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花地瑪堂區

指数 花地瑪堂區

花地瑪堂區(葡萄牙文:Freguesia de Nossa Senhora de Fátima)是澳門七堂區及澳門半島五堂區之一。位於澳門半島最北面,又稱澳門北區,位於聖安多尼堂區和望德堂區的東北面,是澳門半島五個堂區中面積第二大的堂區,僅次於大堂區。本堂區的土地大部分由填海所得。面積達3.2平方公里(佔澳門半島34.4%),人口約219,200(佔全澳門人口39.9%,目前為澳門最高人口堂區。),人口密度約68,500人每平方公里(澳門第二高人口密度堂區,僅次於聖安多尼堂區)。花地瑪堂區原來為農地,於1970年代開始發展成住宅及工業區。.

目录

  1. 61 关系: 台山中街 (巴士站)工業園街中国清真寺列表何賢北區 (澳門)珠澳口岸人工島珠澳跨境工業區祐漢第一街 (巴士站)祐漢第二街 (總站)筷子基筷子基社屋筷子基總站經濟房屋美副將大馬路白朗古將軍馬路 (巴士站)花地瑪聖母螺絲山公園聖安多尼堂區聖德蘭學校聖若瑟勞工主保堂聖若瑟教區中學第五校聖若瑟教區中學第五校英文部聖若瑟教區中學英文部菜園涌邊街總站青洲青洲 (澳門)青洲大馬路青洲總站馬場 (澳門)馬場大馬路 (巴士站)高利亞海軍上將/政府綜合服務大樓 (巴士總站)鴨涌河變電站 (巴士站)跨境工業區邊檢大樓黑沙環黑沙環公園黑沙環公園站關閘廣場 (巴士站)關閘總站關閘馬路 (巴士站)林玉鳳李寶椿街東方明珠總站永定街 (巴士站)永寧廣場永寧廣場總站沙梨頭北街/筷子基北灣澳門澳門半島澳門宗教澳門地理... 扩展索引 (11 更多) »

台山中街 (巴士站)

台山中街(葡萄牙語:RUA CENTRAL DE T'OI SÁN)位於澳門台山中街的一個巴士站,該站是由於受颱風天鴿影響而設立,現時新福利9路線往媽閣方向停靠該站。.

查看 花地瑪堂區和台山中街 (巴士站)

工業園街

工業園街(葡萄牙文:R.)位於澳門花地瑪堂區的一個終點站,位於工業園街。新時代8、8A、N4路線以該站為終點站,新時代23、27路線往青洲總站方向途經該站。.

查看 花地瑪堂區和工業園街

中国清真寺列表

这是一份中国著名清真寺列表。清真寺是伊斯兰教信徒的朝觐之所。中国的第一家清真寺是西安大清真寺,又称西安清真大寺,建于8世纪的唐朝。现在中国各地有39,000多家清真寺,其中25,000家在中国西北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另一說约有20,000 - 45,000家清真寺。 在中国,犹太会堂也被中国犹太人称作清真寺。清真寺又叫回回堂、回回寺、礼拜寺、真教寺、清净寺。清朝年间,回族清真寺入口都刻有“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古碑。来中国旅游的西方人在云南、宁波的清真寺注意到这些古碑。 大多数清真寺都有特定的共同点,但和其他宗教一样,中国伊斯兰教建筑也通过自身风格反映当地建筑。中国以美丽的类似庙宇的清真寺闻名。但在中国西部,清真寺像伊朗和中亚的清真寺那样有高而细的光塔、弯曲的拱门和圆形屋顶,以及独特的多层入口。在中国西北中国回族建造清真寺的地方都混合了东西方风格,将有墙的庭院内的佛教风格的屋顶通过有小型圆屋顶和光塔的拱道外倾。 回族清真寺的建筑风格因教派而异。传统主义者格迪目哈乃斐派逊尼派受中国文化影响,建立看似中国庙宇的清真寺。改革派现代主义者(但原本启发自瓦哈比派)依赫瓦尼派建立看似中东阿拉伯风格的清真寺。.

