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纬线

指数 纬线

纬线和經線一樣是人類為度量方便而假設出來的輔助線,定義為地球表面某点随地球自转所形成的轨迹。任何一根纬线都是圆形而且两两平行。纬线的长度是赤道的周长乘以纬线的纬度的余弦,所以赤道最长,离赤道越远的纬线,周长越短,到了两极就缩为0。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40 关系: 占星四書南緯10度線南緯11度線南緯12度線南緯13度線南緯14度線南緯15度線南緯16度線南緯17度線南緯18度線南緯19度線南緯20度線南緯21度線南緯22度線南緯23度線南緯24度線南緯26度線南緯27度線南緯28度線南緯29度線南緯31度線南緯32度線南緯33度線南緯34度線南緯35度線南緯36度線南緯37度線南緯38度線南緯39度線南緯43度線南緯46度線南緯47度線南緯48度線南緯49度線南緯53度線南緯54度線南緯57度線南緯58度線南緯59度線南緯67度線南緯68度線南緯69度線南緯72度線南緯73度線南緯74度線南緯77度線南緯78度線南緯79度線南緯9度線南纬1度线...南纬2度线南纬3度线南纬4度线南纬50度线南纬51度线南纬52度线南纬55度线南纬56度线南纬5度线南纬65度线南纬66度线南纬6度线南纬70度线南纬71度线南纬75度线南纬76度线南纬7度线南纬80度线南纬8度线南极洲与南极领地旗帜大圆巧克力平織彭纳投影地图投影北緯10度線北緯11度線北緯12度線北緯13度線北緯14度線北緯15度線北緯16度線北緯17度線北緯18度線北緯19度線北緯20度線北緯21度線北緯22度線北緯23度線北緯24度線北緯26度線北緯27度線北緯28度線北緯29度線北緯31度線北緯32度線北緯33度線北緯34度線北緯36度線北緯37度線北緯39度線北緯43度線北緯44度線北緯45度線北緯46度線北緯47度線北緯48度線北緯49度線北緯50度線北緯51度線北緯60度線北緯8度線北緯9度線北纬1度线北纬25度线北纬2度线北纬30度线北纬35度线北纬38度线北纬3度线北纬40度线北纬4度线北纬5度线北纬6度线北纬70度线北纬7度线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系列世界地图緙絲纬度经度经纬度经线罗宾森投影環形球儀麥卡托投影法赤道溫克爾投影晨昏圈50度線 扩展索引 (90 更多) »

占星四書

《占星四書》(''Quadripartitum''),1622年。 《占星四書》(英文:Tetrabiblos;希臘文Τετράβιβλος,原文意義就是「四書」,然而中華文化的因儒家經典早已有「四書五經」的專有名稱,正是如此緣故,所以為防止在中文語境之中在意義上的混淆,因而此處將Tetrabiblos意譯為「占星四書」以示區別),在古希臘文中又名為Apotelesmatiká(Αποτελεσματικά,英文字型寫作Apotelesmatic),原文的意義為“影響”,但是在中文語境裡也可以翻譯成“星辰對人類命運的影響力”;除此之外拉丁文另稱之為Quadripartitum,原文的意義為“四卷”,《占星四書》內容主要是講述關於自然哲學以及占星術的學問,是一部有關占星學哲理與應用的極重要典籍,乃是亞歷山卓學者托勒密(西元90年~西元168年)在二世紀所成書,是托勒密四本重要著作之一,由于该书与占星术颇有渊源,许多占星术上的概念来自于该书,使得《占星四書》直到今日仍被人们广泛地傳誦阅读。 托勒密的著作中與《占星四書》同為姊妹篇的《至大論》(Almagest)──此書曾經對天文學的影響超過一千四百多年,是一部權威性著作;同樣地,《占星四書》則這部作品在占星學的影響層面與《至大論》在天文學情況一樣也是相當廣大,它是研究天體運行對世俗事件造成的作用。然而《至大論》今日被哥白尼提出的太陽中心模型的日心說所取代,而《占星四書》則不同,仍然在占星學界裡是一個重要的理論與運用典籍,它今日依然對占星學留下重要的論據,托勒密此著作可說是對一位嚴謹治學且致力於占星學研究的專家學者而言是「必修」的教材,它可是被喻為不可或缺的重要著作。 除了提綱挈領地概述占星實踐技巧之外,托勒密是以自然為主題作哲學性的答辯,這在西歐中世紀期間有利於穩固地幫助占星學可以被神學接納。這使得托勒密所傳授的占星學在文藝復興時期被列入大學博雅教育三文四藝之中,這帶來了對醫學研究和文學作品相關的影響。十七世纪初,托勒密的占星學仍然在欧洲大学的课堂上被讲授著;而在十七世紀末《占星四書》這部著作在知識份子心中的地位則是即告崩潰了,當托勒密的著作與其占星原則呈現出一個被人以存在著陳舊過時的觀點以及基於迷信而遭識見不明的人士駁議。但是客觀而言,托勒密總結古人占星智慧之大成,若非學養豐富之士實難以做評議。 《占星四書》的歷史價值在於它是相當古老且為人所知的文獻,中世紀與文藝復興時代皆有相關評論發行。此書已被多位人士給抄錄、評論、轉述、節錄,以及翻譯成不同的語言。最新的希臘文版是德國學者(Wolfgang Hübner)所著,在1998年由(The Bibliotheca Teubneriana或者是Teubner,以下直接簡稱托氏文庫)出版;這部鉅著在中國唐代的時候已經傳到中國,即由西域唐居人李彌--(李弼--)所傳入的《都利聿斯经》(《都赖聿斯经》),都利聿斯即唐代對“托勒密”的译名。另外現代首部漢譯本的《占星四書》是由台灣地區中華民國占星協會的創始會長林樂卿先生(筆名:星宿老師)所翻譯的;這部古典鉅著被中國學者江曉原教授讚譽是「星占之王」。.

新!!: 纬线和占星四書 · 查看更多 »

南緯10度線

南緯10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南10度的纬线。它穿過了大西洋、非洲、印度洋、東南亞、澳大拉西亞、太平洋以及南美洲。 在南美洲,南緯10度線界定了巴西以及秘魯的其中一部份邊界。.

新!!: 纬线和南緯10度線 · 查看更多 »

南緯11度線

南緯11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南11度的纬线。它穿過了大西洋、非洲、印度洋、東南亞、澳大拉西亞、太平洋以及南美洲。.

新!!: 纬线和南緯11度線 · 查看更多 »

南緯12度線

南緯12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南12度的纬线。它穿過了大西洋、非洲、印度洋、東南亞、澳大拉西亞、太平洋以及南美洲。.

新!!: 纬线和南緯12度線 · 查看更多 »

南緯13度線

南緯13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南13度的纬线。它穿過了大西洋、非洲、印度洋、澳大拉西亞、太平洋以及南美洲。 在非洲,南緯13度線界定了安哥拉以及尚比亞的一部份邊界。.

新!!: 纬线和南緯13度線 · 查看更多 »

南緯14度線

南緯14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南14度的纬线。它穿過了大西洋、非洲、印度洋、澳大拉西亞、太平洋以及南美洲。.

新!!: 纬线和南緯14度線 · 查看更多 »

南緯15度線

南緯15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南15度的纬线。它穿過了大西洋、非洲、印度洋、澳大拉西亞、太平洋以及南美洲。.

新!!: 纬线和南緯15度線 · 查看更多 »

南緯16度線

南緯16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南16度的纬线。它穿過了大西洋、非洲、印度洋、澳大拉西亞、太平洋以及南美洲。 在非洲,南緯16度線界定了津巴布韋和莫三比克的一部份邊.

