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芬兰人

指数 芬兰人

芬兰人(Suomalaiset)是欧洲一个讲芬兰-乌戈尔语族中芬兰语的民族。大部分芬兰人居住在芬兰,是芬兰人口中的主体民族。在芬兰周边国家也有一些要么世居或者移居该地的芬兰人族群,这些族群有时会被认为是独立的民族,而不是芬兰人的分支。这些族群包括在挪威境内的克文人和森林芬兰人、瑞典境内的托尔讷河谷人,以及俄罗斯境内的英格里芬兰人。此外也有很多芬兰人的后裔居住在芬兰之外的国家,其中最大的群体是芬兰裔美国人和芬兰裔瑞典人。 除了民族上的概念之外,有时芬兰人也指具有芬兰国籍的人,而不管其母语为何。在中文文献里描叙芬兰民族结构时,会把母语为芬兰语的人称为“芬兰族”,而把母语为瑞典语的人称为“瑞典族”。.

34 关系: 十字軍東征卡尔·古斯塔夫·埃米尔·曼纳海姆卡尔·詹金森卡累利阿共和国大芬兰东卡累利阿伊迪特·索德格朗俄国立宪会议北歐五國北方十字军入侵喀山克文人立窝尼亚立窝尼亚人继续战争羅斯汗國爱沙尼亚芬尼人芬兰芬兰城堡芬兰人列表芬兰音乐芬兰马芬蘭瑞典族聖路易斯縣 (明尼蘇達州)萨莫耶德语族豌豆岛直升机场苏联解体林纳哈尔直升机场森林芬兰人歐洲民族民族列表温迪托尔讷河谷人

十字軍東征

十字軍東征(Cruciata;伊斯兰世界稱為法蘭克人入侵;1096年-1291年)。這是一系列在罗马天主教教皇的准許下的戰役,由西欧的封建領主和骑士对他們認為是異教徒的国家(地中海东岸)发动了持续近200年的宗教战争。十字軍東征最初參與成員,例如:騎士、商人、農民,多數是自願的,受拜占庭帝國之邀,參與奪回聖地戰爭。這些十字軍也非拜占庭帝國主力部隊。东正教徒也参加了其中几次十字军。 参加这场战争的士兵配有十字标志,因此称为十字军。十字军主要是罗马天主教势力对穆斯林統治的西亞地区作佔領并建了一些基督教国家,因而也被形象的比喻为“十字架反对弓月”;但也涉及对“基督教异端”、其他异教徒和对其他天主教会及封建领主的“敌对势力”的征服,如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将矛头指向了東正教的拜占庭帝國。 天主教徒相信,十字军的最初目的是收复被穆斯林统治的圣地耶路撒冷。当塞尔柱土耳其的穆斯林與基督教的拜占庭帝国在安纳托利亚对戰並取得军事胜利後,十字军的战役为响应拜占廷的求助而被点燃了。旷日持久的战役断断续续在黎凡特地区展开,战争中敌友双方界线不完全是按宗教划定,例如第五次东征时基督徒们与罗姆苏丹国结盟。十字军雖然以捍衛宗教、解放聖地為口號,但實際上是以政治、社會與經濟等目的為主,伴随着一定程度上的劫掠,参加东征的各个集团都有自己的目的,甚至在1204年的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劫掠了天主教兄弟東正教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所以,美国学者朱迪斯·M·本内特在他的著作《欧洲中世纪史》裏写道,「十字军远征聚合了当时的三大时代热潮:宗教、战争和贪慾」。 到1291年,基督教世界在叙利亚海岸最后一个桥头堡——阿卡被攻陷,十字军国家的命运告终。十字军东征對西方基督教世界造成了深远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影响,其中有些痕跡至今尚存。.