查看 花地瑪堂區和中国清真寺列表

何賢

何賢(),廣東番禺縣(今廣州番禺區)石樓鎮岳溪村人。何賢獲葡萄牙及中國公認為澳門華人領袖,有「外交大臣」、「影子澳門總督」、「澳門王」之稱。.

查看 花地瑪堂區和何賢

北區 (澳門)

澳門的北區(Zona Norte)是澳門民間對澳門北部俗稱,但相較花地瑪堂區之下北區沒有確切範圍,不過通常包括黑沙環、祐漢(包含馬場及祐漢新村)、筷子基、台山、關閘等地。 狹義且過時的北區以北區中葡小學(今筷子基)附近為代表。 由於祐漢新村共七幢樓宇環境惡劣,澳門特區政府已在2005年經計劃進行重整。.

查看 花地瑪堂區和北區 (澳門)

珠澳口岸人工島

澳口岸人工島作为港珠澳大桥重要组成部分,填海工程于2009年12月15日开工建设,人工岛东西宽930至960米、南北长1930米,工程填海造地总面积近2.09平方公里,是港珠澳大桥项目最早开工的工程项目,也是港珠澳大桥项目中填海面积最大的人工岛工程。根据海水潮位资料,确定人工岛地面标高为5米,能防御珠江口300年一遇的洪潮。.

查看 花地瑪堂區和珠澳口岸人工島

珠澳跨境工業區

澳跨境工業區(Zona Industrial Transfronteiriça de Zhuhai-Macau)设在中國珠海拱北茂盛围与澳门西北区的青洲之间,分为珠海、澳门两个园区,由中國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分别通过填海造地形成,首期总面积约0.4平方公里,其中,珠海园区面积约0.29平方公里,澳门园区面积约0.11平方公里;两个园区之间由一条约15米宽的水道作为隔离,开设专门口岸通道连接。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珠海园区、澳门园区由珠海市人民政府、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分别管理。填海形成的澳门园区的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所有,使用权归属澳门特别行政区,由澳门特别行政区进行司法和行政管辖。 該工業區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在2002年提出建設構思,澳門經濟局,由珠海市人民政府提出申報,2003年12月5日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珠海特區報,2006年12月9日珠澳跨境工業區是一國兩制的體現,澳門廠商聯合會季刊第六期,2004年7月,實現兩地區的成本和貿易機會在優勢互補中共同發展。,珠海保稅區珠澳跨境工業區其規劃以發展工業為主,為粵澳合作的試驗區、新型工業化的示範區、現代物流展銷區、自由貿易區試點。.

查看 花地瑪堂區和珠澳跨境工業區

祐漢第一街 (巴士站)

漢第一街(葡萄牙文:RUA 1 IAO HON)位於澳門花地瑪堂區祐漢第一街的一個終點站,新時代10X路線以該站為發車站.

查看 花地瑪堂區和祐漢第一街 (巴士站)

祐漢第二街 (總站)

漢第二街(葡萄牙文:RUA 2 IAO HON、Iao Hon Second St.)位於澳門花地瑪堂區祐漢第二街的一個終點站,澳巴22路線以該站為終點站。.

查看 花地瑪堂區和祐漢第二街 (總站)

筷子基

筷子基(葡萄牙文:Fai Chi Kei)在澳門半島西北部半島,是多層大廈林立的基層住宅區,根據澳門區域屬花地瑪堂區。.

查看 花地瑪堂區和筷子基

筷子基社屋

筷子基社屋(Habitação Social do Fai-Chi-Kei)是澳門一個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工務司轄下的澳門房屋局所興建社會房屋項目,由澳門房屋局擁有及負責分配給澳门合資格家團競投租賃,位於澳門半島西北部筷子基,由四座樓宇組成,共提供1621個租住社屋單位(其中快富樓484個長者社屋,快意樓400個及快達樓第1及2座737個),其四座大廈分別命名為快富樓,快意樓及快達樓第1及2座,由2009年至2015年分階段落成入伙。筷子基公共房屋E及F地段的工程,還在繼續進行中。.

