合铁三联苯三苯甲醇三溴苯酚一氯化碘乌尔曼反应乙二酰氯乙苯亞甲藍亲电取代反应二羰基二茂钛二茂铁二苯基-4-哌啶甲醇二氟化银二氢卟吩二氰乙炔五唑伯奇还原反应伯格曼环化反应弗赖斯重排反应弗里德里希·卡尔·约翰尼斯·提艾利... 扩展索引 (178 更多) »

Allan–Robinson反应

Allan–Robinson反应(阿兰-罗宾逊反应) 邻羟基芳酮与芳香酸酐作用环合生成黄酮或异黄酮。 使用脂肪族酸酐时,反应也会产生香豆素类化合物。.

查看 芳香性和Allan–Robinson反应

加特曼反应

加特曼反应(Gattermann反应)以德国化学家路德维希·加特曼(Ludwig Gattermann)命名,可以指:.

查看 芳香性和加特曼反应

加氫脫烷基反應

加氫脫烷基反應是一種牽扯到芳香族的反應,例如甲苯,在有氫的環境下會形成一個沒有官能基的芳香烴。1,2,4-三甲苯轉換成對二甲苯就是一個例子。這一個化學過程通常發生在高溫高壓的環境之下,或是有催化劑的存在下進行。這些主要是過渡金屬,例如:鉻或鉬。.

查看 芳香性和加氫脫烷基反應

劳森试剂

劳森试剂(Lawesson试剂、LR),也称劳氏试剂,是常用于制取有机硫化合物的一个化学试剂。它是微黄色的固体粉末,具有强烈难闻的腐烂气味。1956年首先由芳烃与十硫化四磷反应制得。瑞典化学家Sven-Olov Lawesson仔细研究了其与有机化合物的反应,使其应用大大推广,因此名称也由此得来。 劳森试剂是一个氧硫交换试剂,最常见的应用是硫代酰胺的制取。.

查看 芳香性和劳森试剂

反芳香性

反芳香性是一種化學性質,反芳香化合物有4n个π電子而又具近似平面结构的環狀化合物,如环丁二烯。 反芳香化合物比环状多烯不稳定。.

查看 芳香性和反芳香性

取代反应

取代反應(Substitution reaction)是一種重要的有機化學反應,其定義是分子中的一個原子或原子團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團取代。而取代反應主要依照反應中所使用的試劑分為親核取代反應與親電取代反應兩大類,但也有不屬於前面兩種類型的取代反應,將會在下文提及。 有機的取代反應會依以下的特點,被歸類到若干個有機取代反應類別中:.

查看 芳香性和取代反应

吡喃

吡喃(Pyran)是含有一个氧原子的完全不饱和六元杂环化合物。它有两个双键,根据双键位置的不同,可以有两个异构体:2H-吡喃和4H-吡喃。 吡喃并不是一个闭合的共轭体系,但它的吡啶季铵盐的类似物吡喃鎓盐是一个闭合的共轭体系,有一定的芳香性和稳定性。 未取代的吡喃在自然界至今尚未发现,其自身价值也不大,但吡喃的衍生物,尤其是吡喃酮,则广泛存在于许多天然自然物质中。苯并吡喃(色烯)、色酮、香豆素、黄酮、异黄酮、花青素等物质都可看作是吡喃的衍生物。 吡喃的饱和衍生物有两种:二氢吡喃和四氢吡喃。四氢吡喃是组成吡喃糖的基本结构。.

查看 芳香性和吡喃

吡嗪

吡嗪(Pyrazine,)是1,4位含两个杂氮原子的杂环化合物。与嘧啶和哒嗪互为同分异构体。具有较弱的芳香性,与吡啶类似。不易发生亲电取代反应,但易和亲核试剂反应。在自然界中,其纯品很少存在,但其结构存在于叶酸之中,组成其中的蝶呤部分。工业上则用乙醇胺在气相催化的条件下脱氢制取。 其衍生物有较多应用,如二苯并吡嗪是重要的染料,吩嗪(phenazine)以具有抗肿瘤,抗菌和利尿的性质而著称。而 四甲基吡嗪被报道可以捕捉超氧阴离子,并减少人体有粒细胞的氮氧化物产生。.

查看 芳香性和吡嗪

吡咯

吡咯(Pyrrole,1-氮杂-2,4-环戊二烯),杂环化合物之一。分子式,分子量:67.09,CAS号109-97-7。熔点-23℃,沸点129-131℃,密度0.967g/cm。 多个吡咯环可以形成更大的环系,如血红蛋白中的卟啉环,叶绿素中的卟吩环和维生素B12中的咕啉环。.

查看 芳香性和吡咯

吡咯烷

吡咯啶,又称四氢吡咯,是五元含氮的饱和杂环化合物。.

查看 芳香性和吡咯烷

吡啶

吡啶(CHN,音同“比定”,,系统名氮杂苯)CAS号110-86-1。分子量79.10。 吡啶由苏格兰化学家于1849年在骨焦油中发现,两年后,安德森通过分馏得到纯品。由于其可燃性,安德森以πῦρ (τὸ)(pyr,意为火)命名。.

查看 芳香性和吡啶

吩噻嗪

吩噻嗪是一种芳香化合物,化学式为S(C6H4)2NH。.

查看 芳香性和吩噻嗪

吲哚啉

吲哚啉(Indoline,亦称为二氢吲哚)是一种具有芳香性的含氮有机双环杂环化合物,它由一个苯环并上一个五元氮杂环。实际上它是吲哚在2,3位上被加成得到的产物。将其氧化/脱氢可以得到吲哚。.

查看 芳香性和吲哚啉

坎尼扎罗反应

坎尼扎罗反应(Cannizzaro反应),也译作康尼查罗反应、康尼扎罗反应、卡尼扎罗反应,是无α活泼氢的醛在强碱作用下发生分子间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一分子羧酸和一分子醇的有机歧化反应。意大利化学家斯坦尼斯劳·坎尼扎罗通过用草木灰处理苯甲醛,得到了苯甲酸和苯甲醇,首先发现了这个反应,反应名称也由此得来。反应的综述参见:。 坎尼扎罗反应中常用的醛有芳香醛(如苯甲醛)和甲醛。对于有活泼氢的醛来说,碱会夺取活泼氢,从而发生羟醛反应,降低坎尼扎罗反应的收率。 分子内的坎尼扎罗反应也是可以发生的,有时产物羟基酸可以进一步失水环化生成内酯。.

查看 芳香性和坎尼扎罗反应

多環芳香烴

多環芳香烴(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簡稱PAH或PAHs)又稱多環性芳香化合物或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其化學結構式超過100多種。是芳香族碳氫化合物的一種特例。由不包含雜環或取代基的芳香環所組成。其中有很多是已知或潛在的致癌物質。最简单的这种化学品是萘,具有两个芳环,以及三环化合物蒽和菲。 多環芳香烴是中性的,在煤和焦油沉积物中发现的非极性分子。它们也通过有机物质的不完全燃烧产生(例如在发动机和焚化炉中,当森林火灾中的生物质燃烧时等)。例如,由含碳燃料例如木柴、木碳、油脂和煙草的不完全燃燒所產生。也存在於烤焦的肉類中。 三環以上的多環性芳香化合物在水中具有低溶解度和低蒸汽壓,當分子量上升,溶解度和蒸汽壓皆下降。而二環的多環性芳香化合物則具有較低的溶解度和蒸汽壓。因此多環性芳香化合物在環境中較常發現於土壤與沉澱物中而非水及空氣中。然而,多環性芳香化合物常在空氣中的懸浮微粒上發現。 不少多環性芳香化合物已被界定為致癌物。臨床實驗報告指出:若長期接觸高濃度多環性芳香化合物的混合物,會引起皮膚癌、肺癌、胃癌及肝癌等疾病。多環性芳香化合物可破壞體內的遺傳物質,引發癌細胞增長,增加癌症的發病率。 當分子量增加,多環性芳香化合物的致癌性也增加,而其急毒性則下降。一種多環性芳香化合物,苯并''a''芘(Benzopyrene)是第一個被發現的化學致癌物質。 木馏油(creosote,又名雜酚油)裡面含有這項物質。含有木馏油的著名藥品正露丸在1999年起被日本的一些醫師質疑其致癌性,主張應廢除該項藥劑。 Image:Anthracene.svg | 蒽 Image:Phenanthrene.svg | 菲 Image:Naftacene.svg | 并四苯 Image:Chrysene.svg | 䓛 Image:Triphenylene.svg | 三亚苯 Image:Pyrene.svg | 芘 Image:Pentacene.svg | 并五苯 Image:Benzo-a-pyrene.svg | 苯並[a]芘 Image:Corannulene.svg | 碗烯 Image:Benzo(ghi)perilene.png | 苯並(GHI)苝 Image:Coronene.svg | 暈苯 Image:Ovalene.svg | 卵苯.

查看 芳香性和多環芳香烴

天体化学

天体化学(Astrochemistry);天体化学研究宇宙中元素和分子的豐度,以及它们和辐射的交互作用;还研究星际间气体和尘埃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分子气体云的形成、相互作用和毁灭。天体化学和天文学以及化学有相互交叉之处。天体化学的研究範圍包含了太陽系行星際物質和星際物質。而研究隕石等太陽系物質元素豐度和同位素比例的學科又被稱為「宇宙化學」;研究星系物質中原子和分子以及前述物質和輻射交互作用的學科有時候稱為「」。天文化學最主要研究星際分子雲的形成、組成成分、演化和最終結局,因為這些相關知識與太陽系如何形成有關聯。 许多年来,天文学家缺少星际间的化学知识,认为星际间只是黑暗,无物。1950至60年代出现射电天文学,开始有令人兴奋的发现;观察氢分子的21公分線显示星际间有丰富的氢、氦、碳、氮等的各种化合物。从空间的微波谱发现,有180种类型的碳,氮等分子的拼料。这些分子绕化学键转动时就产生能量。研究这些新发现的化合物可以为我们提供很有价值的科学信息:.

查看 芳香性和天体化学

宇宙化學

宇宙化學(Cosmochemistry)是研究宇宙中物體的化學組成和形成這些組成的過程。這主要是通過研究隕石的化學成分和其它實物的樣本。由於隕石母體的小行星有些是太陽系形成初期凝固的第一批固體,宇宙化學通常,但不完全是研究與太陽系有關的物體。.

查看 芳香性和宇宙化學

安息香缩合反应

安息香缩合反应,又称苯偶姻缩合,是一个有机反应,是氰离子(或硫胺素等氮杂环卡宾类化合物)催化下两分子芳香醛进行缩合生成一个偶姻分子的反应。由于生成物是安息香(Ph-C(O)-CH(OH)-Ph)的衍生物,故名。 安息香缩合是羰基极性转换的一个典型例子。.

查看 芳香性和安息香缩合反应

对异丙基甲苯

对异丙基甲苯,也称伞花烃、对甲基异丙苯,是一种具芳香性的单萜,存在于自然界中。伞花烃为对位取代的甲基异丙基苯,是难溶于水的无色液体,可与乙醇和乙醚混溶。 对异丙基甲苯存在于多种精油中,本身是一种祛痰、止咳的药物,也可通过樟脑与五氧化二磷反应并用酸碱纯化得到。 对异丙基甲苯常用于配合钌原子。母体化合物(2)是一个“半夹心配合物”,可由三氯化钌与α-水芹烯反应制备。相应的锇配合物也已制得。.

查看 芳香性和对异丙基甲苯

富勒烯

富勒烯(Fullerene)是一種完全由碳组成的中空分子,形狀呈球型、椭球型、柱型或管状。富勒烯在结构上与石墨很相似,石墨是由六元环组成的石墨烯层堆积而成,而富勒烯不仅含有六元环还有五元环,偶尔还有七元环。 1985年英国化学家哈罗德·沃特尔·克罗托博士和美国科学家理查德·斯莫利在萊斯大學制备出了第一种富勒烯,即「C60分子」或「富勒烯」,因为这个分子与建筑学家巴克明斯特·富勒的建筑作品很相似,为了表达对他的敬意,将其命名为「巴克明斯特·富勒烯」(巴克球)。饭岛澄男早在1980年之前就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这样洋葱状的结构。自然界也是存在富勒烯分子的,2010年科学家们通过史匹哲太空望远镜发现在外太空中也存在富勒烯。 “也许外太空的富勒烯为地球提供了生命的种子”。 在富勒烯发现之前,碳的同素异形体的只有石墨、钻石、无定形碳(如炭黑和炭),它的发现极大地拓展了碳的同素异形体的数目。富勒烯和碳纳米管独特的化学和物理性质以及在技术方面潜在的应用,引起了科学家们强烈的兴趣,尤其是在材料科学、电子学和纳米技术方面。 Biosphère Montréal.jpg|建筑学家理查德·巴克明斯特·富勒设计的加拿大1967年世界博覽會球形圆顶薄壳建筑 Buckminsterfullerene-perspective-3D-balls.png|拥有60个碳原子的巴克明斯特·富勒烯C60 Football (soccer ball).svg|现代足球与C60有着非常类似结构.

查看 芳香性和富勒烯

富瓦烯

富瓦烯(fulvalene)的分子式为C10H8,為萘的同分异构体之一。富瓦烯有两个环戊二烯结构。富瓦烯是富瓦烯类(fulvalenes)的一种。富瓦烯不具有芳香性。.

查看 芳香性和富瓦烯

對甲氧基苯乙酮

對甲氧基苯乙酮是一種芳香化合物,帶有甜味、果香、堅果味及類似香草的香味。此外,對甲氧基苯乙酮有時聞起來像是黃油或焦糖。該化合物被作為香煙添加劑、香料及添加在食品調味。 對甲氧基苯乙酮可在天然的海狸香(海狸的腺分泌液)中找到。 對甲氧基苯乙酮可由苯甲醚及乙醯氯透過傅-克反應合成:.

查看 芳香性和對甲氧基苯乙酮

丁搭烯

丁搭烯化学式为C6H4,是一种二环芳香性有机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6H4,由二个四元环两两相并而成。.

查看 芳香性和丁搭烯

不饱和化合物

不饱和化合物指含有烯键(C.

查看 芳香性和不饱和化合物

中氮茚

中氮茚,又称吲嗪、吲哚嗪(Indolizine),是含有环合氮的六并五杂环体系,吲哚异构体之一,有芳香性,为完全共轭的10π电子体系。 芳香性的中氮茚环在自然界中是比较罕见的,但它完全氢化的产物中氮茚烷是普遍的,存在于很多生物碱中。.

查看 芳香性和中氮茚

席曼反应

Schiemann反应(席曼反应)也称Balz-Schiemann反应,是芳香重氮盐与氟硼酸反应生成溶解度较小的氟硼酸盐,后者在加热或光照时分解放出氮气并产生芳香氟化物的反应。它于1927年发现,以德国化学家Günther Schiemann和Günther Balz的名字命名。.

查看 芳香性和席曼反应

丹磺酰氯

丹磺酰氯即“5-(二甲氨基)萘-1-磺酰氯”,也称丹酰氯,是一个用于测定胺和蛋白质/多肽N-端氨基酸的试剂。.

查看 芳香性和丹磺酰氯

希夫碱

希夫碱(Schiff base),或译为席夫碱、施夫碱、偶氮甲碱(Azomethine),是一类在氮原子上连有烷基或芳基的较稳定的亚胺,名字来源于化学家雨果·希夫。它的通式为R1R2C.

查看 芳香性和希夫碱

布兰克氯甲基化反应

布兰克氯甲基化反应(Blanc氯甲基化,或氯甲基化)是无水氯化锌作用下芳香族化合物与甲醛和氯化氢作用生成氯甲基芳香化合物的反应。 该反应在化学工业和有机合成中有很重要的应用。用苯作原料,反应产物是氯化苄:.

查看 芳香性和布兰克氯甲基化反应

三羰基环丁二烯合铁

三羰基环丁二烯合铁,系统命名为三羰基·环丁二烯合铁(0)(化学式:(C4H4)Fe(CO)3)是一种中心铁原子与环丁二烯和羰基形成的有机金属化合物。这种特殊的配合物是有机化学中制备环丁二烯的主要前体之一。.

查看 芳香性和三羰基环丁二烯合铁

三联苯

三联苯(C18H14,又名二苯基苯或联三苯)是一类由密切联系的芳香烃,由中心的苯环和两个苯基取代基构成,有三种异构体:邻三联苯、间三联苯和对三联苯。商品级联三苯一般位三种异构体的混合物,用于生产多氯三联苯。多氯三联苯以前用于储热和转移剂。 对三联苯是三种异构体中最常见的一种,用于染料激光和遮光剂原料。 File:ortho-terphenyl.png|邻三联苯 File:meta-terphenyl.png|间三联苯 File:para-terphenyl.png|对三联苯.

查看 芳香性和三联苯

三苯甲醇

三苯甲醇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屬於醇類,也屬於芳香族,其化學式為(C6H5)3COH或Ph3COH或C19H16O,常缩写为TrOH。它是一種白色結晶固體,是不溶於水和石油醚,但溶於乙醇、二乙醚、乙醚、丙酮和苯,溶于浓硫酸显黄色。在強酸溶液中,它產生一個強烈的黃色,由於形成穩定的“三苯甲基”的碳正離子。.

查看 芳香性和三苯甲醇

三溴苯酚

三溴苯酚(2,4,6-Tribromophenol;簡稱:TBP),屬芳香族化合物。白色針狀或棱狀晶體,具刺激性氣味。.

查看 芳香性和三溴苯酚

一氯化碘

一氯化碘(分子式:ICl)是一种互鹵化物,為一種紅棕色的化合物,其熔點接近室溫。因為碘與氯電負度的差異,一氯化碘的極性很高,可當作是I+的來源。.

查看 芳香性和一氯化碘

乌尔曼反应

Ullmann反应(乌尔曼反应),又称“Ullmann联芳烃合成” 经典的Ullmann反应:芳香卤化物与铜共热发生偶联反应,得到联芳烃, 例如碘苯与铜共热得到联苯。 反应以德国化学家 Fritz Ullmann 的名字命名。 这个反应的应用范围广泛,常用来合成许多对称与不对称的联芳烃衍生物。最常用的芳香碘化物,但溴化物和氯化物甚至硫氰酸酯都可以应用。除铜之外,镍也能使芳香卤化物偶联, 例如双(1,5-环辛二烯)镍(0)及四(三苯基膦)镍(0)。 反应物环上的取代基对反应的影响很特殊。硝基可以活化反应,但只有邻位的硝基才有活化作用,位于间位和对位的硝基则无活化作用。 R 和 OR 基团在所有位置都有活化作用。相反,OH、NH2、NHR、NHCOR、COOH、SO2NH2 等基团的存在会阻止反应进行,降低产率。 Ullmann联苯醚合成(Ullmann缩合反应)是 Ullmann 反应的一种变体。这一类由铜催化的亲核芳香取代反应也被称为 Ullmann-型反应。.

