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同素异形体
同素异形体,是指由同一种化学元素构成,而结构形态却不相同的單质。同素异形体由于结构不同,物理性質与化學性質上也有差異。同素异形体这一术语针对的是单质,而非化合物,更一般的术语是同质异形体,用于晶体材料。 例如磷的兩種同素異形體,紅磷和白磷,它們的燃点分別是攝氏和,充分燃燒之後的產物都是五氧化二磷;白磷(P4)有劇毒,可溶於二硫化碳,紅磷(Pn)無毒,卻不溶於二硫化碳。同素異形體之間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這種轉化是一種化學變化。 生活中常见的有,碳的同素异形体石墨、金刚石(即钻石)、无定形碳等,磷的同素异形体白磷和红磷,氧元素的同素异形体氧气和臭氧。.
查看 肥粒鐵和同素异形体
大馬士革鋼
大馬士革鋼(Damascus steel),古稱鑌鐵,是一種高碳鋼,現代稱為烏茲鋼,中東大馬士革地區鑄造刀劍所使用的傳統鋼材。 從3世紀到17世紀間,中東地區自印度、斯里蘭卡進口這種鋼材,配合特定鍛造技術打造出刀具,這些刀劍鋒利無比,品質不遜於日本武士刀,其刀身會有一種類似於木紋特殊的紋路,被稱為穆罕默德紋。 大馬士革鋼從冶煉到鍛造對溫度的要求都很苛刻,冶煉時溫度不得高於一千度,鍛造時必須低溫(即「冷鍛」)。由於鍛造技術失傳,這種鋼材在18世紀之後消失。 現代冶金學者曾多次試圖重新冶煉出這種鋼材,不過多半失敗。雖然現代工藝已經可以仿造出類似花紋的刀劍,但未能完整重現這種古代的鍛造技術。.
查看 肥粒鐵和大馬士革鋼
奥氏体
奥氏体(Austenite)或ɣ-Fe,是鋼鐵的一種顯微組織,通常是ɣ-Fe中固溶少量碳的無磁性固溶體。奥氏体的晶体结构为面心立方,其溶碳能力较大,强度低,可塑性强,膨胀灵敏,无磁性,有一定韧性。沃斯田鐵的名稱是來自英國的冶金學家威廉·钱德勒·罗伯茨-奥斯汀。 铁素体在912°C至1394°C時會相變成沃斯田鐵,由體心立方的結構變成面心立方。沃斯田鐵強度較低,但其溶碳能力较大(1146°C時可以溶進2.04%的碳)。沃斯田鐵系列的不锈鋼常用於食品工業和外科手術器材。.
查看 肥粒鐵和奥氏体
不鏽鋼
不锈钢,閩南語唸作「白鐵」,在冶金學中,是通常含有10%-30%鉻的一類合金鋼的總稱。以重量計算,鉻含量超過10.5%的「鐵合金」。這個名稱源於這種鋼不像普通鋼那樣容易腐蝕生锈。如果含鉻或其他元素比例很低,則只可以在表面形成氧化膜保護而非不會氧化,具有像銅或鋁的防蝕特色,這種鋼材就並非不鏽鋼而是耐候鋼。鉻與低碳含量相配合,可顯示出明顯的耐腐蚀性和耐热性,還可以加入镍、钼、鈦、鋁、銅、氮、硫、磷和硒,使其表面會產生防锈的氧化膜,以提高對特殊環境的耐腐蝕性和抗氧化性,並賦予特殊性能,從而保護鋼材本身受到外界環境中的空氣(尤指氧氣)、水、某些酸、碱的氧化腐蝕。大多數不锈鋼先在電爐或()中熔化,然後在另一煉鋼爐中精煉,主要為了降低碳含量。在中,將氧和氫的氣體混合物噴入鋼水中。改變氧和氩的比例,通過將碳氧化為一氧化碳而不使昂貴的鉻氧化和損失,來將碳含量降低到控制的水平。因此,在初始的熔化操作中可使用較便宜的原料,如高碳的鉻鐵。.
查看 肥粒鐵和不鏽鋼
回火
回火(Tempering)是在冶金學當中,一種改善金屬材料性質的熱處理技術。 回火是将淬火钢加热到奥氏体转变温度以下的適當溫度,保持高温加热1到2小时后冷却。经过回火,钢的结构趋于稳定,其脆性降低,韧性与塑性提高。回火往往与淬火相伴,并且是热处理的最后一道工序,能消除或者减少淬火应力,稳定钢的形状与大小,防止淬火零件变形和开裂。高温回火还可以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依据加热的温度不同,回火分为:.