查看 花地瑪堂區和筷子基社屋

筷子基總站

筷子基總站(葡萄牙文:FAI CHI KEI/TERMINAL、Fai Chi Kei Terminal)位於澳門筷子基和樂大馬路的一個終點站,首批使用該終點站的路線是1、4路線,現在1路線的終點站已遷到關閘總站。 由於此終點站的環境局限,未能停泊大量巴士,再者於2008年12月7日實行的巴士路線調整時,1A路線的終點站也遷到該站,因此,為騰出空間,26、26A路線的終點站由本站遷到鄰近的沙梨頭北街/筷子基北灣。.

查看 花地瑪堂區和筷子基總站

經濟房屋

經濟房屋(Habitação Económica)是澳門一個由運輸工務司轄下的澳門房屋局直接出資興建或透過發展商興建的政府出售房屋,簡稱經屋。經濟房屋目的是協助具特定收入水平及財產的澳門居民解決住房問題,與促進符合澳門居民的實際需要及購買力的房屋供應。經濟房屋僅用於家團自住用途,並對私人房屋市場及社會房屋政策起著補充性作用。為遏止炒賣活動及防止有人以低價買入經屋再轉售牟取暴利,對經屋政策相違背,故經屋是設有16年轉售限制。.

查看 花地瑪堂區和經濟房屋

美副將大馬路

美副將大馬路(葡萄牙文:Avenida do Coronel Mesquita),舊稱望廈大馬路(Avenida de Mong Há),是澳門其中一條以葡萄牙軍人美士基打來命名的街道,位於澳門半島中部稍北,也是花地瑪堂區與望德堂區和聖安多尼堂區的分界線。它的東南端由鮑思高圓形地起,西北端在罅些喇提督大馬路連接白朗古將軍大馬路;全長約900米,闊約15米。.

查看 花地瑪堂區和美副將大馬路

白朗古將軍馬路 (巴士站)

白朗古將軍馬路(葡萄牙文:AV.

查看 花地瑪堂區和白朗古將軍馬路 (巴士站)

花地瑪聖母

法蒂瑪聖母是天主教徒给1917年在葡萄牙花地瑪连续六个月于当月的13日显现给三个牧童而后被天主教会所认为是“聖母瑪利亞”者的称号。由于该三名牧童称她自称为“玫瑰玛利亚”,因此这个称号也有使用,往往这两个称号也被合用,比如“玫瑰法蒂瑪圣母”(Nossa Senhora do Rosário de Fátima)。.

查看 花地瑪堂區和花地瑪聖母

螺絲山公園

螺絲山公園(Jardim Municipal da Montanha Russa,或稱馬交石公園),是位於澳門花地瑪堂區的公園,公園的歷史價值已為澳門政府所評定。 螺絲山公園佔地約9500平方公尺,公園有螺旋形小徑引導遊人迴旋到達上方的人工眺望台。由於整座公園形似一顆巨型螺絲,人工眺望台同樣是螺絲形,所以稱為螺絲山公園。.

查看 花地瑪堂區和螺絲山公園

聖安多尼堂區

聖安多尼堂區(又稱為花王堂區,葡語:Freguesia de Santo António)位於澳門半島的西部。本堂區是全澳門人口密度最高的一個(約為每平方公里94,700人)。.

查看 花地瑪堂區和聖安多尼堂區

聖德蘭學校

"聖德蘭學校"是隸屬於天主教澳門教區,至今有超過50年的歷史。1950年代,青洲及其附近地區失學兒童很多,有辦學收容清貧兒童的需要,於莫慶恩神父籌備;蒙高可寧先生慷慨支持,興建校舍,並將校舍的使用權贈予天主教澳門教區。1957年2月8日,新校舍落成,由莫慶恩神父被任命為首任校長。.

