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答己

指数 答己

昭獻元聖皇后答己(;),又译塔济,弘吉剌氏,是元朝的一位被追尊的皇太后,她是忽必烈之孫答剌麻八剌(后追谥元顺宗,未曾成為皇帝)的妻子,元武宗海山及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的母親,出身于蒙古弘吉剌部,答己是按陳之孫渾都帖木兒之女。辅助儿子海山登位。.

34 关系: 卜答失里 (皇后)卜鲁罕南坡之变太皇太后中國皇儲列表中国君主母系列表中国皇太后列表伯忽笛弘吉剌忽思慧國立故宮博物院館藏文物元史元史人物列表元仁宗元英宗元武宗元朝元朝皇后及妃嬪列表元惠宗王暠祥哥剌吉答剌麻八剌高丽忠宣王高丽忠肃王高麗 (918年-1392年)铁木迭儿按陳浑都帖木儿新元史方臣祐拜住 (元英宗)曲樞11月1日1310年代

卜答失里 (皇后)

卜答失里(;),弘吉剌氏,元文宗皇后,父驸马鲁王雕阿不剌,母亲是元武宗的妹妹鲁国公主桑哥剌吉。她是元朝唯一的太皇太后。.

新!!: 答己和卜答失里 (皇后) · 查看更多 »

卜鲁罕

卜鲁罕(;),巴牙惕氏,元成宗铁穆耳受册宝皇后,驸马脱里思之女。.

新!!: 答己和卜鲁罕 · 查看更多 »

南坡之变

南坡之变是发生于元至治三年(1323年)的一次政变。元英宗即位后重用拜住,清除五朝权臣铁木迭儿的势力,推行了一系列的新政。铁木迭儿的义子铁失联合对元英宗改革不满的蒙古贵族发动了政变,在上都以南不远的南坡杀死了元英宗和拜住,奉晋王也孙铁木儿即位,即元泰定帝。不久铁失被元泰定帝处死。.

新!!: 答己和南坡之变 · 查看更多 »

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簡稱太后、太皇,或稱太母,是古代中國皇帝及東亞地區部份時代的君主法定祖母的正式封號。在部分朝代曾出現的太帝太后、皇太太后、帝太太后等,皆為太皇太后的變體。 由於繼承皇位的可能是庶子,或者皇帝在繼位時,其生母、親祖母已去世,所以太后、太皇太后、太帝太后並不一定是皇帝的生母或親(曾)祖母。 一般的情形是,嫡子繼承皇位,只有皇帝的生母被尊為太后,繼而被尊為太皇太后。如果庶子繼位,嫡母、生母同在,則嫡母定被尊為皇太后,而生母也有可能被尊為皇太后,由此,後世可能出現太皇太后非皇帝親生祖母的情况。在旁支入繼的情况下,通常繼任皇帝只能以被繼承者為自己的尊親,不能加尊生母,她們可能只被尊為太妃而已。 總之,能夠被尊為太后、太皇太后、太帝太后,不但要看繼承人和被尊者之間的血緣關係,更要視彼此的法定關係而定。.

新!!: 答己和太皇太后 · 查看更多 »

中國皇儲列表

以下的列表列出中国历史上经正式册封的储君,与君主关系中未标明头衔者皆为皇太子,并仅限于君主头衔为皇帝的政权。北魏孝明帝元詡的女儿女帝元氏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性皇储。.

新!!: 答己和中國皇儲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国君主母系列表

中国君主母系列表,以下列表列出中国历史有载之中国君主母系一览:.

新!!: 答己和中国君主母系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国皇太后列表

中国皇太后,本表列出秦始皇统一中國後,历任受封的皇太后。.

新!!: 答己和中国皇太后列表 · 查看更多 »

伯忽笛

伯忽笛,元朝人物。 怯烈氏。大蒙古国曲律汗海山(元朝皇帝元武宗)的皇后(可敦、哈屯,汉译皇后)。元朝的后妃只有两等,汉人称之为皇后与妃子。元世祖以后只有得到策宝的皇后才算正宫皇后。她十三岁,在潜邸跟了海山。后随武宗的母亲昭献元圣皇后答己出居怀州。伯忽笛性格敏给周慎,昭献皇后很喜欢他。元英宗即位,命她主元太祖完颜氏皇后斡尔朵。至治三年(1323年),徙居元世祖迭只斡尔朵。昭献皇后崩,她出私财三千五百贯建造顺圣寺来奉昭献皇后的神御,又建造崇源寺以奉英宗神御。.

