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20 关系: 加拉太戰爭,古罗马,安条克三世,宙克西斯 (將軍),希臘化時代,希臘化時代的希臘,彼得那戰役,科律克索戰役,罗马叙利亚战争,罗马共和国,羅馬海軍,馬格尼西亞戰役,阿塔馬尼亞的阿密南德,阿里阿拉特四世,邁昂尼蘇斯戰役,腓力五世 (马其顿),歐利米登戰役 (前190年),歐里梅敦戰役,溫泉關戰役 (前191年),普魯西阿斯一世。
加拉太戰爭
加拉太戰爭(Galatian War),是前189年羅馬共和國和盟友帕加馬王國進攻加拉太高盧人的一場戰爭。戰場發生在小亞細亞中部的加拉太,今日土耳其境內。 前190年,羅馬人剛在羅馬-敘利亞戰爭擊敗塞琉古帝國,並迫使他們簽定和約。也因為羅馬與塞琉古帝國的戰爭相當成功,他們開始把矛頭轉向加拉太部落的高盧人身上,這些高盧人遷入小亞細亞將近100年時間了。前189年,羅馬執政官格奈烏斯·曼利烏斯·烏爾索個人以加拉太人在先前戰爭提供部隊支援塞琉古帝國一事為藉口,朝加拉太進軍,然而,發動戰爭的決定並沒有經過羅馬元老院任何授權。羅馬軍隊與盟國帕加馬合軍後,深入內陸攻擊加拉太人,並在奧林匹斯山戰役擊敗加拉太軍,隨後又在安卡拉附近擊敗另一支大軍。 這些戰爭失利讓加拉太人不得不向羅馬求和,終使羅馬人退回小亞細亞沿岸,當格奈烏斯·曼利烏斯·烏爾索回到羅馬,他被控訴有破壞羅馬和塞琉古帝國之間的和平嫌疑,最後他無罪,還擁有一場元老院批准的凱旋式。.
古罗马
古羅馬文明通常是指從公元前9世紀初在意大利半島中部興起的文明,罗马共和国与罗马帝国的正式名称为“元老院与罗马人民”(Senātus Populus Que Rōmānus),缩写为SPQR。傳說在公元前754年-753年,羅穆盧斯在台伯河畔建羅馬城,開創了王政時代。公元前509年或前510年,古羅馬王政時代(羅馬王國)結束,選舉兩名執政官,建立起由羅馬貴族掌權的羅馬共和國。百人隊會議從貴族中選出兩名執政官行使最高行政權力,為期1年;管理國家的主要機構為元老院、高級長官及公民大會,而掌握國家實權的則是元老院。隨著貴族與平民之間對立的加深,貴族承認了平民所選的「保民官」,負責保護平民的權力不受貴族侵犯。前451年,頒佈了十二銅表法,明定了平民與貴族不能通婚的限制,這也標誌著羅馬法的誕生。 自公元前5世紀初開始,先後戰勝拉丁同盟中的一些城市和伊特拉斯坎人等近鄰,又征服了意大利半島南部的土著和希臘人的城邦,成為地中海西部的大國。羅馬又發動了3次布匿克戰爭,在前146年征服了迦太基並使之成為羅馬的一個行省。前215年-前168年發動3次馬其頓戰爭,征服大部分伊利里亚、馬其頓並控制了整個希臘。又通過羅馬-敘利亞戰爭和外交手段,控制了西亞的部分地區。於1世紀前後擴張成為橫跨歐洲、非洲稱霸地中海的龐大羅馬帝國。 到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部。西羅馬帝國亡於476年。而東羅馬帝國(即拜占庭帝國)則在1453年被鄂圖曼帝國所滅。.
查看 羅馬-敘利亞戰爭和古罗马
安条克三世
安條克三世(大帝), (希臘語:; 前241年-前187年, 統治期間 前223年-前187年),塞琉古二世的小兒子。前223年時,安條克三世以18歲年齡即位為塞琉古帝國第六位國王,雖然年紀輕輕就即位,但安條克三世充滿雄心壯志。雖然在與托勒密王國的戰爭失利,但隨後的爭戰中,安條克三世証明自己是從開國的塞琉古一世之後,歷屆塞琉古國王中最優秀的君主,他傳統稱號大帝可能是在東部征服行動結束後獲得綽號,安條克三世似乎還有一個頭銜Βασιλεύς Μέγας(英:Basileus),即波斯傳統稱號大王的意思,可能在征服柯里敘利亞之後採用。.
