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42 关系: 加利福尼亚州8号提案 (2008年),反阿拉伯主義,台北時報,台灣立報,台灣歷史年表,報紙,壹週刊 (台灣),大寨村,大晚报,天主教香港教區,學生運動,两岸领导人会面,两报一刊,中国之命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華人民共和國媒體,中華民國總統府發言人,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常四偉,主筆,世界学生节,世越号沉没事故,三视教育运动,一大二公,一邊一國連線,一月风暴,九评苏共,亞太營運中心,亞洲時報在線,人民文学,人民日报,二二八事件,五七干校,休·范艾斯,开国盛典,何鑑江,保守百科,保皇黨,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动乱,医学继续教育杂志,匿名,北京市十一学校,北京市第四中学,刘少奇一类骗子,員林事件,冯都良,内兹珀斯战争,公共衛生期刊,六七暴動,先军政治,... 扩展索引 (92 更多) »
加利福尼亚州8号提案 (2008年)
8号提案(英文:Proposition 8,简写为Prop 8)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2008年11月的一项州宪法修正投票提案。 该提案致力于将加利福尼亚州内婚姻关系的定义仅限定于异性之间,从而否定同性婚姻。由于8号提案从根本上改变了加州宪法对婚姻的定义,因此废除了加州最高法院在婚姻平等案例中的判决。根据该提案,州宪法第一条(Article I)将新增添一款(7.5款),其内容是:“在加利福尼亚州,只有一男与一女的婚姻是合法和受到认可的。” from California Attorney General's web site 2008年11月4日,8号提案以52%的投票率获得通过,并于次日正式生效。虽然加州政府将不再向同性伴侣签发婚姻证书,但该提案并不影响加州的民事结合。 8号提案的支持派与反对派在投票战中各花费了3580万美元和3760万美元,是截至当时全美各州资金最高的投票提案,其花销超过过往除了总统选战外所有的拉票战。支持者坚称只应存在异性恋婚姻,如不扭转最高法院于2008年5月起承认同性婚姻权利的裁决,就会损害社会,改变学校在婚姻方面教导的内容,甚至威胁到宗教自由。反对者则认为,该提案损害了所有加利福尼亚人的权利,且使某一特定人群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这是不公平且极端错误的。 投票结果产生后,加州及全美其它地方都发生了游行与抗议。加州最高法院接到了大量同性恋家庭及政府机构要求推翻8号提案的诉讼。他们对提案的有效性及其对之前同性婚姻的影响表达强烈质疑。加州最高法院受理了诉讼但是最终判定8号提案具有法定效应。 2010年8月4日,美国联邦地方法院法官在Perry v.
反阿拉伯主義
反阿拉伯主義,或稱阿拉伯恐懼症,是指對阿拉伯人的偏見或敵視。反阿拉伯主義常與伊斯蘭恐懼症(Islamophobia)混淆,其實阿拉伯人當中也存在非伊斯兰宗教团体和非主流伊斯兰教派,特別是阿拉伯基督徒和勢力更小的伊斯蘭德魯茲派。.
查看 社论和反阿拉伯主義
台北時報
Taipei Times(《台北時報》)是在台灣發行的綜合性英文報紙,由自由報系負責發售,1999年6月15日創刊,為創報發行人林榮三從1988年創刊自由時報時——數百人的中部地方報開始,深感台灣消息在國際媒體露出內容的褊狹,因此進而創辦英文報紙Taipei Times(台北時報),總編輯江春男。.
查看 社论和台北時報
台灣立報
《台灣立報》(Lihpao),簡稱《立報》,是一份台灣的中文報紙,由成-舍-我在台北市創辦,1988年7月12日創刊,隸屬於世新大學,目前由游梓翔教授擔任社長。.
查看 社论和台灣立報
台灣歷史年表
這是和臺灣歷史有關的年表。 台灣歷史簡表:.
查看 社论和台灣歷史年表
報紙
報紙,或稱报章、新聞紙,是一種以重量較輕,價值較低的紙張印刷而成,閱讀後即可任意處置的出版品。報紙上通常刊載不同主題的新聞、消息、評論、專欄等,並且常附帶有商業廣告。這些不同的主題包括政治事件、犯罪、體育、意見、天氣、星座運勢等等,報紙通常也包括卡通或其他娛樂,如數獨、填字遊戲。報紙的收入來源是來自讀者訂閱或購買,以及廣告的收入。 在2007年時,世界上有6,580種日報,每天銷售將近四億份。不過在2008金融危機時,由於經濟的不景氣加上網路媒體的快速發展,造成銷售及廣告的巨幅下滑,因此許多報紙停刊或縮小規模。但也有許多報社將報紙的內容放在網站中,即為電子報。 報紙是传播媒体的一種。绝大多数國家的人民都可以自由創辦報刊,屬於言論自由中的一部份,但也有例外:像中華民國在戒嚴時期曾有报禁,停止新報紙登記,一直到1988年才解除报禁。.
查看 社论和報紙
壹週刊 (台灣)
《壹週刊》(Next Magazine)是香港上市公司壹傳媒旗下的綜合性正體中文雜誌,是壹傳媒繼香港《壹週刊》後進軍台灣之作,2001年創刊,2018年停止發刊,轉為網路媒體。 根據AGB尼爾森台灣的數據,於2006年度,《壹週刊》12-65歲的讀者約有1,413,000人,差不多佔台灣五大週刊讀者總數的一半。 《壹週刊》在封面上註明星期四出刊,但超商和書店於星期三即開始出售;若遇特殊狀況,如重大社會事件時,則機動性提前至星期二出刊。.
查看 社论和壹週刊 (台灣)
大寨村
大寨村位于山西省晉中市昔阳县大寨镇,地处太行山麓。1964年的一句“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使大寨成为自力更生进行农田基本建设的样板被中国政府向全中国农村推广,从而也让大寨在中国闻名十几年。.
查看 社论和大寨村
大晚报
《大晚报》(Evening News)创刊于1932年的上海,是中国现代民营报业著名“四社”之一,创办人张竹平,经理兼主笔曾虚白。1932年2月12日,该报试发《国难特刊》。在曾虚白主持下,该报发行两个星期不到,销量已超过5万份,而且短短几个月的工夫,销量便一举达到8万份,超过《申报》、《新闻报》等老牌大报在上海的销量。“大晚夜报,夜饭吃饱”的童谣唱遍了上海的每一个角落,《大晚报》受读者欢迎的程度可见一斑。在《大晚报》出现前的上海报界,晚报只是不入流的小报,而它的迅速崛起令报界刮目相看,也引起了很多同业办晚报的兴趣,数月间新发刊的晚报有四、五种之多。《大晚报》的成功,堪称中国现代晚报发展史上的一段传奇。.
查看 社论和大晚报
天主教香港教區
天主教香港教區(Dioecesis Sciiamchiamensis;Catholic Diocese of Hong Kong)是天主教會在香港設立的教區,現今管轄範圍為香港特別行政區全境,由羅馬教廷直接牧養。現任教區主教為楊鳴章主教,為教區第6位華人主教。 現有298位神父和23位執事,64名修士和481名修女,共有34個修會在教區內服務。全港共有52個堂區,包括40所教堂,31所小教堂和27所禮堂。教區中樞座落於中環堅道之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並於座堂毗鄰設有教區中心處理教務、以及香港明愛總部和明愛轄下社會服務中心提供社區服務。.
查看 社论和天主教香港教區
學生運動
學生運動 ,簡稱學運 ,是一種以學生為主要成員的社會運動。这种运动一般是自發的(也有可能是受新聞媒體、社論、社會意見、專欄作家、電台名嘴、意見領袖等所引導)、为集體建立某種社會價值文化判斷,从而引發行動方向、回應或引發社會運動的大潮流。 學運目標有為學生組織的正名運動、聲援被捕的政治人物、反殖民主義、反一黨專政等。.
查看 社论和學生運動
两岸领导人会面
兩岸領導人會面,常称“--”或“--”,是海峽兩岸最高領導人--於2015年11月7日在新加坡舉行的會面,也是海峽兩岸(即--)自1949年政治分立以来(66年),雙方最高領導人的首次會晤,象徵兩岸史上最大突破。會中主要就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雙方沒有簽署協議或發布共同聲明。 該會面在當地時間下午3時,於新加坡香格里拉大酒店大堂层“島嶼宴會廳”內的「東陵廳」及「裕廊廳」舉行,新加坡政府應雙方要求協助籌辦本次會面。馬英九為此次會面專程前往新加坡,習近平則是在結束越南與新加坡的國事訪問後再與馬英九會面。雙方同時派遣兩岸關係的相關官員共同參與,會面前半段向媒體公開,後半段則為閉門會議。 為達成實質對等與尊嚴,雙方在會面上以「--」與「--」的身分見面,並以「先生」互稱。中國大陸方面指出「这是在两岸政治分歧尚未解决情况下根据一个中国原则作出的务实安排。」會後,先由中國大陸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主任張志軍在下午4時15分舉行記者會,接著馬英九於下午4時45分在同一場地舉行記者會。雙方在稍晚共進晚宴,並分別在當日晚間搭乘專機返回北京與台北。.
查看 社论和两岸领导人会面
两报一刊
两报一刊是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词汇,两报指《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一刊指《红旗》杂志。文化大革命时期,其他新闻媒体的主管都被打倒了,《人民日报》和《红旗》由中央文革小组组长陈伯达为首的工作组领导,《解放军报》由“毛主席的亲密战友”林彪领导。 文化大革命中代表“无产阶级司令部”声音的社论,通常同时在这两报一刊上发表。两报一刊发表社论后,中央和各地报刊都要全文转载,广播电台都要全文广播。于是两报一刊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的喉舌,出现了“小报抄大报,大报抄梁效”的不正常现象。 两报一刊的许多文章是经过毛泽东审阅的,甚至一些文章还是毛亲手圈改或撰写的。 1976年10月10日,兩報一刊發表社論《億萬人民的共同心願》,激起強烈的反響:除洩露中国“最大機密”外,還以華國鋒為首的中共中央在粉碎四人幫之後第一次對大政方針的公開闡述。兩報一刊的“怪現象”就此終結。.
查看 社论和两报一刊
中国之命运
《中国之命运》为蒋中正于中国抗日战争期間所著,发表于1943年3月,一般认为是蔣中正與陶希圣共書而成。日文版由翻譯、出版,英文版由王寵惠翻譯、林語堂寫序、麥克米倫出版公司出版。.
查看 社论和中国之命运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于1949年9月21日至30日,在中国共产党控制下的中华民国北平市中南海怀仁堂召開,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作了準備。 9月21日,毛澤東在開幕詞中宣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9月29日,全会通过相当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临时宪法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9月30日,全会选举产生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组成人员,毛泽东当选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中華人民共和國媒體
中華人民共和國媒體呈現了某種程度上的活力與多元性,同時也以相當公開的方式來討論社會議題和公共政策。最主要是由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撤銷了龐大的津貼(或補助金),并希望媒體機構能靠著商業廣告來養活自己,甚至鼓勵國家媒體彼此為了吸引讀者與增加廣告收入而競爭。在這種情況下,這些媒體不再只能當政府的代言人,他們同時也必須要製作一些能吸引觀眾的節目。其中,中國報社受到撤銷補助金的影響最大,為了吸引讀者,他們開始大膽的寫社論批評政府、揭發政府醜聞。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宣傳部在中国媒体中有“領導權、管理權和話語權” 在中國大陸,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有能力影響大多數的新聞媒體。類似質疑中國共產黨合法性等行為,會被視為违法行为。雖然政府可以利用法律來檢查任何跟社會與政治有關的新聞,但是中國媒體並沒有因此而不去探討中國社會議題,中國人民還是可以透過地方或國外傳媒吸收到一些政府不希望人民接觸的訊息,同時人民透過彼此之間的交談和短信來將這些訊息傳遞出去,因為中國政府一些傳統的管理方法有時對於資訊的控制达不到預期的效果。為了避免激怒政府,中國報紙甚少對於政治事件(尤其是帶有高度政治敏感性的事件)作出深入分析;但是受到了商業營利的壓力以及政府的強烈限制,絕大部份的傳媒多半都是報導一些聳人聽聞的醜聞,尤其以甚少出現在政治版面的地方官為主。一些被中國媒體率先報導的社會議題,包括河南省愛滋村、中國礦場(包括礦井)的危險、以及中国SARS事件(非典型肺炎)等。.
查看 社论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媒體
中華民國總統府發言人
中華民國總統府發言人,為中華民國總統府的發言人,負責新聞聯繫、政策宣導、形象推廣等工作,目前並非正式編制官職,僅以總統府機要祕書資格任用。.
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
--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Consumers' Foundation, Chinese Taipei),中文簡稱消基會,英文簡稱CFCT,成立於1980年11月1日,為專門改善台灣消費環境、伸張消費者權利所設立的非營利性的第三部門。.
