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章邯

指数 章邯

邯(),秦末名將。在陳勝、吳廣發動大澤之變之後,章邯率秦軍擊滅周章、田儋、魏咎、鄧說、伍逢、蔡賜、陳勝、項梁(項羽的叔父)等。在前207年的鉅鹿之戰中,蘇角、王離被楚將項羽諸侯聯軍擊敗後,章邯率秦軍主力向項羽投降,歸順西楚。秦國滅亡之後,項羽把關中封給章邯及其部將司馬欣、董翳(史稱三秦),章邯為雍王,定都廢丘。楚漢相爭時,漢王劉邦在關中展開三秦戰役,章邯被漢軍水淹廢丘击败,被俘後不屈,自刎而死。.

126 关系: 十八路诸侯召平 (陳勝)司隸校尉部司馬欣吴广塞国大汉风大泽乡起义大散關天子傳奇子婴定陶之戰定陶之戰 (秦末)宋義山东历史山东省巨鹿之战丁復中国历史年表三秦三秦戰役废丘張耳北伐 (消歧義)刘邦周市周勃周緤周文 (秦朝)呂馬童兴平市前205年前206年前207年前208年前209年前3世纪皇欣王的女人 (中國電視劇)王離灌嬰破釜沉舟秦史 (王蘧常)秦始皇秦始皇陵秦二世秦嘉 (将领)秦国秦楚之際諸侯王列表秦漢三國地方政權君主列表...秦朝秦末民变秦时明月 (电视剧)秦时明月动画角色列表章姓章仇兼琼翟国爰戚县田假田巿田儋田角田都田间田臧田榮田横韩信莊賈 (秦朝)項它項伯項梁项羽项羽十八诸侯列表项燕西魏国西楚霸王 (电影)马援魏咎魏豹資治通鑑人物列表齐国 (秦楚之际)范增赵高赵邯郸故城赵歇董翳蒲将军邯郸历史邯郸市蔡國慶 (香港)蔡賜臧荼自刎苏角英布雍国 (楚汉战争)陳廷軒陳德 (配音員)陳餘陈县陈胜林摯李良 (秦末将领)李斯楚 (秦朝)楚国楚義帝楚汉战争楚河漢界 (電視劇)楚漢之際諸侯疆域楚漢傳奇楚漢驕雄樊噲汉刘邦消滅異姓王涉间漢書人物列表漳污之战望夷宫之变戲之戰昌平君曹参曹無傷曹衛宇景駒 扩展索引 (76 更多) »

十八路诸侯

十八路诸侯可以指:.

新!!: 章邯和十八路诸侯 · 查看更多 »

召平 (陳勝)

召平 ,又作邵平。秦末軍事人物,廣陵(今江蘇揚州市)人。 秦末陳勝、吳廣發動大澤之變時,召平是陳勝的部將,起兵攻擊廣陵,沒有能夠攻克,秦軍追來。召平聽說陳勝被秦國少府章邯擊退,不知去向,當時項梁在江東起兵,于是召平就渡過長江,矯陳勝詔,拜項梁為楚國上柱國。并勸項梁立即渡江向西攻擊秦軍。.

新!!: 章邯和召平 (陳勝) · 查看更多 »

司隸校尉部

司隸校尉部,始設於漢朝,其行政長官為司隸校尉,西漢時為朝廷的監察官,為中央地區的警備司令和民政長官,職責原本在於監督朝內的大臣與皇親國戚,西漢末年兼及京都附近的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河東、河南、河內和弘農等七個郡的官員。東漢時,司隸校尉部成為正式行政區,司隸校尉成為一級地方行政長官,並列為東漢十三州之一。東漢建安十八年(213年)以後省,其屬郡歸屬雍州、冀州和豫州。.

新!!: 章邯和司隸校尉部 · 查看更多 »

司馬欣

司馬欣(),秦朝長史,陳勝、吳廣大澤起事後,輔佐秦少府章邯作戰,而後投降楚軍,獲項羽封為塞王,都櫟陽,後來在成皋被漢軍擊敗,與曹咎一同自剄于汜水上。.

新!!: 章邯和司馬欣 · 查看更多 »

吴广

吴广(?),字叔,陳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人。秦末农民战争領袖,曾与陈胜發動大泽起义。.

新!!: 章邯和吴广 · 查看更多 »

塞国

塞国,中国楚汉之际的封国。 前206年,项羽分封诸侯,将秦国一分为四,刘邦为汉王,董翳为翟王,章邯为雍王,司马欣为塞王,都城在栎阳(今陕西省阎良区)。同年八月,司马欣降汉,塞国为渭南郡(京兆)、河上郡(左冯翊)。 Category:诸侯国 (项羽) Category:陕西古代行政区划 Category:前206年建立 Category:前206年废除.

新!!: 章邯和塞国 · 查看更多 »

大汉风

《大漢風》,又名《楚漢風流》、《楚漢風雲》,是中國製作的歷史劇,描述了秦朝末年到楚漢之爭的歷史風雲。本劇最早在2003年於中國中央電視臺播出,胡軍、肖榮生、吳倩蓮、楊恭如、王剛及李立群。.

新!!: 章邯和大汉风 · 查看更多 »

大泽乡起义

大澤鄉起義,簡稱大澤起義,又稱大澤之變、陳勝吳廣起義、陳勝吳廣起事或陈胜吴广之乱,是公元前209年陳勝與吳廣發動的反秦起事,亦是秦末民变的一部分。起义沉重打擊了秦朝政權,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有记录的大規模的平民起義。.

新!!: 章邯和大泽乡起义 · 查看更多 »

大散關

大散关,古称散关,位于今日陕西宝鸡西南17公里大散嶺上,扼守汉中地区通往关中地区的陈仓古道,現为川陕公路和宝成铁路交通枢纽,与武关、潼关、萧关并称为「关中四关」。 据传说,该地原为西周初年名臣散宜生的封地,因而得名。历史上该地为兵家必争之地,大小战役70余次。其中较著名的有: 前206年,刘邦部将韩信以“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击败章邯,夺取大散关,开始楚汉争霸战争,劉邦在此建立基業。 228年,诸葛亮率蜀汉军出大散关,谋取关中;但多次被司馬懿阻止。 1131年,南宋将领吴玠、吴璘在大散关击败以兀术为首的金朝军队,1141年紹興和議後,宋金确定了秦岭为两国分界,以大散关為界。此後宋金两国在大散关附近多次发生战斗,著名诗人陆游也曾在此驻守,一句“铁马秋风大散关”使得该地之名千古流传。现该地为著名旅游景点。陳子昂、李商隱等人亦對此地吟誦一番。.

新!!: 章邯和大散關 · 查看更多 »

天子傳奇

《天子传奇》是香港著名漫画家黄玉郎1993年出狱后第5次创业而创作的主打漫画。原本黄玉郎是打算推出另一部狱中构思作品义勇门来打头炮,但由于首徒祈文杰的劝说,认为《天子传奇》比较好意头,有利于玉皇朝发展,是以改由《天子传奇》作为黄玉郎的重新创业作。 目前为止,《天子传奇系列》一共出版了八部,分别有《天子传奇1开周篇》、《天子传奇2秦皇篇》、《天子传奇3流氓天子》、《天子传奇4大唐威龙》、《天子传奇5如来神掌》、《天子传奇6洪武大帝》、《天子传奇:三国骄皇》和《天子传奇8苍天霸皇》。 2010年,從漫畫改編的大型多人線上角色扮演遊戲《天子传奇Online》推出。.

新!!: 章邯和天子傳奇 · 查看更多 »

子婴

子嬰(),嬴姓,史称秦王子婴和秦降王子婴,也作秦三世。是為秦朝最後一位君主,出身秦國宗室,在位僅46天。其性格仁愛且節制,秦二世皇帝胡亥在位时,子婴曾就二世杀死兄弟、功臣之事向二世进谏。胡亥被弑後,中丞相趙高迎立子嬰繼位。子婴即位五天便設計謀殺趙高,族誅。《史記》指趙高企圖招引義軍到咸陽及承諾殺死所有秦朝宗室,子婴得知就先下手把他殺死。《赵政书》则指赵高为章邯所杀。劉邦進入關中,子嬰向劉邦軍投降,秦朝正式滅亡。不久,项羽率军抵達關中,便殺死子嬰和他的妻子儿女,並進行了大屠殺。 子嬰的身世並無定論。一般歷史學家認為子嬰是胡亥的姪子,甚至認為就是扶蘇之子,近來李開元的說法頗流行,認為他是秦始皇嬴政姪子,成蟜的兒子。.

新!!: 章邯和子婴 · 查看更多 »

定陶之戰

定陶之戰可以指:.

新!!: 章邯和定陶之戰 · 查看更多 »

定陶之戰 (秦末)

定陶之戰,秦二世二年(前208年),秦朝少府章邯與楚國義軍於定陶(今屬山東省)的戰役,秦兵大勝,楚軍元帥項梁陣亡。.

新!!: 章邯和定陶之戰 (秦末) · 查看更多 »

宋義

宋義(?-前207年)是秦末楚後懷王的大將軍。秦末統兵救趙時,遭到項羽發動兵變,刺殺而死。.

新!!: 章邯和宋義 · 查看更多 »

山东历史

山东是汉文明发祥地之一。现已发现最早的山东古人类“沂源人”距今约40-50万年。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时期遗址在山东的发掘也显示了当时山东地区文明的高度发展。虞夏商时期,山东的东夷人创造了灿烂文化,并且与夏王朝不断的发生冲突和融合。早在夏代,山东地区已经进入了奴隶制社会,活跃于山东的商部落最终建立了商朝。周代,齐鲁等封国多年经营,山东地区的经济、文化水平都领先于当时的其他地区。秦朝大一统,山东历史融入整个中国历史之中。.

