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77 关系: 基督战争,基督教,基督教婚姻觀,基督教要义,基督教香港崇真會,卡特里派,協和信條,古斯塔沃·古鐵雷斯,司禱,同性恋与普世圣公宗,塞繆爾·帕里斯,大公主義法令,天主教,天主教会主教,天主教會,宗教,主耶穌,寬仁的審判者,世俗,仪式,弥撒,徐家汇圣依纳爵主教座堂,信義宗,全完堂,神召会,秘法家,第二次尼西亞公會議,羅馬禮,羅馬教廷,烏利希·慈運理,烏克蘭信義會,爱任纽,病人傅油聖事,瓦勒度派,無酵餅,特土良,特利騰大公會議,牛津运动,聖三一主日,聖公宗,聖秩聖事,聖靈,聖餐禮,聖酵聖禮,衣索比亞禮天主教會,食用血,馬丁·路德,香槟酒,香港基督教循道衛理聯合教會,香港大主教,諾斯底主義,... 扩展索引 (27 更多) »
基督战争
基督战争(1926-1929年)(Cristero War,Guerra Cristera、La Critiada)是一场反抗墨西哥政府消滅天主教的大规模抗争。 墨西哥革命後,墨西哥总统兼无神论者,革命制度黨創始人普鲁塔尔科·埃利亚斯·卡列斯(Plutarco Elias Calles)提交的1917年宪法,其目的为迫害罗马天主教教会及其子组织,此举因卡列斯的无神论主义和共济会思想而掀起,但是宪法的执行引发了这场基于西部墨西哥的反抗运动。 墨西哥革命是墨西哥史上最大的反抗运动。它基于农民对土地和社会正义的巨大需求。天主教会小心行事,并不支持这个时常威胁许多墨西哥人财产权的革命。然而,卡列斯政府感到此事关系到私人财产、公共教育和社会改革的革命正被教会威胁着。宪法设立了反教权的章程来解决教会有大众影响力的问题,从而开始了十年之久,致使数千人死亡的对天主教徒的迫害行为。 墨西哥公民经过一段时间的和平抵制后,1926年发生了若干小规模冲突。暴力抵抗于1927年开始。反抗者自称为Cristeros(下称基督军),以“Cristo Rey”(基督君王)借用了耶稣的名义。这场抵抗中的妇女和神父同样出名,妇女们帮助反抗军走私枪和弹药,一些神父则被当众折磨和杀害(后来被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封圣)。这场抵抗最终因通过美国驻墨西哥大使Dwight Whitney Morrow的外交手段和哥伦布骑士会的经济救助和帮助而平息。 抵抗引起了教宗庇护十一世的注意,他在1925和1937年间发布了一系列教宗通谕。1925年12月11日,教宗发布了Quas Primas通谕,成立基督普世君王节。1926年11月18日,他发布了Iniquis Afflictisque通谕,谴责了墨西哥暴力的反教权迫害。Philippe Levillain p.
查看 聖禮和基督战争
基督教
基督教是信仰耶穌基督為神之聖子與救世主(彌賽亞)的一神教。發源於西亞的巴勒斯坦地區,以《聖經》為最高宗教經典,信徒稱為基督徒,基督徒組成的團體則稱為教會或基督教會。由於部分教義源流自猶太教,因而被認為是亞伯拉罕諸教之一,現今亦与伊斯兰教、佛教共同視為世界三大宗教。其分為天主教、正教會、新教等三大宗派,但因歷史發展的緣故,漢語所稱的「基督教」常專指新教,基督教整體則又另以「基督宗教」、「基督信仰」或「廣義基督教」稱之。 基督教的信仰核心認為三位一體的獨一神(漢語亦譯為上帝或天主)創造了世界,並按照神自己的形像造人,由人來管理世界,後來人犯罪墮落,帶來了死亡;聖父派遣其子耶稣 道成了肉身,在其在世33年的最後,為世人的罪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在三天後從死裏復活而後升天,賜下聖神與信徒同在;他的死付上了罪的贖價,使一切信他的人得到拯救,並在神內有永遠的生命。 按照基督教在4世紀的歷史紀載,第一個教會在耶穌升天與聖神降臨(約公元30至33年)後由耶穌的宗徒建立,之後耶穌的宗徒及信徒們不斷向外宣教,並快速在當時管轄巴勒斯坦的羅馬帝國境內及周邊地區傳播;雖曾長期遭羅馬帝國政府迫害,但約於公元325年由君士坦丁大帝宣布合法化,狄奧多西大帝時更定為羅馬帝國的國教,至此成為西方世界的主要宗教。之後因羅馬帝國分裂後西方世界東西部的差异化发展,導致11世紀發生東西教會大分裂,形成以羅馬教宗為首的公教會、以及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为首的正教會。16世纪時,西歐又爆發了反對教宗權威的宗教改革運動,马丁·路德(路德派)、约翰·喀尔文(喀尔文派)、烏里希·慈運理等神學家與英國國王亨利八世(安立甘派)先後脫離天主教而自立教會,日後出現了許多教義相近的教會,這些教會即為後世所統稱的新教。 基督教雖起源於西亞,但在7世紀創立的伊斯蘭教興起後,今日在當地的信徒人口反而居於少數。由於基督教重視傳教事業(又稱為「大使命」),加上近代西方國家在世界經濟及文化上具有強勢的影響力,使得基督教的傳佈範圍遍及整個世界,基督教文化更成為世界許多文明的重要骨幹。粗估統計全球超過30%的人口信仰基督教,是當今世界信仰人口最多的宗教,三大宗派中又以天主教的信徒佔約半數最多;基督徒最多的國家則是美國及巴西,大約占人口的75%。.
查看 聖禮和基督教
基督教婚姻觀
基督教部分派别視婚礼是一种圣礼,各基督教支派的基督教婚姻观有很大的分別。.
查看 聖禮和基督教婚姻觀
基督教要义
《基督教要义》(Institution de la religion chrétienne,Institutio Christianae religionis),又譯《基督教要旨》,是基督教加尔文派神學家约翰·加尔文关于新教系统神学的一本著作。这部作品在西方世界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力, from "131 Christians everyone should know" in Christian History & Biography并在世界上很多地方作为神学学者的必读书目。《基督教要义》最早于1536年以拉丁语出版,后来在1541年以作者本人的母语法语出版,并在1559年和1560年分别以拉丁语和法语形成最终版,其中拉丁语版共80章。 这部著作是针对那些具有对于神学基础知识有所掌握的人的一本关于新教理论的概论书籍,涵盖了从教会教条、圣礼到因信称义和基督徒自由等多方面的主题。它尖锐地批判了那些加尔文认为是异端的教条教理,尤其是加尔文自己在转向新教之前曾经笃信的天主教会。该书的一个突出主题——也是加尔文在神学理论方面的最伟大遗产——是“上帝完全主权”(total sovereignty)的观点,特别是它在拯救和神的拣选方面的内容。加尔文歸納聖經經文後指出了名聞千古的預選說,上帝已经对世人的命运與是否得救,做出了预定,且没有人能够改变其命运。 《基督教要义》被公认为归正宗神学理论系统的重要参考文献,而这种神学理论通常被称作加尔文主义。.
查看 聖禮和基督教要义
基督教香港崇真會
基督教香港崇真會(Tsung Tsin Mission of Hong Kong)創立於1847年,由德、瑞、法交界之差會巴色傳道會於1846年差派的瑞典傳教士韓山明牧師(-Rev. Theodore Hamberg-)及德國傳教士黎力基牧師(Rev.
查看 聖禮和基督教香港崇真會
卡特里派
卡特里派(Catharism),又稱為純潔派(Cathari,又譯迦他利,名稱源自希臘文Katharoi,「清潔」的意思),是一個中世紀的基督教派别,受到摩尼教思想的影響,兴盛于12世纪与13世纪的西欧,主要分布在法國南部。 由於該教派於1145年傳入法國南部的阿爾比(Albi)城,因此又稱阿爾比派(法语 Albigeois, 英文 Albigenses)。.
查看 聖禮和卡特里派
協和信條
協和信條(1577年),信義宗基督徒所參照的信條。它與奧斯堡信條及其護教學、馬丁·路德的施馬加登條款及墨蘭頓的〈論教皇的權力與首位〉,和路德的大、小要理問答,一同收集於路德宗的協和書中。包括兩部分,「提要」 與 「完整宣言」, 提要中為信條所包含的12篇文章之簡單摘要,而完整宣言則包含全部內容。受認可的學說位於「論文」中,而不受認可的學說則收容於「反對言論」中。.