新!!: 答己和伯忽笛 · 查看更多 »

弘吉剌

弘吉剌()突厥语解释为褐色的马匹,迭列斤蒙古的一个部落,以出美女盛名。.

新!!: 答己和弘吉剌 · 查看更多 »

忽思慧

忽思慧,又译和斯辉,生卒年不详,元朝蒙古族或回回人,中医营养和食疗学家。元仁宗延祐年间忽思慧充饮膳太医,元文宗天历三年(1330年)撰成《饮膳正要》一书。 《饮膳正要》“虞集序”称,忽思慧曾经作为赵国公常普兰奚的关系密切的下属。延祐二年(1315年)常普兰奚加金紫光禄大夫、徽政院使,掌侍奉皇太后诸事,忽思慧此时被选任饮膳太医,入侍仁宗之母兴圣太后答己。忽思慧以饮膳太医之职侍奉皇太后与皇后。《饮膳正要》成书后,进呈中宫供览,受命担任刊刻、校正者《饮膳正要》多数都是和中宫密切的人物:拜住为中政院使,张金界奴为内宰、隆祥总管等。“虞集序”褒颂“圣后”,忽思慧当时在中宫以膳医侍奉元文宗皇后卜答失里。.

新!!: 答己和忽思慧 · 查看更多 »

國立故宮博物院館藏文物

國立故宮博物院的藏品數量與種類眾多,重要者如舊藏於南薰殿的歷代159幅帝王像、59幅皇--像、202幅先聖名臣像 ,以及70件限展書畫和已登錄為中華民國國寶的各類品項。截至2017年5月31日為止,藏品總計有696,476件冊。.

新!!: 答己和國立故宮博物院館藏文物 · 查看更多 »

元史

《元史》是明朝的宋濂等奉明太祖之命編撰的纪传体史書,共210卷,有本纪47卷,志58卷,表8卷,列传97卷。二十四史之一。.

新!!: 答己和元史 · 查看更多 »

元史人物列表

没有描述。

新!!: 答己和元史人物列表 · 查看更多 »

元仁宗

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见《黄金史纲》;,)是元朝第四位皇帝,蒙古帝国第八位大汗,1311年4月7日—1320年3月1日在位,一共在位9年。清代乾隆晚期乾隆帝命改譯遼、金、元三史中的音譯專名,改譯阿裕爾巴里巴特喇,今日學界已無人使用。 早年助兄长海山即位,被海山立为皇太子(元朝的皇位继承人一律称皇太子),相约兄终弟及,叔侄相传。后嗣位,年號皇慶、延祐。 他去世后,諡號聖文欽孝皇帝,廟號仁宗,蒙古語稱號普顏篤皇帝《元史》卷二十六《仁宗本纪三》记载:“群臣上谥曰圣文钦孝皇帝,庙号仁宗,国语曰普颜笃皇帝。”《元史》卷二十七《英宗本纪一》:延祐七年五月“乙未,请大行皇帝谥于南郊。”延祐七年八月“丙辰,祔仁宗圣文钦孝皇帝、庄懿慈圣皇后于太庙,铁木迭儿摄太尉,奉玉册行事。”苏天爵《国朝文类》卷十《册文》中的《仁宗皇帝谥册文》(作者:张士观),册文内容记载元仁宗获得谥号和庙号的时间是延祐七年八月十日(丙辰日)(;又譯巴顏圖可汗。他的名字实源自梵文Āyur-parvata,意为“寿山”,正好与哥哥元武宗的名字“海山”相應。.

新!!: 答己和元仁宗 · 查看更多 »

元英宗

元英宗硕德八剌(见《黄金史纲》;;),是元朝第五位皇帝,蒙古帝国第九位大汗,1320年4月19日—1323年9月4日在位,在位3年零5个月,是元仁宗之子。 1321年11月28日,群臣为硕德八剌上汉语尊号继天体道敬文仁武大昭孝皇帝。 去世后,谥号睿圣文孝皇帝,庙号英宗,蒙古语称号格坚皇帝《元史》卷二十八《英宗本紀二》:“泰定元年二月,上尊諡曰睿聖文孝皇帝,廟號英宗。四月,上國語廟號曰格堅。”(或)。.

