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维管植物

指数 维管植物

维管植物(或作--)是指具有维管组织的植物,這些組織中可將液體作快速的流動,在體內运输水分和养分,它包括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种子植物又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104 关系: 原生质体假根台灣生態台東紅葉村台東蘇鐵自然保留區塔特拉山脉多瑙河大武山自然保留區小龍蘭屬工蕨屬巴拉曼蕨屬中国植物志中苏里南自然保护区世代交替二甲基巯基丙酸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弗兰格尔岛保护区弗洛勒尔角开心果地中海盆地分类级别單寧體單羽蘇鐵哥伦比亚内蒙古维管植物列表内蒙古植物志八宝前裸子植物門四川苏铁皂苷石松石松門火龙果球囊菌門福克兰群岛空氣栓塞粉蝶花屬綠藻門维管组织维管束真叶植物烏石鼻海岸自然保留區生物多樣性熱點物種面積曲線韧皮部莱尼蕨過渡化石菲利普岛 (诺福克岛)菌根萬代蘭屬...鐮木屬非維管植物非洲之角被子植物裸蕨屬香豌豆属香港香港地理香港生態諾魯變態莖谷氧还蛋白質體藍素鳄嘴花贝蒂生物多样性博物馆黃石國家公園黃連木黃連木屬阿克蘇-熱巴格雷自然保護區阿根廷赤蠵龜链型植物野甘草野甘草属臺灣植物誌蕨屬蕨类植物艾爾高原苔藓植物门Tracheophyta捕蠅草松叶蕨科松柏門植物植物形態學植物相植物激素標本水飞蓟泌水孔溪魨演化木质素木质部木耳科木本植物本杰明·克莱门斯·斯通有胚植物星木屬新西兰亚南极群岛早田文藏擬蕨意大利 扩展索引 (54 更多) »

原生质体

原生质体的英语(Protoplast)来自于古希腊语  读prōtóplastos,有"首先形成"的意思。这个词在宗教语境中代表第一个人,或者更广泛的说法是一个物种的第一个生命体。 在生物学上是Hanstein (1880年)提出的指不包括细胞壁的整个细胞 。但目前有几个定义:.

新!!: 维管植物和原生质体 · 查看更多 »

假根

假根是植物和真菌的一種結構,和根一樣用做支撐或吸收等用途。 在真菌裡,假根是由固定真菌的匍匐枝向下長的小小分歧菌絲。假根會釋放出消化酶並吸收消化後的有機物質。 在陸生植物裡,假根是將植物固定在地上的表皮毛。在地錢裡,有些不會有,有些則是單細胞的;但在苔蘚裡,則是多細胞的。在維管植物裡,可能為單細胞的或多細胞的。 J J J he:מורפולוגיה של הצמח - מונחים#איברים בצמחים פרימיטיביים.

新!!: 维管植物和假根 · 查看更多 »

台灣生態

台灣的生態類型豐富多樣:氣候、地形、土壤等種種環境因素影響了動植物的分布,造就了台灣獨特的生態環境。台灣有很高的物種歧異度;台灣現有約4,077種原生維管束植物,脊椎動物約800餘種,昆蟲近2萬種被記錄。.

新!!: 维管植物和台灣生態 · 查看更多 »

台東紅葉村台東蘇鐵自然保留區

台東紅葉村台東蘇鐵自然保留區位於臺灣臺東縣延平鄉,是為保育台東蘇鐵而設立的自然保留區。該區是臺灣野生的台東蘇鐵分布面積最廣、數量最多,且生長情況良好的區域。林務局先於1980年將本區設為「台灣蘇鐵保護區」,再於1986年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公告為自然保留區。該地位處鹿野溪沿岸陡峭的山壁上,沿海拔高度300–900公尺的鹿野溪兩岸,東西狹長7公里,面積共290.46公頃。 受地形及地質影響,全區有62公頃為崩塌地或裸地,其餘面積為天然林所覆蓋,經調查維管束植物計有91科198屬251種,林相接近臺灣低海拔之楠榕林帶,二次演替初期之植物較多。保留區內保有臺灣東部除知本地區外另一處主要的斑蝶越冬蝴蝶谷。動物方面共記錄有哺乳類7科9種,鳥類11科17種、兩棲爬蟲類9科10種,以及蝴蝶5科82屬125種。.

新!!: 维管植物和台東紅葉村台東蘇鐵自然保留區 · 查看更多 »

塔特拉山脉

塔特拉山脉(Tatry;Tatry;Tatra),是一条位于中欧的山脉。塔特拉是喀尔巴阡山脉中的最高山脉,是斯洛伐克与波兰的边界山脉。最高峰格尔拉赫峰,海拔2655米。 斯洛伐克和波兰的跨国保护区塔特拉国家公园在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与生物圈计划下的生物圈保护区。.

新!!: 维管植物和塔特拉山脉 · 查看更多 »

多瑙河

多瑙河(德文:Donau)是欧洲第二大河,次於俄罗斯的伏尔加河,發源於德國黑森林地區,最後注入黑海,全長2857公里,流域面積81.7万平方千米Bundesministerium für Umwelt, Naturschutz und Reaktorsicherheit: Hydrologischer Atlas von Deutschland, Freiburg i. Br.

新!!: 维管植物和多瑙河 · 查看更多 »

大武山自然保留區

大武山自然保留區位於臺灣臺東縣境內中央山脈南端包括北大武山等山峰稜線的東向坡面,是臺灣最大的自然保留區。.

新!!: 维管植物和大武山自然保留區 · 查看更多 »

小龍蘭屬

小龙兰属(学名:Dracula),是天门冬目兰科植物。其下有约118种植物,分布于墨西哥、中美洲、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和秘鲁。其属名“Dracula”源自拉丁文“Draco”(意为“小龙”),形容这个属几乎所有种类萼片先端都具有的长长的尾尖。.

新!!: 维管植物和小龍蘭屬 · 查看更多 »

工蕨屬

工蕨(學名:Zosterophyllum),又名穗囊裸蕨、束帶蕨,是一屬已滅絕的原始半陸生維管植物,最早出現在古生代志留紀末期,為中的代表屬。它們主要生長在湖邊等沼澤地帶。.

新!!: 维管植物和工蕨屬 · 查看更多 »

巴拉曼蕨屬

巴拉曼蕨屬(Baragwanathia)是一個已滅絕的屬,屬於石松門。存在於志留紀晚期到泥盆紀早期(427百萬年前到393百萬年前)。化石曾在澳大利亞、 加拿大和中國被發現。它的名称来自于发现时任维多利亚地质局的主任的名字。.

新!!: 维管植物和巴拉曼蕨屬 · 查看更多 »

兩,又作--,是東亞傳統的质量單位,中國在漢代之前已經出現,再傳到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地,實際质量歷代不同,傳到各地後亦各自有所變化。傳統的1斤等於16兩,故有成语“半斤八两”。 中国古代的银质钱币在使用时需要鉴定成色并称重以确定其价值,一般就以称重时的质量单位“两”为银质钱币的单位。.

新!!: 维管植物和两 · 查看更多 »

中国植物志

《中国植物志》(Flora Reipublicae Popularis Sinicae)是全面总结中国维管植物系统分类的著作,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共计80卷(126册)。.

新!!: 维管植物和中国植物志 · 查看更多 »

中苏里南自然保护区

中苏里南自然保护区(Central Suriname Nature Reserve)位于苏里南锡帕利维尼区,是保护国际和苏里南政府于1983年成立的自然保护区。中苏里南自然保护区中的原始热带雨林达一万六千平方公里,为研究热带生态系统的生物和生态提供了极有价值的根据地,2000年被列入世界遗产。.

新!!: 维管植物和中苏里南自然保护区 · 查看更多 »

世代交替

世代交替是所有陆生植物与某些藻类的生活史繁殖中,有單倍體、雙倍體個體(或組織)交替的現象的称谓。某些藻类的孢子体与配子体可能是有相同或不同外观的各自独立的生物体。苔藓、角苔、地钱的配子体能自养,孢子体是寄生于配子体上。大部分维管植物是配子体依赖于孢子体生存。蕨类的孢子体有根、茎、叶的分化,而配子体(即)虽然能自养但发育不充分,幼孢子体依赖其生长。对于被子植物,配子体极度不发育,一般仅有几个细胞,完全依赖于孢子体。 动物是二倍体生物体,类似于孢子体。但是动物直接通过减数分裂产生单倍体胚子,没有配子体这一阶段。.

新!!: 维管植物和世代交替 · 查看更多 »

二甲基巯基丙酸

二甲基巯基丙酸(Dimethylsulfoniopropionate,缩写DMSP)是一种化学式为(CH3)2S+CH2CH2COO−的有机化合物,常以內盐形式存在于海洋浮游植物、海藻以及其它陆生及水生维管植物中。 It functions as an osmolyte as well as several other physi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oles have also been identified.

新!!: 维管植物和二甲基巯基丙酸 · 查看更多 »

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临沧市的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跨沧源佤族自治县和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距离中缅边界最近仅2.4千米。自然保护区的森林覆盖率达94.3%,被誉为“北回归线以南最后一块绿洲”,自建立以来从未出现过大的森林火灾。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白掌长臂猿在中国的唯一分布地,主要保护对象为亚洲象和热带季雨林景观。保护区的自然环境和植被近似西双版纳,动物分布种类与之大体相同;又因与缅甸为邻,动物常出入国境有利于促进物种交流,因此也具有东南亚动物区系的特征。.