查看 芳香性和乌尔曼反应

乙二酰氯

乙二酰氯,也称为“草酰氯”,是由乙二酸衍生出来的二酰氯,化学式为(COCl)2。乙二酰氯是无色液体,可由乙二酸与五氯化磷反应制备,主要用作有机合成的试剂。.

查看 芳香性和乙二酰氯

乙苯

乙苯【拼音:yǐ běn;英文:Ethylbenzene】是一个芳香族的有机化合物,主要用途是在石油化学工业作为生产苯乙烯的中间体,所制成的苯乙烯一般被用来制备常用的塑料制品——聚苯乙烯。尽管在原油里存在少量的乙苯,但大批量生产仍然是靠在酸催化下苯与乙烯反应: 乙苯经过催化脱氢,生成氢气和聚苯乙烯: 乙苯也存在于某些颜料中。.

查看 芳香性和乙苯

亞甲藍

亚甲蓝(Methylene blue),又称亚甲基蓝、次甲基蓝、次甲蓝、美蓝、品蓝、甲烯蓝、瑞士藍(Swiss blue),國際非專利藥品名稱(INN)為methylthioninium chloride。是一种芳香杂环化合物。被用作化学指示剂、染料、生物染色剂和药物使用。亚甲蓝的水溶液在氧化性环境中蓝色,但遇锌、氨水等还原剂会被还原成无色形态。 亞甲藍與弱酸性染料甲基藍(Methyl blue)或pH指示劑甲基紫(methyl violet,又稱「龍膽紫」)不同,應注意勿混用。.

查看 芳香性和亞甲藍

亲电取代反应

亲电取代反应顾名思义,是亲电试剂取代其它官能团的化学反应。被取代的基团通常是氢,但其他基团被取代的情形也是存在的。亲电取代是芳香族化合物的特性之一。芳香烃的亲电取代(Electrophilic aromatic substitution,常缩写为 SEAr)是一种向芳香环系,如苯环上引入官能团的重要方法。若如此分类,另一种主要的亲电取代反应是脂肪族的亲电取代。.

查看 芳香性和亲电取代反应

二羰基二茂钛

二羰基双(环戊二烯基)钛是一种钛的配合物,化学式为(η5-C5H5)2Ti(CO)2,可缩写为Cp2Ti(CO)2。这种栗色固体对空气敏感,可溶于脂肪族和芳香族溶剂。它已经被用于亚砜的脱氧,芳香醛的还原偶联和醛的还原。.

查看 芳香性和二羰基二茂钛

二茂铁

二茂铁(英文:Ferrocene),或称环戊二烯基铁,是分子式为Fe(C5H5)2的有机金属化合物,室溫下會微量昇華因而帶有似樟腦的特殊氣味 。二茂铁是最重要的金属茂基配合物,也是最早被发现的夹心配合物,包含两个环戊二烯负离子以π电子与铁原子成键。.

查看 芳香性和二茂铁

二苯基-4-哌啶甲醇

二苯基-4-哌啶甲醇,又稱為阿紮環醇(Azacyclonol)、阿扎環醇或氮雜環醇(Ataractan、Calmeran、Frenoton、Frenquel、Psychosan),也有人稱它為伽瑪哌苯甲醇(γ-pipradol),是一種芳香族有機化合物,包含有哌啶(氮雜環)、苯和醇(羥基)等官能基,其化學式為C18H21NO,常溫下為固體,外觀為白色至淺米色結晶粉末,是一種藥物,即所謂的ataractive,是用來減少精神病患者的幻覺用的藥劑。它也被稱為鎮靜劑和安定藥,但這些定義是不準確的,因為它實際上不具備這樣的性質。雖然二苯基-4-哌啶甲醇是哌苯甲醇(二苯基-2-哌啶甲醇)的位置異構體,但他沒有使精神興奮的效果,反而有輕度抑製作用。.

查看 芳香性和二苯基-4-哌啶甲醇

二氟化银

二氟化银(化学式:AgF2),IUPAC名称氟化银(II),是少见的银(II)化合物之一。二氟化银是无色或白色结晶粉末,对光敏感,有杂质氧化银和氟化银存在时呈棕色或黄色。它是强氟化剂,需保存在特富龙材料或石英管中。.

查看 芳香性和二氟化银

二氢卟吩

有机化学中,二氢卟吩是一种大型杂环化合物,具有一个芳香环作为核心,由3个吡咯与一个吡咯啉通过四个CH-连接而成。不同于卟吩或卟啉的中央芳香环结构,二氢卟吩的芳香性不是通过环的整体周围。 含镁的二氢卟吩形成了叶绿素,是叶绿体的核心光敏色素。 相关的化合物,由两个吡咯与两个吡咯啉形成的分子称为细菌卟吩(bacteriochlorin)与异菌卟吩(isobacteriochlorin)。 由于具有光敏性,二氢卟吩用于试验性的光動力療法。.

查看 芳香性和二氢卟吩

二氰乙炔

二氰乙炔,又称为低氮化碳或2-丁炔二腈(IUPAC命名法),是一种氮元素与碳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C4N2。这种分子的空间构型为直线形:N≡C−C≡C−C≡N(通常可以简写成NC4N),叁键与单键交替连接形成共轭体系。它可以看做乙炔中的两个氢原子被两个氰基所取代的产物。 在室温下,二氰乙炔是一种澄清的液体。由于它的标准摩尔生成焓正值很大,是一种吸热化合物,它可以爆炸并生成碳粉和氮气。二氰乙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白色的火焰,温度高达5260 K(4990 °C,9010 °F),该火焰的温度比任何已知物质都要高。.

查看 芳香性和二氰乙炔

五唑

五唑,又称五氮杂茂,是一种芳香性的环状化合物,可以看作环戊二烯中碳原子全部被氮原子取代的产物,环上有一个氮原子与氢原子相连。它的分子式为HN5。它的SMILES结构式是。尽管严格地说它是一种同素环状无机化合物,五唑在历史一直被看作唑类杂环(分别含有一到五个氮原子的五元环状化合物)的最后一个化合物。这一类化合物包括吡咯、咪唑、吡唑、三唑、四唑和五唑。一种看法是五唑是无机化学与有机化学的过渡物质之一。.

查看 芳香性和五唑

伯奇还原反应

伯奇还原反应(Birch还原)是指用钠和醇在液氨中将芳香环还原成1,4-环己二烯的有机还原反应。此反应最早由澳大利亚化学家Arthur John Birch (1915–1995)在1944年发表。 Birch还原的重要性在于:尽管剩下的双键(非芳香性)更为活泼,该反应却能停留在环己双烯上,而不继续还原。 反应中的钠也可以用锂或钾取代,使用的醇通常是甲醇或叔丁醇。 使用Birch还原的一个例子是还原萘: 其他人也发表了很多篇关于此反应的综述。.

查看 芳香性和伯奇还原反应

伯格曼环化反应

Bergman环化反应(伯格曼环化反应),又称Bergman反应;Bergman芳构化反应 共轭的烯二炔通过分子内环化生成1,4-苯双自由基(对苯炔)或其类似物的一类环化反应。 这个反应是由美国化学家 Robert George Bergman(1942年-)在 1972 年发现的。 启动反应的关键反应条件是加热或者光照。第一步烯二炔环化为苯双自由基的反应是一个典型的可逆电环化反应,一般产生的苯双自由基接下来与反应体系中氢供体(如1,4-环己二烯)作用,产生苯的衍生物,1,4-环己二烯则转化为芳香性的苯。但是如果反应体系中不存在氢供体,那么就很容易发生自由基之间的偶联反应。 反应中如果用四氯化碳处理产生的双自由基,则产物将是对二氯苯的衍生物。如果用甲醇,则得苄醇的衍生物。 理论上所有包含共轭烯二炔结构的底物都有可能发生 Bergman 环化反应,但实际上各种底物的反应性随着两个炔基之间距离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别。Nicolaou 提出两个炔外端碳原子的距离(cd值)越小时环化越容易进行,而且距离在 3.20~3.31 Å 之间时反应才会在室温下进行。例如,1,2-二(二苯基膦基乙炔基)苯经过与 Pd2+ 配位后,发生环化反应的温度可以大大降低。类似也可推测出环状的共轭烯二炔比非环烯二炔更容易发生环化。例如,下图所示的环癸-3-烯-1,5-二炔在 37 °C 的较低温度下即可发生 Bergman 环化。 Bergman 环化是具有共轭烯二炔骨架结构的抗癌抗菌素类化合物(如刺孢霉素、esperamicin)生物活性机制的重要一步。这类物质都有特定的结构特点,它以共轭烯二炔结构为骨架,一个可以激活并启动自由基反应的基团(如多硫化物)作为启动基团,较大张力结构以抑活,作为保险机制,以及抑制活性的一部分如寡糖链,以稳定活性中心。其作用机制为启动基团产生的亲核试剂对张力结构进行麦克尔加成,使 β-碳构型发生改变,从而使活性中心产生苯双自由基,然后自由基从DNA链上夺取氢原子,从而造成DNA不可修复的损伤。天然存在的共轭烯二炔具有很强的抗癌抗菌生理活性,但因其不稳定且具有毒性,临床上应用较少。目前如何设计并合成出具有生理活性、低毒、稳定的共轭烯二炔化合物,是研究者追求的目标,其中核心结构共轭烯二炔的合成已经有很大的进展。吉妥单抗即是这样的药物之一。 为了解释海洋天然产物 sporolides 中氯苯结构的生成,有研究者认为该结构是以氯化物盐类作为氯源合成的。这个机理得到实验的支持。有人用如下环状共轭烯二炔在 37 °C 发生 Bergman 环化(速控步,一级),并用溴化锂作为卤源捕获中间体苯双自由基,经过一个极不稳定的芳基负离子中间体,它再从乙酸或溶剂二甲基亚砜中夺取质子,成功得到了一个卤苯衍生物。.

查看 芳香性和伯格曼环化反应

弗赖斯重排反应

弗赖斯重排反应是酚酯在路易斯酸或布朗斯特酸催化下重排为邻位或对位酰基酚的反应。 反应由德国化学家 Karl Theophil Fries 首先报道。 反应常用的路易斯酸催化剂有三氯化铝、三氟化硼、氯化锌、氯化铁、四氯化钛、四氯化锡和三氟甲磺酸盐。也可以用氟化氢或甲磺酸等质子酸催化。邻、对位产物的比例取决于原料酚酯的结构、反应条件和催化剂的种类等。一般来说,对位产物是动力学控制产物,邻位产物是热力学控制产物。反应在低温(100°C 以下)下进行时主要生成对位产物,而在较高温度时一般得到邻位产物。可利用邻、对位性质上的差异来分离这两者。一般邻位异构体可以生成分子内氢键,可随水蒸气蒸出。 脂肪或芳香羧酸的酚酯都可以发生重排。因取代基影响反应,底物不能含有位阻大的基团。当酚组分的芳香环上有间位定位基存在时,重排一般不能发生。 这个方法是在酚的芳环上引入酰基的重要方法。.

查看 芳香性和弗赖斯重排反应

弗里德里希·卡尔·约翰尼斯·提艾利

弗里德里希·卡尔·约翰尼斯·提艾利(Friedrich Karl Johannes Thiele,)是一位德国化学家,他是慕尼黑大学和斯特拉斯堡大学等多所大学的著名教授。提艾利(Thiele)又译作悌勒、蒂勒。提艾利一生研发了很多与有机化合物的分离相关的实验室技术。1917年,他描述了一个能精确测定熔点的仪器,并用他的名字命名为Thiele管。 提艾利出生于普鲁士拉蒂博(现波兰拉席波尔兹),曾在布列斯劳大学研究数学,后来转为研究化学,1890年获得哈雷-维滕贝格大学博士学位。1893年至1902年间,他在慕尼黑大学教书,这段时间他也被斯特拉斯堡大学任命为化学教授。 提艾利提出了制备乙二醛双-丙脒腙的方法。 1865年凯库勒提出苯的结构之后,他提出“余价学说”用以解释碳碳双键和叁键结构在反应中的活泼现象。这导致了1899年对苯的共振论的预测,同时通过使用一个环表示部分键提出了一个共振结构。后来这个问题随着量子力学的出现得到完满解决。 1899年,提艾利担任德国慕尼黑巴伐利亚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学会有机化学系主任。他和他的同事奥托·霍尔津格一同合成亚氨基二苄,这个化合物由两个苯环通过氮原子和乙烯桥连接。 他发现酮和醛能与环戊二烯发生缩合反应,生成富烯衍生物。他认为这些有颜色的富烯衍生物与苯的衍生物相似,但并非是同分异构体。 根据提艾利的一个学生海因里希·奥托·威兰,提艾利不喜欢天然产物化学。.

查看 芳香性和弗里德里希·卡尔·约翰尼斯·提艾利

休克尔规则

休克尔规则是有機化學的经验規則。它是指當闭合环状平面型的共轭多烯(輪烯)π电子数为4n+2时,具有芳香性。 例如,苯、18-轮烯具有芳香性,而环丁二烯和环辛四烯不具有芳香性。10-轮烯不具有芳香性,因为所有参与共轭的碳原子不都在同一平面上。 该规则的量子力学基础在1931年由物理化学家埃里希·休克尔(Erich Hückel)公式化并提出。4n+2规则的简洁表述在1951年由冯·多林(von Doering)提出,虽然几个作者当时同时使用了这种表达方式。 如果一种环状化合物如果π电子的数目等于4n+2(n为任意自然数),那么它就符合休克尔规则,然而,目前只在n的数值为0到6的分子中找到明显的例子。休克尔规则最早建立在休克尔分子轨道法的基础上,尽管考虑二维势箱中的粒子模型,原子轨道线性组合.

查看 芳香性和休克尔规则

异喹啉

异喹啉(Isoquinoline)即苯并\rm \ 吡啶,是由萘中的一个 β-CH 基团被氮替换衍生出来的杂环化合物,与喹啉互为同分异构体,有芳香性。.

查看 芳香性和异喹啉

化学年表

化学年表列出了深远地改变人们对化学这门现代科学认识的重要著作、发现、思想、发明以及实验等。化学作为一门对物质组成和相互作用进行研究的自然科学,虽然其根源可以追溯到自有文字记载之时,但我们可以认为现代化学史是从英国科学家罗伯特·波义耳开始的。 后来被引入到现代化学中的早期思想主要有两个:一是自然哲学家(例如亚里士多德和德谟克利特)试图使用演绎推理来解释所处的世界,二是炼金术士(例如贾比尔和拉齐)和炼丹家(比如孙思邈和葛洪)试图使用实验方法来延长生命或进行物质的转化,例如用丹炉炼金丹,或将贱金属转化成金。 17世纪时,“演绎”和“实验”两种思想正融合到了一起,这种处于发展中的思想被称为科学方法。随着科学方法的引入,现代化学诞生了。 被称为“中心科学”的化学很大程度上受到其他学科的影响,也在许多科学技术领域发挥着强大的影响力。许多化学领域的重大事件对其他领域来说也是关键的发现,如物理学、生物学、天文学、地质学、材料科学,不一而足 。.

查看 芳香性和化学年表

化学哲学

化学哲学是关注化学的科学方法论和假设。研究者包括哲学家、化学家和由两方结合的团队。其大部分历史都是被物理哲学所涵蓋,但是有化学产生哲学问题自20世纪后半叶便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关注。Weisberg, M. (2001).

查看 芳香性和化学哲学

包合物

在中,包合物是指由兩個化合物結合而成的一個複合物,其中一個化合物(主)形成一個空腔,而空腔裡面存在另一個化合物(客)。包合物的定義很明確,由化合物(主)晶體內提供一個由中間分子組成且符合化合物(客)的通道。若是化合物(主)晶體的內空間全面地封鎖住時,使化合物(客)看起來就好像被關在籠子內的樣子,也就是所謂的絡合物。.

查看 芳香性和包合物

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

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伍德沃德-霍夫曼规则),是凭借轨道对称性来判断周环反应产物立体化学性质的一套规则,由罗伯特·伯恩斯·伍德沃德和罗德·霍夫曼于1965年提出。它主要用于分析电环化反应、环加成反应和σ迁移反应,运用前线轨道理论和能级相关理论来分析周环反应,总结出其立体选择性规则,并根据这些规则判断周环反应是否可以进行,以及反应的立体化学特征。 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认为:化学反应是分子轨道进行重组的过程。在协同反应中,由原料到产物,分子轨道的对称性始终不变,是守恒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用最低的能量形成反应中的过渡态。符合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的反应途径被称为是“对称性允许”的,不符合该原理的反应途径则被称为是“对称性禁阻”的。用扩展休克尔方法进行的理论计算支持了该原理所进行的预测,但在某些特殊情况(如施加应力)下,得到的产物不符合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

查看 芳香性和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

嘧啶

嘧啶(,音同「密定」,英語:Pyrimidine)為1,3-二氮杂苯,是一种杂环化合物。嘧啶由2个氮原子取代苯分子间位上的2个碳形成,是一种二嗪。和吡啶一样,嘧啶保留了芳香性。.

查看 芳香性和嘧啶

呋喃

呋喃(furan)是一种含有一个由四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的五元芳环的杂环有机物。含有呋喃环的化合物即為呋喃的同系物。呋喃是一种无色、可燃、易挥发液体,沸点接近于室温。呋喃具有毒性且為2B類可能致癌物質。它常作为合成其他复杂有机物的起始原料。呋喃性质与苯相似,可由松木蒸馏得到,可溶於多種常見的有機溶劑,包括丙酮、醇、醚,微溶於水。為多种重要的工業化學品與藥物的前驅體,如常被作為溶劑使用的四氢呋喃。.

查看 芳香性和呋喃

咪唑

咪唑(Imidazole),即1,3-二氮唑,是一个五元杂环芳香性有机化合物,化学式。它也是一个生物碱。白色或浅黄色固体结晶,可溶于水、氯仿、醇、醚,具有酸性,也具有碱性。氢原子在两个氮原子之间移动,因此存在两个互变异构体。 咪唑环结构在生物分子中广泛存在,例如组氨酸和对应的荷尔蒙组胺。很多药物也包含有咪唑环,例如硝基咪唑和咪唑类抗真菌药物。.

查看 芳香性和咪唑

傅-克酰基化反应

傅里德耳-克夫特化醯化反應(簡稱傅-克醯基化反應)是一種傅-克反应,在質子酸或路易斯酸(如三氯化鋁)催化下,芳香性化合物與醯鹵或酸酐發生的親電子取代反應,為一改良的親電子取代反應。.

查看 芳香性和傅-克酰基化反应

䓬,即环庚三烯正离子(tropylium ion),化学式 +。 1,3,5-环庚三烯失去H−后成为6π电子芳香环庚三烯正离子。.