新!!: 章邯和山东历史 · 查看更多 »

山东省

山东省,简称鲁,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京杭大运河的中北段,是华东地区的最北端省份,省会设于济南,副省级城市有济南市、青岛市。2017年山东省常住人口超过1亿人,位列全国第二。其中汉族占99.3%,另有回、满、蒙3个世居少数民族及朝鲜族等其他少数民族。 山东省西部连接内陆,逆时针分别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四省接壤;中部为鲁中南山地丘陵区,泰山是全境最高点(1532.7米);东部是山东半岛。北面与辽东半岛隔渤海海峡相对,东面与朝鲜半岛隔黄海相望。 山东土地面积约15.79万平方公里,排名全国第19,境内交通发达,铁路、高速公路网络密集。山东是工农业大省,是环渤海经济圈的一部分,2017年生产总值达7万亿人民币,位列全国第三名,对中国内地经济的贡献約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位居第10位。山东在2011年1月确立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国家发展战略,以山东半岛及胶济铁路沿线城市组成了山东半岛城市群。2018年1月,同意设立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 山东历史悠久,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原文化与东夷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齐鲁文化,又分为“鲁西文化”和“胶东文化”。其中儒家的创立人孔子和孟子是鲁文化的代表人物,政治家管仲、军事家孙子、孙膑则是齐文化的代表。而鲁菜则位居中国八大菜系之首。.

新!!: 章邯和山东省 · 查看更多 »

巨鹿之战

--是秦末民變中,项羽率领五万楚军(后期各诸侯义军也参战),同秦名将章邯、王离所率四十万秦军主力在鉅鹿郡(今河北邢台平乡)之一场重大决战,在各諸侯軍畏縮不進時,项羽破釜沉舟,以大无畏精神率先猛攻秦军糧道,带动诸侯义军一起最终全歼王离军,并于八个月后迫使另二十万章邯秦军投降。經此一役,秦朝滅亡在即,项羽确立了在各路义军中之领袖地位。.

新!!: 章邯和巨鹿之战 · 查看更多 »

丁復

丁復,(),秦末越人,西漢將軍。.

新!!: 章邯和丁復 · 查看更多 »

中国历史年表

中国历史年表,是依年份列出中國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在朝代更迭之間,執政權經常不會立即轉移,因而會有時間重疊。本年表基於年份不重疊的原則,將在下一個朝代的「記錄」起始點延至前一朝代結束的下一年,並非代表該年份為朝代的真正起始點。.

新!!: 章邯和中国历史年表 · 查看更多 »

三秦

三秦,原指雍王章邯、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三位被項羽封在关中地区为王的秦朝降将,后成为中国陕西省的别称。.

新!!: 章邯和三秦 · 查看更多 »

三秦戰役

三秦戰役,是劉邦指揮三秦之戰役,劉邦平定關中,三秦(章邯、司馬欣、董翳)都自盡或降漢。三秦指章邯、司馬欣、董翳等三位被項羽封在關中平原為王的秦朝降將,秦、漢等王朝均定都於此,為古秦國的根據地,今日三秦也成為陝西的別稱。.

新!!: 章邯和三秦戰役 · 查看更多 »

废丘

廢丘,中国古地名,在今陕西省兴平市境內。、 周朝时名犬丘,周懿王所都,秦欲废之,故曰废丘。秦朝滅亡後,前206年項羽立章邯为雍王,定都废丘,統治咸阳以西地區。前205年漢軍佔領廢丘,章邯自刎,废丘被易名為槐里,即槐里县。 Category:陕西古地名 Category:咸阳地理 Category:咸阳历史 Category:兴平市.

新!!: 章邯和废丘 · 查看更多 »

張耳

張耳(),秦末大梁(今開封)人,早年為游俠,曾被西楚霸王封為常山王,後來被汉太祖封為趙王。.

新!!: 章邯和張耳 · 查看更多 »

北伐 (消歧義)

北伐,泛指中國歷史上由南向北的大規模戰略攻擊。在近代史中,「北伐」一詞常指1926年至1928年間發生的國民革命軍北伐。 此名詞屢次出現於中國史上的原因,是由於有具體軍事實力及政權威脅性的外族入侵通常源於北方;而受威脅一方的政權或軍事力量很多時亦可以倚南方天險防守,進入對立狀態;並於軍事實力或經濟條件許合時向北方政權進行反擊。 於歷史文化層面,北伐二字一般被認為有意圖統一及收復家國的意義。.

新!!: 章邯和北伐 (消歧義) · 查看更多 »

刘邦

汉高帝劉邦(),字季。沛郡丰邑中阳里(今江蘇徐州丰县)人。秦末汉初的政治家、軍事家。刘邦从沛县起兵反秦,被萧何、曹參、樊哙等人拥立,自稱沛公,后投奔楚項梁,以“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约,破武关,秦王子婴降。秦国灭亡后,项羽分封入关诸侯有功者,封刘邦為汉王。楚汉战争中,劉邦擊敗項羽獲勝,統一自秦亡後的天下,於西元前202年稱帝,史称西漢,為漢朝开国皇帝,駕崩於西元前195年,在位7年,死后庙号太祖,谥号高皇帝《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第八》:丙寅,葬。己巳,立太子,至太上皇庙。群臣皆曰:“高祖起微细,拨乱世反之正,平定天下,为汉太祖,功最高。”上尊号为高皇帝。《汉书·卷一下·高帝纪第一下》:五月丙寅,葬长陵。已下,皇太子、群臣皆反至太上皇庙。群臣曰:“帝起细微,拨乱世反之正,平定天下,为汉太祖,功最高。”上尊号曰高皇帝。,史稱汉高帝。太祖為其正式廟號,而史書多稱呼 「漢高祖」。.

新!!: 章邯和刘邦 · 查看更多 »

周市

周市,應作周巿(巿音ㄈㄨˊ,fú),秦末魏國人,陳勝、吳廣發動大澤之變時的將領。 陳勝命周巿攻取魏地之後,起義的諸侯們派出戰車,推戴周巿擔任魏王,但周巿認為這不夠道義,拒絕被擁戴,說:“天下昏乱的時候,才能知道誰是忠臣。現在天下都反秦起義,為了道義,一定要擁立魏王的後裔才可以。」並迎魏國宗室魏咎為王,魏咎命周巿擔任魏國宰相。 秦將章邯擊敗陳勝後,攻擊魏國,進兵臨濟,魏咎派周巿到齊、楚求援。楚遣項它、齊派田巴領兵援魏,但皆不敵秦兵,周巿兵敗被殺。魏咎為了城中黎民性命,於是投降秦兵,自焚而死。.

新!!: 章邯和周市 · 查看更多 »

周勃

周勃(),沛县(今江苏沛县)人,秦末汉初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汉太祖刘邦认为周勃“厚重少文”,可以托付大事,以軍功高,封为绛侯。汉文帝時,拜右丞相。.

新!!: 章邯和周勃 · 查看更多 »

周緤

周緤(),沛縣(今江蘇徐州)人,漢朝政治人物,封為蒯成侯,諡號貞侯。.

新!!: 章邯和周緤 · 查看更多 »

周文 (秦朝)

周文,字章,陳郡人,秦末民變軍事人物,陳勝部將。被秦將章邯討死。.

新!!: 章邯和周文 (秦朝) · 查看更多 »

呂馬童

呂馬童,也稱司馬童,和項羽是同鄉。少年时期有大志,曾经对人说:“人生一世,不锦衣玉食,枉为人矣。” 秦末民變時加入項羽麾下,項羽滅秦之後,派他在秦國降將、三秦之一的雍王章邯手下當軍官。章邯被劉邦討伐而戰死,呂便降漢,也在爭奪咸陽當中立功,後來被封為騎司馬。 垓下之戰中呂馬童也在圍攻項羽的行列,項羽卻對呂馬童說:「聽說劉邦用千金的價格、萬戶侯的地位懸賞我的人頭,我就做個人情給你罷!」於是項羽自刎而死。 隨後漢軍將士們各自爭奪項羽的屍首,結果王翳爭得項羽的頭,呂馬童與郎中騎將楊喜、郎中呂勝、楊武各自爭得項羽的肢體,因此劉邦把原定封地分成五份,封呂馬童為「中水侯」,王翳為「杜衍侯」,楊喜為「赤泉侯」,楊武為「吳防侯」,呂勝為「涅陽侯」。 L L L.

新!!: 章邯和呂馬童 · 查看更多 »

兴平市

兴平市是中国陕西省下辖的一个县级市,由咸阳市代管。兴平市位于关中平原腹地,距离西安市区40公里,距离咸阳市区20公里。1993年1月撤县设县级市。 面积496平方公里,人口56万,南与西安市户县、周至县隔渭河相望,东接咸阳市秦都区。辖庄头、汤坊、桑镇、南位、南市、阜寨、丰仪、赵村8个镇 东城、西城、店张、马嵬、西吴 5个街道办事处。 历史上曾名“废丘”、“犬丘”、“始平县”、“槐里县”、“金城县”,唐安史之乱时因平乱有功的兴平军驻扎此地,遂改名“兴平县”,并沿用至今。西周懿王曾迁都至此。秦末项羽三分关中,立章邯为雍王,建都废丘,即今兴平。.

新!!: 章邯和兴平市 · 查看更多 »

前205年

没有描述。

新!!: 章邯和前205年 · 查看更多 »

前206年

没有描述。

新!!: 章邯和前206年 · 查看更多 »

前207年

没有描述。

新!!: 章邯和前207年 · 查看更多 »

前208年

没有描述。

新!!: 章邯和前208年 · 查看更多 »

前209年

没有描述。

新!!: 章邯和前209年 · 查看更多 »

前3世纪

前300年至前201年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前3世纪。 秦始皇統一中國,制定度量衡標準,統一文字,對中國文化影嚮深遠。與此同時,匈奴勢力亦達至高峰,與中國之間的衝突亦隨之升級,引致日後的民族大遷徙,影響達數個世紀。阿育王提倡佛教,對印度以至整個亞洲影響深遠。在歐洲,雖然亞歷山大大帝的繼業者在帝國內互相爭奪,但希臘文明持續影嚮帝國內各民族。兩次布匿戰爭奠定了羅馬崛起的基礎。.