查看 聖禮和協和信條
古斯塔沃·古鐵雷斯
古斯塔沃·古鐵雷斯·梅里诺(Gustavo Gutiérrez Merino,),秘鲁神学家,多明我会教士,為《解放神學》一書的作者與解放神學的代表人物。他對拉丁美洲的社會、歷史及神學有深入的見解與批判,現於聖母大學當神學教授, 主要教授系統神學。.
查看 聖禮和古斯塔沃·古鐵雷斯
司禱
司禱員(Lay Reader;亦稱司禱;原稱為Reader/Lector)是屬小聖品的成員之一。聖公會曾於宗教改革時廢除此職,但英國聖公會於18世紀末重新制定規條恢復司禱員一職。 現在的司禱員全部均為義務性質,需接受教區的神學訓練經過考核並獲主教所發的許可證後,方可於牧區協助聖品主持聖禮,宣講福音,牧養會眾,教導《聖經》及於講壇上講道。司禱員並可於聖禮時穿上黑長衫白袍或白長衫,並戴上藍色聖帶。 category:基督教頭銜 Category:聖公宗教徒.
查看 聖禮和司禱
同性恋与普世圣公宗
有关于同性恋的议题在普世圣公宗的几个教省引起争议。1998年的第13届兰柏会议上以526票赞成、70票反对的表决结果通过了一项决议,这项决议指出同性間的性行為“与圣经不相符”。然而,这项决议中仍然包括了这样的陈述:“我们呼吁所有的教徒对所有人有感情以及牧师般地服侍,而不顾他们的性倾向,同时谴责对同性恋的无理由的恐惧、婚内暴力和商业的性行为”,并且很重要地指出“我们保证我们会倾听同性恋人士的经验,我们也承诺他们会得到上帝的爱。所有的有信仰的忠诚的受洗过的人,不管他们的性倾向是怎样,都是基督的身体的成员”。兰柏会议“不是一个制定强加给教省的纪律和规定的地方,而是一个解决争议的论坛”。 2003年英国国教会宣布了任命一位正在和另一位同性同居的牧师,杰弗里·约翰(Jeffrey John)为英国国教会牛津教区副主教,但是因为有反对的声音,他被改任为圣奥尔本斯座堂的主持牧师。2004年,其他的圣公会教省,例如美国圣公会、巴西圣公会、墨西哥圣公会、苏格兰圣公会和南非洲圣公会教省合法化了非单身的同性恋牧师的任命和同性结合的祝福。在加拿大圣公会,新威斯敏斯特教区的六个堂区承认了祝福同性结合的礼仪,并且那个教区的主持牧师彼得·艾略特(Peter Elliott)就是一位同性恋者。2003年美国圣公会任命基恩·罗宾逊(Gene Robinson)为新罕布什尔教区的主教。 为回应这些神学上的争端,以中非洲教省开始的很多教省,包括了亚洲、非洲和澳洲的总计占圣公会人口一半,即4千万人口的教省发表声明,宣布他们和其他教省的交流因此受阻。西方教省中的少数派团体声明他们对英国国教会、加拿大圣公会、澳大利亚圣公会以及美国圣公会的不神圣的行为的反对。有些美国圣公宗团体脱离了美国圣公会,加入了如同卢旺达或是乌干达的非洲圣公会组织。.
查看 聖禮和同性恋与普世圣公宗
塞繆爾·帕里斯
塞繆爾·帕里斯()(1653年─1720年2月27日)是塞勒姆審巫案時,麻薩諸塞州塞勒姆的清教徒牧師。他也是原告之一貝蒂·帕里斯的父親,以及另一位原告艾比蓋兒·威廉斯的叔叔。.
查看 聖禮和塞繆爾·帕里斯
大公主義法令
〈大公主義〉法令為天主教梵諦岡第二次大公會議所發布的文獻之一,其正式名稱依照教廷文件的命名慣例取用其拉丁原文的首二個單詞來為該文件命名為〈Unitatis Redintegratio〉,中文直譯為重新合一。 赵雪纲,纪念“梵二”五十周年該文件為梵諦岡第二次大公會議為了表示對於大公主義的立場與建議而發布,也以較為寬容與溫和的態度對基督新教與包含正教會在內的各個東方禮儀的教會伸出友誼之手。 該文件原為梵二第一期東方禮教會組提出的〈東方禮教會合一草案〉與神學組的〈教會草案〉中的大公主義一章,還有基督徒合一組的同一主題的草案再度協調組成的單單討論大公主義的文件。這份由基督徒合一組主筆的〈大公主義草案〉在第二期會議中被再度提出討論,最後在移走了討論猶太教與其他非基督信仰的第四章,以及討論宗教自由的第五章後,完成了前三章的逐項討論作業。最終在第三會期於1964年11月20日完成了表決程序,並於11月21日由教宗保祿六世公布。被移走的後兩章之後也於後來的會期中被提出討論,最後分別以〈教會對非基督宗教態度〉宣言,以及〈信仰自由〉宣言的稱呼發布。.
查看 聖禮和大公主義法令
天主教
天主教(Catholicismus)是對罗马公教會(天主教會)發展而來的一系列基督教之神学、哲學理論、禮儀傳統、倫理纲常等信仰體系之總括,為基督教最大宗派。其拉丁文本意為「普世的」,因此又譯為公教會。另一個經常並用的名稱是「大公教會」,通常用來概括基督教會的普遍特徵,以用來區別狹義的、與聖座共融的公教會,即天主教會。在大多數情況中,天主教是天主教會的代稱。 天主教的中文名稱源自明朝萬曆年間耶稣会將基督信仰传入中国,經当朝礼部尚书之徐光启与利瑪竇等耶稣会士讨论,取儒家古话「至高莫若天,至尊莫若主」,称其信仰之獨一神灵为「天主」,故稱之。天主教在與新教並提時亦被稱為「舊教」,全國宗教資訊網,兩者分別代表著第一個千禧年開始的「傳承式信仰」、以及16世紀宗教改革開始的「書面式信仰」。這一概念曾在恢復公教傳統的牛津運動提出。.
查看 聖禮和天主教
天主教会主教
在天主教中,主教是一个聖秩聖事,可全权掌管聖禮,也负责传授教律、依照自己的准则来管理天主教信众、圣化世界并代表整个教会。天主教认为使徒在五旬節间被聖靈赋予了特别的神恩,是天主教的主教之由来。天主教相信,这份特殊的神恩可在圣秩圣礼期间,由不间断的主教传承传递下去。 主教一律由男性担任。此外,教会法378 § 1要求拉丁禮教會主教应当:.
查看 聖禮和天主教会主教
天主教會
天主教會(Ecclesia Catholica;καθολικην εκκλησίαν;意為“大公教会”)是基督教各教派中人數最多的教會,其以羅馬主教(即教宗)為領袖,故又称羅馬天主教、羅馬天主教會、羅馬公教會或羅馬大公教會,對西方文明有重大的影響。在沒有歧義的情況下,天主教會可等同於天主教,後者為基督教三大宗派之一。 根據《宗座年鑑》的統計,全球天主教會約有12.54億信徒,約佔世界人口的六分之一。.
查看 聖禮和天主教會
宗教
宗教(英语:Religion)是联系人与超自然神明或超验主义的文化体系,可分为多神论、泛神论、一神论和无神论等多种体系,包括个人行为、传统仪式、价值观念、世界观念、经典作品、朝拜圣地、道德规范或社会团体等形式。宗教信仰是人们对其中某个体系的共识和崇敬。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Clifford Geertz)声称与神话和哲学相辅相成,宗教相当于人文社科中的一门包罗万象的“生存之道”。 不同宗教可能包含不同元素,包括但不限于神性,圣物,信仰,超自然存在(一个或多个),给予信徒规范或力量的终极性或超验性生命体验。宗教的表现形式包括仪式,讲道,纪念或崇拜神明,牺牲,节日,节庆,殡葬服务,婚姻服务,祷告,音乐,艺术,舞蹈,公共服务或其他文化形式。宗教可能通过神圣历史、叙述(可能通过神圣经文保存)、符号意义和圣地,来记录生命、宇宙或其他事物的起源、并以此表达生命的意义。传统意义上,信仰被认为是宗教信念的来源。全世界大约有10000个不同宗教 ,大约84%的人口附属于5个最大宗教之一,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佛教或不同形式的民俗宗教。.