查看 芳香性和䓬

哈米特方程

哈米特方程(Hammett方程)是一个描述反应速率及平衡常数和反应物取代基类型之间线性自由能关系的方程。 所研究的反应物是苯甲酸以及间位和对位取代的苯甲酸。通过测定这些苯甲酸衍生物的pKa值,可以获得它们的取代基常数(σ),也就是对取代基电子效应的量度。在其他反应中,通过将反应的 log(k/k0) 对σ作图,所得图像的斜率(ρ)可以表示反应受取代基影响的灵敏度,从而提供了速率控制步骤中反应中心的电荷变化的信息。 这个方程的基本概念是,对于取代基类型不同但其他结构相同的反应物,反应的活化自由能与吉布斯能的差成一定的比例关系。Advanced Organic Chemistry Part A Second Edition F.A.

查看 芳香性和哈米特方程

唑(Azole)在有机化合物的命名中指这样的杂环化合物:五元环骨架两个或两个以上杂原子,其中至少一个是氮。 该名称源于。唑是五元环芳香化合物,其中一个杂原子为芳环共轭体系贡献一对电子,其余杂原子,包括碳原子则贡献一个电子。唑的命名加上表征第二个杂原子的前缀,例如“噻唑”(含硫)、“噁唑”(含氧)。原子的编号从结构式上不含双键的原子开始,按氮、氧、硫的顺序,杂原子顺序依次最小的原则编号。 有些唑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例如咪唑环是组氨酸的的构成部分,存在于各种生物体中。而有些,例如四氮唑类化合物则均为人工合成的。.

查看 芳香性和唑

内博重排反应

Neber重排反应(内博重排反应;内本肟重排为氨基甲基酮) 酮用羟胺处理生成肟,肟再转化为对甲苯磺酸酯,最后酮肟的对甲苯磺酸酯用碱(如乙醇钾或吡啶)处理,发生重排得到 α-氨基酮。 反应由 P. W. Neber 等于 1926 年首先报道。 左边的 R 基通常为芳香基,但 R 为烷基或氢时也能发生反应。右边的 R 基可以是芳香基也可以是烷基,但不能是氢原子。 反应用于从酮制取 α-氨基酮。也用于合成中间体 1-吖丙烯。 副反应为 Beckmann重排以及异常Beckmann重排。但它与 Beckmann 重排不同的是,该反应无立体性的差别,顺式肟和反式肟都能进行反应,反应后得到相同产物。 不对称的 Neber 重排可在手性相转移催化剂催化下进行。 类似的不对称催化反应也被用于吖丙烯的不对称合成。.

查看 芳香性和内博重排反应

六嗪

六嗪也称作“六氮苯”,是氮元素的一种单质,分子式为N6。六嗪与N2、N4等互为同素异形体。六嗪是氮苯(吖嗪)类物质的最后一个成员,其分子是由六个氮原子围成的六元环,相当于六个次甲基都被氮原子代替了的苯分子。虽然吡啶(一氮杂苯)、哒嗪(邻二氮杂苯)、嘧啶(间二氮杂苯)、吡嗪(对二氮杂苯)、1,3,5-三嗪(1,3,5-三氮杂苯)和四嗪(四氮杂苯)等氮苯都已被发现,但六嗪与五嗪实际上仍未被观察到。.

查看 芳香性和六嗪

六苯基苯

六苯基苯是一种芳香族化合物,是由六个苯基取代苯环上的六个氢原子得到。 六苯基苯可利用Diels–Alder反应由四苯基环戊二烯酮和二苯基乙炔在二苯酮或其它高温溶剂下回流得到。.

查看 芳香性和六苯基苯

共振 (化学)

共振论是化学中表示分子结构的一种方法,是价键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方法认为,对于结构无法用一个经典结构式来表达的分子、离子或自由基,可以通过若干经典结构式的共振来表达其结构。共振中的结构并不存在,真实粒子也并非这些共振结构的混合物或是平衡体系,只是价键理论中无法用单一结构式来准确表达物质结构,必须要借助共振的思想。.

查看 芳香性和共振 (化学)

克莱森重排反应

克莱森重排反应,又稱作Claisen重排反应,其最初形式是一个烯丙基苯基醚在高温(> 200°C)下发生的一个重排反应,产物是邻位烯丙基苯酚。反应的机理是σ重排(是史上第一个发现的σ重排反应),产物4-烯酮因芳香性的需要互变异构为酚。 这个反应的特点是高度的区域选择性,产物大部分是邻位的。与弗赖斯重排的性质很相似。 而当苯环的两个邻位都被“堵”住的时候,反应产物是对位烯丙基取代物。这是因为中间产物发生了一个科普重排反应所致——“分子自有其道(molecules have a way of hanging on)”。 审视整个过程可以看到:克莱森重排的驱动力是生成热力学上最稳定的取代度最大的“烯烃”。 克莱森重排起初是在芳香化合物中发现的(1912年),这与当时(20世纪初期)合成化学家“玩”的范围局限在芳香烃上有关。到后来发现该反应可以拓展到非芳香化合物,而这种拓展非常重要,因为克莱森重排反应立刻变成了合成上一个非常有用的反应:反应生成了一个新的碳碳键,得到一个4-烯羰基化合物,而烯键可以继续往下做衍生,得到其他的化合物。 而现代有机合成在克莱森反应的启发下催生出众多“变体”: 贝勒斯(Bellus)变体: 埃申莫瑟(Eschenmoser)变体: 艾兰德(Ireland)变体: 强生(Johnson)变体:.

查看 芳香性和克莱森重排反应

克脑文盖尔缩合反应

Knoevenagel缩合反应(脑文格反应;克诺维纳盖尔缩合反应;柯诺瓦诺格缩合反应;克脑文盖尔缩合反应),又称Knoevenagel反应 含有活泼亚甲基的化合物与醛或酮在弱碱催化下,发生失水缩合生成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及其类似物。 Z 基是吸电子基团,一般为 CHO、COR、COOR、COOH、CN、NO2 等基团。两个 Z 基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NO2 的吸电子能力很强,有一个就足以产生活泼氢。 常用的碱性催化剂有哌啶、吡啶、喹啉和其他一级胺、二级胺等。常用的活泼亚甲基化合物有丙二酸二乙酯、米氏酸、乙酰乙酸乙酯、硝基甲烷和丙二酸等,但事实上任何含有能被碱除去氢原子的 C-H 键化合物都能发生此反应。 Knoevenagel 反应是对Perkin反应的改进,活泼亚甲基化合物的存在,使得弱碱作用下,就能产生足够浓度的碳负离子进行亲核加成。弱碱的使用避免了醛酮的自身缩合,因此除芳香醛外,酮和脂肪醛均能进行反应,扩大了适用范围。 Knoevenagel 反应是制备 α,β-不饱和化合物的常用方法之一。.

查看 芳香性和克脑文盖尔缩合反应

四氟化氙

四氟化氙(化学式:XeF4)是稀有气体氙的氟化物之一,是第一个发现的稀有气体二元化合物。.

查看 芳香性和四氟化氙

四氟铵

四氟铵离子是一种带正电荷的多原子离子,化学式为。它是铵根离子中的氮原子周围的氢原子全部被氟原子所取代的产物。 四氟铵的存在形式主要是一系列含氟阴离子的盐。这些例子包括氟化氢根离子(),四氟合溴酸根离子(),金属五氟化物阴离子((其中X是Ge、Sn或Ti)),六氟化物阴离子()(其中X是P、As、Sb、Bi或Pt),七氟化物阴离子()(其中X是W、U或Xe),八氟化物阴离子(), 许多种氟氧化物((其中X是W或U)、、)以及高氯酸根()。四氟铵的硝酸盐,未能获得。.

查看 芳香性和四氟铵

四氢大麻酚

四氢大麻酚(Tetrahydrocannabinol),简称THC,又称Δ9-四氢大麻酚(Δ9-THC)、Δ1-THC(根据旧命名法)、屈大麻酚(Dronabinol,化学合成药品),是大麻中的主要精神活性物质。 四氢大麻酚最早由以色列雷霍沃特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的三名研究人员在1964年分离出来。 纯品四氢大麻酚在低温下为玻璃状固体,温度升高时其粘度逐渐增加。 与植物中的其他多数药理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类似,四氢大麻酚是在大麻中发现的一种脂类,四氢大麻酚的存在被认为是植物(对于草食性动物)的自我防御机制。 而且,四氢大麻酚在UV-B段(280~315纳米)的强吸收,可能对植物具保护作用,使其免受紫外線的伤害。 屈大麻酚(Dronabinol)是四氢大麻酚纯(−)-反式异构体的国际非专利药品名称,该异构体亦是主要存在于大麻中的四氢大麻酚异构体。 THC及其双键异构体及其立体异构体是联合国“精神药物公约”中规定的三种大麻素之一(另外两种是Dimethylheptylpyran和Parahexyl)。它在1971年被列在附表一,但是在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建议之后,在1991年被重新分类到附表二。根据随后的研究,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将这一重新分类列入不那么严格的附表三。“麻醉品单一公约”(附表一和附表四)安排大麻作为植物。根据1970年美国国会通过的“”,美国联邦法律明确地将其列入附表一。.

查看 芳香性和四氢大麻酚

四氢噻吩

四氢噻吩(THT)即“硫杂环戊烷”,是噻吩经催化氢化后得到的五元饱和含硫杂环化合物。.

查看 芳香性和四氢噻吩

噁庚因

噁庚因(Oxepin),又称噁庚英、氧杂䓬、氧杂环庚三烯,是完全不饱和的含氧七元杂环化合物,化学式C6H6O。它可以看作是一种环辛四烯的类似物,都具有八个π电子,虽然不符合休克尔规则的4n+2通式,但根据分子轨道的计算,预测可能有些芳香性,在理论上有一定的意义。陈敏为、甘礼骓.《有机杂环化合物》(第一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6月.页237.ISBN 7-04-001122-0/O.699..

查看 芳香性和噁庚因

噁唑

噁唑(Oxazole)是一大类有机杂环化合物的母体,含有一个氧杂原子和一个氮杂原子。.

查看 芳香性和噁唑

噻吩

噻吩(),系统名1-硫杂-2,4-环戊二烯,CAS号110-02-1。从结构式上看,噻吩是一种杂环化合物,也是一种硫醚。分子式,分子量84.14。熔点-38℃,沸点84℃,密度1.051g/cm。 在常温下,噻吩是一种无色、有恶臭、能催泪的液体。工业上,用于乙基醇类的变性。.

查看 芳香性和噻吩

噻唑

噻唑(),或1,3-噻唑(),是一个浅黄色可燃液体,气味与嘧啶类似,化学式为。它包含一个五元环,其中两个顶点分别是氮原子和硫原子,另外三个是碳原子。 噻唑被用来制备生物杀灭剂,杀真菌剂,药品和染料。.

查看 芳香性和噻唑

Baird规则

Baird规则是有機化學的经验規則。它是指當闭合环状三重态平面型的共轭多烯(輪烯)π电子数为4n时,具有芳香性。.

查看 芳香性和Baird规则

Bartoli吲哚合成

Bartoli吲哚合成(Bartoli indole synthesis),又称“Bartoli反应” 从邻取代的芳香硝基化合物与乙烯基格氏试剂制备取代吲哚。 底物硝基邻位无取代基时,反应一般不能发生。通常用三倍量的格氏试剂,确保产率。 这个方法是制备 7-取代吲哚的较好方法。 类似的反应还有 Leimgruber-Batcho吲哚合成,但 Bartoli 吲哚合成的优点在于这个反应可以在碳环和杂环上都引入取代基。.

查看 芳香性和Bartoli吲哚合成

Béchamp反应

Béchamp反应(Béchamp reaction) 芳香酚或胺用砷酸处理时,发生胂化作用得到对羟基苯胂酸和对氨基苯胂酸的衍生物。 也会产生非常少量的邻位取代产物。 除了苯系外,萘衍生物一般很难发生 Bechamp 反应。 用于芳香有机砷化合物(如罗沙胂)的制取。.

查看 芳香性和Béchamp反应

Béchamp还原反应

Béchamp还原反应(Béchamp reduction) 芳香硝基化合物与铁及稀酸(如盐酸)及亚铁盐作用,被还原为相应的芳香胺。 结构极不同的芳香硝基化合物都能通过此法还原,此法简单且经济,且不会还原双键和芳环,因此常用于工业上。生成的四氧化三铁可作颜料。 脂肪族硝基化合物活性较低,一般只能被还原为相应的取代羟胺。 综述:.

查看 芳香性和Béchamp还原反应

Benkeser反应

Benkeser反应(Benkeser reaction),又称Benkeser还原反应(Benkeser reduction) 芳香族化合物(如萘)和烯族化合物在锂或钙与低级胺作用下的催化氢化。 此反应是Birch还原的一种改进法。 产物有部分还原的单烯烃,如双环癸-(1,9)-烯、双环癸-(1,2)-烯,以及完全氢化的产物(双环癸烷,即十氢萘)。可以通过控制反应条件来控制还原程度和反应的选择性。(Merck Index,第13版).

查看 芳香性和Benkeser反应

Bestmann-Ohira试剂

Bestmann-Ohira试剂,即1-重氮基-2-氧代丙基膦酸二甲酯,在反应时与甲醇和碳酸钾合用,首先经历一个缩合反应的逆反应,可以生成一个磷叶立德中间体。之后经过类似HWE试剂的机理,生成一个重氮化合物,并经过氢迁移得到产物炔烃。 由于在反应之中使用了碳酸钾作为碱,所以反应环境较为温和,使得这个试剂能够很好地在醛基原位高产率地生成端炔。.

查看 芳香性和Bestmann-Ohira试剂

Betti反应

Betti反应(贝蒂反应;贝特反应) 酚与芳香醛和伯胺作用得到 α-氨基苯甲酚类。这个反应为 Mannich反应的一种特殊情况。 从形式上看与羟醛加成相同,酚代表酸性亚甲基组分,醛或醛和胺代表羰基组分。这个反应也能用于喹啉等杂环体系。.

查看 芳香性和Betti反应

Buchwald–Hartwig偶联反应

Buchwald–Hartwig偶联反应(布赫瓦尔德-哈特维希反应),又称Buchwald–Hartwig反应;Buchwald–Hartwig交叉偶联反应;Buchwald–Hartwig胺化反应 钯催化和碱存在下胺与芳卤的交叉偶联反应,产生 C-N 键,生成胺的 N-芳基化产物。 此反应是合成芳胺的重要方法。 反应中的芳卤也可为拟芳卤三氟甲磺酸的酚酯所代替。胺可为伯胺或仲胺,胺上的取代基可以为任何有机基团。钯催化剂常为钯磷配合物,如四(三苯基膦)钯(0),也可为三(双亚苄基丙酮)二钯(0) 等其他钯配合物。 反应用碱一般为双(三甲硅基)氨基钠或叔丁醇盐。 类似的反应为 Stille反应和 Heck反应。反应也可扩展到碳亲核试剂,如丙二酸酯;以及扩展到氧亲核试剂如酚,用于合成二芳醚,由此提供了铜介导的 Ullmann二芳醚合成和 Goldberg反应以外的选择。.

查看 芳香性和Buchwald–Hartwig偶联反应

皮克特-施彭格勒反应

Pictet–Spengler反应(P-S反应),又称Pictet–Spengler合成 β-芳基乙胺在酸性条件下与羰基化合物(如醛)缩合再环化为1,2,3,4-四氢异喹啉。 反应由瑞士化学家 Amé Pictet 和 Theodor Spengler 在1911年报道,至今已有将近100年的历史,现在该反应仍是合成四氢异喹啉和 β-咔啉衍生物最为有效的方法,常用于异喹啉类生物碱和药物的合成中。 酱油和番茄酱中的色氨酸与醛糖之间也存在类似的反应。 这个反应可以看作是 Mannich 反应的特殊例子,也可看作是 Bischler–Napieralski 反应的一种改进法。 反应一般需要酸催化和加热的条件,但 1934 年 Hahn 等报道了活性较高的化合物在温和条件下进行的 Pictet–Spengler 反应。 1944 年 Schöpf 等也发现高度活性的羟基取代的芳环可使 Pictet–Spengler 反应在温和的接近生理的条件下进行。 芳香乙胺的芳香核的反应性能和羰基化合物的性质对于反应能否进行有很大的影响。芳香核的闭环位置上电子云的密度增加有利于反应的进行。由于反应中的 Mannich 型亲电试剂亚胺正离子的亲电性比 Bischler–Napieralski 反应中的中间体弱,因此要有效地环化,芳环的适当位置必须要有强的活化基团。如果芳环上的活化基团位于间位,关环在活化基团的对位发生;活化基团在邻位或对位则不发生关环反应。当芳环为富电子的吲哚或吡咯环时,反应可以在无酸催化的条件下进行,但反应需要在高沸点溶剂如二甲苯中进行。 最常用的羰基化合物为甲醛、甲醛缩二甲醇。甲醛在许多例子中能得到较好的产率。酮类一般反应结果不理想。 最常用的乙胺衍生物为取代苯乙胺、吡咯乙胺、β-吲哚乙胺(色胺),其中以 β-吲哚乙胺的应用最为广泛。 在固相合成中引入 Pictet–Spengler 反应利用组合化学合成小分子生物碱化合物库已经成为 Pictet–Spengler 反应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 不对称的 Pictet–Spengler 反应是该类研究的另一个热点领域。 β-芳基乙醇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称为“氧杂-Pictet–Spengler 反应”(Oxa-Pictet-Spengler reaction)。.

查看 芳香性和皮克特-施彭格勒反应

石墨烯

石墨烯(Graphene)是一種由碳原子以sp2杂化轨道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平面薄膜,只有一個碳原子厚度的二維材料。石墨烯一直被認為是假設性的結構,無法單獨穩定存在,直至2004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學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成功地在實驗中從石墨中分離出石墨烯,而證實它可以單獨存在,兩人也因「在二维石墨烯材料的開創性實驗」為由,共同獲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石墨烯目前是世上最薄卻也是最堅硬的纳米材料,它幾乎是完全透明的,只吸收2.3%的光;導熱系數高達5300 W/m·K,高於碳纳米管和金刚石,常溫下其電子遷移率超過15000 cm2/V·s,又比纳米碳管或矽晶體(monocrystalline silicon)高,而電阻率只約10-6 Ω·cm,比銅或銀更低,為目前世上電阻率最小的材料 。因為它的電阻率極低,電子的移动速度極快,因此被期待可用來發展出更薄、導電速度更快的新一代電子元件或電晶體。由於石墨烯實質上是一種透明、良好的導體,也適合用來製造透明觸控螢幕、光板、甚至是太陽能電池。 石墨烯另一個特性,是能夠在常溫下觀察到量子霍爾效應。.