新!!: 章邯和前3世纪 · 查看更多 »

皇欣

皇欣,也作皇訢,秦末民变时的人物,魏国的将领。 前208年六月,魏咎在临济复兴魏国,六月,被章邯所灭,魏咎自焚而死。九月,其弟魏豹称魏王。皇欣为魏豹部将。前207年十二月,刘邦率军到达栗县时,夺过刚武侯的部队四千多人,与自己的队伍合并。魏将皇欣、武满的军队联合刘邦的军队攻打秦朝军队,击败了秦军。.

新!!: 章邯和皇欣 · 查看更多 »

王的女人 (中國電視劇)

是一部2012年首播的中国大陆架空背景古装偶像剧,由广东南方电视台、欢瑞世纪影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剧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于正工作室联合出品,香港导演成志超、胡储玺执导,大陆知名电视制片人于正担当编剧并制作,明道、陈乔恩、罗晋、袁姗姗、金莎、陈晓等人领衔主演。全剧原本以秦末民变为背景,讲述项羽和刘邦之间的楚汉战争,以及他们与吕雉和虞姬之间错综复杂的爱情故事,后因审查缘故,故事背景改为架空世界,人物名字亦全部遭到替换。另外于正也承认该剧与自己早年编写的民国剧《玫瑰江湖》出自同一个剧本。 本剧于2011年4月21日在浙江横店影视城开机拍摄,至6月29日杀青关机。2012年11月11日,本剧在江苏扬中电视台综艺频道全国首播,随后各地面频道陆续开播,2013年10月14日在浙江、深圳、厦门三家卫视黄金档上星播出(陕西卫视改在10月18日播出)。台湾则于2013年3月6日在台视主频八点档首播该剧。.

新!!: 章邯和王的女人 (中國電視劇) · 查看更多 »

王離

王離(生卒年不详),字明,秦末大將王翦之孫,王賁之子。始皇统一时封武成侯。始皇东巡至琅邪与其父贲均从与议于海上诵皇帝功德刻于金石。蒙恬北逐匈奴时为裨将居上郡。二世三年,囚杀蒙恬以其军属之戍守北疆。 秦二世二年九月,秦将章邯破杀楚将武信君项梁后,认为楚已经不足虑,遂北上击赵。后九月,王离率军围赵。 秦二世三年十月,楚後懷王分兵,拜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率军救赵;同时令沛公刘邦将砀郡兵西向攻秦。沛公先率楚军北上收陈胜、项梁散卒,至东郡,与王离军相遇。楚军出击秦军于杠里,大破东郡尉与王离所率領的秦軍。宋义率楚军行至安阳按兵不动。 王离率军击赵,时人评曰:“王离秦之名将也。今将强秦之兵攻新造之赵举之必矣”。客曰:“不然。夫为将三世者必败。必败者何也?以其所杀伐多矣其后受其不祥。今王离已三世将矣。” 秦二世三年十一月,宋义按兵不动四十餘日,项羽心焦難耐,自稱奉怀王密令,刺杀宋义,並领军救赵。十二月,项羽军至鉅鹿南漳水遣英布和蒲将军,率兵二萬人渡河袭甬道,绝其军粮,项羽破釜沉舟渡河救赵,九战秦军大破之,王离被项羽所俘,部下苏角统其军战败阵亡,涉间誓死不降,遂自焚而死。 王离败后,其军遂降楚兵。家人恐遭秦二世治罪,其长子王元逃琅玡,次子王威逃太原。 后来项羽坑杀秦军,王离或在其中。.

新!!: 章邯和王離 · 查看更多 »

灌嬰

嬰 (),睢陽(今河南商丘)人。漢朝開國功臣,官至太尉、丞相,諡號為懿侯。 《江城名跡記》記載江西南昌人奉灌嬰為南昌城隍廟城隍,南唐時封「輔德王」,宋淳祐八年(1248年)封「忠惠王」,頗得香火。.

新!!: 章邯和灌嬰 · 查看更多 »

破釜沉舟

釜沉舟典故出自秦末的鉅鹿之戰。前208年十二月(西曆公元前207年),項羽為報叔父項梁之仇,親率二萬精兵進攻秦國王離及章邯。渡漳水後,命令兵士鑿沉船隻,打破煮食用的釜鑊,只帶三日乾糧。最後於鉅鹿大敗秦軍。 后世以“破釜沉舟”表示下定决心,义无反顧.

新!!: 章邯和破釜沉舟 · 查看更多 »

秦史 (王蘧常)

《秦史》是近代歷史學者撰寫的一部記載秦代歷史的紀傳體史書,從秦先祖記載至秦三世的歷史。.

新!!: 章邯和秦史 (王蘧常) · 查看更多 »

秦始皇

始皇()嬴政,趙氏,時稱秦王政和始皇帝,生於趙國首都邯鄲(今河北邯鄲市),是秦莊襄王之子【史記索隱】莊襄王者,孝文王之中子,昭襄王之孫也,名子楚。按:戰國策本名子異,後爲華陽夫人嗣,夫人楚人,因改名子楚也。,商朝重臣惡來的第35世孫。出土《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第三卷中稱其為趙正。唐代司馬貞在《史記索隱》引述《世本》稱其為趙政。曹植《文帝诔》最早称始皇帝为嬴政,後世通稱嬴政,亦被某些文學作品稱為「祖龍」。他是中國戰國末期秦國君主,十三歲即位,先後鏟除嫪毐與呂不韋,並重用李斯、尉繚,三十九歲時滅亡六國建立秦朝,自稱「始皇帝」,五十歲出巡時駕崩,在位三十七年。 秦始皇帝是中國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統一天下後,秦始皇繼承了商鞅變法的郡縣制度和中央集權,統一度量衡,「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及典章法制,奠定了中國兩千餘年之專制政治格局,他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但另一方面,秦始皇在位期間亦進行多項大型工程,包括修築長城、阿房宮、驪山陵等,施政急躁,令人民徭役過重,是秦朝在他死後3年速亡之一原因。.

新!!: 章邯和秦始皇 · 查看更多 »

秦始皇陵

始皇帝陵是中国第一位皇帝,即始皇帝的陵墓,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以东31公里临潼区的骊山,本稱骊山園。建于公元前247年至公元前208年,历时39年。现存陵冢高76米,陵园布置仿秦都咸阳,分内外两城,内城周长2.5公里,外城周长6.3公里。陵冢位于内城西南,坐西面东,放置棺椁和陪葬器物的地方,为秦始皇陵建筑群的核心,目前尚未发掘。 据目前的考证,已发现的秦始皇兵马俑被普遍认为位于秦始皇陵的外围,有戍卫陵寝的含义,是秦始皇陵的有机组成部分。.

新!!: 章邯和秦始皇陵 · 查看更多 »

秦二世

二世胡亥(),是秦朝第二位皇帝。公元前210年—前207年在位,嬴姓,名胡亥。後人多稱秦二世,也稱二世皇帝。是秦始皇第十八子(幼子),公子扶蘇的弟弟。从中车府令赵高学习狱法。始皇出游南方,病死沙丘宫,胡亥在赵高与宰相李斯的帮助下,秘不发丧,發動沙丘之變,賜死扶蘇,杀兄弟姐妹二十餘人而即位,是為秦二世皇帝。秦二世即位后,赵高掌权,实行残暴的统治,终于激起了陈胜、吴广的大澤之變,六国旧贵族也乘機各自复国。公元前207年胡亥被赵高的女婿阎乐逼迫,自杀于望夷宫,卒年24岁。.

新!!: 章邯和秦二世 · 查看更多 »

秦嘉 (将领)

嘉,秦末大澤起義時陈胜的部將,一度自立為楚國大司馬,後遭楚上柱國项梁討死。.

新!!: 章邯和秦嘉 (将领) · 查看更多 »

秦国

国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嬴姓,趙氏。认为秦先祖蜚廉是商朝末年纣王的宠臣。据清华简《系年》的第三章,周初三监之乱平定后,蜚廉“东逃于商奄氏。成王伐商奄,杀蜚廉,西迁商奄之民于邾,以御奴之戎,是秦先人。”。鉴于秦人和奄国同姓,同主少皞,李学勤先生认为秦人始祖可能起源东方,在西周初年被谪戍西方。据,西周周孝王因秦祖先非子善养马,因此将其封於秦,作为周朝分封国。前770年,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獲封为诸侯,為伯爵地位,秦正式成為一方諸侯国。周朝给其封地在今甘肃河东地区到陕西一带。从前677年起,秦国在雍(今甘肃天水到陇南一带)建都近300年。雍城遗址有宫殿区、居住区、士大夫与国人墓葬区和秦公陵园。 秦國與西戎、義渠之間有通婚、結盟的關係,秦國崛起後,這些勢力皆被併入秦國。战国时期,秦孝公实施商鞅变法,为秦滅六國奠定基础。嬴政在前221年,統一諸夏,秦始皇使秦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中央集权君主制帝國,秦帝国较西方的罗马帝国还要早兩百年。.

新!!: 章邯和秦国 · 查看更多 »

秦楚之際諸侯王列表

楚之際諸侯王列表列出在秦末民變及楚漢戰爭時期的諸侯國所有藩王。本表各王在位年份,依《史記》、《漢書》各表體例,以各藩王初封、復封、改封之年作為元年開始計算,繼位者以前任藩王去世之年的隔年作為元年開始計算。在前202年以後繼任的藩王不列在內。.

