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端方

指数 端方

端方(),托忒克氏(又作托活络氏),字午橋,號匋齋,諡忠敏,满洲正白旗人。清末政治家、金石学家、收藏家。.

123 关系: 劳乃宣劉師培劉復基劉成禺南京城墙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南京市金陵中学南洋勸業會南洋通商大臣吳蔭培吴樾 (革命家)吴殿英向瑞琨大克鼎大盂鼎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太平厅孫毓筠宁省铁路宣統宣統朝得諡人物表寧調元尚其亨尉迟乙僧岑春煊丁惠康 (收藏家)不缠足会中國國民黨遷臺前歷史中国空军史中国暗杀事件列表中挪關係临时政府参议院旧址万承勋广善寺 (北京西城)庚子辛亥忠烈像赞五族共和张之洞张榕伯希和張通典但懋辛徐锡麟保路运动北京动物园喻培伦周善培周馥 (清朝)周湘云唐元湛出使各国考察政治大臣...兩江總督四川總督四门塔王劭廉王人文灵光寺 (北京)章太炎立憲運動紹英罗纶瑞澂田桐熊希齡直隸總督白云山 (四川)百年宪政顧棟臣袁世凯袁克權馮恕高旭謝學瀛麻姑仙坛记載澤辛亥革命近代中國史料叢刊正编錢恂胡元倓郭西德走向共和閩浙總督藤田丰八钦定宪法大纲那桐鄧邦述金丽秋镇江西站虞洽卿陳琪 (民國)陶凤集陈陶遗陆军第八镇暨南大学柏文蔚捐納李葆恂李湛阳杨度杨树达東南互保梁启超武昌起义毛公鼎江南图书馆江亢虎江苏巡抚江苏咨议局江苏省苏州中学汇中饭店大楼沈翔雲清史稿清末新政湖南巡抚湖广总督湖北巡抚朱山 (四川江安)明清判牘昭槤施肇基曾鉌曾樸1911年 扩展索引 (73 更多) »

劳乃宣

勞乃宣(),字玉初,別署矩齋,晚號韌叟,原籍浙江桐鄉,生于直隸廣平(今河北永年)。清末官員,學者。.

新!!: 端方和劳乃宣 · 查看更多 »

劉師培

劉師培(),字申叔,改名光漢,號左盦,筆名韋裔,又署光漢子。揚州儀徵人。.

新!!: 端方和劉師培 · 查看更多 »

劉復基

劉復基,一名汝夔,字堯澂,或作堯臣、瑤臣。湖南常德武陵县(今武陵區)人。晚清革命團體同盟會會員,文學社發起人,武昌起義的策劃者之一,武昌起義前的清晨被湖廣總督瑞澂處決,劉復基與彭楚藩、楊洪聖一同斬殺,是為「彭劉楊三烈士」。.

新!!: 端方和劉復基 · 查看更多 »

劉成禺

劉成禺(),本名問堯,字禺生,曾用名劉麟莊,筆名劉漢、漢公、壯夫,室名世載堂、後孫公園、避暑山莊、蔭廬,店名嘉禾居,外號麻哥、黑旋風,印署火裡奇緣。湖北省江夏县(今江夏区)人。中国民主革命家,中华民国政治人物。.

新!!: 端方和劉成禺 · 查看更多 »

南京城墙

南京城墙,现指南京明城墙,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是明朝初年在都城南京修筑的城墙,当时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郭四重,现在通称的“南京城墙”一般特指其中的内城城墙。内城城墙东傍钟山,西据石头,南凭秦淮,北控后湖,周长35.267公里,现存基本完好的明城墙25公里,是世界上现存最长的古代城墙,是中国少有的保存良好的古代城墙,是南京现存最大的古代建筑。 南京城在刚建成时共有四重城墙,由外向内分别为外郭(外城)、内城(京城)、皇城和宫城。外郭大部为夯土城牆,原有18座城门,周长约60千米,約20公里為磚造,早已湮没无存,仅余城门的地名流传至今。内城为“土筑砖包”,夯土筑成的城墙外由城砖或条石包砌。内城因地形而建,呈不规则状,突破了以往都城为方形的城制。内城原本开有13座城门,与外郭城门合称“里十三,外十八”。内城在20世纪50年代时仍大体完好,但是在其后20年间遭受严重破坏,现存长度仅为原来的三分之二。内城原有的13座城门,历经战火、破坏以及改建之后,现存的明代城门还有聚宝门(中华门)、石城门(汉西门)、神策门(和平门)和清凉门,其中除神策门还保留有清朝时修建的城楼之外,其他城门的城楼都已无存。 南京明城墙的建造被形容为“人穷其谋、地尽其险、天造地设”,体现了“天人合一”、“皇权天授”等思想。由代表朝廷的紫微垣、太微垣以及天市垣規劃內城部局,內外城牆又與天體赤道、黃道二十八宿作對應,有朝有廷有市,並非較簡單的前朝後市布局。民间传说南京城墙是“宝葫芦”形,有专家研究认为是“非方、非圆的不规则的多角不等边的粽子形”、“呈宫扇形”。最新认为:南京城墙是依照天上南斗星与北斗星的星宿聚合而建。.

新!!: 端方和南京城墙 · 查看更多 »

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

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通称南京总统府,位於中国南京市今长江路292号,是明代汉王府、清代两江总督署和太平天国天王府遗址,1912年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府,孙中山在此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27年至1937年及1946年至1948年间为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办公地,1948年5月至1949年4月为中华民国总统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後成為江苏省人民政府等单位机关办公地。1982年以太平天国天王府遗址名义成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2003年3月改设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2004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新!!: 端方和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 · 查看更多 »

南京市金陵中学

南京市金陵中学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始创于1888年,为江苏省重点中学、江苏省模范学校、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国家级示范高中、江苏省首批创新拔尖人才培养试点学校、全国体育红旗学校、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江苏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又名南京大学实验中学,在2016年中国内地高中美国留学排行榜上位居第二十。.

新!!: 端方和南京市金陵中学 · 查看更多 »

南洋勸業會

南洋勸業會,全名南洋勸業博覽會,又稱江寧賽會,是中國最早的全國性博覽會,影響深遠。 隨著近代工商業的發展,博覽會孕育發展起來。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南洋華僑實業家張振勳向朝廷捐銀20萬兩,並向慈禧建議在國內舉辦博覽會,獲准後受委派往南洋先行考察。兩江總督兼南洋通商大臣端方出洋考察歸來,兩度向朝廷奏請在江寧(今南京)舉辦勸業博覽會,“以振興實業,開通民智”,“開風氣而勸工商”,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得到朝廷准許。宣統元年(1909年),成立南洋勸業會事務所,委任候補道陳琪為坐辦,商科舉人向瑞琨為幫辦,太僕張振勳為會長,籌備勸業會。同年張人駿繼任兩江總督兼南洋大臣,擔任南洋勸業會會長。 经过两年的筹备,清宣統二年农历四月二十八日(1910年6月5日),南洋勸業會开幕,至十月二十八日(1910年11月29日)闭幕。 南洋勸業會会址在南京城北三牌楼、紫竹林、丁家桥一带,占地1000多亩 。南洋勸業會所設展館有各省各地館、各專業館。省館,如直隸館(河北館)、東北館、山東館、江蘇館、浙江館、福建館、廣東館、雲貴館、四川館、湖南館、湖北館、河南館、陝甘館等;各地展館,如上海館、寧波館、福州館、天津館、北京館等;各專業、特產名品館,如金陵緞業館、蘇繡館、景德鎮瓷器館、宜興紫砂館、北京景泰藍館、福建漆器館、山東玻璃器皿館、雲貴中草藥館等。勸業會設暨南館,展出來自南洋華僑的展品。設第一、第二、第三參考館,陳列來自歐美日本各國的展品。東南亞、日本、英國、美國、德國等國多有展品參會。 南洋勸業會展品種類豐富,展項主要分佈於教育、圖書、科學學藝器械、經濟、交通、採礦冶金、化學工業、土木及建築工業、染織工業、製作工藝、機械、電氣、農桑、絲業及蠶桑、茶業、園藝、林業之經營、狩獵、水產、飲食品、美術、衛生及醫藥附救濟、陸海軍及其用具與戰品、統計等行當,累計24部86門442類,約百萬展品(項目) 。 南洋勸業會研究會,以學者李瑞清為會長、實業家張謇為總幹事,組織專家研究會展,並在參會展品專案中評出一等獎66件,二等獎214件,三等獎426件,四等獎1218件,五等獎3345件,合計5269件獲獎。 參加南洋勸業會的海內外客商、觀眾約有30萬人。各類產品交易額約數千萬銀元。 賽會期間,舉辦了全國性第一屆運動會,因以學校為主代表各地參賽,故又稱全國學校區分隊第一次體育同盟會,簡稱全國學界運動會,比賽項目有田徑、足球、籃球、網球等。辛亥革命后,追认为第一届中华民国全国运动会。.