查看 芳香性和石墨烯

矿物杂酚油

矿物杂酚油(英文:Coal tar creosote 或 Creosote oil),或工业用杂酚油,是一种从煤焦油或其他矿物油中蒸馏而成的液体。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本品有时被称为杂酚油或木馏油,它和前两者并不能等同,需加以区分。.

查看 芳香性和矿物杂酚油

环庚三烯

环庚三烯(CHT),一种有机化合物,对于理论有机化学有一定重要性。室温下为无色液体。广泛用作有机金属化学中的配体以及有机合成中间体。 环庚三烯不具芳香性,而且受多余 -CH2- 基团的影响,分子中的环也不为平面结构。在氧化条件(如使用五氯化磷)下,从上述亚甲基去除一个氢负离子,便得到呈平面结构的䓬正离子。 环庚三烯由德国化学家阿尔贝特·拉登堡(Albert Ladenburg)於1881年通过莨菪醇的分解而首次制得。1901年,里夏德·维尔施泰特以环庚酮为原料成功合成环庚三烯,证实了环庚三烯的七元环结构。 实验室中,可以通过苯与重氮甲烷发生光化学反应,或环己烯与二氯卡宾的加合物经热裂解而制得环庚三烯。 有关环庚三烯衍生物的一个经典反应是Buchner环扩大反应。在这个反应中,苯与重氮乙酸乙酯经过反应,生成相应的降蒈二烯(norcaradiene)羧酸化合物,后者在高温下再经重排、扩环,得到相应的环庚三烯羧酸乙酯。 早期曾利用环庚三烯与丁炔二酸二甲酯的加合物作为亚甲供体,与乙炔反应用于合成环丙烯的衍生物。环庚三烯在反应后转变为少一个碳的苯。 环辛四烯与环庚三烯可作罗丹明6G染料激光器的三重态猝灭剂。.

查看 芳香性和环庚三烯

环硼氮烷

环硼氮烷是一个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B3N3H6,是苯的等电子体。.

查看 芳香性和环硼氮烷

环辛四烯

环辛四烯(COT)全称“1,3,5,7-环辛四烯”,是环辛烷的完全不饱和衍生物,化学式。室温下为无色至金黄色液体。属于环状多烯烃,结构与苯相似。 与苯不同的是,环辛四烯不具芳香性。它的化学性质类似于不饱和烃,可以发生加成反应,易加氢生成环辛烷,也容易被氧化和发生聚合。相反苯则易进行亲电取代反应。.

查看 芳香性和环辛四烯

环戊二烯

环戊二烯(Cyclopentadiene),或称茂,是五个碳的环状二烯烃,分子式为C5H6。环戊二烯室温下为无色液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并且通过自身狄尔斯-阿尔德反应迅速聚合生成二聚环戊二烯。二聚环戊二烯加热分解为环戊二烯。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醚、苯等溶剂。 环戊二烯可以作为双烯体,与对苯醌等亲双烯体发生狄尔斯-阿尔德反应。 质子核磁共振谱表明,环戊二烯分子内不停发生着氢迁移,使得五个环碳原子是等同的。 同样是出于这个原因,取代环戊二烯在发生DA反应时,通常会得到众多异构体产物的混合物。 环戊二烯基(,又称茂基)的碳有一定的酸性,生成的阴离子有六个π电子,具芳香性。环戊二烯与环戊二烯基负离子可以与金属配位生成金属茂配合物。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二茂铁。环戊二烯基(Cyclopentadienyl)简写为Cp。 环戊二烯一般得自炼焦时的副产物粗苯或石油热解时的低沸点部分。.

查看 芳香性和环戊二烯

班伯格三嗪合成

班伯格三嗪合成(Bamberger三嗪合成)是一个合成三嗪类化合物的有机反应,于1892年首先由尤金·班伯格(Eugen Bamberger)报道。 反应中,芳香胺与亚硝酸钠在盐酸中反应,得到芳香重氮盐。该重氮盐与丙酮酸腙缩合生成偶氮中间体,并在硫酸与乙酸的作用下,最终转化为苯并三嗪。.

查看 芳香性和班伯格三嗪合成

珀金反应

Perkin反应(珀金反应、浦尔金反应) 芳香醛与酸酐在碱性催化剂存在下,发生类似羟醛缩合反应得到 β-芳基-α,β-不饱和羧酸。通常使用与酸酐对应的羧酸盐作催化剂。 例如,苯甲醛与乙酸酐在乙酸钠催化下在 170~180°C 沸腾加热5小时,得到肉桂酸。 反应由英国化学家威廉·珀金(William Perkin)发现。 这个反应常用于合成肉桂酸及其同系物。 综述:.

查看 芳香性和珀金反应

砷唑

砷唑(Arsole),又称“砷杂茂”、“砷杂环戊二烯”,是五元不饱和的含砷杂环化合物,结构上可看作是由吡咯中的氮原子被同族的砷替换而形成。.

查看 芳香性和砷唑

硝基化合物

硝基化合物是含有一个或若干个硝基官能团(-2)的有机化合物。硝基化合物通常易爆,尤其是当分子内含有超过一个硝基且不纯时。 芳香硝基化合物通常通过硝化反应合成,即混合硝酸和硫酸(混酸)与有机分子反应得到硝化产物。最大规模生产的硝基化合物要数硝基苯。许多炸药都是通过硝化反应制得,包括三硝基苯酚(苦味酸)、三硝基甲苯(TNT)和三硝基间苯二酚(收敛酸)。硝化甘油也是其一。.

查看 芳香性和硝基化合物

硝化反应

硝化是向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引入硝基(-NO2)的过程,硝基就是硝酸失去一个羟基形成的一价的基团。芳香族化合物硝化的反應机理為:硝酸的-OH基被質子化,接著被脫水劑脫去一分子的水形成硝酰正离子(nitronium ion,NO2+)中間體,最後和苯環行親電芳香取代反應,並脫去一分子的氫離子。 在此種的硝化反應中芳香環的電子密度會決定硝化的反應速率,當芳香環的電子密度越高,反應速率就越快。由於硝基本身為一個親電體,所以當進行一次硝化之後往往會因為芳香環電子密度下降而抑制第二次以後的硝化反應。必須要在更劇烈的反應條件(例如:高溫)或是更強的硝化劑下進行。 常用的硝化剂主要有浓硝酸、发烟硝酸、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酸或是脫水劑配合硝化劑。 有机化合物经硝化后颜色会加重,如果引入多个硝基,其氧化功能会非常强,因此成为爆炸性物质。如黄色炸药TNT就是甲苯经硝化生成的三硝基甲苯;苯经硝化制得产品为硝基苯,是制造染料的原料;甲烷经气相硝化得到硝基甲烷,是一种火箭燃料;纤维经硝化形成一种透明塑料-赛璐珞,最早用来制造电影胶片,后来因为极其易燃,经常引起电影院火灾,已经被淘汰。.

查看 芳香性和硝化反应

硫醚

硫醚是有机硫化合物的一种,通式为R1-S-R2,其中R是有机基团。与其他含硫化合物类似,挥发性的硫醚大多具有腐烂的气味。 硫醚的结构类似于醚,只是硫原子替换了氧;性质上,二者由于同为氧族元素的关系,也有很多共同点。硫醚的结构出现在生物分子蛋氨酸和辅酶生物素中。.

查看 芳香性和硫醚

硫醇

硫醇(Thiol)是包含巯基官能团(-SH)的一类非芳香化合物,是一类有机硫化合物。可以看成醇中的氧原子被硫原子替换。.

查看 芳香性和硫醇

硫酰氯

硫酰氯是硫酸的两个-OH基团被氯替代后形成的化合物,分子式为SO2Cl2,为无色有强烈刺鼻气味的液体,在潮湿空气中发烟。它用作有机化学中的氯化试剂,可以将烷烃、烯烃、炔烃及芳香化合物的C-H键转化为C-Cl键,将醇转化为氯代烃。反应由偶氮二异丁腈引发,是自由基机理,称为氯磺化反应。硫酰氯也用于药物和染料的制取。 硫的另一个常见卤氧化物为亚硫酰氯,也称氯化亚砜,分子式为SOCl2。.

查看 芳香性和硫酰氯

碳硼烷

碳硼烷是由硼和碳形成的原子簇化合物。如同硼烷一般,碳硼烷的分子結構也是多面體,並依據構造同樣分類為closo-(闭合式)、nido-(缺少一個頂點)、arachno-(缺少兩個頂點)、hypho-(缺少三個頂點)等等。.

查看 芳香性和碳硼烷

碳负离子

碳负离子(Carbanion),又叫碳陰離子,指的是含有一个连有三个基团,并且带有一对孤对电子的碳。碳负离子带有一个孤立负电荷,通常是三角椎體构型,其中孤对电子占一个sp3混成轨道。形式上,碳陰離子是含碳酸的共軛鹼: 上式的B表示鹼。而碳陰離子在有機反應中扮演中間物的角色。.

查看 芳香性和碳负离子

碳-氧键

碳-氧键是指碳原子和氧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这是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中最常见的化学键之一。氧原子具有6个价电子,倾向于与碳原子共用两个电子形成化学键,剩下的四个非键电子形成两对孤对电子。最简单的含碳-氧键化合物是醇,它们可以看作水的有机衍生物。 碳-氧键是强极性键,电子云明显偏向氧(电负性:碳2.55,氧3.44)。石蜡族的碳–氧键键长平均在143皮米左右,比碳-氮键或碳-碳键都要短。羧酸中单键键长更短(136pm),其中因为共轭效应的存在而具有部分双键的性质。环氧化合物中键长更长(147pm),因为角张力的存在使得电子云不能很好地重叠。碳–氧键的键能也比碳-氮键或碳–碳键大。例如,298K时,甲醇中C-O键键能为91 kcal/mol,甲胺中C-N键键能为87 kcal/mol,而乙烷中C-C键键能为87 kcal/mol。 含有端基碳氧双键官能团的化合物统称为羰基化合物,包括醛、酮、羧酸、羧酸衍生物等等。分子内部的碳氧双键存在于带正电的𨦡盐离子中,但它们多以反应中间体的形式存在。在呋喃及其衍生物中,氧原子的孤对电子参与了p-π共轭,因此呋喃是芳香性的。羰基化合物中碳氧双键的键长约为123 pm。而酰卤中的碳氧双键具有部分三键的性质,因此键长只有 117 pm。常规的碳氧三键只在一氧化碳分子中存在,其中键长很短(112.8 pm)、键能很大。这样的三键键能很大,甚至比氮氮三键的键能还高。氧也可以形成三价的化合物,例如氟硼酸三甲基𨦡。.

查看 芳香性和碳-氧键

碳正离子

碳正離子,又稱作碳陽離子,是一個帶有正電的碳原子,其中最簡單的形式為甲基碳正離子CH3+,跟乙基碳陽離子C2H5+。有些碳正離子基會帶有兩個或更多的正電,正電可能會在同一個或是不同的碳上,如乙烯雙陽離子基C2H42+。 直到1970年代早期,碳陽離子都被視為碳離子。在近代的化學中,帶正電的碳原子就視作一個碳陽離子。根據碳原子的價數可以分成兩大類:三價的碳離子(質子化的碳烯),或五到六價的碳離子(質子化的烷類),而命名法為G.A.Olah所發表,碳正離子能藉由分散或离域正電荷來達到穩定。.

查看 芳香性和碳正离子

碳氧化物

碳氧化物是指只由碳与氧组成的化合物。 最简单常见的碳氧化物包括一氧化碳(CO)和二氧化碳(CO2)。除了这两种为人熟知的无机物,碳与氧其实还能构成许多稳定或不稳定的碳氧化物,但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接触到其他碳氧化物(例如二氧化三碳(C3O2)等)。 教科书一般只介绍以上列出的前三种碳氧化物,极少有介绍第四种的。但事实上,已有数十种碳氧化物被人们发现,之中大部分是在20世纪60年代人工合成的。这些碳氧化物有的在室温下是稳定的,有的却即使在超低温环境中也会迅速分解为较简单的其他碳氧化物。一部分寿命极短的亚稳态碳氧化物是作为化学反应的中间体出现而被观测到的,这类碳氧化物的化学性质十分活跃,以至于常常只能在气相中或基质隔离下短暂存在。 新碳氧化物的合成量至今仍有不断上升的趋势。氧化石墨烯以及具有可变结构的稳定碳氧化物聚合物的发现说明在这个领域还有许多未知等待人们探索。.

查看 芳香性和碳氧化物

糞臭素

-- 糞臭素即3-甲基吲哚,為一種具有中等毒性的白色結晶有機化合物,是吲哚的一種衍生物。在自然界中,存在於哺乳動物的糞便(為色氨酸在消化系統中的產物)、甜菜與煤焦油中,具有強烈的糞便氣味。在低濃度下,糞臭素具有花香味,並存在於許多花朵與精油中,如橙花、茉莉與印度棗(''Ziziphus mauritiana)'',因此被用於香水中的香精、定香劑以及食物香料等。其名稱來自於希臘文的skato-,意指「動物的糞便」。 實驗顯示,糞臭素會造成山羊、綿羊、大鼠與某些品種小鼠的肺水腫。其似乎會選擇性攻擊Clara細胞,亦即肺中細胞色素P450酵素主要的集中處。這些酵素會將糞臭素轉換為反應性中間體3-亞甲基假吲哚,此產物與蛋白質形成加合物而傷害細胞。 糞臭素通常是白色結晶或細粉狀固體,但久置後會轉為棕色。可溶解於醇與苯中,在亚鐵氰化鉀(K4Fe(CN)6·3H2O)與硫酸的溶液中呈紫色。糞臭素具有雙環結構,其中一個環是吡咯,並具有芳香性,因為分子結構連續(所有環中的原子為sp2雜化)、平面並遵守4n+2規則(含10個π電子)。可由赫爾曼·埃米爾·費歇爾所發展的費歇爾吲哚合成來製造。 其為吸引許多種類雄性蘭花蜂的物質之一,這些蜂類蒐集此化合物以合成費洛蒙;因此時常被用於吸引並捕捉這種蜂類作研究的誘餌。 在一份1994年五家香菸大廠的報告中,糞臭素被列為599種香菸添加物之一,作為香料使用。.

查看 芳香性和糞臭素

糠醛

糠醛(呋喃甲醛,英文:furfural)是一種工業用化學製品,可由各種農副產品中萃取,包括玉米穗軸、燕麥與小麥的麥麩和鋸木屑。furfural這個字取自於拉丁字的furfur,意思是麥麩,因為這是糠醛取得的來源。 糠醛是一種芳香族的醛,其環狀結構如右圖所示。其化學式為C5H4O2。純糠醛是有杏仁味的無色的油狀液體,暴露於空氣中會快速變成黃色。.

查看 芳香性和糠醛

紅鋁

紅鋁(二氢双(2-甲氧基乙氧基)铝酸钠,商品名稱為Red-Al)是一種化學式為NaAlH2(OC2H4OCH3)2的有機化合物,是無色的固體,此化合物大部份都是製備成甲苯溶液,作為有機合成的試劑。此化合物的酸根中心為一個鋁原子,以四面體的構形連結二個氫原子和二個和由乙二醇單甲醚衍生的醇基。 紅鋁是一種強力的氫化物還原劑,可以將羧酸酸酐及內酯還原成二元醇,也可將酰胺、腈或是亚胺及大部份含氮的有機化合物還原成對應的胺。Melinda Gugelchuk, Luiz F.

查看 芳香性和紅鋁

红外光谱学相关表

在此范围的吸收不仅只用于有机分子的键。红外光谱在分析无机化合物(如金属配合物)同样有效。 category:红外光谱法 Category:化學列表.

查看 芳香性和红外光谱学相关表

维克托·梅耶

维克托·梅耶(Viktor Meyer,),德国化学家,曾在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领域内作过重大贡献,他因发明测量蒸气密度的仪器——维克托·梅耶仪和发现一种杂环化合物——噻吩而出名。在他的一些出版物中,他有时也称呼自己为“Victor Meyer”。.

查看 芳香性和维克托·梅耶

维蒂希反应

维蒂希反应(Wittig反应)是醛或酮与三苯基磷鎓內鹽(维蒂希试剂)作用生成烯烃和三苯基氧膦的一类有机化学反应,以发明人德国化学家格奥尔格·维蒂希的姓氏命名。 格奥尔格·维蒂希在1954年发现该反应,并因此获得1979年诺贝尔化学奖。 维蒂希反应在烯烃合成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维蒂希反应的反应物一般是醛/酮和单取代的磷鎓內鹽。使用活泼叶立德时所得产物一般都是Z型的,或Z/E异构体比例相当;而使用比较稳定的叶立德时,或在Schlosser改进的条件下,产物则以E型为主。.

查看 芳香性和维蒂希反应

羧酸

酸(Carboxylic acid),有機酸的一種,是帶有羧基的有機化合物,通式是R-COOH。羧基的化學式為-C(.

查看 芳香性和羧酸

真菌修復

真菌修復(Mycoremediation)是一個由美國真菌學家保羅·史塔曼茲創立的新詞,是生物修復的一種,意指以真菌來降解環境中的汙染物。真菌可分泌酵素到環境中,將許多有機汙染物分解成小分子。有些真菌同時還是,可吸收環境中的重金屬離子並儲存在子實體中,有移除環境中的汙染物與重金屬的功效。.

查看 芳香性和真菌修復

炔烃

(alkyne)是一类有机化合物,属于不饱和烃。其官能团为碳-碳三键(-C≡C-)。通式CnH2n-2,其中n為非1正整數。简单的炔烃化合物有乙炔(),丙炔()等。炔烃也被叫做电石气,电石气通常也被用来特指炔烃中最简单的乙炔。 炔字是新造字,左边的火取自“碳”字,表示可以燃烧;右边的夬取自“缺”字,表示氢原子数和化合价比烯烃更加缺少,意味着炔是烷(完整)和烯(稀少)的不饱和衍生物。「炔」的讀音同「缺」。.

查看 芳香性和炔烃

瓦格纳-约雷格反应

格纳-约雷格反应(Wagner-Jauregg reaction)是两分子顺丁烯二酸酐与1,1-二芳基乙烯发生狄尔斯–阿尔德反应,一个芳基的芳香性被破坏(另一个芳基的活化作用),形成的双加合物在脱氢试剂作用下芳构化为1-芳基萘。经过瓦格纳-约雷格反应,由1-苯基-1-萘基乙烯可得到1,1-联二萘。此反应以化学家西奥多·瓦格纳-约雷格(Theodor Wagner-Jauregg)的名字命名。 下图是瓦格纳-约雷格反应的例子之一:其中,硫单质被作为高温下的芳构化试剂,而氢氧化钡和铜则作为脱羧试剂:.

