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耿飚

指数 耿飚

耿飚,原名耿在忠,字俊勇,中国湖南醴陵人,中国共产党革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家、外交家、軍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唯一一位没有授予解放军军衔的国防部长。 耿飚于1930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历任红三军九师参谋、红一军团二师四团团长,红一军团一师参谋长,参与长征。到达陕北后,任红四军参谋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陕甘宁留守兵团三八五旅副旅长、晋察冀军区副参谋长。国共内战时期,任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代表团副参谋长、晋察冀野战军参谋长、第十九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驻瑞典、巴基斯坦、缅甸、阿尔巴尼亚等国大使、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国务院副总理兼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部长、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

94 关系: 劉振華 (上將)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华国锋午門抗緬大會大決戰太原戰役孟用潜丁国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列表中央军委办公会议中央军事委员会中丹關係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列表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中共政治家家族列表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八十三集团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特种警察学院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中国共产党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列表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列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列表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列表中国驻丹麦大使列表中国驻缅甸大使列表中国驻瑞典大使列表中国驻芬兰大使列表中国驻阿尔巴尼亚大使列表中国-阿尔巴尼亚关系中芬關係中挪關係习近平张平化张爱萍徐向前北京万寿宾馆刘宁一刘晓 (大使)军事调处执行部...党和国家领导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外事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八路军国务委员国务院常务会议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粉碎四人帮罗瑞卿韩念龙首都春节联欢文艺晚会高发胡济邦邓小平醴陵市苏振华耿乐耿莹陶铸陈辛仁陈肇源抗日军政大学柴成文李一氓杨尚昆毛泽东之死泸定桥游飈我的中国心 (节目)拥军优属拥政爱民1937年八路军编制序列1938年八路军编制序列1940年八路军编制序列1942年八路军编制序列1945年八路军编制序列2000年6月逝世人物列表2000年中国大陆2015年3月中國6月23日 扩展索引 (44 更多) »

劉振華 (上將)

劉振華(),原名刘培一,山东泰安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将领,曾参与抗日战争、第二次国共内战、朝鲜战争,并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阿尔巴尼亚全权大使。沈阳军区、北京军区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

新!!: 耿飚和劉振華 (上將) · 查看更多 »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

,简称邓剧,是2014年中国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的一部大型历史题材电视剧,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共四川省委组织、指导,北京华影文轩影视文化有限公司、中央电视台等单位联合制作,纪念中国共产党已故领导人邓小平诞辰110周年。本剧截取邓小平1976年复出至1984年国庆阅兵的时间节点,共分为“整顿科教,走向变革”、“实事求是、拨乱反正”、“发展经济,建设四化”、“百废待兴,城乡共荣”、“时代先锋,国际大潮”五个篇章。2014年8月8日在央视一套晚间黄金强档首播。.

新!!: 耿飚和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 · 查看更多 »

华国锋

华国锋(),原名苏铸,字成九,山西省交城县人,前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曾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等。华国锋在周恩来和毛泽东逝世后,先后继承两人的职务,是1949年以来唯一同时出任党、政、军最高领导职务的领导人,在2008年去世。 华国锋早年参加抗日战争,并任中共交城县委书记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当选中共湖南湘阴县、湘潭县委书记,后升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快速晋升,先后任中共第九届、第十届中央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公安部部长,直至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兼总理。毛泽东指定其为自己的接班人,并留下遗言“你办事,我放心”。毛泽东死后,华国锋与汪东兴、叶剑英等合手逮捕了四人帮,結束文化大革命,成为党政军最高领导人。他被普遍認為是“两个凡是”的提出人 ,而与邓小平在政治路线上相左,被迫退出中共核心领导集团。2008年8月20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新!!: 耿飚和华国锋 · 查看更多 »

午門抗緬大會

首都红卫兵强烈抗议缅甸反动政府反华暴行大会,俗称午门抗缅大会,是1967年7月3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故宫午门前的广场举行的抗议缅甸政府的大规模群众集会。.

新!!: 耿飚和午門抗緬大會 · 查看更多 »

大決戰

《大決戰》是八一電影製片廠于1980年代中期開始拍摄的关于第二次国共内战三大战役系列電影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部電影的合稱,影片於1990年代初期方始殺青,并於1991年上映。.