新!!: 芬兰人和十字軍東征 · 查看更多 »

卡尔·古斯塔夫·埃米尔·曼纳海姆

卡爾·古斯塔夫·埃米爾·曼納海姆(Carl Gustaf Emil Mannerheim,Густав Карлович Ма́ннергейм,在华期间有一中文名叫马达汉,),是芬兰第二任摄政王(1918-1919年)、第六任总统(1944-1946年)及。曼纳海姆曾在俄罗斯帝国陆军中服役过约三十年,期间他参加了日俄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东方战线的战役。除了之外,他在芬兰独立后的每一场战争中担任芬兰国防军的总司令。在世时他与西贝柳斯一起就是毫无争议的最著名的芬兰人。 曼纳海姆还担任了主席三十年,他也是的创建者。曼纳海姆是芬兰独立后历史上最关键的人物之一。2004年在芬兰广播公司举办的评选节目中曼纳海姆被评为最伟大的芬兰人。.

新!!: 芬兰人和卡尔·古斯塔夫·埃米尔·曼纳海姆 · 查看更多 »

卡尔·詹金森

卡爾·丹尼爾·贊堅臣(Carl Daniel Jenkinson,)是一名擁有英格蘭及芬蘭雙重國籍的職業足球員,司職後衛,現時效力英冠球會伯明翰(从阿森纳租借)。他的父親是英國人,而母親是芬兰人,他亦曾分別代表兩地參加青少年國際賽。.

新!!: 芬兰人和卡尔·詹金森 · 查看更多 »

卡累利阿共和国

卡累利阿共和国(Respublika Kareliya,卡累利阿语:Karjalan Tazavalla)是俄罗斯联邦的一个自治共和国。它位于俄罗斯的西北部,首都是彼得罗扎沃茨克(28万人口),它南鄰列寧格勒州、沃洛格达州,北接科拉半島的摩尔曼斯克州,東南鄰阿尔汉格尔斯克州,西接芬兰的拉普兰。它的东部滨临白海。面积172,400平方公里,人口648,543人(2010年统计) 。.

新!!: 芬兰人和卡累利阿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大芬兰

大芬兰(Suur-Suomi)的想法始于一些强调泛芬兰主义的民族统一主义运动,表达了芬兰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民族主义。在设想中,它包括了芬兰和与芬兰人有关的民族的聚居地,这些民族包括:芬兰人、卡累利阿人、爱沙尼亚人、英格里芬蘭人和克文人。大芬兰的想法在1917 年戏剧性的流行开来并扩大影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继续战争后失去了領土和人们的支持。 一般认为,“大芬兰”最具想象力的版本包括芬兰人和卡累利阿人聚居地区的所谓自然边界,从白海到奥涅加湖,沿着斯維里河与涅瓦河,或者更保守的,从謝斯特拉河到芬兰湾。一些提倡者也把英格里亞、爱沙尼亚、北芬马克和托尔讷河谷包括进来。 一些空想的或者戏谑的想法认为最广阔的大芬兰应该包括波的尼亚湾的全部区域一直到乌拉尔山脉,甚至跨越了西西伯利亚的区域,那里至今生活着一些说乌拉尔语言的人。.

新!!: 芬兰人和大芬兰 · 查看更多 »

东卡累利阿

图中白色部分为东卡累利阿,粉色为西卡累利阿 东卡累利阿(芬兰语:Itä-Karjala),又称俄罗斯卡累利阿,位于卡累利阿地区的东部。.

新!!: 芬兰人和东卡累利阿 · 查看更多 »

伊迪特·索德格朗

伊迪特·伊蕾内·索德格朗(Edith Irene Södergran,),是芬兰瑞典语女诗人。她是瑞典语文学史上最早的现代主义作家之一。她深受法国象征主义、德国表现主义、俄国未来主义的影响,这些可以在她的诗歌中找到证据。她一生只出版了四部诗集,31岁时死于肺结核和营养不良。她在世时没有获得读者和文学界的认可,但是后来人们发现了她的作品的文学价值。现在,伊迪特·索德格朗被认为是北欧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直到现在,她仍然影响着许多诗人,尤其是瑞典语歌词作者。.