查看 聖禮和宗教
主耶穌,寬仁的審判者
《主耶穌,寬仁的審判者》(MITIS IUDEX DOMINUS IESUS)為天主教教宗方濟各於2015年8月15日頒發的自動手諭,其宗旨是增修天主教教會法典中對於婚姻無效之審理的流程規範,加速其流程。此一更動是對於在2014年10月舉行的以家庭為宗旨的第三屆非常務世界主教代表會議中的議題所做的回應。 此外對於東儀天主教,方濟各另有頒布自動手諭《溫良與慈悲的耶穌》(Mitis et misericors Iesus)。,梵諦岡廣播電台.
世俗
世俗或俗世(Secular)是指脱离宗教組織控制的生活状态。譬如,饮食和沐浴可被视作是世俗活动的例子,因为其日常生活大部分與宗教信仰無關。然而,在某些宗教传统中,饮食和沐浴两者都被视为圣礼,因而在这些信仰的世界观中,这两者会被视为宗教活动。而全世界大部分國家的公立學校機構,均為世俗和不受宗教組織控制的機構。.
查看 聖禮和世俗
仪式
仪式,是对具有宗教或传统象征意义的活动的总称。仪式具有一定的时段、特定的场合,与个人或团体判断有关;可以由个体、群体或团体组织主持和组织进行; 个体的社会身份转变,如结婚,诞生,就职,毕业。 既可以在任意场合或可以面向公众、私人场合或特定人群。仪式既可以仅限于特定团体,也可以限定于宗教或社会事务。如礼拜,节日。.
查看 聖禮和仪式
弥撒
彌撒(Missa),又稱感恩祭(Eucharistia, Synaxis),是天主教會拉丁禮的祭祀仪式。舊天主教會、聖公會及大部份的路德會高派教會的禮儀也跟彌撒大同小異。在東方教會中,是指與羅馬教廷完全共融的聖餐禮。「彌撒」的拉丁文原文「missa」(解散之意),是由彌撒中的最後一句話:「Ite, missa est」(拉丁文),即「儀式結束,你們離開吧」而來。.
查看 聖禮和弥撒
徐家汇圣依纳爵主教座堂
徐家汇圣依纳爵主教座堂,一度被称天主之母堂,俗称徐家汇大堂或徐家汇天主堂,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市徐汇区蒲西路158号。该教堂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是一座哥特式建筑,曾被誉为“远东第一大教堂”。1960年时,该教堂成为天主教上海教区的主教座堂。“文化大革命”期间,该教堂曾经遭受严重损毁并被挪作他用;1979年得到整修,并于当年11月恢复宗教功能。以“徐家汇天主堂”为名称,该教堂于1989年9月25日被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后于2013年3月5日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信義宗
信義宗,或稱路德宗(Evangelisch-lutherische Kirchen,Lutheranism,也称:信義会、路德会、路德教派),為新教宗派之一,源自16世紀德國神學家馬丁·路德為革新天主教會發起的宗教改革運動,其神學思想成為改革運動的象徵。運動推行期間路德支持者雖與羅馬教宗及當時德國境內親教廷勢力發生各類衝突,但信義宗接受大公教會公認的三大信經《使徒信經》、《尼西亞信經》和《亞他拿修信經》。1580年,包括三大信經、《奧斯堡信條》、《奧斯堡信條辯護論》、《施馬加登信條》、《論教皇權與首位》、《馬丁路德博士大問答》、《馬丁路德博士小問答》和《協和信條》等認信文獻在內的《》(Concordia)為信義宗教義奠下理論基礎。 信義宗教會強調“因信稱義”,認為罪人單單藉上帝所賜的信心(Sola Fide)信靠耶穌基督而得救,是完全出於上帝恩典,而不是出於人的善功、行為,這有別於羅馬天主教與東正教認為人要蒙恩得救除信心外亦必須加上足夠的善功(“補贖”)之教義 。另外,信義宗認為聖經是信徒信仰生活唯一權威,否定天主教等關於聖經與教會傳統具同等地位的教導。與很多新教改革宗教會不同,信義宗保留許多大公教會禮儀和習俗 ,更強調教會聖餐和洗禮的重要性,認為這兩個聖禮與聖經中的福音信息一樣,都是上帝祝福人、向人施恩典的工具。 現時全球約有8000萬至1億信義宗信徒,當中最大的國際性教會組織世界信義宗聯會(Lutheran World Federation)於1947年成立。1993年,另外兩個國際性組織,國際路德會(International Lutheran Council)與世界路德宗認信聯會(Confessional Evangelical Lutheran Conference)亦相繼成立。.
查看 聖禮和信義宗
全完堂
中華基督教會全完堂(Chuen Yuen Church The Church of Christ in China)位於荃灣大屋街2-4號。是二十世紀初由新界傳道會在荃灣開辦,亦是荃灣區最早的基督教教會。.
查看 聖禮和全完堂
神召会
召會(The Assemblies of God),基督新教教會之一,屬五旬節派,是1901年美國五旬節復興運動後出現的教會組織。三百多位傳道人和信徒於1914年在美國阿肯色州溫泉城召開大會成立。.
查看 聖禮和神召会
秘法家
一幅古典的“秘法家(mystagogue)”藝術描寫圖解。 請注意,為了防止翻譯過程中原意流失,本條目涉及到有關文獻引用將采取保留譯文與原文兩部分以供參照。 一位秘法家(mystagogue,字彙源出於μυσταγωγός,希臘文拉丁轉寫:mystagogos,英譯的意思是“person who initiates into mysteries”;中譯則為“讓入教者進入秘儀或者是秘密宗教的人士”)是倡導著讓他人(入教者)進入神秘信仰人,並且是了解著信仰體系之中的教育家或人士,所以他還传授著深奧秘密給予新入教的教徒。正因為如此,對於mystagogue(秘法家)在英文中有另一個尊稱的字彙是hierophant(中譯為:),在塔羅牌22張大秘儀中的第五張牌出現的人物與牌底下是註明著Hierophant這一字彙,而且在中文塔羅牌術語裡這Hierophant是被翻譯為“教皇”的。 在古代的秘密宗教之中,一位秘法家將會負責引導一名入教者進入秘密宗教的秘密教義和儀式之中。這入教者通常都是被蒙上眼睛的,並且秘法家會照字面地(literally)“引導”著他進入神聖的空間。 在早期的基督教教會裡,這個同樣的概念被用來描述主教的角色,主教角色是負責見證著慕道友(catechumens)准備好正當地進行洗禮。秘法家的訓誡(homilies),或者是(homilies)這都是與教會的聖禮一起施予給信眾的,是在為教會全體成員準備的最後階段給予的。有些時候這些秘法家的教導是不會給予的,必須直到在慕道友受洗之後才有資格領受。這些秘法家的著作最有名的是(St.
查看 聖禮和秘法家
第二次尼西亞公會議
二次尼西亞公會議(或稱第二尼西亞會議),是於公元787年在尼西亞召開的基督教大公會議。這會議是基督教歷史上第七次的世界性主教會議。此會議主要討論聖像崇拜問題,現今一些基督教會的教義,是此會議的結果。此會議在對聖像敬禮的傳統奠下了重要根基。現今的东正教与拜占庭礼天主教,於每年四旬期第一主日舉行的「正統信仰凱旋節日」,便是為慶祝聖像畫像納為正統教義的日子。.
查看 聖禮和第二次尼西亞公會議
羅馬禮
羅馬禮(Roman Rite;Ritus romani)或稱羅馬儀式,是羅馬天主教教區常使用之禮拜儀式。羅馬禮指遵從羅馬天主教禮典而舉行聖祭、施行聖事、頌念的日課或其他教會禮儀。它有別於西方禮中之道明禮(英語:Dominican Rite)、安博禮(英語:Ambrosian Rite)和嘉都西禮(英語:Carthusian Rite)等禮儀。它更有別於東方禮(英語:Eastern Rite)。.
查看 聖禮和羅馬禮
羅馬教廷
羅馬教廷(Curia Romana;中文常直稱為教廷)是聖座的行政机构。它是輔助教宗處理整個天主教會的事務,也与教宗一起构成了天主教会的中央领导机构。其為天主教會的日常運作與達成目標提供必要的中樞組織。現今多以其所在地「梵蒂冈」代稱。.