新!!: 耿飚和大決戰 · 查看更多 »

太原戰役

太原戰役,是中国第二次国共内战后期的一场大型战役,战役发生于山西太原。1948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野战军等部在徐向前指挥下发起战役。整个战役经过六个月激烈战斗、双方共陆续投入42万余部队参战。最终中国人民解放军于1949年4月25日攻克晋系军阀阎锡山控制的山西省会太原,基本占领了山西乃至华北全境。.

新!!: 耿飚和太原戰役 · 查看更多 »

孟用潜

孟用潜()原名孟坚,河北深县人。中国共产党官员。.

新!!: 耿飚和孟用潜 · 查看更多 »

丁国钰

丁国钰,安徽金寨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 1949年,进入中国外交部,此后参加板门店谈判。1955年6月,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阿富汗大使。1960年,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巴基斯坦大使。1982年,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埃及大使。后担任北京市政协主席。.

新!!: 耿飚和丁国钰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以下简称国务院)即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实施后的中央人民政府,前身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也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由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组成,实行总理负责制。.

新!!: 耿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央人民政府)及其常务会议的重要组成人员,为国家级正职(第一副总理)或国家级副职公务员、党和国家领导人,一般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第一副总理)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担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八十八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第二条的规定,国务院副总理在国务院的总理负责制下协助总理工作。副总理的人选,由国务院总理提名,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表决后,由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大会议的决定任命。作为国务院组成人员,副总理每届任期5年,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总理出国访问期间,由负责常务工作的副总理代行总理职务。现任排名第一、负责国务院常务工作的副总理是韩正,他同时兼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员和国务院党组副书记。排名位列韩正之后的副总理还有孙春兰、胡春华和刘鹤,均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自第七届国务院(李鹏内阁)开始,除邹家华和朱镕基曾短暂以中央委员和中央候补委员身份担任外(1991年4月—1992年10月),国务院副总理均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担任,排名第一的副总理更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新!!: 耿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是负责履行国家国防建设职能的国务院组成部门。与其他国家的国防部不同,该部门并不负责统辖和指挥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于1954年9月成立。国防部的行政首长是国防部长,依照惯例由主持军委日常工作的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未设立直属机构,其全部职能均由中央军事委员会组成部门承担。此外,该部门也是国务院内唯一一个不设部务会议、副部长及党组的部门。.

新!!: 耿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部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部长,通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的行政首长,属于国家公务员,均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担任,是国务院组成部门负责人中唯一的现役军人。 此职位设立于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980年代起,一般情况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部长由国务委员兼任,由中央军委委员以上级别军人出任。 目前,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属于虚职部门,目前不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副部长。.

新!!: 耿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部长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列表

以下以姓氏的汉语拼音首字母顺序(同字母按政治排名)列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正、副国家级官员)的姓名(正国级领导人加粗)、性别(缺省为男性)、民族(缺省为汉族)、政治面貌(缺省为中共党员)、正副国家级职务(国家级正职加粗)。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新!!: 耿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央军委办公会议

中央军委办公会议,是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在中央军委常务委员会之下设立的负责军委日常工作的办事机构,自195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曾三次设立 。.

新!!: 耿飚和中央军委办公会议 · 查看更多 »

中央军事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通称中央军事委员会,简称中央军委、军委,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最高军事领导机构的总称。实际上包括以下两个机构:.

新!!: 耿飚和中央军事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中丹關係

中丹關係是中國和丹麥之間的外交關係。中國於哥本哈根設有大使館,丹麥於北京設有大使館,另於重慶、廣州和上海設有總領事館。.

新!!: 耿飚和中丹關係 · 查看更多 »

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

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簡稱駐港部隊、香港驻军;People's Liberation Army Hong Kong Garrison)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即国务院)派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负责防务的国家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海军和空军部队组成,隸屬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驻港部队从1993年初開始組建,1996年1月28日組建完畢,1997年7月1日0时进驻香港,取代駐港英軍接管香港防務。 驻港部队军费由中央人民政府负担,部队由中央軍委領導,並是解放軍第一支、亦是目前唯一一支陸海空三軍合成的部隊。駐港部隊雖編制為正军级单位,但司令員、政治委员一直高配,即享有副战區职待遇。.

新!!: 耿飚和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 · 查看更多 »

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列表

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名录是历任宣传部部长列表。其中包括早期1920年代初期建立的“中央宣传局”在内。.

