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第一次車臣戰爭

指数 第一次車臣戰爭

一次车臣战争发生于1994年12月至1996年8月,是俄罗斯联邦与高加索穆斯林武装的伊奇克里亚车臣共和国之间的一次军事冲突。俄罗斯于1994年12月11日出兵车臣,试图镇压当地车臣武装的独立运动。在格罗兹尼战役后,车臣武装退入山区,与俄军展开了游击战。在此期间交战双方与车臣当地居民均遭受了惨重伤亡。最终俄罗斯不得不签订停火条约,并将部队撤出车臣。俄罗斯在实际上输掉了战争,车臣武装则保住了其独立地位。.

60 关系: AGS-30阿特蘭自動榴彈發射器AK-47突击步枪AK-74突击步枪AKM突擊步槍AKS-74U卡宾枪城鎮戰多卡·烏馬羅夫尤努斯-別克·葉夫庫羅夫希普諾夫2A42機炮希普諾夫2A72機炮帕维尔·谢尔盖耶维奇·格拉乔夫亞歷山大·伊萬諾維奇·列別德伊本·哈塔卜伊戈尔·斯特列尔科夫俄羅斯空降軍俄羅斯空降軍第76近衛空中突擊師北高加索聯邦管區BMP-1步兵戰車Borz衝鋒槍BTR-80第一次格羅茲尼之役第二次車臣戰爭特別用途機動單位莫辛-納甘步槍鞑靼斯坦共和国聖戰者馬卡洛夫手槍高加索犹太人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車臣-俄羅斯衝突車臣戰爭车臣共和国车臣总统府阿爾法小組葉蓮娜·馬修克GSh-30-1機炮GSh-30-2機炮OSV-96狙擊步槍PK通用機槍RG-6轉輪式榴彈發射器RPG-7RPK-74輕機槍RPK輕機槍S-13航空火箭彈S-24航空火箭彈S-25航空火箭彈S-5航空火箭彈S-8航空火箭彈SVD狙擊步槍SVU狙擊步槍...T-72主戰坦克格羅茲尼戰役 (1994年至1995年)格魯烏特種部隊12.7×108mm1900年-1999年條約列表1994年2002年俄羅斯人口普查2S3 Akatsiya自走砲9K114風暴反坦克導彈9M120反坦克導彈 扩展索引 (10 更多) »

AGS-30阿特蘭自動榴彈發射器

AGS-30(;Атлант,,意為:阿特蘭;俄罗斯国防部火箭炮兵装备总局代號:/)是由前苏联(現在是俄罗斯)KBP儀器設計廠研製及生產的30毫米自動榴弹发射器,是AGS-17的改進型,發射。AGS-30亦可在车辆、船隻和直升機上使用。其設計的目的是摧毀敵方人員及載具,以保護使用方的步兵連。AGS-30已經被俄羅斯軍隊所採用。.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AGS-30阿特蘭自動榴彈發射器 · 查看更多 »

AK-47突击步枪

AK-47(Автомат Калашникова образца 1947 года,意为 「卡拉什尼科夫1947年自動步槍」),是由前蘇聯槍械設計師米哈伊爾·季莫費耶維奇·卡拉什尼科夫設計的突击步枪。.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AK-47突击步枪 · 查看更多 »

AK-74突击步枪

AK-74(Автомат Калашникова образца 1974 года,卡拉什尼科夫自動步槍1974年型)是蘇聯在1970年代開始生產及裝備的5.45×39毫米小口徑突擊步槍,直至現在仍然是許多前蘇聯成員國的制式步槍。.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AK-74突击步枪 · 查看更多 »

AKM突擊步槍

AKM(Автомат Калашникова модернизирован,簡稱:АКМ,即「卡拉什尼科夫自動步槍改進型」)是由米哈伊爾·季莫費耶維奇·卡拉什尼科夫開發之突擊步槍,為AK-47突击步枪的改進型,於1959年起由圖拉兵工廠及投入生產。.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AKM突擊步槍 · 查看更多 »

AKS-74U卡宾枪

AKS-74U(俄語:АКС-74У)是蘇聯在1975年設計及生產的短突擊步槍,AKS-74U當中的「U」(俄语:Укороченный)解為「縮短」。.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AKS-74U卡宾枪 · 查看更多 »

