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秦桓公

指数 秦桓公

桓公(),《春秋分纪》记载名榮,春秋时期秦国君主。秦共公之子,在位28年,《史记》误作为27年。 秦桓公在位时在麻隧之战中败于诸侯联军。.

56 关系: 南指挥镇史記人物列表右大夫說后子鍼交剛之戰刘康公周朝諸侯國君主列表先秦君主諸子女列表前570年代前577年前578年前579年前580年前581年前582年前583年前584年前585年前586年前587年前588年前589年前590年前591年前592年前593年前594年前595年前596年前597年前598年前599年前600年前600年代前601年前602年前603年前6世纪国家领导人列表秦史 (王蘧常)秦嬴 (楚國)秦國君主列表秦共公秦国秦国君主世系图秦景公荀庚裴姓魏顆麻隧之戰輔氏之戰...醫緩河东裴氏成肅公春秋人物列表春秋歷史年表晋景公 扩展索引 (6 更多) »

南指挥镇

南指挥镇,是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 前577年,秦桓公去世,葬于义里丘北,其子秦景公继位。前537年,秦景公去世,葬于丘里南。义里丘、丘里就在南指挥镇。秦景公墓葬位于南指挥镇南指挥村,从1977年开始发掘,1986年发掘完毕,是凤翔县秦公陵园区43座墓葬中首次发掘的最大墓葬,故称秦公一号大墓。.

新!!: 秦桓公和南指挥镇 · 查看更多 »

史記人物列表

没有描述。

新!!: 秦桓公和史記人物列表 · 查看更多 »

右大夫說

右大夫說,春秋时期秦国的右大夫。 右大夫說當時的國君是秦桓公。楚庄王死后,楚共王继续楚国的霸业。前589年十一月,楚国公子婴齐和鲁成公、蔡景侯、许灵公、秦国右大夫说、宋国华元、陈国公孙宁、卫国孙良夫、郑国公子去疾和齐国大夫在蜀地结盟。《春秋经》没有记载卿的名字,因为鲁国畏惧晋国悄悄和楚国结盟,结盟缺乏诚意。《春秋经》没有记载蔡景侯、许灵公,因为他们乘坐了楚国的战车,失去了国君的身份。.

新!!: 秦桓公和右大夫說 · 查看更多 »

后子鍼

后子--(音钳),字伯车,秦桓公子,秦景公母弟。 伯车得桓公宠,怕被景公诛杀,鲁昭公元年(前541年)后子--投奔晋国,车重千乘。 晋平公说:“您這麼富裕,何必逃亡呢?”后子--回答:“秦國君主无道,我怕被殺,要等到他後代即位,我才回秦。”晉平公封之於裴(今山西聞喜一帶),後人裴氏,裴姓尊為始祖。 周景王八年(前537年),秦景公去世,子秦畢公继位,后子--回到秦国。.

新!!: 秦桓公和后子鍼 · 查看更多 »

交剛之戰

前579年夏天,秦桓公約同白狄趁着晉國顧及與楚國於宋國會盟時而不的設置防備機會攻打晉國。同年秋天,晉軍在交剛擊敗白狄,成為次年麻隧之戰的導火線。.

新!!: 秦桓公和交剛之戰 · 查看更多 »

刘康公

刘康公,姬姓,劉氏,名季子,為东周諸侯國刘國開國君主,他為周顷王的儿子、周匡王、周定王的弟弟,周定王十五年(前592年),又封刘邑与王弟季子,王季子称刘康公。鲁成公十三年(周简王九年,前578年),鲁成公及诸侯到王城洛邑朝见天子周简王,遂跟随刘康公、成肃公会晋侯晋厉公伐秦,当时秦国的国君是秦桓公,这次战争即麻隧之战。成子在社坛受脤,不敬王室。刘康公批评了他,“吾闻之,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谓命也。是以有动作礼义威仪之则,以定命也。能者养以之福,不能者败以取祸。是故君子勤礼,小人尽力,勤礼莫如致敬,尽力莫如敦笃。敬在养神,笃在守业。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有执膰,戎有受脤,神之大节也。今成子惰,弃其命矣,其不反乎?”这段话,反映了早期的中庸思想。.