新!!: 耿飚和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对外联络部(通称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简称中联部),成立於1951年,是中共中央负责对外工作的职能部门。他的工作对象不仅包括各国的共产党及其他左翼政党,还扩大到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民主政党,以及发达国家的社会党、工党、保守党等各种意识形态和性质的政党、政治家及其国际组织。.

新!!: 耿飚和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 · 查看更多 »

中共政治家家族列表

这是中共政治家家族的列表。主要包括曾经担任过中共政治局常委、委员、候补委员的家族人员列表。.

新!!: 耿飚和中共政治家家族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

红一军团,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部队之一,隶属红一方面军。.

新!!: 耿飚和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 · 查看更多 »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简称西路军,指1936年10月由中国工农红军红四方面军主力2.18万人,占当时红军总数的五分之二,遵照中共中央的命令,西渡黄河作战,希望占领甘肃和宁夏,但是因为中共中央战略意图在随后屡屡变更,使西路军进退失据。加之指挥失误,装备落后,没有群众基础等原因,5个月后西路军大部分被马家军歼灭。 西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陕甘宁同河西走廊链接苏联的陆地生命线,打通苏联军援的西北通道,但因西路军孤军作战,没有后援而最终以失败告终。.

新!!: 耿飚和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 · 查看更多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后期组建的大型集团部队之一。它也是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五大主力部队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由原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晋绥解放区的八路军以及其他地方武装发展起来,总兵力达15.5万人。.

新!!: 耿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 · 查看更多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八十三集团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八十三集团军,隶属中部战区陆军,军部驻地河南省新乡市。.

新!!: 耿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八十三集团军 · 查看更多 »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特种警察学院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特种警察学院,简称武警特警学院,位于北京市昌平区,隶属武警总部,是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特种警察院校,实行“院队合一”体制,既是培养特种作战人才的院校,又是执行反恐特战任务的“国家队”。.

新!!: 耿飚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特种警察学院 · 查看更多 »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的常设机关,自1950年代末至1970年代曾两次设立。.

新!!: 耿飚和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简称中顾委,是1982年至1992年期间存在于中国共产党内的一个特殊机构。其产生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当时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机构的新老交替,使年轻的干部进入中央委员会,年纪大的老干部退到中顾委,辅佐中央委员会。如邓小平在中顾委第一次全会上所讲,中顾委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过渡性质的组织形式”。.

新!!: 耿飚和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中国共产党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列表

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73年8月24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大会选举产生了195名中国共产党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新!!: 耿飚和中国共产党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由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任期为1987年至1992年。.

新!!: 耿飚和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由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新!!: 耿飚和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列表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於1977年8月12至18日在北京召开。大会选举了201名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新!!: 耿飚和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简称中共十一届一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于1977年8月19日在北京召开的一次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 全会选举了党的中央机构。选举:.

新!!: 耿飚和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 查看更多 »

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列表

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69年4月1日至27日在北京召开。大会选举产生了170名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新!!: 耿飚和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列表

本列表为中華人民共和國驻巴基斯坦历任大使名录。.

新!!: 耿飚和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国驻丹麦大使列表

本列表为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驻丹麦历任大使名录。.

新!!: 耿飚和中国驻丹麦大使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国驻缅甸大使列表

本列表为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驻缅甸历任大使名录。.

新!!: 耿飚和中国驻缅甸大使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国驻瑞典大使列表

本列表为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驻瑞典历任大使名录。.

新!!: 耿飚和中国驻瑞典大使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国驻芬兰大使列表

本列表为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驻芬兰历任大使名录。.

新!!: 耿飚和中国驻芬兰大使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国驻阿尔巴尼亚大使列表

本列表为中華人民共和國驻阿尔巴尼亚历任大使名录。.

新!!: 耿飚和中国驻阿尔巴尼亚大使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国-阿尔巴尼亚关系

中国-阿尔巴尼亚关系,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與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阿尔巴尼亚共和国的关系。阿尔巴尼亚是在1960年代早期中苏交恶中在布加勒斯特会议上唯一完全支持中国的东欧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亦在1958年至1978年间,对阿尔巴尼亚进行了长期的经济援助。 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与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关系彻底破裂。阿尔巴尼亚劳动党第一书记恩維爾·霍查去世后,拉米兹·阿利雅执政时两国外交关系方才恢复正常。.