新!!: 端方和南洋勸業會 · 查看更多 »

南洋通商大臣

南洋通商大臣,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1844年,为应付对外通商(也包括外交事务),清朝在广州设立五口通商大臣机构,由两广总督特加钦差大臣头衔兼任。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咸丰十年十二月(1861年3月),五口通商大臣衙门移驻上海,划归总理衙门管辖。最初南洋大臣为专职,薛焕任职,后由两江总督兼任,驻地从上海移到南京。历任南洋通商大臣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沈葆桢、张之洞、刘坤一、端方等人。 Category:清朝官制 Category:洋务运动.

新!!: 端方和南洋通商大臣 · 查看更多 »

吳蔭培

吳蔭培(),字树百,号颖芝、云庵、平江遗民,江蘇吳縣(今屬蘇州市)人。清末官員。.

新!!: 端方和吳蔭培 · 查看更多 »

吴樾 (革命家)

吴樾(),原名吴越,字梦霞,又作孟侠,安徽桐城人,中国清朝民主革命家,反对清朝的封建专制独裁和奴化统治,刺殺載澤等出使五大臣時,身亡。.

新!!: 端方和吴樾 (革命家) · 查看更多 »

吴殿英

吴殿英()名佑孙,字殿英,以字申,之监生江苏常州人,军功保举六品衔,赏蓝翎,历任浙江西安临海县丞平湖县知县,后补同知府, 钦加监运使衔,赏换花翎,授中议大夫,覃恩封,晋封通奉大夫。①.

新!!: 端方和吴殿英 · 查看更多 »

向瑞琨

向瑞琨(),原名瑞琦,字淑予(一作叔予),湖南省宁乡县泉塘向家段人。中华民国政治人物。.

新!!: 端方和向瑞琨 · 查看更多 »

大克鼎

大克鼎,又名克鼎或膳夫克鼎,中国西周晚期著名青铜鼎,现藏于上海博物馆。该鼎与大盂鼎(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毛公鼎(现藏于台北國立故宫博物院)并称为“海内青铜器三宝”。.

新!!: 端方和大克鼎 · 查看更多 »

大盂鼎

大盂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一级文物,在清道光初年出土于陕西省岐山县,岐山是古代周朝的发源地。大盂鼎铸造于周康王二十三年(約前1003年),鼎高102厘米,重153.5公斤,腹内侧铸有19行铭文,分2段,共291字。铭文的内容是有关一个名叫盂的贵族为颂扬周康王的赏赐、训告和伟绩,铸鼎以铭记。.

新!!: 端方和大盂鼎 · 查看更多 »

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

《天地陰陽交歡大樂賦》是一本由唐代文學家白行简編撰的性學書籍。.

新!!: 端方和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 · 查看更多 »

太平厅

太平廳,清朝的散厅,即今日的江蘇省揚中市。 此地本來是長江中的一個沙洲島嶼,被稱為「太平洲」,當時分別為镇江府的丹徒、丹阳,常州府的武进,扬州府的江都、泰兴等四府六县的轄區。 光绪三十年(1904年),两江总督端方奏請朝廷,在太平洲地方设立太平厅,為散廳,編制上是「簡」的「一字缺」,厅治在今江苏省扬中市长旺镇,隶属于當時江蘇省镇江府所管轄。 民國時期,全國實施「廢府州廳改縣」,所以太平廳改稱太平縣,但又因與安徽省、浙江省等都有的太平县同名,所以1914年更名为扬中县。1994年,國務院撤县设市,改為揚中市。.

新!!: 端方和太平厅 · 查看更多 »

孫毓筠

孫毓筠(),字少侯,安徽省鳳陽府寿州大柳树人,中国民主革命家,中华民国政治人物。.

新!!: 端方和孫毓筠 · 查看更多 »

宁省铁路

宁省铁路是20世纪中国南京城内一条连接沪宁铁路和南京市区的铁路,1907年10月20日动工,1908年12月竣工,1958年7月12日拆除。.

新!!: 端方和宁省铁路 · 查看更多 »

宣統

宣統(a;;)是清朝最後一位皇帝溥儀的年号,前后三年。 辛亥革命之后,一些清朝遺民仍然使用宣统年号纪年。1917年張勳擁戴溥儀復辟时,称宣统九年。.

新!!: 端方和宣統 · 查看更多 »

宣統朝得諡人物表

本表列出宣統朝獲得諡號的人物。.

新!!: 端方和宣統朝得諡人物表 · 查看更多 »

寧調元

寧調元()字仙霞,号太一,笔名辟支、屈魂,化名林士逸,湖南醴陵人。中国民主革命家、南社诗人。宁调元,宁调元集,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

新!!: 端方和寧調元 · 查看更多 »

尚其亨

尚其亨(),字惠丞,一字伯恒,号会臣,晚号达庵,奉天海城人,隸漢軍鑲藍旗。平南敬亲王尚可喜第七子和硕额驸尚之隆的八世孙。清末政治人物。.

新!!: 端方和尚其亨 · 查看更多 »

尉迟乙僧

尉迟乙僧(韋氏拼音:Yü4-ch'ih2 I3-sêng1;漢語拼音:Yùchí Yǐsēng;塞語名Viśa Īrasangä),唐朝画家。于阗国(今新疆和田)贵族。一说吐火罗(今阿富汗北部)人。其父尉迟跋质那以善画闻名于隋,人称“大尉迟”。他于贞观初至长安,任宿卫官,袭封郡公。活跃至景云年间,大慈恩寺、光宅寺、兴唐寺、安国寺都有他的画迹。师从其父,工画佛教人物、花鸟,采用阴影法,使所画人物有凹凸立体感,将于阗技法融入中原画技,被称为“身若出壁”,“堆起绢叔”,人称“小尉迟”。与阎立本并称。著名画家吴道子均受其影响。传世作品极少,宋徽宗时,内廷藏他的画作八幅,现有《朝僧图》、《番君图》、《龟兹舞女图》传世。传云清代端方旧藏《天王像》乃其作品。 尉迟乙僧的技法特点是「用笔紧劲,如屈铁盘丝」,。用色则沉着浓重有明显凹凸感,凹凸法。擅长画佛像和外国人物画,铁线描,设色侧重于晕染,对唐代吸取西方画风有很大帮助。.