新!!: 维管植物和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查看更多 »

弗兰格尔岛保护区

弗兰格尔岛保护区(Ostrov Vrangelya Zapovednik)位于俄罗斯东北部,包括弗兰格尔岛(Wrangel I.)、赫拉德岛(Herald I.),以及周围水域。主要保护北极冻原生态。200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是最北的世界遗产。.

新!!: 维管植物和弗兰格尔岛保护区 · 查看更多 »

弗洛勒尔角

弗洛勒尔角(Cape Floristic Region),又译作好望角植物保护区、开普植物区、开普植物生态保护区等,是南非的一处植物区,位于南非西南角附近。弗洛勒尔角的植物多样性丰富,有许多特有种,包括超过9000种维管植物,其中69%是地方性植物。造成本地区特殊生物种类繁多的主要原因是,当地存在有大量易发火灾的地中海气候凡波斯灌木丛Odendaal L. J., Haupt T. M. & Griffiths C. L. (2008).

新!!: 维管植物和弗洛勒尔角 · 查看更多 »

开心果

阿月浑子(学名:Pistacia vera,Pistachios),是一种常见乾果,是漆树科黄连木属的植物。开心果营养丰富,味道可口,是很受欢迎的零食。最早的商品名是開口笑,形容其硬殼裂開如笑容之狀,但迅速被更口語化的开心果取代。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E。.

新!!: 维管植物和开心果 · 查看更多 »

地中海盆地

在生物地理学上,地中海盆地(也被称为地中海地区或地中海)是指地中海周围的陆地区域,属地中海式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有着颇具特色的地中海型森林、林地和灌木。作为一个,地中海盆地是旧大陆中长着橄榄树的地方。然而橄榄树也见于世界上其他为地中海气候的地区,同时,地中海周边许多不属于地中海气候的地区并没有橄榄树的存在。.

新!!: 维管植物和地中海盆地 · 查看更多 »

分类级别

在生物分类法中,分类级别(taxonomic rank)是在分类学等级制度中的层次 (相对位置)。 每一个级别之下包含了若干不够普遍的分类。物种和属这两个级别是最基本的,除此之外的级别可能是不必要的。.

新!!: 维管植物和分类级别 · 查看更多 »

單寧體

單寧體(tannosome,或称鞣质体)是一种在维管植物细胞内存在的细胞器。.

新!!: 维管植物和單寧體 · 查看更多 »

單羽蘇鐵

單羽蘇鐵(學名:Cycas simplicipinna),是蘇鐵科蘇鐵屬的一種植物 ,分佈在中國雲南省、越南、泰國、老撾等地。.

新!!: 维管植物和單羽蘇鐵 · 查看更多 »

哥伦比亚

哥伦比亚共和国(República de Colombia)是南美洲西北部的一个国家,為南美洲國家聯盟的成員國。它的北部是加勒比海,东部与委内瑞拉接壤,东南方是巴西,南方有秘鲁和厄瓜多尔,西部是巴拿马和太平洋。.

新!!: 维管植物和哥伦比亚 · 查看更多 »

内蒙古维管植物列表

以下是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维管植物名录(据《内蒙古植物志(第二版)》):.

新!!: 维管植物和内蒙古维管植物列表 · 查看更多 »

内蒙古植物志

《内蒙古植物志》(拉丁文:Flora Innermongolica)是记载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维管植物的植物志。.

新!!: 维管植物和内蒙古植物志 · 查看更多 »

八宝

八宝(学名:Hylotelephium erythrostictum)又称景天(北京)、活血三七、对叶景天、白花蝎子草,为景天科八宝属的植物。分布于日本、朝鲜、俄罗斯以及中国大陆的黑龙江、贵州、山西、安徽、四川、山东、浙江、湖北、河南、陕西、云南、河北、辽宁、吉林、江苏等地,生长于海拔450米至1,800米的地区,一般生长在山坡草地以及沟边,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新!!: 维管植物和八宝 · 查看更多 »

前裸子植物門

前裸子植物綱(學名:Progymnospermophyta)是一種已滅絕的維管植物,含有木質部分,但亦有孢子。前裸子植物門與蕨類植物門(Pteridophyta)關係密切,被認為是從trimerophyte演化而來,並繼而進化成為裸子植物門的物種。過往在生物分類中,有把這些物種分類到門級或綱級(Progymnospermopsida)。.

新!!: 维管植物和前裸子植物門 · 查看更多 »

四川苏铁

四川苏铁(学名:Cycas szechuanensis),又稱南盤江蘇鐵、貴州蘇鐵,为苏铁科苏铁属的植物,是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国大陆的四川峨眉山、雅安、乐山及福建南平等地,常生长在山谷溪边,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新!!: 维管植物和四川苏铁 · 查看更多 »

皂苷

-- 皂苷(Saponin),皂苷是一類化合物尤其是發現於各不同植物品種中。更具體地現象學中它們具有兩親性甙組合(親水與親脂),在水溶液中搖動的時候,它們產生肥皂般的泡沫,在結構上通過具有一個或多個親水糖苷部分與一個親脂性三萜衍生物相結合。是苷元为三萜或螺旋甾烷类化合物的一类糖苷,主要分布于陆地维管植物中,也少量存在于海星和海参等海洋生物中。 许多中草药如人参、远志、桔梗、甘草、知母和柴胡等的主要有效成分都含有皂苷。 “皂苷”一词由英文名 Saponin 意译而来,英文名则源于拉丁语的 Sapo,意为肥皂。.

新!!: 维管植物和皂苷 · 查看更多 »

石松

石松綱是石松門中的一綱。傳統上,石松綱不只包含石松及石杉,亦包含卷柏及水韭,但後兩者現在通常被分成另一綱-水韭綱中。 石松被認為在結構上和最早的維管束植物相似,有小且鱗狀的葉子、在葉子根部的孢子囊中形成的同形孢子及分叉的莖。.

新!!: 维管植物和石松 · 查看更多 »

石松門

石松門是植物界維管植物中的一門,是現存最古老的維管植物,並包含一些最原始的現存物種,出現於約四億一千萬年前。此類物理藉由散佈孢子繁殖,並有著巨觀的世代交替,其中部份是無性孢子,一部份則是有性孢子。石松門和其他維管植物不同的地方在於其小型葉,和在蕨類植物和種子植物上頭出現的較為複雜的大型葉相比,只有單一個維管葉脈。.

新!!: 维管植物和石松門 · 查看更多 »

火龙果

火龙果又稱紅龍果、龙珠果,是仙人掌科三角柱属或植物果實。水果呈椭圆形,直径10~12cm,外观為红色或黃色,有綠色圓角三角形的葉狀體,白色、紅色或黃色果肉,黑色種子。.

新!!: 维管植物和火龙果 · 查看更多 »

球囊菌門

球囊菌門(學名:Glomeromycota,AM fungi),又稱聚合菌門、鏽球菌門,是真菌界的七個門之一,目前約已發現400種生物。聚合菌可構成陸生植物的叢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s, AM),這種共生構造可協助植物吸收土壤中的無機鹽,並據信是早期植物能適應陸地環境的重要關鍵。超過八成的維管束植物都有由球囊菌構成的叢枝菌根,且在苔蘚植物等沒有真實根部構造的植物中亦有樹狀菌根,可見叢枝菌根在陸地生態系的重要性。.

新!!: 维管植物和球囊菌門 · 查看更多 »

福克兰群岛

福克--兰群岛(Falkland Islands),阿根廷称之为马尔维--纳斯群岛(Islas Malvinas),是一个位于南大西洋巴塔哥尼亚大陆架上的群岛。主岛地处南美洲巴塔哥尼亚南部海岸以东约500公里,南纬52°左右海域。整个群岛包括东福克兰岛、西福克兰岛和776个小岛,总面积12,200平方公里。福克兰群岛是英国海外领土,拥有内部自治权,英国负责其国防和外交事务。群岛首府是斯坦利,位于东福克兰岛。 福克兰群岛的发现及其后欧洲人殖民统治的历史均存在争议。法国、英国、西班牙和阿根廷都曾在岛上设立定居点。英国于1833年重申了其殖民统治,但阿根廷仍宣称拥有岛上主权。1982年,阿根廷对岛上实施军事占领,福克蘭戰爭由此爆发,之后阿根廷战败撤军,英国再次拥有群岛主权。 根据2012年的人口普查结果,除卻服役军人及其家眷,福克兰群岛一共有2,932位居民,其中大部分都是具英国血统的福克兰群岛人。其他种族包括法国人、直布罗陀人和斯堪的纳维亚人。来自英国、南大西洋圣赫勒拿岛和智利的移民已经扭转岛上人口数量下降的趋势。群岛的主要和官方语言都是英语,根据,福克兰群岛人都是合法的英国公民。 群岛坐落在亚寒带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地区边界,两个主要岛屿上都拥有海拔高度达到700米的山脉。岛上有大量鸟类种群,但由于有外来物种的竞争,有许多种鸟类已经不再在主岛繁衍。群岛的主要经济活动包括渔业、旅游业和以高品质羊毛出口为重心的绵羊养殖业。由于与阿根廷存在海上争端,由福克兰群岛政府许可的石油勘探仍然存在争议。.

