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納粹德國空軍

指数 納粹德國空軍

納粹德國空軍(德語:Luftwaffe,意為德語的空中力量)是指1933年至1945年的德國空軍,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於1939年9月在歐洲爆發時當時世上最強大、最先進和最具戰鬥經驗的一支空軍。納粹德國空軍於1935年德國元首阿道夫·希特勒撕毀了《凡爾賽條約》後正式成立,用途主要是為支援閃擊戰橫掃歐洲。其中,德國的飛機大部分皆為先進的設計,在技術上勝過1930年代的其他大部分國家。如Ju 87「斯圖卡」轟炸機和Bf 109戰鬥機即是當時德國空軍的代表性軍機。空軍是德軍在閃擊戰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提供了陸軍戰術性的密接支援,令德軍在戰爭頭九個月內以非常短的時間內取得決定性的勝利,其勝利進展直到1940年於不列顛空戰才被英國皇家空軍所停止,原因是當時的德國空軍缺乏戰略打擊能力。儘管這場空戰的失敗挫傷了德國空軍的氣勢,當希特勒於1941年6月為擴大「生存空间」而入侵蘇聯時,德國空軍在初期仍取得不小的戰果,其勝利一直到1942年至1943年的蘇聯冬天所中止。 由於德國並未在1941年或1942年取得對蘇聯的決定性勝利,德國空軍被迫陷入一場消耗戰中,作戰範圍也持續擴大到北非和大西洋。美國的參戰更使得英國皇家空軍迅速恢復實力,能對德國本土持續地空襲,德國將其反擊行動稱作「帝國保衛戰」,在這期間,德國空軍的力量持續被削弱,到了1944年中期基本上已消失,使得在西線反擊盟軍的德國陸軍缺乏空中支援。德國空軍以革命性的新式戰機持續戰鬥至戰爭最後幾天,如Me 262、Me 163和He 162,但仍無法扭轉戰敗的結果。.

170 关系: Ar 234轟炸機埃尔温·隆美尔埃米爾·莫里斯埃米爾·貝爾坦號輕巡洋艦假戰卢森堡-芬德尔国际机场君特·科爾登塔林轟炸容克斯 G.38安特衛普國際機場安東尼·麥考利夫密西西比號戰艦 (BB-23)帝國元帥主动防护系统布蘭登堡部隊布洛姆-福斯九二式戰鬥機亞丁轉輪式機炮亞琛戰役亨克爾亨克爾Lerche戰鬥機亨克爾Wespe戰鬥機庫班空戰京特·拉爾库尔特·谭克伊尔-14弗萊·奧托德國空軍野戰師德國無條件投降書德國聯邦國防軍空軍德國號裝甲艦德国对于西班牙内战的干涉德国空军德發轉輪式機炮俾斯麥號戰艦的最後一戰圣殿教堂地瓦丁D.520戰鬥機北京行動北非谍影國籍標誌國民擲彈兵前進空中管制員噴煙者Bü 131Bf 109戰鬥機Bf 110戰鬥機BK 5航空機炮BV 222運輸機CR.32戰鬥機...獻給某飛行員的戀歌球狀閃電防空坦克福克-沃尔夫秃鹰军团突出部之役窩瓦河蒸氣船運第26戰鬥機聯隊 (納粹德國)第52战斗机联队第二次世界大戰對德國的戰略轟炸米盧廷·米蘭科維奇納粹人體實驗約翰內斯·施坦因霍夫約阿希姆·施普克纳粹德国军衔列表维尔纳·默尔德斯罗伯特相机美國駐法蘭克福總領事館美琳塔·申克·格拉芬·馮·史陶芬堡羅伯特·馮·格萊姆烏拉轟炸機特技飞行盧提西行動白金汉宫白色鄉間別墅DB 603發動機DB 605發動機Do 24水上偵察機Do 335戰鬥機E.381戰鬥機鐵娘子樂團西哥奈拉基地詹姆斯·查德威克麥凱-貝內特號軍種對立黃鼠狼III驅逐戰車轉捩點:自由隕落迪耶普戰役茲林Z-XII航空部 (納粹德國)航空舰队興登堡號飛船阿克斯橋阿爾貝特·凱塞林阿道夫·加兰德阿道夫·希特勒阿拉斯戰役 (1940年)赫尔曼·戈林肖特兄弟醫生審判重庆大轰炸艾爾哈德·米爾希電光夜間戰鬥機考克尼考文垂大轟炸Fi 156Fi 167魚雷轟炸機Fw 189偵察機Fw 190戰鬥機Fw 200偵察機FW Triebflügel戰鬥機G.50戰鬥機He 100戰鬥機He 111轟炸機He 115水上轟炸機He 118俯衝轟炸機He 177轟炸機He 219戰鬥機Hs 123俯衝轟炸機Hs 129攻擊機Hs 132轟炸機Ju 188轟炸機Ju 288轟炸機Ju 290轟炸機Ju 52運輸機Ju 87俯衝轟炸機Ju 87轟炸機的作戰序列Ju 88轟炸機Ju 89轟炸機Jumo 213發動機M.S.406Me 210戰鬥機Me 262戰鬥機Me 264轟炸機Me 410戰鬥機Me P.1101戰鬥機MG 131重機槍MG 17機槍Mk.VII領主式輕型坦克R4M火箭炮Scho-Ka-KolaTa 152戰鬥機Ta 183戰鬥機TKSTKS小戰車Werfer-Granate21火箭發射器柏林荣军公墓東海反潛巡邏機梅塞施密特Bf 108梅花特攻機汉斯-乌尔里希·鲁德尔波蘭戰役泰山轟炸機漢斯-于爾根·施通普夫漢斯·耶匈尼克澳大利亚皇家空军戰鬥機總監戰機世界战斗轰炸機海因茨·诺克海因茨·沃爾夫岡·施瑙費爾海爾半島戰役斯特林轟炸機文德尔施泰因愛達荷號戰艦 (BB-24)敦刻尔克敦刻尔克战役慕尼黑-里姆机场21公分42年式噴煙者7.5厘米LG 40無後座力炮7月10日 扩展索引 (120 更多) »

Ar 234轟炸機

Ar 234「閃電式」轟炸機(Arado Ar 234 Blitz)是世界上首種實用化的噴射動力轟炸機,由德國阿拉多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尾聲時所製造。在實際運用上,Ar 234大部分是擔任偵察機的角色,僅少數擔任轟炸機角色,它的速度性能,使它幾乎不可能被敵機攔截。「閃電」(Blitz)是Ar 234普遍被人熟知的別名,起緣來自於Ar 234B-2轟炸機型的非正式名稱「閃電轟炸機」(Blitz-Bomber,指非常快速的轟炸機)。另一個別名「狗魚」(Hecht),則來自於其中一個裝備此機的單位「狗魚」特殊轟炸機單位(Sonderkommando Hecht)。 直到戰爭結束時,僅有約210架Ar 234完成。.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Ar 234轟炸機 · 查看更多 »

埃尔温·隆美尔

埃爾溫·約翰尼斯·尤根·隆美爾(Erwin Johannes Eugen Rommel,)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一位著名的德國陸軍元帥,通稱「沙漠之狐」(Wüstenfuchs),也是德國極少數非貴族出身、未進過參謀學校而晉升至元帥的軍人。英國戰時首相溫斯頓·邱吉爾對隆美爾評價:「我們面對的是一位大膽而熟練的對手,一位偉大的將軍」。 隆美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為一名戰功卓越的低階軍官,曾因在義大利戰區的英勇表現獲得藍色馬克斯勳章。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入侵法國的行動中,隆美爾擔任了第7裝甲師師長,以迅速的機動攻勢俘虜大批敵軍與物資,使該師獲得「幽靈師」的稱呼。法國戰役後,隆美爾前往北非戰場,以少數的德國師與義大利軍隊向英軍發動攻擊,收回義大利在先前失去的殖民地,之後在戰斧作戰又擊退了具有裝備、人員和制空權優勢的英軍反攻,並在加查拉戰役中以寡擊眾,造成敵軍物資與人員損失過半。隆美爾因為此役的成功而被晉升為元帥,也因為其先前多次的活躍表現而產生了「隆美爾神話」。 但到了1942年7月阿拉曼戰役後,隆美爾部隊的補給狀況每况愈下,再度面對擁有物資增援的英美兩軍已難以對抗,隆美爾因此最終撤離北非,回到德國佔領的西線負責抵擋盟軍入侵歐陸的防務。戰爭後期,隆美爾被捲入了推翻希特勒的行動中。由於他廣泛的知名度,希特勒讓其選擇可享有「榮譽的私下自殺」,並可保護家人;也可以選擇受軍法審判、全家送至集中營。隆美爾選擇前者,服毒身亡。德國官方偽稱隆美爾因作戰負傷而死,或者是死於心臟病,並為其舉辦國葬。 隆美爾的軍事能力受到多位軍事學家的推崇及批評,包括其親臨前線所發展出的靈活機動戰術、對軍中同僚過於嚴苛和難以相處、行事莽撞、未重視後勤與戰略觀狹隘等都有許多爭議,甚至有人認為因为英軍不愿承認敵軍士兵的素质,所以才將隆美爾吹捧為軍事天才。除了軍事能力外,隆美爾也以人道精神對待敵軍士兵、並拒絕了殺害猶太裔和英國突擊隊戰俘的命令。.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埃尔温·隆美尔 · 查看更多 »

埃米爾·莫里斯

埃米爾·莫里斯(Emil Maurice,)是一位國家社會主義德國工人黨(納粹黨)的早期黨員與準軍事組織「親衛隊」的創始成員,同時也是納粹德國元首阿道夫·希特勒的個人司機之一。值得注意的是,莫里斯是親衛隊中少數的成員(同時擁有猶太人血統與德意志人血統者)。.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埃米爾·莫里斯 · 查看更多 »

埃米爾·貝爾坦號輕巡洋艦

埃米爾·貝爾坦號輕巡洋艦(法語:Émile Bertin)是一艘以法國著名軍艦設計師路易-埃米爾·貝爾坦命名的法國海軍輕巡洋艦。該艦的設計目的主要是在海軍中擔任佈雷艦與嚮導驅逐艦的角色;其設計佈局稍後成為後來的法國輕巡洋艦與重巡洋艦的設計基礎,而其後繼艦種受本艦影響尤其深遠。此外,本艦亦是首艘採用三聯裝主炮炮塔的法國巡洋艦。.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埃米爾·貝爾坦號輕巡洋艦 · 查看更多 »

假戰

假戰(Phoney War),怪戰(Drôle de guerre),又稱為静坐战(Sitzkrieg),是指1939年9月開始到1940年4月之間,英法雖然因為納粹德國對波蘭的入侵而宣戰,可是兩方實際上只有極輕微的軍事衝突。 這段期間雙方有小規模的空中與海上的衝突,英國開始將遠征軍調動至法國,法國則開始進行一些動員的工作。1940年初法國有14個師防守有名的馬奇諾防線,同時有80個師在後方予以支援,英國陸續增援到9個師的部隊到了1940年5月英法共集結超過3,100輛戰車與2,000多架戰鬥機。 當時德軍正與波蘭交戰只有少量軍隊駐守與法國交接的齊格菲防線,在另一端的馬奇諾防線,英法聯軍與德軍相對,但只爆發零星交戰。英國皇家空軍向德國投擲宣傳單,加拿大軍隊也踏上不列顛,然而西歐在7個月間並無任何戰爭,直至兩個陣營終於在北歐戰役中爆發衝突,結束這一段沒有戰爭的宣戰期。在重整軍備期間,驚惶的英法除依靠本身的生產外,都向美國購買大量武器。美國作為非參戰國,向英法租借及提供折扣出售武器。然而在1930年代,英美的私人公司曾隱瞞政府,向德軍提供武器,德軍戰機的引擎在英國製造,而原材料則購自美國。德國為了阻止這跨越大西洋的交易,觸發了大西洋戰爭。.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假戰 · 查看更多 »

卐(右旋)或卍(左旋)右旋的卐也称顺时针,左旋的卍也称逆时针(svástika;中文读作“万”在无法、不方便输入或显示卐/卍字符时,也常写作“万”;注音:ㄨㄢˋ;拼音:wàn;粵拼:maan6;该字称“万字”日语对卍/卐的称呼まんじ(manji)即来源于中文的“万字”)是一个古代宗教信仰的标志。它在印度教、佛教、耆那教等宗教中被认为是一个神圣和吉祥好运的标志。它宗教的用途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它史前的出现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000至13000年。 西方语言中卐字称为“swastika”,这源于梵语拉丁字母转写的“svástika”。印度的卐字形状中,四笔的每笔中还包括一点(如右图所示)。在西藏原始宗教苯教中,卐字()是“永恒不变”的象征,由于藏传佛教中使用的转经筒都是从左向右转,所以都写作“卐”(右旋)。 纳粹德国和纳粹党的标志与卐字相似,但两者有少許差异:纳粹标志的方向通常是右旋1920年前纳粹标志两者都用,而1920年后几乎都用右旋标志,除了两面的海军军旗是一面左旋一面右旋和黑色的,除元首旗和少数特例之外,通常正式的纳粹标志呈45度倾斜;而传统信仰中代表吉祥美好的卍字符多是明亮的色彩,右旋和左旋均有使用,通常无倾斜。 远在佛教产生并传入中国之前,卍字符已出现在距今5000多年前的中国古老的马家窑文化的彩陶上。卍字符也出现在中国汉代通行的五铢钱币上。在佛教传入中国后,鸠摩罗什、唐代高僧玄奘将「卍」翻译为“德”。北魏菩提流支在《十地经论》中译为“萬”字,中国唐代武则天将卍定音为“万”,义为“吉祥万德之所集”。佛教中亦写作左旋的“卍”,但唐釋慧琳《一切经音义》等认为应以右旋的「卐」為準。中國傳統紋樣中就有使用這個符號的萬字不到頭。 康熙字典收录了左旋的卍为汉字,其部首是“十”,笔划数为6。卐和卍两个字符作为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收录于Unicode之中。.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卍 · 查看更多 »

卢森堡-芬德尔国际机场

卢森堡-芬德尔国际机场(Luxembourg-Findel Airport,Fluchhafe Lëtzebuerg-Findel,Aéroport de Luxembourg-Findel,Flughafen Luxemburg-Findel;)是卢森堡大公国唯一的国际机场。.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卢森堡-芬德尔国际机场 · 查看更多 »

君特·科爾登

君特·科爾登(Günther Korten,)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名德國空軍一級上將,曾經擔任空軍參謀長,於1944年7月20日在德國反納粹集團發動的希特勒暗殺行動中被炸成重伤,於事發兩日後去世。.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君特·科爾登 · 查看更多 »

塔林轟炸

塔林轟炸,或稱三月轟炸(märtsipommitamine),是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空軍和蘇聯數次轟炸愛沙尼亞首都塔林,其中在1941年巴巴羅薩行動所引發的夏季戰爭,以及1942年至1943年由蘇聯空軍發起的許多轟炸任務。而最大規模的一次為1944年3月納爾瓦戰役期間,蘇聯空軍針對塔林所進行的「三月大轟炸」。這次轟炸引起城市燃起大火並且造成757人死亡(包括586名平民和121名戰俘)以及659人受傷受傷,而在春季即將到來之際造成25,000人沒有建築可以居住。.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塔林轟炸 · 查看更多 »

容克斯 G.38

容克斯G.38(Junkers G 38)是由德國飛機製造商容克斯在1929年開發的飛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作為商業空運業務使用。 在1928年,容克斯將本機型設計圖售予日本三菱重工,同時也出售給日方如何將G.38改造為轟炸機的技術支援,三菱重工在取得產製後在容克斯工程師的指導下成功打造出。.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容克斯 G.38 · 查看更多 »

安特衛普國際機場

安特衛普國際機場(Luchthaven Antwerpen,)是比利时安特卫普的机场,位于安特卫普东南3千米处。.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安特衛普國際機場 · 查看更多 »

安東尼·麥考利夫

安东尼·克莱门特·麦考利夫(,1898年7月2日-1975年8月11日),二战军人,美国陆军上将。1944年突出部战役期间,时任第101空降师代理师长的麦考利夫率领该师坚守比利时小镇巴斯托涅,在身陷重围、敌众我寡的绝境下坚持战斗,为其赢得了荣誉。突出部战役胜利后,他继续指挥参与了萊茵兰、中欧等对德攻势。最终于1956年以司令身份退役。他最著名的事迹发生在巴斯托涅戰役,当德軍以最后通牒逼迫他投降时,他的回复只有斩钉截铁的一个词:“Nuts!(美国俚语“扯淡”)”。.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安東尼·麥考利夫 · 查看更多 »