新!!: 秦桓公和刘康公 · 查看更多 »

周朝諸侯國君主列表

以下的列表列出中国東周春秋戰國各諸侯國的君主。.

新!!: 秦桓公和周朝諸侯國君主列表 · 查看更多 »

先秦君主諸子女列表

此列表列出中國夏、商、周及諸侯國君主所生的子女,包括追封君主之子女。.

新!!: 秦桓公和先秦君主諸子女列表 · 查看更多 »

前570年代

前570年代從前579年1月1日開始,於前570年12月31日結束。.

新!!: 秦桓公和前570年代 · 查看更多 »

前577年

没有描述。

新!!: 秦桓公和前577年 · 查看更多 »

前578年

没有描述。

新!!: 秦桓公和前578年 · 查看更多 »

前579年

没有描述。

新!!: 秦桓公和前579年 · 查看更多 »

前580年

没有描述。

新!!: 秦桓公和前580年 · 查看更多 »

前581年

没有描述。

新!!: 秦桓公和前581年 · 查看更多 »

前582年

没有描述。

新!!: 秦桓公和前582年 · 查看更多 »

前583年

没有描述。

新!!: 秦桓公和前583年 · 查看更多 »

前584年

没有描述。

新!!: 秦桓公和前584年 · 查看更多 »

前585年

没有描述。

新!!: 秦桓公和前585年 · 查看更多 »

前586年

没有描述。

新!!: 秦桓公和前586年 · 查看更多 »

前587年

没有描述。

新!!: 秦桓公和前587年 · 查看更多 »

前588年

没有描述。

新!!: 秦桓公和前588年 · 查看更多 »

前589年

没有描述。

新!!: 秦桓公和前589年 · 查看更多 »

前590年

没有描述。

新!!: 秦桓公和前590年 · 查看更多 »

前591年

没有描述。

新!!: 秦桓公和前591年 · 查看更多 »

前592年

没有描述。

新!!: 秦桓公和前592年 · 查看更多 »

前593年

没有描述。

新!!: 秦桓公和前593年 · 查看更多 »

前594年

没有描述。

新!!: 秦桓公和前594年 · 查看更多 »

前595年

没有描述。

新!!: 秦桓公和前595年 · 查看更多 »

前596年

没有描述。

新!!: 秦桓公和前596年 · 查看更多 »

前597年

没有描述。

新!!: 秦桓公和前597年 · 查看更多 »

前598年

没有描述。

新!!: 秦桓公和前598年 · 查看更多 »

前599年

没有描述。

新!!: 秦桓公和前599年 · 查看更多 »

前600年

没有描述。

新!!: 秦桓公和前600年 · 查看更多 »

前600年代

前600年代從前609年1月1日開始,於前600年12月31日結束。.

新!!: 秦桓公和前600年代 · 查看更多 »

前601年

没有描述。

新!!: 秦桓公和前601年 · 查看更多 »

前602年

没有描述。

新!!: 秦桓公和前602年 · 查看更多 »

前603年

没有描述。

新!!: 秦桓公和前603年 · 查看更多 »

前6世纪国家领导人列表

公元前6世纪(前600年—前501年)世界各国领导人列表。.

新!!: 秦桓公和前6世纪国家领导人列表 · 查看更多 »

秦史 (王蘧常)

《秦史》是近代歷史學者撰寫的一部記載秦代歷史的紀傳體史書,從秦先祖記載至秦三世的歷史。.

新!!: 秦桓公和秦史 (王蘧常) · 查看更多 »

秦嬴 (楚國)

嬴,秦桓公的女儿,秦景公的妹妹,楚共王的夫人。前561年(鲁襄公十二年),楚国司马子庚受命到秦国聘问,为夫人秦嬴归宁。.