新!!: 端方和尉迟乙僧 · 查看更多 »

岑春煊

岑春煊,字云阶,广西西林人,清末民初中国政治家。.

新!!: 端方和岑春煊 · 查看更多 »

丁惠康 (收藏家)

丁惠康(),江苏无锡人,收藏家、医生。丁福保之子。.

新!!: 端方和丁惠康 (收藏家) · 查看更多 »

不缠足会

不缠足会,或称戒缠足会,是清朝末年反对妇女缠足的民间组织。不缠足会是受到戊戌变法影响产生的,它的出现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出现。.

新!!: 端方和不缠足会 · 查看更多 »

中國國民黨遷臺前歷史

中國國民黨遷臺前歷史是指中國國民黨從1894年於美國夏威夷檀香山成立後而至1949年隨中華民國政府播遷至臺灣前的歷史。.

新!!: 端方和中國國民黨遷臺前歷史 · 查看更多 »

中国空军史

没有描述。

新!!: 端方和中国空军史 · 查看更多 »

中国暗杀事件列表

本表所列为发生在事發当时的中国境内,或发生在今中国境内,或发生在海外但与中国人物等等有关的暗杀事件。事件依发生时间划分,所列朝代仅具时间阶段之意义。 表内所谓“直接主使/组织”是指刺客幕后的直接主使者或主使/所属组织。若无则不列。“结果”分为目标死亡、目标受伤、目标无恙(未死亡或受伤)三个主要选项,若有其他情况,如其他重要人物被误杀误伤等,则在此栏内注明。 中华民国纪年,月日因与公历(西历)相同,故不注。1949年后,凡与台湾或台湾人士有关的暗杀事件,皆注民国纪年,月日因与公历(西历)相同,故不注。与此无关者则不注。 本表时间划分乃便宜之计,并非严格依本朝代划分,如三国至东晋十六国时期以南朝刘宋420年建立截止,南北朝时期以隋朝581年建立截止,余则类同。前后两时期衔接时的重叠年份发生的事件,依事件发生时所属朝代或国家划分,无法划分者均归入下一时期。 自清朝末期1895年起,开始注明事件发生地点的国名,并附国旗。国名和旗帜以当时当地实际统治者之自称为限,与法律上的地位无关。事件发生地点一般包括国名和市县名。.

新!!: 端方和中国暗杀事件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挪關係

中挪關係,是指歷史上的中國和挪威(包括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挪威王國)之間的雙邊關係。.

新!!: 端方和中挪關係 · 查看更多 »

临时政府参议院旧址

临时政府参议院旧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南京市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国民政府旧址中的一项,位于湖南路10号。该楼先后为江苏省谘议局、南京临时参议院、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等机构的所在地,现为江苏省军区司令部所在地。.

新!!: 端方和临时政府参议院旧址 · 查看更多 »

万承勋

万承勋,清朝学者,1670年生,1735年左右逝世。字開道,號西郭,浙江鄞縣人。.

新!!: 端方和万承勋 · 查看更多 »

广善寺 (北京西城)

广善寺是位于中国北京市西城区宝产胡同15号的一座汉传佛教寺院。现已无存。.

新!!: 端方和广善寺 (北京西城) · 查看更多 »

庚子辛亥忠烈像赞

庚子辛亥忠烈像赞是1934年馮恕輯的一部赞颂1900年庚子事变、1911年辛亥革命中殉難的清朝高级官员的书籍。该书每个人物前列遺像,後附小傳及贊。 该书第一册收庚子殉難诸臣32位,第二册收辛亥殉難诸臣36位,目录以死节先后为次。.

新!!: 端方和庚子辛亥忠烈像赞 · 查看更多 »

五族共和

五族共和是中华民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口号。这一原则强调了在中国的五大族群和谐相处。以五色旗作为国旗,分别代表汉(红);满(黄);蒙(蓝);回(白);藏(黑)。其中回族泛指回疆各民族,包括新疆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等。清朝曾将新疆称为回疆。.

新!!: 端方和五族共和 · 查看更多 »

张之洞

张之洞(),晚清重臣。字孝达,一字香涛,号香岩,又号壶公、无竞居士,晚年自号抱冰。直隶天津南皮(今河北南皮)人。道光十七年八月初三生于贵州。咸丰二年(1852年)中顺天乡试解元,同治二年(1863年)中進士第三名探花,據說是因為慈禧太后喜歡张之洞的文章,因此破例提拔,授翰林院编修。歷任教习、侍读、侍讲、内阁学士、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多次署理,从未实授)、军机大臣等职,官至體仁閣大學士。 張之洞早年一度是清流派健将,后成为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大力倡導「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他注重教育和治安,主導了中國近代的警察制度,对清末教育和社會發展有很大的影响。還曾創辦漢陽鐵廠、大冶鐵礦、湖北槍砲廠等。八國聯軍入侵時,大沽砲台失守,张之洞會同两江总督劉坤一與駐上海各國領事議訂“東南互保”,並鎮壓維新派的唐才常、林圭、秦力山等自立軍起義,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11月,以顧命重臣晉太子太保,次年病卒,諡文襄。有《廣雅堂集》。張之洞與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并稱「晚清四大名臣」。.

新!!: 端方和张之洞 · 查看更多 »

张榕

张榕(),字荫华,汉军镶黄旗人,今辽宁省抚顺县营盘人。中国民主革命家。.

新!!: 端方和张榕 · 查看更多 »

伯希和

伯希和(Paul Pelliot,),法国语言学家、汉学家、探险家。1908年前往中国敦煌石窟探险,购买了大批敦煌文物运往法国,今藏法国国家图书馆老馆。伯希和精通多国语言:英语、德语、俄语、汉语、波斯语、藏语、阿拉伯语、越南语、蒙古语、土耳其语、吐火罗语等。.

新!!: 端方和伯希和 · 查看更多 »

張通典

张通典(),字伯纯,湖南省湘乡县景庆乡泉井坳一字墙人。清朝末年维新派人士,中国民主革命家,中华民国政治人物。.

新!!: 端方和張通典 · 查看更多 »

但懋辛

但懋辛(),字怒刚,四川荣县方家冲人,中华民国军事及政治人物、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

新!!: 端方和但懋辛 · 查看更多 »

徐锡麟

徐锡麟(),字伯荪,别号光汉子,浙江绍興山阴东浦镇人。清末革命家。.

新!!: 端方和徐锡麟 · 查看更多 »

保路运动

保路運動又稱保路風潮,為清朝末期四川、湖北、湖南、廣東等省反對清朝政府將地方準備興建的川漢鐵路、粵漢鐵路進行國有化而發生的運動。其中四川省的運動最為激烈。 四川保路運動是由立憲派發動和領導的。他們力圖把運動控制在文明爭路的範圍內,要求人們只求爭路,不反官府,不打教堂,更不得聚眾暴動。同盟會雖然沒有掌握保路運動的領導權,但他們執行「借保路之名,行革命之實」的策略,暗中聯絡會黨,準備武裝起義。.

新!!: 端方和保路运动 · 查看更多 »

北京动物园

北京动物园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原来名为农事实验场、天然博物院、万牲园、西郊公园,是中国开放最早、动物种类最多的动物园,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正式建园至今已有逾百年的历史。北京动物园曾经繁殖和饲养了众多珍贵的野生动物,例如大熊猫、朱鹮、金丝猴等。现在共饲养各类野生动物490余种,近5000头只。该园现隶属于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

新!!: 端方和北京动物园 · 查看更多 »

喻培伦

喻培倫(),字雲紀,四川内江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新!!: 端方和喻培伦 · 查看更多 »

周善培

周善培(),字致祥,号孝怀,原籍浙江诸暨,清末官员,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家。.