密西西比號戰艦 (BB-23)

密西西比號戰艦(USS Mississippi BB-23)是一艘隸屬於美國海軍的戰艦,為密西西比級戰艦的首艦。她是美軍第二艘以密西西比州為名的軍艦,亦是美國最後一批設計的前無畏艦。 密西西比號在1904年於費城的克雷普父子造船廠(William Cramp & Sons Ship & Engine Building Co.)開始建造,並在1905年下水,最終在1908年服役,在大白艦隊(Great White Fleet)環球航行即將完結之際才加入編隊之列。1913年密西西比號到彭薩科拉新成立的海軍航空站服役,用作美國海軍航空兵的飛行開發平台。1914年美國藉坦皮科事件入侵韋拉克魯斯,密西西比號亦有攜帶飛行員及水上飛機參與。這也是美國海航首次參與實戰。 韋拉克魯斯戰役結束後,美國政府在1914年4月將密西西比號及姊妹艦愛達荷號出售給希臘海軍。由於歐洲不久因薩拉熱窩暗殺事件而陷入戰爭邊緣,密西西比號的轉移程序加快,並趕及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完成移交,並更名為基爾基斯(Kilkis),以紀念第二次巴爾幹戰爭中希臘致勝的一場戰役。同年7月密西西比號於美國海軍正式退役及除籍,其時離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只有一星期之遙。 接著基爾基斯號擔任希臘海軍旗艦。不久親德的希臘國王康斯坦丁一世與親協約國的希臘總理韋尼澤洛斯,就保持中立抑或加入協約而陷入嚴重分歧,在國內引發龐大政治危機;法國軍隊更一度登陸希臘,並驅逐大部分基爾基斯號的船員,同時填塞其炮口,使基爾基斯號失去作戰能力。希臘最終在1916年加入協約陣營。 戰後基爾基斯號曾參與希土戰爭,並在1929年後轉為訓練艦。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希臘戰役期間,基爾基斯號被納粹德國空軍在港內擊沉。1950年代基爾基斯號被打撈後出售拆解。.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密西西比號戰艦 (BB-23) · 查看更多 »

帝國元帥

帝国元帅(Reichsmarschall),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国防军的最高军衔。赫尔曼·戈林是该军衔的唯一获得者。.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帝國元帥 · 查看更多 »

主动防护系统

主动防护系统是指一种专门干扰视线内反装甲/反舰武器系统,使其不能寻获目标或击毁目标的技术装备。可分为软杀伤方式或硬杀伤方式。.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主动防护系统 · 查看更多 »

布蘭登堡部隊

布蘭登堡(Brandenburger)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的一支特種部隊。該單位由德國情報機構「阿勃維爾」於1939年間建立,起初僅負責軍事情報偵蒐、滲透與敵後破壞等任務;其成員主要由受納粹主義思想感召的海外德意志裔志願人員組成,因此成員多半精通外語,通常也對任務地點或作戰區域的地形環境有一定程度的熟悉。 布蘭登堡部隊通常由不同的陸軍單位指揮,並廣泛於東歐、非洲南部、阿富汗、中東與高加索等地區執行任務。戰爭後期,該部隊的部分單位亦奉命至南斯拉夫等地清剿在地的游擊隊。布蘭登堡部隊於戰爭結束前數個月被改編並整併為裝甲擲彈兵師。戰爭結束時,部分部隊成員於什勒斯維希-霍爾斯坦向英軍投降,但仍有大量隊員憑藉優秀的反偵蒐技巧躲過了盟軍的追捕,最終去向不明。.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布蘭登堡部隊 · 查看更多 »

布洛姆-福斯

布洛姆-福斯(Blohm + Voss,又曾名為Blohm & Voss)是一間德國造船及工程公司,現隶属于蒂森克虜伯海洋系統。蒂森克虜伯於2011年12月宣布把布洛姆-福斯建造民用船隻的部門售予英國獨立投資基金管理公司(STAR Capital Partners),並正等待監管機構批准。該公司在二戰前及二戰期間透過漢堡飛機製造公司生產飛機。.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布洛姆-福斯 · 查看更多 »

九二式戰鬥機

九二式戰鬥機是由川崎重工的德國工程師理查・伏格和土井武夫共同研發出來的水冷發動機雙翼戰鬥機,由於有著德國血統而令其外表和納粹德國空軍初期的He51戰鬥機很相似,就連其水冷發動機都是德國BMW的仿製品(630匹馬力).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九二式戰鬥機 · 查看更多 »

亞丁轉輪式機炮

皇家輕兵器工廠「亞丁」()是一門由英国(RARDE)研製、(RSAF)生產(目前轉交給生產)的航空機炮,被眾多軍用飛機,特別是英國皇家空軍和的戰鬥機所裝上使用,發射機炮炮彈。 二戰後研發的亞丁主要是滿足英國空軍部增加戰鬥機武器的殺傷力的技術規範,該機炮採用電子底火擊發系統而且一旦裝填完成就完全自動化操作。.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亞丁轉輪式機炮 · 查看更多 »

亞琛戰役

亞琛戰役是指從1944年10月2日至21日發生在德國亞琛的一場戰役。時間來到1944年9月,德意志國防軍在法國被同盟国擊潰後,已漸次地撤退至德國。在法國的戰事中,德軍指揮官們估計他們的總兵力只約相當於25個足額師;而當時德軍一共有74個師的番號在法國作戰。儘管遭受到這些損失,德軍依然能撤退到齊格菲防線並重新組建自己部分的部隊,當時在整個西線方面,他們能夠作戰的兵力大約是230,000人。雖然不一定是訓練有素,也沒有良好裝備,這些德國守軍仍大規模地修築齊格菲防線的防禦工事。在9月份時候,在亞琛周圍守備該市的指揮官表示願意向進攻的美軍投降。但是他的投降信件被武裝親衛隊突擊搜查從亞琛撤離的平民時發現。阿道夫·希特勒下令立即將該指揮官逮捕並以格哈德·維克的第246國民擲彈兵師換防亞琛。這樣一來美国陆军第1軍團將必須以武力攻佔該市。 美軍指揮官們以第1和第30步兵師為攻擊主力,在其它部隊的協助下包圍該市,在完全包圍時開始攻佔該市。負責防禦這個城市的是德國第81軍,其中包括4個步兵師和2支戰力不足的德軍坦克戰隊。在戰鬥中,德國守軍獲得另1個裝甲師及1個裝甲擲彈兵師的增援,並獲得武裝親衛隊第1阿道夫·希特勒警衞裝甲師共24,000人的增援。雖然美軍在人數上佔優勢,但是守軍能夠把數以十計的碉堡和工事羅列在這個城市周圍。 第30步兵師的進攻開始於10月2日並立即陷入了德軍防線之中。進攻之前的空中轟炸和預備炮擊並沒有對德軍防線造成重大損失,結果該師的攻擊在德軍防線北部陷入泥沼。第1步兵師在10月8日發動進攻,雖然被德軍持續的反擊牽制,但該師仍希望在48小時內攻佔該城。與此同時,雖然第30步兵師未能在10月12日與第1步兵師會合與完成對亞琛的包圍,第30步兵師繼續緩慢前進。結果,第1步兵師留下第26步兵團,並準備在會師前直接攻佔該城。奪佔該市的戰鬥在10月13日至21日之間發生,對平民造成重大損失。儘管德軍激烈抵抗,德軍將領維克於10月21日在亞琛向美軍投降,結束戰鬥。由10月2日至21日止第1軍團在亞琛遭受大約5,000人的傷亡,而德軍損失了大約5,000名士兵,另有5,600人被俘。.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亞琛戰役 · 查看更多 »

亨克爾

亨克爾飛機製造廠(Heinkel Flugzeugwerke)是德國一家飛機製造商,由恩斯特·亨克爾創立。在戰間期,亨克爾公司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種噴氣式飛機—He 178、第一種液態燃料火箭動力飛機—He 176。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主要為納粹德國空軍生產轟炸機,包括主力的中型轟炸機He 111和其唯一大量生产的重型轟炸機He 177。戰後則生產汽機車,1965年亨克尔被(Vereinigte Flugtechnische Werke,由福克-沃尔夫和合并而成)。.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亨克爾 · 查看更多 »

亨克爾Lerche戰鬥機

亨克爾 Lerche(德文發音:,英文:lark)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由納粹德國空軍所預定開發的垂直起降式戰鬥機。.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亨克爾Lerche戰鬥機 · 查看更多 »

亨克爾Wespe戰鬥機

亨克爾 Wespe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由納粹德國空軍所開發的垂直起降式戰鬥機。雖然它的設計已經完成,但試作機在最後因戰爭末期德國內部的資源不足而沒有製造。Wespe跟亨克爾開發的另一款垂直起降機Lerche兩者互為姊妹案,兩者的設計概念大致相同,只是在細節的部分有許多不同,另外Lerche的體積也比Wespe要大。.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亨克爾Wespe戰鬥機 · 查看更多 »

庫班空戰

庫班空戰(Воздушные сражения на Кубани)是德國空軍與蘇聯空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東線高加索戰區爆發的一系列空中戰鬥,自1943年4月15日至6月17日結束,由蘇軍獲勝。庫班空戰是高加索地區軍事史上最大規模的空戰,也是東線戰場上規模僅次於「庫斯克戰役」、「波羅的海攻勢」、「柏林戰役」的空中戰役,蘇聯軍事歷史學者將本次戰鬥的重要性喻作美軍之於中途島海戰的地位。戰鬥主要發生於克拉斯諾達爾、新羅西斯克和塔曼半島三處,這些地區為德軍第17軍團與蘇軍4個軍團的激烈交戰處。 Category:1943年苏德战争战役 Category:意大利王国战役 Category:1943年4月 Category:1943年5月 Category:1943年6月 Category:空戰.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庫班空戰 · 查看更多 »

京特·拉爾

京特·拉尔(Günther Rall,),德國聯邦國防軍(西德軍)退役中將、空軍總監,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空軍第三號王牌飛行員。他執行了621次任務擊落275架敵機,其中272架在東線擊落,241架是蘇聯戰鬥機,期間被擊落8次負傷3次。.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京特·拉爾 · 查看更多 »

库尔特·谭克

库尔特·瓦尔德马·谭克(德语:Kurt Waldemar Tank,)是一位德国工程学硕士,著名航空工程师和试飞员,从1931年开始到1945年一直是福克-沃尔夫的首席设计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纳粹德国空军设计过大名鼎鼎的 福克-沃尔夫Fw 190战斗机和福克-沃尔夫Fw 200侦查轰炸机。二战后,谭克又前往阿根廷科尔多瓦的工作,在德国福克-沃尔夫Ta 183的基础上为阿根廷研发了“箭-II”喷气战斗机。后来又前往印度,为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设计了"风神"。1968年末回到德国,成为了公司的顾问(该公司是由著名的梅塞施密特、民航公司伯尔科以及合并而成)。 库尔特·谭克在1983年6月5日死于德国慕尼黑。.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库尔特·谭克 · 查看更多 »

伊尔-14

伊留申-14(Ил-14)是蘇聯伊留申設計局研製的四發動機客機。北约命名为 Crate。.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伊尔-14 · 查看更多 »

弗萊·奧托

弗萊·保羅·奧托(Frei Paul Otto,,),德國建築師兼建築設計人士。1972年奧運會開幕式場地慕尼黑奧林匹克體育場的設計者。2006年英國皇家建築師協會頒發的得主,同時也是2015年普立茲克獎得主。 奧托於2015年的普立茲克獎公佈前一天(2015年3月9日)逝世,終年89歲。.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弗萊·奧托 · 查看更多 »

德國空軍野戰師

納粹德國空軍野戰師(德語:Luftwaffen-Felddivision)是納粹德國空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一種武裝部隊編制。.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德國空軍野戰師 · 查看更多 »

德國無條件投降書

德國無條件投降書是指1945年5月8日,由德國國防軍最高統帥部、同盟國遠征部隊最高司令部和蘇聯紅軍最高統帥部在柏林簽署的武裝力量協議,並由法國和美國代表擔任簽署證人,從而結束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德國無條件投降書 · 查看更多 »

德國聯邦國防軍空軍

没有描述。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德國聯邦國防軍空軍 · 查看更多 »

德國號裝甲艦

德意志號裝甲艦(德語:Deutschland,之後改稱「呂佐號」Lützow)是納粹德國的一艘德意志級裝甲艦。該艦是德國第一艘的裝甲艦,後來納粹德國海軍於1940年2月將其重新分類為重巡洋艦,英國最初將含本艦的同級三艘船稱為「袖珍戰艦」,事實上它們在火力也勝過當時其他海軍所有的巡洋艦。.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德國號裝甲艦 · 查看更多 »

德国对于西班牙内战的干涉

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开始后德国就开始了它的干涉行动。阿道夫·希特勒派遣了强大的空军以及装甲部队来支持弗朗西斯科·佛朗哥和他的西班牙国民军。苏联派遣了少量的部队用来协助共和军政府,但英国和法国以及其它24个国家签署了禁运令以阻止任何军需品和士兵进入西班牙。尽管德国也是禁运令的签署国之一,但是它屡次违反条约。西班牙内战为装备着世界上最先进装备的德军提供了战斗经验。但与此同时,德国的干涉也增加了它卷入战争的风险,而德国还没有为这场战争做好准备。因此希特勒限制了他对西班牙的援助并转而怂恿墨索里尼派遣大量的意大利军队。佛朗哥的国民军最终赢得了胜利,他在成为德国非正式盟友的同时保持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中立立场。这场在西班牙的冲突持续了三年并为即将在1939年爆发的世界大战拉开了序幕。 有多个因素促使纳粹支持佛朗哥:其一,这能够将国际焦点从希特勒的中欧战略上移开;其次,一个亲德的法西斯主义西班牙会为法国带来威胁。此外,这场战争还为德军训练士兵并测试武器装备和战略提供了机会。.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德国对于西班牙内战的干涉 · 查看更多 »

德国空军

德國空軍是指德軍的空軍部隊,可以指:.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德国空军 · 查看更多 »

德發轉輪式機炮

德發」(DEFA,法语全寫:,中文:軍備研究與生產局)是一門由法国軍備研究與生產局(DEFA,今)研製以後獲多國廣泛使用的航空機炮,、達梭航太與馬特拉公司亦有生產,被眾多軍用飛機,特別是法国空军和法國海軍航空兵的戰鬥機所裝上使用,發射機炮炮彈。.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德發轉輪式機炮 · 查看更多 »

俾斯麥號戰艦的最後一戰

俾斯麥號戰艦的最後一戰於1941年5月26日至5月27日,在法國布雷斯特以西大約560公里處展開。雖然這是一場戰艦之間的決定性海戰,卻沒有普遍接受之名稱。 該戰役丹麥海峽海戰的後續,1941年5月24日,“俾斯麥號”和護送她的重巡洋艦尤金親王號已經擊沉了著名的英國戰艦胡德號和擊傷另1艘戰艦威爾斯親王號,迫使它退出戰鬥。這次戰鬥後,“俾斯麥號”被皇家海軍和皇家空軍的船隻和飛機追擊了兩天。最終在5月26日晚上,它的舵機因被魚雷轟炸機攻擊而報廢並於次日早上被官兵自行鑿沉。.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俾斯麥號戰艦的最後一戰 · 查看更多 »

圣殿教堂

圣殿教堂(Temple Church)是英国伦敦的一座12世纪教堂,位于弗利特街与泰晤士河之间,由圣殿骑士团兴建,作为其英国总部。在现代,内殿和中殿两个律师学院都使用这座教堂。它以肖像墓著称,是一座圆形教堂。该教堂自12世纪建成以来,从来没有经历过重建,只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受损严重。在伦敦大轰炸期间,納粹德國空軍轰炸机投下的两颗燃烧弹击中了教堂。其中一颗击中了教堂中殿的外部拱顶,但未能穿透内部的石质结构;另外一颗击穿了圆形教堂穹顶,掉落在教堂内部。教堂内部几乎所有的木质结构和陈设都付与一炬。战后,教堂得到了大体的修复。唯一遭受永久破坏的是摆放在圣殿教堂中央地面上的八尊卧姿圣殿骑士雕像。炸弹的撞击,加上燃烧弹导致的大火,导致雕像表面细节遭到了严重损毁。丹布朗在小说达芬奇密码中提到了这座教堂。圣殿教堂周围地区称为圣殿区域,附近有圣殿关和倫敦地鐵圣殿站。.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圣殿教堂 · 查看更多 »