新!!: 秦桓公和秦嬴 (楚國) · 查看更多 »

秦國君主列表

國君主是指中國先秦時期秦國的君主,為嬴姓。自非子被周孝王封为附庸開始,到前771年秦襄公正式由周平王列为诸侯,共经历5代君主;自秦襄公被列为诸侯到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秦朝,共经历31位君主(包括秦始皇)。其中在位期間最長的是秦昭襄王,共56年;在位最短的是秦孝文王,仅1年。而享有谥号的秦静公和秦夷公,均未继位便去世。因史料记载不全,表格空档处为空缺记载。 据司马迁记载,嬴秦的先祖为伯益,至蜚廉时期有恶来、季胜二子,分别为秦国和赵国的先祖。恶来五世孙非子,因善于养马被周孝王封为附庸,历经公伯、秦侯、秦仲、秦庄公五代君主,至前771年,秦襄公因援助周平王有功,被周平王封为诸侯。进入春秋时期,从秦襄公到秦穆公九代君主,秦国国力得到发展和巩固。秦穆公时期称霸西戎,位列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去世后,秦国国力逐渐走向衰落。进入战国时期,秦国历经多代君主继承混乱,国力衰弱,经常遭受近邻魏国的攻击。至秦孝公继位后任用商鞅变法,国力轉強,秦伯嬴駟在西元前324年開始稱王,最终在秦王政时期兼并六国,建立秦朝。但大一统的秦朝仅仅维持了15年,便在秦末农民战争中宣告灭亡。 秦国君主的继承制遵循了西周宗法制的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国君在生前册立储君。秦国自秦襄公被封为诸侯,至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非亲子继位的君主仅有秦德公、秦成公和秦穆公(中间包括不享国的秦静公和秦夷公)。但由于若干庶长把持国君的废立,造成多代秦国君主非正常继位,包括秦出子、秦怀公、秦灵公、秦简公、秦献公和秦昭襄王。.

新!!: 秦桓公和秦國君主列表 · 查看更多 »

秦共公

共公(),《左傳》记载名稻,《史记·卷十四·十二诸侯年表》记载名和,《史記索隱》記載名貑,春秋时期秦国君主。秦康公之子,在位4年,《史记》误作为5年。《吕相绝秦》中的秦三公是指秦穆公、秦康公、秦共公三人。.

新!!: 秦桓公和秦共公 · 查看更多 »

秦国

国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嬴姓,趙氏。认为秦先祖蜚廉是商朝末年纣王的宠臣。据清华简《系年》的第三章,周初三监之乱平定后,蜚廉“东逃于商奄氏。成王伐商奄,杀蜚廉,西迁商奄之民于邾,以御奴之戎,是秦先人。”。鉴于秦人和奄国同姓,同主少皞,李学勤先生认为秦人始祖可能起源东方,在西周初年被谪戍西方。据,西周周孝王因秦祖先非子善养马,因此将其封於秦,作为周朝分封国。前770年,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獲封为诸侯,為伯爵地位,秦正式成為一方諸侯国。周朝给其封地在今甘肃河东地区到陕西一带。从前677年起,秦国在雍(今甘肃天水到陇南一带)建都近300年。雍城遗址有宫殿区、居住区、士大夫与国人墓葬区和秦公陵园。 秦國與西戎、義渠之間有通婚、結盟的關係,秦國崛起後,這些勢力皆被併入秦國。战国时期,秦孝公实施商鞅变法,为秦滅六國奠定基础。嬴政在前221年,統一諸夏,秦始皇使秦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中央集权君主制帝國,秦帝国较西方的罗马帝国还要早兩百年。.

新!!: 秦桓公和秦国 · 查看更多 »

秦国君主世系图

没有描述。

新!!: 秦桓公和秦国君主世系图 · 查看更多 »

秦景公

景公(),《春秋分纪》记载名石,《世本》误记载名后伯车,《史记·秦始皇本纪》作秦僖公,春秋时期秦国君主。秦桓公之子,在位40年。.

新!!: 秦桓公和秦景公 · 查看更多 »

荀庚

荀庚(),'''子'''姓,'''中行'''氏,名庚,谥宣,又称中行伯、中行宣子,是荀林父的儿子,逝敖之孙,晋国上军将、中军佐。.

新!!: 秦桓公和荀庚 · 查看更多 »

裴姓

裴姓,在《百家姓》中排第197位。.