常四偉
常四偉(1957-),祖籍安徽,出生於金門,莒光國小、金城國中、空軍幼校、空軍官校1979年班畢業飛行員、 美國南加州大學 USC 飛航安全管理及失事調查證照、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 UIUC發動機失事調查證照、 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工程管理碩士、美國國防大學NDU 國家戰略與資源管理碩士、 美國馬里蘭大學UMCP交通運輸/航空管理博士 。 2004年任國防部作戰次長室防空處少將處長,掌全國聯合防空與飛彈防禦設計 。 2013年12月從美國馬里蘭大學學者受邀返國擔任台翔航太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2014年3月兼任亚洲航空董事長。 2017年3月獲行政院院長任命為行政院飛安委員會委員,發揮飛安管理與失事調查專業才能。。 常博士常在國內報章發表眾多社論著作促進飛行安全,機場設計和機場管理 。 常教授在著名國際學術期刊發表眾多篇研究著作。 e-portfolio:.
查看 社论和常四偉
主筆
主筆,是指報章雜誌中負責撰寫評論的人,其經常隸屬於各媒體單位之主筆室,其領導者經常被稱作總主筆。在報社裡,主筆室及總主筆聘請並洽商各界專家提供題材以作社論。.
查看 社论和主筆
世界学生节
世界學生節也被稱為國際學生日。是全世界學生的節日。現在每年的11月17日,世界各地的學生都會組織集会,呼籲和平、民主、反戰。 第一次世界学生节是1942年11月17日。这个日期起源于1939年11月17日,德国军队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大学等多家大学的学生和教师在布拉格游行示威。德国军队镇压学生游行,并杀害了布拉格大学的2位教授和9名学生,其餘被捕學生被流放至納粹集中營。1942年11月17日,世界各国学生代表在华盛顿特区集会哀悼,并宣布每年11月17日是世界学生节。 世界学生节在第二次国共内战中也被充分利用做宣传工具。例如1946年世界学生节,新华社发表社论,反对国民政府迫害学生。 Category:11月主题日 Category:教育主题日 Category:学生 Category:学生文化.
查看 社论和世界学生节
世越号沉没事故
世越號沉没事故(),也稱為世越號船難、世越號慘案,為2014年4月16日的一起韓國船難,發生在世越號客輪自仁川港駛往濟州島途中。發生事故時載著476人,其中325人是安山市檀園高等學校的高中學生。共有304名乘客和船員在這場事故中罹難,是韓國1970年底以來最嚴重的渡輪災難。2014年4月16日8時48分(世界協調時間2014年4月15日23時48分)時,該船在高速直線航行中突然失去控制、發出一聲巨響後,以不符合工程力學的方式瞬間向右急轉彎。 8時49分,該船劇烈傾斜並急停,船上的閉路電視系統和自動識別系統也都突然在同一時間故障,加上沒有安裝船載航程資料記錄儀,關鍵的航行數據丟失,導致事故起因難以查明。8時50分,船隻打橫漂移。8時52分,船員透過廣播命令全體乘客留在原地待命。8時55分,該船在距離以北2.7公里處發出遇難求救訊號。9時46分,船長和部分高級船員率先棄船逃離。10時21分,該船傾覆下沉。172名生還者中,大約超過一半被最早趕到的民間漁船和商船救起。在事故的第三天,即4月18日中午前完全沉入海底。船體於2017年打撈上岸。 海洋警察廳的第一艘巡邏艇抵達現場後,先救走船長和部分船員,雖然能透過窗戶看到被困的乘客,但並未立即救援,僅在周邊徘徊等待上級指示。在黃金救援時間的72小時內,現場沒有展開任何營救行動,海洋警察廳要求韓國國軍部隊原地待命、封鎖事發海域、阻擋外界救援、將民間潛水員排除在外、要求美軍直升機撤離。相關政府部門無法掌握情資、互相推卸責任、發布虛假消息造成混亂,青瓦臺也向主流媒體施壓。因此引發韓國民眾的反政府情緒、社會影響和政治危機。2015年韓國大法院終審定讞,船長殺人罪成立,判處無期徒刑。.
查看 社论和世越号沉没事故
三视教育运动
三视教育運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政初期,在朝鲜战争中为了肃清社会上存在的“親美、崇美、恐美”思想,面向全国展开的以“仇视”、“鄙视”及“蔑视”美帝國主義的政治思想教育运动。.
查看 社论和三视教育运动
一大二公
一大二公,出自1958年9月3日的《人民日報》社論《高舉人民公社的紅旗前進》。指人民公社的基本特點為一是大,二是公。大是指公社規模大,便於進行大規模綜合生產建設,公是指“人民公社比农业生产合作社更加社会主义化,更加集体化。”.
查看 社论和一大二公
一邊一國連線
一邊一國連線(英文:One Country on Each Side Alliance 或 One Side One Country Alliance,簡稱OSOCA),是台灣的一個政治組織,在2010年中華民國直轄市長暨市議員選舉前由陳致中主導組成,高舉一邊一國、反對ECFA為政見。其成員涵蓋民主進步黨(民進黨)籍候選人及偏泛綠的無黨籍候選人,其組織由民進黨中央執行委員(中執委)陳其邁主導,立法委員陳唐山為總召集人,「台灣、中國,一邊一國」為其共同追求的目標。現時一邊一國連線擁有7席立委,其力量比台灣的第三大政黨台灣團結聯盟和親民黨二黨相加共6席立委還要強大,另外還擁有五大直轄市總共31席直轄市市議員。2014年中華民國直轄市議員及縣市議員選舉,則推出84位泛綠及無黨籍縣市議員參選人,並簽署共同政見「台灣中國,一邊一國;扁案是政治事件,應予平反」,當選68位,當選率81%。.
查看 社论和一邊一國連線
一月风暴
一月风暴,是中国大陆文化大革命期间的重要事件,事件于1967年1月在上海开始,由于毛泽东的认可而进一步推动了全国的夺权运动。一月风暴这一称呼出自《人民日报》社论,文革期间也有称“一月革命”,是张春桥等意欲与苏俄十月革命相应、比肩的对称,后来也直称“一月夺权”。.
查看 社论和一月风暴
九评苏共
九评苏共中央的公开信是指中国共产党在1963年9月6日至1964年7月14日在《人民日报》和《红旗》杂志上发表的九篇评论苏联共产党的社论,简称“九评”或“九评苏共”。由康生主持起草,为中苏论战時期中共对苏共的评论。.
查看 社论和九评苏共
亞太營運中心
亞太營運中心(Asia-Pacific Regional Operations Center)是中華民國李登輝政府於1990年代推動的經濟政策,以發展台灣成為亞太地區的經濟樞紐為目標。所謂的「營運中心」是指六項專業中心,包括製造中心、海運轉運中心、航空轉運中心、金融中心、電信中心和媒體中心。 亞太營運中心概念最早是由日本經濟學家大前研一在1993年間提出,時任經濟部部長蕭萬長採納了這個想法,並將「推動台灣成為亞太營運中心」做為接下來幾年李登輝政府的經濟政策主軸與口號。原本政策上制定推動的時程分為三階段,第一階段為1995年至1997年,第二階段為1997年至2000年,第三階段則從2000年開始;三階段的目標分別是改善台灣經濟體質、調整經濟結構,並在2000年成為亞太營運中心後繼續鞏固這個地位。但由於之後的政黨輪替和國際情勢的變化,該計劃的推動並未如預期中順利。 2000年陳水扁政府執政後,擱置亞太營運中心計畫,改為推動建設台灣成為「綠色矽島」,因此亞太營運中心計畫在2000年後就不再是中華民國經濟政策的主軸,但綠色矽島關鍵的兩兆雙星政策最終並未獲得成功。2016年蔡英文政府執政後,改推動台灣做亞洲·矽谷計畫。.
查看 社论和亞太營運中心
亞洲時報在線
亞洲時報在線 (Asia Times Online),是一份互聯網上的新聞媒體,內容有亞洲新聞時報及社論等。 亞洲時報在線的收入來源自網上廣告、新聞原創作品的轉讓。 亞洲時報在線的前身是一份以香港為基地的印刷品新聞刊物,在亞洲金融危機之後轉戰到網絡上出版。.
查看 社论和亞洲時報在線
人民文学
人民文学,是中国作家协会的直属刊物,月刊,创刊于1949年10月25日。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代表性刊物之一。刊名为郭沫若所题。.
查看 社论和人民文学
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机关报,與新華社及中國中央電視台並列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官方三大传媒機構,为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大报,有广泛影响力。 《人民日报》于1946年5月15日起发行,最初是中共中央晋冀鲁豫局的机关报,风格较为严肃,内容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官方立场。該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报纸之一。.
查看 社论和人民日报
二二八事件
二二八事件是臺灣於1947年2月27日至5月16日發生的事件。1947年2月27日,因專賣局查緝員在臺北市查緝私煙時不當使用公權力造成民眾死傷,引起28(次)日的陳抗傷亡,更擴及後續臺灣民眾大規模反抗政府與攻佔官署。事件中,臺灣民眾大規模反抗政府與攻擊官署,當地人對外省人的報復攻擊,國民政府派遣軍隊逮捕與鎮壓殺害臺灣民眾,事件造成民眾大量的傷亡,然而傷亡數字眾說紛紜,由數百人至數萬人不等。 此事件亦稱作「二二八大屠殺」、「二二八革命」、「二二八起義」、「二二八事變」、「二二八慘案」、「二二八民變」等。 1945年,國民政府接替日本開始統治臺灣,然而來自中國大陸的軍政人員,甫經歷中日戰爭,對舉目皆是日本風格的臺灣生起排斥與歧視的心態,並時常對臺灣人抱持著優越感,以征服者、勝利者自居,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出版,2004-10,李筱峰,世新大學教授,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2001-02-28,蘇瑤崇,國史館學術集刊 第4期,20040901,對待人民驕縱專橫。而長期在日本統治下的台灣人民,對於相對落後的中國社會現況、普及教育、法治觀念、衛生條件、生活習慣等缺乏瞭解,導致由原本的滿懷期望轉變成深感失望。許多來自中國大陸的軍人毫無軍紀可言,例如乘車、用餐不付款、低價強購、賒借不認帳,乃至有偷竊、搶劫、恐嚇、詐欺、調戲婦女、強姦、開槍殺人等非法情事發生,與臺灣日治時期日籍軍政人員的軍紀嚴明、高行政效率形成強烈對比,也使得臺灣人民愈來愈敵視國民黨與長官公署,反而感到日治時期下的臺灣比較良善。 當時統治臺灣的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治台政策錯誤、官民關係惡劣、軍隊紀律不良、官員貪污腐敗。在經濟方面,政府一手壟斷並管制物資買賣、濫印鈔票,並掏空民生物資運往中國大陸支援國共內戰,導致嚴重通貨膨脹、大量民眾失業,臺灣經濟因而巨幅倒退,終至民不聊生。由於政府的種種倒行逆施,加上掌握資源控制權的人士對臺灣人民的種種歧視與打壓,使得台灣人民深受其害,因而不滿的情緒不斷累積,最終導致龐大民怨能量總爆發。 1947年2月27日,專賣局查緝員在臺北市天馬茶房前查緝私菸,因不當使用公權力造成民眾一死一傷,成為事件導火線。隔天民眾前往行政長官公署前廣場示威請願,但遭公署衛兵開槍掃射,使原先的請願運動轉變成為反抗政府行動,臺灣在各地發生軍民衝突後,至3月6日已蔓延到除了澎湖外的全台灣,外省人受波及遭臺籍民眾攻擊傷亡.大紀元.2014-02-28.
查看 社论和二二八事件
五七干校
五七干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大革命」时期为了贯彻毛泽东《五七指示》精神兴办的农场,是集中容纳中国党政机关干部、科研文教部门的知识分子,对他们进行劳动改造、思想教育的场所。 “干校”是“干部学校”的简称。被《五七一工程纪要》称为“变相失业”的场所。.
查看 社论和五七干校
休·范艾斯
休·范艾斯(Hugh van Es),本名休伯特·范艾斯(Hubert van Es,),是荷蘭籍的攝影記者和戰地記者,曾經在越南戰爭、蘇聯入侵阿富汗和菲律賓的中進行過採訪。他最有名的事蹟是在西貢陷落前一天的1975年4月29日「常風行動」期間,拍下了美國直升機在嘉隆街22號屋頂撤離人員的照片,這張攝影照成為越戰末期的代表性紀錄作品。 范艾斯在工作生涯中,以「休」(Hu)的暱稱聞名,這簡稱後來改為英語化的「Hugh」。除此之外,他另有一個綽號「Vanes」,與飛機的單字「planes」諧音相近。 身材修長、說起話口氣強硬、且隨時有一籮筐妙語可以信手拈來的范艾斯,在媒體界同僚眼中是位無所畏懼、極富機智的人。美國資深戰地記者彼得·阿奈特亦曾經表示,范艾斯是少數願意親臨戰場、見證戰爭結束的西方攝影記者之一BBC 中文网 | 。.