查看 芳香性和瓦格纳-约雷格反应

瓦拉赫重排反应

拉赫重排反应 (Wallach rearrangement)以德国化学家奥托·瓦拉赫的名字命名。 芳香氧化偶氮化物在(60~100%)硫酸作用下,重排为对位为酚羟基取代的芳香偶氮化合物。.

查看 芳香性和瓦拉赫重排反应

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biochemistry,也作 biological chemistry),顾名思义是研究生物体中的化学进程的一门学科,常常被简称为生化。它主要用于研究细胞内各组分,如蛋白质、糖类、脂类、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而对于化学生物学来说,则着重于利用化学合成中的方法来解答生物化学所发现的相关问题。 虽然存在着大量不同的生物分子,但实际上有很多大的复合物分子(称为“聚合物”)是由相似的亚基(称为“单体”)结合在一起形成的。每一类生物聚合物分子都有自己的一套亚基类型。例如,蛋白质是由20种氨基酸所组成,而脱氧核糖核酸(DNA)由4种核苷酸构成。生物化学研究集中于重要生物分子的化学性质,特别着重于酶促反应的化学机理。 在生物化学研究中,对细胞代谢和内分泌系统的研究进行得相当深入。生物化学的其他研究领域包括遗传密码(DNA和RNA)、 蛋白质生物合成、跨膜运输(membrane transport)以及细胞信号转导。.

查看 芳香性和生物化学

甲苯

苯(Toluène,德语: Toluol,Toluene,IUPAC:Methylbenzene,分子式:),是一种无色,带特殊芳香味的易挥发液体。甲苯是芳香族碳氫化合物的一员,它的很多性质与苯很相像,在现今实际应用中常常替代有相当毒性的苯作为有机溶剂使用,还是一种常用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制造噴漆、炸药、农药、苯甲酸、染料、合成树脂及涤纶等。同时它也是汽油的组分之一。.

查看 芳香性和甲苯

白屈氨酸

白屈氨酸(Chelidamic acid,又名白屈菜氨酸)是一种分子式为C7H5NO5的杂环氨基酸,分子中含有一个吡啶环。.

查看 芳香性和白屈氨酸

芳香味化合物

芳香味化合物(英語:Aroma compound),同時也被稱為氣味分子,芳香,香味,或香氣,是具有味道或氣味的化學化合物。當一個化學化合物有足夠的揮發性,就會被送至鼻子上部的嗅覺系統。代表這個化學化合物是具有味道或氣味的。 通常符合以上特徵的分子,分子量會小於三百。flavors會影響嗅覺以及味覺,而fragrances只會影響嗅覺。Flavors偏向自然發生,而fragrances則是傾向合成的方式產生。Karl-Georg Fahlbusch, Franz-Josef Hammerschmidt, Johannes Panten, Wilhelm Pickenhagen, Dietmar Schatkowski,, Kurt Bauer, Dorothea Garbe and Horst Surburg "Flavors and Fragrances" Ullmann's Encyclopedia of Industrial Chemistry, 2003, Wiley-VCH.

查看 芳香性和芳香味化合物

芳香烃

芳香烃(aromatic hydrocarbons,简称芳烃)為苯及其衍生物的總稱,乃指分子结构中含有一个或者多个苯环的烃类化合物。名稱來源由於有機化學發展初期,這一類化合物幾乎都在揮發性、有香味的物質中發現,例如:從安息香膠中取得安息香酸,自苦杏仁油取得苯甲醛等。但後來許多性質應屬芳香族的化合物,卻沒有擁有香味,因此現今芳香烴,意指的只是這些含有苯環的化合物。其中最简单和最重要的芳香烃是苯及其同系物甲苯、二甲苯、乙苯等。在芳香族中,一些芳香環中並不完全是苯的結構,而是其中的碳原子,會被氮、氧、硫等元素取代,我們稱之為雜環,例如:像是呋喃的五元環中,包括一個氧原子,吡咯中含有一個氮原子,噻吩含有一個硫原子等。 而芳烃可分为:.

查看 芳香性和芳香烃

芳香胺

芳香胺(Aromatic amine)是指具有一个芳香性取代基的胺——即-NH2、-NH-或含氮基团连接到一个芳香烃上,芳香烃的结构中通常含有一个或多个苯环。苯胺是这类化合物最简单的实例。 当芳香胺被质子化时,相对于他们的非芳香性结构类似物来说,其酸度系数通常较低(酸性更强)。这是因为氮原子上的孤对电子的电子云有部分离开原位转移到苯环上,因此接受质子的能力较弱。.

查看 芳香性和芳香胺

芳香族亲核取代反应

芳香族亲核取代反应(Nucleophilic Aromatic Substitution reaction,SNAr)是親核取代反應的一类,發生在芳香環上。當中一個親核體取代了一個好的離去基团,例如在芳香環上的鹵代烃。現有六種芳香環的親核取代反應機理。.

查看 芳香性和芳香族亲核取代反应

芳香族氨基酸

芳香族氨基酸(Aromatic amino acids)是包含芳香环的氨基酸。 例子有:.

查看 芳香性和芳香族氨基酸

芴(ㄨˋ),是一个多环芳烃,分子式为C13H10。白色片状晶体,不纯时有荧光,有类似于萘的特征性芳香气味。存在于汽车废气、玉米须以及煤焦油的高沸点组分中。可燃。难溶于水,可溶于苯、二硫化碳、乙醇和乙醚。 芴可由工业合成得到,用作阴丹士林染料、塑料、杀虫剂的前体。由它可以合成9-芴酮、9-芴甲醇和三硝基芴酮(用于静电复印)等化学品。聚芴可用作有机发光二极管中的发光体。 芴的9-位质子具有酸性,pKa为22.6(DMSO),可以被碱(如氢氧化钠)脱去生成橙黄色具芳香性的阴离子。该阴离子可以作为亲核试剂,与亲电试剂在9-位发生取代反应。 芴的衍生物氯甲酸-9-芴基甲酯(Fmoc-Cl)用于在多肽合成中给氨基上芴甲氧羰基保护基。.

查看 芳香性和芴

莫耳吸光度

莫耳消光係數,又稱莫耳吸光係數,是衡量化學物種吸收特定波長光強度的度量單位。此為物質的固有性質。根據比尔-朗伯定律,A.

查看 芳香性和莫耳吸光度

莫比乌斯芳香性

在有机化学中,莫比乌斯芳香性是一类被认为存在于许多有机分子中的特殊的芳香性。用分子轨道理论来研究这些化合物发现共同点是其中分子轨道的单环阵列中有一些轨道的重叠有相位差,这与休克尔体系的芳香性特征恰好相反。这些轨道的立体构型让人想起了莫比乌斯带,这种芳香性因此得名。这类化合物中最小的应该是反式苯(trans-benzene)。1964年,埃德加·埃尔布罗内运用休克尔法研究得出了莫比乌斯体系。但第一种化合物是由赖纳·赫格斯的团队于2003年所合成的。 莫比乌斯体系也存在于过渡态中。决定一个过渡态是莫比乌斯体系还是休克尔体系的方法是有4n或4n+2个电子的反应是允许还是禁阻的。这种方法使用了休克尔–莫比乌斯理论。"On Molecular Orbital Correlation Diagrams, the Occurrence of Möbius Systems in Cyclization Reactions, and Factors Controlling Ground and Excited State Reactions.

查看 芳香性和莫比乌斯芳香性

聚醚醚酮

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为线性芳香族高分子化合物,构成单位为氧-对亚苯基-羰-对亚苯基,为半结晶性,热塑性塑料。.

查看 芳香性和聚醚醚酮

聚酰胺

聚酰胺(Polyamide,PA)是由含有羧基和氨基的單體通過醯胺鍵聚合成的高分子。他們可能是自然生成,例如羊毛,絲等等的各種蛋白質,也可能是人工通過逐步聚合或固相聚合,例子是尼龍,芳香聚酰胺和鈉聚(天冬氨酸)。由於其極端的耐用性和強度,人工聚酰胺聚合物通常用於紡織品,汽車零件,地毯,運動裝,食物包裝,眼鏡架,鏡片,飛機,自行車輪胎,護甲,防護手套,防火衣,防火頭盔等用途。.

查看 芳香性和聚酰胺

聯杯烯

聯杯烯(Bicalicene)的分子式为C16H8。聯杯烯具有两个环丙烯环和两个环戊二烯环。整體的共軛體系包含16個π電子,理論上應為反芳香性。但反-聯杯烯的共振式可以出現帶正電的三元環和帶負電的五元環,各自符合休克爾規則,因而具有芳香性。而顺-聯杯烯同樣的共振式中相同電荷的環處於同側,是不穩定的,因此不具有芳香性,是不穩定的反芳香性化合物。.

查看 芳香性和聯杯烯

联苄

联苄(1,2-二苯基乙烷)是一种芳香化合物,似乎也可稱為聯甲苯,可以看作乙烷中两个碳上各有一个氢原子被苯基取代的产物。.

查看 芳香性和联苄

荜澄茄

荜澄茄Piper cubeba,又名尾胡椒,是胡椒属的一种植物,被栽培以获取其果实与精油。它主要生长于爪哇岛与苏门答腊岛地区,因此有时也被叫做爪哇胡椒。其果实在成熟之前被采集,并被仔细地加以干燥处理。荜澄茄的贸易由其干燥的浆果组成,乾漿果在外观上类似于黑胡椒,但比黑胡椒多了梗柄——即“尾胡椒”的“尾巴”。在干燥过程中,果皮会产生褶皱,颜色也会从灰棕色变为黑色。其种子很硬,呈现白色并富含植物油。荜澄茄的气味被描述为一种让人愉快的香味。其味辛辣刺鼻,有些微苦味。 荜澄茄通过印度与阿拉伯人之间的贸易传向欧洲。古法语中的quibibes一词来自于阿拉伯语中起源未明的kababah(كبابة),英文名称cubeb则来自古法语。荜澄茄首先以阿拉伯名字出现在炼金术著作中。在约翰·帕金森的著作《Theatrum Botanicum》中,他提到葡萄牙国王在1640年前后下令禁止销售荜澄茄,以促进黑胡椒的贸易。在19世纪的欧洲,荜澄茄贸易曾因其医学用途而经历了一段短暂的复兴,但是此后它在欧洲市场几乎消失。在西方,它仍然被用作琴酒与香烟的香味剂;在印度尼西亚与非洲则被用作食物的佐料。 File:Piper cubeba muda.jpg|植株 File:Piper cubeba 003.jpg|果 File:Cubeb.JPG|乾燥果.

查看 芳香性和荜澄茄

草甘膦

草甘膦(Glyphosate;N-(phosphonomethyl)glycine),其商品名稱為年年春(Roundup)、農達、好過春、家家春、治草春、日產春、好伯春、草甘磷等,是一种廣效型的有机磷除草剂。它是一种非选择性内吸传导型茎叶处理除草剂,它是一種有機磷化合物,具體為膦酸酯。它用來殺死雜草,尤其是與作物競爭的一年生闊葉雜草。由孟山都公司的化學家約翰·弗朗茨在1970年發現,其專利於2000年到期。 農民很快接受草甘膦,特別是在孟山都推出了抗草甘膦(抗草甘膦大豆,Roundup Ready soybean, PRS)轉基因作物(黃豆、棉花、油菜及玉米),使農民能夠殺死雜草而不會殺死他們的莊稼。 草甘膦使用时一般将其制成异丙胺盐或钠盐。草甘膦除草性能优异,极易通過葉面少量通過根吸收,並運送到植物生長點。它抑制植物酶參與合成的三個芳香氨基酸:酪氨酸,色氨酸和苯丙氨酸。因此,它僅在活躍生長的植物有效,而不是有效地作為芽前除草劑。对一年生及多年生杂草都有很高的活性。 透過基因改造,可使作物能耐草甘膦。2007年草甘膦是美國的農業領域最常用的除草劑,也是大多數家園、花園、政府、工業和商業使用的第二位。2010年在美國有93%的大豆耕地,相當大比例的玉米及棉花,種植的都是抗草甘膦種子,而阿根廷及巴西的比例更高。到了2016年出現了草甘膦除草劑應用頻率100倍增長,部分原因是應對前所未見的全球出現和蔓延的抗草甘膦雜草。 2013年德國聯邦風險評估研究所的毒理學回顧發現,對於相關的草甘膦配製劑和多種癌症的風險,包括非何傑金氏淋巴瘤(NHL)。「可用的數據是矛盾的,遠遠不具說服力」。2015年3月,世界衛生組織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根據流行病學研究,動物實驗,以及體外研究,歸類草甘膦「可能人類致癌物」(2A類)。2015年11月,歐洲食品安全局公佈了草甘膦的最新評估報告,得出的結論是「物質不可能具有遺傳毒性(即損害DNA)或構成對人類致癌的威脅」。.

查看 芳香性和草甘膦

非芳香性

非芳香性(英文:nonaromaticity)是指环状多烯的稳定性与开链多烯相近。环辛四烯具有典型的非芳香性,它有4n个π电子,但不是反芳香性的。因为其中的碳原子不在同一平面内,π电子不能离域。.

查看 芳香性和非芳香性

食物搭配學

食物搭配學(foodpairing)是一門新興研究,利用食物的關鍵氣味分子尋找可搭配的食物。並非傳統烹飪學中的飲食搭配(如葡萄酒搭配),也不是指常見於中國農民曆的飲食相生相剋觀念。 其理論是具有相同氣味成分的食物可搭配在一起而產生好風味。原因是食物的滋味中75%-95%是由鼻子所接受到食物的揮發性芳香化合物產生的,剩下的5%-25%才是來自食物的口感與味道。 故可利用分析化學工具分析不同食物之間共有的關鍵氣味化學成分,藉以尋找傳統飲食文化中的菜餚所不曾有過的美味食物組合。因此,食物搭配學根據食物共有的氣味分子,提供可能相配的食物組合,作為廚師、老饕、家庭烹飪、以及食物技師設計新食譜的參考。這可帶來不受文化飲食傳統所限制的創意料理,例如在甜點中加入蝦夷蔥、白巧克力加魚子醬、巧克力加白花椰菜、或草莓加豌豆。看似違和卻美味的食物搭配,皆因這些組合的食物之間具有相同的關鍵氣味成分。 然而,食物搭配學的原理仍有科學爭議。.

查看 芳香性和食物搭配學

马塞兰·贝特洛

埃尔·欧仁·马赛兰·贝特洛(Pieltte Engene Marcellin Berthelot,),法国著名化学家,研究过脂肪和糖的性质,合成出多种有机物。他对化学反应热效应的研究推动了物理化学的发展,还是爆炸机理和爆炸波研究的先驱者。他发现了微生物的固氮作用,并且書写了大量的化学史专著。贝特洛还积极参与政治和社会活动,担任过法国教育与艺术部长(1885-1886)和外交部长(1895-1896)。.

查看 芳香性和马塞兰·贝特洛

高分子材料

分子材料是由相对分子质量较高的化合物构成的材料。我们接触的很多天然材料通常是高分子材料组成的,如天然橡胶、棉花、人体器官等。人工合成的化学纤维、塑料和橡胶等也是如此。一般称在生活中大量采用的,已经形成工业化生产规模的高分子为通用高分子材料,称具有特殊用途与功能的为功能高分子。.

查看 芳香性和高分子材料

费歇尔吲哚合成反应

费歇尔吲哚合成(Fischer吲哚合成)是一个常用的合成吲哚环系的方法,由赫尔曼·埃米尔·费歇尔在1883年发现。反应是用苯肼与醛、酮在酸催化下加热重排消除一分子氨,得到2-或3-取代的吲哚。目前治疗偏头痛的曲坦类药物中有很多就是通过这个反应制取的。反应的综述有:。 盐酸、硫酸、多聚磷酸、对甲苯磺酸等质子酸及氯化锌、氯化铁、氯化铝、三氟化硼等路易斯酸是反应最常用的酸催化剂。若要制取没有取代的吲哚,可以用丙酮酸作酮,发生环化后生成2-吲哚甲酸,再经脱羧即可。.

查看 芳香性和费歇尔吲哚合成反应

麥克鷄塊

麥樂雞(Chicken McNuggets)是國際速食連鎖餐飲企業麥當勞於1983年在各家國際加盟餐廳所推出的菜色,是將鸡肉經過加工並攪拌成肉漿後再加入麵包粉、之後加以油炸而成的雞塊產品,大致來講6塊麥克雞塊大約有250千卡的热量。直至今日,麥克雞塊都是麥當勞食品中流行產品之一。.

查看 芳香性和麥克鷄塊

黃皮屬

黃皮屬(学名:Clausena),是芸香科下的一個屬,全球約有30種 ,分佈於東半球熱帶及亞熱帶地區,中國國內約有10種及2變種,其中一種為引種栽培,分佈於長江以南各地,當中以廣東、廣西及雲南種類最多;台灣有2種。本屬能供藥用者約有5種及1變種;部份品種果實能供作水果食用,其果肉偏酸或味甜,因含芳香族化合物服食過多能引致麻舌感。本屬的模式種為假黄皮(Clausena excavata)。本屬染色體基數為X.

查看 芳香性和黃皮屬

达夫反应

Duff反应(Duff reaction,达夫反应),又称“六亚甲基四胺甲酰化反应” 用六亚甲基四胺(乌洛托品)对芳香族化合物进行甲酰化。 此反应为亲电芳香取代,其中亲电试剂为乌洛托品衍生出的亚胺离子 CH2+NR2。 一碳的甲酰基来源于六亚甲基四胺中甲醛单位的亚甲基。 反应最初产物为另一亚胺离子,经水解得到芳醛。 反应需要在芳环上有强活化基,如酚羟基。 醛基进入酚羟基的邻位或对位(如果邻位已有取代基)。 反应产率较低,但操作简便,产物也较纯净。 例如用此反应合成3,5-二叔丁基水杨醛: 以及合成丁香醛:.

查看 芳香性和达夫反应

连苯三酚

连苯三酚(Pyrogallol,又稱鄰苯三酚、焦棓酚、焦棓酸或焦酚),是芳香族化合物之一。它是很強的還原劑。第一個做出它的人是卡爾·威廉·舍勒,1786年他加熱沒食子酸而得。 连苯三酚在鹼性溶液內會吸收水份,由無色轉成紫色。它亦可以吸收氧氣。 它的用途包括攝影底片的顯影劑、染髮、染色、在氣體分析和實驗中吸收氧氣、殺菌劑。 Category:连苯三酚 Category:苯三醇 Category:照相药品.

查看 芳香性和连苯三酚

过氧酸

过氧酸(peroxy acid),简称过酸,是分子中含有过氧基 -O-O- 的酸类。可以分为无机过氧酸和有机过氧酸两类。.

