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第一中间时期

指数 第一中间时期

一中间时期是古埃及历史古王国时期和中王国时期之间的大约100年的历史时期。古王国后期,中央集权的减弱使埃及王朝逐渐丧失了对地方政体的管辖,各地方领袖纷纷脱离中央政府,古埃及进入分裂状态。尽管这一时期仍然有诸如第七、第八等王朝存在,但那只不过是名义上的王朝,实际上则仅仅可以控制首都孟菲斯附近的一小部分地区,而其他地区则被地方官员实际控制。这一时期的后期,来自中部埃及底比斯的地方官员开始挑战“中央政权”,建立第十一王朝,并成功打败原中央政府,统一埃及,此后古埃及进入国家统一的中王国时期。《第一中间时期》(1st Intermediate Period),古埃及网(Ancient-egypt.org),2007年1月13日更新。.

目录

  1. 20 关系: 埃及历史埃及第十一王朝埃及法老列表卡諾卜罈古埃及古埃及历史古王國時期安赫梯菲中間希拉孔波利斯内弗尔卡拉八世公元前21世纪及更早国家领导人列表前22世纪因提夫一世荷魯斯的四個兒子萨卡拉王表青銅中期文化時期字母赫拉克来俄波利斯提尼斯曼图霍特普二世

埃及历史

埃及的历史悠远绵长,古埃及是人类文明摇篮之一。埃及歷史以1798年拿破仑入侵为标志,大体可分为古代中世纪和近现代两大阶段。 埃及的歷史悠久传承。古希腊历史之父希罗多德赞美道:“埃及是尼罗河慷慨的赠礼”。每年季节性泛濫的尼羅河,形成了细长而肥沃的河谷。在尼罗河谷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下,孕育了璀璨夺目的埃及文明。寸草不生的大沙漠大致是古埃及农业文明的东界和西界。在沙漠中存在很多拥有甘泉的绿洲,埃及人在某些绿洲进行农业生产。埃及文明北至地中海海岸,而南方的边界随埃及国力的盛衰而变迁。新王国时代的埃及帝国极盛时,南界曾远达尼罗河第四瀑布。前3000年初,埃及互相征伐的各州最终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国家,上埃及和下埃及服从于一个法老的统治。特殊的地形使埃及难于受到侵袭,也造就了她的长期独立和自足。然而法老时代结束后,埃及臣服于外来的统治者,连续被外族统治竟长达2300年,這些外族包括波斯人、希腊人、罗马人、拜占庭帝国、阿拉伯人、奥斯曼土耳其人和大英帝国等。埃及的独立元勋纳赛尔总统并不夸张地指出,继埃及最后一位法老 Nectanebo II 於前343年被波斯人废黜以来,他是第一位行使主权的埃及本土人士。.

查看 第一中间时期和埃及历史

埃及第十一王朝

埃及第十一王朝是古埃及歷史上第一中間時期的一個王朝,其首都位於底比斯。.

查看 第一中间时期和埃及第十一王朝

埃及法老列表

这是一份古埃及统治者的列表。该表中列出的君主始自约前31世纪的第一王朝,结束于希腊人建立的托勒密王朝。这段时期中埃及的最高君主的称号是人们熟知的法老。.

查看 第一中间时期和埃及法老列表

卡諾卜罈

卡諾卜罈(Canopic jar,另作卡諾皮克罐香港藝術館、香港臨時市政局(1998):大英博物館藏埃及珍寶展,190頁,香港:臨時市政局。、卡諾波罐 )是古埃及人製作木乃伊時用作保存內臟,以供來世使用的器具。它們一般是以石灰石製作,或者是陶器的製成品。自古王國時期起直至古埃及後期 (Late Period of ancient Egypt),古埃及人一直使用卡諾卜罈,到了托勒密王朝時期,內臟只是簡單地包裹,與屍體一起擺放。.

