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32 关系: 加洛林板塊,南俾斯麥板塊,大型逆衝區地震,太古宙,安那托利亞板塊,巴拿馬板塊,巽他島弧,康威礁板塊,会聚边界,地球,Convergent boundary,火山,第勒尼安盆地,紐阿福歐板塊,隱沒帶,聚合型板塊邊界,鳥首板塊,阿尔卑斯造山运动,板块构造论,板块汇聚边界,板塊邊緣,毛克板塊,澳洲板塊,木百靈板塊,海洋地殼,1944年東南海地震,1950年阿薩姆-西藏地震,2011年4月宫城地震,2011年日本東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2013年三宅島地震,2013年伊那羅塔利地震,2013年納里尼奧地震。
加洛林板塊
加洛林板塊是新畿內亞以北的小型板塊,與西面的鳥首板塊和南面的木百靈板塊邊界形成隱沒帶,北面與太平洋板塊相接形成轉形斷層,而與菲律賓板塊之間形成聚合板塊邊緣。.
查看 聚合板塊邊緣和加洛林板塊
南俾斯麥板塊
南俾斯麥板塊(South Bismarck Plate)是太平洋俾斯麥海南部的小型板塊,包括新畿內亞東部和新不列顛,南側的聚合板塊邊緣形成新不列顛和所羅門群島,這個地區經常發生地震。.
大型逆衝區地震
大型逆衝區地震發生在聚合板塊邊緣的隱沒帶,是已知唯一能産生矩震級可以超過9.0Mw特大型地震的板塊活動,自1900年起5次規模超過9.0的地震都是大型逆衝區地震。大型逆衝區地震發生在環太平洋火山帶中太平洋和印度洋主要隱沒帶,它們通常導致海嘯。.
太古宙
太古宙(Archean)是地质年代中的一个宙。 太古宙起始于内太阳系後期重轟炸期的结束(对月岩的同位素定年确定为38.4亿年前),地球岩石开始稳定存在并可以保留到现在。太古宙结束于26亿年前的大氧化事件把甲烷为主的还原性的太古宙原始大气转变为氧气丰富的氧化性的元古宙大气,从而导致了持续3亿年的地球第一个冰河时期——休伦冰河时期。 太古宙时期有细菌和低等藍菌存在。生物源疊層石可定年到35亿年前。 太古宙属于前寒武纪,上一个宙是冥古宙,下一个宙是元古宙。太古宙包括了始太古代、古太古代、中太古代、新太古代。.
查看 聚合板塊邊緣和太古宙
安那托利亞板塊
安那托利亞板塊是位於土耳其的大陸板塊,東接阿拉伯板塊和東安那托利亞斷層,南面和西南面是與非洲板塊之間的聚合板塊邊緣,北面是與歐亞大陸板塊之間形成北安那托利亞斷層的轉形斷層。研究顯示由於受東面的阿拉伯板塊擠壓而歐亞大陸板塊阻礙北移方向,安那托利亞板塊正以逆時針方向轉動,而非洲板塊沉入安那托利亞板塊下。.
巴拿馬板塊
巴拿馬板塊(Panama Plate)是中美洲的小型板塊,位於科科斯板塊和納斯卡板塊以北、加勒比板塊以南,包括巴拿馬和哥斯達黎加,其大部分邊緣是聚合板塊邊緣,西面是隱沒帶。.
查看 聚合板塊邊緣和巴拿馬板塊
巽他島弧
巽他島弧是由蘇門答臘島、爪哇島、巽他海峽、小巽他群島等組成的火山弧,島上的火山鏈是該區的主要地形。 巽他島弧地處於板塊活動區域,位於印度地下的巽他板塊、緬甸板塊兩個東歐亞板塊與形成印度洋和孟加拉灣海床的印度-澳洲板塊兩者之間互相聚合。巽他島弧出現所有地球動力學的特徵,是一個典型的火山島弧。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澳洲板塊沿著巽他島弧隱沒於巽他板塊和緬甸板塊以下,爪哇海溝中的隱沒帶變形,造成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 巽他島弧上有世界上最危險和爆炸性的火山,松巴哇島上坦博拉火山在1815年的爆發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大型的火山爆發。這道隱沒帶也形成世界上最大型的活火山多巴湖,該火山曾經發生人類歷史上最大型的火山爆發指數達8級的火山爆發,產生超過2,800立方公里的岩漿。 1883年喀拉喀托火山爆發,巨響傳至5,000公里以外的地方仍可聽見,是有記錄以來已知最巨大的聲音。數以十萬計的人因上述和其他火山如帕潘達揚火山、加隆貢火山、克盧德火山爆發而喪命。.