查看 芳香性和过氧酸

蜘蛛絲

蜘蛛絲是由蜘蛛所分泌抽出的纖維,其主要成份是蛋白質。蜘蛛利用牠們所生產的蜘蛛絲建造蜘蛛網以捕捉獵物,或建構巢穴或卵囊作為蜘蛛或子代的保謢場所。蜘蛛也可以利用自己的蜘蛛絲將自己懸吊著,以保護自己。 大多數的蜘蛛並不只有一種蜘蛛絲。蜘蛛腹部具有多種腺體專門分泌絲蛋白,通稱為絲腺。不同之絲腺會分泌不同的蛋白質,經由各自的通道,最末於絲疣將絲蛋白拉出而成為蜘蛛絲。絲蛋白在蜘蛛體內為液態,但經由絲疣開口時,由於壓力的作用,絲蛋白分子會重新排列而成為固態之絲蛋白。 許多蜘蛛幼體會利用蜘蛛絲作為飛翔的工具以進行遷徙。牠們將蜘蛛絲噴向空中,藉由風力將自己帶離原地。雖然這種遷徙方式的距離大多數公尺之遠,但極可能是蜘蛛遷徙至不同島嶼的方式。許多水手曾指出當他們在海中航行時可以在風帆上捉到蜘蛛。 在某些情況下,蜘蛛可能將蜘蛛絲當作食物。大多數的結網蜘蛛會在蜘蛛網不堪使用時以攝入蜘蛛絲的方式回收蜘蛛網。姬蛛科(Theridiidae)中有多種寄居於其它結網蜘蛛之物種,平時會偷竊宿主蜘蛛網上的獵物,或是直接攝入宿主的蜘蛛網上的蜘蛛絲作為食物。 人類已知如何以人工的方式從蜘蛛身上抽取蜘蛛絲。此動作乃將蜘蛛上下顛倒並固定其身體及步足,再利用鑷子等細物從絲疣附近拉出蜘蛛絲。若需要抽出大量的蜘蛛絲,可利用馬達等機械代替雙手以持續拉絲。.

查看 芳香性和蜘蛛絲

茂基

茂基(cyclopentadienyl)為一化學名詞,常用來表示分子式為C5H5−的环状離子,簡稱Cp−。 茂基是環戊二烯去質子後的產物。茂基有五個碳,形成一個平面五邊形的環,每一個碳都連接一個氫原子。茂基離子具有芳香性,碳原子之間的鍵長均等長。 茂基和金屬生成的茂基配合物及茂金屬是有機金屬化學常見的化合物之一,例如二茂鐵。.

查看 芳香性和茂基

茂金属

茂金属是一类有机金属化合物,典型的是由两个环戊二烯阴离子(茂基,简写为Cp,即C5H5-)和二价氧化态金属中心连接而成,通式为(C5H5)2M。与茂金属密切相关的为茂金属衍生物,如二氯二茂钛、二氯二茂钒等。某些茂金属及其衍生物表现出催化剂的性质,尽管在工业生产中很少用到。如+相关的第四族元素阳离子茂衍生物,可以催化烯烃聚合。茂金属属于夹心型配合物中的一类。 右侧的茂金属结构示意图中,两个五边形表示两个环戊二烯离子,五边形中的圆圈表示这个结构稳定且具有芳香性。图中所示的构象为交错式构象。.

查看 芳香性和茂金属

胡椒醛

胡椒醛是一種常用於香水及食品中香料的有机化合物化合物添加劑Karl-Georg Fahlbusch, Franz-Josef Hammerschmidt, Johannes Panten, Wilhelm Pickenhagen, Dietmar Schatkowski, Kurt Bauer, Dorothea Garbe and Horst Surburg "Flavors and Fragrances" in Ullmann's Encyclopedia of Industrial Chemistry, Wiley-VCH, Weinheim, 2003.

查看 芳香性和胡椒醛

胰凝乳蛋白酶

胰凝乳蛋白酶(Chymotrypsin,bovine γ,,),也叫糜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是一種能够分解蛋白质的消化性酶,活性基团为丝氨酸,故属于丝氨酸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在酪氨酸、色氨酸和苯丙氨酸(都是芳香族胺基酸)的羧基處切断肽键,从而裂解蛋白质。如果反应有足夠的時間,胰凝乳蛋白酶也可以水解是以亮氨酸為主的羧基端肽键。.

查看 芳香性和胰凝乳蛋白酶

胺(英語:amine)是氨分子(NH3)中的氢被烃基取代后形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氨基(-NH2、-NHR、-NR2)是胺的官能团。 如果氮原子连着羰基(C.

查看 芳香性和胺

闪烁体探测器

闪烁体探测器(Scintillation Detector)是利用电离辐射在某些物质中产生的闪光来进行探测的,也是目前应用最多、最广泛的电离辐射探测器之一。辐射引起物质发光的现象很早就被人们所关注和利用:早在1903年,威廉·克鲁克斯就发明了由硫化锌荧光材料制成的闪烁镜并用其观察镭衰变放出的辐射;卢瑟福在其著名的卢瑟福散射实验中也曾使用硫化锌荧光屏观测α粒子。不过,由于传统荧光材料在使用上很不方便,闪烁探测器一直没有大的进展。1947年Coltman和Marshall成功利用光电倍增管测量了辐射在闪烁体内产生的微弱荧光光子,这标志着现代闪烁体探测器的发端。之后随着光电倍增管等微光探测器件的应用和相关技术的进步,闪烁体探测器得到了非常迅速的发展,各种新型闪烁体材料层出不穷。由于具有探测效率高、分辨时间短、使用方便、适用性广等特点,闪烁体探测器在某些方面的应用已超过气体探测器,并为γ射线谱学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可能。.

查看 芳香性和闪烁体探测器

钯碳催化剂

钯碳(Palladium on carbon,Pd/C)催化剂是一种用于有机合成中的催化氢化的催化剂。CAS号7440-05-3。一般为黑色粉末或是含有0.5%~30%钯的小球,不溶于所有的有机溶剂和酸性溶液。 钯碳能够催化氢化烯、炔、酮、腈、亚胺、叠氮化物、硝基化合物、苯环以及杂环芳香化合物。也可用作Suzuki反应、Stille反应和其他相关反应中的钯(0)催化剂。.

查看 芳香性和钯碳催化剂

蒄(读音:guān,注音:ㄍㄨㄢ,Coronene),化学式,又名六苯并苯,晕苯,是一种周围由六个苯环稠合而成,结构高度对称的多环芳香烃。蒄在自然界中罕见。1955年首次在乌克兰境内的喀尔巴阡山脉发现了一种烃类矿物,其主要成分为蒄。另有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贝尼托县的煤层中发现1厘米厚的此矿物的薄层的报道。.

查看 芳香性和蒄

肟(oxime、)是一类具有通式R1R2C.

查看 芳香性和肟

邻苯二胺

邻苯二胺是一个芳香胺,分子式为C6H4(NH2)2。它是二苯胺的异构体之一,两个氨基处于苯环的邻位(1,2-),其他两个异构体是间苯二胺和对苯二胺。 邻苯二胺由邻硝基苯胺的硫化钠还原或催化氢化还原得到。它可与很多无机酸生成易溶于水的盐类。 邻苯二胺可与酮和醛缩合生成相应的席夫碱,合成取代苯并咪唑。喹喔啉二酮由邻苯二胺与草酸二甲酯缩合得到。 邻苯二胺也可作为螯合剂或制取螯合配体的前体。.

查看 芳香性和邻苯二胺

邻氨基苯甲酸

邻氨基苯甲酸又称氨茴酸、2-氨基苯甲酸,化学式:C7H7NO2,是一个氨基芳香羧酸,室温下为白色晶体粉末,用作医药、染料、香料和农药的中间体。 异构体为间氨基苯甲酸和对氨基苯甲酸。.

查看 芳香性和邻氨基苯甲酸

脱氧核糖核酸

--氧核醣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縮寫:DNA)又稱--氧核醣核酸,是一種生物大分子,可組成遺傳指令,引導生物發育與生命機能運作。主要功能是資訊儲存,可比喻為「藍圖」或「配方」。其中包含的指令,是建構細胞內其他的化合物,如蛋白質與核醣核酸所需。帶有蛋白質編碼的DNA片段稱為基因。其他的DNA序列,有些直接以本身構造發揮作用,有些則參與調控遺傳訊息的表現。 DNA是一種長鏈聚合物,組成單位稱為核苷酸,而糖類與磷酸藉由酯鍵相連,組成其長鏈骨架。每個糖單位都與四種鹼基裡的其中一種相接,這些鹼基沿著DNA長鏈所排列而成的序列,可組成遺傳密碼,是蛋白質氨基酸序列合成的依據。讀取密碼的過程稱為轉錄,是根據DNA序列複製出一段稱為RNA的核酸分子。多數RNA帶有合成蛋白質的訊息,另有一些本身就擁有特殊功能,例如核糖體RNA、小核RNA與小干擾RNA。 在細胞內,DNA能組織成染色體結構,整組染色體則統稱為基因組。染色體在細胞分裂之前會先行複製,此過程稱為DNA複製。對真核生物,如動物、植物及真菌而言,染色體是存放於細胞核內;對於原核生物而言,如細菌,則是存放在細胞質中的拟核裡。染色體上的染色質蛋白,如組織蛋白,能夠將DNA組織並壓縮,以幫助DNA與其他蛋白質進行交互作用,進而調節基因的轉錄。.

查看 芳香性和脱氧核糖核酸

脂环族化合物

脂环族化合物是既属于脂肪族化合物,又为环状的有机化合物。它们含有一个或多个饱和或不饱和碳环,但环不具备芳香性。 简单的脂环族化合物包括:.

查看 芳香性和脂环族化合物

脂肪族化合物

有机化学中,碳氢化合物被划分为两类:脂肪族化合物和芳香族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指含有苯环或其它芳香环的化合物,而脂肪族化合物则与其相对。脂肪族化合物中,碳原子以直链、支链或环状排列,分别称为直链脂肪烃、支链脂肪烃及脂环烃。脂肪族化合物可以是烷烃、烯烃或炔烃。除氢之外,其它的原子也可存在,比如氧、氮、硫和氯。 最简单的脂肪族化合物是甲烷(CH4)。 大多数脂肪族化合物都可燃,有些可作为燃料,比如本生灯中的甲烷和电焊气中的乙炔。.

查看 芳香性和脂肪族化合物

醌是含有共轭环己二烯二酮或环己二烯二亚甲基结构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的总称。大部分的醌都是α,β-不饱和酮,且为非芳香、有颜色的化合物。 最简单的醌是苯醌,包括对苯醌(1,4-苯醌)和邻苯醌(1,2-苯醌)。常见的醌类化合物有: 对苯醌与氢醌(对苯二酚)可组成一个可逆的氧化还原半反應,25°C时的标准还原电势Eo为0.699V:碘化钾溶液可将对苯醌还原为氢醌,而硝酸银则可将氢醌氧化为对苯醌。 醌类化合物在自然界分布很广,茜素和维生素K即含有醌的结构。 四氯-1,4-苯醌和2,3-二氰基-5,6-二氯-1,4-苯醌(DDQ)是有机合成中常用的氧化剂。蒽醌染料也是现在重要的合成染料。.

查看 芳香性和醌

重疊 (化學)

重疊(英語:Stacking,又譯堆積)在超分子化學中是指芳香性分子的一類排列堆積形式。例如DNA中連續性鹼基的堆積系統,或是某些具有兩個非極性環的酵素,會以π軌域重疊的方式而堆積在一起。.

查看 芳香性和重疊 (化學)

重氮偶联反应

重氮偶联反应是芳香重氮鹽類和電荷密度高的芳香族化合物發生偶联反应生成偶氮化合物的反应。因為芳香重氮鹽類上帶正電的重氮基在芳香族化合物電荷密度夠大時可以被苯環上的電荷攻擊,行芳香族取代反應。.

查看 芳香性和重氮偶联反应

重氮化反应

重氮化,是芳胺与亚硝酸生成重氮盐的反应。反应中一般使用亚硝酸钠与过量无机酸作为亚硝酸供源。通式如下: 其中R为芳基。反应由 Peter Griess 在1858年发现。 反应中使用大大过量的HCl,常达3摩每摩胺,其中1摩用于产生ON-OH2+离子,1摩用于生成NOCl,另1摩则用于产生重氮盐酸盐R—N≡NCl。重氮化用于众多芳香族化合物(特别是重氮染料)的制取;产物重氮盐可经重氮偶联、水解(成酚)、脱重氮化、Schiemann反应、Sandmeyer反应、还原(成芳肼)及Gomberg-Bachmann反应等众多方法转化为其他化合物,在合成上有很多用途。.

查看 芳香性和重氮化反应

重氮盐

重氮盐有时也称“重氮化合物”, 是一类通式为R-N2+X−的有机化合物,R指有机基团(如烷基或芳基),X指任何阴离子,通常为卤素离子。 重氮盐是无色结晶固体,爆炸性很强,干燥情况下不稳定,一般不直接分离出来。它可溶于水呈中性,发生电离,水溶液具有很强的导电能力。重氮盐是合成染料时的重要中间体。.

查看 芳香性和重氮盐

自由基聚合反應

自由基聚合反應是利用連續加成自由基的一種聚合方法所形成的聚合物形式。自由基可以透過一些涉及不同引發劑分子的機制形成。根據這個形成,將基態自由基(非原子團)加上單體單元而不斷的成為聚合鏈。 自由基聚合反應是得到多種不同聚合物及複合材料的重要合成方法。這相對非特定性質的自由基化學作用使大多數通用型式可以聚合而成,且可使自由基鏈端和其他化合物或基質產生些微的反應。在2001年,美國生產的聚合物110億英鎊中有40億聚合物是透過自由基聚合反應所產生的。 自由基聚合反應是一種鏈增長聚合反應的一種,伴隨著陰離子加成聚合反應、陽離子加成聚合反應及協調的聚合反應。.

查看 芳香性和自由基聚合反應

金属键

金屬鍵是化學鍵中的一种,主要在金属中存在,一些原子簇化合物中也存在金属键。由離域電子及排列成晶格状的金屬離子之间的静电吸引力组合而成。由于电子的自由运动,金屬鍵没有固定的方向,因而是非极性鍵。 金屬鍵決定了金屬許多物理特性,如強度、可塑性、延展性、傳導熱量、导电性、和光澤。例如一般金属的熔点、沸点随金屬鍵的强度而升高。离子半径越小,金属键越强。 金屬之間的鍵結除了金屬鍵以外,也有其他的鍵結方式,甚至是純物質也不例外。例如元素態的鎵在固態及液態下有共價的原子對鍵結,這些原子對形成晶格,和其他的金屬仍以金屬鍵鍵結。另一個金屬-金屬共價鍵的例子是。.

查看 芳香性和金属键

金屬芳香性

金屬芳香性(Metal aromaticity)是將有机化合物中芳香性的概念延伸到金屬及金屬化合物。金屬芳香性最早是在鋁原子簇MAl4−(M表示鋰、鈉或是銅)中證實的。上述的陽離子是在氦氣下將铝/碳酸锂的混合物或是銅或鈉對鋁的合金,利用碳酸鋰製備,再由质谱法分離,之後用進行分析。化合物芳香性的證據是基於以下的考量。计算化学證實鋁原子簇是由四原子的Al42−平面,以及在頂點上的抗衡离子所組成。Al42−單元是完美的平面結構,不會受頂點上的影響,甚至於兩側都有抗衡离子,形成中性化合物M2Al4也是一様。除了其HOMO計算有了二個離域的pi系統,因此符合休克尔规则。而且移除頭四個價電子需要能量的實際值也和理論值符合。 D軌域芳香性(D-orbital aromaticity)出現在三原子的鎢離子W3O9-及鉬離子Mo3O9-原子簇中,原子簇是由有氧氣存在的條件下,在氦氣體流中雷射蒸發純金屬而得。原子簇中的三金屬中心是用氧原子來橋接,而每個金屬原子也有二個終端氧原子。光電子能譜的第一個信號對應移去離子中最低能量價電子,形成中性化合物M3O9所需的能量。這個能量和三氧化鎢或三氧化鉬的能量相當。光電子能譜能的信號很寬,表示陰離子和中性化合物的構象差很大,計算化學證實M3O9-及M3O92-陰離子是理想的六邊形,其金屬和金屬之間的鍵長等長。 上述的分子都只在氣態下存在,且濃度很低。有研究指出一個由钼酸钠(Na2MoO4.2H2O)和在水中生成的化合物也有金屬芳香性。X光散射技术顯示其中的鈉原子排列成類似於並五苯的六邊形簇。鈉-鈉鍵的鍵長特別的短(327pm,元素態的鈉原子之間距離為380),而且類似苯一様,其產生的環是平面的。在此化合物中,鈉原子呈現一個扭曲的八面体形分子构型,和鉬原子及水分子形成配位鍵。NICS aromaticity數值的計算證實了其實驗所得的結果。.

查看 芳香性和金屬芳香性

在有机化学中,酚类化合物(phenol)是一类通式为ArOH,结构为芳烃环上的氢被羟基(—OH)取代的一类芳香族化合物。酚类化合物中最简单的酚为苯酚(,亦稱石炭酸)。 虽然结构与醇类似,但酚的性质相对独特而与醇不属同类化合物,这主要因为酚羟基连接于不饱和碳原子上。由于酚类的芳香环紧密的与羟基氧原子结合,而相对使羟基的氧原子与氢原子之间的化学键不是那么牢固,因此酚比起醇类化合物具有更强的酸性。酚上的羟基酸性通常间于脂肪醇与羧酸之间(它们的pKa通常在10-12之间)。 当酚类化合物的羟基失去一个质子(H+),就会形成相应的负离子形态的酚负离子或称为芳基氧负离子,而相应形成的盐称为酚盐或芳基氧盐。 酚化合物还允许一个芳香环上连接两个或数个羟基,其中最简单的是苯二酚,它的结构是两个羟基连接在一个苯环上。一些酚类化合物具有杀菌效果,可制成消毒剂。另外一些具有雌激素作用或内分泌干扰素的活性。.

查看 芳香性和酚

酰卤

酰卤 (或酸卤) 是含氧酸的羟基被卤素取代的衍生化合物。 若酸为羧酸,则酰卤化合物含有一个–COX官能团:由羰基连接一个卤素原子组成。这类酰卤的通式为:RCOX(R可以是烷基,CO代表羰基,X代表卤素如氯原子)。酰卤可分为:酰氟、酰氯、酰溴和酰碘(不稳定)。其中酰氯为最常用之酰卤,也是常用的酰化剂,而酰碘也曾是工业生产中规模最大的一类酰卤化合物。利用酰卤制备乙酸的方法每年的产量约数十亿公斤。 磺酸的羟基可同样被卤素取代而生成相应的磺酰卤。实际应用中,通常是氯原子作为卤素取代形成磺酰氯。.

