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第一次驅漢事件

指数 第一次驅漢事件

一次驅漢事件(),指宣统辛亥年(1911年)因为中国内地辛亥革命引发的驻西藏拉萨地区的清朝军队哗变和对藏族僧俗的劫掠,随後流亡英属印度的十三世达赖在英国支持下领导西藏僧俗驱逐清朝驻藏军队,並返回拉萨恢复执掌西藏政教大权。.

18 关系: 中印边境战争中印边界问题中華民國治藏歷史第二次驅漢事件西姆拉條約西姆拉會議西藏历史西藏和平解放西藏独立运动西藏歷史年表辛亥拉萨动乱辛亥拉萨骚乱辛亥拉薩動亂阿鲁纳恰尔邦藏区清朝治藏歷史拉萨骚乱 (辛亥)1911年拉萨动乱

中印边境战争

中印边境战争(Sino-Indian War,भारत-चीन युद्ध Bhārat-Chīn Yuddh)是1962年10月20日至11月21日发生在中国和印度之间的一场边境战争。在中国也被称为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 中国与印度的边界约2000公里,分西、中、东三段。这场战争在西段和东段同时进行,又以东段由印度实际控制的“”(中国称为“藏南地区”)为主战场。由于战场处于高海拔地区,環境惡劣,雙方都有后勤補給困难的問題。中國在取得胜利目標後即撤回,印度则重新佔領絕大部分中印爭議地區,兩國皆宣布勝利。这场战争给印度造成了很大的阴影,并影响着中印关系的深入发展,并且对中苏和中美关系的走向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新!!: 第一次驅漢事件和中印边境战争 · 查看更多 »

中印边界问题

中印边界问题,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與印度共和国之间的邊界問題,是中印关系中的敏感议题。中印边界总长近2000公里,有总面积超过12万平方公里区域存在领土纠纷,涉及西段、中段和东段三个部分。中印边界锡金段为已定边境,但附近的中不边界存在争议,因不丹的外交和国防被印度控制,中不邊界爭議也受印度关注。中印原则上都同意和平解决争议。.

新!!: 第一次驅漢事件和中印边界问题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治藏歷史

中華民國對西藏的主權地位一直是西藏獨立運動中爭論的焦點。偏西藏獨立的人士認為在中華民國的大陸統治時期,西藏並不受國民政府直接管轄或支配,甚至達成事實上的獨立(de-facto independence);偏中國主權的人士認為西藏政府一直聽命於國民政府,儘管過程中西藏有過獨立的傾向,但從未正式宣佈獨立,亦從未受任何一國認可,中華民國政府一直享有對西藏的主權。.

新!!: 第一次驅漢事件和中華民國治藏歷史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驅漢事件

二次驅漢事件是指1949年中共在第二次國共內戰取得優勢後,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蒙藏委員會的拉薩辦事處職員遭西藏噶厦政府下令離開西藏的事件。.

新!!: 第一次驅漢事件和第二次驅漢事件 · 查看更多 »

西姆拉條約

西姆拉條約(Simla Accord),是1913年10月至1914年7月间,在印度北部城市西姆拉舉行的由中華民國政府、英屬印度和西藏噶廈政府三方參加的西姆拉會議上產生的一系列文件和協議,其中包括西藏與中國的關係,西藏與中國內地領土分界,以及西藏與印度領土分界,后者就是著名的麥克馬洪綫。.

新!!: 第一次驅漢事件和西姆拉條約 · 查看更多 »

西姆拉會議

西姆拉會議(Simla Convention),是1913年10月至1914年7月間,在印度北部城市西姆拉舉行的由中華民國政府、英屬印度和西藏噶廈政府三方參加的會議。會議主要是討論西藏與中國的關係,以及西藏與印度、中國的領土分界。會上英國企圖劃定麥克馬洪線,引發爭論。最後中国政府退出談判,而英國與西藏則簽訂了西姆拉條約。.