查看 聚合板塊邊緣和巽他島弧
康威礁板塊
康威礁板塊(Conway Reef Plate)是太平洋南部的小型板塊,位於斐濟以西,東西兩側都是聚合板塊邊緣,東面與澳洲板塊相接,西面是新海布里地板塊,北面是巴爾莫勒爾礁板塊。.
查看 聚合板塊邊緣和康威礁板塊
会聚边界
#重定向 聚合板塊邊緣.
查看 聚合板塊邊緣和会聚边界
地球
地球是太阳系中由內及外的第三顆行星,距离太阳约1.5亿公里。地球是人類已知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也是人類居住的星球,共有74.9億人口。地球质量约为5.97×1024公斤,半径约6,371公里,密度是太阳系中最高。地球同时进行自转和公转运动,分别产生了昼夜及四季的变化更替,一太陽日自转一周,一太陽年公转一周。自转轨道面称为赤道面,公转轨道面称为黄道面,两者之间的夹角称为黄赤交角。地球仅擁有一顆自然卫星,即月球。 地球表面有71%的面积被水覆盖,称为海洋或可以成为湖或河流,其余是陆地板块組成的大洲和岛屿,表面分布河流和湖泊等水源。南极的冰盖及北极存有冰。主體包括岩石圈、地幔、熔融态金属的外地核以及固态金属的內地核。擁有由外地核產生的地磁场。外部被氣體包圍,称为大氣層,主要成分為氮、氧、氬。 地球诞生于约45.4亿年前,42億年前開始形成海洋。并在35亿年前的海洋中出现生命,之后逐步涉足地表和大气,并分化为好氧生物和厌氧生物。早期生命迹象产生的具體证据包括格陵兰岛西南部中拥有约37亿年的历史的石墨,以及澳大利亚大陆西部岩石中约41亿年前的 Early edition, published online before print.。此后除去数次生物集群灭绝事件,生物种类不断增多。根据学界测定,地球曾存在过的50亿种物种中,已经绝灭者占约99%,据统计,现今存活的物种大约有1,200至1,400万个,其中有记录证实存活的物种120万个,而余下的86%尚未被正式发现。2016年5月,有科学家认为现今地球上大概共出现过1--种物种,其中人类正式发现的仅占十万分之一。2016年7月,科学家称现存的生物共祖中共存在有355种基因。地球上有约74亿人口,分成了约200个国家和地区,藉由外交、旅游、贸易、传媒或战争相互联系。.
查看 聚合板塊邊緣和地球
Convergent boundary
#重定向 聚合板塊邊緣.
火山
火山是地表下在岩浆库中的高温岩浆及其有关的气体、碎屑从行星的地壳中喷出而形成的,具有特殊形態的地质结构。 地球上的火山发生是因为地壳被分裂成17个主要的和刚性的地壳板块,它们漂浮在地幔的一个更热和更软的层。火山可以分为死火山和活火山。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出現喷发事件的活火山叫做睡火山(休眠火山)。另外还有一种泥火山,它在科学上严格来说不属于火山,但是许多社会大众也把它看作是火山的一种类型。 火山爆发可能会造成许多危害,不仅在火山爆发附近。其中一个危险是火山灰可能对飞机构成威胁,特别是那些喷气发动机,其中灰尘颗粒可以在高温下熔化; 熔化的颗粒随后粘附到涡轮机叶片并改变它们的形状,从而中断涡轮发动机的操作。火山爆发是一种很严重的自然灾害,它常常伴有地震。大型爆发可能会影响温度,因为火山灰和硫酸液滴遮挡太阳并冷却地球的低层大气(或对流层); 然而,它们也吸收地球辐射的热量,从而使高层大气(或平流层)变暖。 历史上,火山冬天造成了灾难性的饥荒。 虽然火山喷发会对人类造成危害,但同时它也带来一些好处。例如:可以促进宝石的形成;扩大陆地的面积(夏威夷群岛就是由火山喷发而形成的);作为观光旅游考察景点,推动旅游业,如日本的富士山。 专门研究火山活动的学科称为火山学。.