城鎮戰

城鎮戰又称為巷战(urban warfare),是指以人口聚居的城市或城鎮,甚至是更大的都會區來作為主要戰鬥場所的現代化戰爭方式。在18世紀以前,由於軍隊多以包圍城鎮外的作戰方式進行,通常就直接把當時對城鎮的攻擊行動稱作攻城戰。但隨著火藥的發明以及火炮開始投入了戰場,使得城牆已失去過去能有效防禦的功效。到了今日,城鎮戰多被視為一種特殊的軍事行動,原因在於今日城鎮戰得面對更加複雜的城市地形與建築,以及更多的一般平民。城鎮戰往往使得進攻方得付出較為昂貴的代價來占領該座城鎮;而對於防守方來說,則往往在作戰中擁有了一定的優勢(如基地地點、補給來源等),這種情況特別是在攻守兩方軍事實力懸殊時會更加的明顯。 一般軍事人員在遭遇城鎮戰時,大多時候會因房屋的配置無法立刻得到己方軍隊或裝甲車輛的掩護,而對方軍事人員和一般民眾又可能十分難以分別。除了可能遭遇穿著平民服裝的敵方士兵外,還包括有民兵、黑社會等這些單純想保衛自己家園,而提起自己的武器(也有可能是政府提供)襲擊入侵軍隊的民眾們。在許多資料交流和長程武器大範圍使用的現代戰爭中,城鎮戰卻不同於大部分典型且位在寬闊處的軍事行動,它反而讓敵我雙方的距離快速拉近,雙方皆只能在極短的距離接觸交火。城鎮戰被歸屬於複雜的三維空間戰鬥模式,軍隊時常因為建築物、強化過的掩蔽物等,只能擁有有限的視野以及火力發揮空間。而熟悉戰場的敵軍卻可能在掩蔽物甚至是地下基礎設施(如地鐵或下水道)中躲藏, 並以放置陷阱、爆裂物或者是安排狙擊手的方式,消減對方的實力。.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城鎮戰 · 查看更多 »

多卡·烏馬羅夫

多卡·卡瑪托維奇·烏馬羅夫(Ӏумар КӀант Доккa;Доку Хаматович Умаров;)是車臣伊斯蘭份子。好戰的多卡·烏馬羅夫曾聲稱發動數次俄羅斯平民攻擊事件,被稱為俄羅斯的本·拉登。2012年2月3日,烏馬羅夫命令他的下屬發布視頻,制止俄羅斯攻擊平民,同時以軍事人員和保安人員為攻擊目標。然而2013年7月,他又宣布這項措施的目的,並呼籲伊斯蘭武裝分子在韃靼斯坦共和國、巴什科爾托斯坦共和國和高加索發起叛亂,使用一切手段破壞索契舉行2014年冬季奧運會。 2006年至2007年,烏馬羅夫是伊奇克里亞車臣共和國地下總統。他隨後自稱俄羅斯北高加索埃米爾,宣稱它是伊斯蘭國家中的高加索酋長國。他目前被俄羅斯政府以綁架,謀殺和叛國罪通緝, BBC News, 8 June 2009.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多卡·烏馬羅夫 · 查看更多 »

尤努斯-別克·葉夫庫羅夫

尤努斯-別克·葉夫庫羅夫(Юнус-бек Баматгиреевич Евкуров;)出生於普利戈罗德内依区塔尔斯基乡,是俄羅斯聯邦印古什共和國的第三任總統,由俄羅斯總統梅德韋杰夫於2008年10月30日任命,取代任內不受歡迎的前總統穆拉特·查基科夫。 葉夫庫羅夫成為總統前,他是一位士兵,擔任傘兵的工作,他曾經參與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及車臣戰爭。在2009年6月22日,葉夫庫羅夫的車隊在納茲蘭遭遇汽車炸彈襲擊。.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尤努斯-別克·葉夫庫羅夫 · 查看更多 »

希普諾夫2A42機炮

2A42 30毫米機炮(,為俄罗斯国防部火箭炮兵装备总局代號),又稱:希普諾夫2A42(,俄语罗马化:)是一門由前苏联/俄罗斯KBP儀器設計廠所研製、旗下的聯合股份子公司圖拉兵工廠(,簡稱:;俄语罗马化:)所生產的單管機炮,發射撞擊底火型機炮炮彈。.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希普諾夫2A42機炮 · 查看更多 »

希普諾夫2A72機炮

2A72 30毫米機炮(,為俄罗斯国防部火箭炮兵装备总局代號),又稱:希普諾夫2A72(,俄语罗马化:)是一門由前苏联/俄罗斯KBP儀器設計廠所研製、旗下的聯合股份子公司圖拉兵工廠(,簡稱:;俄语罗马化:)所生產的單管機炮,發射30×165毫米撞擊底火型機炮炮彈。.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希普諾夫2A72機炮 · 查看更多 »

帕维尔·谢尔盖耶维奇·格拉乔夫

帕維爾·謝爾蓋耶维奇·格拉契夫(Па́вел Серге́евич Грачёв,)是一位俄羅斯軍事人物,最高軍階為大將,於1992至1996年期間任俄羅斯聯邦國防部長,擁有蘇聯英雄榮譽頭銜。在國防部長任期裡,由於俄羅斯軍隊在車臣戰爭中的軍事無能以及其接踵不斷的貪污醜聞,致使格拉契夫飽受批評和指控。.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帕维尔·谢尔盖耶维奇·格拉乔夫 · 查看更多 »

亞歷山大·伊萬諾維奇·列別德

亞歷山大·伊萬諾維奇·列別德(;)是俄罗斯軍人及從政者。 列別德曾參選1996年俄羅斯總統選舉,在6月16日首輪投票得票居第三位,得票率為14.7%。首輪投票過後,總統葉利欽於6月18日委任列別德出任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秘書長。同年,列別德與車臣叛軍首領阿斯兰·马斯哈多夫進行談判,雙方達成協議,俄軍撤出車臣,第一次車臣戰爭結束。1996年10月17日,葉利欽解除列別德的聯邦安全會議秘書長職務。 1998年,列別德當選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行政長官。2002年4月28日,列別德乘坐直升機前往出席活動時,直升機在大霧中撞上輸電線後在阿巴坎附近墜毀,列別德與其他7人遇難身亡。列別德的遺體葬於莫斯科的新圣女公墓。 列別德有兩子一女。.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亞歷山大·伊萬諾維奇·列別德 · 查看更多 »