新!!: 芬兰人和伊迪特·索德格朗 · 查看更多 »

俄国立宪会议

俄国立宪会议(Всероссийское Учредительное собрание,拉丁轉寫:Vserossiiskoe Uchreditelnoe sobranie) 为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中推翻俄羅斯帝國后而产生的一个宪政民主议会。这个民主的议会在1918年1月5日(儒略历)16时由民选代表召开,但翌日凌晨5时即遭列寧等布尔什维克強制解散,歷史上仅仅存在了13个小时。.

新!!: 芬兰人和俄国立宪会议 · 查看更多 »

北歐五國

北歐五國是位於北歐的丹麥、芬蘭、冰島、挪威和瑞典及其附屬領土如法羅群島、格陵蘭和奧蘭群島的統稱。 該五國及三自治地區的歷史背景緊密連繫,社會和政治制度也相近。政治上雖然不是共同體,但都參與北歐理事會;語言上有三種語系,分別為印歐語系的斯堪的納維亞語支、烏拉爾語系的芬蘭-烏戈爾語族和薩米語,以及愛斯基摩-阿留申語系的格陵蘭語。北歐五國共佔地350萬平方公里(格陵蘭佔其中60%的土地),人口約2,500萬。 近年,普遍被歸類為波羅的海三國的愛沙尼亞爭取躋身成為北歐國家一員。北歐五國是愛沙尼亞重要的投資和貿易夥伴,而愛沙尼亞在語言、種族和文化上與芬蘭有關聯,文化上亦與瑞典和丹麥有相似的地方。.

新!!: 芬兰人和北歐五國 · 查看更多 »

北方十字军入侵

北方十字军戰役或称为波罗的十字军戰役为由丹麦和瑞典信奉天主教的国王、德意志的宝剑骑士团及条顿骑士团,和他们的盟友針对北欧波罗的海东南部异教地區所发起的軍事征服。瑞典和德意志为反对俄罗斯的东正教徒而发起的战役,有時候也被認為是北方十字军戰役的一部分。 这些战争中的一部分在中世纪時就被称為十字军戰役,但是其他部分,包括大部分的瑞典的部分,到19世纪才第一次被浪漫民族主义历史学者称为十字军戰役。波罗的海东部因为军事征服而改变:首先是利沃尼亚人、拉特加利亚人和爱沙尼亚人,然后是瑟米利亚人、库尔兰人、普鲁士人和芬兰人,都被丹麦人、德意志人和瑞典人合伙击败、洗礼、占领,甚至有時候灭绝。.

新!!: 芬兰人和北方十字军入侵 · 查看更多 »

喀山

喀山(Каза́нь;Казан,俄语拉丁化:Kazan'),俄罗斯鞑靼斯坦共和国的首都及最大城市。根据俄罗斯2010年人口调查,居民为1,143,600人,为俄国第八大城市。喀山位于俄罗斯欧洲部分,伏尔加河与卡赞卡河的交汇处。与莫斯科、圣彼得堡同为俄罗斯的三座A级历史文化城市。2009年,俄罗斯专利局宣布喀山为俄罗斯运动之都。喀山克里姆林宫为世界遗产。.

新!!: 芬兰人和喀山 · 查看更多 »

克文人

克文人(克文语/kveenit)是挪威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是在18和19世纪从芬兰和瑞典北部迁徙至挪威北部的芬兰农民和渔民的后裔。1996年克文人在挪威取得了少数民族的地位,2005年克文语在挪威也作为一种少数民族的语言而得到了承认。.

新!!: 芬兰人和克文人 · 查看更多 »

立窝尼亚

立窝尼亚(Livonia),一译利沃尼亚、利夫兰(Livland),是欧洲北部的历史地区。.

新!!: 芬兰人和立窝尼亚 · 查看更多 »

立窝尼亚人

立窝尼亚人,是立窝尼亚原住民,居住在今天拉脱维亚西北部和爱沙尼亚西南部。 不像拉脱维亚人,立陶宛人和欧洲的大多数民族,立窝尼亚人的语言不属于印欧语系,而属于与爱沙尼亚语和芬兰语有关联的芬兰-乌戈尔语系西支的立窝尼亚语族。 由于历史学,社会学和经济学原因和民族的散居,导致立窝尼亚人的减少,在21世纪,只有一小部分立窝尼亚人。根据2000年的普查,在拉脱维亚只有177个立窝尼亚人。.