查看 第一中间时期和卡諾卜罈

古埃及

古埃及(مصر القديمة)是位於非洲东北部尼罗河中下游地区的一段时间跨度近3000年的古代文明,开始于公元前32世纪左右时美尼斯统一上下埃及建立第一王朝,终止于公元前343年波斯再次征服埃及,雖然之後古埃及文化還有少量延續,但到公元以後的時代,古埃及已經徹底被異族文明所取代,在連象形文字也被人們遺忘後,古代史前社會留給後人的是宏偉的建築與無數謎團,1798年,拿破仑远征埃及,发现罗塞塔石碑,1822年法国学者商博良解读象形文字成功,埃及学才诞生,古埃及文明才重见天日。直到今日都還不斷被挖掘出來。 古埃及的居民是由北非的土著居民和来自西亚的遊牧民族塞姆人融合形成的多文化圈。約西元前6000年,因為地球軌道的運轉規律性變化、間冰期的高峰過去等客觀氣候因素,北非茂密的草原開始退縮,人們放棄游牧而開始尋求固定的水源以耕作,即尼羅河河谷一帶,公元前4千年后半期,此地逐渐形成国家,至公元前343年为止,共经历前王朝、早王朝、古王国、第一中间期、中王国、第二中间期、新王国、第三中间期、后王朝9个时期31个王朝的统治(参见“古埃及歷史”一节)。其中古埃及在十八王朝时(公元前15世纪)达到鼎盛,南部尼罗河河谷地带的上埃及的領域由現在的蘇丹到埃塞俄比亞,而北部三角洲地区的下埃及除了現在的埃及和部份利比亚以外,其東部邊界越過西奈半島直達迦南平原。杨洪强编著,《古埃及文明-全球史之四》,2005年 在社會制度方面,古埃及有自己的文字系统,完善的行政体系和多神信仰的宗教系统,其统治者称为法老,因此古埃及又称为法老时代或法老埃及江晓原,12宫与28宿:世界历史上的星占学,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45-64 ISBN 7-5382-7184-8。古埃及的国土紧密分布在尼罗河周围的狭长地带,是典型的水力帝国。古埃及跟很多文明一樣,具有保存遺體的喪葬習俗,透過這些木乃伊的研究能一窺當時人們的日常生活,对古埃及的研究在学术界已经形成一门专门的学科,称为“埃及学”。 古埃及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同尼罗河密不可分,如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所言:“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古埃及时,尼罗河几乎每年都泛滥,淹没农田,但同时也使被淹没的土地成为肥沃的耕地。尼罗河还为古埃及人提供交通的便利,使人们比较容易的来往于河畔的各个城市之间。古埃及文明之所以可以绵延数千年而不间断,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其相对与外部世界隔绝的地理环境,古埃及北面和东面分别是地中海和红海,而西面则是沙漠,南面是一系列大瀑布,只有东北部有一个通道通过西奈半岛通往西亚。这样的地理位置,使外族不容易进入埃及,从而保证古埃及文明的穩定延续。相比较起来,周围相对开放的同时代的两河流域文明则经常被不同民族所主宰,兩者對後世所帶來的價值觀也完全不同。.

查看 第一中间时期和古埃及

古埃及历史

古埃及文明大约出现在公元前5千年,在约前3100年埃及成为统一的国家,由法老统治,之后的埃及因此也称为法老埃及。前332年时埃及被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后被托勒密王朝(虽然也自称法老)统治,古埃及时代结束。埃及学家通常把古埃及历史划分为前王朝时期、早王朝时期、古王国时期、第一中间期、中王国时期、第二中间期、新王国时期、第三中间期和古埃及后期等9个时期,其中前王朝时期是埃及统一之前的文明初期,早王朝时期是古埃及法老统治逐渐形成的时期,古、中、新王国时期则是国家统一,法老中央集权的文明繁荣时期,而第一、二、三中间期则是国家分裂,或被外族侵略,法老权利没落的时期,最后的古埃及后期是埃及受到外族全面侵略和统治,逐渐被其他民族征服的时期。.

查看 第一中间时期和古埃及历史

古王國時期

古王国(前2686年—前2181年)是古埃及历史的一个时期,对应于从埃及第三王朝至第六王朝的四个王朝。这一时期也被称作“金字塔时期”,因为其中的第四王朝以曾修建为数众多的金字塔建筑群而闻名于世。国王(直至新王国时期埃及的最高统治者才被称作“法老”)斯尼弗鲁为金字塔建筑的艺术格局奠定了基础,而其后的胡夫、哈夫拉和孟考拉三位国王则在吉萨地区兴建了数个金字塔。这一时期的古埃及文化经过多方面的融合达到第一个历史上的巅峰,连同后来的中王国时期和新王国时期,共同标志着尼罗河流域文明的兴盛。 “金字塔时期”这一术语出自笔下,而如今则认为,在古埃及人看来,古王国时期与之前的早王朝时期没有什么区别,这不仅是因为早王朝时期最后一位国王与古王国时期的前两位国王有着血缘关系,还因为古王国时期的王都(国王的皇居)延续了早王朝的传统,设在“Ineb-Hedg”,即孟菲斯的埃及语名。一般认为区分早王朝和古王国时期的标准之一是建筑风格的剧变,这意味着大型建筑工程已开始对整个埃及的社会与经济结构产生深远的影响。 古王国时期的第四王朝—第六王朝这后三个王朝史料稀少,常被史学家称作“历史刻在石头之上”的王朝,其中“石头”指的是石制建筑。这是因为这一时期的历史框架主要是通过研读纪念碑上的铭文构建起来的。还常将之后的第七王朝和第八王朝纳入古王国的范围之内,因为这段时期也可以继续看作是以王都为中心的君主政权。古王国时期国家内部安定,社会繁荣发展,国王被神化,大权独揽,国家机器建立在整个社会面向国王源源不断的公共服务与财富贡献上。Carl Roebuck, The World of Ancient Times, p.

