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秋分

指数 秋分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每年9月23日前后(公曆9月晝夜平分點),太阳到达黄经180°时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八月中,解见秋分”、“分者平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分就是半,这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点。.

111 关系: 厦村历法改革十二次卡斯蒂略金字塔印加帝國南極圈古埃及建築古籍研究社系列台灣夏季文化叔辄向日葵8號夏季夏至大流士火星曆天秤宮天秤座天文學辭彙太阳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角威卡教室女座山茱萸中华人民共和国节日与公众假期中国农民丰收节中气七十二候世界貿易中心車站 (PATH)也门占星术九壇八廟干支乙部町庫庫爾坎二十四節令鼓五運六氣伊朗曆彼岸彼岸 (節日)快樂禮拜一制度地球地球公转地支北极点北極圈分點和仲和曆冬至八鄉元上都...克謨拉石蒜王蕃王者之星火王爺廟社日神乐署秋季秋分点烈嶼鄉瑪雅文明白天白銀週节气荷赖萩餅行星風系衛星食餘甘子西洋占星術黃道十二宮黃道帶轉軸傾角龍井區農曆阳历赤纬赤道藍月铁观音释迦牟尼考泰斯與考托佩斯陰陽大戰記极夜极光极昼掃墓東京證券交易所法國共和曆满月潘端妃月坛春分春牛圖斬立決新界六日戰方位日坛日凌日本公眾假期日本曆收穫月晨昏圈晴明神社1950年9月12日日食2005年天文学2016年天文學2017年臺灣2018年臺灣2033年問題9月 扩展索引 (61 更多) »

厦村

--(Ha Tsuen),或稱厦村鄉(Ha Tsuen Heung),坊間俗寫成「廈村」,位於元朗區西部,東面是天水圍新市鎮、南面是洪水橋、北面是流浮山。厦村與屏山、十八鄉、八鄉、錦田和新田合稱「元朗六鄉」。 「--」與「廈」(即頂部有沒有一點之分)爲相通異體字,厦村村民傳統使用沒有一點的「--」字,不過由於在繁體中文中,有一點的「廈」爲正字,故此香港政府和村外人多使用「廈」字進行表述,在政府地圖以至是道路命名等都寫作「廈村」而非「--」,但如果要尊重鄉村傳統,應當寫作「--」。.

新!!: 秋分和厦村 · 查看更多 »

历法改革

曆法改革是一種對日曆系統的重大修正。這個詞有時適用於切換至不同的日曆,以取代現行的日曆。 大多數日曆有可能改變或改革的幾個規則:.

新!!: 秋分和历法改革 · 查看更多 »

十二次

分野,亦作十二次,是中国古代天文學家對星辰的劃分。 中國殷商時期就有了“十二次”,即星紀、玄枵、娵訾、降婁、大梁、實沈、鶉首、鶉火、鶉尾、壽星、大火、析木,類似於今日西方的黃道十二宮,如《國語》中记周景王时伶州鸠的话说:「武王伐殷,岁在鹑火。」鹑火就相當于狮子宫。 分野亦將地上的州、諸侯國劃分為十二個區域,使兩者相互對應。就天而言,稱為“十二分星”;在地而言,稱為“十二分野。”也有以二十八宿劃分分野的。《晉書·天文志》記載了十二州乃兗州、豫州、幽州、揚州、青州、并州、徐州、冀州、益州、雍州、三河、荊州十二州,分別由鄭、宋、燕、吳(越)、齊、衛、魯、趙、魏、秦、周、楚十二古國瓜分,如簊、尾二宿代表燕·幽州。 大致上地理上屬於東方的地區,便會與東方的星空對應,如豫州對應東方。但是也有像屬於南方的揚州卻對應到北方,屬於東方的徐州卻對應西方等情形,對此陳久金《中國星占揭秘》一書認為這與四象實際是指四方臣民信仰之圖騰的代表有關。例如揚州的吳越奉夏祀,夏人原居北方,是顓頊後裔,以龜蛇為圖騰,故吳越地理上雖在南方但卻對應北方天區;徐州的魯之宗室出自周,而周人出自西羌,以虎為圖騰,故對應西方天區;雍州的秦,其人民為伯益後裔,原居東方與南方,以鳥為圖騰,故雍州雖然地理上屬西方,但劃分到南方天區;而周人雖然出自西羌,但三河地區本屬南方鳥圖騰民族的生活範圍,故仍劃分到南方天區。.

新!!: 秋分和十二次 · 查看更多 »

卡斯蒂略金字塔

卡斯蒂略金字塔(El Castillo,意為城堡)位於猶加敦半島瑪雅遺跡奇琴伊察的中心,建造於11至13世紀之間,為祭祀羽蛇神的神廟。金字塔的四面樓梯都是91階,但若金字塔頂端的神廟如果也算成一階的話,卡斯蒂略金字塔總共有365階,每一階就代表哈布曆(Haab',瑪雅曆的其中一種)的每一天。 在春分與秋分的日出日落時,金字塔的拐角在北面的階梯上投下羽蛇神狀的陰影,並隨著太陽的位置在金字塔的北面移動。卡斯蒂略金字塔高24公尺,塔頂神廟高六公尺,基座長約為55.3公尺。金字塔總共有九層,與馬雅的宇宙觀相同。 Category:瑪雅文明 Category:墨西哥世界遺產 Category:美洲地標.

新!!: 秋分和卡斯蒂略金字塔 · 查看更多 »

印加帝國

印加帝國(克丘亞語:Tawantinsuyu)是11世紀至16世紀時位於南美洲的古老帝國,亦是前哥伦布时期美洲最大的帝国,印加帝国的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位于今日秘鲁的库斯科。印加帝國的重心區域分布在南美洲的安地斯山脈上,其主体民族印加人也是美洲三大文明印加文明的缔造者。 印加人的祖先生活在秘鲁的高原地区,后来他们迁徙到库斯科,建立了库斯科王国,这个国家在1438年发展为印加帝国。印加帝国在1438年到1533年间,运用了从武力征服,到和平同化等各种方法,使得印加帝国的版图几乎涵盖了整个南美洲西部(地跨秘魯、厄瓜多爾、哥倫比亞、玻利維亞、智利、阿根廷),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南美洲印第安人帝国。 除了印加帝国的官方语言克丘亚语,印加人还使用数百种美洲原住民语言和各种的克丘亚语方言。印加人称印加帝国为Tawantinsuyu,意为“四方之地”,或是“四地之盟”。印加帝国内部存在着多种原始信仰,但是印加的统治阶级推崇印加宗教,信仰太阳神因蒂、创世神维拉科查、地球女神帕查玛玛等神明。印加帝国的君主称萨帕·印卡,意为“独一无二的君主”,同时萨帕·印卡亦被印加人当作“太阳的儿子”。 印加帝国的国力在君主瓦伊纳·卡帕克统治期间达到顶峰。1526年,西班牙征服者弗朗西斯科·皮萨罗带领一支有168人的军队从巴拿马南下,发现了印加帝国。1529年,在瓦伊纳·卡帕克感染天花而意外去世后,两位继承人选瓦斯卡尔与阿塔瓦尔帕为了争夺王位,而爆发血腥内战,大大地削弱了印加帝国的实力。1533年,西班牙人施计杀掉了赢得内战的阿塔瓦尔帕,皮萨罗的军队与数十万名原住民盟军成功将印加征服,印加帝国灭亡,沦为西班牙帝国的殖民地。印加人的最后抵抗势力新印加王国亦在1572年灭亡。.

新!!: 秋分和印加帝國 · 查看更多 »

南極圈

南極圈(Antarctic Circle)是地球上南緯66°34′的一个假想圈,是南寒带与南温带的界线,其精确的纬度数值是与黄赤交角互餘,其以内大部分是南極洲。南极圈附近因無山脉阻攔,盛行西風,溫帶氣旋常常出现,又有海冰漂浮,是非常凶險的海域。西方航海界有“咆哮的40°S、狂暴的50°S、尖叫的60°S”的说法。 由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的章动现象,地球的黄赤交角一直在轻微地改变着。因此,纬度数值与黄赤交角互餘的南极圈也相应有改变。截至2000年,它位於南緯66°33′39(或66.56083°)上。南极圈南部的区域被稱為南極地区,而北部则是南溫帶。南极圈和北半球的北极圈是对称的。 在南极圈以南的地方,一年中会有太阳二十四小时不下山和二十四小时都是夜晚的时候,这两种现象分别称为极昼和极夜。南极圈是南半球的极昼和极夜开始出现的界线,正如北半球的北极圈一般。.

新!!: 秋分和南極圈 · 查看更多 »

古埃及建築

古埃及建築是指古埃及時期在尼羅河一帶所發展出之具有文明影響力且組織結構多元化的建築風格。目前這些建築有一些被完好的保存了下來,其中較知名的有吉薩金字塔群、獅身人面像、阿布辛拜勒神庙和卡納克神廟等。.