查看 社论和休·范艾斯
开国盛典
开国盛典不同于开国大典,指的是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盛典”。9月21日,毛泽东致开幕词:“我們團結起來,以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大革命打倒了內外壓迫者,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了。” 22日,《人民日报》也发表了题为“旧中国灭亡了,新中国诞生了”的社论。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10月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由马叙伦、林伯渠等人提议,将10月1日定为国庆日。毛泽东当即表示十分赞成,并说:“我们将此作一提案,向政府建议,由政府来定。” 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通过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定》,规定了每年的十月一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
查看 社论和开国盛典
何鑑江
何鑑江,退休香港足球評述員,早於1960年代評述香港足球賽事,曾於香港電台工作,有「何老鑑」的稱號。.
查看 社论和何鑑江
保守百科
保守百科(Conservapedia)是一個英語的維基項目,自稱其目的為從美國保守主義、基督教右翼與神創論的觀點來寫作一部內容符合「家庭價值」的百科全書 ,由家庭教師與律師(著名右翼活動家菲莉斯·夏拉伏雷之子)成立於2006年。根據夏拉伏雷自述,網站建立的初衷為反對「維基百科的自由主義偏見」 。保守百科的內容由夏拉伏雷等人發表的社論與一個基於Wiki模式的社群貢獻組成。保守百科的內容通常贊同美國右翼思想,例如其文章批評美國總統歐巴馬、批評維基百科的「自由主義偏見」、指責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是道德相對主義的工具、斷定墮胎與乳腺癌之間有關連、並指控「同性戀政治團體」在美國對青少年洗腦。保守百科有一個主要下屬項目「保守聖經項目」,其目的為利用Wiki模式重新翻譯聖經(夏拉伏雷認為目前所有譯本聖經都有「自由主義謊言」)。 美國主流媒體對保守百科普遍持批評態度,並且左右兩翼均有政治家、評論家、記者批評保守百科Calore, Michael (February 28, 2007) Wired Magazine。評論家認為保守百科的內容存在大量偏見與不實之處the notion "that there's always a second, equally valid interpretation of the facts".
查看 社论和保守百科
保皇黨
保皇黨,原意是指「保護皇帝的政黨」,本意是指在君主制國家裏,支持某個特定的君主或某個王朝作為國家元首。保皇黨與君主主義者並不同,後者擁護、支持保留和延續君主制,但不一定擁護某個特定的君主。.
查看 社论和保皇黨
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动乱
《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动乱》,又称“四·二六社论”,是中国共产党党报《人民日报》于1989年4月26日在头版头条刊发的社论,内容将之前全国各地因悼念前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而发展出来的打、砸、抢、烧的严重事件,以及“极少数别有用心的人”煽动学生、工人制造事端的行为定性为动乱。该社论被认为是后来六四事件发生的前奏。.
医学继续教育杂志
《医学继续教育杂志》(Postgraduate Medical Journal),是1925年由设立的一份同行审查医学杂志,该杂志也是学继续教育基金会的正式期刊。这本书目前由《英国医学期刊》代理出版。.
查看 社论和医学继续教育杂志
匿名
匿名,是一種不具名或使用化名的行為,相對於具真實身份的行為。匿名目的是不想表露自己身份,或者因為多種原因身份/特徵不明。.
查看 社论和匿名
北京市十一学校
北京十一学校(英文:Beijing National Day School,缩写:BNDS)是中国大陆地区最著名的中学之一,也被称为“北京国庆日学校”。成立于1952年,学校建筑面积15.6万平方米,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南部,前身是中央军委子弟学校。十一学校为北京市示范高中和国家级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试验学校。北京十一学校每年有约60多名学生考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两校,约占每届毕业生总数的五分之一,清北人数位列全国前十。出国深造的学生中,名校录取人数位列全国第四。学校亦有很多校友活跃在中央及地方金融系统、军队系统、国企系统和党政机关。.
查看 社论和北京市十一学校
北京市第四中学
北京市第四中学,简称北京四中,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分为高中本部、东校区(原北海中学、原北海小学、原北京实用美术学校北海校区)和金融街国际校区,是北京市示范性高级中学。 北京四中是在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六月由当时顺天府出资筹建的,当时名为顺天中学堂。辛亥革命后1912年,北京四中由京师学务局管辖,改名为京师公立第四中学。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为现名。.
查看 社论和北京市第四中学
刘少奇一类骗子
刘少奇一类骗子,中国大陆在文化大革命時期的一種委婉语,借前国家主席劉少奇之名,意指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林彪。該說法出现于1972年初至1973年8月的各式媒体上。 1972年两报一刊《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元旦社论说:“广大干部,广大党员,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进一步揭露和批判了“刘少奇一类骗子”裡通外国,妄图改变党的路线和政策,改变社会主义制度的阴谋”。而此前的1971年9月中旬中共经内部通知向高级干部通告林彪情况,10月后逐级传达,12月中旬陆续下发《粉碎林陈反党集团反革命武装政变的斗争》之一、之二、之三等三批材料。 直到1973年9月,在中共十大的政治报告中,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才向世界列举了林彪的罪行:“对毛主席主持起草的(九大)政治报告,林彪暗地支持陈伯达公开反对,被挫败以后,才勉强地接受了中央的政治路线,在大会上读了中央的政治报告。但是,……林彪不顾毛主席、党中央对他的教育、抵制和挽救,继续进行阴谋破坏,一直发展到1970年8月在九届二中全会上发动反革命政变未遂,1971年3月制定《“571工程”纪要》反革命武装政变计划,9月8日发动反革命武装政变,妄图谋害伟大领袖毛主席、另立中央。阴谋失败后,9月13日私乘飞机,投奔苏修,叛党叛国,摔死在蒙古温都尔汗。”.
查看 社论和刘少奇一类骗子
員林事件
員林事件,又稱員林血案,是一起在1946年發生於臺灣員林等地的衝突事件。.
查看 社论和員林事件
冯都良
冯都良(1901年—1977年),原名喜孙,后作名贞胥,字须父。民国时期上海著名报人,前《申报》主笔。.
查看 社论和冯都良
内兹珀斯战争
内兹珀斯战争是美洲原住民中的内兹珀斯人的若干个群体及其盟友红色回声(Hahtalekin "Red Echo")和光头(Husishusis Kute "Bald Head")所率领的的一个小群体,与美国军队间的一场武装冲突。这场冲突发生在1877年6月到10月间。它源于内兹珀斯人中的一些被称为“非条约印第安人”的群体拒绝放弃他们在太平洋西北地区的祖传土地并迁移到爱达荷的一片印第安人保留区。1855年的《沃拉沃拉条约》承认了这个部落31000平方公里(770万英亩)的祖传土地并且授予了他们在被割给政府的土地上狩猎与捕鱼的权利。这一强行的迁移要求是违于《沃拉沃拉条约》的。 在六月份的第一场交战之后,内兹珀斯人开始了向北的艰苦跋涉,以求得到的援助。在被克罗人拒绝之后,他们又希望得到坐牛率领的拉科塔人的庇护。坐牛在1876年的小大角羊战役之后,为了避免被捕,在1877年5月就已逃到了加拿大。 内兹珀斯人遭受到美军的追击,并与美军进行了一系列的战役与战斗,且战且退地行进了1900公里(1170英里)。最后,就在距离加拿大边境不到60公里(40英里)处的位于蒙大拿的的山脚下的斯内克溪之畔,经过一场持续五天的战斗,战争终于结束。内兹珀斯人中的瓦洛厄(Wallowa)群体的山雷酋长(又叫约瑟夫酋长)代表余下的大多数内兹珀斯人向将军与将军投了降。但是在这场战斗后,内兹珀斯人中的拉马塔(Lamátta,意为“少雪地区”)群体的酋长巧妙地设法逃过了美军,并带着他的群体中的一群数量不确定的人逃到了坐牛在加拿大的营地。而包括妇女儿童在内的那418名投降了的内兹珀斯人,则被当作俘虏并被列车送到了堪萨斯的。 尽管山雷酋长是最为著名的内兹珀斯人首领,但他并非自始至终都是唯一的首领。内兹珀斯人由若干名首领组成的临时联盟来领导。这些首领们来自“非条约”内兹珀斯人中的各个不同的群体,包括瓦洛厄群体的,拉马塔群体的白鸟,皮库楠(Pikunan)群体的及阿尔波怀(Alpowai)群体的。霍华德将军是美军的首领,他被给予的任务就是将这些内兹珀斯人赶到保留区,并且威廉·蒂卡姆西·谢尔曼将军还给了他进行追击的权力。就在内兹珀斯人最后的投降中,山雷酋长发表了他著名的《我将永远不再战斗了》演说。口译员亚瑟·查普曼进行了翻译。 《纽约时报》在1877年的一篇关于内兹珀斯战争的社论中写道:“就我们的角色而言,这场战争的起源与主旨完全就是一个大错和一场犯罪”。 和的一些场所向这场战争表示了纪念。.
查看 社论和内兹珀斯战争
公共衛生期刊
公共衛生期刊()指的是一份致力於在公共衛生領域,包括:流行病學、生物統計學和醫療保健(含醫學、護理學等相關領域)等相關專業內容的科學期刊。與大多數科學期刊一樣,公共衛生期刊最大的類型是同行評審。公共衛生期刊一般是由健康組織和協會出版發行,如:《》(由世界衛生組織出版發行)和《》(由英國醫學會出版發行)。 隨著公共衛生研究數量的增加,最近幾十年來,公共衛生類文章和期刊的數量也在增加。因此,公共衛生期刊內出現了許多針對某個重點或焦點的專門類期刊。例如:有專門針對公共衛生政策領域(《》);有專門針對某個地區或國家(《》、《》、《》);有針對專門病學或治療類別的(《癌症流行病學、生物標記與預防》);或其他類別(《》)。.
查看 社论和公共衛生期刊
六七暴動
六七暴動,亦稱1967年香港左派暴亂(Hong Kong 1967 Leftist riots)、六七左派工會暴動、香港五月風暴。现在一般公认其於1967年5月6日起開始,於同年12月基本結束,是一場由香港親共人士受到大陸文化大革命極端思潮的影響而對抗香港政府的暴動。其由最初的工人运动、反港英政府示威,演變成後來的恐怖主義及炸彈襲擊平民等行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在大陆取代中華民國政权后香港唯一左派暴动。 六七暴動由罷工及示威開始,到后来有罷工工人被警方打伤打死,示威者其後使用暗殺、炸彈放置(涉及1,167個炸彈)和槍戰作為報復。在事件中,全體香港警察取消休假候命,多次與左派示威者冲突,作出驅散、鎮壓及拘捕行動。期間,1,936人被檢控,约212名警務人員在內的832人受傷,51人死亡(5名警察在事件中死亡;5名香港边境警察和1名来自中華人民共和国的共產黨民兵在边境冲突中死亡;参加反英示威的示威者约20多人因为镇压死亡;7名市民遭炸死;電台主持林彬被燒死),死亡人數僅次於1956年雙十暴動。 其时正值“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高潮,中華人民共和国不少城市都爆发支援“香港抗暴”的游行示威,英国驻华代办处亦被红卫兵捣毁,英国驻沪处理侨务专员办事处一同受到冲击并被关闭。香港商業電台節目主持林彬在節目中批評左派的暴力行徑,數日後,其本人與堂弟被人投擲汽油彈燒死,被認為是這次暴動的標誌性事件。六七事件可算是香港歷史的分水嶺。.
查看 社论和六七暴動
先军政治
先军政治(선군정치)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与主體思想并行的主要政治理论和指导方针。这是一个综合性的政策,其内容简单的说,就是“在国家事务中,一切工作以军事为先,以军事为重”。 在金正日時代,由于先军政治的推行,使得朝鲜人民军的地位空前提高;在民间,军人也能得到额外的优先和尊重。 朝鲜官方在2002年开始扩充和完备并且着重强调“先军政治”的内容,并废除原英译“Army-first Policy”而采取音译“Songun”。但是后来因为陷入经济困境,尽管在军部的坚持下,先军政治的推行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为经济改革让路。 2011年12月24日,《劳动新闻》发表社论,表示朝鲜要在金正恩的带领下继续走“先军”道路。.
查看 社论和先军政治
兒童日報 (香港)
《兒童日報》(Children's daily),是香港第一份以兒童為對象的中文日報 ,香港中文大學 - 聯合書院,1990至1991年度專題討論研究報告,第1頁,香港電台,鏗鏘集,第454集,播放日期:1990年7月12日,創刊於1989年9月17日,三聯書店 (香港),ISBN 9789620436635,第264頁,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館藏資料,館藏編號:DS796.H7 K45 1990-0712,但只維持了一年多時間,便因為營運累積虧損而停刊,大中华印艺网,《印艺》第305期,2010-06-08。.
查看 社论和兒童日報 (香港)
光华日报
《光華日報》是馬來西亞的一份中文報紙,也是世界僅存歷史最悠久的中文報紙,由革命家孫中山於1910年12月20日在檳城創辦,當時是為了向本地華僑宣傳革命以推翻滿清、建立共和。 《光華日報》在馬來西亞各地均有發行,並以西馬北部一帶(尤其是檳城州)最為暢銷;其他國家與地區如泰國、 新加坡、香港等地亦有發行,平均每日發行量超過10萬份。.