查看 芳香性和酰卤

酸碱电子理论

酸碱电子理论,也称广义酸碱理论、路易斯酸碱理论,是1923年美国化学家吉尔伯特·路易斯提出的一种酸碱理论。该理论认为:凡是可以接受外来电子对的分子、基团或离子为酸(路易斯酸);凡可以提供电子对的分子、基团或离子为碱(路易斯碱)。因為跳脫了限定氫離子與氫氧根的酸鹼概念,这种理论包含的酸碱范围很广,但是,它对确定酸碱的相对强弱来说,没有统一的标度,对酸碱的反应方向难以判断。后来,提出的软硬酸碱理论弥补了这种理论的缺陷。 常見的路易斯酸有:.

查看 芳香性和酸碱电子理论

苊(英语:Acenaphthene,又称萘己环),一种缩合环式芳香烃,一般为无色结晶,熔点94℃,沸点277.9℃。不溶于水,可溶于酒精。是萘的重要衍生产品。 苊一般从煤焦油中提取,氧化后将形成1,8-萘二甲酸酐和萘醌。.

查看 芳香性和苊

苊醌

苊醌(又名萘并乙二酮、萘嵌戊二酮、二氧化苊),一种芳香族化合物,一般为黄色结晶,熔点260~261℃,可溶于酒精。工业上一般须以苊为原料生产苊醌。.

查看 芳香性和苊醌

4.92MPa |- | bgcolor.

查看 芳香性和苯

苯基

苯基(Phenyl group)是从苯(C6H6)获得的一个疏水性芳香族官能团。它的分子式为-C6H5。它经常简写为-Ph。这种烃基可在许多有机化合物中找到,苯酚、苯胺等分子结构中都含有这种基团。 Category:芳基 Category:苯基化合物.

查看 芳香性和苯基

苯并咪唑

苯并咪唑是一个多环芳香杂环化合物,由苯和咪唑并合而成,分子式为C7H6N2。维生素B12分子中,5,6-二甲基苯并咪唑为碱基与钴中心相连。 苯并咪唑与咪唑类似,也是制备氮杂环卡宾的常用原料。此类卡宾由N,N'-二取代的苯并咪唑用碱在2-位去质子化制得,用于制取过渡金属卡宾配合物。.

查看 芳香性和苯并咪唑

苯并噻吩

苯并噻吩(分子式:C8H6S),又称硫茚,是一种由苯环和噻吩环经 \rm \ 边稠合而成的双环芳香杂环化合物。.

查看 芳香性和苯并噻吩

苯乙烯

苯乙烯也被称为乙烯基苯,是用苯取代乙烯的一个氢原子形成的有机化合物。室温下,苯乙烯是一种具有甜味的粘稠易挥发液体,但苯乙烯浓度过高时,气味就会变得令人不愉快。苯乙烯中,乙烯基的电子与苯环共轭。苯乙烯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中,暴露于空气中逐渐发生聚合及氧化。工业上是合成树脂、离子交换树脂及合成橡胶等的重要单体。於2010年,苯乙烯被生產了約2500萬噸(550億磅)。, U.S.

查看 芳香性和苯乙烯

苯乙胺

苯乙胺(英語:phenethylamine或PEA),或称β-苯乙胺、2-苯乙胺,是一種生物鹼與單胺類神經遞質。苯乙胺有一個结构异构体,即α-苯乙胺或称1-苯乙胺,α-苯乙胺有兩個立體異構體:(R)-(+)-1-苯乙胺與(S)-(-)-1-苯乙胺。在人腦中,2-苯乙胺有神經調節物質、神經遞質的作用,本身也是痕量胺。苯乙胺是自然化合物,由胺基酸苯丙氨酸藉由酶的脫羧作用的方式生化合成。它也可以在很多食物中找到,如巧克力,特別是在微生物發酵之後。一般都認為來自食物的苯乙胺有足夠的用量會產生精神上的作用。然而,它很快就被酵素單胺氧化脢所新陳代謝,防止其有效地集中到達腦部。 替代性苯乙胺是一類功能广泛,结构多样的化合物,包括神經遞質、激素、興奮劑、迷幻劑、放心藥(Entactogen)、降食慾劑(Anorectic)、支氣管擴張藥(Bronchodilator)與抗抑鬱藥等。.

查看 芳香性和苯乙胺

苯六甲酸酐

苯六甲酸酐也称为“苯六酸酐”、“苯六羧酸酐”或“蜜石酸酐”等,是一种碳氧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12O9。苯六甲酸酐是苯六甲酸的酸酐,可由苯六甲酸和乙酸酐的混合物加热至120℃制得。常态下的苯六甲酸酐为白色可升华固体。 苯六甲酸酐与CO、CO2等仅由碳与氧构成的化合物不同,它是一种有机物。.

查看 芳香性和苯六甲酸酐

苯磺酸

苯磺酸(benzenesulfonic acid、besylate),化学式C6H5SO3H,是一种芳香强酸。它可以由苯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磺化反应制得。用于制取苯酚、间苯二酚,也用作酯化反应和脱水反应中的催化剂。.

查看 芳香性和苯磺酸

苯甲醚

苯甲醚(英语:Anisole)也称茴香醚,是芳香醚的一种,分子式为C6H5OCH3。无色液体,具有香味。溶于乙醇、乙醚,不溶于水。 苯甲醚容易发生芳香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与五氯化磷反应主要得对氯苯甲醚及少量邻氯产物;与硫酰氯反应得2,4,6-三氯苯甲醚。此外,苯甲醚与氢溴酸或氢碘酸一起加热,发生碳-氧键断裂,生成酚和卤代甲烷,这是测定苯环上甲氧基的重要方法。 苯甲醚最初是从蒸馏水杨酸甲酯或甲氧基苯甲酸得到,今主要用甲基化试剂硫酸二甲酯在碱性水溶液中与苯酚反应制得。可用作有机合成原料,如合成树脂、香料等。.

查看 芳香性和苯甲醚

苯甲腈

苯甲腈是具有分子式C6H5CN的芳香化合物,简写为PhCN。苯甲腈是一种无色,有甜杏仁味的液体。它可以通过苯甲酰胺脱水或者通过氰化钠和溴苯反应制备。.

查看 芳香性和苯甲腈

雷尼镍

雷尼镍(英语:Raney Nickel)又译兰尼镍,是一种由带有多孔结构的镍铝合金的细小晶粒组成的固态异相催化剂,它最早由美国工程师莫里·雷尼(Murray Raney)在植物油的氢化过程中,作为催化剂而使用。其制备过程是把镍铝合金用浓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在这一过程中,大部分的铝会和氢氧化钠反应而溶解掉,留下了很多大小不一的微孔。这样雷尼镍表面上是细小的灰色粉末,但从微观角度上,粉末中的每个微小颗粒都是一个立体多孔结构,这种多孔结构使得它的表面积大大增加,极大的表面积带来的是很高的催化活性,这就使得雷尼镍作为一种异相催化剂被广泛用于有机合成和工业生产的氢化反应中。由于“雷尼”是格雷斯化学品公司(W.

查看 芳香性和雷尼镍

雷佛奴爾

雷佛奴爾又名利凡諾(Rivanol)。為一種芳香化合物,鮮黃色結晶粉未,無臭,溶于水。 外用殺菌防腐劑,殺菌力強,毒性低,滲透性強。.

查看 芳香性和雷佛奴爾

蛋白質一級結構

蛋白质一级结构(Protein primary structure)是肽或蛋白质中氨基酸的线性序列。按照惯例,蛋白质的一级结构被报道从氨基末端(N)端到羧基末端(C)端。蛋白质生物合成最通常由细胞中的核糖体进行。肽也可以在实验室中合成。蛋白质一级结构可以被直接测序,或从DNA序列推断。 在生物化學裡,生物分子的一級結構是其分子組成和分子間化學鍵結的精確模樣。對於一典型的無分支、無交叉的生物聚合物(如DNA、RNA或典型的細胞內蛋白質等分子),其第一結構等同於描述其單體單位的序列,即如DNA序列和肽序列。「一級結構」這一名詞在Linderstrom-Lang於1951年的Lane Medical Lectures上首次被提到。一級結構和一級序列有一點相似,即使在二級或三級結構中並沒有平行的概念。.

查看 芳香性和蛋白質一級結構

蛋白酶K

在分子生物学中蛋白酶K(Proteinase K,,也被称为内肽酶K(endopeptidase K)、腐生真菌碱性蛋白酶(Tritirachium alkaline proteinase)、腐生真菌丝氨酸蛋白酶(Tritirachium album serine proteinase)、腐生真菌蛋白酶K(Tritirachium album proteinase K),是一种用途广泛的丝氨酸蛋白酶。这种酶于1974年在真菌 (Engyodontium album)的提取物中发现。蛋白酶K能消化天然的角蛋白(Kerati),而得名蛋白酶K。其主要的切割位点是脂肪族氨基酸和芳香族氨基酸的羧基端肽键。由于其广泛地的切割能力,在实验室中很常用。此蛋白酶属于丝氨酸蛋白酶SB超家族中的S8家族(枯草杆菌蛋白酶也属于这个超家族)。蛋白酶K的分子量为28.9千道尔顿。.

查看 芳香性和蛋白酶K

Fischer噁唑合成

Fischer噁唑合成(费歇尔噁唑合成,Fischer oxazole synthesis) 等量羟腈和芳香醛溶于无水醚中,通入干燥的氯化氢,得到取代噁唑。 此反应由德国化学家赫尔曼·埃米尔·费歇尔在1896年发现。.

查看 芳香性和Fischer噁唑合成

Hurtley反应

Hurtley反应(Hurtley reaction) 芳卤与氢碳酸在碱和铜或铜盐存在下进行偶联。 这个反应是 Ullmann二芳醚合成的一种变体。原始文献是用邻溴苯甲酸与丙二酸酯(和其他二羰基化合物)在乙醇钠存在下进行偶联。.

查看 芳香性和Hurtley反应

IUPAC有机物命名法

IUPAC有机物命名法是一种有系统命名有机化合物的方法。该命名法是由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规定的,最近一次修订是在1993年。其前身是1892年日内瓦国际化学会的“系统命名法”。最理想的情況是,每一種有清楚的结构式的有機化合物都可以用一個确定的名称來描述它。它其实并不是严格的系统命名法,因为它同时接受一些物质和基团的惯用普通命名。 中文的系统命名法係中國化學會於1932年在英文IUPAC命名法的基礎上,结合漢字之特點所訂定之《化學命名原則》,於1944年再版發行,並於日後數次修訂再版。现行版为2017版。.

查看 芳香性和IUPAC有机物命名法

[18]轮烯

轮烯(或-轮烯)即“环十八烷九烯”,是大环轮烯家族的一员,分子式C18H18,因符合休克尔规则而有芳香性。由于环足够大,因此环内氢之间的排斥作用不很显著,整个分子基本上为平面结构(X射线晶体分析结果)。Bregman, J.; Hirshfeld, F.L.; Rabinovich, D.; Schmidt, G.M.J.

查看 芳香性和[18]轮烯

JP-4

JP-4、或JP4(JP為"Jet Propellant"的簡寫,噴射推進燃料)是一種噴射燃油,是由美國政府於 1951 所指定。(MIL-J-5624E)。它是一種50比50的煤油與汽油混合物。它比JP-1的燃点更低,但因為它易於生產而被廣泛使用。JP-4 是美國空軍在 1951 和 1995 年間,主要的噴射飛機燃油。它在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的代號是F-40。它也常被叫做所謂的avtag。 JP-4 為脂肪族和芳香族的碳氫化合物混合劑。它是一種可燃的透明液體,外觀清澈或帶點些微的草莓色,有類似煤油般的氣味。它容易揮發且浮於水面。雖然它具有低燃點的特性(-18°C),但假如一根點燃的火柴掉在JP-4上面卻不會引燃它。JP-4在-60°C的時候會凝固,而它的最大燃燒溫度可達3688°C。 商用飛機也使用類似的混合物,但是名稱改作Jet-B。JP-4則是另外包含抗腐蝕劑和抗凍劑。 JP-4是非導電液體,但在油管或油槽間輸油時容易堆積靜電。由於它易於揮發且低燃點,靜電放電後可能會導致起火。自從 1980 年代中期,抗靜電劑加進了燃油以降低電荷累積的現象並降低了其造成火災的風險。除此之外,輸油時的流速也必須適當控制,且所有使用到的設備都必須有確實的接地動作。 由於對低可燃性與低危險性燃油的需求日增,使得美國空軍逐步汰換了 JP-4 而改採 JP-8,整個移轉過程在 1996 年秋天已經全部完成。.

查看 芳香性和JP-4

Kochi反应

Kochi反应(Kochi reaction) 羧酸用四乙酸铅和氯化锂处理,发生脱羧氯化作用生成氯代烃。 这是 Hunsdiecker 反应的一种变体。三级和二级脂肪族羧酸最易反应,脂环族与杂环羧酸也可发生此反应,不过一级脂肪酸效果较差,芳香族羧酸产率亦较低。 用其他溴化锂和碘化锂代替氯化锂可以得到相应的卤代烃类。反应副产物为四乙酸铅与氯代烃产生的氯甲烷。.

查看 芳香性和Kochi反应

Lehmstedt-Tanasescu反应

Lehmstedt-Tanasescu反应(Lehmstedt-Tanasescu reaction) 通过用2-硝基苯甲醛 (1)与芳香族化合物 (2)一锅合成吖啶酮衍生物 (3)。 反应以德国化学家 Kurt Lehmstedt 和罗马尼亚化学家 Ioan Tănăsescu 的名字命名。.

查看 芳香性和Lehmstedt-Tanasescu反应

Letts腈合成

Letts腈合成(Letts nitrile synthesis) 芳香族羧酸与金属硫氰酸盐作用,得到相应的腈类。.

查看 芳香性和Letts腈合成

Martinet合成

Martinet二羟基吲哚合成(马蒂内特合成)是一级或二级芳香胺与丙酮二酸酯作用,首先生成2,3-二羟基吲哚-3-羧酸酯,然后后者在无氧条件下碱性水解和脱羧得到2,3-二羟基吲哚的反应。 用这个方法也可以合成苯并-2,3-二羟基吲哚。如果反应过程中不排除氧气,则产物为靛红衍生物。.

查看 芳香性和Martinet合成

Menke硝化反应

Menke硝化反应(Menke nitration) 在无机硝酸盐(硝酸铁或硝酸铜)与乙酸酐(或乙酰氯)的混合物作用之下,芳香族化合物发生硝化生成芳香硝基化合物。 这个方法适用于芳香醛、芳香酮、苯胺和苯酚的硝化。.

查看 芳香性和Menke硝化反应

N-香草基壬酰胺

N-香草基壬酰胺(N-vanillylnonanamide,Nonivamide)又称壬酸香兰基酰胺(Nonyl Vanillylamide)、天竺葵酸香兰基酰胺(pelargonic acid vanillylamide,缩写PAVA)、诺香草胺(Nonivamide)、合成辣椒素等,是一种属于辣椒素类物质的芳香族有机化合物。是天竺葵酸和香兰素胺的酰胺。存在于辣椒中,但一般通过合成生产。热稳定性较辣椒素更好。.

查看 芳香性和N-香草基壬酰胺

N-溴代丁二酰亚胺

N-溴代丁二酰亚胺或稱N-溴琥珀醯亞胺(N-Bromosuccinimide, NBS),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试剂。它被广泛应用于自由基取代反应和亲电加成反应中。NBS可以當作溴的替代物。.

查看 芳香性和N-溴代丁二酰亚胺

Reformatsky反应

雷福尔马茨基反应(Reformatsky反应、Reformatskii反应)是醛或酮与α-卤代酸酯和锌在惰性溶剂中作用,发生缩合得到β-羟基酸酯的反应。 它首先由俄国化学家雷福尔马茨基发现。 反应机理如下: 溴代酸酯与锌反应得到有机锌试剂中间体,也称“雷福尔马茨基烯醇盐”。然后它与羰基加成,水解,得到产物。溴代酸酯的α-碳上有烷基或芳基均可反应,芳香醛酮也可反应,唯有空间位阻大的底物不反应。有机锌中间体活泼性不强,因此不与酯羰基发生亲核加成,酯基得以保留。 以下是雷福尔马茨基反应的一个例子(碘代内酯与醛和三乙基硼在甲苯中于-78°C反应缩合):.

查看 芳香性和Reformatsky反应

Seyferth–Gilbert增碳反应

Seyferth–Gilbert增碳反应(Seyferth-Gilbert homologation),又称Seyferth-Gilbert同系化反应 芳酮(或醛)与重氮甲基膦酸二甲酯(Seyferth-Gilbert试剂)在叔丁醇钾存在下反应生成取代炔烃。 重氮甲基膦酸二甲酯是此反应中的一碳试剂。产物是比原料羰基化合物多一个碳的炔类,故名增碳反应或同系化反应。.

查看 芳香性和Seyferth–Gilbert增碳反应

SK集团

SK集团(SK그룹, 에스케이그룹)是韩国的第三大財閥,总部位于韩国首尔。SK集团旗下拥有92家子公司和关联企业,全球雇员人数超过三万,财富世界500强排名第65,目前SK集团的会长為。 SK的主营业务是在能源和石油化工领域,子公司SK能源是韩国最大的综合能源化工企业。其蔚山炼厂拥有每年4200万吨原油加工能力,多年来保持全世界同行业单厂炼油规模最大的地位。SK同时也经营电子通讯,子公司SK电讯是韩国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在韩国的市场占有率达到50%以上,也是全球十大蜂窝移动通信运营商之一。子公司SK海力士是SK集团涉足半导体行业的主力,海力士在DRAM市場的佔有率於全球僅次於三星電子。.

查看 芳香性和SK集团

Von Richter反应

von Richter反应(von Richter reaction),以 Victor von Richter 的名字命名。 芳香硝基化合物与氰化钾反应,硝基转变为邻位的羧基,得相应的芳香羧酸。.

查看 芳香性和Von Richter反应

Wohl–Aue反应

Wohl-Aue反应(Wohl-Aue reaction),以 Alfred Wohl 和 W. Aue 的名字命名。 芳香硝基化合物与苯胺衍生物在碱存在下作用产生相应的吩嗪衍生物。.

查看 芳香性和Wohl–Aue反应

柠烯

--(Limonene;俗称柠檬油精)是一种环状单萜烯,室溫下容易揮發,广泛存在于各种柑橘屬果皮及香精油,特别是柠檬油、柠蒿油、橙子油、佛手柑油、莳萝油中。柠烯分子中含有一个手性中心,有左旋柠烯、右旋柠烯光学异构体与一种外消旋体。常温下这两种异构体都为无色有强烈宜人香味的易燃液体,左旋柠烯闻起来有柠檬/松节油味道,而右旋柠烯则有柠檬/橘子味道。.