新!!: 秋分和古埃及建築 · 查看更多 »

古籍研究社系列

| | 〈古籍研究社〉系列(〈古典部〉シリーズ,直译为〈古籍--研究社〉系列),是日本作家米澤穗信所著,以「古籍研究社」(古典部)為中心的系列推理小說,於2001年11月開始由角川書店出版至今。正體中文版由獨步文化代理發行;简体中文版由天聞角川代理發行。 2001年10月31日,〈古籍研究社〉系列首部作品《冰--菓》,透過角川Sneaker文库的叢書品牌《Sneaker mystery 俱乐部》初次發行。其後穫得了轻小说新人獎和角川学园小说大赏的少年推理小說&恐怖部門獎勵賞,亦於次年發行第2部作品《愚者的片尾》。但由於銷售額沒有持續增長,又隨著《Sneaker mystery 俱樂部》自體受挫,導致續篇不能發表的狀態。 在此之后,被东京创元社出版的另一部作品《再见,妖精》发售后大获好评。2005年,第3部《庫特利亞芙卡的順序》以单行本的形式发行,前兩部亦被角川文库重新装帧后再次出版。以后,系列作品首先以单行本形式出版,之后再文库化。作者說,可能角色高中毕业以后,故事仍會继续發展。 2011年11月,京都動畫宣佈製作電視動畫,取该系列首卷的标题《冰--菓》为题,並於2012年4月至9月播出。於2016年3月3日,在由舉辦的話題動畫「あにぽた」人氣投票企劃「最喜歡的京阿尼歷年TV動畫是哪一部?」中榮獲第1名。 2017年11月3日宣布真人電影上映。.

新!!: 秋分和古籍研究社系列 · 查看更多 »

台灣夏季文化

台灣夏天的氣候炎熱(除山地外,其餘皆在20℃以上,最高平均溫度可達30℃以上),雨量豐沛(山地多於平地、東岸多於西岸、北部多於南部),吹西南風,屬於颱風季。 依照二十四節氣來看,傳統的夏天為立夏至大暑,即從5月初至7月底之間。不過台灣因為有北回歸線通過,以北為副熱帶季風氣候,以南為熱帶季風氣候,整體氣候較為炎熱,因此有些人認為台灣的夏天為最早從5月開始,最晚可以到9月為止(西方人以6月下旬的夏至到9月下旬的秋分為夏天)。.

新!!: 秋分和台灣夏季文化 · 查看更多 »

叔辄

叔辄(),字伯張,中国春秋时期鲁国的大夫,他是魯文公之子叔肸的玄孫,子叔声伯的曾孙、叔老之孙、叔弓之子。 前521年(鲁昭公二十一年)七月初一,发生日食。鲁昭公问梓慎日食是什么事,代表什么样的祸福。梓慎回答:“冬至夏至春分秋分(二至、二分),发生日食,不是灾祸。日月运行,春分秋分之时,黄道、赤道交点相同;夏至冬至之时,黄道、赤道相交点远。其他月日食发生灾祸,因阳气不胜,所以常常发生水灾。”此時叔辄因日食而号哭,叔孫昭子说:“叔辄快死了,这不是他该哭的事。”八月乙亥,叔辄卒。.

新!!: 秋分和叔辄 · 查看更多 »

向日葵8號

向日葵8號是日本氣象衛星之一,為向日葵系列衛星其中之一款人造衛星,由日本氣象廳開發,三菱電機製造。於2014年10月7日由三菱重工业與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將其送上軌道,屬於地球同步衛星。向日葵8號於2015年7月7日測試完成正式投入運作,目的是取代於2006年投入服務的MTSAT-2(向日葵7號)。.

新!!: 秋分和向日葵8號 · 查看更多 »

夏季

夏季是一年四季的第二季,也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同时也是一年中太阳高度最高、白昼最长的季节。夏季是许多农作物旺盛生长的季节,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温度给植物提供了所需的条件。此外,由於夏季時全球大部份學生都放暑假,因此也是相當旺盛的旅遊季節。以北半球為例,除了赤道一帶其他地方都有夏季:曼谷夏季約八個月、北極夏季約五個月(另外七個月為冬季)。.

新!!: 秋分和夏季 · 查看更多 »

夏至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6月21日前后(20日~22日),太阳到达黄经90°时开始。是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西元前7世紀,古人用土圭量日影,夏至這一天日影最短,因此把這一天稱作「夏至」。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中……夏,假也,至,极也,万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极也。” 《汉学堂经解》(ISBN 9787806940235)所集崔灵恩《三礼义宗》:“夏至为中者,至有三义:一以明阳气之至极,二以明阴气之始至,三以明日行之北至。故谓之至。” 夏至日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长,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太阳整日不落,形成面积最大的极昼区。此日过后,阳光直射位置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逐渐减短,日出、日落的方位也开始往南移动。在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亦日渐降低,日影逐渐被拉长。但由于太阳辐射到地面的能量仍比地面向空中发散的多,所以在短时间内气温继续升高。 「至」也有極點的意思。在傳統的陰陽理論中,夏至是陽氣生發到極點,開始收藏的節氣。 《易經》姤卦,為五月卦,一陰起于下(夏至一陰生,冬至一陽生),孚夏至之時令。陽氣雖盛已經失勢,陰長陽消之象。 與冬至相同的是,夏至在中國古代也是重要的傳統節日(節氣),只是現代活動相對比較少與夏至直接相關(可能與重要傳統節日端午節意義極為相近)。但仲夏節是在北欧等地居民的重要節日(和當地偏寒冷的氣候有關)。.

新!!: 秋分和夏至 · 查看更多 »

大流士火星曆

大流士火星曆是一套為了未來殖民在火星上的拓荒者而設計的曆法。它是由航太工程師及政治學家湯瑪斯·干加利創造,並以他的兒子大流士(Darius)命名。.

新!!: 秋分和大流士火星曆 · 查看更多 »

天秤宮

天秤宫是占星术黃道十二宮之第七宮,黄经从180°到210°,因天文學原对应的星座是天秤座,所以得名,但由于岁差,现已移到室女座。天秤宫的附庸星(也門占星学)为土星,代表土星及其星环。而在密宗占星學中,天秤宫的神秘守護星為天王星,層次守護星為土星(在也門占星學中屬於歸附)。 每年9月23日后太阳到达这一宫,那时节气是秋分,所以秋分点又称为“天秤宫第一点”。.

新!!: 秋分和天秤宮 · 查看更多 »

天秤座

天秤座(Libra,天文符号:♎)是黄道星座之一,為托勒密星座之一。位于室女座与天蝎座之间,这个星座有十几颗使用8英寸(20厘米)或更大望远镜可见的星系,星座中最亮的四颗星α、β、γ、σ构成一个四边形,β星又和春季大三角构成一个大菱形,天秤座β星的中名是「氐宿四」,它是全天惟一一颗肉眼可以看见为绿色的星。天秤座α星「氐宿一」,是一顆雙星,由亮度5.2的α1與亮度2.8的α2所構成,呈藍白色。.

新!!: 秋分和天秤座 · 查看更多 »

天文學辭彙

天文學辭彙是天文學上的一些術語。這項科學研究與關注的是在地球大氣層之外的天體和現象。天文學的領域有豐富的辭彙和大量的專業術語。.

新!!: 秋分和天文學辭彙 · 查看更多 »

太阳

太陽或日是位於太陽系中心的恆星,它幾乎是熱電漿與磁場交織著的一個理想球體。其直徑大約是1,392,000(1.392)公里,相當於地球直徑的109倍;質量大約是2千克(地球的333,000倍),約佔太陽系總質量的99.86% ,同時也是27,173,913.04347826(約2697.3萬)倍的月球質量。 从化學組成来看,太陽質量的大約四分之三是氫,剩下的幾乎都是氦,包括氧、碳、氖、鐵和其他的重元素質量少於2% 。 太陽的恆星光譜分類為G型主序星(G2V)。雖然它以肉眼來看是白色的,但因為在可见光的頻譜中以黃綠色的部分最為強烈,從地球表面觀看時,大氣層的散射使天空成為藍色,所以它呈現黃色,因而被非正式地稱為“黃矮星” 。 光譜分類標示中的G2表示其表面溫度大約是5778K(5505°C),V则表示太陽像其他大多數的恆星一樣,是一顆主序星,它的能量來自於氫融合成氦的核融合反應。太陽的核心每秒鐘聚变6.2億噸的氫。太陽一度被天文學家認為是一顆微小平凡的恆星,但因為銀河系內大部分的恆星都是紅矮星,現在認為太陽比85%的恆星都要明亮。太陽的絕對星等是 +4.83,但是由于其非常靠近地球,因此从地球上看来,它是天空中最亮的天體,視星等達到−26.74。太陽高溫的日冕持續的向太空中拓展,創造的太陽風延伸到100天文單位遠的日球層頂。這個太陽風形成的“氣泡”稱為太陽圈,是太陽系中最大的連續結構。 太陽目前正在穿越銀河系內部邊緣獵戶臂的本地泡區中的本星際雲。在距離地球17光年的距離內有50顆最鄰近的恆星系(最接近的一顆是紅矮星,被稱為比鄰星,距太阳大約4.2光年),太陽的質量在這些恆星中排在第四。 太陽在距離銀河中心24,000至26,000光年的距離上繞著銀河公轉,從銀河北極鳥瞰,太陽沿順時針軌道運行,大約2.25億至2.5億年遶行一周。由於銀河系在宇宙微波背景輻射(CMB)中以550公里/秒的速度朝向長蛇座的方向運動,这两个速度合成之后,太陽相對於CMB的速度是370公里/秒,朝向巨爵座或獅子座的方向運動。 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軌道是橢圓形的,每年1月離太陽最近(稱為近日點),7月最遠(稱為遠日點),平均距離是1.496億公里(天文学上稱這個距離為1天文單位) 。以平均距離算,光從太陽到地球大約需要经过8分19秒。太陽光中的能量通过光合作用等方式支持着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长 ,也支配了地球的氣候和天氣。人类從史前時代就一直認為太陽對地球有巨大影響,有許多文化將太陽當成神来崇拜。人类對太陽的正確科學認識進展得很慢,直到19世紀初期,傑出的科學家才對太陽的物質組成和能量來源有了一點認識。直至今日,人类对太阳的理解一直在不断进展中,还有大量有关太陽活动机制方面的未解之謎等待着人们来破解。 現今,太陽自恆星育嬰室誕生以來已經45億歲了,而現有的燃料預計還可以燃燒50億年之久。.