查看 社论和光华日报
勞動新聞
《勞動新聞》 (rm)是朝鮮勞動黨的機關報,勞動新聞社負責出版,是-zh-hant:北韓;zh-hans:朝鲜-最主要的報章。1945年11月1日创办,当时稱為《正路》(정로)。1946年9月9日改用现名。現任總主編為金炳鎬和李英植。 该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俄罗斯、埃及和古巴4国派有常驻记者。 读者群主要是朝鲜劳动党党员、国家干部、軍人、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 1988年,《劳动新闻》曾创下200万份的日发行量最高纪录。2011年,该报日发行量约150万份。 2011年4月15日,朝鲜官方正式开通劳动新闻官方网站,翌年1月11日開設英文版面。 2012年,《劳动新闻》開始有彩色版本的發行。.
查看 社论和勞動新聞
勿謂言之不預也
勿謂言之不預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术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严重的外交警告,被广泛視為其動用武力,或者更广泛意义上準備開戰(如贸易战等)的信號。 近現代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通过官方報刊和言論渠道多次在關鍵時刻运用该术语,使其被賦予了獨特政治敏感性。该语句在历史上曾被运用三次,在作出宣示后分别爆发了中印边境战争、珍宝岛事件、中越战争三次武装冲突。 在2018年春爆发的中美贸易战里,中共官媒新华社在微博上发表时评,亦引用了这句话。.
查看 社论和勿謂言之不預也
動畫新聞網
動畫新聞網(英語:Anime News Network,缩写ANN)是報導動漫資訊、J-pop、其他北美和日本御宅族文化動態的美國新聞網站。有時它也會報導世界其他地方的類似新聞動態。它提供評論和其他社論内容,讓讀者討論當前事件的論壇,以及一個包含大量動畫和漫畫資訊,主題曲,故事内容摘要和讀者評分的百科全書。 ANN成立於1998年7月,它宣稱是互聯網上英文動漫資訊的帶頭網站。動畫雜誌《Protoculture Addicts》由ANN營運。該網站针對美國和澳大利亞的用戶需求開設不同的版本。.
查看 社论和動畫新聞網
围攻西德尼街
1911年1月围攻西德尼街,亦称斯特普尼之战,指警方和军队与两名拉脱维亚无政府主义在伦敦东区爆发的枪战。围攻是于1910年12月开始发生的一连串事件的高潮,起初拉脱维亚移民企图盗窃伦敦一间珠宝店,结果杀害了三名警察,另外两名警察和拉脱维亚黑帮头目乔治·加尔斯坦负伤。 伦敦市警察部队和警察厅的调查确认了加尔斯坦的同伙,他们均在两个星期内被一网打尽。警方获悉,帮派剩下两名成员藏匿在斯特普尼西德尼街100号。1月3日早上,警方疏散附近的当地居民,展开交火。由于配备的武器装备低劣,警方寻求军队的救助。围攻大约持续了六个小时。对峙快接近尾声时,大楼起火,但其原因尚未确认。火势得到控制时,大楼内一名闹事者被击毙。给废墟灭火时,找到两具尸体,但大楼坍塌造成消防员总监查尔斯·皮尔逊身亡。 此次围攻标志着伦敦警方首次请求军队协助处理武装对峙,也是英国首场被(百代新闻社)摄像机记录下的围攻。部分镜头出现了时任内政大臣温斯顿·丘吉尔的图像。他在事件中的参与程度引发政治纠纷。1911年5月,沟渠街珠宝店枪击案被捕人士受审,所有被告被判无罪,唯一一项罪名日后在上诉中被推翻。事件被拍成虚构电影《擒凶记》(1934)《》(1960),还被写成小说。 作为事件的一百周年纪念,西德尼街的两幢高层建筑被以画家彼得命名。这位帮派的未成年成员或许没有现身沟渠街或西德尼街。牺牲的警察和消防员都被人用牌匾纪念。.
查看 社论和围攻西德尼街
四不一沒有
四不一沒有是中華民國總統陳水扁在2000年5月20日第十任總統的就職典禮上發表的“只要中共無意對台動武,本人保證在任期之內,不會宣佈獨立,不會更改國號,不會推動兩國論入憲,不會推動改變現狀的統獨公投,也沒有廢除國統綱領與國統會的問題”。这是陈水扁政府針對台灣海峽兩岸關係的重要言論,亦曾是陳水扁代表當時作為執政黨的民主進步黨對中國大陸政府就兩岸立場的明確表態。.
查看 社论和四不一沒有
倫敦大學金匠學院
倫敦大學金匠學院(英語:Goldsmiths, University of London),又譯金史密斯學院,是一所位於英國倫敦的公立研究型大学,隶属于書院聯邦制大學倫敦大學。主要發展領域為藝術、設計、人文和社會科學。學院於1891年以金匠工藝和娛樂學院(Goldsmiths' Technical and Recreative Institute)之名在New Cross地區建校,後於1904年併入倫敦大學,改名為倫敦大學金匠學院(Goldsmiths' College);到了2006年,刪除英文中「學院」二字,改為目前的名稱Goldsmiths, University of London(然而,英文中「Goldsmiths' College」仍然是學院的正式法律名稱)。 金匠學院除了是倫敦大學聯盟一份子外,也隸屬於大英國協大學協會和1994年集團。 在歷史上,金匠學院在藝術和社會科學領域有傑出的貢獻。其藝術學院孕育出多名透納獎入圍者與得主,可謂英國最卓著的藝術學院之一。除了藝術外,金匠學院在設計、傳播媒體、文化創意、戲劇、電腦、社會學、人類學等領域的教學和研究皆有卓越的成績。在2018年的QS世界大學排名中,学校综合排名全球第398名,其中傳播學系排名全球第9、全歐洲第3 、藝術與設計排名全球第12 、人類學系全球第42 、社會學系排名全球第48 。2008年的英國高等教育機構科研評估 Research Assessment Exercise 中,金匠學院世界領先研究領域裡名列第九名。其社會學院和電腦學院的表現格外優異,和其他三所院校並列全國第一。此外,金匠學院的傳播學院以80%的表現,與倫敦政經學院共同名列第四名。 金匠學院規劃在2015年9月份成立學生專屬藝廊供美術系學生展覽作品用,預計2016年秋季竣工。.
查看 社论和倫敦大學金匠學院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简称三个代表(Three Represents),是一套中國共產黨的执政思想,代表了中共由階級性政黨轉型成全民性政黨的過程。在2000年2月25日由时任中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江泽民在广东省高州市考察時首次提出,2002年正式定名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它是中共在继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之后,再一套由党和国家领导人發明的政治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共在基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的一套理論,为中国共产党提供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期执政的理论依据。但是反对者则认为三個代表寫入憲法是一種历史的「倒退」。.
环球邮报
《环球邮报》(The Globe and Mail)是一份在加拿大全国发行的英语报纸,以多伦多为基地并在全国六个城市印刷。每周读者量935,000,是加拿大最大的全国性发行报纸,周銷量居《多伦多星报》之后为第二大日报。《环球邮报》被认为是加拿大最佳报纸之一。它隶属CTV环球传媒集团。.
查看 社论和环球邮报
破四旧
四旧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初期,以大中学生红卫兵为主力进行的以“破除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相标榜的社会运动,其伴随着红卫兵运动的兴起而席卷了中国大陆。与“破四旧”相对应,是“立四新”,意指“树立新思想、新文化、新风俗、新习惯”。.
查看 社论和破四旧
社论对页版
論對頁版面(opposite the editorial page,通常簡稱op-ed)是一種源自歐美報紙出版業的新聞出版用語,意指一種由外人所撰寫、刊登在報紙或雜誌上的評述性質文章。雖然op-ed常被誤會是「觀點社論」(opinion-editorial)的縮寫,但實際上卻是完全顛倒的意思,不同於報紙或雜誌等出版品的社論頁中之文章,大多是其編輯部的成員以不署名的方式發表,新聞對頁版登載的文章通常是由編輯部以外的寫手或名人以署名的方式所撰寫之時事評析。 現代社論對頁版的雛形首見於1921年時的《紐約世界晚報》(The New York Evening World),該報員工(Herbert Bayard Swope) 在1920年成為編輯時,他有感社論的對頁常淪為堆放書評、時事特稿、訃聞的雜物櫃他當時的說法是: 但史沃普只採用報社內部的員工所寫的評論,而真正由報社外部的人士所寫的「現代」社論對頁版,則得等到1970年時,《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的編輯約翰·B·歐克斯才開始使用。 自1930年代起,廣播的興起便開始威脅平面媒體的生存,後來電視的出現更加速了這個過程。為了與新興的新聞媒體對抗,主流報紙像是紐約時報與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開始開放地採用主觀意味與評論性質的新聞,同時增加更多專欄文章,也擴增了這些報紙的社論對頁版。 近年來,也有人關心應該如何清楚揭露社論對頁版的寫手與報社本身的關係,因為讀者並不一定能夠了解社論對頁版寫手是否受到某些利益團體的資助。一群美國記者所組成的「提昇社論對頁版透明度」('op-ed transparency')。.
查看 社论和社论对页版
神國發言
國發言(神の国発言(かみのくにはつげん))是指2000年日本內閣總理大臣森喜朗一次關於日本是「以天皇為中心的神國」的爭議性發言。神國發言在日本政界掀起很大波瀾,最終導致森喜朗不得不解散眾議院(神國解散)、提前進行大選。.
查看 社论和神國發言
红旗 (杂志)
《红旗》是中国共产党主办的杂志,半月刊,1958年6月1日于北京创刊,1988年6月停刊,易名为《求是》杂志。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红旗》是官方的重要宣传阵地,被称为两报一刊之一。 文化大革命時期,由於其他新聞媒體主管都被打倒,《人民日報》和《紅旗》由中央文革小組組長陳伯達為首工作組領導。.
查看 社论和红旗 (杂志)
经济学人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是一份英國的英文新聞週報,分八個版本面向全球發行,其編輯部位於倫敦。它在1843年9月由詹姆士·威爾遜創辦。在創辦之初,《經濟學人》以報紙版式發行;時至今日,儘管它已經採用小開本、光面紙的雜誌版式出版,但它依然沿用舊時的習慣,將自己稱為「報紙」。2017年上半年,《經濟學人》實體和數字刊物的平均每周發行量合共達到144萬份,其中近六成發行量位於北美地區。 《經濟學人》歸經濟學人集團所有。後者的股權中有50%由包括報社編輯和職員在內的私人投資者持有,餘下50%由英國罗斯柴尔德家族和意大利阿涅利家族分別直接或通過控股公司持有,二者在集團董事會均有代理人。集團曾經的主要股東還包括培生集團。在2016-2017財年,經濟學人集團的經營利潤達到5600萬英鎊。《經濟學人》主編的任命和解任均由集團下設的理事會負責。報社有大約100名僱員,其中約三分之二在倫敦西敏市的總部辦公,其餘則被派駐在全球近20個國家的編輯部。 雖然刊名為「經濟學人」(英文名The Economist為「經濟學家」之義),但《經濟學人》並非專門研究經濟學,也不是學術期刊,而是一本涉及全球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多方面事務的綜合性新聞評論刊物,著重於對這些議題提供深入的分析和評論。它的社論持有古典自由主義與經濟自由主義的立場,傾向於支持自由貿易、全球化、和社會自由主義(例如支持同性婚姻合法化)。它曾將自己形容為「亞當·斯密與大衛·休謨的蘇格蘭式自由主義的產物」。它面向教育程度較高的人羣,讀者中包括諸多具有影響力的高管和決策者。21世紀以來,儘管《時代》、《福布斯》、《新聞週刊》等諸多同類英文新聞雜誌的發行量均陷入停滯或出現下滑,但《經濟學人》的發行量和廣告業績卻有顯著增加。這一讀者閱讀習慣的變化被經濟學人集團的前-zh-cn:首席执行官;zh-hk:行政總裁;zh-tw:執行長-安德鲁·拉什巴斯(Andrew Rashbass)形容為「大眾智慧」(Mass Intelligence)時代的來臨。.
查看 社论和经济学人
维基扫描器
維基百科掃描器(Wikipedia Scanner),簡稱維基掃描器(WikiScanner),是一個於2007年8月14日推出的工具程式,由美國駭客建立,為一個能讓公眾查詢的維基百科匿名編輯資料庫。通过把这些编辑与不同组织的IP地址交叉比對,可以查询哪些组织里的职员编辑了哪些条目。维基扫描器不能用来查询登录用户的来源。在维基扫描器的常见问题回答中,作者说他相信维基扫描器可以帮助维基百科有争议的条目获得更高的可靠性,他还表示他从来没有被维基媒体基金会雇用,他在维基扫描器上花的工作是“100%非商业性的”。.
查看 社论和维基扫描器
習近平吃包子事件
習近平吃包子事件,是2013年12月2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到北京月壇北街慶豐包子鋪吃包子的事件。该事件被習近平团队安排先由社交媒體傳播,再由中共官方媒体轉載,以引發社會關注。新华网对此事件予以了报道。.