地瓦丁D.520戰鬥機

地瓦丁D.520型(Dewoitine D.520)是法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生產的單翼戰鬥機,規劃取代M.S.406,乃法國空軍當時最先進的戰鬥機之一。 D.520的出現回應了法國空軍參謀長對空軍戰種過時的評論,亦是法國生產2,500架現代化戰機計劃的一部分。Chant, 2008, P.12.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地瓦丁D.520戰鬥機 · 查看更多 »

北京行動

北京計劃(Peking Plan,"Peking" 是北京的一种旧式转写,按现在的转写方案 应该是'Beijing' 。在现代 波兰语北京拼做 "Pekin".一些现代波兰作品写成 "Pekin Plan".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北京行動 · 查看更多 »

北非谍影

是一部1942年的美国爱情电影,世界史上最成功的经典电影之一。本片榮獲1944年奧斯卡的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和最佳改編劇本獎。这部电影的角色、剧情: Casablanca |author.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北非谍影 · 查看更多 »

國籍標誌

國籍標誌為軍用航空飛行器與軍用車輛上,標示所屬國籍之標誌。通常採用國旗配色或該國國徽而成之(圓標等)圖形,也有部分將國家象徵(如澳洲之袋鼠)融入圖案之內。 以下圖案之順序,依照國名的英文字母排列。.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國籍標誌 · 查看更多 »

國民擲彈兵

國民擲彈兵(德語:Volksgrenadier)是一種於1944年秋季後成立的納粹德國陸軍兵種,其出現主要是為了因應在巴格拉基昂行動中被殲滅的中央集團軍及在諾曼第損失的第五裝甲軍所造成的兵力空缺。「國民擲彈兵」這個名稱是為了建立部隊士氣而取的:「國民」與當時德國國內的民族主義相呼應,而「擲彈兵」則是軍事傳統中的菁英兵種。納粹德國於戰爭後期共成立了78支國民擲彈兵師。值得注意的是,國民擲彈兵不應與國民突擊隊混淆,兩者是截然不同的組織。.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國民擲彈兵 · 查看更多 »

前進空中管制員

前進空中管制員(Forward Air Controller,縮寫:FAC)是種專門引導飛機進行密接空中支援(Close Air Support,CAS)的一種兵種,使飛機在執行對地攻擊時能打擊正確的目標同時也避免傷害到附近的友軍。這種任務叫做前進空中管制(Forward air control) 前進空中管制的最大用途就在於確保執行密接空中支援時友軍的人身安全。在前線時敵軍與友軍常常處於非常接近的狀態,也因為這樣,前線的友軍常常會承受自家飛機的風險。會產生這種事件的最大原因有兩個:轟炸機的駕駛沒有清楚辨識到目標,以及沒有獲知友軍部隊的位置。迷彩偽裝、不斷變化的局勢以及戰爭迷霧等都大大增加了這個風險。在前進空中管制員剛創立的年代,他們還要負責指揮的任務,但在現在他們已經不用管這件事了。 前進空中管制員也得極力避免傷害任務區域內的非戰鬥人員。.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前進空中管制員 · 查看更多 »

噴煙者

噴煙者(Nebelwerfer,意指煙霧迫擊炮)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軍研發的一系列投擲式武器。雖然噴煙者中的六管火箭炮較為有名,其系列卻甚至包括迫擊炮型或安裝在汽車上。這些武器最初的開發目標是分配給德意志國防軍的化學部隊(Nebeltruppen)。它們被賦予的名字:煙霧投擲器其實是一種假情報,專門提供給盟軍的間諜。雖然一開始就為噴煙者研發了一種高爆彈,但其於一開始主要用於發射毒氣彈或煙霧彈。它的薄壁內其可以比迫擊炮或火炮在相同重量的情況下發射更多氣體、液體或彈藥。除了巴爾幹戰役,噴煙者參與了德軍所有的戰役。其中一款噴煙者更甚至被改為防空用。其煙霧迫擊炮的意思也用來誤導來防止違反凡爾賽條約的國際聯盟觀測員,阻止他們發現此武器能發射煙霧彈之外的炸彈甚至是毒氣彈。.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噴煙者 · 查看更多 »

Bü 131

比克爾 Bü 131 青年(德語:Bücker Bü 131 Jungmann),是1930年代的基礎型教練機,後來納粹德國空軍用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Bü 131 · 查看更多 »

Bf 109戰鬥機

梅塞施密特Bf 109是納粹德國空軍於1930和40年代使用的單座戰鬥機。在當時它的多項特點,使它屬於新一代的戰鬥機,如:下单翼(機翼位於機身下方)、全罩式座艙、可收放起落架以及全金屬製造的機身與機翼。 此機於1935年5月首次飛行,一直到大戰結束,此機與1941年中開始服役的Fw 190,成為納粹空軍的標準戰鬥機。此期間多國空軍採用此機,包括芬蘭、南斯拉夫、克羅埃西亞、羅馬尼亞、匈牙利、義大利、瑞士。此機的應用超越其最初設計的目的,在戰爭中,此機衍生機型包括戰鬥轟炸機、夜間戰鬥機、和偵察機。是歷史上生產數量最多的戰鬥機。 它是德國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生產數量最大(不算戰後生產的,超過三萬架),生產時間最久(德國本身從1936年生產到1945年初),產生空戰王牌最多(世界三大空戰王牌皆是駕駛Bf-109出身:埃里希·哈特曼擊落352架敵機世界第一,格爾哈德·巴克霍隆擊落301架敵機為第二,京特·拉爾擊落275架敵機為第三)的戰鬥機。Bf 109也是德國空軍最重要的日間戰鬥機,不僅僅是液冷式引擎戰鬥機的傑作之一,也是二戰時期最有名的機種之一。 最常與Bf 109放在一起比較的要算是英國的噴火戰鬥機,這兩架戰鬥機不僅從大戰初期較勁到結束,戰場從北非到蘇聯,戰後還在中東交過手。而最讓人感受到歷史的無常之處要算是Bf 109在戰後曾經改用對手噴火所使用的英國梅林液冷式發動機(西班牙授權製造的版本,型號為HA-1112),並且參加1960年代的英倫空戰電影不列顛之戰的拍攝,在其中擔任德國戰機的角色。雖然如此,但噴火(包括戰後的最後型號-MK-24)仍不能打破戰時BF-109(BF-209 V1/ME-209 V1)所創下的速度記錄。.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Bf 109戰鬥機 · 查看更多 »

Bf 110戰鬥機

梅塞施密特Bf 110(Messerschmitt Bf 110)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納粹德國空軍使用的雙引擎重型戰鬥機,常被錯稱為Me 110。德國空軍總司令赫爾曼·戈林是Bf 110的擁護者之一,稱其為「鐵面」(Eisenseiten)。大戰爆發之前,Bf 110的後繼機種—Me 210就已開始研製,但是其與Me 410的技術問題不斷以及性能無法滿足需求,導致Bf 110仍繼續服役。Bf 110在波蘭戰役、挪威戰役與法國戰役戰役中均表現優秀,但在奪取英倫三島制空權的不列顛空戰中完全暴露出其敏捷性低劣的問題;導制許多的Bf 110飛行聯隊損失慘重,被迫退出日間作戰改任為夜間戰鬥機,使其於不列巔空戰與巴爾幹戰役、北非戰場與東線的夜戰中均勝任愉快,同時被拿來做戰鬥轟炸機為德國陸軍提供密接支援。 戰爭後期,Bf 110被改良成一款專職的夜間戰鬥機,成為夜戰部隊的主力。大戰期間德軍大部份的夜戰部隊都是以駕駛Bf 110為主,其中也包括夜間空戰英雄海因茨·沃夫岡·葹瑙佛,他參予了164次空戰並擊落了121架敵機。.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Bf 110戰鬥機 · 查看更多 »

BK 5航空機炮

BK 5航空機炮()是一門納粹德國在二战後期由莱茵金属研製及生產的航空機炮,發射50毫米口徑機炮炮彈。納粹德國主要用以攻擊盟軍轰炸机,尤其是美國陸軍航空軍(USAF)使用的B-17「空中堡壘」。沉重、大口徑砲彈具有很高的初速,因此具有很高的動量,使它們能夠正好地從轟炸機上搭載的防空槍炮的射程範圍以外遠距離精確射擊,而且每發炮彈內裝的大量爆裂物幾乎保證可以僅僅有一發擊中就毀滅任何一架轟炸機。.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BK 5航空機炮 · 查看更多 »

BV 222運輸機

布洛姆-福斯BV 222 維京人(德語:Viking)是在二次大戰服役於納粹德國空軍的一款大型六引擎式的水上飛機(飛艇)。起源是設計一款商用運輸機,故它的產量頗為有限,BV 222是戰爭中製造出最大的並投入作戰的飛艇。.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BV 222運輸機 · 查看更多 »

CR.32戰鬥機

飛雅特CR.32(義大利語:Fiat Caccia Rosatelli 32)是義大利飛雅特於1930年代中期研製生產的一款雙翼戰鬥機,又名「箭式」(Freccia)。CR.32以研發者克雷斯提諾·羅薩泰利(Caccia Rosatelli)的名字所命名,主要服役於參與西班牙內戰的義大利空軍軍團、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的義大利皇家空軍和少數外銷至中華民國、奧地利、匈牙利、委內瑞拉和巴拉圭。CR.32被廣泛用於西班牙內戰中支援國民軍,因為傑出的表現使它贏得不少聲譽,並被認為是最優秀的雙翼戰鬥機之一Mondey 2006,第55頁,但之後被更為先進的單翼機所取代,其機體設計以1939年的標準來說也已顯得過時。西班牙還有取得CR.32的生產許可,持續使用至1953年才退役,自首次飛行算起,共被各個國家使用了20年 Mondey 2006,第28頁。.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CR.32戰鬥機 · 查看更多 »

獻給某飛行員的戀歌

《獻給某飛行員的戀歌》(とある飛空士への恋歌)是日本的輕小說作品。作者為犬村小六,插畫是森沢晴行。由小學館Gagaga文庫所發行。為作者於2008年出版作品《對某飛行員的追憶》的續作,《飛行員》系列第2彈。2013年5月於Gagaga文庫官網宣布動畫化的消息。.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獻給某飛行員的戀歌 · 查看更多 »

球狀閃電防空坦克

球狀闪电防空坦克(Flakpanzer IV Kugelblitz)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期研制的一款防空坦克。直至二战结束只生产了五辆。相比早期的自走高射炮,球狀闪电防空坦克設有一个全封闭式的旋转炮塔。.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球狀閃電防空坦克 · 查看更多 »

福克-沃尔夫

福克-沃尔夫飞机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德语:Focke-Wulf Flugzeugbau AG )是一家著名的德国飞机制造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以设计并生产福克-沃尔夫Fw-190等著名军用飞机而闻名于世。二战后虽然遭受重创,但依然坚持运行。该公司和其它大多数德国飞机制造公司一样(比如亨克尔公司),最终演变成了欧洲空中客车集团的一部分。.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福克-沃尔夫 · 查看更多 »

秃鹰军团

秃鹰军团(德文:Legion Condor)是一支由阿道夫·希特勒下令组织的军团,其成员来自当时德意志國防軍(包括空军、坦克、通讯、运输、海军和教练人员),其目的是在西班牙内战中支持弗朗西斯科·佛朗哥的法西斯西班牙國民軍。希特勒向西班牙派兵是秘密的,一开始世界公众并不知道。秃鹰军团的士兵在西班牙服役的时间可以算为在德国的服役期,而且他们获得的薪水比在德国高得多。.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秃鹰军团 · 查看更多 »

突出部之役

突出部之役(,,。當時同盟國媒體依戰役爆發所地稱第二次亞爾丁戰役或亞爾丁之役,但盟軍將士依作戰經過稱之為突出部之役,而德國B集團軍則稱之為守護萊茵河作戰),發生於1944年12月16日到1945年1月25日,是指納粹德國於二戰末期在欧洲西線戰場比利時瓦隆的亞爾丁地區發動的攻勢。此次戰役與一些次作戰協調進行,其中包括地板行動(Operation Bodenplatte)和獅鷲行動(Operation Greif)等。德军此次作戰目標是突破英美盟軍戰線并将其一分为二、佔領安特衛普,包圍並消滅盟軍的4個軍團,迫使盟軍在軸心國占优势的條件下谈判。此次作战如果成功,希特勒就可以集中全力应付东线战事。 此次戰役的計劃是在極度秘密,。虽然「Ultra」(盟軍破譯德國祕密無線電通訊的组织)和美第3军的情报人员表明有迹象顯示德军会发动进攻,盟军仍然忽视了此次突袭的可能性。此外盟軍盲目自信、忙於進攻計畫、空中偵察不足、美國第1軍團相對缺乏戰鬥經驗,进一步为德軍的突擊提供了可乘之机。由于天气的限制,盟軍強大的空中力量无法施展,一定程度上致使盟军情報部門未能察覺即將发动的进攻。在此情况下,德軍出乎意料地向盟軍防線薄弱的部份發起進攻。而「突出部」指的正是德軍在戰鬥初始時在盟軍防線製造出來的「凸痕」。 美軍傷亡主要集中在战役的前3天,美軍第106步兵師3個團中有兩個團被迫投降。整體而言,突出部之役是美國在二戰所經歷最血腥的一役,美军阵亡人数达19,000人,超過其他任何戰役。對美國陸軍而言,參與突出部戰役的美军人數與敵軍人數皆超過美國在二戰前曾参与的任何衝突。作戰失敗後,德军許多有作戰經驗的部隊遭到重创,殘餘部隊則撤退至齊格菲防線。.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突出部之役 · 查看更多 »

窩瓦河蒸氣船運

窩瓦河流域是歐洲最長的河流,也是歐洲大陸主要的貿易命脈之一。蒸汽引擎技術的引進讓得更多的貨物可以被運輸到窩瓦河上游。窩瓦河首次開始有蒸汽輪船航行是在1821年。.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窩瓦河蒸氣船運 · 查看更多 »

第26戰鬥機聯隊 (納粹德國)

26战斗机联队(Jagdgeschwader 26,簡稱:JG 26)是隶属于纳粹德国空军的战斗机作战单位,它是納粹德國空軍最早成立的聯隊之一。該隊的作戰區域幾乎都在西線,和JG 2一同對抗西線的英美盟軍,截至纳粹德国无条件投降,该单位累计击落了2700多架敌机。由於西線盟軍飛行員素質極高,故此单位僅拥有3位击落数超过100架的超级王牌,其中包括阿道夫·加蘭德(擊落數104架)、Friedrich Geißhardt(擊落數102架)和約瑟夫·匹勒(擊落數101架)。.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第26戰鬥機聯隊 (納粹德國) · 查看更多 »

第52战斗机联队

52戰鬥機聯隊,可以指下列的戰鬥機單位:.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第52战斗机联队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世界大戰對德國的戰略轟炸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同盟國對納粹德國與其歐洲佔領區進行了大規模的戰略轟炸,德國空軍在其政府所稱呼的「帝國保衛戰」(Reichsverteidigung)中與盟軍轟炸機激烈地交戰,以防止後者破壞德國工業和軍備生產。同海上的大西洋戰役,這是一場單一而連續的戰鬥,橫貫了整場二次大戰的進程,也是人類空戰史上最長的戰鬥。戰鬥期間,數以千計的飛機於空中交戰,德國空軍戰鬥機部隊(Jagdwaffe)保衛其領空,對抗最初為英國皇家空軍轟炸司令部,後由美國陸軍航空隊為主的大規模轟炸機機隊。 戰爭初期幾年,德軍輕易的擊敗了英軍的空中戰略攻勢,迫使皇家空軍轟炸司令部因人員傷亡慘重而在1939年停止晝間轟炸的行動。1943年,新加入對德轟炸作戰的美國陸軍航空隊也經歷了數次的慘痛失敗,甚至到該年10月被迫停止其作戰。英軍長期修整後重新建立了自己的轟炸機隊,改良了不少戰術與導航技巧,使其得以展開規模更大的戰略轟炸行動,並將損失率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1944年2月,美軍投入了新式戰鬥機P-51野馬戰鬥機,此一武器有著能夠護衛轟炸機群至攻擊目標的超長航程,令德軍戰鬥機的截擊更為困難。1944年春,納粹德國的「國家防空」(Reichsluftverteidigung)能力已延伸到極限,德國空軍失去了制空權。1944年夏,德國空軍嚴重缺乏油料和訓練有素的飛行員。到了1945年,它已算不上是一支有效的軍事力量。 英國皇家空軍的夜間轟炸以及美軍的晝間轟炸對納粹德國諸多城市、基礎設施和工業區造成毀滅性的破壞,導致其於1944年冬季經濟崩潰。至此,盟軍部隊已推進到德國本土邊境,但前者空軍仍繼續施以戰略轟炸直至1945年4月。1945年5月,德國無條件投降,「帝國保衛戰」才就此結束。.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對德國的戰略轟炸 · 查看更多 »