新!!: 秋分和太阳 · 查看更多 »

太阳直射点

太阳直射点是太阳高度角(太阳光入射角度)为90度的点,它是地心与日心连线和地球球面成90度的交点。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理論上为正午12时,但需視乎該地政府所定下的時區為多少而定。.

新!!: 秋分和太阳直射点 · 查看更多 »

太阳高度角

太陽高度角(solar zenith angle),也称太阳高度,是指某地的太阳光线与当地地平面的所交的最小线面角,這是以太陽視盤面的幾何中心和理想地平線所夾的角度。.

新!!: 秋分和太阳高度角 · 查看更多 »

威卡教

威卡教(英语:Wicca)是一种在英国和美国盛行的、新兴的、多神论的、以巫术为基础的宗教。 威卡教的信徒自称自己的宗教为“老宗教”(这个称呼可以追溯到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或者“老路”来表示威卡教的根源在于欧洲的魔术和原始宗教。也有些人将威卡教的仪式与巫覡宗敎的仪式等同起来,将威卡教看作是巫覡宗敎的一种。 从1994年开始,美国承认威卡教为一种宗教并允许他們對人进行灵气治疗。.

新!!: 秋分和威卡教 · 查看更多 »

室女座

室女座(Virgo,天文符号:♍),是最大的黄道帶星座,面积1294.43平方度,占全天面积的3.318%,在全天88个星座中,面积排行第二位,仅次于長蛇座。室女座中亮于5.5等的恒星有58颗,最亮星为角宿一(室女座α),视星等为0.98。每年4月11日子夜室女座中心经过上中天。现在的秋分点位于右执法(室女座β)附近。 在翻譯的外國文献中,最早出現「室女座」名稱的是清朝光緒二十三年(1896年)的《天文揭要》。.

新!!: 秋分和室女座 · 查看更多 »

山茱萸

山茱萸(学名:Cornus officinalis),山茱萸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其成熟果实为中药,别名山萸肉、药枣、枣皮、蜀酸枣、肉枣、薯枣、鸡足、实枣、萸肉、天木籽、山芋肉、实枣儿、山萸。.

新!!: 秋分和山茱萸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日与公众假期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节日包括农历传统节日、公历节日、纪念日与少数民族节日,另外还有主题节日(主题日),公众休假在《劳动法》内有条款规定,国务院发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为规范全民节日休假的最高行政法规,主题节日由专业法律规定。公众休假由国务院及其工作部门人事部和劳动暨社会保障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规定来实施;《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规范了普遍实行的每周五日工作制,《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范每年的职工带薪休假;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双休日、法定节日休假和带薪休假为公众假期。 1949年12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统一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即后来所称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 此後,該辦法根据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第一次修订;根据2007年12月14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第二次修订。 2007年12月14日新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清明、端午和中秋三大传统节日正式列入全民法定公休节日,自2008年开始共有七大全民法定公休节日,分别为元旦、春节、清明、端午、劳动节、中秋和国庆节,全民公休节日的假期通过调整双休日来集中休假,休假时段每年由国务院发布。地方性节日、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其他特定群体的节日限于特定群体或局部地区。 2013年12月11日,国务院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再次作出调整,春节黄金周由除夕至正月初六调整为正月初一至正月初七,除夕不再是公众假日。但是在后来又改回了除夕到正月初六的黄金周假期,并且在2015年春节实行。.

新!!: 秋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节日与公众假期 · 查看更多 »

中国农民丰收节

中国农民丰收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2018年6月21日起设立的一个节日,时间为每年农历秋分。该节日2018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申请设立,同年6月21日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个在国家层面为农民设立的节日。.

新!!: 秋分和中国农民丰收节 · 查看更多 »

中气

中氣為「二十四節氣」中,每月的第二個節氣。包括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 中国的历法是阴阳合历,一年为365.2425日,分为12段,每段30.4371日,为阳历一个月。阳历每月有一个节气,一个中气,分别发生在每月的7日和22日前后。阴历每月为29.5306日。每年阴历比阳历短少10.8113天。短少的天数需要根据阳历调整,把少了的天数加起来做为闰月。正常的月份裡,每月应该有一个节气,一个中气。由于阴历每月比阳历每月几乎少了一天,每积累三十个月左右,就会出现一个没有中气的月份。这个没有中气的月份被定为闰月,附属于前一个月。 Category:節氣.

新!!: 秋分和中气 · 查看更多 »

七十二候

七十二候為中國最早結合天文、氣象、物候知識指導農事活動之曆法。以五日為候,三候為氣,六氣為時,四時為歲,一歲二十四節氣共七十二候。七十二候起源於黃河流域,呂不韋載於《呂氏春秋》,完整記載見於西元前2世紀《逸周書·時訓解》。.

新!!: 秋分和七十二候 · 查看更多 »

世界貿易中心車站 (PATH)

世界貿易中心車站(World Trade Center station)是位於美國紐約曼哈頓下城的捷運車站,屬於世界貿易中心建築群的一部分,為紐新航港局過哈德遜河捷運(PATH)的東端總站,也是PATH系統的紐華克賓州車站–世貿中心、霍伯肯–世貿中心等2個運行系統的端點站。 它最初以(Hudson Terminal)為名於1909年7月19日開始營運,後來隨著世界貿易中心的興建而在1971年轉用新站、同時改為現名。該車站在九一一襲擊事件時遭到毀壞,直到2003年啟用臨時站才恢復營運。2016年3月4日以世界貿易中心交通樞紐(World Trade Center Transportation Hub)為名啟用。新車站由西班牙建築師聖地牙哥·卡拉特拉瓦設計,設計概念稱為「眼窗」(Oculus),是從一位孩童手中釋放鴿子而來,白色建物外觀矗立在金融區世貿中心1號大樓等摩天大樓之間,突出的造型獲CNN評為2016年9大新地標之一。.

新!!: 秋分和世界貿易中心車站 (PATH) · 查看更多 »

也门占星术

也門占星術(Yemeni Astrology)即通常所說的星座,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占星術體系之一,也是西洋占星術的原型之一,又名南阿拉伯占星術(South Arabian Astrology)。它主要是將黃道帶人爲劃分為十二個隨中氣點移動(與實際星座位置不一致)的均等區域來充當實際上的黃道星座。心理學家認爲也門占星術提高某些行星在星座的能力,并將十二個黃道星座的邊界線以及這些與實際星座毫無關係的十二中氣的間隔區域說成是星座的起始點。也門占星術使用這些人爲劃分的區域作為天象,按照上行下效原則及塔羅牌反映來支配著人類活動(特別是農牧業生產),因此十二星宮代表了十二個基本人格型態或感情特質。在全世界範圍內,一个人的出生日期就以星座来对应。也門占星術就是測試對應人的出生時間和這些均等劃分的區域来解釋人的性格和命運。 出生時間與等分星宮的對應如下,由於中氣春分年與公曆曆法有差異,不同年份會前後相差1-2天,與中國農曆的二十四節氣各個「中氣」之間的距離吻合,中氣時間的計算準確至分鐘(並非子時開始),亦是等分星宮的界線,每年均有差異。此外,天文學上的十三個IAU黃道星座都有相對于春分點(或太陽)的歲差問題。 公元前8世紀末,示巴王國(即今也門)的一個牧民根據日食設立也門占星術的“附庸星”,比北方的巴比倫人發現日月食循環的沙羅週期早了半個世紀,西洋占星術的守護星和擢升行星就是以也門占星術的附庸星為原型的。.

新!!: 秋分和也门占星术 · 查看更多 »

九壇八廟

九壇八廟是北京几处重要的皇家祭祀场所。.

新!!: 秋分和九壇八廟 · 查看更多 »

干支

干支是天干与地支的合称,由两者经一定的組合方式搭配成六十对,为一个周期,循環往復,称为六十甲子或六十花甲子。中国古代用以记录年、月、日。日本、朝鲜、越南、琉球等汉字文化圈地区也曾跟随中国,使用干支来记录时间。用干支纪年法纪年时一个周期为六十年,称为一甲子,甲子也用于形容60岁的老年人。.

新!!: 秋分和干支 · 查看更多 »

乙部町

乙部町()是日本北海道檜山振興局中部鄰日本海的一個城鎮,境內以丘陵地形為主,少有平原,人口主要集中在海岸區域;靠海的區域大多已被規劃為檜山道立自然公園。 町名源自阿伊努語的「o-to-un-pe」,意思是河口有湖的河川,這裡指的河川被認為是姬川。乙部町官方網頁 - 乙部町的介紹.