新!!: 章邯和秦楚之際諸侯王列表 · 查看更多 »

秦漢三國地方政權君主列表

汉三国反對中央政權的各地方政权君主列表:.

新!!: 章邯和秦漢三國地方政權君主列表 · 查看更多 »

秦朝

朝(前221年-前207年),是中國歷史上首个大一統中央集权的帝國。秦朝皇室為嬴姓,所以史書又称嬴秦。秦朝源自周朝諸侯國秦國。前770年,秦地君長在東周周平王東遷時有功,受封於关中平原,建立秦國。战国時期,秦國根据礼记总结地“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輪”的社会现状,推行车辆统一道路,书籍统一文字,行为统一伦理,并在政治、軍事、經濟、交通方面,实施商鞅变法,成為天下第一強國。前230年至前221年,到秦王嬴政陸續攻滅其他六個主要諸侯國,一統中原,史称秦朝。 秦王政建立秦朝後自稱「始皇帝」(即秦始皇),從此中國有了皇帝的稱號,並且發起一系列的改革以鞏固帝國。而後南征百越、北伐匈奴,使得領土約等同中國本土。疆域為東起遼東,西至臨洮,北抵長城,南達象郡(今越南北部)。雖然秦朝外表十分強盛,但由於秦始皇集權、過度發展、嚴重勞役百姓,所以秦朝之統治不免帶有苛急、暴虐之特點,讓天下百姓飽受苛政之苦而想要叛變。秦二世繼位後,秦廷被掌權的趙高掌控而混亂不堪。此時秦末民變爆發,六國有力的軍人各自復國,雖然秦將章邯努力平亂,但秦將王離於鉅鹿之戰被楚將項羽擊敗,秦軍主力投降。前207年十月,新任秦王子嬰於咸陽向民變領袖劉邦投降,後項羽率軍抵達關中,殺死秦王子嬰,焚燒咸陽宮,秦朝於秦始皇死後3年滅亡。而後至西漢統一全國之期間稱秦漢之際,又稱西楚時期。西楚霸王項羽重建封國制體系,分封十八諸侯。由於項羽分封不公,劉邦、田榮等諸侯繼而起兵反抗,演變成楚漢戰爭。前202年劉邦擊滅項羽,受諸侯擁戴為漢帝,建國漢,開啟漢朝。 秦朝為了鞏固遼闊但各地文化不一的帝國,在政治、軍事、經濟、交通方面,都推行政策與改革。政治制度建立有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與郡縣制為基礎的中央集權制,取代过去不同诸侯豪门的爵位制度。法律基本延續秦國法律,增加了皇帝握有生殺大權,丞相僅僅是輔佐。防务方面,興建長城以鞏固北方,毀六國長城與城墩等防禦工事,沒收天下百姓武器,鑄成十二金人,先後五次東巡以安定關東各地區 。交通方面,興建馳道與靈渠等交通要道以便軍隊前往各地平亂,也有利各地區運輸物資。經濟方面,秦朝延續商鞅變法的政策,推行重農輕商,鼓勵農民增產糧食,甚至有機會獲爵位。工商業方面統一貨幣(秦半兩)與度量衡,實行鹽鐵專賣,但不完全禁止商業,也鼓勵如經營畜牧業的烏氏倮與丹砂的巴地寡婦清等商人。 文化思想的部分,秦朝的政治思想以法家為尊,推行融合「法、術、勢」的君主專制,另有發揚陰陽家的五德始終說以神化皇帝。宗教以傳統崇拜上帝、祖先、山神、河神等眾神以及巫術、占卜與占星等,而神仙方術之術受秦始皇所迷信。為了箝制人民叛亂思想、统一中央集权思想、報復欺騙秦始皇的方士們,先後發生焚書坑儒事件,這是先秦文化與諸子百家思想的一大浩劫。 秦朝的建立使中國由一個抽象的地理名稱轉為具體的大一統帝國,為融合中原文化、秦文化、荊楚文化與齊魯文化等等文化打下基礎,使得「秦」成為中國文化的象徵之一。其遺留下來的驪山秦始皇陵與秦始皇兵馬俑也受後世史學家注目,其中兵馬俑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新!!: 章邯和秦朝 · 查看更多 »

秦末民变

末民變(前209年七月-前207年十月)指中國秦朝末年群雄起兵反秦之戰爭。秦滅楚後楚地流行「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之說。秦始皇死後一年,陳勝、吳廣率先於大澤鄉起義,其後各地響應,其中原楚國項羽和劉邦領導的兩支軍力最強。前208年十一月至前207年七月,項羽率諸侯聯軍鉅鹿消滅秦軍主力以及劉邦大破藍田秦軍最後一支主力。前207年十月,秦王子嬰向劉邦投降,秦亡。項羽成為共主,分封天下。隨後楚漢戰爭爆發。.

新!!: 章邯和秦末民变 · 查看更多 »

秦时明月 (电视剧)

,《秦时明月》是由杭州玄机科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授权并与上海唐人电影制作有限公司联合出品,根据中国武侠动画连续剧《秦时明月》系列改编的2015年中國大陸古装武侠电视剧,並由陆毅、蒋劲夫、陈妍希、胡冰卿、秦俊杰、孙艺洲、金晨领衔主演。 该剧将故事主要放在荆轲刺秦之后,讲述了荆轲之子荆天明、墨家巨子之女高月与楚国项氏一族少主项少羽三位少年的传奇和在他们周围围绕着剑圣盖聂、医仙端木蓉、大野心家卫庄、墨家、聚散流沙、阴阳家各门派诸多人物的种种故事。该剧于2014年8月開機,2015年1月16日杀青,並於同年11月29日在湖南卫视钻石独播剧场播出。 该剧以秦始皇兼并六国之初,各方势力并存、百家学术争鸣的时期为历史背景,讲述荆轲之子荆天明、墨家巨子之女高月与楚国少主项少羽三位少年的成长故事,兼容亲情、友情、爱情、历史使命与江湖侠义。 在初期拍摄宣传时,蒋劲夫以绝对的份额优势占據男一,但2015年8月遭遇解约风波后,在開播发布会后流传出的、长达十一分钟的片花中,蒋劲夫的戏份不到一分钟,更有不少镜头是被强行截去。唐人官方对男一的宣传排位一直只围绕蓋聶飾演者陸毅,从演员排名来看,蒋劲夫已排至第七位。而女主角也順勢接成端木蓉的飾演者陳妍希。.

新!!: 章邯和秦时明月 (电视剧) · 查看更多 »

秦时明月动画角色列表

《秦时明月》是玄机科技制作的三维武侠动画,改编自温世仁的同名小说,于2007年在中国大陆播出。故事设定在秦朝,讲述了一位懵懂无知的少年荆天明成长为盖世英雄的故事。 本条目为其角色列表。.

新!!: 章邯和秦时明月动画角色列表 · 查看更多 »

章姓

姓在《百家姓》中排第40位。.

新!!: 章邯和章姓 · 查看更多 »

章仇兼琼

仇兼琼(),字兼琼,鲁郡任城县(今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人,唐玄宗天宝初年的剑南节度使。.

新!!: 章邯和章仇兼琼 · 查看更多 »

翟国

翟国,中国楚汉之际的封国。 前206年,项羽分封诸侯,将秦国一分为四,刘邦为汉王,章邯为雍王,司马欣为塞王,董翳为翟王,都城在高奴县(今陕西省延安市)。同年八月,董翳降汉,翟国为上郡。 Category:诸侯国 (项羽) Category:陕西古代行政区划 Category:前206年建立 Category:前206年废除.

新!!: 章邯和翟国 · 查看更多 »

爰戚县

爰戚县,中国古县名。 秦朝时置,治所在今山东省嘉祥县西南、属砀郡。《史记·曹相国世家》:秦二世二年(前208年),曹参“击章邯车骑,攻爰戚及亢父”,即此。西汉高帝六年(前201年),改置为爰戚侯国。 Category:秦朝县份 Category:西汉县份 Category:山东古代县份 Category:济宁行政区划史 Category:嘉祥县 Category:前3世纪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前200年代废除的行政区划.

新!!: 章邯和爰戚县 · 查看更多 »

田假

假(),齐襄王的儿子,齊王建的弟弟。秦末軍事人物,原田齐公族,秦末民變時的六國群雄之一。 秦二世二年(前208年)六月,秦將章邯擊殺齐王田儋於臨濟,齊人乃立田假為王,田儋的从弟田榮起兵驅逐田假,田假逃亡楚国。 田榮立田儋的儿子田巿为齐王,要求楚国交出田假,楚国不理,所以田荣不随项羽入关。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也不封田荣,田荣因此起兵反抗项羽。 汉王二年(前205年)二月,田榮败死后,项羽再立田假为齐王,三月,田假被田榮的弟弟田横击败,再投楚国,被项羽所杀。.

新!!: 章邯和田假 · 查看更多 »

田巿

巿(音fú,ㄈㄨˊ;與「市」不同字,中間為一直豎),秦末軍事人物,秦末齐国人,田儋的儿子,原田齐公族,秦末民變時的六國群雄之一。 秦二世二年(前208年)六月,秦少府章邯於臨濟擊殺齐王田儋,田建的弟弟田假自立為王。田儋的从弟田榮起兵,驅逐田假,田假逃亡楚国。 八月,田榮立田巿为齐王,要求楚国殺田假,楚後懷王不理,所以田荣與楚國結怨,没有随项羽入关中,只有副将田都、齐王田建的孙子田安叛齐,随项羽入关中。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封田都为齐王(临淄王)、田安为济北王、田巿为胶东王,不封田荣。田荣不服,不让田巿离开临淄。田巿害怕项羽怪罪,悄悄到了胶东。 汉王元年(前206年)六月,田榮率兵击杀田巿。.