查看 花地瑪堂區和聖德蘭學校

聖若瑟勞工主保堂

聖若瑟勞工主保堂 (Igreja De S. José Operário)是澳門一座天主教教堂,位於祐漢長壽大馬路與看臺街交界處。周圍地區為一準堂區,在花地瑪堂區之下。始建於1998年11月29日由林家駿主教啟用。.

查看 花地瑪堂區和聖若瑟勞工主保堂

聖若瑟教區中學第五校

聖若瑟教區中學第五校(簡稱聖若瑟五校、聖中五校、聖五;Colégio Diocesano de São José (5ª),縮寫CDSJ5)地區名校之一,是由天主教澳門教區所設辦的一所集幼兒教育,小學教育,中學教育的學校。是一所非牟利私立學校,學校樓高六層,位於台山李寶樁街(即花地瑪聖堂旁邊)。 聖若瑟教區中學第五校前身是真原小學,1932年由蒙若瑟神父創辦,蒙神父逝世後,學校事務交由聖安多尼堂區司鐸管理。1979年,真原小學、望德學校和聖若瑟學校合併為聖若瑟教區中學。自1979年,何發全神父一直由教區委任主管學校教務。1986年,澳門教區主教諭令聖若瑟教區中學第五校行政獨立。 聖中五校創立了八十多年,是一所天主教傳統學校。校舍設有五座,而幼稚園,小學和中學(包括英文部)合共有五十多班。老師超過一百人。學生約有一千五百多人。校內設施完善,如多個操場,電腦室,實驗室,語言室,圖書館等。.

查看 花地瑪堂區和聖若瑟教區中學第五校

聖若瑟教區中學第五校英文部

聖若瑟教區中學第五校英文部 (Colégio Diocesano de São José(5ª),Seccão Inglesa),原為聖若瑟教區中學其中一個校部,現為聖若瑟教區中學第五校其中一個校部,非牟利私立學校,由天主教澳門教區持牌。聖若瑟教區中學原本共有兩個英文部,一個在聖若瑟教區中學第五校,設在中一至中六,第二個是在聖若瑟教區中學第四校,只設中四至中六。之後第四校取消英文部,現時只有第五校有英文部。.

查看 花地瑪堂區和聖若瑟教區中學第五校英文部

聖若瑟教區中學英文部

聖若瑟教區中學第五校英文部 (Colégio Diocesano de São José,Cinta Escola,Seccão Inglesa),原為聖若瑟教區中學其中一個校部,現為聖若瑟教區中學第五校其中一個校部,非牟利私立學校,由天主教澳門教區持牌。聖若瑟教區中學原本共有兩個英文部,一個在聖若瑟教區中學第五校,設在中一至中六,第二個是在聖若瑟教區中學第四校,只設中四至中六。之後第四校取消英文部,現時只有第五校有英文部。.

查看 花地瑪堂區和聖若瑟教區中學英文部

菜園涌邊街總站

菜園涌邊街總站(葡萄牙文:R.

查看 花地瑪堂區和菜園涌邊街總站

青洲

青洲可以指:.

查看 花地瑪堂區和青洲

青洲 (澳門)

青洲 (Ilha Verde),是位於澳門西北部的半島,屬花地瑪堂區,與珠海毗鄰。葡語意為綠島,其名因環境綠樹蒼翠而得。濠鏡十景之一的“青洲煙雨”,就是指此地風景。.

查看 花地瑪堂區和青洲 (澳門)

青洲大馬路

青洲大馬路(又稱青洲新路,Avenida do Conselheiro Borja)是位於澳門半島西北面的一條道路,屬花地瑪堂區。青洲大馬路約長806米青洲大馬路,澳門街道的故事,ISBN 99937-710-6-6,東起拱形馬路,西至青洲河邊馬路。是澳門市區通往青洲的交通要道。.

查看 花地瑪堂區和青洲大馬路

青洲總站

青洲總站(葡萄牙文:EST.

查看 花地瑪堂區和青洲總站

馬場 (澳門)

場區(Hipódromo),位於澳門澳門半島東北部,屬花地瑪堂區。.