米盧廷·米蘭科維奇

米盧廷·米蘭科維奇(Милутин Миланковић,拉丁化:Milutin Milanković,發音:,)是一位塞爾維亞土木工程師、地球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因為冰河時期的研究而聞名;他提出了地球長期氣候變化和地球軌道的周期性變化關係,也就是今日的米蘭科維奇循環。米蘭科維奇提出了地球科學的兩大貢獻。第一個是關於地球日照的學說(Canon of the Earth's Insolation),該學說特別指出了太陽系各行星氣候特徵;第二個貢獻是解釋地球氣候變遷是因為地球和太陽相對位置的變化,這解釋了過去地球冰河時期的發生時間,並可預測地球未來氣候變化。.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米盧廷·米蘭科維奇 · 查看更多 »

納粹人體實驗

納粹人體實驗是納粹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利用大量囚犯進行的一系列不人道的人體試驗。囚犯主要來自歐洲各地的猶太人,包括猶太兒童,亦有部份吉卜賽人,蘇聯戰俘和非猶太裔德國的殘疾人士。這些人體試驗在主要是在20世紀40年代初的納粹集中營裏進行。囚犯們被迫參加實驗,而實驗導致大量死亡,毀容或永久的殘疾,被視為醫療折磨的例子。奧斯威辛集中營和其他集中營在親衛隊的首席精神病學家指導下,選定囚犯進行各種危險的實驗,以幫助德國軍人開發新的武器,尋找使受傷的軍事人員復原的方法,並推動第三帝國的種族思想。軍醫艾瑞伯特·海姆在茅特豪森-古森集中營進行了類似的醫學實驗。外科醫生卡尔·瓦内特在布痕瓦爾德集中營嘗試以向睾丸處注射合成激素的方式來治療同性戀囚犯。他的研究经盖世太保头目海因里希·希姆莱批准。二戰結束後,這些罪行在紐倫堡後續審判中醫生審判被定罪,並以審判的結果訂立紐倫堡守則作為人體試驗的醫療道德守則。.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納粹人體實驗 · 查看更多 »

約翰內斯·施坦因霍夫

約翰內斯·施坦因霍夫(Johannes Steinhoff,)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國空軍的王牌飛行員,戰後在西德聯邦國防軍空軍擔任要職。二戰期間共擊落敵機176架,也是首批以Me 262噴氣戰鬥機執行作戰任務的飛行員之一,戰爭後期是第44噴氣戰鬥機聯隊(Jagdverband 44)的隊員。 約翰內斯·施坦因霍夫在德國圖林根的保登道夫(Bottendorf)出生。二戰前他一直希望能夠在大學當教師,但一直未能如願。1934年毅然加入德國海軍,當了1年海軍飛行培訓生。1935年他加入戈林接掌的德國空軍,完成訓練後派到第26聯隊(Jagdgeschwader 26)服役。.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約翰內斯·施坦因霍夫 · 查看更多 »

約阿希姆·施普克

約阿希姆·施普克(Joachim Schepke,)是一位納粹德國海軍U潛艇艇長,為第七位橡葉騎士鐵十字勳章獲得者,此為當時全德國軍隊中最高級別的軍事勳章。.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約阿希姆·施普克 · 查看更多 »

纳粹德国军衔列表

此列表列出纳粹德国陆军、海军和空军的各级军衔。.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纳粹德国军衔列表 · 查看更多 »

维尔纳·默尔德斯

维尔纳·默尔德尔斯(德語:Werner Mölders,又譯--、威尔那·莫--德士、威爾納·莫--德士、维纳·莫德斯、维纳·莫德尔斯,)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納粹德國空軍飛行員以及西班牙內戰中知名的戰鬥機王牌飛行員,為人類航空史上第一位取得100次空戰勝利者—即擊落100架在空戰中遭遇的敵機,並因其成就而被授予重勳,並協助德國空軍發展出新式戰鬥機戰術—四指隊形,後來他在未駕駛飛機的情況下,死於一場空難之中。.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维尔纳·默尔德斯 · 查看更多 »

罗伯特相机

罗伯特像机(Robot camera) 是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首府杜塞尔多夫奥图·博尔宁公司(Otto Berning & Co)在1934年首先推出的机械发条照相机,1999年成为耶那光学(Jenoptik)的一部分,2002年,更名为罗伯特视觉系统有限公司(ROBOT Visual Systems GmbH)。 罗伯特相机的主要特点是带机械发条,像幅24x24毫米,也有24x36, 6 × 24 mm (Recorder 6), 12 × 24 mm (Recorder 12) 和 16 × 16 mm (Robot SC)。 罗伯特相机的快门,一律是镜后金属叶片快门。.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罗伯特相机 · 查看更多 »

美國駐法蘭克福總領事館

美國駐法蘭克福總領事館(Consulate General of the United States, Frankfurt)是美國國務院對德國西南地區設置的外交代表處archivedate,館址位居當地大城——美茵河畔法蘭克福。該總領事館為美國在海外最大的領事機構,其規模於全球各地的美國使領館中也名列前茅archivedate,甚至超過絕大部分的美國大使館State Magazine |date.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美國駐法蘭克福總領事館 · 查看更多 »

美琳塔·申克·格拉芬·馮·史陶芬堡

美琳塔·申克·格拉芬·馮·史陶芬堡(Melitta Schenk Gräfin von Stauffenberg,1903年1月9日-1945年4月8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納粹德國空軍的女性試飛員。她總共試飛了逾2,500次的俯衝轟炸機,駕駛次數在所有試飛官中名列第二。 美琳塔是第二位獲得「Flugkapitänin」頭銜的德國女飛官。並且獲得二級鐵十字勳章以及因為駕駛俯衝轟炸機逾1,500次而獲頒鑲鑽金質前線飛行章。1944年,她因與史陶芬堡的親屬關係,涉嫌刺殺希特勒而被逮捕,但不久即被釋放並重返軍旅。 1945年4月8日,美琳塔在飛行任務期間被同盟國的飛機擊落而喪生,享年42歲。.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美琳塔·申克·格拉芬·馮·史陶芬堡 · 查看更多 »

羅伯特·馮·格萊姆

羅伯特·里特爾·馮·格莱姆(Robert Ritter von Greim; 1892年6月22日 – 1945年5月24日)是納粹德國空軍元帥,也是納粹德國最後一位空軍總司令。.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羅伯特·馮·格萊姆 · 查看更多 »

烏拉轟炸機

烏拉轟炸機(Ural bomber)是納粹德國空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提出的戰略轟炸機開發計畫,由空軍參謀長瓦爾特·韋佛於1930年代初期所提出,雖然最後因為他在1936年意外身亡而被新任參謀長阿爾貝特·凱塞林中止,轉為戰術轟炸機的研究《不列顛空戰》,Edward Bishop著,星光出版社,第184頁–第185頁。;但其後又開始研製新的遠程轟炸機—美國轟炸機。.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烏拉轟炸機 · 查看更多 »

特技飞行

特技飞行指飞行员操纵飞行器有意做出来的超出必要范围的机动飞行动作。-中国民用航空局咨询通告AC-91-FS-2013-19--特技飞行特技飞行是任何飞行员完成训练的必修课,更是空中格斗的基本能力。特技飞行也是一项竞技运动,或做为表演项目。,但大多数进行特技飞行的仍然是较轻小的固定翼机和滑翔机,盖因其他构型的飞行器难以完成飞机可以进行的很多剧烈的基础动作—比如直升机里就只有韦斯特兰山猫直升机可以完成全部的固定翼基础特技动作。 特技飞行的要素是速度、姿态和位置。特技飞行一般都会包括在俯仰轴和滚转轴上的剧烈动作,以及飞行速度的急剧改变。一套完整的特技飞行动作往往是若干基础动作的组合。若参与特技飞行的飞行器不止一架,飞行技巧还要考虑复杂情况下的编队飞行能力。 即使对于民航飞行员来说,特技飞行能力也有助于飞行员在遭遇异常飞行状况时采取非常措施挽救飞机避免空难,特别是遭遇失速和尾旋,或者在非常恶劣环境的机场内完成起降。而对于有兴趣的运动员来说,特技飞行也是很受欢迎的极限运动。在美国,特技飞行比赛是仅次于美国职棒联赛和纳斯卡赛车的观众第三多的运动项目。特技飞行也是航展上常见的助兴项目。.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特技飞行 · 查看更多 »

盧提西行動

盧提西行動(德语:Unternehmen Lüttich)是德國在諾曼第戰役中一次反攻行動的代號,它在1944年8月7日至8月13日於摩爾坦附近的美軍陣地展開(“Lüttich”在比利時城市列日的德語名字,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軍在1914年8月初在這裡贏得了勝利)。在美國和英國的諾曼第戰役歷史中,該進攻亦僅僅被稱當作“摩爾坦反攻”。 這次攻擊由阿道夫·希特勒下令實施,以消除美國第1軍團在眼鏡蛇行動和隨後幾個星期所取得的成果,及從阿夫藍士到達科唐坦半島海岸地區,以切斷已推進到布列塔尼巴頓率領的美國第3軍團單位。 德軍反攻部隊的主力是德國第47裝甲軍,包括一個半的武裝親衛隊裝甲師和兩個德意志國防軍裝甲師。雖然他們對美國第7軍的進攻取得了初步成果,但他們很快就被制止,在盟軍飛機攻擊下部隊受到嚴重損失,最終摧毀了將近一半參與攻擊的坦克。雖然在摩爾坦周圍的戰鬥持續了6天,但美軍在德軍反攻開始後一天內已重新獲得了主動。 當時德軍在前線的指揮官曾經警告希特勒攻勢是徒勞的,幾乎沒有攻擊成功的機會,及集中在其裝甲預備隊在西線的諾曼第前線不久將導致災難,因為他們的南面側翼被包和向東的戰線已崩潰,導致許多在諾曼第的德軍被圍困在法萊茲口袋內。.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盧提西行動 · 查看更多 »

白金汉宫

白金汉宫(Buckingham Palace)是英国君主位于伦敦的主要寝宫及办公处。宫殿坐落在西敏市,是国家庆典和王室欢迎礼举行场地之一,也是一处重要的旅游景点。在英国历史上的欢庆或危机时刻,白金汉宫也是一处重要的集会场所。 1703年至1705年,白金汉和诺曼比公爵在此兴建了一处大型镇厅建筑“白金汉屋”,构成了今天的主體建築,1761年,喬治三世获得该府邸Robinson, p. 14,并作为一处私人寝宫。此后宫殿的扩建工程持续超过了75年,主要由建筑师约翰·纳西和爱德华·布罗尔主持,为中央庭院构筑了三侧建筑。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登基后,白金汉宫成为英王正式宫寝。19世纪末20世纪初,宫殿公共立面修建,形成延续至今天白金汉宫形象。二战期间,宫殿礼拜堂遭一枚德国炸弹袭击而毁;在其址上建立的女王画廊于1962年向公众开放,展示皇家收藏品。现在的白金漢宮對外開放參觀,每天清晨都会進行著名的禁衛軍交接典禮,成为英国王室文化的一大景观。,英國語言文化中心.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白金汉宫 · 查看更多 »

白色鄉間別墅

白色乡间别墅(俄語:белая дача;烏克蘭語:біла дача)是安东·帕夫洛维奇·契诃夫的房子,建在雅尔塔,也是契诃夫寫下大量偉大作品的地方,目前為一座作家博物馆。.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白色鄉間別墅 · 查看更多 »

DB 603發動機

戴姆勒-朋馳DB 603發動機是二次大戰期間服役於納粹德國空軍的一款發動機。它屬於液冷型直列式發動機,DB 603其實屬於倒V型引擎12氣缸型DB 601發動機的放大版,其中DB 601是從DB 600開發出來的。DB 603在1942年5月才開始著手進行量產。 DB 603成為數種軍機的發動機來源,其中包括了Do 217 N&M,Do 335戰鬥機,He 219戰鬥機,Me 410戰鬥機與Ta 152C.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DB 603發動機 · 查看更多 »

DB 605發動機

Daimler-Benz DB 605發動機是二次大戰期間服役於納粹德國空軍的一款發動機。DB 605是由DB 601發動機沿伸發展出來的,DB 605使用於1942年到1945年,服役於Bf 109戰鬥機,the Bf 110戰鬥機與Me 210C重戰鬥機。 DB 610兩具DB 605發動機併聯式邊對邊配置,面向同一個傳動裝置來推動輸出軸,被拿來運用在德國唯一歷經實戰的He 177重型轟炸機。 DB 605發動機的其它許可使用版本則運用在Macchi C.205,G.55戰鬥機,Reggiane 2005與義大利的其它機種。也被瑞典模防成為初期的發動機。DB 605各式機型大約為42,400架。.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DB 605發動機 · 查看更多 »

Do 24水上偵察機

Dornier Do 24是服役於1930年代納粹德國空軍的一款三引擎式飛艇,由針對與海空搜救等需求設計出來的。 根據都尼爾記錄顯示,某些Do 24飛艇在服役期間總共營救12,000人員。在1937年-1945年期間總共量產279架。.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Do 24水上偵察機 · 查看更多 »

Do 335戰鬥機

多尼爾 Do 335 Pfeil(箭式)是二戰期間由多尼爾開發出來的一款重戰機。 雙人座的教練機被稱為Ameisenbär(食蟻獸)。由於兩具發動機獨特的縱列推拉式佈局使得阻力大減,使得Do 335的性能優於其它款的重型戰機。 納粹德國空軍全力支持以求能夠迅速投產扭轉戰局,但由於發動機交貨不斷延遲以至到終戰之前只有少數的飛機出廠。.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Do 335戰鬥機 · 查看更多 »

E.381戰鬥機

阿拉多E.381式微型戰鬥機(Arado E.381 Kleinstjäger)是一種曾有過的戰鬥機設計。阿拉多飛機製造廠於1944年12月提出了這款飛機的設計構想。這款飛機是爲德意志國防軍空軍設計的。按照設計構想,掛載阿拉多E.381的Ar 234轟炸機(即母機)會在升到到高空之後將掛載的阿拉多E.381釋放。在被釋放後,阿拉多E.381會啓動火箭發動機,並藉助其提供的動力攻擊盟軍(主要是英國和美國)的轟炸機。但這款飛機的研發最終因爲缺乏資金和當局的支持而中止。Krantzhoff, pp.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E.381戰鬥機 · 查看更多 »

鐵娘子樂團

鐵娘子(Iron Maiden,或譯為鐵處女)是一個出身於英國東倫敦的重金屬樂團,由原與的貝斯手於1975年成立。截至2015年已發行16張錄音室專輯、11張現場專輯、4張迷你專輯和7張精選輯。 身爲英國重金屬新浪潮的先驅,鐵娘子在80年代早期開始取得商業上的成功。經過多次陣容的調整,該團發行了有多張專輯且獲得英國與美國的白金或黃金唱片認證。其中包括1982年的《》、1983年的《》、1984年的《》、1985年的現場專輯《》、1986年的《》與1988年的《》。自1999年主唱布魯斯·迪金森和吉他手回歸,樂團的人氣復甦。2010年發行專輯《》在28個國家的唱片排行榜奪冠,獲得廣泛好評。2015年9月4日發行第16張錄音室專輯《》。 在缺乏主流或電台支持的情況下,鐵娘子仍成為重金屬樂界最成功與最具影響力的樂團之一,根據英國《觀察家報》在2015年的報告,該樂團在全世界已經累積銷售九千萬張唱片。2002年獲得「艾佛·諾維洛獎」國際成就獎。截至2013年10月,他們在過去35年間完成超過兩千場公開演出。他們是世界上首先擁有私人巡演廣體客機、並由成員擔任機長駕駛的樂團。.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鐵娘子樂團 · 查看更多 »