新!!: 端方和周善培 · 查看更多 »

周馥 (清朝)

周馥(),字玉山,号兰溪,安徽建德縣(今东至)人,中國清朝官員。.

新!!: 端方和周馥 (清朝) · 查看更多 »

周湘云

周湘云(1878年—1943年),清末民国集“房产大王”、大收藏家为一身的沪上巨贾。身前家产8000万银元,为中国首富,浙江宁波人。.

新!!: 端方和周湘云 · 查看更多 »

唐元湛

唐元湛()字露园(又作路园),广东珠海唐家湾镇唐家村人。中国电报业先驱、中华民国银行家。.

新!!: 端方和唐元湛 · 查看更多 »

出使各国考察政治大臣

出使各国考察政治大臣是清朝末期仿日本明治维新之初派出欧美使节团之例而派出的考察欧美日各国政治制度等的大臣。.

新!!: 端方和出使各国考察政治大臣 · 查看更多 »

兩江總督

兩江總督(v),正式官銜為總督兩江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饟、操江、統轄南河事務,是清朝九位最高級的封疆大臣之一,總管江蘇、安徽和江西三省的軍民政務。由於清初江蘇和安徽兩省轄地同屬江南省,因为初時該總督管轄的是江南和江西的政務,因此號兩江總督。兩江總督厘治軍民,查舉官吏,修飭封疆,在當時全國所設總督中,唯一掌管三省,是管轄省份最多的總督,政治地位僅次於直隸總督。.

新!!: 端方和兩江總督 · 查看更多 »

四川總督

四川總督(v),正式官銜為總督四川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饟兼巡撫事,是清朝九位最高級的封疆大臣之一,總管四川省的軍民政務。.

新!!: 端方和四川總督 · 查看更多 »

四门塔

四门塔,位于中国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柳埠镇东北,是一座单层亭阁式石塔。该塔始建于隋代大业七年(611年),但在直接证明其修建年代的刻字被发现之前,该塔一直被误认为是东魏年间建筑。该塔平面呈正方形,高15.04米,塔室内建有塔心柱,每面均安放有一座佛像。1961年,四门塔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四门塔内一座佛像的佛头曾被盗走,后于2002年追回。.

新!!: 端方和四门塔 · 查看更多 »

王劭廉

王劭廉(),字少荃,又作少泉,直隶天津人。中國教育家。.

新!!: 端方和王劭廉 · 查看更多 »

王人文

王人文,字蔚蒼,號采臣,云南省大理府太和縣人,生於同治丁卯年正月十六日。清朝及中華民國政治人物。.

新!!: 端方和王人文 · 查看更多 »

灵光寺 (北京)

灵光寺是位于北京石景山区觉山(俗称“虎头山”)东麓的一座汉传佛教寺院,是八大处的第二处,现位于八大处公园内。 寺内原有“招仙塔”,后毁于八国联军的炮火。僧人从该塔遗址发现了佛牙舍利一枚。后为收藏佛牙舍利,又于1964年建成了“佛牙舍利塔”。.

新!!: 端方和灵光寺 (北京) · 查看更多 »

禁,指中国古代一类用以承放盛酒器的器物,流行于周代,也是周代礼制中的一种礼器,与后世的几案相近。.

新!!: 端方和禁 · 查看更多 »

章太炎

太炎,原名學乘,字枚叔,以紀念漢代辭賦家枚乘。後易名为炳麟。因反清意识浓厚,慕顾绛(顧炎武)的为人行事而改名为绛,号太炎。世人常称之为“太炎先生”。早年又號「膏蘭室主人」、「劉子駿私淑弟子」等。中國浙江餘杭人,清末民初思想家、史學家、樸学大师、民族主義革命者、中華民國國語設計者。.

新!!: 端方和章太炎 · 查看更多 »

立憲運動

立憲運動是中國清朝政府繼洋務自強運動(1861年-1895年)、維新運動(1898年)之後推動的第三次大型改革,目的在使大清帝國成為君主立憲政體的國家。.

新!!: 端方和立憲運動 · 查看更多 »

紹英

紹英(),滿洲鑲黃旗人,馬佳氏,字越千。清朝末年官员。.

新!!: 端方和紹英 · 查看更多 »

罗纶

罗纶(),原名晋才,号康候,字梓卿(又作梓青),四川西充人。清朝及中华民国政治人物。四川保路运动领导人之一。.

新!!: 端方和罗纶 · 查看更多 »

瑞澂

澂(),字莘儒,号心如,博尔济吉特氏,满洲正黄旗人,生于北京,为大学士琦善之孙,黑龙江将军恭镗之子。清末政治家,末代湖广总督。.

新!!: 端方和瑞澂 · 查看更多 »

田桐

桐(),字梓琴,号恨海,晚号玄玄居士、江介散人,湖北蕲春漕河镇田家河人。中国民主革命家,中华民国政治人物。.

新!!: 端方和田桐 · 查看更多 »

熊希齡

希齡 ,字秉三,号明志閣主人、双清居士。法号妙通。湖南省鳳凰直隸廳(今凤凰县)镇竿镇(今沱江镇)人,清末民初政治人物、学者、教育家、实业家、慈善家。.

新!!: 端方和熊希齡 · 查看更多 »

直隸總督

總督(v),正式官銜為總督直隸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饟、管理河道兼巡撫事,是清朝9位最高級的封疆大臣之一,總管直隸的軍民政務,总督署驻直隶省保定府城(今保定市莲池区)。而由於直隸省地處京畿要地,因此直隸總督被稱為疆臣之首。直隸總督例兼兵部右尚書右都御史,可直接上奏皇帝。.

新!!: 端方和直隸總督 · 查看更多 »

白云山 (四川)

白云山(资中白云山风景名胜区)为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内江市资中县境内,面积56平方公里。有大面积茂密的森林,是川中地区的“绿色明珠”。主景区白云峡长6公里,两崖峭壁千仞,怪石嶙峋, 林木参天,藤草密布。湖面宽50-200米,湖水清澄碧绿,水鸟成群,具有“奇中透幽,幽中含奇”的诱人魅力,宜于泛舟游峡。白云山有“川中小青城”之称,有108个山头,峰峦叠翠,连绵起伏,上下森林密布,林海茫茫,幽谷深壑纵横交错,悬崖绝壁随处可见。最高峰海拔733米,相对高差达430米。区内有人工湖泊4个。.

新!!: 端方和白云山 (四川) · 查看更多 »

百年宪政

《百年宪政》由沈勇平先生摄制,共8集。每集分别为戊戌变法,预备立宪,议会政治,联省自治,国民参政会,重庆政协,台湾转型,大陆转型。是一部讲解中国宪政发展史的纪录片。该纪录片拍摄后沈勇平先生以“非法经营”罪被判处一年有期徒刑。.

新!!: 端方和百年宪政 · 查看更多 »

顧棟臣

顾栋臣() 字枚良,号恒斋,江苏无锡人,清末官员。.