查看 社论和習近平吃包子事件
生存证明
生存证明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离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的资格证明之一,强制离退休人员向公安机关申请开具。 2004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关于对异地居住退休人员进行领取养老金资格协助认证工作的通知》,不再强制离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前出具生存证明。同年,国务院颁布《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实施办法》,在出国定居的公民领取养老金时也要求提供生存证明。 新华社发表社论认为要求出具生存证明是官僚主义作风的表现。.
查看 社论和生存证明
田佳良事件
佳良事件,又称洁洁良事件,是发生于2018年4月的一起网络事件。厦门大学研究生、中国共产党干部田佳良在新浪微博使用“洁洁良”的账号发表一系列批評中國人素質極差,以及嚴重反感中国的言论。期间使用一系列与支那相关的词汇,以表达她对中国的羞辱。她的言论引發舆论爭議,被中國大陸的媒體和輿論廣泛認為是“精日、反华”分子。.
查看 社论和田佳良事件
甘得中
得中(),字復蘇,日文名大野正道(一說天野正道),是一位出身臺灣彰化的政治人物及政治運動者。.
查看 社论和甘得中
电视指南 (美国杂志)
《電視指南》(TV Guide,另有「電視導報」、「電視周刊」等譯名)是发行于美國的雜誌,1953年4月3日創刊,現在是全美銷量前列的杂志之一。主要內容包括了電視節目表、電視節目動態、名人訪談、八卦新聞和電影評論等,有時也會刊登一些占星和填字遊戲。 另外在加拿大也有发行同名同商标的杂志,不过两者分屬不同的公司,社論風格也大相徑庭。.
聯合報
《聯合報》(英語:United Daily News)是在中華民國臺灣地區發行的中文報紙,由知名報人,前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王惕吾於1951年9月16日創立,是臺灣報業的主要業者之一。.
查看 社论和聯合報
聖若瑟英文中學
聖若瑟英文中學(St.,簡稱SJACS或SJAC)是香港觀塘區一所政府津貼的男子中學,也是觀塘區第一所中學譚美芳,,《東方日報》,2008年1月24日,A16。,學校最新消息,2010年3月19日。,以英語及中文授課。中文校訓為「臻於至善,力行仁愛」,而拉丁文校訓則為“Ad Astra, Caritas”(英譯:“To the stars, Benevolence”)。該校是一所天主教中學,辦學團體為天主教香港教區,以大聖若瑟為主保聖人及學校校名,並以大聖若瑟的瞻禮日-3月19日為校慶。 該校於2011年1月由觀塘道遷至位於九龍東新清水灣道的平山新校舍,並於同年1月2日在前校舍舉行告別活動,結束了前校舍在聖若瑟英文中學的43年歷史任務。 2014年9月,校長楊少雄退休離任,由香港教區委派潘永強先生接任。.
查看 社论和聖若瑟英文中學
道氏理论
道氏理论(Dow Theory)是一个关于美国股票市场创造财富方式的活动方式理论。.
查看 社论和道氏理论
革命委员会 (文革)
革命委员会是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政权和部分中央部门的组织形式,简称革委会。.
頂新國際集團
頂新國際集團是臺灣一家以食品產銷為中心的企業集團,由彰化永靖出身的魏應州、魏應交、魏應充、魏應行四兄弟共同創立。其旗下擁有的知名品牌有康師傅、味全、中国FamilyMart、德克士、布列德等,事業版圖橫跨大中華地區。.
查看 社论和頂新國際集團
首尔新闻
《首尔新闻》(서울新聞,서울신문)是韩国出版的日报,原名《大韓每日申報》,1904年7月18日創刊,是韓国历史最悠久的报纸。总部位于韩国首尔。每天印刷数780,000张。 1904年7月18日〜1910年8月28日期间,名为《大韩每日申报》,经常刊登抗日文章,社论揭露大日本帝國侵略野心,对朝鲜的新教育和爱国启蒙运动的民族意识作出了巨大贡献。1910年8月30日〜1945年11月10日改名《每日申报》。其后在駐朝鮮美軍政廳軍政長官命令下一度停刊。1945年11月23日更名为《漢城新闻》(서울新聞)后复刊。2005年汉城的中文名称改为首尔,《漢城新闻》的中译随之改为《首尔新闻》。 还发行《首尔体育》、《新天地》等刊物。.
查看 社论和首尔新闻
香港大學民意調查風波
香港大學民意調查風波,通稱港大民調風波,亦稱鍾庭耀事件,是香港的一宗政治爭議,發生在2000年7月,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主任鍾庭耀在報章撰文,指行政長官兼任香港大學校監的董建華透過「中間人」施壓,要求停止有關行政長官及政府的民意調查。有關指稱引起社會巨大迴響,鍾庭耀其後公開了傳話人身份是香港大學校長鄭耀宗及副校長黃紹倫。 香港大學校務委員會決議成立一個三人獨立調查小組,由終審法院的非常任法官鮑偉華為主席,並在同年8月調查事件,行政長官辦公室高級特別助理路祥安涉及事件也被要求作證。調查委員會的調查報告在9月1日發表,確定鍾庭耀指控屬實,認為路祥安在市民對政府支持率下降的情況下,希望阻止不利政府的民調結果進一步打擊港府聲望。事件最後在9月6日,鄭耀宗及黃紹倫宣佈請辭告終。 事件涉及政府試圖干預學術自由,引起了當時社會的驚訝及批評,揭露了校長不僅沒有肩負捍衛學術自由的責任,反而傳遞「中間人」施壓的信息,企圖干預校內學者進行研究的權利,對近百年歷史的香港大學信譽造成影響。調查報告嚴厲批評路祥安作供「拙劣、不誠實」,然而董建華卻公開指路祥安「可靠、誠實」,更表明會續用路祥安,對特區政府以至特首的誠信以至公信力都造成破壞。.
香港建制派列表
本條目列出了香港的建制派組織和人士。.
查看 社论和香港建制派列表
香港傳媒爭議
香港傳媒爭議是指香港傳播媒界的報道手法,及在進行採訪時缺乏專業而引發的香港社會爭議。.
查看 社论和香港傳媒爭議
解放日报
《解放日报》创刊于1941年5月16日,是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的政治理论刊物。现在发行的《解放日报》於1949年5月28日于上海创刊,是中共上海市委机关报,隶属上海报业集团。日发行量55万份,在全国各省级党委机关报发行数中位居第二,仅次于《南方日报》。.
查看 社论和解放日报
马锡五同志的审判方式
《马锡五同志的审判方式》是1944年3月13日发表在《解放日报》头版的一篇社论。作为此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篇非常重要的司法文献,它对中国婚姻法的影响以及文化上的影响都非常深远。而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实践也常被称为马锡五审判方式。 马锡五审判方式注重于民间调解。先定出一个自己认为能够让群众满意的方案,然后召开群众大会公开审理。.
評論家
評論員,又稱評論家、批評家、名嘴(英語:Commentator, Critic),是意見領袖,對主題事物作出评述性舆论,且其評論內容被大眾選擇的人。評論家自古以来便存在,现代社会更发展出职业的“评论员”。现代职业評論員(或評論家)可分為文學評論員、時事評論員、政治評論員、藝術評論家等等多種。.
查看 社论和評論家
许家屯
许家屯(),原名許元文,祖籍江蘇如皋,前中國共產黨黨员,曾任中共江蘇省委第一書記、中共港澳工作委員會書記、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當時相當於香港中聯辦主任)。1990年六四事件後出走美國。.
查看 社论和许家屯
评陶铸的两本书
《评陶铸的两本书》,是文化大革命初期于1967年9月《人民日报》发表的一篇社論。社论发表之后不久,時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副總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文化革命小组顾问的陶鑄即被整倒。 1967年9月,姚文元在《人民日报》上发表题为《评陶铸的两本书》的文章,在陶鑄的著作《理想·情操·精神生活》、《思想·感情·文采》中穿鑿附會。并散佈謠言說陶鑄在南京監獄期間,曾向蔣介石求情,并自稱“學生”(陶鑄為黃埔軍校第五期畢業)。在文中,姚文元一連提出數十余種罪名,其中包括:“漏网的大右派”、“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忠实的执行者和宣传者”、“资产阶级的忠实代理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混进来的反革命两面派”、“赫鲁晓夫式的野心家”、“篡党的阴谋家”、“南霸天”等。 次月,陶鑄病情惡化;同年底,其因膽癌去世。.
查看 社论和评陶铸的两本书
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展協定
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omprehensive and Progressive Agreement for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縮寫:CPTPP),原稱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縮寫:TPP),最初是由亞太經濟合作會議成員發起,從2002年開始醞釀的一組多邊關係的自由貿易協定,旨在促進亞太區的貿易自由化。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第一條一款三項(Article 1.1.3)規定:「本組織支持亞太經濟合作會議,促進自由化進程,達成自由開放貿易之目的。」 2017年1月23日,美國總統唐納·川普簽署行政命令,美國正式退出该協定。同年11月11日,该协定凍結約20條文並改組為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 2018年1月23日,各國代表決定將於同年3月初在智利簽署該協定。同年3月8日簽署儀式在智利聖地牙哥舉行,由澳洲、汶萊、加拿大、智利、日本、馬來西亞、墨西哥、紐西蘭、秘魯、新加坡及越南11個國家共同簽署。.
黑白集
黑白集為台灣知名日報《聯合報》的方塊文章樣式政論專欄,首刊於1952年,至今仍持續發表。以現今樣式來看,黑白集專欄位置都於《聯合報》社論左方,字數則約莫600字左右。 1997年,黑白集正式開始集結出冊,原則以半年一輯方式出版,至今已發行至10冊。 黑白集為台灣報刊上歷史最悠久、引起迴響最多的方塊文字。支持該專欄的讀者曾形容,讀黑白集如同「車廂立即掛起了火車頭」,並藉由專欄與「正在啟動世界勾了起來」。惟另一方面,2003年4月,民主進步黨青年部政務副主任許建榮批評,偏保守派立場的黑白集所秉持的「黑白分明」思維違反了新聞的中立報導立場,「《聯合報》一路走來,『反民主』、『反李(登輝)』、『反(陳水)扁』和『反台灣』的本質,可謂歷久而彌新、且始終如一」。 2007年3月29日,網路評論黑白集政論,指該次治安問題是在台中市發生,內文卻隻字片語都沒提到當時台中市長,搞的與當時台中市長胡志強一點關係都沒有似的。 2010年12月30日,黑白集探討有關政府置入性行銷的議題,內容提到「現今媒體的惡疾,絕不止在置入性行銷」、「真正的媒體醜聞,是用頭條新聞刊登『南線專案』在北一女門口付錢那種惡劣行徑;……這類新聞在形式上不能區隔,在內涵上更是放話造謠;這是媒體之恥、台灣之恥,卻不是『政府置入媒體』、而是『媒體置入政府』」、「這家報紙經常刊出『自由合成』的假照片,甚至連民調也被質疑沒有民調中心;這些,也都不是置入性行銷,卻皆是根本違反了新聞媒體的天條鐵律」,但未點名批判台灣唯一同時擁有上列爭議案件的《自由時報》。但《自由時報》認為,以當初的媒體報導,該文就是在批評該報及該報率先報導南線專案的副總編輯鄒景雯;《自由時報》與鄒景雯提起民事訴訟,要求《聯合報》刊登道歉啟事並賠償新臺幣一百五十萬元。一審判決《自由時報》敗訴,判決指出:南線專案是2006年陳水扁為國務機要費案而捏造,當初《自由時報》獨家報導南線專案,報導中交付金錢及簽收領據核銷時間、地點均有違常理,該報卻逕予刊登,不免令人合理懷疑這是當時總統府提供資訊置入《自由時報》所為的報導;黑白集根據法院認定的事實,評論南線專案屬假新聞置入性報導,並非無的放矢。《自由時報》不服一審判決,提起上訴。2012年7月31日,臺灣高等法院二審判決駁回《自由時報》上訴,《聯合報》勝訴。二審判決指出:《自由時報》未盡媒體自律之責,反而企圖以南線專案報導影響檢察官辦案及閱聽人的判斷;黑白集在法院確定南線專案是陳水扁捏造後,根據此一確定事實,評論南線專案報導屬假新聞置入性報導,並非毫無所本,更非空穴來風、無的放矢。 2015年8月26日,婦女救援基金會對8月25日聯合報黑白集「若林冠華看過蘆葦之歌」一文嚴正譴責。表示《蘆葦之歌》談的是被害人放下仇恨,選擇與生命的創傷和解,但這篇文章卻是不避諱地進行政治打壓及攻訐,消費這部紀錄片。.