宙克西斯 (將軍)
宙克西斯 (希臘語: Zευξις),為一位塞琉古帝國安條克三世的將軍。 原先宙克西斯擔任塞琉西亞的守將,前221年帝國東部的米底亞總督莫倫叛變,帝國派遣將軍塞諾塔斯率均阻止莫倫渡過底格里斯河,而宙克西斯也前去會合。到了那裡,宙克西斯被命負責守衛營地,但塞諾塔斯的大軍遭到莫倫軍的伏擊而大敗,宙克西斯手上的兵力也無法對抗莫倫,在莫倫軍逼近之時他被迫撤離,讓莫倫在無阻礙下渡過底格里斯河。當年輕的安條克三世決定親征叛軍,宙克西斯力勸國王渡過底格里斯河與敵軍決戰,並在阿波羅尼亞戰役率領一部分的左翼部隊,接著宙克西斯參與塞琉西亞圍城戰。 他很有可能跟另一位同名的塞琉古小亞細亞統帥是同一人。在克里特戰爭期間,馬其頓腓力五世與帕加馬阿塔羅斯一世交戰,當時宙克西斯提供穀物給腓力五世的軍隊補給。之後,羅馬-塞琉古戰爭中的決定性的馬格尼西亞戰役發生時,宙克西斯也參與其中,並率領一支部隊。在安條克三世戰敗後,他是其中一位被派去與羅馬大西庇阿、西庇阿·亞細亞提庫斯協談和約的大使之一,接著他繼續前往羅馬城進行協商。.
希臘化時代
希臘化時代(Hellenistic period)在亞歷山大征服波斯帝國之後不久開始。通常起始點視為亞歷山大大帝於公元前323年逝世開始,並結束於羅馬共和國在前146年征服希臘本土,或前30年最後的繼業者王國——托勒密王國滅亡為止Green, Alexander The Great and the Hellenistic Age p.
希臘化時代的希臘
希臘化時代的希臘是指古希臘核心—希臘半島在希臘化的時期,起始點從前323年亞歷山大大帝逝世到前146年被羅馬併吞為止,儘管之後被羅馬占領,古希臘的文學、藝術、建築、文化甚至希臘化的社會和科學的連續性並未因此中斷,希臘文化本質上一直持續到基督教文化到來為止,但羅馬的統治標誌著古希臘城邦的終結,結束了希臘政治上的獨立性。 在希臘化時期,希臘本土在希臘語世界中的重要性急劇下降。這段期間,希臘化文明的中心分別轉移到托勒密王國的首都亞歷山卓和塞琉古帝國的安條克,而其他城市如帕加馬、以弗所、羅德島和塞琉西亞也相當重要,東地中海的城市文明提高是這段時期的特徵。.
彼得那戰役
彼得那戰役(Battle of Pydna),發生在前168年的馬其頓,是馬其頓王國與羅馬在第三次馬其頓戰爭的一場決定性戰役。這場戰役中,盧基烏斯·埃米利烏斯·保盧斯所率領的羅馬軍擊敗馬其頓珀爾修斯,結束第三次馬其頓戰爭。此次戰役結果導致馬其頓王國覆亡,安提柯王朝因此斷絕,此戰確定羅馬將君臨希臘世界。 學者Paul K.
科律克索戰役
科律克索戰役(Battle of Corycus),是前191年羅馬共和國和他的盟邦在羅馬-敘利亞戰爭中第一場與塞琉古帝國爭奪愛琴海一系列海戰。.
罗马叙利亚战争
#重定向 羅馬-敘利亞戰爭.
罗马共和国
罗马共和国是古罗马在前509年到前27年之间的政体,其正式名称是「元老院与罗马人民」。也有观点主张尤利乌斯·恺撒担任终身独裁官的前44年作为共和国的结束时间。.