新!!: 纬线和南緯16度線 · 查看更多 »

南緯17度線

南緯17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南17度的纬线。它穿過了大西洋、非洲、印度洋、澳大拉西亞、太平洋以及南美洲。.

新!!: 纬线和南緯17度線 · 查看更多 »

南緯18度線

南緯18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南18度的纬线。它穿過了大西洋、非洲、印度洋、澳大拉西亞、太平洋以及南美洲。.

新!!: 纬线和南緯18度線 · 查看更多 »

南緯19度線

南緯19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南19度的纬线。它穿過了大西洋、非洲、印度洋、澳大拉西亞、太平洋以及南美洲。.

新!!: 纬线和南緯19度線 · 查看更多 »

南緯20度線

南緯20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南20度的纬线。它穿過了大西洋、非洲、印度洋、澳大拉西亞、太平洋以及南美洲。.

新!!: 纬线和南緯20度線 · 查看更多 »

南緯21度線

南緯21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南21度的纬线。它穿過了大西洋、非洲、印度洋、澳大拉西亞、太平洋以及南美洲。.

新!!: 纬线和南緯21度線 · 查看更多 »

南緯22度線

南緯22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南22度的纬线。它穿過了大西洋、非洲、印度洋、澳大拉西亞、太平洋以及南美洲。 在非洲,南緯22度線形成了納米比亞和博茨瓦納的其中一部份的邊界;在南美洲,南緯22度線形成了玻利維亞和阿根廷的其中兩部份的邊界。.

新!!: 纬线和南緯22度線 · 查看更多 »

南緯23度線

南緯23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南23度的纬线。它穿過了大西洋、非洲、印度洋、澳大拉西亞、太平洋以及南美洲。.

新!!: 纬线和南緯23度線 · 查看更多 »

南緯24度線

南緯24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南24度的纬线。它穿過了大西洋、非洲、印度洋、澳大拉西亞、太平洋以及南美洲。.

新!!: 纬线和南緯24度線 · 查看更多 »

南緯26度線

南緯26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南26度的纬线。它穿過了大西洋、非洲、印度洋、澳大拉西亞、太平洋以及南美洲。.

新!!: 纬线和南緯26度線 · 查看更多 »

南緯27度線

南緯27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南27度的纬线。它穿過了大西洋、非洲、印度洋、澳大拉西亞、太平洋以及南美洲。 在這條緯線上,冬至的白晝長13小時52分鐘,夏至則為10小時24分鐘。.

新!!: 纬线和南緯27度線 · 查看更多 »

南緯28度線

南緯28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南28度的纬线。它穿過了大西洋、非洲、印度洋、澳大拉西亞、太平洋以及南美洲。 在這條緯線上,冬至的白晝長13小時57分鐘,夏至則為10小時19分鐘。 在阿根廷,南緯28度線界定了查科省以及聖大非省的部份邊界。.

新!!: 纬线和南緯28度線 · 查看更多 »

南緯29度線

南緯29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南29度的纬线。它穿過了大西洋、非洲、印度洋、澳大拉西亞、太平洋以及南美洲。 在這條緯線上,冬至的白晝長14小時1分鐘,夏至則為10小時16分鐘。 在澳大利亞,南緯29度線界定了昆士蘭省以及新南威爾斯州的大部份邊界。.

新!!: 纬线和南緯29度線 · 查看更多 »

南緯31度線

南緯31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南31度的纬线。它穿過了大西洋、非洲、印度洋、澳大拉西亞、太平洋以及南美洲。 在這條緯線上,冬至的白晝長14小時13分鐘,夏至則為10小時4分鐘。.

新!!: 纬线和南緯31度線 · 查看更多 »

南緯32度線

南緯32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南32度的纬线。它穿過了大西洋、非洲、印度洋、澳大拉西亞、太平洋以及南美洲。 在這條緯線上,冬至的白晝長14小時19分鐘,夏至則為9小時58分鐘。.

新!!: 纬线和南緯32度線 · 查看更多 »

南緯33度線

南緯33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南33度的纬线。它穿過了大西洋、非洲、印度洋、澳大拉西亞、太平洋以及南美洲。 在這條緯線上,冬至的白晝長14小時24分鐘,夏至則為9小時54分鐘。.

新!!: 纬线和南緯33度線 · 查看更多 »

南緯34度線

南緯34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南34度的纬线。它穿過了大西洋、非洲、印度洋、澳大拉西亞、太平洋以及南美洲。 在這條緯線上,冬至的白晝長14小時28分鐘,夏至則為9小時50分鐘。.

新!!: 纬线和南緯34度線 · 查看更多 »

南緯35度線

南緯35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南35度的纬线。它穿過了大西洋、印度洋、澳大拉西亞、太平洋以及南美洲。 在這條緯線上,冬至的白晝長14小時31分鐘,夏至則為9小時48分鐘。 在阿根廷,南緯35度線界定了科爾多瓦省以及拉潘帕省的邊界。.

新!!: 纬线和南緯35度線 · 查看更多 »

南緯36度線

南緯36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南36度的纬线。它穿過了大西洋、印度洋、澳大拉西亞、太平洋以及南美洲。 在這條緯線上,冬至的白晝長14小時37分鐘,夏至則為9小時43分鐘。 在阿根廷,南緯36度線界定了拉潘帕省與門多薩省以及聖路易斯省的部份邊界。.

新!!: 纬线和南緯36度線 · 查看更多 »

南緯37度線

南緯37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南37度的纬线。它穿過了大西洋、印度洋、澳大拉西亞、太平洋以及南美洲。 在這條緯線上,冬至的白晝長14小時42分鐘,夏至則為9小時36分鐘。同時,此緯線亦是電影《格蘭特船長的兒女》的拍攝場地。.

新!!: 纬线和南緯37度線 · 查看更多 »

南緯38度線

南緯38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南38度的纬线。它穿過了大西洋、印度洋、澳大拉西亞、太平洋以及南美洲。 在這條緯線上,冬至的白晝長14小時48分鐘,夏至則為9小時31分鐘。.

新!!: 纬线和南緯38度線 · 查看更多 »

南緯39度線

南緯39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南39度的纬线。它穿過了大西洋、印度洋、澳大拉西亞、太平洋以及南美洲。 在這條緯線上,冬至的白晝長14小時55分鐘,夏至則為9小時25分鐘。在12月21日,太陽的仰角是74.83度。在6月21日,太陽的仰角是27.17度。.

新!!: 纬线和南緯39度線 · 查看更多 »

南緯43度線

南緯43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43度以南的一條緯線,橫跨 澳大拉西亞、南美洲、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 在冬至時,太陽在70.83度的仰角上。 夏至時,南緯43度線的晝長15小時22分,冬至時則為9時0分。.

新!!: 纬线和南緯43度線 · 查看更多 »

南緯46度線

南緯46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南46度的纬线。它穿過了大西洋、印度洋、澳大拉西亞、太平洋以及南美洲。 在這條緯線上,冬至的白晝長14小時55分鐘,夏至則為9小時25分鐘。在12月21日,太陽的仰角是67.83度。在6月21日,太陽的仰角是20.17度。 在阿根廷,南緯46度線界定了丘布特省以及聖克魯斯省的邊界。.

新!!: 纬线和南緯46度線 · 查看更多 »

南緯47度線

南緯47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南47度的纬线。它穿過了大西洋、印度洋、澳大拉西亞、太平洋以及南美洲。 在這條緯線上,冬至的白晝長15小時54分鐘,夏至則為8小時31分鐘。在12月21日,太陽的仰角是66.83度。在6月21日,太陽的仰角是19.17度。.

新!!: 纬线和南緯47度線 · 查看更多 »

南緯48度線

南緯48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南48度的纬线。它穿過了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以及南美洲。 在這條緯線上,冬至的白晝長16小時3分鐘,夏至則為8小時22分鐘。在12月21日,太陽的仰角是65.83度。在6月21日,太陽的仰角是18.17度。.