查看 第一中间时期和古王國時期

安赫梯菲

安赫梯菲(Ankhtifi),古埃及第一中间期尼肯的重要官员,在第九王朝至第十王朝时期,古埃及统一的古王国(第三王朝至第六王朝)业已崩溃,地方派系林立,相互征战。各种混乱与饥荒充斥着社会。他管理着上埃及的第三大省尼肯,与赫拉克利奥坡里王朝的君主结盟,以对抗位于南方底比斯的统治者(即门图霍特普一世和因提夫一世)。在他的统治下尼肯的经济得到发展,饥荒状况有所改善,故被当地人称为“伟大的首领”。其位于上埃及茂阿拉的陵墓遗址为后世研究埃及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资料。.

查看 第一中间时期和安赫梯菲

中間

中間原指距離四方或兩端相等的方位及位置。有時引申有兩者之間、不屬任一兩方之意,若在時間時段上的則有前後之間或途中、過渡期之意。 其可以指:.

查看 第一中间时期和中間

希拉孔波利斯

希拉孔波利斯(Ἱεράκων πόλις 'city of hawks', 斯特那波 xvii.

查看 第一中间时期和希拉孔波利斯

内弗尔卡拉八世

内弗尔卡拉八世是古埃及第十王朝国王(公元前2130至2040年间在位,即第一中间期)。.

查看 第一中间时期和内弗尔卡拉八世

公元前21世纪及更早国家领导人列表

公元前21世纪及更早期世界各国领导人列表。.

查看 第一中间时期和公元前21世纪及更早国家领导人列表

前22世纪

前2200年至前2101年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前22世纪。.

查看 第一中间时期和前22世纪

因提夫一世

因提夫一世(Intef I)是古埃及第一中间期第十一王朝的一位法老,他是该王朝最早使用法老这个头衔的统治者。他的统治时间是从约公元前2115年至约公元前2103年。他的荷鲁斯式是塞赫托威(平息两国的)。 伊里奥特弗一世本来只不过是一位底比斯统治者,但是他得以将他的势力扩张到附近国土上,从此威胁埃拉克雷奥波利斯的统治者们。据记载,他于在位12年后战胜省长安克提菲后,统治了最南边从埃勒芬蒂尼到登达拉的六个省份。后来他开始自称为是法老。在一个雕像的残片上他被他的儿子称为是“所有神之父”(神这里是指法老)。这个雕像是在阿斯旺发现的,这说明他的统治区已经第一瀑布。他的统治区的北部边界可能是丹德拉(Dendera)。 伊里奥特弗一世的墓可以被确定在科纳(Korna,今天el-Tarif)。 在开罗博物馆陈列有一个名为伊里奥特弗的地方贵族和祭司首领的墓碑,这块墓碑被定期为约前2115年,它来自Dra Abu el-Naga,与第十一王朝的伊里奥特弗一世无关。这位伊里奥特弗显然还是定都希拉克利欧波力斯(赫拉克來俄波利斯人〈Heracleopolitan〉是埃及第九和第十王朝中埃及和下埃及(即埃及北部)的統治者。)的第九王朝的法老的臣民。.

查看 第一中间时期和因提夫一世

荷魯斯的四個兒子

荷魯斯的四個兒子是指荷魯斯與哈索爾所生的四個兒子,在埃及有关葬礼的信仰中,他的四個兒子專門負責管理死者的四個罐子,那四個罐子分別裝有胃、腸、肺和肝臟。 以下是荷魯斯四個兒子的名字和分別掌管的罐子:.

查看 第一中间时期和荷魯斯的四個兒子

萨卡拉王表

萨卡拉王表 (Saqqara Tablet),1861年于萨卡拉发现的埃及法老列表, 此表列出从第一王朝到第十九王朝时期58位君主(不包括第一中间期和第二中间期),现已严重损坏。.