新!!: 秋分和乙部町 · 查看更多 »

庫庫爾坎

庫庫爾坎(Kukulkan;「羽蛇」)是瑪雅神話中羽蛇神的名字,此詞亦用作歷史人物的名稱。在中美洲的其他文化中,羽蛇神這一形象經常出現。庫庫爾坎對應於基切人(K'iche' people)的庫庫馬茨(Gukumatz)和阿茲特克神話中的克特薩爾科瓦特爾。然而,我們對這個屬於前哥倫布時期的中美洲神祇所知不多。 儘管受墨西哥文化影響甚深,庫庫爾坎於中美州古典時期的瑪雅文化中有其源頭,那時候他的名字為「瓦克薩克拉胡恩·烏巴·肯」(Waxaklahun Ubah Kan),意為「戰蛇」(War Serpernt);另外他亦被視為是古典瑪雅藝術中幻像蛇(Vision Serpent)的後古典時期版本——所謂「幻象蛇」,是瑪雅人透過放血儀式(Bloodletting rituals)而產生幻象,該幻象為一條蛇,瑪雅人相信透過這幻象蛇可跨越宇宙各層,幫助他們與眾神或祖先溝通。 對庫庫爾坎/奎策爾夸托的崇拜是第一個凌駕於舊古典時期瑪雅文化裏語言及種族分裂的中美洲宗教。它促進了來自不同社會及種族背景的族群的溝通以及和平貿易。儘管這種膜拜原本是以奇琴伊察的古城為中心(即現今尤卡坦半島的墨西哥),但它最遠曾傳播到危地馬拉的高地。 在尤卡坦半島,「庫庫爾坎」與一個有著相同名字的人混淆。因為這樣,二者的身份變得模糊起來。那個人是奇琴伊察的一名統治者或祭師,大約生於公元10世紀。儘管16世紀的瑪雅作家提及過有「庫庫爾坎」這樣的一個歷史人物,於9世紀在奇琴伊察文獻中所記載的庫庫爾坎從不視之為人或描繪為幻象蛇的圖像。在奇琴伊察,庫庫爾坎亦被描述成主宰犧牲場面的神祇。 在尤卡坦半島北部的考古遺址,包括奇琴伊察、烏斯馬爾及瑪雅潘等地均可找到庫庫爾坎的大型神廟。.

新!!: 秋分和庫庫爾坎 · 查看更多 »

二十四節令鼓

二十四节令鼓(Gendang Dua Puluh Empat Perayaan, 24 Festive Drums)是一種結合二十四節氣、書法和廣東獅鼓的鼓藝表演,于1988年由馬來西亞華人陈徽崇和陈再藩共同創立,於2009年成爲馬來西亞國家遺產項目。 二十四节令鼓是在华人传统鼓艺的基礎上加以充实创新而成,除了是一項鼓藝表演,也是東南亞華人文化傳承的象徵。.

新!!: 秋分和二十四節令鼓 · 查看更多 »

五運六氣

五運六氣,簡稱運氣,又稱運氣學說,為古人研究氣候變化與疾病關係的一門學問。方法為運用陰陽五行生剋制化理論,以干支系統進行演繹,總結人在宇宙中的生理、病理變化。運氣學說為一綜合學科,其範圍涵蓋古代天文學、氣象學、物候學、地理學,屬於醫學氣象學和時間醫學的範疇。 內容包括五運與六氣,運與氣又有主、客之分,推算時需互相參照,並綜合當年物候才能準確推估疾病的發病規律。.

新!!: 秋分和五運六氣 · 查看更多 »

伊朗曆

伊朗曆(波斯語:گاهشماری ایرانی‌,拉丁轉寫:Gahshomari-ye Irani),又名波斯曆或Jalaali曆,在中国也称回回陽曆(但回回曆或回曆指伊斯兰曆,不可用来指称波斯曆),是目前在伊朗和阿富汗使用的陽曆。其曆法是古波斯人基于觀察天象,而不是基于規則推算而來。透過從德黑蘭(或東經52.5度子午線)和喀布爾精確的天文觀測,確定每年的第一天(纳吾肉孜节)由春分開始。公历2016年3月20日至2017年3月19日为波斯曆1395年。 今日是波斯曆。.

新!!: 秋分和伊朗曆 · 查看更多 »

彼岸

彼岸可以指:.

新!!: 秋分和彼岸 · 查看更多 »

彼岸 (節日)

彼岸(),以春分或秋分為準,前後為期一周的時期。日本人在這時掃墓(墓参り はかまいり),為已故親友祈求平安。這是一種源自佛教的習俗。.

新!!: 秋分和彼岸 (節日) · 查看更多 »

快樂禮拜一制度

快樂禮拜一制度(Happy Monday制度,ハッピーマンデー制度)是日本將部分國民祝日(國定假日)從原來的固定日,移至特定的星期一,形成3連休的制度。.

新!!: 秋分和快樂禮拜一制度 · 查看更多 »

地球

地球是太阳系中由內及外的第三顆行星,距离太阳约1.5亿公里。地球是人類已知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也是人類居住的星球,共有74.9億人口。地球质量约为5.97×1024公斤,半径约6,371公里,密度是太阳系中最高。地球同时进行自转和公转运动,分别产生了昼夜及四季的变化更替,一太陽日自转一周,一太陽年公转一周。自转轨道面称为赤道面,公转轨道面称为黄道面,两者之间的夹角称为黄赤交角。地球仅擁有一顆自然卫星,即月球。 地球表面有71%的面积被水覆盖,称为海洋或可以成为湖或河流,其余是陆地板块組成的大洲和岛屿,表面分布河流和湖泊等水源。南极的冰盖及北极存有冰。主體包括岩石圈、地幔、熔融态金属的外地核以及固态金属的內地核。擁有由外地核產生的地磁场。外部被氣體包圍,称为大氣層,主要成分為氮、氧、氬。 地球诞生于约45.4亿年前,42億年前開始形成海洋。并在35亿年前的海洋中出现生命,之后逐步涉足地表和大气,并分化为好氧生物和厌氧生物。早期生命迹象产生的具體证据包括格陵兰岛西南部中拥有约37亿年的历史的石墨,以及澳大利亚大陆西部岩石中约41亿年前的 Early edition, published online before print.。此后除去数次生物集群灭绝事件,生物种类不断增多。根据学界测定,地球曾存在过的50亿种物种中,已经绝灭者占约99%,据统计,现今存活的物种大约有1,200至1,400万个,其中有记录证实存活的物种120万个,而余下的86%尚未被正式发现。2016年5月,有科学家认为现今地球上大概共出现过1--种物种,其中人类正式发现的仅占十万分之一。2016年7月,科学家称现存的生物共祖中共存在有355种基因。地球上有约74亿人口,分成了约200个国家和地区,藉由外交、旅游、贸易、传媒或战争相互联系。.

新!!: 秋分和地球 · 查看更多 »

地球公转

地球环绕太阳的运动称为地球公转。因为同地球一起环绕太阳的还有太阳系的其他天体,太阳是它们共有的中心天体,故被称为“公”转。 地球公轉方向為逆時針,與自轉方向相同。.

新!!: 秋分和地球公转 · 查看更多 »

地支

地支是指木星轨道被分成的十二个部分,記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木星的公转周期大约为十二年,所以中国古代用木星来纪年,故而称为“岁星”。后来又将这十二个部分命名,这就是“地支”。.

新!!: 秋分和地支 · 查看更多 »

北极点

北极点,又叫北極(North Pole),用於稱呼地球上的地理北極,即在地球表面上最北的點,也就是地球的自轉軸在北半球與表面相交會的點。北极点周围的地区称为北极地区。 地理上的北極(通常就簡稱為北極)以下面的解釋為準:地球的自轉軸與地球表面的兩個交點之一(另一個點是南極,就在相對的另一面),地理上的北極是緯度為北緯90°的點,在方向上是真北,在這一點所指向的任何方向都是南方。 南極位於南極洲的大陸上,北極位於北冰洋內。在北極沒有土地,只有常年冰封的冰冷海水在冰層之下流動著,因此不可能像南極一樣,建立一個永久的北極駐地。不過蘇聯以及後來的俄羅斯自1937年起建立許多,其中有些很靠近北極。自2002年起俄羅斯在靠近北極的地方建立一個基地站Barne,是用每年春天施工一段時間的方式進行。2000年的有一些有關北極的研究,研究認為因為,北極的冰最終會溶化,預計時間從2016年到21世紀後期甚至更晚。 俄羅斯2007年的Arktika 2007行動中曾用和平號潛水艇量測北極海域的深度,為,1958年時美國的鸚鵡螺號核動力潛艇也量測過,深度為4,087 m(13,410 ft)。離北極最近的陸地是在格陵蘭北邊的卡菲克盧本島,距北極約。離北極最近,且有人居住的地方是加拿大努納武特中基吉柯塔鲁克地区的阿勒特,距北極 。.

新!!: 秋分和北极点 · 查看更多 »

北極圈

北极圈是指纬度数值为北纬66.5°的一个假想圈,是北寒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与黄赤交角(南北回归线所在的纬度数值)余角。北极圈以北的地区被称为“北极圈内”。通常,北极圈内的地区被叫做北极地区,由北冰洋以及周边陆地组成,其陆地部分包括了格陵蘭、北歐三國、俄羅斯北部、美國阿拉斯加北部以及加拿大北部。北极圈内島嶼很多,最大的是格陵蘭岛。由於嚴寒,北极圈以內的生物種類很少。植物以地衣、苔蘚為主,動物有北極熊、海豹、鯨等。 北极圈也是极昼和极夜现象开始出现的界线,北极圈以北的地区在夏天会出现极昼,而在冬天会出现极夜。.

新!!: 秋分和北極圈 · 查看更多 »

分點

分點(equinox,或稱二分點)是想像中天球赤道在天球上的位置,是每年太陽穿過天球赤道和黃道在天球上交點的天文事件,這造成地球上各地的白天和夜晚幾乎等長。只有在分點的瞬間,地球上的日夜分界線(白天和夜晚分界之處)才會垂直於赤道。其結果是地球的南北兩半球得到相同的照明。 換言之,分點是日下點正好落在赤道上的唯一時刻,意味著在赤道上會看見太陽位在頭頂正上方。分點每年會出現兩次,大約分別在3月21日(春分)和9月23日(秋分)。在春分,日下點由南向北通過赤道,而秋分則是日下點由北向南通過赤道。 分點和至點直接關係到每年的季節。在北半球,多數的文明在傳統上以三月的春分點(vernal equinox)標示著春季的開始,以九月的秋分點(autumnal equinox)標示著秋季的開始。在南半球,春分點在九月,而秋分點在三月。 追溯equinox這個字的源頭來自拉丁文的aequi nox,意思是日夜等分。實際上只是近似如此,當太陽經過分點時,陽光平均的照射在南北兩半球,地球上各地的日照時間都是一樣的長(不是日夜等長)。 由於歲差的影响,分點每年沿着赤道向西移動七分之一弧秒。.