新!!: 章邯和田巿 · 查看更多 »

田儋

儋(),秦末軍事人物,狄縣(今山東高青)人,原田齐公族,秦末民變時的六國群雄之一。 秦二世二年(前208年)十月,張楚大王陳涉派周市在东方攻城略地,至狄縣,田儋和从弟田荣、田横率領大批人馬,假裝要把一名犯法的家奴送到狄縣縣府去,讓縣令處死。但田儋到了之後就殺了縣令,自立為王,占领整个齊地。六月,秦將章邯於臨濟圍攻魏王魏咎,田儋率兵救魏。章邯命士卒在夜间口銜枚突襲,大破齊、楚軍,擊殺田儋於臨濟。 田儋死後,前任齊王田建的弟弟田假自立為王,田榮、田横起兵驅逐田假,田假逃亡楚國,田榮、田横立田儋的兒子田巿為齊王。後來田巿被田榮所殺。.

新!!: 章邯和田儋 · 查看更多 »

田角

角,秦朝末齐国宗室。秦二世二年(前208年)六月,秦將章邯於臨濟下殺齐王田儋,齊人乃立田假為王,田角为相,田角弟田间为将。田儋的从弟田榮逃到东阿,秦朝章邯追围。项梁听说田荣危急,率兵在东阿下击破章邯军。田荣归临淄,将田假轰走,田假逃亡楚国,田角逃亡赵国。田榮立田儋的儿子田巿为齐王,要求楚国杀死田假,赵国杀死田角、田间。楚国、赵国不理會這要求。所以后来章邯围攻赵国,田荣没去救援,也没有随项羽入关。.

新!!: 章邯和田角 · 查看更多 »

田都

都,秦末齐国人,故田齐公族,本来是田儋、田榮兄弟的副将。 秦二世二年(前208年)六月,秦国少府章邯攻殺齐王田儋,齊人立齐王建的弟弟田假為王,田儋的从弟田榮起兵驅逐田假,田假逃亡楚国。八月,田榮立田儋之子田巿(音fú,ㄈㄨˊ)为齐王,要求楚国交出田假,楚国不理,所以田荣與楚国交惡,没有随项羽入关。 秦二世三年(前207年)十月田都和齐王田建的孙子田安背叛田荣,随项羽入关。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封田都为齐王(临淄王)、田安为济北王、田巿为胶东王,不封田荣。田荣不服。 汉王元年(前206年)五月,田榮率兵攻打田都,田都奔楚。.

新!!: 章邯和田都 · 查看更多 »

田间

,原田齐公族,秦末民變時的六國群雄之一,田角的弟弟。 秦二世二年(前208年)六月,秦將章邯於臨濟擊殺齐王田儋,齊人乃立田假為王,田角为相國,田间为將軍。 田儋的从弟田榮逃到东阿,章邯追围。项梁听说田荣危急,率兵在东阿下击破章邯军。田荣归临淄,驅逐田假,田假逃亡楚国,田间之前向赵国求救,留在赵国不敢回来。田榮立田儋的儿子田巿为齐王,要求楚国杀掉田假、赵国杀掉田间。但楚国、赵国都不理會。所以田荣跟楚國與趙國結怨,后来章邯围攻赵国,田荣没去救援,也没有随项羽入关中。.

新!!: 章邯和田间 · 查看更多 »

田臧

臧,秦朝末年,陳勝手下的將領,曾經謀殺吳廣,因秦將章邯討伐,被殺。.

新!!: 章邯和田臧 · 查看更多 »

田榮

荣(),秦末齐国狄县(今山东省高青县东南)人,秦末軍事人物,原田齐公族,秦末民變時的六國群雄之一。.

新!!: 章邯和田榮 · 查看更多 »

田横

橫(),秦末軍事人物,原田齐公族,秦末民變時的六國群雄之一。秦末狄縣(現山東高青東南)人。秦末戰爭時,一度自立為齊王,後兵敗,逃於海島(今田橫島)。漢高祖劉邦逼降,田横不屈,自刎而死,其門客五百人皆自盡殉主。.

新!!: 章邯和田横 · 查看更多 »

韩信

韓信(),淮陰人,是西漢開國三傑之一,又与彭越、英布并称为汉初三大名将。蕭何譽為「國士無雙」、蒯徹譽為「功高無二,略不世出」。韓信是謀略家、戰術家、統帥和「謀戰」派的軍事理論家,在中国历史上以卓绝用兵才能著称,留下許多著名戰例和策略,主要戰績有、擒魏豹、斬陳餘、收左車、降燕地、殺龍且、取田齊等偉大事蹟。后世何去非评价为“言兵莫过孙武,用兵莫过韩信”。明代茅坤解釋韓信的軍事技巧為“從天而下,而未嚐與敵人血戰者。”韓信为西汉立下汗马功劳,官拜漢左丞相、趙國丞相、齊王、楚王,“王侯將相”一人全任,却也因其“功高震主”引起猜忌。刘邦战胜主要对手项羽后,開始消滅異姓王,韩信的势力被一再削弱,貶為淮阴侯;最後韩信被呂雉(即呂--)及萧何骗入宫内,誣以謀反之名處死于长乐宫鐘室。.

新!!: 章邯和韩信 · 查看更多 »

莊賈 (秦朝)

莊賈,秦朝末年軍事人物,陳勝、吳廣發動大澤之變後,擔任陳勝的車夫。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秦少府章邯率軍進攻陳勝的上柱國蔡賜,斬之。又進攻陳縣(今河南淮陽),陳勝親自應戰,卻接連敗退,逃至下城父(今安徽渦陽),莊賈趁亂刺殺了陳勝,投降秦兵。後呂臣起兵為陳勝報仇,殺了莊賈。.

新!!: 章邯和莊賈 (秦朝) · 查看更多 »

項它

項它,,又作項佗、項他,秦末民變軍事人物,西楚、魏國將領。.

新!!: 章邯和項它 · 查看更多 »

項伯

項伯(),名纏,字伯,以字行,出生於下相(約今日江蘇省宿遷市西南方),是戰國末年的楚國貴族,曾在鴻門宴之中解救過劉邦,楚漢戰爭後投降漢朝,成為漢朝將領。.

新!!: 章邯和項伯 · 查看更多 »

項梁

项梁(),秦下相(今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人,秦末著名起义军首领之一。楚国贵族项氏的后裔,項燕的兒子,西楚霸王项羽的叔父。在反秦战争的定陶之役中为秦将章邯所败,战死。.

新!!: 章邯和項梁 · 查看更多 »

项羽

項羽(),名籍,字羽,以字行,楚国下相(今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人,秦朝末年西楚軍事家,政治家。 楚国名將項燕之孫,七歲後隨叔父項梁遷吳中,秦末民变期间在会稽郡治所吴县(今江苏苏州)起兵反秦 ,被楚後懷王封為魯公。前207年鉅鹿之戰中,項羽統率楚軍五萬大破秦軍五十萬,決定秦朝覆亡之勢,秦三世自降為「秦王」,不再稱「皇帝」。項羽起兵三年,即率領山東六國諸侯滅秦,分封天下,政由羽出,自封「西楚霸王」,統治黃河及長江下游的梁楚九郡,年僅二十五歲。 前206年,漢王劉邦從漢中出兵進攻項羽,展開了歷時四年的楚漢戰爭,期間項羽雖然屢屢大破劉邦,但項羽始終無法有固定的後方補給,糧草殆盡,又未能重用范增、韓信、陳平,最後反被劉邦所滅。前202年,項羽在垓下之战為劉邦指揮諸侯六十萬聯軍所敗,突圍至烏江後,自刎而死。 項羽被譽為中國历史最为勇猛的将领,史學家稱“羽之神勇,千古无二”,亦認為「霸王」一词专指项羽。.

新!!: 章邯和项羽 · 查看更多 »

项羽十八诸侯列表

项羽十八诸侯列表,前206年,項羽進兵咸陽,殺秦王子嬰,欲稱王關中,楚後懷王不悅,項羽尊懷王為楚義帝,但暗中命英布刺殺之,自稱西楚霸王,分封軍功者十八人,以為諸侯。.

新!!: 章邯和项羽十八诸侯列表 · 查看更多 »

项燕

项燕(),楚国下相(今江苏省宿迁宿城区)人。战国末期楚国大将军,是抗秦將領項梁之父,西楚霸王项羽的祖父。在秦滅楚之戰中,項燕曾大败秦将李信,但不久之后被王翦擊破,兵败自杀。.

新!!: 章邯和项燕 · 查看更多 »

西魏国

西魏国,中国楚汉之际时期封国。 前208年,魏咎在临济复兴魏国,被章邯所灭。九月,其弟魏豹称魏王。前206年,项羽分封诸侯,将魏国一分为二,以司马卬为殷王,魏王魏豹迁移为西魏王,都城在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以满足项羽占领魏国故地。前205年九月,韩信灭西魏,西魏国为河东郡、上党郡。 Category:诸侯国 (项羽) Category:山西古代行政区划 Category:前206年建立 Category:前205年废除.

新!!: 章邯和西魏国 · 查看更多 »

西楚霸王 (电影)

,是1994年香港的电影,冼杞然、卫翰韬导演,吕良伟、关之琳、张丰毅、巩俐主演,电影根据楚汉之争的史实改编。 影片在香港上映片長約三小時的版本,票房達一千五百萬。在2011年,為了中國大陸觀眾的需要,剪輯了兩小時的版本。.

新!!: 章邯和西楚霸王 (电影) · 查看更多 »

马援

援(),字文渊,汉族,扶风郡茂陵县(今陕西省兴平市东北)人,东汉著名的军事家。汉光武帝时,拜为伏波将军,封新息侯,世称“马伏波”。.

新!!: 章邯和马援 · 查看更多 »

魏咎

魏咎(),原魏国公族,秦末民變時的六國群雄之一。.