新!!: 秦桓公和裴姓 · 查看更多 »

魏顆

魏顆,姬姓,魏氏,又因为被封在令狐(今日山西臨猗),以邑为氏,别为令狐氏,是春秋时期晋国大夫魏犨之庶长子,魏犨有一个非常宠爱的姬妾,这个姬妾没有儿子。魏犨生病了之后对魏顆说要在自己死后,让她再嫁。不久魏犨病情恶化,嘱咐魏顆把这个姬妾为自己殉葬。但魏犨死后,魏颗还是把美人嫁出去了,他说「父亲临终时已神志不清,我还是听从他清醒时的嘱咐罷!」 前594年七月,秦桓公趁晋国元帅荀林父出兵攻打赤狄建立的潞国之机,征伐晋国,在辅氏(晋地,在今陕西省大荔县东)与魏颗的军队作战,战场上一个老人将野草打成结拦阻秦国力士杜回,杜回一不小心被绊倒在地,被晋军俘获,秦军也战败。当晚,魏颗梦见这老人,说他就是当年那个魏犨的爱妾的父亲,特来报恩,成语结草衔环的结草典故就出于此。 这次战役巩固了晋国在黄河以西今陕西省东部地区,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西河地区。直到近三百年後,秦国重用商鞅变法,才占领魏国的西河地区。.

新!!: 秦桓公和魏顆 · 查看更多 »

麻隧之戰

前580年,晉景公去世,晉厲公繼位後,想與秦國罷兵結盟,為此晉厲公約秦桓公在令狐(今山西省臨猗縣西)會盟。當年冬天,晉厲公先到達令狐,而秦桓公卻不肯渡過黃河,僅派大夫史顆到河東與晉侯結盟,晉厲公於是派大夫郤犨到河西同秦國結盟。秦桓公回國後就背棄令狐之盟,聯絡楚國和翟狄圖謀伐晉,諸侯因為秦桓公背信棄義的行為紛紛倒向晉國。 前579年秋天,秦國約同白狄攻打晉國,晉軍在交剛擊敗白狄,是為交剛之戰。 次年(前578年),晉厲公率軍前往周都王城(今河南省洛陽市王城公園附近),與齊、宋、衛、魯、鄭、曹、邾、滕八國國君所率軍隊會師,籌劃攻秦事宜,周簡王也派大夫劉康公、成肅公率軍助戰。同年四月,晉國派遣大夫魏相赴秦,以絕秦書曆數秦穆公、秦康公、秦共公三代君主屢次背棄盟約,破壞兩國友好,挑起戰爭的罪狀,向秦國宣戰。晉厲公親自統率晉國四軍出戰,隨軍將領有中軍將欒書,中軍佐荀庚,上軍將士燮,上軍佐郤錡,下軍將韓厥,下軍佐荀罃,新軍將趙旃,新軍佐郤至。郤毅為晉厲公駕馭戰車,欒針為車右,此外還有諸侯聯軍助陣。秦桓公見諸侯大軍壓境,發兵進軍至涇河以東與諸侯聯軍對峙。同年五月,雙方在麻隧(今陝西省涇陽縣北)展開激戰,秦軍大敗,秦將成差及不更女父被俘。諸侯方面,曹宣公死於軍中。秦軍殘部敗退,晉師及諸侯聯軍渡過涇河追擊到侯麗(今陝西省禮泉縣境內)後退兵。.

新!!: 秦桓公和麻隧之戰 · 查看更多 »

輔氏之戰

前594年秋天七月,秦桓公派兵攻打晉國,進軍至輔氏(今陝西省大荔縣)。另一方面,晉景公派遣荀林父出兵攻打赤狄建立的潞國,立黎侯後回晉國,至雒水時,魏顆與秦國力士杜回於輔氏交手,突見一老人用草編的繩子套住杜回,杜回站立不穩,摔倒在地,當場被俘,晉軍大獲全勝。原來魏顆的父親魏武子魏犨有一小妾沒有生孩子,魏犨剛剛生病時,命魏顆將小妾另嫁他人,魏犨病危時又命魏顆將小妾用來殉葬。魏犨死後,魏顆將小妾另嫁他人,並說:「這是從父親頭腦清醒時的囑咐。」後來魏顆做夢夢見那位老人,老人說:「我就是那位小妾的父親,這樣做是為了報答你救了我的女兒。.