查看 社论和黑白集
郝柏村
郝柏村(),字伯村、伯春,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江蘇省鹽城縣(今鹽城市)郝榮村人,曾獲頒卿云勋章、青天白日勳章、雲麾勳章與虎字榮譽旗,陸軍官校12期砲兵科畢業,於八年抗戰時擔任基層官兵、金門八二三砲戰時擔任最前線之砲兵指揮官,曾赴美國陸軍指揮參謀學院深造,為中華民國國軍留美將領之一,也是中華民國國軍在位最久的參謀總長,退伍後擔任國防部部長、行政院院長與副總統候選人。是繼陳誠以後,第二位曾任參謀總長的行政院院長。前臺北市市長郝龍斌為其長子。 郝以反共急先鋒自居,支持三民主义統一中国。近年则在台灣努力倡導一個中國原则,且多次參加中國大陸官方活動,並曾大唱《义勇军进行曲》而引發爭議。他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性,并呼籲中共承認國民政府抗戰領導地位。2017年,以99歲高齡改信仰基督教,12月31日洗禮。.
查看 社论和郝柏村
郝柏村內閣
郝柏村內閣,(1990年6月1日-1993年2月27日),稱為「治安內閣」,由於行政院長是郝柏村軍人出身,作風強硬,引發許多爭議。由於時任中華民國總統為李登輝,郝伯村為李氏提拔,也被稱為「李郝體制」。 中華民國總統的李登輝希望以郝伯村來提升治安,曾稱與郝柏村「肝膽相照」。.
查看 社论和郝柏村內閣
胡霖
胡霖(),字政之,笔名冷观。四川成都人。民国著名记者,报人,新记《大公报》创办人之一。大公报也正是在胡政之和张季鸾以及吴鼎昌主持下,成为中华民国大陆统治时期,尤其抗日战争时期最重要的民间舆论重镇。胡政之在新闻史上既是大公报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成为了一个时代报刊的象征性人物。.
查看 社论和胡霖
胡耀邦下台
胡耀邦下台,是一件影响中国大陆进程的政治事件。是指1987年1月,掌权的中共元老对时任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耀邦的一次政治行动,并迫使胡耀邦辞职下野。 由于胡耀邦深入民心的改革作风,以及整个下野程序存在的瑕疵,使得史学界对此颇为争议。而此事也为两年后的后续胡耀邦去世、六四事件埋下伏笔。.
查看 社论和胡耀邦下台
葉柏祥
葉柏祥(),筆名費邊社,台灣嘉義縣人,世界新聞專科學校,長榮大學台灣研究所畢業, 擔任《大學雜誌》主編、《台灣時報》記者、《台灣時報》採訪組副主任及撰述委員、《亞洲週刊》資深特派員、《台灣日報》撰述委員、《台灣日報》政治中心主任、《台灣日報》副總編輯、《台灣日報》副總主筆、《台灣日報》總主筆、《美麗島新聞網》總主筆、《玉山周報》副總編輯、《玉山周報》總編輯、望春風出版社總編輯。在《台灣日報》期間負責撰寫社論,同時以費邊社名義撰述【觀察站】專欄,全力擁護陳水扁、攻擊所有批判陳水扁路線的人。另外曾經在章松根(章天軍)與鄭愉生(阿生)主持的廣播政論節目《台灣人俱樂部》及台灣團結聯盟政治人物林明正主持的廣播政論節目《台灣心情》中,開闢「費邊社時間」單元評論政治,毫不掩飾他的極端厭惡民進黨新潮流系。 2013年9月23日,葉柏祥向臺北市政府登記成立費邊社文創,並且自己擔任總編輯。費邊社文創成立時總部設於臺北市松山區八德路二段437巷7弄2號。.
查看 社论和葉柏祥
肖传国
肖传国,中国泌尿外科医生,曾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泌尿外科研究所所长,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华中科技大学、郑州大学特聘教授,《临床泌尿外科杂志》主编等职。.
查看 社论和肖传国
邓小平南巡
邓小平南巡,又称九二南巡,其讲话中文媒體亦称为“南方谈话”,是指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期间,邓小平在中国南方的深圳、珠海、广州、上海等地所做的巡视以及讲话,重申與改革開放相關的鄧小平理論,並期許廣東能按其「生产力为基础的发展观」發展經濟在20年內追上亞洲四小龍。見學者Robert Weatherleyp的學術專書的總結原文, 來源為 此事最初为香港无线新闻从大陆民众得知情况后,采访深圳官方并将事件首次披露。事后《解放日报》与《深圳特区报》的未经中共中央审核的社论,支持邓小平南巡。在《珠海特区报》对邓小平南巡细节的试水式报导后,中共中央发文意图统一媒体对邓小平南巡的表述。《深圳特区报》撰写的邓小平南巡细节文章被《光明日报》未经批准转载,得到邓小平的支持和肯定,并命令中共中央媒体报导,最终迫使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公开肯定邓小平的南巡。 傅高义在《邓小平时代》一书里披露,邓小平在南巡期间曾经在珠海召开了高级军事会议,出席会议的有两个军委副主席杨尚昆刘华清和军委秘书长杨白冰,单单绕过名义上的军委主席江泽民。会上邓小平重申:“谁不改革,谁就下台……我们的领导看上去像是在做事,但他们没做任何有用的事。”出席会议的军队领导人的强大阵容表明,如有必要,军队高层愿意拥护一个新的领导人。 有学者认为,迫於地方媒體壓力,2月24日《人民日報》做出響應報導,迫使當時的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公開支持已無任何党职和公职的邓小平的改革開放政策;而中共中央政治局當年3月初發佈相關的正式決定,使中共再次确立改革开放方向。學者趙穗生於同儕評審期刊發表中的文章分析, 邓小平南巡在初期被江澤民主導的北京和國家媒體所忽略, 上海的《解放日報》發表了數篇由"皇甫平"署名的文章支持並宣揚“邓小平南巡”的重要性及意義, 才再次確認改革開放的路線, 並證明當時邓小平仍是實際上的中國最高領導人。見.
查看 社论和邓小平南巡
蔣中正之死
1975年4月5日午夜23時50分,中國國民黨總裁、时任中華民國總統的蔣中正在臺北士林官邸因心臟病發病逝,享壽88岁。.
查看 社论和蔣中正之死
野百合花 (杂文)
《野百合花》是于1942年3月13日、3月23日发表在延安《解放日报》文艺副刊的一组杂文,作者王实味。.
查看 社论和野百合花 (杂文)
自由中國
《自由中國》雜誌(1949年11月20日-1960年9月4日),是一本在中華民國發行,以擴展民主自由空間為宗旨的政治刊物,由從中國大陸來臺灣的自由主義者以及政治人物所出版。因為在國民黨於臺灣的威權統治下,該雜誌在臺灣的言論市場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幾乎是整個1950年代在檯面上唯一可以聽到的異議聲響。因雷震等臺港在野人士籌備組織中國民主黨觸怒了國民黨當局,1960年9月4日臺灣警備總司令部藉《自由中國》第二十三卷第五期刊出殷海光寫的社論〈大江東流擋不住〉,以涉嫌叛亂的罪名將雷震等人逮捕,該雜誌停刊。.
查看 社论和自由中國
自由時報
《自由時報》(原名《自由日報》,於1987年改名)是一家創立於1980年4月17日的臺湾平面报纸媒体。發行者全名為「自由時報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查看 社论和自由時報
自由時報相關爭議列表
表列為臺灣《自由時報》創刊以來引起之爭議。.
自然 (期刊)
《自然》(Nature)是世界上最早的科学期刊之一,也是全世界最权威及最有名望的学术期刊之一,首版於1869年11月4日。虽然今天大多数科学期刊都专一於一个特殊的领域,《自然》是少数(其它类似期刊有《科学》和《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等)依然发表来自很多科学领域的一手研究论文的期刊。在许多科学研究领域中,每年最重要、最前沿的研究结果是在《自然》中以短文章的形式发表的。 《自然》的主要读者是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但期刊前部的文章概括使得一般公众也能理解期刊内最重要的文章。期刊开始部分的社论、新闻及专题文章报道科学家一般关心的事物,包括最新消息、研究资助、商业情况、科学道德和研究突破等。期刊也介绍与科学研究有关的书籍和艺术。期刊的其余部分主要是研究论文,这些论文往往非常紧密,非常具有技术性。 在《自然》上发表文章是非常光荣的,《自然》上的文章经常被引用,这有助于晋升、获得资助和获得主流媒体的关注。因此科学家之间在《自然》或《科学》上发表文章上的竞争非常强。但是与其它专业的科学杂志一样,在《自然》上发表的文章需要经过严格的同行评审。在发表前编辑选择其他在同一领域有威望的、但与作者无关的科学家来检查和评判文章的内容。作者要对评审做出的批评给予反应,比如更改文章内容,提供更多的试验结果,否则的话编辑可能拒绝该文章。.
查看 社论和自然 (期刊)
臺灣時報
《臺灣時報》,簡稱《臺時》,為台灣的綜合性日報,創立於1971年8月25日,吳基福為首任董事長,夏曉華為首任發行人,總社位於高雄,與《民眾日報》並稱「南台灣兩大報」,口號是「無黨派,獨立報」。目前董事長為王明仁,社長為林世英,前董事長王玉發為榮譽董事長。.
查看 社论和臺灣時報
金堯如
金堯如(),浙江紹興人,前中國共產黨黨員,曾经負責在台灣組織地下黨運作推翻國民黨政府。1948年,金堯如從台灣到香港,不久擔任香港親中共報章《文匯報》總編輯,負責中共在香港宣傳和統戰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間,金堯如被中共召回,在广州遭受軟禁及勞動改造,直到文革結束,中共才將他調回香港復職。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金堯如等人因不滿中共暴力鎮壓學生運動,在《文匯報》社論以「痛心疾首」四個大字表達不滿。六四天安門事件後,《文匯報》一等人遭到中共整頓;金其後宣告退出中國共產黨,與中共決裂,移居美國加州,但是仍經常發表評論文章,呼籲中共推行政治改革,直至2004年初病逝。.
查看 社论和金堯如
金庸
金庸(Louis Cha Leung-yung,),本名查良鏞,浙江海寧人。武俠小說泰斗,1948年移居香港。自1950年代起,以筆名「金庸」創作多部膾炙人口的武俠小說,包括《射雕英雄传》、《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等,历年来金庸笔下的著作屢次改编为电视剧、电影等,对华人影视文化可謂貢獻重大,亦奠定其成為华人知名作家的基礎。金庸早年於香港創辦《明報》系列報刊,他亦被稱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后与古龙、梁羽生合称为“中国武侠小说三剑客”。亦是已故知名詩人徐志摩之表弟。.
查看 社论和金庸
金庸作品
本条目列出金庸所创作的作品。.
查看 社论和金庸作品
雷震事件
雷震事件,是一件發生於1960年的臺灣白色恐怖案件。.
查看 社论和雷震事件
陳國祥
陳國祥(),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新聞研究所碩士,台灣資深媒體人,現任中央通訊社董事長、中央選舉委員會委員。曾任《自立晚報》總編輯、《中國時報》總編輯、《中時晚報》社長、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委員、《中國時報》特約主筆、時報育才董事長。 2014年2月26日,《自由時報》社論批評馬英九政府:「5年多來,馬政府積極將台灣連結中國,導致台灣的新聞、言論也向下沉淪,其中的道理很簡單:在台灣與中國各方面標準都差不多的基礎上,所謂的『和平統一』才有可能實現。而在可預見的未來,中國的新聞、言論幾乎不可能提升到台灣的水準。對此,馬政府所能做的、所樂見的,就是台灣的新聞、言論自由快速瓦解,直到與中國一樣的低水準;如此,『和平統一』便水到渠成。」2014年2月28日,時任中央通訊社董事長的陳國祥批評該文:「這是典型陰謀論。一些極端報紙和電視名嘴,口誅筆伐之所向,多半是指控執政當局及其同夥的不軌陰謀:不是批判他們瞞天過海、隱匿真實的意圖與作為、損害公益而圖利自己,就是與人合謀操縱、侵害他人或台灣的利益。……其實,這種論斷只是顯現真正邪惡的無非是他們自己,因為正如《新約聖經·馬太福音》所說:『你們的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若再多說,就是從惡裡出來的。』……走過威權統治時代的我們,以往既然受過陰謀論的禍害,更應以此為戒;切莫步隨當年執政者的惡劣行徑,再以陰謀論加諸包括執政者在內的任何人。」2014年3月8日下午,陳國祥在洪鈞培文教基金會「媒體發展·社會公益」系列講座演講,他說,某些媒體和名嘴不但經常扭曲事實真相,還常散播陰謀論去攻擊相對陣營的人與事;陰謀論是台灣極端媒體和名嘴最常使用的謾罵武器,損害公益而圖利自己,這就是與人合謀操縱,侵害他人或台灣的權益;只有回到媒體「探照真實」的本然角色,回到新聞工作者「守望告知」的初心,才能恢復新聞媒體的本質,也才能成就優質的民主。.
查看 社论和陳國祥
ORCID
开放的研究员和贡献者ID(Open Researcher and Contributor ID,简称ORCID)是一种非专有的,用以唯一性识别科学家及其他和贡献者Editorial (2009).