查看 花地瑪堂區和馬場 (澳門)

馬場大馬路 (巴士站)

場大馬路(葡萄牙語:AVENIDA DO HIPÓDROMO)位於澳門祐漢馬場大馬路的一個終點站,該站是受颱風天鴿影響而設立,現時只有10B路線使用該站。.

查看 花地瑪堂區和馬場大馬路 (巴士站)

高利亞海軍上將/政府綜合服務大樓 (巴士總站)

利亞海軍上將/政府綜合服務大樓(ALM.)是位於澳門花地瑪堂區高利亞海軍上將大馬路的一個終點站,於2007年6月1日啟用。.

查看 花地瑪堂區和高利亞海軍上將/政府綜合服務大樓 (巴士總站)

鴨涌河變電站 (巴士站)

涌河變電站(葡文:SUBESTAÇÃO CANAL DOS PATOS)位於澳門鴨涌馬路,鄰近鴨涌河變電站球場的一個中途站,澳巴H2、新時代27、N4路線途經本站。.

查看 花地瑪堂區和鴨涌河變電站 (巴士站)

跨境工業區邊檢大樓

跨境工業區邊檢大樓(Posto Fronteiriço do Parque Industrial Transfronteiriço、Cross Border Industrial Area Frontier Building),位於澳門青洲工業園前地,是澳門特別行政區與中國廣東省珠海市第三個陸路通道出入口的其中之一,連接珠海市茂盛圍口岸,24小時運作。.

查看 花地瑪堂區和跨境工業區邊檢大樓

黑沙環

黑沙環(Areia Preta)是位於澳門澳門半島東北部的工業和住宅區,也是澳門半島人口最多的社區,屬花地瑪堂區。.

查看 花地瑪堂區和黑沙環

黑沙環公園

黑沙環公園(Jardim Areia Preta)是位於中國澳門花地瑪堂區的半開放式公園,佔地約2萬2千平方公尺,呈L字形。是黑沙環居民主要休憩的地方。2014年時政府提出的澳門輕軌北段走線之一需行經本公園,當時引起不少居民反對。.

查看 花地瑪堂區和黑沙環公園

黑沙環公園站

黑沙環公園站是澳門輕軌第一期路線興建中的車站之一,本站為高架車站,預計2020年代初投入服務。黑沙環公園站位於澳門花地瑪堂區黑沙環公園,命名自取黑沙環公園,該站為輕軌的中途車站,並設有安全月台幕門,主要是服務黑沙環及附近的居民。.

查看 花地瑪堂區和黑沙環公園站

關閘廣場 (巴士站)

廣場(;Barrier Gate Plaza)是位於澳門半島花地瑪堂區關閘廣場的一個終點站。新時代3AX、30X、59路線、新福利25AX、AP1、AP1X路線以該站為終點站。新福利51、新時代3A、27路線停靠該站。.

查看 花地瑪堂區和關閘廣場 (巴士站)

關閘總站

總站(PORTAS DO CERCO/TERMINAL、Barrier Gate Terminal),位於澳門花地瑪堂區關閘廣場地底的一個終點站,貼近中國大陸第一大陸路口岸──關閘—拱北口岸,故人流非常高,是澳門最繁忙的終點站,亦是澳門首個設於地底及室內的終點站;在颱風天鴿襲澳前共有17條路線以本站為終點站和7條路線為中途站,是澳門所有終點站中提供最多路線選擇之一。受颱風天鴿影響,該站至今仍然停用,原停靠該站之路線臨時遷至鄰近街道上落客。.

查看 花地瑪堂區和關閘總站

關閘馬路 (巴士站)

路(葡萄牙文:ISTMO F. AMARAL)位於澳門亞馬喇土腰的一個公車站。新時代之3、3X路線和新福利16、17、25路線途經該站。.

查看 花地瑪堂區和關閘馬路 (巴士站)

林玉鳳

林玉鳳(Agnes Lam Iok-fong ,),澳門立法會直選議員、她亦是一名學者、作家、教授、河北省政協以及澳門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委員。.