新!!: 维管植物和福克兰群岛 · 查看更多 »

空氣栓塞

氣栓塞(air embolism)是指氣體形成氣泡進入循环系统中,空氣栓塞屬於栓子(血液中游離的固體,液體或氣體團塊),潛水意外可能造成空氣栓塞,也有一些因為醫源性的處置造成。.

新!!: 维管植物和空氣栓塞 · 查看更多 »

粉蝶花屬

粉蝶花屬(學名:Nemophila)是水葉科下的一屬。皆為一年生草本。.

新!!: 维管植物和粉蝶花屬 · 查看更多 »

綠藻門

綠藻門是綠藻中的一門,包含有約8000個物種Hoek, C. van den, Mann, D.G. and Jahns, H.M. 1995.

新!!: 维管植物和綠藻門 · 查看更多 »

维管组织

维管组织(Vascular tissue)是在维管植物中複雜的傳導组织,由一種以上的細胞所構成。维管组织的主要組成是木质部及韧皮部,這兩種組織會在植物內部運送流體及養份。也有兩種和维管组织有關的分生组织:維管形成層及木栓形成層。特定植物的所有维管组织會組合成該植物的维管组织系統。 维管组织中的細胞多半是細長形的。因為木质部及韧皮部的機能是傳導水份、礦物質及營養,因此其外形類似管路的形狀。如同管路一様,韌皮部的個別細胞的兩側直接連接其他的細胞。隨著植物的生長,新的维管组织會在植物的生長尖端分化,新的組織會和原有的組織對正,使维管组织可以繼續連通,以運輸水份及養份。 植物中的维管组织會佈置在數個長而離散的線上,稱為維管束。維管束包括木质部及韧皮部,也包括支持細胞以及保護細胞。在茎和根上,木質部會靠近根茎的內層,韧皮部會靠近根茎的外層。但在一些Asterales dicot的茎上,韧皮部反而在較內層。 在木质部及韧皮部之間的是分生组织,稱為维管生成層(vascular cambium)。此組織會產生細胞,會變成新的木质部及韧皮部。這種成長會使植物的莖變粗,而不是讓植物長高。若管生成層繼續產生新的細胞,植物也會越來越結實。在树或是其他可以產生木材的植物中,维管生成層會使维管组织膨脹,也會讓木質部份成長。因為這種成長會使莖的表皮破裂,因此木本植物也會有木栓形成層。木栓形成層會形成厚的軟木細胞來保護植物表面,避免水份散失。木質及軟木的產生都屬於。 在葉子上,維管束位在海綿狀的葉肉中,木質部朝向葉子的表面(一般會是上面),韌皮部朝向葉子的表面(下面),因此蚜虫一般會在葉子的下方而不是上方,因為韌皮部運送運輸由植物製造的糖。.

新!!: 维管植物和维管组织 · 查看更多 »

维管束

维管束是指维管植物(包括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维管组织,由木质部和韧皮部成束状排列形成的结构。维管束多存在于茎(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幼体)、叶(叶中的维管束又称为叶脉)等器官中。维管束相互连接构成维管系统主要作用是为植物体输导水分、无机盐和有机养料等,也有支持植物体的作用。.

新!!: 维管植物和维管束 · 查看更多 »

真叶植物

真叶植物(Euphyllophytina)是一个未分级的植物类群,是维管植物的子类群,石松门的姊妹类群。真叶植物包括种子植物和蕨类植物两大类,以及一些灭绝的化石类群。根据多项分子生物学证据,现存的维管植物都可以归为石松、蕨类、种子植物这三个单系群Pryer, K. M., E. Schuettpelz, et al.

新!!: 维管植物和真叶植物 · 查看更多 »

烏石鼻海岸自然保留區

烏石鼻海岸自然保留區位於臺灣宜蘭縣蘇澳鎮,是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設立的自然保留區,主要保護對象為海岸林和特殊地景。本區位於東澳溪口和南澳溪口之間,是一座向東突出於太平洋的狹長海岬。範圍北起蘇花公路舊烏石鼻隧道,南至南澳三角洲平原東北端的浪速,西界為臨海最高稜線,最高點為大南澳嶺(702公尺),由此向東至太平洋之陸地即為本區範圍。地形由海平面急劇上升至200公尺,鼻頭處最高點距海面亦有170公尺,多屬東向之陡坡。自然保留區內有舊蘇花公路貫穿,邊界稜線上建有棧道供人行走至大南澳嶺。 根據2009年調查結果,本區維管束植物計有110科276屬389種,包括蕨類植物20科49種,裸子植物1科1種,雙子葉植物79科290種,單子葉植物10科49種。哺乳類野生動物共計7目13科18種,鳥類9目24科43種,爬蟲類1目8科15種,兩棲類1目4科12種。另在2005年調查記錄有蝶類8科111種。.

新!!: 维管植物和烏石鼻海岸自然保留區 · 查看更多 »

生物多樣性熱點

生物多樣性熱點是一些具有顯著生物多樣性的地區,但同時正受到來自人類的嚴重威脅。 這概念最初來自的「環保主義」(1988 & 1990)和「熱點:地球的生物最富有和最瀕危陸地生態區」。 一個地區要成為生物多樣性熱點,該地區必須符合兩個嚴格的要求:它必須包含至少0.5%或1,500種獨有品種的維管束植物,並且它已失去了至少70%其原生植被。全球至少有25個地區符合這一項定義,另外還有九個候選的地區。這些熱點存活了全世界近60%的植物、鳥類、哺乳動物、爬行動物、兩棲動物,具有非常高的特有物種佔有率。.

新!!: 维管植物和生物多樣性熱點 · 查看更多 »

物種面積曲線

物種面積曲線,或種數-面積曲線在生態學上是在某一地區內,物種數量與棲息地(或部份棲息地)面積的關係。當面積越大時,物種的數量也傾向較多;實驗顯示兩者的關係依循一套系統數學關係。物種面積關係一般會以單一類生物建構,如所有維管植物或特定營養級的所有物種;很少會為所有生物建構。這條曲線與有關,但並非完全相同。.

新!!: 维管植物和物種面積曲線 · 查看更多 »

韧皮部

韧皮部是维管植物的疏导组织,负责将光合作用的产物——蔗糖,由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运输到植物的其他部位。.

新!!: 维管植物和韧皮部 · 查看更多 »

莱尼蕨

萊尼蕨(學名:Rhynia),又名雷尼蕨、賴尼蕨,是一屬已滅絕的原始陸生維管植物,是在約四億年前的泥盆紀地層中所發現的一種化石蕨類。科學家認為它們是原始的蕨類,只有莖,而沒有根與葉,高度大約30公分。而且它們的化石證據比起其他原始蕨類更為完整。 由於松葉蕨的外型和莱尼蕨很像,一度曾被以為兩者有親密的血緣關係,但後來經研究證實並非如此,松葉蕨簡單的外型其實是退化的結果。但松葉蕨在所有現生的蕨類中仍是屬於較原始的類群。松葉蕨主要分佈在低海拔天然林,喜好潮濕溫暖的環境。除了筆筒樹的樹幹上外,偶爾在水溝石縫中,甚至花盆等人工環境也可能出現。.

新!!: 维管植物和莱尼蕨 · 查看更多 »

過渡化石

過渡化石是既保留有其祖先、也保留有其演進出的後代的生命形態的生物化石。 尤其是當其演進出來的生物與其祖先完全不同時,過渡化石在科學研究上的意義就顯得更加重大。這種化石暗示著人類只是用自己所認定的生物劃分系統強行將一個完整的連續統給割裂開來了而已。因為化石本身的不完整性,通常無法判斷一具過渡化石與進化的分歧點有多接近。因此雖然過渡化石場被當做其祖先的模型來進行研究,但并不能假設它們就是後代們的直接祖先。 當1859年達爾文出版《物種起源》時,化石記錄本身亦並不為世人所熟知,更勿論過渡化石。因此達爾文曾說過渡化石的缺乏是其理論最大的弱點,但同時他也認為這可以用地質記錄數據的缺乏來解釋。 實際上後來其反對者也用這“缺失的一環”來攻擊達爾文的學說。 然而在《物種起源》出版之後兩年就出土了始祖鳥的化石,而這一化石被認為是恐龍向鳥類演進的重要過渡化石。在隨後的幾百年中,又有更多的過渡化石被人類發現,現在其豐富程度已經足以證實脊椎動物的綱之間都是有關係的。.

新!!: 维管植物和過渡化石 · 查看更多 »

菲利普岛 (诺福克岛)

菲利普岛(Phillip Island)是一个无人定居的岛,位于太平洋西南处诺福克岛以南6公里,属于诺福克群岛的一部分。它在1788被英国海军上尉Philip Gidley King以第一任新南威尔士总督亚瑟·菲利浦的名字命名。 菲利普岛是澳大利亚领土,它包括了诺福克岛国家公园,靠近尼皮恩岛。菲利普岛有1.9平方公里,从东到西测量为2.1公里,从南到北测量为1.95公里,岛上海拔最高点Jacky Jacky有280米高,它的大致形状就像一个吹风机的喷嘴指向东方。这个岛起源于火山喷发,由玄武岩、凝灰岩和熔岩在中新世形成。菲利浦岛属于澳大利亚注册国家遗产。.