查看 芳香性和柠烯

查耳酮

查耳酮(Chalcone)是一种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芳香酮,可作为各种重要的生物化合物的核心,统称为。亚苄基苯乙酮是查耳酮系列的骨架。查耳酮的的别称有苯基苯乙烯酮、亚苄基苯乙酮、β-苯基烯丙酰苯、ɣ氧代-α,ɣ二苯基-α-丙烯和α-苯基-β-乙烯基苯甲酰。.

查看 芳香性和查耳酮

核独立化学位移

核独立化学位移(Nucleus-independent chemical shift)是被使用得最广泛的衡量芳香性的指标。它的含义是在某个人为设定的不在原子核位置上的磁屏蔽值的负值,负值越大(即对磁场屏蔽越强)则芳香性越强。这个位置的设定有一定的任意性。NICS在使用之初,原文(JACS,118,6317)是将这个位置取在共轭环的几何中心,这个位置的NICS被称为NICS(0)。 随后有人认为取在环中心会将σ和π轨道的贡献叠加在一起而说不清楚,于是提出取在平面上方或下方1埃的位置,称为NICS(1),这个指标体现的主要是π电子的贡献。后来有人更进一步认为,NICS值不该取各项同性值(磁屏蔽张量xx、yy、zz之和的平均),而应该只考察zz值(z轴垂直于环平面),这样最适合体现π芳香性,这被称为NICS(1)_zz。虽然NICS(1)_zz还是不可避免地稍微掺入了一点的σ轨道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几乎可以忽略,因此NICS(1)_zz很适合讨论π芳香性。 NICS值可以判断芳香性是否存在,不能决定芳香性的强弱,例如蒽分子中,中间的环比两端的NICS值更负(绝对值更大)但9,10位在大多反应中活性却更高。.

查看 芳香性和核独立化学位移

植物油列表

植物油是自植物中萃取的脂肪與油類,依照提煉方式的不同,分為壓榨油、提煉油和香精油等三種油品。將欲榨取部位加壓,進而提取所得的植物油稱為「壓榨油」,其又分為「冷壓油」和「熱壓油」。在水或其他溶劑中,通過溶解植物的相關產油部位而得的油品,稱為「提煉油(萃取油)」,其油液可以與植物材料分離、再加以濃縮。植物油也可以採蒸餾方法自植物中萃取出芳香分子,稱為「精油」。相較油壓榨油和提煉油,精油普遍具有更多元的特性和用途。「浸泡油」則是經由浸軟程序,將所需植物部分放入植物油中浸泡、使底油吸收植物的各種養分製成。 植物油的制取方法分为三类。首先是压榨法,植物含油部位在压力的作用下产生压榨油。通过水或者其它溶剂萃取植物中的油脂以产生萃取油。压榨和萃取两者结合产生的粗油,经过蒸馏浓缩精制可产生精油。 尽管几乎所有的植物均含有不同程度的油脂,被广泛接受和使用的只有少数油料作物。.

查看 芳香性和植物油列表

次氟酸

次氟酸指化学式为HOF的化合物。实际上,该名称并不准确,由于电负性的缘故,“次氟酸”中的氟仍为-1氧化态。参考其他含氟酸的名称,命名为“氟氧酸”似更为恰当。它可由水/冰以氟气氧化得到,是唯一可分离出固态的“次卤酸”,具爆炸性,会分解为HF和氧气:W.

查看 芳香性和次氟酸

比吉内利反应

Biginelli反应(Biginelli reaction) 乙酰乙酸乙酯 (1)、芳醛 (2)(如苯甲醛)与脲 (3)生成 3,4-二氢嘧啶-2(1H)-酮的多组分反应。 反应由意大利化学家 Pietro Biginelli 于 1891 年首先报道。 反应一般在浓盐酸、酒石酸、三氟乙酸、氨基磺酸、对甲苯磺酸、甲磺酸等质子酸和/或三氟化硼、氯化铈、氯化铁、氯化镍等路易斯酸的催化下进行 。 固相 及不对称的 Biginelli 反应也有报道。 产物二氢嘧啶酮及其类似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和药理活性。.

查看 芳香性和比吉内利反应

氧化胺

氧化胺,也称为“胺-N-氧化物”和“N-氧化物”,是一类通式为R3N+-O−(也写作R3N.

查看 芳香性和氧化胺

氨基酸

胺基酸是生物學上重要的有機化合物,它是由胺基(-NH2)和羧基(-COOH)的官能團組成的,以及一個側鏈连到每一個胺基酸。胺基酸是構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賦予蛋白質特定的分子結構形態,使他的分子具有生化活性。蛋白質是生物体內重要的活性分子,包括催化新陳代謝的酶(又称“酵素”)。 不同的胺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蛋白質的原始片段),是蛋白質生成的前.

查看 芳香性和氨基酸

氨氧化

氨氧化反应(Ammoxidation),一般是指含有甲基(R-CH3 型)的脂肪族或芳香族有机物在催化剂存在下用空气和氨氧化为相应的腈类的反应。 反应条件一般为气相、300℃以上以及金属氧化物催化。 工业上应用这个反应的例子有:.

查看 芳香性和氨氧化

氯化铝

氯化鋁,或三氯化铝,化学式为AlCl3,是氯和鋁的化合物。氯化鋁熔點、沸點都很低,且會昇華,為有離子性的共價化合物。熔化的氯化鋁不易導電N.

查看 芳香性和氯化铝

氯磺化

氯磺化反应(Chlorosulfonation),又称Reed反应,是向有机物分子中引入氯磺酰基(—SO2Cl)形成磺酰氯(R-SO2Cl)的过程。它是一种取代反应,反应物中的一个氢原子在反应后转变为氯磺酰基。 生成的磺酰氯性质活泼,是制备洗涤剂(长链烷基磺酸钠)、药物(如磺胺类药物)和甜味剂的重要中间体。.

查看 芳香性和氯磺化

汉奇吡啶合成反应

Hantzsch吡啶合成(Hantzsch pyridine synthesis),又称Hantzsch二氢吡啶合成(Hantzsch dihydropyridine synthesis) 醛(如甲醛)、两分子β-酮酯(如三乙)和含氮化合物(如乙酸铵或氨)之间的多组分反应。 反应最初产物是二氢吡啶类,二氢吡啶接下来再被氧化,可得吡啶衍生物。氧化反应的推动力是有芳香性的吡啶环的生成。 1,4-二氢吡啶二羧酸酯也称 Hantzsch 化合物,在医药上可用作钙通道阻滞剂。例子有硝苯地平、氨氯地平和尼莫地平等。 Xia 等以水为溶剂,反应后用氯化铁或高锰酸钾作氧化剂,一锅得到取代吡啶: 有研究显示微波辐射有助于反应进行。.

查看 芳香性和汉奇吡啶合成反应

汉斯狄克反应

Hunsdiecker反应(Hunsdiecker reaction,汉斯狄克反应),又称Hunsdiecker–Borodin反应、Borodin反应(鲍罗丁反应),以俄国化学家鲍罗丁和德国化学家 Heinz Hunsdiecker 以及他的妻子 Cläre Hunsdiecker 的名字命名。 羧酸的银盐在无水的惰性溶剂如四氯化碳中与一分子溴回流,失去二氧化碳并形成比羧酸少一个碳的溴代烷。 反应综述: (综述) 此反应广泛用于制备脂肪族、脂环族,以及某些芳香族与杂环族卤化物,特别是从天然的偶数碳原子羧酸来制备奇数碳的长链卤代烃。反应产率从伯卤代烃、仲卤代烃到叔卤代烃降低。卤素中溴反应效果最好。用二羧酸单银盐,可得卤代羧酸。.

查看 芳香性和汉斯狄克反应

溴化苄

溴化苄(又稱苄基溴或α-溴代甲苯),分子式C6H5CH2Br或C7H7Br,是一種苯环被溴甲基取代的芳香化合物。它可通过甲苯在室温下发生溴化反应(二氧化锰为非均相催化剂)进行制备。溴化苄在有机合成中可以用于醇和羧酸基团的保护基。具有強烈的催淚性和令人不舒服的刺鼻氣味,如果沒有保持空氣流通,會刺激呼吸道和皮膚引發皮炎和蕁麻疹,粘著眼睛。吸入濃度高的溴化苄蒸氣可以引致暫時胸部緊束、支氣管炎和肺水腫。由於有這些特性,常常在戰爭中作為氣體武器。.

查看 芳香性和溴化苄

有机反应

有机反应即涉及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是有机合成的基础。几种基本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消除反应、取代反应、周环反应、重排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在有机合成当中,有机反应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人造分子的合成。比如药物,塑料,食品添加剂和合成纤维等等。 早期的有机反应,包括有机燃料的燃烧反应,以及制造肥皂所用的皂化反应。当今有机反应已愈发复杂,其中几个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反应为:1912年的格氏反应、1950年的狄尔斯-阿尔德反应、1979年的维蒂希反应、2005年的烯烃复分解反应和2010年的赫克反应。.

查看 芳香性和有机反应

有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Organische Verbindung;英語:organic compound、organic chemical),简称有机物,是含碳化合物,但是碳氧化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鹽、 碳酸氢盐、氰化物、硫氰化物、氰酸鹽、金屬碳化物(如電石)等除外。有机化合物有时也可被定义为碳氫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總稱。有机物是生命產生的物質基礎,例如生命的起源——胺基酸即為一有機化合物。.

查看 芳香性和有机化合物

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及有機物質的结构、性质、反應的学科,是化学中极重要的一个分支。有机化学研究的對象是以不同形式包含碳原子的物質 ,又称为碳化合物的化学。 有關有机化合物或有機物質結構的研究包括用光譜、核磁共振、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质谱或其他物理或化學方式來確認其組成的元素、組成方式、實驗式及化學式。有關性質的研究包括其物理性質及化學性質,也需評估其,目的是要了解有機物質在其純物質形式(若是可能的話),以及在溶液中或是混合物中的性質。有機反應的研究包括有機物質的製備(可能是有機合成或是其他方式),以及其化學反應,可能是在實驗室中的,或是In silico(經由電腦模擬的)。 有机化学研究的範圍包括碳氫化合物,也就是只由碳和氫組成的化合物,化合物中也有可能还会参与其他的元素,包括氢、 氮、氧和卤素,还有诸如磷、硅、硫等元素。 。有机化学和許多相關領域有重疊,包括药物化学、生物化学、有机金属化学、高分子化学以及材料科学等。 有机化合物之所以引起研究者浓厚的兴趣,是因为碳原子可以形成稳定的长碳链或碳环以及许许多多种的官能基,这种性质造就有机化合物的多样性。有機化合物是所有碳基生物的基礎。有機化合物的應用範圍很廣,包括醫學、塑膠、藥物、、食物、化妆品、护理用品、炸藥及塗料等。.

查看 芳香性和有机化学

最棒的離婚

,為富士電視台於2013年1月10日至3月21日播出的連續劇,播出時間為每週四晚間10點。.

查看 芳香性和最棒的離婚

斐林试剂

斐林试剂(Fehling's reagent),也称斐林试液、菲林试剂,是一个常用的分析化学试剂。西元1849年由德國化學家赫爾曼·馮·斐林(Hermann von Fehling)制作出來。斐林試劑可以用來區分水溶性的醛及酮官能基,也可以用來測定單醣。.

查看 芳香性和斐林试剂

施密特反应

施密特反应(Schmidt反应)是一个有机重排反应,原料在叠氮酸作用下,放出氮气,发生烷基迁移生成新的C-N键。以羧酸作原料时,经由异氰酸酯中间体,产物为少一个碳的胺: 以酮作原料时,产物为相同碳数的酰胺: 醛也可发生反应,反应后得到同碳数的腈,不放出二氧化碳。 反应由卡尔·弗里德里希·施密特(1887-1971)在1924年发现,一般采用质子酸(如硫酸、多聚磷酸、三氯乙酸)或路易斯酸催化,用于合成新的有机化合物,如2-奎宁环酮。 如果原料在酸中稳定,则这个反应产率很高,高于同类型的霍夫曼重排反应、Lossen重排反应及Curtius重排反应。使用的羧酸可以是一元或二元直链脂肪羧酸、脂环族羧酸或芳香族羧酸。叠氮酸及酰基叠氮均是易爆且有毒的化合物,使用时需注意安全。.

查看 芳香性和施密特反应

族 (化学)

元素週期表中的列稱為族。長式週期表分為18族。 同一族中的元素(尤其是主族元素),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呈現一定的相似性。因為它們的價電子構型相似,而價電子構型一般都會決定元素的性質。當然,由於元素處在不同的週期,它們的性質也會有一定的遞變性。.

查看 芳香性和族 (化学)

曼尼希反应

曼尼希反应(Mannich反应,简称曼氏反应),也称作胺甲基化反应,是含有活泼氢的化合物(通常为羰基化合物)与甲醛和二级胺或氨缩合,生成β-氨基(羰基)化合物的有机化学反应。一般醛亚胺与α-亚甲基羰基化合物的反应也被看做曼尼希反应。反应的产物β-氨基(羰基)化合物称为“曼尼希碱”(Mannich碱),简称曼氏碱。 反应中的胺一般为二级胺,如哌啶、二甲胺等。如果用一级胺,反应后的缩合产物在氮上还有氢,可以继续发生反应,故有时也可根据需要使用一级胺。如果用三级胺或芳香胺,反应中无法生成亚胺离子,停留在季铵离子一步。 胺/氨的作用是活化另一个反应物醛。甲醛是最常用的醛,一般用它的水溶液、三聚甲醛或多聚甲醛。除甲醛外,也可用其他醛。反应一般在水、乙酸或醇中进行,加入少量盐酸以保证酸性。 含α-氢的化合物一般为羰基化合物(醛、酮、羧酸、酯)、腈、脂肪硝基化合物、末端炔烃、α-烷基吡啶或亚胺等。若用不对称的酮,则产物是混合物。呋喃、吡咯、噻吩等杂环化合物也可反应。 曼氏反应通常需在高温下和质子溶剂中进行,反应时间长,容易生成副产物。.

查看 芳香性和曼尼希反应

1,3-二甲基-2-咪唑啉酮

1,3-二甲基-2-咪唑啉酮(1,3-Dimethyl-2-imidazolidinone,DMI)是為一種強極性非質子溶劑,可與水、乙醇、乙醚、丙酮、氯仿等有機溶劑混溶;不溶於石油醚、環己烷;其用途甚廣,可作為藥物載體使藥物經皮膚吸收,另於有機化學中可作為反應介質溶劑,其強極性可促使SN2反應發生。.

查看 芳香性和1,3-二甲基-2-咪唑啉酮

1,4-萘醌

1,4-萘醌,或简称萘醌,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它是黄色的三斜晶体,具有与对苯醌相似的气味。它在冷水中难溶,在石油醚中微溶,在大多数有机溶剂中易溶。在碱性条件下它呈红棕色。由于它具有芳香族化合物的稳定性,1,4-萘醌的衍生物广泛用于抗菌与抗肿瘤的药物。 很多天然产物中存在1,4-萘醌结构,最重要的有维生素K。.

查看 芳香性和1,4-萘醌

3,5-二硝基水杨酸

3,5-二硝基水杨酸(简称DNS或DNSA,IUPAC名为2-羟基-3,5-二硝基苯甲酸)是一种芳香酸,与還原糖等还原性物质反应生成,后者在540 nm波长处有强烈的吸收峰。DNS最早用于检测尿液中的还原性物质;如今人们用它测定各种还原糖的浓度,如血液中的糖类等,主要用于测定α-淀粉酶。因为它的反应没有特异性,故一般认为用酶检测更佳。.

查看 芳香性和3,5-二硝基水杨酸

4-二甲氨基苯酚

4-二甲氨基苯酚(, DMAP)是一個擁有酚和胺基的芳香化合物。.

查看 芳香性和4-二甲氨基苯酚

亦称为 芳香,芳香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

休克尔规则异喹啉化学年表化学哲学包合物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嘧啶呋喃咪唑傅-克酰基化反应哈米特方程内博重排反应六嗪六苯基苯共振 (化学)克莱森重排反应克脑文盖尔缩合反应四氟化氙四氟铵四氢大麻酚四氢噻吩噁庚因噁唑噻吩噻唑Baird规则Bartoli吲哚合成Béchamp反应Béchamp还原反应Benkeser反应Bestmann-Ohira试剂Betti反应Buchwald–Hartwig偶联反应皮克特-施彭格勒反应石墨烯矿物杂酚油环庚三烯环硼氮烷环辛四烯环戊二烯班伯格三嗪合成珀金反应砷唑硝基化合物硝化反应硫醚硫醇硫酰氯碳硼烷碳负离子碳-氧键碳正离子碳氧化物糞臭素糠醛紅鋁红外光谱学相关表维克托·梅耶维蒂希反应羧酸真菌修復炔烃瓦格纳-约雷格反应瓦拉赫重排反应生物化学甲苯白屈氨酸芳香味化合物芳香烃芳香胺芳香族亲核取代反应芳香族氨基酸莫耳吸光度莫比乌斯芳香性聚醚醚酮聚酰胺聯杯烯联苄荜澄茄草甘膦非芳香性食物搭配學马塞兰·贝特洛高分子材料费歇尔吲哚合成反应麥克鷄塊黃皮屬达夫反应连苯三酚过氧酸蜘蛛絲茂基茂金属胡椒醛胰凝乳蛋白酶闪烁体探测器钯碳催化剂邻苯二胺邻氨基苯甲酸脱氧核糖核酸脂环族化合物脂肪族化合物重疊 (化學)重氮偶联反应重氮化反应重氮盐自由基聚合反應金属键金屬芳香性酰卤酸碱电子理论苊醌苯基苯并咪唑苯并噻吩苯乙烯苯乙胺苯六甲酸酐苯磺酸苯甲醚苯甲腈雷尼镍雷佛奴爾蛋白質一級結構蛋白酶KFischer噁唑合成Hurtley反应IUPAC有机物命名法[18]轮烯JP-4Kochi反应Lehmstedt-Tanasescu反应Letts腈合成Martinet合成Menke硝化反应N-香草基壬酰胺N-溴代丁二酰亚胺Reformatsky反应Seyferth–Gilbert增碳反应SK集团Von Richter反应Wohl–Aue反应柠烯查耳酮核独立化学位移植物油列表次氟酸比吉内利反应氧化胺氨基酸氨氧化氯化铝氯磺化汉奇吡啶合成反应汉斯狄克反应溴化苄有机反应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学最棒的離婚斐林试剂施密特反应族 (化学)曼尼希反应1,3-二甲基-2-咪唑啉酮1,4-萘醌3,5-二硝基水杨酸4-二甲氨基苯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