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王,又稱祠山大帝,名喚張渤,字伯奇,故又稱張王爺。是安徽廣德的祠山山神,為中國江浙一帶的知名神祇。通說為夏禹時人,一說漢朝人。 相傳祠山王之父張秉在吳中治水有功,獲得仙女青睞,說「上帝以君家有功於吳,當世世血食於吳楚之地。」並且嫁給了他,二月初八日生下張渤,張渤為仙女之子,本有法術,成年後,隨著父親治水,引苕、霅之水至廣德,但因為治水動用民工太多,張渤於心不忍,役使鬼神工作,卻仍舊無法成功,張渤急躁,於是自己化身為「豨龍」(龍首的豬)繼續挖土,卻遭到他妻子發覺,法術再也不靈驗了,化為原形的張渤,就只好在安徽廣德的祠山上隱居,偶爾繼續幫忙治水,死後被奉為山神、水神。佛家視之為伽藍神,傳至日本。唐朝天宝年間祷雨感應,追贈「水部員外郎」,宋代咸淳二年十二月十二日、加封「正佑聖烈昭徳昌福真君」。 明太祖在金陵雞鳴山設「祠山行宮」,又稱廣惠廟,為「南京十五廟」之一,每年二月遣太常祭之。各地廟宇多稱「祠山大帝行宮」、「祠山真君行祠」,每年自二月初八日至二月十一日皆有祠山王廟會,因張王曾經化身為「豨龍」,故不能以豬肉祭拜,民眾皆以牛肉或羊肉祭之。 《陔餘叢考》:「俗祀祠山神,称為祠山張大帝,按程棨三柳軒雜識廣徳祠山神姓張,避食豨。而引祠山事要云,王始自長興県疏聖瀆,欲通津廣徳、化身為豨,縱使陰兵,為夫人李氏所覘,其工遂輟。是以祀之,避豨。」又說「文献通考、祠山神在廣徳、土人多以耕牛為献。.
目录
2 关系: 山神,伽藍神。
山神,在一些人類的宗教信仰中,認為自然界充滿神靈。當然山岳亦不例外,尤其崇山峻嶺,更為人所崇拜。在春秋時代,孔子之母顏徵在向尼山神祈禱,而生孔子。戰國時代,楚國文豪屈原在《楚辭.九歌》中,即有〈山鬼〉一篇,意即山的神靈。宋玉的文章中,甚至記載楚懷王曾夢見與巫山神女幽會。 在中國,山神信仰不少,其中著名的有東嶽大帝等五嶽大帝,還有神魔小說中時常出現的泰山老母、驪山老母,也有不少山神信仰與人鬼信仰混合,如安徽廣德祠山的祠山王;江蘇南京蔣山的蔣王;福建武夷山的武夷王;閩南泉州惠安縣青山的青山王;南安縣樂山的樂山王;廣東潮州人與客家人信奉的三山國王等。許多山神神尊為將領造型,戎裝按劍,持節提鞭;少數則為文官打扮,錦袍玉帶,楚楚衣冠。 漢字文化圈以外國家也有山神信仰,如印度教著名的雪山神女,即是喜馬拉雅山山神之女。.
查看 祠山王和山神
伽藍神 (Qiélán shén),又稱為伽藍菩薩,是佛寺(伽藍)的守護神,相當於道教的「境主神」,因此也是佛教道場、佛堂的守護神。專責保衛寺院轄區,以及四眾弟子。.
查看 祠山王和伽藍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