伊本·哈塔卜

塔米爾·薩利赫·阿卜杜拉(ثامر صالح عبد الله,)沙烏地阿拉伯出身的車臣軍事指揮官和聖戰者。 他生於阿爾阿爾,父親是沙烏地阿拉伯人,母親是切爾克斯人,18歲時前往阿富汗對抗蘇聯入侵,並在一次爆炸事故中炸掉右手幾隻手指致殘。在1993-95年他前往塔吉克斯坦參與塔吉克內戰。在1994年5月他帶了一批車臣武裝分子在阿富汗接受軍事訓練。 在第一次車臣戰爭時他充當當地戰士和外國穆斯林金融家的中介金融家,幫助爭取資金。他在1995年10月一次伏擊中殺害47名俄羅斯士兵,在1996年4月另一次伏擊中他殺了100個俄羅斯士兵和破壞了24-36輛軍車。在戰爭過程中,巴薩耶夫成了他最親密的戰友和個人朋友。在1997年12月22日,他和一些阿拉伯聖戰者和一群達吉斯坦叛亂分子襲擊駐布伊納克斯克,引起達吉斯坦戰爭。 他在2002年3月20日於達吉斯坦被俄羅斯聘請的達吉斯坦信差用帶毒的信殺死,他死後指揮官位置由埃米爾阿布·瓦利德繼承。.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伊本·哈塔卜 · 查看更多 »

伊戈尔·斯特列尔科夫

伊戈尔·斯特列尔科夫(Игорь Иванович Стрелков,1970年-),俄罗斯人,2014年乌克兰东部反政府军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是顿巴斯人民军的指挥官。根据乌克兰及欧盟资料,斯特列尔科夫是一名退役的格鲁乌(俄罗斯军事情报机构)中校,曾参与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伊戈尔·斯特列尔科夫 · 查看更多 »

俄羅斯空降軍

俄罗斯空降軍(Возду́шно-деса́нтные войска́,簡稱ВДВ,英文簡稱VDV)是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中一个和陆海空三军并列的独立军种,執行空降作戰,直接受空降軍司令官指挥,由數個空降師、旅組成,是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的重要战略组成部分,有「一號響應力量」之稱。其前身是前苏联空降军,在冷战时代拥有高达十万兵员的惊人规模。 现任空降軍司令官是亚历山大·科尔马可夫大將(2003年9月8日至今)。俄罗斯空降军的兵员的特征是身穿和水手一样的蓝白横纹汗衫,戴天蓝色贝雷帽。.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俄羅斯空降軍 · 查看更多 »

俄羅斯空降軍第76近衛空中突擊師

俄羅斯空降軍第76近衛空中突擊師(俄語:76-я гвардейская десантно-штурмовая Черниговская Краснознаменная дивизия)是一支駐紮於普斯科夫的俄羅斯空降軍師團。.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俄羅斯空降軍第76近衛空中突擊師 · 查看更多 »

北高加索聯邦管區

北高加索联邦管区(Severo-Kavkazsky federalny okrug),位於俄羅斯西南部的北高加索地區,是目前俄羅斯的联邦管区之一,总面积171,100平方公里,总人口9,038,928(2002)。2010年1月19日自南部聯邦管區獨立而成一聯邦管區。由當時的總統梅德維傑夫簽暑命令,成立俄羅斯的第8個聯邦管區。成立該區的目的,根據梅德偉傑夫的說法是為解決經濟領域犯罪和嚴重的行賄問題。現任總統駐北高加索聯邦區全權代表為亚历山大·赫洛波宁。梅德偉傑夫在認命赫洛波寧時,也同時任命其為政府副總理,他不僅擁有經濟權限,而且擁有在人事與強力機構工作等法律部門的權限。.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北高加索聯邦管區 · 查看更多 »

BMP-1步兵戰車

BMP-1步兵戰車是蘇聯第一種步兵戰鬥車,其設計是輕型坦克和裝甲運兵車的結合,繼承了前西德Schützenpanzer Lang HS.30步兵戰車的設計風格。 蘇聯陸軍自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即奉行大裝甲戰爭,以坦克組成裝甲師對敵國進行衝鋒的大縱深作戰,故此要求步兵要跟隨坦克一起行動,這也是裝甲運兵車出現的原因,尤其是冷戰期間蘇軍預計會和西方發生核子戰爭,故要求裝甲車輛可以運送士兵穿過核污染地帶直攻西歐,故在1966年蘇聯進一步推出BMP-1步兵戰鬥車。.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BMP-1步兵戰車 · 查看更多 »

Borz衝鋒槍

Borz衝鋒槍(車臣語:Борз,意為「狼」)是一種在車臣共和國生產的低成本即興武器。該種武器在1992年至1999年期間少批量生產,主要供給車臣武裝份子使用。.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Borz衝鋒槍 · 查看更多 »

BTR-80

BTR-80是蘇聯設計的裝甲運兵車,在1980年初期,考量到阿富汗作戰上的問題,蘇聯開始進一步發展裝甲車,於1986年服役BTR-80開始取代、。.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BTR-80 · 查看更多 »