新!!: 第一次驅漢事件和西姆拉會議 · 查看更多 »

西藏历史

西藏位於亚洲腹地的青藏高原。在中文中,西藏既可以指傳統意義上的西藏,即包括整個藏區,又稱大西藏地區;也可以特指其西南部地區,即清朝以來分割邊界後的行政區劃,面积略大过現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西藏自治區之範圍。本條目正文中所指的西藏,若無特別說明,通常指大西藏地區,以更加方便和準確地闡述包含各個藏區的西藏整體的歷史。由於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面積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故素有「世界屋脊」之稱。自古以來,西藏特殊的地理位置阻絕外來勢力的侵擾,也保留獨特的地域文化。自石器時代即在西藏高原活動的人類,逐漸發展成今日的藏族,而其綿延至今的文化中最引人矚目的,正是在他們的生活中無所不在的宗教色彩。 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族人自稱為「博(bod)」。「博」是集民族、地域、政權於一體的總稱。满语、蒙语中則稱「博」為「tübat(圖波特)」。除了「博」和「圖波特」這兩個語彙以外,在歷史上還可以找到「吐蕃」、「唐古特」、「土伯特」等其他對於西藏的稱謂。对于在东部藏區(如四川、青海等)生活的藏民,部分漢族人會稱呼他們作「西番」或「西羌」等等。 除藏族人外,世代生活着西藏地區的还有汉族、门巴族、珞巴族等。.

新!!: 第一次驅漢事件和西藏历史 · 查看更多 »

西藏和平解放

西藏和平解放(或称人民解放军入侵西藏、中國入侵西藏、等,具体见名称章节)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通过軍事行動和谈判,在1951年將西藏納入共產黨統治的事件。共軍入藏后西藏噶厦和西藏社會架構在中华人民共和國内保持不變,直至1959年藏區騷亂,西藏噶厦被中央人民政府解散,十四世達賴喇嘛自西藏流亡印度為止。 1949年7月,西藏噶厦為了避免捲入國共內戰,驅逐了國民政府蒙藏委員會拉薩辦事處的人員。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逐步將与西藏相邻的云南、新疆、西康等省納入統治。1949年11月,西藏噶厦向美國、英國和新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發信,表示決意保持治權獨立状态,會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任何侵入行動作出毫無保留的抵抗。1950年2月15日,中共中央西南局、西南軍區、第二野戰軍司令部聯合發出「進軍西藏政治動員令」。中國人民解放軍10月7日开始進攻康區西部,10月19日攻克昌都,擊斃5,700餘名西藏官兵,俘虜了包括多麥總管阿沛·阿旺晉美在內的軍官和2,600餘名士兵,藏軍於10月21日投降。 噶廈政府從1950年11月起尋求國際援助,一直沒有獲得肯定答覆。噶廈在內部經過強烈爭論後,決定放棄向國際求援,而與中國談判。達賴喇嘛於1951年1月2日抵達與錫金相鄰的亞東,準備必要時流亡國外。1951年2月,西藏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的代表团,4月抵達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代表李维汉等谈判。1951年5月23日,代表团在北京签订《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中共對外宣稱「西藏和平解放」。.

新!!: 第一次驅漢事件和西藏和平解放 · 查看更多 »

西藏独立运动

西藏独立运动,簡稱藏獨運動或者藏獨,是主张西藏地區成为一個主權國家的一系列運動。西藏與中原王朝在歷史上有不同程度上的交往和聯繫,在部分時期亦受到不同程度上的統治。在清朝中期西藏开始被朝廷直接管治,然而到了清末,在英國影響下西藏主權意識逐漸抬頭,爭議也日囂塵上。中華民國建政後宣稱繼承及擁有西藏主權,遭到達賴喇嘛、英國、蘇聯西藏的故事,與達賴喇嘛談西藏歷史,第245頁、中國共產黨董樹藩,民國48年西藏反共抗暴後達賴喇嘛言行之研析,(中華民國)蒙藏委員會,1986年3月,第40頁的反對。北洋政府及后续的国民政府虽有派驻拉萨的蒙藏事务机构,但对西藏行政中央噶厦鲜有實際影响。中共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後,推翻了最早提出的尊重民族自决,推動西藏「民族獨立」或者建立「民主自治邦」的革命理念(建立中華聯邦)。1950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与噶厦谈判破裂后在昌都发生战斗,西藏流亡政府及部分西方媒體稱之為中國入侵西藏(Chinese invasion of Tibet),北京稱之为昌都戰役,部分西方學術著作稱之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共產黨吞併西藏。藏軍于该役戰敗投降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正式實質統治西藏(北京稱為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4月,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的五人代表团前往北京,签订了《和平解放西藏十七條協定》。 1987年爆發大規模血腥事件,不久1989年六四事件爆發,官方的壓力使對立再度升高。另一方面,西藏流亡政府被質疑為了得到國際間的同情和支持而過度放大中國共產黨等中國官方的傷亡數據,以及作出一些誇張或不實的指控(例如對西藏的「種族屠殺」或「文化滅絕」等描述),而北京當局也被指對西藏的實際狀況作出失實的報導。當前世界主流國家並不承認其是主權獨立的國家,而且藏人內部尚且沒有建立起一致的獨立或自治共識,惟西藏獨立運動仍然存有一定的影響力。.