新!!: 秋分和分點 · 查看更多 »

和仲

和仲,中国上古人物。羲和一族。根据《史记·五帝本纪》、《尚书·尧典》记载,和仲是尧的大臣。尧命他居住在西土昧谷。观察日落,夜中,观察虚宿,来确定秋分。以方便秋天的收成。.

新!!: 秋分和和仲 · 查看更多 »

和曆

和曆()是日本傳統历法,歷史上,日本一直使用華夏曆法,並隨中國中原朝廷改換曆書,曾先後使用劉宋之元嘉曆、大唐之麟德曆(在日本叫做仪凤历)、大衍曆、五紀曆及宣明曆。但在大明滅亡之后,日本開始使用日本本土編寫的貞享曆、寶曆曆、寬政曆及天保曆。明治维新后,1872年日本政府废除天保历,改为使用西方格里历,並把各傳統節日的官方日期改為西曆日子,但民间占卜、算命和春分上坟仍依照天保历;同時,雖然明治維新後官方不再使用舊曆,但民間習俗上仍保留從中國傳入的干支紀年,每一年的干支紀年起始以西曆為準。此外,陰陽合曆中的節氣本來就屬陽曆部分(按照地球公轉位置計算),因此仍舊保留,春分、夏至、秋分都是按照傳統規則計算的法定假日,其西曆日期在不同年份會有數日浮動。.

新!!: 秋分和和曆 · 查看更多 »

冬至

冬至(英文: Winter Solstice Festival),又稱冬節、賀冬,二十四節氣之一、八大天象類節氣之一,與夏至相反。冬至在太阳到达黃经270°时开始,冬至日一般都在公曆12月21日到12月23日之間,農曆則在十一月。.

新!!: 秋分和冬至 · 查看更多 »

八鄉

八鄉(Pat Heung)位於香港新界元朗區的一個鄉村地區,具有悠久的歷史,早於香港開埠以前已有新界原居民在此居住。八鄉的名稱來源有多個版本,較廣為流傳的說法是由於早期共有八條村莊,因而命名為八鄉。 八鄉與屏山、厦村、十八鄉、錦田和新田合稱「元朗六鄉」。.

新!!: 秋分和八鄉 · 查看更多 »

元上都

元上都或称上都即开平,位於今中國內蒙古自治區锡林郭勒盟正藍旗境內,多伦县西北闪电河畔。元世祖忽必烈即位以前,于1256年三月,命劉秉忠建王府於此。1260年5月5日,忽必烈在开平即位。1263年6月16日,忽必烈下诏升开平为上都。1267年,忽必烈定都燕京(1271年改称大都),改上都為陪都,作避暑行宮,夏天在這裏處理政務。1359年1月8日,红巾军攻入上都城,焚毁宫阙,留七日后离去。1369年7月20日,明军攻克上都,此后,明朝改上都路为开平府。.

新!!: 秋分和元上都 · 查看更多 »

克謨拉

克謨拉(英文:Cumorah)是《摩門經》裡面說約有25萬尼腓人士兵在與拉曼人的最後戰爭中戰死的地方。該地也被稱為摩門山崗(英文:Mormon Hill)或拉瑪(Ramah)。根據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創始人 Joseph Smith, Jr.

新!!: 秋分和克謨拉 · 查看更多 »

石蒜

石蒜(學名:,red spider lily),又名紅花石蒜、龍爪花、山烏毒,俗稱老鴉蒜、彼岸花、莉可莉絲等,种加詞「radiata」意為「放射狀的」,又叫「曼珠沙華」(Mañjusaka)。.

新!!: 秋分和石蒜 · 查看更多 »

王蕃

王蕃(),字永元,三国时庐江(今安徽庐江西南)人。吳國時期官員。以博学多才著称,后因处事刚正被孙皓所杀。他对天文、历法都有精深研究,曾制作浑天仪,编制《乾象历》。.

新!!: 秋分和王蕃 · 查看更多 »

王者之星

四大王者之星(Royal stars)或称为天空守卫(Guardians of the Sky)是由波斯天文学家所提出的恒星集合。查拉图斯特拉(Zarathustra)曾提及过。 ,大约公元前3000年就用来作为基本的季节历法。 该四颗恒星都属于天空中最亮的前25颗恒星,它们的视星等低于1.5。然而选择这四颗特定的恒星是因为它们把赤经分成近似相等的4块天区,每块天区大概为6h。这就是为什么波斯人把它们称为“王者”,因为它们在天空中两两相对出现。一年之中,每颗恒星都会“统治”夜空几个月,所以人们可以根据哪颗星占统治地位来判断季节。 这四颗恒星按照他们的当代名称和古波斯名称以及出现时间为:.

新!!: 秋分和王者之星 · 查看更多 »

火王爺廟

火王爺廟,是位於臺灣臺南市白河區關嶺里、市道172號旁的不動明王廟,原先為日本人帶來的宗教信仰,後成了周圍關子嶺溫泉業者的信仰對象。.

新!!: 秋分和火王爺廟 · 查看更多 »

社日

日,東亞傳統祭祀土地神的節日,分別於春分與秋分之後舉行。春分前後名曰春社,秋分前後名曰秋社。.

新!!: 秋分和社日 · 查看更多 »

神乐署

乐署位于北京天坛西门内稍南侧,坐西向东,是天坛五组大型建筑之一,是专司明清两代皇家祭天大典乐舞的机构。也称天坛道院。.

新!!: 秋分和神乐署 · 查看更多 »

秋季

秋季是一年四季之中的第三季。秋季的時候,自然景觀最明顯的變化在樹木上面,城市裡會開始清掃大量的落葉,山區則湧進不少觀賞紅葉的遊客們。.

新!!: 秋分和秋季 · 查看更多 »

秋分点

秋分点:赤道平面和黄道的两个相交点的一个(另一个是春分点)。夏至后,太阳从北向南移动,在秋分那一天通过这一点。.

新!!: 秋分和秋分点 · 查看更多 »

烈嶼鄉

嶼鄉,又稱小金門,位於金門本島西南西方,居於金廈兩門之間,位處於福建省東南隅的九龍江口外、廈門灣內,並包括大膽島、二膽島、三膽島、四膽島、五膽島、復興嶼、猛虎嶼、獅嶼等諸小島。屬中華民國福建省金門縣管轄。距離中國大陸最近的島嶼僅0.5公里,在戰略位置上是「外島中的外島,前線中的前線」。 山多平地少的烈嶼,總面積為14.8536平方公里,山巒多分布於東北方,地勢東北寬而高聳,西南狹而平緩,宛若「彪顧猛虎」之勢,再加上「扼制閩海,屏障金門」的地理位置,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 烈嶼鄉共劃分為五村,分別為林湖村、上岐村、西口村、黃埔村、上林村,到2016年7月,現有登記戶籍人口約為一萬兩千多人。.

新!!: 秋分和烈嶼鄉 · 查看更多 »

瑪雅文明

雅文明,是古代分布於現今墨西哥東南部、瓜地馬拉、宏都拉斯、薩爾瓦多和貝里斯5個國家的叢林文明。雖然處於新石器時代,惟在天文學、數學、農業、藝術及文字等方面都有極高成就。與印加帝國及阿茲特克帝國並列為美洲三大文明(阿茲特克帝國與馬雅文明位於中美洲;印加帝國位於南美洲安地斯山一帶)。 依據中美洲編年,瑪雅歷史分成前古典期、古典期及后古典期。前古典期(公元前2600年-公元250年)也稱形成期,曆法及文字的發明、紀念碑的設立及建築的興建均在此時期;古典期是全盛期(約3世紀-9世紀),此時期文字的使用、紀念碑的設立、建築的興建及藝術的發揮均在此時期達於極盛;後古典期(約10世紀-16世紀),此時期北部興起奇琴伊察及烏斯馬爾等城邦興起,文化也逐漸式微(衰弱)。玛雅从來不像中國、羅馬及埃及等文明擁有一个统一的强大帝国,全盛期的玛雅地区分成数以百计的城邦,然而玛雅各邦在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及习俗传统上却属于同一个文化圈,但因為沒有冶金術,農業技術薄弱,無法支撐起龐大的人口,帝國在10世紀之後又逐步回到分散部落的型態。16世紀時,玛雅文化的傳承者阿茲特克帝國被西班牙帝國帶來的瘟疫消滅了大量居民,唯一的美洲文字也被基督徒視為宗教異端而加以抹除,侵略者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壞,直到19世紀遺址才被重新發現,今天的馬雅原住民已經不知道過去的文明歷史。.

新!!: 秋分和瑪雅文明 · 查看更多 »

白天

白晝、白天、日間,是地球表面受到日光直接或間接照射之時,即日出至日落之間。 相對之下,其它的行星,在旋轉之下也會因為被恆星照亮,也會經歷白晝的狀態。但是此處主要論述地球上的白晝。.

新!!: 秋分和白天 · 查看更多 »

白銀週

白銀週(,和製英語:Silver week)是日本在秋季9月下旬的一個連續假期,得名呼應於春季4月下旬的黃金週,所以也有「第二黃金週」之稱,不過白銀週並非和黃金週一樣是每年都會出現的。 日本在9月下旬有兩個節日,一為9月第3個星期一的敬老日(敬老の日)與9月23日前後的秋分(秋分の日)。由於敬老日為週一,必接於週休二日之後,所以最少會有3天的連續假期;若當年的秋分節與敬老節之間只間隔一日,則間隔的一日依祝日法第3條第2項之規定也會成為假日(通稱為國民的假日,国民の休日),所以就變成了5天連續假期。由於白銀週出現的頻率不高,所以也有人戲稱為「白金週」(、Platinum week)。 上次的白銀週出現在2009、2015年,下次為2026年。 + Category:和製英語.