新!!: 端方和顧棟臣 · 查看更多 »

袁世凯

袁世凱(),字慰廷(又作慰庭、慰亭),號容庵,汉族,河南省陈州府项城县人,故又稱袁項城。清末民初重要的軍事家、政治家、外交家,北洋新军領袖,对近代中国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方面的现代化以及漢族传统文化的恢复作出过重要贡献,是中国警政、中国司法现代化的奠基人,对中华民国的成立起到关键作用。曾任清朝內閣總理大臣、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和中華民國大總統等职。 袁世凱出身官宦家族,於清末投身行伍,后随军赴朝鲜参与平定壬午军乱,又在朝鲜甲申政变中指挥军队击溃日軍,被清廷委以重任,回国组建新军,襄贊洋務運動及清末新政,自道員、巡撫、總督累升,至入值軍機處,甚至內閣總理大臣,成為清末頭號權臣。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孙文于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袁世凯逼迫大清皇帝逊位,袁世凯组建临时政府。 成为民國首任大總統后,袁世凯进行改革,发展经济,维护国家领土主权。但其施政引发争议,国内爆发二次革命。中国签署廿一條事件引发国内民众不满。1915年袁世凯称帝,建立中華帝國,年号洪宪,由于国内反对,袁世凯宣布退位,登基83天便以失敗收場并于1916年6月6日逝世,葬于河南安阳。.

新!!: 端方和袁世凯 · 查看更多 »

袁克權

袁克權(),字规庵,号百衲,是袁世凯朝鲜族二姨太李氏所生,为袁第五子。稱帝时,袁世凯曾让他和长子袁克定、次子袁克文同穿太子服,将其视为候选接班人。1913年,他和兄弟袁克桓、袁克齐一起跟随严修出游欧洲各国,就读于英国齐顿汉姆公学(Cheltenham College)一年。 袁克權一生未纳妾,娶端方之女为妻,育有四男四女,分别是子家诩、家说、家誉、家諲;女家训、家诜、家諿、家诒。1941年袁克權病逝,时年仅45岁。著有诗集《百衲诗选》和《忏昔楼诗存》二种。.

新!!: 端方和袁克權 · 查看更多 »

馮恕

馮恕()字公度,號華農,原籍浙江慈溪,寄籍直隶大兴。清朝官员,中国实业家、书法家、收藏家。.

新!!: 端方和馮恕 · 查看更多 »

高旭

旭,字天梅、号剑公,中国近代诗人,南社的三个创始人之一。他早年倾向维新变法,后来转向支持革命,与柳亚子、陈去病等创立南社。卷入曹锟贿选事件使他晚年声名不保,诗文由其弟高基编为《天梅遗集》。.

新!!: 端方和高旭 · 查看更多 »

謝學瀛

謝學瀛,字吉士,改名伯謙,江蘇省無錫縣人,美國康乃爾大學土木工程系畢業,工科進士。漢奸。.

新!!: 端方和謝學瀛 · 查看更多 »

麻姑仙坛记

《麻姑仙坛记》(全称《有唐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俗謂《麻姑帖》,是唐朝书法家颜真卿,年六十三時所書,號稱真卿楷書代表之作,有人稱此帖是天下第一楷書,但清代考據學者遍尋眾書,不見此看法,普遍認為九成宮醴泉銘乃正書第一。 大历六年四月,真卿在抚州刺史任上,因仕途受挫,故而心向道教與佛教,游览南城县麻姑山,撰文记述麻姑得道成仙之事,刻文在江西建昌府南城县西南二十二里山顶。麻姑是道教著名的女仙,在瑤池服侍西王母。.

新!!: 端方和麻姑仙坛记 · 查看更多 »

載澤

貝子銜奉恩鎮國公载泽(),满洲镶白旗人。初名载蕉,字荫坪,爱新觉罗氏,宗室。清末重臣,改革派、立宪派人物。 载泽是康熙帝第十五子愉恪郡王允禑之五世孙,因嘉庆帝第五子惠亲王绵愉之第四子奕询无子,奉旨过继为嗣,袭辅国公,进镇国公,加贝子衔。娶慈禧太后二弟桂祥長女为妻。桂祥的次女静芬是光绪帝隆裕皇后,宣统帝的隆裕太后。 清光绪三年(1877年)为辅国公。二十年(1894年)成婚,晋镇国公。二十七年(1901年)任满洲正蓝旗副都统。三十一年(1905年)載澤與徐世昌、端方、戴鴻慈、紹英被派为出使各国考察政治大臣,离開北京时被吴樾炸伤,延期赴日本、欧美。次年回国,上《奏请宣布立宪密摺》,将日本宪政摆在列国之首,奏请仿日德例,改行君主立宪政体,其中提出立宪的三大利:一是皇位永固,二是外患渐轻,三是内乱可弭。著有《考察政治日记》。三十三年(1907年)任度支部尚书,次年加贝子头衔。宣统元年(1909年)任筹办海军事务大臣。次年任纂拟宪法大臣。三年(1911年)任皇族内阁度支部大臣兼盐政大臣,与庆亲王奕劻不和,力持杀袁世凯。 辛亥革命爆发袁复出后,去职,暗地积极参与宗社党维护清专制的活动。民国后,曾拥护张勋复辟。 1928年7月孙殿英盗掘慈禧太后陵墓之后,载泽代表清皇室到清东陵将慈禧太后遗体重新安葬。 1929年6月在北京穷困落魄,郁郁而终。 载泽故居号称“泽公府”,在北京地安门东大街89号,现临街部分开设巴国布衣酒楼。.

新!!: 端方和載澤 · 查看更多 »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指發生於公元1911年(農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的中國,旨在推翻清朝專制帝制、建立共和制的全国性革命。自1911年10月10日(農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義爆發开始,至1912年清宣統帝下詔退位為止。辛亥革命成功推翻清朝統治,結束始自2000年前秦朝时期的帝制,開启民主共和新紀元,使共和观念深入中国人思想,不仅结束此前立宪派实行君主立宪的努力,而且对此后中国宪政与法治发展、中央与地方政治关系、國內各民族間關係等有重要的影响。.

新!!: 端方和辛亥革命 · 查看更多 »

近代中國史料叢刊正编

近代中國史料叢刊正编是近代中國史料叢刊最早的一編,於1966年第10月出版第1辑,1973年12月出版第100輯。有關情況詳見近代中國史料叢刊。.

新!!: 端方和近代中國史料叢刊正编 · 查看更多 »

錢恂

錢恂()字念劬,别號受兹室主人(一作受兹堂主人)、積跬步齋主人。浙江归安县(今湖州)人。清朝及中华民国外交官、学者。范铁权,钱恂生平史事述论,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06期清同治进士钱振常之子,钱玄同同父异母的哥哥。有子錢稻孫。.

新!!: 端方和錢恂 · 查看更多 »

胡元倓

胡元倓(),湖南湘潭人。字子靖,号耐庵,晚年自署乐诚老人。因行九,人称胡九先生。中国近代教育家。.

新!!: 端方和胡元倓 · 查看更多 »

郭西德

郭西德(Alberico Crescitelli,1863年6月30日-1900年7月21日),意大利天主教传教士,属于宗座外方传教会(P.I.M.E.)。.

