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中信股份
中國中信股份有限公司(,)(前稱中信泰富有限公司)是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綜合企業公司。中信泰富主要業務是銷售及分銷,汽車及有關服務、貿易、發電及基礎設施、物業、工業製造、以及信息業。公司在香港註冊,現任董事局主席兼董事總經理為常振明,上任董事局主席為榮智健,董事總經理為范鴻齡。 中信泰富原名為泰富發展(集團)有限公司(Tylfull Company Limited),1985年1月8日成立,1990年中國國際信托投資(香港集團)有限公司購入49%股權,並於1991年8月22日易名為中信泰富有限公司,其最終控股公司為中国中信集团公司。 中信泰富於1991年收購大昌行集團約34.86%權益,更於1992年進一步收購其餘權益,使大昌行成為中信泰富全資附屬公司。大昌行集團於2007年10月17日在香港交易所上市,中信泰富佔公司已發行股本約50.1%。 公司2004年資產淨值為港幣37,892,000,000,純利為港幣3,581,000,000。 在2007年中信泰富年報(第56頁)顯示,榮智健的女兒榮明方才是該集團財務董事,不是2008年10月突然離職的張立憲。 2009年4月24日中信泰富以人民幣19.8億元(約港幣22.45億元)將全部持有的北方聯合電力20%權益轉讓給廣東省粵電集團。北方電力地處煤炭和風力資源極為豐富的內蒙古,是當地規模最大的發電企業,資產總額為643億元,中國華能集團公司持有該公司51%股權。 2014年4月16日,中信泰富以現金499億元人民幣(港幣630億元)(通過發行配售股份募集)及發行165.79億股,每股價值13.48港元,涉及的金額為1,770億元人民幣(港幣2,235億元)新股的方式合共斥資2269億元人民幣(約2,865億港元)收購母公司中信集團99%資產。中信泰富建議於收購完成後將中信泰富的英文名稱「CITIC Pacific Limited」改為「CITIC Limited」,中信泰富的中文名稱「中信泰富有限公司」改為「中國中信股份有限公司」。 2014年5月13日,中信股份與十五家戰略投資者包括日資東京海上控股及瑞穗金融集團,以及友邦保險、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淡馬錫控股、中國華安投資、Qatar Holding 、中國人壽保險、中國信託人壽、東高投資、和榮投資、鵬濤投資、ICBC International Finance、富邦人壽、京投(香港)。簽訂股份認購協議,合計認購金額為395億港元,相當於以每股13.48港元的價格認購約29.32億股的擬發行股份。上述認購使收購完成後中信泰富的公眾持股量比例超過15%,滿足香港聯交所批准的最低公眾持股量。2,932,798,000 2014年6月17日,中信股份再與十家戰略投資者以每股13.48港元出售396,762,000股股票,價格與5月13日所出售的價格相同。 2014年7月14日,中信股份再與中國煙草及正大光明以每股13.48港元出售623,156,000股股票,價格與5月13日所出售的價格相同。當中正大光明佔249,033,000股,自2014年5月13日至7月14日合共出售3,952,428,000,當中包括出售予正大光明的249,033,000股。 2015年1月20日正大集團和伊藤忠商事將通過分別佔50%股份的合資公司正大光明投資有限公司斥資最多803億港元(或104億美元)入股中信股份,當中以每股13.8元,斥資(約為343.63億港元或45.4億美元)向中信集團購買持有的中信股份10%股權,共24.9億股。緊接同以換股價13.8元,向正大光明發行33.27億股可轉換優先股,佔擴大後股本11.79%,作價459.2億元現金,但該批優先股連同先前所購入的股份,不可多於以擴大後股份20%股權。 2015年7月18日,中信股份以以每股13.95港元向雅戈爾配售8.59億新股,相當於擴大後股本3.34%;,涉資119.86億元 中信泰富2014年8月25日宣布已經完成對母企中信股份的收購,8月27日起正式更名為“中國中信股份有限公司”(CITIC Limited),9月1日起新中信港交所開始交易。至此,中國最大的綜合性集團中信完成在港整體上市, 2016年3月11日,中信集團以310億元(人民幣.下同)(約370.8億港元),向中國海外發展出售旗下121個分布於中國內地25個主要經濟地區城市的物業項目,代價支付包括中國海外發展將以每股27.13港元發行約10.96億股,占公司現有已發行股本的11.11%,並占擴大股本後的10%和轉讓價值約61.49億元人民幣的物業資產作為對價,交易完成後,中信將成為中國海外發展第二大股東。 2017年1月10日,麦当劳中国公司向中信股份、中信资本控股、凯雷集团和麦当劳联合组建的新公司,以最高20.8亿美元(约161.4亿港元)的总对价,出售麦当劳在中国内地和香港的业务。交易完成后,麦当劳在中国内地和香港的1750多家直营餐厅将转为特许经营,期限为20年。 2018年6月11日中信股份旗下中信金屬以約7.23億加元收購加拿大Ivanhoe Mines19.9%股份.