查看 第一中间时期和萨卡拉王表

青銅中期文化時期字母

青銅中期文化時期字母包括兩種相似的未解讀文字,可追溯至青銅時代(公元前2000年 - 公元前1500年),據信是差不多全世界的現代字母系統的始祖。.

查看 第一中间时期和青銅中期文化時期字母

赫拉克来俄波利斯

赫拉克来俄波利斯(Heracleopolis Magna)埃及古都。即梅亭那的埃那西亚埃尔麦地那,位于今之贝尼苏怀夫省的法雍湖边缘。 古埃及第六王朝瓦解后,该地统治者逐渐控制了尼罗河三角洲与中埃及,建立第九王朝和第十王朝。他们在阿西尤特诸王公的支持下与底比斯相对抗。后者通过击败喜乌特诺姆,得到赫尔摩波里诺姆的支持,占领提尼斯等一系列行动逐渐取得胜利而在曼图霍特普二世时期结束赫拉克来俄波利斯的第十王朝,古埃及历史遂由第一中间期进入中王国时期。.

查看 第一中间时期和赫拉克来俄波利斯

提尼斯

提尼斯(埃及語:Tjenu)是古埃及第一王朝的首都。虽然至今仍它的遗址,但它的存在得到了许多古代作家文献的证明,包括古典历史学家曼涅托。他援引道提尼斯是提尼斯联盟的中心,而这个联盟的统帅是美尼斯(或那尔迈),他统一了埃及并成为了第一个法老。在第三王朝时期,王国的首都移往孟菲斯,这让提尼斯的地位急剧下降。在第一中间期,提尼斯位于相互敌对的赫拉克利奥坡里和底比斯王朝的边境线上。由于提尼斯离可能具有军事意义的绿洲很近,这让它在古王国时期和新王国时期都保持了重要地位。尽管如此,这也只是暂缓了提尼斯的衰落。到了罗马时期,提尼斯最终失去了它作为地方行政中心的地位。 由于有着丰富的古代遗产,提尼斯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宗教中心,并有着地区神祇的墓地和木乃伊。在古埃及宗教宇宙论中(例如死者之书),提尼斯在天国中有着神秘的位置。Massey 1907: 637 尽管提尼斯的确切位置现在仍然不得而知,但是埃及学主流一致认为它在古城阿拜多斯和现代的城市吉爾賈附近。Gardiner 1964: 430 n.1Ryholt 1997: 163 n.

查看 第一中间时期和提尼斯

曼图霍特普二世

曼图霍特普二世(Nebhotepre Mentuhotep II ,又譯门图荷太普二世或孟图霍特普二世;)是埃及第十一王朝法老,他是前任法老因提夫三世與妃嬪伊雅哈(Iah)所生的兒子。他自己的妻子是「国王的母亲」(king's mother)——泰姆(Tem)。其他的妻子有他的姊妹尼斐魯二世(Neferu II)和另外五个女子(其中有幾位可能是努比亞人),都與他一起被埋葬在他的陵墓裡。他只有一個兒子,就是繼任的曼图霍特普三世。 曼图霍特普二世在位時曾多次改名,反映出當時可能曾經發生一些重大的政治事件。他登基時的名字為「尼布赫帕特拉」(Nebhepetre),是中王国时期(公元前2040—前1786年)的首位君主。在《都靈王表》裡記載他在位51年。 曼图霍特普二世在位第14年,在埃及發生了一場起義。這場起義可能與南部第十王朝的赫拉克利奥坡里支持者相關,但現時我們所知道的甚少。不過,我們知道他是古埃及自第六王朝之後第一位重新統一古埃及的君主:他结束了第一中间期,只是我們不知道這件事發生在何時。南部的努比亞是在第一中間期時取得獨立地位,而曼图霍特普二世因是因為對統一南方的計劃發號司令而知名。除此以外,還有證據指曼图霍特普二世曾向巴勒斯坦用兵。他把國家重新組織,委派一位維齊爾掌管國家的行政。 曼图霍特普二世死後,被埋在一個大的墓室裡,這個墓室是他在生時指令在戴爾巴哈里興建的。在上埃及多個地方都有曼图霍特普二世所興建的神廟及小教堂。 曼图霍特普二世一直都被視為一位半神半人的領袖。這種觀點使古埃及統治者的地位從此永遠的轉變。.

查看 第一中间时期和曼图霍特普二世

亦称为 第一中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