查看 聖禮和羅馬教廷
烏利希·慈運理
烏利希·慈運理(慈運理又譯作茨溫利、茲文里,Huldrych Zwingli,Ulrich Zwingli,),基督教新教神學家,瑞士宗教改革運動的領導者。 慈運理生於瑞士。當時是瑞士愛國主義剛興起的時候,瑞士傭兵制度也受到越來越多的批評。慈運理進入了維也納大學和巴塞爾大學接受教育,深受人文主義影響。當他在格拉魯斯與艾因西德倫擔任神父後,仍繼續他的學業,受到伊拉斯謨著作的影響。慈運理本身反對教會傳統、贖罪券和崇拜馬利亞等傳統信仰。 1518年慈運理成為蘇黎士大教堂的神父,在那裡開始宣扬宗教改革的思想。1522年因為反對在大齋期的禁食,開始受到公眾關注。在著作中,他指出在教會階級的腐敗,提倡教士結婚,並攻擊禮拜場所使用聖像。1525年,慈運理推出了新的禮儀。對於嬰兒洗禮,慈運理曾與重洗派一起試圖廢除,但後來因政治因素妥協,導致與堅持進一步改革的重洗派決裂。因為慈運理與重洗派的衝突導致重洗派被迫害,歷史學家曾爭論他是否使蘇黎世成為一個神權政治的城邦。 之後宗教改革擴及瑞士邦聯其他地區,但有些城邦仍傾向維持天主教,瑞士邦聯因此依宗教分裂為支持宗教改革的城邦聯盟,以及支持天主教的城邦聯盟。1529年,戰爭尚未爆發。該年,慈運理與馬丁·路德在德國馬爾堡會面協商,企圖整合雙方在宗教改革思想上的分歧。中,前14條半都達成共識,但最後討論聖餐禮時對聖餐意義的觀點卻完全不同,導致兩派整合失敗。馬丁·路德認為聖餐中基督的確實質降臨,是為同質說。而慈運理則認為聖餐只是一種紀念基督的象徵,即象徵說。 1531年,慈運理的聯盟意圖對天主教各城邦進行糧食封鎖,於是有五個天主教城邦突襲蘇黎士,慈運理以隨軍牧師的身分戰死,年僅47歲。慈運理所留下的神學思想、禮儀還有教會制度,至今仍影響著許多新教教會,如重洗派。.
查看 聖禮和烏利希·慈運理
烏克蘭信義會
烏克蘭信義會(Українська Лютеранська Церква),簡稱ULC,為位於東歐國家烏克蘭的基督教信義宗教會,聚會使用東方禮儀之中的拜占庭禮儀,會徽為路德玫瑰,中央則為正教十字。該會是由烏克蘭境內的25間會堂組成,服侍超過2500位的會眾。從2000年開始,該會的領袖是維亞切斯拉夫·賀平申科主教。.
查看 聖禮和烏克蘭信義會
爱任纽
聖爱任纽(或譯聖依勒內,聖公會譯聖愛納內;希臘文:Ειρηναίος;),基督教会主教,早期基督教神学家。他的著作开启了早期基督教神学的发展,并且被罗马公教会和正教会敬奉为为圣人、教父。他是早期基督教的护教学家,据信是使徒约翰的弟子坡旅甲的门徒。 爱任纽出生于公元2世纪初的小亚细亚希腊裔家庭。这也许是他一直追随东正教派的原因。 爱任纽最早将现今《圣经》正典中的四卷福音书列为神所启示,反驳马吉安删改的《路加福音》是唯一正统福音书的立场。.
查看 聖禮和爱任纽
病人傅油聖事
病人傅油聖事是天主教、東正教和一些新教教會的聖事。 這聖事的舊稱臨終聖事或終傅聖事由12世紀末起在西方天主教會使用,直到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廢止,但意大利很多信徒仍稱呼這聖事為Estrema Unzione;在東正教會這名稱則未有廣泛使用。改名原因是信徒可以多次接受聖事,不用等到臨終,施行聖事亦非預料病人已是臨終。有段時期這聖事只施行予快逝世的人,以避免在聖事後病人再有犯罪;但在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後已停止這做法。 病人傅油聖事依據的主要聖經經文為「你們中間有患病的嗎?他該請教會的長老們來;他們該為他祈禱,因主的名給他傅油:出於信德的祈禱,必救那病人,主必使他起來;並且如果他犯了罪,也必得蒙赦免。」(雅各伯書5章14,15節) 這聖事給予病人屬靈的幫助和安慰,並完好的屬靈健康,包括因為病重信徒的罪得赦免。天主教會基督徒認為,有的時候聖事會帶來奇蹟治愈。 雖然自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後,有改變這聖事的建議提出,但世界上數以百計的司鐸仍照傳統的終傅聖事的儀式、原由和目的舉行這聖事。在改編自伊弗林·沃(Evelyn Waugh)小說《重返布莱兹海德庄园》的同名電影中,可以看到病人傅油聖事歷經多個世紀的傳統儀式。.
查看 聖禮和病人傅油聖事
瓦勒度派
勒度福音教會 (Waldensian Evangelical Church) ,屬於瓦勒度派 (Waldensians、Waldenses 或作 Vaudois) ,也譯作韋爾多派、瓦爾多派、華爾多派、瓦燈派,是約從中世紀興起的基督教教派。在教義上接近歸正宗 (Calvinists) ,以上帝的聖言為信仰和生活的唯一準則。它被當時的羅馬天主教會視為異端,也因此受到大迫害。現在它被新教視為宗教改革的先聲。.
查看 聖禮和瓦勒度派
無酵餅
無酵餅,是簡單的麵包食品,初出現於古埃及和蘇美爾。無酵餅為猶太人紀念逾越節所吃的食品,後由耶穌基督引進用於基督宗教。.
查看 聖禮和無酵餅
特土良
昆圖·塞普蒂米烏斯·佛洛倫特·特爾土良諾(Quinto Septimius Florente Tertuliano),英語化後被稱為特土良(Tertullian ,,),或譯戴都良、特图里安、德爾圖良,北非柏柏爾人,生於羅馬帝國阿非利加行省迦太基城,為基督教會主教,是早期基督教著名的神学家、哲学家、护教士。 特土良出身柏柏爾人,終身都生活在迦太基,因理论贡献被誉为拉丁教父和西方基督教神学鼻祖之一。特土良所使用的神學方法,主要以寫作思辯性的基督教神學與反對異端的著作為主。有人稱特土良是「希臘最後一位護教士」,亦有人說他是「第一位拉丁教父」。 特土良對於三位一體與基督的神人二性,這二個教義的闡明,為後來東方與西方兩個教會的正統教義奠定了基礎。因他首先發現理性有極限,人在衝破這個極限的時候,就應該有信仰做指南,發展人生的未來,他以為在人性的能力中,除了感官之外,還有理性,在理性之上,還有信仰,人的感觀所不能達到的極限,由理性可以補足,在理性所不能達到的極限,便由信仰可以補足。當他在世上的年日,那些新約書信的原本仍然存在,他稱基督宗教的經典為《新約》。他的著作中曾引用《新約》一千八百多處,有消極反對當時的異端又有「護教學」,積極的為教會的學說辯護,將自己的信仰用希臘哲學,羅馬辯論的形式表現出來。.
查看 聖禮和特土良
特利騰大公會議
特利騰大公會議(Concilium Tridentinum,又譯脫利騰會議、特倫多會議、特倫特會議、特倫托會議或天特會議),是指天主教會於1545年至1563年間在北義大利的特倫托與波隆那召開的大公會議。這個會議是天主教會最重要的大公會議,促使該會議的原因是因為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也有人把這會議形容為反宗教改革的方案,因當中代表了天主教會對宗教改革的決定性回應。"Trent, Council of" in Cross, F.
查看 聖禮和特利騰大公會議
牛津运动
牛津运动或盎格鲁天主教运动,是1833年由牛津大学的一些英国国教高派教會的教士发起的宗教运动,其目的是通过复兴罗马天主教的某些教义和仪式来重振英国国教。其中嚴格實現信經中“我信唯一神聖大公和使徒統序的教會”,支持者回顧了早期教會的傳統,認為不接受使徒傳統的傳道人是不能被接受的。他們堅信聖禮本身具有赦罪的功效,並強調使徒統緒。所以他們自視為介在羅馬天主教及抗議宗(或稱基督新教)之間最為中庸的宗派。 重要人物包括約翰·紐曼(John Henry Newman)、基布尔(John Keble)、 弗劳德(Richard Hurrell Froude)、曼宁(Henry Edward Manning)和蒲赛(Edward Bouverie Pusey)等。这场运动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国教改革本身。.