新!!: 纬线和南緯48度線 · 查看更多 »

南緯49度線

南緯49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南49度的纬线。它穿過了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以及南美洲。 在這條緯線上,冬至的白晝長16小時12分鐘,夏至則為8小時14分鐘。在12月21日,太陽的仰角是64.83度。在6月21日,太陽的仰角是17.17度。.

新!!: 纬线和南緯49度線 · 查看更多 »

南緯53度線

南緯53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南53度的纬线。它穿過了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以及南美洲。 在這條緯線上,冬至的白晝長16小時54分鐘,夏至則為7小時34分鐘。在12月21日,太陽的仰角是60.83度。在6月21日,太陽的仰角是13.17度。.

新!!: 纬线和南緯53度線 · 查看更多 »

南緯54度線

南緯54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南54度的纬线。它穿過了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以及南美洲。 在這條緯線上,冬至的白晝長17小時9分鐘,夏至則為7小時22分鐘。在12月21日,太陽的仰角是59.83度。在6月21日,太陽的仰角是12.17度。.

新!!: 纬线和南緯54度線 · 查看更多 »

南緯57度線

南緯57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南57度的纬线。此緯線的特點為沒有一塊陸地位於此緯線所經之處,即此緯線所經之處皆為海洋。 在這條緯線上,冬至的白晝長17小時53分鐘,夏至則為6小時43分鐘。.

新!!: 纬线和南緯57度線 · 查看更多 »

南緯58度線

南緯58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南58度的纬线。此緯線的特點為沒有一塊陸地位於此緯線所經之處,即此緯線所經之處皆為海洋。 在這條緯線上,冬至的白晝長18小時11分鐘,夏至則為6小時27分鐘。.

新!!: 纬线和南緯58度線 · 查看更多 »

南緯59度線

南緯59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南59度的纬线。此緯線唯一經過的陸地為布里斯托爾島。 在這條緯線上,冬至的白晝長18小時30分鐘,夏至則為6小時10分鐘。.

新!!: 纬线和南緯59度線 · 查看更多 »

南緯67度線

南緯67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南67度的纬线。此緯線橫越南冰洋及南極洲。.

新!!: 纬线和南緯67度線 · 查看更多 »

南緯68度線

南緯68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南68度的纬线。此緯線橫越南冰洋及南極洲。.

新!!: 纬线和南緯68度線 · 查看更多 »

南緯69度線

南緯69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南69度的纬线。此緯線橫越南冰洋及南極洲。.

新!!: 纬线和南緯69度線 · 查看更多 »

南緯72度線

南緯72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南72度的纬线。此緯線橫越南冰洋及南極洲。.

新!!: 纬线和南緯72度線 · 查看更多 »

南緯73度線

南緯73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南73度的纬线。此緯線橫越南冰洋及南極洲。.

新!!: 纬线和南緯73度線 · 查看更多 »

南緯74度線

南緯74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南74度的纬线。此緯線橫越南冰洋及南極洲。.

新!!: 纬线和南緯74度線 · 查看更多 »

南緯77度線

南緯77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南77度的纬线。此緯線橫越南冰洋及南極洲。.

新!!: 纬线和南緯77度線 · 查看更多 »

南緯78度線

南緯78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南78度的纬线。此緯線橫越南冰洋及南極洲。.

新!!: 纬线和南緯78度線 · 查看更多 »

南緯79度線

南緯79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南79度的纬线。此緯線橫越南冰洋及南極洲。.

新!!: 纬线和南緯79度線 · 查看更多 »

南緯9度線

南緯9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南9度的纬线。它穿過了大西洋、非洲、印度洋、東南亞、澳大拉西亞、太平洋以及南美洲。.

新!!: 纬线和南緯9度線 · 查看更多 »

南纬1度线

南緯1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南1度的纬线。它穿過了大西洋、非洲、印度洋、東南亞、澳大拉西亞、太平洋以及南美洲。 在非洲,南緯1度線界定了坦桑尼亞的北界、烏干達的南界,以及肯亞的一小部分南界。.

新!!: 纬线和南纬1度线 · 查看更多 »

南纬2度线

南緯2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南2度的纬线。它穿過了大西洋、非洲、印度洋、東南亞、澳大拉西亞、太平洋以及南美洲。.

新!!: 纬线和南纬2度线 · 查看更多 »

南纬3度线

南緯3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南3度的纬线。它穿過了大西洋、非洲、印度洋、東南亞、澳大拉西亞、太平洋以及南美洲。.

新!!: 纬线和南纬3度线 · 查看更多 »

南纬4度线

南緯4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南4度的纬线。它穿過了大西洋、非洲、印度洋、東南亞、澳大拉西亞、太平洋以及南美洲。.

新!!: 纬线和南纬4度线 · 查看更多 »

南纬50度线

南纬50度线是地球赤道平面50度以南的一條緯線。此緯線橫越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和南美洲。 在這個緯線中,太陽於夏天時最長出沒16小時22分鐘,以及冬天最短出沒8小時4分鐘。於12月21日,太陽最高位於天上63.83度,以及於6月21日,最低位於天上16.17度。.

新!!: 纬线和南纬50度线 · 查看更多 »

南纬51度线

南緯51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南51度的纬线。它穿過了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以及南美洲。 在這條緯線上,冬至的白晝長16小時33分鐘,夏至則為7小時55分鐘。在12月21日,太陽的仰角是62.83度。在6月21日,太陽的仰角是15.17度。.

新!!: 纬线和南纬51度线 · 查看更多 »

南纬52度线

南緯52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南52度的纬线。它穿過了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以及南美洲。 在這條緯線上,冬至的白晝長16小時44分鐘,夏至則為7小時44分鐘。在12月21日,太陽的仰角是61.83度。在6月21日,太陽的仰角是14.17度。 在南美洲,南緯52度線界定了智利和阿根廷一小部份的邊界。.

新!!: 纬线和南纬52度线 · 查看更多 »

南纬55度线

南纬55度线 是地球赤道平面55度以南的一條緯線 。此緯線橫越 大西洋、 印度洋、太平洋和南美洲。 在這個緯線中,太陽於夏天時最長出沒17小時22分鐘,以及冬天最短出沒 7小時 10分鐘。.

新!!: 纬线和南纬55度线 · 查看更多 »

南纬56度线

南緯56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南56度的纬线。此緯線的特點為沒有一塊陸地位於此緯線所經之處,即此緯線所經之處皆為海洋。 在這條緯線上,冬至的白晝長17小時37分鐘,夏至則為6小時57分鐘。在12月21日,太陽的仰角是57.83度。在6月21日,太陽的仰角是10.17度。.

新!!: 纬线和南纬56度线 · 查看更多 »

南纬5度线

南緯5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南5度的纬线。它穿過了大西洋、非洲、印度洋、東南亞、澳大拉西亞、太平洋以及南美洲。.

新!!: 纬线和南纬5度线 · 查看更多 »

南纬65度线

南纬65度线是地球赤道平面65度以南的一條緯線 。此緯線橫越南冰洋及南極洲。.

新!!: 纬线和南纬65度线 · 查看更多 »

南纬66度线

南緯66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南66度的纬线。此緯線橫越南冰洋及南極洲。 在這條緯線上,12月13日至12月30日並不會有太陽出現。.

新!!: 纬线和南纬66度线 · 查看更多 »

南纬6度线

南緯6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南6度的纬线。它穿過了大西洋、非洲、印度洋、東南亞、澳大拉西亞、太平洋以及南美洲。.

新!!: 纬线和南纬6度线 · 查看更多 »

南纬70度线

南纬70度线是地球赤道平面70度以南的一條緯線 。此緯線橫越南冰洋及南極洲。.