新!!: 章邯和魏咎 · 查看更多 »

魏豹

魏豹(?-前204年),原魏国公族,秦末民變時的六國群雄之一。魏咎之弟,魏咎敗死後繼承兄位,立為魏王,後被項羽封為西魏王。,後因叛服無常,被漢御史大夫周苛所殺。夫人為薄姬。.

新!!: 章邯和魏豹 · 查看更多 »

資治通鑑人物列表

《資治通鑑》编者是古代中国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书名为宋神宗所定,是一部编年体的史书,共294卷,跨古代中国16个朝代,共1362年。 本列表指本书中包括的传记人物名称及概述,详细请参加具体人物条目。.

新!!: 章邯和資治通鑑人物列表 · 查看更多 »

齐国 (秦楚之际)

国(前209年—前203年),中国战国时期的齐国在前221年,被秦国灭亡。秦末民變中,田儋复兴齊国,都城在临淄(今山东省临淄区),后为田假、田市。灭秦之后,前206年正月,项羽分封诸侯,以田都为齊王,田安为济北王,田市为胶东王。田荣一统三齐,传田广、田横。前203年,韩信擅自攻齐,劉邦為顧全大局派多員援軍助滅齐以韩信为齐王。.

新!!: 章邯和齐国 (秦楚之际) · 查看更多 »

范增

范增(),战国后期至秦末居巢(今安徽省巢湖市亚父街道)人,西楚霸王项羽首席谋臣幕僚。项梁反秦起义时,范增曾劝项梁立楚怀王后裔为王,一直在项羽身边任參謀,被其尊稱“亚父”,極受尊祟。但最终因陈平之离间计而失去项羽的信任,离开楚军。.

新!!: 章邯和范增 · 查看更多 »

赵高

赵高(),中国战国时期秦国及秦朝政治人物,历仕秦始皇、秦二世和秦王子婴三代君主,沙丘之变和望夷宫之变的主谋、策划者。最后被子婴派宦官韩谈刺杀而死。 一般认为赵高引发的多次秦朝内部宫廷混乱是造成秦朝加速灭亡的原因之一,但历史上对赵高是否为宦官以及制造秦朝宫廷混乱的动机都尚存争议。司馬遷著《史记》时没有为赵高单独立传,赵高的事蹟主要记载于《史记·秦始皇本纪》、《史记·李斯列传》和《史记·蒙恬列传》中。.

新!!: 章邯和赵高 · 查看更多 »

赵邯郸故城

赵邯郸故城(赵王城遗址),中国战国时期赵国国都遗址,位于今河北省邯郸市。当时的赵都邯郸也是战国后期黄河以北人口众多、商业繁荣的最著名的大都会之一。自周安王十六年(前386年)赵敬候从晋阳城迁都邯郸,至秦王政十九年(前228年)赵国为秦所破,邯郸作为赵国国都历经八代王侯,延续时间长达158年,扮演了春秋战国历史上的重要角色,为邯郸成为秦汉时期中国五大都市奠定了雄厚物质基础。 赵邯郸故城位于滏阳河支流沁河与渚河的冲击扇区,就是在今邯郸市主城区范围内。沁、渚二河南北两侧丘陵的东端及其以东地区,包括各自独立的赵王城和大北城的两大部分。占地总面积约1887.6万平方米,由“赵王城”(宫城)和“大北城”(居民城、郭城)组成,其中,“大北城”的占地面积就可达到15平方公里,比20世纪70年代的邯郸主城区面积还大,被后世称为「雄国之都」。根据对赵邯郸古城遗址的考古发掘,在战国时期,除了邯郸之外还有十余处古城遗址,例如:永年阳城、磁县讲武城、峰峰界城、武安的固镇和午汲古城以及西店子古城、涉县寨上、马头台城等,这足可以说明,当时赵都邯郸不仅仅是一座孤城,而是形成了以邯郸城为中心,辐射周边十余城邑拱卫赵都邯郸的密集城市群。 从故城的布局上可以看出来,王城和大北城是两个互不相连各自独立的城区。大北城位于东北,王城位于西南,中间间隔60多米。这种局面的原因,要不就是因为沁河和渚河的流向影响形成;第二就是大北城早于王城,王城遗址内至今未发现战国之前的文化层,而大北城大部分地区出土的遗物可以看出都超过战国文化层。而完王城的布局也反映了北、东、西三城的先后关系。.

新!!: 章邯和赵邯郸故城 · 查看更多 »

赵歇

赵歇(),秦朝末年赵国宗室,秦末民變時的六國群雄之一。.

新!!: 章邯和赵歇 · 查看更多 »

董翳

董翳(),中國秦朝都尉,陳勝起兵後輔佐章邯作戰,而後投降楚軍,獲項羽封為翟王,都高奴(今陝西延安北)。.

新!!: 章邯和董翳 · 查看更多 »

蒲将军

蒲将军,名不详,秦末农民战争领袖。 秦朝末年陈胜起义时,蒲将军在江淮地区聚众起兵响应,后来率兵归顺项梁。项梁死後,蒲将军随属项羽。他以骁勇著称。楚怀王熊心派兵北上救援赵国,蒲将军随项羽北上,和英布一起担任先锋,他们率领二万人渡河驰援钜鹿,在钜鹿之战大败秦军。后来又率兵渡三户大破章邯率领的秦军,迫使章邯投降。项羽和英布、蒲将军商议,坑杀二十万秦军。.

新!!: 章邯和蒲将军 · 查看更多 »

邯郸历史

邯郸历史,是指中国河北邯郸地区的历史。邯郸是中华文明黄河流域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并且拥有三千一百年建城史,一百五十八年的赵国国都史,中国历史上曾有十一个朝代或政权定都于此,有“七朝故都”之称。 邯郸一名最早见于《春秋·谷梁传》:“襄公二十七年:故出奔晋,织絇邯郸,终身不言卫。”曾经引领过先进文化的文明古都—邯郸,独属于一个城市的名字,历经数千年不改,为中华地名文化之特例,神话传说中邯郸西部中皇山就是女娲氏炼石补天、抟土造人的地方;距今八千年前武安磁山地区就有新石器早期的磁山文化;春秋战国时期,邯郸作为赵国都城前后经历八代国君;秦统一六国后,设置邯郸郡;西汉时期共享“五都盛名”;两汉交替之际,邯郸遭到刘秀的屠城,再加上常年的战乱,使得邯郸进入了长达一千多年的萧条期。特别是从东汉末年到隋唐之前,此间天下动荡,王朝交替频繁,战乱四起,中原地区长期处在社会动乱之中。邯郸和北方诸多城邑一样,都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其中虽有几次出现短暂的复兴,但是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邯郸的发展趋势仍是在衰落过程。 三国时期,邯郸南部的邺城(今临漳县)逐步兴起,袁绍、曹魏等势力先后占据邺城而称霸天下,此时,邯郸先属广平郡,后属魏郡;南北朝时,先后有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在此建都;隋初隋炀帝下令火焚邺城;唐朝建立后,邯郸获得了安定的社会环境,出现了短暂的复兴。邯郸初属洺州,621年改属磁州,627年又属洺州,765年复属磁州。此时邯郸境内的魏州逐渐崛起,改稱大名府,成为“河北重镇”、“畿辅八府之首”,621年,魏州首府大名已成为黄河以北中心城市。安史之乱时,邯郸成为唐军和叛军的争夺的地点,邯郸再一次陷入战火。藩镇割据之下的邯郸城逐步没落;到北宋时,邯郸东部地区的大名县成为北宋“陪都”为北京大名府。 明清时期,邯郸隶属广平府、彰德府;民国初年,邯郸隶属直隶省冀南道,随着京汉铁路通车,邯郸发展迎来了机遇,在几十年内,由古代城市一跃到近代城市,抗战胜利后的邯郸第一次设立了市的行政建制,从此,实现了由近代城市到现代城市的转变;1993年国务院批准,实行地市合并,邯郸地区周围所辖各县划归到邯郸市,称邯郸市。2016年,邯郸市撤销永年县、肥乡县、邯郸县,成立永年区和肥乡区。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邯郸由兴起、到繁盛、再到衰落、再兴起,经历了一个又一个的曲折。即便在长达一千多年的萧条期内,邯郸也作为一座城市(县城)一直延续下来,从未中断。悠久的历史,使得邯郸先后孕育出女娲文化、磁山文化、古赵文化、成语典故文化、建安文学文化、北齐石窟文化、梦文化、磁州窑文化、广府太极文化、边区革命文化等主要文化脉系。特别是与邯郸有关的成语达1500余条,被人称为「成语之都」或「成语典故之乡」。.

新!!: 章邯和邯郸历史 · 查看更多 »

邯郸市

邯郸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下辖的地级市,经国务院批准拥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位于河北省最南端,因邯山至此尽而得名,有「河北南大门」之称。市境北接邢台市,东临山东省聊城市,南界河南省安阳市、濮阳市,西邻山西省晋中市、长治市。地处太行山脈东麓,华北平原中部,晋冀鲁豫四省交界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为山地丘陵带,东部为冲积平原区。滏阳河、漳河、洺河等自西向东流经市境。全市总面积1.21万平方公里,人口943.3万,主城区人口达367.42万人。 邯郸历史悠久,是中原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距今8000年前就有新石器早期的磁山文化;春秋战国时期,邯郸作为赵国都城达百余年,前后经历八代国君,是当时中国北方政治、文化、经济、交通中心;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邯郸遭到战乱破坏,由当时的赵国国都贬为一个郡;西汉时期和关中的长安、中原的洛阳、山东的临淄、西南的成都共享“五都盛名”;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邯郸南部的邺城(今邯郸临漳县)逐渐兴起,袁绍、曹魏等势力先后占据邺城而称霸天下;南北朝时,先后有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在此建都;隋朝隋炀帝下令火焚邺城,邺城遭到毁灭;到北宋时,邯郸东部地区的大名县成为北宋“陪都”为北京大名府。明清时期,邯郸隶属广平府、彰德府;民国初年,邯郸隶属直隶省冀南道,1993年国务院批准,实行地市合并,邯郸地区周围所辖各县划归到邯郸市,称邯郸市。 邯郸已探明矿物资源多达40多种,煤炭和铁矿石储藏量分别在40亿吨和4.8亿吨,被誉为现代“钢城”、“煤都”,邯郸不但是河北省重要的焦煤及钢铁生产基地,亦是中国大陆重要的电力、纺织、煤炭、建材等生产基地;粮食产量也居河北省前列,素有“北方粮仓”、“冀南棉海”之称;邯郸商业也十分发达,市政府在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同时,也加快了其他项目的发展。2015年邯郸经济开发区晋升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邯郸是中国成语之城,“邯郸学步”从某种意义上代表了赵国都城的风雅。.