新!!: 芬兰人和立窝尼亚人 · 查看更多 »

继续战争

继续战争(Continuation War,jatkosota,fortsättningskriget)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芬兰和苏联之间的战斗,从1941年6月25日到1944年9月19日,芬兰方面称为繼續战争是为了和冬季战争联系起来,认为是冬季战争的延续,但苏联方面认为只是卫国战争的一部分,是苏联和纳粹德国之间的战斗,芬兰只不过是德国的帮凶。而德國則認為這場戰爭對於蘇聯與德國的戰爭具有很大的幫助,因此對芬蘭提供了大量關鍵物資的補給。 這場戰爭於1941年6月25日開始也就是蘇德戰爭開始後3天,當天蘇軍對芬蘭境內發動空襲,緊接著芬軍開始進攻蘇聯,到了1941年9月芬軍已經占領整個卡累利阿地峽和東卡累利阿,在距離列寧格勒只有30公里的戰線上停了下來。他們在這裡駐防長達兩年半。1944年蘇軍開始針對包含赫爾辛基在內,多個芬蘭城市發動空襲,並於同年6月發動維堡-彼得羅扎沃茨克攻勢,將芬軍在1941年佔領的土地加以收復。7月芬軍成功擋住蘇軍進一步的進攻。9月5日芬軍與蘇軍宣布停火。9月19日蘇芬雙方簽訂,結束了繼續戰爭。 英国在1941年12月6日对芬兰宣战,但事实上没有参加战斗。在1947年的《巴黎和平条约》签定后,这场战争才算正式结束。.

新!!: 芬兰人和继续战争 · 查看更多 »

羅斯汗國

羅斯汗國是現代歷史學家所用的名稱,並不是當時對該國之稱呼。 羅斯汗國是一個由羅斯人所建立的國家或城市集團。該地區當時的人口由波羅的海人,斯拉夫人,芬蘭人,突厥人,匈牙利人和挪威人組成。該地區也是瓦良格人,東斯堪的納維亞冒險家,商人和海盜的經營場所。 這個時期被認為是俄羅斯民族的起源的時代中一個獨特的國家,為基輔羅斯的前身。.

新!!: 芬兰人和羅斯汗國 · 查看更多 »

爱沙尼亚

爱沙尼亚共和国(Eesti Vabariik),通常简称爱沙尼亚(Eesti,),北欧和波罗的海国家之一。 爱沙尼亚位于欧洲东北部,其国土西向波罗的海,北向芬兰湾,東临楚德湖,南面和東面分別同拉脱维亚和俄罗斯接壤。該國目前為世界高收入經濟體之一,首都及全国最大城市为塔林。 愛沙尼亞目前為北欧理事会、欧洲联盟、欧元区、申根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以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成員國。.

新!!: 芬兰人和爱沙尼亚 · 查看更多 »

芬尼人

芬尼(Fenni),是一个古代北欧部落的统称。有关芬尼人最早的记录来自塔西陀于公元98年完成的《日耳曼尼亚志》。.

新!!: 芬兰人和芬尼人 · 查看更多 »

芬兰

芬兰共和国(Suomi,Finland,)是北欧国家,陆地上与瑞典、挪威和俄罗斯接壤,西南面被波罗的海环绕,东南部为芬兰湾,西面则为波的尼亚湾。芬蘭是世界高度的發達國家和福利國家,國民享有極高標準的生活品質。《2018年世界幸福感报告》调查中芬兰被排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

新!!: 芬兰人和芬兰 · 查看更多 »