第一次格羅茲尼之役

一次格羅茲尼之役爆發於1994年11月26日,為第一次車臣戰爭的第一場戰事;交戰雙方為俄羅斯、車臣臨時理事會,對抗焦哈尔·杜达耶夫所建立車臣共和國。.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第一次格羅茲尼之役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車臣戰爭

二次車臣戰爭於1999年8月26日開始,在第一次車臣戰爭中惨败的俄罗斯联邦在这次战争中终于获胜,车臣分离主义势力被击溃,俄罗斯夺回了对车臣地区的控制权。 在莫斯科、布伊納克斯克等城市接連發生多宗炸彈爆炸案後,俄羅斯政府指責是車臣分離主义分子所為,10月1日俄羅斯部隊進入車臣。俄軍的行動終結了車臣伊奇克里亞共和國當時實質上的獨立,使聯邦政府重新控制該地區。 在戰爭初期俄軍及車臣當地的親俄民兵聯手對抗車臣分離分子,經過冬季圍城後,於2000年初奪取了車臣首府格羅茲尼。車臣分離分子在此後數年繼續以游擊戰對抗俄軍并残忍杀害战俘,另外車臣叛軍也有發動針對平民的恐怖襲擊,并焚毁作为俄罗斯族宗教场所的东正教教堂。然而实际上俄軍及叛軍双方也都被指犯有不少侵犯人權的事件。 到2009年止俄羅斯大致上已經重創了叛軍的活動能力,大規模的戰鬥已停止。俄國陸軍及內务部部隊不再駐守各條街道,在戰爭中損毀嚴重的格羅茲尼正在重建中。不過北高加索地區仍有零星的暴力事件,偶爾有以俄聯邦及地方政府部隊為目標的炸彈爆炸及伏擊發生。 2009年4月16日俄羅斯政府官方宣佈車臣的反恐行動正式結束,大部分軍隊已撤走,對付武裝分子的任務主要由當地警察負責。3個月後流亡外地的車臣分離分子領導人艾哈邁德·扎卡耶夫要求從8月1日起對車臣警察實施停火,又說他希望「從這一天起車臣人不會再向同胞開槍」。 戰爭中的準確死亡數字不明,非官方的數字估計有25,000人至50,000人死亡或失蹤,大多數是車臣平民,俄羅斯方面有逾5,200人陣亡。直至2002年12月各個保安部門共有4,572個人員被殺,而2003年至2007年有680個俄軍被殺,有民間團體估計俄軍方面(至2005年)有約14,000人陣亡。.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第二次車臣戰爭 · 查看更多 »

特別用途機動單位

特別用途機動單位(Отряд мобильный особого назначения,縮寫:OMOH;俄語拉丁化:Otryad Mobilniy Osobovo Naznacheniya,縮寫:OMON)是俄羅斯内務部(以前為蘇聯内務部)及一些前蘇聯繼承國的特種警察部隊(包括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及塔吉克斯坦等等),於1988年成立,成立時為前蘇聯警察的第一支特種部隊,這些單位在蘇聯解體前及後的一些重大事件和衝突當中均發揮了相當重要的作用。時至今日,特別用途機動單位比起俄羅斯内務部特別即時反應單位擁有更高的知名度及更龐大的規模,並被認為是比起一般防暴警察和憲兵等準軍事部隊更為優秀。.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特別用途機動單位 · 查看更多 »

莫辛-納甘步槍

莫辛-納甘(法文:Mosin-Nagant)步枪是由設計者俄國陸軍上校和比利時槍械設計師李昂·納甘共同命名的手動步槍,在俄語圈國家也被普遍的称为莫辛步枪 (俄文:Винтовка Мосина),多种型号的莫辛-納甘步枪在俄罗斯帝国军队以及苏联红军作为制式武器服役,各种型号的莫辛-納甘步枪在日俄戰爭至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都有投入使用,越南战争甚至阿富汗戰爭皆有出現。至今仍是民用步枪常见之型号。.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莫辛-納甘步槍 · 查看更多 »

鞑靼斯坦共和国

鞑靼斯坦共和国(Respublika Tatarstan,Татарстан Республикасы)是一个在俄羅斯境內的共和国,屬伏爾加聯邦管區。面积6.8万平方公里,人口3,779,800(2002年數據),首府喀山。.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鞑靼斯坦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聖戰者

聖戰者(即阿拉伯語:,拉丁化:muǧāhid,Mujahid,意為奮戰者)指的是參與聖戰的鬥士。複數形為Mujahideen(مجاهدين,拉丁化:muǧāhidīn)。這個字是來自阿拉伯語jihad(意為奮戰,即一般所認為的聖戰)。 本詞也由阿拉伯語音譯為Mujahedin、mujahedeen、mujahedīn、mujahidīn、mujaheddīn等。中文也有聖戰軍、聖戰士、聖戰組織、伊斯蘭聖戰士或聖戰游擊隊等翻譯名稱。 西方世界常把與或與跟恐怖分子或伊斯蘭恐怖主義畫上等號,但這經常被伊斯蘭教團體稱為污衊。他們辯稱,(指海盜或侵略)更適合稱呼恐怖分子。.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聖戰者 · 查看更多 »