新!!: 耿飚和中国-阿尔巴尼亚关系 · 查看更多 »

中芬關係

中芬關係,是指歷史上的中國與芬蘭,以至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芬蘭共和國之間的雙邊關係。.

新!!: 耿飚和中芬關係 · 查看更多 »

中挪關係

中挪關係,是指歷史上的中國和挪威(包括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挪威王國)之間的雙邊關係。.

新!!: 耿飚和中挪關係 · 查看更多 »

习近平

习近平(),祖籍河南邓州,籍贯陝西富平,生于北京。2012年起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代最高领导人,现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自2007年起开始出任中共第十七、十八、十九届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 习近平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工系。1979年至1985年,他曾分别任职于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和河北省正定县。并于1985年至2002年在福建省任职,时间长达17年。在调离福建省后,他先后主政浙江省和上海市。2007年,他进入中央,并成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同时先后兼任中共中央党校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和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在2012年11月的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他当选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于2013年3月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于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届一中全会全票连任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于2018年3月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全票连任国家主席和国家军委主席。.

新!!: 耿飚和习近平 · 查看更多 »

张平化

张平化(),原名张楚材,湖南酃县人;曾在武汉中央政治训练班学习。1927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以营指导员身份参与北伐战争,大革命失败后返回酃县,从事农民运动,参加创建湘赣革命根据地,后随红二军团长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湖北、湖南、山西等省地方官员。文革后出任中宣部部长、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等职。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八大二次会议增选),第十届、十一届中央委员,中共十二大当选为中顾委委员。2001年7月23日在北京逝世。.

新!!: 耿飚和张平化 · 查看更多 »

张爱萍

张爱萍(),原名张端绪,四川达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上将。 张爱萍早年在苏北红十四军作战,后转入中央苏区任职,长征开始后任红三军团第四师政治部主任,第十一团、第十三团政委,后任军委骑兵团政委。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中共豫皖苏省委书记、八路军第五纵队第三支队司令员、新四军第三师第九旅旅长,第三师副师长兼苏北军区副司令员、第四师师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军区副司令员、华东海军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歷任第三野战军参谋长、副总参谋长兼国防科委主任。文化大革命时期遭迫害,此后担任中央軍委副秘书长、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部长、國務委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務委員等职。.

新!!: 耿飚和张爱萍 · 查看更多 »

徐向前

徐向前(),原名徐象谦,字子敬,中国山西五台县人,20世纪中国军事家、革命家、政治家,曾經擔任党和国家领导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中唯一一名北方人。 徐向前早年考入黄埔军校為一期生,并参与北伐战争,之后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国共内战期间,他参与广州暴动,并指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次反“围剿”战争。之后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转战陕甘宁地区、进行长征,并到达陕北。后率领西路军渡黄河北伐,但失败。中日战争期间,他担任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29师副师长,并参与开辟河北、山东等敌后根据地。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其率领晋冀鲁豫军区部队指挥运城、临汾、晋中和太原戰役等,攻占山西全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徐向前先后担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长、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并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牵扯进“二月逆流”案。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期间,他宣布停止金门炮战。1990年9月21日,在北京亚运会开幕前夕徐向前因病于北京逝世。.

新!!: 耿飚和徐向前 · 查看更多 »

北京万寿宾馆

北京万寿宾馆,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甲12号,是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直属的综合性涉外酒店。.

新!!: 耿飚和北京万寿宾馆 · 查看更多 »

刘宁一

刘宁一(),原名史连甲,男,汉族,今中国河北省满城县人,中国革命家、政治家、外交家,中国工人运动领导人,中国共产党党员。.

新!!: 耿飚和刘宁一 · 查看更多 »

刘晓 (大使)

刘晓(),原名刘运权,字均衡,湖南辰溪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官。.

新!!: 耿飚和刘晓 (大使) · 查看更多 »

军事调处执行部

军事调处执行部,简称“军调部”,是第二次国共内战初期设在北平的调处中国国内军事冲突的机构,由国民政府代表、中共代表、美国政府代表组成,由“三人委员会”领导。.