芬兰城堡

芬兰城堡(Suomenlinna,Sveaborg),或称芬兰堡,是建在六座小岛上有人居住的海上要塞,它也是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市的一个市区。 芬兰城堡是一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遗产。它现在已是著名的旅游景点,倍受游客和本地人的青睐,是一处风景如画的野餐地方。它原来的名字叫“斯韦阿堡”(Sveaborg,意即“瑞典人的城堡),芬兰族人则以芬兰语读法称其为“维亚堡”(Viapori)。1918年出于爱国及民族主义的原因城堡被重新命名为“芬兰城堡”(Suomenlinna),但是在瑞典及芬兰瑞典族人仍称其为“斯韦阿堡”。 瑞典王国于1748年开始建造这座要塞,用于防御俄罗斯帝国的扩张。要塞工程的总负责交给了军官及建筑师。原本的菱堡设计方案深受当时著名的军事工程师沃邦的理念及星形要塞原理的影响,尽管被修改运用到一群岩石小岛上。 除了在岛上的要塞之外,在陆地上朝向海面的防御工事能确保敌人很难抢滩登陆。芬兰城堡也是瑞典陆军和瑞典皇家海军驻守芬兰的部队存放军需品的地方。在芬兰战争中,这座要塞于1808年5月3日向俄国投降,这为俄军于1809年占领芬兰铺平了道路。.

新!!: 芬兰人和芬兰城堡 · 查看更多 »

芬兰人列表

芬兰人按职业分类,可以从以下各列表中查询。.

新!!: 芬兰人和芬兰人列表 · 查看更多 »

芬兰音乐

芬兰音乐是指有史以来由芬兰人创作的音乐。它大致可以分成三类:民族音乐、古典艺术音乐及轻音乐。 具有“芬兰音乐之父”之称的弗雷德里克·帕修斯是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者,其最著名的曲目是芬兰国歌《我们的国家》。从19世纪后半叶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在艺术音乐中占据主流的是后期浪漫主义,特别是民族浪漫主义,其代表人物是让·西贝柳斯。 当20世纪50年代及其同期音乐家开始使用十二音技法、序列主义及其它音乐技巧后,芬兰艺术音乐才真正进入现代主义。在20世纪70年代以奥利斯·萨利宁等创作的带有传统音色的歌剧带动了芬兰歌剧的复兴,但另一方面新一代的作曲家和音乐家也把欧洲激进的现代主义风格带入芬兰。这些在70年代年轻激进的音乐家,如和埃萨-佩卡·萨洛宁,后来在80和90年代扬名于世界。 现代流行音乐包括闻名的芬兰重金属音乐,以及一些著名的摇滚和流行乐队、爵士乐音乐家、嘻哈表演家和舞曲创作家。除此之外,芬兰风格的流行乐(iskelmä)和本土风格的探戈音乐也广受欢迎。在1990年代和2000年代著名的芬兰乐队有HIM、夜愿及雷斯魔。.

新!!: 芬兰人和芬兰音乐 · 查看更多 »

芬兰马

芬兰马(Suomenhevonen,字面意思为“芬兰马”,昵称为:Suokki;Finskt kallblod,字面意思为:“芬兰冷血”)是一个兼具用作骑乘的马匹和用作干农活的马匹的影响和特性的经人工选择的马匹品种,也是一个完全在芬兰培养出来的品种。该品种在英语中名为“Finnhorse”或者“Finnish Horse”,有时也称为“Finnish Universal”,意为“芬兰通用马”,这是因为芬兰人认为此品种适用于在芬兰所有对马匹的需求,包括干农活和森林里的工作、赛马车、骑乘等。在2007年此品种被宣布为正式的芬兰国马。 芬兰马宣称是世界上最快和用途最多样性的“冷血”马匹品种之一。在芬兰,“通用马匹”用于称呼芬兰马和其它如挪威峡湾马等品种,这些品种体型相对较小、作为骑乘的马匹来说相对笨重、作为干活的马匹来说相对轻便。在芬兰马的品种登记簿中有四种分别的类型,每个类型有不同的目标:培养为更健壮的干活用的马匹、更轻便的赛马车用的马匹、通用的骑乘马匹、和一个比例上小的矮马品种。四个类型都有的特征是健壮、适用多样用途、性格温驯。这个马品种的平均高度为155厘米,最常见的颜色为栗色,常有白色斑点及亚麻色的鬃毛和尾巴。 早期芬兰马的精确来源现在不得而知。因为芬兰马这个品种及其祖先很多世纪以来就是在芬兰唯一的品种,因此在芬兰马匹的历史是和芬兰马的历史是重叠的。有据可查的明确的品种培养始于13世纪初。从很多轻便和温血品种过来的外部影响在16世纪初就有记录,从而把这个品种培养成体型更大和使用性更高。在1907年开始建立了芬兰马的官方品种登记簿,从此多年来培养出来了大量经人工选择且祖先可查的马匹。由于在20世纪下半叶农业工具化和军队骑兵的解除,芬兰马的数量从1950年代高峰期的40万匹跌至1987年时的1万4千多匹。然而由于赛马的欢迎度和作为骑乘马的灵活性,这个品种依然得到保存。.