馬卡洛夫手槍

卡洛夫手槍(Пистолет Макарова,拉丁转写:Pistolet Makarova,分別簡稱為ПМ和PM)是一種俄羅斯製的半自動手槍,由尼古拉·馬卡洛夫研製。此槍在1951年至1991年期間為蘇聯軍隊的制式手槍。.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馬卡洛夫手槍 · 查看更多 »

高加索犹太人

加索犹太人,分布于高加索山,尤其是阿塞拜疆与达吉斯坦、車臣。北高加索一向有猶太人居住,但他们並不包括格鲁吉亚猶太人。他們被稱為是多才多藝的騎馬戰士。.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高加索犹太人 · 查看更多 »

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

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p,),苏联和俄罗斯政治家,俄罗斯联邦首任总统,任期为1991年至1999年。曾历任苏联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员、苏共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苏联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主席。 葉利欽是個充滿爭議的政治人物,他在蘇聯共產黨年代因矢言打擊貪污而聲名大噪,但其政權卻飽受貪污醜聞困擾。他执政時推動市場經濟和民主制,但他採取「休克疗法」以令俄羅斯盡快走上資本主义,卻讓俄羅斯經濟濒临崩潰,最後更曾以武力鎮壓方式消灭异见者。他在苏联解体中所扮演的角色及言行举动鼓励了俄罗斯联邦内部的分离主义。车臣在其任内以类似叶利钦的方式宣布车臣共和国独立,叶利钦被迫在任內兩次向車臣發動攻擊,此行为使叶利钦在车臣的支持率大幅下降,并產生了數次死傷慘重的恐怖行動;他令苏联解体,使俄罗斯领土对比起前苏联丧失达25%,国力大减,俄罗斯在叶利钦的领导下不再是超级大国,也動搖了他在國民心目中的領導形象。而继任的领导人包括普京和梅德韦杰夫则对叶利钦评价颇高。 1999年12月31日,在踏入2000年前數小時前,他宣布辭職,當时俄罗斯民众对他的支持率仅为2%。時任總理的弗拉基米爾·普京为代总统,從此叶利钦的政治生涯便告结束。 叶利钦辞职后保持低调,尽管他偶尔公开批评他的继任者。叶利钦于2007年4月23日于充血性心力衰竭。.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 · 查看更多 »

車臣-俄羅斯衝突

車臣-俄羅斯衝突(俄語:Чеченский конфликт,轉寫:Chechenskiy konflikt)是一場俄羅斯政府(先前為蘇聯政府)與車臣民族主義者與伊斯蘭武裝份子間已經持續數個世紀,且多以武裝形式出現的區域性衝突。兩者間的敵對狀態可追溯至1785年,而導致衝突爆發的因素則更早。 俄羅斯帝國原先對北高加索地區不感興趣,僅將其作為與盟友喬治亞,以及波斯、鄂圖曼帝國等敵人的聯絡通道。然而,俄羅斯帝國在該地區越發頻繁的活動卻逐漸使局勢升溫,最終導致車臣民眾於1785年起身反抗俄羅斯帝國對該地區的干預;兩者在經歷多次小規模衝突後,更在1817年爆發了高加索戰爭。俄羅斯在付出了重大損失後,才得以於1864年勉強鎮壓住車臣叛亂份子。 在俄國內戰期間,車臣及其他高加索地區國家得以維持獨立數年,直到最終於1921年被蘇維埃化。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車臣人則將德國的入侵視為起義推翻蘇聯在該地區統治的良機。作為回應,蘇聯政府將叛亂的車臣人集體放逐至中亞;他們被迫待在那裡,直到1957年才得以返回故鄉。 俄羅斯政府與車臣最近一次的衝突發生於1990年代。隨著蘇聯的解體,車臣分離主義者便趁勢於1991年宣布獨立。到了1994年下旬,第一次車臣戰爭爆發。在經歷兩年的戰事後,俄羅斯軍隊自該區域撤出。1999年,武裝衝突再起,但俄羅斯政府很快便控制住了局面,戰事隨即於次年結束,而俄羅斯安全部隊也在該區域建立了完整的控制體系。.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車臣-俄羅斯衝突 · 查看更多 »

車臣戰爭

車臣戰爭通常指1994年之后俄罗斯车臣地区发生的两场当地分离主义武装同俄罗斯联邦之间的战争:.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車臣戰爭 · 查看更多 »