新!!: 秋分和白銀週 · 查看更多 »

节气

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用来指导农事之历法曆注。 東亞傳統夏曆(農曆)是一种「阴阳合曆」,同時根据日、月运行制定,「陰」是以朔望月为基准确定,「陽」是以地球自冬至繞太陽公轉一圈为基准确定歲實,每回歸年約365.2422日,二十四節氣據此而劃分,其中:.

新!!: 秋分和节气 · 查看更多 »

荷赖

荷赖(希腊文:Ώραι,“小时(hour)之意”;拉丁文:Horae,或譯荷萊)是希腊神话中掌管季节氣候變遷、植物生长和社會法律秩序的女神們的总称。她們又称为发髻华美的“时序三女神”、“时令女神”、“时光女神”或“季节女神”。.

新!!: 秋分和荷赖 · 查看更多 »

萩餅

萩餅(お萩もち、御萩おはぎ、萩の餅はぎのもち、牡丹餅ぼたもち),日本點心(和菓子)之一,招待客人時常用的甜點。.

新!!: 秋分和萩餅 · 查看更多 »

行星風系

地表的風可分為行星風系與地方風系。簡單來說,行星風系的理論有三個假設條件:.

新!!: 秋分和行星風系 · 查看更多 »

衛星食

衛星食或衛星蝕,是指人造衛星被其圍繞著的天體擋住,得不到陽光照射的現象。 衛星食主要影響依靠太陽能發電的人造衛星。低軌道、短周期的人造衛星在運行期間經常會出現衛星食,但為時通常不多於1小時,衛星上的蓄電池一般能夠應付。但同步軌道衛星這一類軌道高、長周期的衛星,一旦出現衛星食,可維持數小時,有可能需要關閉衛星上部分設備減少耗電。而衛星食時會造成的急速降溫,也是設計衛星時必須考慮在內的。 對於位在赤道上方的同步軌道衛星,衛星食現象通常發生在春分和秋分前後,太陽直射赤道,因此一到了夜間,衛星、地球、太陽形成一直線,衛星極可能被地影遮蔽而產生衛星食。.

新!!: 秋分和衛星食 · 查看更多 »

餘甘子

子(学名:Phyllanthus emblica),葉下珠科葉下珠屬,分布於印度、斯里蘭卡、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南美、臺灣、香港、江西、福建、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以及中南半島等地,生长於海拔200米至2300的地区,多见於山地疏林、灌丛、荒地或山沟向阳处,也有人工种植。果实可以生食,味酸、微涩苦而甘香,食用先苦後甘,口中尚餘甘味,可生津止渴。乾葉可作枕头填料。亦可药用。.

新!!: 秋分和餘甘子 · 查看更多 »

西洋占星術

西洋占星術(Western Astrology),在西方世界發展的占星術體系,一般所說的「星座」,通常都是指這種占星術。西洋占星術主要源自公元2世紀的克劳狄乌斯·托勒密的《占星四書》,繼承了巴比倫與希臘化世界傳統。因為難以證明星座與人類性格及遭遇有關,西洋占星術常被當成是一種偽科學。 主要是將黃道帶人爲劃分為十二個隨中氣點移動(與實際星座位置不一致)的均等的區域以分別充當實際的黃道星座。西洋占星術使用這些人爲劃分的區域充當天象,依「上行、下效」原則反映、支配著人類活動,因此十二星宮代表了十二個基本人格型態或感情特質。如同在东亚地区的一些民族根據出生年份所代表的动物来定义一个人的生肖,在很多国家,一个人的出生月份就以星座来对应。西洋占星術就是試圖對應人的出生時間和這些均等劃分的區域来解釋人的性格和命運。西洋占星術通常分为两支,但僞恆星年派只不過是基於中氣年派的每個等分時間點再加上25.5日,與真正的恆星年或恆星時毫無關係。 出生時間與等分星宮的對應如下,由於中氣春分年與公曆曆法有差異,不同年份會前後相差1-2天,與中國農曆的二十四節氣各個「中氣」之間的距離吻合,中氣時間的計算準確至分鐘(並非子時開始),亦是等分星宮的界線,每年均有差異。此外,雖然天文學上的十三個IAU黃道星座有相對于春分點(或太陽)的歲差問題,現在的天文學星座与西洋占星術起源時期(新巴比伦王朝的創建,626 B.C.)相比已經有約36.85°的歲差,但是西洋占星術所使用的等分星宮沒有歲差問題,因爲白羊宫的起點就設在春分點上。.

新!!: 秋分和西洋占星術 · 查看更多 »

黃道十二宮

在西洋占星術之中,黃道十二宮是描述黃道帶上人為劃分的十二個隨中氣點移動(與實際星座位置不一致)的均等區域,以數學方式的劃分為十二個30°的扇區,並且在占星術領域上則使用這些區域分別充當實際天文學上的黃道星座。從(vernal equinox)開始的(黃道與赤道的交叉點之一),也稱為白羊宮的第一點。 黃道十二宮的順序依次為: 01.

新!!: 秋分和黃道十二宮 · 查看更多 »

黃道帶

黃道帶(希臘語:ζῳδιακός, zōdiakos),是天文學的名詞,指的是在黃道上的星座組成的環帶,不僅是太陽每年在天球上所行經的路徑,月球和行星的路徑也大略都在黃道的附近,因此也全部都在黃道帶的星座內。在占星術,黃道帶被人爲劃分為十二個隨中氣點移動(與實際星座位置不一致)的均等區域,各自都有符號。因此,黃道帶是一個天球座標系統,或是更具體的說是一個黃道座標系統,以黃道做為緯度的基準平面(原點),並且以太陽在春分時的位置作為經度的原點。 在羅馬時代已經有黃道帶了,這是繼承自希臘天文學並可追溯至巴比倫天文學和迦勒底人時代(西元前的千禧年中期)的概念,其中,還導出了一個更早期列出的黃道周圍恆星表,在托勒密的《天文學大成》(西元2世紀)已經有黃道結構的描述。 黃道帶這個名詞也可以代表行星在天球上移動路徑的區域,它涵蓋了黃道上下各8度的範圍。對應於不同的行星,黃道帶也有不同的寬度,例如,"月球的黃道帶"是黃道上下5度的區域。再擴大範圍,"彗星的黃道帶"可以包括大部分短周期彗星的路徑。 黃道帶的英文,zodiac,起源於拉丁文的zōdiacus,而這個字又是從希臘文的ζῳδιακὸς κύκλος(zōdiakos kuklos)演變而來的,原意為"動物圈(獸帶)",是從ζώδιον(zōdion)轉變來的,指的是小型的"動物"ζῶον(zōon)。這種詞意上的轉換是基於在傳統希臘的黃道帶原本就有一半以上是動物(除了兩個是神話創造的。)。 天文學除了使用赤道座標系統外,也使用以黃道帶為基礎的黃道座標系統,同時這些名詞和12個符號的名稱也被用在占星術的天宮圖中。.

新!!: 秋分和黃道帶 · 查看更多 »

轉軸傾角

轉軸傾角是行星的自轉軸相對於軌道平面的傾斜角度,也稱為傾角(obliquity)或軸交角(axial inclination),在天文學,是以自轉軸與穿過行星的中心點並垂直於軌道平面的直線之間所夾的角度來表示與度量。.

新!!: 秋分和轉軸傾角 · 查看更多 »

龍井區

龍井區是中華民國臺中市的市轄區之一,在日治時期之前舊稱為「--」,自清朝領臺後,隸屬諸羅縣水裡社,雍正元年歸彰邑管轄。直到甲午戰爭臺灣割讓予日本後,初設塗葛堀支廳,1920年制度改正時才取--內「龍目井」之頭尾二字而改稱為「龍井」,設--,隸屬臺中州大甲郡。.

新!!: 秋分和龍井區 · 查看更多 »

農曆

農曆,是現今東亞地區民間傳統廣泛使用的陰陽合曆。古代相傳為黃帝時代或者夏朝創制,又稱黃曆、夏曆「冬至月定為子月」,「自漢武帝太初元年(西元前104年)改曆以來,至今大都採用夏代的建寅制,即取冬至起的第3個月為正月」。。中華民國成立後,由孫中山宣佈採用西方格里曆,而華夏傳統曆法則被稱為舊曆、傳統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後,以西曆為「公曆」,舊曆改稱「農曆」。在汉语,西曆也称阳历,因此農曆常习惯上称为阴历,然而此曆其實為陰陽合曆。 農曆是陰陽曆:「陽」以冬至回歸年為基準確定歲實,配合太陽季節陽光分一歲為二十四節氣;「陰」根據月球運行定朔望月。中國現存曆書最早是西漢版本之《夏小正》,漢武帝時期制定之《太初曆》已經有相當完善之曆法規則,自此大都採用「夏正」,即以建寅月為正月;之後定朔定氣規則又多次修改。現行農曆版本是依據既定基本規則,運用現代天文學成果修訂,完全依照天文數據計算得來。 農曆和西曆、伊斯蘭曆一樣,是現在應用廣泛的曆法之一。在華人地區、許多少數民族地區、朝鮮、韓國、越南、以及全世界海外華人社區,農曆廣泛應用於生日標記、各種民俗活動節日等,比如「年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節慶活動,被視為中華文化象徵。.