新!!: 耿飚和军事调处执行部 · 查看更多 »

党和国家领导人

党和国家领导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政治术语。该词用于国内领导人时,是一个指称中央层面具有特定职务及级别的高级领导人的政治术语,常见于中国内地的媒体报道和官方公文中。.

新!!: 耿飚和党和国家领导人 · 查看更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外事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外事委员会(简称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设立的专门委员会之一。.

新!!: 耿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外事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简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及其委员长会议的组成人员之一,位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领导人(国家级副职)。.

新!!: 耿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 查看更多 »

八路军

八路军,全称國民革命軍第八路军,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主要前身之一。1937年8月22日,根据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有关协议,中国共产党的武装力量中国工农红军处于陕北的主力部队由国民政府改编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军」;9月12日,八路军的番号改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 实际控制者中国共产党将这支部队称为“八路军”,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的《华北治安战》和《陆军作战》稱该部队为共產軍、八路军、紅軍。.

新!!: 耿飚和八路军 · 查看更多 »

国务委员

国务委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及其常务会议内地位仅次于副总理的组成人员,与副总理同为国家级副职公务员、党和国家领导人。 1982年5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决定,对国务院组成人员进行重大调整,增设“国务委员”职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的规定,国务委员协助国务院总理工作,受总理或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委托,负责某些方面的工作或重大的专项任务。国务委员的人选,由国务院总理提名,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投票決定,並由国家主席根據全國人大會議的決定任命。作为国务院的组成人员,国务委员每届任期5年,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国务委员的行政待遇与国务院副总理同级,但权位和排名都在副总理之后。.

新!!: 耿飚和国务委员 · 查看更多 »

国务院常务会议

国务院常务会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现行的法定会议之一,由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国务院秘书长组成,由总理召集和主持。.

新!!: 耿飚和国务院常务会议 · 查看更多 »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简称第五届全国人大,任期自1978年2月至1983年6月,本屆全國人大共有來自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中國人民解放軍等31個單位的3497名代表(不包含被原选举单位撤消资格的3名代表)。.

新!!: 耿飚和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查看更多 »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共有3497名,任期為1978年2月至1983年2月。.

新!!: 耿飚和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 · 查看更多 »

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任期由1983年至1988年。期間,共召開五次全体會議。.

新!!: 耿飚和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查看更多 »

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

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设立的专门委员会,任期由1983年6月至1988年3月。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公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七十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设立民族委员会、法律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外事委员会、华侨委员会和其他需要设立的专门委员会。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各专门委员会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领导。”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设立6个专门委员会:民族委员会、法律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外事委员会、华侨委员会。 1983年6月7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各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1983年12月8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补充任命民族委员会委员。 1985年3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补充任命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委员。 1986年1月20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补充任命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任免部分专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委员。 1986年6月25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免去楚图南的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职务。 1987年6月23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补充任命民族委员会委员。.

新!!: 耿飚和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和委员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1983年6月18日选出。共有?名组成人员,其中委员长1名,副委员长20名,秘书长1名,委员132名。任期由1983年6月至1988年4月,期間共召開?次會議。常委會组成情况如下:.

新!!: 耿飚和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共2978人,任期從1983年6月至1988年3月。.

新!!: 耿飚和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 · 查看更多 »

粉碎四人帮

“粉碎四人帮”又名懷仁堂事變、怀仁堂政变,指1976年10月6日,时任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華國鋒联合中共中央副主席葉劍英和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汪東興等人将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王洪文、張春橋、江青、姚文元(即四人幫成员)于北京市中南海以“隔离审查”名义抓捕并拘禁的事件。事後,華國鋒接任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結束了毛泽东所发动的历时十年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後來,四人幫及其主要追随者均遭到政治清洗和刑事追究。.

新!!: 耿飚和粉碎四人帮 · 查看更多 »

罗瑞卿

罗瑞卿(),原名其荣,四川南充人。中国工农红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之一,曾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解放军总参谋长等党、政、军要职,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军衔。 罗瑞卿早年考入黄埔军校,随后参加國民革命軍北伐,之后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参加红四军,担任红四军政治部宣传部长等职位,之后改为红一军团保卫局局长,随中央红军进行战略转移。抗日战争期间,担任抗日红军大学校长、十八集团军野战政治部主任等职位。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罗担任晋察冀中央局、华北军区政治部主任兼第二兵团第一政治委员,率领第二兵团参与石家庄、太原战役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其中央人民政府公安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首任部长、第2、3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等职。文化大革命期间,因罗瑞卿事件而被批判,后跳楼负重伤。文革结束后平反。1978年赴西德治疗腿疾时病逝。.