新!!: 纬线和南纬70度线 · 查看更多 »

南纬71度线

南緯71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南71度的纬线。此緯線橫越南冰洋及南極洲。.

新!!: 纬线和南纬71度线 · 查看更多 »

南纬75度线

南纬75度线是地球赤道平面75度以南的一條緯線 。此緯線橫越南冰洋及南極洲。.

新!!: 纬线和南纬75度线 · 查看更多 »

南纬76度线

南緯76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南76度的纬线。此緯線橫越南冰洋及南極洲。.

新!!: 纬线和南纬76度线 · 查看更多 »

南纬7度线

南緯7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南7度的纬线。它穿過了大西洋、非洲、印度洋、東南亞、澳大拉西亞、太平洋以及南美洲。 在非洲,南緯8度線界定了安哥拉以及剛果民主共和國的其中一部份邊界。.

新!!: 纬线和南纬7度线 · 查看更多 »

南纬80度线

南緯80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80度以南的一條緯線 。此緯線橫越南極冰架及南極洲。.

新!!: 纬线和南纬80度线 · 查看更多 »

南纬8度线

南緯8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南8度的纬线。它穿過了大西洋、非洲、印度洋、東南亞、澳大拉西亞、太平洋以及南美洲。 在非洲,南緯8度線界定了安哥拉以及剛果民主共和國的其中兩部份邊界。.

新!!: 纬线和南纬8度线 · 查看更多 »

南极洲与南极领地旗帜

由于南极洲从未被单独的政府或个人统治,这片大陆没有官方的旗帜。2002年,南极条约采用右图为该组织旗帜,成为了代表南极大陆的一面非正式用旗。此旗旗地为海军蓝色,图案为白色的南极洲轮廓。旗之中央是南极点,旗面上标注出了主要的经线和纬线。此外,許多人也提出了南极洲旗帜的非正式设计方案。.

新!!: 纬线和南极洲与南极领地旗帜 · 查看更多 »

大圆

大圆(great circle)是球面上半径等于球体半径的圆弧。大圆线是连接球面上两点最短的路径所在的曲线。大圆线是球面上半径最大的圆弧,所有的經線都是大圆线,緯線則只有赤道而已。.

新!!: 纬线和大圆 · 查看更多 »

巧克力

巧克力(Chocolate,)原产自中美洲,巧克力来自“xocolatl”,是纳瓦特尔语单词意為“苦水”,是以可可做为主料的混合型食品。主要原料可可豆(Cacao),产于赤道南北緯線18度以内狭长地带。 巧克力含有豐富的鐵、鈣、鎂、鉀、維生素A、維生素C 和可可鹼,由于多添加糖分,因此具有高能量值。由天然成分制作的巧克力對人類之外的許多動物有毒(例如: 狗),但對人類無毒、且其中微量的可可鹼是健康的反鎮靜成分。故食用有助提升精神,增強興奮等功效。可可含有苯乙胺,坊间流传能使人有戀愛感覺的流言。 巧克力由可可豆加工而成,主要有效成分是高脂肪的可可脂与低脂肪的可可块。可可碱主要存在于可可块中。可可脂有六种结晶形式,依各种结晶形式比例不同,熔點在37攝氏度左右至18摄氏度左右不等。 巧克力按组成的不同而被分为不同的产品,如黑巧克力、牛奶巧克力、果料巧克力、坚果巧克力、酒芯巧克力、香料巧克力松露巧克力等等。 在欧美的眾多國家中,有许多巧克力的百年老店、博物馆和巧克力公园,李俊涛的中文书籍《我的巧克力地盘》中提到,世界上有20家巧克力博物馆,介绍巧克力的制作、技术、人物和知名的巧克力品牌等。与巧克力有关的节日有许多,如情人节、圣诞节、感恩节、复活节等。.

新!!: 纬线和巧克力 · 查看更多 »

平織

平織是編織方式的一種,將線分成经線及緯線,呈90°互相交錯而成。 因線跟線之間交錯結合的力量不強,因此容易鬆脫,在編織完成後需要經過定型(上漿)才可以作為其他用途使用。 市面上常見的平織布:毛巾、雨傘布、枕頭套、床單。 P.

新!!: 纬线和平織 · 查看更多 »

彭纳投影

彭纳投影,又称等积准圆锥投影,有时也被称为“战争档案投影”(Dépôt de la Guerre projection)或“西尔维纳斯投影”(Sylvanus projection)。该投影法的命名来自常常使用该方法的法国水利工程师彭纳(Rigobert Bonne)。 该投影法的纬线为同心圆弧,圆心位于中央经线上;中心经线以及一根特殊的标准纬线保持为直线,其余经线为对称于中央经线的曲线。通过变更中心经线,可以绘制不同的映射地图。彭纳投影中的面积与实际面积相等,没有面积变形;中央经线及标准纬线没有变形,离这两条线越远,变形越大。全尺寸的彭纳投影地图是一个复杂的心形图案。 现在彭纳投影多用于编制小比例尺的大洲图。.

新!!: 纬线和彭纳投影 · 查看更多 »

地图投影

地图投影,是指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椭球面上的经纬网转换到平面上,使地面的地理坐标(\phi, \lambda)与平面直角坐标(x, y)建立起函数关系。这是绘制地图的数学基础之一。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可展的球体,使用物理方法将其展平会引起褶皱、拉伸和断裂,因此要使用地图投影实现由曲面向平面的转化。投影的一般公式为 \begin x.

新!!: 纬线和地图投影 · 查看更多 »

北緯10度線

北緯10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北10度的纬线。它穿過非洲、印度洋、印度次大陸、东南亚、太平洋、中美洲、南美洲和大西洋。 在這條緯線上,夏至的白晝長12小時43分鐘,冬至則為11小時33分鐘。 該線構成了几内亚和塞拉利昂邊界的一段。印度洋中的十度海峽以該線命名。.

新!!: 纬线和北緯10度線 · 查看更多 »

北緯11度線

北緯11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北11度的纬线。它穿過非洲、印度洋、南亚、东南亚、太平洋、中美洲、南美洲和大西洋。 在這條緯線上,夏至的白晝長12小時46分鐘,冬至則為11小時29分鐘。 在泰国,1966年的一項內閣決議限制非泰国公司在該線以北勘探或開採礦產。.

新!!: 纬线和北緯11度線 · 查看更多 »

北緯12度線

北緯12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北12度的纬线。它穿過非洲、印度洋、南亚、东南亚、太平洋、中美洲、南美洲和大西洋。 在這條緯線上,夏至的白晝長12小時50分鐘,冬至則為11小時25分鐘。.

新!!: 纬线和北緯12度線 · 查看更多 »

北緯13度線

北緯13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北13度的纬线。它穿過非洲、亚洲、印度洋、太平洋、中美洲、加勒比地區和大西洋。 在這條緯線上,夏至的白晝長12小時53分鐘,冬至則為11小時22分鐘。.

新!!: 纬线和北緯13度線 · 查看更多 »

北緯14度線

北緯14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北14度的纬线。它穿過非洲、亚洲、印度洋、太平洋、中美洲、加勒比地區和大西洋。 在這條緯線上,夏至的白晝長12小時57分鐘,冬至則為11小時18分鐘。.

新!!: 纬线和北緯14度線 · 查看更多 »

北緯15度線

北緯15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北15度的纬线。它穿過非洲、亚洲、印度洋、太平洋、中美洲、加勒比地區和大西洋。 在1978至1987年的中,此線劃分了衝突雙方的控制區域,亦稱「紅線」。 在這條緯線上,夏至的白晝長13小時1分鐘,冬至則為11小時14分鐘。.