新!!: 秋分和農曆 · 查看更多 »

阳历

陽曆(又稱太陽曆,Solar Calendar),為據地球圍繞太陽公轉軌道位置,或地球上所呈現出太陽直射點的週期性變化,所制定的曆法;不據月亮的月相周期,歲實為365.2421897日,有大小月之分,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各三十一日;四、六、九、十一月各三十日。而二月平年二十八日,閏年二十九日。 在華語文化中,「陽曆」一詞有時會被特指為公曆,以與中國傳統的農曆或陰曆有所區別。.

新!!: 秋分和阳历 · 查看更多 »

赤纬

赤纬(英文Declination;縮寫為Dec;符號為δ)是天文学中赤道座標系統中的两个坐标数据之一,另一个坐标数据是赤经。赤纬与地球上的纬度相似,是纬度在天球上的投影。赤纬的单位是度,更小的单位是“角分”和“角秒”,天赤道为0度,天北半球的赤纬度数为正数,天南半球的赤纬的度数为负数。天北极为+90°,天南极为-90°。值得注意的是正号也必须标明。 例如,织女星的确切赤纬(曆元2000.0)为+38°47'01"。 在观测者天顶的赤纬与該觀測地的纬度相同。.

新!!: 秋分和赤纬 · 查看更多 »

赤道

赤道通常指地球表面的点随地球自转产生的轨迹中周长最长的圆周线,长。如果把地球看做一个绝对的球体的话,赤道距离南北两极相等。它把地球分为南北两半球,其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是划分纬度的基线,赤道的纬度为0°。赤道的78.7%被海洋覆盖,余下的21.3%为陆地。除地球外,其他行星及天体也有类似的赤道。.

新!!: 秋分和赤道 · 查看更多 »

藍月

藍月(Blue moon)原為西方概念,是不依照規則在日曆中出現的滿月,相對於陰曆的置閏。大部分的西曆年中只有12個滿月,大約是每月有一次滿月。但每隔2或3年就會有一次額外的滿月,這個額外的滿月就稱為藍月,但不同的定義會使這個額外的滿月出現在不同的時刻。在Google搜索“”,會得到計算結果為1.16699016×10-8赫茲,即出現藍月的頻率。 目前最通俗的定義是出現在一個月中的第二個滿月。 藍月這個名詞在西方最常用的意義是隱喻不常發生的事件,例如:「當藍月再出現。」 (Once in a blue moon).

新!!: 秋分和藍月 · 查看更多 »

铁观音

鐵觀音是烏龍茶的一種,原產於福建安溪縣。铁观音属于青茶,且被认为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 鐵觀音原是茶樹品種名,由於它適制烏龍茶,其烏龍茶成品遂亦名為鐵觀音。所謂鐵觀音茶即以鐵觀音品種茶樹製成的烏龍茶,亦有一种说法称“铁观音”名称乃乾隆皇帝所赐。在台灣,鐵觀音茶則是指一種以鐵觀音茶特定製法製成的烏龍茶,所以台灣鐵觀音茶的原料,可以是鐵觀音品種茶樹的芽葉,也可以不是鐵觀音品種茶樹的芽葉。.

新!!: 秋分和铁观音 · 查看更多 »

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शाक्यमुनि,,意為「釋迦族之聖者」),姓喬達摩,名悉達多(公元前566年-公元前486年,Siddhāttha Gotama;Siddhārtha Gautama),古印度著名思想家,佛教創始人,尊稱释迦牟尼佛,出生於今尼泊爾南部。被尊稱為佛陀(、意為「覺悟者」)、世尊(释尊)等;通稱釋迦如來、釋迦文佛、釋迦佛,从明朝开始,漢地還尊稱他為如來佛祖,或稱佛祖,即「佛教之創祖」,簡稱如來佛。清代的滿人則稱之為佛爺。在中國民間信仰中,被神化而視為至高神明,故在一般道教、民間信仰之廟宇也往往設有大雄寶殿供奉之,甚至是三寶殿,供奉含有釋迦牟尼佛之三寶佛及菩薩、羅漢、祖師等;然而在佛教中,神属于六道众生中的天眾,释迦牟尼佛是已经解脫出離六道輪迴的圓滿智者。.

新!!: 秋分和释迦牟尼 · 查看更多 »

考泰斯與考托佩斯

地區考古博物館(Museo Archeologico Regionale)裡面,位於義大利的巴勒莫(Palermo)境內。 考泰斯與考托佩斯(Cautes and Cautopates)是在古羅馬密特拉教所崇拜的聖像中描繪著伴隨主神密特拉斯的一對火炬手,作為屠牛像(Tauroctony)而讓世人所知。考泰斯將祂握的火炬上舉著,並且考托佩斯將祂握的火炬指向下方。.

新!!: 秋分和考泰斯與考托佩斯 · 查看更多 »

陰陽大戰記

是富沢義彦原作、海童博行漫畫之作品,在2004年9月至2005年9月以動畫形式在東京電視台連載完畢。同時現正連載漫畫中。本作品曾經在2006年於無綫電視翡翠台播映。BANDAI公司也把這個故事做成3個商品,兩個遊戲在PS2平台,命名「白虎演舞」和「霸者之印」,一個遊戲在GBA,命名「零式」。這三個作品衹在日本發售。.

新!!: 秋分和陰陽大戰記 · 查看更多 »

极夜

极夜,又稱永夜,是在地球的两极地区,一日之内,太阳都在地平线以下的现象,即夜长为一个太阳日。.

新!!: 秋分和极夜 · 查看更多 »

极光

極光(Aurora)是在高緯度(北極和南極)的天空中,帶電的高能粒子和高層大氣(熱層)中的原子碰撞造成的發光現象。帶電粒子來自磁層和太陽風,在地球上,它們被地球的磁場帶進大氣層。大多數的極光發生在所謂的“極光帶”,在觀察上,這是在所有的經度上距離地磁極10°至20°,緯度寬約3°至6°的帶狀區域。太陽風受到地球的磁場導引直接進入大氣層。當磁暴發生時,在較低的緯度也會出現極光。极光不只在地球上出现,太阳系内的其他一些具有磁场的行星上也有极光。 在英、法等许多西方语言中,人们遵照伽利略的习惯,直接用奥罗拉(Aurora)女神的名字来称呼极光现象。.

新!!: 秋分和极光 · 查看更多 »

极昼

午夜太陽,也稱為極晝或永晝,是發生在北極圈以北或南極圈以南的極區夏季,當太陽在當地的午夜時分依然能夠看見的一種。.

新!!: 秋分和极昼 · 查看更多 »

掃墓

掃墓,是中國人的傳統習俗,閩南人稱掃墓(sàu-bōng)、--紙(kuì-tsuá)、探墓厝(thàm-bōng-tshù),如有攜帶三牲等供品,才稱作「培墓」(puē-bōng)。客家人則呼為掛紙(koa-chṳ́)、福州民系云為硩紙或軋紙(dák-cāi,dák為壓之意)、廣東人言為拜山(baai3-saan1)、行青(hong4-cing1)。掃墓是維護、修整祖先墳墓及其環境的祭祖活動,用意在慎終追遠、思念祖先,同時亦能聯絡族人,有子孫團聚的意味。中國最早的春祭在寒食節,後來改為在清明節,現在北方部分地區仍然在寒食節祭祖,部份地區亦有在春分、上巳和秋分、重陽掃墓者。.

新!!: 秋分和掃墓 · 查看更多 »

東京證券交易所

東京證券交易所(;Tokyo Stock Exchange)是日本的證券交易所之一,簡稱「東證」(東証),總部位於東京都中央區日本橋兜町,屬於日本交易所集團。東京證券交易所的規模在世界前五大之內。.

新!!: 秋分和東京證券交易所 · 查看更多 »

法國共和曆

法国共和曆(法语:calendrier républicain“共和曆”)或称法国大革命曆法(calendrier révolutionnaire français),是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时期的革命历法,在法国大革命时期所采用,由数学家约瑟夫·拉格朗日、加斯帕·蒙日和诗人法布尔·代格朗汀(Fabre d'Églantine)协助制定。目的在于割断历法与宗教的联系,排除天主教在群众生活中的影响,为同时增加劳动时间。虽然已经废弃不用,但当时的法国歷史事件都是用这种曆法记载的,如热月政变等。.

新!!: 秋分和法國共和曆 · 查看更多 »

满月

满月是指月和太阳的黄经差达到180度时的瞬间,以及此时的月相(也称望月)。 满月的时候,月球和太阳分别在地球的两侧。若此时为正对面,即发生月食。满月的日周运动,和春秋、冬夏相反的太阳的日周运动几乎一样。日没时升起,在午夜时其高度角达到最大,在日出时沉没。北半球夏季的时候,中国大部分地区可以看见其从东南方向升起,低平的位置横穿南方的夜空。冬季的时候偏北,南中时分的满月在夜空的较高位置。春分与秋分时候从正东附近升起,在正西附近落下。.

新!!: 秋分和满月 · 查看更多 »

潘端妃

潘端妃,中國古代明朝皇族女性,明宪宗的端妃。 明宪宗册封潘氏为端妃,成化二十一年十二月十七甲午(1486年1月22日),生宪宗第十三子荣庄王朱祐枢。嘉靖十七年(1538年)八月二十庚申秋分,端妃潘氏薨,礼官奏,明世宗辍朝、祭葬如仪。谥号康顺,葬於明茂陵。.