查看 聚合板塊邊緣和火山
第勒尼安盆地
勒尼安盆地(Tyrrhenian Basin)為一海底盆地,位於地中海西部的第勒尼安海。盆地的面積約231,000平方公里,西至薩丁尼亞島,北科西嘉島,南至西西里島,東至義大利半島。第勒尼安盆地由瓦維洛夫盆地(Vavilov basin)和馬爾西利盆地(Marsili basin)等兩個主要的次盆地構成。底部地形並不平坦,有數座海底山。第勒尼安盆地的最深處位於瓦維洛夫深海平原中,約3785公尺深。此盆地大致為東南-西北走向。.
紐阿福歐板塊
紐阿福歐板塊(Niuafo'ou Plate)是湯加以西的小型板塊,北面是太平洋板塊,東面是湯加板塊,西面是澳洲板塊,主要被聚合板塊邊緣包圍,這個地區經常發生地震。.
隱沒帶
隱沒帶(英語:subduction zone),也称“俯冲帶”、“消减带”、“隐没带”,指地球的岩石圈中對流的沉降流(downwelling)所在的地區。 隱沒帶存在於聚合板塊邊緣(convergent plate boundary)。海洋板塊擴張到大陸板塊邊緣,因為海洋板塊較重,會沉入大陸板塊之下,形成聚合板塊邊緣。地球的岩石圈、海洋板塊、沉積層以及被困住的水份就是經由隱沒帶回收到地函深處的。目前地球是唯一已知有隱沒帶的行星,金星與火星都沒有隱沒帶。但是根據1999年火星全球探勘者號(Mars Global Surveyor)對火星磁場的觀察發現,火星早期可能有板塊活動,但尚未得到確認。沒有隱沒作用(subduction),地球也不會是現在的樣子。沒有隱沒帶,地殼不會分化出大陸與海洋,所有的固體地球也都會被一個全球性的大海洋所覆蓋。 岩石圈(地殼加上上部地函的堅硬部份)與軟流圈的密度差造成隱沒作用。岩石圈比地函的軟流圈部份的密度要高的時候,岩石圈容易沉入地函裡,形成隱沒帶;而隱沒作用在岩石圈密度比軟流圈小的地方會遭到抵抗。岩石圈的密度比其下的軟流圈的密度大或是小取決於相關地殼的性質。地殼的密度總是比軟流圈或是地函的岩石圈部份的密度來得小。然而因為大陸地殼總是比海洋地殼厚,密度也總是比海洋地殼小,大陸岩石圈的密度也總是比海洋岩石圈的密度小。海洋岩石圈的密度通常比軟流圈大。例外的情況發生在大片的洪流玄武岩(flood basalt),又稱為“大型火成岩區(large igneous provinces(簡稱LIPs))”。 這類例外的情況會造成海洋地殼極度增厚,浮力太大而無法隱沒。當在下沉板塊之上的岩石圈浮力太大無法隱沒時會產生碰撞,因此有這句常說的話:隱沒作用引起造山運動。.
查看 聚合板塊邊緣和隱沒帶
聚合型板塊邊界
#重定向 聚合板塊邊緣.
鳥首板塊
鳥首板塊是新畿內亞西端的小型板塊,東南與澳洲板塊和毛克板塊形成分離板塊邊緣,北面與加洛林板塊和菲律賓板塊形成聚合板塊邊緣,南面與班達海板塊形成聚合板塊邊緣,與西南的馬魯古海碰撞帶(Molucca Sea Collision Zone)形成轉形斷層。 Category:板塊.