新!!: 纬线和北緯15度線 · 查看更多 »

北緯16度線

北緯16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北16度的纬线。它穿過非洲、亚洲、印度洋、太平洋、中美洲、加勒比地區和大西洋。 在這條緯線上,夏至的白晝長13小時5分鐘,冬至則為11小時11分鐘。.

新!!: 纬线和北緯16度線 · 查看更多 »

北緯17度線

北緯17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北17度的纬线。它穿過非洲、亚洲、印度洋、太平洋、中美洲、加勒比地區和大西洋。 該緯線曾確定了越南的南北分界線。 在這條緯線上,夏至的白晝長13小時9分鐘,冬至則為11小時7分鐘。.

新!!: 纬线和北緯17度線 · 查看更多 »

北緯18度線

北緯18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北18度的纬线。它穿過非洲、亚洲、印度洋、太平洋、中美洲、加勒比地區和大西洋。 在這條緯線上,夏至的白晝長13小時13分鐘,冬至則為11小時3分鐘。.

新!!: 纬线和北緯18度線 · 查看更多 »

北緯19度線

北緯19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北19度的纬线。它穿過非洲、亚洲、印度洋、太平洋、北美洲、加勒比地區和大西洋。 在這條緯線上,夏至的白晝長13小時17分鐘,冬至則為10小時59分鐘。.

新!!: 纬线和北緯19度線 · 查看更多 »

北緯20度線

北緯20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北20度的纬线。它穿過非洲、亚洲、印度洋、太平洋、北美洲、加勒比地區和大西洋。 該線構成了利比亚和蘇丹邊界的一段,在蘇丹內部又是北方州和北达尔富尔州的分界線。 在這條緯線上,夏至的白晝長13小時17分鐘,冬至則為10小時59分鐘。.

新!!: 纬线和北緯20度線 · 查看更多 »

北緯21度線

北緯21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北21度的纬线。它穿過非洲、亚洲、印度洋、太平洋、北美洲、加勒比地區和大西洋。 在這條緯線上,夏至的白晝長13小時25分鐘,冬至則為10小時51分鐘。.

新!!: 纬线和北緯21度線 · 查看更多 »

北緯22度線

北緯22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北22度的一條緯線,橫跨非洲、亞洲、印度洋、太平洋、北美洲、加勒比地區和大西洋。 在非洲,北緯22度線是埃及與蘇丹的國界線。 夏至時,北緯22度線的為13小時29分鐘,冬至則為10小時47分鐘。.

新!!: 纬线和北緯22度線 · 查看更多 »

北緯23度線

北緯23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北23度的纬线。它穿過非洲、亚洲、印度洋、太平洋、北美洲、加勒比地區和大西洋。 在這條緯線上,夏至的白晝長13小時33分鐘,冬至則為10小時43分鐘。.

新!!: 纬线和北緯23度線 · 查看更多 »

北緯24度線

北緯24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北24度的纬线。它穿過非洲、亚洲、印度洋、太平洋、北美洲和大西洋。 在這條緯線上,夏至的白晝長13小時37分鐘,冬至則為10小時39分鐘。.

新!!: 纬线和北緯24度線 · 查看更多 »

北緯26度線

北緯26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北26度的纬线。它穿過非洲、亚洲、印度洋、太平洋、北美洲和大西洋。 該線構成了西撒哈拉和毛里塔尼亚邊界的一段。 在這條緯線上,夏至的白晝長13小時46分鐘,正午太阳高度角87.83°,冬至晝長則為10小時31分鐘,正午太阳高度角40.17°。.

新!!: 纬线和北緯26度線 · 查看更多 »

北緯27度線

北緯27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北27度的纬线。它穿過非洲、亚洲、印度洋、太平洋、北美洲和大西洋。 在這條緯線上,夏至的白晝長13小時51分鐘,冬至則為10小時26分鐘。.

新!!: 纬线和北緯27度線 · 查看更多 »

北緯28度線

北緯28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北28度的纬线。它穿過非洲、亚洲、印度洋、太平洋、北美洲和大西洋。 在墨西哥該線是下加利福尼亞州和南下加利福尼亞州的邊界。 在這條緯線上,夏至的白晝長13小時55分鐘,冬至則為10小時22分鐘。.

新!!: 纬线和北緯28度線 · 查看更多 »

北緯29度線

北緯29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北29度的纬线。它穿過非洲、亚洲、太平洋、北美洲和大西洋。 在墨西哥該線是下加利福尼亞州和南下加利福尼亞州的邊界。 在這條緯線上,夏至的白晝長14小時0分鐘,冬至則為10小時18分鐘。.

新!!: 纬线和北緯29度線 · 查看更多 »

北緯31度線

北緯31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北31度的纬线。它穿過非洲、亚洲、太平洋、北美洲和大西洋。 該線構成了伊朗和伊拉克邊界的一段。在美国,該線構成了密西西比州和路易斯安那州的一段邊界,及亚拉巴马州和佛罗里达州的大部分邊界。 1797年,考察了這條緯線,當時該線是美国和西班牙殖民地的分界線。 在這條緯線上,夏至的白晝長14小時10分鐘,冬至則為10小時8分鐘。.

新!!: 纬线和北緯31度線 · 查看更多 »

北緯32度線

北緯32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北32度的纬线。它穿過非洲、亚洲、太平洋、北美洲和大西洋。 在美国,該線構成了新墨西哥州和德克萨斯州的一段邊界。 1992年8月27日至1996年9月4日,該線確定了的南界,此後移到了北緯33度線。 在這條緯線上,夏至的白晝長14小時15分鐘,冬至則為10小時3分鐘。.

新!!: 纬线和北緯32度線 · 查看更多 »

北緯33度線

北緯33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33度以北的一條緯線,橫跨非洲、亞洲、太平洋、北美洲和大西洋。 它是伊拉克禁飛區的南邊界線,1996年9月4日設立(在此之前的界線為北緯32度線),2003年8月30日停止實施。禁飛區由南方守望行動負責監管。 在美國,北緯33度線約略為阿肯色州和路易斯安那州的州界線。(實際州界線較北緯33度線略北數公里。)1803年路易斯安那購地案中,約略位於北緯33度線以北的部分交易結果,即成為了路易斯安那州的現有領土。 它也屬於馬緯度的一部分。 夏至時,北緯33度線的晝長14小時20分,冬至時則為9時58分。.

新!!: 纬线和北緯33度線 · 查看更多 »

北緯34度線

北緯34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北34度的纬线。它穿過非洲、地中海、亚洲、太平洋、北美洲和大西洋。 章程確定該線為弗吉尼亚殖民地的南界。 在這條緯線上,夏至的白晝長14小時25分鐘,冬至則為9小時53分鐘。.

新!!: 纬线和北緯34度線 · 查看更多 »

北緯36度線

北緯36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北36度的纬线。它穿過了歐洲、地中海、非洲、亞洲、太平洋、北美洲和大西洋。 在1991年4月7日至1996年12月31日期間,這個緯線被劃定為。 在這條緯線上,夏至的白晝長14小時36分鐘,冬至則為9小時43分鐘。.

新!!: 纬线和北緯36度線 · 查看更多 »

北緯37度線

北緯37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北37度的纬线。它穿過了歐洲、地中海、非洲、亞洲、太平洋、北美洲和大西洋。 在這條緯線上,夏至的白晝長14小時42分鐘,冬至則為9小時37分鐘。這個緯線亦是天空中第二亮的星星——老人星的最北觀察點。.

新!!: 纬线和北緯37度線 · 查看更多 »

北緯39度線

北緯39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北39度的纬线。它穿過欧洲、地中海、亚洲、太平洋、北美洲和大西洋。 在這條緯線上,夏至的白晝長14小時54分鐘,冬至則為9小時26分鐘。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東界北段為西經120度線在北緯42度線與本緯線之間的部分,南段從北段的南端沿斜向直線島科羅拉多河與北緯35度線的交點。.