查看 社论和ORCID
林昭
林昭(),原名彭令昭,中国苏州人。林昭1954年入北京大学新闻系学习,在1957年的反右运动中因公开支持北京大學学生張元勛的大字報“是时候了”而被劃為右派,后因“攻击无产阶级专政罪、反革命集团罪”于1962年起被关押於上海市提篮桥监狱,在獄中書寫了反对毛泽东的血書與日記。1968年4月29日林昭在狱中当着众多在押人员的面被宣判死刑,同日被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市公检法军事管制委员会枪决于上海龙华机场(张春桥时任南京军区兼上海警备区第一政治委员)。 林昭在1949年以前曾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60年代成為基督徒,被殺前一日模仿汪精卫《被逮口占》作五言絕命诗: 青磷光不灭,夜夜照灵台。 留得心魂在,残躯付劫灰。 他日红花发,认取血痕斑。 媲学嫣红花,从知渲染难。 1980年8月22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撤销军管会的判决,以精神病为由宣告林昭无罪。1981年1月25日上海高院再次做出复审,认定以精神病为由撤销判决不妥,撤销1980年的裁定,但仍与之前判决一并撤销,宣告林昭无罪。.
查看 社论和林昭
李元簇
李元簇(),中華民國第8任副總統。出生於中華民國湖南省平江縣的中國國民黨籍法律學家及政治人物。曾任法官、國立政治大學校長、教育部長、反共救國團主任、法務部長、總統府秘書長以及中國國民黨副主席等職,並於1990年至1996年間出任李登輝總統的副手。.
查看 社论和李元簇
李怡
李怡 (),原名李秉堯,香港時事評論家、專欄作家。李怡1970年創辦《七十年代》雜誌,立場曾經親共,被台灣視為「匪刊」,直至1981年,李怡脫離左派,並在1984年將雜誌更名為《九十年代》,1990年創立「台灣版」,雜誌集合眾多知識份子的作品,敢於批評兩岸政權,又被中共視為「親國民黨」而遭查禁,李怡一直為該雜誌總編輯,直至1998年雜誌停刊。日本新聞界經常引用《九十年代》的報導,將它視為「香港的象徵」,推崇它為監督制衡政府的角色,李怡更是許多日本媒體經常邀訪的對象。 李怡也參與經營天地圖書。之後在立場傾向反共的香港壹傳媒報刊內發表時評專欄文章,2007年獲董橋之邀參與撰寫部份《香港蘋果日報》的社論《蘋論》,經常公開批評中國共產黨。著有政論文集《放逐》、《思緒》、《對應》等,部分為《蘋果日報》專欄散文結集,內容主要是政論及一些較輕鬆的話題,如電影評論、書評等。 另外,自2003年起,李怡擔任香港電台第一台節目《一分鐘閱讀》主持,播出至今。李怡現為獨立評論人協會(簡稱評協)之創會會員。 李怡筆耕不輟,近年來更是明刀明槍,愛憎分明,從政論到小品,痛下針砭,是其是非其非。.
查看 社论和李怡
校刊
校刊是由學校出版的閱讀刊物,是學生自主管理的一環,通常為每學年或每學期發行一期。依出版時間不同,又可分為季刊、月刊、週刊、日刊等,而依出版式樣不同,又可稱做校報。名稱上不一定稱做校刊二字,可為其他自行命名的稱呼,校刊為一種統稱。 校刊的編輯群多為學生組成,一般而言是由學校的學生會所主持,部分學校亦有獨立出來的社團專門執行校刊編輯事宜,如校刊社。 校刊的內容主要以報導學校事務為主,比如校長的話、老師的話、距上一期間發生的比賽、事記等等。不過不一定侷限於與學校有關的事,也有社論、論文、徵文寫作、專題研究,內容非常多元。 在從無到有的過程中,學生為計畫的主導者,師長則為協助者。舉凡內容規劃、採訪、排版、編輯等皆由學生處理。在印刷的部份,可分學校自主印刷,或是外包廠商印刷。製作過程中,師長通常不干涉其內容,只在必要的環節上給予協助。 早先的校刊可以是裝訂成冊,或者以報紙形式發表。後來數位時代來臨,也有網路發表之電子報,以及光碟等多媒體形式。.
查看 社论和校刊
样板戏
样板戏,全称革命样板戏,指1967至1976年间,由中共官方通过《人民日报》、新华社认定的一批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定稿,主要反映当时中国共产党極左政治立场的舞台艺术作品。中央文革小組對「革命樣板戲」負責,稱作八個樣板戲(最早是八個)。.
查看 社论和样板戏
横扫一切牛鬼蛇神
《横扫一切牛鬼蛇神》是1966年6月1日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发表的一篇社论,号召群众起来“横扫一切牛鬼蛇神”。该社论宣称:“一个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高潮,正在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社会主义中国兴起”,号召无产阶级要“彻底破除几千年来一切剥削阶级所造成的毒害人民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从此“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席卷全国。 同日,经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批准,新华社播发北京大学聂元梓等7人(经康生授意)写的针对中共北京大学党委和中共北京市委的一张大字报《宋硕、陆平、彭珮云在文化革命中究竟干些什么?》,向全国广播。.
查看 社论和横扫一切牛鬼蛇神
江泽民文选
《江泽民文选》(簡稱江選,ISBN 7010056749)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核心、前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從1980年到2004年间的演讲、谈话记录、信件、批示、题词等一共203篇文章結集。 該書由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編輯,各地人民出版社发行;2006年8月10日开始在縣級以上之新華書店發售。江選共三卷,分特精裝、精裝、大平裝與普及本四種版式,小32開60克雙膠紙規格印刷。该书亦设有英文、法文、俄文、西班牙文、日文共五种外文版本,由中共中央编译局负责翻译,分卷发行,第一卷外文版于2010年2月24日发行,第二卷外文版于2012年2月18日发行,第三卷外文版于2013年2月3日发行。.
查看 社论和江泽民文选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是1943年由中国共产党党员曹火星创作的一首红色歌曲,原名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据称是经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的修改,添加了“新”字,并作了小幅改动。.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电影)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一部由中国年轻新锐导演沈东导演的主旋律电影,2007年9月27日上映,是一部讲述红色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诞生过程的彩色电影故事片。.
滚石乐队
滚石乐队(The Rolling Stones)是一支英国摇滚樂乐队,于1962年4月在伦敦成立。布莱恩·琼斯(Brian Jones,吉他手、口琴手、和唱)、伊恩·斯图尔特(Ian Stewart, 钢琴手、和唱)、米克·贾格尔(Mick Jagger, 主唱、口琴手)以及基思·理查兹(Keith Richards, 吉他手、和唱及主唱),加上贝斯手比尔·怀曼(Bill Wyman)和鼓手查里·沃茨(Charlie Watts)组成了早期的滚石乐队。伊恩·斯图尔特雖然1963年在官方的團員名單中被移除,但還是偶爾會擔任樂隊中的鋼琴手,直到他在1985年逝世。布莱恩·琼斯在1969年時被迫離開了樂隊,不到一個月後就離奇的溺斃在自家的游泳池,之後被米克‧泰勒所取代,直到1975年米克‧泰勒也離開了樂團。從那時開始,朗·伍德(Ron Wood)即成為了樂隊中的吉他手,直到現今。在1993年比爾‧懷曼離開了樂隊之後,達里爾·瓊斯(Darryl Jones)成為了樂團中的主要貝斯手。其他值得注意的樂隊中的鍵盤手包括尼基·霍普金(Nicky Hopkins),在1967年至1982年間在樂團中活躍;比利·普雷斯頓(Billy Preston)在1970年代中期也擔任過樂團中的鍵盤手,查克‧雷佛(Chuck Leavell)則在1982年擔任鍵盤手至今。滾石樂團在樂團初期是由布萊恩‧瓊斯所領導,不過在不久賈格爾和理查茲成為樂團中的主要創作動力來源之後,賈格爾和理查茲則取得了樂團中實際的領導地位。 滾石樂團是在1964-1965年間在美國取得巨大商業成功的英國入侵樂團中的前鋒樂團,並且在1960年代被視為反叛、反文化、青春的象徵。在1966年至1967年間,滾石樂團受到迷幻搖滾的影響而進行了很多音樂上新的嘗試,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專輯是 Their Satanic Majesties Request (1967) ,此時期也被樂評及樂迷視為滾石樂隊隊史上的低潮。在那之後,滾石樂團回歸到藍調的根基,發行了乞丐盛宴(Beggars' Banquet, 1968)、任血流淌(Let It Bleed, 1969)、粘手指(Sticky Fingers, 1971)、流亡大街(Exile On Main Street, 1972)四張被公認為樂隊隊史上最棒的專輯。 滾石樂團則繼續發行了獲得巨大商業成功的專輯,例如有些女孩(Some Girls, 1978)、將你紋身(Tattoo You, 1981),在1980年代,米克‧賈格與基思‧理查茲之間因為音樂上的發展方向的對立而使樂隊幾乎面臨解散,不過之後他們設法修補它們之間的關係,並在1989年回歸,發行了鐵圈(Steel Wheels, 1989),並舉行了獲得巨大商業成功的巡迴演唱會。自1990年代開始,滾石樂團新的音樂作品就越來越沒那麼廣受好評和頻繁了。儘管如此,滾石樂隊還是繼續以現場演唱會作為樂團的吸引力,舉辦了包括在1990和2000年代創紀錄的體育館等級的巡迴演唱會。在2007年,滾石樂團一舉包辦了在前五名的其中四名。 滾石樂隊在1989年入選了美國搖滾名人堂 , 在2004年則入選了。《滾石雜誌》在"史上最偉大的100位藝人"中將滾石樂隊排名第四,只落後於披頭四樂團、巴布‧狄倫、與貓王,他們在全世界預估已經銷售超過兩億張唱片,在2008年,《告示牌》雜誌在"史上最熱賣的100個藝人"當中將他們名列第十。.
查看 社论和滚石乐队
朝日新聞
《朝日新聞》()是日本的全國性報紙之一,由朝日新聞社發行。2008年,每日日報發行量超過770萬份,为日本国内日報發行量第二名,僅次於《讀賣新聞》。.
查看 社论和朝日新聞
新聞媒體
新聞媒體(news media)是大眾媒體的一個類別,指的是以新聞為主要表現形式的大眾媒體。之下可以再細分為印刷媒體(大眾媒體,報紙或雜誌),廣播媒體(广播,指廣播電台或電視台)與網際網路媒體。 此詞亦可指稱新聞媒體業者、旗下記者,及其媒體作品。.
查看 社论和新聞媒體
新聞節目
新聞節目是指以報導即時消息、探討時事,通常定時播出的電台或電視節目。 新聞節目通常是由多則新聞報導內容所組成,會由一個或多個主播播報。新聞節目可包括現場或預先錄製的訪問、專家的分析、民意調查結果,偶爾會包含社论內容。 在電視普及之前,新聞節目影片甚至會在電影院裡播出。 然而,新聞節目受到政治壓力影響時,所報導的新聞會趨向單一性,更嚴重者會自我審查,但情況比起平面報章媒體輕微。.
查看 社论和新聞節目
新语丝
新语丝(英文:New Threads)早期主要指《新语丝》月刊,后来主要指新语丝网站。两者皆主要由方舟子等海外华人所创办,主要内容为文学和科普。有时也指方舟子在美国注册的非盈利社团新语丝社。該等媒體收到PSI留学生服务公司提供一部分资助。.
查看 社论和新语丝
新鴛鴦蝴蝶夢
《新鴛鴦蝴蝶夢》是藝人黃安的個人音樂專輯,1993年2月1日由華星唱片發行。於臺灣的銷售量高達94萬張,全球銷售量超過600萬張。.
查看 社论和新鴛鴦蝴蝶夢
文汇报 (香港)
《文匯报》香港版於1948年9月9日創刊,該報原是中國上海一份歷史悠久的報紙,經歷多番轉變后落户香港。文匯報被視為大陸在港植根的媒體報章,言論一向緊貼中共的政策;而中國大陸未開放前,外界就往往憑其報導或言論而揣測北京某些政策動向,由於報章親中共的鮮明政治立場,《文匯報》、《大公報》、《香港商報》,被香港市民稱為「左報」。 2018年4月9日,《文匯報》使用《香港仔》的名義,進軍免費報紙的行列,其發行量暫時為每日十萬份。.
查看 社论和文汇报 (香港)
文法
文法即文章的書寫法規,一般用來指以文字、詞語、短句、句子編排而成的完整語句和文章的合理性組織。.
查看 社论和文法
无界网络
无界网络(UltraSurf)是无界网络公司(UltraReach Internet Corp.)的网站,主要提供破网软件,主要产品是无界浏览和无界通。该网站提供的软件可以用于突破防火长城(GFW)的封锁,在中国大陆的网民中颇为流行。.