新!!: 维管植物和菲利普岛 (诺福克岛) · 查看更多 »

菌根

菌根(希腊语:μυκός, mykós, "fungus",和ρίζα, riza, "root",,英语:mycorrhiza,复数形式mycorrhizae或mycorrhizas)指的是维管植物的根与真菌组成的共生关系体。 它菌根在土壤生物学和土壤化学中具有重要作用。 在菌根关系体中,真菌定殖于宿主植物的根,有的如丛枝菌根真菌(AMF或AM)那样定殖于根内,有的如外生菌根那样定殖于根的细胞外。该关系一般是互利共生的,但偶尔是弱致病性的。.

新!!: 维管植物和菌根 · 查看更多 »

萬代蘭屬

萬代蘭是蘭科下的一個屬,雖然並不龐大(約50種),但卻是極為重要的花卉之一。 本屬多為附生性,但亦有部份岩生性或地生性蘭花,分布於印度、喜馬拉雅山脈、東南亞、印尼、菲律賓、新幾內亞、中國南方及澳洲北方。 卓锦万代兰(Vanda 'Miss Joaquim')是新加坡的国花。 萬代蘭屬中的很多种都处于濒危状态,大花万代兰(Vanda coerulea)的处境尤为危险。大花万代兰以及其他万代兰的出口在全球范围内被管制,因为这些种已被列入《濒临绝种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的附录二中。.

新!!: 维管植物和萬代蘭屬 · 查看更多 »

鐮木屬

鐮木(學名:Drepanophycus),又名鐮蕨,是一屬已滅絕的陸生維管植物,生存於古生代泥盆紀。它們和有相似之處,和同時期與本屬密切相關的巴拉曼蕨屬反而有許多不同處,如孢子囊的位置、葉的形狀及排列等。.

新!!: 维管植物和鐮木屬 · 查看更多 »

非維管植物

非維管束植物(或作--)是對沒有維管束(木質部和韌皮部)的植物(包括綠藻)的總稱。雖然非維管束植物缺乏此類特殊的組織,但一部份的非維管束植物會有特化來在體內輸送水份的組織。 非維管束植物沒有根莖葉等器具,因為此類結構是由含有維管束來定義的。地錢的裂片可能看起來很像葉子,但因為它們沒有木質部或韌皮部,所以不是真正的葉子。同樣地,苔蘚和藻類也沒有此類組織。.

新!!: 维管植物和非維管植物 · 查看更多 »

非洲之角

非洲之角(Geeska Afrika;የአፍሪካ ቀንድ;القرن الأفريقي),有时按照其地理位置,又称东北非洲,作为一个半岛,则又称索马里半岛。非洲之角位于非洲东北部,是东非的一个半岛,在亚丁湾南岸,向东伸入阿拉伯海数百公里。它是非洲大陆最东的地区,非洲大陆最东端的哈丰角也位于这个地区。 作为一个更大的地区概念,非洲之角包括了吉布提、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和索马里等国家Robert Stock, Africa South of the Sahara, Second Edition: A Geographical Interpretation, (The Guilford Press: 2004), p. 26Michael Hodd, East Africa Handbook, 7th Edition, (Passport Books: 2002), p. 21: "To the north are the countries of the Horn of Africa comprising Ethiopia, Eritrea, Djibouti and Somalia."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inc, Jacob E. Safra, The New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2002), p.61: "The northern mountainous area, known as the Horn of Africa, comprises Djibouti, Ethiopia, Eritrea, and Somalia."Sandra Fullerton Joireman, Institutional Change in the Horn of Africa, (Universal-Publishers: 1997), p.1: "The Horn of Africa encompasses the countries of Ethiopia, Eritrea, Djibouti and Somalia.

新!!: 维管植物和非洲之角 · 查看更多 »

被子植物

被子植物又名開花植物或有花植物,生物學分類稱被--子植--物門,是有胚植物中為數最多且最為人所知的一種,是植物界最多樣化的種類,约有304000種。同時開花植物是現時地球上演化最先進及優勢的植物種類。開花植物和裸子植物一起合稱為種子植物。開花植物可以由一系列的衍徵將其與其他的種子植物相區隔開來。.

新!!: 维管植物和被子植物 · 查看更多 »

裸蕨屬

裸蕨(學名:Psilophyton)是一屬已滅絕的陸生維管植物,是泥盆紀時期被發現的第一批化石植物之一,它們的構造比其他一些與其生存於相同年代的植物(如萊尼蕨)複雜得多,並被認為是蕨類植物演化成種子植物過程中的一個環節。.

新!!: 维管植物和裸蕨屬 · 查看更多 »

香豌豆属

香豌豆属(学名:Lathyrus)或山黧豆屬,Bao & Kenicer, 2010。,屬於豆科蝶形花亞科野豌豆族的一個屬。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 该属共有约130种,分布于北温带、热带非洲和南美的高山上。中國有18種,其中特有種有三,引進栽培者三。,Bao & Kenicer, 2010。FOC稱全世界有160種,主要產於亞洲、歐洲、北美洲及少數南美洲特有種類。.

新!!: 维管植物和香豌豆属 · 查看更多 »

香港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1842年,大清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統治及發展香港,使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和同盟會,為後來推翻大清打下基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攻佔香港,佔領持續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阶级鬥争、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是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連續24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並以優良治安、廉潔社會、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而聞名於世,香港廉政公署,2016年12月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年2月16日,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定位的香港品牌。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新!!: 维管植物和香港 · 查看更多 »

香港地理

香港位處中国南部沿岸,北靠广东省、西背珠江口及澳門、南望南中國海,介乎北緯22°08′至35′、東經113°49′至114°31′之間,所處時區比世界協調時間快8小時(UTC+8)。香港北部與廣東省深圳市僅由一條深圳河相隔,南部海域與珠海市萬山群島海域連接。截至2017年,香港境內陸地面積為1106.34km²,連同水域總面積為2755.03km²。香港一般可大致分為香港島、九龍及新界三大區域,有時候離島(包括大嶼山)會視作獨立區域。 位處九龍半島和香港島之間的維多利亞港是水深港闊的天然良港,是香港的著名地標。早在19世紀,英國人已被位處東亞中心位置的香港所吸引,清朝中葉,英國人通過戰爭從滿清政府手上取得香港主權,從而開通港口、發展航海貿易。時至今日,香港的地理位置仍然能讓本地經濟通過轉口貿易以及中轉旅客而得益 。 佔據境內大部分範圍的新界山多平地少,香港可供發展土地本身十分有限。香港開埠早期,新界及市郊大部分範圍由林地、灌木、以及務農的鄉鎮村落組成,並未大規模發展。香港政府後於1976年把部份未開發地區劃為郊野公園,保護綠化環境。而接近維多利亞港的市區,則因經濟發展而使土地移山填海仍供不應求,高密度樓宇向高空發展,寸金尺土。政府自1960年代起規劃多個衛星城市,發展新市鎮,分散人口。為方便市民跨區工作、增加各區人口流動,政府大力發展交通運輸網絡,縮短市區及郊區之間的旅程時間,陸路、鐵路網絡至今仍然不斷擴張。人口膨脹,大量樓宇發展,逾700萬人不平均地分散於僅1,1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除了造成人口密度極高之外,亦產生居住空間不足、環境污染等城市問題。.

新!!: 维管植物和香港地理 · 查看更多 »

香港生態

香港的生態主要受氣候變遷的影響。由於冬季和夏季風向交替,香港的氣候是季節性的。 香港在地質上已經穩定了數百萬年。香港的動植物因氣候變化而改變。.

新!!: 维管植物和香港生態 · 查看更多 »

諾魯

諾魯共和國,簡稱諾魯(Nauru,瑙魯語:Naoero,英語舊稱:),是位於南太平洋密克羅尼西亞群島的一個島國。距离諾魯最近的國家是位於巴納巴島的吉里巴斯,在諾魯以東約300公里。諾魯的国土面积为21.3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小的島國,也是世界上第三小的国家,僅大於梵蒂冈及摩納哥。瑙鲁的人口約10,500人,位居世界倒數第三,僅多於吐瓦魯和梵蒂冈。 諾魯的原住民是密克羅尼西亞人和玻里尼西亞人,在19世纪末被德意志帝國吞併成殖民地。第一次世界大战後,諾魯成為國際聯盟託管地,由澳洲、新西兰和英国共同管治。第二次世界大战諾魯被日本佔領,作為入侵太平洋的跳板。戰後諾魯再被託管,直至1968年才獲得獨立。 縱觀20世紀上半葉,諾魯是一個由執政者掌握主要經濟資本的國家。由於諾魯是一個由磷石組成的島嶼,沉積接近地面而能進行簡單的露天採礦。1907年起太平洋磷酸鹽公司開始在島上採礦Na Nauru znajdowały się wówczas jedne z największych złóż tych skał na świecie,1919年組成英國磷酸鹽委員會;獨立後由國營的諾魯磷酸鹽公司繼續開採。直至1980年代沉積耗盡前,瑙魯仍是磷酸鹽的主要出口國;因此,瑙魯政府在1960年代末至1970年代初期間曾自誇其人均收入是所有主权国家之中最高。 可惜的是諾魯原住民並沒有充分運用這些財富,隨著磷酸鹽儲量的枯竭和採礦帶來的環境惡化,再加上管理全島財富基金的減值,瑙魯政府求助於一些不尋常的方法來獲得收入。在1990年代,諾魯成為一個避稅天堂和洗錢中心。自2005年起,諾魯接受澳大利亞政府的援助,並建立一個拘留所處理非法進入澳大利亞的難民以作為回報。.