新!!: 纬线和北緯39度線 · 查看更多 »

北緯43度線

北緯43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北43度的纬线。它穿過欧洲、地中海、亚洲、太平洋、北美洲和大西洋。 在這條緯線上,夏至的白晝長15小時22分鐘,冬至則為9小時0分鐘。.

新!!: 纬线和北緯43度線 · 查看更多 »

北緯44度線

北緯44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北44度的纬线。它穿過欧洲、地中海、亚洲、太平洋、北美洲和大西洋。 在這條緯線上,夏至的白晝長15小時29分鐘,冬至則為8小時53分鐘。.

新!!: 纬线和北緯44度線 · 查看更多 »

北緯45度線

北緯45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45度以北的一條緯線,橫跨歐洲、亞洲、太平洋、北美洲和大西洋。簡單而言,北緯45度線是赤道和北極的中點所成的集合;但由於地球是扁橢球體,實際中介線位在北緯45度線以北約16.2公里(10.1英哩)處。 在這條緯線上,夏至的白晝長15小時37分鐘,冬至時則為8小時46分鐘。.

新!!: 纬线和北緯45度線 · 查看更多 »

北緯46度線

北緯46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北46度的纬线。它穿過欧洲、地中海、亚洲、太平洋、北美洲和大西洋。 在這條緯線上,夏至的白晝長15小時45分鐘,冬至則為8小時38分鐘。.

新!!: 纬线和北緯46度線 · 查看更多 »

北緯47度線

北緯47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北47度的纬线。它穿過欧洲、地中海、亚洲、太平洋、北美洲和大西洋。 在這條緯線上,夏至的白晝長15小時54分鐘,冬至則為8小時31分鐘。.

新!!: 纬线和北緯47度線 · 查看更多 »

北緯48度線

北緯48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北48度的纬线。它穿過欧洲、亚洲、太平洋、北美洲和大西洋。 由於北半球多數的啤酒花都種植於該線附近的帶狀區域,將其釀造的一種印度淡色艾爾稱為「緯度48°」(Latitude 48)。 在加拿大,該線構成了魁北克省和新不倫瑞克省邊界的一段。 沿华盛顿州海岸北上至胡安·德·富卡海峽的船隻在跨過該線時,必須用無線電聯繫船舶交通管理系统。 在這條緯線上,夏至的白晝長16小時3分鐘,冬至則為8小時22分鐘。.

新!!: 纬线和北緯48度線 · 查看更多 »

北緯49度線

北緯49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北49度的緯線。它穿過歐洲、亞洲、太平洋、北美洲和大西洋。夏至時日照時間約16時12分,冬至日照時間約8時14分。 巴黎位於北緯49度以南15公里左右,它是48度線和北緯49度北緯線之間最大的城市。巴黎的門戶戴高樂機場位於北緯49度以北。在北美洲,從喬治亞海峽到伍茲湖之間的北緯49度線為美國及加拿大的國境線。此國境線是由《1818年條約》及《俄勒岡條約》所確立。.

新!!: 纬线和北緯49度線 · 查看更多 »

北緯50度線

北緯50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北50度的緯線。它穿過歐洲、亞洲、太平洋、北美洲和大西洋。夏至時日照時間約16時22分,冬至日照時間約8時4分。 北緯50度線通過德國城市美茵茲,它位於美茵河注入萊茵河的入口處。其河口即位於北緯50度線以南約600公尺處。.

新!!: 纬线和北緯50度線 · 查看更多 »

北緯51度線

北緯51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北51度的緯線。它穿過歐洲、亞洲、太平洋、北美洲和大西洋。夏至時日照時間約16時33分,冬至日照時間約7時55分。 德國圖林根邦首府艾爾福特位於北緯51度線之上,其門戶埃爾福特-魏瑪機場位於北緯51度線以南。倫敦,作為英國及英格蘭的首都,位於北緯51.5度線上,為北緯51度及北緯52度線之間最大的城市。.

新!!: 纬线和北緯51度線 · 查看更多 »

北緯60度線

北緯60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北60度的緯線。它穿過歐洲、亞洲、太平洋、北美洲和大西洋。夏至時日照時間約18時52分,冬至日照時間約5時52分。 北緯60度線到北極點的距離約為到赤道之距離的一半。由於其位於赤道平面以北60度,其長度也約為赤道長度的一半(\cos 60 ^\circ.

新!!: 纬线和北緯60度線 · 查看更多 »

北緯8度線

北緯8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北8度的纬线。它穿過非洲、印度洋、南亚、东南亚、太平洋、中美洲、南美洲和大西洋。 在這條緯線上,夏至的白晝長12小時35分鐘,冬至則為11小時40分鐘。 該線構成了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邊界的一段。印度洋中的八度海峽以該線命名。.

新!!: 纬线和北緯8度線 · 查看更多 »

北緯9度線

北緯9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北9度的纬线。它穿過非洲、印度洋、南亚、东南亚、太平洋、中美洲、南美洲和大西洋。 在這條緯線上,夏至的白晝長12小時39分鐘,冬至則為11小時36分鐘。.

新!!: 纬线和北緯9度線 · 查看更多 »

北纬1度线

北纬1度线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北1度的纬线。它穿过大西洋、非洲、印度洋、东南亚、太平洋和南美洲。 该纬线构成赤道几內亚与加蓬的部分边界。.

新!!: 纬线和北纬1度线 · 查看更多 »

北纬25度线

北纬25度线是地球上的一条纬线,横跨非洲、亚洲、印度洋、太平洋、北美洲与大西洋。 毛里塔尼亚与马里在北部的国界线即根据该纬线确定。 该纬线夏至时白昼长为13小时42分钟,冬至时则为10小时35分钟。 自本初子午线向东,北纬25度线依次经过:.

新!!: 纬线和北纬25度线 · 查看更多 »

北纬2度线

北纬2度线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北2度的纬线。它穿过大西洋、非洲、印度洋、东南亚、太平洋和南美洲。.

新!!: 纬线和北纬2度线 · 查看更多 »

北纬30度线

北纬30度线是地球上的一条纬线,位于赤道与北极点的三分之一处,横跨非洲、亚洲、太平洋、北美洲与大西洋。 该纬度处于副热带高压控制之下,其经过的区域大多为干旱或半干旱气候。 在這條緯線上,夏至时白昼长为14小时5分钟,冬至时则为10小时13分钟。 该纬度下:.

新!!: 纬线和北纬30度线 · 查看更多 »

北纬35度线

北纬35度线是地球上的一条纬线,横跨非洲、地中海、亚洲、太平洋、北美洲与大西洋。 在美国,田纳西州的南部边界以及北卡罗来纳州与乔治亚州间的边界由该纬线确定。 该纬线夏至时白昼长14小时31分钟,冬至时则为9小时48分钟。 自本初子午线向东,北纬35度线依次经过:.

新!!: 纬线和北纬35度线 · 查看更多 »

北纬38度线

北纬38度線通常指涉地球上横跨亚洲、太平洋、美国、大西洋和地中海的一條纬线。在朝鲜半岛,穿越半岛中央的北纬38度線曾经成为南北双方的军事分界线,朝鲜战争后该线有所变化,但仍被习惯性称为三八线。 夏至時,北緯38度線的晝長14小時48分,冬至時則為9時32分。.

新!!: 纬线和北纬38度线 · 查看更多 »

北纬3度线

北纬3度线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北3度的纬线。它穿过大西洋、非洲、印度洋、东南亚、太平洋和南美洲。.

