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亞什特
《亞什特》(阿維斯陀語:Yaštī)是《阿維斯塔》的一部份,與《亞斯納》、亞扎塔詞根同為「亞茲」(Yaz),意為「崇拜」、「祈禱」。內容主要是對善神們的歌頌,與《亞斯納》不同的是,亞什特的一篇章對應具體的一位神祇。現存二十一篇,一般認為原本至少該有三十多篇。.
查看 胡爾瓦塔特和亞什特
德弗
德弗(阿維斯陀語:Daēva)又譯達埃瓦,也稱迪弗、德維。是瑣羅亞斯德教中惡魔的統稱,與善神阿胡拉對立。值得注意的是,在印度神話中,提婆(Deva)被視為善良的神族,而阿修羅(Asura)被視為負面、暴力的神族。《阿維斯塔》中的驅魔書《維提吠達特》就是針對惡魔德弗的宗教文獻。德弗與阿梅沙·斯彭塔、亞扎塔為敵對關係,主要的有二十多位。.
查看 胡爾瓦塔特和德弗
琐罗亚斯德教
瑣羅亞斯德教(波斯文:زرتشتیگری),伊斯兰教诞生之前中东和西亚最具影响力的宗教,古代波斯帝国的国教。因信徒在火前祷告而又得名为拜火教,在中国称为「--教」或「白頭教」。 琐罗亚斯德教的思想屬西方理論定義下的二元论,有學者認為它對犹太教以及后来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影响深远。琐罗亚斯德教的神“密特拉”也进入到罗马帝国以及印度的佛教的宗教之中,现今西方圣诞节即为密特拉节。目前此教在伊朗偏僻山区和印度孟买一带的帕西人(又譯作巴斯人)中仍有很大的影响力。 此教的创始人是琐罗亚斯德,出身于米底王国的一个贵族骑士家庭,20岁时弃家隐居,30岁时聲稱受到神的启示,破斥当时的多神教,宣说拜火教,但受到当时的多神教祭司的迫害。直到42岁时,阿契美尼德帝國的宰相娶他女儿为妻,将他引见国王,琐罗亚斯德教才在波斯迅速传播,77岁时他在一次战争中,在神庙中被杀身亡。另有說法琐罗亚斯德的生存年代要更早,瑣羅亞斯德教也非他首创,有源自更遠古的繼承。.
查看 胡爾瓦塔特和琐罗亚斯德教
胡爾瓦塔特
胡爾瓦塔特(阿維斯陀語:Haurvatāt),或譯豪而撾逹、豪爾瓦塔特。中古波斯語稱哈爾弗達特(Harvdāt)或胡爾達特(Khurdāt),現代波斯語稱霍爾達德(Khordād)。意為「完美」,是阿梅沙·斯彭塔之一,代表了阿胡拉·馬茲達的完美和健康。後被奉為水的女神。 在瑣羅亞斯德曆中,胡爾瓦塔特是第三月和每月第六日的庇護神。.
查看 胡爾瓦塔特和胡爾瓦塔特
阿梅沙·斯彭塔
阿梅沙·斯彭塔(阿維斯陀語:Aməša Spənta)意為「不死的聖者」,或譯「天使」、「天神」。是瑣羅亞斯德教主神阿胡拉·馬茲達的從神,分別代表了部分抽象的教理。一般的說法是「六大天使」。.
阿拉什
弓箭手阿拉什 ( Āraš-e Kamāngīr)是波斯传说中的英雄弓箭手。.
查看 胡爾瓦塔特和阿拉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