新!!: 耿飚和罗瑞卿 · 查看更多 »

韩念龙

韩念龙(),原名蔡仁元,曾用名蔡廉,贵州省仁怀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前,是新四军、中国人民解放军中从事军队政治工作的军官,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成为职业外交官。.

新!!: 耿飚和韩念龙 · 查看更多 »

首都春节联欢文艺晚会

首都春节联欢文艺晚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及北京市每年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春节联欢活动,2013年起停办。.

新!!: 耿飚和首都春节联欢文艺晚会 · 查看更多 »

高发

发,(),中国男演员,辽宁省大连市人。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2002届研究生,2006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EMBA硕士。中国国家话剧院国家一级演员。.

新!!: 耿飚和高发 · 查看更多 »

胡济邦

胡济邦()女,浙江永康人,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记者、外交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场上唯一的中国记者。宗道一,胡济邦:跨越新旧中国的女性外交官与记者,湘潮2006年03期.

新!!: 耿飚和胡济邦 · 查看更多 »

邓小平

邓小平(),原名邓先圣,后由啟蒙老師改名邓希贤。中国四川省广安州协兴乡(今广安市广安区协兴镇)牌坊村人,祖籍江西吉水,在法国勤工儉讀期间参加了旅法共产主义小组,後留學蘇聯並於莫斯科中山大學畢業,經過多年的努力,最终成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1977年,中共十届三中全会后,复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国务院副总理等职。1978年,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确认领导地位。1978年至1983年,任全国政协主席;1981年至1989年,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82年至1987年,任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1983年至1990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邓小平一生未担任中国国家元首、中国政府首脑,或中共党内最高领导职务,但从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89年11月辞去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一职前,普遍认为他是实际的最高领导人,并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予以确认。直到今天他定下的政治及經濟路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仍保持巨大的影响力。官方评价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 中国共产党称他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称以其部分政治理念为核心的政治理论为“邓小平理论”,作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第一部分。具体来说,他的提议包括“改革开放”、“四项基本原则”、“一国两制”;其政策影响到了20世纪后期每个中国人,也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世界;他推动的改革还缔造了新兴超大城市深圳市。他于1978年和1985年两次被美国《时代》周刊选为“年度风云人物”。.

新!!: 耿飚和邓小平 · 查看更多 »

醴陵市

醴陵市位于中国湖南省东部,湘江支流渌水中游,罗霄山脉北段西沿,北连浏阳市,东界江西省上栗县、萍乡市湘东区,南与攸县交接,西连株洲县,紧邻长株潭金三角经济区。醴陵简称“醴”,因盛产瓷器,故有瓷城之稱。醴陵又是花炮祖师李畋的故里,盛产烟花爆竹,有“花炮之乡”之称。2014年,醴陵GDP总量488.2亿元(合79.5亿美元),人均GDP为8,217元。户籍人口107.32万人(2014年),年末常住人口为96.72万人(2014年)醴陵市2014年相关数据指标出自;全市下辖4街、18镇、8乡共计30乡镇(街道);市政府驻仙岳山街道。.

新!!: 耿飚和醴陵市 · 查看更多 »

苏振华

苏振华(),原名蘇七生,湖南省平江县三墩乡人。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中共贵州省委书记,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第一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上将军衔。 第一次国共内战时期,苏振华历任红五军任排长、连政治委员、团党总支书记、师经理处政治委员、红五师第十三团政治委员、红三军团十二团政委,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抗日军政大学大队长、中共中央平原分局党校校长、一一五师三四三旅政委兼鲁西军区政委、冀鲁豫军区政委等职。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历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一纵队政委、第二野战军五兵团政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海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員,中央军委常委、副秘书长,海軍第一副司令员、第一政委、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等职。.

新!!: 耿飚和苏振华 · 查看更多 »

耿乐

耿乐(),男,中国演员,辽宁黑山县人,生于北京。祖父是中国当代著名画家张仃。.

新!!: 耿飚和耿乐 · 查看更多 »

耿莹

耿莹湖南人,毕业于中国画研究院,现任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理事长。.