新!!: 纬线和北纬3度线 · 查看更多 »

北纬40度线

北纬40度线是地球上的一条纬线,横跨欧洲、地中海、亚洲、太平洋、北美洲与大西洋。 美国堪萨斯州与内布拉斯加州的边界由该纬线确定。 该纬线夏至时白昼长15小时零1分钟,冬至时则为9小时20分钟。 自本初子午线向东,北纬40度线依次经过:.

新!!: 纬线和北纬40度线 · 查看更多 »

北纬4度线

北纬4度线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北4度的纬线。它穿过大西洋、非洲、印度洋、东南亚、太平洋和南美洲。.

新!!: 纬线和北纬4度线 · 查看更多 »

北纬5度线

北纬5度线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北5度的纬线。它穿过大西洋、非洲、印度洋、东南亚、太平洋和南美洲。 太平洋在此纬线处达到最宽,约为。.

新!!: 纬线和北纬5度线 · 查看更多 »

北纬6度线

北纬6度线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北6度的纬线。它穿過非洲、印度洋、东南亚、太平洋、南美洲和大西洋。.

新!!: 纬线和北纬6度线 · 查看更多 »

北纬70度线

北緯70度線 是地球赤道平面70度以北的一條緯線 。此線橫越大西洋 、歐洲 、亞洲 以及 北美洲 ,並橫越部份北冰洋。.

新!!: 纬线和北纬70度线 · 查看更多 »

北纬7度线

北緯7度线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北7度的纬线。它穿過非洲、印度洋、南亚、东南亚、太平洋、南美洲和大西洋。.

新!!: 纬线和北纬7度线 · 查看更多 »

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

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是中国地图出版社于1963年按照地图投影反求法设计的一种任意多圆锥投影。该投影广泛用于中国大陆出版的小比例尺世界地图。 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的中央经线与中央纬线(赤道)垂直相交。纬线为对称于赤道的同心圆弧,圆心位于中央经线上;经线亦为对称于中央经线的曲线。中央经线和±44º纬线的交点处没有角度变形,但地图周边的变形较大,南北极点变形为两条对称的弧线,长度为赤道投影的一半(通常被图廓截掉)。在使用该投影编制的世界地图上,中国位于地图中央附近,领土变形在10%之内,故该投影广泛应用于现在中国大陆公开出版的各种世界地图和世界地图册。.

新!!: 纬线和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 · 查看更多 »

系列世界地图

系列世界地图是以东、西、南、北四个半球为投影中心、改变现行常规地图投影编制的世界地图。系列世界地图由中国科学院高级工程师郝晓光等主持编制。.

新!!: 纬线和系列世界地图 · 查看更多 »

緙絲

緙絲,又稱刻絲,是中國傳統的一種絲織品,其特色是以緙織方式織造,緯線並不橫貫全幅,而僅在需要處與經線交織,稱為「通經斷緯」法。其成品正反兩面如一,在不同色彩的輪廓之間並不相連,憑空背光觀察可見點點孔隙,有如以刀鏤刻而成。 最初「通經斷緯」的緙織技法是用於毛織物,稱緙毛,至唐代開始將此技法用於絲織品。南宋時期緙絲可模仿書法畫作,風格細膩柔美,具有欣賞性的藝術價值。明清兩朝的緙絲中心在蘇州,於乾隆之世達到鼎盛,所產織品多供朝廷使用。 如今缂丝的生产主要集中在江苏苏州、南通一带,缂丝也因此呈现出风格窘异的两个流派:苏州缂丝、南通缂丝。 与苏州宋锦异同:两种织物同属于织造中的梭织物,织造材料都以桑蚕丝为主。区别:宋锦是斜纹组织,靠提花显花色,缂丝是平纹组织,靠挖花显花色。宋锦产于宋盛于明清,缂丝产于先唐盛于宋明。 2009年“缂丝织造技艺”以“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的一部分,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Category:絲織品 Category:中國傳統工藝.

新!!: 纬线和緙絲 · 查看更多 »

纬度

纬度(φ)是一个地理坐标,用以确定一点在地球表面上的南北位置。纬度是一个角度,其范围从赤道的0度到南北极的90度。纬度相同的连线或其平行线,是一个与赤道平行的大圆。纬度通常与经度一起使用以确定地表上某点的精确位置。在定义经纬度的时候,做了两个抽象假设。第一,以大地水准面来代替地球的物理表面,大地水准面是一个假想的由地球上静止平衡的海平面延伸到陆地内部而形成的闭合曲面。第二,用一个数学上简单的参考表面来作为大地水准面的近似。最简单的参考表面为球面,但是用旋转椭球面来模拟大地水准面要更为准确些。经纬度在这个参考表面上的定义将在下文中详细说明,经度相同和纬度相同的点的连线共同构成了这个参考表面上的经纬网。地球真实表面上一点的纬度和其在参考表面上的对应点一致,过地球真实表面上一点作参考表面的法线,该法线与参考表面的交点即为真实表面上那一点的对应点。纬度,经度和遵循某种规范的高度共同组成了 ISO 19111 标准中所定义的地理坐标系统。 由于有不同的参考椭球面,地表上一点的纬度特征也就并不唯一。ISO标准中关于这一点的描述为:如果坐标参考系统没有完全定义,那么坐标(主要指经度和纬度)顶多是模糊不清的,至少也是毫无意义的。这对于精确的应用非常重要,比如GPS,但是,在一般的使用中,并不需要很高的精度,通常也就不提及参考椭球面。 在英文文本中,纬度通常使用小写希腊字母phi (φ)来表示。它以度、分、秒或者小数形式的度来计量,再附上N或S来表示北纬或南纬。 无论是为了使用经纬仪还是为了确定GPS卫星的轨道,纬度的测量都要求人们对地球重力场有充分的了解。研究地球的轮廓及其重力场的学科是大地测量学,这些内容将不会在此文中讨论。通过简单的名称变换,这篇文章里涉及到的地球坐标系统也可以扩展运用到月球,行星和其它天体上。 纬度数值在0至30度之间的地区称为低纬度地区;纬度数值在30至60度之间的地区称为中纬度地区;纬度数值在60至90度之间的地区称为高纬度地区。 赤道、南回归线、北回归线、南极圈和北极圈是特殊的纬线。.

新!!: 纬线和纬度 · 查看更多 »

经度

经度是一种用于确定地球表面上不同点东西位置的地理坐标。经度是一种角度量,通常用度来表示,并被记作希腊字母λ(lande)。子午线穿过南极和北极并把相同经度的点连起来。按照惯例,本初子午线是经过伦敦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的子午线,是0度经线所在地。其他位置的经度是通过测量其从本初子午线向东或向西经过的角度得到的,经度的範圍为从本初子午线0° 向东至180°E 和向西至180° W。具体来说,某位置的经度是一个通过本初子午线的平面和一个通过南极、北极和该位置的平面所组成的二面角。(这就组成了一个右手坐标系,其z轴(右手拇指)从地球中心指向北极方向,其x轴(右手食指)从地球中心指向本初子午线与赤道的交点。) 如果地球是一个均质球体,那么一点的经度就等于过该点的南北铅垂面和格林尼治子午面之间夹角的角度。地球上任何地方的南北铅垂面都会包含地球的自转轴。但是地球并不是均质的,而是有很多山脉,在山脉的重力影响下,铅垂面就会偏离地球的自转轴。即便如此,南北铅垂面仍然会和格林尼治子午面相交于某个角度,该角度被称为天文经度,通过天文观测来确定。地图和GPS设备上显示的经度是格林尼治子午面与过该点的一个非严格铅垂面之间夹角的角度,该非严格铅垂面垂直于一个近似于大地水准面的椭球体表面,而不是直接垂直于大地水准面本身。 作为起点,过去其它国家或人也使用过其它的子午线做起点,比如罗马、哥本哈根、耶路撒冷、圣彼德堡、比萨、巴黎和费城等。在1884年的国际本初子午线大会上格林维治的子午线被正式定为经度的起点。東經180°即西經180°,約等同於國際日期變更線,國際日期變更線的兩邊,日期相差一日。 经度的每一度被分为60角分,每一分被分为60秒。一个经度因此一般看上去是这样的:东经23° 27′ 30"或西经23° 27′ 30"。更精确的经度位置中秒被表示为分的小数,比如:东经23° 27.500′,但也有使用度和它的小数的:东经23.45833°。有时西经被写做负数:-23.45833°。偶尔也有人把东经写为负数,但这相当不常规。 一个经度和一个纬度一起确定地球上一个地点的精确位置。纬度的每个度的距離大约相当于111km,但经度的每个度的距离从0km到111km不等。它的距离随纬度的不同而变化,沿同一緯度約等于111km乘纬度的余弦。不过这个距离还不是相隔一经度的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最短的距离是连接这两点之间的大圆的弧的距离,它比上面所计算出来的距离要小一些。 一个地点的经度一般与它于协调世界时之间的时差相应:每天有24小时,而一个圆圈有360度,因此地球每小时自转15度。因此假如一个人的地方时比协调世界时早3小时的话,那么他在东经45度左右。不过由于时区的分划也有政治因素在里面,因此一个人所在的时区不一定与上面的计算相符。但通过对地方时的测量一个人可以算得出他所在的地点的经度。为了计算这个数据,他需要一个指示协调世界时的钟和需要观察对太阳经过子午圈的时间。由于地球在一个椭圆轨道上绕太阳旋转,这个计算和观察比上面叙述的还要复杂些。.