新!!: 维管植物和諾魯 · 查看更多 »

變態莖

變態莖(Modified stems)基本是指植物中莖的一種分類,因為生長環境而演變出有具有莖的基本功能,但是其生長型態有異於一般的莖就稱為變態莖,屬於植物的營養器官的一種。通常莖具備有支撐以及輸送或儲藏養分的功能,部份也有能行光合作用的莖,呈直立式支撐著整株植物,大多數都是植物的主幹。但是有些型態不同的,例如常見的馬鈴薯就屬於塊莖,大蒜、蔥是屬於鱗莖…等;這些都是屬於「變態莖」。換句話說,植物的莖經過演化,改變了一般正常莖的型態,這些都算是變態莖。參考:中的解說。.

新!!: 维管植物和變態莖 · 查看更多 »

谷氧还蛋白

谷氧还蛋白(Glutaredoxin,简称为GRX)是一类小型的氧化还原酶,为大约只有一百个氨基酸残基的单链蛋白质,并以谷胱甘肽作为辅因子。谷氧还蛋白被底物氧化,而非酶促地被谷胱甘肽还原。与可被硫氧还蛋白还原酶还原的硫氧还蛋白相反,并不存在特异性还原谷氧还蛋白的氧化还原酶。取而代之的是,谷氧还蛋白通过去氧化谷胱甘肽来被还原。被氧化的谷胱甘肽接下来被谷胱甘肽还原酶重生出来。NADPH、谷胱甘肽、谷胱甘肽还原酶和谷氧还蛋白这些组件组合在一起的氧化还原网络构成了谷胱甘肽系统。 谷氧还蛋白的发现是由霍姆格伦(Holmgren)于1976年在研究缺失硫氧还蛋白基因的大肠杆菌氧化还原过程中发现的,早先被叫做“巯基转移酶”。如同硫氧还蛋白,谷氧还蛋白以相似的方式工作,具有一个活性中心二硫键。蛋白中两个半胱氨酸残基(位于Cys22一Pro—Tyr—Cys25)以分子内二硫键的形式相互连接,该二硫键或处于还原状态或处于氧化状态。谷氧还蛋白在由酶核糖核苷酸还原酶完成的谷胱甘肽依赖型脱氧核糖核苷酸合成过程中作为电子载体。此外,谷氧还蛋白借由还原脱氢抗坏血酸、过氧化物氧还酶与甲硫氨酸亚砜还原酶等来发挥其抗氧化保护作用。除了在抗氧化保护方面的功能外,细菌与植物的谷氧还蛋白表现出结合到铁硫簇上,并在需要时将铁硫簇传递到酶中。.

新!!: 维管植物和谷氧还蛋白 · 查看更多 »

質體藍素

質體藍素(Plastocyanin)是一種會參與電子傳遞的重要銅蛋白。它以一個單體的形式存在,在維管束植物中約由99個胺基酸組成,分子量約為10,500Da。.

新!!: 维管植物和質體藍素 · 查看更多 »

鳄嘴花

嘴花(学名:Clinacanthus nutansLindau, 1894 In: Bot.

新!!: 维管植物和鳄嘴花 · 查看更多 »

贝蒂生物多样性博物馆

贝蒂生物多样性博物馆(The Beaty Biodiversity Museum),是一座自然史博物馆,位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温哥华市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校园内,占地1900平方米,2010年10月16日向公众开放,每年接待游客约3万人。 贝蒂生物多样性博物馆收藏有200余万种标本,这些标本的制作年代跨越1910年代至现在。博物馆展厅包括考文四足动物标本馆、海洋无脊椎动物标本馆、化石标本馆、斯宾塞昆虫标本馆、鱼类动物标本馆、植物标本馆。博物馆尤其注重收藏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育空地区、太平洋海岸特有物种的标本。博物馆最著名的陈列是一具雌性蓝鲸骨架,高达25米,以凌空悬吊方式展示。 博物馆举办的活动包括面向儿童、游客、贝蒂生物多样性中心相关实验室的故事会和科学讨论会、生物多样性公众报告会、播放电影纪录片。.

新!!: 维管植物和贝蒂生物多样性博物馆 · 查看更多 »

黃石國家公園

黃石国家公园(简称黄石公园,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是美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主要位于怀俄明州,部分位于蒙大拿州和爱达荷州,于1872年3月1日美国总统尤利西斯·辛普森·格兰特签署国会通过的法案后建立,是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公园以其丰富的野生动物种类和地热资源闻名,老忠實間歇泉更是其中最富盛名的景点之一。公园中有着多种类型的生态系统,其中以亚高山带森林为主。 美洲原住民已经在黄石公园地区生活了至少1万1千年,19世纪早期的刘易斯与克拉克远征也绕过了这一区域。对该地区的有组织的勘探活动直到1860年代末才开始出现,此前只有一些选择在野外捕猎和居住的山地人在19世纪早期到中叶曾偶尔进入。美国陆军在公园刚刚建立后就受委托对其进行监管。1917年後,公园的管理工作移交给了之前一年刚刚成立的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园中有数以百计因其建筑学和历史学意义而保护起来的建筑物,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超过1000个考古遗迹。 黄石国家公园占地面积约为8983平方千米,其中包括湖泊、峡谷、河流和山脉。公园内最大的湖泊是位于黄石火山中心的黄石湖,是整个北美地区最大的高海拔湖泊之一。黄石火山是北美最大且仍处于活跃状态的超级火山,在过去两百万年中它曾数次以巨大的力量爆发。喷出的熔岩和火山灰也覆盖了公园内的绝大部分地区。得益于其持续的活跃状态,世界上的地热资源有半数位于黄石公园地区。黄石公园也是大黄石生态系统的核心所在,这是北温带地区现存最大且仍然近乎完好的自然生态系统。 公园内有记录的哺乳动物、鸟类、鱼类和爬行动物有数百种之多,其中包括多种濒危或受威胁物种,广袤的森林和草原中同样存有多种独特的植物。黄石公园是美国本土最大和最著名的巨型动物居住地。公园中有灰熊、狼、美洲野牛和加拿大马鹿的栖息地。是美国最古老也最大的野牛群。公园内每年都会发生山火,其中最大的一次是1988年黄石公园大火,公园内近三分之一的面积被烧毁。黄石公园也是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园内可进行远足、露营、划船、钓鱼、度假和观光等活动。沿着园内铺设的道路可以就近接触到主要的地热区域以及一些湖泊和瀑布。冬天,游客们则往往会在导游指引下乘坐雪上摩托车等冰上交通工具来造访公园。.

新!!: 维管植物和黃石國家公園 · 查看更多 »

黃連木

黃連木(学名:Pistacia chinensis),又名腦心木、爛心木、楷木、黃連茶、孔木、楷树、Otohu(泰雅語)、Kauni'ppu(排灣語),为漆樹科黃連木屬下的一个种。分布于中国大陸、菲律宾等地,生长于海拔140米至3,350米的地区,一般生于石山林中。 木質堅硬,且適應性強,可在惡劣環境及土質的狀況下生長,可達20m高。由於它的落葉性以及迷人的果實,黃連木被廣泛用做行道樹。.

新!!: 维管植物和黃連木 · 查看更多 »

黃連木屬

黃連木屬是無患子目漆樹科的一個屬,共有十個種。原產於加那利群島、非洲西北部、南歐、中亞及東亞、北美洲南部(墨西哥及美國的德州)。植株為小喬木或灌木,常綠或落葉植物,植株高度約有五至十五公尺高,葉互生,羽狀複葉。 黃連木屬植物可以做為某些鱗翅目昆蟲幼蟲的食草,例如:天蠶蛾科的帝王蛾(Emperor Moth)。.

新!!: 维管植物和黃連木屬 · 查看更多 »

莖是植物的营养器官之一。是大多数植物可见的主干。当然,例如仙人掌的变态茎。茎下接根,通过木质部将根部吸收到的水分和礦物質往上运输到各营养器官,通过韧皮部将光合作用的产物往下运输。茎来源于植物胚胎的胚芽。胚轴组成部分的茎,准确地说是子叶下的部分。.

新!!: 维管植物和茎 · 查看更多 »

阿克蘇-熱巴格雷自然保護區

阿克蘇-熱巴格雷自然保護區(Aксу-Жабаглинский заповедник / Aksu-Zhabaglinskiy zapovednik、Ақсу-Жабағылы қорығы / Aqsu-Zhabaghyly Qoryghy)是中亞一處歷史悠久的自然保護區,其成立於1926年,坐落在天山山脈西北部一帶,由哈薩克南哈薩克斯坦州管轄。其名來自保護區內最大的河流-阿克蘇河,以及保護區北邊的主要山脈-熱巴格雷山脈。2002年,阿克蘇-熱巴格雷自然保護區被列入哈薩克世界遺產名錄預選名單。.