新!!: 答己和元英宗 · 查看更多 »

元武宗

元武宗海山(;),是元朝第三位皇帝,蒙古帝国第七位大汗,在位4年,自1307年6月21日至1311年1月27日。乃元世祖之曾孫、太子真金之孫、答剌麻八剌之子、元成宗之侄。 1309年2月17日,群臣为海山上汉文尊号统天继圣钦文英武大章孝皇帝。 他去世后,謚號仁惠宣孝皇帝,廟號武宗,蒙古语称曲律皇帝()《元史》卷二十三(武宗本紀二):“夏五月乙未,文武百官也先鐵木兒等上尊諡曰仁惠宣孝皇帝,廟號武宗。國語曰曲律皇帝。”。.

新!!: 答己和元武宗 · 查看更多 »

元朝

元朝(中古蒙古語:;現代蒙古語:《蒙漢詞典》,內蒙古大學蒙古學研究院蒙古語文研究所編,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243頁。;1271年-1368年),蒙古語國號全稱大元大蒙古國(中古蒙古語:),是中国历史上由蒙古人建立的大一統的朝代。西元1260年,忽必烈即位為第五任大蒙古國大汗,後於1271年改国号大蒙古兀魯思為大元大蒙古兀魯思,但蒙語稱呼不變,定都於漢地大都(今北京市),建立元朝。1279年元軍攻灭南宋,全面佔領漢族地區,一統中國並結束南宋與金朝南北政權对峙之局面。雖然傳統以南宋為正統王朝,元朝繼承金朝正統,並選取根據五行相生順序生自金朝「土」德的「金」德為王朝德運,同時選取與金德對應的白色為王朝正色。 元朝的基础為乞颜部族的首领铁木真于1206年统一漠北诸部族后建立的'''大蒙古國''',铁木真被称为“成吉思汗”。當時蒙古诸部受金朝统辖,然而由於金朝與西夏均走向衰落,成吉思汗先後攻打西夏與金朝,並於西元1227年8月攻滅西夏、1234年3月攻滅金朝,取得中国華北地区和黄土高原地区。同一时间,大蒙古国在西方不断扩张,先後發動三次西征,形成稱霸歐亞大陸的国家,被欧洲称为蒙古帝國(Mongol Empire)《中國文明史 元代》〈第一章 雙重體制的政治〉: 第3頁-第10頁.

新!!: 答己和元朝 · 查看更多 »

元朝皇后及妃嬪列表

元朝皇后及妃嬪列表列出中國歷史上元朝所有的君主配偶。.

新!!: 答己和元朝皇后及妃嬪列表 · 查看更多 »

元惠宗

元惠宗妥懽貼睦爾(见《蒙古源流》、罗氏《黄金史》。;),清刊《元史》、清修《續資治通鑑》改譯托歡特穆爾,元朝廟號為惠宗,蒙古語稱號烏哈噶圖汗(;或),明朝諡號為順皇帝,又稱至正帝,庚申帝,庚申君,元朝第十一位皇帝,蒙古帝国第十五位大汗,他是元朝北逃前的最後一位皇帝,之後以他為首的北元繼續與明朝對峙。在位时间是从1333年7月19日至1370年5月27日,在位37年。.

新!!: 答己和元惠宗 · 查看更多 »