新!!: 纬线和经度 · 查看更多 »

经纬度

經緯度是經度與緯度的合稱組成一個座標系統。又称为地理座標系統,它是一種利用三度空間的球面來定義地球上的空間的球面坐標系統,能夠標示地球上的任何一個位置。.

新!!: 纬线和经纬度 · 查看更多 »

经线

经线也称子午线,和緯線一樣是人類為度量而假設出來的輔助線,定義為地球表面连接南北两极的大圆线上的半圆弧。任两根经线的长度相等,相交于南北两极点。每一根经线都有其相对应的数值,称为经度。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子午线命名的由来:「某一天体视运动轨迹中,同一子午线上的各点该天体在上中天(午)与下中天(子)出现的时刻相同。」不同的经线具有不同的地方时。偏东的地方时要比较早,偏西的地方时要迟。.

新!!: 纬线和经线 · 查看更多 »

罗宾森投影

罗宾森投影法(Robinson projection)是1960年代以来广泛使用的一种地图投影方法,这种投影方法可以同时在地图上展示整个世界。这种方法试图寻找一种在平面图上显示整个地球的方便的折衷方案。.

新!!: 纬线和罗宾森投影 · 查看更多 »

環形球儀

形球儀(也可以稱為球形等高儀或渾儀,英文縮寫為armilla或armil)是中国古代测定天体位置的一种仪器。由相应天球坐标系各基本圈的环规及瞄准器构成,与浑象(浑天仪,一种仿真天体运行的仪器)不同。其主要用作展示圍繞地球的天體軌跡。浑儀也是最早期的複雜機械儀器,其發展促進了機器的改良和設計。 中國的渾儀西汉落下闳曾制造。《朱子语类》卷二十三錄朱熹與弟子黄义刚曾討論過浑仪的原理,黄义刚曾说:“楼上浑仪可见”,表示朱熹家可能有此種儀器。《宋史·天文志一》亦載:“朱熹家有浑仪,颇考水运制度,卒不可得。” 浑儀是由有刻度的金屬圈組成,這些圓形的骨架代表天體的赤道、黃道、子午圈等。金屬球代表天體,而浑儀的中央通常是地球或太陽。中國古代的渾儀還有代表白道的圓圈和協助觀察用的窺管(作用如同望遠鏡,但沒有鏡片)。由於歷代渾儀增加的圓圈太多,妨礙觀察,元朝郭守敬把圓圈簡化,稱為簡儀。 托勒密利用大型的浑仪作為仔細的觀測工具。浑仪在中世紀末期時再度興起。丹麥天文學家第谷(1546年至1601年)建造了作天文觀測用的大型浑仪。文藝復興時間的科學家和公眾人物的畫像中,通常畫有一浑仪,畫中人其中一隻手放在浑仪上,代表他們擁有高度的智慧和知識。葡萄牙國旗上畫有浑仪。自馬努埃一世起浑仪成為該國之象徵。.

新!!: 纬线和環形球儀 · 查看更多 »

麥卡托投影法

麥卡托投影法 (Mercator projection),又稱麥卡托投影法、正軸等角圓柱投影,是一種等角的圓柱形地圖投影法。本投影法得名於法蘭德斯出身的地理學家傑拉杜斯·麥卡托,他於1569年發表長202公分、寬124公分以此方式繪製的世界地圖。在以此投影法繪製的地圖上,經緯線於任何位置皆垂直相交,使世界地圖可以繪製在一個長方形上。由於可顯示任兩點間的正確方位,航海用途的海圖、航路圖大都以此方式繪製。在该投影中线型比例尺在图中任意一点周围都保持不变,從而可以保持大陆轮廓投影--的角度和形状不变(即等角);但麥卡托投影会使面积产生变形,极点的比例甚至达到了无穷大。.

新!!: 纬线和麥卡托投影法 · 查看更多 »

赤道

赤道通常指地球表面的点随地球自转产生的轨迹中周长最长的圆周线,长。如果把地球看做一个绝对的球体的话,赤道距离南北两极相等。它把地球分为南北两半球,其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是划分纬度的基线,赤道的纬度为0°。赤道的78.7%被海洋覆盖,余下的21.3%为陆地。除地球外,其他行星及天体也有类似的赤道。.

新!!: 纬线和赤道 · 查看更多 »

溫克爾投影

溫克爾投影系統為折衷地图投影的一種,在1921年問世,由Oswald Winkel 發明。这种投影系统跟羅賓森投影一样都是為了呈現擬真世界比例所創造出來的投影系統,同樣都是偽圓柱投影,既沒有完全等積,也沒有完全等角,而是在兩者之間做折衷選擇製造出來的。 溫克爾投影的原型為圓柱投影與艾托夫投影,將兩者的座標進行平均化作製成溫克爾投影座標,其中每條經線的間距都相等,而這些經線又以本初經線(Prime meridian)為中心向兩側突出,本初經線是此投影唯一一條直線經線。緯線則是間距相等的曲線,南北緯線均向赤道突出,極點長度約為赤道0.4倍。1998年,國家地理學會將羅賓森投影替換成溫克爾III投影,之後許多教育機構的教科書也選擇溫克爾III投影作為世界地圖 Category:地圖投影法.

新!!: 纬线和溫克爾投影 · 查看更多 »

晨昏圈

晨昏圈,又称晨昏線,或是曙暮光區是一條虛擬的線,它在行星的表面畫出了白天和黑夜的交界線(也稱為灰線)。晨昏圈由晨线和昏线组成,晨线和昏线各是一个半圆弧,晨线的东边是昼半球,昏线的西边是夜半球。在地球,晨昏線是地球上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是一條直徑與地球接近的圓圈,除了極區以外,晨昏線每天會經過地球上同一個地點兩次, 一次是日出,另一次是日落。.

新!!: 纬线和晨昏圈 · 查看更多 »

50度線

50度線,是南緯和北緯都有的一條緯線。在此介紹的是歷史上庫頁島(日本稱樺太)在被劃分南北、由日俄兩國分別統治時以此所畫的國界。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庫頁島全境被蘇聯所佔領;1951年日本簽署舊金山和約放棄對南库页岛之主權,該線正式取消。.

新!!: 纬线和50度線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緯線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