新!!: 维管植物和阿克蘇-熱巴格雷自然保護區 · 查看更多 »

阿根廷

阿根廷共和国(República Argentina、),通称阿根廷,是由23个省和布宜诺斯艾利斯自治市组成的联邦共和国,位于南美洲南部,占有南锥体的大部分,北邻玻利维亚与巴拉圭,东北与巴西接壤,东临乌拉圭与南大西洋,西接智利,南濒德雷克海峡。领土面积达2,780,400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八,拉丁美洲第二,西班牙语诸国之首,横跨多个气候带。阿根廷主张对南极洲的一部分、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南乔治亚岛和南桑威奇群岛拥有主权。 與大多數拉美國家相當不同,永久住民数超过4,100万的阿根廷,其種族組成和智利相似,欧洲裔占人口比例超过90%,非洲裔較少,使文化上国家呈現深度欧化,例如首都文化幾乎是歐洲城市文化的延伸。而社會素質、教育文化、市場經濟與法規上的發達,使阿根廷今日在民主和人權上有很大發展,也是南美唯一掌握人造衛星操作技術的國家。长久以来,阿根廷是一个中等强国和拉丁美洲的地域大国,它也是联合国、世行集团、世贸组织、南共市、南美洲国家联盟、拉共体和的创始国。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和新兴市场国家,阿根廷是20国集团成员和拉美第三大经济体。以购买力平价来计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处于中高水平,与智利和乌拉圭同属拉美第一集团,與東南歐相同,人类发展指数处于极高级。收入不平等程度虽高,但低于拉美国家平均水平。 这一地区已知最早的人类活动发生在旧石器时代。西班牙殖民始于1512年。在1810年至1825年的独立战争中,阿根廷以拉普拉塔联合省的国名于1816年发表《》,继承了原西班牙拉普拉塔总督辖区的大部分地区,在之后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战争中,联合省政府继而失去乌拉圭、玻利维亚和秘鲁等地区。其后多年的最终在1861年,布宜诺斯艾利斯邦击败了邦联政府,与当时其它八个省重新统一为阿根廷共和国。至此,大规模的欧洲移民潮架起了阿根廷与欧洲之桥,无与伦比的发展使阿根廷于20世纪早期跻身世界第七富国。然而在1930年代軍事政變以后,政局不稳和周期性经济危机使其陷入衰退。.

新!!: 维管植物和阿根廷 · 查看更多 »

赤蠵龜

赤龜(學名:Caretta caretta),又稱為紅海龜、蠵龜、日頭龜、八卦龜、火龜,是海龜科蠵龜屬下的唯一一个種,分布於世界各地。赤蠵龜能生長的最大長度平均为90cm,但是有發現超過280cm的標本。成年赤蠵龜重約135kg,最重曾發現過超過450kg的標本。皮膚顏色從黃色到棕色,殼通常是紅棕色。在成年之前沒有太大的性別差異,成年海龜性別最明顯的差異是公海龜有著比母海龜粗的尾巴,以及較短的胸甲。 赤蠵龜在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以及地中海都曾被發現。赤蠵龜大部分都在鹽水和河口棲息地生活,母赤蠵龜會短暫的上岸產卵。赤蠵龜繁殖率很低,母赤蠵龜平均產下四窩卵,在接下來的兩三年內不會接著產卵。赤蠵龜在17到33歲間性成熟,平均壽命為47到67歲。 赤蠵龜是雜食性的,主食底棲無脊椎動物。赤蠵龜大而有力的下顎可以有效地支解它的獵物。幼赤蠵龜有許多的天敵;龜卵特別受到陸生掠食者的威脅。一旦赤蠵龜長至成年,他們龐大的體型就會為大型海洋掠食者帶來不便,例如鯊魚。 赤蠵龜被認為是瀕危動物,受到國際自然保護聯盟保護。許多赤蠵龜的死亡是漁具造成的。赤蠵龜被拖底漁網纏住後將會窒息死亡。為了提供海龜逃生,目前已經實施了加裝海龜逃脫裝置,期望降低死亡率。失去適合築巢的海灘和外來種的入侵也對赤蠵龜數量造成損失。為了保育赤蠵龜需要國際合作,因為赤蠵龜是全球分布的,而重要的築巢地點分散在各國。 赤蠵龜和綠蠵龜,是最常被漁具困住的海龜。.

新!!: 维管植物和赤蠵龜 · 查看更多 »

链型植物

链型植物(Streptophytina)是植物中的一大类群,包括轮藻门(广义上的轮藻)和有胚植物(现存的陆生植物:苔藓维管植物)两大类。.

新!!: 维管植物和链型植物 · 查看更多 »

野甘草

野甘草(学名:Scoparia dulcis),又名甜珠草,为車前草科野甘草属下的一个种。.

新!!: 维管植物和野甘草 · 查看更多 »

野甘草属

野甘草属(学名:Scoparia)是車前草科下的一个属,为草本或亚灌木植物。该属共有约10种以上,分布于热带美洲。.

新!!: 维管植物和野甘草属 · 查看更多 »

臺灣植物誌

《臺灣植物誌》,參考此一鏈結,是為《臺灣植物誌》第二版最早出版的第3卷之中文書名頁,編輯採用"誌"字,但通文在編輯書名遵循此字,通用用法則採方志的"志"字。共有二版,皆以英文撰寫。第一版於1975年至1979年間陸續出版六卷,第二版則於1993年-2002年陸續出版,亦共六卷。內容為台灣維管束植物之記錄,且是「對臺灣維管束植物記述最詳盡的著作」,此為查詢系統本書之前言。。 《植物誌》可「為國內外從事自然資源經營管理、農林產業、教育及學術研究等眾多人士所必備之書籍」。.

新!!: 维管植物和臺灣植物誌 · 查看更多 »

蕨屬

蕨屬(英語:Bracken;學名:Pteridium),是水龍骨目碗蕨科植物,為粗碩的蕨類。過去認為該屬只有一個物種蕨(Pteridium aquilinum),近年來則區分為十餘個物種。 蕨類植物是多世代的維管束植物,其中大型者產生孢子、小型者則產生配子(卵細胞與精細胞)。蕨屬因其大型及高度分化的葉片著稱。除了南極洲以外,在每大洲上除去沙漠的所有環境都可找到。典型的棲地為沼澤地帶。此屬可能有著世界上任一蕨類植物之間最廣的分佈。.

新!!: 维管植物和蕨屬 · 查看更多 »

蕨类植物

蕨類植物門是植物界中的一門,約有兩萬個左右的物種,屬於維管束植物。 蕨類植物(羊齒類植物)比起較原始的石松門多了真正的葉子,但比起較進化的種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則缺少了種子。和所有的維管植物一樣,蕨類植物有著一個世代交替的生命週期,由雙套的孢子體和單套的配子體兩者循環著。和裸子植物與被子植物不同的,配子體是一游離的器官。蕨類植物典型的生命週期如下:.

新!!: 维管植物和蕨类植物 · 查看更多 »

艾爾高原

艾爾高原或稱艾爾古地塊(Ayăr;豪萨语: 東部 Azbin, 西部 Abzin)為一三角形,位於尼日尔北部,同時位在撒哈拉沙漠中。屬生態區,艾爾高原海拔超過,面積約。 位於北緯17度線沙漠中的艾爾高原,平均高度為海拔,形成沙漠中的萨赫勒氣候區塊並支持多樣生物,存在放牧、農耕聚落以及地質及考古的遺址。該地區著名的考古發現描繪出史前時代的活動。瀕臨絕種的非洲野犬(Lycaon pictus)曾生活於此地區,但因人口過多造成非洲野犬局部地區滅絕。.

新!!: 维管植物和艾爾高原 · 查看更多 »

苔藓植物门

苔蘚植物門是一種一般在1到10公分高左右的微小且柔軟的植物,但也有些物種會比較高大。只要有潮濕的環境與陽光照射就能輕易生長,沒有花朵或種子,有附蓋住細韌莖部的葉子。在一些時間裡,苔蘚會產生孢子囊,長在莖部的上端,如鳥喙一般。 苔蘚植物門約有1萬個物種。之前,地錢和角苔也被歸類於苔蘚植物門之中,但現在這兩個類群則被放在屬於它們自己的門裡面。.

新!!: 维管植物和苔藓植物门 · 查看更多 »

Tracheophyta

#重定向 维管植物.

新!!: 维管植物和Tracheophyta · 查看更多 »

捕蠅草

捕蠅草(學名:Dionaea muscipula)參考:第141頁到第147頁是原產於北美洲的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據說因為葉片邊緣會有規則的刺毛,那種感覺就像維納斯的睫毛一般參考: (關於捕蠅草的詳細資料),所以英文名稱為Venus Flytrap,意思是「維納斯的捕蠅陷阱」。中文及日文對捕蠅草還有「蒼蠅的地獄」參考: 。(ハエジゴク)這個別名。其主要特徵就是能夠很迅速的關閉葉片捕食昆蟲,這是種和其遠親豬籠草一樣的食肉植物之一,在茅膏菜科捕蠅草屬中僅此一種參考: 。。.

新!!: 维管植物和捕蠅草 · 查看更多 »

松叶蕨科

松葉蕨科是一種蕨類植物,包括有「松葉蕨屬」和「梅溪蕨屬」兩個屬。這兩個屬的外表很不一樣,而且也有人將梅溪蕨屬獨自分到梅溪蕨科中,但大多數的分類學還是持續將其放在松葉蕨科內。松葉蕨科在分類學中的位置曾經不是很明確,部份是因為此類植物缺失根或真正的葉子,但最近的分子系統學的研究推測出其和瓶爾小草科之間較為相近。 松葉蕨屬是乾燥熱帶中的小型灌木;而梅溪蕨屬則是出現於澳洲、紐西蘭和新喀里多尼亞中的附生植物。長久以來,有關松葉蕨科應放在分類學中的哪個地位一直有所爭議,一些人主張其為蕨類,另一些人則認為它們是最初的維管植物(泥盆紀時的松葉蕨門)的後代。最近從基因中得出的證據顯示松葉蕨科和蕨類的關係比較相近,且和瓶爾小草目特別相近。 所有的松葉蕨屬植物有著一些相同的特徵。它們是維管植物,且缺乏葉子而是另有一小突起物。此一小突起物不被認為是真正的葉子,因為維管束只是在其下面,而非如葉子般在其裡面。松葉蕨屬也沒有真正的根,它們是以假根來抓住地面,吸收則是籍由稱之為菌根的共生真菌的幫忙。 松葉蕨每三個孢子囊組成一個「聚合囊」,看起來像是一連串縮得很短的支條。有厚絨氈層供給孢子養分生長,是「厚囊」植物的特有特徵。配子體看起來像是一小片地下莖,但會產生精子器和頸卵器。.