新!!: 耿飚和耿莹 · 查看更多 »

陶铸

陶铸(),又名陶际华,号剑寒,湖南祁阳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 早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五期,加入中国共产党。国共内战期间,担任东北野战军政治部副主任,并代表中共军队与国民党的傅作义进行北平和平解放谈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陶铸历任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席、省长,兼任暨南大学校长。后任國務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宣傳部部長,後升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他於“文革”初期1967年下台被囚禁,后因身患胆癌,于1969年病逝,死前和死后家人都未被允许探视。.

新!!: 耿飚和陶铸 · 查看更多 »

陈辛仁

辛仁(),生于广东省普宁县(今属普宁市)华溪村,外交家、中国共产党党员、文化部原顾问、原国务院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副主任。.

新!!: 耿飚和陈辛仁 · 查看更多 »

陈肇源

肇源(),广东省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 1958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国际司副司长。1971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缅甸大使。1973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西班牙特命全权大使。1976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印度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1983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特命全权大使。.

新!!: 耿飚和陈肇源 · 查看更多 »

抗日军政大学

抗日军政大学(全称“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是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培养军事和政治干部的学校。 学生来源最初是驻校轮训中国工农红军的各级部队干部,后来大量招收培训从陕甘宁边区外奔向延安的抗日知识青年。.

新!!: 耿飚和抗日军政大学 · 查看更多 »

柴成文

柴成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外交官、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1955年,接替耿飚,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丹麦大使。1956年,由郑为之接任。1961年,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新!!: 耿飚和柴成文 · 查看更多 »

李一氓

李一氓()又名李民治,四川省彭县东大街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学者、外交官。.

新!!: 耿飚和李一氓 · 查看更多 »

杨尚昆

杨尚昆(),四川省蓬溪縣双江镇人(今屬重慶市潼南縣),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領導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兼秘書長等職,是邓小平主政时期的「中共八大元老」之一。杨尚昆被认为是务实派,是邓小平改革开放政策的坚定支持者,政治倾向和邓小平的新自由主义和新权威主义极为接近。.

新!!: 耿飚和杨尚昆 · 查看更多 »

毛泽东之死

毛泽东,1976年9月9日逝于北京,享年82岁。 1976年9月9日下午4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的形式公布消息称:“1976年9月9日0时10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名誉主席毛泽东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毛泽东是继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和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朱德后,第三位于1976年去世的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

新!!: 耿飚和毛泽东之死 · 查看更多 »

泸定桥

泸定桥位于中国四川省西部的大渡河上,是一座由清朝康熙帝御批建造的悬索桥。始建于清康熙44年(1705年),建成于康熙45年(1706年)。 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飞夺泸定桥”,红4团官兵在天下大雨的情况下,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跑步前进,一昼夜奔袭达120公里,並在5月29日凌晨6时按时到达泸定桥西岸,创造了人类行军史的紀錄,使之成为中国共产党重要的历史纪念地。 1956年8月16日公佈為四川省第一批歷史及革命文物保護單位。長征經過的革命遺址。1961年3月4日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0年7月7日重新公佈為四川省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紅軍長征中搶奪鐵索橋戰役紀念地。.

新!!: 耿飚和泸定桥 · 查看更多 »

游飈

游飈(Yoe Biu,)又名游飆,香港男演員、前無綫電視及香港電視網絡男藝員,於1989年投考前者第3期藝員進修班入行。他曾找算命師傅改藝名「游世賢」。然而因其本人自覺舉止粗魯,與藝名的語感不合,故沒有使用。另外,他又曾當過電影配音員,主力為新聞報導員角色配音。也當過推銷員,負責推銷慳電系統。 自15歲起,即中三畢業後開始游飈當了6年臨時和特約演員。期間參與過不同廣播機構如香港電台、無綫電視和教育電視的拍攝工作。游飈於1989年加入無綫電視服務了21年後,轉投香港電視網絡。2015年,無綫電視重播電視劇《大時代》。他因於劇集中一人分飾三個角色而成為網民討論話題。.