新!!: 章邯和邯郸市 · 查看更多 »

蔡國慶 (香港)

蔡國慶(),香港資深綠葉藝員,女兒為歌手蔡立兒(曾用藝名蔡立)。80年代入行、於2013年回巢後再次加入香港無綫電視(基本藝人合約),參與劇集大藥坊拍攝。.

新!!: 章邯和蔡國慶 (香港) · 查看更多 »

蔡賜

蔡賜(?-前208年),秦时上蔡人。追随陈胜,官至张楚政权的房君上柱国,在同章邯作战时战死。.

新!!: 章邯和蔡賜 · 查看更多 »

臧荼

臧荼(),秦朝末年西汉初年人,是反秦戰爭中的將領,一度為項羽十八諸侯之一,封燕王,後來歸附漢朝,在消滅異姓王風潮中,被劉邦所殺。.

新!!: 章邯和臧荼 · 查看更多 »

自刎

自刎,或稱自剄、伏劍,是一種自殺的方法,指自殺者用利器割頸部,切斷頸大動脈或咽喉(或兩者同時)以致大量失血或因血液阻塞氣管及肺部導致窒息而死亡。.

新!!: 章邯和自刎 · 查看更多 »

苏角

苏角,秦朝末年秦军武将,姓苏名角。 前208年,涉间、苏角跟随王离、章邯参与巨鹿之围,围攻赵国。楚军宋义、项羽援救赵国。项羽杀死宋义,破釜沉舟,与秦军决战。项羽围王离,与秦军九战,断绝甬道,大破秦军。王离求援消息未能及时送与章邯,王离、苏角、涉间率军突围,突围失败,苏角被杀。王离被俘。涉间不肯降楚,自焚而死。.

新!!: 章邯和苏角 · 查看更多 »

英布

英布,又称黥布,六县(今安徽六安)人,秦末汉初名将,項羽封其為九江王,漢朝建立后封淮南王,由於朝廷接連消滅異姓王,又加上被仇家賁赫告發「意圖謀反」,英布不安,終於在前196年起兵反漢,被劉邦擊敗,英布逃亡時,被妻舅吳臣命鄉民刺殺而死。.

新!!: 章邯和英布 · 查看更多 »

雍国 (楚汉战争)

雍国,中国楚汉之际的封国。 前206年,项羽分封诸侯,将秦国一分为四,刘邦为汉王,董翳为翟王,司马欣为塞王,章邯为雍王,都城在废丘(今陕西省兴平县)。前205年六月,汉灭雍国,雍国为陇西郡、北地郡、中地郡(右扶风)。 Category:诸侯国 (项羽) Category:陕西古代行政区划 Category:前206年建立 Category:前205年废除.

新!!: 章邯和雍国 (楚汉战争) · 查看更多 »

陳廷軒

陳廷軒(Turrick Chan Ting Hin,),香港男配音員。.

新!!: 章邯和陳廷軒 · 查看更多 »

陳德 (配音員)

陳德,香港配音員,1970年代加入加入麗的電視配音組(1982年9月24日易名為亞洲電視配音組),2000年任職自由身配音員。.

新!!: 章邯和陳德 (配音員) · 查看更多 »

陳餘

陳餘(),大梁(今河南开封)人,秦末漢初代王兼趙國太傅,井陘之戰失敗,被劉邦殺死。.

新!!: 章邯和陳餘 · 查看更多 »

陈县

县是中国从先秦到汉朝时期的一古地名,是东周陈国的首都,也是張楚国的首都,位于现在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一带。 秦朝末年(公元前209年7月),包括陈胜与吴广在内的900名贫苦农民,去渔阳驻守边地,途中卻延誤了時間。由于逾期應役按秦律都要被杀头,陈胜与吴广一起号召起义,迅速组织了一批农民为主的队伍,并占领了蘄縣大澤鄉(安徽宿縣西寺坡鄉劉村集),史称大泽乡起义,陈胜在占领陈县后自立为王,国号张楚,即张大楚国之意。 陳勝以吳廣率重兵進攻滎陽(今屬河南),又以周文為將軍,率部由陳縣出發西擊秦,破函谷關。再集數十萬兵力,進抵關中戲地(今陝西臨潼境),逼近咸陽,秦二世大驚。急令少府章邯率領幾十萬在驪山修墓的刑徒,迎擊周文軍。周文因為孤軍深入,旋被擊敗,退出函谷關,駐紮曹陽(河南靈寶東),久待救援不至,三個月後,楚軍退到澠池,周文自殺。不久吳廣被其部將田臧殺死,吳廣死後,軍心渙散。秦將章邯率軍攻來,田臧兵敗被殺。前209年12月,章邯率軍進攻陳縣,陳勝敗退至下城父(今安徽渦陽東南),公元前208年陈胜被车夫莊贾所杀。他的部下吕臣在安徽地区组织了「苍头军」,并重夺陈县,处死莊贾,擁立景駒,重新建立张楚政权。不久原楚国贵族項梁拥立楚懷王之孫熊心,为楚後懷王,吕臣立即投奔。张楚自此合并到西楚。 汉五年,汉高祖刘邦率领汉军追击项羽到陈县,与灌婴等会合颐乡包围项羽于陈下大破楚军,陈公利几投降汉军。 汉高帝十一年(前196年),置淮阳国。属兗州刺史部,陈县为其属县。新朝时称陈陵县。.

新!!: 章邯和陈县 · 查看更多 »

陈胜

胜(),字涉,秦朝南陽郡阳城(今河南省方城县)人。秦末民變领袖。因秦法嚴苛,與吴广带领約九百名戍卒發動大泽乡起义,首先抗秦,後敗,遭車夫莊賈刺殺而死。.

新!!: 章邯和陈胜 · 查看更多 »

林摯

林摯(?-前177年),漢朝開國功臣,漢高祖七年封為平棘侯(在位前200年-前177年)。根據《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六〉記載:林摯以客從起亢父,斬章邯所置蜀守,用燕相侯,封千戶。死後,侯位傳子林辟彊,於漢文帝六年,因罪除侯。 Category:汉朝人.

新!!: 章邯和林摯 · 查看更多 »

李良 (秦末将领)

李良,秦末民變時赵王武臣的部將,頗有戰功,後因秦兵勸降,又加上認為遭到武臣之姊羞辱,在邯鄲發動兵變,殺武臣,趙國大將軍陳餘出兵攻打李良,李良最後只好投降秦將章邯。.

新!!: 章邯和李良 (秦末将领) · 查看更多 »

李斯

李斯()。楚國上蔡(今河南省上蔡縣西南方)人,是秦朝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李斯曾任秦朝左丞相,司馬遷著《史記》,將李斯和趙高併寫於《李斯列傳》,或說其字通古。 李斯,早年为上蔡郡的小吏,负责掌管文书,后和韓非师从荀子學習帝王之術,後來都成為诸子百家中法家學說的代表人物。李斯学成后进入秦国,为秦相文信侯吕不韦的舍人,文信侯很赏识李斯,任他做郎官。后劝说秦王政攻灭东方六国,被任命为长史。秦王政采纳其计谋,遣谋士持金玉游说关东六国,离间各国君臣,又任命其为客卿。秦王政十年(前237年)由于韩国水工郑国以修筑渠道为名来到秦国做间谍,秦王下令驱逐六国客卿。李斯上《谏逐客书》阻止,被秦王政所采纳,不久官至廷尉。在秦滅六國之戰的事业中起了较大作用。 秦统一天下后,李斯与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等议定尊秦王政称号为皇帝。李斯主张郡县制,反对分封制;又主张焚毁民间所收藏诸子百家之书。李斯还参与了秦朝诸多制度建设,对后世影响深远。秦始皇死后,李斯为保身,与赵高陷害秦始皇长子公子扶苏,立秦始皇幼子胡亥为皇帝,后被赵高所害,诛灭三族。.

新!!: 章邯和李斯 · 查看更多 »

楚 (秦朝)

楚,是秦朝公元前209年陈胜所发动的农民起义成立的政权。也有说法称国号为“张楚”,取“张大楚国”之意。 秦朝末年(公元前209年7月),包括陈胜与吴广在内的900餘名贫苦农民,去渔阳驻守边地,途中卻延誤了時間。由于逾期應役,按秦律要被斬首,陈胜与吴广認為與其被殺死,不如一起号召起义,迅速组织了一批农民为主的队伍,并占领了蘄縣大澤鄉(今安徽宿州市埇桥区大泽乡镇劉村集),史称大泽乡起义。陈县是东周陈国的都城,又是楚国末期的国都。陈胜在占领陈县后自立为王,根据《史记》的记载,后人对政权名称有“楚”和“张楚”两种说法。 陳勝以吳廣率重兵進攻滎陽(今屬河南),又以周文為將軍,率部由陳縣出發西擊秦,破函谷關。再集數十萬兵力,進抵關中戲地(今陝西臨潼境),逼近咸陽,秦二世大驚。急令少府章邯率領幾十萬在驪山修墓的刑徒,迎擊周文軍。周文因為孤軍深入,旋被擊敗,退出函谷關,駐紮曹陽(河南靈寶東),久待救援不至,三個月後,楚軍退到澠池,周文自殺。不久吳廣被其部將田臧殺死,吳廣死後,軍心渙散。秦將章邯率軍攻來,田臧兵敗被殺。前209年12月,章邯率軍進攻陳縣,陳勝敗退至下城父(今安徽渦陽東南),公元前208年陈胜被车夫莊贾所杀。他的部下吕臣在安徽地区组织了「苍头军」,并重夺陈县,处死莊贾,擁立景駒,重新建立楚政权。不久原楚国贵族項梁拥立楚懷王之孫熊心(即楚後懷王,後稱楚義帝),吕臣立即投奔。楚自此合并到西楚。 Category:秦朝 Category:中國民變政權 Category:河南歷史 Category:安徽歷史 Category:中国历史政权.