羅馬海軍
羅馬海軍 (Classis)乃古羅馬的海軍,這支海軍為羅馬在地中海開疆闢地,卻從未如同羅馬軍團享有同等特權,寰顧歷史羅馬人始終是個以土地為基礎的國家,羅馬征服希臘及埃及等地方後,由這些地方引進非凡的航海技術,從而發展及管理自身的艦隊。間接因為這個原因,羅馬人認為海軍並不是源自羅馬,在古代海軍及艦隊卻沒有自主權,古羅馬海軍就算在最全盛的時代,也從來沒有作為一個獨立自主的軍隊,他們只不過是羅馬陸軍的輔助。 經過第一次布匿戰爭後羅馬海軍大規模的擴軍以及為羅馬的勝戰扮演積極的角色,也為羅馬共和國建立在地中海的霸權,公元前2世紀的前期羅馬欲摧毀迦太基以及在東地中海的希臘化諸王國,以完全掌控海上的各個島嶼使其成為內海(Mare Nostrum),而羅馬海軍再次聲名大噪是在公元前1世紀剿滅海盜,隨內戰導致共和結束也使地中海再次分崩離析,公元前31年亞克興角戰役也是共和時期最後一次內戰,最後在奧古斯都的勝利下建立羅馬帝國。 在帝國時期地中海變成遼闊且和平的"羅馬湖",在缺乏海上敵人的狀況下海軍大多被削減,其任務也轉以打擊海上私掠為主,海軍也管理以及維持主要的河道像萊茵河以及多瑙河來支援陸軍。 在帝國末期出現新的征服者以及野蠻人的部落,羅馬船艦持續保衛開放的戰場,三世紀危機海軍開始徵收通行費以減少其本部的壓力,之後歐洲民族大遷徙(Völkerwanderung)衝擊帝國陸上的防線也是海軍不在處於次等地位,公元5世紀初羅馬必須阻擋野蠻人王國在西地中海的侵略,其中一支汪達爾-阿蘭王國也在地中海上掌握海軍並侵略羅馬城內,使羅馬船艦淪其所有,公元5世紀末繼承帝國西部西羅馬帝國覆亡,帝國東部的東羅馬帝國(拜占廷帝國)建立拜占廷海軍。.
馬格尼西亞戰役
格尼西亞戰役(Battle of Magnesia),發生在公元前190年,是塞琉古帝國與羅馬在羅馬-敘利亞戰爭的一場決定性戰役,戰場在馬格尼西亞附近,羅馬和他的同盟帕加馬擊敗塞琉古國王安條克三世,確認了羅馬在東地中海的霸權。.
阿塔馬尼亞的阿密南德
阿密南德,前三世紀初人物,是伊庇魯斯南部阿塔馬尼亞的國王。 羅馬共和國在第一次馬其頓戰爭中與馬其頓國王腓力五世對抗,前208年戰爭中,阿密南德首次出現在歷史舞台,他充當中間人試圖調解雙方糾紛。 當第二次馬其頓戰爭即將爆發之刻,羅馬告知阿密南德羅馬的企圖,於是阿密南得親自來到羅馬軍營並承諾會協助羅馬這一方,他還受到羅馬人委託協助與埃托利亞同盟結盟。前198年,阿密南德占領了玻卡(Phoca)、貢斐(Gomphi)並掠奪劫掠色薩利。之後,他出席腓力五世和羅馬提圖斯·昆克蒂烏斯·弗拉米寧的會議,並在這段短暫的停戰期,弗拉米寧派他前去羅馬城。在庫諾斯克法萊戰役後,阿密南德再度出席和談會議,和約中阿密南德可以保留從腓力五世手中奪來的城鎮。 然而,當羅馬逐漸與塞琉古國王安條克三世關係惡化,阿密南德卻受到邁加洛波利斯的腓力勸誘,加入了塞琉古陣營。羅馬-敘利亞戰爭爆發,前191年阿塔馬尼亞王國遭到羅馬盟友馬其頓腓力五世攻擊,阿密南德帶著妻小被迫流亡,並逃至埃托利亞同盟安布拉基亞避難。羅馬要求埃托利亞同盟交出阿密南德,但此條件最終埃托利亞人沒有接受。有了埃托利亞人的協助,阿密南德得以收復他的王國。最後阿密南德派使者去見當前在小亞細亞的大西庇阿,希望能與羅馬和談,大西庇阿接受這項提議,阿密南德後來還勸告安布拉基亞人投降羅馬。關於他逝世的情形沒有任何記載。 阿密南德的妻子名為阿帕瑪,她是邁加洛波利斯的亞歷山大之女。.