查看 聖禮和牛津运动
聖三一主日
聖三一主日(或稱三一主日、三位一体主日、聖三主日、聖三節、天主聖三節)是传统基督教节日,旨在紀念頌讚聖三位一体上帝的奧秘。聖三一主日的日期以復活節而定,在聖靈降臨節之後的第一個主日。早期的基督教會並沒有此節期,聖三一主日的紀念開始於1334年。聖三一主日主要為羅馬公教、信義宗、衛理宗和聖公宗所守。.
查看 聖禮和聖三一主日
聖公宗
聖公宗(Anglicanism,音譯安立甘宗),是源自英國(英格蘭)的英格蘭國教會和愛爾蘭教會及其於世界各地衍伸出來的教會之總稱。目前世界上的聖公宗教徒約有7300萬人(2008年)。 聖公宗,英文原名「Anglican」,意譯是英式教會,形容制度、教會、禮儀傳統和神學思想,是從英格蘭的國教——英格蘭教會所衍生而来的教会,成為普世聖公宗。這個詞語亦可形容其他採用聖公宗的其他教會,他們因為與坎特伯里大主教共融而成為普世聖公宗的一員。由於「Anglican」一詞與盎格鲁人一詞詞型較為相近,有時會被誤認為是民族名稱而非宗派名稱,因此在美國及蘇格蘭等的強調聖公會非英格蘭人特性的地區,改以「The Episcopal Church」自稱,用「Episcopalian」稱呼其成員。「Episcopal」意思為主教制的。普世華人、台灣、韓國及日本基督徒都使用「聖公會」為公用名稱。 普世聖公宗團契是神聖、大公及使徒所傳的教會的一部分,是與坎特伯里大主教共融的成員教會構成的一个教會,是既大公又經過改革的教會。托馬斯·克蘭麥、理查德·霍克和奧卡姆的威廉等是聖公宗的代表人物,一如其他教派的馬丁·路德、克爾文、諾克斯、慈運理和約翰衛斯理等神學家。.
查看 聖禮和聖公宗
聖秩聖事
聖秩聖事(或稱神品圣事、按立圣职圣礼,簡稱按立禮)是天主教、東正教等基督宗教教派的聖事禮儀之一,新教並不視按立圣职為聖事,只視為教會的聖禮。 在教會中认为该圣事源与耶稣在升天前,就赋予了使徒们几种神权,包括献弥撒(《路加福音》22:19)、赦罪(《約翰福音》20:23);训导、圣化人类(《馬太福音》28:18-20)。他们也相信也种职权能够通过“覆手禮”这个仪式被天主特别恩宠(弟茂德後書/提摩太後書1:6)而代代相传下去。继承这种神权的仪式叫做圣秩。 据这种聖事的产生可追述到使徒时代,毕竟教会是要发展的,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神权也借着这种仪式,继承到了今天。.
查看 聖禮和聖秩聖事
聖靈
聖靈(Ἅγιον Πνεῦμα,天主教称为聖神,譯自希伯来文“Ruah”)是傳統基督教所信三位一體神中的一個位格,其他兩個位格分別是聖父與聖子。聖靈是神組的第三位成員。祂是一個沒有骨肉身體的靈體人物。祂常被稱為靈、聖靈、神的靈、主的靈或保惠師。在支持一位論的基督教派中,天父耶和華﹝天主教譯為雅威﹞才是「獨一的真神」,聖靈(聖神)是受差遣的。在《聖經》中,所指的無形、強大、神聖且有情感的靈(創世記1:2;使徒行傳2:18)。 關於聖靈(聖神)的中文譯名,景教進入中國時意譯為「涼風、淨風、淨風王」或音譯為「得囉嵇(敘利亞文:Ruħa deQudsha)」;基督新教最先譯為「聖風」或「神之神風」,現在普遍譯為「聖靈」;天主教起初是以拉丁文音譯為「斯彼利多三多(Spirito Santo)」,自從艾儒略神父之後,才開始普遍採用「聖神」稱呼。.
查看 聖禮和聖靈
聖餐禮
聖餐是基督徒的重要禮儀。基督徒認為,聖餐的直接根據來自《新約聖經》。聖經中記載,耶穌基督在被釘十字架上死的晚上當時以色列是以天黑為一天的開始,到第二次天黑之間為一天,所以為同一天的晚餐。用現代以0:00為一天開始,24:00為結束的觀點來看,是前一天晚上。,與十二門徒共進逾越節晚餐。 在基督教會建立之後,舉辦聖餐禮逐漸制度化。根據聖經的記載,哥林多教會在領聖餐時的態度不夠嚴謹,使徒保羅立即加以糾正() 。 天主教將聖餐稱為聖體聖事,為七件聖事之一,並相信無酵餅和葡萄酒在神父祝聖時化成基督的體血(神學術語中稱之為「」,Transsubstantiation)。基督新教徒一般不認同此觀點。.
查看 聖禮和聖餐禮
聖酵聖禮
聖酵聖禮(ܡܲܠܟܵܐ.)是一種將製作聖餐餅的麵團留一部份作為下次做聖餐餅時的酵母的儀式。為東方亞述教會以及以往的各東方教會所特有的聖禮。其敘利亞文稱呼「ܡܲܠܟܵܐ」(拼音)為君王的意思。 傳統上東方亞述使徒教會相信,在耶穌的最後晚餐時,耶穌將兩塊麵餅交給了宗徒若望,要他將其中一塊保留做為以後製作聖體時的酵母。在五旬節後,該塊餅被分給宗徒們,並和上麵粉及鹽,建立了最初的聖酵聖禮傳承至今。 亞述教會所採行的亞戴與馬理聖禮中並無誦唸成聖體經這個紀念最後晚餐的儀式,而聖酵聖禮則滿足了這個元素。.
查看 聖禮和聖酵聖禮
衣索比亞禮天主教會
衣索比亞禮天主教會(英語:Ethiopian Catholic Church,阿拉伯語:الكنيسة الأثيوبية الكاثوليكية)是羅馬天主教的一部分,為亞歷山大禮拜儀式傳統的一個分支,是東儀天主教會的22個成員之一。該教會是完全與羅馬天主教共融的。易言之他們承認羅馬教宗的領袖地位。現在,它的信徒主要分布在衣索比亞和厄利垂亞。'現任都主教為貝漢內耶蘇斯·德梅洛·索拉菲爾樞機(英語:Berhaneyesus Demerew Souraphiel)。.
查看 聖禮和衣索比亞禮天主教會
食用血
食用血(Blood as food)存在於許多文化之中,它們通常會與肉類食物做搭配結合。食用血也常常被製成血腸,可做為醬汁的增稠劑,以及防腐的鹽醃手法,亦可製成湯品。 食用血的來源通常來自於馴養動物,而處理方式,通常是在馴養地或是屠宰場將動物的血管開口,並在第一時間將血液流入容器,使其可以被迅速食用或做進一步處理。由於在多數文化之中,這些馴養動物通常是被宰殺的,因此有些文化之中,血液是一種禁忌食物。.
查看 聖禮和食用血
馬丁·路德
丁·路德(Martin Luther,),德國教會司鐸兼神學教授,於十六世紀初發動了德意志宗教改革,最終是全歐洲的宗教改革 促成基督新教的興起。路德強烈質疑羅馬教廷關於藉金錢換取上帝赦罪(即贖罪券)的教導。1517年,路德在諸聖堂門前貼出了《關於贖罪券效能的辯論》(即《九十五條論綱》),提出討論教會腐敗問題。路德分別於1520年和1521年,拒絕教宗利奧十世與神聖羅馬皇帝查理五世要求他撤回相關文件的命令,此舉最後導致路德被教廷判處破門律,也被神聖羅馬帝國定罪。 路德指出,救恩是上帝的恩典,是祂白白給予人類的禮物。他認為,這救贖並不是透過善功,而是單單藉信靠耶穌基督作為救贖者而獲得的。路德的神學教導《聖經》是上帝啟示的唯一來源, 這無疑是挑戰羅馬天主教教皇權威,他更指出天主教會強調的等級制度(即聖統制)明顯違反了《新約聖經》中「信徒皆祭司」的教義。 接受路德神學思想的人普遍被稱為路德宗信徒。 路德將拉丁語《聖經》翻譯成平民慣用的德意志方言,使之更淺白易明,此舉對教會和德國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其德語版《聖經》也促進了標準德語的發展,為當時翻譯學帶來多項貢獻, 更影響了後來英語《詹姆士王聖經》的刊行。 路德的詩歌著作亦影響了教會歌唱的發展。 另外,他與卡塔琳娜·馮·博拉的婚姻為當時社會樹立了榜樣,重申教會牧者同樣享有婚姻自由。 部分學者認為,路德在晚年的著作中嚴詞批評猶太人,明顯具反猶傾向,但亦有學者指出,路德所批判的是猶太人的宗教信仰,而不是血統。到現時為止,相關的議題仍然極具爭議。.