西哥奈拉基地

--(NATO Base Sigonella,),或譯--,是一座位於義大利西西里島的北約軍用機場及大型後勤基地,由美國海軍和義大利空軍共用,美方稱作西哥奈拉海軍航空基地(Naval Air Station Sigonella)、義方稱作西哥奈拉空軍基地(Base aerea di Sigonella)。使用單位包含美軍的40多個司令部和單位,以及。該基地位於西西里第二大城——卡塔尼亞西南方約16公里、埃特納火山以南約40公里處,因為其接近地中海中心的優良戰略位置,而有「地中海樞紐」(The Hub of the Med)的美稱,在支援美海軍第六艦隊、美國及盟國部隊在該區的行動上十分方便。同時也是美國本土與西亞、印度洋之間,美國軍機起降最頻繁的中繼站之一。 使用該基起降地的飛行器種類包括了美國空軍的C-130、C-17及C-5運輸機、KC-135及KC-10空中加油機,還有美國海軍的P-3獵戶座海上巡邏機、C-2灰狗式運輸機、C-130運輸機、道格拉斯DC-9、及義大利海空兩軍的等。 目前美國駐西哥奈拉海軍航空基地的人員共有4,000人,包含了官兵、文職人員和軍眷。該基地同時也是美國海軍第二大的安全司令部,僅次於巴林的,基地安全人員主要由底特律海軍戰備支援中心(NOSC Detroit,密西根州)所下轄的一個海軍後備司令部提供。而在駐基地的40個美軍單位中,較大的單位包括了一個P-3C巡邏機中隊、一個海軍電腦與通信區主控站(Naval Computer and Telecommunications Station),以及海軍醫院。該醫院建於1992年,在此之前,西哥奈拉基地僅有一間診所,而最近的海軍醫院遠在那不勒斯。 西哥奈拉海軍航空基地大致分為2區:I區(NAS I)及II區(NAS II)。I區是原本的美軍基地,但現在僅作為一個支援設施,並附設了海軍販賣部、學校和一部份的軍眷住宅區(主要供准將、海軍航空基地司令官、副司令官居住),及大部份的休閒、娛樂設施。而II區則是跑道和司令部的所在地,目前專門做為後勤基地使用。.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西哥奈拉基地 · 查看更多 »

詹姆斯·查德威克

詹姆斯·查德威克爵士,CH,FRS(Sir James Chadwick,),英国物理学家,因於1932年发现中子而获193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41年,他为核武器报告的最後稿本执笔,这份报告促使美國政府開始积极进行核武器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担任曼哈頓計劃英國小組的組長。因對物理學的貢獻,他於1945年在英格蘭被冊封為爵士。.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詹姆斯·查德威克 · 查看更多 »

麥凱-貝內特號

麦凯-班奈特号(CS Mackay-Bennett)是一艘注册于英国伦敦的海底电缆维修船,下属于。该船因打捞起大量在鐵達尼號沉沒事故中罹难者的遗体而知名。.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麥凱-貝內特號 · 查看更多 »

軍種對立

軍種對立是指一國軍隊內各個軍種(如陸軍、海軍、空軍)之間的不和、競爭等對立關係。在英語中,用以稱呼軍種對立的詞彙「Interservice rivalry」,亦可形容同一國的情治單位(如美國的中央情報局和聯邦調查局)之間的對立。.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軍種對立 · 查看更多 »

黃鼠狼III驅逐戰車

黃鼠狼III驅逐戰車(德文:Marder III,也有貂鼠之稱)是納粹德國黃鼠狼系列的第三種型號,以LT-38戰車底盤為基礎所建造出來的,一直服役到大戰結束。.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黃鼠狼III驅逐戰車 · 查看更多 »

轉捩點:自由隕落

是一個第一人称射击游戏。此遊戲是由星火无限開發,其平台為PlayStation 3、Xbox 360以及Microsoft Windows。此遊戲於2008年2月26日在北美發佈,於2008年3月13日在澳洲發佈,並且於一日後在歐洲發佈。 游戏故事发生在一段架空歷史中。在這個平行宇宙中,溫斯頓·丘吉爾於1931年因車禍逝世。這次事故影響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間美國、英國、歐洲和俄羅斯的命運。此遊戲主要圍繞1953年納粹德國入侵美國的戰事。.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轉捩點:自由隕落 · 查看更多 »

迪耶普戰役

迪耶普突擊戰,亦稱迪耶普戰役、瑞特行動或官方稍後定名的銀禧行動,是盟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42年8月19日攻擊德國在法國北部海岸佔領的港口迪耶普的战斗。突擊從上午5時正開始,直至上午10時50分盟軍指揮官被迫下令撤退。超過6,000名步兵參與突擊,加拿大軍隊為主力,並得到英國皇家海軍和英國皇家空軍的支援。其目的是奪取和短期佔領一個主要港口,以證明這類行動是可能的,又可從俘虜中收集情報和評估材料,同時知道德軍的应对方式。盟軍也想破壞海防、港口設施和所有的戰略建築物。 該突擊沒有達成主要目標。登陸的6,086人中一共有3,623人战死、负伤或被俘(幾乎達60%)。空軍沒有吸引“納粹德國空軍”投入戰鬥中,納粹德國空軍只損失了48架飛機,盟軍則損失了96架飛機,以及34艘軍艦。迪耶普事件影響了後來在北非(火炬行動)和諾曼底登陸(霸王行動)籌備工作。.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迪耶普戰役 · 查看更多 »

茲林Z-XII

茲林Z-XII是一款雙人單引擎運動飛機,採用木質機翼,是由捷克斯洛伐克的莫拉凡飛機製造公司所製造,是該公司首款成功的飛機。Z-26原型設計於1940年代,於1946年投產,用於取代舊式的教練機。Z-XII有兩款型原型機,於1935年完成,配上兩款不同的引擎,經過測試後決定採用Persy II引擎。Z-212是改良型,採用Walter Mikron引擎。Z-XII是一款成功的飛機,出口至多個國家。 茲林Z-212的生產是在納粹德國的監督下進行,納粹空軍曾營運少數Z-XII系列至1943年,約有20架由斯洛伐克營運。一架Z-212在二次大戰結束後被美國取得,後來用作遊覽機。另有一台茲林Z-XII在戰後生存且被拆解,但後來又重建,並以OK-ZJD註冊編號營運。 Z-XII和Z-212生產了約201架及58架(或說51架),另生產了Z-XII和Z-212的複製品。.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茲林Z-XII · 查看更多 »

航空部 (納粹德國)

1938年12月的航空部大樓 帝國航空部(Reichsluftfahrtministerium,RLM),納粹德國管理其空軍的政府機關,位於德國首都柏林,現為德國聯邦財政部辦公處。 帝國航空部負責開發與生產飛機,服務對象主要為德國空軍。正如同納粹時代其他的官僚組織一樣,此機關的運作往往不是按常規運作。 許多研發決策是由於該機關負責人:帝國元帥赫爾曼·戈林,這個好高騖遠、缺乏專業科學素養,也不尊重專業的人,按其個人的政治影響力與其一時衝動和興起來決定,也因此造成在戰爭期間生產和開發的不穩定。.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航空部 (納粹德國) · 查看更多 »

航空舰队

航空舰队是海軍或者空軍的編制单位之一。在日本帝國海軍或者機動部队中是指基地航空队。納粹德國的德意志国防軍中,则是納粹德國空軍隶属下最大的部队编制单位。.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航空舰队 · 查看更多 »

興登堡號飛船

興登堡號飛船(LZ 129 Hindenburg),航空器註冊編號為D-LZ 129,是一艘德國的大型载客硬式飛船和兴登堡级飞艇的主导舰船。该系列是世界上最长的飞行器,并且是体积最大的飞艇型号。它由齐柏林公司(Luftschiffbau Zeppelin Gmbh)在腓特烈港的博登湖设计并建造。建成后,它由德意志齐柏林飞艇运输(Deutsche Zeppelin Reederei)于1936年3月投入运营。它在第二个飞行季中的第一次跨太平洋飞行于1937年5月6日在新泽西州曼彻斯特镇莱克湖海军航空总站上空尝试降落时爆炸烧毁。 兴登堡号得名于陆军元帅保罗·冯·兴登堡,他自1925年到他于1934年去世期間担任德国联邦大总统职位。.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興登堡號飛船 · 查看更多 »

阿克斯橋

阿克斯橋(Uxbridge )是位於英國倫敦西部的一個大鎮,是希靈登區行政中心。距離查令十字西北,是倫敦規劃中主要的都會中心之一。 歷史上曾是希靈登的教區,很早就是地區商業中心。20世紀隨著倫敦的擴張而人口增多,自1965年開始成為大倫敦的一部份。當地有布魯內爾大學和白金漢郡新大學的分校區。 阿克斯橋也是數個歷史事件的發生地,例如英格蘭內戰期間查理一世和圓顱黨的談判就舉行於此處的一家酒館,次酒館也因此改名王冠與條約(Crown & Treaty),至今尚存。此外不列顛戰役的一系列地下行動也是在這裡展開的。 2001年英國人口普查顯示阿克斯橋北人口為12,048,而阿克斯橋南為13,979。.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阿克斯橋 · 查看更多 »

阿爾貝特·凱塞林

阿爾貝特·凱塞林(Albert Kesselring,)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位德國空軍元帥。在橫跨兩次世界大戰的軍事生涯中,凱塞林成為了納粹德國最具指揮能力的將領之一,並跻身僅有27人的鑽石橡葉帶劍騎士鐵十字勳章获得者之列。凱塞林是二次大戰德軍將領中最受歡迎的一位,其對手盟軍也給他取了個「微笑的阿爾貝特」的綽號。 凱塞林於1904年以見習軍官的身份加入了,服役於砲兵部門。1912年,他完成了作為氣球觀測員的訓練。在不久后爆發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他曾在東西兩線服役過。之後,儘管未曾進入研修,凱塞林還是分派至總參謀部服勤。凱塞林在戰後留於德國陸軍中,但於1933年離職,并赴任帝國航空部行政首長。在此職位上,凱塞林參與重建德國航空工業,奠定了未來德國空軍的基礎,並在1936至1938年期間擔任空軍參謀長。二戰期間,凱塞林指揮空軍參與了波蘭與法國的入侵行動、不列顛戰役和巴巴羅薩行動;他亦曾擔任南方戰區總司令,指揮地中海和北非戰場全部的德軍部隊;在盟軍登陸義大利後,凱塞林也組織部隊進行極為頑強的抵抗,一直到1944年10月意外受傷;在二戰最後幾天裡,凱塞林還擔任德軍西線總司令。凱塞林的軍事才能與成就甚至贏得了盟軍的尊敬,但其名聲也因為屬下部隊在義大利的屠殺行徑而受損。 戰後,凱塞林遭判戰爭罪,並判處死刑,但隨後赦免為無期徒刑。由於媒體宣傳與政治因素,官方對外聲稱因「健康理由」而將凱塞林於1952年釋放。凱塞林也是僅有的三位出版個人回憶錄的納粹德國陸空軍元帥之一,其書名為《最後一日的士兵》(Soldat bis zum letzten Tag)。.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阿爾貝特·凱塞林 · 查看更多 »

阿道夫·加兰德

阿道夫·加兰德(Adolf Galland,),德国空军中将,是著名的「王牌飛行員」,曾在二次大戰期間擔任空軍戰鬥機總監職務。.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阿道夫·加兰德 · 查看更多 »

阿道夫·希特勒

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德国政治人物,纳粹党领袖,1933年至1945年担任德国总理,1934年至1945年亦任纳粹德国元首。其于1939年9月发动波兰战役,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并为纳粹大屠杀的主要发动者之一。 希特勒生于时属奥匈帝国的奥地利地区,在林茨长大。1913年他迁往德国,并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在德国陆军服役並受勳。1919年希特勒加入纳粹党前身德国工人党,并于1921年成为纳粹党领袖。1923年他在慕尼黑发动政变,试图夺取权力,但最终失败并被监禁。在监禁期间希特勒撰写了其自传及政治宣言《我的奮鬥》的第一册。1924年被释放后,希特勒對凡爾赛条约进行批判,宣扬泛日耳曼主义、反犹太主义和反共主义,以其个人魅力、演说才能及政治宣传获得了广泛的民众支持。同时他频繁宣称国际资本主义及共产主义为犹太人反德意志民族的阴谋。 1933年纳粹党成为魏玛共和国国会第一大党,1月30日希特勒被任命为德国总理。此后其执政联盟再次在选举中获胜,并在国会中通过《授权法》,逐渐将魏玛共和国转变为一党专制、纳粹、极权及独裁统治的纳粹德国。希特勒借口抵御一战后由英国和法国主导的不公国际秩序,试图将犹太人从德国清除,建立其理想秩序。在其当政的前六年内,德国迅速自大萧条中复苏,打破一战后欧洲各国对其作出的各种限制,吞并数个德意志民族所居住的他国领土,由此获得了相当一些德意志民族人民的支持。 希特勒试图为德意志民族获取在其他民族之上的特别“生存空间”,在外交上主张施行侵略与吞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的首要原因。他领导大规模武装扩军,并于1939年9月1日入侵波兰,打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并使得英国和法国对德国宣战。1941年6月,希特勒下令入侵苏联。至1941年年末,德国及其欧洲轴心国盟友已侵略占领欧洲和北非大部分地区。后来与苏联战事的不利局面及美国的加入导致德国由攻转守,并屡遭战略失败。在战争尾声阶段,1945年柏林战役期间,希特勒与其长期女友爱娃·布劳恩成婚。在他们成婚两日后(1945年4月30日),为避免被开坦克进城的苏联红军俘获,希特勒与布劳恩自杀身亡,其尸体被焚毁并被苏联红军找到。 在希特勒和其种族主义政治形态领导之下,纳粹政权屠杀了至少550万包括犹太人和身心障礙者在内的被视为劣等或不受欢迎的少数族裔。希特勒和纳粹政权亦在战争期间屠杀了近1,930万平民和战俘。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军事行动还造成了2930万军人及平民的死亡,其中平民的死亡数量为人类战争史上最高,使二战成为人类历史上死亡数量最高的战争。.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阿道夫·希特勒 · 查看更多 »

阿拉斯戰役 (1940年)

阿拉斯戰役 (1940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法國戰役的一部份。這場戰役是盟軍在法國西北的小鎮阿拉斯附近向德軍的側翼展開的反擊。德軍向北推進至海岸,以便將向東推進至比利時的盟軍包圍。此次反擊中,盟軍嘗試將德軍的先鋒部隊切斷,並阻止德軍後續部隊的推進。 雖然盟軍最初取得了成果,但他們最後仍然被德軍擊退,被迫撤退以避免被包圍。.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阿拉斯戰役 (1940年) · 查看更多 »

赫尔曼·戈林

赫爾曼·威廉·戈林(Hermann Wilhelm Göring,)是納粹德國的一位政軍領袖,與「元首」阿道夫·希特勒的關係極為親密,在納粹黨內有相當巨大的影響力。他擔任過德國空軍總司令、「蓋世太保」首長、「四年計劃」負責人、、、經濟部長、普魯士總理等跨及黨政軍三部門的諸多重要職務,并曾被希特勒指定为接班人。 戈林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為著名的「王牌飛行員」,有著擊落22架敵機的紀錄,并獲得了德國最高級別的軍事勳章——「功績勳章」,戰爭後期還擔任曾為「紅男爵」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所領導的第1戰鬥機聯隊最後一任指揮官。戰後戈林加入了納粹黨,為該黨最早的一批成員,並參與了1923年失敗的「啤酒館政變」,期间身中槍傷。为此,後來他一直靠注射嗎啡來減緩痛苦,结果終生麻藥成癮,體型也從健壯轉為肥胖。1933年,戈林創立秘密警察機關——「蓋世太保」。1935年,戈林被希特勒任命為德國空軍總司令,並憑藉他個人的政治影響力為空軍取得大量預算與獨立地位,令其快速建軍。 戈林以德國空軍最高領袖的身份參與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儘管他本人並不直接干預作戰細節,對現代化空軍技術也缺乏了解,但還是對德軍有相當大的影響,特別是敦克爾克戰役、不列顛戰役、史達林格勒戰役三場決定性戰鬥的發展、德國海軍航空兵、空降部隊和空軍地面部隊的建立、指揮反盟軍轟炸作戰等等。1940年德國打敗法國後,戈林的權力與聲望達到最高峰:希特勒將其晉升為「國家元帥」(或譯作「帝國大元帥」),高過傳統意義上的德國元帥,隔年還指名戈林為其政治接班人。1942年後,隨著德國軍事情勢惡化,戈林的聲望和希特勒對其的信任逐漸降低,于是前者从此不管政治與軍事事務,專注於掠奪各佔領地的藝術品與财富,并過著奢華的生活度日。 1945年4月22日,戈林得知希特勒將自殺,遂拍發電報告知後者他將接掌德國的所有權力。希特勒見狀,認為此為不忠的表現,便下令撤銷戈林全部職務,同时開除黨籍并將其逮捕。二戰結束後,戈林在審判德國黨政軍領袖的「紐倫堡審判」中被判犯「」、「」、「戰爭罪」和「反人道罪」,并處以絞刑,但在行刑前一天晚上,戈林服毒自殺身亡。.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赫尔曼·戈林 · 查看更多 »