车臣共和国

车臣共和国(Chechenskaya Respublika;Нохчийн Республика,羅馬化:Noxçiyn Respublika)是俄罗斯联邦北高加索联邦管区下轄的一个自治共和国。西接印古什共和国和北奥塞梯共和国,西北與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接壤,东连达吉斯坦共和国,南部与格鲁吉亚分享一段边界,首府格羅茲尼。 歷史上,車臣地區由周邊各大國統治,也曾分裂成大大小小的公國和城鎮。車臣作為一個獨立國家,是由伊瑪目在高加索戰爭中為了抵抗俄國,所組成的,此為車臣民族國家之始。在伊玛目沙米勒帶領伊瑪目國抗俄二十多年後,1858年被俄羅斯帝國征服,並被軍事管治。1860年成立捷列克州,車臣成為俄羅斯帝國的一部分。1877年車臣及達吉斯坦起義遭到鎮壓後,車臣地區開始工業化。 在蘇聯時代,車臣人與印古什人合併,組成車臣-印古什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在二次大戰爆發1940至1944年車臣起義。後因扁豆行動、、1951年東哈薩克車臣人大屠殺事件爆發大規模抗俄活動。蘇聯解體後,車臣共和國成立,但因車臣獨立組織領袖焦哈爾·杜達耶夫奪取政權,成立伊奇克里亞車臣共和國並宣告從俄羅斯獨立。 因車臣共和國接連不斷引起北高加索的軍事衝突,印古什共和國因此從車臣地區分出,最終引發第一次車臣戰爭,車臣地區事實上獨立。在第二次車臣戰爭中,俄羅斯收復車臣,並開始了北高加索叛亂的平定。两次战争中,车臣地区惨遭蹂躏,首府格罗兹尼前后发生四次战役,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基础设施毁坏严重。战后,普京政府开始重建车臣。如今的车臣共和国基本上从战争中恢复了过来,目前由拉姆赞·卡德罗夫當選车臣共和国總統。.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车臣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车臣总统府

车臣总统府,或称格罗兹尼的总统府(Президентский дворец в Грозном),坐落在车臣首都格罗兹尼中心的一座大楼。该楼在车臣冲突的初级阶段对伊奇克里亚车臣共和国的支持者来说是抵抗运动的象征。该楼多次遭到炮击和飞机轰炸,俄罗斯在1996年将其拆除。.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车臣总统府 · 查看更多 »

阿爾法小組

阿爾法小組(Группа ”Альфа”)是前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克格勃)所屬的特種部隊,於1974年7月28日在苏联克格勃主席尤裡·安德羅波夫的倡议下成立,主要負責反恐任務。阿爾法小組於苏联解体后由俄罗斯联邦、白俄羅斯及烏克蘭等繼承國接管,其中俄羅斯的阿爾法小組目前隸屬於俄羅斯聯邦安全局特種作戰中心A科(俄語:Управление «А» Центра специального назначения ФСБ России),並先後參與過车臣战争、1993年俄羅斯憲政危機、2002年莫斯科轴承厂文化宫大楼剧院人质事件及2004年别斯兰人质事件等。.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阿爾法小組 · 查看更多 »

葉蓮娜·馬修克

葉蓮娜·瓦西爾葉弗娜·馬修克(Елена Васильевна Масюк,)是一位因為報道第一次車臣戰爭及第二次車臣戰爭而聞名的俄羅斯電視記者。.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葉蓮娜·馬修克 · 查看更多 »

GSh-30-1機炮

GSh-30-1(俄羅斯的實際代號為GSh-301;;俄罗斯国防部火箭炮兵装备总局代號:/)是一門由前苏联设计师格里亚舍夫与什普诺夫共同设计(其姓氏首字母G与Sh即GSh这个名称的由来)、現由俄罗斯(,俄语罗马化:Kontsern Kalashnikova,,即原IZHMASH)為苏联及以後的俄罗斯军用航空器所生產的單管機炮,發射30×165毫米機炮炮彈。.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GSh-30-1機炮 · 查看更多 »

GSh-30-2機炮

GSh-30-2(又稱:GSh-2-30,;俄罗斯国防部火箭炮兵装备总局代號:/)是一門由前苏联设计师格里亚舍夫与什普诺夫共同设计(其姓氏首字母G与Sh即GSh这个名称的由来)、現由俄罗斯(,俄语罗马化:Kontsern Kalashnikova,,即原IZHMASH)為苏联及以後的俄罗斯军用航空器所生產的雙管機炮,發射30×165毫米電子底火型機炮炮彈。.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GSh-30-2機炮 · 查看更多 »

OSV-96狙擊步槍

OSV-96“胡桃鉗”(,)是一枝由俄罗斯圖拉KBP儀器設計廠研製的12.7毫米(.50英吋)大口徑重型半自動狙擊步槍(反器材步槍),發射.50俄羅斯(12.7×108毫米)步枪子彈。其主要用途是打擊距離超過1,000公尺(1,093.61码,3,280.84英尺,0.62英里)的目標、反狙擊、貫穿厚厚的牆壁和輕型裝甲戰鬥車輛。.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OSV-96狙擊步槍 · 查看更多 »

PK通用機槍

PK通用機槍(俄語:Пулемет Калашникова,俄語羅馬化:Pulemyot Kalashnikova,意為:卡拉什尼科夫機槍)是由AK-47突击步枪的設計者米哈伊尔·季莫费耶维奇·卡拉什尼科夫在1961年所設計的通用機槍,用於取代當時設計老舊的RPD輕機槍和SG-43中型機槍,並大量裝備蘇聯軍隊,PK通用機槍在蘇軍中的位置等同北約國家的FN MAG(M240)、M60或MG3。.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PK通用機槍 · 查看更多 »

RG-6轉輪式榴彈發射器

RG-6(;俄罗斯国防部火箭炮兵装备总局代號:/)是一枝由前苏联(TsKIB SOO)研製、現在的俄罗斯的KBP儀器設計廠生產的輕型雙動操作6發肩射型榴彈發射器,發射。.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RG-6轉輪式榴彈發射器 · 查看更多 »

RPG-7

RPG-7(РПГ-7)是一種被廣泛使用的無導向肩托式反坦克火箭推進榴彈。.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RPG-7 · 查看更多 »