新!!: 端方和郭西德 · 查看更多 »

走向共和

《走向共和》是中國大陸一部近代史電視連續劇,共六十集(内容等同于海外68集版《满清末代王朝》),但中国大陆地区观众只能看到五十九集。由張黎執導。中国中央电视台于2001年开机拍摄,2003年出品。劇情背景為自清朝慈禧太后歸政光緒皇帝,至民初袁世凱稱帝失敗,約廿年間的中國歷史,包括洋務運動、中日甲午戰爭、戊戌變法、庚子拳亂、八國聯軍、庚子後新政、預備立憲、丁未政潮、孫中山革命起義、宋教仁案與二次革命、洪憲帝制、張勳復辟等史事。敘事主要圍繞以下六位主角發展:慈禧太后、李鴻章、光緒皇帝、康有為、袁世凱、孫中山。該劇在中國中央電視臺播出一次後即被停止重播,其影碟仍被允许发行。該劇第59集中,孫文的三民主義、五權憲法的演说,在第一次播出時被刪剪。2003年,該劇在臺灣由緯來綜合台及中視以《滿清末代王朝》之名先後播出。2005年,香港無綫電視購得該劇集之播映權。 《走向共和》是中國歷史劇突破舊思維的一種嘗試,在學術界也引起了一定程度的注意與迴響。传言中國中央電視臺在播出該劇時刪除了一些情節(如第59集末尾孙文在上海大礼堂的讲演),雖然事實上央视在播出的时候确实播放了最后孙文的演讲,但是只播放了部分内容而刪減了許多孫文痛批專制的部分,甚至被許多文章認為是在諷諭目前中共當權者;而整部戲裡在中國被删减了许多民主憲政發展的镜头,完整版在台灣的「滿清末代王朝」始可見全貌。除此之外海外未刪減正體中文版的「走向共和」亦也可見全貌。.

新!!: 端方和走向共和 · 查看更多 »

閩浙總督

閩浙總督(v),正式官銜為總督閩浙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饟兼巡撫事,是清朝九位最高級的總督疆臣之一,總管閩浙(浙江省、福建省與福建臺灣省,臺灣於1895年被割讓給日本)的軍政、民務。.

新!!: 端方和閩浙總督 · 查看更多 »

藤田丰八

藤田丰八(),號劍峰,日本德岛县人,東洋史学家、文学家,他也是最早考證樓鑰《攻媿集》中的「平湖」即為今之「澎湖」的學者。曾在中國江蘇創辦師範學堂,擔任過京師大學堂教習,也擔任過其著作有《中等教育東洋史》、《東西交涉史之研究(東西交渉史の研究)》等等,他所收藏的1700多部漢籍在他去世後寄贈給東洋文庫,被整理為貴重資料「藤田文庫」。.

新!!: 端方和藤田丰八 · 查看更多 »

钦定宪法大纲

《钦定宪法大纲》是晚清政府于1908年8月27日颁布的一部法律文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确认了公民的一些基本权利,同时对君权进行了一些限制。《钦定宪法大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宪法意义的法律文件。.

新!!: 端方和钦定宪法大纲 · 查看更多 »

那桐

那桐(),字琴轩,叶赫那拉氏,内务府满洲镶黄旗人。清末朝廷重臣,官至军机大臣、内阁大学士及皇族内阁的协理大臣。他长达36年(1890-1925)的日记于2006年出版,有一定历史价值。.

新!!: 端方和那桐 · 查看更多 »

鄧邦述

鄧邦述(),字正闇,號孝先,晚號群碧翁,又號漚夢老人。江蘇江寧(今南京)人,祖籍苏州洞庭西山明月湾。清末民初政治人物、藏書家。.

新!!: 端方和鄧邦述 · 查看更多 »

金丽秋

金丽秋(),原名金鉴,四川泸县人。辛亥革命革命家,实业救国实业家,妇女教育先驱,川江航运先驱.

新!!: 端方和金丽秋 · 查看更多 »

镇江西站

镇江西站位于中国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中山北路西侧朱方路北侧的车站路(车站路往西与京畿路和伯先路相连,通向原来镇江市区的港口),是京沪铁路的一个车站。镇江西站原来为客货两用车站,1978年因京沪铁路南移镇江新客站开通后只办理货运业务。2003年因车站线路影响交通而被拆除。2010年在原址基础上修建了中山广场,以纪念孙中山先生两次在此下车考察镇江。.

新!!: 端方和镇江西站 · 查看更多 »

虞洽卿

虞和德(),幼名瑞岳,字洽卿,寧波人,是清末民初的中國知名企業家和社會活動工作者。.

新!!: 端方和虞洽卿 · 查看更多 »

陳琪 (民國)

陳琪()字兰薰,浙江青田阜山乡王弗潭人。中国官员。被誉为“中国展览先驱”,“擅长赛会事宜”。.

新!!: 端方和陳琪 (民國) · 查看更多 »

陶凤集

陶凤集(),又名尚畴,字遇刚,湖北省南漳县沐浴乡陶家湾人。中国民主革命家。.

新!!: 端方和陶凤集 · 查看更多 »

陈陶遗

陶遗(),原名公瑶,更名剑虹,一名水,字止斋,一字卧子,别字淘夷、陶怡,号道一、天真道人,中国江苏省金山县松隐镇(今属上海市金山区亭林镇)人。中国民主革命家、政治家。.

新!!: 端方和陈陶遗 · 查看更多 »

陆军第八镇

陆军第八镇,清朝末年军队现代化改革之后的新军编制之一,相当于现在的师的规模。第八镇驻湖北武汉。辛亥革命前夕,端方入川,带走第十六协(第31标及32标)。武昌起义第一枪是工程第八营正目(班长)共进会代表熊秉坤发出。(新说是士兵程正瀛发第一枪)该镇于1908年2月工程营首建气球队,是中国最原始的空军。 1896年湖广总督张之洞按照德国制式改造湖北旧军为新式陆军。湖北新军经清政府中央练兵处统一编为陆军第八镇和第二十一混成协。张之洞招募知识青年加入新军,这些知识青年日后成为新军中革命势力的积极分子。 辛亥革命之后,第八镇改编为湖北地方部队。 而中央陆军第八师是由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生为核心于1913年组成的新部队,与第八镇没有渊源关系。1914年,第八师师长王汝贤,该师参加追剿白朗起义军。1916年初,师长李长泰,第八师奉命入川,增援张敬尧对护国军作战。帝制失败以后,该师回驻天津马厂,1917年参加段祺瑞讨伐张勋复辟。.

新!!: 端方和陆军第八镇 · 查看更多 »

暨南大学

暨南大学,简称暨大(英語:Jinan University,縮寫为 JNU),是一所校本部位于中国广州市的公立大学,其前身是清朝两江总督端方在光绪32年(1906年)从欧洲考察宪政归国后于江宁府成立的暨南学堂。此後百年間曾多次迁址,最後重建於廣州。暨南学堂於1918年改名為國立暨南學校,1927年改組為國立暨南大學。暨南大学現在广州、珠海、深圳三地共有五个校区,位於广州大学城的番禺校区於2014年9月落成並投入使用。 暨南大学直属國務院僑務辦公室,是“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和原“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也是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其在華僑、華文教育史上佔有獨特的地位,也是第一所招收外國留學生的中國高校;素有“華僑最高學府”的美譽。 學校以「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為辦學特色,在中國內地高校中,暨南大學來自港澳台地區、華僑及外國留學的學生人數一直穩居前列。暨南大學是中國最早開展商科教育的高校之一,是中國內地第5所通過工商管理碩士協會(AMBA)認證的高校。.

新!!: 端方和暨南大学 · 查看更多 »

柏文蔚

柏文蔚(),字烈武,安徽省鳳陽府寿州人,中国民主革命家,清末民初军事将领、政治家。.

新!!: 端方和柏文蔚 · 查看更多 »

捐納

捐納,又稱捐官、捐輸、捐例、貲選、開納,是中國、越南古代政府為彌補財政困難,允許士民向國家捐納錢糧以取得爵位官職的一種方式,屬於賣官的一種形式。另有罪犯贖刑、捐贖的規定。.