王暠

王暠(),高麗宗室、元朝瀋王。蒙古名字完澤禿()。他是江陽公王滋的兒子,也是忠宣王的侄兒。 出生年份没有记载。他的父親江陽公王滋本是高麗忠烈王的長子,為貞和宮主王氏所生。貞和宮主是忠烈王的髮妻,但1274年忠烈王被元朝扶持登上王位時,為了繼續取得元朝的支持,忠烈王迎娶了忽必烈的長女忽都揭里迷失為王后,是為莊穆王后。次年莊穆王后生下了忠宣王王璋,王璋成為高麗的王世子,而忠烈王的長子王滋則降封江陽公。 正因為這個原因,忠宣王即位後,江陽公王滋一派非常不滿,試圖藉助元朝的力量奪回王位。1307年,王暠迎娶元朝宗室松山(梁王甘麻剌次子)的女兒為正室。1314年,忠宣王將高麗國王之位讓給了兒子忠肅王。與此同時忠宣王將王滋之子延安君王暠送往元大都作人質,並在1316年將瀋王之位讓給了王暠。 1320年,元英宗繼位,推行漢法,但遭到太皇太后答己一派的阻撓。王暠趁機糾集黨羽,誣陷上王王璋與太皇太后同謀,致使王璋被流放吐蕃的薩思結(今西藏自治區薩迦縣)。高麗忠肅王號召百官聯名上書元廷,為忠宣王鳴冤;而王暠則與黨羽權漢功合謀,糾集其在高麗朝廷中的黨羽聯名上書元廷,要求廢黜忠肅王。元英宗將忠肅王叫到元大都,長期滯留無法歸國。 1323年,元英宗在南坡之變中遭暗殺。次年,元泰定帝允許忠肅王返回高麗,並賜予忠肅王「高麗國王之印」,王暠的奪位計劃被擱淺。忠肅王歸國之後,徹底肅清了王暠在高麗朝廷中的黨羽。1333年,忠肅王與瀋王王暠在臨江卵山寨相會,隨後忠肅王又在大同江宴請王暠,兩人之間達成了和解。 1339年,忠肅王逝世。瀋王王暠再次陰謀奪取高麗王位。由於高麗王世子王禎曾經是燕帖木兒一黨,而燕帖木兒是丞相伯顏的政敵,因此王禎遭到伯顏的打壓,伯顏力主立王暠為新的高麗王。結果權溥聯合高麗群臣上書中書省,要求立王禎為國王,元廷最終冊封王禎為高麗王,是為忠惠王。王暠的奪位計劃再次擱淺。 忠惠王荒淫無道,1343年被元廷廢黜,流放廣東;年幼的忠穆王繼位。王暠被元朝送回高麗,並在次年逝世。他的孫子脫脫不花後來繼承了瀋王之位。.

新!!: 答己和王暠 · 查看更多 »

祥哥剌吉

祥哥剌吉(),以作桑哥剌吉,元朝公主,真金孙女,答剌麻八剌之女。兄元武宗海山,弟元仁宗。 大德十一年(1307年)嫁给弘吉剌氏阿不歹,封为皇妹鲁国大长公主,赐永平路为分地。至大三年(1310年)其夫去世,祥哥剌吉没有随蒙古习俗,再嫁丈夫的弟弟,一直守节。元仁宗即位,封皇姐鲁国大长公主。元文宗即位后,祥哥剌吉之女卜答失里为元文宗皇后。于是被加封徽文懿福贞寿大长公主。多次受到丰厚赏赐,资财雄厚,超过元朝历代公主。她对汉族文化有浓厚兴趣,收藏歷代字画。与虞集、柳贯、朱德润相交,对当时文艺、宗教、教育很有影响。.

新!!: 答己和祥哥剌吉 · 查看更多 »

答剌麻八剌

剌麻八剌(;),元朝世祖忽必烈太子真金之次子,元武宗、元仁宗之父,娶蒙古弘吉剌部出身的答己为正妃,娶郭氏为偏妃。 1286年真金太子去世后元世祖本打算立答剌麻八剌为皇太子,但他因病1292年去世,1307年答剌麻八剌的儿子海山即位,是为元武宗,元武宗追尊答剌麻八剌为皇帝,为答剌麻八剌上廟號順宗,汉文諡號昭聖衍孝皇帝。.

新!!: 答己和答剌麻八剌 · 查看更多 »

高丽忠宣王

麗忠宣王(;),是高丽王朝第26任君主(1298年,1308年—1313年在位),諱王璋(),初名王謜()。高麗忠烈王王賰长子。其母为高麗莊穆王后、元朝齊國大長公主忽都鲁揭里迷失。.

新!!: 答己和高丽忠宣王 · 查看更多 »

高丽忠肃王

丽忠肃王(;),是高丽王朝第27任君主( 1313年—1330年,1332年—1339年在位),讳王焘(),小字宜孝(),蒙古名字阿剌忒訥失里()。.

新!!: 答己和高丽忠肃王 · 查看更多 »

高麗 (918年-1392年)

丽(918年-1392年),又称高麗王朝、王氏高丽,是朝鲜半岛古代王朝之一。918年泰封国弓裔王的部将王建推翻弓裔建立高丽国,定都于自己的家乡开京(即今开城)。高丽历史在朝鲜半岛维持了近500年,直到1392年朝鲜王朝的建立。 佛教是高丽国的国教。历经16年时间雕刻成的高丽大藏经是世界瑰宝之一。高丽国青瓷制作手艺精湛,闻名世界。部分观点认为,高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金属活字印刷术的国家,但史學界大多數則認為中國在更早的時期已經發明了銅活字印刷術,並用於印製紙鈔。 高丽国都的开城在三国时代属于高句丽,所以王建以高丽为国号(“高丽”的名稱源于“高句丽”,高丽就是高句丽王朝后期通用的简称)。高丽被今天的朝鲜政府认为是朝鲜族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国家。 但有些学者并不同意这种观点,认为历史上第一个统一朝鲜的国家是新罗,如韩国学者李基白就表示:“毕竟是统一的新罗的领土和人民,在那里形成的社会文化构成了后来朝鲜历史的主流”。韩国前总统金大中也曾在文中提及统一的新罗为韩国历史的源头。.