新!!: 维管植物和松叶蕨科 · 查看更多 »

松柏門

松柏門(学名:Pinophyta)又名毬果植物門,是植物界裡13或14個門之中的一個,屬於裸子植物,為結有毬果的維管束植物;其中所有已滅絕的物種都是木本植物,現存的大部份是樹木,但有少部份為灌木。典型的松柏門植物包含有香柏、柏、花旗松、冷杉、刺柏、貝殼杉、落葉松、松、紅杉、雲杉和紅豆杉等Campbell, Reece, "Phylum Coniferophyta."Biology.

新!!: 维管植物和松柏門 · 查看更多 »

植物

植物(Plantae)是生命的主要形態之一,並包含了如乔木、灌木、藤類、青草、蕨類及綠藻等熟悉的生物。種子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和擬蕨類等植物,據估計現存大約有350000個物種。直至2004年,其中的287655個物種已被確認,有258650種開花植物15000種苔蘚植物(参见条目中表格)。綠色植物大部份的能源是經由光合作用從太陽光中得到的。.

新!!: 维管植物和植物 · 查看更多 »

植物形態學

植物形態學(Plant morphology、phytomorphology) 是一門研究植物的外部形態及構造的科學。Bold等人 (1987年)定義為植物的「構造、組成、發育之個體發生及親緣關係之研究」,Bold 等人定義形態學為:「the study of structure or organization and development, both ontogenetic and phylogenetic」。.

新!!: 维管植物和植物形態學 · 查看更多 »

植物相

植物相(拉丁文:Flora,源自羅馬神話裡的花之女神)又譯植物群或植物区系,指某一地区某一时段的特定植物种群。Flora另一個意思是植物志,是对一个植物区系的纪录和描述。.

新!!: 维管植物和植物相 · 查看更多 »

植物激素

植物激素(Plant hormone),又称植物荷尔蒙,是一些在植物体内合成,可以从产生部位输送至作用部位,微量浓度即可对植物体产生某种生理作用的活性有机物。植物激素能由产生部位运输至作用部位,并调节特定细胞的细胞代谢。植物体的各种器官都受植物激素调控。和动物不同,植物不通过特定腺体产生和分泌激素。 相反,植物体所有活细胞都能够合成激素。植物激素影响组织生长的方向、果实的发育和成熟,乃至植物的寿命。激素对于植物生长至关重要,如果没有植物激素,植物会成为一些未分化的细胞。 Category:自July 2013需要澄清文字的条目 Category:在模板中使用无效日期参数的条目 植物激素不仅存在于高等植物中。在藻类 和微生物,例如单细胞真菌和细菌中也有功能类似的物质。但它们不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被视为次级代谢产物。.

新!!: 维管植物和植物激素 · 查看更多 »

標本

標本,是動物、植物、礦物等實物,採取整個個體(甚至多個個體,如細菌、藻類等微生物,或像真菌等個體小且聚生一處者),或是一部份成為樣品,經過各種處理,如物理風乾、真空、化學防腐處理等,令之可以長久保存,並儘量保原貌,藉以提供作為展覽、示範、教育、鑑定、考證及其它各種研究之用。.

新!!: 维管植物和標本 · 查看更多 »

水飞蓟

水飞蓟(学名:Silybum marianum),又名乳蓟,为菊科水飞蓟属下的一个植物种,是種中藥材和食材。.

新!!: 维管植物和水飞蓟 · 查看更多 »

泌水孔

泌水孔是一種位於葉的分泌組織,通常在被子植物被發現,由孔洞在表皮或葉邊緣分泌水分,經常位於齒狀或鋸齒狀邊緣的尖端。泌水孔出現在沉水性水生植物(如)與在乾旱棲地的草本植物(如:圓葉風鈴草)。他們以維管束鞘與植物維管束系統連結,泌水孔通常在大薸、鳳眼藍、玫瑰、膠冷杉中被觀察到。 泌水孔由一群具有充滿水的大型胞外空間的活細胞組成,但沒有或只有少量葉綠體,代表特化鞘體末端。這些細胞(稱為披覆組織細胞)向外開口進入一個或多個表皮下腔室。他們輪流透過開水氣孔(open water stoma)與開孔(open pore)與外界溝通。水氣孔在結構上與正常氣孔相似,但通常較大且失去運動的能力。 泌水孔與的過程有關,在此正的木質部壓力(由於根壓)使液體由這些孔洞向外滲出。一些鹽土植物擁有腺狀毛狀體有效地分泌鹽分因而降低在細胞質中的細胞毒性無機離子的濃度;這造成了在葉表面的白色粉狀物質的行成。 泌水孔有兩種.

新!!: 维管植物和泌水孔 · 查看更多 »

溪魨

溪魨,又名為黃金娃娃,為輻鰭魚綱魨形目四齒魨亞目四齒魨科的其中一種,為熱帶淡水魚,分布於亞洲印度、孟加拉、斯里蘭卡、緬甸、湄公河三角洲、婆羅洲淡水及半鹹水流域,體長可達17公分,成魚出現在緩慢移動的河、河口與洄水區的上游,偏愛暗又邊緣的區域,捕食軟體動物、甲殼類與其他的無脊椎動物以及維管束植物與碎屑,生活習性不明,肌肉組織與內臟毒性很強,可作為觀賞魚。.

新!!: 维管植物和溪魨 · 查看更多 »

演化

--(evolution),指的是生物的可遺傳性狀在世代間的改變,操作定義是種群內基因頻率的改變。基因在繁殖過程中,會經複製並傳遞到子代。而基因的突变可使性狀改變,進而造成個體之間的遺傳變異。新性狀又會因為物種迁徙或是物種之間的水-平-基因轉移,而隨著基因在族群中傳遞。當這些遺傳變異受到非隨機的自然选择或隨機的遺傳漂變影響,而在族群中變得較為普遍或稀有時,就是演化。演化會引起生物各個層次的多樣性,包括物種、生物個體和分子 。 地球上所有生命的共同起源,約35-38億年前出現,其被稱為最後共同祖先,但是2015年一項在西澳的古老岩石進行的研究中發現41億年前「的行跡」。 新物種(物種形成)、種內的變化()和物種的消失(絕種)在整個地球的不斷發生,這被形態學和生化性狀證實,其中包括共同的DNA序列,這些共同性狀在物種之間更相似,因為它源於最近的共同祖先,並且可以作為進化關係的依據建立生命之樹(系统发生学),其利用現有的物種和化石建立,化石記錄的事物包括由的石墨 、,以至多細胞生物的化石。生物多樣性的現有模式被物種形成和滅絕塑造。據估計,曾經生活在地球上的物種99%以上已經滅絕。地球目前的物種估計有1000萬至1400萬。其中約120萬已被記錄。 物種是指一群可以互相進行繁殖行為的個體。當一個物種分離成各個交配行為受到阻礙的不同族群時,再加上突變、遺傳漂變,與不同環境對於不同性狀的青睞,會使變異逐代累積,進而產生新的物種。生物之間的相似性顯示所有已知物種皆是從共同祖先或是祖先基因池逐漸分化產生。 以自然選擇為基礎的演化理論,最早是由查爾斯·達爾文與亞爾佛德·羅素·華萊士所提出,詳細闡述出現在達爾文出版於1859年的《物種起源》.

新!!: 维管植物和演化 · 查看更多 »

木质素

木质素(拉丁語、英語、德語: Lignin)是一类复杂的有机聚合物,其在维管植物和一些藻类的支持组织中形成重要的结构材料。木质素在细胞壁的形成中是特别重要的,特别是在木材和树皮中,因为它们赋予刚性并且不容易腐烂。在化学上,木质素是交叉链接的酚聚合物。 維管植物的木質部(一種負責運水和礦物質的構造)含有大量木質素,使木質部維持極高的硬度以承拓整株植物的重量。.

新!!: 维管植物和木质素 · 查看更多 »

木质部

木質部(Xylem)是维管植物的运输组织,负责将根吸收的水分及溶解于水里面的离子往上运输,以供其他器官组织使用,另外还具有支持植物体的作用。.

新!!: 维管植物和木质部 · 查看更多 »

木耳科

木耳科(Auriculariales)是伞菌纲木耳目下的一个科。子实体呈胶质、蜡质、肉质,干燥时呈革质。子实层通常单面生,在子实体的腹面。以产生被横隔分为4个细胞的担子为特征。子实体形态多样,从简单的菌丝层到发育良好的、有菌盖和菌柄或珊瑚状的子实体。腐生或寄生于维管植物或苔藓植物上,有些寄生在昆虫上或显花植物的茎基部和根部。木耳目下只有木耳科1个科,大约有21属,其中木耳属的多数种可以食用。常见的如黑木耳。.