查看 肥粒鐵和回火
碳化三铁
雪明碳鐵又稱滲碳體 (Cementite 或 Iron carbide),化學式為FeC,为具有立方晶系结构的間隙化合物。硬度很高,但脆性極大。在230℃以下具有弱鐵磁性,而在230℃以上則失去鐵磁性。不易受硝酸酒精溶液腐蝕,但受鹼性苦味酸鈉的腐蝕。主要由FeO與CO反應得到。 碳化三铁直接由白鑄鐵融化形成。在碳鋼中,它可由冷却沃斯田鐵(Austenite)或回火(tempering)麻田散鐵(Martensite)中獲得。其与肥粒鐵(奥氏体中另一组分)混合后形成具有层状结构的珠光体和贝氏体。其中的较大薄片曾用来制造大马士革钢。 Fe3C,即隕碳鐵礦(cohenite),特別是在隕石中會發現混著鎳和鈷碳化物。這種形態,堅硬且有光澤的灰色無機化合物,首次由E.
查看 肥粒鐵和碳化三铁
电感元件
電感器(inductor)是一種電路元件,會因為通過的電流的改變而產生電動勢,從而抵抗電流的改變。這屬性稱為電感。 电感元件有许多种形式,依據外觀與功用的不同,而會有不同的稱呼。以漆包線繞製多圈狀,常作为电磁铁使用和变压器等中使用的电感也依外觀称為线圈(coil)。用以對高頻提供較大電阻,通過直流或低頻的,依功用常稱為扼流圈(choke),又稱抗流圈。常配合铁磁性材料,安装在变压器、电动机和发电机中使用的較大电感,也称绕组(Winding)。導線穿越磁性物質,而無線圈狀,常充当高頻滤波作用的小电感,依外觀常称為磁珠(Bead)。 電感器一詞,通常只用來稱呼以自感或其效應為主要工作情況的元件。非以自感為主的,習慣上大多稱呼它的其他名稱,平常不以電感器稱呼,例如:變壓器、馬達裡的電磁線圈繞組等。 在中文裡,電感器一詞在口語上也會被簡稱為電感,但如需嚴謹表達為實體物件的情況,仍宜稱為電感器。.
查看 肥粒鐵和电感元件
焊接
接(Welding),也寫作--或稱熔接、鎔接,是一種以加熱方式接合金属或其他熱塑性塑料的工藝及技術。焊接透過下列三種途徑達成接合的目的:.
查看 肥粒鐵和焊接
莱氏体
莱氏体(ledeburite),也译作粒滴斑鐵,是液態鐵碳合金在1147℃左右發生共晶轉變時形成的共晶混合物,由奥氏体(γ-Fe)和渗碳体(Fe3C)组成,含碳量为4.3%,用Ld表示。进一步降温到727℃时,组分之一的奥氏体转变成珠光体,莱氏体成为珠光体和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被称为低温莱氏体或变态莱氏体,由Ld'表示。.
查看 肥粒鐵和莱氏体
马氏体不锈钢
氏体不锈钢是不锈钢合金中的一种形态。 不锈钢可根据晶体结构分为三种主要形态:奥氏体,肥粒鐵和马氏体。马氏体不锈钢是一种大约根据410型钢(由铁,12%的铬和0.12%的碳组成)制造的低碳不锈钢。它们通常通过回火和硬化形成。回火马氏体使不锈钢变的拥有好的硬度和高韧性,未回火的马氏体韧性低,所以易碎。 马氏体的四方晶系微观结构在约1890年时首先被一位德国显微镜学家所观察到。1912年,申请了一个关于马氏体不锈钢合金的美国专利,这个专利直到1919年才被准许。 不像,马氏体不锈钢可以通过進行无损检测。 也在1912年,英国谢菲尔德研究工作实验室的在寻找一种耐蚀的合金用于制造枪筒时,发现一种马氏体不锈钢合金并随后使其工业化。这个发现两年后被公布在1915年一月刊的《纽约时报》。在1915年间布雷尔利申请了一个美国专利。不久之后,它在英国的“Staybrite”品牌下销售,而且在1929年被用于伦敦萨沃伊饭店的入口华盖。.
