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粉嶺低地

指数 粉嶺低地

粉嶺低地是香港第二大的平原地形,僅次於元朗平原,位於新界大陸的東北部,屬梧桐河流域,平原中部有少量低矮丘陵地貌,地區行政上屬於北區,具體範圍即梧桐河和龍山的西面,大刀刃山系的北面,雞公嶺至白石凹山嶺的東面,大石磨的南面,涵蓋粉嶺、上水、古洞和蕉徑的平原地貌,自數百年前已有大量村族在此定居,農畜業發達,1940年代末有大量來自中國大陸的難民在此落腳並形成大量寮屋村落,其中部於1980年代發展成粉嶺/上水新市鎮,並將在2018年後向古洞和梧桐河畔擴展。 Category:香港平原 Category:北區 (香港).

目录

  1. 5 关系: 北區 (香港)元朗平原粉嶺粉嶺/上水新市鎮香港平原

北區 (香港)

北區(North District),因其爲香港十八區中最北的區議會分區而得名,於1980年從大埔區拆分獨立成區,是香港兩個陸地連接中國大陸的區份之一(另一個為元朗區)。北面和中國广东省深圳市以深圳河、沙頭角河及中英街作邊界,香港和內地的其中三條邊境過境通道(文錦渡、羅湖、沙頭角)都位於北區,西面與新界元朗區,南面和大埔區相連。傳統上北區分為上水、粉嶺、沙頭角和打鼓嶺四個部分,故獨立成區前亦稱爲上粉沙打地區,此外還包括大鵬灣的吉澳、鴨洲等離島。此外,北區亦爲香港傳統鄉村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地區之一,新界五大氏族中的鄧姓、侯姓、廖姓和彭姓在上水和粉嶺一帶都有大型聚居地,大族之多在香港十八區中絕無僅有,而打鼓嶺和沙頭角公路沿線亦分佈有大量規模較小的氏族之村落,故北區仍然保存不少中國傳統鄉村歷史建築。 根據2016年中的人口統計,新界北區的人口有315,270人,佔全港人口4.3%,每平方公里內的人口數目為2,310人,為香港人口密度較低的行政分區之一,當中約26萬人居住於粉嶺/上水新市鎮,其餘約5萬人則分佈於鄉郊多條村落和低密度別墅區;而根據2016年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統計,北區家庭每月收入中位數爲21,500元,爲新界最低,但仍然比九龍深水埗區和觀塘區稍高。.

查看 粉嶺低地和北區 (香港)

元朗平原

元朗平原位於香港新界西北部元朗區,是香港最大沖積平原,大約形成於唐、宋年間,面積達144.3平方公里,中間被凹頭附近眾山分成元朗及錦田兩部份,元朗部份包括元朗市中心、橫洲、髻山、十八鄉、凹頭、南生圍、天水圍、流浮山、屏山、洪水橋、廈村、白泥,錦田部份則包括新田、落馬洲、米埔、錦田、石崗及八鄉等地。 元朗平原昔日為廣大面積的耕地及濕地,部份用地現已發展成為元朗新市鎮及天水圍新市鎮。 元朗是在一個寬廣肥沃的河流氾濫平原和潮區泥灘上填土而成。 1979年,工務司署地政測量處繪製的香港地質圖,元朗平原主要由第四紀更新世至近代的地表沉積物、以及屬於中生界中及下侏羅統的變質沉積岩及火山岩構成。變質岩的分佈,位於橫洲,及從南至北由屯門、藍地到廈村一帶的山嶺,以及由東至西由文錦渡到羅湖、古洞到落馬洲一帶。過往,元朗出產的大理石在香港很著名。.

查看 粉嶺低地和元朗平原

粉嶺

粉嶺(Fanling)位於香港新界東部,是粉嶺/上水新市鎮的一部份;與上水、打鼓嶺和沙頭角同屬於1979年成立的北區(見香港行政區劃)。粉嶺原為農田,現在市中心一帶已發展為住宅區,昔日的農田現只可在較偏遠的村落找到。新界五大族中的鄧氏及彭氏分別定居於粉嶺的龍躍頭、粉嶺樓、粉嶺圍及掃管埔等地。 戰後香港政府開始對新界進行深化管治,將新界分成27個鄉事委員會,粉嶺原來屬於大埔理民府管治,於1954年由彭富華(太平紳士、彭族原居民)、李昌(新界鄉議局創辦人李仲莊的兒子)、羅澤棠(客籍原居民)等創立粉嶺區鄉事委員會,管理轄下的29條鄉村及聯和舊墟。 粉嶺是香港其中一個宗教建築最豐富的地區,涵蓋香港六大宗教中的佛教、道教、儒教、天主教和基督教的重要宗教場所。在新市鎮開發前,粉嶺也曾是香港上流階層和外籍人士活動的集中地,從百福村到安樂村都曾有大量別墅建築,有外籍人士曾成立粉嶺狩獵賽馬會,粉嶺站外面更曾有由退役英軍開設的畢打奧餐廳,爲1980年代前新界最知名的西餐廳和酒吧。粉嶺亦曾是香港北部重要軍事基地,曾建有粉嶺軍營、芬園軍營、皇后山軍營和新圍軍營,目前新圍軍營及其大嶺練靶場仍然爲解放軍駐港部隊使用。粉嶺南部的和合石有全香港規模最大的和合石墳場,每逢清明節和重陽節都會有大量孝子賢孫前往拜祭先人。 由於粉嶺是新界北最早建有火車站的地方,也有通往新界東北打鼓嶺和沙頭角邊境的唯一公路,加上曾有大量英軍駐紮,故此在1960年代前多被當時的港英政府及外籍人士認定爲新界北的地區中心,地位僅次於大埔,甚至常以「粉嶺」之名指代涵蓋上水部分和古洞的大片地區,故此在地理學上該地平原名爲粉嶺低地。在1970年代末新市鎮開發前,粉嶺和上水大致上以大埔公路粉嶺段、掃管埔和靈山爲分界,但沒有具體的自然地理分界,故位於大埔公路以南的年代較久遠的建設,如粉錦公路和粉嶺高爾夫球場都以「粉嶺」命名,甚至遠至金錢的新界喇沙中學也曾被俗稱爲「粉嶺喇沙中學」。新市鎮發展後由於交通道路網絡的變化,上述地方在今天都被視爲上水的一部分。現今粉嶺與上水的東西分界線南段大概位於掃管埔路、雞嶺村和偷牛山。不過基於坊間使用習慣,一些現今視作位於上水但多年前以「粉嶺」命名的場所也不再更名,造成今人在上水能找到以「粉嶺」命名的場所和道路的奇特現象。.

查看 粉嶺低地和粉嶺

粉嶺/上水新市鎮

粉嶺/上水新市鎮(Fanling-Sheung Shui New Town),是香港新界北區一個綜合式發展的新市鎮,範圍包括粉嶺及上水。.

查看 粉嶺低地和粉嶺/上水新市鎮

香港平原

香港山丘起伏,「山多平地少」,尤其是香港島,四處皆是丘陵,因此平原不多,僅有的三個平原均位於新界北部,即元朗區、北區一帶。 其中以元朗平原最大,橫跨整個元朗區,甚至部份的屯門區。其次是粉嶺低地,佔地約有四分之一個北區包括了粉嶺/上水新市鎮。最後是大埔平原,包括了大埔新市鎮。.

查看 粉嶺低地和香港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