新!!: 维管植物和木耳科 · 查看更多 »

木本植物

木本植物是一類植物的總稱,指植物的茎内木质部发达,质地坚硬的植物,但並非生物分類學中植物的一個單元。一般直立、壽命長,能多年生長,与草本植物相对,人們常將前者稱為樹,後者稱為草。 木材主要由木质部细胞组成,细胞壁由纤维素和木质素组成。 木质部是一种维管组织,它将水和营养物质从根部移到叶子上。 大多数木本植物每年都会形成新层次的木质组织,从而逐年增加茎直径,新的木材沉积在位于树皮下方的维管形成层的内侧。 然而,在一些单子叶植物如棕榈树和龙血树属那样,木头通过树干的内部散布成束。 木本植物依形态不同,分乔木、灌木、木质藤本。 木本植物是木材的来源,均为多年生植物。另外除買麻藤綱外所有裸子植物均属于木本植物、筆筒樹是僅有的蕨類木本植物。.

新!!: 维管植物和木本植物 · 查看更多 »

本杰明·克莱门斯·斯通

本杰明·克莱门斯·斯通(Benjamin Clemens Stone,)为英国-美国植物学家。 本杰明·克莱门斯·斯通出生于中国上海,父亲为英国人,政府职员,母亲为美国人。1960年,他曾就读于加利福尼亚州克莱蒙的波莫纳学院;在夏威夷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 1961年至1965年,他在关岛大学教授生物学。他还在此建立了一个植物标本馆,创办了《Micronesica》杂志,并基于他的《关岛植物志》()采集植物标本。 1965年至1984年,他来到吉隆坡的马来亚大学任植物学教授,期间他协助建立了马来亚大学植物标本馆和马来亚大学植物园() 本杰明·克莱门斯·斯通成为了费城自然科学院的植物学系主任,并积极参到菲律宾植物志的项目中来。为此,他来到檀香山主教博物馆,之后又去往沃思堡的德克萨斯州植物研究所(BRIT)。 本杰明·克莱门斯·斯通常旅行于亚洲热带地区,发表了超过300篇论文。他特别擅长于植物标本绘图。猪笼草属物种本斯通猪笼草()即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Clarke, C.M. 1999.

新!!: 维管植物和本杰明·克莱门斯·斯通 · 查看更多 »

有胚植物

有胚植物,又称为高等植物,是那些最熟悉的植物,包括苔藓植物门、地钱纲、角苔纲、蕨类、石松、裸子植物、开花植物等,但不包括绿藻。有胚植物都是具有专门的生殖器官的复杂多细胞真核生物,除极少例外,都通过光合作用获取能量,如吸收光,从二氧化碳中生成养料。有胚植物具有的特化的生殖器官中有非生殖性的组织,这一点可以与多细胞藻类相区分。有胚植物主要是适应陆地的生活环境,虽然有些再一次进入水中生活,这样,有胚植物也被称为陆生植物。.

新!!: 维管植物和有胚植物 · 查看更多 »

星木屬

星木(學名:Asteroxylon),又名星狀木,是一屬已滅絕的陸生維管植物,繁盛於早泥盆紀時期。它們被認為是石松綱下最基本的成員。.

新!!: 维管植物和星木屬 · 查看更多 »

新西兰亚南极群岛

新西兰亚南极群岛包括五组群岛。这些群岛都位于新西兰南島的东南海面上。除了在坎贝尔岛上有个气象站有科学研究人员外,其他岛都无人定居。这些岛屿都被加入了世界遗产,总称为亚南极群岛。.

新!!: 维管植物和新西兰亚南极群岛 · 查看更多 »

早田文藏

早田文藏(),日本植物學家,為「台灣植物界的奠基之父」,Ohashi, 2009.原文為「Bunzo Hayata was the founding father of the study of the flora of Taiwan」;flora指的是台灣植物相。。 早田文藏出生於新潟縣加茂市,1903年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後任職於台灣總督府,負責台灣植物研究工作,「從1900至1921年,台灣植物相是他的研究焦點。」,其間曾赴中南半島從事調查。1911年出版《臺灣植物圖譜》第1卷,其後陸續出版至第10卷,此間,「他為大約1600種的台灣新發現的植物(分類群)命名」。因研究臺灣植物成果卓著,獲選為帝國學士院會員。1922年擔任東京帝國大學理學部教授,並兼任東大附屬植物園園長。他提倡植物的「動的分類系」說,注重以植物內部形態和構造之不同,尤其是以莖的中心柱構造作為分類的基準。.

新!!: 维管植物和早田文藏 · 查看更多 »

擬蕨

擬蕨這個名稱乃相對於「真蕨」而言。它們傳統上被歸類於廣義的蕨類植物,但現在由於親緣關係的確定,這群不形成單系群的植物,各分別被納入石松門(石松類、卷柏類、水韭及部份已滅絕的化石植物)與蕨類植物門(松葉蕨、木賊類等)。 擬蕨是一群形態多樣、不產生種子的維管束植物,它們散播的方式與真蕨相同,都是產生孢子,孢子散出後,在合適的地方萌發,開始其世代交替的生活史。.

新!!: 维管植物和擬蕨 · 查看更多 »

意大利

意大利共和国(Repubblica Italiana),通稱意大利(Italia),是一個歐洲主权國家,主要由位於南歐的靴型亞平寧半岛及两个地中海岛嶼西西里岛和撒丁岛所组成,國際代碼為IT。意大利北方的阿尔卑斯山地区与法国、瑞士、奥地利以及斯洛文尼亚接壤,其领土包围着两个微型国家——圣马力诺和梵蒂冈,而在瑞士擁有座落於盧加諾湖湖畔的意大利坎波內這個境外領土。全国行政上划分为20个大区(其中5个為自治区)、110个省與8,100个城市。首都為罗马,意大利王国在1870年將首都設置在此,而都灵(1861年-1865年)及-zh-hans:佛罗伦萨;zh-tw:佛羅倫斯;-(1865年-1870年)也曾是意大利王國的首都。根据2014年统计,意大利人口大约为6,079.5萬,領土面積約為301,338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约每平方公里201.7人,屬於溫帶氣候。意大利是歐洲人口第5多的國家,人口在世界上排名第23位。意大利因其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为数众多的人类文化遗产(世界遺產數目排名全球第一)而被称为美丽的国度(Belpaese)。 現今的意大利地區是以前歐洲民族及文化的搖籃,曾孕育出羅馬文化及伊特拉斯坎文明,而意大利的首都羅馬,幾個世紀以來都是西方世界的政治中心,也曾經是羅馬帝國的首都。當羅馬帝國殞落後,意大利遭受了多次外族入侵,包括倫巴底人、東哥德人等日耳曼民族,之後還有諾曼人等。东罗马帝国曾一度重新占领意大利地区。在14世紀後,意大利轉而成為文藝復興的發源地 ,而文藝復興對歐洲影響深遠,讓歐洲思想前進了一大步。義大利過去分裂為許多王國與城邦,但是最終在1861年完成統一。其巅峰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刚开始之前,義大利變成一個殖民帝國,把勢力範圍延伸到利比亞、厄利垂亞、-zh-hans:意属索马里兰;zh-hk:意屬索馬利蘭;zh-tw:義屬索馬利蘭;-、衣索比亞、阿爾巴尼亞、羅德島與十二群島,而且擁有中國天津的租界。 意大利也在政治、文化、科學、醫療衛生、教育、體育、藝術、時尚、宗教、料理、電影、建築、經濟及音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響力。米蘭是意大利的經濟及工業中心,根據2009年全球語言監察組織(Global Language Monitor)的資料,它也是世界時尚之都。在2007年造訪意大利的遊客人數位居世界第5位,總共超過4,370萬人次的國際遊客造訪,而羅馬則是歐盟國家中第3多遊客造訪的城市,也被認為世界上最美麗的十大古城之一。威尼斯則被認為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城市,《紐約時報》形容它「無疑是世界上最美麗的人造城市」。 意大利共和国是一個議會制民主共和國,是一個已開發國家,世界七大工業國之一,生活質量指數則在世界排名第8名, Economist, 2005。意大利在2014年人類發展指數列表中則名列第26位,並擁有高度人均國內生產總額。根據國內生產總額與購買力平價國內生產總值的數據,意大利分別是世界第8大與第10大經濟體。意大利的政府預算金額則是位居世界第5位。意大利是北大西洋公約和歐盟的創始會員國,也是八大工業國集團、20國集團和歐洲四大經濟體成員之一。意大利也参与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世界貿易組織、歐洲議會、西歐聯盟及歐洲創新中心(Central European Initiative)。意大利也參加申根協議,也是世界世界國防預算金額第9高的國家且分享北約的核武器。 意大利在歐洲及全球的軍事、文化和外交事務扮演重要的角色,首都羅馬則是世界上對於政治及文化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城市,世界上許多著名的機構,例如國際農業發展基金會(International Fund for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全球在地論壇(Glocal Forum)、世界糧食計劃署及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總部都設在羅馬。意大利也擁有较高的教育指數、勞動力人口及慈善捐助金額。人均預期壽命排名世界第11位。醫療保健系統在2000年被世界衛生組織評比為世界第2。意大利也是一個全球化的國家。意大利的國家品牌價值在2009年名列世界第6位。意大利在藝術、科學和技術上擁有悠久的傳統,且至2017年共有53处世界遺產,是擁有最多世界遺產的西方國家。.

新!!: 维管植物和意大利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維管束植物維管植物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