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罗惇曧

指数 罗惇曧

羅惇曧(),字孝遹,号以行,又号瘿庵,晚號癭公。廣東省順德縣(今佛山市順德區)大良鎮人。清朝及中华民国诗人、剧作家。.

9 关系: 北京顺德会馆冯耿光程砚秋罗复堪羅家劭齊如山清史稿清史館星期 (杂志)

北京顺德会馆

北京顺德会馆,是广东省顺德县人在北京的会馆的总称。.

新!!: 罗惇曧和北京顺德会馆 · 查看更多 »

冯耿光

冯耿光(),字幼伟,广东番禺人。清朝军事将领,中华民国银行家。.

新!!: 罗惇曧和冯耿光 · 查看更多 »

程砚秋

程砚秋()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清光绪二十九年农历十一月十四日酉时生于北京,满洲正黄旗人,程佳氏。最早官名是承麟,砚秋恩师罗惇曧先生把“承”改为汉姓“程”。程砚秋最初艺名是菊侬,1918年改为艳秋,字玉霜,后改御霜,取意于“艳于秋者厥为菊”,后改艺名为程砚秋,取意“砚田勤耕秋为收”。“四大名旦”之一,青衣程派创始人。.

新!!: 罗惇曧和程砚秋 · 查看更多 »

罗复堪

罗复堪()名惇㬊,字孝瑴,又字子燮、季孺,号照岩、敷庵、复庵、复闇、复堪(一作复戡),别署悉檀居士、羯蒙老人、凤岭诗人,作画署名曼渊,室号三山簃,广东顺德人,中国书法家、画家、诗人,中华民国时期北京“四大书家”之一(其他三位是宝熙、邵章、张伯英)。他是罗瘿公的从弟,康有为的弟子。.

新!!: 罗惇曧和罗复堪 · 查看更多 »

羅家劭

罗家劭,字峄农。广东顺德大良人。清朝翰林。 罗家勤之弟。清道光已酉科举人。咸丰乙卯(1855年)参与在乡办团练,授南雄州学正。同治四年(1865年)乙丑科二甲进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有子罗瘿公,侄子羅惇衍。 Category:清朝州儒學學正 Category:清朝庶吉士 Category:清朝翰林 Category:順德人 Category:罗姓 Category:道光二十九年己酉科舉人.

新!!: 罗惇曧和羅家劭 · 查看更多 »

齊如山

齊如山(),直隶省保定府高陽县人,中国劇作家、戲劇理論家、历史学家阿声,〈齐如山与梅兰芳:戏曲知音千古绝响〉,《当代人》2008年第10期,將京劇称为“国剧”。.

新!!: 罗惇曧和齊如山 · 查看更多 »

清史稿

《清史稿》是中華民國北京政府所設清史館纂修的清史未定稿,體例依照之前的正史,分「紀、志、表、傳」四部分。 民国三年(1914年),清史馆设立,此後編修工作歷時十餘年。到1927年,主持纂修工作的清史館馆长趙爾巽見全稿已經初步成形,擔心時局多變及自己時日無多,遂決定将各--以《清史稿》的名稱刊行,以示其為未定本。因匆忙付梓,致使體例不一、繁簡失當。「然此書成稿於遺老之手,刊行於匆促之中,謬誤屢見,用時不免戒慎,唯恐誤入歧途。」由於編修者多為清朝遺老,《清史稿》書中對清朝歌功頌德,貶低辛亥革命。國民政府北伐後,将《清史稿》定為禁書,禁止刊印及發售;後来解禁。 到目前為止,因尚無依中國傳統正史體例編寫的清史,加上《清史稿》本身史料豐富,其價值仍不可忽視。有的將其列入「二十五史」或「二十六史」。.

新!!: 罗惇曧和清史稿 · 查看更多 »

清史館

清史館,设立于民国三年(1914年),是中华民国北京政府设立的纂修清史的机构,修成《清史稿》。.

新!!: 罗惇曧和清史館 · 查看更多 »

星期 (杂志)

《星期》是1922年至1923年间由包天笑主编、上海大东书局出版的文学杂志。 包天笑在结束《小说画报》后,于1922年2月正式创办《星期》周刊。周刊的作者基本都是原先为《小说画报》撰文的鸳鸯蝴蝶派作家。其中的文章以白话小说及小说杂谈为主,同时也包括童话、随感、生活纪事、读书心得等内容。曾在《星期》上刊载的作品包括包天笑《沧州道上》、张毅汉《金钱就是职业吗?》、向恺然(不肖生)《留东外史补》、张碧梧《眼波》、严芙孙《嫁衣》、姚鹓雏《电子发射器》、胡寄尘《生育问题中的阎王》、罗瘿公《记卢毅安相人术》,以及江红蕉(老主顾)描写上海都市化过程的长篇社会小说《交易所现形记》等。徐卓呆、张毅汉、毕倚虹等人则几乎每期都会写稿。另外,《星期》还曾出过四期专号,分别名为“婚姻号”、“生育号”、“婢妾号”、“武侠号”。1923年3月《星期》停刊,共出版50期。.

新!!: 罗惇曧和星期 (杂志)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罗瘿公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