肖特兄弟

肖特兄弟公開有限公司(Short Brothers plc)是一家英國宇航(aerospace)公司,通常使用簡稱肖特(Shorts),現在它的基地位於北愛爾蘭的貝爾法斯特,肖特兄弟公司成立於1908年,是世界上第一家真正的飛機製造公司,它是1920年代、1930年代以及整個二戰中的水上飛機製造商。在緊接著二戰以後的一段時間裡公司接到了幾種軍事和試驗用機的訂單合同。從1960年代開始肖特兄弟公司轉型為主要生產貨機的公司,在1989年,公司被龐巴迪公司買下,在龐巴迪宇航公司裡,肖特兄弟公司負責設計和製造引擎倉(nacelle)、機身(fuselage)和飛機飛行控制系統(aircraft flight control systems),肖特是北愛爾蘭最大的製造企業。 今天公司為其母公司——龐巴迪宇航(Bombardier Aerospace)以及波音公司、Rolls-Royce Deutschland、通用電氣、普惠公司製造飛機組件和引擎倉。.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肖特兄弟 · 查看更多 »

醫生審判

醫生審判(Doctors' trial;Nürnberger Ärzteprozess),正式案號為美利堅合眾國訴卡爾·勃蘭特等人案(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v. Karl Brandt, et al.)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於德國紐倫堡舉行的12場戰爭罪行審判中的第一場,由美國當局主導,被訴人為23位前納粹德國醫療從業人員。該場審判在紐倫堡審判後舉行,因此與其他審判合稱為「紐倫堡後續審判」,正式名稱為「紐倫堡軍事法庭戰爭罪行審判」(Trials of War Criminals before the Nuremberg Military Tribunals, NMT)。 23位被告中的22位為醫師,且遭指控涉入納粹人體實驗與T-4行動等非人道活動。不過,納粹醫生主要領導者之一的約瑟夫·門格勒卻在戰後成功逃出德國,因而缺席審判。 本次審判的法官均為美國籍;首席法官為來自華盛頓州的法官,並由來自佛羅里達州的法官與來自奧克拉荷馬州的法官共同審理,候補法官則由前美國司法部長特別助理維克特·斯瓦林根(Victor C. Swearingen)擔任。檢方的首席法律顧問為美國律師,首席檢察官則為詹姆斯·麥克哈尼(James M. McHaney)。檢方於1946年10月25日正式提起公訴;審判程序則自同年12月9日開始持續至翌年8月20日止。23位被告中,7人獲判無罪,另宣判7人死刑;餘下9人則處以10年至終生監禁不等的刑罰。.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醫生審判 · 查看更多 »

重庆大轰炸

重庆大轰炸指中國抗日戰爭期間,由1938年2月18日起至1944年12月19日,日本对战时中國陪都重庆进行了长达6年半的战略轰炸。据不完全统计,在1938~1943年5年間日軍對重慶實施218次戰略轟炸,中國方面則指控日軍1938年2月至1943年9月间出动飞机9513架次,空袭重庆及附近地区200余次,投放包括细菌弹在内的各类炸弹2.16万枚,炸死1.19万人,炸伤1.41万人,炸毁房屋1.76万幢。日本對重慶實施的空襲,是由日本陆、海军航空队联合进行的“无差别轰炸”,是繼納粹德國空軍在1937年4月西班牙內戰中對格爾尼卡平民實施轟炸之後,歷史上最先實行的戰略轟炸。其目的是希望透過製造大量平民殺傷,以瓦解中国军民的抵抗士氣。 为纪念大轰炸罹难同胞,重庆市自1998年以来,每年的6月5日,定为重庆大轰炸纪念日,全城拉响防空警报,警示人们勿忘历史、珍惜和平。.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重庆大轰炸 · 查看更多 »

艾爾哈德·米爾希

艾爾哈德·阿爾弗雷德·理查·奧斯卡·米爾希(Erhard Alfred Richard Oskar Milch,)是納粹德國的一位空軍元帥,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德國重新建立空軍擁有極大的功勞,他的元帥軍銜主要也是因此而得,還曾被刊登於1940年8月26日當期的《時代》雜誌封面。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米爾希繼續擔任戰時管理德國空軍飛機生產的核心人物,但在研發主力戰機的後續機種上有重大疏失,使得德國軍機舊化、服役時間太長而被盟軍超越;另外還長期於空軍中持以攬權作風,對參謀部與各大小機關事務加以干涉,造成內部權力鬥爭的局面。米爾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被紐倫堡後續審判起訴涉及將戰俘、平民用於人體實驗與強迫勞動,並判處終身監禁,但在1954年1月即獲釋,於1972年逝世。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米爾希具有猶太人血統,也是德軍為數不多的猶太裔軍人裡最高軍階者。.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艾爾哈德·米爾希 · 查看更多 »

電光夜間戰鬥機

愛知S1A電光戰鬥機是一種專用於對付波音B-29超級空中堡壘的重型高空夜間戰鬥機,本機是由愛知飛機公司研製。與同納粹德國空軍的亨克He 219夜梟一樣,都是自行研製專用夜間戰鬥機而不是以往月光夜間戰鬥機和極光夜間戰鬥機改裝而成。可是本機在研製過程中遇到難題,海軍原本將電光預定生產轉為增加研製試驗機。在太平洋戰爭後期,兩架電光試驗機製造完成前就被B-29空襲而燒毀。若果電光試驗機提早製造完成和試飛,本機的性能與同亨克He 219夜梟一樣可以有效打擊波音B-29。.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電光夜間戰鬥機 · 查看更多 »

考克尼

考克尼(Cockney)一詞意指英國倫敦的工人階級,並且尤其可以指倫敦東區以及當地民眾使用的考克尼方言(即倫敦方言)。這個詞也可指在倫敦的工人階級中非常常見的「考克尼口音」,即倫敦口音。 一般認為某人要被稱為「考克尼」,則必須要聽得到切普賽德街(英語:Cheapside;但是切普賽德街本身並不位於倫敦東區)上的聖瑪莉里波教堂鐘聲範圍內出生。但是教堂的鐘塔自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時便停止敲鐘,直到1961年才恢復。不過隨著倫敦的發展,城市的背景噪音也隨之增加,因此實際上可以聽到鐘聲的範圍已經縮小了。這個範圍在最大期時包括了倫敦市、克拉肯威爾、、西爾狄區、候克斯頓、史戴普尼、貝斯諾格林、石灰工廠、一哩遠、沃平、白教堂(Whitechapel)、沙德維爾、伯茫西、羅瑟希德、伯洛(Borough)、以及派克漢等地,不過根據迪克·惠丁頓(Dick Whittington)角色的描述,聖瑪莉里波教堂的鐘聲最遠可以在高門聽到。.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考克尼 · 查看更多 »

考文垂大轟炸

考文垂大轟炸(Coventry Blitz)是指發生在英國考文垂市的一系列炸彈襲擊。這個城市由納粹德國空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轟炸了很多次,其中最具破壞性的一次發生在1940年11月14日的晚上。.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考文垂大轟炸 · 查看更多 »

Fi 156

Fi 156 “鸛”( Fieseler Fi 156 "Storch")是二戰期間德國的輕型聯絡觀測機,由格哈德‧费斯勒制造厂設計製造。此型飛機堪稱為空氣動力學的奇蹟,除了具有極其優異的短場起降功能,極低的失速速度僅時速約51公里,對於乘員的安全性提供很大的助益。 此機的操控性能獲得飛行員的一致讚許,其平均壽命為著名戰機Bf 109的10倍,二戰期間幾乎在所有德軍前線都有它的蹤影。.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Fi 156 · 查看更多 »

Fi 167魚雷轟炸機

費舍爾Fi 167是德國於1930年代計畫服役於新式航空母艦上面的雙翼魚雷轟炸機與偵察機。.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Fi 167魚雷轟炸機 · 查看更多 »

Fw 189偵察機

福克-沃爾夫 Fw 189 “鴞鷹”(Focke-Wulf Fw 189 "Uhu")是隸屬於納粹德國空軍一種三人座型、戰術性偵察機與联络机。它的首型Fw 189 V1於1938年進行首飛,並於1940年進入部隊服役,生產作業到1944年中期結束。雖然與亨克的He 219戰鬥機同名但是兩者的功能相差甚鉅。.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Fw 189偵察機 · 查看更多 »

Fw 190戰鬥機

福克-沃爾夫 Fw 190 “百舌鳥”(德語:Focke-Wulf Fw 190 Würger)是德國庫爾特·譚克博士於30年代末期設計的單座位單引擎戰鬥機,由不萊梅的福克-沃爾夫飛機製造廠建造。它是德國單發動機戰鬥機當中少見同時使用過液冷式與氣冷式發動機(不同型號)的設計。它被德國空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使用,並於1941年取代了部分單位的Bf-109,而在二次世界大戰時期與Bf 109戰鬥機同為兩大主力機種之一。它在1942年開始投入所有戰線,並使Bf-109在德國空軍成為標準輔助戰鬥機。Fw 190的生產量超過20,000架,當中包括約6000架戰鬥轟炸機型。生產從1941年開始直至戰爭結束,期間這架飛機不斷改良。它後期的型號保留了優良特性與盟軍戰鬥機不相上下。因此被視為二戰期間最優秀的戰鬥機之一。 飛機製造廠商會將機種命名為一鳥名作副稱號: Fw 190被命名為「百舌鳥」"Würger"。Fw190的飛行員都很喜歡她,當她於1941年初次投入戰鬥後很快被證明了其整體(除了旋轉半徑)性能都比英國皇家空軍的主力前線戰鬥機-噴火戰鬥機Mk.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Fw 190戰鬥機 · 查看更多 »

Fw 200偵察機

福克-沃爾夫Fw 200兀鷹式(德語:Focke-Wulf Fw 200 Condor)是納粹德國的一種全金屬4引擎單翼機,由福克-沃爾夫所研製。原先作為客機使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被空軍用做远程偵察機、海軍轟炸機與運輸機。由於該機在德國對英國的大西洋海戰中表現出色,重创英国运输船,导致英军资源匮乏,无法与德军作战,溫斯頓·邱吉爾稱其為「大西洋的禍害」(Scourge of the Atlantic)。.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Fw 200偵察機 · 查看更多 »

FW Triebflügel戰鬥機

FW Triebflügel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由納粹德國空軍所預定開發的噴射戰鬥機。.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FW Triebflügel戰鬥機 · 查看更多 »

G.50戰鬥機

G.50箭式(意文:Freccia)戰鬥機是意大利最初研發的全鋁合金製單翼戰鬥機,有著可收放式起落架,原本採用可开闭座艙蓋但由於飛行員的反對而把座艙蓋拆除而變成開放式駕駛艙,原型機於1937年在比薩試飛成功,其外表和另一款同時代的意大利戰鬥機MC.200很相似,就連發動機的型號也相同。由于意大利军方过于信任风冷径向发动机,也导致后期不得不补充德国DB.601发动机,甚至花高价购买生产许可。.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G.50戰鬥機 · 查看更多 »

He 100戰鬥機

1933年納粹德國空軍要求有新式戰鬥機去取代舊式的He 51雙翼戰鬥機,當時有4家公司參與設計投標,最後祇剩下梅塞施密特的Bf 109戰鬥機和亨克爾的He 112,後來由Bf 109勝出,He 112落敗的其中原因是速度不及Bf 109和其機身以曲線構成而不利生產,1936年納粹德國空軍雖然宣佈採用Bf 109但也宣佈需要另一種比之更先進的戰鬥機,這次亨克爾吸取了He 112的教訓,還取了100作為幸運號碼成為He 100,設計師是岡特兄弟.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He 100戰鬥機 · 查看更多 »

He 111轟炸機

He 111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空軍所使用的一種中型轟炸機,其獨特的機鼻設計令它成為德國轟炸機部隊的著名象徵。1930年代初,德國軍方在規避《凡爾賽條約》的限制下,由齊格菲·君特和瓦爾特·君特兩人設計,並將它偽裝為民用運輸機,直到1935年德國空軍宣佈成立為止。 二次大戰早期階段,He 111是德國空軍轟炸機中裝備數量最多的機種。它在所有1940年以前的戰役中皆表現良好、損失甚少,直至不列顛空戰時,其薄弱的防禦武器,有限的速度及靈活性都顯示它已面臨技術劣勢的瓶頸。然而,作為一架作戰飛機它證明了能夠承受嚴重的損傷及具有多種用途的高泛用性。在戰事期間He 111獲得德軍的「軍馬」稱號,而且它亦在整個戰爭期間於歐洲戰事前線四周擔當多種不同角色。它被用作執任何可能的任務:例如在不列顛空戰期間作為戰略轟炸機、在大西洋海戰中用作魚雷轟炸機及在西戰線、東戰線、地中海中東非洲戰線作為中型轟炸機及運輸機等。直到戰後德國空軍已被廢除之際,He 111仍可被用作運輸機作後勤任務。 即使德軍對其持續升級,但它自1942年中期以後已明顯成為過時落後的設計。He 111一直繼續生產至1944年,當大部分He-111停產時,它開始轉為擔當運輸及補給的角色。德國空軍原本計畫發展並生產一款更優秀的轟炸機以取代He 111,但當時活塞引擎轟炸機的生產已經逐漸停止,因其活塞引擎必須優先供應給擔任防空任務的戰鬥機支用。 亨克爾(Heinkel)的設計CASA 2.111一直持續至戰後,它的機身受Construcciones Aeronáuticas SA許可下在西班牙生產。設計的相差只是在於大幅度改善的動力裝置。亨克爾(Heinkel)的衍生機種繼續服役至1973年退役。.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He 111轟炸機 · 查看更多 »

He 115水上轟炸機

亨克爾 He 115,是水上轟炸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納粹德國空軍的一款具有3個座位的水上飛機。它可當作魚雷轟炸機使用,也可以執行一般水上飛機的任務,例如偵察、佈放水雷。.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He 115水上轟炸機 · 查看更多 »

He 118俯衝轟炸機

He 118為亨克爾的設計之單引擎、單翼活塞動力俯衝轟炸機,在1930年代與多家廠商競標納粹德國空軍訂單,但敗給了容克斯的Ju 87俯衝轟炸機;日本後採購該機,將部分技術移作研發新型攻擊機。.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He 118俯衝轟炸機 · 查看更多 »

He 177轟炸機

亨克爾He 177(鷹獅式)(Heinkel He 177,英語:Griffin、德語:Greif)是納粹德國空軍配備的四發動機長程轟炸機。這機種是納粹德國在二次大戰時期中唯一大量生產的重型轟炸機。由於這機種在早期型號引擎容易起火,所以空勤人員將它起綽號稱為「Luftwaffenfeuerzeug」(德國空軍的打火機,Luftwaffe's lighter)或「燃燒的棺材」(Flaming Coffin)。.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He 177轟炸機 · 查看更多 »

He 219戰鬥機

亨克He 219 夜梟(貓頭鷹)是一款服役於二戰末期納粹德國空軍的夜間戰鬥機。He 219具相對複雜與創新的設計,包括安裝先進的攔截型雷達。它是全世界第一款安裝彈射座椅的軍機,更是德軍在二戰期間第一款投入应用的前三点式起落架的軍機。如果He 219有足夠的數量可供作戰,可以有效打擊英國皇家空軍的夜間戰略轟炸機;但由於生產數量到終戰之前只達294架故只有有限的影響。Boyne 1997, p. 330.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He 219戰鬥機 · 查看更多 »

Hs 123俯衝轟炸機

Hs 123俯衝轟炸機是烏德特在美國看了俯衝轟炸表演後回到德國向德國空軍建議發展俯衝轟炸機的結果,1934年亨舍爾的Hs 123和費斯勒的Fi 98做競爭而由Hs 123勝出,它是德國第一種俯衝轟炸機也是德國最後一種雙翼機。.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Hs 123俯衝轟炸機 · 查看更多 »

Hs 129攻擊機

亨舍爾 Hs 129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一款對地攻擊機服役於納粹德國空軍,被暱稱為坦克殺手(戰車開罐器),在戰場上Hs 129卻缺乏的證明自己的機會;由於德軍戰機部隊已經無法完全握有制空權,故Hs 129佈署於戰場上的數量並無太多。.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Hs 129攻擊機 · 查看更多 »