阿里阿拉特四世
阿里阿拉特四世(敬神者)(Ἀριαράθης Εὐσεϐής,)卡帕多细亚王國的第二个国王(前220年—前163年)。阿里阿拉特三世和斯特拉托妮可之子。他在幼年時就繼承王位,統治57年。 他娶了塞琉古國王安条克三世的女兒安條尼絲,雙方結盟,安條克三世與羅馬共和國爆發羅馬-塞琉古戰爭,他援助塞琉古。但在安條克于前190年的馬格尼西亞戰役惨败于羅馬后,阿里阿拉特四世在前188年與羅馬簽訂和約,並獲得一個較寬和的和約。不久,她的女兒斯特拉托妮可嫁給帕加馬国王歐邁尼斯二世,並與羅馬結盟。 前183年—前179年,阿里阿拉特四世与帕加馬国王歐邁尼斯二世,及比提尼亚国王联盟对本都国王法尔纳克一世作战,迫使后者归还吞并的地区。前164年波利比烏斯提到在塞琉古國王安條克四世逝世後有一個羅馬大使派去會見阿里阿拉特四世。 他的王后安條尼絲起初並沒有生下任何一個孩子,於是冒稱兩個孩子阿里阿拉特、歐洛斐涅斯(Orophernes)是她自己生的,並介紹給阿里阿拉特四世認識。然而這一個謊話一直到安條尼絲真的為阿里阿拉特四世生下兒子米特里達梯,即後來的阿里阿拉特五世後才主動揭穿,並告訴阿里阿拉特四世先前的孩子是假的,於是那兩個假王子阿里阿拉特被送到羅馬,歐洛斐涅斯被送到愛奧尼亞。另外,阿里阿拉特四世和王后安條尼絲還有兩個女兒。.
邁昂尼蘇斯戰役
邁昂尼蘇斯戰役(Battle of Myonessus),是羅馬-敘利亞戰爭中決定性的海戰,羅馬和羅德島的聯合艦隊在這場戰役摧毀殘餘的塞琉古海軍主力。.
腓力五世 (马其顿)
腓力五世(Φίλιππος Ε,),是馬其頓安提柯王朝國王,前220年—前179年在位。他因與新興的羅馬共和國對抗而知名,當他是青年時就很有領袖魅力和吸引力,也是充滿幹勁和勇氣的戰士,他也設法與亞歷山大大帝看齊。無論如何,他是最後一個雄心壯志的馬其頓國王,希望能藉著馬其頓有限的國力實現偉業。綽號「全希臘人的達令」(ἐρώμενος ἐγένετο τῶν Ἑλλήνων)。.
歐利米登戰役 (前190年)
歐利米登戰役(Battle of Eurymedon),也被稱為錫德戰役,是羅德島和塞琉古海軍在小亞細亞海域,臨近歐里梅敦河出海口,的一場海戰,塞琉古艦隊指揮官是鼎鼎大名的迦太基名將漢尼拔,這場海戰羅德島的勝利是雙方海軍勢力的重要轉折。.
歐里梅敦戰役
歐里梅敦戰役(Battle of the Eurymedon),古希臘提洛同盟與波斯帝國薛西斯一世間的一場戰役,是希波战争的一部份。發生時間為西元前469年,或西元前466年,由雅典領導的提洛同盟,進攻波斯帝國小亞細亞的領地,與阿契美尼德王朝小亞細亞總督區的軍隊,在歐里梅敦河口附近發生戰鬥。雙方在陸地與海上同時間進行兩場戰役,最終由希臘城邦獲勝。 Category:波希戰爭 Category:阿契美尼德王朝戰爭 Category:古希腊战役.
溫泉關戰役 (前191年)
溫泉關戰役(Battle of Thermopylae),是前191年羅馬共和國在羅馬-敘利亞戰爭中與塞琉古帝國交戰的一場戰役,此戰的結果結束在希臘半島的戰事。.
普魯西阿斯一世
普魯西阿斯一世(跛腳)(希臘語 Προυσίας Α' ὁ Χωλός,),是比提尼亞王國國王,基阿埃拉斯的兒子。統治期間約在前228年-約前182年。 普魯西阿斯一世與馬其頓王國國王德米特里二世聯姻,娶德米特里二世的女兒阿帕瑪,並與馬其頓同盟。前220年,普魯西阿斯與拜占庭交戰,然後擊敗之前尼科美德一世引進小亞細亞的高盧人,並在一連串戰爭中,從帕加馬國王阿塔羅斯一世和黑海的赫拉克利亞·潘提卡手中奪得許多領土。馬其頓國王腓力五世在前202年贈與他基俄斯和邁爾里兩個港口,分別命名為普魯西亞斯和阿帕米亞。 當羅馬共和國與塞琉古國王安條克三世爆發羅馬-敘利亞戰爭時,普魯西阿斯一世抱持中立,但之後願對迦太基將軍漢尼拔提供庇護,讓漢尼拔幫他與帕加馬對抗。 普魯西阿斯一世逝世後,王位由其子普魯西阿斯二世繼承。 Category:比提尼亞君主.
亦称为 安條克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