新!!: 秋分和潘端妃 · 查看更多 »

月坛

月坛是中国古代祭月的场所,又称“夕月坛”。早在周代,即已有天子春天祭日、秋天祭月之制。目前仅存的月坛地处北京城西,始建于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清代重修,是北京九坛八庙之一,到民国初年废弃。一般称“月坛”即指此地。 明清北京月坛在今北京市西城区南礼士路以西,月坛北街以南,与其南部的仿古园林组成月坛公园。在明清文献中提及的坛内主要建筑,除祭坛坛台和内坛坛墙被拆毁外,其余如钟楼、天门、具服殿、神库等古建筑尚存。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 秋分和月坛 · 查看更多 »

春分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為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公曆日期約略落於每年的3月21日前後(20日~22日)。太阳到达黄经0°(春分点)的日子,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义。”《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新!!: 秋分和春分 · 查看更多 »

春牛圖

春牛圖是中國古時一種用來預知當年天氣、降雨量、干支、五行、農作收成等資料的圖鑑。直至現在,我們也可在通勝和一些日曆裡面找到它。「春牛圖」內畫了一頭牛及一個牽牛的「芒神」。.

新!!: 秋分和春牛圖 · 查看更多 »

斬立決

斬立决是中国古时死刑,即对罪行无疑且严重的罪犯实行斩首处决的刑罚,源于汉代。中国自辛亥革命起即废除斩首刑。.

新!!: 秋分和斬立決 · 查看更多 »

新界六日戰

新界六日戰(The Six-Day War of 1899),為1899年4月於英屬香港新界發生的一場英國軍隊與新界原居民間的戰爭。原因是英國接管新界地區,新界原居民認為前景不明而恐慌。以屏山鄧氏為首的新界原居民各大氏族,决定反抗英國的接收行動。參戰鄉民傷亡慘重,英軍僅一人受輕傷。於戰後雙方快速和解,其後港英政府及參與戰爭的氏族都保持低調,以至遺忘此場戰爭。由于當時的報紙也只輕輕帶過,導致日後記載變得含糊。 現時已知參戰氏族與鄉村為屏山鄉、廈村鄉、十八鄉、錦田鄉和大埔七約,為首的鄧氏亦招攬了東莞雁田以及懷德的同族來參戰。當時英國政府误解民意,初期只派了港英政府警察及少許英軍,導致支援不足,英軍曾經身陷險境,戰事拖延了六日。六日當中,主要战斗有大埔之战、林村凹之战和上村之战。港英政府在接收新界其它地區時,並沒有村民反抗。此戰中,鄉勇的戰術運用靈活,不過由於武器的落後,未能对英军造成损失。.

新!!: 秋分和新界六日戰 · 查看更多 »

方位

方位是各方向的位置。四方位或基本方位就是東南西北.

新!!: 秋分和方位 · 查看更多 »

日坛

日坛位于北京城东部,在今朝阳区建国门地区,周围有使馆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日坛是中国古代皇帝祭祀太阳的地方。今為日坛公园。 与日坛相对的月坛位于北京城西部的阜成门附近。.

新!!: 秋分和日坛 · 查看更多 »

日凌

日凌,是在春分和秋分太阳穿过地球赤道上空的现象。当此现象发生时,太阳电磁辐射会对地球同步卫星的通讯造成影响,因为地球同步卫星只能定点在赤道上空。受到電磁輻射的影響,透過衛星轉播的電視訊號會受到干擾,令訊號不能接收而出現黑屏,又或訊號受干擾而出現雪花。 在北半球,日凌期一般在春分前的二、三月或秋分後的九、十月發生;而在南半球,日凌期在春分後的三月或秋分前的九月發生。在這段期間,太陽、通訊衛星與地球的接收點連成一線。由於太陽輻射對整個射電頻譜均會影響,包括用於衛星通訊的微波波段(C波段、Ku波段和Ka波段)。視乎輻射的強度,可能會增加訊號的錯誤比率,甚或使整段訊號不能解讀。干擾的時間視乎輻射的強度和持續時間,從12分鐘到數天不等。影響日期在春分及秋分點的前後各一個月之內。.

新!!: 秋分和日凌 · 查看更多 »

日本公眾假期

日本公眾假期在狹義上指國民祝日(),即國定的紀念日,廣義上還包括()與()。「國民祝日」是日本的法律《》(簡稱祝日法,昭和23年法律第178號)第2條規定的假日。1948年(昭和23年)7月20日施行。過去也與合稱「祝祭日」,目前已廢止,現在日本亦不存在法定的「祭日」。 註:休日如為星期日,則在星期一補休一天。.

新!!: 秋分和日本公眾假期 · 查看更多 »

日本曆

日本曆是指日本歷史上所有使用過的曆法,包括傳統的和曆以及明治維新後的格里曆。.

新!!: 秋分和日本曆 · 查看更多 »

收穫月

收穫月是出現在最接近秋分時的滿月,容易和狩獵月混淆。 傳說中所有滿月都有自己的特徵,主要根據他們在黃道上的位置,決定了它們在一年中的何時能在天空中被看見。在北半球的九月、十月和十一月的滿月和南半球三月、四月和五月的滿月是最容易被看見的。所有的滿月幾乎都在日落的時刻升起,由於月球環繞地球公轉的運動,使月出的時間每天會延後50分鐘,但是收穫月和狩獵月很特別,在約北緯40度或南緯40度的觀測者會看見,環繞著收獲月或狩獵月的連續幾個黃昏,月出時間的延後都比一般要短,大約只會延後30分鐘左右,使環繞著滿月前後的日落之後到月出之前的黑暗時間縮短了,讓農夫可以藉著秋天滿月的月光繼續在農場工作(或有助於獵人持續追蹤他們的獵物),因此被稱為收獲月。 造成收獲月和狩獵月的月出時間延後縮短的原因,是因為這時月球軌道在秋天黃昏的地平線夾角比平時較小,使得月球能連續幾天都能在較高的位置上提早出現。收穫月可以出現在秋分之前或之後,簡單說就是最接近秋分的滿月,並且大約每四年會有一次出現在十月(在北半球),這與月球的循環有關。目前,最晚的收穫月能出現在十月十三日。在1900年至2010年,1930年、1949年、1987年和2006年的收穫月出現在10月7日,1911年的落在10月8日。 通常收穫月似乎比較大、比較亮或顏色比一般的滿月豐富,實際上是人類的月球錯覺及地球季節性傾斜造成的,在低空的月球光線要穿過大氣層中的微粒數量遠遠高於高處,而大氣層中的微粒對月光(實際上是反射自太陽的光)中的藍光散射最強,但是紅色的光能直接穿透大氣層抵達觀測者的眼中,因此所有在低空的天體看起來的顏色都會偏紅。.

新!!: 秋分和收穫月 · 查看更多 »

晨昏圈

晨昏圈,又称晨昏線,或是曙暮光區是一條虛擬的線,它在行星的表面畫出了白天和黑夜的交界線(也稱為灰線)。晨昏圈由晨线和昏线组成,晨线和昏线各是一个半圆弧,晨线的东边是昼半球,昏线的西边是夜半球。在地球,晨昏線是地球上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是一條直徑與地球接近的圓圈,除了極區以外,晨昏線每天會經過地球上同一個地點兩次, 一次是日出,另一次是日落。.

新!!: 秋分和晨昏圈 · 查看更多 »

晴明神社

晴明神社(せいめいじんじゃ)是位在日本京都府京都市上京區的神社。祭神是安倍晴明。神社在一條戻橋之西北,晴明的舊宅址,是「驅魔」「除惡」的神社。奉為神祇的晴明公在生前為大家袪除煩惱、除卻災厄,因此廣受上至天皇、貴族,下至百姓、庶民的信賴,這一種信賴直至現在。全国各地都存在同名神社。.

新!!: 秋分和晴明神社 · 查看更多 »

1950年9月12日日食

1950年9月12日日食是一次日全食,發生於1950年9月12日(西半球爲9月11日)。新月當天(即朔日),地球上觀測到月球和太阳的角距離極小,此時月球如果恰好在月球交點附近,穿過太阳和地球之間,與地球、太阳接近一直線,則會出現日食。月球本影接觸地表而使該區域完全得不到陽光,就會形成日全食,同時在本影兩側數千公里的半影範圍內遮擋部分陽光,形成日偏食。此次日全食經過了苏联和阿拉斯加領地,日偏食則覆蓋了东亚東北部、苏联大部、北美洲西北部及周邊部分地區。.

新!!: 秋分和1950年9月12日日食 · 查看更多 »

2005年天文学

没有描述。

新!!: 秋分和2005年天文学 · 查看更多 »

2016年天文學

2016年天文學.

新!!: 秋分和2016年天文學 · 查看更多 »

2017年臺灣

没有描述。

新!!: 秋分和2017年臺灣 · 查看更多 »

2018年臺灣

没有描述。

新!!: 秋分和2018年臺灣 · 查看更多 »

2033年問題

2033年問題是關於2033年置閏出錯所引發的問題。在1990年之前,大部分依照自動或電子計算所設定的陰陽曆查詢萬年曆,多以「無中氣之月即置閏」規則將2033年設為閏七月,因此冬至將會落在十月。但依據現行農曆曆法,两冬至之间(除本身所在月)只有11個月,則就算存在無中氣之月亦不需置閏;且若有兩月無中氣,置閏閏前不閏後,因此2033年實應閏十一月、而不應閏七月。 但目前大部分網路上的換算程式還是以閏七月設定的,將造成中秋節不一致:閏七月版在10月7日,閏十一月版在9月8日。 除農曆外,其他類似的陰陽曆書(例如日本民間使用的和曆)也會出現類似的2033年問題。 閏十一月十分罕見,本次為西元元年後第六次,上一次閏十一月在1642年,距離本次閏十一月391年;下一次閏十一月在2128年,距離本次閏十一月95年。.

新!!: 秋分和2033年問題 · 查看更多 »

9月

9月是公历年中的第九个月,是小月,共有30天。.

新!!: 秋分和9月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秋分之日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