查看 聖禮和馬丁·路德
香槟酒
香槟酒(vin de Champagne,或Champagne)是產於法國香槟地区(不同于干邑地区的大小香槟区)按照严格的法律规定酿造的的一種葡萄气泡酒。香槟酒需要在葡萄酒瓶中进行二次发酵,产生二氧化碳,从而产生气泡。 根据法律,只有在法国香槟区,选用指定的葡萄品种,根据指定的生产方法流程所酿造的气泡酒,才可标注为香槟。在美国,由于历史原因,部分当地产的气泡酒仍在酒标上使用“香槟”一词;中国大陆则对香槟实行保护。.
查看 聖禮和香槟酒
香港基督教循道衛理聯合教會
香港基督教循道衛理聯合教會(The Methodist Church, Hong Kong)是香港其中一個大型基督教宗派,主要工作除了是宣教外,亦提供學校教育及社會服務。1975年由香港循道公會及香港衛理公會兩個原來是同宗的教會聯合而成,致力於結合宣教牧養、學校教育及社會服務是聯合教會的願景和理想。 香港循道公會是由前循道華南教區發展出來的宗派,是直屬英國循道海外差會;香港衛理公會由美國衛理公會於1950年代在香港成立的宗派。.
香港大主教
香港聖公會大主教(Archbishop of Hong Kong,即「香港大主教」)是資深主教、香港聖公會教省精神及道德領袖。大主教也是香港教省主教長(或稱「香港聖公會主教長」),由香港島教區、東九龍教區和西九龍教區三個教區的主教中選出。教省大主教要由主教經總議會全院聯合會議選出香港聖公會憲章及規例。值得注意的是香港主教在1997年7月1日前的香港排名表中排名第5,在回歸後(香港特別行政區排名表)大主教為宗教領袖行列,排名降至第11。 目前香港大主教是鄺保羅和他的主教座位於聖約翰座堂。會督府是大主教的辦事處和住宅。.
查看 聖禮和香港大主教
諾斯底主義
諾斯底主義(Gnosticism 或稱靈知派和靈智派)的“諾斯底”一词在希臘語中意为“知識”,諾斯底是指在不同宗教運動及團體中的同一信念,這信念可能源自於史前時代,但卻於公元的首數個世紀活躍於地中海週圍與伸延至中亞地區。了解這個核心信念的鑰匙就是要透過擁有「靈知」(Gnosis,或譯「真知」),“靈知”在希腊语原文是指透過個人經驗所獲得的一種知識或意識。諾思底主義者相信透過這種超凡的經驗,可使他們脫離無知及現世。.
查看 聖禮和諾斯底主義
鮑渥共融
鮑渥共融(Porvoo Communion)是多個聖公宗與信義宗教會所組成的團契,建立了完全共融,這意味着加入鮑渥共融的教會彼此之間能有更密切的往來、交換本堂牧師、相互承認聖禮等。.
查看 聖禮和鮑渥共融
讓·喀爾文
-zh-cn:約翰·加尔文; zh-tw:約翰·喀爾文; zh-hk:約翰·加爾文;-(Jean Calvin;),又譯-zh-cn:約翰·喀尔文; zh-tw:約翰·加爾文; zh-hk:約翰·喀爾文;-、約翰·克爾文,是法国著名的牧師、宗教改革神學家,新教的重要派别──改革宗(或称歸正宗、加尔文派)的创始人。.
查看 聖禮和讓·喀爾文
路易·里尔
路易·大衛·里尔(Louis David Riel,),是加拿大历史上的一位著名政治家,曼尼托巴省的建立者,加拿大草原三省梅蒂人的精神领袖。他曾两次领导反抗加拿大政府和加拿大第一任总理约翰·亚历山大·麦克唐纳的运动。路易·瑞尔致力于在加拿大影响力与日俱增的情况下,保护西北地区梅蒂人的权利与文化。今日他被许多加拿大人视为民族英雄。 第一次抵抗运动发生于1869年至1870年,被称为红河叛乱。由路易·里尔组建的梅蒂人临时政府曾与加拿大联邦政府商议曼尼托巴加入加拿大联邦的条件。但由于在抵抗运动中处决托马斯·斯科特一事引起争议,路易·瑞尔被流放到美国。尽管如此,他仍然被广泛地称为曼尼托巴之父。在流放期间,路易·瑞尔三次当选加拿大国会下议院议员,但因为被流放而没有实际履行这一职位。路易·里尔认为自己是被上天选中的梅蒂人领袖和先知,却因为被流放而不能实现这一愿景而感到沮丧。1881年,流放到蒙大拿的路易·里尔结婚,并育有三个孩子。 路易·里尔回到西北领地如今萨斯喀彻温省的地方,代表梅蒂人向加拿大政府表示不满,并领导了抵抗运动。随后抵抗运动升级为与加拿大政府的军事对抗,这一事件被称为1885年西北叛乱。这次叛乱以里尔被加拿大政府逮捕、审判并处决结束。路易·里尔被加拿大法语族群视为悲情英雄。而处决路易瑞尔也对魁北克(法语省份)和加拿大英语区之间的紧张关系造成影响。不论被认为是加拿大联邦之父还是叛国者,路易·里尔都是加拿大历史上最复杂,最具争议以及最悲情的人物之一。.
查看 聖禮和路易·里尔
迪特里希·潘霍華
迪特里希·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又譯迪特里希·朋霍費爾,),德國信義宗牧師、神學家,認信教會成員之一,出生在德国-布-雷斯劳(今波兰弗罗茨瓦夫)。潘霍華曾經參加在德國反對納粹主義的抵抗運動。因同伴計劃刺殺希特勒失敗,潘霍華在1943年3月被捕,並於德國投降前一個月被絞死。.
查看 聖禮和迪特里希·潘霍華
葡萄牙宗教
葡萄牙目前沒有官方宗教,儘管天主教在過去是葡國國教。葡萄牙主要的宗教是基督宗教,主要宗派是天主教。根據2011年人口普查,葡萄牙有81%的人口是天主教信徒,但只有約19%的人會出席彌撒並定期參加聖禮,大部分的天主教信徒希望讓他們的孩子受洗,在教堂結婚並接受終傅聖事。 天主教會與葡萄牙政府在葡萄牙第一共和國(1910-1926)期間正式分開,1976年葡萄牙憲法重申了政教分離,但天主教會的戒律仍然對葡萄牙社會和文化產生重大影響。教會和醫療保健系統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天主教會的保護;建築物,橋樑或高速公路落成都會請神職人員的來進行祝福。 儘管政教分離,但天主教會仍然享有某些特權。統計上,宗教活動的人數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加,年輕一代對宗教習俗的了解不如老年人。.
查看 聖禮和葡萄牙宗教
重生 (基督教)
在基督教中,重生指人“属灵的再生”,与每个人都经历的身体的第一次出生相对。“重生”一词来源于:“耶稣回答说,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神的国。” 这是一个与基督教救赎论有关的术语。在大部分基督教历史中,“重生”被理解为通过洗礼这种圣礼达到的精神再生,罗马天主教会和东正教教会至今依然是如此理解。.
查看 聖禮和重生 (基督教)
金尼阁
金尼阁(Nicolas Trigault,)字四表,法兰西人,耶稣会会士,汉学家。.
查看 聖禮和金尼阁
LGBT历史年表
以下内容为女同性恋者,男同性恋者,双性恋者,与跨性别者(LGBT) 的历史年表。.
查看 聖禮和LGBT历史年表
恩典
在圣经中,“恩典”这个词语翻译自χάρις(charis),原意为“带来满足、愉快、欢乐和好运”Roetzel, Calvin J., PhD.