新!!: 秦桓公和輔氏之戰 · 查看更多 »

醫緩

醫緩(生卒年不可考),是传说中中国春秋時期秦國的醫家。其姓不可考,名緩,因其職,人稱醫緩。 其主要生平不可考,描述醫緩的文獻詳見於《左傳·成公十年》和《通志》兩書。 前581年,晉景公有疾,他夢見自己被惡鬼追逐,驚醒後,他召桑田那邊的巫人(史稱桑田巫)來占卜。桑田巫向晉景公表示,晋景公之病是被他在下宮之難所殺的趙同和趙括鬼魂作祟,等不到吃新收的莊稼,晉景公就會死。桑田巫使巫術治病,但久治不效。 晉景公聽聞秦國多名醫,於是向秦桓公求醫,秦桓公派遣醫緩往診。醫緩未至,晋景公又夢到疾病化身的兩童子商量:一个说醫緩是良医,所以他们应找地方避開醫緩,另一个说他们在肓(肓指心臟與橫膈膜之間的部位)之上,膏(膏指心尖脂肪)之下,醫緩也不能奈何。醫緩一到晉國,診察晉景公的病情,立刻斷言晉景公其疾不可醫,因为病況已經進入肓之上膏之下,表示就算砭石和針灸治理已不可及,而服用葯物醫治,亦不能至,所謂「藥石無靈」。晉景公回想先前的夢和醫緩所说的一樣,便认为醫緩為良醫,送厚禮謝去。 接著,他召桑田巫來,放上用新產的麥子作的麵食,然後處死了桑田巫,但晉景公欲吃麵前感到腹脹,便上廁所,但卻掉到糞坑中溺死。 此故事流傳下来,成為「病入膏肓」的成語。也因這典故,在背部的第四椎兩旁,有名為「膏肓腧」的穴位。 《通志》一書中,表示「緩」和「和」同音,認為醫緩與同一時期的另一名醫醫和為同一人。但兩人出現的年代相差四十多年,故此可能性比較低。.

新!!: 秦桓公和醫緩 · 查看更多 »

河东裴氏

河东裴氏,是中国中古时代一个以河东郡为郡望的裴姓士族,属于关中郡姓。.

新!!: 秦桓公和河东裴氏 · 查看更多 »

成肅公

成肅公,春秋时期成国诸侯,名字不详,子爵。鲁成公十三年(周简王九年,前578年),鲁成公及诸侯到王城洛邑朝见天子周简王,遂跟随刘康公、成肃公会晋侯晋厉公伐秦,当时秦国的国君是秦桓公。这次战争即麻隧之战。成子在社坛受脤,不敬王室。刘康公批评了他,“吾闻之,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谓命也。是以有动作礼义威仪之则,以定命也。能者养以之福,不能者败以取祸。是故君子勤礼,小人尽力,勤礼莫如致敬,尽力莫如敦笃。敬在养神,笃在守业。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有执膰,戎有受脤,神之大节也。今成子惰,弃其命矣,其不反乎?”这段话,反映了早期的中庸思想。不久,成肃公在瑕地(今山东省兖州市)去世。.

新!!: 秦桓公和成肅公 · 查看更多 »

春秋人物列表

春秋時期人物主要以《春秋左傳》為主,兼收《史記》、先秦諸子籍書中出現的人物,按國別分類,上限從犬戎之禍起,下限至三家滅知襄子為止。部分國別如晉、齊等國則下至滅國為止。西周以前,參見中國上古人物列表。戰國七雄則參見戰國人物列表。.

新!!: 秦桓公和春秋人物列表 · 查看更多 »

春秋歷史年表

本表起於周平王元年,終至《左傳》魯哀公二十七年。下並附錄各國國君在位年代考証。.

新!!: 秦桓公和春秋歷史年表 · 查看更多 »

晋景公

晋景公,姬姓,名獳,一名據,是中国春秋時代諸侯國晋国的一位君主。為晉文公之孫、晉成公之子。於前599年繼其父晉成公在位,至前581年去世,共計十九年,之後由其子晉厲公繼位。晋景公曾被楚国打败,使楚庄王成为霸主,不过晋景公亦曾攻败齐国。晉景公在晚年將國都由絳遷往新田(今山西侯馬),並改稱新絳。之後又發兵消除專政的趙氏家族,取得了公室對卿族的第一次勝利。.

新!!: 秦桓公和晋景公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