查看 花地瑪堂區和林玉鳳

李寶椿街

李寶椿街(葡萄牙文:RUA LEI POU CHON、Lei Pou Chon Street)位於澳門花地瑪堂區的一個終點站,位於台山李寶椿街。 新時代30路線以該站為終點站,其公司27路線途經該站。.

查看 花地瑪堂區和李寶椿街

東方明珠總站

東方明珠總站(PÉROLA ORIENTAL/ TERMINAL、Oriental Pearl Terminal)位於澳門黑沙環新區東方明珠街的一個終點站,該站是配合澳門第二階段巴士路線調整計劃新增的3條巴士路線而設立,現時共有3條巴士路線使用該站。.

查看 花地瑪堂區和東方明珠總站

永定街 (巴士站)

永定街(葡萄牙語:RUA DA SERENIDADE)位於澳門祐漢永定街的一個終點站,該站是受颱風天鴿影響而設立,18B路線以該站為終點站,18路線途經該站。.

查看 花地瑪堂區和永定街 (巴士站)

永寧廣場

永寧廣場(Alameda da Tranquilidade)是澳門花地瑪堂區祐漢的一個廣場,位於馬場北大馬路和看台街之間,中間為菜園街及馬場大馬路穿過。另外在東北方永寧街可駛至此廣場。呈東北-西南走向。.

查看 花地瑪堂區和永寧廣場

永寧廣場總站

永寧廣場總站(葡萄牙文:AL.

查看 花地瑪堂區和永寧廣場總站

沙梨頭北街/筷子基北灣

沙梨頭北街/筷子基北灣(葡萄牙文:RUA NORTE DO PATANE/BACIA NORTE DO PATANE、Patane North St./Patane North Bay)位於澳門花地瑪堂區的一個終點站,位於沙梨頭北街。新福利之5X、26、26A、澳巴之N1A、N1B、N2 及新時代N4路線以該站為終點站。.

查看 花地瑪堂區和沙梨頭北街/筷子基北灣

澳門

澳門(Macau;Macao),簡稱澳,古稱濠鏡澳,或稱濠江、海鏡、鏡海、媽港、梳打埠,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别行政区之一,位於南海北岸、以及珠江口西側,北接廣東省珠海市,東面與鄰近的香港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澳門全境由澳門半島、氹仔以及路環三個區域所組成,2000年後氹仔與路環之間開發出以賭業為主的路氹城區域:澳門半島是澳門發展的核心,其東北面一小部份陸地與中国大陸連接,氹仔和路環原本分別為兩座離島,後來連陸而成為了路氹城。 澳門是歐洲國家在東亞的第一塊、也是最後一塊屬地。澳門自秦始皇三征嶺南後屬中國版圖,從明朝中葉的1557年開始被葡萄牙人租借,但明朝设置官府管理。直至1887年,葡萄牙與清朝簽訂有效期為40年的《中葡和好通商條約》(至1928年期滿失效)後,澳門成為葡萄牙殖民地。1980年代,葡萄牙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共同探討澳門前途問題,其後於1987年簽署《中葡聯合聲明》,葡萄牙根据声明於1999年12月20日將澳門主權移交中國,實行一國兩制,享有「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權利。 澳門為獨立之經濟體,其中旅遊業與博彩業為重要產業,尤其主權移交後開放賭權,現在發展為「世界上第一大賭城」。澳門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每平方公里人口超過2萬。2015年澳門的人均本地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爲78,586美元,名列世界第三。澳門2015年人均国民总收入依购买力平价爲102,480美元,名列世界第三。.

查看 花地瑪堂區和澳門

澳門半島

澳門半島(Península de Macau)是組成澳門的四大部份(區域)之一,是澳門居民的主要聚居地,也是澳門最早開發的地區,有超過四百年的歷史。位於澳門半島的澳門歷史城區於2005年正式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內。.