Hs 132轟炸機

亨舍爾Hs 132(德語:Henschel Hs 132)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納粹德國空軍研製的一款俯衝轟炸機與攔截機,從未投入服役。該機具有像He 162一樣的一具機背噴射引擎和獨特的俯臥式駕駛座。大戰末期,蘇聯紅軍佔領了其研製的工廠,留於該處的Hs 132 V1機已接近試飛階段、而V2機與V3機則分別約80%與75%完成。.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Hs 132轟炸機 · 查看更多 »

Ju 188轟炸機

容克Ju 188是一款服役於二戰期間納粹德國空軍的,是以Ju 88轟炸機為藍本開發出性能與載彈量更佳卓越的轟炸機。但由於Ju 88後繼機型不斷出廠與戰局不斷惡化而把生產重心放在戰鬥機上,故Ju 188產量並不會太多。.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Ju 188轟炸機 · 查看更多 »

Ju 288轟炸機

容克 Ju 288是一款在二次大戰期間設計出來的納粹德國空軍轟炸機,但只有進行數次的原型機試飛,第一次試飛是於1940年11月29日。.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Ju 288轟炸機 · 查看更多 »

Ju 290轟炸機

容克斯Ju 290是一款在二次大戰後期服役於納粹德國空軍的長距離軍用運輸機、海上巡邏機與。.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Ju 290轟炸機 · 查看更多 »

Ju 52運輸機

Ju 52運輸機(Junkers Ju 52),為德國容克斯公司在1932年至1945年間生產的一款運輸機。由於它的外殼十分堅硬,因此它亦有「容克老姑媽」(德語:Tante Ju;或称容克大婶、容克大妈)、「鋼鐵安妮」等稱號。除了運輸之用途外,它在西班牙內战及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更擔任轟炸的任務;而且,它亦於瑞士航空及漢莎航空等航空公司提供民航服務。 原本該機原型機採用單引擎設計。然而,由於這種設計並不符合當時航空法規之安全要求。於是,容克斯公司便修改設計,於兩翼上各加裝一具引擎,即成為了今天所熟悉的三引擎Ju-52(Ju 52/3m)。.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Ju 52運輸機 · 查看更多 »

Ju 87俯衝轟炸機

Ju 87俯衝轟炸機(Junkers Ju 87)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納粹德國空軍投入使用的一種俯衝轟炸機,一般通稱「斯圖卡」(Stuka),取自俯衝轟炸機的德文寫法「Sturzkampfflugzeug」的縮寫,由容克斯公司研製。Ju 87俯衝轟炸機最容易辨認的特徵就是它那雙彎曲的鷗翼型機翼、固定式的起落架及其獨有低沉的尖嘯聲。它於二戰初期德國所發動的閃電戰中取得非常大的戰果,1940年後德國在非洲戰場及東部戰線大量投入這種轟炸機,尤其在東線戰場,更發揮出其強大的對地攻擊能力。這種轟炸機不但給予地面目標大力的打擊,其獨有的發聲裝置所發出的尖嘯聲,亦為地面的士兵給予心理上的恫嚇,加強攻擊的效果。這種機型為德國空軍廣泛的使用,由1935年開始投入使用,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Ju 87俯衝轟炸機 · 查看更多 »

Ju 87轟炸機的作戰序列

本條目記述Ju 87俯衝轟炸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在德國空軍中的作戰序列編制。.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Ju 87轟炸機的作戰序列 · 查看更多 »

Ju 88轟炸機

容克斯Ju 88(Junkers Ju 88)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納粹德國空軍(Luftwaffe)所使用的雙活塞式引擎中型軍用機,從1939年開始服役到1945年。於1930年代中期由容克斯飛機與發動機製造廠的總設計師胡戈·容克斯(Hugo Junkers)親手設計出來。 Ju 88是納粹德國空軍在二次大戰期間所使用的標準戰鬥用飛機之一。在戰爭中擔任過許多不同的任務,被暱稱為全方位工作機(The Maid of all Work),又被稱為萬能博士。它在大戰期間成功地服務於多種目標,是用途最廣泛的飛機之一。最初目標是作為快速轟炸機與俯衝轟炸機。後續的多種修改讓它成為長程轟炸機、魚雷轟炸機、水雷佈雷機、海面或長程偵察機、氣象觀察機、戰鬥轟炸機、驅逐機、夜間戰鬥機、坦克殺手、地面攻擊機等角色,在戰爭末期甚至曾改裝為飛行炸彈。儘管在開發過程受到種種的延誤,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總生產了14,882架Ju 88,其生產數量遠超過德國任何其它雙引擎軍用機。Ju 88成為德國空軍寶貴資產,也是德軍在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大的武器生產計劃之一。 整個生產過程中,儘管Ju88有幾十種衍生機種,但其基本架構卻始終未曾更動,證明其原始設計品質的優越性。.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Ju 88轟炸機 · 查看更多 »

Ju 89轟炸機

容克Ju 89是一款納粹德國空軍在二次大戰爆發之前所開發出來的重型轟炸機,該機在還沒進入生產前就被取消了。它對於後來容克軍機的設計風格影響頗大上。.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Ju 89轟炸機 · 查看更多 »

Jumo 213發動機

Jumo 213發動機是二次大戰期間服役於納粹德國空軍的一款V12型液冷式發動機。 它是由早期容克發動機廠's 設計出來Jumo 211發動機的衍生型。 新設計多了兩項特徵,首先就是安裝加壓型水冷系統目的是可以減少必要的冷卻液以讓新型發動機可以做的更小、更輕,其次就是針對提高RPM所進行一連串的改善。雖然這樣的改進讓發動機多了些許的噪音,但這讓Jumo 213從根本上增加了500 hp,這讓213發動機成為戰時後期最抢手的發動機設計。.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Jumo 213發動機 · 查看更多 »

M.S.406

法國莫拉納.索尼埃 M.S.406戰鬥機是法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生產的單翼戰鬥機,乃法國空軍當時最多的戰鬥機。 法國莫拉納.索尼埃飛機公司,開發MS 406的是回應了法國空軍三十年代中規劃現代化,並取代同廠的舊機,法國空軍約接收了約1,000多架戰機。面對德軍的戰鬥機如Bf 109E,MS 406在數目及性能上都佔劣優勢,更因為僅有擊落175架敵機,而已損失400多架的差勁戰果而負評。 但實際德國檢討其實MS 406的損失,近半是在地上被偷襲時炸毀,或者法國空軍降伏時不忍交出武器而自行損毀的。 而實際上當時本機還有被輸出海外的瑞士和芬蘭等,而在法國戰役後殘存的本機由維希法國和納粹德國等軸心國繼續使用,但在法國境內維希政府把資源轉投向繼續生產較新的地瓦丁的D.520。.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M.S.406 · 查看更多 »

Me 210戰鬥機

梅塞施密特Me 210(Messerschmitt Me 210)是在二次世界大戰前納粹德國旗下梅塞施密特飛機製造公司所開發的重型戰鬥機兼攻擊機。 Me 210原始設計需求用來替代Bf 110,自1937年開始研發,1939年原型機開始試飛;原型機測試後發現有無法解決的機身設計缺陷,機翼也有設計瑕疵,導致這架飛機無論在飛行速度或操縱特性都乏善可陳;也使得納粹德國空軍在開戰後一段時間只能持續使用性能已不敷需求的Bf 110。梅塞施密特在1941年至1942年間持續修改飛機瑕疵,但沒有根治這架飛機的缺陷,飛機在1943年進行小規模量產,但幾乎是立刻遭到Me 410取代-雖然Me 410是衍生自210,但為了讓飛行員不對飛機有成見因此刻意改名。.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Me 210戰鬥機 · 查看更多 »

Me 262戰鬥機

梅塞施密特Me 262「飛燕」(Messerschmitt Me 262 Schwalbe)是德国梅塞施密特飞机公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为德国空军制造的一種噴射戰鬥機。该机于1944年夏末首度投入實戰,成為人類航空史上第一種投入实战的噴射機,與同一时期英国制造的流星式戰鬥機齊名。 德國飛行員稱Me 262為渦輪(Turbo),盟軍則稱之為暴風鳥(Stormbird)。雖然燃料以及稀有金屬的缺乏使得Me 262大战中未能完全发挥其性能优势,德国飞行员驾驶该型战斗机在二战期间仍取得擊落約509架敵機(含轟炸機),自损100架的战绩。.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Me 262戰鬥機 · 查看更多 »

Me 264轟炸機

梅塞施密特Me 264是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研發的四引擎長程重型轟炸機及偵察機,設計目標是能夠自德國飛越大西洋轟炸美國本土(主要是紐約),在1942年12月23日進行首飛,但由於後期戰局惡化,計劃在1944年取消,以使梅塞施密特能集中資源製造戰鬥機。.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Me 264轟炸機 · 查看更多 »

Me 410戰鬥機

梅塞施密特Me 410暱稱大黃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是屬於德國空軍的一款重型戰鬥機與快速轟炸機,它的前身就是以災難性的操控性聞名的Me 210戰鬥機。雖然只是針對前型作一個簡約的修改,但為了與失敗的Me 210做個切割故改稱為Me 410。.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Me 410戰鬥機 · 查看更多 »

Me P.1101戰鬥機

Me P.1101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由納粹德國空軍所開發的可變翼噴射戰鬥機。引擎主要由亨克爾負責研發,機體由梅塞施密特開發及製造。1945年4月29日,當美軍發現梅塞施密特的秘密工廠時,Me P.1101大約完成了80%。1948年8月,Me ​​P.1101 V1被運到美國的貝爾飛機公司。最後,貝爾以Me P.1101作為基礎研製了X-5試驗機。.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Me P.1101戰鬥機 · 查看更多 »

MG 131重機槍

MG 131 (是德語:Maschinengewehr 131或是機槍 131)是萊茵金屬於1938年開發出一款德制機槍並在1940年到1945年進行大規模生產。MG 131主要設計於在固定或非固定物體上,並在二次大戰期間納粹德國軍機上配置 1至2挺機槍。 它主要是安裝在Bf 109戰鬥機,Me 410戰鬥機大黃蜂,Fw 190戰鬥機,Ju 88轟炸機,Ju 388,He 177轟炸機鷹獅型轟炸機與其它軍機上。 MG 131開火是藉由電力驅動彈藥的方式以保持高射速,當射擊時會穿過單引擎戰鬥機的螺旋槳。2挺MG 131機槍的武裝配置主要是出現在Bf 109G(在機身上發現到單邊各出現一個泡型罩或腫包,在發動機後上方靠近機翼的區域,這個額外空間可以安裝更大後膛的新式機槍)後期的武裝整流罩與Fw 190上面。.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MG 131重機槍 · 查看更多 »

MG 17機槍

MG 17是一款於二次大戰期間由萊茵金屬生產,並被納粹德國空軍廣泛運用的7.92 毫米口徑機槍。.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MG 17機槍 · 查看更多 »

Mk.VII領主式輕型坦克

Mk.VII輕型坦克(A17)(),又名領主(),是一款由維克斯-阿姆斯特朗公司於1930年代晚期生產的輕型坦克,曾在二戰中服役。這款產品推出時是維克斯公司為英軍生產的一系列輕型坦克的最新型。它安裝了一門火力較強的QF 2磅炮來改善同公司前一代Mk VIB輕型坦克的性能。英國陸軍部最初訂購了70輛領主坦克,稍後增加到220輛。由於一些因素耽擱了生產進度,導致最後僅生產了100到177輛。 由於設計上的缺陷,加上陸軍部決定不在英國裝甲師中使用輕型坦克,使得它沒能參加北非戰役。儘管有20輛透過《租借法案》提供予蘇聯,大多數領主坦克都被留在了英國。1941年初期,英國皇家裝甲軍團(Royal Armoured Corps)新組建的三個用于海外兩栖作戰的连队,其中一个裝備了領主坦克。1942年5月,一小批領主坦克參加了。1942年6月,在確定其設計方案使之可以用作可空运的轻型坦克以支援英國空降部隊后,领主坦克被配属给了。它們由專門設計的運輸并投送至地面。但滑翔機數量不足使得它們未能參加1943年的西西里島戰役。它們转而被編入的第六空降裝甲偵察團。 第六空降師曾在1944年6月的諾曼第登陸戰之前的空降作战中(即)中使用大約20輛領主坦克。雖然它們藉助滑翔機成功降落,但是表現卻不盡人意。有一些坦克因事故而損毀,而那些參加戰鬥的坦克在裝甲和火力上都劣于德軍的裝甲戰鬥車輛。行动开始數天後,領主坦克不再參予与德军装甲部队的直接戰鬥,而僅用來提供火力支援。到1944年8月,大部份参与作战的領主坦克已由克倫威爾坦克替代。1944年12月,剩下的也被M22蝗蟲式輕型坦克取代。 此後,領主坦克再也沒有參加過作戰,1946年時被認為已經過時;最後一輛領主坦克在1950年退役。領主坦克還有幾種衍生型,包括阿萊克托自行火炮和Mk.VIII輕型坦克,但這些車輛都從未被英軍投入现役使用。.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Mk.VII領主式輕型坦克 · 查看更多 »

R4M火箭炮

R4M火箭炮 (Rakete, 4Kilogramm, Minenkopf),亦稱颶風 (Orkan),原因為其發射時會發出獨特的煙霧軌跡。R4M火箭炮主要用作空對空武器(空對空火箭),但亦有用於對地面目標。它由納粹德國空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發明。.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R4M火箭炮 · 查看更多 »

Scho-Ka-Kola

Scho-Ka-Kola是德国于1936年出品的一种黑巧克力,其名源于配方中的“巧克力(Schokolade)”、“咖啡(Kaffee)”和“可樂果(Kolanuss)”三个词的前缀。该款巧克力由于含有高含量的咖啡因,而具有强烈的提神功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Scho-Ka-Kola是德国国防军标准口糧之一,不仅受到士兵欢迎,也成为收藏家追捧的珍品。现时厂方仍大致以1930年代的配方和包装生产Scho-Ka-Kola,并以“能量巧克力”作宣传,在德国及少数其他国家发售。.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Scho-Ka-Kola · 查看更多 »

Ta 152戰鬥機

Ta 152被認為是二戰末期的終極螺旋槳戰鬥機之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由德國的飛機製造廠 福克-沃爾夫所製造的超高空戰鬥機。它是由同社的戰鬥機 Fw 190D-9型發展而來。福克-沃爾夫所製造的機種卻不是冠上 Fw 的編號,這是因為1943年10月帝國航空部 (RLM) 決定「新戰鬥機的名稱將包含其主任設計者名稱」的緣故。其結果就是,其主任設計者库尔特·谭克的名字 (Tank) 中的 Ta 使用在名稱上。.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Ta 152戰鬥機 · 查看更多 »

Ta 183戰鬥機

福克-沃爾夫 Ta 183 赫金拜 (俗稱烏鴉) 是一款設計於二次大戰期間的噴射動力戰鬥機,本預定為德國空軍Me 262戰鬥機與其它的繼任者。它是在終戰之前唯一一架只在風洞設計的飛機,但戰後阿根廷以Ta 183為基礎開發出。 Huckebein名字的含義為:威廉·布施所繪漫畫中一隻四處鬧事的烏鴉。.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Ta 183戰鬥機 · 查看更多 »

TKS

没有描述。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TKS · 查看更多 »

TKS小戰車

TK(TK-3)和TKS是波蘭在二次世界大戰使用的小戰車。.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TKS小戰車 · 查看更多 »

Werfer-Granate21火箭發射器

Werfer-Granate21火箭發射器,亦被稱為21公分BR(BR相信是官方空軍手冊中Bordrakete的縮寫),是一種沒有制導系統的空對空武器,為42年式Nebelwerfer的空用版本。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43年起)服役於納粹德國空軍,它亦是德國空軍中第一種機載火箭。它由萊茵金屬的所研發。.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Werfer-Granate21火箭發射器 · 查看更多 »

柏林荣军公墓

荣军公墓(Invalid's Cemetery,Invalidenfriedhof),另译伤残军人公墓,是德国柏林最古老的公墓之一,为普鲁士军人安息之地。其特别重要的意义是纪念1813至1815年的。.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柏林荣军公墓 · 查看更多 »