查看 肥粒鐵和马氏体不锈钢
贝氏体
--(Bainite),也译作--,是钢在热处理时形成的一种显微组织组成物,是由沃斯田鐵在波來鐵温度范围以下和马氏体点(麻田散鐵转变开始的温度)以上的温度范围内分解而成的肥粒鐵和雪明碳鐵的混合体。最早由埃德加·贝恩等人描述,故名。 贝氏体分为两种,在较高温度(350~550℃)形成的称“上贝氏体”,其组织在光学显微镜下呈羽毛状;在较低温度形成的称“下贝氏体”,其组织在光学显微镜下呈针状或竹叶状。贝氏体由于碳化物颗粒周围受腐蚀而变得比较粗糙,故在显微镜下呈黑色。 目前贝氏体的转变机制尚存争议,目前主要有“切变学说”和“扩散学说”两个学派。.
查看 肥粒鐵和贝氏体
钢
鋼或稱鋼鐵、鋼材,是一種由鐵與其他元素結合而成的合金,當中最普遍的是碳。碳約佔鋼材重量的0.2%至2.1%,視乎鋼材的等級。其他有時會用到的合金元素還包括錳、鉻、釩和鎢.
查看 肥粒鐵和钢
铁碳合金相图
铁碳合金相图是铁-碳二元合金系统的相图。 在加工完的钢和铸铁中,总会含有一定数量的碳元素,这些碳元素所占的比重决定了钢/铸铁的特性。通过铁碳合金相图,人们可以直观的看出(钢铁)形成过程中的组分变化与碳元素含量、温度间的相互关系。 若需要知道在不同冷卻速率下的,一般會參考。 碳是铁碳合金中最重要的合金元素,碳含量小幅的變化也可能會對合金的材質或性質有大的影響。铁碳合金相图可以表達溫度及碳的濃度對鋼鐵的影響,不過沒有其他金屬的資訊。铁碳合金相图可以分為二部份:的Fe-Fe3C系統,其中的碳已和鐵鍵結,以及穩定的Fe-C系統,其中碳以石墨的形式存在。铁碳合金相图一般會包括這兩個系統,不過Fe-Fe3C系統用到的比較多。.
查看 肥粒鐵和铁碳合金相图
陨铁
隕鐵(Meteoric iron有時拚寫成meteoritic iron)是在隕石內發現,由天然金屬的鐵和鎳為主形成的礦物,主要的形式是錐紋石和鎳紋石。隕鐵構成了鐵隕石的大部分,並且也出現在其他的隕石中。除了少量的地生鐵,隕鐵是唯一在地球表面可以找到的天然原生金屬元素。.
查看 肥粒鐵和陨铁
Β铁
β铁是一種已過時的名詞,以前用來稱呼鋼鐵的一種顯微組織,後來發現其實就是溫度超過臨界溫度A2,由鐵磁性變為順磁性的肥粒鐵。 低碳鋼、中碳鋼及大部份鑄鐵在室溫下的主要相都是肥粒鐵(α鐵),當鐵或肥粒鐵钢加熱超過臨界溫度A2,也稱為居里溫度771 °C(1044K或1420 °F),ASM Handbook, Vol.
查看 肥粒鐵和Β铁
波來鐵
光体 (Pearlite),是鋼鐵的一種由铁素体和雪明碳鐵構成的層狀組織。波來鐵中通常含有88%的肥粒鐵和12%的雪明碳鐵,整體的含碳量約為0.8%。波來鐵組織在鋼的顯微組織中是最常見的。 波來鐵的生成,是由含碳量約0.8%的沃斯田鐵,在極慢速的冷卻中,冷卻到攝氏727度時開始產生相變化,而同時析出肥粒鐵和雪明碳鐵,成為波來鐵組織,由於是由單相的固體同時析出兩種相,因此這種變態反應稱為共析反應或共析變態,而含碳量0.8%的鋼,就稱為共析鋼。若是含碳量較低的情況,會在較高溫時先開始析出肥粒鐵,而使剩餘未發生變態的沃斯田鐵含碳量逐漸提高,到了共析點時開始生成波來鐵,這種含碳量低於波來鐵的鋼,就稱為亞共析鋼。而若含碳量較高,則會先析出雪明碳鐵,使沃斯田鐵的含碳量逐漸降低,到了共析點時開始生成波來鐵,這種鋼就稱為過共析鋼。 波來鐵之所以會形成層狀組織,依據R.
查看 肥粒鐵和波來鐵
淬火
--火,俗称蘸(zhàn)火,金属和玻璃的一种热处理工艺。把合金制品或玻璃加热到一定温度,随即在含有矿物质的水、油或空气中急速冷却,一般用以提高合金的硬度和强度。.
查看 肥粒鐵和淬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