查看 花地瑪堂區和澳門半島

澳門宗教

澳門宗教是指在澳門特別行政區活動的宗教,過去澳葡政府曾以天主教為官方宗教,但現時澳門並沒有官方的宗教。 澳門實行信仰自由,是尊重居民宗教信仰的權利。根據《澳門基本法》第三章第三十四條規定,「澳門居民有信仰的自由;澳門居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有公開傳教和舉行、參加宗教活動的自由。」;而第三章第一百二十條規定,「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根據宗教信仰自由的原則,不干預宗教組織的內部事務,不干預宗教組織和教徒同澳門以外地區的宗教組織和教徒保持及發展關係,不限制與澳門特別行政區法律沒有抵觸的宗教活動;宗教組織可依法開辦宗教院校和其他學校、醫院和福利機構以及提供其他社會服務;宗教組織開辦的學校可以繼續提供宗教教育,包括開設宗教課程;宗教組織依法享有財產的取得、使用、處置、繼承以及接受捐獻的權利。宗教組織在財產方面的原有權益依法受到保護。」 而澳門區內宗教的種類,若與鄰近的香港比較,種類並不多。在宗教信徒的結構方面,澳門與其他華人社會相似,以華人信奉的傳統信仰和民間信仰為主,信徒以儒教、道教和佛教為最多(約佔1996年的人口統計的30.7%);由於澳門歷史的背景關係,基督宗教的羅馬天主教和基督新教也活躍於澳門社會,並有一批信徒支持,當中也包括基督宗教的非傳統教派(約佔1996年的人口統計的8.4%)。另外,伊斯蘭教和巴哈伊教在澳門也各有為數不超過一千人的信徒。 目前,澳門區內最積極參與社會服務工作的宗教是天主教会。不過,因資源所限和昔日澳葡政府對天主教的支持,其他宗教一直也在社會服務上參與不多。但隨著澳門回歸,政府對天主教的偏袒已下降了。.

查看 花地瑪堂區和澳門宗教

澳門地理

澳門是一座太平洋、南中國海沿岸的港口城市,地處珠江口西岸,北回歸線以南的低緯度地區。北部與广东珠海拱北的相連接,西部隔西江支流、內港及夾馬口水道與灣仔和横琴,隔伶仃洋東望即是香港的大嶼山,南面與萬山群島相望。 澳門的組成部份,包括了北部的澳門半島以及南部的離島區域。澳門的離島區域是指由氹仔、路環和路氹城所組成的大島,暫未有正式的名稱。該島原為氹仔島和路環島,但在路氹連貫公路工程展開之後,因為填海和西江水流帶來大量泥沙的關係,兩島之間的海床變得越來越淺,公路旁的土地亦越來越多。當局有見及此,便有規劃地進行填海工程,而所得出來的土地就是路氹城。 另外,從2013年7月20日起在橫琴島的澳門大學新校區正式由澳門特別行政區管轄,所以也有意見認為這1.1平方公里的澳門大學新校區亦是組成澳門的其中一部份。.

查看 花地瑪堂區和澳門地理

澳門社會房屋

澳門社會房屋(Habitação Social)是指由澳門政府轄下的澳門房屋局所興建的公共出租房屋,租金是按家團人數、總收入及資產計算,且低於市值租金,以協助特定收入人士有屋可住,社會房屋由房屋局作租務管理及委任私人物業管理公司作物業管理,簡稱社屋。社屋的起源於為救濟及慈善,始於1928年8月。澳門台山區一破舊的貧民屋發生大火,政府在原址重建了一系列小平房,澳門的公共房屋就此而來。.

查看 花地瑪堂區和澳門社會房屋

澳門行政區劃

澳門在葡屬時期劃分為兩個市即澳門市和海島市,澳門市(澳門半島)再劃分為五個堂區,海島市(氹仔和路環)再劃分為兩個堂區。沒劃分的有路氹城和澳門新城區。 因此,澳門總共有九個區域。.