新!!: 章邯和楚 (秦朝) · 查看更多 »

楚国

楚国,又称荆、荆楚、楚荆,中国历史商朝后期至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楚国國君芈姓熊氏。最早兴起于丹江流域的丹水和淅水交汇的淅川一带。公元前223年,秦滅楚之戰,爲秦所滅。其全盛时的最大辖地大致为现在的湖北、安徽、河南、湖南、浙江、上海、江苏、江西、重庆、貴州、山东部分地方。.

新!!: 章邯和楚国 · 查看更多 »

楚義帝

楚義帝(?),芈姓,熊氏,名心,是秦朝末年的政治人物、楚國的宗室,楚懷王之孫,後受原楚國貴族項梁、項羽擁立,成為反秦的起義軍領袖之一,襲用祖父熊槐的稱號楚懷王,故史家為了區別,多稱之楚後懷王、後楚懷王、楚懷王心等;前206年項羽命英布將義帝刺殺。.

新!!: 章邯和楚義帝 · 查看更多 »

楚汉战争

楚汉战争,或稱楚漢相爭,是秦朝滅亡后,项羽和刘邦之间为争夺统治权力而进行的战争。時間一般認定為前206年-前202年,秦朝滅亡之后開始,一直到項羽於烏江邊自刎結束。楚汉战争结束了秦末民變之后短暂的分裂局面,是继秦灭六国之后的又一次中国统一战争。.

新!!: 章邯和楚汉战争 · 查看更多 »

楚河漢界 (電視劇)

《楚河漢界》 (英文:The Battlefield),是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1985年製作古裝電視劇,全劇共30集,講述楚漢相爭的故事。監製李鼎倫。 此劇是翁美玲最後一次在幕前演出的電視劇。曾於1987年11月下午及1994年12月清晨在翡翠台重播.

新!!: 章邯和楚河漢界 (電視劇) · 查看更多 »

楚漢之際諸侯疆域

漢高祖元年(前206年)十月,沛公劉邦攻入關中,秦王朝覆滅。二月,項羽劃地分封滅秦有功將領、舊六國貴族及秦朝降將等18人為王。楚漢之際諸侯疆域以秦郡為基礎上劃定,連續數年混戰,期間行政區的建制少有變動。.

新!!: 章邯和楚漢之際諸侯疆域 · 查看更多 »

楚漢傳奇

是由高希希执导,博纳影业与希世纪影视联手打造的大型史诗电视连续剧。故事以秦朝末年到楚汉战争为历史背景。2.4亿元的总投资,80集的超长篇幅,众星云集的《楚汉传奇》史无前例地成为中国“最贵”的一部电视剧。该剧于2011年8月25日开机,拍摄历时八个多月,于2012年5月杀青,12月28日在安徽卫视、浙江卫视、天津卫视、北京卫视四家地方卫视同步上星首播。2013年4月8日在韩国KBS第2频道播出,以“楚汉志”的名义播出,在韩国当地引发社会反响。.

新!!: 章邯和楚漢傳奇 · 查看更多 »

楚漢驕雄

《楚漢驕雄》(The Conqueror's Story),香港無綫電視翡翠台古裝劇集,於2004年10月25日至12月4日期間首播,共30集,由鄭少秋、江華、張可頤及吳美珩領銜主演,並由黎耀祥及蔣志光聯合主演,監製李添勝。主題曲《絕世雄才》由鄭少秋主唱。此劇為無線電視37周年台慶劇。此劇亦曾在台灣 TVBS 播出。.

新!!: 章邯和楚漢驕雄 · 查看更多 »

樊噲

樊噲,汉初将领,屬漢軍,開國功臣,封武陽侯,劉邦麾下最勇猛的戰將。早年以屠宰狗為業,最有名之事跡為曾在鴻門宴時出面營救漢高祖劉邦。.

新!!: 章邯和樊噲 · 查看更多 »

汉刘邦

漢劉邦,中国制作的历史剧,剧集描述了汉高帝刘邦的一生。从他作为一个低级亭长开始,经过推翻秦朝的战争、与项羽争天下的楚汉之争,他成为了汉朝的第一个皇帝,直到他在汉高帝十二年去世。该剧於1998年在中国中央电视台首播。.

新!!: 章邯和汉刘邦 · 查看更多 »

消滅異姓王

消灭异姓王,指前203年十二月项羽败亡,次年汉王刘邦称帝后,消除异姓王的战争。从前202年十月至前196年十月,先后解决燕王臧荼、楚王韩信、赵王张敖、代王(原為赵国国相,自立為代國王)陳豨、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异姓王中唯有长沙王吴臣因势小不构成威胁而得以保存。.

新!!: 章邯和消滅異姓王 · 查看更多 »

涉间

涉间,秦朝末年秦军武将,姓涉名间。 前208年,涉间、苏角跟随王离、章邯参与巨鹿之围,围攻赵国。楚军宋义、项羽援救赵国。项羽杀死宋义,破釜沉舟,与秦军决战。项羽围王离,与秦军九战,断绝甬道,大破秦军,杀死了苏角,俘虏了王离。涉间不肯降楚,自焚而死。.

新!!: 章邯和涉间 · 查看更多 »

漢書人物列表

没有描述。

新!!: 章邯和漢書人物列表 · 查看更多 »

漳污之战

漳汙之战是秦二世三年(前207年)六月間,發生在巨鹿會戰中的結束之戰。.

新!!: 章邯和漳污之战 · 查看更多 »

望夷宫之变

望夷宫之变,又称望夷之祸,是秦朝末年丞相赵高与女婿阎乐等合谋弒害秦二世于望夷宫的事件。.

新!!: 章邯和望夷宫之变 · 查看更多 »

戲之戰

戲之戰是秦二世元年(前209年)八月起,秦朝反擊張楚政權企圖進攻首都咸陽而進行的戰役。.

新!!: 章邯和戲之戰 · 查看更多 »

昌平君

昌平君名熊啟,前272年楚太子熊元與傅春申君黃歇入質於秦国,前271年娶秦昭襄王之女生昌平君。前263年楚太子元拋妻棄子與春申君逃亡歸楚,昌平君為華陽夫人撫養,前249年秦莊襄王立封昌平君入仕。前246年秦始皇立為御史大夫與相國呂不韋輔政,前238年昌平君與吕不韦、昌文君受命平定嫪毐之乱。前237年,吕不韦被罷免了相國职後,昌平君以平叛功勞繼任秦国右丞相,奉命督辦秦始皇與楚夫人大婚。前235年與左丞相顛監造銅戈,前230年與左丞相隗狀監造銅戈。 前226年,秦始皇帝武力鎮壓反秦新鄭韓民,將居住在郢陳的韓王安處死。昌平君聞王翦罷相上諫,秦始皇帝怒將昌平君罷相至郢陳(淮陽)以安撫楚民。前225年李信率兵20萬攻楚,昌平君即與楚將項燕聯合反攻郢陳。前224年,王翦領60萬兵員滅楚克楚都壽春圍郢陳,俘虜楚王負芻克郢陳與項燕撤守淮北。前223年昌平君為大將軍項燕擁立为楚王,不久被王翦、蒙武全殲於蕲縣。昌平君戰死,項燕自殺,楚徹底滅亡。 前209年陳勝、吳廣在蘄縣大澤鄉(今安徽宿州)發動大澤之變,國號「張楚」,前208年陳勝被秦少府章邯打敗,被部下莊賈刺殺,楚將項梁擁立昌平君的族叔楚後懷王,楚國復國。.

新!!: 章邯和昌平君 · 查看更多 »

曹参

曹参(),字敬伯,泗水郡沛县(今江苏沛县)人,是西漢知名的將領,也是继萧何后的汉代第二位相国。反秦戰爭、楚漢戰爭和消滅異姓王風潮中參與多次戰役,立功最多,作戰勇猛,成為漢軍中的主要人物,曾經負傷七十處,攻下兩國,一百二十二個縣,俘虜諸侯王兩名、高官十數人,封平陽侯。戰功雖高,劉邦論功時仍不及蕭何。後因蕭何推薦,繼任相國,雖然與萧何關係不睦,但仍然依循蕭的制度,實施無為而治,天下安定,世稱「蕭規曹隨」。.

新!!: 章邯和曹参 · 查看更多 »

曹無傷

曹無傷,是劉邦在秦末起義時手下的一名將領,官至左司馬。他是導致鴻門宴事件發生的人物之一,亦因此被劉邦處死。.

新!!: 章邯和曹無傷 · 查看更多 »

曹衛宇

曹衛宇(),中國影視演員,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拍攝过多部電視劇及電影。曾於2012年在《楚漢傳奇》參演章邯一角。.

新!!: 章邯和曹衛宇 · 查看更多 »

景駒

景驹(?),'''芈'''姓,'''景'''氏,楚国的公族,秦末农民战争时的楚王,楚大司馬秦嘉所立,秦二世二年端月即位,当年四月被项梁討死。.

新!!: 章邯和景駒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