查看 累計期權和中信股份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簡稱中國信託、中信銀行、中信商銀、CTBC,是中華民國的商業銀行之一,於1966年由辜振甫所創立,目前為中國信託金融控股公司的全資擁有子公司。在臺灣共有150家分行,於美國、加拿大、日本、印尼、菲律賓、印度、泰國、越南、馬來西亞、香港、新加坡、中國大陸、緬甸及澳洲設有海外分支機構(辦事處、分行、子行及子行之分行),合計達107處。 2017年9月為止,(以有效卡計算)為臺灣第二大信用卡發卡銀行,流通卡數為625.29萬張,有效卡數為402.48萬張。.
张学友
張學友(Jacky Cheung Hok-yau,),香港殿堂級歌手、演員和音樂人,享譽國際,同時也是大中華區以至亞洲巨星,在華語地區享有「歌神」美譽。 1990年代中為張學友事業巔峰時期,當年(1995年)他的年唱片銷量曾名列世界第二位,僅排在美國傳奇歌手米高·積遜之後,高於第三位的麥當娜,因他的唱片高銷量而進入了環球唱片美國總公司在2000年選出的1990年代巨星名人堂。當時他亦曾被美國《時代雜誌》列入亞洲最有影響力的50位人物之一。截至2003年,他的唱片全球累計總銷量已突破25,000,000张,並在香港坐擁超過70首冠軍歌曲,於樂壇影響力甚大。張學友擅長演繹多種音樂風格,近年嘗試R&B樂風和爵士樂,甚至以歌劇唱法來詮釋樂曲,同樣受到樂迷認同。 電影演出方面,張學友目前為止共拍攝超過60部電影,其飾演的人物不少給觀眾以及電影專業人士留下深刻印象,他在喜劇、劇情片以及文藝片方面頗有造詣,多次獲香港電影金像獎以及臺灣電影金馬獎的最佳男主角和最佳男配角提名。其中於1989年,憑藉電影《旺角卡門》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男配角獎,隨後在1990年,憑藉電影《笑傲江湖》獲得臺灣電影金馬獎的最佳男配角獎。2002年,參演電影《男人四十》一舉摘得印度國際電影節的影帝稱號。 除演藝事業外,張學友熱心公益慈善,於1998年當選香港十大傑出青年;1999年榮登世界十大傑出青年。.
查看 累計期權和张学友
香港鬥獸棋
香港鬥獸棋,是2012年出現在香港市場的鬥獸棋變體,以名稱的谐音喻意、吃法的弱肉強食來比喻香港時弊。.
查看 累計期權和香港鬥獸棋
資產掛鉤票據
資產掛鈎票據(英文:Equity-Linked Note,簡稱ELN)是一種包含股票成份,並以賺取高利息為招徠的短線衍生性金融商品,所以俗稱高息票據。它是一種場外期權,組成部分包括一張無風險的票據或債券和一個與股票掛鈎的股票期權。投資者可選定某一隻藍籌股之ELN,由銀行訂出行使價、結算日、到期日及息率等條款。到期日一般介乎1至6個月,而息率一般為年息10至30厘不等,要視乎掛鈎股票的波動及風險等因素而定。當票據到期時,如被掛鈎股票的股價高於或等於行使價,票據持有人須收回票據面值,賺取利息;如股價低於行使價,票據持有人須以行使價買入股份。.
查看 累計期權和資產掛鉤票據
榮智健
榮智健(),榮熙泰家族成員,人稱「榮太子」、「榮大董」,江蘇省無錫人,出生於上海,中國及香港企業家,前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榮毅仁之子,香港上市公司中信泰富前董事局主席。家族旗艦隆源企業持有海南省「隆源·神州半島」的豪宅地皮,總建築面積達到70.4萬平方米。2014年中信泰富動用在財金界人脈關係極廣的前主席榮智健穿針引線,引入10名投資者,其中包括騰訊旗下基金、周大福、兩家郭鶴年家族的公司、兩家內地上市公司泛海國際和雅戈爾、美國大型對沖基金Och-Ziff Capital等,認購金額2.32億至7.75億元不等。.
查看 累計期權和榮智健
期权
期权又稱為選擇權(Option),有時也看作是期貨和選擇權的合稱。選擇權是一种通常可交易的衍生金融工具,根据某项资产(如股权、股票指数或期货)在未来某一时间段的价格,确定期权交易中买家的权利和卖家的义务。 简单的说,期权指的是一种在一定期限内的交易选择权,也就是赋予了持有人一种按照约定价格买或卖的权利,但是持有人可以自己决定要不要行使这个权利。在期权的交易时,购买期权的一方称作买方,而出售期权的一方则叫做卖方;买方即是权利的受让人,而卖方则是必须履行买方行使权利的义务人。 期權具「零和遊戲」特性,而個股期權及指數期權皆可組合,進行套利交易或避險交易。 期權主要可分为 (或认购期权)和(或认沽期权)。看涨期权的擁有者有權利、但沒有義務,在約定的期間,以約定的價格,買下標的商品。看空期权的擁有者有權利、但沒有義務,在約定的期間,以約定的價格,賣出標的商品。.
查看 累計期權和期权
亦称为 Accumulator,I kill you later,累計認購期權,目標可贖回遠期契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