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边界条约
1960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在北京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政府边界条约》。 两国“一致认为,两国间久悬未决的边界问题,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问题”,两国政府“根据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友好协商、互谅互让,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顺利地全面地解决了两国边界问题”。“双方决定在1960年1月28日周恩来总理和奈温总理签订的关于两国边界问题协定的基础上,缔结本条约。”条约共12条,主要内容:.
查看 緬甸聯邦 (1948年-1962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边界条约
克伦民族保卫组织
克伦民族保卫组织(ကရင်အမျိုးသား ကာကွယ်ရေး အဖွဲ့အစည်း,Karen National Defence Organisation,缩写KNDO),又译克伦民族保卫组织或克伦民族抵抗组织等,是克伦民族联盟(KNU)的两支武装部队之一,另一支为克伦民族解放军。该组织在1947年至1949年作为克伦民族联盟的武装翼与缅甸政府军作战;克伦民族保卫组织的正式武装翼地位被被后来克伦民族解放军所取代。 克伦民族保卫组织紧随政府发起的和平进程,首先是2011年少数民族武装抵抗组织(EARO)的全国停火要求。2015年10月11日,克伦民族保卫组织发表了关于最近停火协议的声明。.
查看 緬甸聯邦 (1948年-1962年)和克伦民族保卫组织
獨立的緬甸聯邦
#重定向 緬甸聯邦 (1948年-1962年).
租界
租界,是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等国的通商口岸开辟、经营的居留、贸易区域。其特点是外人侵夺了当地的行政管理权及其他一些国家主权,并主要由外国领事或由侨民组织的工部局之类的市政机构来行使这些权力,从而使这些地区成为不受本国政府行政管理的“国中之国”。.
緬甸聯邦 (1948–1962)
#重定向 緬甸聯邦 (1948年-1962年).
查看 緬甸聯邦 (1948年-1962年)和緬甸聯邦 (1948–1962)
缅甸内战
缅甸内战是指在1948年从英国独立后,缅甸国内发生的一系列持续武装反抗活动。缅甸内战被视作当今世界持续时间最长的内战。.
泰緬孤軍
泰緬孤軍,泛指自1949年到1954年間(第二次國共內戰後)自中國雲南退入緬甸北境的原中華民國國軍。現居於泰國北部邊境,與緬甸、寮國交界地帶,今簡稱「孤軍」。 孤軍早期主力來自李彌率領的第八軍第二三七師及余程萬率領的第二十六軍第九十三師。原本為國軍抗日正規軍、滇桂黔省府軍、滇桂黔省防衛軍、滇桂黔省關隘邊防軍、滇桂黔省警察、滇桂黔省消防部隊等。因為時任雲南省主席的盧漢领导投共,各省、縣、市、鄉、鎮等逃難軍官家屬被迫自雲南、廣西、貴州南部轉進,由李彌在曼谷指揮孤軍作戰,籌措軍備。 1953年,李彌在國際壓力下奉令回臺,並擬定天、地兩案,明為撤軍,卻仍在當地發展武力,與中共抗爭,與緬軍作戰。3月8日,李彌在外交部長葉公超邀宴時中風,急送臺北中心診所診治,後轉送陽明山招待所療養。依據李彌計劃,臺北改派柳元麟將軍接任總指揮,繼續留在當地發展游擊武力;但隨即因緬甸政府向聯合國施壓而二度撤軍,剩餘孤軍殘部由李文煥、段希文二位軍長改編成第三軍、第五軍。兩位將軍曾應泰國需要訓練泰軍出--協助掃蕩苗共、泰共,維護泰北安寧。更積功獲泰王普密蓬頒授徽章、--賜泰國居留權,鞏固孤軍在泰北清萊的美斯樂等地駐足的必要性。 由於早期一部份的將領如李彌後來率領部隊撤往台灣,麾下軍眷接受中華民國政府安排安居於桃園縣中壢市(今桃園市中壢區)龍岡的忠貞新村;後期歸台的泰緬僑民則多定居於台北的雙和地區一帶。有些軍民被分配置在南投縣清境農場附近農業養殖。另有少數滯於緬北金三角山區從事各式各樣產業。 據孤軍遺老指出,當地軍人及其眷屬總人數仍有七、八萬之譜,並且收容了仍陸陸續續逃離中國大陸之民眾;至於中泰緬--邊界的華裔人口有多少,有人稱約20萬,實難以估算。目前泰緬僑民相關事宜以中華民國內政部移民署、中華救助總會、中華民國駐泰國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和民間自力成立的「泰緬地區華裔難民權益促進會」為交流最密切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