RPK-74輕機槍

RPK-74(俄文:Ручной пулемёт Калашникова образца 1974 года,РПК-74)是苏联在1974年為蘇軍裝備以AK-74改進而成,用於替換RPK的輕機槍,由卡拉什尼科夫設計。.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RPK-74輕機槍 · 查看更多 »

RPK輕機槍

RPK(俄語:Ручной пулемёт Калашникова,РПК)是蘇聯在1959年為蘇軍裝備以替換RPD的輕機槍,發射7.62×39毫米口徑M1943中間型威力槍彈,屬於蘇聯的第二代班支援武器。.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RPK輕機槍 · 查看更多 »

S-13航空火箭彈

S-13航空火箭彈()是一系列由苏联空軍和塞尔维亚空防军研製的航空型火箭彈系武器,被軍用飛機用以攻擊地面半硬和堅硬目標。目前它仍在俄羅斯空軍和各種出口客戶當中服役。名稱來自火箭的直徑,122毫米(4.80英吋)。.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S-13航空火箭彈 · 查看更多 »

S-24航空火箭彈

S-24航空火箭彈(;俄罗斯国防部火箭炮兵装备总局代號:/)是一系列由苏联空軍研製的航空型火箭彈系武器,被軍用飛機用以攻擊地面半硬和堅硬目標。目前它仍在俄羅斯空軍和各種出口客戶當中服役。名稱來自火箭的直徑,240毫米(9.45英寸)。.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S-24航空火箭彈 · 查看更多 »

S-25航空火箭彈

S-25航空火箭彈()是一系列由苏联空軍研製的航空型火箭彈系武器,被軍用飛機用以攻擊地面半硬和堅硬目標。目前它仍在俄羅斯空軍和各種出口客戶當中服役。名稱來自火箭的直徑,250毫米(9.84英寸)。它可從裝填一枚火箭的O-25火箭筴艙中發射。.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S-25航空火箭彈 · 查看更多 »

S-5航空火箭彈

S-5航空火箭彈(;最初命名為ARS-57/)是一系列由苏联空軍研製的航空型火箭彈系武器,被軍用飛機用以攻擊地面目標。後來它在蘇聯空軍被更大口徑、更高效的S-8航空火箭彈取代。目前它仍在俄羅斯空軍和各種出口客戶當中服役。名稱來自火箭的直徑,55毫米(2.17英吋)。 它被製成使用各種不同彈頭的衍生型,包括HEAT反裝甲型(S-5K)、高爆炸藥型(S-5M/MO)、煙霧彈型和燃燒彈型。每枚火箭長約1,400毫米(55.12英寸),重約5,000克(11.02磅),取決於彈頭和引信。火箭的射程為3,000—4,000公尺(1.9至2.6英里)。.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S-5航空火箭彈 · 查看更多 »

S-8航空火箭彈

S-8航空火箭彈()是一系列由苏联空軍和塞尔维亚空防军研製的航空型火箭彈系武器,被軍用飛機用以攻擊地面半硬和堅硬目標。目前它仍在俄羅斯空軍和各種出口客戶當中服役。名稱來自火箭的直徑,80毫米(3.15英吋)。.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S-8航空火箭彈 · 查看更多 »

SVD狙擊步槍

德拉古諾夫狙击步枪(Снайперская Винтовка системы Драгунова образца 1963 года,Snayperskaya Vintovka Dragunova,缩写SVD),是由苏联的叶夫根尼·费奥多罗维奇·德拉贡诺夫在1958年至1963年间设计的一种半自动狙击步枪,德拉古諾夫/SVD狙击步枪也是现代第一支为支援班排級狙擊與長距離火力支援用途而专门制造的狙擊步槍。 但因為SVD是五十年代的二戰和韓戰時經驗開發,要求狙擊步槍可以平衡於精度、射速、重量、可靠、低價的各個方面,而且當時還未有一些最新制槍技術。以当代標準反恐作戰需求來說已開始過時了,常被認為只是精確射手步槍(Designated marksman rifle;DMR)。 為了應付不同的任務需要,現時俄羅斯開始以各種不同的新型狙擊步槍,代替單一的SVD來完成,如使用同彈種但更高精度的手動SV-98狙擊步槍,遠距離狙擊或對裝甲目標可用OSV-96狙擊步槍,近距離有SV-99狙擊步槍,還在有必要隱藏射手時可使用VSS Vintorez狙擊步槍取代SVD擔當。 最近俄羅斯開發裝備了SVDK輕型反器材兼用重型狙擊步槍,發射改良德式民用的9.3×64mm Brenneke子彈,以彌補SVD/SV98和OSV-96間的火力空白。 但如果以遊擊戰和戰場前線的任務需要下,考慮目標可能隨機出現和移動並隱藏的狙擊需要,因為SVD作為半自動步槍先天射速較高,但又有近似手動步槍的可靠性的特長,SVD仍然是評價極高的槍型。.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SVD狙擊步槍 · 查看更多 »