查看 聖禮和恩典
東方亞述教會
聖使徒大公亞述東方教會(The Holy Apostolic Catholic Assyrian Church of the East)(敘利亞語: ܥܕܬܐ ܩܕܝܫܬܐ ܘܫܠܝܚܝܬܐ ܩܬܘܠܝܩܝ ܕܡܕܢܚܐ ܕܐܬܘܪ̈ܝܐ)根據牧首瑪爾·丁哈四世的說法,這個基督教教會可以追溯到塞琉西亞─泰西封座堂,據說是由聖多馬和聖馬理以及雅代所建立起來的,明示在亞戴的教訓(Doctrine of Addai)之中。這派教會有時被稱為「聶斯脫里派教會」或是「波斯教會」。 它有時候稱自己為亞述正統教會,並且有時也錯誤地被認為是東方正統派的團體。稱它為「正統」的用法不見於教會的禮文書中,亦不是在任何一封官方書信,但是後期和混淆不清的用法稱它是屬於東正教以及東方正統教會。條文「正確的信條」或者「正確的教義」在亞述語亦不見於任何團體的學術用語。在敘利亞文譯作「trisa subHa」。在印度,以敘利亞加色丁教會為人所知。東方亞述教會在西方常被人認為是聶斯脫里派教會,既使該教會將這個名稱和它當作有關係的爭議等同是誣蔑。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稱讚它作為「受難者的教會」,因為在教會的歷史曾迫害著名的殉道者。教會宣稱,其它教會沒有像敘利亞東方教會一樣曾經歷這麼多的死難。 亞述教會是原始的基督教會,曾經廣佈在巴底亞、伊拉克東部以及伊朗。它在中世紀時地理性的延伸到印度和中國,在中國稱為《景教》:在西安發現了《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記述景教在中國的流行情況。中國唐代首都長安,在中文和敘利亞文中描述了在7世紀及8世紀教會的活動,過了半個千禧年之後,一位中國僧侶,巴·掃馬從北京前往巴黎和羅馬去尋求與蒙古的結盟國來抵抗馬木留克,這個時期曾有一位中國主教當選牧首,名號是瑪·約伯耶和華三世。他們早在於1498年葡萄牙人到達印度之前,就派遣了東敘利亞教會的主教到聖多馬派的教會。牧首提摩太一世(727年–823年)寫到了在西藏有規模的基督教會。 敘利亞的神學奠基者是遵循安提阿傳統的塔爾索的狄奧多和摩普綏的狄奧多。亞述教會規範的基督論是由大巴拜(Babai the Great)(551年–628年)撰寫的,而且是清楚地不同於對聶斯脫里指控的二位論:他最重要的基督論著作,是著名的「結合之書」(Book of the Union),在巴拜的教導中,兩個本體(qnome)是未混合的,但是永久地聯合在同一個位格(parsopa)基督的人性。.
查看 聖禮和東方亞述教會
杜威十进制图书分类法
杜威十进图书分类法(英文:Dewey Decimal Classification)是由美国图书馆专家麦尔威·杜威发明的,对世界图书馆分类学有相当大的影响,已翻译成西班牙文、中文、法文、挪威文、土耳其文、日文、僧伽羅文、葡萄牙文、泰文等出版,并被许多英语国家的大多数图书馆、以及使用其它相应译文之国家的部分图书馆采用。在美国,几乎所有公共图书馆和学校图书馆都采用这种分类法。 杜威十进制图书分类法於1876年首次發表,歷經23次的大改版後,內容已有相當程度的修改與擴充。最新的版本為2011年版。該分類法以三位數字代表分類碼,共可分為10個大分類、100個中分類及1000個小分類。除了三位數分類外,一般會有兩位數字的附加碼,以代表不同的地區、時間、材料或其他特性的研究,分類碼與附加碼之間則以小數點.」隔開。例如 330 代表經濟學 +.9 代表地區別論述 +.04 代表歐洲.
正教
正教(Православие;Orthodox Christianity)是东方正教会和东方正统教会所信仰的意识形态的总称。 正教与天主教(罗马公教)、西方基督教的新教並称为基督教三大宗派。.
查看 聖禮和正教
正教會
正教會(Ορθόδοξη Εκκλησία,;pravoslavnaja tserkovʹ),也稱為東正教會,簡稱東正教,與天主教會及新教並列為基督教三大教派,信徒总人數少於天主教,但比新教最大的普世圣公宗要多出两倍,主要分佈在巴爾幹半島、東歐和西亞。.
查看 聖禮和正教會
歷任教宗 (宗座牧函)
歷任教宗(Summorum Pontificum)是教宗本篤十六世在2007年7月7日時以自動手諭的形式所發布的宗座牧函。 其目的是為了維護那些熱愛傳統拉丁語彌撒的信眾的權益,對於傳統拉丁彌撒的採行以及各地主教對於其轄下信徒懇求此類彌撒的情形之應對提供原則性的規範。此外也將維護牧函所訂立的規定之施行的管理職責委託給「天主的教會」宗座委員會。 該牧函擴張了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1984年核准聖事部發布的《四年至今》中對於採用教宗若望二十三世的於1962年所核准的採用拉丁語的《羅馬彌撒經書》的允許,原先若望保祿二世把採行此一早於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的彌撒經本作為答覆那些懷念禮儀改革前的傳統拉丁彌撒的教會成員之請求的方案。並將核准採行此經本的決策權保留給各教區主教。而《歷任教宗》牧函則將採行此一彌撒經本的權力開放給所有司鐸,只要他沒受到處罰禁止舉行聖事。此外在規範第五條中則將在各堂區舉行採該經本的彌撒的舉行之核准權交給各堂區的主任司鐸,由需要傳統彌撒的信徒團體作為請求人,若是無法獲得主任司鐸的同意也能向教區主教徵求舉行的權益。 該牧函還附有一封教宗本篤十六世為說明發布此牧函之因由而向各教區主教所寫的公開信。文中說明此牧函並未推翻梵二的禮儀革新,而只是為了保留傳統拉丁彌撒此一富有價值的禮儀以及維護熱愛此一傳統的信徒團體的權益。並表示教宗保祿六世基於梵二改革而核准的彌撒經書依然是一般舉行彌撒時的用書。.
水文化
水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与水有关的科学、人文等方面的精神与物质的文化财产。.
查看 聖禮和水文化
沙加緬度 (加利福尼亞州)
萨克拉门托(Sacramento,又譯為--),是一個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中部、沙加緬度河流域上的城市,也是加利福尼亞州的首府,加州州政府和沙加緬度郡郡政府皆位於此。最初於1849年12月由John Sutter建立,今天也是加州在人口上的第五大城。沙加緬度最初是由Fort Sutter成長而來,而Fort Sutter也是由John Sutter於1839年所建立的。在19世紀中的掏金潮時,沙加緬度是一個重要的人口集散地,也是一個商業和農業中心、和運貨馬車隊、驛站馬車、河輪、電報、驛馬快遞、和第一橫貫大陸鐵路的末端站。.
泰澤團體
泰澤團體(法語:Communauté de Taizé)是一個位於法國勃艮地索恩-盧瓦爾省的一個基督徒(包含天主教、基督新教、東正教)修道者團體。泰澤社區已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基督教朝聖地點之一。每年有超過10萬名來到泰澤朝聖祈禱、學習聖經、分享信仰和在泰澤社區中工作。.
查看 聖禮和泰澤團體
洗禮
洗禮(英语:Baptism),又稱浸禮、聖洗聖事、施洗、受洗,是一宗教儀式,現普遍指基督教的傳統儀式。據《聖經》記載,施洗約翰曾為耶穌施洗,而這亦是耶穌吩咐的。洗禮一詞來自通用希臘文動詞「βαπτίζω」(Baptizmo)或名詞「βάπτισμα」(Baptisma),意思是「使用水」、「投入水中」、「浸」或「洗滌」。部分基督教宗派將洗禮列為聖事(聖禮)之一。 洗禮通過把祝聖過的水倒在、撒向受洗者頭上;或把受浸者放進水中,然後扶起來施行。現天主教、東正教和大部分新教教派實施的嬰兒洗禮,在2世紀時已有文獻記錄,教父指出是使徒傳統。由於對洗禮有不同的理解,因而形成不同的宗派;不同的宗派內,在基督教歷史上也發展出不同的教義。對於洗禮的討論,主要提到:洗禮的效能,施洗的方法及嬰孩、死人受洗等問題。.
查看 聖禮和洗禮
游斯丁
殉教者游斯丁(Justin Martyr,天主教惯译犹斯定),是公元2世紀基督教的護教士之一,於公元165年前在羅馬殉教。天主教相信他是哲学家的主保圣人。正教會與普世聖公宗也尊他為聖人。.