查看 花地瑪堂區和澳門行政區劃

澳門電力股份有限公司

澳門電力股份有限公司(Companhia de Electricidade de Macau S.A.,簡稱澳電或CEM),是擁有對澳門特別行政區的輸送、分配及出售高、中和低壓電力的供電公共服務專營機構。另澳電亦擁有472兆瓦的發電設備總容量。.

查看 花地瑪堂區和澳門電力股份有限公司

澳门伊斯兰清真寺及坟场

澳门伊斯兰清真寺及坟场(葡萄牙語:Mesquita e Cemitério de Macau,英語:Macau Mosque and Cemetery),俗稱「嚤囉園」,位於澳门花地玛堂区,是澳門唯一的清真寺和伊斯兰教坟场。.

查看 花地瑪堂區和澳门伊斯兰清真寺及坟场

望廈山市政公園

望廈山市政公園(或稱望廈山公園;俗稱黑鬼山公園)(Parque Municipal da Colina de Mong Há),是位於澳門特別行政區望廈山的公園。.

查看 花地瑪堂區和望廈山市政公園

望德堂區

望德堂區(葡語:Freguesia de São Lázaro)位於澳門半島中部,除了是澳門半島上五個堂區之中最小的一個,亦是澳門唯一一個內陸堂區。.

查看 花地瑪堂區和望德堂區

戴維理

戴維理主教(D. Paulo José Tavares)()是葡萄牙亞速爾島人;於1961年到澳門任第20任天主教澳門教區主教。 在任內,把澳門的公教社會服務教育事業達到巔峰狀態。曾參與梵二大公會議。創立花地瑪堂區,重新劃分堂區地,首次選任華人為副主教。創建和擴建的機與學校達二十所,建造聖聖兩座。1973年重回葡國留醫,病逝於葡國,享年53歲,葬於故鄉亞速爾島。 Category:澳門天主教徒.

查看 花地瑪堂區和戴維理

新口岸水塘

新口岸水塘,是指位於澳門新口岸北面的水塘。此水塘沒有官方名稱,只稱為水塘(葡文:Reservatório)或貯水塘(葡文:Reservatório de Água),坊間為了區分它與石排灣水塘,因此又會把它稱為澳門水塘或大水塘。水塘屬花地瑪堂區管理,是澳門境內面積最大和貯水量最大的水塘。.

查看 花地瑪堂區和新口岸水塘

拱形馬路

拱形馬路(Estrada do Arco)又名:關閘橫路,是位於澳門花地瑪堂區的一條交通要道。 拱形馬路西起青洲大馬路、罅些喇提督大馬路及巴波沙大馬路之交匯處,東止與黑沙環馬路交匯處,北側為三角花園,南側為望廈山。它是溝通關閘、台山、青洲至中區,也溝通望廈至北區的交通。.

查看 花地瑪堂區和拱形馬路

2005年澳門立法會選舉

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三屆立法會選舉於2005年9月25日舉行。屆時以直接選舉方式新一屆議會中的12位議員,以社團間選選出10名議員。其餘七名由行政長官在收到選舉總結算十五天內委任。全體議員於同年10月17日宣誓就職,並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

查看 花地瑪堂區和2005年澳門立法會選舉

7-Eleven

7-Eleven是連鎖便利商店,源於原美國企業南方公司從冰品商店特許經營起家,後來被日本7&I控股公司收購,目前為其旗下全資子公司,現任公司會長是鈴木敏文,其總部設於日本东京的千代田区二番町8-8號。 7-Eleven在全球擁有約64,319家門市,分佈於日本、美國、加拿大、墨西哥、香港、中国大陸、澳大利亞、澳門、台灣、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韓國、挪威、瑞典、丹麥、越南與阿聯。與著重亞洲市場的FamilyMart、OK、Hi Life互相競爭。.

查看 花地瑪堂區和7-Eleven

澳門社會房屋澳門行政區劃澳門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澳门伊斯兰清真寺及坟场望廈山市政公園望德堂區戴維理新口岸水塘拱形馬路2005年澳門立法會選舉7-Elev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