新!!: 答己和高麗 (918年-1392年) · 查看更多 »

铁木迭儿

铁木迭儿(),蒙古人,元朝权臣,祖父卜邻吉带、父亲木儿火赤。 元成宗时,担任同知宣徽院事,兼通政院使。元武宗即位,因他和太后答己亲善,任宣徽使,至大元年(1308年)夏四月,加右丞相。后任江西行省平章政事;同年,又迁云南行省左丞相。在云南,铁木迭儿搜刮民脂民膏,被弹劾,铁木迭儿逃回大都。元仁宗即位,在太后的干预下,铁木迭儿为中书省右丞相。铁木迭儿倡导在预买盐引、括田江南,号称延祐经理,引起蔡五九起义。 延祐二年(1315年)七月,太后降旨,铁木迭儿又被任命总宣政院事。十月,又晋封为太师。延祐三年(1316年)春,铁木迭儿上奏议立仁宗之子硕德八剌为皇太子。延祐五年(1318年),被御史杨朵儿只、萧拜住、贺胜弹劾罢相。不久,起复太子太师。 元仁宗去世后,铁木迭儿为了报复,将杨朵儿只、萧拜住、贺胜等人陷害致死。元英宗以拜住为左丞相,牵制铁木迭儿。至治二年(1322年),铁木迭儿病死。英宗追夺其官爵及封赠制书,籍没其家。至治三年(1323年)八月,其子锁南与义子铁失在南坡之变弑杀英宗。.

新!!: 答己和铁木迭儿 · 查看更多 »

按陳

按陳,姓孛思忽兒,本名阿勒赤,弘吉剌氏。特薛禪之子,孛儿帖的兄弟,弟弟火忽、册。 按陳從元太祖征伐,凡三十二戰,平定西夏、斷潼關道、取回紇尋斯干(撒馬爾罕)城,皆有戰功。丁亥年(1227年),賜號國舅按陳那顏。壬辰年(1232年),獲賜銀印,封河西王,統領弘吉剌氏。丁酉年(1237年),獲賜錢二十萬緡,並下旨弘吉剌氏,生女為--,生男尚公主,世世不絕。又賜所俘獲軍民五千二百,授萬戶。按陳死後葬於官人山。元貞元年(1295年)二月,追封濟寧王,諡忠武;妻哈真(尊稱),追封濟寧王妃。子斡陳、納陳、唆兒火都、必哥,女兒為元世祖察必皇后。.

新!!: 答己和按陳 · 查看更多 »

浑都帖木儿

浑都帖木儿,是元朝贵族的名字,可以指:.

新!!: 答己和浑都帖木儿 · 查看更多 »

新元史

《新元史》,由中国清末民初人柯劭忞所作,包括本纪二十六卷,表七卷,志七十卷,列传一百五十四卷。民国九年刊為正史,為二十五史中最晚列入者,二十四史中未包含此書。 由於明代《元史》編纂工作過於草率,錯誤百出,歷代學者皆呼籲重修元史。柯劭忞以《元史》為底本,利用明清有關元史的研究,例如參考《元經世大典》殘本、《元典章》,又吸收了西方有關元史的研究成果,例如法國的《多桑蒙古史》、波斯人拉施特《蒙古全史》等書,參考《四庫全書》未收錄之秘籍及元碑拓本等,以三十年之功,重修新史。 《新元史》於1920年脫稿,北洋政府總統徐世昌明令列入正史,內容比《元史》正確詳備。《新元史》还纠正了《元史》的错误。《元史》中存在有一人两传的缺失,如速不台与雪不台本是一人,完者都与完者拔都是一人,石抹也先与石抹阿辛是一个人,《元史》中都列有两传,《新元史》则纠正了这个错误。《新元史》中增補了許多列傳,像元末革命中的領袖人物如韓林兒、徐壽輝、張士誠、陳友諒等,《新元史》皆一一列傳。近人李思纯在《元史学》中说:“其书(指《新元史》)兼具全部改造与详备博赡之二种长处。中国元史学之有柯劭忞,正如集百川之归流以成大海,集众土之积累以成高峰。” 但《新元史》存在一些不足。最大的缺點是沒有《藝文志》,而且書中所引用的新資料,都沒有註明出處,以致後人研究元史時,用它的史料深感不便。此外,《新元史》循旧史观念,一味求简,删掉元史部分史料。还盲目迷信外国史料和野史,以讹传讹。.