查看 聚合板塊邊緣和鳥首板塊
阿尔卑斯造山运动
阿尔卑斯造山运动是一个发生在晚中生代(阿尔卑斯造山运动早期)和新生代的造山期,形成了阿尔卑斯带的山脉。这些山脉包括(自西向东)阿特拉斯山脉、里夫山脉、貝蒂科山脈、坎塔布连山脉、比利牛斯山脉、阿尔卑斯山脉、亚平宁山脉、狄那里克阿尔卑斯山脉、品都斯山脉、喀尔巴阡山脉、巴尔干山脉、托鲁斯山脉、高加索山脉、厄尔布尔士山脉、扎格罗斯山脉、兴都库什山脉、帕米尔高原、喀喇昆仑山和喜马拉雅山。对于某个山脉的形成,有时会有其他名字,如喀尔巴阡造山运动、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等。 阿尔卑斯造山运动也在更远的地方形成了规模较小的地质特征,如在英格兰南部和法国北部的威尔德-阿图瓦背斜,在英格兰南部的白垩山脊的北部丘陵和南部丘陵中还能看到遗迹。它的效果在怀特岛尤为明显,白垩层和上覆的始新世地层被挤压得近乎垂直,在阿伦海湾、白崖湾和拉尔沃思湾附近的多塞特郡海岸暴露于地表。 阿尔卑斯造山运动发生于南方的非洲、印度及辛梅利亚板块与北方的欧亚大陆相撞。构造板块之间的板块聚合运动(南方的印度板块与非洲板块,北方的欧亚大陆板块,以及很多更小的板块)在早白垩纪便已开始 ,但山脉崛起的主要阶段在古新世至始新世。如今,这一过程仍在阿尔卑斯造山带的某些地方进行。 阿尔卑斯造山运动被认为是从地理上定义了欧洲的三个造山运动之一,另两个造山运动分别为:形成了老红砂岩大陆的加里东造山运动(由波罗地大陆和劳伦大陆在早古生代碰撞产生)及形成盘古大陆的海西造山运动(也称华力西造山运动,由冈瓦纳古陆和老红砂岩大陆在古生代中期至晚期碰撞产生)。.
板块构造论
板块构造论(又稱板块构造假说、板块构造学说或板块构造学,總稱「板塊飄移」)是为了解释大陆漂移现象而发展出的一种地质学理论。该理论认为,地球的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现今的全球分为六大板块(1968年法国勒皮雄划分),海洋和陆地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根据这种理论,地球内部构造的最外层分为两部分:外层的岩石圈和内层的软流圈。这种理论基于两种独立的地质观测结果:海底擴張和大陆漂移。 岩石圈可以分為大板塊及小板塊,兩板塊相接觸的部份則可依其相對運動來分為分離板塊邊緣、聚合板塊邊緣及轉形斷層。在板塊邊緣常會出現地震、火山、造山運動及海沟。现今每年的相對運動距離約在0至150 mm不等。 板塊可以分為海洋板塊及較厚的陸地板塊,兩者都有各自的地殼。在聚合板塊邊緣會有隱沒帶,會將板塊沉降至地幔,使岩石圈質量減少,而分離板塊邊緣因海底擴張形成的新地殼,這種對板塊的預測稱為輸送帶原理。較早期的理論認為地球會漸漸膨脹或是漸漸收縮,也都還有一些人支持。 板塊可以移動的原因是因為岩石圈的強度比下方的軟流圈要大,地幔密度的變化造成了。一般認為板塊運動是由海底遠離擴張脊的運動(因為地形及地殼的變化,造成地球引力的差異)、阻力及隱沒帶向下的吸力等影響組合而成。另一種解釋則是考慮地球旋轉的受力差異,以及太陽及月亮的潮汐力。這些因素之間的相對重要性及其關係還不清楚,目前也還有許多爭議。.
查看 聚合板塊邊緣和板块构造论
板块汇聚边界
#重定向 聚合板塊邊緣.