新!!: 耿飚和游飈 · 查看更多 »

我的中国心 (节目)

我的中国心(英语:My Patriot Heart),是香港凤凰卫视文献大型人物纪录片栏目,2009年开播。节目以独特视角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为经济腾飞、政治自由、社会进步、民族复兴做出杰出贡献的团体及个人,记录大师辉煌成就,抒写赤子爱国热忱。 2015年起,此节目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欧洲台、美洲台、澳洲版停播,但在香港台则继续播出其粤语版本直到2016年3月為止;2017年起,香港台再次开始播出本节目。.

新!!: 耿飚和我的中国心 (节目) · 查看更多 »

拥军优属拥政爱民

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简称“双拥”),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巩固和加强军政军民团结为主旨,组织发动全国军民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团结奋斗的一项社会活动。.

新!!: 耿飚和拥军优属拥政爱民 · 查看更多 »

1937年八路军编制序列

1937年八路军编制序列,为列举1937年8月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编制序列,其为八路军在最初时期的编制序列。 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1937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团结抗日。该部队仍归属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直接领导与指挥。同年9月11日,按照全国抗一的战斗序列,又称为第18集团军,总司令为朱德,副总司令为彭德怀。 1937年8月,八路军共下属:115师、120师、129师、后方总留守处。.

新!!: 耿飚和1937年八路军编制序列 · 查看更多 »

1938年八路军编制序列

1938年八路军编制序列,为列举1938年冬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编制序列。 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1937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团结抗日。该部队仍归属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直接领导与指挥。同年9月11日,按照全国抗一的战斗序列,又称为第18集团军,总司令为朱德,副总司令为彭德怀。但对内仍称八路军。 八路军自建制以来逐步进行扩编,至1938年12月,其下属已经包括115师、山东纵队、120师、129师、晋察冀军区、陕甘宁留守兵团。总兵力为156700人。.

新!!: 耿飚和1938年八路军编制序列 · 查看更多 »

1940年八路军编制序列

1940年八路军编制序列,为列举1940年冬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编制序列。 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1937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团结抗日。该部队仍归属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直接领导与指挥。同年9月11日,按照全国抗一的战斗序列,又称为第18集团军,总司令为朱德,副总司令为彭德怀。但对内仍称八路军。 八路军自建制以来逐步进行扩编,至1940年,其下属已经包括115师、山东纵队(原第1纵队)、120师兼西北军区、129师、冀鲁豫军区兼第2纵队、晋察冀军区兼第3纵队、第4纵队、第5纵队、陕甘宁留守兵团、抗日军政大学等。总兵力为400,000人。.

新!!: 耿飚和1940年八路军编制序列 · 查看更多 »

1942年八路军编制序列

1942年八路军编制序列,为列举1942年秋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编制序列。 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1937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团结抗日。该部队仍归属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直接领导与指挥。同年9月11日,按照全国抗一的战斗序列,又称为第18集团军,总司令为朱德,副总司令为彭德怀。但对内仍称八路军。 八路军自建制以来逐步进行扩编,至1942年秋,其下属已经包括115师、山东军区、120师兼晋绥军区、129师、冀鲁豫军区、晋察冀军区、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抗日军政大学等。总兵力为340,000人。.

新!!: 耿飚和1942年八路军编制序列 · 查看更多 »

1945年八路军编制序列

1945年八路军编制序列,为列举1945年夏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编制序列。 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1937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团结抗日。该部队仍归属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直接领导与指挥。同年9月11日,按照全国抗一的战斗序列,又称为第18集团军,总司令为朱德,副总司令为彭德怀。但对内仍称八路军,直到1947年初,中共中央军委才正式将八路军部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八路军自建制以来逐步进行扩编,至1945年夏,其下属已经包括山东军区、晋察冀军区、晋冀鲁豫军区、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晋绥军区、八路军独立第1游击支队、八路军独立第2游击支队、八路军独立第3游击支队、河南军区、抗日军政大学等。总兵力为1,028,893人。.

新!!: 耿飚和1945年八路军编制序列 · 查看更多 »

2000年6月逝世人物列表

下面是2000年6月逝世的知名人士列表:;6月23日.

新!!: 耿飚和2000年6月逝世人物列表 · 查看更多 »

2000年中国大陆

没有描述。

新!!: 耿飚和2000年中国大陆 · 查看更多 »

2015年3月中國

没有描述。

新!!: 耿飚和2015年3月中國 · 查看更多 »

6月23日

6月23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174天(闰年第175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191天。.

新!!: 耿飚和6月23日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耿飈耿飙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