新!!: 端方和捐納 · 查看更多 »

李葆恂

李葆恂(),原名恂,字宝卿,号文石、叔默、戒庵、猛庵、孤笑老人,直隶易县人,清末民初文學家。李鶴年之子。 早年即有文學才能,后官至江苏候补道。受到端方的器用,其善於書法并通繪畫。辛亥革命后,僑居天津,后病亡。 著作有《无益有益斋读画诗》、《偶园所见书画录》 、《梵天庐丛录》、《工余谈艺》 、《红螺山馆诗抄》、《然犀录》、《三邕翠墨题跋》、《归学庵笔记》、《海土村所见书画录残稿》、《义州李氏丛刻六种》、《猛庵文略》等。.

新!!: 端方和李葆恂 · 查看更多 »

李湛阳

李湛阳() ,字--,云南昭通府魯甸廳人,清朝及中华民国商界领袖、军事及政治人物《约法会议纪录》第131页 。.

新!!: 端方和李湛阳 · 查看更多 »

杨度

杨度(),生于湖南湘潭縣姜畲石塘村,原名承瓒,字皙子,后改名度,别号虎公、虎禅,又号虎禅师、虎头陀、释虎。他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奇人,政治活動家。先后投身截然对立的政治派别,颇具争议。.

新!!: 端方和杨度 · 查看更多 »

杨树达

杨树达(),字遇夫,号积微,晚年号耐林翁。湖南省长沙縣人。中国语言文字学家。中华民国教育部部聘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

新!!: 端方和杨树达 · 查看更多 »

東南互保

東南互保,或作東南自保。是八國聯軍時東南各行省督撫不理會朝廷命令,不與列強宣戰,避免各國入侵的歷史事件。 慈禧太后向八國宣戰後,兩廣總督李鴻章、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閩浙總督許應騤、山東巡撫袁世凱等人,即和外國達成和平協議,他們在東南各省違抗“支持義和團”的命令,使列強沒有入侵東南的藉口。他們的理由是清廷的宣戰詔書,是義和團「矯詔」,脅持朝廷所下的“亂命”。.

新!!: 端方和東南互保 · 查看更多 »

梁启超

梁启超(,署名作梁𠷠超),字卓如、任甫,别号任公、饮冰室主人,广东省新会县潮居都茶坑乡人,人稱梁新会,清朝末年、民国初年的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社会活动家、书法家及发明家。 梁启超在青年时期曾經與老师康有為合作进行戊戌變法,事敗後出逃日本,在海外推動君主立憲。辛亥革命后一度入袁世凯政府擔任司法總長,之后对袁世凯称帝及張勳復辟等严词抨击,以及一度加入段祺瑞政府。他倡導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

新!!: 端方和梁启超 · 查看更多 »

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是1911年10月10日(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清朝新军等力量在中國武汉武昌发生的兵变:旨在推翻清朝统治,也是辛亥革命的開端。 黄花岗起义失败后,一部分革命党人(共進會和文學社)决定把目标转向长江流域,准备再以武汉为中心的两湖地区发动一次新的武装起义。在清廷將部分湖北新軍調往四川平定保路運動之際,留守湖北之新軍中的革命黨人遂計畫在1911年10月16日發動革命。但10月9日事跡敗露,導致革命黨人遭搜捕殺害,於是10月10日晚間黨人先發制人,齊集猛攻湖廣督署,湖廣總督出逃後督署陷落,至12日攻陷武漢三鎮,成立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 武昌起义的成功发动,使中國各地陸續響應革命黨人推翻清朝的訴求,最終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帝制政體,建立了中國史上第一个共和國,就是中华民国,是中国走向民主共和的开端,在中国历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新!!: 端方和武昌起义 · 查看更多 »

毛公鼎

《毛公鼎》是西周宣王年間所鑄造的青銅鼎,腹內刻有500字金文冊命書,字數為舉世銘文青銅器中最多,是西周散文代表作,其書法也是金文中最高等級,故有「抵得一篇《尚書》」、晚清「四大國寶」、「青銅三寶」之譽,現收藏於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並列為中華民國國寶。.

新!!: 端方和毛公鼎 · 查看更多 »

江南图书馆

江南图书馆位于清凉山下,南京市鼓楼区龙蟠里9号,原为惜阴书院,现为南京图书馆古籍部。.

新!!: 端方和江南图书馆 · 查看更多 »

江亢虎

江亢虎(),原名绍铨,号洪水、亢庐,祖籍安徽省旌德县江村,生于江西省广信府弋阳县陶湾。中国早期社会主义思想传播者,中国社会党创始人,后担任汪精卫政权的国民政府委员,考试院副院长等职。.

新!!: 端方和江亢虎 · 查看更多 »

江苏巡抚

江苏巡抚,為清朝在江苏省設立的一個巡撫職位。 顺治二年置江宁巡抚,驻苏州,辖江宁府、苏州府、松江府、常州府、镇江府。顺治十八年,江南布政使分为左、右两位,分驻江宁府、苏州府。右布政使辖宁、镇、苏、松、常,左布政使辖余下地方。然这两位布政使仍冠以“江南”头衔,所以不可能认为江南分省。康熙五年(1666年)五月,裁鳳廬巡撫,所属庐州、凤阳2府,滁、和2个州归并安徽巡抚管理;淮安府、扬州府2府及徐州隶属江南右布政使司。此时左、右两布政使辖境已经和现在安徽、江苏两省十分接近。康熙六年,左、右布政使分别改为安徽布政使、江苏布政使(这是“安徽”、“江苏”这两个省名出现之始)。康熙二十五年,改称江苏巡抚。两江总督驻扎在江宁府。乾隆二十五年,安徽布政使从江宁府迁往安庆府。同时,江苏布政使一分为二——江宁布政使(驻江宁府 )和江苏布政使(驻苏州府)。江苏省境内形成了一巡抚两布政的格局。不过,从清朝中期开始,巡抚逐步取代了布政使成为一省之长,所以江苏内部分两个布政的情况并不被认为是“分省”,毕竟名义上还有江苏巡抚统辖坐镇。至此江苏、安徽两省官僚体系完全定型,在清代文献中出现频率逐渐高过“江南”的频率,因而坐实了分省的事实。.

新!!: 端方和江苏巡抚 · 查看更多 »

江苏咨议局

江苏咨议局是1909年至1912年间在江苏省设立的咨议局。.

新!!: 端方和江苏咨议局 · 查看更多 »

江苏省苏州中学

江苏省苏州中学,简称苏州中学、苏高中、九中、苏中,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是一所有着千年办学渊源、百年办学历史的中国江南名校。尽管经历了近千年的发展,办学地点却基本固定在苏州市中心的三元坊。1035年,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建立了苏州中学的前身——苏州府学,据记载:“苏州府学是宋代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官办地方学府,号称东南学宫之首。” 清代张伯行在府学中设立的紫阳书院是当时全国著名书院、考据学重镇,多位皇帝曾多次到此视察,并赐匾表示嘉奖。晚清废科举设新学,端方在苏州建立新学,并邀请国学大师王国维、罗振玉在此执教。民国时期,国学家章太炎、钱穆先后在此进行国学教育,并成为江南四大名中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3年成为教育部确定的全国首批24所重点中学之一,并成为江苏高中的“四大名旦”之一。1997年成为江苏省首批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江苏省取消重点中学称号后,于2004年首批成为四星级中学。.

新!!: 端方和江苏省苏州中学 · 查看更多 »

汇中饭店大楼

汇中饭店大楼()后曾为和平饭店南楼,今为斯沃琪和平饭店艺术中心,是位于上海外滩19号,南京东路与中山东一路口的一幢文艺复兴式样历史建筑。大楼建于1906年,由英资玛礼逊洋行的司各特(Walter Scott)设计,华资王发记营造厂承建,于1908年开业。建成后,高30米,共6层,砖木结构,是上海租界内著名的外资饭店,也是上海和中国最早安装电梯的一幢建筑 上海地方志办公室.