板塊邊緣
板塊邊緣(plate margin),顧名思義,是指邊界兩旁板塊分界之處。其動力源自軟流圈中下沈的熔岩對流,旗下分為兩種主要板塊邊界。.
查看 聚合板塊邊緣和板塊邊緣
毛克板塊
毛克板塊是位於新畿內亞西部的小型板塊,東面與木百靈板塊形成聚合板塊邊緣,南面與澳洲板塊和鳥首板塊形成轉形斷層。.
查看 聚合板塊邊緣和毛克板塊
澳洲板塊
澳洲板塊是南半球一個主要板塊,原為岡瓦那大陸的一部分,直到大約1億年前,因印度板塊開始向北移動,澳洲板塊才與印度板塊、南極洲板塊相連。8500萬年前,澳洲板塊開始與南極洲板塊分開,到大約4500萬年前才完全分離。隨後,澳洲板塊與印度板塊在印度洋下方相互接合,形成印度-澳洲板塊。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這兩個板塊將會再次分裂,預估完全分離至少需300萬年或更長的時間。目前,澳洲板塊包括整個澳大利亞洲與塔斯馬尼亞島,以及一部分的新幾內亞、紐西蘭、印度洋。.
查看 聚合板塊邊緣和澳洲板塊
木百靈板塊
木百靈板塊(Woodlark Plate)是位於新畿內亞東半部的板塊,加洛林板塊沉入木百靈板塊的北部邊緣,木百靈板塊的西部和南部是分別與毛克板塊和澳洲板塊形成的聚合板塊邊緣,東面與所羅門海板塊相接。.
查看 聚合板塊邊緣和木百靈板塊
海洋地殼
海洋地殼是岩石圈的一部分,由密度較大的矽鎂質岩石構成,偏向鹼性,與大陸地殼相比,硅酸鹽較缺乏,密度也較大,平均密度約3.0g/cm^3(大陸地殼2.7g/cm^3),由於密度較大,根據大陸均衡學說,海洋地殼無法像大陸地殼般在地幔之上浮得那麼高。 主要是由玄武岩組成。海洋地殼的厚度約在5至10公里之間,地球內部由於熱的作用產生對流,岩漿上升處,是在地表張裂板塊,產生分離板塊邊緣(divergent boundaries),中洋脊是為代表,該地區會有許多淺的、正斷層(張裂作用)式的小地震。大部分情況下,和板塊碰撞時隱沒,因此地質年齡也較年輕,現存的海洋地殼年齡都在200百萬年之內。在中洋脊由深部岩漿加進來,所產生的是為海洋板塊,在淺部都是玄武岩,深部則為輝長岩。 海洋地殼上的大板塊只有太平洋海板塊,其餘均為較小的板塊。 海洋板塊以每年兩公分的速度向外擴張(稱為海底擴張學說),直到碰到大陸板塊邊緣,由於海洋板塊密度較大,會隱沒到大陸板塊之下,產生聚合板塊邊緣(convergent boundaries)。海洋板塊在擠壓過程中,會推動大陸板塊移動,產生「大陸漂移」,目前世界五大洲分佈,是由二億年前一大塊「盤古」大陸(泛大陸)張裂開來的。聚合板塊邊緣由於兩種不同性質的板塊碰撞,不斷的在擠壓,不斷的在累積變形能量,直到超過岩石能夠忍受的程度,遂將累積之變形能量在瞬間釋放出來,發生地震。這種巨大的碰撞力量,使聚合板塊邊緣產生許多淺至深的、逆衝斷層(擠壓作用)式的大地震。海洋板塊沿著隱沒帶,俯衝下插到大陸板塊之下約七百公里,才會與周遭物質同化,因此最深的地震也可到達七百公里。 Category:地球的结构 Category:地球物理學 category:地质学.