SVU狙擊步槍

SVU(,全寫:Снайперская винтовка укороченная,俄語羅馬化:Snayperskaya Vintovka Ukorochennaya,意為:短狙擊步槍;型號編號:OTs-03,)是一枝由俄羅斯聯邦工業設計局(,,現在是在KBP儀器設計廠的旗下)以SVD狙擊步槍為藍本研製和生產的犢牛式狙擊步槍,是SVD的犢牛式配置版本,發射7.62×54R步枪子彈。.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SVU狙擊步槍 · 查看更多 »

T-72主戰坦克

T-72主戰坦克是蘇聯在1967年開始研製的主戰坦克,於1977年11月蘇聯紀念十月革命60周年的紅場閱兵式上首次公諸於世。T-72可說是蘇聯追求於歐洲進行大規模縱深作戰的產物,以大量性能適中且低成本的主戰坦克集群進行突擊,在冷戰後期取代T-55成為蘇聯裝甲部隊的主力。除了大量服役於紅軍之外,也大量外銷和授權華沙公約盟國波蘭和捷克斯洛伐克及南亞的印度生產,總產量達2萬輛,T-72同時是多個國家自製坦克的基礎,南斯拉夫的M-84、伊拉克的巴比倫之獅及羅馬尼亞的TR-125,都是仿製自T-72,中國的85-IIM坦克的設計同樣受到T-72的影響。雖然第一輛T-72早於1973年出廠,但由於性能可靠及價格低廉,目前在俄羅斯仍有生產改良版作為自用及出口。.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T-72主戰坦克 · 查看更多 »

格羅茲尼戰役 (1994年至1995年)

两次车臣战争期间,俄军与由车臣分离主义武装势力在作为车臣共和国首府的格罗兹尼发生过过数次战役。.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格羅茲尼戰役 (1994年至1995年) · 查看更多 »

格魯烏特種部隊

“格魯烏特種部隊”(Спецназ ГРУ)是俄羅斯聯邦武裝力量總參謀部情報總局(格魯烏)旗下的特種作戰單位。它是蘇聯/俄羅斯最早成立的現代特種部隊,比起克格勃和內務部的同類單位還要早20年出現,並參與了自1979年阿富汗戰爭以來幾乎每一場俄羅斯參與過的戰爭。 2010年俄羅斯軍事改革中,格魯烏特種部隊遭解散,並被分配到俄羅斯陸軍的各個師團。不過於2013年,部份單位又再次歸入格魯烏指揮。.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格魯烏特種部隊 · 查看更多 »

12.7×108mm

12.7×108毫米是一種被苏联、前華約、現在的俄罗斯、中国和其他國家所採用的重機槍和反器材步槍子彈。.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12.7×108mm · 查看更多 »

1900年-1999年條約列表

以下是1900年-1999年國際上的條約、歷史協議、和約、敕令、公約等等的年表:.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1900年-1999年條約列表 · 查看更多 »

1994年

没有描述。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1994年 · 查看更多 »

2002年俄羅斯人口普查

2002年俄羅斯人口普查(Всеросси́йская пе́репись населе́ния 2002 го́да) 是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聯邦的第一份人口普查,由聯邦國家統計委員會於2002年10月9日至16日完成。普查数据以2002年10月9日午夜为准。.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2002年俄羅斯人口普查 · 查看更多 »

2S3 Akatsiya自走砲

SO-152(СО-152)是1968年蘇聯研製的 152.4 口徑自行火砲。這是蘇聯針對美國 155 口徑的 M109 而研製出的自行火砲。整項計劃始於1967年7月4日蘇聯部長理事會決議,於1968年完工並於1971年投入使用。其 GRAU 代號是是 2S3(2С3)。戰斗車輛還有額外的名稱Akatsiya(Акация),這是俄語的金合歡。.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2S3 Akatsiya自走砲 · 查看更多 »

9K114風暴反坦克導彈

9K114「風暴」 - Weaponsystems.net(,“Shturm”的意思是德語中的风暴、突擊;;以下簡稱為「風暴」)是由苏联研製和生產的瞄准线半自动指令无线电制導反坦克导弹系統,9K114是俄罗斯国防部火箭炮兵装备总局(GRAU)的代號;而北約代號為AT-6「螺旋」()。其導彈本身被稱為9M114「繭」 ()。.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9K114風暴反坦克導彈 · 查看更多 »

9M120反坦克導彈

9M120「衝鋒」(,“Ataka”的意思是俄語中的衝鋒、攻擊;;以下簡稱為「衝鋒」)是由苏联研製、(;)生產的瞄准线半自动指令无线电制導反坦克导弹系統,亦是9K114「風暴」(北約代號:AT-6「螺旋」)系列的次主要世代型號,9M120是俄罗斯国防部火箭炮兵装备总局(GRAU)的代號;而北約代號為AT-9「螺旋-2」()。 與前世代的「風暴」一樣,「衝鋒」具有無線電指揮制導,而且也是乘波導引瞄准线半自动指令制導的導彈。這種導彈的主要衍生型號設計是用以擊破裝上了複合裝甲和爆炸反應裝甲的坦克。儘管是由不同公司研發的不同武器系統,但「衝鋒」系統經常與9K121「旋風」系統相互混淆。前者由科洛姆納機械設計局所設計,並且由V.A.捷格加廖夫工廠所廠生產。據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所宣稱,俄罗斯向伊朗、哈萨克斯坦和斯洛文尼亚出口了「衝鋒」。.

新!!: 第一次車臣戰爭和9M120反坦克導彈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