東海反潛巡邏機

東海反潛巡邏機(Q1W)是日本帝國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推出的海洋巡邏機,由九州飛行機公司研製,盟軍代號Lorna。東海為日本帝國海軍第一款專業巡邏機,為對付美國海軍潛艇為目的而設計;但因為先天性能不足,加上戰爭末期盟軍幾乎掌握日本本土的制空權,因此沒有確實戰果。.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東海反潛巡邏機 · 查看更多 »

梅塞施密特Bf 108

梅塞施密特Bf 108“颱風”(德语:Messerschmitt Bf 108 Taifun)是威利·梅塞施密特任職巴伐利亞飛製造廠(即是後來的梅塞施密特)所設計的一種四座位飛機,前方是典型的雙座位教練機設計而後座還能坐兩名乘客,故除了作為教練機還能作為客機等多種用途,Bf 108可說是後來Bf 109戰鬥機的前身。.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梅塞施密特Bf 108 · 查看更多 »

梅花特攻機

梅花(ばいか)是日本海軍在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參考納粹德國空軍的V1導彈自行研製神風特攻隊的有人V1導彈,都可以被視為日本版的V1導彈,可是研製途中戰爭結束了。.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梅花特攻機 · 查看更多 »

汉斯-乌尔里希·鲁德尔

汉斯·乌尔里希·鲁德尔(Hans-Ulrich Rudel,)曾是一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著名的斯图卡式俯冲轰炸机飞行员。鲁德尔最出名的地方是他是在战争中被授勋级别最高的德国人 。他得到为他特制的德军最高荣誉勋章:特一級的鑽石金橡葉金帶劍騎士鐵十字勳章。 伴随着他的斯图卡飞机,他摧毁了敌人不计其数的地面和海上交通工具。他号称总共击毁了超过500辆坦克和少量的军舰。.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汉斯-乌尔里希·鲁德尔 · 查看更多 »

波蘭戰役

波蘭戰役(又稱「德波戰爭」,而波蘭稱其為「1939年保衛戰」或「1939年九月戰役」;Kampania wrześniowa,德國則稱其為「波蘭戰役」,作戰代號為《白色方案》)是德國、斯洛伐克與蘇聯軍隊於1939年9月入侵波蘭的行動,該戰役一般被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開始。在《德蘇互不侵犯條約》簽署了一星期後,德國於1939年9月1日展開進攻,而蘇聯亦於9月17日入侵波蘭,10月6日,德蘇兩國佔領波蘭全國領土,波蘭戰役結束。 德國軍隊分作北、南、西三個方向發動攻擊,並以兩翼包圍的方式夾擊集結於邊境地帶的波軍主力部隊。波軍損失慘重、欲撤出佈署於德波邊境的部隊,將其用於首都華沙以西的位置建立一條防線,等待軍事同盟國的英法兩國對德國的西方戰線發動攻擊,但擁有兵力絕對優勢的盟軍卻按兵不動。9月中旬,德軍兵臨華沙,波軍將大部分僅存的主力集結,於布楚拉河一線反擊德軍,一度逼迫後者抽調兵力應付,最終,德軍將波軍主力包圍殲滅,獲得了決定性的勝利。9月17日,東方的蘇聯根據《德蘇互不侵犯條約》中的秘密協議而入侵波蘭,開闢了第二戰場。波蘭政府認定原先守於東方「」進行固守的計劃已不可行,遂下令撤離所有部隊至中立的鄰國—羅馬尼亞。10月6日,最後一批波蘭軍隊於科克戰役被擊潰,德蘇兩軍佔領波蘭全國。儘管波蘭從未有代表全國的政府或組織出面宣佈投降過,但也已象徵了波蘭境內戰事的結束。 10月8日,經過短暫的軍政府管理後,德國直接將波蘭西部,包括西里西亞、大波蘭、波莫查、羅茲等曾為德意志帝國領土或有大量德裔人居住的地區併吞為國土,而前但澤自由市與其餘區域則由親衛隊上將的漢斯·法郎克所領導的波蘭總督府進行管理,對內施行「德國化」政策,在德國佔領期間,納粹親衛隊於波蘭境內建立了大量的集中營,關押猶太人、醫生、公務員、教會人員與地主等群眾,最後將其有系統地大量處決。在蘇聯1939年後的佔領區中,史達林則對波蘭人實行「俄羅斯化」,同樣殺害了波蘭社會精英與政治反對者,其中尤以屠殺兩萬名波蘭軍官的「卡廷森林屠殺案」最為出名。在德國佔領波蘭全國後,後者組織起地下抵抗勢力—「波蘭家鄉軍」於二戰期間進行游擊戰。逃到西方國家的數十萬波軍則另外組成一流亡政府,並加入了盟軍,於其他戰場繼續與軸心國戰鬥。二戰結束後,波蘭本土由波蘭統一工人黨所執政,與西方意識形態接近的流亡政府則無法回到波蘭,一直到東歐革命後才重回故土。 波蘭戰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德軍的首次大規模陸上作戰,世界各國對於德軍迅速達成的勝利感到驚訝,進而產生許多誤解或有很大爭議的觀點,部份錯誤資訊仍在今日的出版品中可以見得,例如最有名的「波蘭騎兵向德國戰車衝鋒」、「德國空軍於一天內消滅波蘭空軍」等,實際上是眾多以訛傳訛的資訊加上的刻意宣传所造成的不正確印象。另外,有軍事歷史學家將本戰役視為德軍新型態作戰模式—「閃擊戰」首次使用的作戰,並視其為德軍吸收西方軍事家(B·H·李德哈特、J·C·富勒和夏爾·戴高樂等人)的戰車理論而發展的結果,同樣地,這個論點也受到了相當的批評。.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波蘭戰役 · 查看更多 »

泰山轟炸機

三菱G7M泰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以一式陸攻研製進化為高速遠距離轟炸機,本機是由三菱重工自行研製。原本可以順利完成,但是研製過程中發現多處問題,最後被終止。.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泰山轟炸機 · 查看更多 »

漢斯-于爾根·施通普夫

漢斯-于爾根·施通普夫(Hans-Jürgen Stumpff,1889年6月15日—1968年5月9日)是納粹德國的一名空軍將領。.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漢斯-于爾根·施通普夫 · 查看更多 »

漢斯·耶匈尼克

漢斯·耶匈尼克(德語:Hans Jeschonnek,)是納粹德國空軍一級上將,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擔任了空軍參謀長的職位,1943年8月,耶匈尼克自殺身亡。.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漢斯·耶匈尼克 · 查看更多 »

澳大利亚皇家空军

澳洲皇家空軍(Royal Australian Air Force,縮寫为RAAF)是澳洲國防軍的空軍部隊,前身為於1912年3月成立的澳洲飛行隊(Australian Flying Corps),為世界上第二支空軍,於1921年3月獨立成軍。 澳洲皇家空軍參與過20世纪中許多重大軍事衝突,包括兩次世界大戰、韓戰和越南戰爭,以及近年的伊拉克戰爭。在皇家澳洲空軍的盾徽上印有拉丁文座右銘:「Per Ardua ad Astra」,意思是「Through Struggle to the Stars」。.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澳大利亚皇家空军 · 查看更多 »

戰鬥機總監

戰鬥機總監(戰鬥機總監,後改為「戰鬥機兵種司令」(General der Jagdflieger))是納粹德國空軍的一個1941年8月7日創建的職位,負責戰鬥機部隊的戰備、訓練和戰術監督,並無作戰指揮權。.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戰鬥機總監 · 查看更多 »

戰機世界

是一款以軍事航空黃金時代為背景的大型3D大型多人線上空戰遊戲。烏克蘭遊戲開發工作室 Persha Studia 開發,由戰遊網發行營運。2013 年 11 月正式推出於獨立國協、歐洲、北美 該遊戲為戰遊網旗下戰爭三部曲之一,遊戲背景從 1930 至韓戰期間,玩家將可以操控雙翼飛機到噴射機等多樣戰機,與其他玩家一同爭奪制空權而進行激烈的駁火空戰。 透過 戰遊網 旗下平台 Wargaming.net ,可以與《戰艦世界》以及《戰車世界》使用同一帳號遊玩並共用虛擬貨幣(金幣)。.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戰機世界 · 查看更多 »

战斗轰炸機

戰鬥轟炸機是一種結合戰鬥機與轟炸機功用的軍用飛機,有「戰轟機」的簡稱。 戰鬥轟炸機同時具有攻擊海上、地面目標和空中反擊的能力,與以往執行轟炸時需要戰鬥機護航的轟炸機不同,戰鬥轟炸機本身具有防空能力,一架就可以確保任務順利執行。戰鬥轟炸機的任務是對目標進行密接支援,作為戰術轟炸機使用,它本身具有一定程度的空防能力,可以充分在區域衝突中與地面支援中展露頭角。戰鬥轟炸機雖然具備2種飛機的功能,但直至第四代的戰機為止,大部份的戰鬥轟炸機在空戰上不如專用空戰的戰鬥機,如F-15E在空戰上不如F-16(由于武器挂载变化之故)。加上很多戰鬥機也具備一定的空對地能力,因此現代的戰機發展多以空戰為主、轟炸為輔,或一種專門空戰的戰鬥機配合一種專門轟炸的戰鬥轟炸機,如:F-16配F-15E、F-22配F-35。.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战斗轰炸機 · 查看更多 »

海因茨·诺克

海因茨·诺克(Heinz Knoke,)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纳粹德国空军王牌飞行员。他出击了2000多次。他的击坠数是33架,所有的击坠都是在西欧战场取得的,同时他还有19个未经证实的击坠。 他的击坠数包括19架美国陆军航空兵的重型轰炸机 。.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海因茨·诺克 · 查看更多 »

海因茨·沃爾夫岡·施瑙費爾

海因茨·沃爾夫岡·施瑙費爾(Heinz-Wolfgang Schnaufer,)是納粹德國空軍(German Luftwaffe)夜間戰鬥機飛行員,同時也是空戰歷史上夜間王牌飛行員最高擊落記錄的保持者。一個王牌飛行員(flying ace或fighter ace)是指一個在空戰中擊落五架以上敵機的軍事飛行員(military aviator )。 他所有的121次勝利都是在二戰的夜間戰鬥中獲得的,許多都是英國的四引擎轟炸機。若要參看關於德國空軍的夜間戰鬥王牌飛行員列表,見德國空軍的夜間戰鬥王牌飛行員列表 他擁有一個綽號“St.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海因茨·沃爾夫岡·施瑙費爾 · 查看更多 »

海爾半島戰役

海爾半島戰役(Battle of Hel)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波蘭戰役期間最長的戰鬥之一。 海爾半島,以及位於其上的城市海爾,是波蘭陸軍抵抗德軍入侵最久的口袋區。大約3000名士兵守衛著海爾要塞地區(此編隊在波蘭文裡稱Rejon Umocniony Hel),隸屬於海岸防衛軍團(波蘭文:Grupa Obrona Wybrzeża)。"海爾保衛軍"(波蘭文:Stanislaw Zwartynski)從1939年9月9日開始在此區抵抗敵軍的進攻,直到10月2日投降為止。.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海爾半島戰役 · 查看更多 »

斯特林轟炸機

肖特斯特林轟炸機(Short Stirling)是二戰中英國的第一種四引擎。本機是肖特兄弟公司應空軍部(Air Ministry)的要求而自1936年研製,並於1941年服役。斯特林轟炸機只有相當短的服役時間,因為皇家空軍投入更好的四引擎皇家空軍轟炸機(如哈利法克斯轟炸機、蘭開斯特轟炸機),並代替了它的角色,它於1943年後就轉為執行二線任務。.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斯特林轟炸機 · 查看更多 »

文德尔施泰因

文德尔施泰因(德语:Wendelstein)是德国巴伐利亚州境内的一座1838米高的山峰,属于阿尔卑斯山脉。由于它的位置从它的顶部可以俯视巴伐利亚阿尔卑斯山麓的丘陵地区,而且可以从很远的地方就可以看到它。它位于因河河谷边上,它的峰顶通过一条索道与低处的齒軌鐵路相连。 山下的地方包括拜尔里希采尔(Bayrischzell)和布兰嫩堡等。.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文德尔施泰因 · 查看更多 »

愛達荷號戰艦 (BB-24)

愛達荷號戰艦(舷號BB-24)是一艘隸屬於美國海軍的戰艦,為密西西比級戰艦的二號艦。她是美軍第二艘以愛達荷州為名的軍艦,亦是美國最後一批設計的前無畏艦。 愛達荷號在1904年於費城的克雷普父子造船廠(William Cramp & Sons Ship & Engine Building Co.)開始建造,並在1905年下水,最終在1908年服役。在美國海軍服役期間,愛達荷主要用作訓練艦,並在美國入侵韋拉克魯斯前夕短暫到墨西哥外海戒備。1914年4月美國政府將愛達荷號及姊妹艦密西西比號出售給希臘海軍。由於歐洲不久因薩拉熱窩暗殺事件而陷入戰爭邊緣,愛達荷號的轉移程序加快,並趕及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完成移交,同時更名為利姆諾斯(Limnos),以紀念第二次巴爾幹戰爭中利姆諾斯島戰役。同年7月愛達荷號於美國海軍正式退役及除籍,其時離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只有一星期之遙。 接著利姆諾斯號擔任希臘海軍旗艦。不久親德的希臘國王康斯坦丁一世與親協約國的希臘總理韋尼澤洛斯,就保持中立抑或加入協約而陷入嚴重分歧,在國內引發龐大政治危機;法國軍隊更一度登陸希臘,並驅逐大部分利姆諾斯號的船員,同時填塞其炮口,使利姆諾斯號失去作戰能力。希臘最終在1916年加入協約陣營。 戰後利姆諾斯號曾前往黑海,參與協約國武裝干涉俄國內戰。接著利姆諾斯號又參與了希土戰爭,並在1937年後轉為水上軍營。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希臘戰役期間,利姆諾斯號被納粹德國空軍攻擊後擱淺,艦體在戰後出售拆解。.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愛達荷號戰艦 (BB-24) · 查看更多 »

敦刻尔克

--(法文:Dunkerque;Duinkerke(n))是法国北部诺尔省的臨海市镇,十公里之外便是法國與比利时边境。人口数约为71000(1990年)。--是排在勒阿弗尔和马赛之后法国的第三大港口。它也是一个工业城市,主要行业包括钢铁,食品加工,炼油,造船和化工。.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敦刻尔克 · 查看更多 »

敦刻尔克战役

敦克爾克戰役,又稱敦克爾克大撤退或燈卻灣之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在歐洲大陸執行的一次戰略性撤退。德國軍隊瓦解法國馬奇諾防線後包抄英法盟軍,盟軍撤至敦克爾克(法國北部靠近比利時的港口)後,為了避免被德軍圍殲,執行了當時最大規模的撤退行動,名為「發電機行動」。撤退過程中,英國皇家空軍與德國空軍爆發了激烈的空戰,最終英國仍得以動員各種大小船隻,將大部份的士兵撤離歐洲大陸。 這次的撤退行動成功挽救了大量人力,並成為四年後反攻的根本。但盟軍所有的重型裝備都遺留在歐洲大陸,英國的地面防衛嚴重不足。由於許多地勤人員無法及時備戰,導致不列顛空戰初期的不足。.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敦刻尔克战役 · 查看更多 »

慕尼黑-里姆机场

慕尼黑-里姆机场(Flughafen München-Riem)是德国拜仁州首府慕尼黑一座于1939年开始运营的国际机场,至到1992年被新建成的慕尼黑弗朗茨·约瑟夫·施特劳斯机场所取代而关闭。机场原有的大部分建筑都已被拆除,如今已被改造成包含住宅和商业大楼的里姆博览城(Messestadt Riem)、慕尼黑新展会(Neue Messe München)和里姆公园(Riemer Park),并成功举办了2005年德国园艺展(Bundesgartenschau 2005)。.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慕尼黑-里姆机场 · 查看更多 »

21公分42年式噴煙者

21公分42年式噴煙者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使用的一種多管火箭炮。它服役於德意志國防軍中的化學部隊(Nebeltruppen)。作為與美軍的化學部隊的對應,德國化學部隊的工作主要是送遞毒氣或煙霧,而非炸藥。它於1942年至1945年期間參與除了挪威戰役之外的所有戰役。它亦被轉換讓納粹德國空軍使用。.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21公分42年式噴煙者 · 查看更多 »

7.5厘米LG 40無後座力炮

7.5厘米LG 40無後座力炮是由德國軍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使用的無後座力炮。.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7.5厘米LG 40無後座力炮 · 查看更多 »

7月10日

7月10日是阳历年的第191天(闰年是192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74天。.

新!!: 納粹德國空軍和7月10日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Luftwaffe納粹空軍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