新!!: 芬兰人和芬兰马 · 查看更多 »

芬蘭瑞典族

芬蘭瑞典族(Finlandssvenskar,Suomenruotsalaiset),是芬兰的一个说瑞典语的少数群体。他们保持着强烈的身份认同,并被认为要么是身为芬兰人但同时也是一个单独的族群,或者是一个单独的民族。他们说的是,此语言包括标准语及不能与在瑞典所说的方言互通的多个独特的方言。 据统计显示,2016年底时在有263,948人申报自己的母语为瑞典语,在奥兰自治区有25,592人的母语为瑞典语。这相当于在芬兰总人口数中说瑞典语的人占5.3%,除去奥兰自治区外比率则为4.8%。在19世纪初期大约有15%的芬兰人口中母语为瑞典语,当时瑞典语被视为是高贵的语言,但之后这个比率则一直持续下降。统计分析显示,当今瑞典族的人口数量稳定持平,甚至还略微上升,因为有更多的双语家庭(即父母中一方母语为芬兰语,另一方母语为瑞典语)倾向于把孩子的母语登记为瑞典语。据估计,70%的双语家庭把孩子的母语登记为瑞典语。.

新!!: 芬兰人和芬蘭瑞典族 · 查看更多 »

聖路易斯縣 (明尼蘇達州)

聖路易斯縣(英语:St.)是美國明尼蘇達州東北部的一個縣,位於蘇必略湖西北岸,東南與威斯康辛州相連,北鄰加拿大。聖路易斯縣的總面積為17,767平方公里(陸地面積16,123平方公里),是明尼蘇達州中最大的縣份,也是密西西比河以東的美國中面積最大的縣份(若不計算水域面積,則最大的縣為緬因州阿魯斯圖克縣)。根據2010年人口普查,聖路易斯縣共有人口200,226人。聖路易斯縣的縣治為杜魯日。 聖路易斯縣的主要工業包括纸浆材產業和旅游业。聖路易斯縣的露天开采铁燧岩業亦於铁矿带中佔了一個重要的經濟地位。布瓦复印第安人保留地以及丰迪拉克印第安人保留地的部份土地位於聖路易斯縣內。.

新!!: 芬兰人和聖路易斯縣 (明尼蘇達州) · 查看更多 »

萨莫耶德语族

萨莫耶德语族是在亚欧大陆最北部的乌拉尔山脉两边居民所用的语言,使用该语言的被称为萨莫耶德人,粗略计算有30,000使用者。 萨莫耶德语族与芬兰-乌戈尔语族组成乌拉尔语系。.

新!!: 芬兰人和萨莫耶德语族 · 查看更多 »

豌豆岛直升机场

豌豆岛直升机场(Hernesaaren helikopterikenttä;Ärtholmens heliport;ICAO:EFHE),是位于芬兰赫尔辛基市区西南角豌豆岛的一座直升机场。.