查看 社论和无界网络
日野拒绝伴奏君之代诉讼
日野拒绝伴奏君之代诉讼(2007年2月27日,日本最高裁判所第三小法庭判決)是一起围绕《日本国宪法》第19条的诉讼。本案中,原为东京都日野市一家市立小学音乐教师的X(原告、上诉人、上告人),因拒绝在开学典礼的齐唱国歌仪式中以鋼琴为《君之代》(君が代)伴奏,而受到了東京都教育委員會的警告处分。原告以校长要求伴奏的命令违反了规定「思想及良心的自由」的《日本国宪法》第19条为由,请求最高裁判所撤销上述处分。 经审理,最高裁判所裁定,本案所涉及的职务命令不违反上述宪法条文,从而驳回了X的诉讼请求。由于此前在日本已出现过多次音乐教师拒绝在学校仪式上以钢琴伴奏《君之代》的事件,因此本案成為初次作出判决的最高裁判所判决,对日本司法和政治具有重大意义。这一案件也受到了日本国内各大媒体的关注:判决下达後,主要媒体都发表了社论。.
日本廣播協會
日本廣--播協會(日本放送協会),又译日本放--送协会,簡稱NHK(),是日本的公共媒體機構,成立於1925年。其主要業務包括電台廣播及電視廣播,服務範圍涵蓋日本全境,並同時以多種語言對日本以外地區播出節目。.
查看 社论和日本廣播協會
政府新聞處
政府新聞處(英文:Information Services Department,縮寫:ISD)是香港民政事務局轄下的部門,專責處理公共關係。.
查看 社论和政府新聞處
政治协商会议
政治协商会议,指的是1945年至1946年中华民国大陆时期由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以及各民主党派(民盟、青年党、民社黨等)为抗战后的和平整頓國內事務在重庆召开的对中国近现代史和当今中国有重要而深远影响的会议。 20世纪40年代末,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两支政治力量围绕着中国的前途和未来,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展开了激烈较量。政治协商会议恰是这次政治较量的最高潮。它不仅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近现代史的进程,也為中国的政府结构和政治形式留下了深深的影子。 1949年9月由中国共产党主导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经过多党协商,通过了与1946年政协决议之《和平建国纲领》类似的《共同纲领》。中共將1949年的政協稱為“新政協”或“人民政協”,而將1946年政治協商會議稱為“舊政協”。.
查看 社论和政治协商会议
意見領袖
意見領袖(opinion leadership)一詞源自於保羅·F·拉扎斯菲爾德(Paul Lazarsfeld)及Elihu Katz的「兩級傳播」理論(two-step flow of communication)。這個理論是用幾個不同的模式試著解釋,人進行關於想法、決策或是廣告產品效果時會有的反應。 意見領袖是指一個對於媒體熟悉、解釋媒介訊息或是做為一個二次傳播的訊息者。意見領袖的特色之一是他的意見在接受他的意見團裡中受到尊敬及重視。另外一個意見領袖也許在另一個領域則會成為別的意見領袖的追隨者。例如一個電腦工程師會是附近鄰居在碰上電腦問題時的意見領袖,他對科技及電腦擁有更多的資訊及消息來源,同時也具有能了解這些訊息意義的能力。.
查看 社论和意見領袖
憲法各表
憲法各表(Two Sides, Two Constitutions)是由前民主進步黨主席謝長廷提出的政治主張,主張以《中華民國憲法》(含《憲法增修條文》)治理台灣,《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治理大陸,兩岸對等,互不隸屬,依憲法有特殊關係。立場接近於特殊的國與國關係(兩國論)。 謝長廷強調,憲法各表與一中各表的不同在於,憲法各表強調兩岸在現實上不相隸屬,但依憲法有特殊關係;而一中各表則不承認對方擁有主權。他希望以《中華民國憲法》來作為台灣共識的核心,以突破兩岸關係。 這個主張最早稱為憲法一中,因與馬英九提出的主張名稱相近,後改稱憲法共識,又改為憲法各表。謝長廷認為可以憲法共識作為台灣內部共識,對外則用憲法各表來定位兩岸關係。但目前仍然在討論中,未形成民主進步黨的政治主張。.
查看 社论和憲法各表
憲法紀念日
憲法紀念日是日本的法定假日,日期為每年的5月3日,這個節日是為了紀念於1947年5月3日施行的《日本國憲法》而定立的。同時也是每年日本黃金週中的其中一個假日。 自從《日本國憲法》於1947年5月3日生效後,憲法紀念日一直是日本的法定假日,這天也是一年一度國會議事堂的公眾開放日。由於這個節日彰顯的是憲法的重要性,所以很多時候會選擇在這天反省民主和日本政府的意義。例如,在2003年的這一天,好幾份日本報章的社論都是圍繞着備受關注的日本憲法第九條。.
查看 社论和憲法紀念日
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
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是中国文化大革命末期由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发起的最后一次大规模政治运动。.
普通教育發展證書
普通教育发展证书(General Educational Development,或简称GED考试) 是为验证个人是否拥有美国或加拿大高中级别学术技能而设立的考试及证书,测试内容共包含五类科目。GED这一首字母缩写组合也时常含有“普通教育文凭”、“普通等阶文凭” 或者“毕业生等阶学位”之义。 作为美国教育委员会和培生 公司的合作项目,GED考试服务中心是GED考试的唯一运营者。该考试可以通过纸张或者电脑进行,但考试者必须亲自到场。在测验结果被审读之后,及格的测试者会被授予一份“高中等级学历证明”或者与之名称相似的凭证。GED考试与高中文凭具有同等效力。 最初,该考试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帮助老兵重归平民的生活。包括成年人在内的没有获得过高中文凭的美国或加拿大移民参加GED考试的普遍原因有:过早离开高中,无法完成所需课程或通过强制性考试,工作需要,个人问题以及想要提前进入大学。 自从该考试创办以来,超过18,000,000人得到了GED证书。每7名拥有高中学历的美国人或者每20名美国大学的学生当中,就有1名曾经收到过GED证书。参加GED考试者的平均年龄为24岁。他们当中有70%在离开学校之前都至少完成了10年级的课程,并且年龄在19岁以上。 除英语之外,GED也同样提供西班牙语、法语考试,以及大字印刷版本、卡型盒式录音机、布拉耶盲字形式的考试。考试及考试所需的准备工作不仅通过传统形式进行,也同样提供给囚犯和正在军事基地服役者。居住在美国、加拿大或者美国属地以外者可以通过私人考试公司参加GED考试。.
查看 社论和普通教育發展證書
時局圖
《時局圖》,又稱為《時局全圖》、《東亞時局形勢圖》,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幅著名的時事漫畫。當時中国瀕临被列強瓜分的地步,作者特繪製该圖以警國人。一般的說法認為《時局圖》的作者是興中會會員謝纘泰(1872年-1939年)。其題詞作者,則有三種不同說法:一是不知姓名的廣東人1940年在美國國立檔案館發現的《時局圖》版本 ;二是作者謝纘泰自己同項參考《革命逸史》初集 馮自由著 北京中華書局;三是晚清政治家黄遵憲(1848年-1905年)。 《時局圖》最早刊於1898年7月的香港報紙《輔仁文社社刊》關於《時局圖》的說明 馬執斌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 ,並於1903年在蔡元培主编的上海報紙《俄事警聞》轉載,但漫畫則改名叫《瓜分中國圖》《俄事警聞》第一期 1903年12月15日出版。.
查看 社论和時局圖
2006年泰國軍事政變
2006年泰國軍事政變發生於泰國當地時間2006年9月19日深夜。泰国皇家军队在泰国首相-zh-hans:他信·西那瓦;zh-hk:塔信·欽那瓦;zh-tw:塔克辛·欽那瓦;-赴美国紐約代表泰国出席聯合國大會之際發動軍事政變,这是泰国自1991年2月,以当时领袖苏钦达發動的政變(詳見1991年泰國軍事政變)以来最大型的军事政变。軍方政变導致政局十分緊張。 泰国政变军方于9月19日晚通过当地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宣布,解散看守政府首相--领导的内阁,由一个名为“泰国国家管理改革委员会”的军政府篡奪国家政权、临时组成政府及一切内部或外部事务。张秋来,沈敏。,新华网,2006年9月20日。政變雖使泰國的政局一度安定,但翌年恢復民主制度後,隨即重新陷入嚴重的政治混亂,親他信的政黨及反對派陷入嚴重的政治紛爭,影響至今。.
2008年中国奶制品污染事件
2008年中國奶制品污染事件(或稱2008年中國奶粉污染事件、2008年中國毒奶制品事件、2008年中國毒奶粉事件)是中国的一起食品安全事件。事件起因是很多食用三鹿集团生产的奶粉的婴儿被发现患有肾结石,随后在其奶粉中被发现化工原料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根據公佈數字,截至2008年9月21日,因使用婴幼儿奶粉而接受门诊治疗咨询且已康复的婴幼儿累计39,965人,正在住院的有12,892人,此前已治愈出院1,579人,死亡4人,另截至到9月25日,香港有5個人、澳门有1人确诊患病。事件引起各國的高度關注和對乳製品安全的擔憂。中國國家质检总局公布對国内的乳製品厂家生产的婴幼儿奶粉的三聚氰胺檢驗报告後,事件迅速惡化,包括伊利、蒙牛、光明、圣元及雅士利在內的多個厂家的奶粉都检出三聚氰胺。該事件亦重創中國製造商品信譽,多个国家禁止了中国乳製品進口。9月24日,中国国家质检总局表示,牛奶事件已得到控制,9月14日以后新生产的酸乳、巴氏杀菌乳、灭菌乳等主要品种的液态奶样本的三聚氰胺抽样检测中均未检出三聚氰胺。2010年9月,中国多地政府下达最后通牒:若在2010年9月30日前上缴2008年的问题奶粉,不处罚。2011年中國中央電視台《每周質量報告》調查發現,仍有7成中國民眾不敢買國產奶。.
2008年香港禽流感疫潮
2008年香港禽流感疫潮是香港有歷史以來最大的第二次禽流感疫潮,上次是陳馮富珍主理,今次2008年6月是由周一嶽當代言人,有幸未有人死亡,不過至此病毒源頭未找到,懷疑是走私雞。雞販要求不要殺雞,要盡快出貨,當局順便推銷中央屠宰,多份報紙社論都支持實行中央屠宰。 Category:2008年香港 Category:流感疫潮.
2008年臺灣入聯公民投票
2008年臺灣入聯公投(即中華民國全國性公民投票案第5案,簡稱入聯公投,選票繕印之正式簡稱則為臺灣入聯合國)是指臺灣在過去連續13年未能以「中華民國」或「臺灣」名義成功成為聯合國會員國,而於2008年總統大選同日同時進行的公民投票。目的是希望以公投結果向聯合國及國際社會證明,臺灣人民堅決支持臺灣成為聯合國會員國。 在2008年3月22日舉行的與聯合國有關的公民投票共兩項:一案是由民主進步黨提案的「以臺灣名義加入聯合國全國性公民投票案」,俗稱「入聯公投」;另一案是由中國國民黨提案的「推動我國以務實、有彈性的策略重返聯合國及加入其它國際組織全國性公民投票案」,俗稱「返聯公投」。但兩項公投案均因投票率未達50%而宣告失敗。 與2008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同日同時舉行的該公民投票,是由民主進步黨於2007年2月開始規劃,由游錫堃領銜提出,配合中華民國政府所規劃的公民投票案,涵蓋臺澎金馬的中華民國實際統轄區域。 性質定義為諮詢性公投的該公民投票案,雖於2007年6月29日遭行政院公民投票審議委員會否決,但是隨即於7月獲得訴願成功、准予提案。隨後透過民進黨、中華民國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戶政機關連署,在11月28日將收集到的2,726,499份連署書送交中央選舉委員會審查(法定公投成案門檻為825,359人)。中選會在2008年2月1日宣佈此案和務實返聯公投案成立,分別為第5案與第6案,並將與總統選舉同時同日舉行。.
2013年埃及政变
2013年埃及政变(阿拉伯语:;英语:2013 Egyptian coup d'état),发生于当地时间2013年7月3日,由埃及武装部队最高委员会主席阿卜杜勒-法塔赫·塞西宣布穆罕默德·穆尔西总统职务被解除。阿德里·曼苏尔被任命为临时总统。许多要求穆罕默德·穆尔西下台的埃及民众对西方媒体将此次事件称之为政变感到愤怒,因为军队只是响应了民众的呼声,而穆斯林兄弟会发言人称这是一场政变,世界各国应该阻止政变发生。.
查看 社论和2013年埃及政变
4月26日
4月26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116天(闰年第117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249天。.
查看 社论和4月26日
830百日怒吼大遊行
830百日怒吼大遊行,为2008年8月30日,在台湾,由台灣社、台灣東社、台灣中社、台灣南社、台灣北社、台灣教授協會组织举行,民主進步黨動員參加的抗议遊行。本次遊行口號為「顧腹肚、護主權、要陽光」,訴求為「政府退稅、穩定物價;堅持主權、保護台灣;陽光法案、清明政治」。 本次遊行訴求,因為马英九政府對於經濟施政不起色,呼籲馬政府進行退稅、穩定物價、調整現行「快速傾中」的政策,同時要求台灣海峽兩岸所簽任何協定須經公民投票同意。而因為陳水扁家庭密帳案爆發,遊行訴求增列陽光法案,也希望立法院在半年內通過陽光法案,監督政治人物、政黨的政治獻金與財產之取得,更要求司法體系不要成為政治惡鬥工具。.