新!!: 答己和新元史 · 查看更多 »

方臣祐

方臣祐(방신우,),小字小公,是高麗王朝末期的一位宦官。本貫尚州。 方臣祐出生在尚州的中牟縣,其父方得世本為中牟縣的縣吏。忠烈王時期,方臣祐跟隨安平公主前往元朝,拜謁裕聖皇后闊闊真,被留在元朝,獲賜蒙古名字忙古台,授掌謁丞加泉府大卿。元武宗在位時,侍奉壽元皇太后答己,改將作院使,进平章政事。遼陽行省右丞洪重喜上書中書省,污蔑忠宣王不守法度、恣行暴虐,並請求當廷對質。中書省上奏元廷,忠宣王甚為憂慮。方臣祐在皇太后面前加以勸阻,聲稱洪重喜是高麗脫逃之民,妄圖通過污蔑的手段顛覆高麗社稷,不可讓他與高麗王對質。皇太后便向武宗勸阻,最終不得對質,將洪重喜杖責之後流放潮州。 元朝派遣方臣祐至高麗,監督大藏經的印製。後來方臣祐又侍奉泰定帝的皇后得寵,除太子詹事,改徽政院使,後加储庆司使。朔方藩王八驢迷思率眾歸附元朝,元廷欲將其安置在鴨綠江以東。方臣祐奏稱高麗多山不適宜遊牧,建議不要安置在那裡擾民。元英宗聽從了他的建議。元英宗欲廢除高麗國、在國設立行省,被方臣祐通過壽元皇后的關係成功阻止。因此功勞,方臣祐受到忠肅王的厚待,封為上洛府院君,賜推誠敦信亮節功臣號。其父方得世也因此發迹,被任命為管城縣令,不數年,拜尚州牧使。妹婿朴侶原本為農夫,一夜成為貴人,突然被提拔為僉議評理;其子朴之貞也被提拔為摠郞典書。 方臣祐在元朝歷經七朝,侍奉過兩位皇太后,掌機密,金銀珠寶田畝不可計數。1330年(忠肅王十七年)請求回到高麗,修建禪興寺,極其壯麗。1342年(忠惠王後三年)回到元朝,次年死。.

新!!: 答己和方臣祐 · 查看更多 »

拜住 (元英宗)

拜住(;),蒙古扎剌亦儿氏,元朝政治家,元初名臣安童之孙,木華黎後代。扎剌儿氏为元朝王室世袭贴身侍卫,在蒙古各部中尤有声望。元英宗在位时间官至中书右丞相,全力支持英宗的“以儒治国”政策。.

新!!: 答己和拜住 (元英宗) · 查看更多 »

曲樞

曲枢,又作曲出,哈剌鲁氏,元朝大臣。质理花台之子。 曲枢七岁时就失去父母。元世祖时,为真金太子妃阔阔真(又名伯蓝也怯赤)宫臣,后为真金孙爱育黎拔力八达(元仁宗)保傅。元成宗大德九年(1305年),随从仁宗出居怀州(今河南沁阳)、云中(今山西省大同市)。大德十一年(1307年),元成宗驾崩,劝答己母子入朝,迎武宗即帝位。元武宗即位,立弟爱育黎拔力八达为皇太子,以侍从之功拜平章政事,行大司农,领太子詹事院事,封应国公。至大元年(1308年),加太子太保,领典医院事,兼集贤大学士。至大四年(1311年)仁宗即位,授为太保、录军国重事,领崇祥院、司天台。病逝于位。元顺帝至元四年(1338年),追封广阳王,谥号忠惠。.

新!!: 答己和曲樞 · 查看更多 »

11月1日

11月1日是阳历一年中的第305天(闰年第306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60天。.

新!!: 答己和11月1日 · 查看更多 »

1310年代

没有描述。

新!!: 答己和1310年代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弘吉剌·答己昭獻元聖皇后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