查看 聚合板塊邊緣和海洋地殼
1944年東南海地震
1944年東南海地震(也被稱為昭和東南海地震)是日本標準時間1944年12月7日13時36分(昭和19年)發生在日本紀伊半島的強烈地震,震央位於熊野灘、三重縣尾鷲市外海約20公里(北緯33度8分、東經136度6分),地震規模為矩震級8.1Mw(也有科學家認為應是8.2Mw),地震最大烈度超過震度5(大約相當於麥加利地震烈度8度)。1944年東南海地震發生當時曾被稱為遠州灘地震,但是日本政府為了隱瞞東海地方的軍用工廠遭到破壞的消息,於是改稱為東南海地震。昭和東南海地震對於和歌山縣與東海地方造成嚴重破壞,並導致1,223人死亡或失蹤。昭和東南海地震與鳥取地震、三河地震及昭和南海地震這四個地震在1943-1946年連續4年發生,死亡人數都超過1,000人。.
1950年阿薩姆-西藏地震
1950年阿萨姆-西藏地震,又称阿萨姆地震,中文文献中常称为1950年墨脱-察隅地震、1950年墨脱地震或1950年察隅地震,有时亦称1950年印度-中国地震,发生在喜马拉雅山南麓,结南迦巴瓦峰东侧东喜马拉雅构造结雅鲁藏布江断层带的墨脱断裂上,是中国有仪器纪录以来所纪录到的震级最大的地震,也是已知由聚合板塊邊緣碰撞所引起的地震规模最大的地震、20世纪世界第六大的地震和有观测纪录以来全球地震规模第九大的地震。 该次地震发生于1950年8月15日,震中位于中国与印度阿萨姆邦交界的西藏墨脱县。此次地震的矩震级达8.6级,最大地震烈度则可能达到12度。地震波及整个西藏及南亚多个国家和地区。附近的西藏墨脱县、察隅县和印度阿萨姆邦都受到了严重破坏,在中国造成了约4000人死亡,而在印度的死亡人数也达到了1526人。该次地震引起的山崩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地震山崩。.
2011年4月宫城地震
2011年4月宫城地震是日本宫城縣东部海域於7日深夜发生的一場Mw7.1(或Mj7.4)的地震,震中位在仙台市以東约66公里(41英里),本次地震亦是屬於2011年日本东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的一次余震。地震发生后日本氣象廳對東北地方太平洋沿岸发布了海啸警報,並在90分鐘之後解除。 地震造成4人死亡、至少141人受傷,發電廠的暫停導致全日本約300萬戶停電,但在數天之內恢復正常。.
2011年日本東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
東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是指2011年3月11日14時46分(當地時間)發生於日本東北地方外海三陸沖的矩震級9.0(USGS修正为矩震級9.1)的大型逆衝區地震。震央位於宮城縣首府仙台市以東的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測得數據為,并引发最大溯上高40.1公尺的海嘯。此次地震是日本有觀測紀錄以來第一個震級超過9的地震,也是日本史上規模最大的地震,引起的海嘯也是最為嚴重的,加上其引發的一系列災害及核洩漏事故,導致大規模的地方機能癱瘓和經濟活動停止,東北地方部份城市更遭受毀滅性破壞。.
2013年三宅島地震
2013年三宅島地震是發生於2013年4月17日當地時間(UTC+9)17時57分32秒的地震,震央位在日本東京都的三宅島的西方近海處,震源深度推測約20公里,烈度6.2。 當天從當地時間10時15分的一起規模4.4的地震開始,陸續發生地震,而至17時57分的地震規模最大。.
2013年伊那羅塔利地震
2013年伊那羅塔利地震是發生於2013年4月6日當地時間(UTC+9)13時42分36秒的地震,震央位在印尼巴布亞省的伊那羅塔利東方約240公里處,震源深度68公里。.
2013年納里尼奧地震
2013年納里尼奧地震是發生在當地時間2013年2月9日上午9時16分(UTC-5)的地震,震央位於哥倫比亞西南部的納里尼奧省所屬自治市帕斯托,其7英里外的小鎮亞寬克爾,芮氏地震規模達到6.9。此次地震影響了納里尼奧省的17個自治市,以及鄰國厄瓜多的部分地區。.
亦称为 聚合性板塊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