新!!: 第一次驅漢事件和西藏独立运动 · 查看更多 »

西藏歷史年表

没有描述。

新!!: 第一次驅漢事件和西藏歷史年表 · 查看更多 »

辛亥拉萨动乱

#重定向 第一次驅漢事件.

新!!: 第一次驅漢事件和辛亥拉萨动乱 · 查看更多 »

辛亥拉萨骚乱

#重定向 第一次驅漢事件.

新!!: 第一次驅漢事件和辛亥拉萨骚乱 · 查看更多 »

辛亥拉薩動亂

#重定向 第一次驅漢事件.

新!!: 第一次驅漢事件和辛亥拉薩動亂 · 查看更多 »

阿鲁纳恰尔邦

阿鲁纳恰尔邦(अरुणाचल प्रदेश,拉丁转写:Arunachal Pradesh)又譯“阿鲁纳查尔邦”、“阿倫納曹”,是印度的一個邦,與南部的阿薩姆邦和那加蘭邦接壤,與西方的不丹、東部的緬甸和北方的中國為鄰,首府為伊塔納加爾。 該邦大部份地區位於中印邊界糾紛地帶,其合法性不被中國政府承認,中國宣称擁有对该邦的绝大部分地区之主权,称之为藏南地区,并将该地区划入西藏自治区的错那、隆子、朗县、米林、墨脱、察隅六县的管辖范围之内,不承认印度拥有该地区的主权。中華民國亦不承认其合法性,仍把該區标绘在其公告疆域内。.

新!!: 第一次驅漢事件和阿鲁纳恰尔邦 · 查看更多 »

藏区

藏区(,拉萨音:),古称吐蕃,又譯圖博,位于青藏高原之上、喜馬拉雅山以北,是藏族以及門巴族、珞巴族的聚居地,現今亦有漢族及其他民族居民。西藏是地球地勢最高的地區,平均海拔有4900米,因此有“世界屋脊”之稱。 藏區的不少地區終年積雪,因而被漢人習慣的稱為雪域()或雪域藏區()。藏區也是亞洲許多河流的發源地,因而西藏的環境與中國、印度等國水文關係匪淺。传统意义上的藏文化圈由以下三個部份组成:「安多」地區、「康区」以及「衛藏」。.

新!!: 第一次驅漢事件和藏区 · 查看更多 »

清朝治藏歷史

清朝治藏歷史指清朝政府于1720年取得西藏后至1912年清朝灭亡前清政府與西藏的關係史。 自1720年代以来,清朝开始在西藏驻军,并设置驻藏大臣以統治西藏地区,到18世纪末清朝在西藏的权威达到顶峰。但由于清朝自鴉片戰爭、太平天國後開始衰落,清朝對藏的影響力從19世纪中至20世纪初逐渐削弱。1904年英國侵藏戰爭結束後,清朝採取一連串措施加強對於西藏的控制,這些措施於1910年鍾穎率軍進入拉薩達到頂峰,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才随着驻藏大臣和驻藏清军被驅离而结束。.

新!!: 第一次驅漢事件和清朝治藏歷史 · 查看更多 »

拉萨骚乱 (辛亥)

#重定向 第一次驅漢事件.

新!!: 第一次驅漢事件和拉萨骚乱 (辛亥) · 查看更多 »

1911年拉萨动乱

#重定向 第一次驅漢事件.

新!!: 第一次驅漢事件和1911年拉萨动乱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