新!!: 芬兰人和豌豆岛直升机场 · 查看更多 »

苏联解体

苏联解体(Распад СССР)以发生在1991年12月25日的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辞职为标志,蘇聯最高蘇維埃于次日(1991年12月26日)通過決議宣佈苏联停止存在,立国69年的苏联從此正式解體。苏联解体代表着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次大戰,二戰)结束后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和两极格局的结束,并对20世纪末的国际环境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很多原来被苏联控制的欧洲国家在苏联解体后获得了一定程度上的外交自主权,美国也在苏联解体后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由俄罗斯为主导的苏联解体,继承国家俄罗斯丧失25%的领土,丧失如此巨大的领土只有列宁签定的《布列斯特和约》可相比,但二战后,《布列斯特和约》失去的领土除芬兰外全部收复,苏联解体后国际形势已不可能好像以往一样通过武力扩张领土,俄罗斯要收复丧失的领土变得遥遥无期,苏联解体后被认为是苏联解体主要责任人的叶利钦和戈尔巴乔夫民望长期处于低位。俄罗斯民族主义者,甚至一些前苏联异见人士对叶利钦和戈尔巴乔夫口诛笔伐认为他们是俄罗斯的民族罪人。.

新!!: 芬兰人和苏联解体 · 查看更多 »

林纳哈尔直升机场

林纳哈尔直升机场(Linnahall Heliport,ICAO:EECL),是位于爱沙尼亚首都塔林市港口附近的一座直升机场。.

新!!: 芬兰人和林纳哈尔直升机场 · 查看更多 »

森林芬兰人

森林芬兰人(Metsäsuomalaiset,Skogfinner,Skogsfinnar)是在16世纪后期到17世纪初期及中期从芬兰和北部迁徙至及挪威的森林地带的芬兰移民。传统上他们使用刀耕火耨的务农方法来把森林变成农场。到18世纪后期,森林芬兰人基本上同化至瑞典和挪威文化里去了。而他们的语言——芬兰语萨沃方言——在今天也已失传了,虽然直至20世纪还剩有一小部分人在讲。 现今在那些地区还留有一些森林芬兰人的建筑以及类似芬兰语的地名。那些地区里的村庄依然被称为“芬兰人的村庄”,森林也被称为“芬兰人的森林”。.

新!!: 芬兰人和森林芬兰人 · 查看更多 »

歐洲民族

欧洲民族主要是操印欧语系语言的族群,也有从东方迁徙过去的使用乌拉尔语系语言的各族群和古老的巴斯克族群,在俄罗斯的欧洲部分尚有一部分使用阿尔泰语系及高加索語系的族群。各个民族基本是以民族国家划分。有同国家的操同一语言的人群承认属于同一族群,也有人更愿意强调自己的国别。 使用印欧语系语言的族群.

新!!: 芬兰人和歐洲民族 · 查看更多 »

民族列表

以下世界民族列表是各民族汉语译名名称按汉语拼音顺序排列,目前世界上共有2000个民族。 ----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V W X Y Z.

新!!: 芬兰人和民族列表 · 查看更多 »

温迪

温迪(Vendi,Vends,Венды)是于12至16世纪生活在文登(今采西斯,拉脱维亚中北部)附近的小部落。 根据《》,温迪人在12世纪前就已到达文登区域。他们居住在西拉脱维亚文塔河流域名叫Wynda(今文茨皮尔斯)的地方。由于地缘位置上靠近芬兰人和波罗的人部落,温迪人选择与德国十字军结盟。1207年,德国十字军在文登原木制城堡附近建造了一个石制城堡,后来成为利沃尼亚骑士团的团长驻地。最后一次作为独特存在主体记载温迪人发生在16世纪。.

新!!: 芬兰人和温迪 · 查看更多 »

托尔讷河谷人

托尔讷河谷人(Tornionlaaksolaiset,Tornedalingar)是居住在现今瑞典北部托尔讷河谷及以西地区的芬兰人的后裔。.

新!!: 芬兰人和托尔讷河谷人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芬兰族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