查看 聖禮和游斯丁
本傑明·迪斯雷利
一代比肯斯菲爾德伯爵本傑明·迪斯雷利,KG,PC,FRS(Benjamin Disraeli, 1st Earl of Beaconsfield,),英国保守党政治家、作家和贵族,曾两次担任首相。他在保守党的现代化过程之中扮演了中心角色,因为他确立了它的政策。迪斯雷利为人铭记,不僅是因为他的声音在国际事务中极具分量,也是因为他曾经和自由党代表人威廉·尤尔特·格莱斯顿展开政治斗争、提出了一国保守主义或“托利党民主主义”。因为他的政策,世人将保守党和大英帝国的荣誉与力量联系在一起。时至今日,他仍然是唯一一位英国首相。 迪斯雷利生于伦敦。他的父亲和教友发生争执后脱离犹太教。迪斯雷利也在12岁时受洗为圣公宗教徒。1837年,迪斯雷利在遭遇多次失败后,成功入选下议院。1841年,保守党上台执政,但是,新任首相罗伯特·皮尔爵士没有赋予迪斯雷利任何职位。1846年,皮尔提出废除《谷物法》,取消针对入口谷物的关税,遭到部分保守党党员反对,他因此带领追随者与保守党决裂。迪斯雷利在下议院猛烈批评皮尔。皮尔派脱离保守党后,保守党在议会内只余下几个有资历的党员,因此,迪斯雷利成为了保守党的重要人物,不过,不少人仍然厌恶迪斯雷利。德比勋爵在19世纪50、60年代曾三次组成政府,在他执政期间,迪斯雷利曾经担任财政大臣和下议院领袖。他也在这段时间里,和自由党的威廉·尤尔特·格莱斯顿结为仇敌。 1868年,德比因病退休,迪斯雷利继任为首相,不过很快就因为败选下台。他此后一直充任反对党成员,直到保守党在1874年取得多数议席为止。他是维多利亚女王的好友,1876年获女王册封为比肯斯菲爾德伯爵。迪斯雷利在第二个任期内,将集中力放在由于奥斯曼帝国缓慢衰落而引起的近东问题上面。迪斯雷利设法大量购入的股票。1878年,他带领英国代表团在俄国战胜奥斯曼后参与柏林会议,成功制造了有利于英国的局面。他的对俄外交胜利使他跻身欧洲出色政治家的行列。 虽然,公众欣赏迪斯雷利在柏林展现出的外交手腕,但是,往后的形势逐渐变得不利于保守党。阿富汗和南非的战事令他失去不少公众支持。他不愿在农业歉收、廉价美国谷物入侵的情况下恢复谷物法,触怒了英国农民。而格莱斯顿则发起了,最终带领自由党在中击败了保守党。迪斯雷利在此后的几个月里,一直带领保守党充任反对党。他在1826年以后都有创作小说。他在出版了最后一部已完成小说《》之后,就以76岁之龄病逝。.
查看 聖禮和本傑明·迪斯雷利
海德堡要理問答
《海德堡要理--問答》(Heidelberg Catechism),又譯《海德堡探--題》,是中的一項,是新教加尔文宗的探題文書,其中有一連串的問題及答案,在教授喀爾文主義基督教教義時使用。海德堡要理問答是1563年在海德堡(位在現今的德國),原名為《要理問答或根據教會習俗及普法茲學校的基督教指南》。此要理問答是由普法尔茨选帝侯弗里德里希三世的委託下才產生,被翻譯為多種語言版本,是加尔文宗最有影響力的教义问答之一。.
查看 聖禮和海德堡要理問答
新教
新教(Protestantism),又稱基督新教,是西方基督教中不屬於天主教體系的宗派之統稱,源於16世紀神學家馬丁·路德等人所領導的宗教改革運動,與天主教、東正教並列為基督宗教三大分支。一些既不屬於天主教,亦與歐洲宗教改革沒有歷史淵源的教會,例如無宗派教會,也被視為新教,Pew Research Center,2011。新教強調「因信稱義」,認為人要得到上帝拯救,唯獨憑藉信心曾祖漢,,全國宗教資訊網,「新教有別於天主教,可以從新教在某些教義和神學的前提上看得出來,馬丁·路德在公元1517年開始宗教改革的運動,他的神學思想起點源於個人的經歷,到底面對公義的神時,人要如何才能夠被接納呢?「因信稱義」(Justification through faith)是路德也是新教的關鍵教義,意思是因著信心的緣故,神把人當作義人(稱義),不是人本身有什麼值得討神喜悅的,而是公義的神在審判的時候不再看人的不完全,而只看到信心的對象,即耶穌基督,雖然世人都無法過一個完美的一生在神面前被稱為義,但是神的兒子耶穌基督過了完美的一生得著了「義」的地位,信徒只要藉著信靠耶穌基督,這個耶穌基督的義就被轉撥到我們身上,因此,神是因著耶穌基督的緣故,稱那些相信之人為義人。」而不是靠善行南亞路德會,《信仰立場》,頁7:「人藉著信心(相信和接受耶穌基督為救主)便可得著這救恩。『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上帝所賜的;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弗2:8-9)」WELS Topical Q&A: 。新教以《聖經》為信仰之唯一依據,反對天主教聖統制WELS Topical Q&A: Jenkins, Paul (2014), 約翰•加爾文:《基督教要義》(卷三),頁149,更相信所有信徒都具有祭司的職分。新教各宗派在聖餐觀等神學問題持不同看法,但普遍以「五個唯獨」為信仰核心思想。 對新教的稱呼,源自拉丁文「protestatio」,意為「抗議」,源於1529年神聖羅馬帝國宣布馬丁·路德為異端之後所引起的強烈抗議。其實在馬丁·路德之前已經有多位宗教改革家嘗試改革甚至脫離天主教會,但最後直至路德才獲得成功。16世紀路德宗信仰由德國傳入丹麥、挪威、瑞典、芬蘭、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和冰島,另一位宗教改革家約翰·加爾文的思想亦傳入匈牙利,荷蘭,蘇格蘭,瑞士和法國。同時期,英格蘭國王亨利八世帶領當地教會脫離天主教會獨立,亦開展了英國宗教改革運動。 新教成功發展出其獨特文化,為人類在教育、人文 、科學、政治和社會秩序、經濟、藝術等領域帶來重大貢獻。Karl Heussi, Kompendium der Kirchengeschichte, 11.
查看 聖禮和新教
日本圣公会
日本圣公会(日语:日本聖公会,平假名:にっぽんせいこうかい,训令式罗马字:Nippon Sei Ko Kai,NSKK),是基督教一派普世圣公宗的一个成员。教徒约58000人,其中约20000人领取圣餐。.
查看 聖禮和日本圣公会
敘利亞語
敘利亞語是中古阿拉姆语(属閃米特語族)的一种方言,在新月沃土的大部分地方都有分布。经典叙利语成为4-8世纪中东地区的书面语言,古典叙利亚语文学的作品就是以它为载体。现在仍然是中东一些教派的礼拜语言。由阿拉姆字母所衍生的叙利亚字母书写。它也是敘利亞基督教聖禮的語言。.
查看 聖禮和敘利亞語
普世教會合一運動
普世教會合一運動(ecumenism 或 ,或稱教會再合一運動、基督信仰合一運動,簡稱合一運動),是提倡現代基督教內各宗派和教派重新合一的運動。普世教会合一运动在最初開始時稱為“向心運動”,主要對象為基督宗教。 普世教會合一運動的开端是1910年在英国爱丁堡舉行的世界宣教會議,由歐美等地的基督新教教派發起。1921年在瑞士日內瓦成立的国际宣教协会(IMC)、1948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成立的世界基督教会联合会(WCC),都是普世教會合一運動產生的組織。 這個運動在今天不獲部分基督教宗派接受,被認為是為了一味追求合一、卻妥協信仰立場的運動。.
查看 聖禮和普世教會合一運動
普遍的祭司職分
普遍的祭司職分(universal priesthood)或信徒皆祭司(priesthood of all believers)是一个基督教教义,源于新约圣经的一些章节。其确切含义在各个宗派中并不相同,但是大体上意味着教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被赋予了宣讲和阐述基督教信仰的责任或权利。.
查看 聖禮和普遍的祭司職分
7月13日
7月13日是阳历年的第194天(闰年是195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71天。.
查看 聖禮和7月13日
亦称为 七聖禮,圣礼 (基督教),聖禮和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