新!!: 端方和汇中饭店大楼 · 查看更多 »

沈翔雲

沈翔雲(),字虬齋,一字心岫,浙江乌程县人,中国民主革命家。.

新!!: 端方和沈翔雲 · 查看更多 »

清史稿

《清史稿》是中華民國北京政府所設清史館纂修的清史未定稿,體例依照之前的正史,分「紀、志、表、傳」四部分。 民国三年(1914年),清史馆设立,此後編修工作歷時十餘年。到1927年,主持纂修工作的清史館馆长趙爾巽見全稿已經初步成形,擔心時局多變及自己時日無多,遂決定将各--以《清史稿》的名稱刊行,以示其為未定本。因匆忙付梓,致使體例不一、繁簡失當。「然此書成稿於遺老之手,刊行於匆促之中,謬誤屢見,用時不免戒慎,唯恐誤入歧途。」由於編修者多為清朝遺老,《清史稿》書中對清朝歌功頌德,貶低辛亥革命。國民政府北伐後,将《清史稿》定為禁書,禁止刊印及發售;後来解禁。 到目前為止,因尚無依中國傳統正史體例編寫的清史,加上《清史稿》本身史料豐富,其價值仍不可忽視。有的將其列入「二十五史」或「二十六史」。.

新!!: 端方和清史稿 · 查看更多 »

清末新政

晚清改革,又稱庚子新政、庚子後新政,是因1900年(庚子年)義和團與八國聯軍亂後,慈禧太后為反省縱容義和團與八國聯軍之亂,而展開的第三波的政治變革(之後中華民國称其為「遮羞變法」,香港称晚清改革,日本称光绪新政)。這是清朝末年的一场政治体制和经济改革运动,也是中國千年專制史上的一項重大事件。 1900年,庚子事变爆发,八国联军入侵首都北京並攻入紫禁城,慈禧太后率光緒皇帝等百位皇親在忠臣隨扈下出宮避禍。回鑾之後,滿清政府接受八国联军提出的《辛丑和約》,此舉對中國打擊甚大。1901年,在慈禧太后的主導下,清朝政府进行第三次變革,改革比1898年的戊戌變法更廣更深,還涉及廢除千年仕宦之道的科舉制度。.

新!!: 端方和清末新政 · 查看更多 »

湖南巡抚

湖南巡抚,全称巡抚湖南等处地方提督军务、节制各镇兼理粮饷,官衔从二品。巡抚例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并兼兵部侍郎衔,加衔后升为正二品。巡抚别称“抚院”、“抚台”、“抚军”,是总揽全省军务、政务的最高地方长官,其办事衙门称巡抚部院。.

新!!: 端方和湖南巡抚 · 查看更多 »

湖广总督

湖廣總督(v),又稱两湖總督,正式官銜為總督湖北湖南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饟兼巡撫事,正式簡稱為湖北湖南總督,是清朝九位最高級的封疆大臣之一,總管湖北和湖南的軍民政務。因湖北、湖南兩省在明朝時同屬湖廣省,因此通稱為湖廣總督。.

新!!: 端方和湖广总督 · 查看更多 »

湖北巡抚

湖北巡抚,為清朝前期在湖北省設立的一個巡撫職位。 顺治二年(1645年)清朝设置湖广巡抚,驻武昌府。雍正元年(1723年)偏沅巡抚改为湖南巡抚,湖广巡抚改为湖北巡抚。光绪三十年(1904年)裁撤,由湖广总督兼理。.

新!!: 端方和湖北巡抚 · 查看更多 »

朱山 (四川江安)

朱山(),字云石,四川江安县人,中国民主革命家,清朝记者,中华民国政治人物。.

新!!: 端方和朱山 (四川江安) · 查看更多 »

明清判牘

明清判牘是明朝、清朝地方官在審理案件時所記錄下的文件,可能包括案件的原委、經過,以及該地方官判決的結果,這些記錄的文章被收集起來,形成「判牘」,或可稱為「判語文集」。 在明清之前比較有名的,包括了唐代張鷟的《龍筋鳳髓判》、白居易《百道判》、宋代和凝《疑獄集》、鄭克《折獄龜鑒》、桂萬榮《棠陰比事》,而現在較常被研究者使用的,則是南宋時期的《名公書判清明集》,反映了南宋地方政府司法實態。明清時期的判牘總數約有188種,編纂者任官的行政層級從省級至州縣級,案件涵蓋的範圍遍及全中國。通常判牘的出版除了單獨成書之外,也有判牘是被收錄在明清文人的文集之中,並且為數不少。而判牘所收錄的案件雖然是地方審判的記錄,但透過判牘資料不只是能藉此進行法律史的研究,更能透過案情了解當時的行政制度、社會經濟、社會生活等問題。.

新!!: 端方和明清判牘 · 查看更多 »

昭槤

昭槤(),字汲修,自號汲修主人,另說號檀樽主人。滿清宗室。生於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卒於清道光九年十二月(合1830年)。 昭槤是努爾哈赤次子禮親王代善的第六世孫,父名永恩,原封康親王。爱好文史,精通满洲民俗和清朝典章制度,與魏源、龚自珍、紀昀、袁枚等名士有往來。 嘉慶二十年(1816年)因虐下获罪,革除王爵,圈禁三年。半年后释放,但未復其爵。 道光二年(1822年)賞封候補主事,後病故,其文稿大多散失,由端方搜集整理,有《嘯亭雜錄》十五卷。清史稿卷三十禮烈親王代善傳附昭槤傳。.

新!!: 端方和昭槤 · 查看更多 »

施肇基

施肇基(Alfred Sao-ke Sze,),字植之,江蘇省蘇州府吳江縣人,笠泽施氏,中国近代著名外交家。.

新!!: 端方和施肇基 · 查看更多 »

曾鉌

曾鉌,字懷清,喜塔臘氏,滿洲正白旗人。父親是慶昀,曾任寧夏將軍。因父蔭而蔭襲為工部主事,累遷郎中,充軍機章京,轉御史。 光緒九年,被外派至陝西監督糧道收納情況,各地農民按例納糧至省屬糧倉,因道路路途遙遠,弊端甚多,曾鉌都設法解決那些問題,為農民所稱讚。當時,三輔地區的士風樸陋而純樸,曾鉌遂延攬長安名師柏景偉、咸陽名師劉光蕡等人到關中書院講課。又設置蠶桑局,聘織師教以煮湅織染法,每年出口絲帛到黃河下游的河南、山東等兩省。 光緒十三年,遷任按察使。 光緒十四年,因丁母憂解職。服除,被重新起用擔任以前的官職,後遷任甘肅布政使。 光緒二十四年,調往直隸,迴避,留本任。後被擢為湖北巡撫,曾感嘆道:「時局艱難至今,豈能一成不變?」於是假陝甘總督之印上陳補官、掣籤、度支、訟獄等四事,曾鉌認為宜變通現成律例,以厚植國本。因此,侍讀學士貽穀、光祿寺少卿張仲炘彈劾其亂政,詔褫職。 宣統改元,總督端方上奏,曾鉌得以復職。.

新!!: 端方和曾鉌 · 查看更多 »

曾樸

曾樸()原名曾樸華,字太樸,又字小木,筆名東亞病夫。中国作家,其代表作为小说《孽海花》。.

新!!: 端方和曾樸 · 查看更多 »

1911年

没有描述。

新!!: 端方和1911年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端午桥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